师道

2024-07-14

师道(共9篇)

1.师道 篇一

《师道》读后感

在读完《师道》这本书后,其中的精神让我诧异,更多的是感慨与激励。

十五位大师的事迹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教师之路,回顾通篇,每一位大师的“道”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印象深刻,犹如指路明灯,点起我未来的教学之路。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奋斗的动力与总纲,缓缓读读来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亲切。“爱心”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始终以我的一片爱心去教育学生,凝聚学生,感化学生,收到了显著成效。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就能顺顺当当地“管”好学生,让班级全体成员紧密团结在你的周围,在工作中一呼百应,事半功倍。热爱学生,要从思想上勤沟通,生活上多照顾,学习上严要求,与学生平等相处,荣辱与共。只有完成了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才能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而大师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以正确认识儿童,准确把握其特点为前提,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方式来进行教育。

我们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如此,教育我们的学生在大自然、大社会的课堂里,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通过“做中学”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促进他们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实现“做现代中国人”的根本宗旨。这一教育观是符合小学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它对于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我不禁反思,书中十五位大师无一不在提醒我们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现如今教学的主体已由教师转变为学生,相应的研究的主题也应该是将“以生为本”思想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旨归,关注人的发展,人的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使学校实现跨越式超常发展的生命力,是激发我们教师工作者潜在创造力的原动力。

在我们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师水平的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体验体育锻炼给自身带来的乐趣以及体育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师道,师道”,以老师引路,学生走道两者结合才是关键,光靠教师一定是片面的。我幸之,因我读了《师道》,我憾之,这些大师未能见我们如今的教学宏图。

2.师道 篇二

一、视生如子, 关爱有加

教师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子罕篇》中记述孔子的话“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看待教育对象的基本心态。这样看待受教育者, 既显充分信任, 又显热情期盼, 有尊重、敬畏之心, 无居高临下之势。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能有如此见地, 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孔子践行了这样的理念, 对学生满腔热忱、关怀备至, 为助其成才不遗余力。《论语》中多处记述了孔子对其弟子的赞誉, 例如:“吾党之小子狂简, 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 (《公冶长篇》) “君子哉若人。” (《宪问篇》)

与现在的师生关系相似, 孔子面对众多学生也会对其中若干“佼佼者”厚爱一层。从《论语》中可以看出, 孔子比较欣赏的弟子有颜回、子贡、子路、曾参等, 而最得意的门生当数颜回。“贤哉, 回也!”《论语》中数处记载孔子对颜回的此类褒奖。透过散见于《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 可隐约揣度出当时孔子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先进篇》中评价学生的德性, 孔子首推颜回;《雍也篇》中记载“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 充分肯定了颜回的道德品质。同在《雍也篇》中, 孔子称颜回在贫困的境况下“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赞叹他的处世胸襟。“有回也好学” (《雍也篇》) “语之而不惰者, 其回也与!” (《子罕篇》) , 夸赞的是颜回谦虚勤勉的学习精神。“吾见其进也, 未见其止也” (《子罕篇》) “不迁怒, 不贰过” (《雍也篇》) , 推崇的是学生强烈的进取意识与不凡的人格修养。颜回不幸先孔子而亡, 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回也视予犹父也, 予不得视犹子也。” (《先进篇》) 师生之谊, 可见一斑。

颇值得玩味的是, 《季氏篇》中有一段孔子学生陈亢与孔子儿子伯鱼的对话。陈亢想向伯鱼了解孔子对儿子的教育有无特殊方法。伯鱼告知他, 孔子只问过他“学诗乎”“不学诗, 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 无以立”。寥寥数语, 勾勒出一副“严父”的形象。相比之下, 应当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更随和, 指导更尽心。孔子的“师道”与“父道”在这里得到了无声的诠释。

二、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学而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可见孔子是把这几方面作为信条来要求自己的。对孔子“诲人不倦”的教育行为, 其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子罕篇》中颜回的话很有代表性, 他认为孔子的道德、学问“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在《论语》中, 孔子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 “循循然善诱”的场景几乎随处可见。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为“士”, 且一再“敢问其次”, 孔子由偏而全, 一一作答 (《子路篇》) ;子路问如何才能算得上“君子”, 也是连问“如斯而己乎”, 孔子不厌其烦, 由浅入深, 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 (《宪问篇》) 。《论语》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也引发了我们的另一种思考, 就是孔子的学生时常就自己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求教, 问“仁”, 问“义”, 问“事君”, 问“稼圃”, 随时随地, 无拘无束, 海阔天空, 有疑即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孔子大都给予耐心的解答。这当然与当时“包教包学”的教育方式有关, 同时也映照出当今学生质疑意识的淡薄。正如一些国外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课堂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质疑既是求知的利器, 又是创新的先导。孔子对学生的质疑是积极鼓励的, 他明确表示如果学生不思考、不探究、不质疑的话, 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认真解答也是一种内在的倡导, 而且孔子教学既重传授, 也重启发。“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是孔子总结的一种教学策略, 就是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他们遇到难题不能解决时, 再去点拨、诱导, 而不能一味硬性灌输。

《子路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 大意是:《诗经》读得很熟, 却不能应对内政外交, 那么书读得再多, 又有什么用呢?看得出, 孔子是明确主张学以致用的。教师的责任是育人, 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而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学生的个体素质也有差异,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我特长发挥的职业领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 孔子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方向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材”。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非常透彻, 把握得也相当准确。比如, 他认为:颜回、闵子骞德行出众, 宰我、子贡长于言辞, 冉求、子路善理政务, 而子游、子夏则在研究典籍文献方面胜出一筹 (《先进篇》) 。对学生的天赋、性格和弱点, 孔子也有分析比较, 他感觉:子羔不太聪明, 曾参不够敏捷, 颛孙师有些偏激, 而子路则有些鲁莽 (《先进篇》) 。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孔子感觉子路适合负责兵役和军政, 冉求可以做地方官吏, 公西赤则更宜于处理外事 (《公冶长篇》)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 孔子施以不同的教法。《先进篇》中记述一则典型的案例:当子路和冉求先后问到同一个问题, 即当听到一件事是否可以马上就去做时, 孔子对两个人的回答截然相反, 否定子路, 肯定冉求。别的学生不理解, 孔子解释说:因为冉求内向、谨慎, 所以鼓励他大胆行动;而子路性急、鲁莽, 则要有意给予抑制。这真是一堂生动精彩的因材施教示范课。

三、和谐相处, 教学相长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 受到世俗观念的浸染, 师生之间的地位因特定的“教”“学”关系而显出主从高下。但是在《论语》中, 这样的痕迹并不明显。总体上看,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融洽, 十分和谐。《述而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孔子对学生无所隐瞒, 说明在他的潜意识中, 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这就为平常的和谐相处奠定了思想基础。《论语》中多处记述孔子与弟子坐在一起交流探讨的情景, 其乐融融。《先进篇》中记述了孔子与四个学生“聊天”的一幕, 非常真实地展现了师生之间的宽松与和睦:孔子鼓励大家“各言其志”, 子路“率尔而对”, 丝毫不显拘谨;孔子虽不赞同他的观点, 却只微微一笑;那边曾点正在弹瑟, 见老师喊自己“发言”, 放下乐器站起来, 飘逸洒脱, 侃侃而谈, 孔子听后感叹“我同意曾点的观点啊”。师生关系融洽到如此境界, 我们当今的许多教育场景也会相形见绌。

师生和谐相处, 并非没有争执。孔子去见当时名声不太好的南子, 子路不高兴了, 孔子一急之下对天发誓:“予所否者, 天厌之!天厌之!”简直天真得有些可爱, 哪有一点老师的“架子”!子路显然是一个直率不羁、喜怒皆形于色的直性人, 他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 孔子告诉他“必也, 正名乎”。他竟脱口而出:“子之迂也!”孔子也马上接了一句:“野哉!”师生两人似乎要吵起来了 (《子路篇》) 。但这种不愉快并不影响孔子对子路的肯定和信赖。孔子谈到如果政见得不到采纳将漂洋远去时, “其随我者, 由也乎” (《公冶长篇》) 。老师胸怀博大, 不存成见, 难怪子路“闻之喜”了。孔子从善如流的品质也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论语》中可以看出, 孔子不仅尊重关爱自己的学生, 孜孜不倦地教导他们, 而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公冶长篇》记述孔子评价子路, “由也, 好勇过我”。在此篇中, 孔子赞同子贡自认为不如颜回的看法, 并补充说“吾与女弗如也”。《八佾篇》中记载当孔子听完子夏的观点时, 由衷赞叹:“起予者商也!”孔子为师的谦逊和坦诚, 令人感动。

四、习道修身, 学而不厌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 其思想影响之大, 罕有比及。在当时学生的眼里, 孔子的形象已经是崇高而伟大了。子贡的评价很具代表性, 他说:“仲尼, 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 (《子张篇》) 孔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 获得如此尊崇, 显然与他勤勉善学、注重修养、锐意进取、自我完善分不开。“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篇》) , 一“好”, 一“敏”, 道出了孔子求知经验之真谛。

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知识抱有强烈的追求欲, 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朝闻道, 夕死可矣” (《里仁篇》) , 足见求知求道在孔子心中的地位。《论语》的开篇之句“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学而篇》) 也十分鲜明地展现了孔子对学习活动的心理感受。对孔子而言, 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和枯燥的劳动, 完全成了一件乐事。

孔子的学习热情源于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和潜在的危机感。《宪问篇》里孔子的话表露了这样的心态:“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其不能也”, 即担心自己能力不足, 自然会助长学习的动力。当今时代, 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 很多方面都可能超过老师, 为人师者更应该在学习上自加压力:“学不如生, 何以为师?”“敏以求之”说明孔子很注意学习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 是他关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经验之谈, “学”和“思”两者相辅相成, 尤其是“思”的功能不可忽略。同时, 他主张既“学”又“习”, 而且是反复练习, 经常实践, 才能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子张篇》里有一段卫国的公孙朝与子贡的对话, 对孔子的求知之道作了概括。公孙朝问:“仲尼焉学?”子贡答道:“斌之道, 未坠于地, 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斌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思是孔子从哪里都能学习, 不一定要有专门的老师。“夫子焉不学”一语中的, 概括了孔子求学的一大特色。“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述而篇》) 是孔子关于求知修身的一句名言, 说明他从理念上认定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取之处, 博采众长, 故能出类拔萃。“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自省也” (《里仁篇》)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篇》) , 这些经典的话语, 历经千年, 魅力不减, 至今仍闪耀着智慧之光。而且, 孔子不耻下问。《八佾篇》记述:“子入太庙, 每事问。”别人感到不理解, 孔子却认为这很正常, 正是这种“每事问”的精神, 造就了孔子的博学多艺、才识超群。

孔子虽然说过自己“述而不作”, 但他的行动确为后人树立了创新的典范。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他完整的思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为政篇》中孔子的一句话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即研究已有的知识, 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就可以当老师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善于创新, 方可为师。在日常生活中, 孔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子路向他请教君子之道, 子张询问行为规范, 孔子都告知“修己以敬” (《宪问篇》) “言忠信, 行笃敬” (《卫灵公篇》) 。当樊迟问“仁”的时候, 孔子也说“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孔子对己、对事、对人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 他的这些规范不是也可以用来作为当今教育者的座右铭吗?

摘要: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 其思想影响之大, 罕有比及。《论语》中记述的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认识孔子关于“师道”的思想脉络和体系, 其中许多科学的成分对今天提高教师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校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师道与尊严 篇三

新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的课堂上,一位女生中途起身离开教室,杨教授为此与该女生发生肢体冲突,引发互联网上关于“师道尊严”的激烈争议,然后上升到当下大学生的品质问题。其中无限上纲上线的手法,掩盖了事件的真相,或许是当事各方逃避责任的烟幕。

就事论事。杨教授的课程名称是“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但在那引发师生和社会争议的二十多分钟“课”上,我们没有听到多少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语句。所谓“混蛋”、“畜生”、“属老鼠的”、“滚出去”等语词,是“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这门课的基本概念?如果不是,那么,彼时彼刻,杨教授实际上并没有在上课。学生离开教室,我看只相当于离开一个正在发生口角的菜市场。当时没有人站出来制止课堂上的这种污辱性的叫骂,只能证明那些学生的无奈或软弱。那位以离开教室作为抗议的女生,所抗议的正是课堂上的“辱骂”。作为学生,因不愿受辱而起身离开,是一种正当的选择。

任何一位做过学生的人,都不难作出判断:一位学生要挑战老师的权威,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哪怕是最为顽劣的学生。即使老师没有掌握多少知识权力,至少也掌握了学分的控制权。况且,所面对的据说还是一位素来以脾气暴戾著称而且正在暴怒之中的老师。当一位已经坐了很久的女生站起来离开时,已经表明老师的言辞十分过分了。分析网络纷繁的“叙述”,我相信,这位女生是忍无可忍,在“个人尊严”与“师道尊严”之间,艰难地选择了捍卫“个人尊严”。这一选择,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轻松。而且这女生在离开时,对骂人者作出了必要的提醒,认为“辱骂”性言辞是无聊的。但当事人没有听取,并使得事件急剧升级。维护课堂纪律,是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依靠锁门、威胁、辱骂,乃至“追捕”和扭打等令人不齿的狂暴手段来维护所谓“师道尊严”,其结果肯定适得其反。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教师的失职。这位教授口口声声孔子如何如何,如果孔子不恪守师道,以师德服人,不要说是成为圣人,连基本的教师资格也成问题。如果他老人家还要去跟学生扭打,他也肯定不是子路的对手。

师生冲突历来都有。据我在大学的教学经验,现在的学生并不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学生更好,但也不就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学生更差。至少在中国政法大学这一事件中,我认为,学生的过错是可以谅解的,老师的过错则匪夷所思。而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对学生的一片斥责之声,却把讲台上的一些丑陋言行美化为对社会的道德底线的维护,如此是非颠倒的舆论,恰恰是所谓“道德底线”彻底崩溃的表征。我在互联网上还看到一些以“年长者”、“过来人”的口吻发表的言论,居高临下地对当下的学生指手画脚,离开具体事件而大谈“师道尊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其中,个别所谓“年长者”们,在学生时代对老师干过些什么,不少人都心知肚明。他们没有出来对自己曾经的作为表示忏悔,应该说已经是很无耻了。而有的对当下大学生品质的大义凛然的谴责,我认为,实际上是以一副“道德面具”来掩盖自己曾经的恶行,是一种负罪感的心理转嫁。与某些长辈们相比,现在的大学生纵有品质瑕疵,但还不至于伤天害理。

4.《师道》读后感 篇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应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更新。正如书中所说,“发现自己的书架已经尘封多日,说明你的精神已经开始空虚。这时你就应该去亲近那些久违的书籍,在读书中滋养你的心灵,滋润你的生命。如果发现你的精神财富支出得厉害,甚至消耗殆尽,这时,你就应当建立心灵帐本,把所缺的、所丢的、所消磨的东西列一个清单,然后制订计划,设计方案,努力弥补,让精神财富重新回到你的心灵之仓。”

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年纪再大,也别倚老卖老,不然,光凭一大把赤裸裸的年纪,没有渊博学识的教师是得不到社会与学生应有的尊重的!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需要读书。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5.《师道》读后感 篇五

或许有人说,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的不就是老师吗?很伤感,很凄凉啊!是的,辛苦劳累,呕心沥血,正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一堂堂人生课,教师循循诱导,谆谆教诲;一册册作业簿,教师要轻轻展开,细细品评;一个个疑问,教师苦苦思索,耐心解答……教师之苦在于劳心。但是,教师职业又可以作另外的诠释。年轻的教育家袁卫星老师说:“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 有一句歌词唱的好:“平平淡淡才最真!”我认为我们教师要以关怀学生的幸福为原则。幸福有多远,我们为师者要像对待一个人一样的给予学生幸福,给予学生幸福从被爱、接纳、欣赏开始,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爱,接纳学生的个体差异,欣赏学生的个性。

有人说,做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因为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名学生,而是他的整个家庭、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们的学习,还有他们的精神。于是,我们就在这样一种平凡与平淡中用自己的良心去付出,实实在在、默默无闻、不求索取 ―― 这,有谁说不是一种高尚的奉献呢?没有奉献,何来爱的回报?就是这种平静的奉献,这种源自良心的付出让我们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幸福!

教师这个职业虽是平淡的,但有真情在,是幸福的。作为一个普通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无邪学生,只要你拿出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好老师。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把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将他们送到了理想的彼岸,使他们在浩瀚的大洋中驰骋。学生们是一定不会忘记这份情感的,无论在学校里,还是今后走上社会,都会一直表达着这份敬意。公式定理可能已经淡忘,但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那份情谊却永远难以忘记。当 每天清晨,迎着那一路的风景,走进熟悉的校园时,孩子们的声声真情问候便会萦绕在我的耳际;课堂上,看那踊跃举起的小手,听那生生交流,感受学生智慧的魅力;下课了,他们会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到你的面前,快活地说:“老师,我能去办公室给你倒水。”每逢佳节,一张张饱含深情的贺卡纷纷而至,一声声温馨祝福久久回荡在我的耳际:“老师节日快乐!”……听着孩子们的真情话语,温暖溢满全身, 这时,我们就会感觉到做一辈子教师,是多么幸福啊!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诗人臧克家说:“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他的心灵永远活泼如清泉;一个用心灵温暖别人的人,他自己的心必然感到温暖。”尊重、信任、关爱、宽容、赏识每一位学生,播撒爱的阳光,收获被爱的幸福,在平淡中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 幸福,离我们很远;但幸福,又离我们很近。 我们要感激学生使自己拥有了第二个青春,促进了自己生命意义的升华。教师应该庆幸,在教育中享受着生命,和学生一起成长,采摘到了一路的幸福体验。幸福应成为我们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

6.明师道 铸师德 扬师风 篇六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万人评师德活动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集中开展万人评师德活动的总体要求,我校结合实际,在2010年元月认真组织开展了评议活动,活动共经历了:宣传发动、查找剖析、整改落实、总结提高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按方案的具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通过评议,全体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了一个空前的飞跃,在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方面比以往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为人师表、关心学生、爱岗敬业方面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自觉,现将成绩、经验与不足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宣传评议活动意义。

元月上旬,我校成立了“万人评师德”评议领导小组,由校长唐广泉任组长,副校长马卫标为副组长,下设了师德师风评议活动办公室,并由徐维军、何研负责办公室工作。同时,制定了《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万人评师德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召开了全校教师动员大会,政教处及时利用橱窗、校园网广泛宣传“万人评师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办公室醒目的位置悬挂 “教师忌语”“教师寄语”两块提示牌,在校内文化长廊出板报两期,第一期刊出师德建设监督员名单,联系电话,学校师德建设举报电话。第二期宣传我校评选的“身边的好人先进事迹。由于加强了领导,我校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一开始就走上了正轨。

二、分析评议,查摆剖析,排查师德突出问题。

元月中旬,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建湖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可能存在的15条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两次家长代表座谈会、发放师德调查问卷,广泛听取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和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同时,以年级部为单位,通过“自己找、群众提、组织点、互相帮”,组织广大教师重点开展活动方案提出的“七查七看“活动,即查否坚持依

1.开展“百名教师访百家”活动。学校拟定了《教师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并对各科任教师进行评议,要求教师撰写好家访札记和家访个案。

2.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学校在元月下旬举办了 “我的教育感言演讲比赛”。演讲中,教师们以自己的认识、体会、故事,畅谈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抒发了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3.开展了“我身边的榜样”征文活动。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我身边的榜样”征文活动,共收到稿件200余篇,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新形象。

4.开展教师人生格言、教育格言、教师忌语征集活动。通过人生格言、教育格言的征集,更加坚定了教师教育理想与信念,使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5.开展“千名学生评教师”活动。根据学校师德师风实际,让学生填写教师满意度测评表,使“评选最满意教师”工作收到最好的效果。学校经过广泛地民主评议,推选出了教师考核优秀人员,并对乔梁等9名教师报教育局给予年总终嘉奖。

6.开展了面向社会、面向家长、面向学生的“师德承诺”活动。全体教师从思想品德、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以“我的承诺”的形式,向家长公开做出承诺,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7.健全师德档案,完善制度,强化考核。通过活动我校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师德师风学习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强化师德师风考核工作,实行职称晋升、干部提拔任用、评优树模“师德一票否决制”。

四、发扬成绩,总结提高,打造优良教师队伍。

通过整改“万人评师德活动“,学校对各年级发现的优秀典型及时表扬,并与绩效考核、文明班主任、优秀教师的评选有机结合,调动了所有教师的工作热情,取得了显著效果。

树立典型,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形成人人“重职业操守,讲职业道德”的良好风气。

一、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各校成立由一把手校长为组长有偿家教治理领导小组。同时形成由政教处、工会、家长代表、社会热心人士、退休教师组成的行风监督网络,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尤其是有偿家教问题进行有效监督。定期通过橱窗、校园网广泛宣传“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意义,在办公室醒目的位置张贴“建湖县师德禁令”“建湖县师德处罚条例”,通过《致全校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公布师德建设监督员名单,联系电话,学校师德建设举报电话,造浓活动氛围。

二、制定方案,健全制度

1、出台制度。在成立组织的基础上,出台《师德规范要求》。《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实施方案》。要求教师廉洁从教,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对于从事有偿家教的老师明确规定当年不得评优评先,并把师德考核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

2、强化考核。结合《师德规范要求》,与每个教师签定《教师师德承诺书》、《教师师德建设责任状》,公示于校门口,接受学生、群众的监督。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强化师德师风考核工作,实行职称晋升、干部提拔任用、评优树模“师德一票否决制”。

三、集中培训,提高认识。

为了确保抓好有偿家教工作,学校分时段及时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暨整改提高总结大会。会上就每一阶段工作的具体要求详细部署。抓细抓实专题教育。

1、专题学习。在专题学习中,可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要求教师每天看一篇文章,每周写一篇随笔,每月读一本期刊,每年读一本专著的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让教师交流读书心得。在每周的周前会上设立“精彩十分钟”演讲活动,为教师交流思想提供舞台。

2、专题教育。结合专题,注重对教职工实施“八心”教育,组织全体老师收看特级教师霍懋征的感人事迹,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活动,让教师能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为家乡教育发展作出

爱后进生,提供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咨询服务,从源头杜绝有偿家教的滋生。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杜绝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行为,我校以“明师道 铸师德 扬师风”为主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疏堵相结合”为抓手,开展学习排查、思想讨论等活动。弘扬正气,树立典型,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在全校形成了“重职业操守,讲职业道德”的良好风气。

一、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大环境给学校这方净土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目前“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想尽快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等等,所有这些都为“有偿家教”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为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我校成立了由唐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马校长为副组长的有偿家教治理领导小组。同时形成了由政教处、工会、家长代表、社会热心人士、退休教师组成的行风监督网络,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尤其是有偿家教问题进行有效监督。并及时制定了《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实施方案》,政教处还定期通过橱窗、校园网广泛宣传“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意义,在办公室醒目的位置张贴“建湖县师德禁令”“建湖县师德处罚条例”,通过《致全校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公布师德建设监督员名单,联系电话,学校师德建设举报电话。由于加强了领导,我校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一开始就走上了正轨。

二、制定方案,健全制度

1、出台制度。我们在成立组织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出台了《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师德规范要求》。《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实施方案》。要求教师廉洁从教,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对于从事有偿家教的老师还明确规定当年不得评优评先,并把师德考核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去年我校一名教师因为师德问题,取消评定高一级职称资格,还有五名老师绩效考核被相应扣分。

理决定。同时,我们还由校长亲自找教师开展谈心活动。首先是我们与党员创优争先活动相结合,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谈心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立足工作岗位,勤奋踏实工作,发挥先进作用,带头拒绝有偿家教。其次,我们还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谈心活动,使每一位老师,认识到有偿家教危害的巨大性。安于清贫、廉洁从教。

2、公开承诺。第一步是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公开承诺。在全体教师会上,从校长到中层干部,带头进行公开承诺。坚决不搞有偿家教。第二步,全体教师举行拒绝有偿家教签名承诺活动,掀起整治有偿家教的高潮。我们还充分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向全体家长朋友发出了《致全校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向家长汇报我校整治有偿家教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同时,希望家长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每学年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发放师德行风问卷调查一千余份,回收率达97% 以上,根据统计情况,学生家长对我校师德行风满意率较高,学校还对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研究落实。

3、走访督查。我校每学期建立教师档案,登记每位教师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校督查组根据注册簿,按小区、片区,随机督查,同时由校行风监督员进行电话随访,一经发现苗头问题,即时跟踪调查,一经查实,随即处理。找当事人诫勉谈话、责令书面反思、公开批评。

五、活动引领,提升素养。

1、开展“百名教师访百家”活动。学校结合县局“走访千家万户,推进素质教育”活动,规定每周星期二为教师家访日,教师每周撰写好家访札记和家访个案,定期进行家访手记交流会。活动中,我们发现苏艳、姚彩花等年轻教师关心班级特困生,定期资助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在走访中,孩子不住地叫“老师妈妈”。让人心里充满丝丝暖意。

2、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学校还举办了 “爱的宣言”、“我的教育感言演讲比赛”。演讲中,朱正华、许靖等教师们以自己的认识、体会、故事,畅谈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抒发了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3、开展了“我身边的榜样”征文活动。为了弘扬典型,挖掘身边的优秀人物,学校结合“我身边的好人”评选活动,还在教师中

经看到了我们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但更多地看到了我们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我们相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有行风监督员队伍的认真监督,有家长的支持配合,有我们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师队伍一定会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

7.古圣先贤论师道 篇七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儒家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还是中国师道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践行中国师道的楷模。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仍然有许多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孔子认为,通过兴办教育可以对国家和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孔子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格和伦理道德教育,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论语》多次提到要致力于培养“士”、“君子”、“成人”。孔子提倡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他的教学内容相当多的也是以道德教育为统领。关于这一点,《论语·学而》篇中讲得就更明确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这些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来学习文化知识。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指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说,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只要带一束“干肉”作为“学费”,有志于学,都可以收为弟子,施以教诲。它冲破了此前学在官府、只有少数富家子弟和官宦阔少才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樊篱,以实际行动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倡导平民教育。孔子这种不分贫富、无论贵贱、广收学徒的做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也显示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宽广胸怀。

孔子首创“启发式”教学。《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学生必须要有疑问,然后老师才加以引导。此外,孔子还讲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己推人,取譬喻义,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多种诱导方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孔子还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并且要做到学以致用。

孔子曾提出“为政在人”、“举贤才”的主张。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孔子的教育目的加以概括。即做官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的人,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应该被授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邦的贤能之士。孔子认为,子路果敢大胆,子贡通达事理,冉求多才多艺,从政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公冶长可以让他到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管理军费,公西赤可以在朝廷上办理外交事务,接待来访宾客。

墨子及《墨子》论师道

春秋战国之际,占据教育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学派:“世之显学,儒墨也。”它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对开启民智、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墨子认为,以“耳目之实”获得的直接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见、所闻为依据。墨子以他的认识论为出发点,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大力兴办教育。他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兼爱”的社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通过一种民间秘密结社性质的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他的教育思想不像孔子那样系统完整,但他所提出的许多主张是相当深刻的,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主张造就“兼士”。墨子认为,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务的人才,不仅要有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兼爱”天下的道德境界。《墨子·尚贤上》提出了所要造就的“兼士”要达到三个标准:一是“厚乎德行”,二是“辩乎言谈”,三是“博乎道术”。同时,他还要求墨家弟子做到“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他强调学生要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心忧天下的道德素养。

墨子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他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把教学分为农学、纺织学、手工学、机械学、建筑学、商业学、军学等,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同时根据弟子接受能力的不同,又分为优等生、中等生、末等生。墨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根据教育对象个性、爱好、志趣的差异,挖掘弟子潜力,发挥弟子特长,分别施加教育。

墨子主张立言践行,反对华而不实。《墨子·经说上》指出:“行,所为不善名,行也。所为善名,巧也,若为盗。”意思是说,做事的目的不为得到好的名声,而是为了天下着想,就是力行。所作所为是求功名,就是取巧,是盗名逐利。另外,墨子以身作则,躬身实践的精神,亦堪称世人的楷模。他强调无论成功与挫折,都要坚持自己的“道”。

《大学》论师道

《大学》原为《礼记》第42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编次章句。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认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二程百般褒奖宣扬《大学》,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因此,《大学》被认为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古代大学的教科书,是儒家关于教育的纲领性论著。

《大学》仅有2000余字,文字精短,思想高深。《大学》的思想一般被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二者密切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思想。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途径。十章分别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出解释。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论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得到众人的支持就会得到国家,失去众人的支持就会失去国家。

《学记》论师道

《学记》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礼记》49篇中的一篇,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精辟、深刻,被认为是中国和世界第一部教育典章制度专著。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和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教化才能够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社会风尚。《学记》提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实现天下大治,必须加强社会教化,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人虽具有天生的善性,但不接受教育,不经过努力学习,就无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统治者的法令。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质地虽美,但不经过仔细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

《学记》在强调教育作用、阐明教育目的的同时,还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提出在不同的行政机构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学记》提出:“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塾、庠、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比较完备的教育体制。

《学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核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确立年级制的萌芽。即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年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第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韩愈《师说》、《进学解》论师道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师说》是中唐时期针对当时士大夫骄傲自满、轻浮狂躁、“耻学于师”的现实状况而作的一篇文章,意在呼吁人们尊师重道。《进学解》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意在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这两篇名著阐发的一些教育主张和观点流传千古。

《师说》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传道”。韩愈所说之道就是儒家之道,即“先王之道”、“圣人之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二是“受业”。“受业”,即“授业”,主要是传授儒家经典,同时教授学生读写算的能力,进行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三是“解惑”。所谓“解惑”,是指在传道受业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不解之事,教师就去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疑惑。韩愈还说:“人非生而知之者”,既然不是“生而知之”,就需要有人为他传道;既然不是“生而知之”,就需要有人为之解惑。这样短短的几句话,充分说明了老师的重要性,如果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进一步说明了老师的重要作用。

韩愈继承了儒家关于“学无常师”、“不耻下问”的观点,明确提出“圣人无常师”,且举例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韩愈引证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进一步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人,只要谁先懂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实际上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标准上,进一步讲清楚何以为师的道理,这是符合择师之道的。

《进学解》一开篇,就以精练明快的语言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至今成为大家熟悉的学习格言。所谓“勤”即口勤、手勤、脑勤。“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进学解》鼓励学生自身努力进取,不要过多地考虑外界的因素。指出:“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朱熹《朱子语类》论师道

朱熹,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综观朱子之思想渊源,主要吸取了儒家孔孟等圣贤的思想精华。朱熹一生从事著书和讲学活动,尤其热衷于书院教育。我国宋代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其中朱熹主持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两大书院,并亲自参加书院规章的制定和教学管理工作。朱熹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提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8岁至15岁为小学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打造“圣贤坯模”。他认为,小学主要以“教事”为主,就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广泛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他还撰写了《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习惯作了具体规范。

15岁以后为大学阶段。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教育内容的重点转为“教理”,即“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说:“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国家的有用之才。

朱熹认为,学习的首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因为它凝结着天理精蕴。他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读圣贤之书的目的在于穷其理。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精致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总结整理其有关读书的经验,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

8.结缘《师道》 篇八

当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电脑,网上搜索《师道》,对《师道》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并在“南方教育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自此,我的网络研修之路开始了,那是发自内心的、自发的、自觉的行动,惰性和玩性也随之少了许多。

渐渐地,我的思考更具理性、工作更有条理、方法更加得体,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起色很大,教学随笔和论文在多家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同行惊诧,邀我介绍经验,我带去厚厚一叠《师道》杂志,交流会竟然变成了品读会……

此后,我身边的同行纷纷订阅《师道》,课余时间,闲聊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大多是交流品读《师道》的心得,以及创新方法在本班的收获。有时虽也争论得面红耳赤,但都会相视一笑,因为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情,固然需要不同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每逢年轻教师面对违纪学生、面对糟糕作业赌气时,我们会双手奉送一本《师道》,无声地温馨提示,这已成我们年级组的一道风景,也正在积极影响着其他年级组。学校在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及家长测评教师工作,我们年级组总是全优。其实,《师道》功不可没。

9.《师道》内容及心得体会 篇九

(立志,高瞻远瞩)

纵观这些人物,很多受过私塾教育,出国留过学,有着精深的学问,但哪一个在求学成功后,不是为民族存亡考虑,不是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现状?他们从青年便找寻到目标,立下远大志向,人生就是为一大事而来的。竺可桢留学美国,教学中国;晏阳初曾立志不做官,不求财,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陶行知少年时挥笔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吕凤子弃文从武,18岁考入苏州武备学堂,精研武术,为的是“兴我中华”;叶圣陶作为一名作家,既是谋生的需要,更是出于学术责任的担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人士。爱国情怀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成为他们事业的不竭动力。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孜孜以求,执着追求)

自从立下志向开始,他们便没有了自我,只有忘我。梁启超一直忧国忧民,为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而寻找出路;胡适不喜欢做官,却答应了就任美国大使的职位,只是因为知识分子的骨子里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马相伯倾其家产竭尽全力护国,为了民族,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张伯苓;梅贻琦自19从美国学成归来,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华大学;晏阳初的一生因平民教育而备尝艰辛;梁漱溟投身于乡村教育,不断去农村办学,希望开发民智,消除文盲,唤醒民众的自觉;叶企孙终生未娶,以学生为伴,善待学生,唯独不考虑自己;吕凤子为了办学,家财散尽,将个人画展所得全部拿出来做办学资金。他们忘却自我,一心系着大众,对人世间充满着无限悲悯。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功到事成,豁然开朗)

凡事不为则已,为之必用全力,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在新式教育、国学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蔡元培兼容并包,有了北大的繁荣学术、锦绣文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的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让后人产生无限的尊重和敬畏;叶企孙作为“大师之师”,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中国的一大批科学家;陈鹤琴在开发儿童潜能,完善儿童人格,健全儿童体格等方面都建立了健全的体系;青年李叔同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兴起。他们在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服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个高贵的灵魂令后人敬仰不止。

【师道】推荐阅读:

上一篇:招聘员工流程下一篇:关于传染病知识讲座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