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2024-07-14

结对帮扶管理制度(精选14篇)

1.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篇一

小学数学组教师结对帮扶法对制度

为了发挥我校数学教研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核心和中坚作用,全面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促进我校数学教育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经数学组研究决定,建立组内教师“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徒结对帮扶,指导年轻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参与教学改革,缩短成长周期。

(一)工作目标

在工作中,本着“共同努力、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工作要求

1、认真对待,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好新教师的工作总结与鉴定;

2、重视交流,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究,3、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主要通过教育教学资料、教育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题组设计、等形式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建立结对帮扶互助互学活动,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指导教师要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掌握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带师德——育德之道。

5、新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工作,养成高尚的师德,尊重指导老师,谦虚谨慎,敢于接受批评,主动争取师傅的帮助,有疑必问,无条件接受师傅对上课、备课、作业批改等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和指导,同时要主动听课(以听指导老师的课为主)。

(三)具体措施

1、师德方面

(1)树立依法执教,为民服务的精神。首先,教育活动要依法,要进一步学习、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严格遵守教育教学常规细则,依法治教。其次,要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2)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一是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面对学生;要敢于争先创优,将时时注重学习,同时要勇于从旧的教学思想中跳出来,开创新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争做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二是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教育事业是一个团队的事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互帮互带,取长补短。有经验有成绩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难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教育教学方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确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发展观,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2)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积累教学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教师结对帮扶法对制度

苏沁学校数学教研组

2.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篇二

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 各地选派机关干部和机关党组织以结对共建的形式帮助农村基层快速发展。他们不仅为农村带来了人才支撑, 还带来项目支持。农村道路平坦了, 新的企业开工了, 村庄环境美化了, 农民增收了。然而, 当前一些地方的“闪婚闪离”式的结对帮扶做法值得警惕。这种以“短平快”的运动式、体验式的做法推动基层发展, 来时风风火火, 走时匆匆忙忙。村民还不认识机关干部, 机关干部还没摸透基本情况, 制订的方案还没开始实施就草草收尾。

有些地方实施机关与村镇结对共建, 一年一调整, 一年一变动, 机关干部和村镇都苦不堪言, 对方合作关系刚建立, 基本发展思路才理清, 引进的项目刚落地, 感情渐趋平稳发展, 双方却又面临“闪离”重新“闪婚”的命运。这种“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做法, 导致机关党员干部难以静下心、沉下身、扎下根。这种被迫“闪婚闪离”的结对帮扶既浪费了时间精力, 又寒了基层群众寄以厚望的心———怎么说来就来, 说走就走?

3.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篇三

【摘 要】分析实施结对帮扶工程的意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为例,探讨结对帮扶工程实施过程、保障机制及实践成效。

【关键词】学生党员 结对帮扶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12-02

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和中坚力量,应充分发挥他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实践锻炼和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在关键时刻、重大活动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扩大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达到发展一个党员、带动一批学生的效果,使他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建功立业。对此,可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结对帮扶的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困难生的和学院学风进一步好转,也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本文试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结对帮扶进行实践探索。

一、实施结对帮扶工程的意义

(一)是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最高价值取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结对帮扶活动,是用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而且能与其他学生一道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是建设优良学风与和谐校园的需要。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实施结对帮扶工程,为他们发挥先进性和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发挥他们的优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身边学习困难、经济困难或其他困难的学生,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些对建设优良学风和和谐校园有着具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素质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较之于普通学生是优秀的,但自身也存在诸多先天与后天的不足,如生源的局限、学制造成培养期短等因素导致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先天不足;而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趋势明显、过分注重技能培养忽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重发展数量轻质量,特别是缺乏后续的培养教育长效机制等后天不足制约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进一点提升,也影响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实施结对帮扶工程,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练足“内功”,时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促使他们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提高思想觉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自身的表率带领帮扶对象共同进步。

二、结对帮扶工程实施过程

(一)分类分层帮扶。活动开始前先对学院的困难学生进行分类,分出经济困难生、学习困难生、自我约束困难生、心理困难生等不同类别,根据不同的困难确定帮扶的方式,对症下药。

1.“输血式”帮扶。“输血式”帮扶重在物质援助,主要对象是经济困难生,重点是特困生和因突发事故导致困难的学生。帮扶资金除各类奖助学金外,还成立了商学院爱心基金,师生党员以缴纳特殊党费方式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向基金捐款,同时发动全院师生捐款,通过为困难生发放爱心红包、爱心车票、疾病慰问、节日慰问等方式进行临时救济,解决帮扶对象燃眉之急。

2.“造血式”帮扶。“造血式”帮扶重在扶本。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造血式”帮扶对象包括所有困难生。根据困难学生分类,有针对性帮扶。对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适度输血外,更主要是帮他们联系勤工助学岗位、课余时间社会兼职,同时选拔有创业意愿的贫困生成立创业班,培养其创业能力,学院为其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通过帮扶,使他们用自己劳动换来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其他困难生的帮扶方式主要采取“手拉手”结对帮扶,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与帮扶对象朝夕相处,彼此熟悉了解,利用他们的优势与帮扶对象自愿结成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对子。对学习困难生区别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单科帮扶或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能力提升的帮扶;对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学生帮扶时侧重于平时提醒、督促或监督,帮助他们逐渐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减少违纪现象;心理困难生的帮扶主要通过与其交朋友,平时多关心帮助他们,带领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让他们打开心扉,走出心理阴影。对个别心理障碍严重帮扶成效不明显的则求助于院校心理咨询老师,通过老师的开导帮他们打开心结。

3.“活血式”帮扶。“活血式”帮扶重要形成全员参与、创建良好学风的局面,是帮扶工程的目的和归宿。在“输血式”和“造血式”帮扶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步明显的困难学生。商学院党委适时开展了寻找“闪光之星”、学习“闪光之星”和践行“闪光之星”的系列活动,在各班和全院评选出在不同方面表现优异的个人和集体,对他们进行表彰,并召开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在全院形成“比、学、赶、超”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将帮扶活动引向全面和深入。

(二)由点到面帮扶。为了将结对帮扶活动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全方位的考察教育,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结对帮扶活动从教室引入了公寓,让党旗飘扬在公寓楼。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休息的场所,也是学生表现得最真实最经常的地方,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公寓里度过的。公寓的卫生、文明体现了学生的修养和素质,关系到身心健康。公寓也是人际矛盾多发地,人际关系不良成为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因学生大量使用电子设备导致了宿舍电线乱拉乱接,给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首先创建党员示范宿舍,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所住宿舍统一授牌,将他们的宿舍公开,接受同学监督,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促使加强自律,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并辐射带动周边的宿舍共同宿舍管理规定。其次,组建联合巡查工作组,根据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所住的楼栋和楼层组建5个工作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轮值,定期与不定期巡查宿舍环境卫生、治安状况和生活秩序。在巡查中对宿舍卫生死角、物品乱摆放等不文明现象、乱拉电线乱接插座或把插座随意乱放等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并给予纠正,责令限期整改;发现矛盾及时协调,督促有课的同学按时上课,在同学上课期间有效保证了宿舍的财产安全,实现了一名党员净化一个寝室、带动一个班级、影响一个楼层、和谐整个校园的管理目标。endprint

(三)由内而外帮扶。结对帮扶工程除了在校内的纵向延伸外,还延伸到校外进行横向帮扶。通过与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结对共建,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专业优势,送文化送技术下乡。先后开展了两百多人次村干部电脑技术培训,手把手教村干部操作电脑、帮永安村委修订村规民约并制作上墙、多次到永安村和陆连村慰问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多次参加石埠街道组织的清洁乡村及美丽南方旅游活动筹划等系列活动。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到陆连村开展了“中国梦”主题教育、共建留守儿童安全网、农村文艺队化妆礼仪培训、农副产品营销调查、无偿献血科普宣传等系列活动。此外,还先后选派了20多名优秀学生党员进入南宁市各街道办各村担任社区副书记、村长助理。这些对外帮扶活动,不仅为农村送去了他们急需的物质与精神援助,而且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搭建了联系基层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广阔平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结对帮扶工程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组织机制。一是根据工作要求,结合学院特点,将原商学院党委下属的教工和学生两个党支部调整为按专业设置的5个党支部,壮大了党务工作队伍,有利于各支部开展工作,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督促指导。各支部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年级还分别成立了几个党小组,便于分类开展工作。二是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加强了对帮扶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各自职责。三是创建党务工作和学生党员工作QQ群,方便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问题。

(二)健全管理机制。制定实施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制度、结对帮扶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及活动方案、爱心基金管理办法、党员宿舍挂牌制度及宿舍轮值制度等系列制度。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约束,保证活动有序高效运行。

(三)建立考评机制。建立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帮扶考评机制,坚持每学期期中和期末两次考核,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自评的基础上,学院党委和各党支部定期不定走访帮扶对象,深入宿舍、召开座谈会,了解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帮扶工作中的表现,将结对帮扶成效作为评价党员业绩、考核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发展对象能否发展为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能否确定为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对表现突出的举办经验交流会、表彰会进行奖励,激励其他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帮扶的积极性。

四、结对帮扶工程的实践成效

(一)增强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从过去不当学生干部就不知道怎样为人民服务,不要求不安排就不参加学习实践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积极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在帮扶活动中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分享着别人进步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实践证明,参加帮扶活动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就业时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容易得到用人企业的青睐,也使招聘企业的回头率更高。

(二)促进了困难生的转变,学院学风进一步好转。结对帮扶工程实施近三年来,参与活动2000多人,共结成1000多对,为各类困难生解决了实际问题,通过先进带后进、后进促先进的帮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生活困难生减少了后顾之忧,纪律松散生增强了自我约束能力,学习困难生成绩明显提高。特别是在“活血式”帮扶的激发下,结合我校实施的“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全院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学院的学风进一步好转。

(三)树立活动品牌,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结对帮扶工程经过三年来由点到面、由内而外的延伸,不仅在商学院师生中树立了品牌意识,在社会上也形成了良好的效应。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广西教育厅官网、南宁电视台、南国早报等多家媒体对活动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过多次报道,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得到了广泛好评。

【基金项目】2011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品牌一般项目

【作者简介】孙新凤(1965-),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研究;何海波(1979-),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专职辅导员,讲师。

4.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篇四

1.根据摸底调查掌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和措施。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一对

一、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2.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1次,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

3.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1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从心理上给予他们慰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4.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与班主任联系1次,了解他们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5.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与临时监护人沟通1次,了解掌握他们在家学习和生活情况。

6.帮扶教师每学期给留守儿童写信1次,在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之间架起一座友谊之桥,通过书信的方式,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

7.帮扶教师要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妥善做好心理疏通,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导结对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心态。

化德县第三小学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

一、家校联系制度的宗旨。

1.加强家庭、学校、社会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能。2.建立全社会关心教育、关心学校的机制,促进学校发展。3.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评价,以督促帮助学校全面贯彻教育

二、组织。

1.由学校校长和各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 组长:陈有忠

组员:侯德峰

周屹峰

王 鸿

各班班主任

三、职责。

1.学习宣传贯彻《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优化教育环境。

2.参与管理、有效监督,保证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实施素质教育。

3.及时交流情况,共同研究探讨教育方法,以“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为目标,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4.协调各方关系,聚集各方力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发展。5.不定期召开主任会,通报或讨论学校有关工作。6.指导班级的家校委员开展工作。7.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子女。

8.广泛联系家长,及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

四、家校联系具体措施

1.一般情况下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以班级为整体,统一思想,统一主题,形式多样地开展活动。

2.家长会上班主任及有关任课教师均应准时参加,向家长

汇报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各科教学情况,并适时解答家长提出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

3.家长会形式可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而定,一切从效果出发。会

前应精心组织准备,同年级集体备课、讨论有关事宜,保证会议安排得合理紧凑,井然有序,气氛融洽。

4.建立家校联系簿,及时反馈孩子在校、在家的各种表现,以便共同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5.对来访的家长,教师应热情接待,态度诚恳,如实汇报学生在校的情况,并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善于接受家长提供的合理的教育教学建议。

5.学校党员结对帮扶制度 篇五

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帮困形式,规范工作程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体现“权为困难群众所用,情为困难群众所系,利为困难群众所谋”,使广大工会会员在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为维护社会稳定,构造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结对帮扶对象

以特困家庭学生为帮扶对象,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需要帮扶的党员也可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二、结对帮扶目标和原则

结对帮扶要切实做到“四个一”,即每个特困家庭学生至少有一名工会会员员结对帮扶,会员员上门看望特困家庭每半年至少一次,工会会员每年给特困家庭学生送温暖至少一次,为每个特困家庭学生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1个实际问题。要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势多样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三、结对帮扶内容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际、国内、本地区的形势,认真学习贯彻党支部决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特困家庭,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

3、在宣传公民道德新风尚,推行移风易俗和计划生育,反对封建迷信,严格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积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结对帮扶形式

根据帮扶对象年龄、文化等具体情况和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的不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一个教师联系一户。根据自身能力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帮扶贫困户再就业的要求和自助创业的项目、达到的目标、脱贫的时限等任务。

五、结对帮扶程序

1、思想发动。工会组织通过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工会会员,特别是那些思想政治水平、经济能力较强的会员明确结对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

2、搞好调查。采取上门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了解特困家庭的现状,摸准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加以认真分析归类。

3、制定方案。根据帮扶对象的主要需求,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案,明确帮扶的任务,研究帮扶措施,落实帮扶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4、组织实施。以党员帮扶为实施主体,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实施。帮扶对象确定后,党支部要帮助党员和联系户一起商量具体帮扶事宜,可以协调书的形式,将帮扶对象和帮扶内容确定下来。每个党员在结对帮扶中的责任,应根据党员和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而确定。党员应明确责任,按照要求,切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六、结对帮扶要求

学校工会要充分重视工会会员结对帮扶工作,党支部根据本校工会会员和群众的具体情况,按照工会会员100%参与结对帮扶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并根据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改进、完善帮扶工作,为更好的开展工会会员结对帮扶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麻家集中学

6.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篇六

为了切实关爱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服务儿童、服务家长、服务社会”,落实人本理念,为校区内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提供教育保障,使教师在实际行动中充分发挥光和热,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结对帮扶的对象

以留守儿童为帮扶对象,特别是学习较差、性格缺陷、心理障得、行为偏极、安全隐患较严重的留守儿童。

二、结对帮扶的目标和原则

结对帮扶要切实做到“四个ー”。即:每一名教师至少有一名留守儿重作为结对帮扶、谈心的对象:教师每月至少与帮扶、谈心的对象谈心一次:教师每学期至少上门看望留守儿童一次:教师每年至少给留守儿童送温暖一次。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形式多样地开展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谈心活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对帮扶工作的内容

1、宣传《义务教育法》等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增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法律意识,教育留守儿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对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责任教师要优先辅导,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3、对留守儿童中的贫困生,学校优先照顾,对他们“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责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4、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座谈会,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教师要定期走访,与监护人交流后,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

四、结对帮扶的形式

根据帮扶对象的学习成绩、心理状况等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主要由各班语数教师对该班留守儿童实施帮扶、谈心工作。

2、结合学科教学。主要由各任课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的特点,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五、结对帮扶的要求

1、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明确自身责任,特别是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2、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服务育人。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使其改正不良的思想、行为习惯,养成良好、高尚的品质。

3、认真执行帮扶制度,本着对儿童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开展活动。与留守儿童谈心,要先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确定谈心主题,并做好记录。

六、结对帮扶工作的督促与评价

结对都扶工作的督促与评价由留守儿童管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每学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完善制度,促使我校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7.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篇七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区域差距与校际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各地教师素质相差较大,学校布局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呈现不合理现象;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因此,加快教育发展步伐,提升教育总体水平,是建成“经济重镇、特色瓷都、旅游都市”,与江西省正在实施的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基地的迫切需要。

为了继续推进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构建城乡一体、教育均衡发展,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近年来,景德镇市教育局努力实施四项工程———“统筹资源,捐资助学,联合办班,结对帮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认真审视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经验和不足,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通过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教育结构,调整教育布局;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危房面积全省最低;抓住政府办教育的主渠道的具体举措上的教育投入、捐资助学惠及6万多名学生;城区强弱学校教师互派交流,56所城乡中小学结对挂钩,推进我市城乡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一、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教育格局

景德镇市教育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民满意为宗旨,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资源。近年来,将农村教育列为重中之重,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教师工资由县市级财政按时足额发放,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已全部发放到位。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由20元增加到40或45元、中学由40元增加到60或70元。同时,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新建改建了一批学校。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完成投资2.1亿元,争取项目228个,新建、改建校舍40.75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8.16万平方米。2001年,全市中小学危房有12.54万平方米,比例为9.94%。目前,下降到2.01万平方米,危房比例1.07%,为全省最低。在景德镇市许多乡村出现了“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最美的房屋是校舍”的动人景观。

为从整体上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十年前起,景德镇市就全面启动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奏响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大比例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确保每年市财政预算转移支付资金和镇(街道)按比例支付的经费全额用于农村教育,大幅度增加农村中小学特别是村(完)小的公用经费补助。

在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基础上,景德镇市教育局还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真实施新一轮校网调整规划,督促、帮助景德镇市各镇(街道)切实按照规划要求,落实好调整任务。运用“撤、并、扩、建”的办法,减少薄弱学校的数量,逐步缩小城市与农村教育差距,保持适度超前的发展步伐,实现教育资源统筹,加速校网调整规划,提升城区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效益,使我市城区的基础教育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完善、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教育格局。

生源均衡是缩小校际差距的基础。我市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一是连续多年从省重点高中拿出5%~7%的招生计划,向薄弱学校倾斜,招收在薄弱学校学习三年期满的学生,为稳定薄弱学校生源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市区热点高中不向县市区选拔考生,不搞垄断性招生;三是五年前对城区小学毕业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均衡城区初中生源质量;四是有针对性地采取特别扶助政策。

二、捐资助学,改善城乡办学条件促均衡发展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最好的选择是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均衡的、开放的、平等的成长环境。在尽可能给予农村学生同等升学机会的同时,也让他们特别是那些上不了大学的农村孩子更多地受到对于他们而言的更好教育,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配置,包括学校建设,教学设施的配备。

我市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按照《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妥善安排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就读,建立专门的学籍档案,并通过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助学。同时认真实行“两免一补”和“一费制”,切实减轻了广大群众上学贵的问题。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将资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列为每年为民办理的20件实事之一,建立了全市经常性助学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助学专项基金,建立了资助档案,确定了减免杂费的标准,使资助贫困学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我们还大面积扩大免费教育范围,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扩大对困难家庭子女就学的资助面。

几年来,全市资助金额、资助人数均超过往年,对农村贫困户、城市低保户和低保特困户子女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金额达到680余万元,免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借读费70余万元,惠及6万余名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1%, 初中入学率为98%, 高中毛入学率由2001年36.3%提高到2009年的75.3%, 在校生人数由2.1万人, 上升到3.4万人, 乐平、浮梁等农村新办复办了一批高中。

我市教育部门还大力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辐射作用,提高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我市涉农县区全部进入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市、县两级财政配套406万元,惠及440多所农村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基本配备了电视机、DvD播放器和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等,初中还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生机比由56:1上升到18:1,大大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结对帮扶,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与制度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设计相吻合、相匹配,就是确保重点的非均衡的价值取向,采取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教育政策与制度的设计也是如此,这势必导致我们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导致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过去的学校管理和学校评估政策也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和制造出新的差异。如评选示范性初中和小学,客观上推动了基层政府和社会对原有基础较好的学校重点关注、集中投入、增加资源,因而势必拉大了校际差距,助长择重点校的形成。师资均衡是缩小校际差距的关键。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把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个孩子,改造提升薄弱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降低“择校热”,作为实现教育均衡的根本点。实施了“城乡教育对口帮扶、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城市强弱学校结对共建、资助困难学生”五项举措,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生源、师资、设备、管理和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大范围开展结对扶贫帮困活动,不仅继续鼓励强校、名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还积极动员残联、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和有识之士参与扶贫助学活动。

近年来在全市56所中小学校中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全市28所优质中小学对口支援28所农村薄弱中小学,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帮扶,并抽调了50多名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支教。我市五中、师范附小帮扶浮梁县江村乡中、小学,不仅老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为学校送去电脑、彩电、铁床、生活用品、衣物等,而且组织了骨干老师下乡上示范课,开展优质课观摩活动,分学科共同备课,并向农村教师赠送了精心制作的课件,还组织学生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让城市的孩子体验农村生活,受到一致好评。这些举措得到了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一致好评,提高了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

当前,全市各级各类示范性学校和重点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在经费、设备、师资等方面都在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四、联合办班,统筹全市师资达均衡

师资均衡是缩小校际差距的关键。我市教育部门改造薄弱学校不仅重视硬件上的提升,更加注重师资、管理等软件上的升华,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全市师资,我市大力鼓励名师名校长跨校上课,有计划组织名师送教下乡,努力扩大其受益范围,有计划地控制农村教师进城。景德镇市区9所初中学校选调了48名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结对交流。市教育局还大力推进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工程,组织了28所城区中小学对口帮扶28所农村中小学。对下乡支教教师实行浮动一级工资、聘评职称优先和评先评模优先等激励措施,对支教教师年限、课时等都有明确细致的要求,绝不流于形式。对农村学校任教的“专任教师”和城区学校到农村支教的教师实行岗位津贴,以稳定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积极做好超编学校的富余人员的转岗分流工作。

我们也认识到要想达到教育均衡,只靠别校“输血”是不行的,需要自己变成“造血”者才可以。我市大力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办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师资力量方面,及时补充年轻的、知识丰富的,特别是一些特殊专业的教师,并设法让他们安于本职。

8.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篇八

精心组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西平县委及时成立抗旱保秋工作指挥部,制订抗旱保秋方案,四次召开专题会和现场会进行全面安排,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充分认识当前抗旱保秋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抗旱保秋和解决人、畜饮水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积极组织水利、农机、农业、气象、电力等部门选调130名政治业务素质高的同志,组成抗旱保秋和解决人、畜饮水服务队与突击队20支,深入农村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实行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及时掌握动态情况,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报告及时、处置科学。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目前,该县共召开广播会300多场次,举办专题讲座16期,日出动劳力3.2万人、投入抗旱机械8万多台套。

冲锋在前,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把抗旱保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组织广大党员全力以赴投入抗旱保秋战斗中,做到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群众需要,共产党员就出现在哪里。深入开展“抗旱保秋义务奉献日”、“一个党员一面旗”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党员争做抗旱保秋排头兵。该县目前已有2.6万多名党员投身抗旱大会战。盆尧镇于营村共产党员、电工张向利,每天带着病躯从早晨5时起床巡查线路、帮助群众接电线、维修电机都无怨无悔、默默奉献。重渠乡李庄村党员李志勇得知村里五保户生活困难、缺少劳力、无力抗旱后,毫不犹豫拿出家中积蓄2000元钱,购买柴油、租赁抽水机,帮助村里五保户抗旱浇地。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联谊帮建、抗旱保秋志愿帮扶活动,采取县直局委派驻工作队、党员与困难户结帮扶对子等形式帮助群众抗旱保秋,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困难面前冲在前、危难时刻豁出去的政治本色。县交通局驻出山镇大于庄村工作队员宋红卫急群众之所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帮助群众协调潜水泵、喷灌机15台,输水软管1500米,为群众解了燃眉之急,群众称他为拯救百姓的“活菩萨”。

9.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篇九

为加强我校“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为了让帮扶资助活动深入开展,为“留守学生”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特制定本帮扶制度。

一、领导重视,建立机构。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主任、党团员等为主要成员的关爱“留守学生”成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工作组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经济来源,家长和代理监护的基本情况等。

三、建立帮扶责任制度。帮扶人与“留守儿童”填写结对帮扶卡,鼓励党员、团员、领导干部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义务委托监护人),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给予他们家庭的温暖,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四、鼓励党团员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负责“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和课外辅导,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和健康成长。

五、建立义务辅导队伍。以党团员为主要力量,成立校外义务辅导员,每人就近负责1-2名“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的校外表现情况,定期与学校沟通联系,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

六、定期开展情况通报,思想交流活动。学校定期召开帮扶人、“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沟通情况,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和管理。

10.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帮扶结对制度 篇十

随着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日益发展,不断有新教师分配或调入我校工作,然而大部分青年教师初出茅庐,教学经验严重不足,教学资料积累较少,需要积极磨练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任重而道远。加大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力度已经刻不容缓了。而党员干部骨干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新教师积极性又高,结成帮扶结对关系,避免走弯路。有鉴于此,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实施党员干部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扶关系,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特制定本制度。

一、深入开展新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帮扶结对工作。学校派有经验的党员干部骨干教师从师德和业务两方面帮扶新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分学校、年级、备课组三个层面,鼓励和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每位党员干部骨干教师要做到对全校本学科师资情况、制约本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心中有底,每年写出一篇对学校教育教学决策有较大参考价值和对本学科教师有积极指导意义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每学期都要给青年教师上一堂示范课或开一个教学讲座。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认真组织每年一次的全校教学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三、要进一步加大对以党员干部骨干带新工作的研究,把新教师的培养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抓紧抓好,力求寻找出师资培养的科学方法和帮扶新教师,培养新教师的有效激励措施。

四、对名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努力创造尊师敬师的浓厚氛围,认真评选优秀教师,并在学校网页上和宣传橱窗里分别设立“名师专栏”等,大力宣传名师、骨干教师先进事迹,激励全校教师自觉奉献于教育,成就于教育。

五、本制度自宣布之日起实施,望各党员干部骨干教师遵照执行。

11.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篇十一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镇中心学校及各中小学校分别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学困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各中小学校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儿童的底子,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相关内容。

三是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学困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随时了解他们的疾苦,学校、教师做到有求必应,消除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顾虑,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是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学困生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五是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谈心交心制度。学校广泛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分别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

六是注重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上好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这些有力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2.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篇十二

中共香坝土家族苗族乡委员会

香坝土家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香坝乡结对帮扶教育工作制度的通知

各村(居)两委、乡直各单位、学校:

为了更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法》,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近年来,我乡出现了部分贫困学生,为了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探索关爱“贫困学生”工作的新路子,香坝土家族苗族乡为进一步做好“贫困学生”帮扶教育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制度。全面调查了解贫困学生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学生个人、监护人、家长、临时监护人等具体情况,建立专门的贫困学生电子信息档案。各学校建立贫困学生档案,记录他们的家庭、经济、学习、思想等状况。老师将他们作为重点家访对象,充当他们的“亲情保姆”,为他们补偿远离父母,失去的亲情港湾。

二、建立领导联系教育系统制度,由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安兴

洪同志负责教育系统方面的相关工作

三、建立贫困学生谈心制度,关注心理健康。组织乡乡领导

干部定期与贫困学生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了加强

心理健康教育,乡乡领导干部定与当地学校联系,在学校开设心

理辅导信箱、建立心理咨询室,安排有心理教育经验的教师为“贫

困学生”作心理健康咨询。

四、建立代理家长制度。针对贫困学生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学校给贫困学生配备了“代理家长”,对他们在生活上给

予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在学习上给予耐心细致地辅导。定期召

集“代理家长”交流会,加强沟通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五、开展好“十个一”活动,丰富活动载体。为了打消留守

孩子想家、想父母的念头,乡乡领导干部组定期织开展了形式不

一的文体活动,组织体育竞赛、科普兴趣小组、校园读书会、故

事演讲比赛、智力竞赛、绘画评比等活动,将贫困学生的精力吸

引到各种活动上来,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开阔了学生

眼界,能力得到提高。让他们融入其中,提高了兴趣,同时情感

也得到良好升华。

六、乡妇联发挥联系家庭和学生的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通

过发送传单、上门服务等方式教育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

主的暂时监护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学会科学教育方法。利用

春节务工人员大量反乡之机,教育父母为保证家庭教育的完整性,最好留一人在家监护,或经常与子女保持联系,有条件的可直接

带到务工地就读等。并为贫困学生捐款。

七、乡团委切实抓好青年服务队的对口帮扶工作,帮助贫困

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心理状况、端正行为习惯。

八、乡关工委深入学校进行成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讲座。

中共香坝土家族苗族乡委员会

香坝土家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1日

主题词:教育工作结对帮扶通知抄送:中共思南县委,思南县教育局。

香坝土家族苗族乡党政办公室2011年3月11日印发

13.结对帮扶管理制度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互助互动、优势互补为途径,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目的,开展校际之间的互助合作活动,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我乡学校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校长管理方面交流,提高被帮扶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2、通过教师教育教学交流,提高被帮扶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通过学生交流,提高被帮扶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4、通过全方位交流,全面提高被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结对学校

1、普底中心小学对庆丰小学、草坪小学。

2、鹏程小学对启化小学。

3、在拱小学对小桥小学。

四、工作要求

1、帮扶学校要对被帮扶学校的校情、教情、学情进行充分调查,帮助被帮扶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及学年、学期工作计划。

2、帮扶学校要通过讲座、交流、教学研讨等形式做好先进教育理念、信息资料的传输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帮扶学校每学期要派出具有教学、班级管理经验的人员到被帮扶学校指导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每学期不少于2次),被帮扶学校要积极主动到帮扶学校学习管理经验,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每学期不少于2次)。

3、帮扶学校要帮助被帮扶学校扎实深入开展“同课异构”构建工 作。每学期至少到被帮扶学校开展集体活动2次,集体活动形式以听课、上示范课、教研活动为主。每学期开展经验的交流、集中备课、听评课不少于2次。

4、帮扶学校要帮助被帮扶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指导被帮扶学校搞好学校特色建设工作。

5、被帮扶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到帮扶学校学习(在不影响本校常规工作条件下分期分批进行),内容可以是分班听课、听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观摩研讨、教师讲座等。

6、被帮扶校要积极主动与结对学校联系、沟通,组织安排好各项活动,在受帮扶的过程中注重自身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五、保障措施

1、成立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德华

副组长:付顺华高永芬董超万廷良

成 员:黄兴赵然贵张静黄咏祝俊文

秦刚聂兴加杨克军罗洪军樊厅

2、建立健全结对帮扶制度,以“制度”促“帮扶”。

3、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

4、学校校长是结对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校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帮扶计划、细化帮扶内容、方法、步骤、人员及措施。要建立帮扶档案。要将计划、活动记录、总结等作为考核相关人员绩效的加分依据。

5、教管中心将把结对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校长及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加分依据。

普底乡教育管理中心

14.结对帮扶简报(通用) 篇十四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简报的场合越来越多,简报不是一种刊物。因为有些简报可装订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只有一两张纸,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想学习拟定简报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结对帮扶简报范文(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结对帮扶简报1

X月XX日,为贯彻落实全区过筛子、清盘子、强底子专项督查推进会精神,麦积区卫生健康局班子成员带领局机关干部深入到石佛镇三阳村,慰问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了解驻村工作期间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镇政府和村委会干部沟通交流。同时,对帮扶联系的24户重点监测户进行入户走访,及时了解群众之所需,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工作,为下一阶段驻村帮扶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入户走访结束后,和石佛镇三阳村干部群众开展结对帮扶菊花采摘活动,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村集体经济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结对帮扶简报2

2022年XX月XX日上午,XXX市民政局副局长姜立元、市福彩中心主任XXX,带领市福彩中心全体干部到XX县XXX镇XXX村开展扶贫慰问活动,并探望驻村工作队,为其送去了大米白面等慰问物资。

活动中,XXX市福彩中心与XXX村“两委”班子开展了扶贫物资捐助仪式,并由姜局长、揣主任带队下户,进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为全村56户建档立卡,每户发放了大米、白面等物资。

慰问活动结束后,姜局长、揣主任与驻村工作队、XXX村“两委”共同召开了座谈会。会上,镇长韩军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市民政局、市福彩中心的驻村帮扶工作表达了极大地肯定和由衷的感谢。

多年来,XXX市福彩一直秉承着“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累计投入各项扶贫款物合计超过百万元,为XXX的民生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贡献了一份力量。

结对帮扶简报3

20XX年12月29日上午,县总工会帮扶工作队由常务副主席王辉武带队,一行六人来到帮扶村毛感乡南好村委会,为20XX-20XX年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

王辉武副主席一行在村两委干部的陪同下,分为三个慰问组,分别深入南旺村,南新村,番千村,南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慰问。慰问活动中,王主席叮嘱贫困户们,最近天气大幅降温,大家要注意保暖,生活生产中如有遇到困难,要及时向对接的帮扶责任人反映,及时解决问题。慰问组将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分别送到贫困户手中,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户心中,为贫困户带来脱贫奔小康的信心。

本次慰问送温暖活动中,县总工会一共为贫困户送去18袋大米和18桶食用油,通过本次的慰问送温暖活动,使贫困户们在思想、生活和物资上得到了更多关怀,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众的温暖和关怀,更加坚定了贫困户们脱贫奔小康的信心。

结对帮扶简报4

根据脱贫攻坚成果“四不摘”工作要求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9月26日,坚叶寺管会干部深入加麻乡加麻村结对脱贫户家中开展帮扶帮教及促销工作。

此次结对帮扶帮教促销工作中,结对干部在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通过与帮扶对象拉家常、问冷暖、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经济收入、子女上学情况,认真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等家庭基本情况。同时帮扶责任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脱贫群众宣传、讲解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及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知识,教育引导他们要相信党、相信组织、相信科学,个人要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平常科学防范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

通过深入2户结对脱贫户家中,“以买带帮”的形式消费扶贫800。00元的农副产品(土豆和酥油),同时还送去了价值200余元的防疫物资(口罩、免洗消毒液)和生活用品(饮料、方便面)等慰问物资,有效落实了“四不摘”政策,也巩固了疫情防控的成果,实现了脱贫户群众稳定可持续增收,不断提升了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结对帮扶简报5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时掌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落实等情况,近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XXX带领机关、局属单位帮扶责任人深入到XX县XX镇XXX村开展对接帮扶工作。

活动中,XXX到XXX、XXX等脱贫户家中走访慰问,了解“四个不摘”政策落实、生产生活以及老人身体健康等情况,局属单位帮扶责任人对帮扶的25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活动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参加对接帮扶责任人进行了统一培训,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工资性、生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指标进行科学计算、准确采集,为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基础。

后续工作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严格落实结对帮扶要求,积极主动为帮扶对象办实事解难题,扎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结对帮扶简报6

X月XX日下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由分管负责同志带队,组织党员义工开展扶贫济困日慰问活动。

慰问组到XX社区慰问我局结对帮扶的3户困难群众,详细了解每户困难群众的家庭近况、身体状况、实际困难及结对帮扶的落实效果,传达了党和政府加大民生投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决心,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勇于面对困难,坚信未来生活会越来越好。

最后,慰问组向困难户送上慰问品,结对家庭纷纷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长期以来的关怀。

结对帮扶简报7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便民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助力乡村振兴,近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财税金融学院、城乡建设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学院6部门14人赴武宁县杨洲村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活动,为结对帮扶户送去了关怀和温暖。

在驻村第一书记黄亮和工作队员刘康、吕恺帆的带领下,大家走访慰问了结对帮扶户,对帮扶对象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家庭收入改善情况,询问他们在医疗、就业和子女上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耐心讲解乡村振兴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为帮扶对象理清思路,共同谋划产业发展,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鼓励大家要坚定生活的信心,勇敢面对困难,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多想办法,广开门路,积极寻找生活的新起点,争取早日发家致富。受到帮扶慰问的困难家庭深受感动,并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努力克服困难,积极面对人生,不辜负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

随后,大家一起看望慰问了村“两委”班子并送去了文件盒、打印纸等办公用品,对长期坚守基层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与问候,希望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继续俯下身子,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上一篇:班级家长会主持稿下一篇:9月10日教师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