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麻常见局部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2024-11-02

口腔局麻常见局部并发症及临床处理(2篇)

1.口腔局麻常见局部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篇一

临床护理技术无菌操作及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肌肉注射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①;②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2、静脉输液法发生静脉炎的三个因素是:化学因素、机械因素、。

3、静脉输液法发生发热反应的处理:(1)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

4、皮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5、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热、空气栓塞、血栓栓塞。

6、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急性左心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下列与输液时滴数调节无关的是()

A、病人的性别 B、病人的年龄 C、药物的作用 D、药液的性质 E、病人的病情

2、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3、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A、10°~15°角 B、20°~25°角 C、30°~40°角 D、45°~50°角 E、50°~60°角

4、、打开无菌包时不正确的是()A.查看灭菌日期B.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处 C.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用清洁的手取出所需物品

E.包内所剩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为了()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B、冲洗瓶口C、查看溶液的颜色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6、无菌持物钳正确使用方法是:()A.可用于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B.到远处夹取物品要速去速回

C.取放无菌持物钳,钳端均应闭合 D.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E.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消毒液面应与轴节相平

7、小剂量、单包装的无菌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A、三天B、每天C、一周D、两周E、两天

8、无菌贮槽一经打开其有效使用时间为()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7天内

9、三:简答题:

1、皮内注射发生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1分)

2、皮内注射疼痛的预防措施有哪些?(22分)

3、皮下注射形成硬结的原因有哪些?(21分)

答案:

一、1、注射部位定位不准

2、细菌因素

3、减慢输液速度

药物治疗

4、过敏性休克

5、药液外渗、静脉炎、急性肺水肿

6、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空气栓塞、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二、1、A

2、D

3、C

4、(D)

5、B

6、C7、C8、D

1、答:(1)皮试前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

(2)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

(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器等)。

(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

2、(1)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2)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酶对药进行溶解。

(3)应选择4至4号半锐利皮试针头进行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中断。(4)待皮肤消毒剂干燥后方可进针注射。

(5)熟练掌握注射技巧,做到准而快地进针,缩短刺皮时疼痛的持续时间。

3、(1)同一注射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

(2)药物浓度过高、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注射部位过浅。(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2.口腔局麻常见局部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的10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者30例。其中,1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4~16岁,平均年龄(8.45±1.02)岁。体质量:≤10 kg者7例,10~20 kg者12例,≥20 kg者11例。其中,有过敏性紫癜者5例,重症药疹者10例,有机磷中毒者4例,除虫剂中毒者6例,百草枯中毒者5例。

1.2处理及护理方法

1.2.1疗前护理:血液灌流治疗前,患者及家属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进行有效沟通,正确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及支持,尽可能疏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同时,做好灌流器、急救药品、无菌手套、双腔导管、抗凝剂、血透管路等治疗用品[2]。注意检测患者的血型、电解质以及凝血功能等情况,并通知血库进行备血,以免出现低血压。

1.2.2低血压的处理:低血压的发生很可能与患者体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质量越轻发生低血压的概率越高。一旦发现低血压征象,必须立即降低血液流速,同时进行扩容处理。在必要情况下,应用升压药物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对于体质量较轻的患者,可在灌流治疗前进行血浆扩容,或是给予一定剂量的生理盐水。

1.2.3过敏反应:过敏反应通常在血液灌流开始5~30 min时发生,主要症状为皮疹、呼吸困难、寒战以及发热等表现。应用盐水异丙嗪或者地塞米松,同时适当吸氧,可有效改善患者过敏反应症状。

1.2.4凝血的处理:血液灌流治疗前,必须准确评估患者血管通路情况,若其血管通路血流量不理想,必须处理解决,以免在治疗时出现血流不足而引发凝血。对于高凝状态,或是非血管通路而出现管路凝血的患者,应及时调节肝素的剂量。

1.2.5出血:因为血液灌流治疗期间,肝素的用量较大,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应用抗凝药后,没有及时调节肝素剂量,治疗后患者的伤口或皮下可能会出血。治疗前,护理人员应该耐心询问患者是否应用抗血栓药物,准确评估患者的出凝血时间、询问近期是否黑便、皮肤及黏膜是否出血以及穿刺伤口按压止血时间、是否渗血等,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及时调节肝素的剂量。对于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应更换抗凝方式,或是在治疗后应用等量的鱼精蛋白进行静脉注射治疗,以便对抗肝素。

1.2.6低体温:低体温的发生可能与生物相容性、微碳粒有关的热源反应有关。也可能与低血压、引血速度过快、未进行保暖干预、血容量降低以及环境温度低等因素有关。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3~28℃,预充时调节为保温模式40℃。灌流开始时,在患者四肢末梢及静脉回血端放置暖水袋,水温在40℃以下。引血速度应先慢再逐渐加快。患者头部可佩戴帽子,准备电热毯。及时处理低血压症状,高度警惕因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是末梢灌注较差而引起的体温过低症状。

2结果

本组108例血液灌流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30例,约占27.78%。其中,低血压者13例,约为43.33%;过敏反应者6例,约为20.0%;凝血者5例,约为16.67%;出血者2例,约为6.67%;低体温者4例,约为13.33%。通过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及护理措施干预后,均得到控制及治愈。

3讨论

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血液内的毒物,快速减少内脏及血液内的毒物浓度,避免机体内重要脏器的继续摄取,同时还能让毒物在机体中重新分布。血液灌流尽管安全、快捷,但是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临床并发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3]:①血液灌流只能清除毒物本身,无法改善毒物导致的病理或生理改变。可在治疗时结合特异性解毒药物进行治疗。②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可适当结合补液、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升压、强心、呼吸兴奋剂、吸氧、导泻以及洗胃等治疗。③血液灌流治疗时还会降葡萄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以及抗生素等物质,因此必须及时补充被吸附的部分。本次试验显示,血液灌流治疗引发临床并发症的概率约为27.78%,其中以低血压的发生率最高。总之,针对血液灌流治疗中易产生的并发症特点,必须加强监测,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何美娟.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12(4):496-497.

[2]赵燕,朱利娟,汤增洁,等.小儿血液灌流急性并发症发生时间的观察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1):39-40.

上一篇:《全唐诗》之卷一百四十六下一篇:贵州商学院党课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