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其实并不难作文

2024-09-19

让座其实并不难作文(精选9篇)

1.让座其实并不难作文 篇一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段故事。

那是几个月前的事,我站在公共汽车上,那车很挤,不用说坐了,就连站也是个问题。

不一会儿,有一个大约60多岁的老奶奶上了车,而且嘴里还念叨着什么,看样子是外地人,语气太轻,听不懂她说的什么。这一下子引起了满车人的注意。有人说她是个神经病。“为什么家里的人不陪着她乘车呢?”“是外地人吧?真可怜!”(这是一段车里人的对话。)乘客们纷纷议论。有同情的,也含有对安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的礼貌提醒。

“谁给老人让个座?”售票员小姐终于发话了。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然而,没有反应。汽车缓缓地驶过了一段路,突然,有一位少女从容起身,飘然下车,空位出来了。那位老奶奶向周围扫了一下,也许是在看有没有人比她更需要空位。她顺势坐了下来。同情她的人松了口气,大家便不再注意她了。

可是,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大约70岁的老人,满头银发,从车门里挤了过来,她向四周环视,好像是在找一个空位支撑着她那衰弱的身体。

然而,没有人反应。不料,她挤到了那位60多岁的老奶奶身旁,但令全车人没想到的是,那位老奶奶竟有礼貌地让了座位。这令车里的人感到吃惊,连我也惊讶不已。这时,一股敬意油然而生。车里的人纷纷站起来,给这位老人让座……

汽车缓缓向前驶去。

2.让座其实并不难作文 篇二

通过多年经验的总结, 我发现话题作文能在客观形式上对素质教育作比较完美的诠释, 话题作文更容易让考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 让考生写出真实水平。

一、了解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的构成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话题确定写作中心;提示语提供写作思路;写作要求是规范化的要求。

二、审题要准确, 作文要切题

先审话题:要看清话题, 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分析话题的构成, 抓住关键语素、修饰语, 明确话题范围。要吃透材料, 根据命题意图, 确立观点, 找准话题的切入点。找准切入点写出自己的感触, 写出自己内心感触最深最想说的话。化虚为实, 化一为万。写作视野要开阔, 由家庭、学校扩展为思考生活, 探讨人生, 崇尚美德, 探寻知识。要求不仅有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还应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展现独特的创新能力

中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受知识、阅历水平限制较少, 反而显得十分广阔, 而且瑰丽。具有这种想象力本身具有魅力, 往往是逻辑缜密的成年人语言所无可比拟的。走进生活, 用心体会, 和生活真诚对话, 就会有独特的发现。引领考生学会思考, 运用自己的文化积淀, 正确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四、注重锤炼精美的语言

古人对语言的锤炼, 可谓苦心孤诣。如贾岛的“推敲”典故的来由。我们现在虽不能做到“著一字而闹翻整个心情”, 但也要做到精心于语言的锤炼。话题作文的命题原则是:淡化文体, 不设置审题障碍的命题原则。

五、突出个性, 写出真情

作文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写出个性。无论是题目、体裁, 还是构思立意、语言的审美, 作文总是要求作者写出个性, 真正能体现文如其人, 读之能见其人。个性与真情实感相融, 有个性的文章, 总能给人一种生活的实感。

3.让座其实并不难作文 篇三

一、 立足生活,诱发写的热情

大自然这个奇妙世界,随时都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诱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沐浴在生活的阳光下,让生活的种子在学生充满希望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陶行知先生力主让学生到自然中学习,如果把学生总是关在学校里,“就如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捉来关在笼子里”;如果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就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到了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然而,学生如果没有循序渐进的训练,缺乏仔细观察的习惯,同样很难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饱览自然风光的壮阔美丽,感受社会生活的五彩斑斓……

我曾经带着学生到苹果园,在果香飘溢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看一看,说说红富士苹果的样子和颜色;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亲身感受苹果的特点……在亲历过程中,学生看得认认真真,说得头头是道,吃得津津有味,再让同学们写苹果,自然言之有物、有序、有情了。

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现场观察,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师生、生生积极的对话中,发现花草树木的艳丽多姿、春夏秋冬的交替演变,感受田野里的勃勃生机、乡村的悠闲恬静……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亲历社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想象、去思考、去倾诉,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品质。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写作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写出来的文章也灵动活泼、个性飞扬。

二、 唤醒体验,引发写的冲动

作文是溪流,生活是源头,要想溪流不竭,必须源头丰盈。有了生活,才会有创作!写作离不开生活,学生只有深刻体验,用心感受生活,才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抒写童心,在形象生动的表述中获得新知。因此,教师要努力唤醒学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与热情,引发学生有话想说、不吐不快的冲动。

在引导学生理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意境时,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来到城郊田野里放风筝。在和煦的春风里,学生们奔跑着、追逐着放风筝,他们尽情地放飞心情,情趣盎然,生龙活虎,勾画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乐图”。活动结束,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结合古诗词《清平乐 村居》和亲身体验写作,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此刻真正地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带着回归生活的内在需求去实践、去写作,才会有不吐不快的冲动,笔下才会洋溢生动有趣的生活气息。

第二天,作文交流汇报课,同学们踊跃发言,津津乐道放风筝的所为、所思、所感,以清亮的眼神去观察生活,以纯真的童心去感知缤纷生活的喜怒哀乐……字里行间流露真情,既有对诗句意境的感触,又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在体验—写作—交流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学生的激动、快乐、兴奋。

“作文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巴金)只要把作文与生活连缀起来,点燃生活热情,展现生活情景,就能够激发写作热情,唤醒内心感受。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笔触所至,真实的话语、真实的情感在笔端自然流淌。

三、 打开思路,选好写的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笔,究其原因是没有“米”。生活就是最好的“米仓”。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巧设悬念,创设意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体验中去撷取一朵朵生活的浪花。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有话可讲,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丰富的“米”源可以让学生收获一份别样的情趣。

例如,一位老师在作文课上,展开了一场别样的“战斗”,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训练。上课伊始,老师故作神秘地说:“今天我们要完成一项特殊任务——”抓坏蛋“,将平时作文中的病句、错别字、错的标点,都一一捉拿归案。”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就欢呼雀跃,不禁摩拳擦掌,个个跃跃欲试了。学生们煞有其事,有的用“激光定位扫描仪”搜索“敌人”;有的采取“排雷式”手段侦探;……仿佛人人都成了“歼敌”能手。接下来是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汇报战果,老师见时机已到,相机说:“刚才大家一起抓‘坏蛋’的一幕多有趣啊,写下来好吗?开始吧!”同学们文思泉涌,拿起笔“唰唰唰”地写起来。这场特殊的“战斗”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产生了灵感,收获了智慧。

作文教学,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洞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来充实“米仓”。积极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向社会,联系生活,从缤纷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品尝生活滋味。积累写作素材,建立“生活宝库”,一旦写作,信手拈来,岂不乐哉?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引导学生从多彩的生活中去采撷写作资源,去积累生活的感动,去拥抱生活的幸福,去抒写人生的绚丽。

4.作文其实并不难 篇四

——作文其实并不难

有的同学说话没完没了、有条不紊,聊天滔滔不绝、水泼不进,打电话更是没人叫停就不停,但就怕作文,其实把他们说的记下来,整理一下,那该是多长的作文——新闻播音的标准速度才每分钟平均148字!原来这些同学在吓唬自己呢:不得了,我要写作文了!老师说作文要讲究怎么开头、结尾、过渡,怎么选材、立意、提炼中心„„负担这么重,当然难写。要是换一种想法:“我不是在写作文,是要对我的朋友说话。”那就轻松了:

我要告诉他某一件事(写事),说清这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要告诉他我交了一个新朋友(写人),说清楚这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特点、兴趣爱好、性格。

我要告诉他我到了什么地方旅游(写景),说清那地方的位置、季节特点、动静变化。

我要告诉他我新买了什么学习用品,刚学会了做什么工艺品,说服了某人„„

但他耳背,只好写给他看: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他知道你想告诉他什么,就是作文。作文就是“写话”,但写的是加工过的口语。口语中那些罗嗦重复的内容和习惯性的语气词省了,凭手势、眼神等辅助表达的意思也要用文字明确表达。比如说“请喝水”这句话写下来就三个字,但笑咪咪地说、懒洋洋地说、冷冰冰地说、恶狠狠地说,能一样吗?有人说会用许多词语才是好作文,其实,要是多数人都没吃过的山珍海味,随便烹调出来,又有几个人知道做得不好了?把白菜豆腐做得人吃人夸才是高手。请看《春天的故事》的前几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没什么特殊的词语,但含义的深刻,含量的博大,回味的幽远,不是罗列一些成语和形容词就能表达出来的。

这就是这题目的意思:好文章本来就是大家都看得明白的,能把这些平常的语言用好就稀奇了。

试试:选上面一个话题,假想在打电话,把这些内容整理成文,几百字的作文很松就写出来了。

一讲 山水村落皆画本,耳目及处有诗材

——作文没写的,就先学会观察

这题目的意思是,到处都有作画的样本和作诗的材料。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观察,身边到处是作文的材料。

我们曾经让高年级的许多同学写过《秋天真凉》(或《春天真暖》、《夏天真热》、《秋天真凉》)这个题,要求必须写真实感受,只有少数人能在一课时内写出400字以上,多数人写三五行就写不下去了,原因就是不会观察。

观察是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去综合研究考察同一对象。让我们以《秋天真凉》为例,说说怎么观察就能有写的。

用眼睛看。我们没法看见“凉”这种无形无色的东西,但可以看到因为凉而表现出的各种现象。看天空、地面、植物、动物,看人的衣、食、住、行、玩,把看到的与刚过去的夏天比,各写成一段,就九段了,每段写五六行,不是什么难事。

如植物,没受过观察训练的人一说秋天就说“树叶落了”,就没的写了,但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树与树不同,大部分树的叶子开始掉了,有的树叶枯黄了才掉,有的还是绿色的也掉下来了,还有的发黄了仍然留在树枝上;松树、柏树等远看还绿油油的,但近看就会发现它们的叶尖泛黄了,新叶子长得少、长得慢了……这不仅解决了“没写的”的问题,更解决了“要真实具体”的问题。

用耳朵听。我们能听到许多与“凉”有关的声音,如风雪声、人们的议论声等。单是人们的议论就很有内容:“好凉快啊!”“真舒服啊!”“我们家晚上都不开空调了!”……选自己觉得精彩的、有特色的记下来,不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吗?

用皮肤感触。用手试试自来水、地面、铁栏,与前一阵子比较,都可以有明显的感觉上的变化,把这些感觉记下来,又是别致的一段。

应该提醒注意的是:“用多种感觉器官”不是说所有的感觉器官都硬派上用途,像写天凉,味觉就不必非写不可,嗅觉不好写也可以不要。

试试:写现在的季节特点,你会发现有很多可写的,还会发现你很能写。第二讲 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

——想把作文写好,就得学会分析

把观察结果具体记下来是作文的第一步,再学会分析,文章才有思想,才“活”起来。

同一片草坪上的草为什么长得不一样?我们将会发现草的长势与阳光、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长得不匀称是很正常的,也才是合理的,认识到这一点,再写“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草都黄了”之类的句子时自己都会觉得好笑:像有人在发号施令、并且这些花草都挺听话似的。

教室里一张桌子倒了,一个同学把它扶进来,这是学校里司空见惯的现象,但用这同学过去的表现和现在比,拿其他同学的表现与这个同学比,就能有所发现。

狐狸是童话、寓言世界的主角之一,它和人一样有可爱的一面,也有问题和缺点错误,甚至有讨嫌的一面,拿《狐狸和乌鸦》、《狐狸和小鸡》、《狐假虎威》这些故事中的狐狸的表现相对比,就可以发现许多超出表象的东西,就不会一说到狐狸就只想到“狡猾”。

许多人不爱看广告,但许多广告很有意思:有两个本来意思没什么关联的电视广告,前一个是一个小孩蹲在马桶上方便,然后很得意地按一个开关喷洒那种消除异味的产品;另一个是说方便面的:“XXX香辣牛肉面,就是这个味!”这两则广告中间只有两三秒钟的间隔,这就令人喷饭了。

学生口渴了找老师要水喝,老师给了是好事还是坏事?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好事,但只给很小的一滴、给刚刚够喝和赌气灌上三五杯,是不是都是好事?“好”和“坏”还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呢。

我亲历过一件事:一辆中巴车架着大喇叭、贴着“反偷税漏税宣传车”几个字满街做宣传,那车一二十分钟从我们办公室外过一次,几位同事叫烦,我到阳台上透透气,结果我发现稀奇事了:车上的“反”字掉了上半,翻下来把整个字盖住了,这车就成了“偷税漏税宣传车”,有意思不?

这一个题目强调的是:对周边的事物感兴趣,喜欢观察和分析,会有许多乐趣和收获,不要人云亦云。

第三讲 炼句炉捶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

——把话说准确、连贯

我们说作文是用笔说话,并不是随口说出来的都可以成文,而是要加工,使句子准确、连贯。

作文是由一句句话组成的,句意不准确,文意也不准确。

句子准确首先是词语要正确使用。词语有直指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有一词多义和多词一义但使用范围不同等现象,这些用得不好,句子的意思就不准确,听(读)的人就不明白或误解。如:

1、这小女孩将近十多岁。(是不到十岁还是过了十岁,不清楚)

2、这种洗衣粉容易把领袖洗干净,是领袖专用洗衣粉。(“领袖”的本意是衣领衣袖,又引申为领导人,这句子的后半句就不知说什么了)

3、摩托车快,剃头刀快,火箭比它们都快。(“快”指锋利,也指短时间内跑的路程长,没法比)

4、歹徒抱着警察滚下山崖,都死了。(表示“死”的词很多,不同的对象应该用不同的词)

5、老李请四位客人来吃饭,三人先来了,第四人迟迟不到,老李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呢?”三人中有一个人多心,走了。老李又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个客人听着不舒服,也走了。剩下一个客人是老李最好的朋友,他说老李:“你怎么不会说话呢?”老李说:“我没说他俩啊!”气得最后一个客人也走了。(老李说的话都有问题,他说的是好意,别人听起来却误解了,为什么?)

准确还表现在近义词的使用上。如“人们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和当年在御厨时候一样光洁(光亮),朴素(朴实),美观(美丽)。”――拿括号中的词换掉加点的词,意思就不准确。

单句话说准确了,还要考虑句子之间的连贯,就是句子之间内容上要有联系,前后要互相衔接。几个句子必须有紧密的联系,该连的不连,不该连的连了,都达不到表达的目的。

试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可以删或加词语,注意标点:

天下着蒙蒙细雨。他们提着一篮鸡蛋。放学了。他们到医院看李光同学。他们背着书包。他们打着伞。

第四讲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把话说生动、形象

写得准确、连贯是让人能看明白,要想写的作文让别人爱看,还要力求写得生动、形象。怎么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呢?

首先,必须细致了解所要说的事物的特点,写具体。了解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注意细致观察。比如看见一只兔子,只看见它毛长、耳朵长,虽然也是观察了,但这还不够。还要再看看毛是怎样长,比小狗的怎样。那耳朵也不是仅仅看出长,还看出它会转动呢。这样,到你写兔子时,才会写得具体生动。另一条途径是从书上学习、认识事物。好多事物,我们都不能亲身去经历,去观察,只有从书上学习,增长我们的见识。

其次,要生动形象,要靠用词来表现。词汇不丰富,碰到一件事,想把它说出来,又找不到词来形容,就只有干巴巴的几句了。有一段写齐白石年轻时学雕刻的话:“(他)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磨起了泡,仍然专心致志地刻个不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头越来越少,地上淤积的泥浆越来越厚,最后统统„化石为泥‟了。”读了这段话,我们好像看到了齐白石在那里孜孜不倦地刻石头的样子,好像看到那坚硬的石头正变成石浆,一滴一滴地滴到地上,这样的句子就是生动形象。

第三,要写得生动、形象,得学点修辞。比一比,看哪句说得生动?

1、这自行车太破了。――这自行车除了铃儿什么都响了。(夸张)

2、这条公路在山上弯来弯去。――这条公路像一条长长的蛇,在山上弯来弯去。(比喻)

3、这孩子太饿了。――这孩子饿得肚皮贴着背梁了。(夸张)

4、他非常高兴——他高兴死了。(夸张)

5、这小孩的脸又圆又红——这小孩的脸像个大苹果。(比喻)

6、高粱红了,稻子熟了——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拟人)

成文训练:丰盛的晚餐

要求:围绕某一次晚餐如何丰盛写准确、连贯,力求生动、形象。提示:先理解“丰盛”的全面含义,再围绕着“丰盛”分为点心、主食、素菜、荤菜、饮料几个部分来写。第五讲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用眼睛观察

眼睛是最常用的、最重要的观察器官,物体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关系主要是靠眼睛观察到的。

一、观察形状。物体是有形状的,形状包括线条轮廓、大小、长短、粗细等。如某物总体和各组成部分的线条轮廓,是方的、圆的、还是多面的,棱角是尖的还是钝的,各部分是一致的还是有些什么区别等等。不容易说清楚,就说它像些什么,如说三角形,单举吃的就有冰激淋、糖三角、妙脆角、西瓜瓣等。

二、观察颜色。观察颜色要看出主色调、衬色条纹、颜色偏向、颜色过渡和颜色搭配。

三、说清方位和布局。要尽量用固定方位而少用相对方位。相对方位(上下、前后左右)容易混淆,比如学校的值班室在大门的左边还是右边,这对于进门的人和出门的人来说是相反的,如果用固定方向(东西南北)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现在试试用眼睛观察西瓜除位置关系外的几方面。

观察形状。一说西瓜的形状就说“西瓜是圆的”,这既不真实具体,又没写下去的路子。从远处看它和皮球差不多,放在面前一比,差别大着呢,说清了,就是真实具体的一段。要写大小、长短、粗细等,要对比,如“这西瓜大小和一个足球差不多”。西瓜籽的形状也很值得观察,用它们和葵花子、南瓜子一比,你又会发现一大些特点。

观察颜色。西瓜的颜色非常丰富。看表面,不均匀的绿底就有许多观赏价值,还有墨绿的分割线、褐色黑色或灰色的斑痕及斑痕的形状、贴地一块的土黄色等等,如果简简单单的一句“西瓜皮是绿色的”岂不可惜?另外还有那一层灰白的粉末(西瓜霜)刮下来就挺有意思,刮的轻重留下的痕迹也值得评点一番。把瓜切开,观察瓜皮、瓜肉、瓜瓤的主体颜色及其过渡状况,观察成熟程度不同的瓜子的形状和颜色等还有很多可以“淘”的“金”。

这样,轮廓、大小各写一段,各部分的颜色各写一段,单用眼睛观察,就可以写出五六段文字来,每段写两三行,不难吧?

第六讲 耳闻鼻嗅人难代,甘苦炎凉自身知

——用其它器官体验

眼睛只能看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关系,我们还要学会用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来观察事物,才能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用好耳朵。耳朵能帮助我们认识丰富的声音世界:悦人的乐音、烦人的噪声等,有自然界固有的声音,也有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用耳朵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从声音的角度认识事物。有经验的人选购西瓜,总是用手轻轻拍打,听声音来辨生熟;买椰子先摇一摇,听声音来辨椰汁的多少。

二、用好鼻子。我们用鼻子闻(嗅),就能发现事物气味方面的特点:香的、臭的、呛的、还有一些说不清楚的。一个桔子,剥皮前后气味不一样,它的皮、筋、膜、汁、核各部分闻起来也不一样。大家都知道葱的气味是呛的,但葱根、葱杆和葱叶呛的程度也不一样。

三、用好舌头。用舌头能尝出观察对象的味道: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酸辣的、酸甜的……一棵树上的桃,成熟程度不同,味道也不同;同一个苹果,向阳面和背阴面的味道也有区别。

四、用好我们的皮肤。用皮肤触及事物,会发现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的冷暖(热)、软硬、滑糙、干湿等特征。用皮肤来观察,用得最多的是用手触摸(捏),试试用手触摸一个柚子,先触摸整体,再触摸它的皮、筋、膜、汁、核各部分,你会有不同的感觉,把这些的感觉记下来,也就是一段内容丰富的观察笔记。

五、观察要有重点。“用多种器官观察”并非每观察一样东西都要各种感觉器官一起用上,而是有所侧重,有的多用,有的少用,有的甚至可以不用。比如观察一个苹果,“看”和“尝”是重点,“听”则大可不必;观察一朵蘑菇,”是主体,可以“闻”出一点内容,但 “尝”则可能丢性命。

试试,用这两次学的方法观察一种水果,从整体到局部,各部分都用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观察,再把观察的结果写下来(各部分分成一段),你就该相信,随便拿出一样东西,都可以通过观察写成一篇观察作文。

第七讲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按顺序观察

四季变化、昼夜更替、草木荣枯、事情的先后等有时间上的顺序,事物的布局、设置、组合等有空间位置的顺序,所以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

时间顺序不难观察,因为不同的时间阶段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这次我们主要讲空间顺序的观察。

前后、左右、上下、远近是空间位置的不同,观察时得有先后。观察的顺序与入眼的顺序不同,观察是有意识的,入眼是自然的,我们观察的目的是认识观察对象,当然得有意识,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由表及里是大家习惯的认识顺序,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喝过杏仁露,后来才见到白白净净的杏仁,再后来才见到这杏仁原来还有一层黄色的膜,它的外面还有一层硬壳,而硬壳外面还有果肉和果皮包着。

一般情况下观察多部分组合起来的事物都由整体到部分,但有时也由部分到整体,如先拣到几根漂亮的羽毛,后来才发现是什么鸟身上的,这些羽毛分别是鸟身上哪部分的。

如果观察的物体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可以从主要到次要,这是先突出重点;或者从次要到主要,这是把高潮留到最后。

观察有顺序,但不能拘于某种顺序,看怎样方便,怎样能更容易观察清楚,怎样更容易认识全面,就怎样观察。

练习:

1、观察一盆花,先总的观察,再有重点地观察一两枝,写一段话。

2、俗话说:“眼见为实”,但如果站在一栋楼的背面观察,然后就下结论说:“这是一栋没有门的楼房。”显然是很荒唐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眼见未必实”的例子?写下来。

3、观察现在这个教室,看看里面有些什么,外面又有些什么,注意它与别的的教室有哪些不同,从近到远,写一段话。

4、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有几个盲人同摸一头大象。摸了后,一个盲人说大象像一堵墙,一个说像一根柱子,一个说像一根管子。他们为什么说的不同?想想,要是有一个盲人从大象的鼻子摸起,一部分一部分地摸,边摸边问旁人自己在摸大象的哪部分,他会怎样下结论?先说说,再编一个《新盲人摸象故事》。第八讲 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观察事物的联系

这题目的意思是,繁茂的树木下长不出丰美的草,没弄碎的大土疙瘩地里长不出好庄稼。此外,“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不长草”、“水涨船高”、“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谚语、成语都说明了事物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农家,院子里有一只鸡、一口猪、一头牛,还有一只老鼠。有一天,老鼠发现农民在院子里装了捕鼠器,就去告诉鸡、猪和牛,它们都不以为然,还嘲笑老鼠。但后来有一条毒蛇被捕鼠器夹住了,毒蛇又把来察看的农民的妻子咬伤,为了给妻子补身体,农民就把鸡杀了;听说农民的妻子受伤了,许多亲戚都来探望,为了招待客人,农民把猪杀了;农民的妻子没治好,死了,为了办葬礼,农民又杀了牛……这些看来没多少联系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很自然地联系起来了。

联系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海湾战争——油价上涨”、“油价上涨——物价提高”是直接联系,“海湾战争——中国物价提高”是间接联系。

在观察中我们要注意寻找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事物之间最常见的联系形式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生活中常有错把酱油当成醋用、把盐当白糖用(或反过来)等现象,因为它们之间形状、颜色等很相似。剪刀、石头和布,这三样东西看起来没有多少联系,但因为剪刀锋利,可以剪布,布柔软,可以包石头,石头坚硬,可以砸剪刀,所以人们把它们用在一种猜手式的游戏里,这就把它们各自的特点联系起来了,并且还表现了“一物克一物”的哲理。

事物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单线的,也可能是多头绪的,如果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某一阶段的特点,就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我遇到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学生在教室里扔了一张纸,老师发现后批评了他,他把纸捡起来了。照理这事算完了,但这同学趁老师回身到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又把纸扔了,结果惹得老师很生气。像这类波折在其它地方、其它情况下也常有,把它弄清楚了,写出来的作文才客观、全面。第九讲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

——作文要发挥联想

一个人躺在偏僻荒凉的地方,还想到天下的穷苦百姓过得怎样,这种由一种事物或现象想到另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思维就叫做联想。常见的联想形式是:

一、类似联想。一些事物由于某些特点相似,很容易引起我们的联想。有的是形状相似,如“?”跟鱼钩相似,看到它,会想到钓鱼的钩,或者想到秤钩;有的是颜色相似,如见到棉花想到云朵,想到棉花糖;见到红墨水想到红花、想到奖品、想到西瓜汁;还有的是声音、动态、气味、触感相似,也会引起联想。

二、接近联想。有些事物不相似,只是在时间或地点上接近,也可以产生联想。如你的生日是八月五日,到七月五日,你就会想到要过生日了,又如过八月十五,你会想到远处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到了长城或者看到长城的照片,你会想到秦始皇、孟姜女,看到卢沟桥(或图片)就想到抗日战争等。

三、因果联想。见到花就想到春天,见到病人就想到药,这是由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互相联想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靠在墙角擦火柴取暖。她觉得自己好像坐在暖烘烘的大火炉前,好像看到了插着刀叉向她走来的烤鹅。为什么想到这些?因为天正下着大雪,而小女孩穿得很薄,加上好久没吃东西了,她想有火烤,想有东西吃。这就是因果联想。

四、对比联想。见到红花就想到绿叶,见到蓝天就想到白云,这又是互相对比引起的联想。有时我们还会由一个事物想到与它对立的事物,如在阴雨连绵的时候想到风和日丽的晴天,一个没有条件读书的小孩会想到宽大明亮的教室等。

联想练习:

1、从几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形状上,你会想到些什么?

2、在黑夜中看到打火机窜起的火苗,你会想到些什么?

3、如果在一大张白纸上只写有一个大大的“烟”字,你会想到些什么? 第十讲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文要发挥想象

诗人看到冷冷清清的月亮,想到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嫦娥,想到她会不会后悔自己偷吃了飞天的灵药,以致于在这里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这种比联想更丰富,更全面的思维就是想象。

我们从这个事物想到那个事物,想的过程就是联想,在写作文时常用“像”来表达。想象则多指想到了些什么,不一定只是“像”什么,想象可以是一个画面,一个场景,甚至还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像《西游记》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像闹海的哪吒。读书上的句子,在头脑里把它还原成原来的事物就是一种想象。如读《草》,可以想象出原野上草木繁茂的样子,还想象出冬天草枯后,一阵猛烈的野火烧过的情形,最后想象到了春天,一棵棵草从土里冒出来,不久,又是一片碧绿。

上面说的是把句子变成具体意思的想象,其实,想象还可以展开一点,即使文字上没有也可以根据你的经验和认识去想。如你没有见过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但你可能见过别的果树结果,见过春节时挂灯笼,你把灯笼想象成大柿子,把它想象成是挂在大树上,就想象出树上挂着大柿子的样子了。

想象练习:

一、读诗,展开想象,各写一段文字描写诗中所写的景象

例: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都不见。

“下雪了,下雪了!”一群孩子正在河边芦花丛中玩,其中一个先喊起来。大家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了飘下来的雪花。“一片,两片……”一个孩子仰着头用手指着数起来,“三片,四片,五片……”有人跟着数起来。一个孩子没和大家一起数,而是低头寻找落下来的雪花,边找边嘟哝着:“噫,都掉哪儿去了?”……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成文训练。狐狸白天不敢活动活动,总是晚上才能出来偷鸡。他想,要是太阳永远不出来该多好啊,哪怕晚出来一会儿或者早落山一会儿也好……于是他想了好多办法想达到这个目的。编一个故事,说说狐狸想了哪些办法,他怎么做,结果怎样。十一讲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观察描写景物的固定特点

学写景,先得弄清什么是景物和景物的特点。

景物,按词典解释,就是“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天上的日月星辰、云霞虹霓、风雨(雪)雷电,地上的名山大川、大漠滩涂、沼泽草原、江河湖海、花草树木、鱼虫鸟兽,这些属于自然景物;还有建筑、装饰、工艺、文化遗迹以及人的活动等人文景物。

景物的特点则是这景物与那景物不同的地方,包括固定特点、季节特点和动静变化。

景物的固定特点指景物特点中相对稳定的、变化较慢、不易被察觉的部分,如方位布局是稳定的,形状和色彩是变化较慢的。注意,“固定”是相对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中。如树叶从淡绿变成深绿到变黄,守着看很难看出来,但几天看一次就会发现明显的变化;建筑物褪色老化、山川地质变化等就须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现。

一、观察描写景物的方位和布局

要写景,得说清它在哪儿。大到所处的地域,小到具体的位置、行车路线、周围的标志处所或建筑都应该尽量说清。还应该说清楚里面有些什么,各在哪个位置。

说明方位和布局的标准有两种,一种用的是相对方位词(前、后、左、右、上、下),一种用的是固定方位词(东、西、南、北)。要尽量使用固定方位词,因为相对方位词不太可靠。如说“大门的左边有一座假山”,进门时和出门时是相反的。如果说“公园大门的东边有一座假山”那无论如何都不会弄错。

二、观察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

大到高山大川、楼宇桥梁,小到亭台轩榭、假山走廊、池塘喷泉都有它自己的形状,能直接描述或能“比”得确切都行,一个同学写他在中央电视塔上看到“大片大片的楼房都像积木玩具”就很形象。

景物的色彩需要观察的是各种颜色的主次、层次、映衬和搭配。

写景不难,不信试试:先说它在什么地方、怎么走,周围都有些什么;接着说里面有些什么,它们如何分布;选取里面几个有特色的部分介绍它们的形状、颜色搭配——各写一段,单写固定特点就是不小的一篇写景作文。十二讲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

景物的季节特点包括三个层面。

一、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这是比较简单的现象:一处景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怎样。这是同学们在写景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最为“得心应手”的写够篇幅的套路。可是就因为是“套路”,所以很少有写出新意的,更多的是在这个框架下把自己知道的那些词语成语搬来换去,很难有进步。观察景物的季节特点,应该着力于下面两个层面。

二、同一季节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

我们中国很大,农历三月,大兴安岭还在飞雪时,海南的早水稻已经要抽穗了。如果有人说:“春节过后,趁着没开学,天一晴,我们就下河捉鱼。”北方的同学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南方的同学却觉得非常自然。不要说从南到北和从东到西都是几千里,单说同在北京,香山、八大处和城区比,同一种植物的花开花落相差都是好几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就是这个理。

三、同一季节同一地区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特点

这里说的范围更小,小到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内。比如在一幢大楼的阴面和阳面的同一种树木有区别;同一棵树上不同的枝甚至同一枝上的不同位置,冒芽、长叶、开花也会有先后;同一片草地,因为阳光、水分和土壤不均衡,长的也不一样。明白这些,再看看有些写景作文中常见的句子:“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树都长出绿叶了。”——好像谁吹一声哨子,所有的植物就都像受过军训似的“一!二!开花!”搞笑吧?

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多数情况下是把植物当作观察描写的对象,其实其它景物也有季节特点。动物——城里也有些猫、狗、鸟、虫,它们在不同季节里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衣、食、住、行、玩等,无一不和季节有关。没生命的景物如建筑物等也有季节特点:树丛中红墙青瓦的房子,因为季节不同衬色不同也会不同;一座桥,河水汹涌澎湃时、清澈缓流时、河床干涸时就不一样。试试: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现在这个季节的特点,写植物、动物、人的活动,一写就可以写一大篇。

十二讲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观察描写景物的季节特点

景物的季节特点包括三个层面。

一、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这是比较简单的现象:一处景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怎样。这是同学们在写景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最为“得心应手”的写够篇幅的套路。可是就因为是“套路”,所以很少有写出新意的,更多的是在这个框架下把自己知道的那些词语成语搬来换去,很难有进步。观察景物的季节特点,应该着力于下面两个层面。

二、同一季节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

我们中国很大,农历三月,大兴安岭还在飞雪时,海南的早水稻已经要抽穗了。如果有人说:“春节过后,趁着没开学,天一晴,我们就下河捉鱼。”北方的同学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南方的同学却觉得非常自然。不要说从南到北和从东到西都是几千里,单说同在北京,香山、八大处和城区比,同一种植物的花开花落相差都是好几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就是这个理。

三、同一季节同一地区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特点

这里说的范围更小,小到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内。比如在一幢大楼的阴面和阳面的同一种树木有区别;同一棵树上不同的枝甚至同一枝上的不同位置,冒芽、长叶、开花也会有先后;同一片草地,因为阳光、水分和土壤不均衡,长的也不一样。明白这些,再看看有些写景作文中常见的句子:“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树都长出绿叶了。”——好像谁吹一声哨子,所有的植物就都像受过军训似的“一!二!开花!”搞笑吧?

5.其实并不难作文 篇五

那天,阳光明媚,我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进入教室,我拿出文具盒,放在桌子上,一不小心我用胳膊肘把文具盒碰掉了,笔都摔出来了,我弯腰捡笔,坐在我前面红红(我最好的朋友)赶紧弯下腰帮我捡笔,我却以她想拿走我的笔,于是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把红红骂了一顿,红红满脸委屈地说:“不是的,你误会我了,我其实是……”我还没等她说完,我就怒气冲冲地说:“你还想狡辩,我都看见了,我见过脸厚的人,却没见过你这么脸皮厚的人,脸皮真是比城墙还厚,哼!”红红没有说话,我心想:既然你是这样的人,那就让我给你一个教训吧!于是我走到她跟前,拿起她的新文具盒,“啪”的一声,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红红哭着说:“你,你……”她气得都说不出话来,她默默地捡起被摔坏文具盒,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那时,我还想:哼,你想拿走我的笔,我只是给你点教训而已,还哭,真是的。

至从那件事发生后,我们好几天都没说话,红红这几天也沉默了,我们中间好像隔了一层隐形的墙。

直至有一天,我听别人说,我才知道那天确实是我错怪她了,我觉得她肯定不会原谅我,一想到这,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我同学告诉我说,我还有一点希望,那就是向红红道歉,可这我显得很没面子呀,但是再想想我们以前,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现在,就像陌生人一样,我又想:红红是不是也在等我的道歉,等着我们再恢复原来的样子吗?对,一定是,她一定在等着我的道歉。

我轻轻地走到她身边,真诚地说:“对不起,红红,那天是我错怪你了,都是我的错,请你别伤心了,让我们再像以前那样,好吗?”红红抬起头,我看见她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她说:“没事,我们还是好朋友。”我顿时轻松了许多,于是,我们又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比以前还要好的好朋友。

6.快乐其实并不难作文 篇六

那天,我一大早就在家门口叫了一辆计程车,要去某地方上8:30的培优课。一上车我就用平淡的语气说出了目的地,司机一言不出,就看车走了。由于坐在后排,我没有看清司机的长相以及表情。

因为正好是什么上班的尖峰时刻,没多久车子就卡在了车水马龙的车阵中。随着车鸣声不绝于耳的钻进车身里,前座的司机先生开始不耐地嘆起气来。我闲得无聊,就隨口和他聊了起来:“最近生意好吗?”后视镜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声音如同陷入耄耄之年的老人的声音——臭臭的:“好个屁!到处都不景气,你想我们计程车生意会好吗?每天一大半的时间都在看车,吃不好、睡不好,也赚不到多少钱,真是气人!”司机紧接着朝窗外吐了口唾沫。

嗯,显然司机对这个好话题感到怒气冲冲,我便换个话题。于是,我说:“不过呢,还好你的车箱很大很宽敞,就算是堵车,也让人感到很舒服……”司机忽然打断了我的话,气氛的同时参加了几分激动,说:“舒服个鬼!不信你来每天坐十几个小时来看看,看你还会不会觉得舒服?”接着,他的话匣子开了,抱怨着一个普通计程车司机对社会、对生活的不满。我只能在后座的角落里安静的听,一点儿插嘴的机会也没有,我也无话可说。就这样到达了目的地……

几天后又是同一时间,我再一次叫了一辆计程车,再一次地要去同一地点上培优课。然而这一次,却开启了迥然不同的经验。一上车,一张笑容可掬的脸转了过来,伴随的是轻快愉悦的声音就像买xx中了500000000一样,他说:“尊敬的顾客,您好,请问要去哪里?”真是难得的亲切呀,我心中有些讶异,随即告诉了他我要去的目的地。他轻微地笑了笑:“好,没问题!”

随后,没走多远,车子又在车阵中动弹不得了,如同瓮中之鳖一般。前座的司机先生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开始轻轻地吹起口哨哼起歌来,像黎明的小鸟在鸣叫。显然他今天的心情还算不错。于是,我说:“看来你今天心情很好嘛!”他笑得露出了门牙:“我每天都是这样啊,每天心情都很好。”“为什么呢?”我问,“我做过的继承车里的司机不都说景气差,工作时间长,收入又不理想吗?”司机先生接着说:“没错,我也有家有小孩要养,所以开车时间也跟著拉长为十二个小时。不过,日子还是过的很开心,我有个小秘密……”他停顿了一下,又说:“说出来你可别生气呀,好吗?”“当然好。”我迫不及待地想听下去。

司机先生说:“我总是换个角度来想事情。例如,我觉得出来开车,其实是客人付钱请我出来玩。像今天一早,我就碰到像你这样的乘客,花钱请我跟你到XXX去玩,这不是很好吗?等下到了XXX,你去办你的事,而现在是花季,我就正好可以顺道赏赏花再走啦!……”他继续说:“像前几天,有一对情侣去淡水看夕阳,他们下车后,我也下来喝碗鱼丸汤,挤在他们旁边看看夕阳才走,反正来都来了嘛,更何况还有人付车资呢!”

真是漂亮!多精采的一个祕密呀!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的幸运,一早就有这份荣幸,跟前座的“EQ”高手同车出游,真是棒极了。又能坐车,心情又能感到从未有过的开心,这样的服务有多难得呀,我决定跟这位司机先生要电话,以后再邀他一起“出游”。接过他名片的同时,他的手机铃声正好响起来了,有位老顾客要他去机场。原来喜欢他的不只我一位呀,相信这位“EQ”高手的工作态度,不但替他贏得好心情,也必定带进许许多多的生意。

在生活中,当逆境、不顺心的事情来到我们的面前时,你会选择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呢?悲观的人会把一件很小的事看得非常的严重,似乎是天都要塌下来一般;然而乐观的人,总是会换个心情、角度看世界。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两个人的身上,结果是炯异的。

7.写作其实并不难 篇七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害怕写作,主要原因是感觉没有内容可写,正所谓“习作难,最难心中无事谈”。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找到“下锅的米”,解决作文素材问题。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习作离不开与生活的深刻对话,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要引领学生以儿童特有的视角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理解和看法,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文章。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我从未感到作文无事可写、无人可写。原因简单得很,就是因为我有素材意识。我留心周围的一切,随时随地为自己、为学生捕捉到可写的东西。”可见积累作文素材并不难,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如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笑,微笑、冷笑、皮笑肉不笑、捧腹大笑等,并在课堂上表演。学生乐在其中,经过仔细观察、亲身体验,再用语言描述“笑”的动作、神态及表演时的热烈场面,效果自然水到渠成、游刃有余。其实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是观察的对象,我常引领学生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开阔视野,体验生活,并指导他们坚持写观察日记,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随时随地积累习作素材。

二、在教学中激活思维

回眸作文教学,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讲方法、谈技巧,喋喋不休地教学生怎样开头,如何结尾。这种强硬灌输、单边说教忽落学生与生活的真切对话,不顾学生的真实感受,自然不能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同时禁锢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教师的硬性规定下,习作往往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创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固化,习作技巧雷同,习作热情被浇灭了。鉴于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和谐平等的师生、生生对话,使他们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实现师生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真情互动,与无痕中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和激励。

“情动而辞发”,习作的本质始于情感抒发。我常常运用各类运动比赛、手工制作、实验、采访、郊游等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究欲望和诉说需求,以期激活学生思维,形成真实生动的习作。平时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对话,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掌握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同时注意挖掘教材的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平台。如学完《天安门广场》,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仔细观察校园,用上所学方位词介绍校园内的景物;学完《学会查“无字词典”》,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自然现象,生生对话,完成文本练习等。这样,以文本为范例进行拓展训练,学生巩固了语言形式,扩展了习作素材,提高了思维水平,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评改中共同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该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传统作文批改往往是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上来,在办公室批改。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批改视而不见,造成作文批改高耗低效。为了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从重视文转变为关注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和写作效率。

如何引领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形成修改作文的技能呢?首先要端正态度。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变学生认为把作文写出来就完成任务的错误想法。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怀着端正的学习态度进行批改。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和谐对话中共同进步。其次指导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具体方法,如批改的一般步骤、常用符号等;还要明确批改要求,从各个角度找出可以修改的地方,如错别字、病句、段落划分等;要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具体修改意见,以便交流讨论;对文章的优点,如语言优美、立意新颖、结构巧妙等,要学会赏析和借鉴;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作文,力争出佳作、出精品。最后欣赏鼓励。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里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们的想法和写法。作文评讲在指出问题的同时重在欣赏激励,要评出习作信心,评出习作热情。

四、在收获中巩固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教育者的最大责任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对一件事情很容易产生兴趣,但往往“三分钟热度”,难以持之以恒。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提升学生作文自信心,巩固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创作热情。

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一直坚持组织学生写“循环日记”。对学生合理分组,选出组长,组长安排写作顺序,天天坚持练写。通过组内互评、组间共评等活动,评出月冠军、学期总冠军等优秀习作者并进行表彰,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习作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收获写作幸福。班级里还开辟了佳作园地,学生的佳作美文都可以在这里交流与分享。特别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征文比赛,或把他们的文章推荐给优秀刊物。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展示与尊重、赏识和认可,写作内驱力得到了激发,自然而然地爱上写作,持久地保持创作热情。

8.微笑其实并不难作文 篇八

面对刚下连的新战士,带兵人的微笑,是最真诚、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如同太阳与春光,能够温暖战士心田。记得我刚当排长时,在战士面前总是一脸严肃,满以为这样才能有威信。时间一长,战士都对我敬而远之,有的明明看见我过来了,故意低头装着没看见,让我很是困惑。在我百思不解时,有一天我发现门缝里夹了张纸条,上面写着:“排长,你多点笑脸能累坏吗?”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之后,我从中吸取教训,工作生活中尽量保持更多的微笑,别说,如此一来,不仅让我有了“人气”,工作也更加顺心了、起劲了。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如果一线带兵人天天板着脸,就算是爱兵情再真、意再切,战士也不会买账。带兵是思想的双向交流,更是感情的相互沟通,而微笑作为一种真情的流露,正是人与人沟通的催化剂。有时你对战士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意的微笑,就能够在无形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成为情感的纽带和工作的助推剂。

因此,一线带兵人一定要懂得微笑、善于微笑,并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当战士情绪失落时,用微笑给他一针药;取得进步时,用微笑化作一支“冲锋号”;遇到困难时,用微笑送去一件“御寒衣”……如此一来,微笑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帮助战士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迈开奋勇前进的铿锵步伐,激励战士把挫折变成动力,将困难踩在脚下。

9.坚持,其实并不难作文 篇九

我是一个不太爱动的孩子,最讨厌的就是跑步了。在体育课上跑800米,我几乎每次都和同学一起偷懒,所以都没有跑下来过。但是今天我发现我可以,我可以坚持下来。似乎坚持下来其实也并不难。

体育第一次模拟考试来了。它还是来了,尽管我多么不情愿,我最不情愿的还在后边呢,那就是跑八百米。惨啊!也许这两个字就足以说明我极其我的死党们的感受了吧!我能跑下来八百米吗?体育课从来都没有真正练过,跑不下来一定很丢人吧!同学们也有的玩笑开了吧。怎没办!还没开始呢,我的脑袋里就存在了许多这样的问号。我都开始打退堂鼓了。我努力地将它们从脑海里删除。可是我却做不到。“我能行吗?”我小声的说了出来,这声音小得似乎只有我自己能听到,要不是我听力好,可能连自己也听不到这句话。

我站在了起跑线上,便开始了我的“事业”——跑步。明知道是个赔本的生意,可我却别无选择。眼看着我跑完了200米。我已经很累了,就用很慢的速度又跑了200米。我彻底没劲了。我开始走了,想要休息一下。就在这时,我看见紧跟在我后面的同学一个一个的都超过了我。是他们,让我再次跑了起来,于是我大喊了一声。用尽全身的力气,超过了他们。从我超过他们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不能停,不能放弃,因为只要我稍一停歇就会有人反超我。我想,在学习上,我们也应该保持这样的信念。如果真能这样,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得到我们呢!也正是这种信念让我又坚持着跑下了一个200米。还有最后一个200米冲刺了。我真的很累很累,没有人能了解。但是我还是咬紧牙,闭上眼,冲下了这个200米。我直接躺在了地上,看着天空,我很开心地说“我坚持下来了。不就是靠坚持吗!其实也并不难!”接着我又闭上了眼睛,躺在操场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上一篇:可以做座右铭的句子下一篇:2010年企业生产管理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