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具体时间

2024-07-04

高考具体时间(精选7篇)

1.高考具体时间 篇一

高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最新

按常规,高考都是在6月7号和8号进行的,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为什么高考是六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在6月7日和6月8日举行,部分省区9日仍安排考试。但是,你知道吗?高考原本实行了20多年,时间是7月份。6月7日至8日改为现在的考试。

1977年冬天,关闭了的中国高考大门再次打开。1979年,高考时间定为7月7日至9日。除了1983年的7月15-17日,一直到,高考时间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9日。

11月,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当时,教育部正式宣布高考,从20起,高考时间由实行多年的7月改为6月。你知道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吗?

事实上,将高考安排在7月份的决定,多年来一直备受各界争议。其主要观点是,7月天气炎热,对考生应试、教师批改、家长照顾考生十分不利。而且,我国南方多省在7月份频发洪涝、台风,给高考组织带来诸多不便。

22022高考新变化

高考将增强试题开放性 减少死记硬背

教育部要求,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的各项工作,精心制定命题、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要进一步总结完善试点经验,不断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加强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2022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高考需要注意什么

高考复习。高考复习可以专注的复习自己的错题总结,还有学习笔记,可以多看一些自己不会的类型。复习的时候知识点也要扫一下,不要都看了不看知识点。笔,尺子,等文具。考试用的笔一定要多准备几只,不要考试的时候笔断色,或者不能用没有颜色什么的。可以考试前提前试一下笔出不出颜色。高考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东张西望很可能会有让监考老师觉得你不对劲,所以高考的时候保持平常心,双面正视前方,不要看来看去。高考不准携带手机等等的通讯设备,所以考试前不要带手机了哦,不然被查出来可能会被停止考试的!高考要准时准点过去,不要认为高考还有时间给你检查试卷,你可以晃悠慢慢去,也不要因为其他原因迟到找借口,一定要自己准时早起,不然错过了又是一年。

考生需要做万全准备

高考是我国第一大考,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考生需要做万全准备,尽可能避免考试中发生意外。

2022年高考时间是6月7日至8日,有些地方会考四天,一直从6月7日至10日。高考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同学们要尽量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不要因为各种外界因素或者突发情况影响高考。如果能提前预料到可能会发生哪些情况,尽量规避,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也要妥善处理,机智应对。

2.高考具体时间 篇二

关键词:民事判决,既判力,时间范围,适用

1 既判力的时间范围的概述

按照国外的立法,民事判决既判力于事实审口头辩论终结时点产生效果。《日本民事执行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已确定的判决提出异议的理由,只限于口头辩论结束后发生的。”《德国民事诉讼法》第七百六十七条第一款以及第二款规定:“对于判决所确定的请求权本身有异议时,债务人可以以诉讼的方式向第一审的受诉法院提起。这种异议,只有异议的原因是依照本法规定应该主张异议的言词辩论终结后发生的。”将口头辩论终结时点作为判决既判力产生的时间,主要的理由在于从口头辩论一体性的角度来看,辩论在其终结点可以作出一体性的判断。从当事人的视角来看,至口头辩论终结时点为止的所有事实应当是当事人能主张的事由,因此,禁止对这些事实再度进行争议,对当事人而言也是无可厚非的。

以事实审口头辩论终结时点作为民事判决既判力的基准时间,意味着在口头辩论终结后发生的新的事由而引起的纷争,不受该确定判决既判力的拘束。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来看,在既判力基准时点后产生的新事由,是当事人不能预知的事实,是当事人即使想主张也无法主张的事实,因此,在既判力基准时点后出现的新事由不应受到前诉判决既判力的遮断。例如,法院作出判决后,被告依法履行了其应该履行的债务,如果原告还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告则可以主张此判决基准时点后的债务清偿,以制止该强制执行的请求。此外,期限的到来也属于基准时点后的新事由。在前诉中,如果原告因为期限没有届满而被法院判决驳回其请求,原告不会因为该判决的既判力而永远地丧失请求权,因为该驳回请求的判决所确定的仅仅是在基准时点上原告没有可以诉求的请求权。之所以将民事判决既判力基准时间规定为口头辩论终结时,与民事诉讼多采用“证据适时提出主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要求,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或者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否则,将承担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

2 既判力的时间范围的适用问题

2.1 既判力的时间范围在我国的实践

既判力的时间范围包括基准时、生效时和消灭时,基准时是指判决中产生既判力的判断是针对什么时候得出的判断而言的。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认为既判力的基准时为事实审言词辩论结束时。但是我国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在法庭言辞辩论结束后,法院还可以主持调解,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那么调解书对言词辩论结束后达成的调解协议有约束力。可见,在我国既判力的基准时为法庭审理终结时。对于一审确定的判决,其基准时为一审法庭审理结束时。对于二审确定的判决,其基准时为二审法庭审理结束时。但对于上诉因不符合诉讼形式要件或超过上述期间由第二审法院裁定驳回。

对于基准时之后发生的事由,则不受既判力失权效果的约束,当事人可以在后诉中提出。生效时指的是判决中产生既判力的判断是什么时候开始生效的。对于一审可以上诉的判决,如果上诉期满而双方都没有上诉的,那么上诉期满之时即为判决生效之时。如果一方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但后又撤回上诉的,对该方而言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之时一审判决对其产生既判力,而对对方而言,上诉期满时判决对其才产生既判力。对于二审作出的判决,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故判决一经宜告或者送达当事人就生效。

2.2 既判力的消灭

判决中产生既判力的判断是什么时候消灭,一般来说,判决生效之后其既判力就应当维持,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既判力也会发生消灭。既判力消灭的情形主要有两种:第一,生效的再审判决废弃原判决。再审判决一方面要终止原判决的法律效力,另一方面重新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因为对于一个法律关系不能存在两个生效判决,只有终止了前一个生效判决的既判力,才能对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新的认定。第二,判决书灭失。如果判决书灭失了,并且根据法院的档案记录也难以认定原生效判决书实质内容的话,那么原判决的既判力就消灭。因为这样一来,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某个争议存在或者获得解决。此时,应当认定既判力消灭。当事人的纠纷可以通过重新起诉的方式解决。

3 对于我国制度及理论构建的启示

3.1 既判力时间范围问题的处理原则

在我国,如何确立有关既判力时间范围问题的处理原则,还需要考虑到众多的因素。例如,基于成文法传统形成的强调三段论式形式思维的司法习惯、国民法律意识尚不发达的现状、司法人员素质尚待提高、司法环境尚待净化等现实的国情。在这种法制构建的阶段,强调适用标准的明确性、划一性以及操作的简便性,应当是我们在处理既判力时间范围问题中采取的原则性立场。因此,关于既判力时间范围问题处理的原则性立场,笔者还是倾向于采用强调适用标准单一化、外在化、明确化的传统理论。

3.2 针对例外情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高考具体时间 篇三

第一招:加入动作链

顾名思义,加入动作链就是指在写作中把主人公做某事的一系列动作“事无巨细”地表现出来。比如写到小明吃饭,如果只写“小明回到家中吃饭”,那这句话就毫无亮点可言,因为它无法让读者产生画面感,也就没有“具体化和打动人”之说了。但倘若这样写:小明回到家中,放下书包,洗好手,坐下吃饭。这时画面感立刻显现,句子变得生动许多。同样地,在英文写作中也需要这样“事无巨细”的动作链。

比如,有位同学在写“How to Form a Good Habit (如何养成好习惯)”一文时,有可能会这样写:We need to make a good plan in order to form a good habit. 这句话十分笼统,若换种写法写成:In order to form a good habit, we need to make a good plan and persist in carrying it out. Whenever we make some progress, we can reward ourselves with gifts such as candies or cookies. 很明显,后面的这两句话有了动作链,首先加入了“坚持执行”这一动作,之后又进一步加入了“(如有进步就用礼物来)奖励自己”这个动作。如此一来,句子的画面感顿时跃然纸上,更有可能打动阅卷老师。

所以在写作时,每写出一个动作,你都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该动作前面的动作是什么,后面的动作又是什么。如果你能够想出这些,并将其用英文准确地呈现出来,那你的作文离具体化已经不远了。

第二招:举例子

其实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只用到了加入动作链的方法,还用到了举例子的方法。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Whenever we make some progress, we can reward ourselves with gifts such as candies or cookies.”这句话中出现了such as candies or cookies这个例子。假如我们把该例子去掉,句子简化成:Whenever we make some progress, we can reward ourselves with gifts. 那阅卷老师会想,是什么样的gift呢?是书、本子,还是笔?这样一来,不光句子的画面感不够,其说服力也有所减弱。而candies or cookies的出现则使整个句子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可见,举例子对实现作文具体化还是很有帮助的。

笔者再举一例。大部分同学在写“How to Improve Our English (如何提高英语)”时可以写出这样的句子:We should take part in English competitions and read English novels. 但是有一个同学别出心裁,在此基础上加上了具体的例子,使这句话变得更富感染力:We should take part in English competitions, such as drama performance contests and writing contests. Also, reading English novels, such a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or Little Women, can greatly boost our reading competence. 细细一看,其实他也没有加太多的东西,只是把drama performance contests、writing contests以及自己知道的两部英文小说(The Old Man and the Sea和Little Women)加进去了。这些例子很具体,会令阅卷老师产生一种画面感,可以料想该考生的分数应该不会太低。

那么在写作中要如何应用“举例子”这一招呢?如果大家在写作时发现自己所用的名词概念比较抽象或笼统,就可以考虑举例子。比如,traditional values中的values、good books中的books、effective ways中的ways,这些抽象名词或笼统概念后面就可以用such as、like、for example、for instance等来引出例子,达到具体化的目的。例如,traditional values可以具体化成traditional values such as diligence and honesty;good books可以具体化成good books like classical novels or autobiographies;effective ways可以具体化成effective ways such as working out or sleeping regularly等。

nlc202309051103

第三招:结尾回归主题

笔者在本文开头提到了备受大家青睐的结尾句:Only in this way can we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ety. 在此,笔者再次建议大家:作文结尾回归主题。因为只有这样,大家的作文才能避免“假大空”,不落俗套,拿到高分。比如写主题为雾霾(smog)的作文,结尾句可以写成:Only in this way can we create a world without smog and enjoy a clearer and bluer sky. 比如写主题为自主招生(autonomous recruitment)的作文,结尾句可以写成:Only in this way can universities enroll qualified students, who can also find a perfect platform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比如写主题为保护珍稀动物(rare animals protection)的作文,结尾句可以写成:Only in this way can rare animals find an ideal habitat in which to survive and thrive. 总之,在写作中,只要大家痛下决心告别万能的结尾句,勇敢找到作文关键词并在结尾回归主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作文的具体化。

第四招:增加方式状语

所谓增加方式状语,就是要表达出“依靠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某个目的。具体到英文写作中,可以由by、through、by means of等词或者短语来引导方式状语。比如,有的同学写“How to Form a Good Habit”这篇作文时,写出了以下句子:To form a good habit, we need to have a strong determination and a clear goal. 这里的strong determination and clear goal很抽象,要通过何种方式才会有strong determination呢?有的同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写出了这样的句子:By setting a clear goal and keeping a detailed record of our daily progress, we can develop our persistence. Also, by rewarding our progress with gifts like candies or cookies, our determination is greatly strengthened. 这位同学通过添加方式状语by setting a clear goal and keeping a detailed record of our daily progress和by rewarding our progress with gifts like candies or cookies,将每天做记录和奖励自己的画面跃然纸上,自然更能打动人。

在写作中,如果提及的目标比较模糊,就可以考虑用方式状语写出自己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比如,如果你发现set a realistic goal太抽象,那你就可以通过添加方式状语through evaluating ou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写成:We need to set a realistic goal through evaluating ou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上面介绍了使作文具体化的四招,现在我们结合真题来看看在实际写作中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真题再现】2010年高考英语江苏卷书面表达

假设你应邀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学习师生座谈会”,请你根据下表所提示的信息,用英语写一篇发言稿,简单介绍自己英语学习的情况,并对学校今后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注意:

1. 对所给要点逐一陈述,适当发挥,不要简单翻译。

2. 词数15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 文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学校和本人姓名。

【分析及解题】这篇作文的第一部分(即“自己英语学习的情况”)已经给出了三条参考信息,写起来相对容易,而第二部分(即“对学校英语教学的建议”)要求考生自行发挥,相对较难。现在我们结合下面的参考范文来看看写第二部分时如何运用上面的方法写得具体化。

Now I'd like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ur school. Firstly, English newspapers, such as 21st Century and China Daily (举例子), should be subscribed by our school so as to enlarge our vocabulary and enrich our knowledge. Secondly, by organizing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s and drama contests (增加方式状语), the school can provide us with a perfect platform to polish up our speaking English. Thirdly, English film festivals and Salons, if well organized, can also expand our horizons and broaden our vision. Only by adopting these approaches can our competence of English language be greatly enhanced (结尾回归主题).

上面这部分范文就充分利用了举例子、增加方式状语和结尾回归主题的方式,使得这篇作文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实际上,使英语作文具体化的招数还有很多,笔者在此介绍的四种是最容易也最见效的。希望大家可以将这四招应用到自己的写作练习中去,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写作方法,从而在高考英语写作中以高分制胜!

作者简介:

龚露,苏州新东方学校高中英语项目主管,主授高三课程;讲课富有激情,善于通过比喻把知识点讲得形象生动。

4.2022上海高考具体时间 篇四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经慎重研究并报教育部同意,上海决定作如下调整:上海市秋季高考统考延期至7月7日至9日举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延期至6月18日至19日举行,中考延期至7月11日至12日举行,取消初中理化实验考试、外语听说测试,相关成绩以满分计入学生中考总成绩。

上海高考中考为什么延期一个月

因为疫情作出以上调整,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大考之前,要尽可能给高三、初三以及参加等级考的高二学生到校学习留出必要时间。疫情过后,学生由家门直接走进考场,应考状态可能难以保证。校长和老师们普遍认为,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要给考生们留出一段在校学习的时间,巩固复习成效,稳定考前心态,适应考试环境,从而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二是需要在等级考和秋季统考之间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隔。秋季统考比等级考权重大,两次考试之间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隔,让考生在完成等级考后,再专心复习一段时间,以迎接语、数、外3门统考科目的考试,这样安排更为合理,也符合以往惯例。

三是使考务安排更具操作性。中考的理化实验和外语听说测试对考场防疫要求比较高,组织难度更大,在总成绩中所占权重较低,特别是因为疫情原因,初三学生实际上无法接受理化实验训练。经综合考虑,决定今年取消这两项测试,相关成绩以满分计入中考总成绩。

接下来,我们会动员教育系统内外的力量,进一步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对考生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对感染新冠以及有密接隔离经历的考生、对家长奋战在抗疫一线和学习条件相对困难的考生,“一人一策”细致做好工作;

二是优化完善应急预案,创造“应考尽考”的条件,在设立常规考点和考场基础上,根据防疫需要设立应急考点和考场。高考中考延期之后,遭遇台风、雷电、暴雨等天气的概率会增加,对此,教育、气象、公安、交通、水电保障等部门将紧密联动,做好模拟演练,有效防范应对。我们会严谨细致地做好高考中考的相关准备工作,请考生们放心,请家长们放心!

此外,对近期本市其他教育考试安排,我们会根据不同考试的内在关联做好统筹,及时向社会发布。针对大家关心的幼儿园入园和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和去年相比,今年政策整体稳定,细则将于本月下旬发布,也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为报名和办理相关手续留出足够时间。

高考复习方法和技巧

高度重视二轮复习,打好基础,实际上全部高三一年的时间段里边,最重要的便是二轮复习,全部二轮复习大约会占有接近一半的時间。为何?由于基本确实十分关键,做一切事儿都必须累积,仅有连续不断的累积才会出现最终的暴发。许多同学感觉一轮复习的內容太基本、太简易,忽视二轮复习,通常到中后期会追悔莫及。因此,在这儿希望大伙儿汲取教训,在二轮复习的情况下,一定要跟优秀老师的节奏感,安安稳稳复习,踏踏实实把基本打好。

提升复习高效率,切勿搞疲劳战,高三的复习是很悲痛的,有很多情况下大家早已十分勤奋了可是不一定考试成绩便会有提高。许多同学乃至树立勤奋好学刻苦,放弃每日的休息时间,夜里乃至在被窝里去看书。高考考试复习,高效率实际上十分重要,一样全是24钟头,高效率的同学更非常容易得高分数。特别是在不要在疲倦的那时候还去拼,事半功倍!

防止好高骛远,刷题多汇总,一切的学科,并并不是你看看会了、看懂了就万事如意了,考試最后是要落地式到考题上,你需要亲自动手把結果推算出来。这一全过程包含你读题、读题、剖析、思索、推演、结果,每一个的具体步骤都十分重要。

5.河南2022年高考具体时间 篇五

2022河南高考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2022河南高考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2022河南高考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2022河南高考期间怎么调整心态

1.呼吸放松法

深吸气,内心默数“1.2.3.4.5”,体会空气从你的鼻腔慢慢进入肺部,肺泡鼓起,胸膈膜向下,肚子鼓起……暂停两到三秒钟,增加那种紧张感,接着慢慢呼气,内心默数“5、4、3、2、1”,体会胸膈膜慢慢往上,浊气从肺泡挤出去,经鼻腔呼出身体。呼吸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气息进出身体的循环。用呼吸放松法,往复3次就有明显放松效果,有助集中注意力。

2.正念练习法

正念练习的核心是关注此时此刻。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脑子里想的都是关于未来的事情,关注此时此刻,能让我们集中注意力于当下的事情。比如,复习时,要关注当下你要复习什么,你在做哪道题,把你脑海里担心考不好怎么办等担忧未来的念头抛出去,只关注当下。再比如,吃饭时,关注你面前食物的颜色、味道、软硬度,带给你舌头的体验;走路时,关注你脚底踩在地面的感觉,路面的硬度等。正念练习能减少焦虑,关注到当下。

为什么高考是六月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6月7日和6月8日举行,部分省区9日仍安排考试。但是,你知道吗?高考原本实行了20多年,时间是7月份。6月7日至8日改为现在的考试。

1977年冬天,关闭了的中国高考大门再次打开。1979年,高考时间定为7月7日至9日。除了1983年的7月15-17日,一直到,高考时间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9日。

11月,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当时,教育部正式宣布高考,从20起,高考时间由实行多年的7月改为6月。你知道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吗?

事实上,将高考安排在7月份的决定,多年来一直备受各界争议。其主要观点是,7月天气炎热,对考生应试、教师批改、家长照顾考生十分不利。而且,我国南方多省在7月份频发洪涝、台风,给高考组织带来诸多不便。

22022高考新变化

高考将增强试题开放性 减少死记硬背

教育部要求,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的各项工作,精心制定命题、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要进一步总结完善试点经验,不断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加强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2022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高考需要注意什么

高考复习。高考复习可以专注的复习自己的错题总结,还有学习笔记,可以多看一些自己不会的类型。复习的时候知识点也要扫一下,不要都看了不看知识点。

笔,尺子,等文具。考试用的笔一定要多准备几只,不要考试的时候笔断色,或者不能用没有颜色什么的。可以考试前提前试一下笔出不出颜色。

高考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东张西望很可能会有让监考老师觉得你不对劲,所以高考的时候保持平常心,双面正视前方,不要看来看去。

高考不准携带手机等等的通讯设备,所以考试前不要带手机了哦,不然被查出来可能会被停止考试的!

6.高考具体时间 篇六

语文:6月7日(9:00至11:30)

数学:6月7日(15:00至17:00)

物理/历史:6月8日(9:00-10:15)

外语:6月8日(15:00至17:00),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化学:6月9日(8:30-09:45)

地理:6月9日(11:00-12:15)

思想政治:6月9日(14:30-15:45)

生物学:6月9日(17:00-18:15)

备注: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目满分150分;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科目满分100分。物理、历史科目按考生卷面分计入高考文化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按考生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文化总成绩。

高考学习方法

1、养成预习好习惯

要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时先以章节为单位通读课本,了解大概内容,比如插图、插图下面的标题或解说、每页底部注脚等不要疏漏。对于无法弄懂的地方,用铅笔画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听老师讲解或课前找同学讨论。对于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可以在纸上列一个图表,分层次讲知识点列举出来。养成超前学习的习惯:一般在一个学期刚开始,甚至在学期开始前的寒暑假,就借来课本,进行预习

2、听课要跟上老师节奏

听课时一定要跟上老师的速度。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式,本来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双向交流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上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用主动的辩证思维去学习是很有用处的,下课后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

3、有计划复习知识

要等到自己的知识相对完整的时候再进行复习,重点看自己不会的东西,不死记硬背所有知识,而是去抓住各知识点问题的实质,但不要忘记巩固自己已会的知识。

“三遍复习法”:每天晚上做作业后复习当天的东西;周末复习这周学过的东西;考前安排较多时间复习自己比较差的科目。“目录——内容——联想——目录”四部曲复习法。

4、善于总结归纳

通常说的归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归纳,二是错题归纳。归纳时可按章节和知识块进行,每一科都有专门用来归纳的笔记本。对于语文,主要归纳诗词名句、成语俗语、文言实词、虚词、病句类型、作文写法等。数理化可归纳出整个知识结构图,记清楚所学公式。英语可以按照语法分、单词等问题分类。

5、学会灵活记忆方法

把记忆的时间定在晚上,并且要在独自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是睡前把背过的东西再回忆一遍,因为睡眠时没有新的信息输入大脑,刚刚记忆的东西就能不受干扰了。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技巧

1.第一志愿很关键

许多考生及家长情结很重,一心想进。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抛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

2.了解大学的真实情况

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

3.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

要考虑两点: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

关于“位次”概念的具体表现为: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综合后的综合排序;

2.高考分数的考生“位次”为第一;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6.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

7.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我们大概了解高考位次的概念,那高考位次怎么查询呢? 首先就拿各省的高考位次查询方式来说,因为高考位次是为了帮助考生正确的进行志愿填报,因此在高考成绩公布的这几天,各省教育考试院会集中公布一个叫做“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去个省教育考试院查看这个表格就可以确定自己的位次了,高考一分一段表是确定高考学生位次的关键性文件。

学校每年录取的位次有一定的规律就是几乎不变。报考时合理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迅速锁定理想院校。由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即执行“分数优先、遵从志愿”的原则,所以位次法被很多人重视并应用。大学在每个省份的招生位次是一个大概的区间,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明确高校在本省市录取的位次区间。

1、知道自己的位次以后,再查阅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就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是什么成绩,然后再查阅往年录取数据,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都录取到什么院校的什么专业。

2、将往年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按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转化为位次,与自己的位次比较。

“位次法”选大学理论上是适用于每一位考生的,但是,招生录取时最主要的依据始终是考生的排名,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尤其是高分段考生,应注重采用“位次法”。即考生今年的成绩在全市排多少位,对比往年某所学校在我市录取的位次,看自己的名次是否能达到。

从全国范围来看,考生总人数比较少并且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北京和天津,家长和考生可以着重运用一下“位次择校法”。这些地区地区重点大学的录取率较高,位次的参考意义更大。从各省市区来看,高分段考生运用“位次择校法”的价值更大,分数越低,参考价值越小。考生在填报的时候要注意:

1、少冲多保。通常情况下,填报平行志愿讲究拉开梯度,分为冲、稳、保、垫四个层次,但今年的情况,建议考生少冲多保,减少“冲一冲”的高校,多填几所稳妥院校,同时注意垫底高校。

2、不要扎堆报市内高校。取消三本,专科合并,二本线和专科线相对会走低,同时原本的三本线可能会走高,因此,考生不要扎堆填报市内院校,可考虑一些省外的二本或三本院校。

3、注意区分二三本院校。二三本合并,实行统一划线,考生要注意分清二三本的区别,以免“高分低就”。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区分:一是名称,二本一般叫“_大学”,三本通常叫“_学院”;二是学费,二本相对稍少一些,三本院校学费相对更高;三是二本大多数是“公办范畴”的,三本主要是公办民助范畴。

4、注意看招生章程。这是每一位考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高校的录取规则、特殊要求、招生计划等都在《招生章程中》作了明确说明,考生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避免因成绩之外的因素而退档。

误区一:不重视所填大学招生简章内容,只知其名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招生简章内容的全面了解。每一年填写志愿过程中都会出现“只清楚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却不了解学校招生具体要求”的一类考生。他们在填写志愿时就走入了只知学校名称,其他全然不知的误区。

误区二:形成跟风趋势,认为热门专业就是的选择,没有主见性。很多考生在填写志愿时,都会形成跟风思想。既然人人都说这个专业好,那我就选择这个专业,心里认定这专业就是的。这时候就已经忘了自己的实际分数以及各方面条件是否符合的前提了。这样的盲目跟从,没有主见的选择,可能造成最终的落榜。

7.高考具体时间 篇七

学生:老师,我在英语考试中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到了做第二卷时比较慌忙。如何合理分配作答时间呢?

老师:考试时间是一个定值。以江苏省高考英语为例,英语考试时间总计为120分钟,除了听力20分钟外,每个考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只有100分钟,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解出自己应该解出的试题,因人而异。我们先来看看《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考试说明》对试卷的各项答题时间进行分配的情况:

很明显表中的时间安排仅是理论上的,是针对英语水平达到理论层次的高中毕业生而言的,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按照上述安排进行答题,也并非一定要遵照上表答题。我们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题型特点重新分配时间。

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的考生按照上表分配答题时间是没有问题的,甚至绰绰有余,但是对于我这样基础弱一点的考生来说,时间显得紧张,老师您有没有好的调整办法?

老师:我给你提三点建议:

1. 涂卡时间化整为零

即把整个涂答题卡的时间分散开来。英语的选择题题量大,所需涂卡时间长。相对于解题而言,涂卡不需要繁琐的思维活动,因此涂卡时大脑可以稍作休息。如果把整个涂卡时间分散在答好每项题后(个别不能确定的待最后检查),可以让大脑作短暂的放松,张弛交替,涂卡和调节两不误。此法尤其适用于听力试题的答案涂卡。因为做听力测试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疲劳,而且听力测试的信息在大脑中存储的时间短,听力答题全部结束后宜趁热打铁,及时判断、及时检查、及时涂卡,卸掉“包袱”,轻松进入下一项。

2. 阅读时间化零为整

即做阅读方面的试题的时间要集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任务型阅读都属于语篇的整体理解试题。有的学生一遇到理解障碍就会打退堂鼓,存在“等会再读”的思想,匆匆进入下一项。结果半途而废,等最后检查时再从头读起,浪费了时间。正确的方法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集中时间集中理解。当然,对超越自己能力的短文则另当别论。

3. 难题时间化有为无

难题指的是经过自己冷静的综合判断后仍旧无法解答的试题。遇到难题时应大胆果断地舍弃。“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把该题的作答时间分配到自己会做且能做对的题目上,确保准确率。

学生:看来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很有讲究,分配得好,能够提高时间利用率。

老师:是的,具体的调配办法需要在平时模拟考试中慢慢调整。

学生:除了答题时间的调整,答题顺序如何安排最合理呢?

老师:最适合你自己的最合理。但是概括起来无外乎三种情况:正序、反序和调序。

学生:老师能具体给我们讲解一下吗?

老师:好的。试题的前后顺序仅仅是一个编号,它不等于试题的难易顺序,更不等于答题的顺序。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好答对最大限度的题量,这是顺序安排的原则。

1. 正序

即按照试题的先后顺序答题。基础扎实、思维敏捷、解题迅速的考生一般采用此法。因为这些考生解题的障碍少,排除障碍的速度也快,解题时间充裕。

2. 反序

指的是听力测试后,第一卷和第二卷答题顺序颠倒,先做第二卷的主观题,然后做第一卷的客观题。其好处有二:一是可以排除因怕时间不够而产生的考试焦虑;二是在答题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临交卷前对选择题可以进行“猜押式”选择。

3. 调序

即调整顺序。其原则是以易题、熟题、兴趣题(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优先。这要求考生在浏览试题后能进行准确筛选,确定先后顺序。

学生:您总结得很全面,我要应用到平时考试中,摸索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老师:英语考试既是知识考查,又是能力考查。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和答题顺序是考生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直接体现。安排得当,有利于拥有良好的答题心理,做到临难不乱,临阵不慌,井然有序,从而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希望你能如愿!

(赵斯明 供稿)

上一篇: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下一篇:电视节目策划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