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差异性教学(通用8篇)
1.小学英语差异性教学 篇一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实践
桃江县灰山港镇苍场湾小学——郑明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很多教师在授课中已经认识到差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重视对差异教学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差异教学的效果,甚至还会严重阻碍到语文的教学,笔者认为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
很多教师授课模式的基础都是在常年的教育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所以往往会出现教育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尤其表现在差异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上,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新颖,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接触较少,所以很多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得要领,或是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可是效果并不好。
2.班级人数的限制
想要保住差异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这要求教师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和谈话,可是现在很多学校的班级人数设置并不合理,教师也无法完成所有学生的分类,最后只能依靠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点并不了解,导致很多具有潜力的学生由于一次成绩不好而被忽视。
3.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理解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可是一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忽视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对教学提出的不同要求,过分的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上缺乏足够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不仅学习氛围枯燥、乏味,教学也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
二、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许多老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改进带来了困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实施差异教学。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差异性教学时往往是无意识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作用甚微。其原因在于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专门组织教学。所以学校应组织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差异教学的理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2.差异教学的实施
分组教学是差异教学理念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出学习问题类似的学生,进行分组式教学。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差异教学开展的核心。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要等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是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随时改变的,有效地将差异教学在教学中开展开来。
3.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反思的过程是帮助教师归纳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式的有效方式。在备课过程和课堂教学后,反思会让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发现和改正,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方式。这对于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老师的教学所面对的是整个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和思维都大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怎样回应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进一步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差异教学的水平。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学中的不足,努力为学生寻找到一种趋于更好的教学方式。目前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正处于初始阶段,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怀着上下而求索的态度,尽最大努力完善教育,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的方向。
2.小学英语差异性教学 篇二
一、主体分层,落实结构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所谓分层次指的是对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按照学生的基础和对古诗的接受能力,并结合古诗学习的步骤,分成若干个层次和步骤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三层,按照古诗教学的步骤,第一步是诵读,这个环节相当重要,但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我们可以把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放在这个组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基本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朗读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并用感情去朗读,要能够初步解决字词的含义和正确读音。第二步是理解,古诗词中含有很多的文言字词,有时候是必须通过讲解才能够明白的,而且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一组的学生要求稍微高一点,除了上述要求,能熟读成诵并理解字词及诗的基本内容以外,还要能够初步体会在诗歌中所包含的一些情感,能够通过句式以及朗读的情感体会到诗歌的美感。第三步才是品味涵咏,更进一步去体会古诗中意境美以及丰富的感情或道理。这一组的学生要能对诗歌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包括情感、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另外还能够根据自身的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说出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感受。但这样的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适时调整到最合适的层次。
二、问题分层,全面锤炼
分层次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学习上能够产生自信心,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但对于不同的诗词,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打好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对于第一组的学生,先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弄清字词的读音及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每句话的大意,最后能达到背诵的程度。第二组的同学在学习时,要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词的意思,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对作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知晓这首诗,还要能了解他更多的诗及其风格。对于第三组的同学,要求能对诗歌进行分析,能够理解诗词的结构以及关键字词的分析,还包含整首诗的意境。比如这首诗,我们可以去分析诗歌一、二句描写的景色,体会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境,特别是句中的“入”和“流”两个动词运用上的微妙之处,还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其他的抒发思念之情的诗歌。在大家的共同影响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全面的锤炼,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有利于提高整体水平。
三、反馈分层,深化理解
分层次的学习,每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收获。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需要教学反馈。反馈时仍然需要按照不同的层次给予不一样的标准,只是界线不是很分明,可以相互交叉进行。在对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除了答疑解惑,对明显偏颇的解读予以纠正以外,应该更进一步对学生的交流予以评价,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及难点。交流讨论的步骤可以按照学习诗歌的常规模式展开,第一步是读,主要以第一组的学生为主,可以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准,看谁读得更有感情。第二步是理解,先让第二组的同学说一说对李白的了解,除了生平以外,还要说一说李白的其他诗歌以及诗歌的特点,看是否能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对诗句进行理解。第三步是对诗歌进行赏析,这个步骤主要检验第三组的同学,通过反馈学生的信息了解他们对诗歌是否有个性的解读,并结合自身的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以上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只要能让学生获得对古诗词学习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四、运用电教,提高效果
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声音、色彩于一体,通过丰富的画面强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并且可以模拟出诗词内容中特定的意境,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诗文所描绘的特定情境与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并且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例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在课件制作时搜集或拍摄一些图片,如蓝天白云、万山红叶、山里秋色、宁静的山庄以及袅袅炊烟等图片,课堂上先创设一种情境,引领学生到野外进行一次欢快的秋游,感受满山红叶的美景。兴致被激发以后,可以通过播放画面,边欣赏边聆听朗读录音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学生自然地会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山林秋色图和诗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联系在一起,也会进一步地欣赏满山红叶的美以及深秋季节随之而来的带来热烈气氛,自然地产生一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念头。由于多媒体带来的众多信息,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之中,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获得提升。
3.小议初中英语差异性教学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差异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212-01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是初中英语班级集体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现代教学手段的多种多样,在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上也显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更好地运用差异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为以后初中英语多样化的教学方案提供发展的方向。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制定差異目标
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知识、能力要求的学习目标,突出层次性,对各类学生的学习定位、导向、激励,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台阶,让好的吃得饱,差的吃得消。A级目标:能熟练理解和掌握新学的全部内容,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灵活地进行会话、背诵或复述课文;B级目标:能识记并能听写出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掌握基本语法,能熟练进行日常会话,熟读课文并能回答较难问题,能背诵课文对话和部分短文,初步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相应程度的阅读材料;C级目标:能识记并能听写出最常用的单词和习惯用语,听懂简短对话,能背诵个别简短对话,能回答简单地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基本理解短文大意。
二、紧密结合教材
差异性教学追求的是学生们学习方式( 难易程度、学习安排、表达方式等) 可以差别很大, 但是他们学习内容的核心部分应当是相对一致的。所以对于中学英语的差异性教学,教师应该以英语教材为基础, 每个学生对于要掌握的核心内容就是教材中所讲的和所要求的, 而如何让这些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并吸收, 就需要靠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如果学习内容构思错了,学习方式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也就是学生可以以多种方式学习, 但他们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学习内容应是相近的。
三、进行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既便于学生主动参与,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学习方法,适宜的学习形式,在不断优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各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创新教学观念
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水平、做好业务,还要从学生个体化存在的差异出发,切实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紧跟新课改步伐,逐步创新教学观念。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实施对学生个体化差异的教学,从教学观念上要主动变革、主动适应。只有教师建立起了个体化差异的教学观念,才能在实践中更好落实个体化差异教学原则。
五、采取多种形式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师要坚决杜绝“唯高分学生论英雄”的教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上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将培养学生建立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切实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例如,初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英语教师在讲解一些分角色课文的时候,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形式:将学生拉到教室外面,为学生分好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通过小组分角色朗读学习。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个体化差异原则,要善于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从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学习机会。
六、开展分层评价
评价不是终极目的,而是学习过程中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来定。“差生”特别需要成功的机会与宽容的态度。“成功”二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一个对于A层学生来说也许是不屑一顾的问题,而对于C层学生,只要能答出来就是成功。平时上课时,经常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说“Good”, “Well done”, “Clever”, “Excellent”等评价都是一种成功的激励,让他们在一次次赞扬中逐渐树立信心,走向成功。只要C层学生能基本完成作业,都会写上表扬的话语。前面说到对C层学生的作业一般都面批,在面批过程中,师生互动就能很快找到问题的症结。出现问题及时评价,如发现进步,就给予表扬,让学生看到成果。教学评价的分层,能让C层学生感到有更多成功的机会,进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七、进行搭配合作
学生的之间的交流较师生间的交流更为平等,更易于学生接受,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学生合作学习,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大帮助。如在平时教学中我就在所教班级中树立了4位班级学习之星,在平时学习中他们是学生的榜样,老师表扬的对象,使学生对他们有崇拜感。在复习阶段他们则成为了小老师、小助手。专门辅导帮助班内的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与他们结成互助小组并辅以一定的鼓励奖励措施。使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有动力向他们的榜样进发。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主动,自觉,自由的活动下,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消极,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八、有效布置作业
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应该有所不同,应给他们布置力所能及的作业。为了避免学困生不至于因为作业太难而抄袭甚至不做的现象,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完成课本练习、抄好记好单词短语及要点、熟读课文等基础性的题目。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避免他们因做一些机械的重复而对英语作业失去兴趣,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思考性的灵活性的作业,例如:两人编写对话,写小作文,复述课文,根据英语课文编写话剧等。对于作业较难分层的时候,对作业的批改也应有所不同。对待学困生的作业应采取以鼓励为主,多采取符合其学习状况和性格的激励语。例如:“I am happy to see that you have already made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很高兴见到你的作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或者 “Dont lose heart!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
4.小学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范文) 篇四
—— 课题结题报告
青云中心小学
钱志明
曹学兰
一、研究背景。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差异,有着不同的学习自信心,有着不同的成功体验。著名的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最优化”教学、“分层”教学理论,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指出:每个人都拥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多重智能结构,这些智能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差异性学习的实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1.从目前我校教学状况看表面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待学生,实则是一刀切的教学,班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只能面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教学,结果造成差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从每次评教反馈意见可窥一斑)这恰恰说明学习机会的不均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差异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照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适应他们的情况和要求,因材施教。
2.从学生的情况看,搞差异教学就像在体育运动场上不同跑道的径赛选手,他们每个人能够在自己的跑道上前进,有自己尽情发挥的时空,他们有时会抢占别人的跑道,有时落后但已尽力而为,心甘情愿„„鼓励冒尖,发展个性,允许暂时落后,提倡后来居上,教师能够把每个学生的培养和提高置于自已的视线之中,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从我校生源情况看,学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家庭,有知识分子家庭、工人家庭、无业人员家庭、还有相当数量的外地借读生。社会、家庭、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学力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为此,我校提出了“小学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的实验方案,并在我校组织实施。
二、概念界定。
1.个性:列昂捷夫列在研究人的意识、智慧与活动的关系时揭示:“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
2.差异:指的是学生具有的不同的智能强项及学习水平。“差异性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习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的教学;二是把具有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进行学习。
3.个性差异:是指学生个体之间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差别。它的现实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特长和才能;二是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领域里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三、研究目标。
由于前几年国内同类研究已进行,并取得研究成果,因此本项研究我们定位于个案研究。以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和差异教学观为先导,立足于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性,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通过对学生差异的适应、培植、和利用,探索适合学生差异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教学策略,力求实现面对学生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四、研究内容。
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分层”教学理论及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及学习水平,研究在班级内开展差异性学习,发展学生智能强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
1.调查分析当前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为了使这个课题更具有实效性、实践性、易操作,成为服务于教学的切实有效的手段、方法、载体,而不是应付潮流的花架子。我们主要以“学生个案”研究为主要形式,从着眼与学生的发展这一宗旨出发,去探求手段与目的、教材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各方面的因果关系,进行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尝试,在个别和具体中寻找共性的研究内容。
2.实施差异教学的方法——分层教学。
(1)教学目标分层
(2)教学分层。针对不同的学生一定要有不同的教学法方法。
(3)学生分层。
(4)评价分层。
3.实施差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差异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主体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行为实验的准实验法,实验对象为一至六年级的教学班,具体方法采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注意平时实验的资料积累,不断进行总结。
六、研究过程及收获。
(一)研究实施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五年,主要分下面几阶段。(1)准备阶段(2006.1----2006.12)
学习差异教学理论,查阅相关材料,收集教学资料,调查学生实际,制定、完善实验方案,做好提前测定工作,分类归档。
(2)研究阶段(2007.1----2009.12)按照实验方案和计划实施实验,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实验方案,建立实验档案,写出阶段实验工作总结和相关论文,定期研讨交流,边研讨边总结。(3)总结阶段(2010.1----2010.7)
收集整理实验资料,总结研究效果,探索出实施差异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形成与之配套的案例、反思、个案研究、论文,写出实验研究报告,请专家指导评鉴。
我们从:五年前的探索——寻找理论依据——在老师和学生中进行调查问卷,逐步实施,发展到如今,课题研究已经结题,这段时间里,我们紧紧围绕《研究方案》做到计划落实,措施到位,富有成效。具体操作如下:
1.以制度建设作保障,推进课题研究进程
(1)科研规划制度:我们根据课题要求,制定出了我校科研发展规划,将差异教学的深入开展作为我校科研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方向,落实措施,使之能够有计划,按步骤,一一落实。
(2)课题管理制度:我们除了进一步完善《青云中心小学课题管理条例》、更对课题的管理网络和流程、课题研究的规范和方法、课题的鉴定和推广等作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2.着力于课堂,让我们的研究真正走进课堂。
课题游离于教学,是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顽结。我们始终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应着力于课堂,要让我们的研究走进课堂。为此我们通过课堂观察、研讨课、评课,着力于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的研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为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每学期在课题组内开展六个一活动:
(1)一学期一研讨:每学期开展研讨活动;有 “沙龙研讨”、“说课评课”、“个案交流”等。
(2)一周一反馈:每周课堂教学结束,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并写好一个教学后记。
(3)一月一心得:每个月整理一篇教学随笔,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在吴江行知网上。
(4)一期一案例:每个学期上好一堂同题实验课,并整理出一个典型案例。
(5)一期一回顾:每个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一份工作总结。
鼓励教师小课题做大文章,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真正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从而促进课题研究步入正常轨道。研究课题基本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计划,逐步完善研究方案和实施过程。在注重行动研究的同时,我们尝试叙事研究,鼓励教师叙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事件,及时反思评析,从而给我们的教育科研带来源头活水。
(二)求索实践,凸现科研成效: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全体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同心同德,进行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在全校营造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老师们在参与和经历研究过程中努力实现由教学向研究型的转变。学校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取得了一些成果。
1.尊重学生差异,初步形成课堂分层教学模式。
模式操作说明 :
(1)分层定标,确立目标。
分层定标,确立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A、B、C三层学生在学习水平方面的不同,从而设计使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跳一跳就摘到果子”的学习目标。C层目标指全体学生都可以且必须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部分;B层目标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部分;A层目标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掌握的综合运用部分,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
在上课时,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确立最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
这一环节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了台阶。
(2)分层指导,合作探究。
分层指导,合作探究是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开展适应各层次学生差异和开发利用这些差异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部分,也是教师们最富有创造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主攻基本目标,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同时,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设计一些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C层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具体指导,逐步完成;对B层学生,老师要用提示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A层学生则启发点拨,独立完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
这一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接受教师的个别指导;师生共同讨论等学习方式,不但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同时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3)分层辅导,自主练习。
“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分层教学中,分层练习的作用更是不容轻视。如何才能使各层次学生能真正从练习中都有所收获,“掌握尺度”这点是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的前提。作业设计的容量、难易程度都要按大纲要求与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教学设计时,设定必做题(体现基础教育的统一性要求)和选作题(是对教材内容的纵向开掘和横向拓展),必做题人人要做,选做题一般为2至3道题。A、B、C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做。这样设置学习的“阶梯”,为学生提供递进机会,鼓励学生在达到本层次目标情况下,选做高一层的题目,自觉、主动地积极学习,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这一环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切由教师主宰,学生做的练习是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过程的做法,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通过各种形成性练习,帮助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入的思考。
(4)分层评价,矫正提高。
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朗读、提问、自学、讨论、练习等,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老师的评价不仅仅着眼于某个学生的何层面上,还要以发展的观点,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以激励方法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困难,基础差的C层学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对成绩一般的B层学生(这一层次学生占班级多数)要采用激励评价,即揭示其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A层学生,则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谦虚、严谨、努力拼搏。使老师的评价不仅成为强化或矫正学生所学知识的手段,而且成为激发各层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对教学中存在共性的问题,及时采取集体矫正,分层指导,调节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对少数未能达标的学生,要掌握其问题所在,并落实补救措施,帮助排除障碍,不使问题积累;对已达标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原定的层次,向高一层次目标递进。我们尝试以学生阶段性评价量表来对学生进行更量化的评价。
这一环节,我们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鼓励学生在完成各自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努力去完成高一层次的学习;学生从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赞赏中,看到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努力尝试进步,体会成功,充分地发现自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2.利用学生差异,初步构建发展学生潜能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我们学校教育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于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反之我们发展小学生的潜能就会举步维艰。几年来,我们也一直非常重视评价的研究。形成了两条策略,在学科考试、评优、五星级特长生等方面形成诸多特色做法:(1)策略
建构人性化的评价体系,让它成为学生成长的台阶,心灵的保护伞。
优化评价结构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2)做法
学科考试的探索
考试方面,我们做了有益地探索,取得初步成果:
①改变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变一学期一次有针对性调研,如语文中高年级作文调研;数学解题能力调研等。
②规定平时老师不得经常性的考试,以减少考试次数。避免给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③试卷语、数、外,三门学科试卷采用等级制,使得不同层次学生既能通过考试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又不会为分数所累。④小学科老师交换年级出卷,这就保证小学科的教学质量,保证孩子不仅学会语数外,在其它方面也有充分发展空间。学生评优的改革
在评优方面,我们经过近几年不断尝试,不断完善调整,初步形成以下成果: ①
变“三好生”为“综合素质优等生”,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其实质是评选观念地转变,我们更注重综合素质。
②
增加名额,由当初的学生人数的5%增加到10%,让更多学生有接受表彰的机会。③
给部分表现突出,但在个别方面又存在不足的同学有破格的机会。我们还设立了“单项积极分子”如:“爱集体标兵”“爱劳动标兵”“守纪律标兵”“体育标兵”“文明礼仪标兵”等一系列单项荣誉。五星级特长生的评选
在星级特长生评比方面我们评选范围不断扩大,评选方法变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人性化。上千名学生受到表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①评选项目有:阅读小能手、口算、绘画、古诗词背诵、计算机、体育、其它。②制定了详细的评选标准。
③评选步骤为个人申报,班评,校评。④公布名单,发给不同星级证书。
3.发展学生差异,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个性独特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的学生是真正的受益者,他们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大赛,连连获奖。在朗诵、演讲、写作、书画、歌舞、体育、计算机操作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吴奕琳在第二届“时代杯”数学文化节“数学之星”全国评选中获五年级组一等奖。张含千获五年级组二等奖。徐宇佳、张佳怡、李鼎越、杨依宁分获五年级组三等奖;高郁惠在第二届“时代杯”数学文化节“数学之星”全国评选中获六年级组一等奖。姚思玥、钱丰、钱怡婷分获六年级组二等奖。吴珂宇、严宇超、钱煜敏分获六年级组三等奖;杨以谦、周振杰在第二届“时代杯”数学文化节“数学之星”全国评选中获四年级组一等奖。金晔杰、陆丹书、王羽丰分获四年级组二等奖。毕文杰、吴灵燕分获四年级组三等奖;张悦婷在吴江市中小学音乐“三独”比赛中“雨竹林”获独舞小学组三等奖;王恒、程轲轲获2008年(春季)吴江市中小学航空模型比赛“天驰Ⅱ”橡筋双翼机+“云海”橡筋直升机二等奖;沈学峰获2008年(春季)吴江市中小学航空模型比赛“天驰Ⅱ”橡筋双翼机+“云海”橡筋直升机一等奖;茅莹获2007年吴江市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摄影比赛绘画一等奖;张琦、张莹婷获绘画二等奖;钱逸飞获2007年吴江市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摄影比赛软笔书法三等奖;徐宇佳《绿色恒温调控车》获吴江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画小学组二等奖等。
七、课题研究面临的困难与困惑。
教育科研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小学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这一课题通过深入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通过对课题再认识等沙龙研讨活动,课题组的成员们对于本课题研究中的难点和困惑,得到了以下的共识:
1.理论支撑略显薄弱,如何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理论知识的支撑犹如人的骨骼,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在专题研究、教学实践的引路灯,为深入的探索指引方向。但在这一阶段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在理论上的支撑仍显薄弱。以前的专题研究中,也有教育者对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或“分层教学”等主题进行过研究。但如何吸取其精华,与本课题研究相结合呢?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层的理论学习来转变观念,指引深入的课题研究,指导教学实践。通过“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教学实践——反思总结”这一系列过程,提升研究效果。
2.精心设计的作业分层,如何确保其完成效果,提高有效性?
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形成了一大研究特色——作业分层,并且已经渐渐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中以“作业楼”的形式,数学教学中以“A、B、C层”形式,根据学生能力分别设计不同难度、形式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兴趣浓厚,乐于去完成这样的作业。但作业不仅仅停留于设计的形式,更应注重实效性。针对不同形式的作业教师如何给予学生相应不同的解题策略,不同的效果反馈?教师如何确保作业分层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这分层作业的设计、批改上多花精力,确保“底线”——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的难易适当。并且批改的形式也可多样化,例如:教师批改,小组互评,汇报展示,全班评议等。并通过多样化的批改,多渠道给予学生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既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提高学生完成的质量,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作业分层的有效性。
3.本校班级人数大多在50左右,这样的大班状况下,如何实现有效合作,让课堂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分层中共同进步?
4.“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较高要求,老师们的知识面有待拓展?
5.由于每个学年学生的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变化,对某一个案的研究不能持续下去,怎么办?
5.浅谈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 篇五
广元市实验小学 周莉琼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学习过程,尤其是对语文思想意义的领会,更是因人而异。近期六年级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我感到就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课文学习的认识和对课堂教育的领会,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年龄及生理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将这些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在对智力水平、知识能力、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平等考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照顾差异,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实现差异性教学。所谓差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知识和技能基础不同的学生实行的分层次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又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呢?现根据本人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分析个性差异,科学设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本人几年来的小学语言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生客观存在的身心、认知、情感等领域各种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在课堂上,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优等生吃不饱,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味同嚼蜡,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后进生认为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恶性循环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感到惧怕;对于中等生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呢?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会发现:小学生,在口语交际、阅读与写作等领域都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及个体内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差异;在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理解文章却不得要领;有的长于阅读,却疏于写作;有的喜欢诗文,有的喜欢小说;有的关注人物命运,有的注重故事情节;有的倾向于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合作学习;有些学生通过口耳相传更能学好,而有些学生需要依赖触觉或动觉信息才能学好。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即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学习。B层即中等生,这一层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平平,课堂学习中注意力比较集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C层即后进生,这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例教学古代诗歌,对A层学生的要求是,理解内容,品味含义深刻的诗句,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背诵全诗等。对B层同学的要求是:理解内容,品味含义深刻的诗句,背诵全诗。对于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基本理解诗歌的意思,能够熟读即可。这样目标不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跳一跳都能完成任务,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二、结合个性差异中激发各层次学生创造能力
我认为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面向中等,兼顾优差生的原则。具体来看,就是让基础较差的C层的学生完成识字、在文章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等浅层次的任务;让B层的学生找出的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品味语言的妙处,最后再让A层的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问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交流时可以让c层学生先回答,B层的学生补充,最后由A层的学生归纳总结,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同一篇文章中对较难的内容让优生去解决,较易的问题留给基础薄弱的学生。
三、小组合作中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进步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依据学生的差异特点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到。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但仍然难以调动B、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主要在于大部分学生缺乏成功体验,导致产生“等待”“从众”等消极的心理。为此,我在实施差异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差异特点合理的优化了合作学习小组,采用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有效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使其能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通常是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A生,两个为B生,一个为C生,他们的分工是: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A生对B生“拔高”学习和C生的“达标”学习负有辅导责任,班级排座位的方法是以A生为中心或以C生为中心的“茶馆式”法。这种组内分层法,能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位学生的能力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取长补短,完成学习任务。
四、针对个性差异中实施不同的评价方法
小学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该过分强调评价甄别和选拔功能。”针对这一教育理念,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呢?我们深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尤其是阅读、写作水平,学生的差异十分明显,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全班统一的要求,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是违背课改教育理念的,也是缺乏效率的,从心理角度分析,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富有个性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个性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通常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小组评价、个人自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让学生记录下每次测试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小学生差异背景下数学分层教学 篇六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当前的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部分已提前学习了小学数学的前半部分内容;但有部分仍然停留在原来知识水平,从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做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在“困进”的怪圈中愈陷愈深,无力自拔,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习,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混乱、课堂效率差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常常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忽视意志的锤炼,忽视价值观的形成,即便是数学成绩很好的“优生”,也不过是“家长叫我学好”“老师要我学好”使然,毋庸置疑,这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十分的不利。那么,课堂教学是不是就钻进了死胡同,无路可走了呢?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班级授课仍将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
2、有关概念的界定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所谓全体发展,就是全班每一个学生个体均能在原有的不同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最好的提高和发展。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我们收集到从孔子、孟子、《学记》、王阳明等历代教育家对分层教学的论述。现在国内一些兄弟学校对同类内容的研究。从国际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中明显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是各国数学教学改革普遍关心的话题。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5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8 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级对学生的要求。体现了既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结构的特点。
提倡选择性学习构成了日本新学习指导纲要的一大特色。数学课程要安排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活动,学生的选择学习中可以有不同的程度,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收益,有利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也使数学课程更具有弹性。我们将上述研究成果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通过课题研究,尝试获得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研究的内容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前测成绩,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鉴定为依据,把班内学生分为好、中、差——C、B、A三个群体,一般比例为:3:5:2左右。然后以相邻前后4人一组。为消除“标签效应”和“差生”的自卑心理,分组可以是显性的(征得学生及家长同意),也可以是隐性的(只告诉学生本,甚至连其本人也不告诉)。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要通过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有层次间的升降变迁,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教学目标分层
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划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1)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即下限。(2)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3)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即上限。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3、教学过程分层
(1)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对A组学生“教”重于“学”,即以教师“教”为主,学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取知识,再适当加以指导,指导时采用领着走,扶着走的方法。B组学生学“教”与“学”大致平衡,教师对学生的学处于“半扶半放”状态,在学生探索学习的关键处点拨,在难点处指导,降低思维坡度。丙层次同学“学”重于“教”,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为主,多进行学法指导,指导时引着走、放开走。C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自学,自我尝试,学会知识。
对所要掌握的内容,每个学生需要的时间和达到的程度都有差异,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类指导,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没有人“包场”,也没有“看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
(2)教学提问分层。一堂课实际上是由大大小小的问题联结成的,这里有教师提问,也有学生提问,然后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提问不仅要面向全体,同时又要承认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一般来说,学困生的逻辑思维比其他学生慢一些,因此,回答问题的机会往往被反应快的学生捷足先登,他们就失去发言的机会,也就失去获得成功和得到鼓励的机会。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上应设易、中、难不同层次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这样才能互相启发,互相纠错,互相补充。
4、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A组学生必须完成基本题,并能拓展至提高题,B组学生完成中等题并争取完成提高题,C组学生直接完成提高题。虽然B、C两组学生没有做基本题,但他们完全可以在A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并迅速解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自然地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A组学生回答了简单问题,坚定了他的学习的信心,稍加努力就可以解决中等、提高题,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C组学生此时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因为他们要快速解决中档题也不是十分轻松的了。每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解决中档题。这是要求大多数人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A、B、C三组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A、B两组学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C组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5、评估测试分层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本达纲题,中等生加试综合题,优等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预期研究目标
1、将学生准确分层,并通过定期对学生进行再观察和再评价,适当调整各层次学生,力求做到分层最科学、最时效。
2、提出一种切实可行适应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方案,而并非针对某一特定教学内容进行举例式教学设计分层的讲述。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我校低段全体学生。
(二)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
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造成数学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个别学生之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2“最近发展区”原理。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2月-3月)
以调查性研究为主,重点收集资料、查阅信息、学习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论,为研究的实施做准备。
2、实施阶段(2008年3月-12月)
以行动研究为主,边实践边研究。从不同班级实际出发,课题组成员各自制定每个小阶段的实施计划,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并适时做研究调整。
3、总结阶段(2009年2月-3月)
7.小学信息技术课差异性教学的思考 篇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承认不同个体在智力上、技能上、态度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有效实施差异教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实施差异化教学,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深入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遵循差异化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包括集体目标和具有层次的个人目标。集体目标是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 全体学生都应当达到。个人目标是在集体目标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个体的原有知识基础、兴趣、能力等确定,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提高目标的达成率。
2.教学内容的确定
从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看, 很多操作实践、较为简单的理论探究都遵循差异化的原则,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 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有选择的学习。这要求教师在进行差异的教学时必须基于同教材、同进度的前提下采取差异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的量、范围、深度、实践操作等多方面进行有目的性的开展学习活动。当然, 教学内容的调整要适度,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既要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 又要考虑到差距适度, 确保能在同一课堂中有效组织。
教学内容的设计形式有两种, 一种主干上有一些分支, 一种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主干的不同位置停留。这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比如A类的学生可将富有探究性的、思维量较大的内容设计进去, 促使在知识的横向纵向上有所拓展;对于B类的学生重在调动非智力因素,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有效指导, 有意识将他们向A类生转化;对于C类生重点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指导, 以基础性知识、巩固技能为主。
3.课内外作业的设计
课内外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差异教学”要求, 分层次进行设置。课堂内以基础性、操作的作业为主, 同时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可以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机会, 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提高作业的质量;对于一般性同学, 以巩固性的练习为主, 在做好基础性练习后, 体现探究性的作业设计, 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作业设计的“量”上, 应符合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可设计必做题、选做题、机动题, 使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具有弹性, 实现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同时要保证作业的“质”, 一般可按问题难易程度和涉及问题的多少分为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 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
4.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 有其特殊性, 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原则。在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上,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课堂教学形式,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1) 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教师经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 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取长补短, 发现自身不足。在实施小组合作时, 首先需要合理分组, 可以同质小组或异质小组, 同质小组是将同类或知识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编排在一组, 并为他们确定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 围绕主题开展研究。异质小组是将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 分配在同一小组, 共同收集资料, 发表见解, 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异质小组中, 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必将带动和感染其他同学, 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使自己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2) 伙伴教学
伙伴教学是将一批学习基础比较好, 综合能力比较强并有一定探究潜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分组, 做基础薄弱学生的“伙伴教师”。当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 可以首先请教伙伴老师, 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促进全体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 形成互助合作的精神。
(3) 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针对于学习基础薄弱,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 需要教师个别化指教, 在强化基础学习的同时, 还应该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个别化教学体现在不同的教学策略上, 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辅导训练、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有时还需要教师帮助其查找原因, 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 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达到学习目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教师应注意课外拓展练习的指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进行科学合理的差异评价, 并及时反馈
通过科学合理的差异化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更好的投入到信息技术探究活动中去。首先, 教师要针对教学过程每位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点评, 并作为平时定性评价记录下来。其次, 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 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催化剂。
总之,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这要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差异化教学, 为每位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让其得到充分发展。作为教师, 在正视差异的同时,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从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 缩短学生间的差距, 将差异转变为优势, 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这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化教育》2002/8
[2]《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8.小学英语差异性教学 篇八
【关键词】诗词教学;差异性;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诗词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利用恰当的分层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影响,以达到共同领略古诗词的精美的目的,同时也为以后诗词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主体分层,落实结构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所谓分层次指的是对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按照学生的基础和对古诗的接受能力,并结合古诗学习的步骤,分成若干个层次和步骤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三层,按照古诗教学的步骤,第一步是诵读,这个环节相当重要,但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我们可以把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放在这个组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基本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朗读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并用感情去朗读,要能够初步解决字词的含义和正确读音。第二步是理解,古诗词中含有很多的文言字词,有时候是必须通过讲解才能够明白的,而且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一组的学生要求稍微高一点,除了上述要求,能熟读成诵并理解字词及诗的基本内容以外,还要能够初步体会在诗歌中所包含的一些情感,能够通过句式以及朗读的情感体会到诗歌的美感。第三步才是品味涵咏,更进一步去体会古诗中意境美以及丰富的感情或道理。这一组的学生要能对诗歌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包括情感、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另外还能够根据自身的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说出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感受。但这样的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适时调整到最合适的层次。
二、问题分层,全面锤炼
分层次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学习上能够产生自信心,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但对于不同的诗词,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打好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对于第一组的学生,先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弄清字词的读音及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每句话的大意,最后能达到背诵的程度。第二组的同学在学习时,要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词的意思,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对作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知晓这首诗,还要能了解他更多的诗及其风格。对于第三组的同学,要求能对诗歌进行分析,能够理解诗词的结构以及关键字词的分析,还包含整首诗的意境。比如这首诗,我们可以去分析诗歌一、二句描写的景色,体会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境,特别是句中的“入”和“流”两个动词运用上的微妙之处,还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其他的抒发思念之情的诗歌。在大家的共同影响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全面的锤炼,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有利于提高整体水平。
三、反馈分层,深化理解
分层次的学习,每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收获。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需要教学反馈。反馈时仍然需要按照不同的层次给予不一样的标准,只是界线不是很分明,可以相互交叉进行。在对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除了答疑解惑,对明显偏颇的解读予以纠正以外,应该更进一步对学生的交流予以评价,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及难点。交流讨论的步骤可以按照学习诗歌的常规模式展开,第一步是读,主要以第一组的学生为主,可以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准,看谁读得更有感情。第二步是理解,先让第二组的同学说一说对李白的了解,除了生平以外,还要说一说李白的其他诗歌以及诗歌的特点,看是否能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对诗句进行理解。第三步是对诗歌进行赏析,这个步骤主要检验第三组的同学,通过反馈学生的信息了解他们对诗歌是否有个性的解读,并结合自身的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以上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只要能让学生获得对古诗词学习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四、运用电教,提高效果
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声音、色彩于一体,通过丰富的画面强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并且可以模拟出诗词内容中特定的意境,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诗文所描绘的特定情境与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并且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例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在课件制作时搜集或拍摄一些图片,如蓝天白云、万山红叶、山里秋色、宁静的山庄以及袅袅炊烟等图片,课堂上先创设一种情境,引领学生到野外进行一次欢快的秋游,感受满山红叶的美景。兴致被激发以后,可以通过播放画面,边欣赏边聆听朗读录音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学生自然地会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山林秋色图和诗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联系在一起,也会进一步地欣赏满山红叶的美以及深秋季节随之而来的带来热烈气氛,自然地产生一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念头。由于多媒体带来的众多信息,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之中,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获得提升。
总之,优秀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我们应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分层教学古诗词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教学模式。但任何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敢于尝试,设计出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英语差异性教学】推荐阅读:
城乡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差异研究07-17
从习得与学得的差异看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10-18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英语08-07
人教版英语文化差异07-29
论英语学习习惯差异分析06-21
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__英语论文08-12
小学英语歌谣教学08-14
小学英语教学艺术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