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操作安全技术交底(共11篇)
1.锅炉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篇一
塔机安全操作规程及技术交底
塔机十不吊
一、超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准吊。
二、超重指挥应由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担任,无指挥
或信号不清不准吊。
三、钢筋、型钢、管材等细长和多根物件应捆扎牢靠。
四、多孔板、积灰斗、手推翻斗车不用四点吊不准吊,预
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不准双拼吊。
五、吊砖应使用砖笼,并堆放整齐;扣件等零星物件要用成盛器堆放稳妥,叠放不齐不准吊。
六、楼板、大梁上站人不准吊。
七、粘连、附着的物体不准吊。
八、多台塔机作业,应保证所吊重物距离不小于3米。九、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
十、斜拉重物或超过机械允许荷载不准吊。塔吊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在进行塔吊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操作人员应鸣声示意。
2、开机前应认真检查钢丝绳、吊钩、吊具有无磨损裂纹和损坏现象,传动联接部位螺丝是否松动,各部电器元件是否良好,线路连接是否安全可靠,传动部分、润滑部分是否正常,并进行空运转,待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3、吊运重物应高于前进方向所有障碍物。
4、操作时发现塔吊工作不正常、安全装置失灵应立即停止操作,切断电源,汇报项目部组织检修。在高空修理必须系好安全带。
5、下班前各操作处于断开位置,切断电源。
6、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高出跨越的障碍物0.5米以上。
7、作业中,当停电或电压下降时,应立即将控制器扳到零位,并切断电源。如吊钩上有重物,应稍松稍紧反复使用制动器,使重物缓慢地下降到安全地带。
8、作业中如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或阵风,应立即停止作业,将回转机构的制动器松开,起重臂应能随风转动。
9、塔身高出锚固装置的自由高度,应符合出厂规定。
10、钢丝绳采用编结固接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并不得小于300㎜;采用绳卡 不得少于3个,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
塔吊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
⑴、合理使用、精心保养机械设备 ⑵、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机械安全运行 ⑶、认真填写运转记录,做到准确、齐全 ⑷、拒绝有碍机械安全运转的施工安排
塔机检查要点
⑴、塔身标准节螺栓是否完好、紧固,螺栓套管焊缝是否开裂。
⑵、钢丝绳断丝数是否接近或达到报废标准;锚结点绳扣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打结、变形;钢丝绳运行线路中是否有脱轨危险。
⑶、起升、变幅制动装置(刹车皮)是否磨损过半,保证灵敏可靠。
⑷、各限制、限位保险是否有效,不得私自调整改变,以防严重超载。
⑸、平衡臂、起重臂及拉杆的连接螺栓、销子是否紧固。
⑹、液压油、润滑油等是否使用适量。
使用中的安全技术档案
⑴、每日台班运转记录
⑵、日常性的维护保养记录,日常性保养工作每旬进行一次,主要是对某些零件进行检查、清洗、调整、润滑、紧固
⑶、每月至少一次对塔机进行全面检查的记录 ⑷、塔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附件每半月进行检修和校验的记录
⑸、运行故障记录
塔机司机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完成使用过程的技术档案记录,为实现职工生命健康安全做出宝贵的贡献。
交底人: 接受人:
重庆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三月六日
2.锅炉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篇二
1.1 锅炉安装位置
a.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b.与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安全要求;c.锅炉房每层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锅炉房内工作室或生活室的门应向内开。
1.2 锅炉运行管理制度
a.使用锅炉的单位必须办理锅炉使用登记手续,必须有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锅炉房安全管理工作;b.司炉工人、水质化验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c.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水质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d.建立锅炉技术档案,做好各项记录。
1.3 有危险情形要停炉
蒸汽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应立即停炉:
a.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最低可见边缘;b.锅内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c.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然下降;d.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内进水;e.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f.设置在汽空间的压力表全部失效;g.锅炉元件损坏且危及运行人员安全;h.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i.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1.4 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提高设备完好率
a.在锅护运行过程中,应不定期地查看锅炉的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可靠、辅机运行是否正常和本体的可见部分有无明显的缺陷;b.每2年对运行的锅护进行一次停炉内外检验,重点检查锅炉受压元件有无裂纹、腐蚀、变形、磨损,各种阀门、胀孔、铆缝处是否有渗漏,安全附件是否正常、可靠,自动控制系统、信号系统及仪表是否灵敏可靠等;c.每6年对锅炉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检验锅炉受压元件的严密性和耐压强度;d.新装、迁装、停用1年以上需恢复运行的锅炉,以及受压元件经过重大修理的锅炉,也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前,应进行内外检验。
2 锅炉的安全运行与操作常识
2.1 精心操作.动作乎稳
a.操作锅炉时要集中精力,常观察和调节;b.操作应当平稳,在升压、升温或降压、降温时缓慢进行,不能使压力、温度骤升骤降;c.阀门的启闭要谨慎;d.开炉、正常运行和停炉时,各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及开关的先后顺序不能搞错,必须严格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e.要防止憋压、防止高压窜入低压系统、防止性质相抵触的物料相混,防止液体和高温物料相遇等。
2.2 禁止超压、超温、超负荷
a.锅炉的设计是根据工艺选定的最高工作压力、温度、负荷和介质特性,从而确定锅炉的材质、容积、壁厚和进出口管径,以及确定安全附件的材料、规格及数量等。超压是导致锅炉爆炸的一个重要原因,超压有时并不立即引起锅炉爆炸,但使材料中存在的裂纹加快扩展速度,缩短了锅炉的使用寿命或为爆炸准备了条件;b.材料的强度一般是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超温使材料强度下降,因而产生较大的塑性交形,最终导致锅炉失效或爆炸。超温还会使锅炉发生蠕变破坏。此外,化学反应也会引起超温,所以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运行中不准超过最高工作温度也不能低于最低工作温度,如果温度低于规定的范围,也可能导致锅炉脆性破坏;c.超负荷会对锅炉产生不同的危害,有的加快了锅炉和管道的磨损;有的充装过量后,温度稍有升高,压力剧增而发生爆炸等。
2.3 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
a.锅炉的破坏大多有先期征兆,只要勤于检查,仔细观察,是能结及时发现异常现象的。因此,在锅炉运行期间应该定时、定点、定线路进行巡回检查,认真、按时、如实地做好运行记录。在运行中检查的内容,包括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和安全附件;b.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缺陷问题应分情况,妥善处理。当锅炉内部有压力时,不得对主要受压元件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工作(压力表、液压计等有控制阀门时,可以关闭阀门后,再对这些附件进行修理)。
2.4 有异常现象应紧急停止运行
锅炉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a.锅炉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b.锅炉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等危及安全的现象;c.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d.发生火灾等直接威胁到锅炉安全运行;e.过量充装;f.锅炉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g.锅炉与管道发生严重震动,危及安全运行;h.其他异常情况。
3 锅炉运行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3.1 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实行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项目负责制。明确锅炉运行、设备维修及技术等负责人,由公司总经理直接抓。
3.2 接管供热运行后,马上组织有关管理人员进驻现场,从物业公司全面接管锅炉房及管道等有关设备的竣工图纸及资料,尽快熟悉现场及设备,小区房屋的热工特性,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方案。
3.3 抽调得力的班长、司炉人员组成责任心强、技术熟练、有较多经验的人员,组成运行和维修班组,集中一周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重点是:a.了解和熟悉小区的基本情况,了解和熟悉小区供热设备及管道的基本情况,了解小区建筑物的热工特性;b.强化燃气锅炉房的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等项规章制度的再教育,重新学习和贯彻《北京市住宅供暖热水锅炉系统运行操作规程》,国家劳动部《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及《锅炉安全管理规则》等有关文件。考核合格后上岗。
3.4 拟每班配备一定数量维修工人,及时为用户服务,做到小问题及时处理不过夜。属于班组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公司,由公司组织机动力量进行抢修。
3.5 管线热平衡任务由公司配备的专业人员随时观察,研究管线热平衡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水力平衡调整,达到用户满意。
3.6 建立报表记录,统计制度。
坚持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锅炉运行日志,水处理设备水质监督,化验报表、天然气、电力、水量的计量,统计报表,做到每班记录,每班核算,每日小结。考核指标按季节分解到班组,在保证供热质量的情况下,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不定期检查三项制度、三个规程以及统计、核算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摘要:锅炉是承载压力的密闭设备,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往往产生爆炸,造成人身伤亡与设备损坏。因此,对锅炉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操作常识加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锅炉运行,安全管理,操作常识
参考文献
[1]陈智力.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因素及管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5(3).
[2]曹伟,张春林,潘君华,贺晓娜.锅炉安全运行分析及管理建议[J].河南科技,2012(3).
3.锅炉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篇三
⑴内爬升作业应在白天进行。风力在五级及以上时,应停止作业;
⑵内爬升时,应加强机上与机下之间的联系以及上部楼层与下部楼层之间的联系,遇有故障及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未排除,不得继续爬升;
⑶内爬升过程中,严禁进行起重机的起升、回转、变幅等各项动作;
⑷起重机爬升到指定楼层后,应立即拔出塔身底座的支承梁或支腿,通过内爬升框架固定在楼板上,并应顶紧导向装置或用楔块塞紧;
⑸内爬升塔式起重机的固定间隔不宜小于3个楼层;
⑹对固定内爬升框架的楼层楼板,在楼板下面应增设支柱做临时加固。搁置起重机底座支承梁的楼层下方两层楼板,也应设置支柱做临时加固;
⑺每次内爬升完毕后,楼板上遗留下来的开孔,应立即采用钢筋混凝土封闭;
⑻起重机完成内爬升作业后,应检查内爬升框架的固定、底座支承梁的紧固以及楼板临时支撑的稳固等,确认可靠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2、每月或连续大雨后,应及时对轨道基础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轨距偏差,钢轨顶面的倾斜度,轨道基础的弹性沉陷,钢轨的不直度及轨道的通过性能等。对混凝土基础,应检查其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
3、应保持起重机上所有安全装置灵敏有效,如发现失灵的安全装置,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所有安全装置调整后,应加封(火漆或铅封)固定,严禁擅自调整。
4、配电箱应设置在轨道中部,电源电路中应装设错相及断相保护装置及紧急断电开关,电缆卷筒应灵活有效,不得拖缆。
5、起重机在无线电台、电视台或其他强电磁波发射天线附近施工时,与吊钩接触的作业人员,应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并应在吊钩上挂接临时放电装置。
4.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篇四
1、锅炉工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操作,无操作证严禁操作锅炉。
2、锅炉点火前必须检查压力表、安全阀、夜面计等安全附件是否投用,附件不合格时严禁开炉操作,并检查燃料气阀门及其它阀门是否漏气。
3、点火时,必须用点火棒点,开始时火要小,升温不可太快,以免各部分布热不匀,影响锅炉寿命。
4、给水速度不应太快,生火后应随时注意炉内水位,如水位上升超过最高水位时,应进行排污以降水位。
5、若炉内发生特殊向声,锅炉工应立即检查,必要时应停炉检查。
6、锅炉运行中,气泡内应保持规定的水位,压力不能超过锅炉操作压力,锅炉工应经常监视气压表。
7、锅炉满水时,应及时排水,停止供水,使水位恢复正常。
8、停炉后,待水温慢慢冷却到70度以下后,方可把炉水放出,放净后再用化学处理锅炉水垢。
5.联苯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篇五
为了保证联苯锅炉的正常运行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故对联苯锅炉的有关操作作出一些规定。
1:新锅炉先抽真空,然后靠负压将联苯加入锅炉,液位控制在75%即可。2:平时加强联苯锅炉系统的巡检(例如:液位、压力表、有无泄漏等)。3:当联苯液位过低时,必须及时添加联苯。
4:添加联苯时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
5:工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衣服和手套。
6:添加联苯时,首先在接通联苯炉接口前,注意增压泵的正、反转(一旦反转要求电工立即纠正)
7:添加联苯时,应注意使用强度达到要求(未老化、氧化的)塑料管,防止塑料管破裂,造成联苯的泄漏。
8:做好准备工作后,先将联苯炉的温度适当提高几度,然后进行添加,当温度降到290度时,停止添加,等温度升到设定值,再次添加。反复几次,当联苯液位达到预定要求停止添加,同时将温度恢复到原来设定值。
9:在添加过程中,人员应避开联苯炉添加口的方向,防止有热联苯反冲出来,伤到人。
6.电梯安全技术交底 篇六
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工地安全的一般要求:
1.所有工作场地应经常保持整洁,保持安全的环境。做到人走场地清。2.禁止在工作时玩耍、打逗。
3.当拆除脚手架时,必须把附在木板上的钉子除去或弄湾。4.严禁在工作时饮酒。
5.当使用溶剂时应确保有良好的通风,如果在密封场所,也无通风设施,则必须戴上许可的口罩。防止溶剂接触到皮肤。切勿氧气、氯气等和这些溶液混合,以免发生爆炸。
6.易燃物和易燃体不可放在出口处,楼梯或经常用作公众安全通道的地方。
7.火焰、火花等一定要远离易燃物使用和贮存易燃物的场所,一定要有《禁止吸烟》标志。
8.易燃物、溶液若超过5公斤,必须存放在单独的贮存间内或存放在已批准许可的安全贮存间,并在明显处贴有警告标志。9.防止溶液溅到衣服。
10.建筑工地、楼梯弯道、工具杂物贮存处等应经常保持充足的照明。11.当放开棕绳、钢丝绳、电缆时,人不可站在其中间。12.在电梯井道中不得用明火作照明。
13.严禁在电缆、电线、导轨、补偿链上爬行或滑下。
14.上下楼梯时,应使用扶手,不得将手放在口袋内。当搬运物件上下楼时,更应特别小心。
15.未经训练,不得采取急救措施;除非特别需要,不要移动重伤员,以免使伤员伤情恶化。
16.在每个工地上,必须备有救急药箱。安装部管理制度C版(三级文件)
17.所有进入正在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要配带好安全帽。个人劳动防护器具
1.工作时必须穿上合适工作服,工作鞋等。不得带戒指及其它装饰物。2.当使用电钻、凿、磨、切割、焊接、浇注巴氏合金或使用化学溶剂时,和在空气中含有较多尘屑的地方工作时,都必须使用保护面罩,保护眼睛。
3.当进行抛光、磨、清洁、喷砂或使用有伤化学品,在污染空气中工作时,均应使用口罩。
4.在任何工地上,必须带安全帽。
5.在搬运物件时,必须带上手套,但切勿带着手套接近运动中器械。6.除非已提供某些防护设施,当工作场地高度超过2米而有坠落危险时,必须带上安全带,安全带必须紧系在牢固物体上。7.用正确的方法吊装重物;禁止在起吊物下行走。
8.当你装或修理电器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并挂上“禁止合闸”的标牌。9.当你在轿顶或底坑工作时,电梯司机必须密切配合你的工作。安全锁和挂贴标牌 1.目的:
1.1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人在设备装置上工作之前,采取某种预防措施,以防止发生事故。
1.2这些措施包括:切断电源、上锁和挂贴标志,如果是气动或油压系统,一定要先将压力释放,再锁上电源开关闸盒的挂贴“禁止合闸”标志,防止他人合闸。
1.3如果要在已被切断电源的机器上工作,一定要找到切断电源的人或原因。如果无法找到,要请示监督可否接通电源工作。
1.4如果施工人员在切断电源后离开,当他返回时应须再复查,确定该装置依旧锁闭无误。以防电源有被接通的危险。2.范围: 安装部管理制度C版(三级文件)
所有负责维护保养、修理、调试或在电力驱动的装置上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遵照这些步骤。3.安全员的责任:
3.1将本措施内容通知所属人员。并遵照执行。3.2定期巡视检查,确保措施的实施。电器装置:
1.所有电压均属危险。36V以上电压足以造成严重事故。2.对不带电的电路也应看作带电线路处理。
3.进行电器作业时,应站在干燥木板、橡胶垫等绝缘物体上。不能站在水中及其它金属物件上进行电器作业。
4.在测试电路的任何电压值时,电压表应拨至表上最高一档权值。5.在电梯的电器装置系统周围工作时要谨慎小心。应注意到系统中某些电路的实际电压可能比输入电路的电压要高的多。
6.当在MG机组(电动机-发电机组)、电动机和可控硅附近工作或检验时要特别警惕,因为电枢电压可能高达600伏。当电梯运行时,不可接触各地线及地线接触口处,以免因地线接触不良而发生触电。7.使用的临时线必须便于移位和拆除,规定用鲜明颜色和足够长度及截面直径的导线。当电梯投入正常运行之前,所有临时线一定要拆除。8.在较高地方安装电器装置时,必须使用木制的爬梯或工作台。手提电动工具:
1.需要接临时线时,要防止旁人踢倒。并注意远离锐利的边缘,以免破损而引起触电或火灾。
2.在启用电动工具前,应做彻底检查,不能使用损坏的工具,已破损的工具应有标记并及时送回修理,修好后才能去掉标记。
3.在有电容器的线路上工作之前,要用一跟绝缘的跨接线使电容器放电。
4.临时工作灯必须加防止灯泡意外碰撞损坏的防护罩。5.临时灯不能用本身的电线作为悬挂线用。安装部管理制度C版(三级文件)
6.必须把工具、螺栓、垫圈等物远离机器磁场,以防止被吸入转动的部件中。
7.当在不能切断的通电电路上工作时,应使用绝缘的工具。
8.触电是使用电气工具的主要危害,使用电器工具时必须保证有效接地防止触电。
9.不要拆除三孔接地插地,以保证有效接地。10.电气工具的电线不用时要把电线绕好。
11.拿取工具时不要利用其导线作为提卸或拖曳之用,也不能随意把工 具抛掷。12.防止起负荷使用。
13.使用手提砂轮机前,应详细检查(包括砂轮是否损坏),防止发生
意外。
14.不能把电动工具当作其它用途使用。
15.当调整工具,刷清切屑和揩清工具时,应先切断电源。一般工具
1.应保持工具处于良好状态。
2.有破损裂纹的扳手一律不能使用,也不能使用随意加长的手柄。3.不能把改锥当作冲头使用。
4.不可使用没有装上手柄的锉刀,不可把锉刀当作撬棍使用。爬梯
1.只可使用非金属制成的,带有安全脚的梯子。
2.使用梯子之间,应检查其有无缺陷,如检查出有缺陷的梯子,必须挂贴“禁止使用”标志。
3.只可使用有足够长度的梯子,接长的梯子禁止使用。
4.摆设梯子时,梯子顶部应较支点高出一米以上,若长度不够时,不可随意加长梯身。
5.摆梯的地方若对人造成干扰,梯底应派人监护。当梯子不用时,应立即搬走。安装部管理制度C版(三级文件)
护栅
1.建筑承包单位应在电梯井道口装护栅和踢脚板。安装施工组长有责任检查此项工作的完成。
2.井道口护栏高度最少1米,而护顶底及中间的木板最少宽100毫米以上,护栏应作为移动式,方便施工人员进出。脚手架及工作台
1.脚手架、工作台应采用坚固可靠的材料,不能随便架设临时脚手架,当攀登脚手架作业前,应仔细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可靠。
2.脚架的工作台应最少由两块250毫米宽,42毫米厚的木板做成,其长度应伸过支承处150至500毫米。任何木板不能跨过距离超过3米的支撑,也不能伸出到走廊的过道上,以免遭受意外。3.为了保护在工作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应有盖板防护。4.不能因方便工作而随便拆除或锯断脚手架的部分结构。
5.如果升降工作台装在电梯导轨上,其材料必须要轻,构造要坚固,并有护栏及备有可靠的安全钳等。
6.安装工作平台时,应首先切断电源。未准许可的人不可使用这种设备。7.升降工作台必须在显眼处设有负载名牌,不得超载使用。物料人力搬运
1.搬运物件之前,首先观察搬运途径,清除阻塞通道杂物,以防在运途中跌倒。
2.检查物件,除去突出的铁钉及其它尖锐物件,搬运物件须戴上手套。3.当在电梯井道内进行吊运工作时,其它人员一律不准入内工作,在进行吊运工作期间,每天应小心检查各索具,滑轮缓等工作。4.利用铁滚方法搬运物件时,要提防手指和衣物被扯入滚下。
5.用铁棍撬起或移动物件时,要考虑撬棍及其支点的强度,同时要顾及在滑脱时身体不致受到伤害。起重及其装置 安装部管理制度C版(三级文件)
1.吊链应经常进行保养和维修,以确保链轮与链子之间有适当的润滑,一般情况下每月加油一次,在进行起吊前应对吊链进行有效的检查,不能超载吊卸。
2.在吊卸重物时,人不能超载吊卸。3.不允许其它人员使用起吊设备。
4.当用铁棍、撬杠、千斤顶等工具移动重物时,对手和脚的位置应特别注意。
5.决不可把提升设备的链条中的一段,用来捆绑起吊物件。6.要经常检查起吊用钢丝绳,在用钢丝绳时一定要戴手套。7.必须把提升设备装稳,使承受载荷以后不能移动。特别说明:
1.特殊工种人员,如:电焊、气焊工等,必须持证上岗,并配有看火员。2.所有在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管理,遵守国家、北京地区及本工地的一切安全规章制度,遵守安全手册的规定。如有违反上述规定的情况,一切后果由违反者个人承担。
安全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人:
日期: 年 月 日
7.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篇七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第一条 强化安全技术管理与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生产安全的基础保障工作。
第二条 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应组织工程部长、技术主管、安质部长、专职安全员,根据项目施工方案制订安全技术交底计划,明确项目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哪些安全技术交底,根据安全技术交底的重要性,界定安全技术交底权限,规范安全技术交底的时限要求。
第二条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逐级进行,项目技术主管要深入到全体作业人员,对外协队伍作业班组、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针对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潜在危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应将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向施工员、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详细交底,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第三条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内容具体、明确,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符合现行的安全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四条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要有书面的签字记录,要求交到每一名作业人员,当作业环境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五条 临近市政施工,要调查清楚高架线、地下管线位置和影响范围,要根据安全协议,通知设备单位和负责三电迁改的单位到场,对三电及其他管线的位置和施工方法、施工位置进行相互交底并签字确认,避免事故发生。一旦发生营业线设备、国防光缆及地方地下管线损坏事件,必须立即上报各相关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
第六条 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交底范围、设计情况、施工 前的安全准备工作、施工程序、施工方法、主要安全风险、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和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条 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1、工程项目和项目分项工程的概况;
2、工程项目和项目分项工程的危险部位和危险源;
3、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预防措施;
4、施工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5、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
6、一旦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抢救措施等。第八条 按施工方法、工序,抓好一般性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有:
1.土方工程。根据基坑、基槽等挖土深度和土的种类,选择开挖方法,确定边坡的坡度或采取哪种护坡支撑和护地桩,以防土方塌方。
2.架子工程(包括模板支架)、工具式脚手架等选用及设计搭设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3.高处作业的上下安全通道及其它防护措施。
4.安全网(平网、立网)的架设要求范围(保护区域)、架设层次、段落。
5.对施工用的塔吊等垂直运输设备,位置搭设要求,稳定性、安全装置等的要求和措施。
6.场内运输道路及人行通道的布置。
7.编制施工临时用电的组织设计(方案)和绘制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最短间距没有达到最小安全距离时采取的防护措施。
8.防火、防毒、防爆、防雷等措施。
9.在建工程与周围人行通道及民房的防护隔离设置。
10.各类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措施。
11.临近既有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防护及隔离围挡措施。第九条 加强特殊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做好以下交底工作: 1.对于特殊工程,如大型吊装、深基坑、以及各种特殊架设作业、脚手架(含模板支架)、拆除工程等,必须制订单项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要有设计依据、计算书、图文说明等内容。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性能及特性,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交底。
第十条、重视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1.一般工程可在施组或方案的安全措施中,编制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对于危险性大的工程,应编制单独的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
2.夏季施工安全措施。主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并制定相应措施。3.冬季施工安全措施。主要是制定防风、防火、防滑、防煤气中毒等措施。
4.雨季施工安全措施。主要包括防触电、防雷击、防塌方及其它成品、半成品的防雨、防水措施。
第十一条 落实分级安全技术交底是搞好安全技术交底的重要环节。
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总工程师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领工员和技术负责人进行详细交底。
2.施工工艺的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部技术人员负责向作业班组长和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3.领工员、班组长每天布置生产任务时,应针对当天的工作任务、作业要求、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向作业人员进行班前讲话,并将参加人员名单和内容记录在班组活动中。
4.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施工前,应召开交底会,由项目部技术 3 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实施。
5.凡涉及安全质量的技术交底书应交安质部1份,以便现场督促检查。
第十二条 安全技术交底的时间规定:
1.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在项目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或每道工序开工前,随相应的施工技术交底一同下发。
2.技术人员向各班组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在项目部分项工程开工前一天进行。
8.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篇八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2019
年
X月
XX日
施工单位
工作内容
交底提要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质量交底
及
现场要求
交底内容:
一、施工现场安全交底:
1、作业现场基本要求:
1)
施工现场需动火、挖掘、临时用电、吊装、高处、管线打开、受限空间、脚手架作业时必须办理相关票证,并严格执行各项票证的管理规定,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
2)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3)
承包商入场后必须对所以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机械安全、电气安全、起重安全、防火防爆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内容;
4)
进入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颌带,安全帽完好);
5)
高血压、恐高症等有职业禁忌症者,严禁登高。身体不适、过度疲劳者,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6)
班组必须设置专(兼)职安全员,对作业现场全程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7)
每天作业前,现场负责人或专(兼)职安全员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及安全交底;
8)
施工现场作业区域设安全警戒线警示标识,现场设备、材料、工具摆放合理;
9)
对作业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要及时回收处理;
10)
天气恶劣(如大风、雷雨天气)禁止施工作业。
2、用电作业安全须知:
1)
必须办理临时用电许可证,作业时必须持票证上岗;
2)
电气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严禁带电操作,并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
带电作业时必须由专人监护,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操作。
4)
新箱变安装后与原电气系统进行接口,注意原电气系统回路要求,接线前严格进行验电、核相、接地等作业,防止人员触电及线路返送电。
5)
送电时严格按照线路送电要求进行操作,配带绝缘手套等防护工具。
6)
送电前熟悉试运行方案,按要求进行操作。
3、行车安全须知
1)
驾驶员必须有合格驾照,行车过程中须遵守交通规则及油田道路规定;
2)
出车前做车辆性能(刹车、安全带、供油等)自检,严禁带病出车,酒后驾车;
3)
车辆定期归厂检验;
4)
驾车、乘车人员上车必须系安全带;
5)
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禁止聊天、抽烟、接打电话;
6)
车辆驾驶员必须有行车驾驶证;
7)
行车驾驶证必须与车型相符;
8)
严禁超员超载、严禁客货混装、严禁超速。
二、施工现场技术交底:
1)、基础施工
(1)根据现场地质条件确定坑口的开挖坡度,防止基坑的坍塌;坑口严禁堆放物品,坑口堆土要及时清理;两人同时开挖时,不得面对面或相靠太近作业;向坑外抛扔土石时,防止土石块回落伤人;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塔位上方危及铁塔、人身安全的孤石要清除;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设安全监护人。对于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基坑需采取相应措施。
2)、杆塔校正
(1)高处作业
登高时应检查好攀登位置,高处作业前系好牢安全带,所用工具和材料放在稳妥位置,杆上需要上、下交叉作业时,应相互关照。
(2)电杆校正
进行电杆校正时,先做现场调查,确保校正过程满足安全要求;另外,为了触电事故的发生,应先测量所组装铁塔的接地电阻,在线路两端做好接地,确实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
二、对本工程安全薄弱环节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1)、施工所选用和采购的机械、工器具隐患,可能给施工人员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①、把好施工机械、工器具、材料、安全防护用具的采购质量关,必须是合格厂家的合格产品,使用前必须进行产品性能、质量的检验、试验、鉴定合格方可发放使用。
②、在使用中做好运行、维修记录和定期检查、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2)、普通工(民工)队伍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易失控
①、落实培训计划、各工序开工前都必须对零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不断地提高安全意识。
②、指定专人负责零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与零工队伍签订安全施工合同,明确责任。
(3)、职工长期在外,加上野外工作艰苦繁重,易产生急躁求快心理,使个别职工忽视安全,极易出现习惯性违章。
①、认真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培训率达到100%。并通过安全日活动和班组会,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分析和安全教育,树主“违章就是事故的思想,对违章者实行重罚,对安全绩优者重奖。
②、做好职工的后勤保障、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具体落实到人。
(4)、在施工高峰和繁忙阶段,易出现安全管理漏洞。
①、安全管理设专人专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级的安全管理措施。
②、建立安全监控网络,各工作岗位都必须设安全监护人。
③、不间断地进行安全巡回检查,越紧张越要加强检查监控
(5)、重要的交叉跨越(跨公路、高压线路、河流)危险性大,易发生意外事故
①、对于较重要的交叉跨越施工,要现场调查、制定可靠的安全技术方案。
②、跨越架的搭设要专人监护和紧线前的检查。
③、对重要公路要做好交通管制工作,防止发生来往车辆撞击越线架和人的事故。
④、跨越电力线的停电工作,严格实行停电工作票制度,并要求退出“自动重合闸”装置。
(6)、高空作业危险性较大,特别是附件安装,感应电可能造成伤害。
①高空作业必须正确配带和使用安全带和两道防护绳。
②关键部位设专人监护。
③附件安装及导线调整处,工作前所有位置人员都应检查安全接地是否接好。
交底人:
接受人:
9.夜间安全技术交底 篇九
夜间施工相对于白天来说,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做好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减少事故财产损失,尤为重要。现我部专门介绍夜间施工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
1、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
2、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安全标牌、护栏、警戒灯等标志。保证行人、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3、夜间施工时,各项工序或作业区的结合部位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施工人员需穿戴反光警示服。
4、夜间施工用电设备必须有专人看护,确保用电设备及人身安全。
5、施工前由专人负责检查确认照明设施配备齐全完好,作业车辆状态良好,运转正常。
6、当晚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提前在白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及时更换。
7、夜间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严禁施工作业。
8、在人员安排上,夜间施工人员白天必须保证睡眠,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不得连续作业。
9、夜间线路施工作业前进行现场三交三查,班组长对人员身体状况进行询问,人员状态是否良好,周边有无带电体等重大危险源。
10、实施具有重大危险源的工程项目时,必须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预案措施,做好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
11、登高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梯子摆放稳固,一人登高,一人扶梯,爬梯时保持三点接触。
12、登高作业前对杆路进行检查,有无松动、裂纹。对金属钢绞线,皮线外表电笔检测。才能接触光缆施工。
13、登高作业一定先选择好安全带挂点,挂好安全带,再进行作业。
14、车流量大的交通主要道口,派专人进行交通协调;避免过往车辆对施工造成影响,同时避免施工线缆对过往人员或车辆造成影响。
10.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篇十
一、总则:
1、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切实加强日常安全技术管理,不断提高监理人员安全业务与自我保护能力。
2、本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以及地方性法规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
3、各级监理人员必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和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4、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安全文明施工,以达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目的。
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1、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与下达施工任务同时进行,固定场所的工种可定期交底,非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要按每一分部(分项)工程定期进行交底
2、新进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再上岗。
3、安全技术交底体系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1页 第4、季节性施工、特殊作业环境必须事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程要求,做到通俗易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7、安全技术交底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经双方确认签字后生效。
8、交底责任人必须及时检查、督促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对严重违章者必须重新教育再上岗。
9、对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进行较为具体和安全技术交底。
三、安全技术交底程序
1、由总监理工程师对专业安全工程师与各专业工程师进行工程总体安全技术交底。
2、由专业安全工程师根据工程进度部位、施工季节、施工条件、施工程序、结合各工种施工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以书面形式经各监理人员双方签字认可。
3、对危险性项目、危险部位可一次性交底,特殊情况可分次交底。
4、以分部分项划分进行交底的,可以一次性交底;部位不同、环境发生变化(高压线等)应单独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四、附则
1、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施工的,将追究监理组领导责任。
2页 第2、对交底责任人交底内容不全、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追究交底人责任及经济处罚。
3、被交底人拒不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违章冒险蛮干,视情节追究被交底人责任并给予经济处罚。
11.安全技术交底 篇十一
适用于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参见“21.1 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第21.1.2.1条。
2.2 材料设备要求
1.传输部分: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
2.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
3.终端部分:信息插座、米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4.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5.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6.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2.3 主要机具
1.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2.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XF尺、小线、线坠等。
3.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2.4 作业条件
1.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2.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
3.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
三、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工艺
1.管路敷设
参见“21.1 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第21.1.3.2条中第1款。
2.线缆敷设
(1)管路采用地下通信管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中相关规定。
(2)线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2)线缆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且与线缆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以免造成线缆的变形与损伤。
3)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
4)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线缆应分隔布放,且中间无接头。
5)线缆端接后应有裕量。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0.5m~lm;工作区为10mm~30m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3m~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6)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8倍。
②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③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7)采用牵引方式敷设大对数电缆和光缆时,应制作专用线缆牵引端头。
8)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0m/min。
9)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10)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表21-10的规定,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21-11的规定。
(3)地面线槽和暗管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并做好带线。
2)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塑料管,暗管敷设对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3)地面线槽应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
4)采用钢管敷设的管路,应避免出现超过2个90°的弯曲(否则应增加过线盒),且弯曲半径大于管径的6倍。
(4)安装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宜小于300mm,桥架内横断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2)电缆桥架、线槽内线缆垂直敷设时,在线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将线缆固定在桥架内支撑架上;水平敷设时,线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的两侧300mm处设置固定点。
3)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缆时,应对线缆进行绑扎。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电缆应根据线缆的类型、缆径、线缆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绑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5)在竖井内采用明配管、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线缆,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竖井内楼板孔洞周边应设置50mm的防水台,洞口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实。
(6)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明配管(槽)或暗配管(槽)敷设电缆、光缆施工技术要求应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 38)、《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 50)的相关规定执行。
3.设备安装
(1)机柜安装
1)按机房平面布置图进行机柜定位,制作基础槽钢并将机柜稳装在槽钢基础上。
2)机柜安装完毕后,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mm;成排柜顶部平直度偏差不应大于4mm。
3)机柜上的各种零部件不得脱落或损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4)机柜前面应留有1.5m操作空间,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应不小于1m,以便于操作和检修。
5)壁挂式箱体底边距地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安装高度宜为1.4m。
6)在机柜内安装设备时,各设备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间隙,以确保空气流通,有助于设备的散热。
(2)配线架安装
1)采用下出线方式时,配线架底部位置应与电缆进线孔相对应。
2)各直列配线架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2mm。
3)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3)各类配线部件安装
1)各部件应完整无损,安装位置正确,标志齐全。
2)固定螺钉应紧固,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4)接地要求
安装机柜、配线设备、金属钢管及线槽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规范要求。
4.线缆端接
(1)线缆端接的一般要求:
1)线缆在端接前,必须检查标签编号,并按顺序端接。
2)线缆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3)线缆终端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2)对绞电缆和连接硬件的端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专用剥线器剥除电缆护套,注意不得刮伤绝缘层,且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应不大于13mm;4类线应不大于25mm。对绞线间应避免缠绕和交叉。
2)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PJ 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然后采用专用压线工具进行端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图21-16的规定。
3)对绞电缆与RJ45 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的卡接端子连接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卡接。
4)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插接件终端处屏蔽罩必须可靠接触,线缆屏蔽层应与插接件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lOmm。
(3)光缆芯线端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2)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3)光纤跳线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4)光纤熔接的平均损耗值为0.15dB,最大值为O.3dB。
(4)各类跳线的端接
1)各类跳线和插件间接触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类跳线长度应依据现场情况确定,一般对绞电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应超过lorn。
5.系统调试
(1)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测试记录表格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第7.0.1条,通常测试仪器具有存储测试记录功能,可自动输出打印记录。
(2)电气性能测试仪按照二级精度,应达到表2l-12的要求。
(3)电缆、光缆测试仪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4)测试仪应能测试3类和5类对绞电缆布线系统和光纤链路。
(5)测试仪表对于一个信息插座的电气性能测试时间宜在20~50s之间。
6.竣工验收
(1)系统工程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附录A表内所列的项目进行检验,若发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纠正。
(2)系统工程若采用计算机管理和维护,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四、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1.线缆敷设和端接的检测要求:
对以下各项进行检测,要求检测结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中第5.1.
1、6.0.
2、6.O.3条的规定:
(1)线缆的弯曲半径。
(2)预埋线槽和暗管的敷设。
(3)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线缆间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4)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5)对绞电缆芯线终接。
(6)光纤连接损耗值。
2.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的电、光缆,应符合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
3.机柜、配线架的安装检测除应符合第21.6.3.2条2款中(4)及3款的规定以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卡人配线架连接模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2)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T568A或T568B端接标准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
4.信息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接线盒应严密防水、防尘。
5.防雷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金属外壳及器件、线缆屏蔽接地线截面,色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端连接导体应牢固可靠。
6.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其内容包括工程电气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4.2 一般项目
1.线缆端接应符合第21.6.3.2条4款中(1)的规定。
2.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第21.6.3.2条4款中(4)的规定。
3.机柜、配线架安装除应符合第21.6.3.2条3款中(1)、(2)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柜不宜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应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高度应与活动地板高度相同,然后铺设活动地板,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应大于2mm。
(2)背板式跳线架应经配套的金属背板及接线管理架安装在可靠的墙壁上,金属背板与墙壁应紧固。
(3)壁挂式机柜底面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
(4)桥架或线槽应直接进入机架或机柜内。
(5)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4.信息插座的安装要求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第4.0.3条的规定。
5.光纤芯线终端的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6.采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时,下列内容的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1)中文平台、系统管理软件。
(2)显示所有硬件设备及其楼层平面图。
(3)显示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
(4)实时显示和登录各种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
五、成品保护
1.系统设备安装时,不得损坏建筑物,并保持墙面清洁。
2.安装设置在吊顶内的线缆、线槽时,不得损坏龙骨和吊顶。
3.应对安装完毕的设备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及污染。地面线槽出线口应加强防水措施。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预埋管线、盒应加强保护,及时安装保护盖板,防止污染阻塞管路或地面线槽。
2.施工前按图纸核查线缆长度是否正确,调整信号频率,使其衰减符合设计要求,以免信号衰减严重。
3.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核对色标,防止因系统接线错误不能正常工作。
4.线缆的屏蔽层应可靠接地,同一线槽内的不同种类线缆应加隔板屏蔽,以防出现信号干扰。
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7.1 环境管理措施
参见“21.1 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第21.1.7.1条。
7.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搬运设备、器材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不损伤器材,还要注意不要碰伤人。
2.施工现场要做到活完场清,现场垃圾和废料等要堆放在指定地点,并及时清运,严禁随意抛撒。
3.操作工人的手头工具应随手放在工具袋中,严禁乱抛乱扔。
4.采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缆时,严禁用肉眼直接观测。
第五章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施工及调试。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设备 1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光缆、跳线等线材的型号、规格、数量等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2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3配线模块、信息插座、连接器等接插件的部件应完整并符合质量要求其型式、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4对上述设备和线材应根据合同、设计文件等对型号、规格质量等进行核对和进场验 收填写验收记录。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安装及产品 使用说明书等实行安全认证制度的产品应有安全认证标志。如果是进口产品还需要提供 商检证明和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设备的中文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等技术文件。二施工机具 1安装机具手电钻、冲击钻、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开孔器、梯子、铁剪、水平尺、钢尺、对讲机等。2专用工具剥线钳、压线工具、切割工具。3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万用表、兆欧表等。
二、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管路敷设→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系统验收 二操作方法 1管路敷设 1钢管敷设敷设前先检查管内侧有无毛刺镀锌层或防锈漆是否完整无损管子不 顺直应调直。1暗敷设 ①砌墙立管钢管宜置于墙中心然后按标高将接线盒稳好。②混凝土墙、板配管可将盒、箱焊在钢筋上敷管时每隔1 m用铅丝绑扎固定。2明敷设 ①敷管时先将管卡一端的螺钉拧进一半然后将管敷设在管卡内逐个将螺钉拧牢。使用铁支架时可将钢管固定在支架上不得将钢管焊接在其他管道上。②水平或垂直敷设明配管的允许偏差值管路在2m以内时偏差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③明配管连接套丝长度不小于管接头长度的一半。管套接好后在管接头两端用地线 夹跨接连接地线。④明配管进入配电箱、接线盒、开关盒、灯具盒用锁紧螺母固定后丝扣露出24扣。3室外管路敷设 ①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壁厚应大于2111I1埋深不应小于O8m。②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所有管口穿人线缆后应做密封处理。4管与管的连接 ①管箍丝扣连接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管箍必须使用通丝管箍。上好管箍后管口应对严外露丝扣不应多于2扣。②套管连接只用于暗配管且管壁厚大于2I1I1非镀锌导管。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径的22倍连接管口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焊口应焊接牢固严密。③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采用套管熔焊连接。④镀锌钢导管、可挠性导管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接地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的软铜导线并用专用接地卡做跨接连接。5管与盒、箱的连接 ①盒、箱开孑L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②管口人箱位置应排列在箱体二层板后跨接地线应焊在暗装配电箱预留的接地扁钢上管与盒跨接地线可焊在暗装盒的棱边上管人盒、箱里外均应采用螺母锁紧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3扣。两根以上管人盒、箱应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6金属软管引入设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金属软管与钢管或设备连接时应采用金属软管接头连接。②金属软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间距应不大于1 m。③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体。2线槽安装要求 1线槽直线段连接应采用连接板用垫圈、弹簧垫圈、螺母紧固连接处应严密平整无缝隙。2线槽进行交叉、转弯、丁字连接时应采用单通、二通、三通、四通等进行变通连接线槽终端应加装封堵。导线接头处应设置接线盒或将导线接头放在电气器具内。3线槽采用钢管引入或引出导线时可采用分管器或用螺母将管口固定在线槽上。4建筑物的表面如有坡度时线槽应随其坡度变化。5线槽盖板安装后应平整无翘角出线口的位置应准确。6在吊顶内敷设时如果吊顶无法上人应留检修孔。7穿过墙壁的线槽四周应留出50ram空隙并用防火材料封堵。8金属线槽及其金属支架和引入引出的金属导管必须接地可靠。9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时线槽本身应断开槽内用内连接板搭接不需固定。保护地线和槽内导线均应留有补偿余量。10敷设在竖井、吊顶、通道、夹层及设备层等处的线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的有关防火要求。3桥架、线槽的安装 1桥架、线槽的附件其规格、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附件与整体强度一致。镀锌层镀件厚度≥10�0�8m。2桥架、线槽的安装在无吊顶处沿梁底吊装或靠墙支架安装支撑点或吊点间距不大于2m接口及转角处均应有支撑点。沿同一路径敷设的桥架、线槽、插接母线宜共用支撑点或吊点。支吊架、托臂的安装全部采用成品件安装应牢固可靠。3桥架、线槽在每个支撑点上应固定牢靠连接板用螺栓紧固螺帽端位于桥架外侧线槽上严禁使用电、气焊开孔。4桥架、线槽在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能小于该桥架上电缆最小允许的弯曲半径桥架、线槽的上面距梁底面不小于10nun。5整个桥架、线槽应可靠接地。接地方式可采用软铜线在每段桥架线槽两端连接或 采用镀锌扁钢沿桥架、线槽全长敷设。4管路的敷设同时应符合下面的要求 1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预埋线槽的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线槽直埋长度超过30m或在线槽交叉、转弯时宜设置过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2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如布放4对对绞水平电缆或四芯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3采用钢管敷设的管路应避免出现超过2个90。的弯曲否则应增加过线盒且弯曲半径大于管径的6倍。4安装电缆桥架和线槽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0ra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处不宜小于50mm。②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的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与建筑物的固定间距线缆应小于2m距地面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③明敷的金属线槽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和线槽连接处转弯处每间距3m初离开线槽两端出口O5m处。④线槽、线管的连接处必须用导线跨接连通。5管道、桥架、线槽在竖井内敷设除应符合上述要求竖井进口处应设置50mm的防水台上下层的洞口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实。6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明配管槽或暗配管槽敷设电缆、光缆施工技术要求应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
38、《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 50的相关规定执行。2缆线的敷设 1敷设线缆前应对线缆进行核对缆线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电缆敷设必须设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说明敷设电缆的根数始末端的编号工艺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2敷设电缆前要准备标志牌标明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图位号、起始地点。3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4对绞线缆敷设不得布放在电梯、供水、供气、供暖或强电竖井中线缆敷设中不得驳接。5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经的8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6采用牵引方式敷设大对数电缆和光缆时应制作专用线缆牵引端头。7管路两端设备处线缆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冗余。导线两端应按照图纸提供的线号用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线号来进行端子接线并应在图纸上进行标识作为施工资料进行存档。8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lOmmin对光缆的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9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应分隔布放最小的净距应符合表3-5-1的规定 与其他管线最小的净距应符合表3-5-2的规定。对绞电缆与电力缆最小净距 表3—5-1 最小净距mm 5KV·A380V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150 30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10 80 150 对绞电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表3-5-2 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m 垂直交叉净距mm 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热力管包封 500 300 给水管 300 20 煤气管 150 20 压缩空气管 300 20 10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槽、桥架顶部距楼顶或其他障碍物不宜小于300ram。2电缆桥架内线缆垂直敷设时在线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将线缆固定在桥架内支撑架上水平敷设时线缆应在缆线首、尾、转弯及每隔5m处进行固定。单 位 范 围 条 件 3线槽内布线应顺直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布放缆线应每隔15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11电缆敷设完毕后两端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各拐弯处、直线段应整理后得到指挥人员的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可掐断。12线缆终接后应有余量。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O51 m工作区宜为lO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一般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3设备安装 1机架与机柜安装 1按设计要求进行机架、机柜定位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或墙上但不能直接固定在活动地板的板块上。2机柜安装完毕后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2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ram成排柜顶部平直度偏差不大于4mm。3机柜上的各种零部件不得脱落或损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4机柜前面应留有15m操作空间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应不小于O8m以便于操作和检修。5机柜、机架有抗震要求时应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进行加固。6在机柜内安装设备时各设备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间隙以确保空气流通有助于设备的散热。2配线架安装 1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接线端的各种标志应齐全。2安装螺丝应上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直列配线架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2mm。3配线架的接线应整齐有序按用途划分好连接区域且有相应的编号标识有利于维护管理。4如缆线是从配线架下面引人配线架底部位置应与电缆进线孔相对应。3接地要求 1线槽接地方法应用不小于25mm2的铜塑线与主体钢筋接地。2各机柜、机箱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3机房设备采取两种不同的接地方式时独立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接地线应为不少于16mm2的铜塑线。4连接硬件和信息插座安装 1信息插座安装应牢固可靠不松动并排安装面板高度应保持一致做到美观整齐。2接线模块安装要牢靠稳定无松动现象。3信息插座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表明终端设备的类型和位置编号等以便、维护使用时区别。5线缆的终接 1线缆端接的一般要求如下 1线缆在端接前必须检查标签编号并按顺序端接电缆尽量避免相互交叉。2线缆终接必须接线正确连接牢固接触良好配线整齐、美观、标牌清晰。3线缆终接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厂家安装技术要求。2对绞电缆和连接硬件的端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专用剥线器剥除电缆护套注意不得刮伤绝缘层且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应不大于13mm4类线应不大于25mm。对绞线对间应避免缠绕和交叉。2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然后采用专用压线工具进行端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按T568A或T568B两种接线方式但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接线方式不应混合使用。T568A的接线顺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T568B的接线顺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3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与插接件终端处屏蔽罩必须可靠接触线缆屏蔽层应与插接件屏蔽罩360�0�2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3光缆芯线端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2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3光纤跳线的活动连接器在插人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4光纤熔接的平均损耗值为O15dB最大值为O3dB。4各类跳线的端接要求 1各类跳线和插件间接触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2各类跳线长度应依据现场情况确定一般对绞电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应超过10m。6布线系统的测试 1综合布线系统测试主要是对对绞电缆的电气性能测试和光纤性能进行测试。进行五类4对对绞线缆测试时测试仪器的精度必须达到TLA 1evel二级精度进行六类。4对对绞线缆测试时测试仪器的精度必须达到TLA level三级精度要求。测试项目主要有接线图、长度测量、近端串扰损耗、衰减量、回波损耗、时延和时延差测量等。光纤测试主要是对光纤的长度、衰减量、损耗值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按照《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YDT1013或相关的国际标准的规定执行。2测试仪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的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三、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1线缆敷设和终接的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 12中第5.1.1、6.0.2、6.0.3条的规定对以下各项进行检测 1线缆的弯曲半径 2预埋线槽和暗管的敷设 3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线缆间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4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5对绞电缆芯线终接 6光纤连接损耗值。2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的电、光缆应符合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3机柜、配线架的安装检测除应符合GBT 503 12第4节的设备安装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卡人配线架连接模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2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T568A或T568B端接方式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4信息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接线盒应严密防水、防尘。5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检测其内容包括双绞线电气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二一般项目 1线缆终接应符合GBT503 12中第6O1条的规定。2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本标准GBT 503 12中第6O4条的规定o 3机柜、配线架安装除应符合GBT 503 12第4O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柜不宜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应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高度应与活动地板高度相同然后铺设活动地板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应大于2mm。2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预留不少于800m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600mm。3背板式跳线架应经配套的金属背板及接线管理架安装在可靠的墙壁上金属背板与墙壁应紧固。4壁挂式机柜底面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5桥架或线槽应直接进人机架或机柜内。6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4信息插座的安装要求应符合GBT503 12第4O3条的规定。5光缆芯线终端的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四、产品保护 1系统设备安装时不得损坏建筑物并应保持墙面和地面的清洁。2安装设置在吊顶内的线缆、线槽时不得损坏龙骨和吊顶。3应对安装完毕的设备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及污染地面线槽出线口应加强防水措施。
【锅炉操作安全技术交底】推荐阅读:
锅炉安全运行操作规程10-03
电锅炉工安全操作规程09-13
锅炉水质化验操作流程06-24
高压锅炉简要操作规程08-11
燃气锅炉操作注意事项09-25
锅炉房设备操作工作流程11-01
372-关于颁发《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通知08-04
锅炉升降平台技术规范08-31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总09-28
汽车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