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2024-08-06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共8篇)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篇一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

宁陕县素有“安康的北大门,西安的后花园”之称。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是宁陕的基本县情。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是安康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县,辖12个建制镇,98个行政村,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21户58385人,农业人口占到全县总人口的78.5%。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针对宁陕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宁陕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宁陕农业生产总值逐年稳步提高。财政支农投入进一步加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设施农作物面积,依托“一村一品”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9万吨,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6亿元,同比增长6.6%。,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向着规模特色效益化迈进。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效,农民增收呈现亮点。“一菌三园”(袋料食用菌,建设板栗园、核桃园、蚕桑园)建设势头良好,2011年食用菌产量358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84%,板栗、核桃产量分别为3320吨和1216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52%和49.20%。特色冷水鱼养殖突飞猛进,以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大鲵养殖产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路子,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以猪苓、天麻等中药材为主的林下药材种植业逐步壮大。2011年全县中药材收获量为172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18.68%,实现现价产值为7169万元,带动了农民增收。

3、设施农业发展平稳起步。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生产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宁陕建成设施蔬菜大棚168栋,日光温室1栋。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4亩,大大提高了蔬菜种植的收益。

4、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迅速。以广货街镇“省级生态旅游村和休闲农家乐明星村”---蒿沟村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农业,带动了宁陕各地农家乐蓬勃发展。依托生态山水旅游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影响宁陕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

1、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趋同单一,地理环境制约产业发展。一是宁陕处于秦岭山脉深处,山大人稀,平地少坡地多,不能和处在月河川道的区县比较。农民处于生计,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意识不够,这样造成了对环境的过度透支。二是近年来物价上涨,农产品的价格不稳定,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对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三是农业结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木耳、食用菌、板栗、核桃等,农产品比较单一化。要想开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把锁,关键是要发展本县名特优新农业产品,从根本上优化宁陕农业发展结构,增加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农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一是县直涉农部门专业人才少,譬如全县至今无从事蔬菜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据了解全县从事农业生产技术的人员只有5人,从事畜牧生产技术人员也只有8人。二是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才严重短缺,不能有效地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化种养,严重制约了宁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一方面是绝大多数70、80后的农村劳动力不熟悉耕种方法,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在家种植养殖,没有外出务工收入高;一方面农村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农业信息闭塞,不畅通,农民不知道如何依附农业科技实现致富增收。据统计数据显示,宁陕农村劳动力资源数为3619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为17466人次,占到农村劳动力人口数的48.26%。

4、农业经济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带动力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社没有充分发挥应具有的作用。

三、对推动宁陕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1、大力优化宁陕农业产业结构。一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旅游富民、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由农家乐转型为生态农庄经济,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走出宁陕特色生态农业经

济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二是依托大秦岭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积极提升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实施文旅融合,带动农产品的销售收入。三是抓实传统产业。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壮大畜牧业、林业和渔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繁荣,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四是做大特色产业。要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业、冷水鱼养殖业、蜂蜜产业和中药材产业等特色产业。带动全县养殖大鲵和鳟鱼的人数,充分发挥专业养殖合作社的作用,使宁陕成为秦岭大鲵的故乡。

2、集中力量搞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一是出台惠农政策,搞好设施农业发展的各项补助。二是资金方面,应发挥信合、农行的涉农信贷力度。最大化的为农民的农业贷款开启绿灯,简化信贷手续,为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创造可持续的融资机制。三是招聘大批的专业型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四是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保险措施,给农产品上保险,以降低设施农业的风险性。五是大力加强现代农业企业的招商力度,培植龙头企业。六是加快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促进农民对设施农业的信心。

3、畜牧业发展要多元化,规模化。一是扶持有资金有想法的农民发展一些特色养殖。(如:部分珍禽养殖)二是力争每个建制镇都能扶植起一个规模化的畜牧业养殖厂。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养殖转型、升级,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

4、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加大林下种药材的产业发展。一是药监部门要加大药材种植培训力度,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坚持规模化发展。二是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企业来宁陕投资,引领以猪苓、天麻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三是加大对食用菌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应有的高附加值,同时严格控制食用菌产业户数,而不是“一窝蜂式”的发展,有序开采森林资源。

5、加强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和农业技术专门人员。一是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大力提升农民农业文化素质,不仅需要有理论知识的培训,而且还应该注重实践操作的培训,要把知识和培训送到农村的田间地头。二是加大力度招聘配齐基层相关农业专业人才。三是继续加大一村一品的建设,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本土大学生回乡创业。

6、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效益。一是依托生态旅游的大力发展,对本县的农副产品进行精细化包装,做大做强品牌,提高宁陕农副产品的知名度。二是通过平面媒体,报纸、网络等向外宣传宁陕,努力将宁陕打造成为一个新型的、可持续性的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家园。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篇二

1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农业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从现象看似乎取决于人的主观意愿和选择, 实际上它是受许多因素的制约的具有客观性。对于过去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对与促进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帮助。表1是我国2001~2008年的各项农业指标。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是在农业的产值构成中, 种植业产值份额迅速下降, 畜牧业的产值份额大幅度上升, 渔业在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大幅增长以后, 其产值份额定在10%左右。在种植业中, 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值比重显递增趋势, 经济作物的比重也迅速上升;在粮食作物中, 口粮和饲料粮的种植逐渐分离, 种植业的结构由原来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逐渐演变为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我国的现阶段发展在平稳中不断发展, 各项指标都趋于稳定, 这体现出我国农业产业调整的结果。但在新的形势、新的发展要求特别是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我国应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来适应世界的经济共同体的发展要求。

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来看,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近两年调整的确形成了良好的格局。但同时必须看到, 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经济危机之后, 各地农业产业结构如何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 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仍不能适应农业国际化竞争的要求, 与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目标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 问题突出表现在:

2.1 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 农产品优质率较低。

从比较优势来分析, 我国应该重点发展的农产品是:牛、羊、猪等肉类产品;苹果、梨等水果产品;花卉产品;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 这些产品虽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

2.2 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 地方特色不明显。

从全国来看, 近两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平衡, 各地还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 未能形成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狭小的区域内, 而在较大范围内产业间、产品间表现出明显的同构性。这里既有市场信息不灵、供求关系不稳定导致价格和决策失误的原因, 也有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不到位的因素。

2.3 认识上的不平衡。

一些群众在对待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上, 有的持消极等待的态度, 有的则心存疑虑, 不敢冒险, 心甘情愿地沿着老的套路走。农户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很难预料和掌握市场的变化, 因而经常会出现盲目引和效仿行为, 造成地区间、企业间重复生产, 结构趋同, 结果出现农产品的非科学调整下的阶段性过剩和结构性过剩。同时, 农产品技术含量低, 品质不高, 加工业滞后, 产品增值率低都使其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2.4 农业产品利率低, 生产规模难以确定。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中心任务在于如何确立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 使各种生产要素适度集中, 使农业生产成本降低, 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 经营规模到底要多大才符合农业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 各种生产要素适度集中在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

2.5 科技滞后, 知识落后, 创新难度大。

尽管科技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做出很大贡献, 尽管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有了很大提高, 但一些新技术没有应用到农业上, 关键技术的创新明显不足。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 知识结构还很落后, 主要从事小农式的分散经营、封闭式的盲目经营、小规模的传统经营, 由此导致农业经营的小生产与激烈竞争的大市场严重脱节。

2.6 政府的扶持和投入不足。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有很多工作要做, 单靠农业生产者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需要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承担为农业结构提供上述服务的职能。然而中介服务组织具有滞后行, 所以政府应承担的责任是应尽的义务而不是契约意义上的责任。政府服务便缺乏稳定、连续、可靠性, 增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和难度;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太少, 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3 造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问题的历史因素分析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中国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路线。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建设苏联帮助我国新建和改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 重工业投资占五年工业投资总额85%, 农业所在的比重很低。

1955年, “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1956年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1958发动了“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的全民运动, 集中力量发展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 农业再次没有得到发展农业结构还很单一。1979-1996年:产业结构趋优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加速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市场化改革。1978年推行农业经营的家庭承包制;增强农业和提高轻工业的比重;1987年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肯定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 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长期遭到破坏的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农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也十分明显。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7亿元增加到了1996年的22353.7亿元。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 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日趋合理。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 完全按照中国的比较优势配置资源, 而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发展。

4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原则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项长远浩大的工程, 因此, 必须按经济的规律统筹规划, 科学安排, 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4.1 遵循市场为向导的原则。

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满足社会对农业产品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向的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能局限本地市场, 要面向全国, 着眼国际适应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要求。不仅要瞄准农产品的现实需求, 还要研究和着眼于潜在的, 预期的市场需求, 增强国际竞争力, 以便在未来的市场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4.2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由于经济危机的发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进一步扩大农业区域分工实行优势互补, 使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能更好的调整各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 逐步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区、专业生产区, 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益。

4.3 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科技是现今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抓住改造传统产品和开发新产品的两大重点。当前全球农业正朝着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新农业科技革命, 抓住机遇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4 人与自然和谐,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

要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严格保护耕地、林地、草地、和水源地, 防治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实行可持续发展。

4.5 紧跟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则。

在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 市场机制是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 但在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等方面失灵, 需要政府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失灵所造成额问题。

4.6 坚持农民自愿原则。

农民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只有尊重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把自主权真正交给农民, 让农民按照市场导向做出自己的选择。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新时期,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5 农业产业调整的措施

5.1 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切实加强优质农作物、畜禽及水产品品种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 把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发展优质品种, 首先要按科学规律办事, 严格选种, 认真引进, 逐步推广;其次要考虑农民的实际接受能力, 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技术扶持工作, 大力推广一批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先进实用生产技术。要加强农业的国际交流与技术合作,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5.2 加强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提高加工转化能力。

要加强优质专用粮棉油生产基地、绿

色食品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适应新的消费需求。要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 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 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要鼓励和允许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 与农民签订合同, 建立联合经营、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加大农产品加工转化力度。

5.3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要通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搞活农产品流通, 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销售不畅的问题。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完善配套设施, 当前尤其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要加强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 要发展生产基地与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紧密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 拓宽农民进入农产品流通渠道和市场。

5.4 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 加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投入力度。国家各项农业建设资金, 要调整建设重点和投向, 积极扶持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 加快农业利用外资的步伐。金融机构要根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合理调整贷款结构, 农村信用合作社也要坚持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 支持农户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贷款利率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浮动, 拓展多种担保形式。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企业信誉等级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适当扩大授信额度。

结束语

农业是国家人民的基础, 政府在政策上, 不仅要继续保护和支持主导产业发挥优势, 还要注重指导农户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对那些目前尚未形成经营规模但有明显开发优势的潜在产业, 要进行重点培育。政府应主动调整我国农业产业保护政策, 实施工业反哺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此外, 在人口控制政策、劳动力转移政策、农产品深加工政策、土地政策、科技政策、品牌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只有这样,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中的现代化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郭翔宇.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2]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3]李秉龙等.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

3.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篇三

摘 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形势的变化,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

1 吉林省地理位置及农业资源状况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东北亚的腹心地带。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8.98%。全省总人口2746万,其中乡村人口1279万,占46.7%。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部是松辽平原生态区,素有“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的称号,西部是草原湿地生态区,也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

2014年吉林省粮食单产达到941.96斤/亩,比全国平均水平的718斤/亩高出223.96斤/亩,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位置。粮食播种面积7501.10万亩,比上年增加316.2万亩,居全国第9位。全年粮食总产量3532.8万吨,居全国第4位。其中,玉米产量2733.5万吨;水稻产量587.6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56.7万吨。全年生猪出栏1721.1万头。生牛奶产量49.3万吨。禽蛋产量98.5万吨。

2014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70.2亿元。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888.6亿元;林业增加值65.3亿元;牧业增加值546.1亿元;渔业增加值24.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5.6亿元。

2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2.1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畜牧业增长空间大 吉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在全国各省中居于中等地位,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构成看,农业和牧业总产值占比90%以上,农业产值略高于牧业产值。林业和渔业发展速度较慢,因此,农业和畜牧业是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的主要依靠。但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虽然产量大,但是利润低,受自然灾害和经济环境影响大。[1]因此在保持农业发展的前提下,畜牧业发展的空间更大,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林业和渔业的发展速度。

2.2 农作物品种单一,缺乏精品特色 吉林省农作物种植中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玉米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70%以上,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5%左右。其他农作物稻谷,豆类和薯类总种植面积是20%左右,花生,甜菜,烟叶,蔬菜,果园等的种植面积不足10%。虽然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吉林省玉米品种单一,基本上属于普通型和淀粉含量较高的玉米,糯米,甜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占比很低,这使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2]玉米,稻谷,豆类,薯类没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知名度不高,使吉林省农作物的经济价值被低估。

2.3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产业化程度弱 吉林省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3]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生产比较落后,还处于家庭式生产模式,现代的机械化耕种方式难以形成规模,农业耕种成本高,费用高,农作物价格国际市场竞争力低,导致国外廉价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大量进口我国。另外,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很多农业企业只能初级加工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

2.4 农业产业链不完备 吉林省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备,在产业链的上端农产品生产环节优势较大,但是在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环节比较薄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精深加工不到位。在流通和消费环节,粮食作物和畜牧产品缺乏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这导致整个农业产业链利润率上不来。

3 优化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对策

3.1 优化农业产业链 农业产业不应该只依靠数量取胜,应该注重提高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农户种植过程中,应该转变观念,选育高产、优质、抗病虫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农业品种;通过高效栽培技术,强化种植过程控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作物结构,适时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耐寒的大豆、杂粮、薯类等作物的种植,发挥吉林省特色产品的优势,增加蘑菇,木耳,人参等的种植面积。另外,吉林省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天然粮仓的优势,发展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增加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作物,实现以农牧结合、循环发展,向畜牧业大省发展。[4]

3.2 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和企业正踊跃变身网商,将自家或收购的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正成为互联网销售的热点。互联网开创了一种农产品流通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扩大农产品的销售空间,还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预测市场信息,实施合理的农业种植养殖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产量,降低农业风险。

3.3 加大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政府要鼓励金融服务机构为农村中小企业和龙头加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特别是对农业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国家财政可减免营业税或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由此形成的亏损。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要为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服务。农业发展银行设置县级支行,发挥其政策性支农作用。三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公司,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配套服务,分散农业高风险对信贷资金安全的影响。

3.4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吉林省很多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农业产业生产和交易的成本高和农民生产生活的不方便,甚至影响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吉林省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从农资销售网点,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农机服务机构,农业示范区建设,道路,水利,农田林网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改善。政府也可以考虑通过将农业补贴转化为农村福利补贴,直接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5]

参考文献:

[1]王淑珍.吉林省农民增收对策研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1):101-102.

[2]郭庆海.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玉米科学,2011,19(5):128-133.

[3]孙晓华.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可持续性研究[J].吉林农业,

2013,1,31.

[4]武晓斌.吉林省农业产业链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尹义坤,潘鸿,胡胜德.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与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2008,7(4):39-40

基金项目:2015年吉林省市社科联项目(项目编号:省市1505)。

作者简介:

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篇四

——合肥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实践调查报告

导语: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定义为:农业生产活动中劳动、资本、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使用的重新配置。因此,农业结构调整范畴应包括与农业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同时还应包括国民产出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它是当前农业、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业效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战略措施。在诸多因素中,生产力是决定因素,因此,农业结构调整是随着农业、农村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进行的,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

一、调查目的

了解近年来合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方式和成果,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变化,从结果看成绩,从三农看合肥发展,从合肥看安徽崛起。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 合肥郊区农民及三县农民,三、调查方式

1、文献查阅: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

2、网络查阅:安徽省农业网,合肥市农业局网站,其他相关网站

3、实践查阅 :三县农村农民和相关政府机构

四、调查时间:2010年7月15日――――2010年8月15日

五、调查内容: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合肥农业基本情况。(二)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提出合理的建议

六、调查结果

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连续六年实现增产丰收;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四年实现增长跨千元;农村土地复垦整理和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农业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调整在转型(以肥东县店埠镇为例)

肥东县店埠镇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去年实现农业大丰收,畜牧业发展也上了新台阶,据统计,2009年该镇共出栏猪5.4万头,出栏家禽240万羽,产奶1320吨。

店埠镇的“一村一品”只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市农委负责人介绍说,合

肥正在大力推进经营业态和理念的创新,加快农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内涵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目前,市级以上‘一村一品’和特色村镇突破230个,全市百亩以上苗木花卉精品园160余家、草莓种植大户85户,休闲渔业150处、面积5万多亩;全市各类涉农专业批发市场超过200家,商贸流通、货运企业507家,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1313家;现有星级农家乐121家,全国农业观光游示范点3个。2009年,乡村游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7.7%和31%。”市农委负责人如数家珍。

2、分散经营向规模发展

合肥市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抓手,正在积极探索土地集中经营、合作经营、统一服务型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2009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72万亩,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3%。

专家研究发现,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可以加快推动农作物种植机械化,有利于统一实施综合服务,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合肥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作业面积达640万亩,农机农艺结合亩均节本增效47.8元;全市建立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303个,搭建124个村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统一开展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

告别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合肥涌现出了一大批“农场主”。目前,全市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817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64家。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50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带动市内外农户180多万户,户均增收1650元。

3、科技种田让农业升级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合肥通过推进经营主体和要素支撑创新,把农业升级的动力寄托在科技驱动上。

“加快农业发展动力主要依靠土地、农资消耗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转型升级。”市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正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已建立市县农业科技推广与龙头企业技术研发机构60多家。2006年以来,安排近亿元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

此外,通过深入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四大高产创建”活动,合肥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2009年,小麦平均单产由2005年的273.4公斤/亩提高到350.3公斤/亩,水稻平均单产由404公斤/亩提高到508公斤/亩,粮油优质率达96%。

4、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长丰县为例)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组织实施“江淮分水岭岗区长丰吴山南瓜生产基地”、“环巢湖流域圩区10万亩水生蔬菜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

为推进南瓜基地建设,该市引进了全国知名南瓜科研企业合肥江淮园艺研究所,推广种植黑丰、江淮大蜜本、红贝、金太阳等优新品种,建立南瓜合作社,先后同上海、陕西、河南、山东及本地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签定购销合同。市财政对基地集中连片发展规模达500亩以上的,给予最高达400元/亩的资金奖补。对品牌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给予额外奖补。

目前长丰县吴山镇车左村集中连片冬南瓜基地规模达3000亩,延绵周边及岗集镇几个村面积近万亩。现正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培育龙头合作组织、强化品牌建设、发展采后保鲜加工,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5、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万亩蔬菜园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将群众一家一户的耕地整体治理,通过土地流转统一发包给农业龙头企业开发,以此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记者日前从合肥市万亩蔬菜园区建设现场观摩会上以解到,我市正通过这种基地连片开发,产业块状覆盖的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万亩土地复恳新农村建设项目区,安徽绿润农业公司已通过招商引资进驻基地,从事露地蔬菜集中连片种植。远远望去,数十台大中型机械来回旋耕、覆膜,整个基地呈现出一片白色的“海洋”。

按照规划,这里将在3-5年内发展成4万亩左右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集中连片种植青刀豆、胡萝卜等优质蔬菜品种,企业年加工产值将超过亿元规模。在属于江淮分水岭缺水地区的吴山镇车左村、北份村,当地通过引进南瓜、冬瓜等耐旱作物品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目前连片播种面积已达到1.2万亩,亩均增收2000元。

我市目前已出台相关政策,对集中连片开发的设施栽培和露地蔬菜根据规模分别给予亩均2500元、300元以上的奖补措施,大力扶持新建基地和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我市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全新格局

6、加强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产品信息网络、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尽快制定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标准,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抓好农业信息尤其是农产品生产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工作,为基层、农民、农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升级、产业化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用标准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用标准化的手段培育名牌农产品,用标准化的措施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尽快完善监测手段,加大对农产品的质量监测力度,尤其是对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7、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初步适应了农村二、三产业兴起和农业人口逐步向小城镇转移的需要

七、问题:(一)农业结构调整尚处在适应性结构调整阶段,与战略性结构调整目标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

1、农业产值结构:种植粮食产值比重仍然较大,瓜果蔬菜产值比重逐步提高,花鸟鱼木产值有待提高 2.对以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及市场的研究还有待深入。都在搞结构调整,结构雷同现象较为普遍;都在搞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效益却不很显著。

3、农业产业化经营刚刚起步,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还不太大,加工档次较低,即使是龙头企业,其经济实力也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还不够强。

4、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科技队伍已难以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缺乏科技人员的指导和服务。

(二)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够健全,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如蔬菜种籽、果树苗木、农药等尚存在混乱现象,农业生产资料营销、农产品营销、加工、农业信息等企业良莠不齐,信誉不高。农民的生产、销售活动还缺乏信息、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加工企业的有力支持,利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

(三)地方财政力量薄弱,支农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人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慢,城乡发展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

八、建议:

(一)农业结构调整要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

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开放型农业。首先要对本地的资源禀赋(自然、区位、经济、社会、人文等)和农业生产的比较成本以及国内外市场深入调研论证,认识自己真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明确农产品贸易的重点地区。

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结构。在充分论证自身比较优势的前提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微观上突出各地特色,宏观上形成合理布局和专业分工,避免结构雷同。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既要考虑适应市场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更要考虑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农产品,生产成本。否则,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就可能导致产品虽然品种、质量很好,科技含量很高,即因较高的生产成本而形不成比较优势,使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构筑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应充分发挥合肥市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促进农业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把农业生产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技术服务,产后的贮藏保鲜、加工、营销等逐步分离出来,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小城镇建设,解决非农化和城镇化滞后的问题。

(二)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对本市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应对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依据加入WTO后对本市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继续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争取本市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2、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3、与周边农业企业合作,强强联手,发挥区域的联合作用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政府的职能是支持、引导、服务。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影响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民往往局限在本地集贸市场狭小的市场空间,难以得到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另外,大多农民尚无资本积累,经营过于分散,也给农业信贷和技术推广带来了困难。这些都在客观上降低了农民作为主体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效果。因此,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主体,其地位与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服务。

首先是财政的支持,增加投资,积极扶持。除增加对农业基本建设、农业信贷、农业科技、农业教育的投入外,还应适当提高对优质适销农产品的保护价水平,实现优质优价。同时,按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政策、法规,使基层干部和农民明确调整方向,保护农民合法自主调整与经营。通过示范项目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

其次,要设法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农业科研及推广应把优质高效放在首位,加速优质新品种的引进、培育、贮备和推广,尤其要加强农产品加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品种与质量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农民增收。

第三,要完善市场体系。目前农产品市场信息不足,流通环节不畅,交易不公等直接影响了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效果。一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围绕农产品市场行情、供求趋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等采集、整理和筛选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传播到基层和农户。二要完善提高现有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建设一些专业批发市场,以引导和带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三要进行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建设,用标准化规范农产品生产,评价农产品质量,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发挥农民创名牌、增效益的积极性。

(四)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组织形式,狠抓特色农业技术服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组织参观学习,开拓农户视野。

2、举办宣传动员和科技培训。

3、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4、搞好发展规划

5.探析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路径论文 篇五

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只是为了调整而调整,必须要树立起联动意识和全局观念。要将着眼点放在调整环境优化和调整机制建立之上,坚持以调整促进产业,再以产业带动调整。我国目前还正处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所有的方向调整和区域布局都应该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当前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还要注重区域特色。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通过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极为不错的区域特色发展方向。各地需要对农产品进行一个统筹性的规划,使主导产品在符合本地特色的基础上向规模化和区域化方向不断发展。就目前而言,农产品之所以会出现难卖现象,主要是因为低档次的农产品的生产过剩,真正优质的农产品的市场空间还是极为广阔的。所以,当前的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应当要抓住各种机遇,使各种“名特优新”品种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3.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要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及其产业化之间的联动,就必须要发挥正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但是,这并不同于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为,而是为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制度。仅靠市场本身的力量是很难调整市场缺陷的,这就对政府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政府一定要以广泛调查和科学论证为基础,利用比较优势原则对各区域加以比较,并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状况,对主导产业加以确定,并制定出相关的产业政策,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形成规模经济,而后便逐渐提升其从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以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3.3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的产业化之间的有效联动离不开市场的导向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不仅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动力,还是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要使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必须坚持以市场为主要导向,还要将农业产品能否适销对路作为具体检验标准。在对市场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之后,需要对流通渠道进行开拓,积极在各地发展“订单农业”,通过销量确定产量。如此一来,就需要对合同制加以全面推行,用法律的形式对合法合同法律效力进行维护。购销合同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农产品与其他加工品销路,先进的农业科技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优质率。

3.4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影响其实非常明显,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并没有非常看重龙头企业的作用,其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没能够得到响应程度的发挥。龙头企业不仅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组织者,还是相应农业产品市场的开拓者,更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整个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关键性的枢纽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必须依赖于那些科技力量和经济实力强大以及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所以,对工商企业加以引导,逐渐使其进入农业的开发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之后,对其的培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将那些有实力的企业朝着龙头企业的方向进行培养。在整个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当地的基地农户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不仅优势互补,还互惠互利,二者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自面对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所造成的损失,更关键的是,能够保护农民的利益,进而调动农民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使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3.5发挥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的引导服务作用也是农业经济结构优化中不可忽略因素,要确保所做的调整能够适应市场,就必须要保证其是在市场基础上所进行的调整,而要实现二者的沟通,就必须要使信息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是因为如此,政府就应当改变原有的生产计划制定和行政命令发布形式,实现典型示范和信息引导。当然,所开展的信息服务不仅要准确全面,还要及时,制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标准。

3.6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科技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所以,需要采取更多的优惠政策,以鼓励更多的民营科技实体、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积极到农村建立农业开发基地,进行农业成果引进和加快农业的科研攻关,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积极在育种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的多抗性动植物新产品。此外,还应该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以尽可能多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增添更多的新项目。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是极为重要的,应将这一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县级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的提高之上,将实验和示范、培训与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

4结束语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甚微紧密,二者相互依存,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就得将其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而我国现阶段无论是在农业产业化还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都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现造成了重要影响。而通过树立联动意识和全局观念、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及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等措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王天喆.湖北省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

[2]曾伟.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资源约束的影响效应分析一一兼论农业经济结构优化J].昆明学院学报,(01):62-66.

[3]赵晓芬.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县域特色经济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15):41-42.

6.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篇六

近年来,平川区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发展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强农思路,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领域拓宽、水平提高、进程加快、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围绕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通过实施压粮扩经、压夏扩秋、培育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发展养殖业等措施,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已形成西甜瓜、玉米制种、畜牧养殖、番茄酱、枣旺饮料等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

1、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西甜瓜和优质洋芋种植。2007年全区良种繁育面积达1.8万亩,其中玉米制种1.3万亩,年产值达到2400万元。西甜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种植面积1.28万亩,产量达到3200万公斤,并建成了5000亩无公害西甜瓜生产基地。复兴、种田的优质淀粉用洋芋生产基地面积达3万亩,产量达4200万公斤。

2、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1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建成了8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分别为水泉、王家山等乡镇的万亩枣树基地,水泉、共和等乡镇的万亩玉米制种基地,水泉、宝积等乡镇的万亩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水泉、宝积、共和等乡镇的养殖基地,共和、宝积等乡镇的万亩番茄、胡萝卜种植基地,水泉、宝积等乡镇的万亩西甜瓜种植基地,共和、黄峤的万亩枸杞种植基地,种田、复兴等乡镇的万亩洋芋、小杂粮种植基地。

3、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根据全区畜牧养殖业区域优势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先城郊(宝积乡、宝积路、电力路)、后沿线(109线、308线)”,“先黄灌区(水泉镇)、后井灌区(红会路、共和镇)”,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博康养殖有限公司、月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卧牛山养殖场等投资500百万元以上的肉牛养殖户6户,形成了以共和为中心的养鸡、养牛业;以水泉、宝积为中心的养猪、养牛业等。规模化养殖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占全区养殖总量的5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今年,我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奶牛产业这一号召,抢抓蒙牛入住白银这一大好机遇,出台了《平川区关于发展奶牛产业的扶持办法》等优惠政策,通过引导扶持,总投资2000万元的白银华盛天润千头奶牛养殖小区已完成基础工程建设,11月中旬正式投入运行。

4、资源转型异军突起。共和镇兄弟村是我区唯一一个回汉杂居的村,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该村群众积极向规模

化养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兄弟村附近的废弃机场厂房、库房等为基地的蛋鸡养殖带和西梁荒山、荒坡改造为基地的蛋鸡养殖小区,通过多种途径启动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新发展了白银鑫河饲养责任有限公司、白银志峰养殖有限公司等多家养殖企业,建成10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2处,新增养殖户20多户,全村蛋鸡养殖户达到58户,存栏30万只以上。使养殖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2006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44﹪。

5、订单农业呈现雏形。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金等方式,建成了洪达临冬淀粉厂、雄征酒业有限公司、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平川区种子公司、白银特澳特蕃茄制品有限公司、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玉米制种,加工型番茄、菊竽等订单农业3万余亩,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脱节的问题,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围绕农产品加工销售,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等形式,已建成平川区种子公司、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1家,其中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今年新引进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3个,分别为北京大北农集团公司投资2200万元、年产30万吨饲料生产线,投资1100万元的白银嘉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和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宁夏丰达凯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签订的2000万元的产权转让及技术改造项目。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

效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加大良种推广力度,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通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下乡、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引进农牧业新品种等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区农业科技普及率达92%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先后引进筛选推广高效、优质、低耗、多抗新品种127个,畜禽良种2000只(套),年推广良种种植面积19万亩,年养殖畜禽良种65万多头(只)。

(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区共有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32个,入社社员2500人,比较典型的有黄湾小康专业养殖合作社、月河养殖合作社,水泉镇中村制种协会、水泉镇养鸡协会、共和镇养鸡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五)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逐步提升农民素质

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30项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的实施,2007年完成农民实用科技培训30场次6000人(次),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1000人的培训任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200人,培训专业有纺织、电焊、装潢、建筑等,通过培训引导,全区劳务输转共计2.6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1.13万人次,自谋输出0.55万人次,就地转移0.9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7587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优惠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并出台了《平川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建立了中区经济开发区,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和进入园区的项目均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入驻园区优惠政策,区财政每年拿出150万元的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二)注重项目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搭建平台。始终把项目建设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资金扶持。与此同时,论证、筛选、储备了一批农业发展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开发水平。一是深入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二是加强农业技术指导,采取农口部门领导包片、农技人员包项目、聘请资深专家讲座等形式,深入基村社、农家院落、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三是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四)坚持面向市场、突出效益、因地制宜和农民自愿的原则,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平川区种子公司、白银特澳特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白银枣旺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制种、番茄、菊芋、大枣、西甜瓜、小杂粮、反季节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8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

(五)在稳定粮食生产和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区域条件科学布局,全区划分为发展不同特

色农业的三大区域,以水泉镇为主的沿黄灌区,主要发展高效立体农业;以宝积乡、共和镇为主的井灌区,主要发展高效农业;以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王家山镇为主的干旱半干旱山区,主要发展洋芋和绿色小杂粮。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快发展,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薄弱环节和明显的制约因素。

一是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不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不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还有待于提高。

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势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

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比较完善、比较紧密的组织网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

7.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篇七

1.1 资源丰富成本低廉

栖霞市现有果园4.33万hm2,柞岚1万hm2,加上棉槐等灌木每年可生产40万t废弃枝条,可生产食用菌3亿多袋。如果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产食用菌10多万t,可增加收入12亿元。

1.2 自然条件优越技术成熟自成体系

栖霞市全年平均气温12℃~13℃,春、秋两季昼夜温差大,是优质食用菌的理想产地。2001年以来,栖霞市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为市、镇、村培养了食用菌科技服务人员20多名,并成立了市食用菌生产办公室和栖霞市食用菌协会,通过引进全国各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结合本地实际,经过反复试验示范,形成了独特的适合栖霞市的袋料香菇春栽和反季节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完成了香菇周年生产供应技术配套,为进一步推动栖霞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市场前景广阔销售渠道畅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营养、保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考察食品的重要内容,食用菌成为首选食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素一荤一菌”的膳食结构。目前,世界每年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需求量以10%的速度增长。除日本、韩国、中国和中国香港等香菇主要消费国家和地区外,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欧美国家成为新的消费重点,在那里鲜香菇价格高达8~10美元/kg。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各地的种菇能手和销菇大王前往淘金。栖霞市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县市食用菌生产量很少,给销售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产品总是供不应求。

1.4 发展食用菌生产是促进果业、农村能源、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利用果树枝条生产香菇等食用菌,促进农民增收,食用菌废菌棒既可作为有机肥施于果园,又是生产沼气的很好原料,还可作为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的粪便和沼渣作为有机肥施于果园,提高果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了果业的高效益、大发展。一些基地村已形成了果树枝条→食用菌→有机肥→优质果品或果树枝条→食用菌→沼气→优质果品的良性循环模式。

2 栖霞市食用菌生产过程及现状

2.1 发展食用菌生产是一条致富路

2001年,栖霞市委、市政府结合栖霞市实际,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了在全市大力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并培育成栖霞市农业第二支柱产业的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全市已经初具规模。其中发展较快的2003年-2004年食用菌生产总量突破了1 000多万棒,其中,香菇500万棒、真姬菇500万棒、平菇等200多万棒,总产6 000 t,可增加收入6 000万元,出现了许多生产基地村和专业大户。不少农民依靠发展食用菌增加了收入,走上了致富路。发展食用菌一般是在农闲和冬季,不影响其他果业和农业的生产,确实是一种投资少、占地少、见效快的产业。

2.2 食用菌品种多样化

近几年,栖霞市的食用菌在主栽品种香菇、平菇生产的拉动下,作为珍稀菇之一的真姬菇栽培发展势头很好,看好的市场价格吸引了一批资金丰裕的菇农或城区老板前来投资,实施定单农业,从2002年的苏家店镇马耳山的两条山洞20万棒,发展到现在的11条防空洞及10多个大棚,年制袋总量达到500多万袋,年产量达到100万kg,菇农年增加纯收入700多万元。形成了以蛇窝泊镇为主,翠屏、庄园、松山、唐家泊、亭口、桃村为辅的真姬菇栽培格局。2004年西城镇毛家村党支部书记毛炳德引进福建古田技术和人才,开创了栖霞市袋料银耳室内栽培模式,当年栽培1万袋获得成功,2005年租赁西城镇赵家村一废弃厂房栽培银耳10万袋,增加纯收入12万元,并逐渐扩大规模。

2.3 香菇生产发展不均衡开始走下坡路

这几年栖霞市食用菌的发展也是起起落落,经历了从2001年-2002年的示范推广阶段、2003年-2004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及2005年至今的急剧下滑阶段。近几年,由于市、镇、村扶持力度降低,村级服务组织基本瘫痪,服务网络不健全、技术操作不到位、生产成本增加等,导致经济效益降低甚至亏损,食用菌生产急剧下滑,负面影响更大。

3 现阶段制约栖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部分领导干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食用菌生产在发展初期需要一定的投入(粉碎机、装袋机、灭菌炉、生产场地、水电配套等),而对于镇、村来说没有一点经济回报,加之市委、市政府对食用菌生产发展考核力度过低,一些镇、村干部认为发展食用菌生产不仅费力而且赔钱,多数干部不愿意干。而这项产业不同于一家一户可以操作的的花生覆膜和苹果套袋,由个人做大做强很难,必须由镇、村统一组织、协调和服务。

3.2 以果障目不思增收

作为果业大市,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果业。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温饱已解决,存在自满心理。有些农民总是大钱挣不来,小钱又不想挣,怕出力,嫌麻烦。看不到发展食用菌的优势和增收渠道,抱着单一的果业这一条腿不放,这种坐、等、靠的思想已经严重制约了栖霞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3.3 发展观念不强有始无终

有些村在市、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发展了食用菌,第2年村里看到集体没有经济效益就不再组织,不发动,一推了之,缺乏有效的协调组织和长远发展的理念,部分想继续干的菇农感到群龙无首,很茫然,终因顾虑重重,被迫终止,因此好多村干了1~2年就下马了。

3.4 整体规模较小

现在整体规模较小,形不成市场,又无加工厂,产品销售被一些小商贩所控制。有限的规模只能由一些零散的小商贩来收购,供应周边市场。他们常常在收购人多的时候提价,挤走小商贩后又压低收购价,相对减少了菇农的收入,挫伤了菇农的积极性。

3.5 乡镇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

大多数镇政府没有成立真正的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甚至没有自己的专职技术员,即使有专职技术员,其工资待遇也得不到保障,积极性受到挫伤,基地村里没有自己的技术员,现场指导跟不上,管理水平太差,影响了产品产量和质量。

3.6 生产资金短缺

这也是阻碍农民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最近几年来,连年自然灾害使果农收入减少,又无钱投入。一些下岗职工也苦于资金短缺无法从事食用菌生产。

3.7 技术部门服务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导致技术指导不及时和许多试验示范难以落实,业务培训甚至业务会议不能参加,市场考察不能进行,技术储备受挫,市场信息不畅。

4 做强做大栖霞市食用菌产业的保障措施

4.1 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宣传食用菌的发展前景,帮助广大群众总结经验教训,消除顾虑,让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发展食用菌是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收,还能促进果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4.2 提高思想认识

要提高广大干部的认识,真正深入基层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协调,认真组织,提供信息。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产品加工和批发销售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树立长远发展观念,实现栖霞市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真正成为栖霞市农业新的支柱产业。

4.3 加大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保服务经费落实到位,切实把栖霞市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为搞好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市场调研和信息服务,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经费,并保证专款专用。同时,各部门应充分利用烟台帮扶栖霞的有利时机,结合扶贫、招商引资等,加大扶持力度,尽量为一些想干的村、农户协调、解决资金、设备、场地等难题,让他们进一步带动周围群众,发挥以点带面的拉动作用,努力把栖霞市建成北方以香菇为主的基地大市。

4.4 加强监督建立奖惩机制

栖霞市政府要把食用菌生产列为岗位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增加食用菌考核份额。建立了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对规模大、持续发展的重点镇、重点村和香菇生产大户给予重奖,彻底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努力打造栖霞香菇名牌镇、名牌村,叫响栖霞香菇品牌。

4.5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明确分工与责任

8.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篇八

一是加强农业种值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坚持市场为导向,强化政策引导,重点发展鲜食玉米、绿优水稻、特种大豆等,加快优化粮食种埴结构步伐。2016年全县调减玉米2万亩;到2020年,全县调减1(1万亩,平均每年调减2万亩;增加鲜食玉米种植面积7万亩,总面达到12万亩;增加特种大豆种植面积2万亩,其他作物1万亩。

二是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加强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监督管理,扶持一批有特色、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规模化经营主体,提高县域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2016年,家庭农场、合作社数量分别达到87家、480家,增涨20%和5%,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到24%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到20%以上。

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应用能力。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建设高标准农田,稳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整合建设资金,创新融资机制,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全县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10万亩。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物联网服务体系。

四是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加快农民职业化为目标,以农业生产服务、农村让会管理为主要内容,培育一批以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立志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县域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16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10人,预计到2020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00人以上。

五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把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结合生态县建设,加强农业面原污染防控、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推动全县农业向绿色、循环、高效方向转变。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到2020年,全县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实现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达到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全县秸秆利用率达到96%以上;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保持在30万亩,有机、绿色食品基地总面积达到12.7万亩,年均递增6%。全县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上一篇:写好中考作文的五大要素下一篇:关于培训合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