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解读中国历史

2024-09-12

西方人解读中国历史(共8篇)

1.西方人解读中国历史 篇一

解读中国儒学思想及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的和谐社会观

和谐社会在中国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儒家思想中就有和谐观念,作为深受儒学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和谐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伴随改革开放,西方当代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其中同样有着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在功利的社会中,越来越疲倦的中国人开始试图寻找精神家园,在几方面情况下和谐思想应运而生了.

作 者:常倩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7“”(35)分类号:B2关键词:儒家思想 孔子 孟子 西方社会思潮 和谐社会

2.西方人解读中国历史 篇二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中国元素,接受美学,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今年出版的《当中国统治世界》引起人们对“棒杀、捧杀”中国热议时,对于中西交流很多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新闻周刊》等媒体认为,中国是“惟一一个没有出现信贷危机或信任危机的大国”。“中国奇迹”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中国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机遇”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此外,好莱坞近几年频频将镜头对准中国元素、中国功夫、中国场景、中国故事、中国服装等充满中国特色的元素被好莱坞采纳并发扬成一种全新的视觉风情。从昆汀的《杀死比尔》,《黑客帝国》中的亮相的中国功夫招式到《碟中谍3》从江南小镇打到上海金茂大厦,再到《木乃伊3》中上海的十里洋场,007《择日而亡》中的旗袍,《变形金刚2》中镶着中国牌照的汽车,《蝙蝠侠前传2》中灯火辉煌的香港城,《哈利波特6》中高挂的大红灯笼,多年前的《花木兰》的成功鼓舞了好莱坞创作势头,前年一部《功夫熊猫》更是引爆了全球电影票房,打破了全球动画票房纪录,而今年在电影《2012》中,中国成了拯救地球的英雄。据美国研究机构最近的统计数据,过去10年中,中国的崛起甚至超过伊拉克战争和“9·11”事件,成为世界头号新闻。《福布斯》杂志文章标题就是“中国已是超级大国”。不知从何时起,美国人的溢美之词开始排山倒海而来,这把听惯了“唱衰”言论的中国人搞得云里雾里。世界在向中国献媚?

然而细细想来会幡然醒悟,在这些被捧上天的中国元素背后仍然是好莱坞典型的叙事模式,声色光影的背后实质则是其美国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传播。拿《功夫熊猫》为例,这部影片大卖就运用“功夫”和“熊猫”两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讲述了一个美国式的励志故事。其中的青砖白瓦、店小二、庙会、爆竹、杂耍、针灸、书法等中国元素只是包裹在那些西方价值观外的一层“糖衣”而已,西方的文化内核就是西方化的价值观:“believe yourself,every one can be a hero”。《功夫熊猫》看似宣扬中国文化,但实际上,那只是美国文化传播的华丽“嫁衣”,彻底的金玉其外“白”絮其中:以中国文化的形式为外包装而植入了西方文化的内核。观众就这样被中国元素的外表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美国式价值观的熏染。(1)

那么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媒体为什么会选择中国文化来作为他们产品跨文化倾销的外衣呢,在这纷繁的现象背后到底还蕴涵着怎样的思想镜像?

1 跨文化传播特性的客观需求下的中国元素热捧

毋庸置疑,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登月的胜利返航,世博会的火爆程度,全世界范围内挂起了一股史无前例的中国风,在娱乐圈、时尚界、高科技领域甚至是政治圈都开始大热中国元素,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这个文明古国身上。

恰恰相反,西式文化却逐渐失宠,随着西方经济危机难以自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失,其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也打入冷宫。在这种鲜明反差的背景下,西方的文化媒体转而用中国元素来换新颜,继续其文化产品的倾销和文化渗透战略的实行。

实质上,这场大热中国风的幕后推手就是这些西方文化媒体巨头们,它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引导时尚风向标的文化发布传播渠道来不停推动中国元素的升温,最终在各种条件的配合下使之达到鼎沸,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追求。西方给中国冠以所谓的“超级大国”其实只是一些西方国家的“糖衣炮弹”。当需要中国分担更多责任时,某些西方国家便会适时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就成了他们出招的最好舞台。当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步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的时候,他们却提出了所谓的气候变暖问题,试图以此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2)如果中国被强迫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减排标准和核查,那么中国沿海有多少家工厂、多少民营中小企业会被关闭?有多少靠初级加工产业生存的工人会下岗?如果读者知道了这些信息,就更会了解西方媒体的居心。

西方媒体通过使用中国元素的视觉符号,成功掩盖了其内在的美式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悄无声息中倾销了自己的文化产品。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提出:“图画一直是最有保证的传递思维方式,其次是唤起记忆的文字。”视觉符号在传播中所传递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是文字信息难以达到的,它可以超越文字传递信息的意义局限,当前人的思维方式由文本转变到视觉,人们已经习惯在接受视觉产品时放弃以往阅读文字时的思考习惯,文字的抽象信息被感性的图像信息所替代,人们用眼睛迅速地捕捉到所需要的图式,再固定下来,形成文化的记忆。(3)功夫、熊猫、大红灯笼、庙会、爆竹、杂耍、针灸、书法等这些具有典型中国元素的视觉符号把观者迅速带入到神秘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在对中国文化的流连中完成自身文化产品的倾销和价值观的传播,可见西方文化媒体对跨文化传播的原理和特性了如指掌。如今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跨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大势,理论上讲,跨文化传播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和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这种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传播行为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依据自己的文化代码和编、解码规则,而且同时也了解对方的代码和编、解码规则,并参与相关的编、解码活动。(4)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互动的文化信息传受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输入方对输出方所提供的信息及其输出方式感到陌生和新奇,同时又由于对这些内容的需求而产生收受的冲动与认同。无论是法国人穿起了中装过中国年,还是美国人发表的“北京共识”炒热“中国模式”,抑或是英国人出书《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文化媒体通过了解世界其他文化体系的代码和编、解码规则,获知他们的文化需求,从而进行换上如今正大热的中国文化这一新颜的编、解码活动。(5)文化的碰撞让西方选择用更容易让亚洲接受的中国文化充当传播的外衣。

2 接受美学中“前理解”和“期待视野”的需要

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传播对象接受其文化产品,无论外包装多么吸人眼球、内容如何精彩绝伦,只要观众群不认同或不接受,其文化产品就是失败的。因此文化传播者必须深谙接受者的接受行为心理特点调整所传播的文化内容的形式迎合需求。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前理解”和“期待视野”的需要。什么叫做“前理解”和“期待视野”?“前理解”指接受者以其在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理解状态;“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6)接受者在接受前就已经具有了自己的一定价值取向和判断,决定了他对文化产品的所持态度与评价。“期待视野”虽然是在接受前即已存在的意向,然而,它又可以由作品中的种种特征、记号、暗示唤起。不同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决定了他们对作品的褒贬和接受方面的特征。

根据接受美学中“前理解”和“期待视野”的观点,在接受任何一个文化产品之前,作为接受者的主体,并非白纸一张,他们都是具备某种自己理解的个体。因此文化间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于沟通和信息的反应方式的不同。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家族集体,注重人文、伦理精神;西方文化则以提倡个性,注重个人。如果直接把西方文化安插到东方国度来,估计这些文化国度人民难以苟同。因此他们必须借用某种外在符号为传播对象提供熟悉的文化暗示来吸引阅读其文化产品,从而达到倾销的目的。接受者在面对作品时,以往的阅读记忆逐渐被唤醒,从而进入到一种特殊的状态中,(7)文化产品中的意义也在与主体的交流中得以实现。接受者在面对文化产品时,已经有一定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的形成与接受主体的知识结构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个体的生活经验常常会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痕迹,当作品描绘的情景与接受者曾经体验过的生活有某种“类似性”时,就会唤醒接受者深藏心底的感情,从而发生共鸣或抵触。(8)因此要想他们的文化产品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倾销,必须扫除西方文化的陌生感,从而采用了更具有包容性和亲和力中国文化来作为他们跨文化倾销的外衣。无论是电影中中国元素的运用还是现实中穿起中装,书本里打起中国论调,都不外乎出此目的。

3 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西方文化肆意披着中国文化的外皮在世界范围内大张旗鼓倾销其文化产品赚得盆满钵满时,我们的文化传播者却哈韩哈日,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为什么这么多好的文化元素,我们自己不能利用,却让外国人成了“拿去主义”,反过来占领中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我们败的不是硬件,而是创意和想象力,是对传统文化中精髓的敏感性和整合利用的能力。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遗产,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至时,当时尚潮流四处泛滥时,作为站在时代浪尖上的文化传播理应坚持自我,而不是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9)对中国的热捧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独特的吸引力,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发展方向,如何把时代性融入传统文化底蕴中,使之更符合全世界的口味才是未来的方向。

在着眼发展的同时,要正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战略和文化霸权的严峻性,注意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要利用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包容力,将外来文化逐渐纳入到自己的体系和框架内同化吸收;选择合适的跨文化传播方式,从全世界范围出发来审视事实,配置信息,生产和提供新闻产品,追求更多的节目覆盖、话语空间和市场占有。(10)

在穿着中国新衣打着中国招牌欢天喜并受到世界欢迎的“外国狼”面前,作为正统华夏文明继承者的我们不禁羞愧自责,但更多的应是思考——去思考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在于国人的自强,只有从骨子里拥有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文化!

注释

1孙立军,殷娜.功夫熊猫背后的文化功夫[J].领导之友,2008(5):13.

2林涛.如何应对外媒“棒杀”与“捧杀”[N].中国记者,2010-06-21.

3王淑芹.从接受美学看跨文化传播中的争议广告[J].中国广告,2008(7):21.

4爱德华·霍尔.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M].关世杰,胡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张雅丽.跨文化传播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J].青年记者.2008(5下):11.

6黄光伟.期待视野与接受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调整[J].河南教育,2004(9).

7英明,罗忆.视觉符号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J].当代文化,2007(6):16.

8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9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6.

3.西方人解读中国历史 篇三

关键词:农民生活 历史演变 精神文化

一、西方农民生活现状的历史演变

从公元前上万年起,北欧从冰河的熔化中开始逐渐解放出来。与此同时,东方的最初农业群体开始发展起来。几千年后,东方人的文明生活逐渐延伸到欧洲的所有地区。欧洲在封建诸国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其土地上的制度是把大多数的土地攫为皇室财产,将其分给农民耕作,而后向皇室缴纳租税。

14-15世纪,西欧的许多地区在经济和社会上发生了一些变动,造成了封建社会中庄园的衰败和解体,使农民在庄园土地上的地位产生了一系列的转变。意大利这个城市在历史发展中是一个较早发达的国家,其地区的农村较早流行货币地租,没有劳役,也没有农奴制。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农民分化的较早,一部分贫苦的农民丧失了土地,流入到城市当雇佣工人。然而,在德国,却发生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都以其失败而告终。农民战败后,他们又一次陷入到了领地主的奴役当中。诸侯加强了对农民生活的剥削,他们将天主教会的财产瓜分,是唯一一个能从农民起义战败中得到好处的集团。中小贵族遭遇到了削弱,城市中的特权被剥夺。诸侯的权势加强导致了德国的分裂割据状态的加剧。

在18世纪中,除了战乱之外,欧洲大部分居民的卫生、生活条件仍处在低级状况。而且,还有大部分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其土地没有办法满足人口的增长需求。然而,农业的革命逐渐推动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他们将公用地,用树木围隔成田地进行耕作,以此让农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得以缓解。但是,人口的压力在不断地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也随之不断地流向了城市,从而导致了人民生活中贫富差距的加大。统治阶级意识到贫穷生活可能会引发叛乱,所以将教育作为改善其形势的一个手段。

“19世纪初,爱尔兰基督教兄弟会也在爱尔兰的大部分领土上对穷人进行教育。他们的事业后来超出了边界线”。①

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生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生活的改变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欧洲的农业在革新与交换中引起了其农业扩张的巨大变化。在19世纪,欧洲的大多数来自农村的移民到城市去寻找职业以及更高的工资,导致了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但是,这时也有部分城市人流向农村,他们为农村建设带去了城市中的先进技术与教育,让农民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变。

西欧在20世纪中存在着地区的不平衡现象。例如:在意大利,不发达地区与富裕地区并存,消费社会中有它的边缘居民,即一些没有能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农村人口、老年人和残疾人,他们的生活境况和富裕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当今世界,欧洲一体化将成为欧洲发展的趋势。欧洲一体化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与发展。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欧洲的工业、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带动了欧洲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些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但是,大多数国家的粮食还不能自给,欧洲的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流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

西方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对农民有着不同的表现。原始的美术包括洞窟壁画、雕刻、建筑、岩画等。文艺复兴的发展,让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地得到了传播,从而使人的宗教思想束缚得到了一定的解放;这时期表现农民形象的绘画作品也更加贴近了农民的生活,为之后农民形象的表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中国农民生活现状的历史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延绵不绝的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不但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创造出辉煌灿烂、蔚为壮观的民族艺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增添了不少的光彩,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②

中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实现了祖国的大统一。在不同的朝代,经过了不同帝王的不同治理,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秦汉时期开始实行的“重农抑商”③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稳定了社会的秩序,增强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减轻了人民的生活负担,使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然而到了西汉中后期,自文帝时开始,人口数量达到了饱和,人多地少,使得农民的失业率日益增加,土地的兼并也日益激烈。农民的生活状况处于落寞时期,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到处流亡,没有出路的人就自卖为奴婢。流民无法生活,就只有铤而走险,一些青壮人士结帮成匪,年老的弱者饿毙路边,不同地方相继发生了农民起义。东汉时期,农具得到了改进,铁农具、耕牛更加广泛的使用,使得其农业生产较西汉更有发展。但在东汉末年,由于人口膨胀严重,导致农民无处就业生存,所以同样引发了农民战争。

隋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和租调力役制,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对当时解决温饱的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隋末,人口达到起负荷时,农民严重失业,粮食的总量养不活人口的总量,小农经济的人口膨胀,农民自己暴动引发了战争,接着起义失败,从而豪绅之间进行了长期的军阀混战,破坏了生产力和粮食生产秩序,大量的下层民众死亡。唐继隋末大乱之后,死散的人口很多,大量的土地荒芜。唐朝为了稳定社会的秩序,恢复和发展农业的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劳动,使农业得到了恢复、发展。唐末,土地和税收繁重的吞并,促使了农民起义的爆发。辽代统治者在农业上,鼓励对其发展,并实行了一系列对其保护和支持的政策与措施,使农业和畜牧业这两种经济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稳定、和谐与统一。宋代的统一,一方面,让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了较好的交换、流通;另一方面,使我国南北的农业技术得到了一定的相互交流、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中,每一个朝代的传承,都离不开农业文明的发展,元代也不会例外。元代初期,在长江、淮河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已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在南方的则保持了宋朝的发展水平,部分边远地区得到了开发,其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发展。明初统治者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明中后期,水稻产量较前有了提高,外国传入了玉米、番薯等一些高产的作物,通过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明末清初的几十年战乱,使人口流散、城市萧条、土地荒芜,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颁布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从而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中国的文人画家对农民形象的表现以贴近农民生活为主,通过继承发展,使表现农民形象的绘画作品越来越具有魅力。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最具代表的绘画作品是罗中立的《父亲》,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发扬。

三、中西方农民生活状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比较

一年四季,日来月往,斗转星移。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人类走了一条非同寻常的道路——辉煌与悲怆,兴盛与衰败,风和日丽与血雨腥风。

如果我们将一个民族的历史比作千丝万缕拧成的线,那么世界史就如同一幅由多种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又相互区别、自成一体。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欧洲的历史文化就有所不同。西方的历史文化属于跳跃式的发展类型,波峰波谷,骤起骤落,对比鲜明;而中国则不然,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划下自己历史的发展曲线,而不是呈现出以大起大落的发展态势。中国的历史发展水平在各个不同的时期虽然也有高低,但是其反差不是特别的强烈,可以将其换句话说,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朝代都有强弱兴废之别,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都是一脉相承的。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区别。大陆文化是重农的内向型文化,土地面积辽阔,有较充裕的水源,其气候条件适合农业生活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本质上是属于农业文化,所以中国是重农文化。而西方的海洋文化则面对海洋,其土地开发相对来说比较艰苦,同样也比较缓慢,所以它是重商文化,它没有大陆文化的人口优势和农业资源的优势。

但是,欧洲的农民和中国的农民在历史的生活中却有其相似之处。农民通过田间的劳动,丰富着他们的生活,为人类提供了饮食的生活基础。劳动创造着美的自然现实和美的生活,它不断地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物质与精神保障,所以劳动是美的,它改变着自然界,使自然界更加美丽。

世间有许多美的事物,农民的劳动生活是值得人们去赞美的,然而不是一切社会生活都是让人赞美的。农民阶层的劳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各领域发展的支撑必备条件。农民顽强的生命力和淳朴的生活情感对社会中文化、经济各领域在意识精神层面上给予了充分的养分,促使、丰富了文化艺术不同时期的繁荣发展。美的生活是正义的、健康的、进步的生活,它符合人类先进的理想和愿望;而在封建的社会与资产阶级社会中,当劳动者在被奴役和剥削之下,难以得到基本的物质生活时,所产生的革命斗争可称谓最美的生活。所以,历史中的农民起义是美的生活,农民的勤劳可靠、温暖善良等优良品格是值得人们去追寻和赞美的。

在传统绘画中,中西方在观察世界的方法和艺术思想的表现都有着十分鲜明的差别。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时代背景上,所彰显的艺术创造个性也有所不同。然而,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感受都是相通的。人类赞赏人性的善良,颂扬单纯美好的人类情感,这种感情跨越了地域文化、国家民族和宗教信仰的界限,让我们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描绘的作品产生了共鸣和共识。中西方表现农民形象的艺术作品在历史的演变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值得我们去发现、了解、追寻,感受农民生活的文化精神。

注释:

①孙绍武.欧洲史[M].远方出版社,2009.

②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M].人民出版社,1994.

③许海山.中国历史[M].钱庄书局出版社,2006.

4.西方人解读中国历史 篇四

梦”

我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题目就是中国梦。十八大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词,从我自己专业的来讲,我想还是从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梦。

首先是认识中国梦的说法。只要一说梦想,一定是远大高层次东西。比希望、愿望要高远,这是用这个词的用意所在,这个词跟其他词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这一定要讲清楚,所以梦想是一个高层次东西。另外,我们说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是民族、国家整体的美好理想。我在电视看记者访问老百姓有什么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我记得有一个老北京卖小吃的,他的梦想是所有人都吃他做的东西,但是不能代替中国梦。我们中国梦不是个人的,中国梦是所有梦的总和。大家的梦加起来不会是小吃这种东西,是国家、民族的美好理想,这也需要明确基本特点。还有一条,这个梦不是别人的梦,是中国梦。不是美国梦,更不是日本梦。中国的梦就要有中国的特点,要有中国的民族性、文化性,所以我们中国梦一定要讲到中国人自己的理想,有我们中国什么的特点。

怎么样深刻理解中国梦,必需去认识民族性,去认识民族固有追求是什么东西。你要认识民族性就要回到历史传统里面去,所以我讲中国梦一定要有四个基本点,我想把这些作为一个开头,最后引到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中国梦应该很丰富的,因为一个大的民族,大的国家他的社会理想包括的方向非常多,今天我想我自己谈的理会主要下面两点:一个是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还有一个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也是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

一个是社会理想、一个是美丽中国,这两个伟大的理想是在两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提出来的: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远大的社会理想诞生,这个理想影响我们三、四千年,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出现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性的东西,就是美丽的环境、美丽的世界、美丽的中国。一个社会梦想的诞生,一个是美丽中国的诞生。这两个时代我们看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中国的分裂时期,我们国家历史上就是有这个特点,理想、梦想往往是在分裂的时候甚至动荡的时候提出来,然后到太平盛世、治世的时候实现梦想,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梦想,通过汉代实现,魏晋南北朝提出美丽中国的梦想,在唐宋两个朝代出现美丽的光环,所以乱世提理想、治世实现理想。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是20世纪中国最穷困的时代,在中国心目中产生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一部分进步的力量追求这个梦想。现在新中国建立,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在困难时期提出的梦想,所以梦想的出现往往在历史当中表现出这个特点。

1、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要追溯到西周的时代。孔子有一句话,“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的礼仪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孔子为什么歌颂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在国家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西周时代抛弃了上帝和神,而转向道德,提出了新的社会理想,这些东西许多都表达在《尚书》这本历史文献当中,也体现在出土的铜器铭文等等,这些也可以看到西周时代产生的社会理想。咱们都知道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刻出来的话是对上帝讲的,商代的时候敬神敬的非常厉害,搞这种占卜。西周不做这件事情,忽然就不做了,商周的变化,所有历史学家都非常惊奇,怎么西周把神放在一边开始宣扬道德,所以这件事情孔子说太好了,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西周时代这个开头在我们国家文明史上太重要了。包括很多外国学者也是,看《尚书》里面说的这么漂亮,这能是西周时代产生的东西吗?这可能是后来的人伪造的,外国人非常怀疑我们的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有考古材料,铁证如山证明西周文明程度确实达到的《尚书》文章里面讲述的那样。比如在北京保利博物馆里面的青铜器,里面这篇铭文让学术界大吃一惊,这是西周时代的青铜器,里面歌颂大禹,西周人自己刻在上面的,这个文字里面最引人注意就是这个红圈的道德的德字。这篇文字里面六个地方讲到德,强调要以德来统治天下,以德治理社会,在此基础上慢慢诞生了中国人的社会理想,所以西周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我们不能忘掉西周。

比如说西周提出了各种社会理想,这是《尚书》里面一篇。比如说像周公提出的改变社会风气的重要措施,《酒诰》就是专门讲喝酒这件事情,商人灭亡有好多原因,其中有一个是商人腐败的特征,就是酒池肉林,商人喝酒喝的太厉害了,西周人警告自己不要那么喝酒,不要老喝酒,什么时候喝酒?就是祭祀的时候,在祭祀时候饮酒是礼仪活动,西周在这么具体的措施上提倡,改变了商代的很多东西,西周是我们国家文明史上巨大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

西周几百年之后也开始变的腐败,这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标志着西周后来的腐败和衰落,西周衰落之后历史进入东周时代,东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许多重要的文明理想都是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在社会走向腐败、混乱的时候,理想出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乱到什么程度?我们看几条列子,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400多次,诸侯之间往来互相拉动、博弈,说明关系复杂、激烈。在思想文化上也是礼崩乐坏,我们都知道西周有一套礼制,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礼崩乐坏,这就是道德衰退的标志。历史非常奇怪,这个时候文化衰落、政治衰落,经济却大发展。重要的标志就是铁器,带来了很多商业改变,还有就是商业非常繁荣。春秋战国是道德衰退,但是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下最容易产生腐败,大家可以想像,经济发展了,道德下去了,能不腐败吗?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个方面相当成问题。司马迁回顾这个时代,他说:“在远的时候我不知道了,但是从夏商周以来的时期我是知道,我们社会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人都贪图这些东西,爱吃各种美味,贪图安乐,心里都追求一种虚荣、权势、荣耀,这样的世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非常厉害了,虽然有很多人劝他们,但是都不能解决这个题,春秋战国是这么一个背景。”

我们在看经济上的,这是司马迁的原话,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人逐利。举个例子看,打仗的士兵,为的攻城、陷阵,不怕箭射,不怕滚木雷石,因为有重赏,少年也不干好事,就是盗窃、盗墓等等。为什么这些人不被发禁,反复做这些事情,皆为财。再看看年轻的女子,这些美女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拿着琴,穿着漂亮的服,对那些有权势的人目挑心招,不择老少者,在远也不在乎,多大年纪、多小年纪都嫁,春秋战国是这样的状态。年轻人什么生活方式?带着好看的帽子,配上好看的剑,显得自己很有派头,组织各种车队,摆出一个阔绰的派头,年轻人都是这样。各种有技术的人费尽心思也是为了多换一些粮食,小官和文人舞文弄法,作假文章,剽窃文章也是为了钱。社会各方面的人都是为了钱。这样气氛之下,于是许许多多有理想现象主义的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理想,梦想开始产生在这个时代,叫做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被逼出来的,社会乱到那种程度,所以百家开始提出好的理想。在百家争鸣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是儒家,儒家强调用礼来整顿社会,社会太乱,人都在贪图钱财,应该用仁义道德整顿思想,儒家提出这个理想的时候引用了很多西周时候的书籍和言论,所以,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们现在恢复那些东西,恢复不是消极的是积极的。有的时候我们把古代的东西拿出来不是消极,我们知道西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叫文艺复兴,为什么复兴?他明明是中世纪以后,却拿出希腊、罗马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标杆,好的样板来学习、提倡,实际上是往前走,但表面现象上看把古代的优秀东西拿出来。所以叫复兴。以前有的现在再拿出来,中国历史有几次都是这样,实际上是往前走,但是都是引用古代的优秀传统,来推动我们的思想资源。

我们今天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词是告诉我们不能忘掉传统,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是为中国一次复兴,但是都是为未来提出理想。儒家是这样,但道家主张不一样,道家反对过多的贪欲,过多的折腾,别折腾,无为为好,顺其自然。道家提出理想境界是天然最理想的境界,反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反对拉拉扯扯,我们今天有一个好的名词叫做相濡以沫。我们现在用这个词是正面的,但是实际上在道家那里,这个事情是一个车辙里面有一点水,快干的,一堆鱼在里面挤来挤去这叫相濡以沫,他是说拉拉扯扯过分复杂的人际关系,最好是想望于江湖,鼓励人们以清高、超然的态度面对名利社会,道家也是积极的,让人们放下那些过于烦琐腐败的东西,所以两个思想家从不同的方向都提出理想,两种类型的理想都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性要点。“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他把西周以来历史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孔子不是忽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是对西周的经验进行总结之后,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儒家思想,一个有体系的思想,这样就奠定了中国人精神面貌底盘的时代,我们都说每一个大的文明古国都有原点时代,就是奠定民族精神文化底盘的时代,孔子这个时代就是奠定文明的底牌。

我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城市和欧洲的城市有什么非常大的差别。在希腊的城市我们一看,大家知道去没去过也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是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在希腊城市的中心。著名德国科隆大教堂,代表基督教在城市的中心,巍然而立,他们的城市中心是什么,是神、是宗教,宗教是敬神的,所以西方大城市中心是神的位臵。我画中国的图,中国古代的城市从汉代长安、到唐代长安、到开封到北京城,北京城中间是神吗?我们没有把神的位臵摆在城市的中心,我们把人的最高代表者摆在城市的中心,故宫里面的皇帝是人间的万民表率。最重要大殿里面写是太和,不是神,太和是我们中国人最高的理想,和谐、大同这是这样的理想,我们把人间至高的道德品质放在最高的位臵,而西方是把神放在中心,这是我们和西方最大的精神方面的差别。

我们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的理想具体是什么?有一个非常具体表述就是《礼记》里面,用孔子口气讲出了中国人的梦想,关于现实社会理想,人间社会的,没有神的恩赐的理想社会的蓝图,这些话大家可能都多少知道一些,里面比如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用权贤能的人掌权。提倡守信,人之间要和睦,人不能自自私,只顾自己家庭,人要有博爱的精神,对老年人有很好的关怀,是老有所终,年轻力壮的能够得到发挥他的所用,小孩可以得到很好照顾,让他们很好的成长,那些有各种毛病的人,社会对他们照顾要有所养,男人受本份,女人都有很好的归宿,不必都埋在自己家里,自己的能力都不能自己收起来,都要拿出来,不必为己,这样的社会,阴谋不会发展、不会盛行,这些盗窃、乱贼也不会兴作,这样可以达到夜不闭户。中国人提出非常具体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就是在孔子的时代提出来,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非常有特色,关于社会的中国梦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2、“大同”。“大同”这个概念自从诞生之后,就成为中国人思想当中、精神当中非常核心的价值观。我们对于社会,就是用这样的价值观要求的。作为我们的理想,时刻用这样的东西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大同的理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终极追求是核心性的梦想。从孔子到康有为,大同的概念一直在核心,康有为在变法的时候写的《大同书》,孙中山领导革命喊出的口号都是天下为公,都是刚才的那些话。孔子讲有志焉就是有理想、有梦想,这样的东西一直到孙中山的时代依然还在倡导,所以说“大同”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孜孜以求的美好境界,大同境界在中国上空徘徊两千多年,像思想的灯塔一样,不仅给失望中的人不断带来希望,每次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候都会举起这样理想大旗,或者举起理想的火炬,而号召中国人去做不懈的努力,这是在民族当中核心的理想。

大同社会是一个核心性的梦想,以大同社会的重要理论为核心概念,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情形下又有很多理想,这些理想实际上也都是围绕大同的梦想来抒发的。

第一个是离孔子时代最近,而继承孔子思想的一个人——孟子。孟子见梁惠王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段话是对照一种东西。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非常高兴,说你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给我们带来什么物质利益?孟子马上说:不要谈利,仁义而已,如果像你这样身为国君讲利益,大夫也讲利益,社会上上下下的人都是讲利的话,国家危矣。所以这段对话在古代一直是传为另外一种对理想表述,他和大同是一样的,大同讲把钱财弃于地,我们要仁义道德这些东西,并放在至高的位臵,孟子从另外个角度讲出的社会理想。

陶渊明《桃花源记》,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实际上《桃花源记》描述的这番生活平静、怡然自乐的场景,正是我们的社会理想。所以陶渊明是用这样的散文形式讲出了我们的理想,他描述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人人得其乐的社会,它也是向往的理想社会,这也是梦想的表示。

我们都念过杜甫的诗,这首诗震撼人心,因为他也属于中华民族最核心的大同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的这句话喊出了我们的核心价值,喊出了我们的核心理想、梦想,人人皆知,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这种理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是中国人熟悉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讲一种高尚的品格,我们就是提倡这种东西,用这样的思想来建设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古代是反复出现这样梦想的呼喊。这是台湾出的邮票,纪念范仲淹,他在中华民族文化当中地位就是因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因为这样精神追求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被中国人永远记住的一个人。

这个我们也都知道,为理想、为梦想的呼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这里面实际上包含的对于中国人来讲非常重要理念,也是陆游看到中国统一的局面丧失之后非常痛心,什么都可以放弃,但是这件事情不能放弃,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观——祖国疆域的统一完整。一旦丧失的话,立刻就变成中华民族理想,一定要把这种统一恢复,所以这个局面也是我们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有了无所谓,一旦没有,中国人马上就不干了,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一直到近代康有为写的《大同书》。孙中山反复的写这四个字这是他一生追求的总目标,这难道不是中国梦吗?在近代的中国梦依然用这样的口号喊出来,“天下为公”。所以我们看到我的民族有一个持久不衰的追求,我们追求的社会就是这个东西,就是《礼运篇》里面描写的东西,我们可以从每一项里面引发出很多的思考。《礼运篇》不长,但是提到的每一点都非常重要,它们共同构成我们的理想内容。

中国人深深印在脑子里面的认为什么是好社会,就是《大同书》里面讲的那个样子,当我们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时候,也是用大同书里边理想社会来观察世界,来评价世界。忽然间我们看到美国有一个先进人物华盛顿,读到他的故事非常赞赏,怎么赞赏华盛顿的?用的大同那套思想,觉得华盛顿符合这个思想,所以称赞他们。这是一个清代的学者徐继畬写的这段话,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与曹刘。他用这个说华盛顿的共功绩,不见位号,不传子孙,没有把美国给自己的子,而创为推举之法,推举之法就是我们《礼运篇》里面讲的贤与能,然后徐继畬说华盛顿所作所为不就是想天下为公,这不就像我们在孔子讲的三皇时期美好社会的样子吗?华盛顿就像是实现的大同书里面讲的西。中国人是这么看华盛顿的,依然用我们大同的标准评价华盛顿。

这个是纪念华盛顿的象征物——方尖碑。这个石碑就刻着这段话,这个碑就摆在纪念华盛顿的纪念碑里面,我们用大同的标准来称赞华盛顿,所以这一点我们看到这种社会理想是深深的融在血液里面的东西。纽约有孔子像,基座上是写的礼运篇的大同,我想这些东西可以结合他具体的表现,慢慢的可以体会到作为中国人有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理想,这个东西就是我们中国梦,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当然有他的针对性,但是骨子里永恒不变的就是大同世界。我们眼下提出中国梦应该是从19世纪我们进入近代被帝国主义侵略开始诞生的中国梦。那个时候也有很多思想流派都在寻找中国的出路,康有为提出了大同,孙中山喊出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找到把空想变成科学的道路,就是我们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具体的路,所以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把19世纪、20世纪苦难的时代中国梦想,沿着科学的道路一步一步的实现中国梦,很多梦很多内涵的东西深深旱涵盖在历史里面,这个不是别人的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理想,所以要认识这个东西,要认识到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别人不知道你讲什么。

3、疆域的完整性。神圣领土的不可颠覆的完整性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的原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下面这些词,九州、神州、江山、社稷都是表述领土完整,现在依然会用到这些词。在很多讲到民族的追求的时候,或者讲述中华民族文化的时候,这些词都会出现,这些词就是领土完整。《尚书》里面有一篇叫“禹贡”,这里面讲的最终理想就是九州悠同、四海会同,也就是大同和谐,国家疆域的完整。

在近代面临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产生捍卫疆域完整的呼喊,也就是一种梦想,中国的讲疆域不容瓜分,这件事情在中国价值观、社会观当中是这么牢固,这和一个圣人有关系,我们为什么把大禹看作古代的圣贤,因为他奠定了九州,大禹为什么在历史上一直是圣贤人物?主要贡献就是奠定中国疆域的完整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北京一大群最优秀的学者看到国家疆域被侵略者入侵,成立一个学会,从学者的角度捍卫国家的领土,他们引用了禹贡,作为学会的名字,叫做禹贡学会。禹贡发刊词就是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反对入侵者。这就看到中国人在不同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

现在到21世纪了,香港已经和中国分开那么长时间了,但是在香港南边的一个岛,一个普通农家在自己的所设计的祭祀场地上中心帖了一个小纸条叫做北望神州,神州这个事情在中国人的热乎乎心当中长久不衰的,只要想出神圣的东西他会加上北望神州。香港南边的小岛普通农家写出这样话,没有人逼他写,这是发自内心的。中国人心中领土完整,神州的不可侵犯,从这小事情上看就知道深入人心。

对比一个例子,在历史上能和中国相比的大帝国就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占领这么大的地区是怎么建立和维持的?是靠军事,在罗马帝国没有人讲国家统一的概念,所以在分裂之后,没有提倡把罗马帝国恢复出来,没有像陆游那样喊出但悲不见九洲同,所以罗马帝国垮了就垮了,无所谓,不要了,所以罗马帝国最后再也没有。

刚才这一大段就是很简略的描述,把历史上埋藏在中国人灵魂深处,关于社会发展的理念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二、中国人的“美丽中国”梦 美丽中国也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国人和自然环境特有的关系,因为十八大里面讲了一个生态强国。我想这和中国梦之间都是贯通。所以认识中国梦的时候,也要考虑生态的问题。

生态就是中国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从历史上中国人建立了一种什么样的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追求当中,中国万里江山才变的越来越丽,美丽不是虚的,不是空说的,我们有上千年的历史,我们一直在建构美丽的中国。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历史。

在中华文明史中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是这样的,最早神灵时代到商代,然后到西周的道德时期,西周时候对江山都赋予道德的品质,在周代诞生了名山大川的概念。最有名的名山是五岳,这是在西周慢慢诞生出来的,这写名山都是道德象征,再进一步发展自然界,变成了美学的世界,这在中国文化当中极具特色的。美学的世界就是今天讲美丽中国所着重讨论的,美学世界的理念诞生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

这个例子想说明一下,中国人对名山大川一直保持敬意,这种敬意最早是出于神的信仰,然后是道德信仰,最后变成美丽江山信仰,在今天北京的地坛里面,可以看到五岳的牌位,我们对于名山大川一致充满敬意。

魏晋南北朝又是一个乱世,问题非常多,统治集团生活荒淫,极端腐败,社会上负担非常重,这样情况下人们厌倦腐败的社会,而走向清明的大自然,这种心情、理想、境界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大量出现。陶渊明写过这样的东西,放弃城市的生活,回到田园里面去。他写的《桃花源记》就有这种色彩。他写的追求清高、追求隐匿,离开喧闹的都市,而到清明的山水之间,那个时候《晋书》里面就讲出这样的话,人们都在追求隐,有的人隐在朝,有的人隐在市场里面,有些人隐在山野里面,这种风尚就是在魏晋南北朝出现的。这种品质对社会腐败的厌倦以外,也有道家的思想推动,道家崇尚自然,不像儒家,儒家崇尚社会,儒家把社会作为讨论对象,道家认为自然是最高境界,鼓励人们走向自然,对于我们来讲,谁是自然呢?就是外面的山川、山水文学特别是山水诗在这个时候开始大量的出现,从此中国的大好河山被文学化、艺术化,成为高度审美的对象。

谢灵运是其中一个代表,他经常到山水之间考察。后来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山水的旅游者,东晋以后,你再看中国的书,发现有一个新的词大量的出现,就是“山水”这两个字,以前在中国的书里面不大见,但东晋以后“山水”两个字经常出现中国人的文字里面,山水一说中国人都明白代表什么。

下面都是用山和水拼成的词。皇帝一定是坐江山,画家一定画山水画,大侠一定就在江湖,这些词汇都是自然界特殊的人文表述,山水就是特指山水艺术,我们自己不会用错的东西。自然山川文化被中国文化浇灌了很多道德、情感、美学的东西,中国的山川一次变的更加美丽,当然还有进一步的发展,道家早期就是一个思想,到魏晋时期慢慢变成了宗教,宗教推出了一个概念仙人,于是中国大自然又出现了一个变化,原来的深山野岭变成仙境,他不是野的,越远越深,仙气越厉害,从山里面出来的不是云雾是仙气了,人要修炼可以成仙,而仙境不远,不是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的远处山涧,这种文化又把中国的大自然变成了充满神秘感、美好感的东西,所以美丽中国有很多文化的东西,文化把江山变成美丽的世界。

中国人在走入自然的时候,对于山水有自己审美判断,认为什么样的山水是好看的?中国人的选择和外国人不一样,中国人欣赏自然之美,认为水的美体现自然状态,但是外国人不是,外国人是这样,把水往上喷,水不往低处去,这是把人的东西放进去了,外国人认为这样的水才是好看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的都市里面一个没有,我们的水井全是水往下流,是自然的样子,这个审美差别完全不一样,直到西方人为我们修了一个西洋楼,第一次在中国修了喷泉,圆明园里面其他的都是自然之美,中国人叫他“大水法”,不是水的自然状态。

树之美,中国认为什么样的树好看?垂柳、松树。西方人为圆明园设计的树,跟糖葫芦似的,我们认为歪脖树好看,西方是方的、三角的好看,中国人的园林里面没一棵树是这样的,我们认为树天然的样子是最美丽的。中国人基本的哲学就是要顺其自然,自然是最美东西。现在我们也吸收了很多人为之美,看看草地都是特别平,认为这个草地好看,什么都是修剪,这做过头就不是美丽中国,就是变成美丽的法国、美丽英国。这就是美学相当大的差别,我们建设的是美丽中国,一定要注意一下中国这个字。

道家思想为中国贡献最大的事情就是把中国江山想象成美丽的世界,描绘成美丽的世界,所以有很多这样的评价。秦汉一带一部中国文学史大半都在《庄子》的影响发展的,这些都是道家重要影响。刚才说魏晋南北朝提出梦想,到治世就实现这些,唐代实现了很多,唐代里面有许许多多对风景的描写。宋代以后出现了风景选美,我们看中国古代地理书,宋代以前没有,宋代以后一直到今天都要写一个东西——八大名景。名胜以前地理书不记,宋朝以后每部地理书里面一定有这个东西,这形成中国地理学,中国对自然的态度。北京有八大名景,什刹海也搞出了八大名景,中国人到处找这个东西。走遍中国各个县志打开之后一定有这个,这是谁也不愿意放弃的东西,一定要在自己的周围找出美丽的景色,加以歌颂和保护,这是我们中国人建设美丽环境做的特殊事情,用我们的精神美化自然。所以说大量的诗歌、散文、绘画向山水倾注,成为中国们山水审美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国的山水实际上是有两项内容:一个到山水之间,另一个是赋诗。当面对庐山瀑布的时候,中国人一定会背诵那两句诗,到庐山瀑布一定会说的,这是中国人的自然审美的两项内容的整体特点,不能对面没有美景,也不能没有心中的诗句,这是中国人面对自然一定会这样作的。念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的山水审美多精采,这是我们中国人游山的时候一定有文化加进来,这些诗文体现的自然审美的意境、趣味、高度、成果,是中国式自然审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到树上的大雪可以说“千树万树梨花开”,走在长江上可以念“不见长江滚滚来”,到沙漠也可以想到“大漠孤烟直”等,这样的资源我们是要多少有多少,它和中国的山川一起形成的山水名画,形成了美丽中国,把这些词拿掉,美丽中国少了一半东西,所以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候,实际上也要发展自然环境的山水文化,这是美丽中国非常重要的特点。

我们再看一下传统山水画,这是我们打造美丽中国的方式。中国人怎么用艺术的手段打造美丽中国?画了许许多多的山水画,我们每个人都见过,中国的山水画里面有什么特色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特色?现在只强调一点,你看山水画的时候,这里面总有或多或少人的痕迹,你看这一片山特别高的地方,还有房子,不管山有多少,人就有多高,一定要把人的东西融合到大自然当中,所以这种山水之美实际上包含了人和自然的融合,这是中国方式的美丽。这看起来是纯粹的自然,但是仔细看,有没有人的痕迹?就是中间的小石板,这个小石板是自然的吗?是人搭在这个地方的,这是人文的痕迹,人到这里游历过,而且把这个地方修饰一下更加方便。

这个画又是单纯的山和树,他也有一条小路,不画人,进山的是什么?砍柴的等等,我们立刻有很多的联想,这副画就是让你联想,一眼看完了没意思,这是中国画很有意思的地方。你看到这副画马上想怎样从山脚下转到小房子里面去,又引发你一些想象,人文的东西与自然的东西交融一起。

刚才讲到了盛世实现乱世提出来的东西,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提出美学的主张,开始了美学的风气,唐宋的时候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比如说宋代皇帝宋徽宗,宋代山水画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为什么八大名景是宋代开创出来的,所以山水意艺术在宋代达到高峰,宋朝皇帝宋徽宗虽然政治上是亡国之帝,但是他继承山水文化的传统,他在宋朝的时候把画家提到了从来没有的高度,在翰林院里面成为了一个书画院,自己当院长。他经常出一些题目请大家来画,看谁画的好。他出的题目是“善终藏古寺”,但是第一名的画家他没有画寺,只在山下一个小水塘旁边,画的一个取水小和尚,取完水去深山里头去,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庙,他没有画庙,又把庙表现出来了,宋徽宗说这个画的好。这个境界像这副画,不画人但是有人藏在这个地方。第二个例子叫做“踏花归去马蹄香”,又有很多人画,最好的作家没有画花瓣,画了几只蝴蝶围绕在马蹄旁,花的香依然保留在马蹄上,吸引蝴蝶过来,又是一种含蓄的表述,充满中国这种色彩,内涵意味无穷。我们在建造自己美丽环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吸收中国人文化高妙之处,不能讲的太直白,不能讲的太浅薄,要把中国文化的深厚意味表现出来。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对美丽中国一些中国特色的关注点。当然最基本的保护好生态环境,要把人和环境的和谐、协调关系处理好,这是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要的一点。科学发展观有很多内容,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们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科学的想法,这个东西出不来。除了科学之外,我们还用了一个词叫美丽中国,我们不仅要搞好技术,生态还要加上美丽这两个字,中国式的美丽如何加上去要从山水、诗歌、绘画里面吸收营养,应用到环境建设当中,这样的画才能真正出现美丽的中国。

5.面子:中西方文化冲撞与解读 篇五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Face-Management View)是用于论述和解释礼貌现象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理论.但B&L的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这里指以英语为本族语的西方国家)基础上的.面子保全论,所以对其在跨文化普遍性方面很多中外学者提出了不少置疑.面子理论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且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差异有助于消除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交往的一些障碍,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间的交际.

作 者:鲁瑜 LU Yu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刊 名: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7(5) 分类号:G04 关键词:面子理论   积极面子   消极面子   中西方文化  

6.西方的历史小故事 篇六

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得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7.了解《圣经》典故解读西方文化 篇七

《圣经》中的典故或以人物为喻义, 代表一类特定的人物;或以动植物为喻义, 表达特定背景中的特定含义, 同时, 它还经常采用事物和事件来喻理。下面将同学们积累的相关典故来做一小结:

1 运用《圣经》中特指的动物进行表述

“油膏里的一只苍蝇” (fly in the ointment) , 出自《旧约·传道书》10章。原文为死苍蝇, 使原本很香的膏油发出臭气。寓意为一点愚昧, 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 比喻美中不足。例如:We lead a very happy life here.The only fl y in the ointment is that there's too much traffi c on our road (我们在这儿过得很快活,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住处旁边马路上的车辆太多) 。类似的表达还有“a cloud on one's happiness”。

“狗所吐的他转过来又吃” (dog returns to the vomit) , 出自《新约·彼得后书》, 原文为:俗语说得真不错, 狗所吐的他转过来又吃, 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比喻恶习不改, 本性难移。这句典故其实和汉语中的“狗改不了吃屎”有相似的地方, 类似的表达还有:The leopard can never change its spots.花豹永不能改变身上的斑点 (意为本性难移) 。

“一只小母羊羔” (One’s ewe lamb) , 出自《旧约·撒母尔记下》12章。原文为拿单到了大卫那里, 对他说:“……穷人除了所买来养活的一只小母羊羔之外, 别无所有。羊羔在他家里和他儿女一同长大, 吃他所吃的, 喝他所喝的, 睡在他怀中, 在他看来如同女儿一样。”比喻最珍爱的东西。例如:The old man regarded his dog as his ewe lamb.这个老人把他的狗看作是宝贝。其实还有类似的表达, 如the apple of one’s eye, 指掌上明珠。

2 运用《圣经》中特指的人物进行表述

“Adam and Eve”, 亚当和夏娃, 源自The Book of Genesis (《创世记》) , 比喻祖先, 人类始祖。“便雅悯那一份” (Benjamin’s mess) , 出自《旧约·创世纪》43章, 原文为“约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出来, 送给他们, 但便雅悯所的比别人多五倍”, 英语指“最大的份额”。其实还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是“the lion’s share”, 即在丛林当中, 我们要了解“law of the jungle”, 即弱肉强食的法则, 狮子所得到的那份是最大的。

3 运用特指的器物或植物等进行表述

“茵陈和苦胆” (gall and wormwood) , Gall指“胆汁”, 喻指“苦味的东西, 痛苦难忍的事”;wormwood指“蛔蒿, 苦艾”, 喻指“苦恼、痛苦”。此习语出自《旧约·耶利米哀歌》 (the Old Testament, Lamentations) 第3章, 耶路撒冷 (Jerusalem) 被巴比伦 (Babylon) 的国王洗劫一空, 以色列人被掳往巴比伦, 成为巴比伦囚, 耶路撒冷一片荒芜, 先知耶利米 (Prophet Jeremiah) 置身于此, 唱起了他那不朽的哀歌, 《耶利米哀歌》共有5首, 痛悼耶路撒冷的毁灭。这些哀歌哀婉动人, 每年在纪念日, 斋戒日里犹太人就用这些诗进行祷告。其中第三支歌中有如下记载:“我就说, 我的力量衰败, 我在耶和华那里毫无指望。耶和华啊, 求你记念我如茵陈和苦胆的困苦窘迫”。这个典故通常表示极其艰苦的处境或苦恼的事情。例如:Harsh conditions and long working hours were gall and wormwood to early trade unionists. (恶劣的条件和漫长的工作时间是早期工会工作者苦恼的原因) 。

又如:I have summoned you here to witness it, because I know it will be gall and wormwood to you! (我叫你来是想让你亲自看看, 因为我也知道这样做是令你及不愉快的) 。

“Aaron's rod” (亚伦的手杖) , 源自The Book of Exodus《出埃及记》中的一段话:“And you shall write Aaron's name on the rod of Levi, for there shall be one rod of the head of each father's house.”, 比喻大权在握。英国作家劳伦斯写过一篇小说Aaron's Rod翻译为《亚伦的手杖》或《出走的男人》, 该小说主人公身上折射出很多作者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子, 圣经中代表权威和自由的权杖, 在小说中和亚伦所吹奏的长笛产生了共鸣。

“一粒芥菜种” (Grain of mustard) , 出自《新约·马太福音》13章。原文为他 (耶稣) 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 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 却比各样的菜都大, 且成了树”。比喻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也比喻人生的进步过程。例如:Faith, as a grain of mustard seed. (比喻信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汉语中类似的表达, 如北宋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则描写的是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

“软弱的器皿” (weaker vessel) , 喻指妇女, 出自《新约·彼得前书》3章。原文为“你们作丈夫的, 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他是软弱的器皿, 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 所以要敬重他”。例如:Tom tried to recollect that it was a man's duty to comfort and console a woman, the weaker vessel. (汤姆拼命记起男人有责任安慰劝解女人) 。现居伦敦的女作家Antonia Fraser写过很多历史小说, 其中有一篇名为The Weaker Vessel的小说, 作者力图引起人们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女性在美国内战期间有多么弱小?在一个倡导遵守妇道的时期, 她们在婚姻和生儿育女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期望吗?她们为爱而结婚吗?可以离婚吗?离婚后享受什么样的权利呢?Antonia Fraser通过她所接触的形形色色的女性试图来解答这些问题。

“金罐破裂” (Golden bowl is broken) , 出自《旧约·传道书》, 原文为“人所愿的也都废掉, 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 吊丧的在街上往来, 银链折断, 金罐破裂, 瓶子在泉旁损坏, 水轮在井口破烂, 尘土仍归於地, 灵仍归於赐灵的神”。该典故比喻理想破灭, 或希望化为泡影。美国作家Henry James写过一篇小说The Golden Bowl, 译为《金碗》, 该小说通过一段继母与女婿私通的故事引发出了许多对道德问题的思索。有书评就直接写成The Bowl is Broken, “金碗”的裂痕成为婚姻的隐患, “破碎的金碗”暗示着破碎的婚姻。

这些典故的总结, 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加大英美文化教学力度是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加强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的研究, 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题中之义。在英语专业的日常学习中, 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就《圣经故事》这门课程而言,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入门, 如何对其中的典故进行联系实际的深入解读;同时还在教学中, 要求大家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 从而培养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简言之, “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也就是说, 使学生在使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此, 开展对于英语学习中《圣经》典故的探知与发现的研究, 是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的具体体现。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 用所学英语知识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语用能力, 更能开拓自身视野, 提高文学素养, 锻炼语言能力。对于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而言, 日常接触到的大多是原版的阅读材料, 课题组通过考察日常英语学习文本中对圣经的借鉴, 探索了文本的深层次的文化韵味, 为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高桂芳.英语教材中的《圣经》典故与教学[J].衡水师专学报, 2000 (4) .

8.西方人解读中国历史 篇八

20世纪之前,最早被带到西方的中国家具包括一对漆器的折叠椅,在16世纪时进入西班牙皇室,另外还有大约在17世纪晚期送给德国贵族的大黄花梨木床。许多其他的记录也确立了中国漆器的屏风、小家具、器物等在17世纪欧洲已经存在,但是它们离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家具收藏”含义是不搭界的。

那时的家具,实际属于当时商品贸易的一部分,这些商品包括香料、丝绸、茶叶、瓷器等等,它们被运到欧洲的贸易中心,目的是赚取一些利润。在17世纪,这些家具只占非常小的一个比例,相当于我们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为贸易而生产制造的产品。在早期贸易里,之所以中国家具比较少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它们的体积非常大,需要组装,而且经受不住长时间的海上运输,而其他产品运输起来则更容易,并且利润更高。

中欧之间的贸易从16世纪迅速发展,随着它的发展,贸易中包含的物品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作为贸易产品,当时的家具大部分不是按照中国本土家具的外形制造,而是糅合了东方和西方不同的风格,它们融合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主题、时尚的设计、漂亮的木制、成熟精美的漆工……因此在西方非常受欢迎。但并不是这些家具激发了20世纪西方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兴趣,在17、18世纪,甚至到19世纪的西方市场还没有形成中国明甚至早清家具的规模收藏。

当时的中欧贸易做出的贡献是普及了中国式的设计。大量的瓷器、丝绸、香料、茶叶和其他的商品被运到欧洲后,被有钱的欧洲人抢购一空,中国式样的设计也被优秀的家具工匠用于皇室的宫廷里,比如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和奥普斯塔斯二世的皇家宫廷。无数的贵族也存他们的客厅里摆上中国式的家具。他们确立了非常良好的范例。而且这个范例被社会上每个拥有财富的人所效仿。

随着欧洲有钱贵族对新设计、新风格的渴求,西方的家具工匠师将目光投向了日本和中国。他们将具有亚洲风格的装饰融入到西方家具里,从瓷器、漆器、丝绸幔帐里汲取了中国式的设计融入进他们的作品中,这种融合的结果最终形成了一种中国风的艺术风格,在18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风格在欧洲家庭、工匠制作坊里占据了主要地位。

尽管从18世纪时开始,家具就已从中国向西方出口,但是直到19世纪,出口家具的数量才增多起来。当时的香港、广州、上海都成为主要的贸易中心,主要出口的家具都是一些漆器家具,与18世纪已经确立起来的式样相一致。但到19世纪后半期,硬木家具开始成为从中国向西方出口的家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876年在费城举行的百年博览会,1892年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哥伦布博览会的记录上都可以看到中国硬木家具的身影。它们非常耐用,而且融入了中西方的设计,被中上阶层所购买。

在市场方面,中国家具得以走入世界各地的藏家眼中,与纽约有着紧密的关联。当时的纽约正在转变成为世界主要的艺术中心,在香港的中国家具经销商把中国的家具卖给西方的收藏家,这些西方收藏家又通过纽约公众的拍卖,把他们收藏的产品卖出去。当时在纽约一年两次的亚洲艺术周拍卖会将中国的家具展示给全球的观众,使得全球对中国家具的兴趣国际化。中国古典家具的拍卖在《纽约时报》等出版物里经常会有相关的专题报道,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家具更加浓厚的兴趣。

19世纪中期到晚期,西方最早的艺术博物馆开始成立起来。在伦敦,1857年成立了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在纽约,1870年成立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876年成立费城艺术博物馆。中国传统家具和其他装饰性的艺术品都被收入到这些博物馆,作为文化制品进行展出,成为传播关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媒介。19世纪晚期,仍没有出现大量收藏明或早清家具的博物馆或者私人收藏,但是,接下来的20年里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随着现代交流、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对于中国家具的认识在欧洲也不断增加。随着博物馆的收藏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那些私人收藏者也开始想得到与博物馆收藏类似的产品。通过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公众对于中国其他艺术品形式的支持开始扩大,而且这也促使一些专业出版物出现,这些专业出版物的重点就放在一些精美、具有装饰性的艺术品上。

原来阻碍不同国家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地理障碍迅速消失了,专业出版物的出现时机与传播、交通的进步同时发生,这两样使得人们在史上第一次开始能够安全地进行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长途旅行。过去需要几个月才能实现的旅行,在几周内就可以完成了,大众的传播使得世界各个角落联系起来,过去对于西方来讲根本无法到达、遥不可及的亚洲变得朝夕可至。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比较富裕的西方旅行者干脆到北京或者在中国其他城市开始居住,并为他们的收藏搜罗藏品。尽管他们曾经在中国的二手家具市场里看到一些硬木家具,但是他们对关于中国家具所产生的理念仍然来源于他们原先在欧洲、美国举行的博览会上所看到的漆器家具。

西方的收藏者在20世纪20年代到达中国的时候,他们认为看到的最精美的家具应该是漆器家具。尽管他们可能不了解其质量到底怎么样,但他们认为了解什么样的家具代表潮流所向。对于他们而言,漆器家具应最为流行,他们认为中国的漆器家具代表了精美、复杂、典雅,正如法国、英国18世纪的家具一样。那些西方的收藏者在中国买了任何他们可以想象到的东西,比如华丽的漆器组合,柜、屏风、桌几、大小的凳子等等,他们买各式各样的东西,而且买回去后或者作为私人收藏,或者通过世界的艺术品经销商进行销售。

在1930年以前,仅在非常少的西方收藏里,才包含18世纪或者更早一些时期的中国硬木家具。和硬木家具比较起来,漆器家具就不一样了,在那时有无数的漆器家具实例出现在公众、私人的收藏里,出现在拍卖行里,在收藏者指南、杂志以及那些描述代表最时髦趋势的社交杂志里。

这个状况至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一个完全的转变。帕克若乐斯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探讨了东方家具发展的演变,以及这些观点如何受到西方观点的影响。当时有一些作者像奥

丁、哈勃特等几乎完全忽略了中国的硬木家具,他们对中国漆器家具赋予大量溢美之词,而且他们对中国漆器家具进行了大量的介绍。而另一位重要人物古斯塔·埃奇(音)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视角,他于1944年出版了《中国黄花梨图考》,把中国硬木家具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在西方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前完全统治公共和私人收藏的中国漆器家具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必须与一些中国“新”类别的家具(硬木家具)开始享有相同的地位。当时埃奇著作出版的时机再好不过,虽然他的作品读者非常少,但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影响巨大。20世纪中期的作家、理论学家、设计师、工匠等具有指导地位的人非常喜欢埃奇提出的观点,他们把非常简单、没有装饰的硬木家具与高尚的道德联系在一起,而且与现代设计联系在一起。埃奇提出的观点。与当时居住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的西方收藏者发生了共鸣,那些居住在中国北京或者是其他城市的收藏者们买了很多硬木家具的实例,并且最终把它们带到西方。

这些硬木家具看起来非常时尚,而且在具有现代风格的家里摆起来非常漂亮。因为中国硬木家具还有其他优点,比如量多、能买得起,而目比起尺寸非常庞大的漆器柜子、屏风来讲要小得多。当时住在中国的使节代表、教授、医生、传教士都能够买得起这些古董的硬木家具,他们不仅将这些硬木家具和其他器具带回到美国、欧洲,同时也带回了对硬木家具的喜爱。这样带来的影响是——原来这些博物馆的收藏核心都集中于一些中国漆器家具的实例,到1950年后,例如艾德基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几乎所有博物馆都把注意力转移到收集中国硬木家具实例中。虽然当时在欧洲的情况并不完全雷同,但欧洲的博物馆也开始注重收集硬木家具的实例了。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王世襄先生两本巨作的发表,中国家具市场开始发生变化。王老先生的著作就像埃奇发表的作品一样,使得一些西方家具收藏者开始重新思考以前的想法。在这两本巨作中王世襄指出,在中国硬木家具这一大类里还有许多不同的派系,中国的硬木家具既包括简单朴素,又包括雕饰繁缛的家具,他不但介绍了那些非常漂亮的,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看起来笨拙的家具,而且他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明朝时期出产的家具都是好家具。他还认为过去人们认为的一些明朝制造的家具,事实上有可能到了清朝才制造出来。

王世襄先生的著作就像40年前埃奇发表的作品一样,读者并不是很多,但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时的艺术品经销商立马做出响应,他们从中国内地买了硬木家具的实例带到香港、新加坡或者是其他地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中国的家具(主要是硬木家具)开始出现在拍卖行、经销商的画廊里,出现在大众市场传播的报刊上。当时的收藏家们都非常积极地收购各式各样的家具实例,大量的家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被卖给了西方的收藏者。20世纪90年代初期,举办了大量的探讨研究中国硬木家具的研讨会,1992年,专门关注于中国硬木家具的第一个国际研讨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这些商务、学术的研究对于西方对中国家具主题的兴趣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的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因此在纽约、香港分别设立了两个中心。

在香港的中国家具经销商把中国的家具卖给西方的收藏家,这些西方收藏家又通过纽约公众的拍卖,把他们收藏的产品卖出去。当时纽约正在转变成为世界主要的艺术中心,在纽约一年两次的亚洲艺术周来拍卖会将中国的家具展示给全球的观众,使得全球对中国家具的兴趣国际化。当时的拍卖记录不断地成为各大报刊的标题或者是头条消息。这些中国古典家具的销售在《纽约时报》等出版物里经常会有相关的专题报道,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家具更加浓厚的兴趣。随着关于中国古典家具的信息不断充实丰富,西方收藏者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时黄花梨、紫檀等硬木家具的供给开始变得越来越少,而不断缩小的供给,不断上升的价格,产生了对新收藏的需求。

在1990年以后,随着关于中国家具的大量出版物、文章发表出来,中国古典家具被认可为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之一,明清家具的复制品开始在很多美国、欧洲知名的家具店出售。

目前的西、东方收藏者不时还会就具体什么是“中国家具”的概念争论不休,毕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西方的收藏家根本就不收集中国的硬木家具。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收藏者越来越多的参与,古典家具的价格变得强劲。

上一篇:GPS智能调度系统存在的问题2009121下一篇:档案全流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