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2024-09-14

[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精选13篇)

1.[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一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

一、教给学生欣赏什么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懂得欣赏什么。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内容,而美术作品的内容包括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一是客观因素,一般称为“题材”;二是主观因素,通常称为“主题”。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同一幅作品中的。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要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涵义,也就是由对题材的把握深入到对主题的理解,最终上升到对作品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体所体现的审美意蕴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又如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的构图极其出众,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家通过画面中人物的手势、眼神和行为,表现了人物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人物刻画精细入微、惟妙惟肖。但不能只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欣赏该画,还要理解该画所表现的主题。作品的题材来自圣经中关于耶稣被犹大出卖的传说,画家描绘了耶稣殉难之前,跟他的十二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情景,当耶稣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后,十二个门徒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和性格特征,而坐在正中间的耶稣,摊开双手神态镇定自若,与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歌颂了耶稣的伟大人格,也鞭挞了叛徒的苟且偷生、出卖灵魂的丑恶嘴脸,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爱与憎这一主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全面理解和欣赏这幅画的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二、教会学生如何欣赏

教会了学生对一副美术作品欣赏什么后,下一步就是明确如何欣赏。由于每幅美术作品体现的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艺术表现各有侧重,因此,欣赏美术作品时要有重点,比如风景画、静物画,对这些作品的欣赏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如对《血衣》、《南昌起义》等作品,要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深刻领会。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在选材上要有主有次,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突出重点,分类施教,教会学生欣赏,把握欣赏的层次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在对艺术特色方面的欣赏,首先是构图。构图是每一副美术作品创作的起点,也是欣赏的起点。构图被称为“画之总要”,也就是绘画的章法和布局。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而中国画主要以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比如张择端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就采用散点透视法。其次是意境。意境就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要素,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生成从而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艺术效果。尤其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表现得十分突出,宋代画家郭熙提出山水画创作的“重意”之题o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无疑,意境不但是创作的依据,而且必须是欣赏的依据。再次是韵律。韵律的原意是指声韵上的律动。而在美术创作中,韵律是指动势或气韵的`有秩序的反复,其中包含近似因素或对比因素的交替与重复。如拉斐尔的西方古典油画《西斯廷圣母》中,位于前景的教皇的披巾和长袍使整个画面构成极其优美的反S形,透射出极优雅而完美的韵律美。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美术欣赏作为从视觉接受到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必须通过作品所展示的外在形式进行感受、释读和体验,从而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并真正把握作品所包含的思想主题。因此,美术欣赏课教学手段要力求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虽然是欣赏课但不能由教师的讲述包办学生的自主性欣赏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视觉,触动学生情感,激励学生动手临摹,达到知、情、行和谐统一的效果。课堂教学采用故事引入、设疑探讨、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利用幻灯、录音、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及其交互功能的作用,增强欣赏课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另外,美术欣赏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意识活动,因此,对同一件作品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理解和看法,这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教师不能一味排斥,而是要正确引导,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二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活动,培养美术欣赏能力,研究,意义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 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应该仅传授给学生绘画技巧, 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发现美。初中美术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发生改变。学生提高了美术欣赏能力, 才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美术这门学科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美术这门学科的教学符合当今教育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来, 我国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老师和学校过于重视美术教学成果,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却忽视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 对培养美术欣赏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我国多数初中学校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学生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没有顺应新课标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初中美术老师的传统教学理念过于深入, 仅仅重视对学生的绘画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2.学生自身的素质不足。

由于目前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家中习惯了娇生惯养,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吃不得苦, 缺乏毅力, 不能很好地完成初中美术教学活动。此外, 初中学生的本身性格特征有一定的缺陷, 他们对有趣的学习内容才会有学习兴趣, 学习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1. 提高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重视。

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掌握美术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 更需要全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 家长必须了解当今社会形势, 支持学校的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初中美术老师也应该努力转变自己的思想,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的绘画技巧能力, 而应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学生们的眼中, 世界是美好的, 他们的美术欣赏能力得到培养, 才会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好。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 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2.增加学生的课后实践活动。

在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 要丰富教学形式, 增加一些课外写生活动练习, 让学生在美术课中体会生活中的美好。课外写生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活动响应了新课标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丰富教学形式。课外写生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多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品德。学习来源于生活, 课外写生活动和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培养学生生活中观察事物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初中美术教学活动要想顺利的进行, 就应该树立学生先进的社会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三观做指导, 美术这一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学才能顺利完成。初中美术老师在引领学生学习的同时, 也应该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德, 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对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初中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利用生活中的美好、美术艺术品的美好等来帮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美。

4.丰富初中美术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初中美术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丰富。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为教学目的,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合理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 在讲解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的时候, 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将图片呈现给大家, 并搜集这幅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幅作品。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丰富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初中美术的教学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必须得到改革,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 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重视到美术学习和生活的紧密相连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总的说来, 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是一件艰难的工作, 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实际生活的观察能力、想象力等。

参考文献

[1]车言宁.学科关键能力监测——初中美术欣赏能力监测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1期

[2]张晓燕.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年23期

[3]潘淑鸿.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学教研版) .2010年12期

3.[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三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审美教育不是专指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 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这意味着它本身的伦理、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的人格趋向真诚、善良、美好。

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它们,使学生对人体艺术的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是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中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人体虽有一定认识,但尚处于朦胧状态。加之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的影响,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但由于缺乏抵抗力而易受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就是受黄色书刊的影响而走上犯罪歧途的。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思想解放,但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也极少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他们在性别、人体知识方面的神秘和空白,这就更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填充。

在教学生学习人体结构时,除了讲解骨骼、肌肉的名称、位置、作用及男女形体的差异外,还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学习人体结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内在结构及外部形体。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宽、肌肉发达,因此男人体形给人以强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较孝肩窄、皮下脂肪较多,给人以丰腴的曲线美之感。我在教学时准备了许多体育动态图片和服装动态效果图,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体育比赛,思考体育健儿强健的体魄所体现出的美感;再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服装表演,或看一些体操表演的图片,使他们对女性的丰腴秀美有一定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美术欣赏中,我挂出了不同朝代的人物作品,有学生就问:“为什么唐代的仕女都比较胖?”由这个问题引出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审美观问题,而这种审美观也受统治者喜好的影响,如“楚王好细腰”,唐代由于贵妃杨玉环受宠的因素,在唐代的仕女画中出现了丰满柔美的审美特点,《簪花仕女圖》、《捣陈图》就是这一审美特点的具体体现。在男性审美的问题上文学作品及绘画多以表现王公贵族与才子佳人为主,如大家熟悉的《红楼梦》就给了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姣好外貌,而宋玉、潘安、唐伯虎及现代的很多美男子都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的儒雅才子、文弱书生,就在今天,也有不少人用“斯文”“秀气”作为对男性美的肯定评价。当然,这种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伦理学根源。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社会里,“锦衣秀士、白面书生”这类弱化的男性形象往往意味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物质生活,这也是男性弱化的因素。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妇女挣脱了封建桎梏,在人格上取得了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弱化的男性形象已不再受到普遍的青睐,也不再成为男性自我崇拜的偶像,代之而起的是有个性的健壮的男子汉,这正是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美最好的契机。

人类自从认识到自身性的差异,千百年来,对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的认识便有了某些标准。在西方,人们将其分别归为崇高(壮美)和优美(秀美)的对立范畴,在中国则以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来形容。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首交响乐,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曲。从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再从中国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体和唐代巨天的造型上,就可得到确证。我在教学时将“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与“掷铁饼者”及“大卫”挂图挂在一起,介绍画家及作品,尤其加深对美神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讲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希腊人对于人体十分崇尚,认为只有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他们把关心集体的利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心绪宁静、善于克制自己的公民道德,作为完善的心灵寄寓在强健的体魄中而创造出了身心统一的人体艺术形象。希腊人非常重视体育锻炼,自公元前七七六年起,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他们重视运动锻炼的表现。在最早的运动会上,运动员全是裸体的,并且用特制的名册记录胜利者的姓名,还为他们塑造纪念像,安置在神殿里。这样不但竞技成了希腊美术的主要题材,而且希腊美术成为古代最典型、最辉煌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直接动力。由于讲述了希腊人对体育的热爱及对人体美的崇尚,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希腊艺术的兴趣,不但没有了初看人体雕塑的羞涩,而且还要求老师多讲解、多带些作品来欣赏。

4.[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四

绣工艺》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只市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板书中国民间美术)〈三〉讲授新课(5分钟)

师: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一下,然后找一位代表。

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男生:所谓民间美术 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女生: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师结: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麽多那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有哪些民间美术吗? 生:年画、泥塑、风筝、剪纸。〈1〉年画(12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

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

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

年画作品

次到日、美、意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图片《一团和气》生看完后有何感想。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喹,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

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给学生放一下年画的习作过程)。

〈2〉刺绣(8分钟)

师: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那些了解呢? 生:四大名绣,江苏丽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的粤绣。

师: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什么是双面绣?(图片)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另人赞不绝口。

〈3〉风筝(4分钟)

风筝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民间美术了,每年的4月21号就在我们潍坊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今年我们不看我们当地的风筝,而是看看北京的风筝,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给学生放一下制作风筝的过程)〈4〉玩具。(2分钟)

生:让学生回忆儿时有哪些玩具?

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各种玩具伴随长大的,我们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图片《泥狗》、《布老虎》、《泥老虎》。〈5〉编织(2分钟)

师: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草,玉米皮边地都是,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料编织出精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且美观的工艺品。

图片《竹编·背篓》、《竹编花瓶》、《三屉提蓝》、《食盒蓝》 〈6〉剪纸(5分钟)

师:记的小时候过年我们都贴窗花,挂灯笼,给节日增加喜庆色彩(放剪纸录象让学生感受一下)

〈四〉小结(1分钟)(加背景音乐)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何感想(学生畅谈)〈五〉布置作业

5.[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五

特长课教学纲要》教案

美术特长课教学纲要美术特长课教学纲要

美术不仅是一门技能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设高质量的学校,我校从普通中学美术特长教学的实际出发,编写了这份美术教学纲要,以适应学生报考高一级艺术院校和培养有艺术才能的新一代祖国建设人才。

美术教学大纲分素描、色彩、工艺、创作四个部分。素 描 部 分

一.素描教学目的与任务

素描是造型艺术领域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艺术学校美术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坚实的造型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技法,并逐渐运用于创作实践,为升高一级艺术院校和适应社会美术普及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1.培养学生学会整体观察方法与正确的科学的作画步骤;树立整体观念、立体空间观念、结构观念、创新观念、传统观念。培养学生敏锐地感受对象与生动地表现对象。

2.培养学生较准确地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比例、明暗、虚实、透视解剖造型能力,以及对物象的大体积、大空间、质感、量感的描绘能力。

3.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素描与速写,校内作业与校外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把研究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有分析、有比较、有主次、有虚实、有概括、有夸张、有创新的各种艺术技巧和处理手法。

5.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集中讲解、个别辅导、作品观摩、作品示范等方法进行教学,运用集中讲解,教师都应有完整的示范作品以及作画步骤,并向学生讲解各单元的要求、方法、步骤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尽可能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地感觉、思考和作画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7.素描的各种因素,应在作业中全面要求,但因年级不同或教学需要,教师可在某单元或某次作业中突出解决某一问题,作业要求,有时可以适当灵活掌握。

6.[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六

人体艺术欣赏课教学

作者:张秀

学科:美术

单位:中岗中学

日期:2012-3-27

题目: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人体艺术欣赏课教学

姓名:张秀

单位:中岗中学

摘要: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是中学美术课的要求,而美术欣赏单元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那么如何让人体艺术教学能够很好的开展?如何让学生很自然的接受人体艺术欣赏课?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本文从

一、课堂教学反思,二、教师端正自身态度

三、导入、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浅谈我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人体艺术欣赏课。

关键字: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人体艺术欣赏 教学机智

正文:人体艺术是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在世界美术史中,优秀的人体艺术作品数不胜数。艺术家们神奇地描绘出了男性的健壮、女性的柔媚,并以史诗式的思绪使之达到了奇迹般的极致。他们在用自己的作品对人类心灵和人性进行无与伦比的歌颂。“人体艺术”不是中国的发明。它最早起源于15、16世纪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和法国,利用古代神话题材进行艺术创作,一方面是表现人体本身的美,另一方面是借以表达社会和人性的真善恶。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是中学美术课的要求,而美术欣赏单元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那么如何让人体艺术教学能够很好的开展?如何让学生很自然的接受人体艺术欣赏课?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对于大多数像我们一样的农村中学的人体艺术课应该怎么开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特别是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影响,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对于农村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更不要说得到父母的引导教育,所以,老师的引导教育就非常重要。有学生单纯的认为,裸体就是人体艺术,在欣赏书中的人体雕塑时,带着懵懂的,羞愧的,甚至略带兴奋的心情去看。更有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抵抗力因而受不良影响走上犯罪歧途的。所以,在欣赏人体艺术作品的同时,我先给学生端正态度,告诉他们,其实,裸体并不一定就是人体艺术,这是两个不同概念。

一、课堂教学反思

在进行人教版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这一课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特别的现象,当同学们打开书本的时候,班级里顿时出现了短时间的骚动,有的同学捂着嘴偷偷的笑,有的同学在小声议论着,有的同学低着头不说话等等。我马上就意识到,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课本第一页的《创造亚当》、《维纳斯的诞生》两幅作品而产生的各种反应。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情况呢?考验我的教学机智的时候到了,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也想到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但是,这一节课我没有处理的很得到。考虑到农村地方特点,孩子们小时候大部分都有过和妈妈去女澡堂洗澡的经历,所以,在课堂中我可以把这个他们曾经的经历当做一个切入点来教学。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的神秘感!而是让大家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来认识我们自身,让他们认识到,人体就是一个有各种功能的器官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很常见的。

二、教师端正自身态度

根据普通中学美术课本中美术欣赏是整个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作品欣赏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美术欣赏单元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然而,由于我们自古至今的传统式的教育,特别是在性教育方面困乏。要现在初中课堂中很好的进行人体欣赏课教学有点难度,上好人体欣赏课,老师的心态非常重要,只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引导孩子正确了解人体艺术知识。我认为,人体艺术欣赏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心成长至关重要,老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如果教师自己都对人体艺术作品避而不谈、遮遮掩掩的话,后果,就是给学生做了一个反面的榜样。他们会认为你看我们美术老师都是这样的态度,说明这是不正当的东西。我认为应该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如讲故事,忆童年等,将概念化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应该着力破除学生对人体的神秘感和羞涩感。教师在表达时要像说一加一等于二一样轻松自然,还可以拿我们在大学里上人体课时的经验,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大家传递一种轻松的信息。为同学们创设一个活泼、轻松的氛围。

三、导入,教学过程

课后我认真的进行了反思,做了大量的功课。通过几个班的实验教学我感受到上好一节人体艺术课,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导入(轻松的导入会让同学们在一个开放的、轻松的空间里···)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吧?

学生:我是某年某月某日。。(大家在争相回答)

教师:我们落地的那一刻,是不是像贾宝玉那样嘴巴里衔块宝玉落地的? 学生:哈哈!不是(大声的回答)

教师:那我们是不是光着小屁股来到这个世界的呢? 学生:呵呵!是的。(同学们齐声回答)

教师: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这个世界上都是赤裸裸地来,没有一丝牵挂,可以这么说我们每个人对人体并不陌生,所以我们在面对人体艺术作品时,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了。古代奥运会上的裸体竞技者被称为人体完美的状态。自古至今艺术家们神奇地描绘出了男性的健壮、女性的柔媚,并以史诗式的思绪使之达到了奇迹般的极致。他们在用自己的作品对人类心灵和人性进行无与伦比的歌颂。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认识人体艺术作品吧。

(2)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 学生:想!想!想!教师:“上帝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在东方立了一个伊甸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课本上第一页有美术作品——《创造亚当》就是利用壁画的形式把上帝赋予亚当生命力的瞬间!大家一起来欣赏 教师:同学们从亚当的眼神可以感受到什么吗? 学生:渴望、憧憬~~~~ 教师:恩!表达的非常准确!老师也有和大家一样的感受呐!同学们看到的亚当的身躯是不是非常的健壮的呢!学生:是的!很健壮!肌肉发达!

教师:那大家思考一下,米开朗琪罗为什么把亚当描绘成这般健壮的身躯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为了表现他的身材好!因为亚当是男人!因为他是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如果他不强壮的话,怎么繁衍后代?(同学们的回答多种多样,但是,又仿佛也都合情合理。我感叹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教师:真是太喜欢你们了,真是感叹大家的想象力真的丰富极了!老师都自愧不如!(孩子们得到老师的认可,会更加积极、专注去欣赏作品)学生:呵呵!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吧,画的右上方是一位富有智慧的长者,在天使们的簇拥下,飞向亚当;画的左下角是亚当,他全身裸露,倚躺在一座绿色的小丘上。米开朗琪罗在创作这幅画时,对原来的故事情节稍稍作了一些改动,他把原来应由上帝将生命的灵魂吹到亚当身上这一情节改变为上帝将手伸向亚当,以与亚当向上帝伸出的手相接。画面上的亚当似乎刚从睡梦中醒来,抬头望着主神,身体的上半部也由于主神的到来而微微抬了起来,目光中流露出渴望得到智慧和力量的神色,左手正缓缓地伸向主神,几乎就要与主神向他伸出的手相接触,那生命的火花即将要从主神的指尖跳到亚当的指尖。这是创造人类生命最关键的一刹那。可是那两个指头之间的那么一丁点儿空隙却被米开朗琪罗永远地保留下来了。他让观赏者用自己的思维去填补它。神与人的手指象接电似的相互交流,这里表现了充满精力的老人和年轻而美丽的生命的诞生。体现了创造者的权威和被创造者的信心。

教师:下面我们分小组,一小组为单位对作品《创造亚当》进行表演,利用你丰富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及我们最初对作品的理解,看看哪一个组能够真切的体会画家的创作意义!······

(以游戏表演的形式来进行人体艺术欣赏)

四、总结

本文是通过我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遇见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感而发,浅谈我对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人体艺术课的几点看法。在我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孩子们由以前的懵懂、羞愧变得自然、大方。美术课本的人体作品的画面上再也没有大面积的涂鸦、乱写乱画的现象了,在此之前由于美术课本是循环使用教材,百分之五十的课本在人体绘画作品的地方都会有学生写的或者是画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每次看到这些涂鸦,我都深刻的意识到我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引导。但是,采用我以上的教学方法之后,这种现象几乎被杜绝了。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可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地带,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利用美术课教学的机会,利用人体艺术作品欣赏的机会,对孩子们做很妥当的引导教学,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 《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2] 尹少淳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蒋 良 《美术的教学选择》 湖南美术出版社

7.在欣赏中学习美术 篇七

在教学生学习人体结构时, 除了讲解骨骼、肌肉的名称、位置、作用及男女形体的差异外, 还要告诉他们, 这个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 学习人体结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内在结构及外部形体。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宽、肌肉发达, 因此体形给人以强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较小、肩窄、皮下脂肪较多, 给人以丰腴的曲线美之感。我在教学时准备了许多体育动态图片和服装动态效果图, 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体育比赛, 思考体育健儿强健的体魄所体现出的美感;再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服装表演, 或看过的一些体操表演的图片, 使他们对女性的丰腴秀美有一定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课中, 我展示了不同朝代的人物作品, 有学生就问:“为什么唐代的仕女都比较胖?”由这个问题引出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审美观问题, 而这种审美观也受统治者喜好的影响, 如“楚王好细腰”, 唐代由于贵妃杨玉环受宠的因素, 唐代的仕女表现了丰满柔美的审美特点, 《簪花仕女图》、《捣陈图》就是这一审美特点的具体体现。在男性审美的问题上, 文学作品及绘画多以表现王公贵族与才子佳人为主, 如大家熟悉的《红楼梦》就给了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姣好外貌, 而宋玉、潘安、唐伯虎及现代的很多美男子都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的儒雅才子、文弱书生, 就在今天, 也有不少人用“斯文”“秀气”作为对男性美的肯定评价。这种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伦理学根源。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社会里, “锦衣秀士、白面书生”这类弱化的男性形象往往意味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物质生活, 这也是男性弱化的因素。在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妇女挣脱了封建桎梏, 在人格上取得了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弱化的男性形象已不再受普遍青睐, 也不再是男性自我崇拜的偶像, 取而代之的是有个性的健壮的男子汉, 这正是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美的最好契机。

人类自从认识到自身性别的差异以来, 对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的认识便有了某些标准。在西方, 人们将其分别归为崇高 (壮美) 和优美 (秀美) 的对立范畴, 在中国则以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来形容。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首交响乐, 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曲。从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以及中国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体和唐代巨天的造型上, 就可得到确证。我在教学时将“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与“掷铁饼者”及“大卫”挂图挂在一起, 介绍画家及作品, 尤其注重对美神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讲解,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希腊人对于人体十分崇尚, 认为只有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 他们把关心集体的利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心绪宁静、善于克制自己的公民道德, 作为完善的心灵寄寓在强健的体魄中而创造出了身心统一的人体艺术形象。希腊人非常重视体育锻炼, 自公元前七七六年起, 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他们重视运动锻炼的表现。在最早的运动会上, 运动员全是裸体的, 并且用特制的名册记录胜利者的姓名, 还为他们塑造纪念像, 安置在神殿里。这样, 不但竞技成了希腊美术的主要题材, 而且希腊美术成为了古代最典型、最辉煌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直接动力。由于讲述了希腊人对体育的热爱及对人体美的崇尚, 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希腊艺术的兴趣, 不但没有了初看人体雕塑的羞涩, 而且要求老师多讲解、多展示作品来欣赏。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 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赏: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 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 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 当耶稣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 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时刻;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 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 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 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 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 寥寥数笔, 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凡·高《阿尔的吊桥》一国, 画家采用鲜艳浓烈的色彩, 有力的笔触, 奔放的线条, 使画面给人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最后的晚餐》画中, 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 全部面对观众, 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 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 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 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 为了画好画, 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 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 如雕塑《艰苦岁月》, 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 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8.[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八

[关键词]美术欣赏 人体艺术 审美情趣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对美与丑的判断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上好美术欣赏课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欣赏课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它们,使学生对人体艺术的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是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人体虽有一定认识,但尚处于朦胧状态。加之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的影响,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但由于缺乏抵抗力而易受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就是受黄色书刊的影响而走上犯罪歧途的。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思想解放,但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也极少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他们在性别、人体知识方面的神秘和空白,这就更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填充。

从青少年心理特征来分析,较好地将学科知识与最佳生理心理状况相配合,寻找最佳结合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捷径。该阶段是青春期阶段身体发育极其剧烈,男女的性特征已明显凸现,对形体美特别敏感,摹仿意识也很强烈。女生往往苛求自己的身体变化,对自己的体形缺乏自信心,追求身体的均匀苗条,担心自已的形体“肥胖”。男生则把自已的形体变化视为力量增强的体现。他们都普遍喜欢“NBA”篮球运动员,那身手敏捷,体格强壮,肌肉发达,威猛高大的形象。所以在欣赏人体美的过程中精心地引导,告诉学生人体的线条是自然事物中一种非常优美的线条,帮助学生对人体美的审视和欣赏,就能增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人体与其说是人体自身生理进化的必然结果,毋宁说是人类所有文化发展的完善结晶,从人体上可以说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诸如和谐典雅、粗犷有力,热情智慧和富有活力以及强烈的征服欲等品质。

对于人体艺术的欣赏,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要品味其深邃的内涵和感受其艺术魅力,除了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疏导,还需要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作为铺垫。否则就会滑到不健康庸俗的审美轨道上来,从而丧失了美术教育目的与意义。在欣赏古希腊人体雕塑时,有许多学生不解的问,为什么要表现不穿衣服的裸体形象呢?面对这些不惑的目光,要积极的、周密的、审慎地向学生讲述:古希腊的裸体雕刻和绘画就是用来宣传人本主义思想和激发人们增强体魄以捍卫民族独立的爱国热情。优秀的人体艺术作品以其优美纯净的画面陶冶、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品格在审美中得到升华,获得身心的和谐及愉悦,“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从此,人体作为一种观念、一种象征,一种隐藏着真理,被历代艺术家所称道。

在教学生学习人体结构时,除了讲解骨骼、肌肉的名称、位置、作用及男女形体的差异外,还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学习人体结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内在结构及外部形体。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宽、肌肉发达,因此,男人体形给人以强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较小、肩窄、皮下脂肪较多,给人以丰腴的曲线美之感。

我在教学时准备了许多体育动态图片和服装动态效果图,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体育比赛,思考体育健儿强健的体魄所体现出的美感;再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服装表演,或看一些体操表演的图片,使他们对女性的丰腴秀美有一定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美术欣赏中,我挂出了不同朝代的人物作品,有学生就问:“为什么唐代的仕女都比较胖?”由这个问题引出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审美观问题,而这种审美观也受统治者喜好的影响,如“楚王好细腰”,唐代由于贵妃杨玉环受宠的因素,在唐代的仕女画中出现了丰满柔美的审美特点,《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就是这一审美特点的具体体现。在男性审美的问题上文学作品及绘画多以表现王公贵族与才子佳人为主,如大家熟悉的《红楼梦》就给了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姣好外貌,而宋玉、潘安、唐伯虎及现代的很多美男子都是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的儒雅才子、文弱书生,就在今天,也有不少人用“斯文”“秀气”作为对男性美的肯定评价。当然,这种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伦理学根源。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社会里,“锦衣秀士、白面书生”这类弱化的男性形像往往意味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物质生活,这也是男性弱化的因素。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妇女挣脱了封建桎梏,在人格上取得了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弱化的男性形像已不再受到普遍的青睐,也不再成为男性自我崇拜的偶像,代之而起的是有个性的健壮的男子汉,这正是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美最好的契机。

人类自从认识到自身性的差异,千百年来,对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的认识便有了某些标准。在西方,人们将其分别归为崇高(壮美)和优美(秀美)的对立范畴,在中国则以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来形容。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首交响乐,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曲。从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再从中国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体和唐代飞天的造型上,就可得到确证。我在教学时将“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与“掷铁饼者”及“大卫”挂图挂在一起,介绍画家及作品,尤其加深对美神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讲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希腊人对于人体十分崇尚,认为只有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他们把关心集体的利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心绪宁静、善于克制自己的公民道德,作为完善的心灵寄寓在强健的体魄中而创造出了身心统一的人体艺术形象。希腊人非常重视体育锻炼,自公元前七七六年起,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他们重视运动锻炼的表现。在最早的运动会上,运动员全是裸体的,并且用特制的名册记录胜利者的姓名,还为他们塑造纪念像,安置在神殿里。这样不但競技成了希腊美术的主要题材,而且希腊美术成为古代最典型、最辉煌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直接动力。由于讲述了希腊人对体育的热爱及对人体美的崇尚,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希腊艺术的兴趣,不但没有了初看人体雕塑的羞涩,而且还要求老师多讲解、多带些作品来欣赏。

在世界美术史中,优秀的人体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加深了解和认识,就会有收获。我所教班级的几位女学生对我讲:“过去我们为自己身体的一些部分害羞,以为谈论人体都是肮脏的行为。现在我们终于懂得了什么是女性美及人体艺术的美,要使自己成为集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的女孩。”从他们的语言中我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他们健康、美丽地成长,正是我们的希望。我想,我们广大中等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携手努力,切实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空间。

9.[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九

内容提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美术课程的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还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农村丰富的资源应该成为美术教学素材应用的源泉。乡土材料是校外地方性拓展型课程资源。关键词:艺术教育 资源 新课程 农村 开发

多年以来,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很多美术教师认为艺术教育资源即是所教的美术教材、教具、学具、挂图等,教学即是教教材,再现编者意图的过程。实行课程改革以来,通过学习和培训,我们体会到:所谓艺术教育课程不仅仅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静态文本,它还应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建的鲜活的、发展的活动形态。而支撑美术课程的物质资源也不应该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变化、更新。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普及和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越发感到,因地制宜、让每一位农村孩子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动手操作创造美的能力,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美好品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等,都应是普通教育美术课程永远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走出课堂,到社会、到家庭、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寻找,感受美术材料的形态、肌理、色彩、质地,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不神秘,美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生活中。师生共同发现新材料、利用新材料的过程也是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创造美术课程的过程。新课改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素材,这就意味着教师既要充分挖掘美术教学中生态教育素材本身的教育意义,又可以创造性地赋予其其他的教育意义,教师应该大胆地发挥创造性,让生态教育素材为我们心中想实现的教育目的服务。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了让学生创造性地表现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为他们创作积累素材。

于是,自2001年开始,我县被定为艺术教育课改实验县,首先涌入到课改潮流中,各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个学校都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来进行实践和研究。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发适合于本地学生的课程资源,应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可利用资源等等进行美术教学。并基本确定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我县还同时制定了三条原则: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容易获取、便于携带;经济实用、有开发潜力。

依据三条原则我校将田间地头普通的瓜果蔬菜列为主要开发对象。因为在我们农村,这种农作物材料随处可见,既经济又易得。于是,在我县教研部门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这一材料引入课堂,学生们将普通的瓜果蔬菜,或因势造形,或巧妙利用其固有的质地、颜色,设计装饰或依照构思再进行简单的切削、组合、拼贴、雕刻。制作出一件件或夸张或写意的传神作品,如:用苦瓜和洋芋制作小老鼠、用茄子制作海豚、用南瓜制作孔雀、用苹果和青杂制作神气十足的小精灵等。那种呼之欲出的神态令人叫绝,得到了昆明市领导和教育专家们的认可。因此,我校瓜果蔬菜制作被作为一项节目还参加了昆明市2003年教育电视台春节晚会。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研究其它的教学资源,因为,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拓展农村艺术文化教育资源,采用不同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舞台,让学生学习,这是一个较好的途径。然而真的实际操作中,随着人数增多,师资问题,资金问题如何保障,学生参与性如何激发等等,还有待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04年,在我县教研部门和老师们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下,不仅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尝试使用的材料也不断丰富。有的学校做木雕作品,有的学校做影雕作品,有的学校做布艺,有的学校做根艺,有的学校做石雕,而我们学校主要是做草编,并逐步形成了系列。如:以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作物的叶子为主的“山草编织网兜造型”、“玉米叶子编织的草帽造型”、“秧草编织的服装造型”、“稻草纺织的草凳和草鞋造型”系列。为提升层次促进研究,我县教育局教研室又将各类有一定开发潜力的资源汇编成乡土教材并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时在全县推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再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我校的研究节目《草之韵》舞台综合艺术参加县级艺术教育比赛荣获一等奖。

我校也就把草编和瓜果蔬菜定为本地的课程资源进一步开发、挖掘、研究。结果,发现在我们农村,课程资源也许比城市还丰富,除了我们已做过的草编和瓜果蔬菜以外,还可以开发本地的其它资源。如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自然、民风习俗、历史以及地方生产生活经验等,这些都是形成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最具特色的素材资源。

于是,家乡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墙一角,一人一景等教育素材均成为塑造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创新以及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素材,而且这种素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继续开发应用本土的教育素材,成为美术学科教学素材持续开发与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此,教师要善于借用孩子的眼光去继续挖掘更多的美术素材资源,并“尽可能的运用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生亦能通过挖掘身边资源,经过美术课堂教学转化,美化生活,提高审美情趣,唤起他们热爱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欲望。

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是把学生从想学美术而又怕创作不好的畏难情绪中解放出来的有效途径。

总之,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想通过这一过程达到如下目的:农村孩子合理使用身边的材料同样能上好美术课,得到一定的审美教育。从家乡的一草一木中,感受家乡的美好,使孩子从小就形成热爱家乡的美好品德。让我们民族中吃苦耐劳、淳朴善良、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永远保存在孩子们的心中,代代相传。[参考文献]

10.[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十

云天化中学首届艺术周师生书法美术摄影手

工作品展征稿启示

【征稿时间】

从即日起,至 2011年11月10日截止。(需装裱作品于2011年11月1日止)【征稿对象】

云天化中学全校师生 【作品内容及尺寸要求】

1、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书法作品:限毛笔书法。书体不限,草书、篆书请附译文,作品尺寸以不超过四尺对开为宜。

3、绘画作品:画种不限,作品尺寸上不小于8开纸。

4、摄影作品:上交电子版本作品,组委会统一印制。为便于准确登记,每件作品务必填写《征稿登记表》(注明作者姓名、年龄、作品名称等),连同作品上交至艺术节组委会指定人员。【作品送交方式】

1、各班级学生作品交至各班班主任处。再由班主任交至组委会指定人员处。

2、小学部师生作品交至程刚老师处。

3、初中部师生作品交至李国军老师处。

4、高中部师生作品交至袁晓源老师处。【作品展出时间】学校艺术周期间。

征稿启示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云天化中学首届艺术周组委会

11.[中学美术论文]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审美;美术教育;美术欣赏;欣赏课程0引言

在人们的生活中,时刻都会本能的感受到艺术,并进行分析和判断它的内容及情感。美术欣赏是一种对艺术品的认知、感受及理解为一体的思想活动。这便要求我们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也需要能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我们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我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常常能直接影响欣赏质量,而掌握艺术理论知识则可以更好地提高个人的欣赏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因此,欣赏和评述恰恰也是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的试金石。

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欣赏课程,更是普遍中学美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之一,它可以引导学生直接与世界经典作品“亲密接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法观点看待名家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对美的感知更加敏锐。因此,美术欣赏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

1美术欣赏课程的开设势在必行

在人类几千年璀璨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先辈们的精心创作,我们收获了很多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作品。它在形式上五花八门,所以人们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审美意识,同时也积攒了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如绘画、书法、陶艺、雕塑、建筑、摄影等。它们都来源于生活,是通过每个作者用与他人不一样的观察方法、用各不相同的表现手法和特殊艺术语言来表达作者对美的理解,能更好地诠释作者对美的与众不同的向往。它们产生于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宣扬历代帝王的威仪、百姓对英雄的尊崇等。所以也可以说,美术是存在的,并能通过大自然和社会人文生活的许多方面反映出来。美术欣赏的范围更是十分广泛,它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并反映出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例如,我国的美术,它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文化传统,经过历代艺术家的沉淀,留下了许多绚烂多彩的艺术珍品。从总体上来说,新课程改革开设强调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但是总的来看,审美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体现在提高思维能力、熏陶审美情感上。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里,审美理念是美术欣赏教学的新内容,一定要融入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们才会将美术这种最为原始的特殊语言更好的理解与运用,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由浅入深的感受艺术作品的雄厚艺术内涵,这不仅能使我们在视觉上得到满足,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加进一步领悟作者在作品内容上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除了能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之外,还能提高我们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每一件艺术品中有着别人没有感受到的美。

《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美术教學的目的、性质、任务,并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情感和发展智力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进行美术教学,应巧妙运用本学科的特性,加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和结合实践感受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艺术欣赏、审美情感、艺术理论知识的教学,把单一的知识点转化为多元的知识结构框架。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欣赏课已经慢慢走入各个中学课堂。因此,欣赏课程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学生源源不断的再创造的必经之路。

2美术欣赏课程在中学教学的现状

我国美术欣赏相对于其他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很多从事美术相关工作的人都会以绘画实用为主,研究美术理论的人相对较少,从而导致美术欣赏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东方艺术不断与其他西方国家交流沟通,美术欣赏逐渐被人们重视,所以目前美术欣赏课程正逐渐在各个地方、县、市的中学里普及。自美术欣赏课程从2003年起成为我国中学的必修课以来,总体上美术欣赏课程的地位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提高。但在实际美术教学课程实践中,美术欣赏课程最根本问题依然没能妥善的解决:重实践、轻理论。中学美术老师们能够轻松上好一节美术实践课,然而在美术欣赏课程却无法传授学生关于艺术的知识,无法教学生如何去理解艺术。因此,中学生们对美术欣赏课程的认识很难从本质上有什么改变。美术欣赏课程的重要性每个教师都能了解,但是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愿意配合,对于他们而言,美术只是一门副科,除了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们,其他学生更愿意在课堂上写写作业、多学习些与考试有关的东西或者做些小动作,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更实在些。不仅学生、教师们对此不够重视,美术课给其他“主课”“让路”已经是一种被社会、学校和家长们默认的现象。

3教师在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的着重点

(1)教学中老师们要提高对欣赏课程的认识。依据新课改变对教师角色扮演的新要求,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且美术欣赏课程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其他课程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端正自己对美术欣赏课程的态度,肯定在中学教育阶段中美术欣赏课程不可磨灭的地位及重要性。(2)充分的备课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根据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研究教材、补充材料、加工知识,必须要对作品有一个相当全面且深刻的了解,而且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技巧、教学用具的使用过程和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等方面也要做到心中有数。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知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调整改进和创新。(3)教师应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也应有主有次。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使得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必须灵活的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欣赏时要有侧重点,艺术作品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艺术作品在欣赏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作品想表达的思想情感。选择教材中的作品也要有主有次,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有代表性的名作欣赏上,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记忆和理解。

4结束语

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充分地感受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兴趣和审美欲望。教师应将旧的观念舍弃,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要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体现出来,教师也应由知识的掌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辅导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育最重要就是审美,即学生通过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后加以解读,从而形成自我的审美意识,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学生的欣赏到达一定的认知水平后应与自身的情感经验相结合,逐步完备自身的知识结构框架,提升自身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一定的教学模式规范是美术欣赏教学过程所要必备的。教师的任务应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向启发引导教学转换,教给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欣赏方法。参考文献:

[1] 毕加索.格尔尼卡[J].世界中学生文摘,2007(01).

12.中学生美术欣赏教学探讨 篇十二

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 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由于以前种种原因, 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这使学生一方面对高雅的艺术喜爱但又不甚理解, 另一方面对低级品位的东西在情感上产生认同。或是直言他们自己的“审美感受”:认为米开朗琪罗的大卫英俊、结实, 认为康定斯基的画像涂鸦。或面对现代艺术作品时, 常不解地说:“这画的是什么?什么都不像!像这样的画, 我都会画。”我们不能批评学生无知和狂妄, 只能说我们的学生还仍然固守着传统的视觉欣赏习惯和传统的视觉审美习惯。对此诸多的问题, 我们在审美教育中还应对这门新兴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一、培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欣赏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突出美术教育的趣味性,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欣赏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之欣赏课程中所渗透的美术的社会功能, 即审美教育、陶冶情操、认识社会和自我、开发形象思维以及提高物质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含量等功能, 使学生明白美术课程的重要性, 转变过去对艺术欣赏课程“无用论”的偏见, 形成对欣赏课程的良好学习态度, 调动其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正确欣赏方法

在欣赏教学中, 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 这样, 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就会有自主性, 使美术欣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欣赏是主观对客观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即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和美感体验。如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形态元素的点、线、面、色彩, 是表现艺术家主观情感、塑造艺术形象的主要手段, 同时, 也会使欣赏者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所以, 审美教育中要求学生要认识和研究线条、色彩等造型元素的审美价值。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线遒劲连绵, 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 如“春蚕吐丝”、似“春云浮空, 流水行地”。其绘画语言, 正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内心世界相表里, 成为与内在心性、精神面貌水乳交融般的整体。色彩有温度感和表情性、寓意性, 各种色彩间的和谐关系能产生美。十九世纪荷兰画家凡·高的《向日葵》, 那种充满激情的色彩、那种达意的线条脱却了自然物象的束缚, 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

三、注重教育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在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教育教学方法。要以设问方式加以引导, 唤起学生运用自己的审美观点来思考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因为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好奇、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发现问题, 追根寻源, 激发思考, 引起探索欲望。比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达·芬奇的传世肖像《蒙娜丽莎》, 有的同学欣赏时很难理解。从绘画的技艺性来看, 现代的艺术家完全可以创作出比其更写真的作品来, 而这幅仅描绘了一位普通女性市民的肖像画, 为什么能代表文艺复兴的绘画成就?何以有巨大的意义?如果学生从表象去欣赏作品, 会不得其果, 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目的, 从设问中去了解作品所隐含的审美价值。这样, 就不难明白作者冲破中世纪神权艺术的禁锢, 将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情感与艺术创作中的写实手段紧密地凝为一体, 体现出充满血肉情感的活的人本价值和自然美感, 并表现出思想解放的时代特色和科学精神, 这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第一次。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

在欣赏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这能大大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所以, 审美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 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 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 现代多媒体光盘资料容量大, 选择性强;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 图文并茂, 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教学的实效性强, 有省时、省力、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再如, 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或几本书籍、杂志中的精彩图片。如今,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 导入各种信息, 并有机组合, 声形并茂。这样, 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 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同时, 一个美术课件可以为多所学校下载, 资源可以共享, 使得美术课堂素材更加丰富, 有限资源得到无限使用。

美术欣赏课程中审美活动是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实践的, 学生审美情趣也是在不断实践中获得认知和提高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都来自于审美实践, 只要学生兴趣盎然地驶入这一知识的领域, 掌握好分析的要领, 并勤于思考, 那么, 在审美经验的积累中, 相信学生会拓展出更新的视野和更广的知识面, 并能逐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当今是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 必须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角度着眼,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才能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13.浅析中学美术中的动漫教学 篇十三

郑州七中

陈戈

关键字:中学 美术教育 动漫教学 更新 培养 参考文献:

[1]拾荒(田易新).动漫艺术家:传统动漫片与FLASH实践.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2]李铁,张海力.动漫角色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3]丁海祥,姚桂萍.动漫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浅析中学美术中的动漫教学

在我国,动漫是一项具有辉煌前景的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对动漫都抱有极大的兴趣。目前在我国的中学美术教学中,动漫已经成为了课堂中经常被提及的词汇。本论文将就动漫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进行浅析。

近几年,在国际大环境,尤其是在美国、日本等动漫产业大国的推动下,动漫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动漫逐渐的从娱乐化进入到了产业化,在社会生活和美术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对发展动漫事业的重视以及对动漫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为了顺应社会需求,全国上百所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了动画专业,各级初中高中也都在教学中顺应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加入了动漫元素,但在中学的动漫课程中,教学的理念和质量可谓是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动漫理论和知识不甚了解,甚至抱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以为在课堂中只要有几张图片或者几段视频,就能达到吸引学生、完善教学的目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将动漫作为课堂中和公开课中的噱头。我认为,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要真正地将动漫教学深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扭转观念,加强自身学习。

很多学生,甚至甚多教师都有这样错误的概念:动漫形象和故事,就是“好玩的,可爱的,娱乐的”,很多教师对动漫的认识,还停留在对自己年轻或者孩提时代一些国产美术片和动画片的印象上,觉得动漫作品就是适合低龄儿童,对动漫不屑一顾。其实不然,在动漫产业越来越成熟的今天,动漫的讲述范围越来越宽广,涉及到生活、社会、体育、音乐、时事等多个方面,所讲述的内容也从过去的单一娱乐模式,扩展到励志、爱情、战争、青春、科普等方面的题材,如《网球王子》、《名侦探柯南》等。部分教师中的“几个圆圈加上一对大眼睛就是动漫”的错误观念应该及时扭转,如果连教师的观念都无法扭转,那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师在平时应多多接触动漫影视作品,并且深入学生中,了解当前学生喜爱的作品,并加以研究,这样不但能够拓宽自身的视野,而且还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与学生互动,对学生加以更加适当的引导。

在中学动漫的教学中,经常会遇见这样的问题:一说到动漫,学生无一不表示极大的兴趣,但是细细地与学生讨论起来才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动漫的认识仅仅处于“好看、好玩、有意思”的层面,对动漫的历史和知识确实知之甚少。漫画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艺术门类,无论是在中国或者外国,都是经历了数百年演变历史的,对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动漫进行学习和赏析,更要对其本源的历史进行深刻的讲解,转变学生对动漫“娱乐性”的观念,带领学生学习动漫的历史,并由此引申到相关的美术类别上,如与动漫人物造型中相关的速写、素描、色彩搭配上,让学生对动漫的认识上升到艺术赏析和学习的层面。

二、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

动画是一种令人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但如果带领学生对其进行研究和学习,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知识结构的培养,良好的美术基本功必不可少,同时还应通过大量练习,训练对角色形态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概括能力。

动画大师温莎·麦凯曾说过:“如果我能重新来过,首要之务就是彻底学习绘画,我要学透视法,然后是人体,包括裸体与着衣人体,再围绕着人体画上适当的背景。”可见,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对于动漫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素描可以了解解剖知识、人物的表情特征、光影的变化与空间透视关系,更能锻炼整体把握能力。速写则可以收集素材,积累各种形象,训练对角色动态规律的把握和记忆。动漫课程在平时的练习上,可先从临摹着手,基本功好的学生会临摹;但会临摹的学生却不一定基本功好,前面我所提到的“急功近利”,正是一些教师在所谓的动漫课程上,一味地让学生进行临摹,学生看似拿出了效果比较不错的作品,但动手能力却没有真正地得到提高,所以必须重视起基本功的练习。

三、寻找动漫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一部好的动漫作品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主题,主题确定后再借助想象进行夸张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风之谷》,就以环境污染为主题,讲述了巨大的工业文明下被牺牲的自然环境,世界上仅仅只剩下少数几个没有被污染的绿洲——风之谷,小公主娜乌西卡勇敢地和邪恶势力做斗争,终于发现了破坏者的秘密从而保卫了自己的家园。人物形象纯洁善良却又不失勇敢,人物内心情感刻画得细致入微,深深地打动人的心灵。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应能让观众在欣赏时获得审美感受,通过他们的回味、思索上升到更高级的审美阶段,达到精神的升华。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创作者应该善于观察生活,如同孩子一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与好奇心,让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完美结合。

动漫集娱乐性、商业性、教育性于一身。中国大陆的有些动漫作品都偏向于说教性质,“寓教于乐”在很多时候都被忽略了。相对于国外动漫强大的娱乐功能,国内动漫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市场,以至于做出来的东西品种单

一、千篇一律。而日本动漫之所以能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其创作手法的多样化、观众群体的广泛性,大家看动漫的积极性都被好的作品调动起来了。比如,《蜡笔小新》充满童趣,手法诙谐,大人小孩都爱看,而因为我们的触角还不够敏锐,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亮点。怎样把动漫的主题、诉求对象及表现形式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是值得思考的。在带领学生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应引领学生转换观念,开阔视野,深入了解各个年龄阶层的精神需求,做到题材多样化。以中学的动漫教学为例,在学生的自由创作中,主题不一定非要限定在校园内,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描写自己的家庭趣事,社会见闻等题材,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四、注重创意思维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何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值得思考。有些同学在学习中都偏向于电脑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大脑”。将电脑三维技术运用到影片中,使真实感和空间感大大加强,的确能给影片增色不少,但是社会需要的不是动漫初级人才,而是可以进行独立创作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在动漫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挑起大梁。因电脑舍弃创意,这就如同为了一棵树放弃了整片森林。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也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多多互动,注意培养发散性思维,思路要清晰自由,不被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所拘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五、关注民族文化,寻求中国动漫的独特发展模式

目前,美日动漫大举侵入我国动漫市场,对此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著名画家吴昌硕说:“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寥寥几句,含义颇深。美日动漫都有其鲜明特征,中国动漫如何走上一条民族化道路值得我们深思。中国丰厚的绘画遗产已为我们提供了参考答案。比如,中国传统十八描就可以作为动漫创作中用线的极好材料,相同的纸笔,不同的线型,可以引起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纷繁多样的艺术风格,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是如何改进。剪纸和水墨动漫因其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受到了极大的追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多探讨,多实践,实现创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最终探索出我国动漫的独特发展模式。

上一篇:科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小结下一篇: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事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