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节目方案

2024-08-24

美食文化节目方案(精选8篇)

1.美食文化节目方案 篇一

《美食风向标》节目策划方案

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除八大菜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个分支在支撑着华夏的饮食文化。而其中之一的辽菜,便是根据辽宁地区民族特有的区域特点、饮食习俗、烹饪技法,衍生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菜系。

由于民族的融合,市场的发展,许许多多外来口味也进驻我们辽宁,成为辽宁人民,以至东北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滋味供养。可谓是海纳百川,众家云集,国内外餐饮业及饮食文化相融交汇,名肆酒楼、美食街道无不传递着古老而全新的饮食文化。辽阳县电台现以辽鞍人文特色和饮食文化为依托,通过即将推出的新品电台节目,向广大消费者推介并展示辽阳及鞍山地区盛名的餐饮企业,介绍餐饮特色及品牌优势,传递最新餐饮消费时尚,同时也监督行业欺诈等不良行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台酒店、食客,媒体都受益、节目内容最明确、宣传形式最集中的餐饮节目”。承办单位: 辽阳县交通生活广播 一:节目宗旨

弘扬辽鞍地区饮食文化、监督行业欺诈、为酒店寻觅食客,为食客挑选酒店。二:开办节目意义

1)随着辽鞍两市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人口不断地增长、餐饮业越来越发达,中高档酒店和各种特色小店越来越多!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

2)许多食客在选择就餐地点时经常会问:“吃嘛好?嘛好吃?好吃嘛?”。由此可以看出,市民对此是有一定需求的,同时对我市的餐饮业也是缺乏了解的。

3)多年以来,我市中高档酒店在自身宣传上存在一些误区,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有的只注重盯住一些大中单位的消费而进行公关,凭关系拉客人,忽略了正常消费需求,或者在做广告宣传时也只注重短期行为、在宣传内容上也片面的只注重酒店的装潢、环境和宏观方面,所推菜品不能够很好的说服百姓前往品尝。三:节目性质

开设整体策划,组团式、集束式的专门节目阵地,一方面为听众、顾客服务,一方面为酒店服务,同时也对顾客及酒店进行舆论监督。四:节目形式

节目若采用直播的形式、便需要主持人进行现场连线订餐,如果有人在听节目过程中想了解酒店情况或订餐,主持人可以在直播间直接连线酒店电话。节目若采用录播的形式,则需要主持人或其他电话接听者将他与来电订餐食客的录音保存并剪接入播出的节目中。播放周期可日播也可周播,每逢节假日或宴席高峰,还可以举办特期节目。另外,在合作过程中,节目采用的是会员制,从酒店利益出发,分散广告额度,化整为零,比如,过去酒店单独做广告,宣传一个月得上千元或几千元,而如今只要加盟节目,每月只需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享受长年的集中、大密度宣传,并变单纯广告宣传为节目元素。如能确认酒店的来访食客系通过电台节目介绍慕名而来,酒店方则需给予食客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并与栏目合作将食客的餐后感受作为舆论广告加入宣传。当然,为保证节目质量,对愿意加盟的酒店我们需要严格筛选,初步以特色、服务、卫生为主,以中、高档酒店和特色小店为主,节目初期会员店推荐定设10家,如后期发展顺利也可开展招标竞标。五:节目板块

1)《美食侦探》:由每期的“美食侦探”推荐近期用餐餐馆及招牌菜系,美食侦探可选择民间美食家,也可由电台工作人员担任。内容主要以现场访谈电话访谈为主,将看得见闻得到的特点概念化,转换成听众脑海中具象化的美食。

2)《订餐热线》:互动环节。为不同阶层的食客推荐饭店、帮助订餐,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对一些好吃又不贵的小店,可以让食客一饱口福,对星级或中高档酒店,不仅推荐特色菜,还可以享受折扣。同时还可以把刚刚兴起的咖啡、酒吧纳入范畴。总之,筛选的原则就是——“特色”,在节目直播中我们都会给出确切的路线和地址。3)《轻松一刻》:将加盟商家信息加入类似情景剧的笑话段子及网络神回复,以达到吸引听众放松身心同时扩大宣传的目的。也可加入一些关于美食方面的新闻趣味吐槽,让节目的综艺性娱乐性有所提升。

4)《养生指南》:将加盟商家的养生菜品以经理或大厨访谈式养生讲座的形式推广给听众,进而实现全民养生健康饮食的目的。5)《名店推荐》:向听众朋友推荐辽鞍地区有名的特色小吃店家,通过店家发言人的介绍,让更多饕客了解到该店家的特色菜系以便满足不同食客对美味的需求。6)备选板块《我是大厨》:家常小菜,百姓绝活,走出演播室,走进百姓家,搜罗家家户户的厨房小食谱,让你知道别人家里的“小秘密”。六:节目定位:

1)节目形式:融合采访、饮食信息、推荐饭店、热线电话、短信、互动。2)主持风格:亲切自然,诚实可信 3)节目特征:个性化版块、突出贴近性、4)硬广软广插入:节目期间广告统一为饮食方面广告,多通过观众采访获悉美食特色之处。多让饕客夸赞店家。

5)宣传途径:架构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大V,定时发布加盟商美食折扣信息或招牌菜信息并收纳食客订餐资讯,回馈各加盟商,努力建立起一个畅快简洁惠民的订餐平台。创造新一波团购拼单热潮。七:播出时间:

日播:每天下午16:30-17:00 周播:每周五下午16:30-17:00 八:版头,结尾,及衬乐 1)版头:把握餐饮风尚,为您提供最新鲜热门的美食资讯;网罗天下智慧,做您贴心的辽鞍饕餮指南。吃好喝好生活好,从此订餐没烦恼。美食风向标,每天下午三点半,相约成功967电台,跟着闯弟汉文一起喝遍辽阳吃遍鞍山~(画外音:咽口水)

片花:成天加班,疲惫不堪的人们,忘却日常乐趣的人们,置身幸福之中欢欣雀跃的人们——我们将是您吃饱喝足、心满意足的治愈天堂,美食风向标,每天下午四点半,相约辽阳县交通生活广播。2)结尾:品尝的是快乐,分享的是心情,美食风向标,我们明天同一时间统一频段,不见不散(画外音:就等这口呢!)

3)衬乐:轻松欢快乐曲,主要以当天主推菜系风格为主题。

附:对于辽阳,鞍山餐饮行业的概述 说到辽阳特色美食小吃,我们脑海中不难想到像老怀王商店豆腐房、翰林府周边的麻辣烫、许记抻面的鸡骨架,等等。

但如果提到代表性,我想最远近闻名的要数汤河水库的汤河鲜鱼一条街。坐落于山清水秀,盛产丰富而且完全没被污染的汤河水库旁的鲜鱼一条街是专门经营汤河鲜鱼的食街岛子鱼、老头鱼……应有尽有,肉质鲜嫩、味道清新。在汤河鲜鱼一条街,将活鱼精制加工烹饪,可制成汤河全鱼宴,这算得上辽阳的招牌美食。而这种食街,作为东北文化的一个符号,在烧烤的旺季也是比比皆是。

有一句话形容东北生活我觉得还算恰当。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金链子金表和吃不沾边,但烧烤却切切实实是东北饮食文化里难以撼动的巨作。像海城北郊的三里桥烧烤就很有名:都是农家小院,尤其是烤油边和心管滋味极佳。据媒体报导,像附近大连,丹东的朋友都会慕名而来,满意而归。这个我亲自去吃过,还不错。整个一条街都是农家小院,里面是烧烤,外地车和豪华车很多。看来地域问题距离问题真就不是饕客们在意的问题。我们唯一在乎的而且颇有哲学意味的问题是:这东西好不好吃,这东西怎么吃。

也有朋友向我推荐霍家馅饼,据说颇受当地人推崇。是久负盛名的老字号。这里也同样推荐外地的朋友有兴趣可以前来品尝一下。但既然要评价行业,关于馅饼我就不得不说说具有连锁品牌的海城牛庄馅饼。

牛庄馅饼起源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古镇牛庄。牛庄是东北进关的必经之地,商业发达而且客流量大,于是聪明的牛庄人制作出了著名的牛庄馅饼。经过80多年的发展,牛庄馅饼不仅远近闻名,甚至到人民大会堂一展风采,真可谓香飘四海。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开设的牛庄馅饼加盟店,秉承“让每一位华人都能品尝到美味馅饼”打造“口味鲜香,百店如一,价格实惠”的民族品牌的信念,不断的在为百姓提供至臻至美的膳食服务,为传统美食贡献力量。

而这样的连锁餐饮企业,鞍山还有很多家,大清花饺子,那是当年溥杰亲自题字的老字号饺子馆。天府香辣蟹,鞍山,辽阳,随处可见。还有牛一锅,海底捞,似乎现在连锁加盟成了餐饮行业赖以生存的模式。而在餐饮的宣传上店家们却开始偷工减料。自以为傍上了大品牌就能坐享渔翁之利。而我个人理解,正是连锁加盟餐饮的菜品的统一性,才使得食客在看到那些连锁招牌的第一眼的时候就已经想象到将要吃的食物是什么口味什么承装方式。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好坏参半不做过多评述。但如果能加大宣传,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这些已经占据国内餐饮行业主流的西方快餐馆都在不停的请着明星拍着广告花样翻新的推出各类新菜,我们这些本土餐饮不是更应该拿出点拼搏的劲头,把市场运作发挥到极致吗?不怕对手比你聪明,就怕他比你聪明还比你勤奋。还是说回群落式的美食街吧。在繁华的市区,像我们辽阳市内,就有很多商业繁华地段同样起着美食聚集地的作用 —— 新世纪商厦7楼的各色风味炒饭,从著名的扬州炒饭到东北的黑米饭都味道不错,算是物美价廉的平民食谱。华兴大厦的附近的“可立雅”、暗渠街附近的“路圆”等是朝鲜人开设的餐厅,鲜族风情浓郁,烧烤一流。名门食府、万家福民主路南段、大世界中华路等则集中了辽阳最好的肥牛烧烤和涮锅。前两天有辽阳的大学同学向我推荐位于文圣区南顺城路依云会馆东100米的掌上鲜,据说是辽阳特色,吃了让人流连忘返,拿手菜干锅鸭翅的小份就能有15只左右,口味还不同于普通川菜,辣味十足 越吃越上瘾 干锅用料很足,是正宗的川味。

当然,还有上过报道的位于盛大图书城的小伍灌肠,一道蒸血羹是滋补养颜,再配上一盘肠,一壶酒,地主的日子。当然,其他菜品味道也相当的好,可以请领导,朋友,同学,父母。美美的吃一下,绝对是物美价廉的明智之选。

再说说鞍山的食街。饕客们,尤其是南方过来的朋友,总会担心在北方吃不到地道的川味。而位于鞍山市三十五中学旁边就有一条奇特的川味食街,不知道让多少小伙伴流连忘返,这里的川味菜系不仅口味正宗,而且独具特色,那就是家家都主打麻辣海鲜,将各种贝类或混合在一起、或单独烹制,制成纯正的麻辣风味,入口麻麻的、辣辣的,这样的美味诱惑,似乎可以让你忘掉一切与品尝美味无关的烦恼。

圣人说食色性也。所以说对于吃,我们还真得当回事。而餐饮行业的模式,则又关乎市场运作的各项环节。如果说现在加盟是一种势头,而美食街这种一拥而上的平民文化似乎也并没受到太大的冲击,那么当下的各地餐饮,不单是辽鞍地区,应该是一种百家争鸣的繁华景象。但实际上因为我从事过餐饮行业,所以我可以很认真的说并没有很繁华。两极分化,季节性消费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和商家共同去协商解决。如果说做一档节目,不止为了短期的发展,更想推动一个产业的蓬勃,我们要做的,还有太多太多。

2016/9/20

2.美食文化节目方案 篇二

2013年成为中国电视文化节目的一个转折点,继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汉字英雄》引发热烈反响后,河南卫视《成语英雄》、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云南卫视《中国灯谜大会》等节目相继播出,掀起一股原创文化节目热潮。2014年,这股热潮继续升温,中央电视台除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外,还推出《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河南《汉字英雄》、《成语英雄》也迎来第二季,四川卫视亦将于暑期黄金档推出中国首档大型填字竞技真人秀节目《我知道》。以汉字、成语、诗词等为内容的电视节目数量突然井喷,形成一个很有分析价值的现象级课题。

1 原创文化节目成功背后的因素

1.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观众审美情趣转移

当今的现实是国人面临着全球化浪潮,逐渐遗失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下,传统文化步步退缩,充斥荧屏的是各种纷繁喧嚣的选秀、明星真人秀节目。为了打动观众,刻意寻找“有故事”的选手参与节目,当煽情成为看点,节目的公平难免会打折扣,被不断吐槽也就见怪不怪了。严重的是,创作者已经自觉不自觉在制造着低俗的、物质的,甚至色情、暴力的垃圾内容,他们所精心构筑的或惊险或奇异的欣赏体验,只能暂时给观众带来感官刺激,并不能真正给观众带来多少正面的影响。长此以往,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建树。

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文化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过分迎合市场的倾向。从政策层面,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俗称“限娱令”);2013年伊始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节俭安全办节目的通知》;同年7月对歌唱选拔类节目实施总量控制、分散播出的调控措施;8月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10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俗称“加强版限娱令”)。

注:上表收视率来自央视索福瑞35城市网数据

另一方面,从观众角度来看,长期消费通俗娱乐文化,早已出现了审美疲劳,此时应运而生的原创文化节目,让观众有一种清新的久违之感,迅速成为热议的话题。节目的趣味性和平民性,打通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隔阂,对荧屏上重口味的娱乐风气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节目独辟蹊径的文化表达方式,引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风,对当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走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2 新颖的节目模式,同时植入流行的娱乐元素

与之前扎堆荧屏的音乐选秀、相亲、亲子等节目多为海外引进模式不同,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文化节目基本属于本土原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最初的设想产生在6年之前,版权注册完成于2011年3月,到2013年7月开始制作,可以说其推出的过程经过了长期的打磨。与众多引进节目购买的制作宝典类似,《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有自己的制作手册,拥有一套规范的操作方法和制作流程。节目实现了全民参与,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与参赛小选手一起测试自己的汉语能力,这种台上台下的互动其实就是一种最直接的文化传承。节目词汇面覆盖广泛,从地方口语到学术名词,从民间文化到外来词汇,从濒危技艺到传统习俗,节目主持人追本溯源,点评嘉宾引经据典,实现了文字在文化意义上的延伸。如此一来,不仅帮助观众纠正了日常错误的读音和书写,还经历了由简单认识文字到文化心理认同的变化过程。

云南卫视《中国灯谜大会》节目模式也是完全是国内原创,节目在呈现形式和全媒体互动方面有诸多新颖之处。在保证文化性的同时,节目还注重丰富趣味性、娱乐性、观赏性。无论是灯谜本身在历史、社会、人文、自然的奇特故事,还是不同地域、不同背景参赛选手的趣味生活,都会得到充分的展现。

四川卫视与南方周末强强联手的大型填字竞技真人秀节目《我知道》创意独特。节目来源于风行多年的报纸填字游戏,郭敬明、李敖等不同代际的文化名人带队PK,努力打造今夏最有看点的国民级益智类文字节目。

电视是大众文化,将当下荧屏上最流行的娱乐模式植入原创文化类节目,成为此类节目改变刻板形象、赢得观众喜爱的关键所在。在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担任导师的文化学者王立群就表示,相比于他此前录过的演讲式的《百家讲坛》,这类节目的观众参与性更强,海选、导师制等娱乐化手段的引入,也让传统文化轻盈、活泼起来,加强了观赏性。文化类的赛事,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流行的赛制,但传播的是写汉字、诗词歌赋等“雅事”,与观众的良性互动,提升了节目影响力,有利于普及传统文化,不失为传播、传承中华文化的好方法。

1.3 引进季播概念,成熟的商业化运作

观众是喜新厌旧的。只有常变常新,节目才有生命力。节目季播化可以给制作人员充分的创新空隙,根据市场反映和运作实际,不断调整丰富改进节目,有利于打造节目品牌,建立电视播出机构的品牌资产。对观众来说,按季播出使得观众与电视节目之间形成一种约会意识,有利于培育引导观众的收视规律。与常年栏目相比,季播化节目可以避免由于常年播出的创意不足导致的受众收视的疲劳,节目的节奏化易形成收视高潮。

7月13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和第一届相比,节目延续去年核心内容前提下,扩容规模,升级赛制、充实嘉宾阵容,更从强调手写汉字能力的表层动机,转向文字背后的母语价值观的梳理与建设。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举办了遍及全国所有省区的大规模初赛,举办了赛事的城市超过1700个,举办赛事超过4700场,参与赛事的中学超过30000所,涉及学生多达1200万,已经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电视活动。节目设置三大现场,第一现场为答题现场,除选手外,有一位主考官、一位裁判长和两位裁判;第二现场设立百人“成人体验团”同场答题,统计成人书写正确率,与第一现场的小选手进行汉字听写的直面PK;第三现场则由多名专家学者组成赛事的同步解说平台,解读经典例句,奉上文化大餐。

节目季播化对带动广告收入颇为有利。很多节目由于初播时无法预料市场前景,很难使广告客户跟进。而季播化节目一旦开好局就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只要第一季打响,就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广告营销,随着节目的影响力逐年扩大,广告年年递进已成为大多数季播节目广告营销的明显特征,这就实现了广告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有助于获得长效增长效益。在2014央视广告招标大战中,第2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原来的冠名品牌成功“卫冕”,8618万元中标金额比标底价翻了一倍还多。而《我知道》作为四川卫视今年的重点节目,于5月29日在京举行了单独招商,参与栏目的明星、客户共200余人参加发布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原创文化节目的商业化运作为节目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2 原创文化节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央视带起的这股文化风潮在多个方面引发人的思考,比方说,如何把大众文化娱乐节目打造成精品,如何开拓文化的新型大众化传播的方式。

2.1 原创文化节目的升华方向

出现在当下舞台上的大众文化娱乐节目,尽管是一种“消费性文化”,但决不能为了“博眼球”就失掉文化品位。节目内容还是应给人真、善、美的启迪,以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竞赛类节目就较好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中央近来大力提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活动,要求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突出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陶冶道德情操,引领时代风尚,推动社会进步。电视台在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节目原创工作时,应结合频道定位以及自身现实优势,量力而行的同时突出特色。突破“就文化说文化”的狭窄思路,使原本与娱乐不沾边的传统文化知识也具备大众色彩与话题性。此外,原创节目不一定要受限于大会或大赛的形式,围绕‘互动性’可以进行发散性创意。节目内容方面,除了文字,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

2.2 借力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传播方式

当然,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合宜的传播方式。如何更好传播我们的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不断思考、探索的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需要以更快捷、灵活的方式接受文化滋养与文化信息。特别是在Ipad包围中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是我们在文化传承上必须关注的对象。汉字、民歌、成语、谜语、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基本元素,蕴含着我们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思想、信仰。这些优秀的养分,只依靠学校教育,书籍传播,影响力仍然有局限。借助现代传媒,采用对抗性的竞赛形式,将它们展现在大众面前,是新时代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

在信息时代,文化借助电视、网络等新媒介早已面对愈来愈广泛的受众,思想传播更加迅速、普及。随着新型传播手段的发展,传统文化可以以一种更轻松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也让更多人重拾对中华文化的热情。从《中国好声音》、《舌尖上的中国》等热门节目的经验来看,互联网人际传播显现一个突出的效应:一定时期内大量观众兴趣集中于少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一期节目在科教频道的首播40分钟后,微博话题迅速超越《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登顶热门榜首,点击率超过18万次。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持续播出,网友参与话题、留言、转发数量升到第十三期总决赛节目播出后的292.7万条。百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相关搜索词条高达1080万条。

2.3 激活传统文化,唤醒民众心理认同

原创文化节目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它像一个放大镜,让人们看到当下社会成员的传统文化素养到底是什么状况。传统文化不仅指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也包括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传统文化曾是中国老百姓的“信仰”,但这种“信仰”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断被削弱。丢掉了传统使得人们价值观混乱,没有敬畏之心导致底线不断降低。深耕中华文化沃土,践行国家媒体责任,强化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下大力气创新研发语言文字类节目的初衷。在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功案例的带动下,以往安静地矗立在古籍中的经典文字,开始重新闪耀出夺目的智慧光芒,此后一大批原创文化节目相继亮相荧屏,架构起国家媒体高举文化大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讲话原文“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成为今年中央电视台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核心宣传语。

《汉字听写大会》兼具个人能力和团队平均水准的考验。节目中激烈有序的竞争,唤起了人们理性意识的觉醒和竞争意识的勃发,同时,也将良性竞争、团队精神、友谊第一等理念进一步深化,体现的是民族复兴的意识。其次,节目中激烈节目中塑造的“标杆”形象多元,对“成功者”有了更加开放的定义,虽然节目参与者不是公众人物,但其体现出来的英雄特质,却暗中为观众在定义成功者形象时划定了坐标。一种开放的、全面的节目竞争形势和对成功者的定义,则给观众以正确的引导。

2.4 文化输出是更高层次的目标

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独一无二。就世界文明史看,能够延绵几千年而不中断的,中华文明是一个很罕见的例证,这是我们的优势。中国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更应体现在文化上。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是中国得到世界认可、尊重的关键。

欧美媒体垄断了全世界90%的新闻信息。世界三大通讯社日发稿量相当于84个国家新闻单位组成的不结盟通讯社提供新闻量的1000倍。双方“音量”大小差距,由此可见一斑。如何输出在文化上能被世界认同的民族的人文价值观,是我们每个媒体从业者应当思考的问题。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即获得了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华尔街日报》以亚洲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节目的决赛,《泰晤士报》、《德国世界报》均已专版形式对节目进行了深度报道。日本NHK进行了全球连线的直播报道。第2届听写大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散,决赛的队伍包括了港澳台代表队以及由英美德韩朝五个外籍学生代表队。这是我们在文化输出方面做出的一个有益的尝试。未来原创文化节目的制作人,眼光都不应局限在国内市场上,抓住文化贸易的最佳时机,让优秀节目走出去,是应有的战略考量。

3.美食节目有误区 篇三

先炸后炒,用油量大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节目里的烹饪师有时是不吝啬使用油的,炒菜时用很多油,并且做很多菜肴时都要先进行油炸,甚至对某些菜肴还进行2次油炸。

隐患:肉类先炸后炒大大提高食物的热量,破坏营养和保健成分,甚至产生有害致癌物质。鱼类、水产品过油,欧米伽3脂肪酸受热破坏,蔬菜过油维生素也会大量流失。另外,油炸用油量一般在半锅以上,而这些油因为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如果再用来炒菜,致癌物会急剧增加。吃油过多会带来肥胖等慢性病的风险。

建议:尽量少模仿带有过油工艺的美食节目,或者用水滑法代替油炸,把上浆后的肉类原料,分散放入沸水锅内滑透,捞出透凉,然后再进行烹调。这样不但能降低成菜的脂肪含量,还能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每天食用油的量最好限制在25克以下,其量大约相当于3白瓷汤勺。

过多使用含盐调料

俗话说:好厨子一把盐。很多烹饪师往往靠自己的感觉加盐,并且每次都是一小勺。味精、鸡精,豆瓣酱,酱油、辣酱等带盐调味品也是烹饪师的好帮手。此外,做菜加大量糖在美食节目里也很常见。

隐患:众所周知,吃盐多是健康的大敌。膳食指南中推荐的每天吃6克盐,不仅包括食盐,还包括各种调料中的盐。而甜味往往有缓和成味的作用,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更多的盐。此外,精制白糖还会增加食物的热量。

建议:需要提醒的是,6克食盐相当于平平的一不锈钢汤匙或一小啤酒盖,因此每次就加一勺很容易导致盐超标。用了含盐的调料,就要减少盐的使用量,加了糖的菜肴要少放盐。

和面时加小苏打

烹饪师往往会这样告诉观众,制作面食加碱,可以更疏松、柔软、可口。

隐患:这样做出来的面食虽然口感好,但实际上破坏了谷类食物可贵的B族维生素和叶酸。

4.-原创节目策划方案 篇四

原创节目策划案

【前 言】

此节目不能仅仅定位为影视,也不能称之为简短的娱乐新闻介绍,但是它既能满足你对电影的强烈需求,又能让你了解娱乐的八卦爆料,精彩多多,好戏不断。

【节目名称】

盘点影视里的那些事儿

【节目定位】

集电影、娱乐为一体的影视盘点类节目,立足长视频的本土服务性,突出特色和思想性,提高可视性,增强互动性。力求给受众传达最具有总结性,深度性,创意性的综合性的电影类型。

【节目风格】

时尚简约、娱乐搞笑

【节目形式】

电影精彩片段+明星个人(私密+特点),+主题策划串联这个节目。

【节目特色】

1、创新

在原有的90分钟-120分钟甚至更长的电视剧中提炼更精彩更有深度的东西,来进行盘点性的创意,再加上影片的特色和演员的强有的个性特点,主持人的有创意性的串词,相信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节目。

2、概括

节目浓缩电影和电视剧,是精彩的内容得到更进一步的有效升华。并且能使影片能重新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3、趣味

新鲜的美丽体验、未知领域的探索,有效增强节目的趣味性。

4、主持风格

依据电影和电视剧的风格,要求主持人也处在随时随地的变化中,争取主持人能融入到影视剧中,看起来是在给观众讲故事,而不是在自圆其说。

5、可视

绚丽的节目包装、丰富的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效增强节目的可视性。

6、互动性

由于节目的类型和设计风格,再加上主持人的有力牵引,使观众也能更好的融

入到节目中去。

7、背景音乐

5.访谈节目策划方案 篇五

一、活动名称

名称:校广播站访谈节目(314会客厅)

二、活动背景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广播站,西安工程大学校临潼校区广播站成立于20xx年,是直属于共青团西安工程大学委员会的校级学生组织。广播站是校园最具影响力的传媒之一,也是最优秀的校级学生组织之一。校广播站主要以校园文化为主线,贯穿整个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充分反映当前校园动态,突出实效性和真实性。现由于广播站节目的不断完善及 多样化,也同时为了使节目更加贴近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的在同学们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站内会议决定增设访谈节目以更好的完善广播站的栏目。

三、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访谈节目旨在更好的架起一座同学们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邀请校内知名人士与会坐谈,谈论内容涉及大学生活、当代大学生心理取向、就业指导&&让同学们从中受益。

四、资源需要

1、已有资源:普通电台播音设备、主持人(两名)、嘉宾、设备部控制人员(两名)、服务人员(若干)、通讯员一名。

2、需要资源:可移动话筒、两张会议桌。

五、活动开展

ⅰ、准备阶段

1、嘉宾要求:校内知名人士(包括教职人员及学生)

2、主持人要求:(1)相貌端正,有气质,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吐字清晰

(2)能够引导嘉宾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反应迅速、能迎合嘉宾各种问答

3、播出形式:直播,属于新闻类访谈节目,无现场观众,要求更好的穿插一些与现实相关联的社会时政资料,更好的为节目服务,使节目更有说服力。

4、播出内容:以嘉宾及具体情况而定,内容轻松逻辑严谨,传递同学们的心声,彰显校园生活。

5、校内宣传:展板、海报、校园广播其他节目宣传

6、物质预备:人员及资源准备(详见四)

7、明确时间:明确节目播出时间

8、公文预备:办公部起草邀请函和访谈协议

9、资料预备:编辑部查找与节目相关的一些社会时政资料,并提前整理好,节目中可穿插音乐。

10、节目赞助:外联提前拉赞助。

11、内容预备:在确定嘉宾和主题后,全体广播站成员开会拟定访谈的问题。

ⅱ、开展阶段

1、发邀请函:确定节目嘉宾后由编辑部发出邀请函,并签订访谈协议。

2、布置会场:在节目开展前一天办公部布置广播站,整洁、舒心即可。

3、设备调试:设备部在节目开始前一天检查设备,确保工作能正常进行。

4、礼仪服务:做好充分的迎接嘉宾准备,并准备好会议所需求的物资,比如茶水。

5、人员到场:参与节目的人员统一着正装,提前1小时到场。

6、座次安排:(1)嘉宾与主持人面对面而坐,话筒一人一个,统一使用可移动有线话筒。

(2)设备师控制广播仪器。

(3)礼仪站在嘉宾身后,随时等待服务。

(4)记录员坐于嘉宾后,随时记录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5)通讯员随时关注校外学生动态

ⅲ、进行阶段:

1、开始前:开始前依次播放节目简介和嘉宾简介,并播送一些与节目相关的资料。

2、进行时:(具体节目而定)施行访谈问答,依次询问所设好的问题,并让嘉宾给出相应的评价。

3、节目互动:可将通讯员即时收到的同学们的疑问反映给嘉宾并寻求解答。

4、节目结束:对嘉宾表示感谢,对节目进行评价并谢幕。

六、经费预算

对于具体的访谈节目具体而定,主要靠外联拉赞助。

七、活动中的应急问题与处理

1、设备问题

2、节目中遇到的问题

●嘉宾和主持人突然冷场(嘉宾回答不出)

●当嘉宾说出的专业术语主持人听不懂

●噪音问题

●家具问题

●嘉宾说出敏感词语

篇二:访谈节目策划方案

第一部分:前言(现实环境分析)

如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无论是在工作中,学习中还是在与家人,同事的交往中。他们为事业拼搏,拼得焦头烂额,身心倍感疲惫,很多时候,他们感觉前途渺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去走,这时候一档合适的访谈节目,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为那些为前途而迷茫的人指引方向。也为那些在职场沉浮的人减减压,分享一下成功宝典。

第二部分:栏目定位

(一)栏目概述

一、栏目名称:《倾听》

二、节目类型:访谈类

三、节目主旨:剖析嘉宾的内心世界,让观众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嘉宾

四、节目定位:人物访谈类

五、节目风格:轻松,自然,随意,减压

六、节目时长:40分钟

七、嘉宾选择:文体明星、感动中国人物,网络红人

八、人物介绍:简单介绍嘉宾生平及主要成就

九、现场布置:舞台正中见摆放一张圆形小桌,圆桌左侧放置一圆形单人小沙发,右侧放

一长排沙发,嘉宾与主持人面对面,舞台与观众席形成两个同心圆,舞台后面是大屏幕,演播厅布置以暖色调为主,辅以简单的绿植

十、节目流程(举例介绍)

1.播放片头:以节目logo为主,辅以简单的音乐,突出节目特点

2.开场白: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倾听》,我是主持人李静,我们这一期邀请的嘉宾是马苏,大家欢迎

3.嘉宾马苏登场,与主持人对话,对话内容可以涉及上大学时的经历、与孔令辉的相识(浅谈)、成名之初的彷徨与对现在生活感悟,谈谈拍戏过程中遇到过的各种趣事和令她印象比较深刻的导演。主持人根据与嘉宾的谈话,适当增加其它话题。对话过程中穿插各种剪辑的视频(她的影视作品如《北京青年》《大男当婚》以及他的好友李晨、杜淳、姚笛对她的印象等)

4.嘉宾表演节目【如《北风那个吹》】,跟观众互动,现场观众提问,主持人总结

5.片尾:今天跟马苏聊了很多她的故事,相信大家对马苏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我们相信马苏可以做的越来越好,也会有更多的人喜欢,非常感谢马苏今天参加我们的节目,谢谢。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6.下期精彩节目预告

第三部分:摄制策略

一、主持人要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对现场有较好的把控能力,能适时洞察嘉宾及观众的诉求,事先对嘉宾要有较全面的了解,准备好访谈内容话题,在现场有较好的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学会聆听,尊重访谈对象

二、节目包装 :轻松、真实、亲切的人物访谈,分享嘉宾的生活经历,从而为普通人提供人生感悟

七、制作设备 :一台主机位于演播厅正前方,两台游机分别位于台左右两侧,另外一台在演播厅内盘旋,负责抓镜头

八、节目标准 :40分钟

九、制播周期 :由于访谈节目本身的特点,并无严格的时间要求,节目采取录播形式,正

式播出时间为每周六晚9:2010:00,重播时间为每周日10:2011:00

十、工作人员设置:主持人(一人)、摄像(两名)、编导(两名)、化妆(一人)、灯光(一人)、制片(一人)、音响师(一人)

第四部分:推广营销

一、节目优势分析:这是一个个人魅力当道的时代,也是一个特定人物及其影响力、话语

权产生 效应的年代,同时,当然依然是一个偶像崇拜泛滥的时代。个性人物是社会的焦点,是领略大千世界的一个个窗口。在这种背景之下,发现真正有亮点的人物,并循序渐进、条分缕析地对其进行探索与分析,然后录成节目,绝对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头版头条。

二、节目市场分析:当今时代,不盲目随从已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点,观众对假、大、空的

节目非常反感,我们设计的人物访谈类节目正是迎合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使他们真切地看到了毫无矫饰的人和事,各个阶层的观众从谈话节目中那些不同身份的人物身上都能找到与自己心理诉求相呼应的位置,从心理上融入话题的拓展和谈话的过程中

三、广告营销规划:将节目与广告结合,通过冠名的手段,将冠名品牌商标与节目logo同

步显示在屏幕下方,并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在屏幕下方反复滚动播出节目的各个赞助商,节目间隙插播广告。

四、节目受众分析 :节目受众主要针对那些希望听故事的人和对名人感兴趣的人群,通过

了解自己的偶像在成功途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得出人生感悟,成就背后要多付出的艰辛努力,加以借鉴,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篇三:访谈节目策划方案

节目名称:《名人面对面韩寒》 节目类型:人物访谈

节目目的: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这一80后的青年。

主持人风格:有亲和力,互动性强。

受众人群:重要一年轻人群为主

节目背景:韩寒从今入人们视线以来就备受观众,他被称为一种现象,他是80后的代表人物。最近,由他主编的杂志《独唱团》自面世以来受到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并且在学术界大受好评。此节目邀请他,通过谈话全面的来了解这个影响力颇广的年轻人有着怎样年轻而丰富的经历与生活。

播出时间:(略)

采访准备:

1.从网上搜寻资料,全面了解受访嘉宾。

2.采访他的父母、朋友,对嘉宾进行详细了解,并将采访画面运用到节目制作中。

3.搜集韩寒的一些签售、赛车、音乐视频等音像资料。

4.采访一些韩寒的书迷,搜集他们对韩寒的看法以及关注的问题。

节目流程:

主持人:他的名字曾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讨论,他曾经是叛逆的代言人。他,一度被《时代周刊》评为20xx推动中国进步的100人之一。从叛逆青年到畅销书作家,从职业赛车手到杂志主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80后代言人,韩寒。

画外音:(人物介绍+图片、资料)

xx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被报道后引发社会关于素质教育政策及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他的首部小说《三重门》至今累计发行200万册,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在留级后,再次挂科七门并最终在高一退学。

主持人:

1、当时为什么一定要退学呢,你才高一啊?

2、有没想过辍学后干什么?

3、你退学有没有征求父母的同意? 主持人:退学后,陆续发表了散文集《零下一度》、《通稿2003》、《就这么漂来漂去》一直到《他的国》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等作品;出于对驾车的热爱,成为了一名职业车手,并减少了出版活动,但仍然通过博客继续发表了一系列的时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甚至论战。

1、你很关注民生百态吗?

2、你觉得你叛逆么?

3、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

4、你最喜欢你的那本书?

5、作家、赛车手、杂志主编等身份,你更喜欢哪一个?

主持人: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6、你觉得你是全才么?

主持人:我成为现象,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这是你说的,还有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绝顶的人。

7、你为什么有这样的自信?

8、你觉得现代的大学生怎么样?你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画外音:(图片+资料)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的一个小镇。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这个幽静的南方小镇,没有城市的喧嚣,也就熏染出韩寒自由、不羁的个性,父母开明的思想与教育方式也为憨憨的成长之路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主持人:1 有没有问父母,为什么叫韩寒这个名字? 你小时候调皮不?

3、上学对你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你认为父母对你思想以及现在所选择的成功方式有没有影响?

主持人:20xx年12月接受公盟法律中心颁发的公民责任奖,20xx年被 时代周报时代100人20xx推动中国进步100人等等荣誉

5、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觉得他们为什么会将这些荣誉给自己?

主持人: 20xx年6月10日韩寒的主编杂志《独唱团》在北京全国图书订货会上正式举行新闻发布会,20xx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1988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首印70万册。

1、为什么想到主编杂志?

2、对现代80后一些作家主编的杂志有什么看法?

3、今后有什么打算?

画外音:(图片+音乐韩寒《十八禁》里音乐、<我就是我>)

20xx年底韩寒签约环球唱片·天韵文化,20xx年9月28日首张个人专辑《寒·十八禁》发行, 20xx年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第二站crc北京站,韩寒终于夺得国际组国内车手冠军。这也是fcaca车队第一个车手的第一。20xx年韩寒出演贾樟柯导演的最新纪录片《海上传奇》!这就是韩寒,很多人愿意称呼他为80后的领军人物,他是80后名气最大的一位,也是80后出道最早的代表人物。他有着80后的智慧,不安于平庸,无论舆-论如何,他永远做着他自己。正因为有着不同常人的魅力,才会让很多年轻人追随。

结束

篇四:访谈节目策划方案

一、新闻会客厅介绍:

新闻会客厅是一档晚八点半播出的新闻谈话类节目。它关注的是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有较强时效性和公众关注度。强调开掘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内心切身感受,事件中人性的展示、及其经历。

新闻会客厅节目内容定位:重在展示新闻中的人性、知识性、故事性。每期视内容多少可分为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的组合。

节 目构成元素:以演播室为主阵地,以话语因素为主、图象因素为辅来诠释新闻事件。时长为25分钟到30分钟。由2+1或2+n的方式构成节目中谈话 人物。即两位主持人加一个新闻当事人,或者是目击者、事件关联人。表现手段多种多样,短信、语音留言、网络、电话连线等均可应用。

二、理念:

i.关注新闻中的人性。所有新闻当中人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任何新闻归根到底都和人有关,新闻会客厅将以关注新闻中的人物内心、经历和感受为内在追求。ii.多角度。通过对新闻中的知识性、故事性的展示,让观众得到更多的、更进一步的信息,不提供结论。

iii.平民气质。新闻会客厅将通过谈话场营造一种家庭气氛,拉近硬新闻与普通人的距离,增强可视性和传播的有效性。它的风格是亲切、平和、随和的。

三、新闻会客厅的特色:

新闻会客厅的竞争对手是中央台的其它演播室谈话节目,如《时空连线》,《面对面》,《中国报道》等,但新闻会客厅有自身的特色。

1、新闻的关注点不同。

<新闻解读><时空连线>等节目是带着问号前行,关注新闻的背景、前景与解决之道,常探讨制度与机制问题。而新闻会客厅是带着兴趣出发,关注新闻中的人,包括人的感受、人的命运,具有知识性与故事性。

2,嘉宾功能不同。

6.旅游节目策划方案 篇六

一、节目宗旨

规划最详实的路线,烙印最美的沿途风景,让我们的镜头记录自驾游最惬意的旅途。烦嚣的都市,浮躁的生活,现在的都市人需要一种走出桎梏的勇气和探索未知的渴望,一部相机,一个背包,一颗说走就走的心,一群志趣相投的好友,纵情驰骋山水间,肆意挥洒心动时。从现在开始,生活就要这样“玩美”。

二、节目前景

自驾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深受广大年轻观众的喜爱,《玩美驾期》正是从这一受众群出发,吸引广大年轻群体关注我们,了解我们,让我们所推广的生活方式能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节目的“群聚效应”与9频道其他节目相互呼应,共同打造频道的综合性、趣味性。

三、节目目标

1.(前期目标)以郑州为出发点,搜罗最详尽的自驾游线路,除节目内向观众提供咨询,还可以图文形式记录在网站、微博上。

2.做到线路最优的同时,网尽沿途和目的地的美食、美景,充分体现自驾游的便捷性。

3.节目基调为“轻松,享受,收获,分享”,通过我们的镜头向观众传递信息和分享快乐。

四、节目构架(1)主体拆分:

1.片中宣传片1分钟。内容:主要内容提要,悬念提示,节奏明快。

2.主持人出场,自驾团队人物介绍30秒。

3.主持人大体介绍线路,串词继续悬念提示,强化内容刺激。30秒

4.线路空镜,路牌指示,后期制作详细线路图。15秒

5.车内主持人随机采访,由嘉宾口中提示沿途风景,目的地的相关地理知识,特别美食、美景等。3分钟

6.主持人和嘉宾串场:到达目的地之后的线路安排及欣赏美景线路安排。

7.景区风景和美食的主题介绍及互动游戏设置(根据每期编导自己设置或者安排系列主题)。15分钟

8.活动介绍后主持人串场引出片尾总结短片,内容包括:线路地图,具体花费,以及重要景点回顾等。1分钟,主持人出场结束短片。

9.整体包装。(片头,片尾,隔断,字幕条一套,线路地图模板,嘉宾出现任务介绍模板,任务计划模板,音效,背景音乐等)(2)辅助资讯:

板块

一、“开车懂不懂”在节目中插入自驾游汽车类及交通安全类资讯,让观众对自主驾车旅游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跟了解。形式:主题类摄影棚,采用主持人与观众互动访谈式

板块

7.电视文化访谈节目的话语特色 篇七

1 电视文化访谈节目的话语结构

电视文化访谈节目中因为本身融入“访”和“谈”的特征, 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是赋有表演性质的呈现给观众, 这样的话, 与普通的职业话语和日常谈话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但是它又具有职业话语和日常谈话的特征。访谈背景介绍、访谈开始、访谈主体和访谈结束的话语结构都属于电视文化访谈节目结构形式中所包含的。访谈内容主要根据访谈的大方向展开, 而访谈的主题又是通过访谈话题的形式得以体现。在访谈

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行解读, 违反社会公德的事绝对不能做。县级电视台的记者, 要不畏惧辛苦, 肯于在新闻采编方面下苦功夫, 抱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 积极奔赴事件第一线, 了解第一手资料, 深入调查报道, 还原事实真相, 引导社会舆论,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誉观。歪曲事件的报道, 违背社会道德的报道, 这在任何一名记者身上, 都是不应该发生的。

1.4 在实践中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现代, 新闻报道极易走入同质化, 各个媒体平台无论从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来看, 都极易相似, 节目中, 主持人通常利用一个问题将主题带入, 嘉宾根据问题回答将话题逐步展开, 在双方不断互动的过程中, 主持人负责引入话题, 主持人与嘉宾共同将话题展开, 使节目主题充分地展现出来。在叙事性或者以叙事性为主体的访谈中, 叙事话语通常都会出现主持人引导、评价、嘉宾讲述的访谈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 这种访谈模式与一般的叙事结构的电视访谈叙事话语结构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别。电视访谈节目主体的决定性结构特征就是整个访谈节目以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的节目模式体现话语结构。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 将话语的主题结构与叙事结构在此基础上, 形成具有自己节目特色的话语结构特征。大众传播话语的框架是访谈话语结构形成的依据, 通常是在交流过程中得以体现的, 它是将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辅相成。

彼此都没有自己的特色。县级电视台, 因自己的平台本身就很小, 如果都是一些同质化的新闻, 就很难吸引、把握住观众, 立好自己的根基。因此, 采编记者具有创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意识, 能帮助县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获得自己独特的吸引力。同样的素材, 相同的事件, 经过不同角度的解读和处理, 在保证客观公正的基础上, 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意义。通过对素材不同风格的挑选、切除、组合、排列, 可以给观众视觉、心理上的流畅与共鸣。

2 总结

总而言之, 新闻采编人员, 特别是

2 提问-回答-合作的话轮转换机制

在电视访谈过程中, 主持人、嘉宾以及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话轮转换机制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这一阶段的话语结构特征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此同时, 预选设定的话轮结构和话语角色使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话语权必定会出现不对等性,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 主持人一直占据着主导位置, 在此基础上控制访谈的话轮转换机制。而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合作式访谈模式, 不仅与日常谈话的特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它还体现出日常谈话的结构特征。

2.1 主持人的提问与嘉宾的回答——职业语境中“访”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 电视访谈节目总是在主持人开始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开始, 整个访谈过程中,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将节目持续下去, 并且当嘉宾回答

记者, 要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县级电视台, 更应该着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新闻采编人员肩负着“舆论先行”的社会责任, 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新闻敏感性, 树立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要求自己, 同时在实践中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张征.新闻写作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6) .

[2]胡汉英.浅谈县级电视台如何提高新闻节目收视.群文天地, 2010 (8) .

(浙江文成电视台, 温州325300) 主持人的最后一个问题的过程中, 逐渐结束节目, 这样的话, 整个访谈节目就完美结束了。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你问我答”形成了一个回合, 整个访谈节目在主持人和嘉宾的第一个回合中开始, 通过中间的几次问答过程中, 直至结束。主持人在提第一个问题的时候, 正式开始节目, 嘉宾开始回答等于节目的过程, 就这样的前提下, 将节目主题明确地表现出来, 一直到访谈节目结束。

2.2 主持人与嘉宾的合作——随意交流中“谈”的话轮结构特征

当前, 我国大部分访谈节目, 都是在主持人和嘉宾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 日常谈话的特征和以主持人提问和嘉宾回答的对话框架特征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随意交流话语结构特征也同时被体现出来。在电视访谈的语境中, 预先设定的话语角色和话轮分配方式, 是会受到一定限制的, 这样的话, 主持人、嘉宾之间互动的话语结构特征就形成了。同时, 主持人与嘉宾在访谈过程中, 以合作的形式出现, 不仅与日常谈话的特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它还体现出日常谈话的结构特征。

主持人和嘉宾在互动的过程中, 不断地接受新信息, 在这样的前提下, 实现双方的紧密联系, 不断进行互动交流, 在整个访谈节目中以完成话语任务为主的形式, 这样的话, 交谈双方在进行话题讨论的时候会显得尤为投入, 同时, 访谈的话语语境也没有很强的约束力, 那么日常谈话特征就显得更为突出, 从而形成了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支持人和嘉宾相互合作将访谈任务完成的话轮转换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 电视访谈节目不仅可以具备“访”的话语结构特征, 而且还具备日常谈话的话语结构特征, 从而真正实现电视访谈的意义和价值。

3 电视访谈的开始与结束

比较日常谈话, 电视访谈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限制, 例如, 职业话语特征、访谈传统和具体的访谈环境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制约。职业话语本身在节目之间就已经做了充分地准备, 它主要针对不在现场的观众进行传播的。在一个访谈节目中, 主持人和嘉宾都不能仅是代表自己的身份出现, 而是也属于访谈话语中的话语角色。所以, 在节目一开始他们之间的谈话就已经与日常谈话的话语特征进行了区分。

3.1 电视访谈的开始

电视访谈的开始通常会划分为两种情况:在现场中不存在观众的情况下, 访谈通常直接会插入主题开始。若是现场有观众, 访谈就可以通过主持人对嘉宾的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开始切入主题, 也可以在介绍之后直接插入主题。在访谈中直接进入主题开始, 当完成介绍背景以后, 观众基本上可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的画面, 就是主持人与嘉宾已经做好访谈的基本准备。当背景介绍完成以后, 主题就直接被插入, 开始主持人和嘉宾的互动。现场有观众的场景下, 访谈主持人通常都会先与现场嘉宾和观众打招呼, 进行全场的互动, 然后主持人将嘉宾的基本背景进行介绍, 紧跟着嘉宾出厂, 访谈节目就算正式开始。另一种出场方式也可以是主持人和嘉宾同时出场, 由主持人对嘉宾和节目的大概情况进行介绍。若是访谈节目中出现的嘉宾比较多, 就可以在每一个嘉宾出场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介绍, 或者也可以让每个嘉宾在访谈过程中适当地出场, 然后在出场时对其基本背景资料进行介绍。而在这个介绍的全过程中, 并不存在任何互动形式, 只是运用主持人进行相应的引导。这种开始方式在整个现场访谈过程中, 可以最充分地体现观众意识, 在这个时候, 主持人主要面对的是电视观众, 就算是现场有嘉宾, 主持人所面对仍然是电视观众, 对嘉宾也会用第三人称进行称呼。

3.2 电视访谈的结束

职业话语性质会对访谈带来一定的影响, 访谈的结束形式比较日常谈话来讲, 区别其实还是比较大的。在结束的过程中, 主持人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他们需要在预先规定的节目时间内完成访谈内容。访谈结束其实与开始基本上差不多, 也存在两种形式:第一, 主持人在与嘉宾合作对节目进行推动的时候, 但是到最后节目结束并没有明显的结束语或者致谢嘉宾, 访谈节目通常都是在主持人预先的准备下进行发展和延续的, 其中通过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实现节目的高潮, 在预先设定好的时间内结束节目, 在观众的预期中结束访谈。第二, 通常都是在即将结束访谈的时候, 节目主持人会向嘉宾和观众致谢, 使访谈节目有一个完美的结束。但是, 不管这两种中的哪一种结束形式, 访谈的结束都是由主持人进行引导逐步进行的过程:首先预示访谈马上结束, 然后在互动过程中结束;第二种结束形式是在前一种基础上, 由主持人向嘉宾和观众进行致谢。尽管在访谈结束形式上会有两种不同方式的体现, 但是每一种结束方式最终所体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以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过程结束的访谈中, 访谈的结束过程仍然延续访谈开始及主体部分的主持人与嘉宾一问一答的互动性话语结构。

4 结语

在电视文化访谈节目中,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将主题不断进行推进, 而在此过程中, 电视访谈节目不仅可以具备“访”的话语结构特征, 而且还具备日常谈话的话语结构特征, 从而真正实现电视访谈的意义和价值。

摘要:当前电视文化访谈节目是比较常见的, 而电视文化访谈节目的话语特色却存在一定的区别。笔者针对电视文化访谈的话语结构, 提问-回答-合作的话轮转换机制以及电视访谈的开始与结束三个方面对电视文化访谈节目的话语特色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访谈节目,话语结构,话语特色

参考文献

[1]余赞.浅析电视谈话节目的互动话语结构.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

8.汉字节目火爆凸显汉字文化衰弱 篇八

摘要: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但是由于电脑的使用,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汉字文化逐渐衰弱,本文以最近热播的一档电视节目《汉字英雄》为例,分析汉字文化的示弱的原因,探讨教育改革过程中重视汉字文化的措施。

关键词:汉字;娱乐节目;应试教育;输入法

电视节目是公认最广泛的大众娱乐项目,在2013年河南电视台的一档叫做《汉字英雄》以及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以较高的收视率和较好的口碑赢得了公众的认可。这种类似于文化课考试的事物,在成为了电视娱乐节目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但是在我们感叹那些参与节目的少年,在汉字的问答中无往不利的时候,很多成年人却发现,节目中那些问答的汉字根本不认识。这不禁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汉字与汉文化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一、汉字节目成功因素分析

当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读出汉字的读音时,不少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拿出笔,在纸上默写汉字。这种场景,就像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老师提问一样,通过汉语拼音,默写汉字,老师再根据默写情况进行打分。对于70后和80后来说,这就是一种记忆,一种怀旧。同时,媒体策划通过节目定位、受众定位找到电视娱乐节目的市场空缺。在节目中聘请知名的主持人和嘉宾,如:电视节目主持人马东,词曲作者高晓松,知名文化学者于丹,他们的加入,无形中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观众的眼球。最后再加上对节目的精心策划,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收获一定的文化知识。这样节目拥有较高的关注度和收视率,这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不少学者认为,汉字节目的火爆,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正在关注传统文化。忧的是汉字、汉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

二、拼音输入法的普及凸显汉文化的衰弱

前不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在开封的某小学和大学中做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位比较西洋化。其中有三项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统计结果显示,25%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20%的人不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15%的人会写毛笔字。另外在上海有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很多学生的作业,甚至答卷,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让老师和家长皱眉摇头。

这种情况与我们现在常用的工具电脑有很大关系。电脑(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者是约翰·冯·诺依曼。它是一种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能够快速对各种数字信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无纸化办公”的时代,电脑无疑在这个时代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邮件的传输,资料的整理,都可以在电脑里完成,这也在无形中大大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时间。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计算机普及教育,当时只有少数科研部门进行计算机的应用开发,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使用计算机,只是少数专家的事情。现在通过在全国进行的电脑普及教育及推广,我们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电脑也成为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工具。在计算机时代,键盘输入取代人工书写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1983年8月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这是一种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的输入法。但是在推广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采用拼音输入法的方式更加简便,且不用去背诵字根,这就让很多人放弃使用五笔而改为拼音输入法。

英语的输入和书写,基本上是用字母,输入的就是书写的。所以,使用英语的人不会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而“提笔忘字”。而我们用“拼音输入法”则不同,少去了笔画,而用拼音进行书写。1958年2月11日国际标准 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无论中国自己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字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

“拼音输入法”让我们只思考拼音,而远离了汉字,离开了对汉字造字元素的直接思考和运用。比如:在键盘上输入“chi mei”的两个音节,通过联想输入法就可以选择“魑魅魍魉”四个字,而根本不用考虑字的写法,久而久之,那些生僻字或者不常用的字,将会被人逐渐忘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他文明发源地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钉头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圣书字、美洲的玛雅文字,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唯独中国的汉字“长生不老”,青春永在。正如国学大师饶宗颐所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肌理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就“书同文”而论,几乎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民族。

汉字的结构和英文单词是完全不同的,很多字在电脑上可以打出来,但在纸上不一定会写。忘记了汉字,我们的文字将再次被西化,以至于汉字原来的笔顺都不记得,只记得一堆字母。

三、汉字节目,凸显应试教育弊端

应试教育的的改革,不只一次被提及,但是如今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是非常的单一,他们只需要牢记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完成学业。每当有学生问老师课本以外的知识,老师大都会回答:“这个考试不考,没有必要知道。”考什么学什么,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

在汉字节目中,我们不只一次的听到这样的词语,“听写、排名、默写、听题、正确”,对于参与节目的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一场轻松的娱乐节目,而是一场类似于期末考试的考场。对于这些汉字来说,选手们有一定的兴趣去研究它们,但这样的节目,他们会以考场来对待。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并不是没有业余爱好,也并不是没有创造力,只是这些爱好和创造力,与高考无关。在观看汉字节目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三个问题非常的突出:第一个是参赛选手中初中生比高中生的记忆力好;第二个是很多选手是因为常用字不会写而被淘汰掉的;第三个是很多选手在写字的时候,字虽然写对了但笔顺是错的。

nlc202309041625

首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初中生比高中生厉害。因为初中是词汇量最大的时候,学生僻字,包括文言文,初中是词汇量最大的时候。到高中的时候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考查的重点就不是词汇量,而是考查阅读、理解、写作,在这个阶段补充更新的词汇量很少了。所以在初中学的东西,到高中在记忆中可能一些不常用的就忘记了。

第二个问题,在节目中有些选手偏僻字会写,常用字却不会写。对于考试特别是汉字类节目,在出题的过程中往往出偏题、难题、怪题,日常生活中用的字,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如:“惴惴不安”在节目中就一位选手写错而被淘汰。没有人在乎你到底学完记住没有,没有人在乎你这个只是学完了,是不是给你带来了乐趣,只要应付了考试就可以了。

最后一个问题,字写对了,笔顺不对。对于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说,他们应当是在学校中的优秀学生,但笔顺不对,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但是结合应试教育的考试规则,笔顺不影响最后的判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又一个弊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我们的应试教育只重视结果,凭借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优劣。至于学习的过程无法体现。

四、提高汉字文化教育的措施

电脑代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我们不能由于影响汉字的书写而固步自封,应当在普及电脑使用的同时,推广适合中文的输入法,比如五笔输入法。除此以外,应当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常识教育,在他们内心深处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通过科普知识的宣传来逐渐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进一步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践行到日常的实践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文化融合与文化交流不可避免,但是面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人的特别是学生的思想逐渐被西方文化所同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积极的深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软实力的代表,一定要在学生中传承下来,不然我们的文化就会缺乏竞争力,综合国力将会日趋减弱。

参考文献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柳静,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檀江林 :《中国文化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4]贺绍磊 :《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策略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5]李文欢 :《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界定与思考》,《北方传媒研究》,2010.3

上一篇:怀化市科协201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下一篇: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