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文言文赏析

2024-11-06

《出师表》文言文赏析(共7篇)

1.《出师表》文言文赏析 篇一

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

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2.《出师表》文言文赏析 篇二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语言赏析 方法 品读赏析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什么是品读?品读即对作品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底蕴进行品味、鉴赏,对隐含在语言深层的用意仔细揣摩,辨得曲折是非,理解其内涵主旨,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乐趣。但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在进行“品读赏析”这一环节时,只是“水过地皮湿”,学生们并没有真正发现文本语言的精妙所在。

那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赏析呢?就自己的体会,谈几点建议。

一、品读赏析要打好基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在学生还没有理解词义时,就急于转入赏析这一环节,而这时,学生的头脑中,对所读的材料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所以这样的赏析是无意义的。所以,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理解词义的时间,还要保留质疑的环节,在学生对于文本进行充分的理解之后,再进行品读才是深入的、发自内心的。

此外,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给学生展示写作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记承天诗夜游》中如果没有对写作背景的解读,学生就无法理解“闲人”的眼中景,心中情了。

二、多角度品读赏析文本,让文言文教学更具有“语文味”

1.“品”与“读”结合

就学习文言文而言,朗读毫无疑问是品读赏析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无论用何种方法,何种角度赏析语言,“读”都要贯穿始终。

在具体的赏析环节中可以运用“师生合作”“集体诵读”“自由诵读”“个人诵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运用语气、语调、语速等多个角度,运用“长、短、快、慢、重、轻、急、缓”等多种方法去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

2.运用“增、删、调、拖、延”等角度进行字词的赏析

进行语言赏析,不能只满足于语言“原来是这样的”,还应该感悟“不这样会怎样”或“为什么要这样”。

我们来看王君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断。

赏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不着急,我来帮你。老师觉得呀,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

生:效果不对了。

师:哪点不对,你得说服我(大家仿佛表达不出来一样)。

师:那我们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韵味儿十足)

在此片段中学生对“天与云与山与水”单一的赏析,学生说不出来哪里好,但是王君老师运用删字的方法与原文比较,再让学生去大声读出来,学生自然能够感受到张岱笔下的西湖那种“浑然一体”的景象。

3.用“还原解读法”来赏析文本

孙绍振教授认为,还原方法的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在这里引用孙教授用还原法赏析咏柳的例子:

一是在方法上应研究矛盾。

柳树不是玉,为什么说它是玉?柳条不是丝,为什么说它是丝?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比喻巧妙吗?不!春风应该是柔和的,不刮人,怎么会似剪刀?如果说春寒料峭,还刮人,可以是菜刀,何以一定是剪刀呢?

二是要联系。从联系中进行理解:“似剪刀”要联系“谁裁出”理解,裁和剪同义互解,这种方法,是贺知章发现的。谁能裁?是人。春不是自然的,是人工的,是创造的结果,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别出心裁。

这样赏析,就要有揭示矛盾的功夫,这种功夫就需要采用还原的方法。还原就是让它回到客观事物的原样,还原就出现了矛盾,出现了矛盾再解读。

4.运用联想法赏析,从而有助于结合学生实际理解文本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也可运用联想法进行语言的品读与赏析,指导学生运用联想法时,可以有多种方法。比如,让学生看图片想象,闭上眼睛想象,听音乐想象等。

我在指导学生赏析《饮酒》中最关键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开始虽然采用了换字赏析法,让学生将“见”字换成“望”字比较赏析,但是由于陶渊明避世隐居的淡泊心境毕竟距离学生生活太过遥远。所以,学生怎么也体会不到“见”字到底好在何处。

因此,我先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去年在江西婺源旅游的时候,看着满山的油菜花,心中感到十分的惬意,此时,一只蝴蝶飞到了我的手上,那一刹那,那种不经意之间的惊喜,那种悠然之上再添悠然的感受,唯有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能够形容了。

随后我又问学生:你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吗?

学生们纷纷举手,讲述自己在生活当中的例子。随后我又让一名学生连读三遍这句诗,其它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想象之后我又借势发问:现在你能理解“见”字究竟好在哪里了吗?

学生们回答说:见是不经意间的惊喜,与“悠然”二字相符合,更与陶渊明隐居二十年的淡泊宁静的心境有关。

其实,不仅是文言文教学,现代文的教学也是同样如此。

品文也如品茶,慢慢品尝,方能闻其香,知其味。正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3.《出师表》文言文赏析 篇三

(2012年广西桂林)

文言文阅读。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题。(共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臣本布衣()②由是感激()③深入不毛()④夙夜忧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含义。(2分)

①躬耕于南阳()②还于旧都()..

③以告先帝之灵()④咨臣以当世之事()..

3.翻译句子。(4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5.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2分)

1.(2分,每小题0.5分)①平民,百姓②感动,激动,感慨③草木④早晚

2.(2分,每小题0.5分)①在②到③来④拿

3.(4分)①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2分)。②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文章,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了些什么(2分)。

4.(2分)①五月渡泸,平定南方;②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5.(2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来回答即可。(概括诸葛亮精神1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得1分)

(2012年长沙市)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 1

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躬耕于南阳()(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遂许先帝以驱驰()(4)斟酌损益()...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2分)

1.(1)在(2)拜访(3)奔走效劳(4)“除去”或“减少”(每小题1分)

2.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共2分,关键词“苟全”“闻达”1分;句式1分)

4.《出师表》文言文赏析 篇四

一、【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 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躬:亲自,亲身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③约己爱民约:克制

④悉仰于官悉:全部,都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D)(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咨臣/以当世之事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D.臣身/在外 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 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3分)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

二、【甲】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臣本布衣布衣:平民百姓(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4)悉仰于官悉:全部 仰:依赖、依靠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义(2分)(1)咨臣以当世之事(把)(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以至)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及卒,如其所言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 4.(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1分)

5.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尽心为国,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

6.你对诸葛亮不留遗产给儿孙(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有什么评论?(3分)(褒贬不论,言之成理即可。)

三、【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优劣得所。【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1)简拔:选拔(2)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优劣得所: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意气扬扬: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

(5)名显诸侯: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D)(2分)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四、【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①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

骜霸王②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吕氏春秋·下贤》)【注释】①“骜”同“傲”② 霸王:霸王的事业译文:三次到我住的草庐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天下大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1)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鄙陋)(2)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轻视)...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告之于帝

B、则攸之、棉、允之任也入则无法家佛士

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中有足乐者

D、遂见之公将鼓之

3、理解填空(2 分)

(1)杜甫在《蜀相》 一诗中写道:“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甲文中最

能休现诸葛亮“两朝”、“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也。

(2)齐桓公一日之内,数见布衣之士,亦可谓“三顾频频” 乙文中最能表现他这样

做的理由的句子是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4、甲文中的刘备与乙文中的齐桓公有何共同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 分)

共同点:他们都非常重视人才,或礼贤内下士,求贤若渴(1分)认识: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谁赢得了人才就能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我们

应该创造更加良好的氛围,真正做到人尽其才(2分能围绕人才,联系实际来谈即可)

五、【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

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

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

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

而师之士争凑⑥燕。(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由是.

感激(此(或“这”,或“这件事”))(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买)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B)(2分)A.苟全性命于乱世 / 况贤于隗者乎B.受任于败军之际 / 臣闻古之君人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以驱驰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士 争 凑 燕士/争凑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5.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2分)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意思接近即可)

六、【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可计日而待也。【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注释〕①郗(xī)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②苻(fú)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阴:地名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1.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2分)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B.必能裨补阙漏(同“缺”,缺点)C.郗超与谢玄不善(善良的)D.既已狼噬梁、岐(像狼一样)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2分)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故不为苟得也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扶苏以数谏故 C.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至则无可用 D.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其如土石何 3.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断两处)(2分)大 功 既 举 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 又 重 其 不 以爱 憎 匿 善 大 功 既 举 /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 / 又 重 其 不 以 爱 憎 匿 善 4.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5.【乙】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郗超曾与谢玄共事,发现谢玄使用人才得当,做事细致,能使各人都发挥出他们的才干(意思对即可)6.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3分)诸葛亮:(评价诸葛亮能扣住“公平严明、知人善任、亲贤远佞”来答即可。)郗超:(评价郗超能扣住“发现人才眼光独到、力排众议推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广”来答即可。)

七、【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1.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寄:托付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攘除:铲除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宜:应该

④今贼适疲于西适:正好,正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2分)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B.以奉先帝之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

C.而议者谓为非计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4.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3分)

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八、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6分)【甲】侍中、„„„„,可计日而待也。【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3)其谁可而为之(做、担任)(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过了)..

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4分)

(本题可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完整阐述即可得满分。)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5.出师表和祁黄羊去私文言文阅读题 篇五

阅读经典古文: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出师表(节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祁黄羊去私(节选)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①:“南阳无令②,其③谁可而④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⑤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⑥〔尉〕管理军事的官,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出去《吕氏春秋.孟春纪》

【注释】①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②令:县官。③其:语气词,无义。④而:同“以”。⑤居有间:过了些时日。⑥尉:军事长官。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⑴必能裨补阙漏( )

⑵悉以咨之( )

⑶其谁可而为之( )

⑷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 )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⑴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午非子之子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填空。

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乙】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5.今天,从人才的角度,我们应对中学生提出哪些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通“缺”,缺点 ⑵询问 ⑶做,担任 ⑷过了

2.⑴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⑵午/非/子之子邪。

3.⑴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⑵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4.亲贤臣,远小人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6.《后出师表》的尴尬 篇六

不少人认为,既然“良史”陈寿未提,那么《后出师表》多半属后人伪托。可是,翻检一下古文选本,《后出师表》每赫然在列,署的自然是诸葛大名。显然,编书人、读书人都不愿相信,最能体现诸葛亮高风亮节的名句“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后讹传为“尽瘁”),不是他本人的肺腑之言,竟乃出自赝文!

《后出师表》到底是不是诸葛亮所作?裴松之征引时,想必心已存疑,故特说明原始出处,以撇清文责。到了乾嘉考据盛行之时,袁枚跳出来斥之为伪作。理由是,出师临征,当以气夺人,《后出师表》却先自怯馁,“上危主志,下懈军心”,此虽至愚不为,而况诸葛。上世纪中叶,受过“科学主义”洗礼的傅斯年也称,《后出师表》“若果决而实忧疑,若奋发而实不振”,即使不算“败北主义”,也脱不掉悲观论之嫌,诸葛亮伐魏,志当必胜,必无漫作此等泄气话的道理。在众多史论家眼里,《后出师表》之伪,凿凿已成定论。

《后出师表》若非诸葛亮所写,作者是谁?现成的答案是“好亮者”或“好事者”。不过,“好事”也好,“好亮”也罢,作伪者既然意在乱真,理当尽量仿效《隆中对》、《出师表》等作品才是。事实却不是这样。《隆中对》的诸葛亮英气勃发,指点江山,犹胜券在握;《出师表》虽内敛沉潜,但必胜之心,溢于言表。《后出师表》不仅绝口不言取胜,行文也不似前者气壮而语畅,倒像是恐人不信而回环往复、申之不已。后人对照二表常发出冰炭两途之叹。《出师表》曾明确提到伐魏的目的,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做了类乎军令状的承诺。在首战不利的情况下,《后出师表》一面竭力主张出师,一面却又间接承认胜算不大。如此低调悲观,若出自“好亮者”之手,则正如袁枚所说,乃欲誉之而适以毁之。“好亮”而不去大书诸葛亮踏平秦陇、饮马河洛的雄心,竟让他以“何能必胜”之类的话塞责,于理于情都不合。若说“好事者”意欲解构孔明用兵如神的神话,那么,尾段兵事难料云云,倒又像是伏笔,预先为诸葛亮出师无功开脱。再说,一个一心想揭孔明智短的有闲文人,岂会想出“鞠躬尽力”的话来营构一个无怨无悔的忠臣形象?! 反过来,想彰显诸葛亮高义的人,完全没必要拐弯子贬低他的军事才能,暗示他无胜算而轻启战端,侥幸以逞。

一连串的疑问,一连串的尴尬,还是回到文本。通览《后出师表》,全文都在为出师辩护,篇首强调先帝遗命,中间列举当战的理由,结尾申明己志。

先说刘备遗命。三分割据,蜀国最小也最弱,没有并吞魏吴的实力,不过倚仗天险,也暂无被灭之虞。刘备死后,似应休养生息,徐图大业。表中提出伐魏,并没有从战略上论证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只是笼统地归结于先帝遗命。众所周知,刘备晚年对挺进中原兴趣缺缺,临终嘱托也算不上什么伐魏的“既定方针”。虽说《隆中对》拟以荆益两州之兵分取宛洛和秦川,但荆州失守,这一计划实已告吹。刘备从称帝到去世,除了临终嘱托,史书里找不到他谋图霸业的只言片语。关羽死后,赵云曾劝阻他伐吴、提醒他“国贼是曹操”,他也听不进去。由此推知,托孤时“终定大事”云云,更多是人之将死时的泛泛之语,当不得真。仔细推敲一下刘备的苦心安排,不难看出,他真正放心不下的不是尚未收复的汉家天下,而是怎么保住蜀中的小朝廷。刘备的心思,诸葛亮不会不明白,可表中却口口声声把伐魏说成无可辩驳的先帝遗命,相当耐人寻味。退一步讲,就算刘备伐魏方能瞑目,那诸葛亮也应该在执行遗命时视实际情况而动,因为对一个政治家来说,国家利益远比君主一时的意志重要。古代之所以设谏议制度,就是为了保证当君主意志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能有人站出来犯颜直谏,劝君主放弃自己的主张。臣下出于国家利益违拗上意,正是更高意义上的忠君表现。将在外,君命还有所不受呢,况且刘备已死、其遗嘱并没说非伐魏不可。事实上,后人批评诸葛亮伐魏失策,没有以他不得已行君命而为之辩解。《蜀记》就曾写到,谈论者每每指责他“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人们不批评刘备,是因为,即使他有伐魏的遗命,也不会强求别人罔顾国家利益而盲从。战与不战,最终当由执事者审时度势后做出抉择。《后出师表》把伐魏作为先帝遗命,又理所当然地把这一遗命定为国策,无形之中放弃了对这一干系重大的战略决策的审视与考量,同时也就撇开了当事人自己的责任。这种做法,与人们印象中思维缜密、谨慎负责的诸葛亮形象不相符。

再看文中提出的出师理由。一共六条,归结起来有三点:一、不战不能得天下,反会使敌人坐大;二、吃败仗没关系,不能指望一战而定;三、蜀国地小人寡,拖不起。这三点,说白了就是:非战不可,败了也得战,得速战。这里,作者要传递的信息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一个字——打。但措辞委婉,不正面言战,仅间接说,不打则是“臣之未解”。至于论证,却出奇的薄弱,比类引喻,也不很恰当。乍看之下颇有些道理,细究起来,或多或少都成问题。首先,坐得天下并非不可能,周文王就是修德怀远奠定周朝基业的。至于其弟武王后来伐纣则是“以天下之所顺,攻天下之所叛”,不仅没遇到抵抗,反受商民箪食壶浆的欢迎呢。说使敌人坐大云云,与当时实情也不合。天下三分,魏据泰半,不“坐”已最强,再“坐”也大不到哪里去。其次,一战而定天下自然不现实,但蜀国资源少,没资本长年以战事奉陪强邻,尤其吃不起败仗——不仅物力人力赔不起,心理上也输不起。蜀人历来闭关自守,对出蜀道攻掠外域素无兴趣。倘有利可图,倒也罢了;如果长途跋涉仅只伤财送命,自然无法接受。这也是为什么失街亭后“议者谓为非计”的原因。第三,蜀国地小人寡,更要恤兵惜物,不打无把握之战,不能效法曹操屡败屡战。当年曹操败而转胜,不能因而期待现在伐魏同样会先失利而后赢。另外,说驻军与行军劳费相等,从而得出守不如攻的结论,更是有违常识。蜀魏交兵,出入蜀道劳费甚巨。我们知道,出祁山一次次修栈道,运辎重粮草,进军退军,大大损耗了蜀国的元气。至于攻与守的得失,兵法讲“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攻方兵力当然得强,否则就会陷入胶着状态,进退两难。如果采取防御措施,守在万夫莫开的关隘,以逸待劳,劳费必会少得多。凭借一隅之地,与强敌是完全打得起消耗战的。六条出兵的理由,不可谓不多,竟没有一条说得通。作者既然主战,至少应该回答为什么危后必安、为什么攻优于守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而他却只是虚晃一枪。行文貌似翔实谨严,实则疏阔草率,不比诸葛亮的风格。

文章最后说,世事难料,成败利钝无法逆睹,所确知者,唯有自己“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总之,是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与命运对着干的精神,“不自惜”的自我砥砺,若限于个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诚然令人钦佩。但兵者凶器也,事关立国之本和民众的安危生死,一己“死而后已”关系不大,问题是,战争的魔盒一打开,就会有千千万万人跟着殉葬,即使是正义战争,没有必胜的把握硬打,也是不明智的,至少是不负责任的。可见,伐魏与否绝非诸葛亮一己之私事,它关系到百姓的身家性命,需要通盘考虑、理智抉择。

一篇《后出师表》,作为论证是否应当伐魏之作,雄辩是雄辩,然缺少思辨力度和内在逻辑,能服人之口,却不能服人之心。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从头到尾都不像出自诸葛亮之手。假若当年陈寿看到此表,想必也会视为伪作。可是为什么偏偏这篇文章,总令历代文人志士一咏三叹、赞赏不已呢?平心而论,《后出师表》虽论理不足,但在那低调而沉潜的执著之中弥漫着一股悲情,极具感染力。人们推重此文的原因,除了其美学价值外,主要是闪耀在字里行间为报知遇之恩奉献一切的人格精神。问题是,这篇不像诸葛亮所写的文章何以能让千百年间无数读者坚信其真实呢?这不能不说是个谜。或许《后出师表》的含糊其辞,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难言的尴尬处境,与读者的模糊印象正好契合。

说诸葛亮处境尴尬,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刘备临终托孤,寄望他“终定大事”,孔明“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一心扑在复兴汉室的大业上,义无反顾,并无半点困惑和疑虑,何尴尬之有?倘若把诸葛亮出祁山伐魏仅仅看成是执行君命,未免过于简单了。这里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刘备之死。当然遗嘱也是君命,一样得执行,即使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也断不会把先君遗愿置诸脑后。问题是,刘备一死,诸葛亮不仅失去了与君主的所谓鱼水关系,而且有了生存危机。阿斗即位,诸葛亮的顶头上司是一个信谗好逸、了无责任心的弱智少年!虽说刘备责成皇子们父事诸葛亮,甚至还给他留下句“可自取”的活话,但两人都心照不宣:蜀国的第一把手不是诸葛亮,而是刘禅。刘备死后,诸葛亮又是封侯,又是开府治事,兼领州牧,事无巨细,都由他做主,似乎拥有从未有过的执政空间,可以大干一番了。可他毕竟不是国君,头上永远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按理,后主应该庆幸有这么一位尽忠尽职、两朝开济的老臣,没有理由自毁栋梁。但刘禅和诸葛亮的矛盾是显见而不可调和的:前者贪图享乐,后者勤政敬业,可以说两者都达到了一种极致。虽说这只是个人作风,不影响他们治国安民的共同心愿,但由于两人地位特殊,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迟早会引发决策上的龃龉和冲突。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生活态度的对立,不止于个人好恶,它势必导致民心的向背和朝中大臣的派系化。诸葛亮建议后主“亲贤臣,远小人”,说明他非常担心后主身边形成一个“小人”的圈子。面对这一隐忧,他除了建言,并不能做有效的防范。以刘禅的角度看,“贤臣”都在诸葛亮一方,这些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他的“政敌”,如何亲近得?这位难免有失落感的君主只有被群小捧着,才会觉得满足、才能获取某种心理补偿。在这一吊诡的格局里,诸葛亮越是忠勤受拥戴,后主就越不开心。笼罩在诸葛亮道德和实权双重优势的阴影下,刘禅日子过得不舒坦也不踏实,心里无疑很窝火。身在此境,若不能痛下决心改变自己,谁都会想办法改变现状的,何况是至高无上的一国之君!当然,刘禅初登基时才十七虚岁,很难有所作为,但他总有一天会亲政。一旦大权在握,左右又有小人进谗蛊惑,诸葛亮处境之不妙,可想而知。昏君之为昏君,不仅无德无能,往往还性情乖张,难免做些匪夷所思的事出来。对这一点,谨慎如诸葛亮者,绝不会没有认识。他的困境是,既要保全自己,又要维护昏君的地位和权威,一公一私,是为两难。而他又不能舍身奉公:作为西蜀赖以立国的道德化身和精神支柱,诸葛亮舍身无异于毁国,求自安也就是保社稷。忠臣自安,可以体现君主的正当性;身遭不测,则会凸显君主的昏庸和暴戾——这是诸葛亮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

遭不测的担忧并非过虑。诸葛亮尽忠一生,死时内无余帛,外无盈财,以时服薄葬于荒山。我们仅从后主对立庙一事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对诸葛亮的芥蒂有多深。《诸葛亮传》记载:“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后主下诏为诸葛亮建庙,似为追念先贤,其实远非如此。按当时习俗,为死者建庙不算什么,所谓“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诸葛亮功盖三分,死后多年,后主一不为立庙,二不让配享,实在有悖常情。《襄阳记》载,当时许多地方请求建庙,朝廷不允,百姓只好在路边野外私祭。事官建议在成都为诸葛亮立庙纳祀,后主还是不答应。后来群臣联名上表恳请,这才让步。这些大臣可能深知后主的心思,故而提议把庙建在墓地附近,祭者“皆限至庙”,以根绝私祀。试想,诸葛亮的葬所远在定军山野,此举名为立庙,实乃禁止各地百姓追思祭祀。如是建庙,后主也并不乐意,否则,他点这么一个头,为何花了近三十年的功夫!是时,蜀国已危在旦夕,建庙恐怕也是临阵抱佛脚,让诸葛亮在天之灵保佑小朝廷平安罢了。总之,就是这一年,诸葛瞻与他刚成年的儿子诸葛尚阻击入侵魏军未果,血战身亡。旋即,后主就像没事人一样搬到魏都洛阳做他的“安乐公”去了,压根儿不理睬那些气得“拔刀砍石”的蜀国将士们。一个对江山社稷存亡不怎么在乎的皇帝,想来也不会把重臣义士太当一回事。谁要不识趣打扰他由群小簇拥着行乐的好事,就会对谁心存恚恨。就算本意不欲去之而后快,也很难经得起佞臣宦官喋喋不休的教唆和摆布。

对于死诸葛,后主尚且摆出一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样子,不许他的幽灵在成都游荡;活诸葛过日子岂能不如履薄冰?蜀国望气者说“都邑无宰相位”,虽是迷信谶语,不足为征,但也间接反映出在后主手下主政的不易。后来的姜维,就是因后主听信谗言,深自危惧,“不复还成都”的。以诸葛亮的高明,君臣之间的矛盾和戒备,自然不会太着形迹。出师伐魏,就是他躲避刘禅的一步高招。

一打起仗来,刘禅多少会有点危机感,不得不倚重诸葛亮。飞鸟未尽,良弓可用,此其一。其二,既然打仗,就有败的可能。败了,刘禅更得抓住诸葛亮这根救命稻草不可。不管出于趋利还是避害的考量,刘禅都很难舍弃诸葛亮。

现在,我们且看看诸葛亮这仗是怎么打的。

从战略角度看,伐魏如志在必得,理当尽力攻城略地,至少要打击敌军战斗力。诸葛亮却不直接从汉中挺进关中,而是采取迂回战术,把主战场定在军事上、经济上都形同鸡肋的边地祁山。蜀魏双方都得长途跋涉,相当于各自奔赴第三地,搞疲兵对峙。说是打仗,实际上精力和时间大都耗在了运兵和屯兵上。出师时轰轰烈烈,到了战地已是强弩之末了。对这种不痛不痒的打法,魏延就颇不以为然,他提出领一支奇兵单刀直入,插进魏国腹地。这一方案孔明却弃之不用,理由是冒进太危险。他声称要稳中求胜,弃鲸吞而取蚕食。然而,他对攻城略地持的却是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打下的地盘往往又拱手让出。对占据魏土,诸葛亮并无相应的兵力部署,恐怕也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他奉行“减兵省将”的策略,不要说很难打败强敌,即使侥幸获胜,也无法守住攻克的城池。

再看战术。诸葛亮作战一般事先会比敌人多想几步棋,即使与劲敌交手也能做到游刃有余。但祁山的战事却断断续续,不太顺畅,既无具体的战略攻击目标,也看不出贯穿在军事行动中的战术思路来。不仅如此,还常常处在被动之中,每又粮草不继,最后只好班师回蜀。诸葛亮善用巧兵,但巧兵要成功,手中得有令敌人畏惧的王牌,也就是说,须有实力作为后盾,必要时打得起狠仗。诸葛亮复出祁山,兵少物资不足,一直避免消耗兵力的正面大规模冲突。他用巧兵只能诱敌以利,不能驱敌以害。一旦敌人不为利所动,往往变得无能为力。

总的来说,出师祁山是失败的。鉴于此,陈寿给了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评语。可是,陈寿哪里知道诸葛亮的苦衷呢?伐魏无望,这诸葛亮不会不明白,为了避祸他这才不得已玩战争。但玩要玩得像真的,因为一旦被人看破,就没有玩的借口了;但又不能玩得太过火,若大打起来,则会输掉继续玩的本钱。要兼顾两头,也真难为了诸葛亮。他斩王双、射张, 象征意义大,对伐魏大计却无多少裨益;而搞迂回,设疑军,打运动战,牵制敌人,这才是本意所在——保存实力。要不是玩战争,诸葛亮数出祁山,不可能没有惨烈的战争场面。事实上,只有街亭之役损失较大,那是因为马谡有违孔明节度所致。当然,即使把伤亡控制到最小,玩战争仍然是不道德的。诸葛亮对这点应该比谁都清楚。他长年伐魏,一直出奇的谦卑低调,有功不愿受贺,失利则自责求贬,尤其是对士卒体恤有加,甚至还说出“一夫有死,皆亮之罪”的重话。凡此种种,除了因自己避祸累及他人而愧疚外,殊难找到更合理的解释。

《后出师表》与诸葛亮的伐魏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内里藏着不可道破的玄机。从这点看,此表也许诚为诸葛亮所写;若系伪作,则作者对诸葛亮的尴尬处境和内心活动把握之准,令人叹绝。究竟是真是伪,倘无旁证出现,想必会一直争论下去。不过,如果我们依照海德格尔把“真”理解为“去蔽”( λnθεια),那么,这篇妙文保存了历史的尴尬,引起我们的疑问和追寻,让我们发现了诸葛亮隐秘的苦衷——就这个意义,它也许够得上一个“真”字了。

二○○九年三月于德国特里尔

7.《出师表》文言文赏析 篇七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不知所言。

9.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这篇文章是他写给 的(2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④悉以咨之 ( )

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分)

12.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2分)

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答案:9诸葛亮 后主或刘禅,或后主刘禅(共1分,每空0.5分)

10.①时 ②发扬光大 ③选拔 ④询问(共2分,每小题0.5分)

11.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12.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共2分,答岀其中任何一点之意即可得1分,答岀其中任何两点之意即可得满分)

13.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共3分,结合原文内容1分,能围绕“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影响即可得2分)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3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1分)

13、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3分)

1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1分)

15、“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16、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答案:12. 先帝 13.Zhòu; 亲自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14、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15、“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6、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将军宜枉驾顾之( )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④由是先主遂诣亮( )

24.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2分)

25.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3分)

26.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7.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答案:23.卑鄙:低微鄙陋 顾:拜访 以:把 由是:因此 24.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2分)

2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分)

26.①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②(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4分,每小题2分,如“躬、于、闻、达、遂、许、驱驰、每”以及宾语前置等词语、句式落实不够,酌情扣分)

27.《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题目。(1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4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3)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

(4)此人可就见 就: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

1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

答案:11.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诣:拜访就:接近(每词1分)

12.(1)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2)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

上一篇:皖南医学院临床专业实习医院下一篇:节约粮食英语的演讲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