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精选14篇)
1.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篇一
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水平,推进我县“两区”建设,根据市、县文明办的通知精神,根据帮扶村实际情况,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就做好省党校结对帮扶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结对帮扶活动对象
xx乡xx村
二、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结对帮扶活动主要内容
1、组织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优势,结合帮扶村实际,积极开展政策法律、农村实用技术、科技文化、道德规范、健康卫生等知识培训,初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开展乡风建设与环境整治。指导帮扶村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为内容,以创评“五好家庭”、“文明家庭”为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礼貌、礼仪、礼节主题教育,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帮助制定村规民约,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事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反对封建迷信和婚丧大操大办,革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对照文明卫生标准,帮助建立村民组保洁队伍,促进保洁机制的建立,完善保洁设施,组织村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净化庭院,粉刷墙壁,打扫房屋。发挥群众自治精神,整修坑塘沟渠,清除残垣断壁,解决农村“五乱”现象,使村貌整洁美观。
3、帮建文化设施组织文化活动。积极帮助帮扶村建设文化大院(室),配备文体器材,努力达到“三室一场”(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文体活动广场)、“四有一建”(有电视、有音响、有广播、有科技书架,建有宣传橱窗)标准。指导帮扶村开展群众开展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干部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认识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突出成效。
2、提高认识,促进发展。帮扶农村创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中心,贯穿于农村经济发展、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环境。
2.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篇二
1 结合学校的爱的教育---德育导师制, 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对于学校的留守儿童实行“4+1”模式的关爱与教育, 既实行“爱心爸爸和妈妈“、“知心哥哥姐姐”、德育导师、班主任和一个社会爱心志愿者对他们在思想、心理、生活、学习和家庭等方面进行关爱与帮助。学校设置了“亲亲室”、心理咨询室并定期给他们开放, 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教育性强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如:开展绘画、书法、舞蹈、体育、棋类、文学创作、表演等兴趣小组。把留守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校园活动中来。
2 学校开展系列活动, 促进留守儿童的智育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爱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行。对于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平等地生活在我们这个温暖的集体里, 接受老师们爱的阳光沐浴。在开展活动时, 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平等对待, 收到的效果是令人惊喜的。
(1) 开展树“近目标”活动,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自我激励就是积极培育自己的热情、积极性, 树立信心。目标是灯塔, 目标是指南针, 目标就是前进的动力。要让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留守儿童) 都感到自己的目标并不遥远, 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树“近目标”, 我们大家都有成就感。
(2) 结合有效课堂, 开展团队活动,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未来知识、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 我们需要的是人才队伍, 而不是相互保守的单打独斗, 我们要以兼爱、宽厚、愉悦和积极的心态, 与人共处, 合作与探究, 共同完成神圣的使命。学校每年在全校要开展感恩月、运动会、唱红歌、读书节、文明礼仪月、球类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来培养留守儿童,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除此以外, 学校在节假日还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或视频聊天, 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趣味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儿歌创作比赛、迎新晚会、参观科技馆等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要具有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让他们融入学校整个大家庭中。
(3) 开展“爱心盘点”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结合我校的“爱的教育”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 在学生中开展“爱的教育”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的人际之爱、祖国之爱和自然之爱。学生在童年时期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 此时培养他们爱心、同情人、责任心、关心人是最佳时机, 从小引导学生为他人付出是培养爱心的重要途径。每周开展一次“爱心盘点”活动, 教育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长辈, 长久以往, 学生就会具有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4) 是开展诚信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诚实是人格健全的基础。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没有做, 就是不诚信, 尽管有时候是一些芝麻小事, 但这是一个教育问题。孩子的诚信教育应从父母、老师开始, 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爱心爸爸妈妈”“知心哥哥姐姐”,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诚实的美德。孩子只有诚信了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才会具有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 才会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
3 学校统筹社会力量,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
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受家庭、学校、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密切联系家长的同时, 学校应动员一切社会力量, 教育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校先后与重庆晨报、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百胜餐饮集团、重庆LP9集团、团区委、区妇联、东北大学生支教团、界石交巡警等社会团体合作, 学校统筹安排, 与他们一起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交往和帮助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重庆电视台、重庆晨报、巴南电视台和巴南板报多次报道相关的活动。
4 进行家访, 去关心和了解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同时增强其管理的合力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中大多缺乏父母方面的关怀和温暖, 甚至缺少了父母应有的教育, 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显得比较懒散, 思想行动上比较偏激, 容易走极端。针对这一实情, 学校应防患于未然, 充分发挥集体的帮扶作用。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他们的祖辈, 由于教育观念、方法的陈旧, 加上年老体衰, 精力有限, 在对待孩子的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要么是放纵他们, 过分娇惯;要么只管吃饱穿暖, 其他方面不闻不问。针对这些现象, 学校要求班主任、“爱心爸爸、妈妈”经常找机会与他们沟通, 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他们, 在管理上达成共识。对他们的教育与监护方式也进行正确的导向, 同时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学生的父母经常对话, 这样极大地增强了管理的合力。
3.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篇三
2017年秋季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 长:范艳华校长
组
员:各班主任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免收杂费、书本费。学校积极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社会妈妈”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学校要不断读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4.帮扶贫困留守儿童信息 篇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会精神,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为经济困难的学生、留守少年儿童等***群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把****组织的关心与帮助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号召各级*****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在全县集中开展*****牵手扶贫帮困活动。
1月28日上午,******同志带队,亲切看望了****第****小学****,***小学****、****,******的***、***等**名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了学习用品以及米、面等生活用品。每到一处,****都认真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同他们及家人亲切交谈,希望孩子们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同时学会宽容他人、理解父母、感激社会。慰问活动中,已经加入少先队的*****小学*****拿出了自己的荣誉证书,表示不会辜负*****组织的关爱;*****中学的*****则表示,自己刚刚向团组织递交了申请书,今后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5.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篇五
一、倾注真情, 抚慰孩子的心灵
教师要把爱的甘露洒向每一位学生, 更要把爱的天平倾斜向留守学生, 因为他们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来说, 心理复杂, 感情脆弱, 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平时, 我耐心地辅导孩子的作业, 亲切又严格要求孩子。我经常鼓励留守儿童融入班级体中, 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只要他们有一点出色的表现, 我都会当着同学的面表扬他们。我经常告诉他们:“老师很欣赏你, 你有许多的优点, 如果你能每天超越自己的原点进步, 你会非常出色。”“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孩子的转变确实很大, 下课时还经常主动与我谈谈自己的想法。其他的孩子看到老师“特别关爱”留守儿童, 也主动关心他们了, 并和他们交了朋友。现在, 我们整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 其乐融融、不分彼此。
可见, 向留守儿童倾注真情, 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田,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这将能激励他们勇敢地直面人生, 坚强地扬起生命的风帆, 不惧惊涛骇浪, 大胆前行。
二、转变角色, 倾听孩子的心声
留守儿童常年缺乏父母关爱, 在情感发展上缺少了支持, 常表现为内向不合群, 孤僻自卑, 焦虑紧张, 缺乏安全感等现象。作为教师, 我们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 不能只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是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里等问题的临时父母。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给与相应的关注, 经常与其交流, 给他们以精神上和知识上的解答。而且, 我们不仅要做他们的临时父母, 更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因为祖父母或亲戚与留守儿童有着一定的距离, 使他们没有很好地进行沟通, 越来越多的心里话堆积在心里, 长期的抑郁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于是, 我把孩子单独叫到办公室, 倾听孩子的烦恼。小红的母亲在外打工, 父亲的腿有病, 脾气很暴躁。每次她犯了错父亲就狠很地批评她。她羡慕别的孩子, 却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就对学习失去积极性, 整个人也懒散了许多。我抚摸着孩子的头跟孩子谈我的童年、我的父母、我的苦恼, 跟孩子产生情感的共鸣, 也让孩子明白:每一个人都会有烦恼, 都不会一帆风顺……慢慢地, 我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成为了孩子的朋友。以后, 她一有烦恼, 就会主动找我谈心, 学习也积极了。
三、晓之以理,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孩子都有了来自长辈的压岁钱, 零用钱。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的家长, 为弥补无法给孩子关爱, 从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 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什么, 因此一些孩子误认为花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对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花钱也应当有节制。对于孩子的零用钱的使用应制定计划。我除了让他们劳动, 还让留守儿童管班费, 知道钱来之不易, 养成勤俭的习惯。鼓励孩子假期走入社会打工, 增强切身的感受, 明确每一元钱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为避免孩子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 我还让孩子进行一些有益的阅读, 并鼓励他们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让孩子知道, 人活在世上除了生活的需求外, 更高层次的追求是精神的充实。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 我教育孩子正视现实, 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 放下心理包袱, 不自卑、不气馁, 努力学习, 以便将来回报社会。
四、沟通交流, 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教育孩子不仅是老师, 更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通常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 就算资质一般, 品德、成绩也勿需多操心的。而费心的通常也是不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没有精心观察和监督的。通过摸索实践, 我认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能事半功倍的。
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有代沟。而我既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也理解父母的求生之道。于是, 我一次次唤醒家长的教育观, 尽可能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安排好, 即便是外出打工也要加强与孩子沟通, 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 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电话、信件都可以把亲情传递得更深。于是, 我建议家长经常和孩子通信、通话, 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 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关爱, 让孩子不会有孤独感, 不会对父母有怨恨。同时, 孩子有任何点滴的进步时, 都及时汇报给家长。这样, 孩子就能时时感受到他们的父母一直在身边一样。
在家长和孩子中间, 我成功地搭起了一座爱的桥梁。在我有效的介入后, 我看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笑脸。孩子跟父母的心理距离在缩近,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了可以协调的地方。我愿意做这样的“代理”, 只要我的学生能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过程, 也是教师学习探索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增强责任意识, 服务意识, 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 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让每一个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作为教师, 不仅要传道授业, 更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 想其所想、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益友。留守儿童才能在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倾注真情,转变角色,晓之以理,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2]周先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6.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篇六
为了使每一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明村小学认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学校经过摸底调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了留守儿童信息。学校教导处根据采集到的留守儿童的家庭信息,记录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及结对帮扶人员情况,随时关注帮扶。
一是学校开展了常规性的关爱活动。学校通过与孩子们一起举办联欢会,一起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并赠送学习生活用品等,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学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学校教师参与开展结对帮扶,签订“爱心协议”,对帮扶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业辅导、心理关怀、护提示、法制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积极为留守儿童及家长提供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他们立强的信心。
三是建立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吸引会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会的温暖。
7.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篇七
“关爱、慰问”贫困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既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校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措施保障,务求实效与长期等三个方面推进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我校贫困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的家长能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孩子开心享受阳光,在新的一个学有新的希望,新的开始,特拟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帮助贫困孩子
三、活动时间
2014年9月1日到2015年6月底
四、活动形势
走进家庭、面对面沟通辅导、物质帮助和慰问等。
五、活动内容
1、班主任走进孩子家庭,关心慰问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在新的一年有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2、由学校联系有关单位,组织捐款捐物,从生活上切实帮助贫困留守儿童。
8.多方面入手关爱留守儿童 篇八
一、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 、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孩子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孩子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缺乏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无助。如有一位学生名叫吴小龙,他幼年丧父,与常年多病的聋哑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起居困难,任课教师常为其送去书包、钢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同时学校也免去了他的住读生活费等。虽然我们不能给他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短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得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设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 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甚至动用刀子等器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利用每周的法制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并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致使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学校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9.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篇九
------------------
在2011年元旦之际,福州路小学特地举行了“冬日里的暖阳——迎新年关爱留守儿童与家庭困难学生爱心捐助活动”。在捐助仪式上,市民生理财服务公司、市大金空调专卖店为20名留守儿童与家庭困难学生每人捐助了一套羽绒服和精美图书,为福州路小学捐赠了200套课桌凳和1500套图书。同时,他们还请来了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现场挥毫泼墨为学校题字 “争创一流,追求卓越”,以此鞭策与鼓励福小全体师生。
10.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篇十
教师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水湖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主要目标
通过对留守孩子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因,依据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活动,为留守孩子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主要工作:
1、开学初,各班收集“留守儿童”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学校通过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
4、设置“亲情电话”,利用学校设置的“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刻苦学习。
5、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
6、班级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开展献爱心和为留守儿童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经常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儿童”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建立谈心制,做好谈心记录。
9、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本着“关爱班级留守儿童”原则,将留守儿童分解给相应任课教师,要求各任课教师每月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并做好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0、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各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尊重,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特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措施
1、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各个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建立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六年级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教育观,把关爱留守孩子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二、主要目标
通过对留守孩子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因,依据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活动,为留守孩子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工作:
1、开学初,各班收集“留守儿童”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学校通过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
4、设置“亲情电话”,利用学校设置的“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刻苦学习。
5、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
6、班级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开展献爱心和为留守儿童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经常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儿童”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建立谈心制,做好谈心记录。
9、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本着“关爱班级留守儿童”原则,将留守儿童分解给相应任课教师,要求各任课教师每月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并做好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0、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各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尊重,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幼儿园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水湖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初中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成长,认真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下去,依据我校我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班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本班学生组织关爱小组,要加强关爱,形成合力,大力宣传,不断提高我班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所有科任老师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教师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两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各种竞赛活动等,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1.让我们都来关爱留守儿童 篇十一
彭水县是我市的贫困县, 为了贫困改变生活甚至命运, 青壮年都外出打工, 于是在家里就只留下妇女、老人和孩子。因此人们都管他们叫386199部队的留守人员 (注:38指妇女, 61指儿童, 99指老人) 。留守的人们, 不但忙地里的庄稼, 还要保证孩子吃、穿;劳动强度大、文化程度底, 因此他们就没有精力和能力来关心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教育更是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被外界称为“留守儿童”。
2009年, 我任教的重庆市旅游学校与彭水县政府合作, 由当地政府资助, 将3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学生送到重庆旅游学校, 接受职业教育, 以帮助他们尽快脱离贫困生活, 改善生存条件。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有30名彭水学生。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 我事先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我校一个普通生, 三年的学费是7500元, 住读生还要交纳住宿费, 另外还有书本费, 等等。这对城市学生来说没有问题, 但对彭水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沉重负担。报到注册后, 我利用第一次班会时间, 向每位同学了解情况, 我从彭水来的同学发言中听出了他们大多家庭经济情况差、生活环境不好, 缺乏基础教育, 因而到了学校, 特别是面对城市孩子时就缺乏自信, 显得有些自卑。针对这种情况, 我就将政府如何重视职业教育, 特别是对贫困学生进行扶持的政策进行宣讲, 又以职场中同事间如何友好相处为主题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 再从职业学校的特点作解释, 逐步打消彭水同学的顾虑, 让他们感悟到了集体的温暖、团队的力量。思想顾虑解开了, 自卑感消失了, 自信回到了彭水同学的脸上。
彭水的同学因为家远要长时间住读, 学习要稳定, 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我在安排寝室时充分考虑彭水学生的利益, 尽量将他们安排在一起, 以便相互照顾。寝室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 我要求在同学中选一位称职的室长, 充当老师与同学沟通的桥梁和寝室的管理者。对此, 我首先提出当室长的条件, 就是能否关心每一个室员, 爱自己的室员, 处理好寝室发生的事情。做到下情上达, 把自己不能处理的事, 及时地通知班主任。选举的方式可以自荐、推荐, 也可以无记名投票。这样方式选出的室长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随即我召开室长会, 对室长提出要求, 教室长怎样处理室员间的矛盾, 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法、程序和报告的程序, 我同时把自己的电话、QQ号告诉每一位同学, 遇到事情以后, 解决的程序怎样, 怎样以最小的代价, 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处理。
现在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 也比较现实, 与其遮掩现实还不如如实告诉他们现在的处境和走出困境的办法, 更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我组织了以《第一次走出大山》为主题的班会, 让同学们畅谈来到繁华的都市的感受。从他们的眼里, 我看到了对大都市羡慕和期待;从他们的谈话中, 我听到了他们想远离大山, 和城里人一样在大都市里生活的心声。作为一个职高生, 毕业后留得下来吗?怎样留下来?现实问题困扰着他们。不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们就不能安下心来学习。在班会总结时, 我给他们分析道:每年确实都有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这些大学生不能就业, 一是因为缺乏专业技能, 能说但不能做;二是不愿意吃苦, 小看基础工作造成的。而职业学校的学生, 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外, 更主要的就是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学到一技之长, 就业时, 靠自己熟练的专业技能, 良好的职业道德, 再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就能在城市里挣得一片天, 才能留得住、继续能发展。我真诚地告诫他们, 要备加珍惜在旅游学校学习的机会, 学会做人的道理, 学习基础知识, 苦练技能,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中场中锻炼培养技能, 感悟职场的艰辛, 感悟人生真谛。
人都不可能成为全才, 更何况是一个职高生呢?我班学生所学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专业, 毕业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前厅服务、吧台服务、酒吧调酒员、中餐服务员、西餐服务员、茶艺服务员、收银员、客房服务员等工作。我班有这样一个来自彭水的女生, 自身条件不是很好, 毕业后找工作有一定困难。于是我建议她在酒店的客房方面发展, 争取在这方面有所发展, 做一名出色的客房服务员或管理者。她听从了我的建议, 也乐意去做。于是我特意领她到教授客房课的老师那里去拜师。“她可是要靠客房的技能求生存的哟”,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强调。在老师的“特别”关照下, 这名学生特别努力, 客房技能日渐熟练。虽然她文化成绩有时不如人意, 但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 取得的成绩, 同样可以得到学校的认可 (我校实行的是学分制, 科目之间学分可以替代) 。人生就是在选择和放弃中度过的, 当你选择了奋斗目标, 那么就应该为之而努力, 其他的就可以“将就”一点。通过这样的方式, 传递了老师每时每刻都在为他们的前途量身考虑的信息, 也成为了同学们学习技能的动力。
学生的可塑性很强, 为了让学生将来在职场中能立足, 老师不但要教会他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更主要的是要教育他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吃苦耐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作风。我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工作中, 强调做事要注意细节, 身体力行, 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感染、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放弃, 更要学会坚持。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应成为阻止自己达成目标的障碍, 当发生冲突时, 为达目标只能放弃了。有一个女生原本留有长长的指甲, 作为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 是不符合要求的, 但在我没有完成以上工作的时候, 我没有简单地要求她:这是学校规定的, 这是行业要求的, 必须剪掉, 等等。不久, 再看她的手时, 她已偷偷地将指甲剪掉了。她已学会放弃了, 知道什么是该坚持的。
12.班级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篇十二
班级留守儿童帮扶计划篇一
一、思想
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强者将把帮扶活动地下去多样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桥梁
二、情况分析
颍泉区劳务输出大区不少地方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留守儿童”队伍在留守儿童中父母去外省打工占88.65%绝大一年回家不超过2次;隔代抚养占44.41%隔代抚养;监护人文化程度偏低初小和文盲合计比例高达41.17%上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留守儿童父母文化程度整体也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学习不作要求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现状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学生一对一互助
三、措施
1、摸底造册留守儿童档案学校德育组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情况随时关注留守儿童
2、班主任要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情况潜在问题帮助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真诚地、帮助们让们感受到来自老师温暖
3、在班级“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如1名非留守学生帮助1名留守学生使学生们在集体活动中养成互帮互助、乐观向上个性;节假日组织起来进敬老院干力所能及事、母亲节跟母亲说悄悄话使孩子们体会价值所在;寒暑假以村民组为留守学生三天一次互查作业情况激发大家学习兴趣;以周记谈心心理辅导让孩子们开朗。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分析学生学业情况制定出可行学习帮扶计划帮扶、内容和阶段性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检查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帮扶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留守学生思想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留守儿童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家庭教育补偿使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班级留守儿童帮扶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下去,依据我校我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班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本班学生组织关爱小组,要加强关爱,形成合力,大力宣传,不断提高我班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所有科任老师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教师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两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各种竞赛活动等,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班级留守儿童帮扶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颍泉区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区,不少地方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滤布 留守儿童”队伍,在留守儿童中,父母去外省打工的占88.65%,绝大部分一年回家不超过2次;隔代抚养的占44.41%,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初小和文盲合计的比例高达41.17%,其中上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留守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整体也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压滤机滤布 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学生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13.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篇十三
一、总体要求
在民政部门的统一指导下,以儿童社工服务站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项目实施后,辖区内关爱保护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困境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困境程度明显减轻,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儿童关爱保护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二、服务对象
(一)困境儿童
1.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儿童、特困供养儿童等。
2.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儿童等。
3.因罹患重病或身体残疾导致需要康复、照料、护理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
4.因其他特殊原因导致陷入临时困境的儿童,主要包括打拐解救儿童、临时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
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xx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实施点位
县、县、州儿童福利院
四、实施期限
xxxx年xx月x日至xxxx年x月xx日
五、服务内容
(一)建立项目工作台账。县民政部门要会同社会组织要摸清项目试点地区儿童的整体情况,通过全面排查、定期走访等方式掌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生活、就学、就医等基本情况,建立一人一册儿童工作档案。核对完善《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资料。
(二)落实兜底保障责任。对符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救助条件的,要及时纳入救助范围,落实基本生活、教育助学、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保障政策。
(三)夯实监护基础工作。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必须与相关人员签订监护责任确认书,落实监护责任。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重病重残、单亲家庭儿童、孤儿、特困供养儿童等重点对象每月至少实地走访x次,掌握其监护情况。
(四)履行强制报告义务。指导协调辖区内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强制报告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发现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报告,并给予应急帮助。
(五)开展关爱保护活动。实施点位要针对儿童实际需求,开展包括生活技能、安全防疫、亲情团聚、课后辅导、研学活动、感恩教育等主题关爱活动,丰富课后业余生活,提升个人安全防护和社会融入能力。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x次。
(六)强化培训宣讲工作。加强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业务培训,每两个月至少开展x次专题培训,提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儿童政策的宣讲,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讲,提升辖区居民对儿童类各项政策的知晓率。
(七)加强基层人员保障。在购买服务方式时,将儿童主任每月的工作费用(包括交通、通讯等费用,按xxx元/月确定)写入招标文件内容。完成招投标后,中标社会组织指导儿童主任开展工作,儿童主任补贴费用由社会组织从中标项目费用中统一支付,提高儿童主任工作积极性。
六、推进方式
(一)资金安排。省厅支持“快乐同行”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建设。《州财政局州民政局关于下达xxxx年中央和省级财政福彩公益金的通知》文件。
(二)实施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
(三)工作载体。项目点位通过在村社、学校设置社工服务站的方式统一推进。
七、社工服务站基本设置要求
(一)场地要求。社工服务站应选在村(社)中心位置或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便于儿童或家庭参加活动。社工服务站应包含室内空间(不小于xx平米)及室外空间两部分(不小于xx平米),站点具备用电、用水、取暖等基础设施保障。
(二)安全标准。站点选址须考察周边环境,须避开滑坡、泥石流、洪水、加油站、化工厂等隐患点,保障儿童和工作人员安全。保证站点所在的建筑物安全可靠。站点室外活动场地应远离公路,保证儿童在户外活动时的安全。站点周边须悬挂明显的指示牌,标明附近经常有儿童出入,提醒车辆缓慢通行。在疫情防护期间,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三)人员配置。每个社工服务站应设立不少于x名专职社工及x名兼职工作人员。站点工作人员标准:1.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掌握一定的办公软件使用技能。2.具备社会工作、师范教育类专业背景或有工作经验者可优先选用。3.具有较强的耐心、责任心、主动性,可以长期驻站独立完成工作。4.须身心健康、能够克服高原恶劣气候,无任何不良嗜好,无违法犯罪行为记录。
(四)设施设备。配备书桌、档案柜、篮球、象棋、跳绳等文体器材、视频通话、音响、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五)制度建设。建立工作制度、培训制度、活动制度和工作考评制度。
(六)服务要求。社工服务站注册的儿童须大于xx人。站点进入正常运行之后,每周平均服务儿童应大于xx人次,每年每站点总服务人次不少于xxx人次。学期内每站每周开站时间不少于xx小时,寒暑假每周开站时间不少于xx个小时,全年开站天数不低于xxx天。
(七)运行管理。项目点位民政部门加强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部门沟通联系,落实服务场地。社工站由站点所在村(社)和学校进行统一管理,承接业务的社会组织具体使用运营。项目点位统一悬挂“社工服务站”标识。
八、工作要求
(一)迅速启动实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阶段、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开展工作。
(二)强化整合资源。要充分发挥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的牵头作用,及时协调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合力推进项目实施。
14.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篇十四
在我国当前社会上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存到外面的城市进行打工, 以辛苦的劳动换取一定的家庭收入, 在改善家庭经济情况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建设贡献了一定的力量, 但是他们却留在了农村的家里, 基本上没有时间和父母相处。其实在我国内地城市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部分家庭的父母外出打工, 而在这些家庭中本应该享受父母关爱的孩子集中起来就成为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相关权威调查反映, 在我国, 现阶段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总数已经超过了5800万人, 并且其中有57.2%的留守儿童只有父母的一方外出打工, 有42.8%的留守儿童父母全部外出打工。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有79.7%左右孩子的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长辈生活, 也存在13%左右的儿童被家长托付给亲戚和朋友抚养, 甚至存在7.3%的孩子处于无人监护状态。
今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 新闻发言人傅莹说, 如何保障和保护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痛点。的确,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个非常突出和棘手的社会问题。对于留守儿童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运动式”的方式排查解决, 更不能在政策层面上继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亟须转变理念, 以关爱为切入点, 从长远和根本上统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1留守儿童问题根源为城乡差异下的“机会不均等”
我国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一直未能从“机会均等”的角度全面思考, 也没有形成政策合力, 导致这一社会问题渐趋严重, 日益凸显。
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认识上的局限, 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仅是生活或上学问题, 并未从深层次意识到“机会均等”对于根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大意义。
二是尚未形成针对留守儿童“机会均等”的综合性政策, 部门“单个作战”现象明显, 配合不力, 更没有“一揽子”关于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等的政策配套措施。
三是缺乏推动留守儿童“机会均等”政策的有效载体, 未能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作用, 且存在资源不聚焦, 服务不配套的现象。
四是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在参与推动留守儿童“机会均等”的政策中积极性不够, 能力不足, 同时缺乏政策引导。
2当前留守儿童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我国留守儿童大多数与祖辈一起生活, 父母监护教育的能力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相关调查研究显示, 在农村地区部分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后, 一般无法与孩子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隔代教育效果相对较差, 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存在一定的亲情饥渴问题, 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都产生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 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自卑懦弱、性格内向以及感情冷漠方面的问题, 在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往往缺乏主动性, 甚至容易冲动, 即使极小的问题也容易上升为打架斗殴, 严重限制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具体来说, 我国社会上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比例超高
从对2000年“五普”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中国社会上的留守儿童超过了5800万人, 并且14岁以下的未成年留守儿童占比例相对较大, 已经超过了4390万人,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大的省份, 留守儿童在当地所有儿童中所占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了18%, 达到了18%-22%的区间范围内, 并且这部分儿童父母双方一般都外出务工, 无法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这直接造成由于人口不合理流动所造成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2.2监护力度不足
调查研究统计, 我国存在80%以上的留守儿童与祖辈或者亲友生活在一起, 接受祖辈或者亲友的监护, 但是这类监护人一般无法良好的监督儿童的学习, 对他们进行辅导和监督, 再加上农村地区办学条件的限制, 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也往往无法针对留守儿童展开特殊的关爱和教育, 不仅造成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间隙, 也导致留守儿童在监护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厌学和逃学情况, 不利于留守儿童发展。
2.3抚慰不足
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一般处于长期外出状态, 儿童对父爱和母爱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 导致部分留守儿童不仅存在心理问题, 甚至由于行为习惯不良极易出现道德失范或者行为失控问题, 威胁儿童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2.4缺乏照顾
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的监护责任无法得到贯彻落实, 实际监护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而儿童自身防护能力又相对较弱, 造成部分留守儿童极易受到外界的伤害, 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袭击目标。据公安部门的调查研究显示, 在近几年我国被拐卖的儿童中, 处于第二位的就是留守儿童。此外, 留守儿童中女性儿童性侵害也是留守儿童缺乏照顾的重要表现, 对儿童成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2.5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当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只有改善当前留守儿童长期无法得到关爱、无人监护的现状, 才能够避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一般来说,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在家庭或者学校中极易出现部分与其他孩子不同的行为, 并且这些行为往往会超越道德和法律对儿童的限定底线, 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2.6学习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一般无法接受父母双方的直接教育和引导, 导致留守儿童往往无法受到学习方面的监督, 甚至存在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和受教育处于无人过问状态的情况。这一问题的存在造成部分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往往将主要精力放置到玩耍和生活中, 在不接受充分教育和指导的情况下, 各类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在学生身上出现, 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产生了更为不良的影响。由此可见, 学习问题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上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受到一定的关注。
2.7生活问题
生活困难是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在经济条件的限制下, 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往往只能够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维持简单的温饱, 甚至一旦儿童出现疾病, 也只能采用传统的民间方式治疗, 一般没有能力到医院中就医, 甚至部分儿童只能选择硬“扛”。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留守儿童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负担, 不仅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影响, 甚至致使儿童对人生存在错误的认识, 不重视学习而过于关注生活条件的改善, 造成部分留守儿童为了摆脱经济困境而过早的承担劳动任务、选择错误的生活方式等, 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3儿童成长“关爱”政策的国外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虽已不存在较明显的留守儿童的问题, 但其在推动解决学前儿童成长“关爱”问题上, 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的政策措施, 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主要经验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认为学前儿童成长“关爱”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认为“关爱”应包括儿童教育、医疗卫生、家长就业、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说导致儿童贫困和社会排斥的原因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 具体表现为:“缺乏教育机会”“家庭收入较低”“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以及“住房环境差”等因素。比如,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所推行的“开端计划”提供四个方面的综合性服务:儿童教育与发展服务、家长参与服务、健康服务、职员素质提高服务。
二是以社区为单位, 建立“儿童早教中心”, 为社区居民提供涉及早教、医疗、家长就业培训、心理健康服务等“一站式”的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帮助处于相对弱势的社区儿童, 能够在成长初期获得在智力、情感和身体发展等方面更为公平的机会, 为以后适应社会竞争环境打下良好基础。比如, 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确保开始”政策, 在国内所有社区中建立了“儿童早教中心”, 提供综合性的“一站式”立体化服务。
三是强调政府部门间的精诚合作, 通过对绩效目标体系的管理方式, 最大限度地克服部门本位主义, 推动涉及学前儿童成长“关爱”的各项政策形成合力, 克服相互扯皮的现象。比如, 英国通过绩效目标体系推动负责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部门形成制度化的合作机制。
四是确定“合作性”“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监督和质量控制”和“儿童尽早起步”方面的基本运行原则。其中, “合作性”原则重点关注将更多的市场主体、社会大众以及社会相关组织积极纳入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中, 从而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高度重视公共服务的权利应该逐步向公民转移;“监督和质量控制”工作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政府在保证公共服务质量工作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加以确认;“儿童尽早起步”则明确提出应该高度重视为儿童的初步成长创造公平的环境。
4统筹推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 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解决好这个问题, 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 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1确定实现“关爱”的政策原则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统筹综合推进, 建议确定“尽早起步、以留守儿童为中心、合作性和质量监管”的政策原则。“尽早起步”明确留守儿童早教的重要性, 推动“留守儿童”免费的半日制学前教育或全日制保教一体的服务, 积极创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家园”“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等为他们提供营养保健、口腔卫生、心理保健和社会服务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以留守儿童为中心”明确政策的出台应结合实际情况, 以最有利于提升留守儿童关爱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中心。“合作性”明确解决留守儿童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制度性合作, 也需要政府与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合作。“监管质量”明确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推动此项工作的进行。
4.2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留守儿童问题与我国长期形成的户籍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要继续深化改革,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特别要强调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基本公共服务, 包括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养老、住房保障等问题。这将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4.3发挥好社区的主导作用
推动儿童成长“机会均等”最为有效的载体在社区, 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社区作用的充分发挥。建议国家发改委将“儿童之家”“儿童快乐家园”等相关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纳入“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发展规划中, 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儿童提供服务和管护, 并加快推进到2020年, 90%以上的城乡社区至少有1所为当地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服务的“儿童之家”。同时, 还要积极整合和发挥社区的学前教育机制、卫生机构、早教中心等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并由社区统筹规划。
4.4制定有约束力的部门协作机制
目前, 我国还没有形成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综合性政策目标, 更没有的绩效目标考核体系, 将涉及留守儿童教育、家长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统筹兼顾纳入同一具有约束力的部门协作机制。建议国务院办公厅牵头, 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教育部、卫计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以及妇联和共青团等组织形成专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联席工作会议, 从财政、教育、医疗卫生、家长就业等方面科学合理设定政策目标, 形成政策合力。具体还建议民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统筹协调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纳入农村社区建设整体规划, 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 设立公益岗或聘请专业社工, 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和家庭提供支持服务。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着力建设县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 为返乡就业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社会保障等一站式服务。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探亲休假等制度。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要求;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 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均等享有教育资源和服务。
4.5配套相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一是厘清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家长就业、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等的现有公共财政资金, 围绕留守儿童“关爱”政策进行公共财政资金整合和重新配置。
二是明确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政策过程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 共同统筹资金, 既要考虑中央政府的财政承受力, 又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6推进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的多元协作
推动留守儿童“关爱”问题的解决要积极听取公众意见, 主动形成政府、市场、公众的多元参与机制, 方能获得行动“最大公约数”效应。
一是引入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提供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医疗卫生等服务, 满足儿童成长所需的基本需求。比如在农村发展各类社会组织, 如“关爱留守儿童社工服务站”“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等, 在这些社会组织中引入专业社区;还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实施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培训;提供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
二是应重视通过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推动家长参与和对家长的教育, 通过为家长提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使家长能够正确地教育孩子、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 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关爱扶贫救济贫困儿童11-04
城关镇六口小学关爱帮扶留守儿童校长讲话稿09-15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07-11
2024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09-14
2022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0-05
XX学校留守儿童关怀关爱工作总结07-11
吴铺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0-02
关爱贫困大学生倡议书内容07-11
天王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工作措施07-08
蒋集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