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2024-08-30

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精选9篇)

1.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篇一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漳河新区双喜街道办事处杨店小学

【摘要】本课题由我组语文教师经过一年的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汲取知识、丰富视野的方法。初步达到:学生热爱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读书方法,掌握从书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人们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学能力,可以去有效地掌握知识,开发独立思考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量太少,对课本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读书习惯有待养成。个别喜欢看课外书的学生缺少读书的方法,经常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我们确立了研究课题: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

我们在早餐之后特别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晨读30分”,专门对学生进行具体、切实的阅读指导。课外阅读指导课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

(二)选编小学生阅读书目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本校各年级学生知识特点,我们选编了一套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1、诵读类。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

2、童话类。中外著名童话故事。

3、浏览类。时文、报刊、网络的阅读。学生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他们不仅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应该感受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新闻等,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增加阅

读量,提高阅读效率。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利用阅读指导课,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等。对于时事新闻只需要浏览和略读,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文字的大致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何事,老师利用报纸或电脑网络对学生进行训练。对于词藻优美的句子或是富有哲理的话语,要学会细细品读,也就是精读,边读边想像,把自身融入其中才能体会到深刻的涵义。比如教学生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时候,因我班学生都见过大山和漳河水,所以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对山、对水的认识来体会“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意境,从而让学生想像出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的画面。

除了教学生品读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如摘录型、介绍型、体会型等,培养学生善读的习惯,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等。每个学生都有一本笔记本,在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先记录下来再独立解决。遇到的优美的词语、句子也摘抄下来,反复体会,学以致用。

(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使学生勤于阅读、乐于阅读,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因此我们为学生创造丰富有趣的课外阅读经历。

1、激趣导读,读给学生听。语文教师选择性的在晨读时间绘声绘色的为学生朗读经典文学,如《艾丽丝漫游奇境记》、《木偶奇遇记》等学生感兴趣、喜欢听的故事。小孩子都爱听故事,每次讲故事都是心甘情愿地坐端正,全神贯注地聆听故事,这告诉我们教师,要好好利用孩子的这点兴趣大做文章。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但能记住故事的情节,同时也刺激了他的阅读神经,建立起读书是一种乐趣的观念。

2、自由阅读经典文学。以《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为主,低年级也有适合的各种图画书和绘本。

3、比较读,以讨论为主。因为学生们读了故事以后,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讲出来,设置这个环节,完全是给了学生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

4、回家向家人讲故事。家长听完后要给孩子提提建议该如何改进。

5、睡前阅读一则小故事。形式自选,可以是家长读,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是亲子阅读。通过亲子形式的阅读,增进父母也子女的感情,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

6、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①制作剪报本——学生用A4白纸自己装订成剪报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从报刊中看到的最喜欢的内容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这些本子上,同时加上标题,在四周添上花边,或在适当处加插图或加一段读后感,很多学生制作得精美别致。

②坚持写摘记——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厚硬皮本,专门摘记从课外书报中读到的重要信息,如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知识、写作知识、对联、4字成语、文学常识等等。

③教务处组织举办了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知识抢答等有趣的活动,来营造积极阅读的良好氛围。在2013年“六一”文艺演出中,二年级同学表演的课本剧《抗日英雄王二小》以精彩的表演、真挚的感情,博得了所有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演出后剧中的台词成了校园的流行语,同学们对课本剧的表演热情空前高涨。

三、课题研究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素质。

1、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有了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阅读方法,这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早晨的“晨读30分”时间,学生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我任教四年级的有些同学平时不爱看书,业余时间都是看电视玩电脑,经过半年多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现在他们都开始喜欢书了,每到星期一总会有同学拿着新买的书向同

学们“炫耀”,然后同学们投以羡慕的目光。现在班上读课外书已蔚然成风,同学们互相传阅书籍,广扩视野。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包括: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老师近一年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许多自主阅读的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几种读书方法;将阅读与讲述、画图画、表演、思考、比较、写作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会记眉批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会写读后感。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二)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阅读教学得到优化。经过课题实践,教师走出了以往的阅读教学误区: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指令性太多,自由性太少;放羊式朗读太多,指导性朗读太少。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倡导自主阅读教学,使得阅读教学得到优化。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让学生受益,语文阅读教学也有了提升。以前语文课预习阶段完全由老师引导带领,现在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学生掌握了预习课文的要领,并能在初读和精读中体会文中的含义,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只需要稍作点拨学生就能心领神会了,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语文阅读教学也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课题名称: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编号:Xkt2013470

课题主持人:刘圣华

课题参与者:鲁拥军官金娥

2.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篇二

1 制定阅读计划

1.1 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

根据人体生物节律的显示, 一个人的记忆强弱和情绪高低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内表现不同。“一天之计在于晨”, 早晨空气清新、头脑清醒, 比较适合记忆。因此, 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应在每天早晨七点至八点这段时间里, 大声朗读课本原文, 背诵其中的经典佳句, 朗读课文的延伸材料如背景介绍、作者简介和知识链接等。中午在十二点到一点这段午饭之后、午休之前的时间里, 泛读一些感兴趣的、有关百科知识的书目。鲁迅在《随便翻翻》一文中就倡导我们要随时放一些书在手边, 逐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最终从书中获得许多好处。这个时间段人的思考速度较慢, 不利于高难度及深层次的思考。因此, 阅读感兴趣的百科书目, 既顺应了自己的心理习惯, 同时利用潜移默化的作用补充了知识和素养的某些不足。晚上十点到十点半之间, 心绪宁静、思维开阔, 则比较适合阅读一些中英文的经典著作, 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当然, 阅读时间的安排并非一成不变的, 因每天的事务以及每个人的生物节律不同, 所以学生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阅读时间的安排。

1.2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 “课堂教学根本无法保证学生摄入足够的语言输入, 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的实践, 学生的外语能力只有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逐渐培养起来”。 (束定芳2006) 课本里泛读材料的量远远不够, 还需选择补充大量材料来扩大知识面, 并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和人文素质。然而书籍的世界是知识的海洋,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课外阅读材料如此之多,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呢?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 (1985) 的输入假说认为, 语言输入在学习者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一点新的东西, 但又不能超出学习者的理解水平, 这样的输入材料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才会有利。培根的《论读书》中也提到过:“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 学习数学使人精密, 学物理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高尚,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 不同的书对于学习者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 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 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多选择专业性强的书籍, 比如课文中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与课文主题相同的其他文章, 以及有关商务翻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等方面的阅读材料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其次, 多读中英文经典著作, 虽然有点晦涩难懂却相当有价值, 因为经典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经大浪淘沙后沉积下来的美文珍品。这些经典包括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圣经故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傲慢与偏见》等等, 都是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且写作技巧高明, 都值得认真品读。最后, 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还应涉猎百科全书的阅读, 包括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其它领域书籍。因为英语专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与独特性, 且如今社会正迅速发展, 各科知识联系越来越紧密, 所以有必要了解和接触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 以弥补这一缺陷。

2 使用阅读策略

学生在选择好阅读材料之后, 便要开始浏览目录和前言, 然后相应地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对于有一定难度、写得较好的文章, 尤其是教材中的优美篇章, 要进行精读, 即认真剖析、归纳, 最后获取详细信息和深层次内容。对于与文章主题相关, 有一定延伸性的课外读物, 如《二十一世纪》、《英语周报》、《海外英语》等, 可选择泛读, 这样有利于积累大量词汇、结构和句型, 培养语感, 提高对文字的反应能力。而对于其他专业或领域的书籍, 可选择略读, 大致了解内容即可, 以此扩大知识面, 补充自身知识和素养的不足。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可以在每个月的月初将阅读材料选择好, 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 将阅读目标明确化、具体化, 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1 阅读目的为获取专业知识

丰富英语知识、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所指的丰富英语知识包括三个方面:扩大词汇量、掌握全面的语法知识, 以及积累一定的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然而这三方面并非独立分开的, 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赵云丽等 (2009) 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指出“如果学生词汇水平差, 就很难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 更谈不上阅读理解能力了”, 且进一步发现“英语专业学生最大的阅读困难是阅读材料太难, 文章长, 生词多, 主要原因是自身词汇量的缺乏”。可见, 词汇量的大小极大地影响着阅读能力的高低。而牢固掌握语法知识, 则可以在阅读中遇到令人费解的长难句时, 对句子进行恰当的分析, 从而准确理解并把握正确的信息。另外, 平日多积累英语国家的社会、地理、历史、风俗等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因为文化是生活的反映, 一个民族的作品总是跟它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获取专业知识这一目的决定了采取精读的策略。因此, 学生在晨读时, 应做到全神贯注大声朗读, 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 有计划、有目的地背诵;无声阅读时, 要准备好一本词典和一支笔, 逐字逐句地品悟, 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一旦遇到不理解的字词, 一定要勤查字典, 然后用笔圈点、批注, 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应将新学会的知识以及瞬间的灵感记录下来并日复一日地积累。因为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这样长期坚持, 必将使学生们极大地提高英语专业知识, 轻松应对大二学年的专业四级考试和大四的专业八级考试, 甚至可以受益终身。

2.2 阅读目的为获取百科知识

如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 而“读”是获取直接信息的基本手段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 学习数学使人精密, 学物理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高尚,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而且, 知识面的狭窄可能导致常识性或原则性的错误发生, 而大量的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们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并提高审美能力。可见, 涉猎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必要, 而且十分重要。然而, 面对着如此浩瀚的信息量,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必要有效的信息呢?采取泛读策略无疑是个较好的选择。阅读时, 学生应做到抓住主要内容、领会大致意思即可, 要避免出声读、点读、回读或查询所有生词字义等不良习惯, 打破追求完美的心理。只有这样, 阅读速度才能提高, 知识面才能得到更大拓展。

3 完善阅读后期活动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 涉及到阅读前后所做的各项活动, 因此在阅读过后做好相关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只有博学善思才能在自主阅读中取得丰硕成果。由于精读和泛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策略, 因而阅读后期活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3.1 完善精读后期活动

精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后首先要勤于动脑、认真思考, 仔细分析并归纳总结作者的意图观点、写作手法及社会意义等。其次, 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形式不拘一格, 可以摘抄佳词妙句、精彩片段, 可以写出读后感, 也可以点评图书内容。通过做笔记的方式扩大词汇量、巩固语法, 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最后, 对于某些较好的专业性文章, 学生可自行练习缩写、改写或复述。这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 不仅可以加强综合概括语言知识的能力, 而且还可以训练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3.2 完善泛读后期活动

泛读过程中, 不论哪个领域、何种体裁, 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且主题有意义的阅读材料, 都可以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增长信息量的同时提升自我思想高度和人文素养。其次, 积极地与同学进行阅读交流、讨论看法。阅读交流是同学间相互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的重要途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价值观、思考角度不一样, 因此阅读之后的感想也不尽相同。阅读完某部作品之后, 可以就写作技巧、修辞手法、中心主旨等多个方面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也可写下读后感与他人分享。这样, 思路才会越来越宽, 收获也会日益增多。

4 结束语

大一学年既是由依赖型的高中生转变为独立自主型的大学生的过渡阶段, 又是为今后大学学习生活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 而且当今社会知识更替日益加快、提倡终身学习, 因此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对于英语专业大一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这个目标, 则应该从读什么、怎么读、什么时间读、阅读后怎么做等方面入手, 做到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 使用正确的阅读策略并切实做好阅读后期活动。只要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那么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将能够得到很大提高, 同时也有利于为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1985.

[2]杜学增.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3]高吉利.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 2005 (1) .

[4]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5]刘丹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外语界, 2002 (6) .

[6]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 2006 (4) :29.

[7]王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调查报告[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1.

[8]翟文明.阅读能力提高手册[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篇三

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熏陶、浸染中习得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而语文素养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

二、实施过程及措施

1.确定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这么大的阅读量应怎样得到保证?学生应阅读、适合阅读哪些材料呢?为此,我经过反复研究,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具诵读类

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及里面的补充诗词240首,《三字经》《小学生优秀作文》《名人名言录》《常见歇后语》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经典名著类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条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我们列出的必读书目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奇境历险》《绝路逢生》《鲁滨孙漂流记》等6本;《中国儿童阅读文库》——小说篇、古诗词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话系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童话365夜》;世界著名神话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童话故事集》《红岩》等。

(3)了解浏览类

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报刊有《小学生文摘报》《学生天地》等。

2.举办读书成果展览会

(1)读书笔记展示

(2)课外古诗词背诵比赛

(3)选拔优秀活页作文进行奖励

三、取得的成果

1.初步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自主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了我们班的课堂教学面貌,教学方式产生了变化:(1)变被动接受为积极阅读;(2)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3)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

2.学生的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1)自主学习兴趣得到一定激发

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代课教师来上课,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强烈,课堂气氛较活跃。

(2)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培养

好些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他们课堂上善于向老师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课堂上,学生不需要老师多讲,而是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查工具书,同学之间开展讨论,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学生个性得到一定发展

由于在課堂教学中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增强,他们不仅敢向同学挑战,还勇于向老师、辅导书挑战,课间、课上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很多问题,甚至对老师的看法、结论、辅导书的答案提出意见。他们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理论上

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在实践探索中,我对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教学、德育管理中,如何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还缺少深入的思考。

2.方法上

在研究的方法上,我更多地使用行动研究法,强调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炼。但是,由于我研究经验的局限和平时工作强度的影响,疏于对研究过程的记录、总结和反思。

3.对学生的态度上

我对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不够,学法指导还不够。一些长期被动接受的学生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和督促。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实践和研究中要不断加以解决,加强学习,调整和完善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同时进一步寻求有关专家的指导,借鉴同类研究成果,力争使我的研究更富有成效。只要不断地思考、实践、反思、探究、再反思、再实践,相信一定可以使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4.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篇四

一、调查统计后得出的数据有三组,一组是实验班学生阶段初阅读的情况,第二组数据就是阶段末学生阅读的状况,第三组是对比班学生阶段初的阅读的状况。

(一)实验班学生在阶段初的阅读状况:

认为阅读是一种享受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10%

认为阅读是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占全班学生的45%

认为阅读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的占全班学生的40%

认为阅读是没有办法的事占全班学生的5%

在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考试中,有30%的学生在80分以上,有60%的学生在60分以上,有10%的学生不及格。

(二)对比班班学生在阶段初的阅读状况:

认为阅读是一种享受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15%

认为阅读是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占全班学生的50%

认为阅读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的占全班学生的30%

认为阅读是没有办法的事占全班学生的5%

在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考试中,有30%的学生在80分以上,有65%的学生在60分以上,有5%的学生不及格。

(三)实验班学生在阶段末的阅读状况:

认为阅读是一种享受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30%

认为阅读是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占全班学生的50%

认为阅读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的占全班学生的20%

在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考试中,有70%的学生在80分以上,有30%的学生在60分以上。

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一)实验班学生培养前和培养后的对比分析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状况中,有8名同学转化为认为英语阅读是一种享受,有2名同学学会了自主阅读。各个类别的浮动人数和比例如下:

1、有16人在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考试中成绩增加到80分以上,占全班人数的40%。

2、有4名同学由不能自主阅读转化为会自主阅读,占全班人数的10%。

(二)实验班学生和对比班学生的对比分析

经过一年的培养,实验班的学生都会自主阅读,并且会应用表达,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远远高于对比班。

三、通过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在自主阅读中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主要方法及作用有:

1.pre-reading:

激发动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pre-reading部分是对课文的导入。这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恰当地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变“要学生读”为“学生要读”。在学生有了阅读的动机,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思维活跃,阅读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总体上,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以下几种方法是常用的方法:

(1)提问,教师提出几个与课文或课文中心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了解文章大意;(2)展示图片,就课文的插图或制作相关幻灯片,引导学生讨论;(3)介绍文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和要阅读的目的文章相对照;(4)猜测文章内容,就文章的标题或插图猜测文章的大意;(5)教授相关词汇,一方面是介绍目的文章的词汇,使学生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思考,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阅读扫清障碍;(6)听相关材料导入到课文,这种相关听力材料可以是一段新闻,也可以是一首歌曲。

2.while-reading:

理解文章的层次,把握作者的意图。语篇阅读教学是让我们把一篇文章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来安排教学活动。语篇阅读教学活动是围绕三个理解来进行的,即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

(1)表层理解,通常我们进行的第一个步骤是快速阅读(skimming),在学生对整个篇章有个大致了解,让学生带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扫读课文(scanning),找出课文中相关的重要信息是语篇阅读教学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常规的一环。学生在做完了scanning之后,对课文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我们还让学生找出文章各个段落的主题句和支持句,总结全文的中心思想。这点在语篇阅读教学的模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整体教学、整体理解和注重文章内容和意义教学的反映。此时,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已经有了较全面的理解,但仍是停留在表层理解。

(2)深层理解,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表层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精读、讨论、师生对话等活动来分析作者的立场、态度和写作目的。深层理解是高层次的理解,学生已经从理解文章上升到了欣赏文章的层次。也只有在学生清楚了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之后,思想教育、德育渗透才有可能得以实施;后面的评价性理解才有所本。

(3)评价性理解,学生对文章的评价性理解是在分组讨论、两派辩论等活动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的。一方面,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得出的结论有良好的成就感。

3.post-reading:

课堂教学到了这个环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已经比较透彻,无论是对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安排,还是对作者的观点、意图都有清楚的认识,他们希望能有机会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表达评价性理解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策略、情感方面的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具有民主开放的思想和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文章评价性理解的一系列活动在语篇阅读教学的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总是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实施。

5.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篇五

南京市西善桥小学 课题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其中小学阶段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享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校地处郊区、社区资源缺乏,家长读书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素养?经过调查论证,2009年我校向凤凰母语教科所申请并立项了省级课题《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得到凤凰母语教科所的领导,区教研员地悉心关怀指导,在此我代表我们课题组向支持关心我们课题开展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三年来,我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科研工作富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三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变革的需要,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在童年时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2)扩充学生的阅读时间。(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5)寻求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的策略、途径。希望用课外阅读让学生夯实文化底蕴,铸造完美人格,提升生命境界,打好人生底色。同时也希望借此课题的研究,打造研究型教师,促进我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调查研究法

进行“小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编演课本剧,专题辩论,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等多种形式,拓展课内学习空间。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地课外阅读、背诵优秀诗文活动。组织参观、访问、办手抄报、剪贴本、开故事会、经典诵读、图书义卖、作家进校园等实践活动,开创课外学习空间。

3.经验总结法

以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为依据,根据研究过程中原始的事实材料,总结研究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评价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外阅读活动。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抓基础

1、调查摸底

在课题实施前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学生阅读意识的调查、阅

读的材料的调查、阅读的目的的调查、阅读方法的调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分析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慵懒行为、敷衍行为、偏食行为、功利行为、盲从行为、浮躁行为等几个方面。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可依,缺乏指导,课外阅读兴趣就会逐渐降低。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一直在课堂教材、精读的框架上下功夫,实际上,很多大家和名家的成才经历都证明,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是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根本依据。

2、落实分工

课题组成员各自职责如下:

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分工

1马宏语文教研员具体指导实施、组织学习培训

2张国香校长全面主持课题工作

3胡俊副校长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制定计划措施制度,组织开题结题,进行阶段总结。4盛厚祥教导处副主任具体落实活动,收集资料,积累经验,5杨玉翠教研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6党国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7赵晓兰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8杨阚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9丁美霞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10陈春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3、科学制定课题方案,隆重开题。

为了使课题方案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实践操作,课题组查找了有关课题的文献资料,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反复研究,带领课题组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思自身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促进课题实验扎实有效地开展,找出需要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最后撰写出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具体研究措施与研究方法。

09年3月,我们请来凤凰母语研究所徐晓华主任、区教研员马宏老师为我们进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徐主任对我校课题研究的思路、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校本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心地指导。要求课题组紧紧围绕核心,扎实深入,求真务实地开展研究,力争研出成果,创出特色来,提升课题的推广价值。本次开题会提高了实验教师对课题工作的认识,更新理念,激发研究欲望。

4、后勤保障有力。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实验课题组每学期一定的课题津贴,并拨出专项资金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参加课题培训,还购买了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充分体现了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阶段抓落实

1.氛围倡读。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励师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我校首先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校园里,“营造书香校园 创建学校品牌”的愿景激励着我们,“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伴我成长”的口号鼓舞着我们,读书长廊里一本本经典读物吸引着我们,图书馆里阵阵书香陶醉着我们,学校网站上307条书香专栏新闻记录着我们的足迹……师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享受着阅读。

2.专家领读。

三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朱家珑、特级教师孙景华、陈树明、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市教研室汪笑梅主任、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芮琼老师、全国儿童阅读

推广人余耀、《科学大众》、《少年文艺》杂志社等专家来校指导引领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在市教研员芮老师的积极推荐下,我们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市文明办组织的南京市乡村阅读联盟校,在联盟校的活动中,我们得到了省市教育专家、省少儿出版社等专家的指导,同时与兄弟学校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3.书源保读。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读书资源匮乏,学生课外读物常常得不到保证,学校开源节流充实图书馆的藏书,同时积极向市区技装办申请复本:配备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推进的经典读物,我们坚持每年12套经典读物,每套55本,全校分年段漂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从书源上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工作的激情感动了南京市文明办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赠送了图书;我们读书的热情感动了西善桥街道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设立了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奖励基金,每年6万的基金保证了学生、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4.教师范读。

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教师读书沙龙、读书演讲、美文诵读、故事讲述等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外出观摩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参加亲近母语研讨活动,先后赴扬州市书香校园东关小学、无锡市书香校园育红小学、南京市首届金陵书香校园禄口小学观摩书香校园建设,提高了教师的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为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5.课题研读。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申报了《营造书香校园 创建学校品牌》、《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能力的研究》、《科学认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等课题的研究,努力用教育科研提升我们研究的层次,用教育科研穿起我们实践的主线,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6.课程促读。

语文团队的教师们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南京市教研室推荐的课外读物开发编写了校本课程《书香》,以此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载体,同时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阅读的窗户。

7.课堂导读。

为了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校每周从校本课时中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教师们利用阅读指导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经典读物、指导学生诵读国学,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一节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教会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我们不仅指导西小的孩子,还积极参加南京市教研室发起的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行动,语文团队的老师们定期到六合马集小学开展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活动:课外阅读指导课、一对一结对指导孩子们读书、给孩子们赠送经典读书。我们的老师被马集的纯朴的孩子们称作“飞翔的蒲公英”。

8.晨诵午读。

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课外阅读,我们的教师坚持每天组织学生晨诵午读。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每天中午专注的阅读,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保证了学生每天40分钟的阅读时间。

9.活动品读。

在我们西小孩子们每年最盼望的节日就是儿童节和读书节,因为在读书节里,孩子们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可以爱心义卖图书,可以参加书香夏令营,可以加入春蕾文学社,可以表演童话剧、课本剧、可以观看经典童话剧,可以美文诵读,可以获得书香班级、书香小明星的殊荣,可以与作家零距离。孩子们在读书节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0.国学诵读。

国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让学生“走进国学,品味经典”,我们成立了国学书院,邀请北京育灵童国学院专家来校为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国学专题讲座;组织领导、教师赴南师大、北京大学参加国学研讨活动,为每个班配备了国学电子课堂,组织师生开展国学诵读表演,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师生徜徉在国学的殿堂,品味着国学的魅力。

11.亲子共读。

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我校成立了“家长学堂”,邀请专家作主题讲座,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学校图书馆为家长和部分社区居民办理借书证,坚持开展亲子共读知识竞赛、书香家庭评选,促进家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总结阶段重分析

三年的研究,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着成效。

1.学生成长。

(1)、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有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阅读方法,这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又能在阅读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阅读。再加上我们经常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有趣的活动,所以,这一课题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学校中也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如: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掌握了许多自主阅读的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几种读书方法;“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预习法;将阅读与讲述、画图画、表演、思考、比较、写作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会记眉批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会写读后感。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在课题研究中,三个班级被评为南京市“书香班级”,“小书虫志愿服务岗”获区志愿者行动服务岗。一名学生被评为“阅读小天使”,四名学生被评为“金陵读书小明星。”学生习作在各类杂志、报纸上发表,因为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多名学生获全国创新发明大赛一等奖,全国百名好少年、江苏省金钥匙大赛一等奖,南京市百名优秀小公民等荣誉称号。

2.教师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将教育的眼界从课内引向课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每年均有近百篇的教师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区获奖。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雨花电视台、江苏科技报、金陵晚报、家教周刊、南京教研网、江苏教育网等媒体分别多次对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教师的论文进行了报道和发表。我们教师的研究论文分别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南京教育》等等教育刊物登载。学校教科室多次在市区受到表彰,教师也多次受到市区教科所(室)的表彰并且获得教科研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3.学校成长。

三年来,在创建书香校园的路上,我们实践着,收获着,学校被评为:南京市首届“金

陵书香校园”; 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语文团队获南京市语文先进教研组;“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语文团队获“大家语文博客网”网络教研优秀团队;《书香》校本课程获南京市二等奖;2010年获区“读书节”优秀组织奖。

四、研究工作的反思

三年多的研究,我们品尝了收获和成功,特别是学生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备尝了探究的艰辛。尽管我们时刻在思考,不断在努力,但研究并非完美,我们认为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改进:

1.完善《书香》校本课程。

(1)拟定《书香》课程目标;

(2)精选《书香》推荐篇目;

(3)编写《书香》教师用书;

(4)提高《书香》课堂实效;

(5)完善《书香》评价体系。

2.面对儿童读书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化”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如何落实“亲子阅读”等问题,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就这些问题可以作为小课题进一步探究。

结束语:课外阅读是个广阔的天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提升课外阅读能力是个永恒的课题,它和任何事物一样,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更会不断向更高更好发展。我们会用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多的努力,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让书香伴他们健康成长!

6.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篇六

我校课题——《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我市教科所批准的区级立项课题,经过有关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本课题研究组向大家宣读本课题的开题报告暨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即本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而学生只作为接受的主体,没有形成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的培养,达到认知掌握目标、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因此,从教师方面,培养健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变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虽然我校今年生源质量不高,但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小班额,每班平均30人。小班额教学能有效地把握全体学生整个教学矛盾发展过程或教学交往过程,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审美和能力等个性人格的不断养成。一句话,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实践生活

能力和生命价值意义得以确立和生成。而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全是七年级老师,所以我们就想,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认真学习自主学习理论,并能密切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去。三年以后,是我们的课题结题的时候,也是这些孩子们毕业的时候,我们期盼着双丰收!

另外,在省、市、区以及学校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探索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很有实在意义的一件事,但这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说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校学情的需要。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本课题着力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的能力培养策略,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变封闭、被动、接受式的教育方式为开放、主动、探究式的教育方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育人氛围和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本课题研究所达到的目标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教学。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针对数学学科特点,独立选择学习的步骤和方式,有较强的选择、评价、研究信息和问题的能力,促使学

生的个性化健康发展,使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3、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成为主动发展的人

4、探索并形成“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的操作摸式和

实施策略。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进行的是以规律性知识为主要载体的归纳式方式的策略进行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归纳方式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就一节课而言的,主要由两个教学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研究,指围绕本

节课的基本结论的研究。第二个层次是拓展研究,指围绕上述第一层次

获得的基本结论作纵向或横向扩展性的研究。

(1)提出问题:①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创设

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观察、思考、交流,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②直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导入。这样的导入有利于

激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进入真实的自主探究。

(2)发现和猜想:避免让学生凭空瞎想。有三种合理猜想的依据:凭

直觉的猜想、凭经验的猜想、凭类比的猜想等练习提前到新授前直接

作为课堂引入的问题。还可以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直接让学生类比猜

想提出问题。

(3)自主探究、验证猜想:①采用归纳推理的方式获得结论。在归纳方式的探究性学习中,一般以不完全归纳的方式,通过举例来验证猜想。②通过举反例的方式否定结论。

(4)归纳概括结论。这是从一个特殊问题出发,归纳和抽象出一个

普遍存在的一般规律的概括提升过程。教师不要过分要求学生的结论和

教材中的完全相同,而是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研究获得的结论。教师要灵活运用和驾驭“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五、研究步骤和方法

1、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2.1—2012.3)

⑴学习相关理论,明确研究意义。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了解与自主学习相关的语言学习观以及实现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解难者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积极地介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最佳学习效果.⑵成立实验班级,明确实验对象。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意见达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②、做学生的思想动员。动员书的主要关于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内容、要求、意义几个方面,师生达成认识一致。

③、建立学生档案袋,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做详细记录。(越详细越好),这个档案袋的内容将会在每天的晚上不断丰富。目的是通过档案袋管理加强了解学生,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④、充分了解新的班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水平状态,以开展针对性的措施。这里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谈话、家访、调查以前的任课老师等等方式进行全面了解,做到有的放矢。

⑤、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

科学分配四人异质小组;科学落实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体系;科学制定教育惩罚措施;科学民主地制定班规班纪。

⑶撰写实验方案,培训实验人员,制定实施计划,做好前期一切准备工作。

实施阶段(2012.4—2014.6)

在课题实验阶段,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总结、调整、修订方案过程;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实施研究,整理和分析资料,建立学生发展个案,实验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有价值的论文、经验总结或案例分析。

总结阶段(2014.7—2014.12)

对研究所获取的材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整理有关成果,召开课题鉴定会、申请结题。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坤梅,中教一级教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及时推出研究成果负责撰写,实验的终结性研究报告及成果汇总。

课题组成员:

刘梅,中教一级教师,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负责组织课题组成员拟定实验计划 组织实施课堂活动的安排

祥云,中教二级教师,课堂实验教学的材料收集及整理。

六、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教学案例集

7.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 篇七

那么如何在这主阵地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内容上立足文本,合理使用文本

1. 教师对淡化文体的要求要辩证地看

《课标》提出了淡化文体的要求,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文体的存在是客观的,各自的文体在各自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三种文体的语言特征分别是严密、生动、准确;写作目的分别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明人,都是不容忽视的个性差别。我们在教学中要淡化文体,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但不能过度,否则学生在阅读时就会莫衷一是。

2. 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几个方面的分析

(1)文章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

对文章重点词语的理解,离不开具体语言环境,所以联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十分重要,一要注重重要词语在文中出现的位置;二要注意文章中相关的提示性词语。

(2)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

所谓“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而言的,一般指句子在文章中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的作用,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思想。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想。

分析文章结构,实际上就是探索文章思路,把握了文章思路,也就弄清了文章的结构。文章思路有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分析总体思路就是弄清文章中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分析文章局部思路就是弄清文章某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4)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检测学生是否读懂了所提供的文章。“内容要点”是对文章的一段或几段内容的概括,“中心思想”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5)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课标》明确地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它不同于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思想感情倾向是通过内容表达出来的,内容和中心重在归纳概括,感情倾向重在分析评价。

(6)概括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推断和想象,就是由已知推未知,由熟悉推陌生,推断和想象文章中隐含的各种信息。推断和想象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

(7)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表达技巧。

要注意文章隐含的思想感情,不能只停留在文章表面,否则就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一些含蓄的情感。教师要认真结合教材内容,用好教材,把教材作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范例,结合文章的内容、文体的特点,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3. 确定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堂课,可根据课文内容,重点确定一两个目标,重点讲清讲透,积少成多,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另外,还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训练,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更要多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形式多样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传授读“法”给学生,引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地读,并逐步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方法。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应以学生为本,采用最能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方式。

1. 提问要合理

教师要把握住设计问题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对学生而言,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多向的思考和探析。这样课堂上不再是繁琐的提问,而是一种充满生气的交往对话。

2. 教学形式要科学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活力,课堂形式多样化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然而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与挖掘。因此,立足文本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地接触课文、诵读课文时间,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堂上自由诵读。其次,教师应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诸如有计划地提出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教给学生一些有效阅读方法。

3. 课堂上正确运用小组讨论

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打开就草草收场,导致讨论只流于表面的形式。

4. 评价要中肯

教师对学生参与的评价反馈为“答得好”“答得不错”,都是没有实质性的评价。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现目标程度,以及学习进步程度和创造力等的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5. 合理使用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比拟的,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有的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思考动笔的时间。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之后却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要认识到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学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为例,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具体与抽象的鲜明对比,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来塑造形象的,通过对比性地展示这两种语言中介的区别,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以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一定要认识到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内容,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探究作者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描绘景物的,也就是说,凭借影视画面更直接地领悟作者是怎样以典范、优雅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一些特定的人物、事物、景物的。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种最基本的学法,字词的掌握、语感的领会,靠读;课文的理解、主题的把握,靠读;意境的进入、情感的升华,靠读。读是教与学的着力点,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在读的训练中实现了和谐统一。同时,以“读”为主的教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并且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均等的培养和充分的发展;有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愉悦感和获得成功的自豪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学生完整的人格和个性。

8.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篇八

关键词: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小学生;语文教学

兴趣是打开世界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对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花心思在这方面。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期,而习惯的培养从兴趣激发开始,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但现下的小学教育情况表明,小学生对课外书籍阅读性不高,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些现象的存在是极其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累越多良好的习惯才能促进能力的形成,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因此,对于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如下方法:

一、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小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对他们而言是很难静下来看书的,而且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已经成为小学生课外活动的首选。美国的小儿科学会曾经做过有关看电视跟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一周内看电视超过了10个小时,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开始慢慢下降。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共同制定课后业余活动,争取劳逸结合,把课外阅读也纳入,通过共同阅读增加亲子沟通,培养学生耐心,对于书籍的选择最好由家长给孩子选定,像经典文学、优秀刊物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制定时间进行阅读

阅读是需要学生花时间进去的一项活动,小学期间可能是学生最听老师话的时候,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简述阅读带来的好处。由于现在小学生的作业压力也很大,往往课后时间都被习题占满,没有时间进行阅读,因此,老师尽量减少习题的布置,把看课外书当成隐形作业促成孩子阅读,这样能使学生有时间进行阅读。还有,老师可以利用自修课时间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增加知识量。

三、引申教材加大阅读量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趣的课文,这些都是节选一段进行教学,可以阅读剩余章节对课文进行全方面理解,例如,在上到《花的学校》这篇课文时,由于课文本身选取的巧妙使学生产生对它的兴趣,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其余部分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老师也可以在教室布置图书角,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带适合读的课外书放置在书架上,学生可以轮流进行阅读。

多阅读,读好书,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极其重要,书本的阅读也需要日积月累,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课外自主阅读能力能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李玉荣.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J].学苑教育,2010(20).

9.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篇九

——永寿县御驾宫中学学生语文阅读计算能力的培养课题小组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了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阅读是表达的基础,只有让学生读得好,才能使他们写得好;阅读是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重大的影响,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代读,以教师繁琐的讲解取代学生的阅读。时至课程改革的今天,串讲到底的陋习虽有所摒弃,但课堂上出现得更多的却是游离于课文内容之外的所谓小组活动,探究延伸,往往以非语文性的活动取代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试题中的阅读分值不断增加,题型更加新颖灵活多样,试题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深刻,试题除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以外,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表达观点的能力也成为明显趋势。为了强调阅读的重要作用,突出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搞好语文课程改革,为此,我提出该课题研究,目的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研究语文学法指导,总结有效经验,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我们确定了两大目标:

1、学校及教师因势利导为其营造个性的阅读氛围,开展阅读活动,把学生由课堂“一方小池”引入广阔的“生活海洋”。创建书香校园,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从而得到语言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2、改革阅读课的教法,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阅读教学要加强思想交流,重视理解的深刻,强化有效的阅读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学校声誉,真正实现“科研兴教”这一办学理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指导语文三类课文(精读课文、自读课文、诵读欣赏)的

阅读方法。

精读文本要引领学生“感知一理解一揣摩”,多角度阅读,要学会方法,形成能力;

略读文本要浏览、粗读,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培养迁移能力;

诵读篇目则重在朗读、积累,获得体验,学点欣赏。

2、研究、指导不同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方法

①初一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圈点勾画、作摘记、作卡片的方法,指导学生浏览性的泛读方法,侧重学生语文阅读感受的指导。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文学之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感受和理解层面上下功夫。

②初二年级侧重指导学生探求性的速读方法,指导学生编提纲、作批注、写好读书随感,做好简要评点,侧重学生阅读体悟的指导。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养成学生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究、体悟和发现。

③初三年级侧重指导学生品味性精读的方法,侧重于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指导学生写体会、再创作。教师有选择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评价机会,提升学生的读书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质疑、赏析、创新层面上做文章,指导学生写写美文赏析,做做名著荐评。

3、研究各种文体的特点,结合文体的特点进行阅读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章文体不同,阅读方法也应有侧重。要教会学生各种文体的特点,对各种文体进行阅读指导。

现代文大致分为三大文体: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条理、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只要把握住文体,阅读就会相当顺利。

审美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首要任务,无论是阅读课内的还是阅读报刊上的文学作品,我们都应该注意欣赏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时注意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思考这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对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

4、研究、指导各个学习环节中的语文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测试等环节中掌握语文阅读方法,如预习采用“读标抄想”,听课要求“听记思问”,复习运用“结查练评”,注重解题技巧的指导。

四、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要致力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育和主体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独特体验,使阅读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品读、自主感悟、自主

实践、自主评价的过程。

2、发展性原则。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体验、表达、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习能力,阅读要为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与精神领域的同步发展服务。

3、开放性原则。阅读教学要为学生建构起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要努力形成“大语文”、“大课堂”的格局,把学生学习的视野、活动的空间引向广阔的大世界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自由驰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境界。

4、综合性原则。要确立综合意识,积极架构起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与生活实际的横向联系,提升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综合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

六、课题组织机构及分工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谢亚峰

副组长:师延永 成员:

2、成员分工

资料收集、成果汇编

七、课题实施步骤及研究措施

(一)课题准备和调查研究阶段(2014年2月至2014年3月)(1)确立研究专题,成立课题组,建立学习制度,收集学习研究的有关资料,提高思想认识。

(2)学习有关语文阅读方法指导的理论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调查我校学生语文自学学习的状况。

(3)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及指导研究语文阅读方法的管理方案。

(二)课题实施研究阶段(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

(1)设立问卷调查,在初

一、初

二、初三名学生中进行调查阅读状况及解决的方法。

(2)组办启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沐浴书香”活动 学习吟诵《弟子规》,开展演讲《文明,从诵读经典开始》。

(3)制定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阅读氛围。

①学校图书室整理图书,列出书目、序号。提出学生借阅管理办法。公布阅览室开放时间以及阅览要求。

②召集班主任成立班级“书柜”,由学生捐献1—2本书,由语文科代表管理。举办“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沐浴书香”,“读书成就梦想”,的主题班会。

③校团委成立广播室,招聘播音员,组建记者站,收集整理学生来稿。宣传读书活动。播放经典《论语》、《道德经》《弟子规》来浸润书香,滋润心灵,精极人生。

④初

一、初二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坚持清晨一诵、午间一读,晚间一省,每周一记,每月一得,每班一集,每期一会和举行演讲比赛,朗诵会等多种形式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书香的浸润,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4)、改革阅读教学课堂

按照实施方案有序地在初

一、初

二、初三语文备课组中开展对学生语文阅读习惯、阅读方法、自学能力的研究与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把所学语文知识进一步运用到实践中的技能,这种技能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但是阅读并不可怕,它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

①、针对不同文体、整理、编撰阅读方法。② 改革课堂阅读教学方案(试行)

A、每一单元讲授课,教师为学生示范如何把深广阅读知识,阅读理论阅读方法,充分运用邓阅读的具体过程中。

B、每一单元的自读课,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理论和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具体自读课文,在这一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人而点拨。

C、适当选编课外阅读练习,在江油统考、绵阳期末统考的试卷中,选取阅读题,训练时讲究“适度”、“梯度”、“力度”。

D、此试行方案分别每人编好一篇示范教案,写好教学心得,跟踪学生阅读变化,根据阅读能力变化,做好学生学业成绩数据变化统计。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每人写好论文。方便下阶段总结推广,以点带面。

(5)搭建课题研究的活动平台

①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研究专项教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召开和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具体问题。

②每学开展一次课题研究的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评选,优秀习作评选等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上级和《学语文之友》杂志社组织的有关评优推选活动。

③及时准确介绍省、市总课题组研究活动信息,组织参研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学习培训研讨活动。

④建立课题研究工作的激励机制。表彰鼓励参研教师中的佼佼者,每学年评选次优秀课题研究教师,表彰、奖励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先进个人。参研教师的课题进展情况及效果纳入绩效工资的考核,并与评优、晋级挂钩。

(三)课题总结和完善阶段(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

(1)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整理,进行中期汇报,检验学生语文阅读能 力培养情况,继续进行课题研究,探索指导学生语文阅读方法能力的途径。

(2)积累汇总研究资料,对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研究报告、教案、小论文、个案材料、作品、获奖论文等。

(3)做好结题、成果鉴定的各项准备工作。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效益

1、经过深入探讨和研究,使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具体反映在有深厚的阅读兴趣,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实在的阅读效果。

2、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学习方面,有强烈的阅读教学指导和训练意识,掌握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能有效引领和帮助学生获取阅读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学生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

3、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丰富中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并提升其审美情趣,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014年3月

附录:参研人员论文选题(备选)

1、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课堂模式研究;

2、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自主阅读”方法研究;

3、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课堂阅读兴趣研究;

4、语文新阅读有效教学“师生对话”阅读研究;

5、语文阅读有效教学“任务性”阅读研究;

6、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学生阅读习惯研究;

7、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学生心理研究;

8、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美读对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

9、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与阅读教学对应问题的研究;

10、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有效拓展方法研究。运用司悟读、赏读、品读、练读方法,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研究;

12、新课标、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引领学生阅读生活的有效性研究;

13、展现阅读素材、记录活动内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

14、语文阅读有效教学中有效信息筛选提取方法研究;

15、语文阅读有效教学中,语文教师阅读素养研究;

16、语文课堂导入艺术研究;

17、语文晨读研究;

18、语文读写结合研究;

19、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20、语文阅读方式与阅读效率的有效化的关系研究。

上一篇:有责任有担当心得体会下一篇:老年人防跌倒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