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

2024-10-30

【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精选15篇)

1.【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 篇一

职责:

1、负责维护云平台数据库的日常运维,做好数据备份、恢复、扩容,数据迁移和安全管理。

2、负责数据库安装维护、安全管理和故障处理。

3、负责数据库的性能分析与系统优化、问题跟踪与管理。

4、负责数据库相关的业务升级。

5、负责分析业务发展需要,编制相应数据管理与备份规划。

6、可熟练掌握shell、python、perl其中一种语言。(使用以上语言完成运维自动化监控)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教育程度:原则上应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经教育部认证的境外同等学历。

2、专业要求:计算机、信息、电子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3、工作经验:原则上应具有2年以上ORACLE数据库DBA经验,3年以上DBA工作经验;

2.【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 篇二

目前使用的常用的测绘软件由南方测绘公司开发的CASS系列地籍测绘成图软件。由于工作的多用户需要采用了具有八个终端的多拥护系统。在工作实践中, 笔者结合测绘资料的管理和计算机数据安全两方面, 提出一些看法叙述如下。

随着数字化测绘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测绘数据成果开始成为一种主导的测绘产品。能不能有秩序、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测绘数字化生产和管理, 是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我们本部门的微机网络建设, 实际加强对测绘数据文件的网络管理, 才能保证测绘数字化生产和管理的顺利进行。测绘数据生产出来就是为了应用, 而进行测绘数据网络管理的目的, 就是要使测绘数据成果真正做到合理、有序的使用。

测绘数据文件的网络管理, 就是要使测绘生产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起科学的计算机网络规模和网络管理规则, 使测绘数据文件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使用等过程秩序化、规范化, 以保证测绘数据文件的生产和管理的有序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保证测绘数据文件的安全性, 主要是指要确保测绘数据文件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等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每一步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及系统的安全和数据的灾难恢复, 也蕴含测绘数据文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保密安全程度。

有效性则是体现测绘数据文件生产的时间和状态的资料。如完整归档的技术设计和技术总结文档, 质量检定证明和简要记录阶段生产情况的电子文档等内容。

在工作中, 应结合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并完善测绘生产和管理的网络模型。在对等网分散管理的网络模型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起能充分体现集中管理的网络模型, 规划和利用好已有的网络资源, 以加强测绘数据文件的集中管理和监督检查, 不断提高测绘数字化生产的效率和水平。

由于采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进行测绘数据的处理和管理, 采用了WINNT技术建立了NT网络的主域模型, 并通过给不同用户和计算机赋予不同的资源访问权限的策略, 使文件的不同用户级共享资源不同等有效手段保证测绘数据文件处理和管理的安全。并建立主域和资源域的单向信任关系, 由专职网络管理员对资源域的生产过程数据的其它资源域的进行统一管理, 使主域控制器随时对资源域的数据成果文件进行备份、打印等操作, 维护了计算机网络的秩序和数据文件的安全, 要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 必须坚持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数据备份通常分为硬件备份、软件备份和人工备份三个层次。硬件备份主要余下的硬件来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 包括磁盘镜像、磁盘阵列、双机荣错及双机共享磁盘阵列等方式。如果主硬件损坏、备份硬件能立即接替主硬件工作, 这种方式能有效的防止硬件故障的发生;而软件备份使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备份软件或专业备份软件将系统数据复制到异地储存介质, 当系统发生错误时可将系统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人工级备份时最为原始的备份方式, 虽不是主流方式, 但它具有简单性和有效性, 仍有它特有的用处。硬件备份虽防止硬件故障, 但不能代替数据存储备份, 若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数据逻辑损坏, 所以硬件自身无法恢复的;软件备份不能保证硬件运行完好, 但可以防止数据的逻辑损坏, 所以硬件备份和软件备份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备份系统就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并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工作中除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数据文件的备份, 还要认真制定文件服务器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 并指定专门的备份操作员认真执行, 对备份操作员要落实安全责任, 数据备份应做好登记、检查和保管工作。采用人工备份时一般也应每周一次完全备份和每天做增量备份的备份方案。文件服务器数据的灾难恢复由系统管理员和备份操作员按规划好的恢复方案执行。根据有关法规建立、健全配套的测绘数据网络管理制度和数据备份制度。由部门领导结合实际对网络管理和数据备份情况采取随机和定期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测绘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以便及时消除网络管理和数据备份中的隐患和工作中的疏漏。

3.招生工作中的数据管理 篇三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高校招生;数据挖掘;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77-02

作者简介:包学文,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招生就业管理。

一、信息化管理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作用

1.规范数据

采集数据大部分是在报名与复试的阶段。在足够充分的时间里,新学员可以网络注册的方式填写与核对个人信息,通过网络注册系统的监测机制,可以防写入非法数据,以使采集的数据更加准确、有序及完整。规范数据可以使招生工作的整个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亦为日后的招生工作与培养工作的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资源共享

信息的价值就是能有效地交流及利用,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大大地减少重复性的动作,真正做到以工作效率的提高为目的。譬如,由管理机构的内部可以看到,招生管理部门的职责含有以前期的规范采集数据里的通讯方式等信息,以信息系统快速准确地印发准复试通知书、准考证及录取通知书,等等;报考点须以数据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为依据开展考务管理的工作,以快速制订考场情况表及其完成编排及打印等不少的工作任务。管理部门把信息由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传输途径,有效而及时地传达到各学院;学院以收取的信息快速而有效地进行复试与录取的工作,且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生成与提交标准的、统一的电子形式的文本表格与数据。上述工作,皆是共享相关、相同的信息数据,且运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故此,招生工作得以高质高效进行,且和谐地构筑了协调监管机制。

3.科学决策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使招生工作对信息开展统计与分析工作,有助于下阶段任务、决策的制定。譬如,当初试的成绩被导入了信息管理系统之后,可以经由分数线的预测,系统对招生的计划人数和上线的考生人数进行分析与比较,管理机构则会初步地形成对于各个专业的下步工作的具体规划,对于某些招生专业有多余的人数可被调出,而招生专业生源不足的项则可进行宣传、引导、调入考生。复试前的工作准备充分,确定分数线,即刻进行复试准备工作,极大地缩短工作中的转折时间。另外,对于多年报名数据开展统计与比较工作,进而分析过去年份各个专业的报名及所录人数、分数线等等各方面的信息,招办能对开发生源与报考专业进行引导等工作提前做好应对方案。

4.服务社会

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好地展示出招生管理部门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信息发布交流得到加强,招生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传统的途径展开活动,另外可极力地经由网络方式进行活动。招生宣传过程中,对学校、学院的介绍和招生专业目录及联系方式等静态的信息,招生管理部门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工作。在印发文本时,可在多个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站上开展宣传工作。而常见的问题咨询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就可以经由网络咨询论坛和专线的电话或电子信箱等方式开展交流的活动。在安排考场与初试、复试资格及录取单等考生所重视的信息,皆可通过网络的平台发布,以提供大家及时地查阅。

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

人乃是积极因子,其素质与文化水平等方面对信息活动的效率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此,对于管理人员其信息素养的提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以新的方法去获得广博的知识,能由多个角度去提升认知与分析、提炼信息,能创造合理地利用信息的新方案,是管理人员提高水平的努力方向。现阶段的管理人员须经由多种方式,特别是网络资源,以学到老的理念学得、交流管理方面的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应用水平的提高及信息化管理观念的树立,对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去辅助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好处。

2.进一步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统一数据的标准化

招生工作是具备十分强的延续性的工作,其中各方面表格和数据多格式相对有些固定。总结往年的工作之后,可以联系当年的工作进行新的调整。而管理机构则须对管理工作进行整体性的整理,从而及时制定出统一的数据要求与表格模式标准,进而对信息管理系统展开更新维护工作,此乃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证之一。

3.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受到重视

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为信息的交流提供了灵活且开放的一个平台。网络建设须满足信息化的发展需求。现阶段的网络建设存在着几个薄弱的环节:

(1)网络安全。服务器上存放着不少的数据,管理者对其数据备份与防病毒、防攻击的意识都不强;

(2)不充分的网络利用。绝大部分的网站主要是用来发布静态的信息,而有的网站则很少得以更新。如此,其和他部门间或学院间的交流自然很是缺乏。若招生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量颇大,则合理地使用网络会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

4.积极参与的管理人员,对系统集成的进一步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阶段的招生工作,较多的单独软件需要独立处理,而很多软件的数据接口却又不完全一致,那么联系各个单位的任务的特点,可以开展系统自主研发、引进工作,以大大地提升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软件系统的开发、研制是很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管理思想相联系的,且需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互密切协作的一项任务,是两方一起完成而取得的智慧成果。招生信息化管理系统主分两个模块,即招生单位的招生工作部分和报考点招生工作部分。因为工作特点,其中会有大量的报表与统计要求,多因为模式相对地比较固定,那么由管理者和软件开发者共同制定详细的软件分析,则乃是成形的软件其健硕性质的根本保障因素。日后的运作过程之中,出现了问题须能及时地得到反馈,协作完善该项成果,只有如此集成化的软件系统才能更好地为招生管理等工作服务。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招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已充分地展示了它的重要特性。当今的招生工作,在摸索、思考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且为达到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目的,须规范管理过程及先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效率,并以此真正地使招生工作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在繁琐的数据中,如何去发现并提取对己有用的数据,进一步有所正确的行动,怎样可以把有效数据转化为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还需制订如何将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一步转换为科学的策略,把科学的策略转化成为工作的效率以提高水平。当今,数据库系统即便可以满足数据录入与查询、统计等方面的功能,但深入应用需求,则可使挖掘技术始被虑及于应用中,运用它掘出招生数据后台所隐匿的其它信息,就能更有效地满足高校招生需求。

参考文献:

[1]田红梅等.基于WEB的开放教育教务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09,(04).

4.数据库管理员工作的主要职责 篇四

2. 确保所有数据库都根据业务的恢复目标进行备份和测试。

3. 创建和部署数据库脚本。

4. 规划和监控生产,开发和备份环境中的数据库容量和安全性。

5. 配置数据库监控工具和工作。

6. 安装和配置新的数据库服务器和软件。 排除故障并解决可靠性和性能问题。

7. 制作数据库环境文件。

8. 负责数据库服务端性能参数优化(含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优化)。

5.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篇五

负责公司的SQLSERVER、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管理工作,做好服务器的运行记录;

负责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防范管理工作;

参与应用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接口开发,提供数据库规范指引、性能优化建议等;

监控、分析、解决数据库运行瓶颈,对数据库性能进行深度优化;

负责数据备份恢复策略制定,备份恢复落地实施,数据有效性验证。

任职要求

1、3年以上DBA工作经验,熟悉Oracle、SQLSERVER等数据库运维工作及SQL语句优化,有大型数据库优化经验者优先;

2、熟悉数据库的运行机制和体系架构,并有扎实的实施经验;

3、熟悉SQL脚本优化技术,能够监控、分析、解决数据库运行瓶颈,进行深度优化;

4、能够熟练操作ORACLE/SQLSERVER数据库,并能编写相关的过程、函数、触发器等;

6.【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 篇六

关键词:数据库,安全管理,措施

1、数据库安全概述

数据库安全是指保证数据库中数据不被非法使用, 而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数据库安全涉及到很多层面。具体来说, 良好的安全性设计可以防止数据被未授权用户窃取或篡改, 防止授权用户得到其权限以外的信息, 防止数据库中的数据因授权用户的错误操作而遭到破坏, 防止数据库中的数据因一些故障而丢失或者被破坏。数据库的安全要求一般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即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2、数据库安全风险分析

数据库安全风险来自于多个方面, 具体可以划分为来自用户的风险、来自操作系统的风险、来自数据库系统内部的风险、来自管理的风险, 四个方面。

2.1 用户安全风险分析

用户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用户账号及对特定数据库目标的操作许可方面。因此, 对数据库系统必须进行广泛的安全分析, 找出各领域内潜在的漏洞, 包括:相关数据库软件的漏洞、操作系统补丁的缺少、相对脆弱的服务及不安全配置的选择等。此外, 对于账户密码安全不够、非授权用户对重要数据的非法访问以及恶意窃取、篡改数据库数据等行动的潜在存在, 也都是来自用户风险的表现。

2.2 操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首先在计算机病毒方面, 相关系统中可能存在着对数据库系统构成极大威胁的木马, 管理员需要对木马程序给操作系统内运行程序带来的威胁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是关于操作系统后门的问题, 数据库系统的相关参数虽然方便了数据库的管理员, 但是同时也给数据库服务器所在主机的操作系统留下了不可避免的后门, 从而使得黑客能够通过这些后门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最后, 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操作系统具有对其上运行的各类文件, 包括数据库相关文件, 进行修改和执行的功能。因此, 操作系统及其硬件设备所能提供的环境是否可靠, 对于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2.3 数据库系统内部安全风险分析

虽然目前大多数经常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都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 且其具有的特性普遍非常强大。但是, 其中的绝大多数数据库系统并非非常成熟, 有很多需要具有的特征, 并没有被提供, 尤其是一些与数据库安全相关的特征。

2.4 维护管理安全风险分析

目前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多方面因素。用户对于数据库的安全意识薄弱, 对于网络信息的安全未重视, 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力等, 都是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目前, 导致安全事件最多的原因是“安全漏洞未修补”和“登入密码太过简单”, 这都表明安全意识薄弱及基本安全常识缺乏是目前数据库管理的最主要问题。

3、加强数据库安全管理机制的措施

3.1 加强用户身份验证

用户身份验证是系统所提供的最外层的安全保护措施。通过用户身份验证进行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以保证数据库数据被合法调用。用户身份验证方法有很种, 而且往往在一个系统中存在多种并举的方法, 以达到获得更强安全性的目的。经常使用的方法有:通过用户名来验证用户身份;输入回答口令验证用户身份;通过输入随机数运算结果来表明用户身份等等。此外, 通过物理标识来检验用户标识是更加有效的手段, 但是价格相对昂贵, 而且需要特殊的设备来验证终端用户的某些物理特性, 如视网膜纹、指纹等等;另外, 智能卡、数字签名等也是经常使用, 用以提供更高用户身份认证要求的技术。但是此类方法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 也加大了开销。

3.2 强化操作系统安全管理

数据库系统运行在作为宿主的操作系统上, 因此,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对数据库系统地安全有着直接影响。通过管理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 可以对本地计算机进行合理的安全设置, 从而对数据库系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安全保护。

操作系统访问权限设置是比较常用的安全管理策略。在操作系统中把用户分为管理员及受限用户等。通过管理员制定或取消系统中受限用户的操作权限, 对用户进行管理, 可以有效对系统进行维护, 保障系统信息及个人信息的安全.同时可以更加合理的对系统资源进行分配。

3.3 完善审计机制

审计是保障数据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 它在多种数据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可信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自动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进行记录, 这样, 在发生数据库数据被非法操作的情况下, 管理员可以通过审计记录的信息, 重现导致当前数据库状况的所有事件, 从而找出被篡改的数据, 及篡改数据的人和时间。

3.4 加强数据库加密管理

对于一些敏感性较高的数据, 例如金融数据、军事机密、个人重要信息等, 在以上安全措施基础上, 还应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通过加密技术一方面可以防止数据被非法读取, 另一方面也可以兼顾到系统被破坏后数据的安全问题。

3.5 做好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的运行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硬件损坏、系统崩溃、断电或其他的一些灾难。这些外部因素会对数据库的使用以及数据正确性产生重要影响, 甚至严重破坏数据库。因此, 数据库的管理员应及时对数据库文件及日志文件进行备份, 以便在数据库受到损坏时, 可以尽快恢复数据库运行, 并保证数据的完整及一致性。

3.6 强化网络系统安全管理

数据库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克服计算机网络所存在的众多潜在威胁, 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安装防火墙、对数据进行加密、使用数字签名等安全防范技术, 以保正数据库数据的安全。

综上所述, 数据安全性问题是当前数据库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一个数据存储的仓库, 既要保证数据的共享性, 又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安全性技术逐步的发展成了数据库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 如何做好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吴亮, 蒋玉明, 何微.浅析数据库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 2009 (36) .

[2]孔令美.浅谈数据库安全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5 (11) .

7.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篇七

【关键词】档案;大数据;特征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越来越多人重视数据的挖掘、分析,同时云盘、云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世界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所以对档案的管理有一个新要求,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信息进行高速的处理,以此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1 大数据的相关概述

大数据是在2006年提出来的,但是真正被人们所熟知是在2012年。在提出初期,除了IT业专业人士,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它的作用是什么,随着搜索引擎的大佬们对数据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大数据的意思。它是对数据的分析、整合从而找到他的商用价值。如今,有很多方面都应用了大数据,各国对于大数据的建立也越来越重视了。例如韩国、法国等国家都在大力扶持这一新技术,政府投资,以培养大量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为了适应发展潮流,我国也在加快大数据的建设。档案馆(室)是信息资源的存放基地,其中有许多重要的信息,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目前有很多的搜索引擎企业使用大数据引擎,例如百度,在很早以前就着手建立大数据系统,应用于两方面,一个是用户,另一个是应用于搜索。每天的数据处理量都是极大的,一般企业TB级,但是百度的处理量高达PB级,为了数据能更方便的存储,百度还开发了百度云这个大数据相互作用。

2 大数据档案应用的特点

在大数据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大数据档案有着不同于传统档案的特征。将不再设有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不再需要人工鉴定,所有形成的信息都将成为档案,还原档案的真实原貌,信息是非常丰富的。

2.1 数据巨大

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要存储的内容极大,每个单位的运营过程中的任何事情都要被记录下来。例如人事信息,各行各业员工少说也得有上千万人,每个员工时刻都在制造信息,谈话、工作内容等都需要记录下来,而且这些信息还可能是重复的,据数据统计,所产生的可分析数据已经超过104TB。传统的档案是没有办法满足所有信息的存储的,所以产生了大数据档案,面对如此大的数据规模,对于数据处理的能力要求极高。

2.2 数据种类多

大数据时代彻底颠覆了传统档案的收集整理方式,档案的来源广、种类多,它的数据类型既有结构化也有非结构化的,除了包括传统档案的音频视频,纸质档案,证件等还包括电脑的浏览记录,微博,网页,日志,聊天记录等。档案工作者必须要打破传统档案的局限性,用全新的眼光去了解大数据档案的种类多样性,进行分析时需要工作人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相关性挖掘,找出你所想要的信息,用全新的审查方式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

2.3 信息可用密度低

电子档案在大数据时代,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这给传统的档案整理模式带来了冲击。收集的信息多,并不是意味着数据信息越多,可用价值就越高。可能一万条信息中没有一条有用的,要想找到一条有用信息需要经过层层筛选,在筛选过程的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错误,都可能致使这条数据是无用的或者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如果需要找一条需要做决定的相关数据,但是最后的数据是错误的,那么可能会导致整个决策失败。

2.4 复杂性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数量以及种类都很多,导致不好分类,显得格外的混乱,这也使得大数据变得更加复杂,其中不仅有大量可利用的信息,同时也包括一些无用的信息,这会给档案工作者造成干扰。大数据信息的复杂性,也是有别于传统档案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大数据档案的作用

建立大数据档案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档案信息来源将更加广泛,从数据中找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料,从而助力自身发展。

现阶段各单位制定的档案归档范围有可能忽略掉极具收藏价值的档案,而在大数据档案中就可以看到一个单位全面的发展历程,记录了它走向辉煌的过程。例如阿里巴巴公司在年会上,对其的发展历程做了一个展示,从一个小小的网站,变成了现在如此强大的电商公司,图片的展示,视频的播放都让人感到那段时间的艰难,那么那些以往的照片是从哪找的,就是从公司的电子档案中找的。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创业初期是极其艰难的,有一个他跑业务被拒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当时谁都不知道马云是否会成功,但是视频却从那个年代保存下来了,没有丢失或是损坏,有可能是无意中保存下来的,却成了珍贵的资料,得益于档案的保存得当。大数据档案可以珍藏着一个企业全部的记忆,也是一个企业从小型变强大的“证据”。

4 结语

档案工作要跟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首先领导人要有大数据的意识,重视把大数据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去,只有上头的人重视,下级才会有资金去聘用专门人才,建立大数据档案;其次建立大数据档案中心,这需要有专业人才和团队去建立,这需要提供一切支持,不管是技术还是资金,都必须做到位。进行大数据的处理需要好的计算机,包括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如果计算机的硬件太差会可能会带来数据查找慢,容易出错,系统奔溃,所以还需要购买较好的计算机和系统。如果数据太过复杂和量多,可以建立云平台。现在的计算机云都是和大数据连在一起,两者像是瓶子和瓶盖的关系,少了谁都是不完整的;最后需要各种信息输入,把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且筛选有用的信息。档案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应对新形势,拓宽自己的视野,及时学习档案管理的一些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好大数据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扩大档案的利用渠道,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份更全面的生活记录。

参考文献

[1]王梅.浅谈企业档案工作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J].山东煤炭科技,2014(11):201-202.

[2]张英奎,王飞,房彦君.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2-33.

[3]樊树娟.大数据时代档案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5(05):10.

8.数据库管理员岗位的具体职责 篇八

1、负责店铺销售的数据管理,确保各项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负责店铺账务小票往来的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3、盘点差异数据核查及原因分析;

4、协助上级定期对销售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并将各项报表汇总上报;

5、根据报表进行货品进、销、存、退数据的综合分析;

6、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务。

岗位要求:

1、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具有零售或库存盘点工作经验优先考虑;

2、大专及以上学历,会计及统计等相关专业;

3、熟悉ERP系统操作;

4、熟悉EXCEL、WORD、PP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

9.税收数据管理岗位职责 篇九

1、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贯彻执行总局税收计统各类数据报表、重点税源企业监控报表等工作制度,制定全系统报表工作制度、办法等;

3、负责拟订税收数据管理工作目标、工作计划;

4、负责全系统税收电月报、旬报、五日报、税收会统报表、重点税源监控报表指标口径的解释和数据的汇总、审核上报工作;

5、负责根据报表数据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修订报表格式,督促完成修订工作;

6、负责审核报表数据质量,保证报表数据的完整、真实、准确;

7、负责按月向税收计划岗、税收综合分析岗和重点税源管理岗提供税收计划报表(电月报、旬报、五日报)、税收会计统计报表和重点税源监控报表等资料、并负责向相关部门提供税收数据资料;

8、负责协助做好全系统税收数据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9、负责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B岗

10.【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 篇十

摘 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管理,服务决策”的建设目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挖掘高校数据价值,建立了决策模型,大数据标准、管理和规范,构建了一个统一、完整、多层次、智能、安全、可靠的高校大学生大数据综合管理与决策平台,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管理决策依据,促进学生管理与决策科学化,对推动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共享;决策模型;决策支持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0-006-05

一、概述

21世纪,各国的教育体系、模式、内容和管理均发生重大变革,向开放式、网络化、终身化和普遍提高人的素质和基本能力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过渡。近些年,国内高校由于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新校区的大规模建设,随之而来的是管理人员、教学资源短缺,管理混乱与发展滞后[1],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繁杂性和艰巨性也大大增加,传统的学生管理思维、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高校实际需要。为提高大学生管理水平,构建现代新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已经提上日程,而大数据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拥有可用的、高质量的海量数据逐渐成为现实,如何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利用,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价值,对教育管理研究者提出了挑战。很多高校正在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如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校用户IT使用行为产生的数据[2],确定用户行为异常,审计IT基础环境,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基于此,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首先剖析高校目前大数据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然后从高校学生管理大数据的角度来阐述高校大数据分析及利用的思路,最后给出基于高校大数据的学生管理的实践及成效,同时也详细阐述了高校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管理的实践思考过程。

二、相关概念

1.大数据

目前对大数据的定义有很多,根据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定义,大数据(big data),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传统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信息。虽然说法不一,但在研究者们看来,大数据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就是4个“V”,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真实)。

但我们认为,除了以上四个特点,实际上,大数据与三个重大的思维转变有关[3],这三个转变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其次,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最后,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

大数据通常用概率说话,而不是板着“确凿无疑”的面孔,整个社会要习惯这种思维需要很长的时间,其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2.高校学生管理大数据

大学生从入学、学习、生活、毕业到就业等整个活动周期中,在各个信息管理系统如招生、教务、学生管理、餐饮消费、图书借阅、网络学习、上网、实验、考勤、晨练、实训、毕业设计、财务收缴费、设备使用、离校、就业等各个电子行为活动中留下了大量的记录信息。这些数据建设有助于将学生管理工作者从日常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解决运用传统手段难以获取各类统计数据的问题,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经过过程性和综合性的分析,找到学生各种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思考背后的逻辑关系,并做出恰当的教学、管理决策,这才能被称为高校大数据[4],如何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来有效服务高校学生管理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三、高校学生管理大数据现状与问题分析

虽然目前各高校的学生管理信息化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少数高校也开始尝试进行大数据利用的探索,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数据治理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利用高校大数据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存在很多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大数据管理混乱,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大数据管理体系

面对学校的快速发展和校、院两级深化改革,信息量的大幅度增长和数据的快速更新变化,而高校的大数据管理职能部门仍无确立,管理模式没有变化,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校大数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更加分散的信息处理和更新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从而导致了学生信息紊乱,数据一致性差,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给高校的大数据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大数据使用成效。

2.信息孤岛大量存在,数据质量差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各部门开发或购买了面向特定领域功能、基于不同技术和应用模式的业务管理系统,导致数据交换通用性较差,难以实现现有系统数据信息的集成共享,数据利用率较低。同时在数据录入与各系统间数据交换的环节中缺乏对数据质量的控制,经常出现数据维护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随意性等问题,导致数据的质量较差。

3.重视信息系统技术而非信息

如今的信息技术变革的重点在“T”(技术)上,而不是在“I”(信息)上,即国内高校大多重视业务处理系统(即OLTP系统、在线事务处理系统)建设,轻视在线分析系统(OLAP)建设的思路也影响了数据的质量,导致数据分析的数据建设得不到重视。现在,我们是时候把聚关灯打向“I”,开始关注信息本身了。

4.高校数据分析的传统思维影响

在很多高校,大多是通过调查问卷和样本数据来进行分析和推断,但是统计抽样其实只是为了在技术受限的特定时期解决当时存在的一些特定问题而产生的。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就像是在汽车时代骑马一样。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使用样本分析法,但这不再是我们分析数据的主要方式。

以上原因是导致国内高校在大数据利用与分析方面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其他如大数据利用的观念与意识、信息化素养、数据治理管理体制等多方面也影响到高校数据分析与利用。

四、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当代社会文明是建立在数据文明的基础之上[5],高校学生管理大数据平台应当是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有机系统,同时应该是“全样本”数据采集平台,必须融合高校所有相关部门的所有数据记录, 按照标准、规范、安全、高效的特征,整合到统一的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中,实现各部门数据之间的无缝交换、共享、集成,同时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明确部门的职、责、权,构建一个统一、完整、多层次、智能、安全、可靠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管理决策依据,促进学生管理与决策科学化。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管理,服务决策”的建设目标,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就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大学生管理简要介绍我们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1.建立决策模型

我们认为,整个高校学生管理大数据建设目标就是要合理地利用学生管理大数据,在满足学生管理部门需求的同时,也要为师生提供数据服务,为校级领导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即应具备多层次的智能服务功能,确保每一个层次的人员都要受益,才能促进有效决策[6],建立了金字塔模型,如图1所示。

按照分层原则,确立并通过若干个具体的且对实现学校学生管理目标有重要作用的关键业务指标(KPI)来实现分层决策支持,促进学生管理者科学决策。

2.建立大数据标准

为确保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有效积累,参照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学生管理数据子集”中的规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基础信息编码规范和数据子集规范,统一学生编码,确保学生的编码唯一;统一部门编码,保证部门编码的唯一;统一所有业务系统的数据编码,保证业务数据的准确;同时制订编码和数据的管理、更新、维护规范。由于高校校园网络认证计费、校园卡等的数据管理缺乏标准规范,根据学校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单独制定和扩展了学生电子行为数据标准,如校园卡、网络认证和设备使用等数据标准规范,今后计划提交并参与该类规范的制定。

3.建立大数据管理与使用规范

我校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大数据分析和利用过程中,重视和强调全员参与,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是数据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为此学校建立了一支数据信息使用和维护管理员队伍,如各个二级学院分管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及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同时建立了信息员管理制度,将全校各类数据责任到部门,专人负责,严格把关,统一数据录入管理,制定了数据维护的管理规范,对各部门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进行全面规范,确保数据动态唯一、准确及时。表1是我们建立的相关数据使用与维护规范——学生基本信息日常维护时序表,在该表中,明确了各个数据项的负责部门、负责人及维护时间频率。

4.建立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我们构建的大数据共享平台整合了全校所有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实现了大数据的一个显著特征——记录所有数据,包括教务系统、学工系统、科研系统、图书系统、人事系统、资产系统、校园卡管理系统和网络认证系统等所有与学生管理相关的记录信息,实现了各系统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了数据共享,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孤岛,使业务系统内部、系统之间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完成由数据源到数据集成再到数据分析应用的一个完整过程,为大数据的分析与统计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五、作用与成效

通过上面的探索实践,我们建设了高校大学生大数据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如下功能:

1.由宏观到微观,全面、动态、及时了解、把握全校学生整体情况

由宏观到微观、整体到个体,按“全校—院系—年级—专业、班级”逐级显示,全面、形象地展现了全校学生数量、各院系、专业、班级数量和构成(如图2),还包括未能正常毕业的学生数和其详细情况,以及学生个体的基本信息和在校期间的动态行为,包括基本信息、政治面貌、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奖助学金、奖惩信息、学团干部经历、参加社会工作、证书考试、科技成果、财务信息、图书借阅、校园卡消费、上网门禁等详细情况。

图2详实地展示了学生个人在校的所有信息,该数据使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一站式”地获取学生的所有在校相关数据,方便辅导员快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详细信息和潜在动向,发现问题并及时关注,彻底解决以往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各业务系统块状分割、合力不足的现象,极大方便了学生管理工作者,简化了工作,提高了管理与决策效率,同时这些信息也可服务于学生个人,甚至也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2.大数据异常预警,克服学生工作管理盲区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很难兼顾到所有学生,特别对一些问题学生的管理,容易产生疏忽和错漏。为了解决这类管理问题,我们设计了学生在校各类异常行为预警功能模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深度利用,实现如不在校预警、学业预警、贫困生预警、网瘾学生预警等,将存在异常行为的学生主动预警并告知学生管理工作者,以便及时关注到此类学生,从而可以提早及时发现各类问题,避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疏忽。

为实现预警功能,设计了我校特色的电子行为大数据分析与预警决策模式[7]。充分利用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每天所沉淀的数十万条学生各类活动的海量电子行为大数据(见图3),如校园卡消费数据、校园卡考勤数据、晨练、上机、实验、用水、电记录、校园卡借书信息以及上网数据(包括上网的地点、时间、时长、类型、金额等,不含具体网址、内容等个人隐私信息),构建主题数据仓库,形成多维数据集,并生成诸如每月全校校园卡消费排行榜、学生上网时间排行榜等各类“排行榜”,设置一些临界值(阀值)且反复修正,一旦达到临界值范围,系统自动发出警报(通过校园短信平台向相关管理人员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等),实现学生异常行为预警。通过排行榜,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学生的平均在线时长等去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是否正常上课,是否已经网络成瘾等。对学生加以正确有效的教育引导,防微杜渐。另外,通过掌握学生消费的整体情况,将学生个体的消费行为与之对照分析,如月总消费额、日消费额均在平均线以下,甚至每餐的消费额也大多低于平均水平,并且除了餐厅消费外,少有超市消费、网络消费等其他非必要消费,则基本可以认定为困难学生,再通过结合生源地和家庭情况等信息综合考虑来排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发放贫困生生活补助及助学金提供有力参考。这有助于领导层制定学生工作的管理目标和重点,帮助管理者及时做出反应,增加了管理的主动性,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做到了有的放矢,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思想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

3.大数据预测,优化科学管理

当我们将生活数字化、公式化及模型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大家都很相似,看上去很随意、很偶然,但却极容易被预测[8]。为实现管理者的科学和精细化管理,我们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核心功能——预测,如:各时间段学生在校活动人数预测,各时间段学生在各餐厅消费人数预测,各时间段学生在图书馆人数等。限于篇幅,下面以在校活动人数预测为主来介绍实现模型,利用数据基础仍然是上面提到的学生校园卡产生的各类信息、信息系统登录记录及网络认证行为记录,每个学生个体在以天为单位的时间留下各类电子行为记录,但凡有一次电子行为记录就等同于该学生在校,通过这种方式就真实、严格记录了学生每天是否在校的真实情况,虽然不能精确到百分百,但也确实能达到99%的精确率,这样就确实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特性——不求百分百精确,只求基本精确。这一预测数据,可以让学校管理工作者知道各个时间段学生在校活动的总人数情况,能够指导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提供合理的资源配置,如在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各个节假日等各时间段的水、电、制作餐食及宿舍安排等资源合理配置,既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可避免出现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比如如果“国庆节”的午餐做少了,不够学生消费,或者午餐做多了,造成明显的浪费等问题,通过大数据预测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为学校的管理现代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图4为学生在校活动人数情况。

六、存在问题与展望

我们的大数据平台不仅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极大地促进管理部门等相应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支持、信息提升、信息服务的良性互动,我们的实践成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公平、公正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分析基础,对推动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与价值。由于受专业人员少、技术能力较弱、数据模型建立难、观念意识薄弱等方面的影响,我们的工作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但通过实践与正向信息反馈,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研究的信心。今后计划在高校大数据分析的制度建设、管理规范、数据分析模型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推动高校学生大数据分析与教育治理工作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易鑫.教育如何玩转大数据[DB/OL].北京:中国教育报,2014年3月24日第5版. http://www.bshare.cn/burl?id=pxJMC.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72-110.

[3]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M].桂林: 广西大学出版社,2012:220-235.

[4]先晓兵,陈凤.挖掘大学数据价值,提升科学管理水平[A].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集(第一辑)[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88-209.

[5]张震,李丹霞,刘芬.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分析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系统模型[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2):47-52.

[6]沈锡臣,蒋东兴.高校信息标准系列文章之五《学生管理数据子集》的研制[J].中国教育网络,2007(5):56-57.

[7]宫剑,高亮.上海财经大学:提升数据质量之道如何让数据真正说话[J].中国教育网络,2014(1):71-73.

11.【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 篇十一

一、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大数据时代体现着开放、包容与科学, 企业管理人员要尊重大数据带来的科学变化,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能够结合时代变化的特点, 将大数据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 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实现数据平台与日常管理的紧密结合, 从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基于此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激励企业员工主动接触大数据, 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帮助学习。同时, 在大数据时代还要求企业能够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积极引进大数据管理系统, 淘汰落后的管理模式, 通过数据化的信息对企业的管理工作做出更加科学的评判与决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大数据平台, 通过数据平台呈现企业与员工的各种信息, 并在平台上设置相关的学习内容, 使员工能够通过数据平台了解自己和同事的工作情况, 以及企业的发展运营情况, 同时企业的发展运营情况, 同时企业也能够对员工的发展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二、创新人力资源规划开发, 激发员工工作潜能

大数据时代为企业查询员工信息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 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获得和员工相关的家庭背景、教育、工作经历等各种资料, 在此基础之上企业可以对员工做出更加科学的评判和分析。大数据时代要求企业在做出人力资源规划时要首先在大数据平台进行资料收集, 掌握每个员工的兴趣爱好, 目前的工作效率,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基本信息, 在信息掌握之后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计划。同时, 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管理者也要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 在分析结果之上做出科学判断。例如, 在企业需要进行部门轮岗时, 就需要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每个员工的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做出轮岗计划。具体来说, 企业要掌握员工在目前工作岗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同时考虑员工的教育背景, 在职期间同其他部门的交流协调情况等信息, 将这些基本信息整合形成一个信息集, 对信息集进行量化分析, 从而使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更加具有针对性, 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完善企业招聘培训体系, 增强用工科学性

大数据时代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招聘与培训体系的不足,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结合大数据平台的优势, 创新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体系。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 企业可以设置一套完善的招聘信息系统, 在招聘之前将所要招聘职位的条件录入信息系统, 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简历筛选, 从而减少招聘工作者需要海量阅读简历的烦恼。其次, 在筛选简历完成后, 招聘工作者可以再次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余下的求职者进行信息搜集, 详细查询其基本资料, 防止简历作假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也是进一步选取优秀求职者。第三, 在培训工作上, 在培训开始之前, 管理者需要通过数据平台对每位求职者目前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解,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目前公司对人员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在此基础之上做出培训计划。最后, 在培训完成之后, 企业也要积极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分析, 收集员工在培训期间的表现以及最终的培训效果, 从而为下次培训提供经验借鉴。

四、科学设计绩效薪酬体系, 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要注重利用数据平台来进行岗位分析, 从而使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更加有据可依, 更具有公信力。具体来说企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利用数据平台制定一套绩效考评指标。在绩效考评指标设计中要注意不能一概而论, 而应该根据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特点不同制定具有差异性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过程中, 管理者要注重征集员工的意见, 而不能一味独断专行。同时, 在绩效指标制定完毕之后, 管理者也要及时将考核指标上传到数据平台方便员工查阅, 这样有利于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遵照绩效指标,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 在薪酬设计上, 由于制定了绩效考核指标, 管理者在进行薪酬方案设计的时候要依照绩效考核指标确定每项工作的薪酬标准。同时, 将薪酬标准放置到数据平台上以方便每位员工进行查阅。在拥有这两项标准后, 企业在进行薪酬发放的时候要严格遵照标准进行, 提高绩效评比和工资发放的透明度。

时代在不断进步,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在大数据时代下, 企业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将大数据平台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无缝衔接,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 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求管理者能够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 正视大数据的积极作用, 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

摘要:本文论述了大数据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马春丽.浅析现代企业劳动工资与薪酬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5 (04) .

[2]王凌云.现代企业劳动工资与薪酬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4 (15) .

[3]钟慧明.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与劳动工资管理[J].中国投资, 2013 (S1) .

12.大数据发展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篇十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大数据发展领导体制。

将X国家大数据(X)综合试验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区大数据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领导X国家大数据(X)综合试验区的筹建工作,统筹领导、协调全区大数据建设与发展工作,研究审议发展规划、行动纲要、政策措施、重点项目布局等重大问题。

组长由管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相关大功能区和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根据工作需要,可将驻区有关科研院所、大数据重点企业纳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新组建的大数据工作机构。

二是明确发展方向,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X年X月,出台了《X西海岸新区(X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立足“五个一”,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绘就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路线图”。

按照规划,新区将创建一个综合试验区、培育一个基地、建设一个试验场、设立一个中心、打造一个高地,以大数据作为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形成彰显X地方特色、产业生态链完整、创新驱动能力强、发展动能足、支撑保障能力突出的大数据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优化机构设置,组建大数据发展工作机构。

整合区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相关人员力量,组建新的区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全区电子政务工作,根据授权或委托负责有关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3.【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 篇十三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以赴瞄准“两战赢”。精密智控指数绍兴地区第一,建立重点人员信息摸排底库,大数据分析研判18.2万余人次。做好市综合服务点“健康码”转码技术支撑工作,共转码91600人次。积极赋能专班工作,组织运营商精准发送招工信息100余万条;

利用复工系统备案企业超1.8万家,白名单申请超7万;

积极参与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数字安防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云科技等9家企业进行招商选资、人才引进洽谈。

(二)全面推进政府服务在线化。持续提升“掌上办事”水平,完成“一证通办”系统迭代升级,可调用涉民证照信息56个,涉企证照信息14个;

完成“诸事通办”小程序22个应用对接和接入。不断优化“掌上办公”品质,完成会议人脸签到、网上请假、晾晒台等一体化提升。助力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部署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系统上线,上线非涉密事项454项,100%实现网办。3个多业务协同应用入选省多业务协同“观星台”。

(三)全力推动社会治理智慧化。统筹推进数字诸暨建设,20只信息化项目完成13只,其余7只正在实施。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创新中心建设,初步完成创新中心三楼功能布局设计、数字驾驶舱分级指标梳理等工作。推进政务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完成“雪亮工程”总平台建设,接入视频点位28334个,打通绍兴市“雪亮工程”总平台。推进县域治理数字化建设,统筹整合12345、96345、政民e线、110应急联动平台等社会治理系统数据,以“诸事我呼”为载体将“基层治理四平台”延伸至社区。

(四)全面完善大数据体系。积极谋划数字诸暨“十四五”规划,谋划制订项目管理体系、数据治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可视化体系等顶层设计。完善大数据平台,发布《诸暨市公共数据资源目录(2020版)》打通绍兴数据共享平台接口300余个,完成55个部门数据接入,建成13个分类数据仓,归集数据60亿余条,完成十大重点领域数据归集。开展政务信息化项目预审,完成信息化项目预审184只,累计节约政府资金4100余万元。

(五)不断深化固本强基工程。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体中心党员干部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深学笃行、知行合一。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始终把从严治党与大数据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进一步加强项目全流程风险防控,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加强机关清廉建设,扎实开展廉政教育活动;

严格落实“两学一做”,践行“三服务”,发动全体中心成员参与战“疫”行动,宣传推广“不见面”服务,牵头举办“数智诸暨”沙龙活动,努力创建“勇做数智先锋,赋能诸暨发展”党建品牌,争做机关党建排头兵。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城市大脑建设,以场景化多业务协同为重点,持之以恒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的“诸暨样板”。

(一)充分发挥牵头协调职责,持续推进数字诸暨建设。

1.统筹数字诸暨信息化项目规划。健全完善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根据数字诸暨三年行动计划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重点,强化2021年数字诸暨信息化项目统筹力度,助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抓好数字诸暨“十四五”开局之篇。

2.强化数字诸暨信息化项目协同推进力度。强化专班运行,完善项目工作清单,充分发挥各项目需求部门主体责任作用,全力做好项目实施进度及建设质量把关,加强条线对接,积极开展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创新项目或试点申报。

3.加强数字诸暨信息化项目评审、评估标准。制订项目预审管理办法,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管理机制,迭代升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全流程管理平台,实现在线受理、在线流转、全程留痕,全流程可追溯;

制订项目绩效评估办法,编制年度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报告,提升项目绩效管理水平。

(二)切实加强业务协同,持续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1.完善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指标评价。根据省、绍兴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完善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业务应用成熟度、应用支撑整合度、公共数据共享度、基础设施融合度等维度设定评价指标,加强各部门(单位)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亮晒,持续推动我市政府数字转型工作。

2.开展电子证件业务场景使用。结合个人数据宝,推广“诸事通办”平台,进一步拓展应用业务场景,重点围绕交通、文旅、住宿等便民服务领域深化“诸事通办”在各场景上的使用。同时,优化证照使用体验,在线推出驾驶证换证、居住证、行驶证(年检提醒)等证的到期提醒服务。

3.优化政务服务2.0使用体验。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两个80%”的目标。围绕事项标准化程度、服务效能、办事体验、办件归集数量质量及时性等方面做好政务服务2.0相关工作,重点聚焦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奖励、行政给付、其他行政权力6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接入政务服务2.0比例达到80%,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网上受理率达到80%。

4.持续推进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事项梳理,推动部门办事、政策协调、审批协同、要素保障、考核督察、材料报送等在线办理全覆盖,力争实现适宜网办的非涉密事项100%网办。优化运行流程,进一步整合申请表单、精简办理材料、压缩办理时间、优化办理流程,力争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实现国土空间规划、部门权力事项动态调整、政府集中采购等机关内部“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5.全力推广浙政钉2.0平台。“浙政钉”2.0人员激活率达到100%,用户活跃率达到60%以上。着力推进政务协同应用整合,鼓励部门上架优秀应用,提高应用点击量,鼓励跨层级,跨部门应用的整合开发。下架无人使用的“僵尸应用”,提高浙政钉应用的整体质量。

(三)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助推县域治理现代化

1.健全城市大脑通用平台能力。构建涵盖全面感知网、电子政务网、通信网络和计算存储资源的集约化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打造共性技术能力支撑平台,整合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视频共享、融合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能力,具备提供开发智慧应用的通用、便捷的工具能力。

2.完善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遵循“五位一体”“平战结合”理念,结合创新中心的“指挥、治理、服务”三中心功能定位,全面展示诸暨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核心指标与平安、发展(如市场活力指数、融杭接沪开放指数、科技创新指数)等主要指数,开展数据专题分析,辅助决策指挥。

3.合力推进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依托城市大脑智能中枢、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指挥调度中心,创建一批涉及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的场景化多业务协同治理应用,提升应急协同指挥、城市治理、在线服务、大数据运营等一体化能力,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四)不断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持续提升数据开放水平。

1.健全数据治理体系。统一大数据平台架构、数据标准、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数据运营管理。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一致性、唯一性和关联性等,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数据质量治理工作,为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应用提供支撑。

2.加大数据开放力度。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分权限分层级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

以城市管理、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动“可利用”公共数据有序开放,鼓励支持个人和企业利用绍兴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进行深入挖掘和大数据综合分析。

3.加强公共资源统筹。推进全市机房整合,统一政务云服务租赁,继续完善ipv6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全市视频监控统一规划整合,实现公共安全视频资源状态清洗、信息完整、权限可控、资源共享。

14.【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 篇十四

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办学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在校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而且部分高职院校还采取了二级分院管理。甚至有些学校专职学生思政辅导教师和学生的比例达到1:300至1:500。另一方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范围大、任务多, 所涉及的包括从学生招生、入学, 以及大学期间日常教学活动, 一直到毕业信息管理等等。因此即使有班主任的配合, 各专职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仍然非常大。

因此借助信息化手段, 逐步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数据支持从现有以Excel文件零散管理数据向信息化综合管理转变, 并以此推动思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2业务需求

2.1需求分析

1、数据信息

学生工作系统研究以作者所在的高校为代表, 研究高校学生信息的组成部分。以我院的学生信息为例, 学生工作中涉及到相关信息有以下若干类型:学生基本信息、班级信息、日常教学信息、党团组织信息、奖惩信息以及毕业生信息等等。其中的每一大类中都包含不同侧面的分类信息, 具体展开如下图所示。

2、用户角色

相关数据主要面向思政教师, 包含学生处专职教师、二级分院/系部的思政书记以及辅导员教师, 数据的维护工作主要由二级分院/系部指定的辅导员教师负责, 其他教师只能查询数据。

3、数据信息的操作

高校学生 (工作) 数据信息, 主要以查询和展示为主。但是数据也需要进行导入、添加、维护等工作, 但频率相对较低。同时,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 需要实现以年级、专业等不同纬度进行班级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

3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关键问题

1、对二级分院/系部的学生工作管理进行较为全面的业务分析

能否为二级分院/系部学生工作提供一个实用的学生档案信息管理, 有必要对前述的相关需要在各个二级院系/系部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 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数据展现为支持。

2、保证本系统和当前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保持数据同步

大多数高校信息化往往从教务教学系统信息化开始, 教学管理系统往往拥有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学生、教师等高校基础数据信息。因此有必要通过中间件实现高校信息的数据交换, 保证本系统的基础数据和和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实现数据同步更新。

3、实现多种查询方式

以往系统提供的查询手段往往以web方式, 但随着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信息的移动化逐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非常有必要提供基于手机的查询方式, 比如Android手机客户端, 这样可以方便思政教师随时随地查询学生的相关信息。

3.2技术路线

本项目采用.NET技术开发web项目, 采用Java技术体系进行项目开发。

1、本项目Web采用基B/S方式, 提供前端信息展示和后台信息管理两大部分:“前端信息展示”亦为表现层,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hotoshop软件进行页面设计然后进行切片, 采用CSS+DIV技术进行界面布局;“后台信息管理”应用visual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 采用.NET技术开发业务系统, 以三层架构为体系结构进行业务模块化设计, 同时应用常见的开源软件加快系统开发。

2、数据库设计方面, 以业务对象不同侧面作为分析对象, 采用power designer进行数据库建模, 并将模型导入到SQL Server2005进行数据库构建和实现。

3、Web管理系统部署和发布到Win2003操作系统下IIS。

4、手机端软件, 应用Eclipse开发工具, 采用Java技术和Android SDK进行Android智能手机项目开发, 支持Android 2.2及以上版本。

3.3系统设计

根据前述需求分析以及针对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我们对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构建, 分解成业务系统, 支持系统, 基础数据系统三个部分具体如图2所示

1.业务系统

根据二级分院/系部学生工作较为深入调研需求, 了解相关二级分院/系部提出对学生工作中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主要归类整合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学生个人信息、学生班级信息、学生日常信息、组织信息、奖惩信息、毕业生信息等等。

2.支持系统

(1) 数据导入导出技术

针对需求所知, 二级分院/系部学生工作不仅繁杂, 而且繁多, 单单通过人工手动输入就会出现数据完整性不够以及造成老师工作量多。针对该问题我们采用了具有容错的功能特性的“数据导入导出”技术, 对学生数据信息整理、导入、汇总和导出等操作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也确保了数据完整性。

(2) 用户权限管理

根据项目的实用价值, 为了不同二级分院/系部能应用本系统, 我们提供一个基于RBAC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 即单点登录模式下的不同应用系统下的用户和权限的综合管理系统用户权限。该项技术能让项目在不同二级分院/系部进行全面使用以及不同角色, 不同用户之间使用管理, 包括用户所拥有的访问权限。同时也解决了一个项目只能应用到一个二级分院/系部所导致的局限性和不同角色访问所查询不同数据信息。

3.基础数据系统

主要提供了用户管理, 单位部门信息管理, 权限角色管理, 应用程序参数设置, 通用数据字典管理等。和我院现有“正方教学管理系统”数据的数据交换服务, 以满足系统数据整合和当前数据库保持同步要求。

其中通用数据字典管理为业务分析中业务数据提供数字字典服务;为应用程序的客户端程序提供调用服务;为每一个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字典管理服务界面, 提供综合服务。

4.数据接口

数据接口包含系统和教务教学管理系统之间的学生数据交换标准和数据交换操作接口。

5.提供web和Android手机两种数据查询方式

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教师不同角色对项目数据查询, 我们提供了web和Android手机, 用户不仅仅可以同通过web系统查询数据, 也可以通过android手机客户端查询本项目提供的数据, 方便用户及时并快速查找或查询所需的数据信息。

3.4系统开发和实践过程

本系统的研发过程, 是以浙江工贸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教师为主导, 计算机和软件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程参与到项目开发的全过程, 包含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界面分析和设计、编程实现、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而本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 如高校基础数据平台、手机客户端平台也参照了该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验证了在应用型高校中, 提升计算机类学生科研能力, 进行真实项目开发是一条有效的实践路径。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高校的二级分院/系部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的研究和分析, 以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从入学、日常教学生活, 直到毕业信息管理等学生信息相关信息的模块内容, 设计了一个基于实现用户权限管理和集成多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期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 能为高校二级分院/系部及专职思政辅导员对于学生信息管理工作上带来一定的便利性, 同时基于该系统的实现为高校二级分院/系部学生教学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连卫钰.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系部学生管理体系的构想.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6 (06)

[2]张笃川.浅论高校系部学生管理的策略选择.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06)

[3]李忠华.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下系部学生管理创新研究.职业教育研究, 2012 (03)

[4]韩银锋.基于Web的高职学校系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西安理工大学, 2007 (10)

15.【数据管理员工作职责】 篇十五

关键词:县级;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更新

目前,随着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深入,各地普遍建立起了城乡一体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覆盖了本区域内的所有地籍信息,但是,由于地籍管理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而縣级国土部门技术力量有限,不能够做到及时更新,难以保证地籍管理信息数据库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1、目前县级地籍管理信息数据库更新方式

目前,在县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地籍管理信息数据的更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权委托给中介单位来进行更新,将数据库权限放开给中介机构;另外一种则是由国土资源局内的直属机构进行更新,数据库的权限也没有加以限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方式存在不少隐患。

1.1数据的安全性不能保证

地籍数据库汇总包含有大量的机密信息及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地形要素、地理坐标、公民个人信息等,能否保证信息的安全是地籍数据库的重中之重。如果不对数据的权限进行限制,完全由中介单位或者局直属机构进行直接更新的话,会面临信息泄露的问题。

1.2数据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地籍数据库建库有着严格的规范标准,对建库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普遍较高,在初始建立数据库时,由于采取整体建库方式和公开招投标进行采购,可以吸引到大型的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来完成数据建库。但是,在数据更新阶段,由于更新范围小、收费较低,很难吸引到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来更新,而由于区域优势、发展前景等条件的限制,在县一级区域内又普遍缺乏高层次的人才,这就势必会造成了地籍数据库更新时的质量与初始建库时质量不可同日而语,最终会导致整个数据库质量的下降。

1.3数据的时效性没有保障

数据的动态性是地籍数据的一大特色,可以说地籍数据库一直处在变化中。为确保地籍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数据更新对时间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由于县一级技术力量的限制,地籍数据的更新往往不能够及时跟进,造成了地籍数据库中的数据滞后于现实的变化。

2、工作流数据更新流程

为了确保地籍数据库的质量和实效,结合县级国土资源管理层面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考虑从工作流出发,以数据的有效更新为目的,以地籍管理工作流为主线,以数据安全为特色,建立起县一级地籍数据库更新模式。整体更新流程如下:

2.1确定更新范围并发起更新申请

在更新发起之前,首先要确定本次更新的目标任务,具体包括更新的范围(宗地、地籍子区、地籍区)、更新的内容(地类图斑、地形要素、地籍要素等)。任务目标确定后,更新人员要及时向数据库管理人员发起更新申请,提交数据更新需要的矢量数据及材料。

2.2接受申请并检出更新内容

数据库管理人员在接到更新申请后,及时对提交的矢量数据及材料进行审查。审查无疑义后,按照更新的范围及内容,将数据库中需要更新的数据检出,生成数据更新矢量数据包。

2.3数据测量及数据建库

地籍测量人员按照更新范围对需要更新范围内地形要素、地籍要素及地类要素进行修补测生成测绘成果。数据处理人员利用ArcGIS或者其他地理信息系统对测绘数据进行编辑处理,建立起符合数据更新格式要求的数据更新包,及时将数据更新包检入数据前置库,提交数据库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审核及入库。

2.4数据审核及入库

数据库管理人员对测绘人员提交到前置库中的数据更新包利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质检功能对数据包进行质量检测,检测通过,直接入库,检测不通过,将数据包退回给数据测绘人员,由测绘人员重新进行数据处理及建库。

2.5数据更新成果反馈

数据更新完成后,数据库管理人员要及时将更新结果反馈给申请人员,同时将更新结果通知其他相关部门,以便于进行土地登记等下一步工作。

3、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其中,更新申请模块负责实现对数据库更新的申请,及时将更新申请传输到管理人员处,此模块可以开发给申请更新人员使用;数据检出模块负责实现更新数据的检出及下载,将预更新的数据范围从数据库中复制下载出来,交给测绘人员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此模块由数据库管理人员管理使用;前置库模块负责实现更新数据包的的上传服务,此模块开发给数据处理人员使用;数据更新模块负责实现数据的最终更新,信息反馈模块实现更新信息的及时反馈,这两个模块也是由数据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使用。

4、结论

本文针对县一级地籍数据库的更新方式,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的地籍数据库更新方式。基于工作流的更新方式由地籍数据管理人员全程对更新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不但保证了数据更新流程的顺畅,更保证了数据的质量,从而确保了地籍数据的质量,保证了数据库的现势性。

参考文献:

[1]刘德儿等;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机制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第1期

[2]熊湘琛,张新长,曹凯滨;城市基础地形数据增量更新研究[J];测绘通报;2009年第3期

[3]彭涛等;城镇地籍数据库更新方案研究[J];测绘标准化;2013年第1期

上一篇:初中物理老师旷工检讨书下一篇:劳务公司注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