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凝聚合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共4篇)
1.抢抓机遇凝聚合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篇一
抢抓机遇 凝聚合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_ _调查研究_兴山县发展和改革局
首 页专题报道图片新闻荣誉殿堂
| 机构职能 | 发展动态 | 计划规划 | 项目建设 | 机关建设 | 经济运行 | 调查研究 | 办事指南 | 政策法规
| 视频在线 |
-领导简介
-领导分工
-职能介绍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医改动态
-文件传递
-上级文件
-本局文件
-系统文件
-产业规划
-中长期规划
-专项规划
-计划
-项目规划
-项目申报
-项目审批
-项目督查
-荣誉殿堂
-机关党建
-廉政建设
-文明创建
-活动掠影
发表日期:2009年3月10日共浏览248 次字体颜色:选择颜色 黑 色 红 色 黄 色 绿 色 橙 色 紫
色 蓝 色 褐 色 墨 绿 深 蓝 赭 石 粉 绿 淡 绿 黄 灰 翠 绿 综 红 砖 红 淡 蓝 暗 红 玫瑰红 紫 红 桔 黄
军 黄 烟 灰 深 灰 灰 蓝【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抢抓机遇 凝聚合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我县消费总量有限,出口产品单一,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项目是投资增长的载体,没有项目,投资就失去了根基。实现十二届县委提出的各项目标,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兴山,最终要靠项目来支撑。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增强项目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聚合力,优化环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当前项目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总体看好的宏观环境和战略机遇
未来较长时期,全球经济仍将处于上升周期,我国也将充分利用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采取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迅速推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调整水库移民扶持政策,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特别是国家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需要加强的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生态环保等薄弱环节,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这些都将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对我们这样一个地处中西结合部的山区库区县而言,无疑是加快项目建设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随着三峡工程的即将建成,宜昌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省城附中心城市建设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将发挥和日益显现出来;湖北“两山一江”旅游纵深开发和加快发展磷化工产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增添了我们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新动力;沪蓉高速、神兴旅游公路和峡口、高阳的水陆码头建设,将形成更加便利的交通网络;兴发博士后基地和工程中心的挂牌,为全县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境内相对富足的矿产、旅游和林特资源,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积累,都为我县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来临,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时机和条件已基本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1、前期工作滞后
项目建设有其内在的规律,项目前期工作从项目建议书到初步设计,也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必须一环扣一环。可以说没有必要而充分的前期工作,就没有项目。从全县目前的项目工作情况看,项目储备严重短缺,前期工作往往停留在嘴上,说的多,经过分析论证能够纳入项目库的少,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坐而论道,嘴上谈兵;有的部门甚至提不出项目,等着上级通知报什么,才匆匆忙忙编一个,往往层次低,质量差,不切实际,无法操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有的边设计、边施工,随意性很大;有的项目超规模、超概算现象严重;有的项目竣工后不能按时验收,不能交付使用;有的生产性项目建成后,长期不能达产,有的产品没有竞争力等等,都是由于缺乏科学论证,对市场、资源、能源、原材料等分析研究不够造成的,换言之,就是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造成的。
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划滞后。部分专项规划层次低、质量不高,操作性不强,有些规划纯粹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差使,规划与项目脱节,不能转化为实施计划。二是对前期工作的认识不统一,重视不够。除部分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项目必须达到要求的前期工作深度外,其它项目能按程序分步完成前期工作的不多,往往不愿意花钱做前期工作,凭立项批复就办理了所有审批手续,甚至先开工,后补办。有的干脆凭经验办事,凭关系办事,出了问题,才回过头来重新做前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前期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没有必要的预算,没有固定的来源,靠东拼西凑,靠求情说好话。导致有些项目半途而废,有些项目因没有经费做前期而望洋兴叹,错失良机。四是监督处罚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得力。对不按程序开展前期工作的,督查不力,处罚不到位、不及时,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度大。
2、基础设施落后
一是交通“瓶颈”制约一时难以解除。移民复建公路还不到位,出口公路等级低,质量差,境内路网改造工程难度大,进度慢。水陆码头不配套。沪蓉高速的建成还有待时日,兴神旅游路还正在建设过程中。全县交通运输落后状况的根本改善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二是园区建设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县是全市唯一没有开发区的县,无法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严重制约着对外招商工作。县委政府虽然已经提出了建成省管开发区的目标,但目前关于园区建设的审批还未解冻,还得耐心等待。
三是电力供应仍然紧张,输变电设施还和发供电体制有待完善。
3、项目用地、环境保护压力大
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复建工程二次占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大量减少,特别是条件较好的地段被大量征用,目前新上项目用地不仅审批严格,而且选址困难。我县目前的工业主要是资源型、高耗能、有污染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工业,而又地处三峡库区敏感地带,随着世人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出台,使我县项目建设受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充分认识项目建设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项目强县”战略意识,进一步增强推进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经济社会的一切矛盾都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靠什么?对于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且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不发达县而言,发展就要靠项目。没有项目,总量就起不来,规模就上不去,结构优化升级就无法实现,“强县富民”、“两个走在前列”就是一句空话,矛盾和问题就会层出不穷,积重难返。
当前的宏观政策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机遇千载难逢,但也稍纵即逝。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项目工作为抓手,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项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全方位推进项目建设
当前全县项目建设应立足于特殊的区位和现有的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建设为重要突破口,依托大公司、大企业,以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建成“全国精细磷化工大县、库区特色经济强县、全省旅游文化名县”为总体目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做好省管开发区的报批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和技术合作,激活民营资本,高度重视专项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政府性投资,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三)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增加项目储备
项目开工建设必须符合“6项必要条件”,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按规定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按规定开展用地预审,依法完成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并领取土地使用证;按规定完成环评审批;按规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符合信贷、安全管理、城乡规划等规定和要求。“6项条件”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方向和重点。今后国家将逐年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投资,重点支持农业、社会公共事业、生态环保及高新技术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项目时,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和“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是广泛建立同上级部门、大中城市、大企业集团、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密切联系,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掌握项目信息。
三是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随时注意规划修编,保持规划的动态发展。专项规划要突出重大项目研究,并及时跟踪,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上级乃至国家发展版块。
四是尊重项目报批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项目前期工作从立项到开工有其固定的程序,要对应编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并要求达到相应的深度,必须一环扣一环,否则就会错失良机。国家为落实企业自主权,将过去的项目审批制已改为核准制和备案制,这只是审批程序的简化,并不是前期工作的削弱,相反,审批程序越简化,前期工作越显重要。因为企业投资的成败,取决于项目前期工作是否规范、论证评估是否科学。
五是项目选择既要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富于预见性;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避免盲目性。
六是要确保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项目前期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没有必要的经费,前期工作就无法开展。必须抓紧研究前期工作投入机制,政府要有预算,企业要建立前期工作基金,业主要敢于举债,否则,重视项目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中部崛起政策机遇,调整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完善优惠政策,组织精干队伍常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确保每年有2-3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兴山。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引导,积极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在市场准入、税费、融资、用地、用电等各方面提供优惠,努力激活民营资本。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生态环保和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要做好基础工作,积极向上申报衔接,争取纳入国家、省计划笼子,获取国家、省、市更多的资金支持。部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竞争性行业的建设项目,要加强银企合作,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县财政要在保稳定、保运转的前提下,逐步加大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力度。同时要进一步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合建”机制,将各种渠道的项目资金归类捆绑,一家牵头,相互配套,各记其功,发挥最大效益。
(五)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营造项目工作的良好环境
一是要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继续推行领导联系重点项目、一个项目一个专班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成立、调整充实县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形成重点项目领导牵头、部门主抓、专班落实的项目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加强项目建设的督导检查。重点项目
要逐一落实考核目标,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坚持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通报,一年一考核,年终结硬账。
三是密切配合,跟踪服务,切实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县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执法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及时协调处理有关矛盾,解决好项目建设的各种困难,做到监管到位、服务到位,杜绝“三乱一卡”,提倡跟踪帮办、急事急办。
四是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追究制,决不允许弄虚作假,流于形式。切实加强项目管理综合执法,坚决整治假借资质、违法招标、层层转包等不良行为,规范建筑市场管理。
五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把好项目选择关,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和专家评议制度,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探索和逐步推行“代建制”,健全监督防控体系,加强跟踪管理,实施全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县发改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1017]
· 局长辅导讲座:发改局如何贯 [817]
· 长江流域水污染情况 [672]
· 兴山县2009年一季度服务 [58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关闭
2.抢抓机遇凝聚合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篇二
2015年, 临夏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目标, 立足民族特色优势, 在推进牛羊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方面取得一些成效。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资金扶持, 夯实产业发展后劲。临夏州出台了加快富民产业培育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等政策, 对新增牛羊能繁母畜、饲草开发、规模养殖、合作社建设等实行补贴。落实各类项目资金1.1亿元, 带动项目实施主体投入资金2.2亿元。协调金融机构通过“公司+农户+担保”的授信模式, 为226个养殖场 (小区) 发放双联惠农贴息贷款11.84亿元;利用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发展畜牧养殖, 全州发放互助社借款3.8亿元, 惠及农户4.92万户, 使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二是科技支撑为主导, 做大做强养殖基地。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 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109个、累计达到1 460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 713户, 累计达到4.12万户, 牛羊饲养量达到310.85万头 (只) , 增长7.49%, 全州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4.9%, 牛羊良种化率分别达到72%、74%。积极开展秸秆饲料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成广河寺后子、临夏县众新2个玉米秸秆饲料加工配送中心, 在满足当地饲草需求的同时, 开始销往青海等牧区, 全州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71%, 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保持在99%以上, 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提升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提升龙头企业发展水平。康美、清河源、燎原等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开展民族地区现代牛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示范创建, 举办“清河源杯”农产品交易会、赛牛相牛会, 参加国家农产品博览会等, 建设标准化规模肉牛繁育基地, 强化订单收购, 不断扩大产品营销网络, 新增销售网点近2 000余家, 品牌效应发挥更加显著, 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全州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0%。依托“东乡手抓”著名商标, 鼓励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建设“手抓羊肉”专卖店, 仅2015年全州新增“手抓羊肉”专卖店120多家, 日销售优质肥羔2 160多只。据统计, 2015年, 临夏州省级以上大型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 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为壮大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
四是突出示范带动, 提升产业扶贫成效。认真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对有一定资金和养殖技能的贫困农户,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自主发展, 形成了“龙头企业+养殖场 (合作社) +市场营销”带动发展模式, 大型龙头企业平均带动农户在3 000户以上;对有劳动能力, 但缺乏资金和养殖技术的贫困农户, 以养殖合作社为纽带, 以资金、实物和劳力等形式入股分红, 涌现出了“养殖场+合作社+农户+市场”带动发展模式, 规模养殖场平均带动农户20户以上。全州80%左右的农户参与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并受益。
3.抢抓机遇推进奇台农场城镇化建设 篇三
奇台农场一0九社区五连刘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之一,提出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强调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奇台农场作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应全面贯彻《决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城镇化作为加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途径,努力打造城镇这一承载工商业发展的载体、蕴含文化的容器,构建加快发展的大舞台,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其实,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不能看出城镇化就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一、统筹发展,彰显特色,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要以硬件建设为重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建设不同的特色城市。要结合实际开展试点,建一批明星社区,推动小城镇建设;以“三清”、“四化”、“五改”为主要内容,加强连队、社区治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不断加强社区建设工作,加大社区基础设施投入,迅速增强社区综合功能、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连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场一体化进程。
二、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前提
要找准推进城镇化的定位和方向。应紧紧抓住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和对口支援等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带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交通、生态、资源等优势,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奋力推进中等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跨越,努力在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东三县的交汇处营造中部崛起的新支点,建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布局合理、等级协调、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区域经济带动中心。
三、科学管理,塑造形象,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对居民的城市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规范城镇居民的行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营造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氛围。以建设宜居城市和节约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美化、亮化和绿化工程,集中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兴建广场、游园、绿地和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设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城市个性,体现人文关怀,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四、强化领导,更新观念,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保证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一是要认识到位,应全面加深理解城镇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成效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要领导到位,应成立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的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城镇化工作合力。三是要把城镇化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强监控,强力推动。四是要重点突出,采取搞好城乡规划修编;搞活城镇经济,增强城镇发展后劲;拓宽投资渠道,探索城镇建设新路;整合行政区域,优化配置城镇化发展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等措施。
五、多头并举,改革创新,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
城镇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市场化带动城镇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走以城镇建城镇、以城镇兴城镇路子,逐步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经营意识,从整体上运作城镇经济,使资源配置从城镇的内部转向更大区域范围。综合运用城镇的土地资源、地域空间、城镇功能、经济容量、城镇环境、城镇形象等经营要素,实现资源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统筹推进道路、供排水、供暖、园林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和工业、商业、住宅及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打牢产业基础,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不断发展城镇经济,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应充分利用建设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现有企业嫁接改造、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商贸流通、大市场、大商场、旅游、文化、教育等,实施全方位招商引资;依托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产业链式化、聚集效应大、新创造就业机会多的项目,做大做强重点骨干企业;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新型物流企业。
六、重点突出,打造中心,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4.抢抓机遇凝聚合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篇四
凝聚力量谋跨越 加快街道融入城市发展圈步伐
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的起步之年,新起点要有新目标,新征程要有新跨越。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任务,大张旗鼓表彰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动员街道上下认清形势,明确路向,抢抓机遇,凝聚合力,奋力开创振兴街道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们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取得扎实成效的一年。街道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战略部署,按照年初既定的“一年有提升、两年大变化、三年见成效”的工作目标,和把街道打造成为新型投资集聚区、新型商贸服务区、新型幸福宜居区的工作思路,合力攻坚打好创优环境主动仗,奋力拼搏做好转型发展大文章,全力以赴唱好改善民生主旋律,推进了全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协调持续发展。全年农村经济收入达到7.7亿元,同比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810元,同比增长12.4%;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49.94亿元,同比增长22.7%;完成工商税收5.2亿元,同比增长27.1%。街道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化、民生殷实的良好局面,较好
实现“一年有提升”目标,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两年大变化、三年见成效”起了好步、开了好局,为迈上“十二五”新征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突出重点抓转型,项目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培育和引进新型工业项目,工业经济增量提质。投资96亿元的全州一期项目奠基,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年可实现利税5亿元。投资9.2亿元的科技公司20万吨减粘装臵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3亿元,利税1.2亿元。投资89.9亿元的铝业公司15万吨氢氧化铝项目一次性试产成功。市第三热源厂正式供热。积极培植和上马效益农业项目,农业经济创新创优。投资1700万元,建成养殖场两座,年可出栏肉驴500头、肉牛800头。积极扶持第三产业项目,商贸经济蓄势发展。投资5亿元的物流园运输车辆投入运营。投资2100万元的生态庄园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
立足高点抓规划,环境优化成效明显。切实加大造林绿化建管力度,着力建设“绿色街道”。全面巩固境内主干路通道绿化工程,辖区内1600亩通道绿化任务全面完成。实施农田林网建设10公里。实施园林式村庄、学校、企业绿化工程6处。全街道共投资958万元栽植大小树木8万余株,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力建设“清洁街道”。街道、村两级投资420万元,大力实施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全面清除村内垃圾、煤泥,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同时,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成立专门机构,树立了卫生整洁、规范有序的农村新风尚。切实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奋力建设“宜居街道”。我们聘请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我市城镇化建设整体规划思路,投资520万元对全街道进行高定位、高标准的城镇化整体规划,科学划分街道建设布局,合理确定街道发展功能。按照
三条南北主轴线,从西向东划分为居住区、商贸区、工业区三大发展板块,为今后全街道科学有序发展搭好框架。街道、村共投资800余万元,实施道路硬化、村级活动场所改善、农民公园改造、饮水工程完善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民生抓保障,社会事业推进有力。大办教育,教育事业开创崭新局面。全年拿出10万元奖励优秀教师56名、优秀学生15名,中考考试成绩前进了3名,获得了市教学成绩进步特等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力度,加快集中办校步伐,我们采取上级补一些,办事处自筹一些、社会捐助一些的办法,铺开投资1800万元的中心小学建设工程、投资600万元的初中教学楼建设和宿舍楼加固工程。这一举措将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在这里,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我们的企业家面对经济形势不景气、自身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甚至出现停产无效益的情况,发扬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为大家的风格,纷纷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业;各支部、村委,各驻街道单位以及街道办事处干部,村干部、老干部及社会有识之士也纷纷踊跃捐款。全街道共接受捐款4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学校建设工程进度。突出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配齐配足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新聘任30名医疗卫生人员,实现全街道村村有标准化卫生(院)室,有效方便农民就医就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纵深发展,参合农民达14122人。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参保人数达到4319人,实现参保率42%。农村低保人数达887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26万元,实现了社会保障工作协调发展。
多措并举抓和谐,平安创建成效显著。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承诺制,健全监管网络和安全网络,通过抓排查、重整治,杜绝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坚持领导接访制度和定期矛盾排查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6件,调处各类纠纷21起。强化农村“平安互助网”等人防、技防防控网络建设,切实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年共查破刑事案件8起,查处治安案件43起,有效震慑了犯罪,实现了全街道社会大局平安和谐稳定。
提升素质抓管理,党的建设切实加强。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三项活动,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街道、村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坚持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对不合格、不胜任工作的干部给予批评教育和岗位调整,使能干事的人有平台,想干事的人有地位,干部队伍工作效能得到切实提高。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充分发挥街道人大工委、政协工委、纪委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强化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回顾过去的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强力支持的结果,是全街道干部党员群众和衷共济、排难奋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街道广大干部群众,向广大企业家、投
资商、经营者,向各条战线所有为街道发展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而且还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困难。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运行质量不够高。我街道目前40多户工商企业,主体上还是以煤铝粗加工为主,虽然针状焦、减粘装臵项目开工建设,但达产达效还有一段时间,从量到质缺少大项目、好项目。二是机遇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依然受传统思维、固有习惯的影响和束缚,面对省、市政策机遇不敢放胆争先,先行先试。三是招商引资环境不优,大上项目氛围不浓。面对融资受阻、土地指标受限等制约发展的障碍,一些同志强调客观多,主观能动少,强调困难多,主动破解少,对上争取、协调攻关的力度和韧劲都不够,破解难题的渠道、办法单一,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氛围没有进一步形成。四是工作不够实,作风不够硬。个别干部工作飘浮,作风不扎实,遇事推诿,上交矛盾,对工作不主动,对群众不热心,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对以上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转型跨越的新定位、新路向、新目标
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上,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定位、发展路向、发展目标,务须抢抓新机遇,再添新动力,加快发展,奋力赶超,跑步冲刺进入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方阵”。为此,去年后半年以来,街
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分析省、市对形势的研判、重大政策导向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们街道发展现状和阶段特点,同时学习借鉴苏南浙北发达地区先进经验,集中街道上下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我们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思路,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全市“围绕一个主题、实施两大战略、做好三篇文章、推进四化进程、开创五新时代”的重大机遇,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为动力,以“转型项目大攻坚”为依托,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为路向,强力推进新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实现“一年有提升、两年大变化、三年见成效”目标,全面加快街道融入城市发展圈步伐,把街道打造成一流的新型投资集聚区、新型商贸服务区、新型幸福宜居区。
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68元,年均增长15%;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40亿元,年均增长20%;工商税收完成2.5亿元,年均增长20%。
这一思路和目标,特别是建设“一区一园”的提出,赢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得到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赞成,从而也焕发出大家蓬勃的干事创业热情。加快建设新区和工业园区,已经或正在成为街道上下为之奋斗的总路向、主战略。那么,“一区一园”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呢?这是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做出科学的回答。无论任何决策,不仅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还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把“一区一园”建设目标内化为科学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转化为干群的共识和自觉的行动,是我们这次会议主要任务之一。信念是事业的火炬,共识比黄金更为重要。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对发展大势的冷静分析、对
客观条件的深刻认知,更来自街道上下的智慧、愿望、热情和干劲。
从市内外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建设“一区一园”的大环境总体有利。首先,纵观历史发展潮流,我们建设“一区一园”是大势所趋。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现代化的进程基础是乡村城市化。二战后的日本,用 30 年左右时间把城市化水平从30%提高到了70% ,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相继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镇群,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三大经济圈。可见,以人口集聚化为主题的城镇化和以园区化承载为标志的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已为历史所验证。其次,展望我省发展大势,我们建设“一区一园”大有可为。第三,近观全市远景规划,我们建设“一区一园”更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放胆争先,先行先试,坚持“统筹安排、整体布局,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村民宅基地臵换新区住宅、土地臵换生活保障和福利等臵换办法,整合土地资源,组织迁村移民,在街两侧尽快启动实施新区建设,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新区集中,将农村人口集中布局与城市建设东扩无缝对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名义上是街道办事处,但实质上是履行一般农业乡镇职能”的尴尬局面,真正加快振兴街道整体融入城市发展圈的步伐。与此相联系,迁村移民腾出的集中连片土地又为我们的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全市推进“园区经济时代”的重大机遇,按照新兴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园区化的思路,把街道工业经济全面推向新型化、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快车道。进而言之,随着新区人口的集聚和工业园区的辐射效应,可以形成多样化消费需求,促进第三产业
发展。提高商贸服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从自身基础条件来看,我们建设“一区一园”具有强劲的支撑。“一园一区”是骨架,转型项目是肉体。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满。“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调动一切资源、利用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办法,千方百计争取上一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上一批能够改变城乡面貌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一批能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项目。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着良好的自身条件。我们一定要用好用足我们的优势,变压力为动力,化优势为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从当前发展态势来看,街道上下谋转型、促跨越的局面令人鼓舞。推动事业的发展,需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能力。我们已拥有了一支肯吃苦、能战斗、打得赢的街道、村两级干部队伍。面对全市上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大家在加快“一区一园”建设,推进转型跨越上,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不论是发展较好的村,还是发展稍慢些的村,都制定了宏伟的蓝图,提出了令人振奋的发展目标,广大干部群众展现出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精神风貌。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扬好,为街道的“一区一园”建设、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动力和组织保证。
综上所述,加快“一区一园”建设,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可以称得上是上得天时、适得地利、广得人和,是发展大势所趋,经济规律使然,人民群众所盼。形势逼人,时不待我。只要街道上下齐心协力,广大干部群众形成合力,加快“一区一园”建设,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同志们,做好新一年工作,事关“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做好新一年工作,事关街道的发展和民生
【抢抓机遇凝聚合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推荐阅读:
抢抓争资立项机遇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08-23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努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5则范文10-09
在“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6-24
奋斗机遇08-08
机遇名言10-01
机遇的语句10-05
关于机遇作文素材06-26
掌握机遇高中作文08-07
珍惜机遇 努力实践10-06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