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

2024-10-09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共10篇)

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 篇一

【摘要】搞好系级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从“过程方法”入手,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质量与评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系级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运用过程方法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以期对高职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学质量 质量管理 过程方法引言

质量管理理论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但“过程方法”未受到足够重视。过程方法不仅是目前最为重要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更是高校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和着眼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由过程的有效控制来完成。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的观念,逐个深化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即从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着手,实现对产品的零缺陷设计与制造,这实质就是将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的重心前移,从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包括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开始就进行质量管理。过程方法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一般通过“PDCA”循环方法来实现,每一循环包括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置(Action)四个环节,前一循环的输出将成为后一循环的输入[1]。PDCA循环实际上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动态管理循环,应用这种循环可以促进组织保持和持续改进过程的能力。尽管“过程方法”较早应用于企业、组织的质量管理中,但是作为一种通用的现代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首先,由于管理本身并没有行业的界限,凡是有人、物等因素参与的过程都可应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2];其次,与企业一样,高职也是生产产品的组织,产品包括学生、科研成果及其他辅助产品,其中学生是核心产品;再者,从高职高专院校本身的特点看,它比本科院校更具有“企业化”、“市场化”等特点,更适合采用“过程方法”进行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识别

运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首先要识别过程。根据“过程方法”的原理,可以把高职教育分解为四个过程[3]:①教学过程: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授课计划、教案、考试等,这些过程内涵充分反映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征的培养模式特征;②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③管理过程:指学籍管理、教学教务管理、各种日常活动的管理;④服务过程:指学院对学生提供服务的活动过程,如招生宣传、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医疗服务等有关的服务。过程的控制

所有质量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质量管理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来实现。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识别、组织、建立和管理质量活动过程才能创造、改进和提供持续稳定的质量。这就是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原理。按照质量管理的观点,将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所以系部教学质量管理的关注点应从起始阶段开始,注重影响教学质量的形成性、过程性要素的控制。

(1)教学过程检查

教学质量过程检查分为五个步骤:信息收集→综合评估→提出建议→落实措施→更好的教学质量。①资料信息收集。这是教学质量检查的基础。收集资料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学生问卷调查、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问卷调查、以及系领导、教师同行听课等等。②综合评估。评价者有任课教师、已学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面汇总所收集的信息并提出总结报告。③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尤其是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较高的院系和教师及时找出其优点所在,并总结经验,以利于教师相互探讨、学习和提高;对得分较低的院系和教师更需要及时总结和改进,组织专家、教授帮助其查找原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④落实具体措施。改进建议的具体执行者是教师,根据改进建议,制定出具体行动计划和定期检查的措施。同时建立评价档案,及时对评价的结果要进行分析、存档,进行规范的管理。⑤更高的教学质量。每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要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否比前期有所提高,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并对未能达到制定的目标做出解释,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保证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信息反馈

有效的信息反馈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准确和完整,就必须依靠健全的监控机构采用有效的监控方法获取信息并快速地传递给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因此必须建立多通道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收集信息反映问题[4]。实施持续改进的渠道是否畅通,改进的策划是否真正符合改进的要求,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利用是重要因素。每个组织都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对外部的、内部的信急应及时收集、整理并加以利用,以寻找改进的机会。

(3)过程的评价与改进

过程评估是对照系各专业、各课程的质量标准,对照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及时评估,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输出评估一是指毕业时进行目标验收,可对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论文、外语水平等等(根据各校特点而定)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毕业,严把质量关;二是指坚持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搜集社会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对系部教学的反馈给系部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通过校级评价,可以判断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运作态势,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系级评价,可准确了解系级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情况,有利于促进系级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教研室、实验室自评自测,可更加深入地了解各个科室的各方面的情况,为学校和系级改进工作提供依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定期对质量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具体形式可以通过定期的质量讲评或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来实现。结语

产品是通过过程形成,过程的输出是产品。按过程方法管理是质量管理基本理念所决定的,过程方法的应用是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关健。高职院系教学质量管理的完善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与优劣。基于“过程方法”的质量管理能使教学管理部门能够不断改进、提高和自我完善管理体制,这非常有利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改善教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效实施对高职教学过程的监督、测量、促进、评价,为高职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从而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使高职院校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戴雅琴.对基于过程方法的高职高专院校绩效管理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55-56.[2] 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24-28.[3] 易建芝.“过程方法”在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11):70-71.[4] 张晓瑾.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3-34.

2.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 篇二

关键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在每一个医院里,医疗设备的总值在医院固定资产中都占到相当的比例,同时也为医院医疗工作的开展、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更好地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成为目前医院关心的重要内容,并且这一内容贯穿于医疗设备管理的整个过程。本文针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还没有形成良好体系的现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对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旨在论述在目前情况下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才能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更好地为医院创造效益。

1 慎重对待医疗设备的购置

在医疗设备购置时,首先要进行充分论证,保证要购买设备的各项参数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然后进行集中招标,考察生产厂家、经销商的资质和相关设备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等,即医疗设备的“三证”,选择合格的产品和供应商,从源头上对医疗设备的质量进行控制。另外,在购置设备时还要考察该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和售后服务情况,良好的售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医疗设备的质量也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2 加强医疗设备的购置后管理

2.1 重视医疗设备的验收

医疗设备的验收工作是设备购置后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合同的执行水平、维护医院自身利益的关键环节[1]。设备验收工作中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会给医院造成严重的损失,也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在医疗设备的验收过程中首先要确认整体外观的完整无缺,然后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条款逐项核实设备的品牌、名称、规格型号、配件、技术参数等。但是目前对设备的验收往往仅局限于“数量验收”,而对设备的各项参数即质量并没有真正的验收,即“质量验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新购进的医疗设备,要切实做好质量检测,本单位计量室建立检定标准的要自己进行计量检定,没有建立计量标准的要请权威机构进行计量检定,确保进入临床的都是合格的产品。对于新购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如CT、彩色多普勒等,要及时请“全军大型医疗设备检测研究中心”的专家来进行检定验收,确保设备的各个技术参数都能达到使用要求[2]。

2.2 加强医务人员的操作培训[3]

对于新购置的设备,在设备购置合同签订时大都会涉及对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问题。在设备安装后,要及时要求和督促厂家进行技术培训,让使用该设备的每一位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避免因为误操作造成医疗事故和设备故障。对于正在使用的设备,医学工程部门的技术人员要每年组织对全院的医生、护士进行操作培训。例如呼吸机作为一种常见的抢救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管道接错、滤水杯接反、参数设置错误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也会因此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不良影响,更严重可能会对医院造成负面影响。

2.3 努力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

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组建医疗设备维修中心或医学工程保障中心,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设备维修技术队伍,建立定期保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要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要把大型设备、影像设备、检验设备、急诊急救设备及手术麻醉设备作为重中之重,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常用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维修后形成的文字资料(如维修报告等)要作为技术档案归档保存,对于以后同类设备的维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医院的技术人员不注意收集资料,同一类设备甚至同一台设备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反复维修,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维修经费,也给医疗科室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医学工程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2.4 加强医学计量工作,规范医疗设备的报废

我院为军队的三级医学计量站,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计量和管理制度,定时对已建计量标准溯源,对这些标准覆盖范围内的医疗设备进行计量检定,以客观、准确的计量数据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活动,维护医院医疗工作的合法性。但是目前建立的计量标准仅有7项,所覆盖的医疗设备的范围仅仅占国家强检项目的15%,像呼吸机、麻醉机、高频电刀、输液泵、注射泵等设备目前还没有建立质量控制标准,要加大质量检测设备的投资力度,提高检定项目的覆盖率;同时要加强科研力量,研制出新的计量标准,扩大计量检定的范围,更好地为医疗质量提供保证。对于陈旧老化、超过使用年限、经计量检定不合格或参数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设备应严格按照程序办理报废手续,并控制报废设备的去向。

3 建立一套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

应根据不同的医疗设备出现的不同问题,建立一套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在医院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将质量控制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同时赋予医学工程部门一定的权利,让全院医务人员了解、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质量控制的工作中来;培养一批有责任心的质量控制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临床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技术指标,让质量控制有据可依;开展、推广一批质量控制项目,扩大质量控制的范围,将更多的医疗设备纳入质量控制的范围,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质量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对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要加快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更好地抓好医院在用设备的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医院的医疗工作,保证医疗服务行为的质量和安全,使医院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许敏光,蒋勇,解云虹.浅谈医疗设备验收[J].医疗卫生装备,2006[9]:62-63.

[2]斯海臣,刘晓军.加强军队大型医疗设备验收检测[J].医疗卫生装备,2005[9]:156.

3.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 篇三

【关键词】教学质量 质量管理 过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1 引言

质量管理理论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但“过程方法”未受到足够重视。过程方法不仅是目前最为重要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更是高校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和着眼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由过程的有效控制来完成。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的观念,逐个深化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即从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着手,实现对产品的零缺陷设计与制造,这实质就是将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的重心前移,从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包括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开始就进行质量管理。

2 过程方法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一般通过“PDCA”循环方法来实现,每一循环包括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置(Action)四个环节,前一循环的输出将成为后一循环的输入[1]。PDCA循环实际上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动态管理循环,应用这种循环可以促进组织保持和持续改进过程的能力。尽管“过程方法”较早应用于企业、组织的质量管理中,但是作为一种通用的现代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首先,由于管理本身并没有行业的界限,凡是有人、物等因素参与的过程都可应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2];其次,与企业一样,高职也是生产产品的组织,产品包括学生、科研成果及其他辅助产品,其中学生是核心产品;再者,从高职高专院校本身的特点看,它比本科院校更具有“企业化”、“市场化”等特点,更适合采用“过程方法”进行教学质量管理。

3 过程的识别

运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首先要识别过程。根据“过程方法”的原理,可以把高职教育分解为四个过程[3]:①教学过程: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授课计划、教案、考试等,这些过程内涵充分反映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征的培养模式特征;②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③管理过程:指学籍管理、教学教务管理、各种日常活动的管理;④服务过程:指学院对学生提供服务的活动过程,如招生宣传、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医疗服务等有关的服务。

4 过程的控制

所有质量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质量管理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来实现。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识别、组织、建立和管理质量活动过程才能创造、改进和提供持续稳定的质量。这就是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原理。按照质量管理的观点,将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所以系部教学质量管理的关注点应从起始阶段开始,注重影响教学质量的形成性、过程性要素的控制。

(1)教学过程检查

教学质量过程检查分为五个步骤:信息收集→综合评估→提出建议→落实措施→更好的教学质量。①资料信息收集。这是教学质量检查的基础。收集资料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学生问卷调查、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问卷调查、以及系领导、教师同行听课等等。②综合评估。评价者有任课教师、已学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面汇总所收集的信息并提出总结报告。③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尤其是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较高的院系和教师及时找出其优点所在,并总结经验,以利于教师相互探讨、学习和提高;对得分较低的院系和教师更需要及时总结和改进,组织专家、教授帮助其查找原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④落实具体措施。改进建议的具体执行者是教师,根据改进建议,制定出具体行动计划和定期检查的措施。同时建立评价档案,及时对评价的结果要进行分析、存档,进行规范的管理。⑤更高的教学质量。每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要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否比前期有所提高,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并对未能达到制定的目标做出解释,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保证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信息反馈

有效的信息反馈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准确和完整,就必须依靠健全的监控机构采用有效的监控方法获取信息并快速地传递给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因此必须建立多通道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收集信息反映问题[4]。实施持续改进的渠道是否畅通,改进的策划是否真正符合改进的要求,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利用是重要因素。每个组织都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对外部的、内部的信急应及时收集、整理并加以利用,以寻找改进的机会。

(3)过程的评价与改进

过程评估是对照系各专业、各课程的质量标准,对照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及时评估,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输出评估一是指毕业时进行目标验收,可对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论文、外语水平等等(根据各校特点而定)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毕业,严把质量关;二是指坚持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搜集社会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对系部教学的反馈给系部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通过校级评价,可以判断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运作态势,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系级评价,可准确了解系级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情况,有利于促进系级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教研室、实验室自评自测,可更加深入地了解各个科室的各方面的情况,为学校和系级改进工作提供依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定期对质量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具体形式可以通过定期的质量讲评或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来实现。

5 结语

产品是通过过程形成,过程的输出是产品。按过程方法管理是质量管理基本理念所决定的,过程方法的应用是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关健。高职院系教学质量管理的完善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与优劣。基于“过程方法”的质量管理能使教学管理部门能够不断改进、提高和自我完善管理体制,这非常有利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改善教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效实施对高职教学过程的监督、测量、促进、评价,为高职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从而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使高职院校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戴雅琴.对基于过程方法的高职高专院校绩效管理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55-56.

[2] 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24-28.

[3] 易建芝.“过程方法”在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11):70-71.

4.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 篇四

应用过程方法实施测绘工程项目质量策划

全国城市勘测单位贯彻ISO9001∶标准的工作已实施多年,随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对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进行持续改进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的过程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本文从测绘项目的质量策划这个方面来阐述过程方法的应用.

作 者:孙毅 Sun Yi  作者单位: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 刊 名:城市勘测 英文刊名: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年,卷(期): “”(3) 分类号:P205 关键词:过程方法   质量策划   输入   输出  

5.输血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篇五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号(或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在病床边进行的最后核对是发现受血者身份弄错,从而防止致死性不配合输血发生的最后机会)。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决不允许将血液长时间地放在室温下或臵

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除手术室、急诊室、监护室外原则上逐袋领取,现输现拿(病房有温度监控冰箱例外)。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

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应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室内温度过高,适当增加更换频率),国外认为连续输注4单位(1单位红细胞450ml全血制备而成)的血液应更换输血器。

5、有多种血液成分需要输注时,应优先输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最

好采用双头输血器,当血小板快要输完时,将30ml左右的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移入血袋内冲洗,以使粘附在血袋内壁上的血小板

也输注给患者。

6、如果有可能,儿科患者应使用特制的输血器。这种输血器可以使

血液或其成分先流入与输血器相连的一个有刻度的容器中,从而对输入的容量和输入的速度进行准确控制。

7、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尤其是开始输血的15分钟内要慢,不超

过20滴/min,然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8、输血的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贮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

8.1、全血或红细胞要求在离开2~6℃的贮存温度后30分钟内开始输

注,一袋血要求4小时内输注完毕(如室温温度过高,则应适当缩短时间)。一袋血4小时内未输注完毕应废弃。

8.2、浓缩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

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

8.3、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

受的较快速度输入。对成年患者来说,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输完。

9、血液加温问题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加温。若有特殊情况,如:成人输血速度大于50ml/kg•h,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血,患者体内有强冷凝集素,则可遵医嘱给血液加温。加温血液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还要有专人负责操作并严密观察。不得在装有热水的容器中对血液进行加温。如果加温的血液未用则应报

废。

10、加压输血问题加快输血的方法是加压输血,加压输血应采用专门

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按说明书操作)。若没有加压输血设备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种:①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袖套充气胀起来,便可起到加压的作用;②把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加压方法,但血袋内的空气必须很少。

11、输血患者的监测

11.1、应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血开始后15分钟,输血过

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后4小时对患者进行监测。因为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最常发生于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故要特别重视这一期间的监测。

11.2、监测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速率、血压、体液平衡情况。

12、输血完毕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

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13、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督促经治医师逐项填写《输血不良

6.产品过程质量巡检管理规定 篇六

产品过程质量巡检管理规定

1、目的

根据《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文件的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质量及现场设备、物流、工艺参数否稳定正确进行巡检,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产品要求的一致性。

2、范围

适用于对冲压、焊装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及现场工装、设备、物流、工艺参数稳定正确的控制。

3、职责

3.1质量部负责编制《产品过程质量巡检管理规定》并执行。

3.2质量部负责日常生产过程巡检工作,定期到各分厂检查关键工序工艺执行情况,每月不少于2次,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3.3各分厂工艺技术人员、质量检查员共同参与检查。

4、工作流程

4.1 关键工序工艺执行情况检查

4.1.1由各分厂工艺技术人员在产品过程质量巡检时确认关键工序操作者是否按工艺规定的设备参数进行操作。

4.1.2 由各分厂工艺技术人员在巡检时检查关键工序执行文件的情况,检查执行的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当文件发生更改,关键工序操作文件是否已同步更改。

4.1.3 各分厂工艺技术人员在产品过程质量巡检时,如若发现产品质量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协同操作人员进行分析,查找问题所在协同制定措施,确保产品过程质量稳定。

4.1.4 各分厂工艺技术人员在产品过程质量巡检时,针对操作人员所作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清晰性确认,出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及时指导、限期整改,其后关注整改情况。4.2 关键工序产品质量巡检

4.2.1 质量部授权检验员配合巡检员、分厂工艺技术人员做好关键工序产品质量巡检。4.2.2 关键工序产品质量巡检依据工序使用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查。

4.2.3 检查验证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产品是否满足工艺参数、工艺产品质量规定要求。-(12)-05 产品过程质量巡检管理规定 版本/修订状态:A/0

4.3 质量部对整改的效果实施跟踪验证,未达到效果则进行下一轮制定整改措施,再验证效果直至闭环。

4.4 对整改措施属敷衍、不重视的单位,质量部视情节纳入考核。

5、记录

7.研制过程质量监督方法探究 篇七

1 质量监督的目的

军贸航空产品研制过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施必要的监督, 促进承制单位加强型号研制质量监督管理, 强化过程控制, 使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偏差及时得到预防, 确保研制的武器装备质量满足型号总要求及合同 (技术协议) 的要求。

2 质量监督的思维方式

2.1 黑箱方法

黑箱方法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入、输出及其动态过程, 来定量或定性地认识质量系统的功能特性行为的方法。黑箱系统大致有两类:一种是无法打开进行研究, 一旦打开不仅无法工作, 还可能产生不安全的因素, 比如在高温、高压或密封系统中进行反应的化工系统, 灯泡等一次性使用产品。另一种是虽然能打开, 但打开了也无法认识的系统。比如飞机的雷达系统, 虽能将雷达的所有元件一一拆开, 但难于通过对每个元件的一一鉴别来确定雷达质量的好坏。因为雷达工作的好坏还与其元件的耦合、交联、匹配、焊点、布线方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采用黑箱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先用相对封闭的原则, 确认所研究对象为“黑箱”;再把所研究的“黑箱”从复杂的外部环境 (系统、体系、产品) 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随机观察和主动试验来考察质量黑箱, 综合整理分析质量黑箱的输入和输出数据, 建立起阐明质量黑箱的物理、数学或功能的模型。在实际生产中, 产品装前试验、系统测试等都是黑箱方法的一种应用。

2.2 白箱方法

白箱方法是研究质量系统的可观性和可检查性而达到对质量系统进行监督的方法。现代科学不断为测量质量创造条件。新的测量手段和测量工具, 如色谱仪、超声波探伤仪、红外测温仪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使以前无法观察的质量黑箱逐步转化为可观察的系统。质量管理体系各阶段评审的定量指标考核也使质量管理体系相对透明化。在可观性的基础上去研究寻找相应的控制方法, 从而使质量系统到达可控的目的。飞机发动机初次组装后经磨合试车, 然后分解检查其磨损情况就是一种白箱方法。

2.3 灰箱方法

事实上我们面临的质量系统大都是介乎于黑箱、白箱之间的灰箱系统, 只不过有些近乎黑箱, 有些近乎白箱。灰箱方法综合吸收了白箱、黑箱两种方法的优点, 把状态和行为、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 有助于任命深入对质量系统的认识。灰箱理论既为我们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指明了方向, 也为坚持对产品进行检验验收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 不放弃对产品进行检验验收的监督手段, 通过质量系统的输入一一输出特性了解质量系统的功能特性。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控制系统, 采取不同的方法, 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

3 质量监督的方式方法

3.1 验证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认定可包括的活动有:变换方法进行计算;将新设计规范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规范进行比较;进行试验和演示;文件发布前的评审。验证是质量监督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产品实现的不同阶段、验证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符合性验证。对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指标, 或者对承制单位提交为合格的产品实施验证, 证实产品质量与技术要求的符合性;产品质量状态与承制单位的合格结论的符合性, 从而对产品质量做出正确、真实的判断, 称为产品的符合性验证。 (2) 可行性验证。在产品研制过程中, 有些准备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或者准备采用的新的设计方案时, 需要经过验证才能确认、判定其是否可行和能否采用, 称为可验证性试验。这种试验是一种预先的是否可行的验证, 主要用于研制阶段中判断设计思想、设计方案、设计结构的可行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等, 是考验新产品试制的新设计和新工艺、新材料是否可行的一种求证。 (3) 再现性验证。当产品失效或出现故障以后, 经过机理分析, 并通过试验验证, 使故障再现;或者采取措施证实排故方案有效, 称为再现性验证。

3.2 控制

借用质量控制术语,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在实施质量监督过程中, 通过对某些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采取制约手段的办法, 使产品质量在给定条件下达到预定的目的, 这就是质量监督中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 软件控制:如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工作标准、生产程序、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方法的控制。 (2) 硬件控制:如对材料、不合格品、生产试验设备、测量仪器、工装设备、标准样件的控制等。

控制方式中常用的手段主要有: (1) 审批:如对承制单位提出的不合格品审理人员资格、产品规范、工程更改、器材代用、有效大影响的图样资料更改等进行审查批准。 (2) 会签:如对承制单位编制的质量保证文件、各种实验和鉴定报告、结论、大纲、规范等实施会签。 (3) 确认:如对产品图样的更改、承制单位开展的质量改进活动予以确认等。 (4) 复核:如对落实质量改进措施, 对检验工作质量等进行复核。 (5) 校正:如对违反技术要求、工艺纪律和质量管理的行为, 对违反制度、规定、加工方法、工作活动、补救措施等提出意见并给以纠正。 (6) 否决:如对不合格处理意见、某些方案、结论、方式等进行否决。

3.3 检查分析

检查与分析是管理工作最常见的工作方式, 与验证方式、控制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检查分析包括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即检查和分析两种活动, 检查与分析可以联系在一起, 也可以成为单独活动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完整性检查:例如各类质量法规是否齐全, 各项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周密, 质量保证能力是否健全等。 (2) 溯源性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后进行溯本求源, 追查质量问题的原始起因。 (3) 有效性检查:检查为改进质量提出的措施是否有效果, 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4) 落实性检查:为改善产品质量状态和改进质量管理而提出的要求、计划、制定的法规制度是否得到落实、贯彻和认真执行, 反馈的质量问题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或回复。

4 结束语

8.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 篇八

【关键词】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产品质量;控制

一个健全的压力容器制造厂家,为了制造出符合压力容器规程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合格的压力容器,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质保体系,这个体系中控制压力容器质量的重要因素包含以下几点:图纸的审查、原材料的控制、制造工艺的控制、焊接过程的控制、外观及几何尺寸的控制、无损检测的控制、耐压试验的控制、出厂资料的控制。

1.图纸的审查

图纸的审查由工艺责任人负责组织,主要审查内容包括:

(1)压力容器设计总图,即最终版签字蓝图,上面是否有设计单位的资质印章,印章是否在有效期内。

(2)压力容器级别划分是否正确。

(3)材料选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几何尺寸有无明显错误。

(4)无损检测比例及选择无损检测方法是否合理。

这些都是决定后期压力容器制作质量的重要点,如果以上问题全部符合要求,则加盖制造厂审图章印,由工艺责任人签字盖章,并报监检确认,存入档案。图样审查合格后,图纸才能流转制作。

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由材料责任人负责组织,主要控制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2.1材料入库前检查

检验材料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要求及压力容器法规,对所需受压元件及原材料在进厂之前进行控制,必须按照订货协议,核对生产厂商提供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书上必须有生产商的质量检验章,提供质量证明书的主要有受压元件(筒体、膨胀节、封头、大于等于?250的法兰、大于等于M36的螺栓螺母等),如果采购的不是原材料直接生产商,必须在质量证明复印文件上加盖中间供应商的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材料質量证明书上的数据必须符合压力容器标准要求。

2.2入库后的摆放及使用注意

检验合格的材料进行入库,入库材料堆放整齐,尤其注意保护好法兰密封面。钢板堆放前做好标识,标识包括钢板材质、板厚、企业编号、企业检验确认号。制造过程中,钢板下料或加工前,必须做标记移植,以免材料混淆,错用或乱用现象,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2.3材料的代用

如果在制造过程中,由于采购原因(某种材质或规格难采购)或者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焊接情况、库存情况及考虑制造质量等,需要进行材料代用的,必须提出材料代用申请,经由原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同意,且审批手续合格,才能进行材料代用,签字盖章版材料代用单必须入产品档案,做到可追踪性。

2.4材料的领用与发放

车间制作过程中,材料的领用,必须对照图纸,填取材料领用单,认真核对材料材质、规格型号、数量、标识等。所有正确后方能领料。

3.制造工艺的控制

制造工艺主要由工艺责任人负责组织,由工艺技术员编制工艺流程卡,这就要求工艺人员必须掌握设备制造的每一道工序及压力容器制造的相关规程及标准,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生产情况的制造工艺,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由于压力容器的多品种单台套的特性,所以每一台设备都必须制造完整的制造工艺文件,同时要求工人们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文件来执行,完成每一步,都必须请检验人员确认,并同时在制造工艺流转卡上签字确认,保证产品每一步都做到可追踪性。双方确认过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4.焊接过程的控制

焊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主要由焊接责任人负责。

产品在施焊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执行,焊接工艺必须是经过焊接责任人进行工艺评定合格后的工艺。对于产品中的与主要受压元件焊接的所有焊缝及A、B、C、D类焊缝均需要编制进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卡由焊接工艺员编制,焊接责任人审核,这就要求焊接工艺员必须掌握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所用到焊接标准及焊接工艺评定,这样才能在过程中很好的控制焊接质量从而减少不合格品的制成。进行施焊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证,焊接环境必须符合GB150-2011中所提出的要求(环境温度、风速、湿度等)。

5.外观及几何尺寸的控制

外观检查及几何尺寸的控制主要由质量检验责任人负责组织。

外观检查包括以下几点重点控制点:

(1)压力容器制作过程中及最后成品,必须检查设备母材表面有无明显划伤、凹坑等机械损伤,如有必须采取措施,补焊打磨,打磨后不得低于母材厚度。

(2)容器焊接接头表面有无明显裂纹、夹渣、咬边、气泡、未焊透等肉眼能看到的焊接缺陷,如有严重缺陷,不符合标准的必须进行返修,返修按制造厂返修方案进行,不得私自进行返修。

(3)对于外形尺寸,要注意检查压力容器筒体的棱角度,椭圆度,直线度等,最终产品的几何外形尺寸、接口方位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并做好几何尺寸记录,用于归入产品档案。

6.无损检测的控制

无损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有无损检测责任人负责。

压力容器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及检测比例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执行,如果图纸上没有明确要求的焊缝按GB150-2011执行,尤其注意GB150中提出的要100%射线加强检测的几个方面,如公称直径≥250mm的接管与法兰对接的焊缝、不另行补强的开孔自孔中心沿容器外表面到焊缝最短距离等于开孔直径范围内的焊缝及被补强圈、鞍座垫板、支座垫板等覆盖的焊缝。

无损检测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检测人员进行检测、评片等,检测评片的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GB150、JB/T4730、图纸上的检测等级要求。无损检测的所有记录的资料必须归入产品档案,且保存年限不得少于设备的使用年限。

7.耐压试验的控制

耐压试验由质量检验责任人负责,并报监检确认。

耐压试验是压力容器出厂之前的最后一步,是检验产品质量及密封性能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保证产品在今后运营过程中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耐压试验常用的有水压试验及气压试验,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容规》及GB150标准执行,耐压试验的温度要求也比较严格,必须严格执行。尤其在冬天,必须达到标准要求的温度后才能进行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过程中,按要求升至试验压力后,要保压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压力表数值不降,产品壁面没有水汽水滴等泄漏现象,产品无明显变形,则表示产品试验合格,试压确认人将耐压温度,试验压力等记录到耐压试验报告中,归入产品档案。

8.出厂资料的控制

出厂资料是压力容器在今后运行过程的身份证,也是今后如产品发生事故,则一切问题都有可追溯性。出厂文件包括产品竣工图,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铭牌复印件,压力容器监检证书,及产品设计文件(计算书及风险评估报告等)。

9.结束语

总之,要想控制好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必须控制好以上所述的几点重要点,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管结果转而到管过程,这样就能彻底把好质量关,生产出符合国家规定且品质优良的压力容器产品。 [科]

【参考文献】

[1]压力容器.GB150-2011.

[2]王亚欧.浅谈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导报,2012.

[3]王英.我厂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点.科技信息,2009(2).

9.装配车间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篇九

根据公司不断发展需要,确保产品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实现产品品质提升。经公司研究决定:对一、五车间工序检验员作调整,纳入车间统一管理。为保证装配过程质量受控,便于对公司内产品质量进行统一管理,质量管理部制定本控制办法。

一、范围:

一、五车间、调试、质量管理部

二、职责及功能:

1、装配过程产品质量(包括调试过程)由装配车间全面负责及有对车间检验人员进行调配的权利。

2、产品调试负责对装配车间下线车辆的装配要求和使用性能进行调试和最终检验。

3、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车间装配质量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对装配车间、调试发生的质量故障实施考核;负责成品车质量控制和管理。

三、过程方法:

1、车间对将任命的工序检验员应进行岗前培训,检验技能达到要求后实施任命,车间对任命(变更后)的检验员名单和检验员在用的检验章报质量管理部备案。检验岗位能力要求和配备需求由车间自主决策。

2、车间根据各工位的质量情况和车间(公司)指标合理设置检验工序内控点和配备必要的检测(试验)器具或检测工装,并确保检测器具有效。内控点设置的合理性可由质量、工艺和车间共同审理,报质量管理部备案。检验器具由车间管理,计量器具的有效性检定由质量管理部负责。检测工装由车间制定校对规程,确定校对频次和内容,并妥善保管。

3、车间负责制定各工序检验、装配各班组、调试员及分管技术质量人员的质量职责和质量考核方法、内容及指标,在过程控制中车间对其实施监督和考核。

4、车间应确保各工序检验员持有相应的检验依据和检测方法,检验文件须适宜和有效。

5、车辆下线车调试作为车间装配产品的最终检验,调试方法和内容严格按公司相应的技术文件和检验标准执行,车间应确保调试过程受控。

6、车间负责所辖区域内质量记录的保存,保证记录清晰、整洁、完整,便于识别和追溯。

7、质量管理部负责对经过了所有的过程检验和试验(包括调试完工)的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和验收。

8、质量管理部的成车检验、成车抽查、下线车检查及随机车间检查作为对车间产品质量、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和产品制作过程质量控制能力的考核依据。以便对产品装配、调试

过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王牌品质。

四、产品过程质量控制过程

车间必须落实“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做到不接受、不传递、不制造产品缺陷,特别加强员工自主检验和后续检验力度,落实和分清质量事故责任,严格控制质量风险,提升部门产品质量,提高部门员工质量意识,做到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一)、装配车间、调试过程:

1、车间装配人员是本工位错、漏装和未按规定要求装配的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应对自己装配工位的过程质量负责和对上工序质量实施监督控制,严禁将有明显缺陷(表面质量和几何尺寸缺陷)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本工序装配完工后,装配人员将装配信息清楚、准确地记录在质量流转卡上。

2、装配车间工序检验实施巡检,由车间制定每班巡检频次(关键、重要、一般工序)和巡检方法,工序检验员巡检项目和结果需在质量流转卡上做好标记,作为工序检验错、漏检考核的依据。督促、指导车间装配人员严格按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作业。对重大质量问题和批量性质量问题必须向质量管理部报告。

3、调试是对装配车间各工序装配质量合格后的最终检验工序,也是对外购和自制件使用性能的检验工序。调试内容包括对外观、零部件安装、运动和使用性能的检测,调试自检合格后及对不合格内容已做处理后的产品才能流入下工序,调试内容、不合格及对不合格的整改应清晰地记录在调试记录卡上,调试人员是产品调试要求中出现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人。

(二)、自制产品制作过程(四、七、九车间):

质量管理部对四、七、九车间生产的产品质量控制方式采取供方产品验证,并对其制造过程业绩进行监视和测量。过程质量控制和过程产品质量稳定能力监视由自制产品车间监督管理。

1、生产班组在制造过程中实施“首检、巡检、终检”,由操作者或班组长负责实施,批量生产前,实施首检;批量生产中,实施巡检;该批产品完工后,实施抽样终检。过程检验记录由车间统一管理,记录应清晰、完整和整洁,便于查阅。

2、质量管理部检验员对自制车间完工自检合格后需入库或流出、流入车间的产品实施计数抽样检验,接收准则是零不合格。检验员验收时须具备充分、有效的验收图样、准则和器具,应与生产班组或车间进行质量信息沟通,且与下工序检验交流质量信息。

3、若车间产品发生重大(批量)性质量事故或质量不稳定时,质量管理部应督促车间对工艺过程能力进行验证和对其过程业绩进行监视。

五、成品质量控制过程(质量管理部):

1、成车检验对进入成车检验工位车辆的质量流转卡上的质量信息进行检查,且对前工序发现的不合格是否已完成处理和验证进行验对。不合格产品和对不合格内容未进行处理的产品,成车检验有权拒收,直到车间、调试处理合格为止。

2、成车验收前,车间、调试过程中的让步接受的产品须有让步批准,无让步批准的产品做不合格品处理或拒收,由相关责任车间或人员负责处理。

3、检查产品是否与技术要求一致,确保产品经过所有过程检验和产品调试。

4、成车检验对交检车通过上述初步确认后,进行10km道路行驶测试,停车一段时间,再进行停车检测。

5、成车检验发现的不合格,由有关车间或人员负责处理,车间处理完工后,成车检验须根据验收要求重新验证确认,合格后才可放行。

6、成车检验发现不合格产品后由于某种原因须让步接收时,须有明确的让步批准才可放行。

7、成车检验组长将每周发现的装配、调试方面的质量信息收集向质量管理部进行书面汇报,以便质量管理部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作为对装配、调试车间进行考核的依据。

8、质量管理部对成车检验的工作质量和检验进度实施监督和管理,确保现场检验活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影响生产和销售计划要求。

六、质量沟通(关联作用):

为保证员工认识到各自工作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关联性和自己从事的工作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关于质量信息管理沟通渠道和流程。

成车检验员对发现的调试、装配质量问题及时与调试和车间操作者(检验员)进行沟通,防止同类问题再发生,从而提高装配、调试和检验效率,共同达到提升产品和过程产品质量。

车间工序检验员从下道工序或成车检验员了解所辖区存在的质量问题,随时与生产班组长沟通,确保装配质量。

生产班组长应随时到后续班组、调试和成车检验组收集本班组装配质量信息,对本班组存在的不足,应立即纠正和防范措施,以确保本班组装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七、质量责任:

(一)、质量管理责任:

1、由于质量管理工作失误,造成产品质量要求与生产计划发生冲突时,实施质量和进度管理双重处罚,且质量管理失误处罚大于生产进度延误处罚。

2、因部门管理方式不当,而引起产品质量事故和过程质量能力不稳定或下降。

3、未对已发生的质量事故和质量风险采取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

出现以上三条中任一条或多条的部门负质量管理责任,部门技术质量主管领导为主要责任者。

(二)、质量故障责任:

a、过程质量故障责任:

1、调试中和质量管理部下线抽查、随机车间抽查发现的装配质量问题,装配车间为主

要责任部门,操作者为主要责任者。

2、成车检验中发现的装配质量问题,装配车间为主要责任部门,调试为次要责任部门。

3、成车检验中发现的使用性能质量问题,调试为主要责任部门,调试员为主要责任者。

4、装配车间、调试、成车检验发现自制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车间或生产班组为主要责

任部门,自制产品检验员为次要责任者。

b、产品质量故障责任:

1、成车抽查、售中、用户反映的装配质量问题,装配车间为主要责任部门,调试、质

量管理部为次要责任部门。

2、成车抽查、售中、用户反映的使用性能质量问题,调试为主要责任部门,质量管理

部为次要责任部门。

质量管理部:王洪江

10.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 篇十

什字中小

本学期,我校的各项工作要在镇党委、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县局教育学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局及学区对新学年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始终突出“创新、发展、中心”这一主题,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现着眼教育发展形势,紧密结合本校工作的具体实际,制定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安全维稳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端正办学方向,积极开展课改实验,继续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增进科学管理,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合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持续发展。

二、基本思路

本期我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了两个重点(确保安全,主攻质量),实施三项改革(备课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及学生评价改革),加强四项建设(队伍建设、制度机制建设、质量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深化五项活动(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年活动、效能风暴行动、阳光体育活动、“五星”创评活动、“六园”创建活动),实现六个转变(教育理念转变、工作作风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教风学风转变、学生行为习惯转变、整体面貌转变)。

三、奋斗目标

教师师德量化考核合格率达到100%,学生思品合格率和优秀率分别达到98%和90%以上,师生中无违法犯罪现象,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全校学生双

(三)科合格率达到全学区前三位,学校工作综合考核力保第一位。努力把本校办成辐射区内规范管理的示范校、教研教改的亮点校、开展活动的特色校和教学质量的龙头校。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学校坚持每周1次的教职工集体政治学习制度,通报上周情况,安排本周和近期工作。组织教师学政治,学理论,钻业务,谈体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学校、班级和教师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以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奉献精神,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全体教师每人书写学习笔记40页,撰写心得体会2篇,学校及时检查反馈考核结果。二是全面学习贯彻学年度全县教育大会精神,组织学习县局、学区的有关文件,重点学习田局长的重要讲话。学校喷绘宣传资料和专题板报,帮助教职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加以落实。三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突出在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效率、工作业绩等方面查找问题,以着力解决个别教师中存在的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不强、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变相体罚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教学工作不细不实、教学业绩平平、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三是切实加强班子建设。落实班子每周议事制度、班子成员备会制度、分管工作汇报制度、定期检查通报制度。细化工作职责,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坚持以德治校,加强德育工作。

一是学校继续坚持每周升降国旗及国旗下讲话制度,讲话内容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感恩教育贯穿始终。二是持之以恒的抓好学生学风学纪教育。开学初安排入学教育,本期集中开展两次安全纪律专项教育整顿周活动,重点以实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着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汇报会和德育工作研讨会,及时了解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同研究解决班级管理中的许多难题。四是落实家长开放日制度,召开家长会2次,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查看作业,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促进学生进步的良策。

(三)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实行教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薄弱学科质量跟踪督查问责制,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一是加强教学全程管理,重点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单元检测、弱科剖析等事关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同时扎实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本期,班子成员听课要在25节以上,其他教师听课也在20节左右。二是改革备课方式。教案全部手写,推行“集体+个人”双色笔备课法,确立“研课、备课、上课、说课、改课”五环节备课模式。落实同头课教学主备人执笔撰写初案和授课教师二次备课制度,展示集体智慧,张扬教者个性,提高备课质量。作业布置限时限量,强调作业设计的优化。三是要落实包级领导对教学常规工作的随时抽查和月查、常规检查制度,把检查与回查有机结合,及时纠正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限期改正。新学期,学校按阶段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3次集中检查。对英语课、音体美、信息技术、科学课进行重点督查视听。四是扎实做好各年级月考和中期、期末质量检测,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引导教师在优化教学上下功夫、做文章。五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科任教师要积极探索交流学困生转化策略,跟踪辅导,随时检测,限期转化。按照教导处提出的高、中、低三个学段学生家庭作业指导意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六是认真开展“日查周问”、“推门听课”、“六个一”、“1+2”等活动。把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环节上,每一个人身上,把质量提升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四)立足校本培训,开展教研活动。

扎实有效地校本研训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一是集中利用三周时间,开展教师教学评赛活动,教师从备课、教具制作与运用、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方面展示各自的教学水平。努力构建新理念、新方法、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继续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导学案”等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二是组织进行8节公开课,突出备课的整合意识和设计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集中进行4次评课交流。三是学校在第五周、第七周、第十三周组织“如何增强课堂学练的实效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困生转化策略”等专题研讨活动,以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又较好地体现校本特色。四是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学校在国庆节举行“祖国在我心中”诵读比赛,教师“一人精读一本书”,每人撰写2篇读书心得,巩固“书香校园”创建成果。五是召开2次课题工作会,对确立的县、校级教研课题,通力合作,按课题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总结推广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五)加强安全卫生工作,巩固“平安校园”成果。

安全当属学校的头等大事,我们深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当常抓不懈。一是学校和教师、班级和学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总务处和各班级坚持对师生进行经常性的法制安全教育,加强学校校产公物的管护工作,抓好师生的人身安全,重点是劳动安全、课堂安全和交通安全,坚持对校舍定期排查,防患于未然。要狠抓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定期整顿路队纪律,确保学生往返途中不出问题;狠抓学校安全值班工作,落实门卫人员值班制度、周末教职工值班轮流制度和班子成员带班制度,确保学校每天24小时值班不间断。学校、班级要召开安全、法纪、反邪教主题教育报告会及班会,联系镇卫生院给学生注射疫苗,坚持对教室、餐厅、厕所、楼道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学校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二是把严安全重要环节,把活动安全、上下楼安全、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放到突出的位置,天天讲安全,时时查安全,人人抓安全。三是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各班开设安全教育课,定期

—2— 开展法制安全知识讲座,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按照县局安排,落实一、二年级学生上学家长持卡接送制度。学校建立安全工作台账,进行紧急疏散演练,严防发生安全事故。五是班子成员会同班主任、科任教师对校外寄宿生入户调查检查,摸清底子,对监护人提出要求。六是继续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认真做好“六大环节”的工作,确保学生用餐安全。七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师生按规定区域打扫好室内外卫生,定期进行卫生大扫除。八是落实学生晨检报告制度和流行病、传染病报告制度,消毒登记制度,保证无重大流行病、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六)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校园文化。

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一是喷绘条幅版面,更新校园橱窗,使学校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二是开学初进行班级教室布置活动,体现高品位,育人功能更全。三是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工作,松柏吐翠,盆花争艳,给人以美的享受。四是学校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本期以校园集体舞为主,兼顾其他,做到活动项目落实,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器材落实,指导教师落实,检查考核落实,定期展示落实等“六落实”管理机制。五是大力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及书法、科技、美术、电脑、体育、文艺等兴趣小组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实验教学,师生图书借阅活动。

本期学校工作的奋斗目标已经明确,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改善领导作风,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所有班子成员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勇挑重担,努力做教学工作的精兵强将和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把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工作做精细、做实在,以踏实的工作赢得理想的成绩。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为教书育人提供有力保证。要特别重视起始年级和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和质量问题,要夯实基础,级级抓质量。要加大宣传力度,赢得多元支持,营造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为把我校办成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的中心校而努力拼搏。

(责任编辑 郭菊红)

上一篇:全科医学岗位职责下一篇:“雷锋月”策划 by 外语系团总支社会实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