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2024-10-17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共11篇)

1.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篇一

《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洼兴镇中心小学

蔡一伦

《促进学生有效参与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经哈尔滨市教育科学领导小组批准,被列为哈尔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德育课题。现根据《哈尔滨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召开课题开 题论证会,由我代表课题组做开题报告,请予审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班级教学”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最先提出并开始实施已近400年,它相对于“个别学习”可以更经济有效地培养人才。但是,这种课堂教学却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独创性。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深深感到:当今的课堂教学越发暴露出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与发展的弊端。课堂教学中“重教师轻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体验”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教育的个性化与个别化,阻碍了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趋势之一是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为适应这种趋势,学校教育的时空范围已做了很大调整,尤其是在办学规模上逐渐趋向小班化。

小班化是相对于大班化提出的,除了人数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充分、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培养能力,增长知识。目前关于小班化教育的研究仅停留在学生数的设置、教室布置、座位组织形式等外在的因素上,未真正深入、未涉及教学本质。学生参与教学是教学的根本问题,而参与的有效程度则是课堂效率的直接体现,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些课堂对理念领会不够深刻,出现了课堂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的现象,课堂是活了,学生表面上是参与了教学活动,但离教学目标的达成,离学生真正的发展还有相当距离,学生参与的效率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这样的课堂在平时、甚至是大型教学竞赛中并不少见。

我校自创办以来把小班化教学作为办学特色之一,为我们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为进一步,发挥优势,凸显特色,为此我校计划通过“小班化教育中促进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策略研究”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打造我校质量品牌。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参与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本课题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形式,凡是能够促进学生参与的我们都可以研究,在众多的方法中通过实践比较总结出最能适应学生、课程、教师和小班化教学的经济、高效的教学策略,即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其理论依据是:

(一)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时代的要求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世界教育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演化。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80年代提出了“学会关心”(1987年北京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90年代提出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做人”(《学习──内在的财富》)。前两个理念关注的是人类或者说人类社会,而后者关注的则是个体的人。人的发展已成为当代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21世纪是一个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素质教育归根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是学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培养其主体性的必然,因此,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三个问题:一是目标问题;二是参与问题;三是评价问题。目标问题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参与问题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评价是检测“学到没有”、“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怎么学”不只是个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观问题。我们常说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然而,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就谈不到学生发展。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就谈不上教师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循循善诱”四个字,而教师是否做了循循善诱,主要看学生是否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也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那就谈不上主体地位。当然,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因而,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参与这个切人点。

(三)学生参与教学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不是教出来的,只能在主体的自主参与中生成。参与既是教育的条件,又是教育的目标。一方面,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参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信息进行主动的同化与顺应,以实现认知平衡。因此,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认知发展。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清楚,参与不仅是发展认知的条件,更是培养健康情感、良好个性的目标。参与意识、参与精神、参与能力是我们重要的教学目标。

三、研究目标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校全部实行了小班化教学,教学的设备、教师素质都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比较好的保证。为让这一课题发挥整体效应,我们让所有的班级、所有的老师参与研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研究适合学生、适合学科、适合教师的有效策略。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参与能力不断提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各学科的教学策略不断丰富;随着实践的增多,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课程、教师的不断提高必将带来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跨越。

在研究中始终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活动要适应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小班教室空间增大的优势,提高学生活动的频率,增加师生、生生间交往的空间密度和时间宽度,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寻求适合本年级学生、本学科的有效的策略,形成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和学校课堂教学特色。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研究过程: 2010、10-2010、12 做好课题的组织和准备,争取立项

蔡一伦 2011、3-2011、7 2011、2-2015、6 蔡一伦

研究方法设计: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观察、调查、个案、总结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观察、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研究对象的发展状态,以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各阶段具体的研究方法为:

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第二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第三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本课题研究,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抽调教学业务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班与对比班的老师。课题组的成员都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凭,参与过课题研究工作。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蔡一伦

负责组织领导,落实措施。负责方案设计、具体实施及撰写实验报告。

指导各子课题开展研究

赵艳伟 综合研究,总结成果、推广经验、结题

副组长:

赵艳伟

负责方案设计、具体实施及撰写实验报告。

成员: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宋军章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郑有才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曹云微

郭艳辉

王红春

王晓娟

李亚琴

李盛义

郭占新

季艳丽

张慧英

许丽丽

鲁艳英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负责收集资料和具体实施

2.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篇二

一提高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要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具体实际 (身心特点) , 采用多样化的形式

1. 学生历史课堂的参与度与有效度, 与教师创设情境, 主动“让贤”分不开

学生学习重大的历史事件等内容时, 我组织学生上讲台以模拟记者报道的活动形式进行。如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内容时, 学生就可以采用这种活动形式。课堂上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 并作为“一大”的列席者, 你会如何报道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呢?学生们在台下先思考、讨论, 写出报道主要内容, 教师则在如何报道上给予点拨。不久, 我发现很多同学跃跃欲试, 想到讲台上体验体验, 教师有代表性、分层式地选择3~4名学生上台进行模拟报道, 在下面的“观众”作为评委, 通过比较“主播人”在台上的表现, 由学生们评选出优胜者, 并给予掌声鼓励, 最后教师指导并小结。好的地方给予肯定, 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法。课堂上通过这种活动方式, 创设新型学习情境, 学生们仿佛穿越了时空, 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还亲身体验了当小记者的感受。学生们既掌握了历史知识, 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为今后成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这比教师直接讲述效果好得多。

2. 学生历史课堂的参与度与有效度, 与教师善于挖掘、激励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动手分不开

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等内容时, 我组织学生讲故事、自编历史短剧、举行诗歌朗诵会、亲自动手操作等形式参与学习。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 学生对三国时期一些主要历史人物已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从小说、电视剧中已“认识”了这些人物。课堂上, 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讲述这些人物故事及对人物的评价, 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并进行比赛、竞争, 看看哪些同学讲得更精彩动人, 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师生在欢声笑语中上完一堂课。在教学“光耀千古的诗坛”内容时, 可举行小型诗歌朗诵会, 朗诵内容选择唐朝有代表性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所写的诗篇。教师组织“评委”给参赛者打分, 评出优胜者, 最后由教师小结。由于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 较为新颖, 并且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并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以这种方式参与学习, 比传统的全由教师讲述这三大诗人生平、代表作效果要好得多。课后, 教师还可以布置以“唐诗”为题, 创作书画、手抄报作品的作业, 在班级中展览。这些活动学生学会接触大量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丰富材料, 无形中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又收效颇丰。新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 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活动。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中, 学习北京人制造和使用工具这一目内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打磨石器, 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我发现七年级学生非常乐于参与, 很多同学都要上讲台试一试, 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艰辛, 从而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动手能力。

3. 学生是学习主体, 学生的参与度还表现在提问题的权利与机会上

学习国家方针政策、文化成就、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时, 我组织学生参与自学课文、提出问题。把问题权交还给学生,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如果在课堂上, 学生只是等待教师提问, 然后在问题引导下去寻找答案, 学生主体地位就被凸现了。“问”是创新的萌芽, 是探究的钥匙。没有“问”, 不善“问”, 学生怎会是思考者?怎能敲开思维的大门?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自读课文后, 多提问题, 特别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时教师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讨论活动来解决这些难题。如学习“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内容, 讲到屈原以身殉国时, 我组织学生讨论, 如何看待屈原跳江自尽这一行为?课堂上以学生兴趣、个性特长为依据, 并在自愿的基础上分组讨论这个问题。组员畅所欲言,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后提出不同的看法、观点。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长归纳本组观点形成小组结论, 并代表本组发言, 汇报该组评价观点。讨论后,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形成不同观点:多数学生认为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思想、爱国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屈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以死抗争, 是为了唤醒民众、死得其所, 他的死比泰山还重。但也有少数同学提出相反的意见:“留着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如果人人都像屈原那样, 谁来继续战斗, 认为他不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楚国人民在需要屈原站出来为人民做事时, 而他却自杀了, 他是为了逃避现实, 是懦弱的表现。这种观点很具有挑战性, 让很多同学都感到惊讶!课堂上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抒己见, 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这时我表扬了提出不同观点的同学, 说明他们善于动脑, 能另辟蹊径, 能提出不同见解。但这时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学生一个标准和答案, 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查阅资料, 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有的问题不一定能达成一致意见, 有的问题一时也很难找到正确答案, 但是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的思维拓展了, 学习兴趣浓厚了, 学习潜能得以开发,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

二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参与度应注意的问题

1.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习的有效度

新课程改革要求知识教学必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统一起来, 使学到的知识成为创新能力的翅膀。《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过程中, 初步具备阅读, 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 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因此, 教师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组织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 其目的都是学生通过课堂参与学习, 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 得到有效的思想教育, 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要敢于放手把思考和活动时间、空间、思维过程留给学生,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不同层面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目的。

2.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师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

课程改革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 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课堂教学不是不要教师, 教师的课堂组织与引导能力, 往往决定着学生主体学习的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而应加强。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既要放得开, 也要收得拢。学生天马行空, 谈天说地, 教师应当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活动的“火花”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学生的活动偏离轨道时, 教师要及时收拢并指出不足;当课堂学生活动出现“原地踏步”时, 教师要善于提出新问题, 把它引导到一个新层次上。教师应富有及时应变的教学智慧, 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探究, 让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 发挥想象能力, 对学生们提出不同的观点, 教师要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 既不能挫伤学生积极性, 扼杀他们创造能力;又不能听之任之, 放任自流, 既善于发现、保护想象中的合理成分, 又对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的倾向给予及时的积极引导。这是一门高超艺术, 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3. 提高历史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与有效度,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各种活动中, 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教给他们参与活动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 教人一渔则是终身受用。”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如学生参与模拟记者报道历史事件时, 教师应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经过、结果、意义等几方面去把握;讲人物故事, 要从人物生平、故事情节、典型事迹、结局、对社会影响等几方面进行讲述;学生讨论问题时, 要围绕中心话题深入探究, 组员分工与职责要明确, 要注意倾听与评价, 要有小组结论, 从不同的方面理解、联系实际等。学生掌握了方法, 积累了经验, 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 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度, 取决于教师的“动”与学生的“动”, 教师的“动”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动”, 当教师的“动”能促进学生发展时才有价值。因此, 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 应该始终贯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课改理念, 树立“不求人人升学, 但求人人成材”的新型人才观, 不断学习新时期教育教学理论, 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激发其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篇三

关键词:有效教学;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有效参与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2–001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提高学生课堂有效参与度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基本的体现,是对学习主体的最大尊重。只有提高学生参与度才能真正赋予课堂以生命,让课堂45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通过提问这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有必要以学生有效课堂参与度的视角来审视当前如火如荼的课堂提问现状。

1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度

学生的参与度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关键是授课之始要启动学生的心智。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积极的思维常常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激发学习兴趣、制造认知冲突,提高参与热情,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

1.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引人注目,可以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欲望。教师在进行科学概念或规律教学时,常常利用演示实验来揭示科学现象中的矛盾,把学生引进变化纷繁的科学世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时获得大量的感性信息,同时也会经过思考提出一系列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去积极探索,接受新的知识。

案例1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课题:“电路连接”

[问题提出]若把小灯泡接在220伏的交流电源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肯定烧坏。

[教师演示]将近四十只6伏3瓦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220伏电源上。

[现象]小灯泡正常发光。

[小组讨论,疑惑]为什么小灯泡能正常发光?教师此时乘势导入“电路连接”新课题。

案例2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课题:“物体浮沉条件”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学生疑惑]

[演示实验]在盛有一定浓度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里,则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在水面上。

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被教师组合在一起,马上就吸引了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他们心里的疑问是: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呢?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参与欲望被激发,而且在实验中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科学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

科学课程的开发和设置,科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科学实验活动,都能形成良好的实验情境气氛。初中科学教材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就是科学课程通过教材所设置的重要的实验情境,它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以突出科学特点,营造科学思维和科学创新的良好氛围。

1.2 创设问题情境,确保参与广度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摩擦力”一课有关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教师给出实验材料和思考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认真阅读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后,学生完全有能力设计出一个实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作启发和点拨。在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在这个实验中,各小组通过分析自己的数据都得出了结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以及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参与度。

1.3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参与深度

学生的参与光有广度是不够的,必须要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参与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没有问题就没有科学;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案例3 地球的运动:温度均衡调节器

“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安排在七年级,有些概念和知识对七年级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如公转、太阳直射点、直射点的移动、公转轨道和公转方向等。怎样使这些抽象而分散的知识联成一体而又形象易懂呢?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问题一:(出示地球仪)地球养育了千千万万生命,而且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生物生长有个重要条件是要有合适的温度,那么地球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体会地球运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带出昼、夜等概念)

生:如果地球静止,照亮的一面(昼)温度太高,另一面(夜)温度太低,都不利于生物生长,而地球动起来就不会那样了。

展示:多媒体展示地球的自转。(引出: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等)

问题二:如果地球转得更快些或更慢些,会怎么样?(引导学生从周期、温度变化等方面展开想象,排除这样运动的不可能性)

问题三: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但同学们在一昼夜间经历过春夏秋冬吗?(过渡到地球公转)

问题四:地球公转能调节温度吗?如果只公转而不自转会怎么样?(那样一“昼夜”会是一年!)

科学教学设计中,不仅要重视学什么,而且要重视怎么学,以什么态度和情感来学。而巧妙合理的问题情境设置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个性人格。

2 拓展问题空间,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度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只要给学生合适的帮助,就能使95%的学生学好。必须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要将起点定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将落脚点定在学习有优势的学生,最终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快的发展。

2.1 充分预设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任何一个问题总是要包含给定条件和目标(另外还有障碍),即提出一定的任务领域和范围,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对它进行表征,也即构成问题空间。

围绕问题空间充分预设问题就是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要把可能的问题、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问题的障碍认识得相当透彻,而不是简单的只是知道问题的答案。例如在“水是常用的溶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时,教师应当充分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要想到有些学生甚至会提出“溶解度的大小受压强的影响”、“溶解度的大小和空气的湿度有关”等等类似的问题,对于这些,教师该如何进行引导和解释,应当做到胸有成竹。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考虑到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层面,在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适当的以某种方式提醒学生在设计的实验中应集中关注哪些问题,如何在实验中予以体现,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教师不可能预设到全部学生所能想到的问题,那么教师还要能接受那些预期外的问题。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新的想法和思维的火花、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要及时更新问题空间,给予正确指导而不是扼杀。

2.2 拓展问题的层次面向全体学生

通常情况下,课堂提问都是特定的问题指向特定层次的学生。例如问到“根据力的性质可将力分为哪几种”、“什么是光合作用”等等,这类问题难度较低,目的是为了照顾到教学的知识目标和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相应的复杂的问题指向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对象单一,问题面对的对象很少。

拓展问题层次的做法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指向各个层次的学生。例如,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分析条件,让中等水平的学生分析问题的具体做法,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分析相似的问题或者是问题的变式。这样对于所有的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都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

2.3 优化提问方式鼓励学生提问

将疑问词变成动词,意味着尽可能的把问号留给学生。一个物理现象刚一呈现给学生就问why,一个概念一给出来就问what,一道题目刚写出来就问how的提问方式容易形成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不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如果把这些词换成思考一下、回顾一下、分析分析,让学生第一个问自己why,让学生去理解概念的来源与物理意义,让学生考虑清楚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简单的作答,效果往往大不一样。教师将大大的问号通过那些想一想、考虑考虑之类的短语传给学生其实是给了学生思维活动的时间,当然也给了学生思维碰撞的一次机会。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补充的是“出自学生口中的问号”。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尽量少用直接的肯定与否定,简单的“对”、“错”评价都不利于激发探索问题的热情。尽可能多一些鼓励性的、发展性的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新意”、“你的观点有独到之处”等等。即使是学生提出了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也应该给予积极肯定的鼓励,当然要注意鼓励的方式方法。如在上“银河系”一课时讲到目前所知最远的星系离我们超过100亿光年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那些星系离我们那么远,即便是光从那边发出,也要经过100亿光年才能到地球,那么远的距离是怎么测出来的呢?”笔者对这个问题事先没有准备,微微思索了一下,便赞许地对提问的同学说道:“你的问题科学性很强,提得非常好,说明在认真听课积极动脑。但是我暂时回答不了,我回去再多查阅一些资料学习,准备好后再来和大家讨论,希望你们回去也去认真思考,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我们再一起交流……”

3 基于提问的学生参与度反思

把有效参与度的理念与课堂提问相结合,提问前我们至少应该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提问的主体和受体分别是谁?简单说就是为什么要提出问题?提问应该有确定的对象,应该明确其教育价值,否则提问这种教学活动就失去了讨论效果的意义。

第二,所提问题的全部内容是什么?因为问题的内容直接与教学活动的产出相关,不考虑学生能否回答、不预期学生能回答什么内容的提问就是不考虑教学效率的提问。

第三,如何让提问发挥最大的效益?提出的问题若能够被充分开发,班级各层次的学生就都有可能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维度得到最大的收益。

提问的主体是学生,那么问题出来前,应该让学生能感受到问题的存在,而不是处于被迫的“逼问”状态,至于说问题是从教师口中出来还是从学生的口中出来并不重要。只要学生能从情境中意识到问题,就是说只要学生已经产生了问题意识,那么问题即使是从教师口中出来,我们认为提问的主体还是学生。

提问的受体是学生则意味着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应该明确回答问题的对象。具体来说,是要明确该问题最适合哪个层次的学生来回答。确定提问的受体是哪个层次的学生,这是提问能够产生效果的前提。课堂提问时,有必要尽可能地拓展问题空间,即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少数人设置。

课堂问题教学中情境应该偏向于单一、简洁,应该让学生看了以后思维活动直接指向预期问题方向,而不是毫无头绪地游离在教学内容之外。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应该是有效参与度的标志。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在科学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使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也可使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能产生1+1>2的效果。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参与度是对学习主体的最大尊重,只有提高学生参与度才能真正赋予课堂以生命。只要坚持“创设教学情境,实行问题分层施教”的做法,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8~50.

[2]邵陈标.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5,(2):44~46,52.

[3]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

[4]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篇四

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

永年县第十五中学

祁志雷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于学生的有效参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通过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课堂导学,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生成性,使学生有效参与学习具有了可操作性。

【关键词】:物理 课堂教学 引导 学生 有效参与 【正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于学生的有效参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沟通交流、互动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一、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情景,为学生架设有效参与的桥梁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以区分为“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需要教师架设一座桥梁,来沟通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物理世界。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有效情境的创设,学生的生活经验只处于现有发展区,教师要通过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情景,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从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转化,让学生从已知的生活经验走进未知的物理世界。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知识,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情景为“为什么戴眼镜喝开水的同学眼睛会朦胧一片?”;“平面镜成像”的情景为“小轿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为什么做成倾斜的?如果做竖直的不是更省材料吗?”;“光的折射”的情景为“为什么有些楼房的玻璃在外面看不到里面,但在里面却能看到外面的东西?但到了晚上房子一亮灯,外面的人却又可以看到里面了呢?”。

当学习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增;当物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物理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自由、轻松地学习物理知识。学生用脑去思维,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嘴去表达,用手去操作,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从而体验到物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有效参与的机会

调查显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程度与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有关:听教师讲授为18%,学生阅读为30%,学生讨论为50%,学生实践为70%,学生教别人为95%。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创设一种“生教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实现“做中学”和“静中想”,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合作。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抽象、复杂、综合的内容,学生需要通过正确的思维,运用科学的物理研究方法,才能形成物理知识。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达时,应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出具有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

2.给学生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参与活动。(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物理课堂教学中,“想”是核心要素,“做”是关键要素,没有一定的学习时间,“想”和“做”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合作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的引导、整合、总结、归纳是很必要的,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局面时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开展。教师要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

三、利用课堂导学,为学生提供有效参与的途径

课堂导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而设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导学设计尽可能把问题放在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

案例:力的概念导学:(1)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提水桶、马拉车、脚踢足球、磁铁吸引铁块等;(2)找出实例中施力的物体;(3)找出实例中受力的物体;(4)找出实例中物体个数;(5)找出这些实例的共同点。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总结,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使学生明确:(1)力是一种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提、推、拉、踢、挤、压、吸引、排斥等;(2)力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如手和水桶、马和车、脚和足球、磁铁和铁块,单个物体不存在力;(3)两个孤立的物体之间并非一定有力存在,这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发生相互作用;(4)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非接触的。

5.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篇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新课标要求我们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发展儿童的个性,启迪儿童的灵性,诱发儿童的悟性,激发儿童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巧用多媒体

爱因斯坦曾说:“喜爱是比责任感更好的老师。”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集中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美的课文,如果辅之以相应优美的旋律导入新课,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使学习顺利地展开。如《秋天的雨》一课,在上课之初,我在钢琴曲《秋日私语》的背景下,播放了有关秋天美丽景色的图片,轻、柔、美的旋律犹如秋风吹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巧妙渲染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学习兴趣。再如《盘古开天地》一文,我先让同学们看了一段有关盘古的动画片,同学们就跃跃欲试,兴趣盎然,这种状态为学好文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然而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巧妙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还可以烘托气氛,将师生情绪再次推向高潮。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在学生体会了壮士们在关键时刻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精神后,请学生全体起立向这些可敬的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播放《英雄儿女》的主题歌,在震撼人心的旋律中,师生心潮澎湃,激动的心情,使课堂气氛再度升华。对较为抒情的散文,巧妙运用音乐结束可以使人感觉韵味悠长,回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小小的船》一课,播放《小小的船》伴奏带,师生共同歌唱作为结束,优美的旋律和意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美好的体验,将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之中,课件的运用更是尤为重要,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配乐朗读是不错的的一种方式。它能在流动的旋律中,激发情感,营造氛围,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之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配乐朗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情感。尤其在古诗的教学中,更是必不可少的。朗诵古诗时,配合着筝、琴、箫等古曲,以曲韵衬诗韵,使学生感受并体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以及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诵美文、品雅乐,其乐融融。

二、智用语言

教师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而教师语言的引领,也为创设情境,提高课堂参与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如一年级识字二《比一比》,我用自己的语言创设了一个农家小院的场景,让小主人公与里面的动物,植物进行对话。通过自己的生活感受,把这些动物、植物作为自己的伙伴。孩子们兴趣空前高涨,都想第一个和这些农家小院的住客们交朋友,让它们感受自己的热情。最后我用语言模拟一个回家吃饭的场景,(联系生活,想象妈妈、爸爸是如何找我们回家吃饭的情状)让孩子们大胆叫出这些朋友的名字,呼唤他们回家。(用孩子们特有的语言)这样,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就会主动记住它们的样子,而且依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出现了很多让我都想象不到的语言亮点,识字效果和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可想而知。另外,对于一些离我们生活年代比较远的作者,我们也可以通过时空对话,教师当“信使”的方式展开。如《静夜思》,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具有魅力的语言引领,架起学生和李白的桥梁,创设情境,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活用形式

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创设多种形式的情境必不可少。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我先布置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采取调查、访问、整理资料的形式,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然后在学习《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时,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对文章内容进行汇报,最后以环保部门向人们倡议作结。(因为学生们熟悉了生活,有了认识,所以很到位)这样孩子们兴趣很浓,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在学习时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在学习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时,可以以课本剧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西门豹》,在学完内容之后,安排孩子们发挥想象,补充空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演出。通过这种情境形式既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人物品质的剖析,还发展了语言,培养了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6.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篇六

提倡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革和改进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改为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各种能力。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有效的参与课堂讨论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但要使学生的课堂讨论真正有效,确不仅仅是简单的有问有答,我说你也说,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讨论做到有效的组织,有的放矢,而不至于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空洞乏味。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组织学生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的工作。

一、让学生有话可说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就要注意让学生有必要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说,要突破旧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也可以将有些问题提前告诉学生,作为一项作业,由学生回去准备,学生一旦有了任务,有了心理准备,他就会去认真对待,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再回到课堂上来,学生肯定是有话可说了。,例如在上“做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的时候我提前一周将课堂讨论的问题“搜集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例”交给学生。结果学生搜集了几百条,课堂上他们争先恐后的把自己搜集的案例展示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二、勉励学生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就是让学生说生活中的事,说自己身边的事,因为这些学生熟悉,也就有话可说且能说的一是一、二是二,既有实际,又有感想,既有分析,也有总结,这种实话实话说,学生也不会感到困难,但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讨论,能跳出表面,点到问题的实质。例如在讲“诚实守信”一课时,我让学生列举我们周围存在哪些不诚信的现象,并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这些不诚信现象对自己有什么危害。因为这些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或者说自己身上,学生要讨论出来并不困难,在此基础上,我又及时的引导学生深刻挖掘不诚信的危害,从而指导他们下决心今后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样就使知识得到了升华,很好的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

三、激发学生有感而说

有感而说的切入点,在于“感”。“感”时时有,事事有,但不一定这些“感”都有价值,有深度,那些容易达到层次的感想,往往是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只要学生有了“关注”,自然而然就有了感想,这种感想必然是有深度的,是值得讨论的,而且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在认识上完成飞跃,反过来,也会使学生更加关注热点问题,为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公民打好良好的基础。药家鑫杀人案曾闹得沸沸扬扬,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且这一例子对学生也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于是我便把这一案例搬到课堂,并让学生进行讨论:结合书本知识说说药家鑫案对你今后成长有什么指导意义。学生纷纷从承担责任、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今年中考正有这方面的考题,这样既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又提高了学生的觉悟。

四、勉励学生我做我说 我说我做,就是勉励学生说说自己做的事情,或若是某一件事情,加入由我来做,将会怎样,这种讨论的出发点是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充分调动其讨论的积极性,直抒胸意,认清做人的价值标准。例如:在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时候,我便把浙江渔民到青岛海域电网捕鱼的报道展示给学生,并提出问题:

1、看了这篇报道,你会怎样做?

2、假如你是青岛市市长,看了新闻后,你认为你当前应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讨论的问题立时就与学生的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主人公,也就有了充分锻炼其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最后,课堂讨论作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给思品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课本知识,更要多读课外书刊,关心时事社会热点话题,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讨论问题来,另外,教师还要保护好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既不要盲目赞同,更不能用过激的话对学生讽刺挖苦,要多鼓励,正确引导,只有这样课堂讨论才能真正发挥出实效来。

7.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篇七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

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获取学生的信任。当学生信任教师时,学生就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否则会拉开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会对教师心存敬畏,易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回答问题时担心出错。因此教师要面带微笑、有亲和力,努力走进学生。当学生问题答不出来时,教师要说一声:“Never mind,”而不是让他长久地站着;当学生回答错时,送上一句:“Can you think it over again?”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

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

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及时评价,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能够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积极的心理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课堂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起到激励、引导作用呢?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少用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就真正的发挥出来了。

三、把握好教学的两个度,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有效性

1.学生参与英语交流的广度。教师设计一项有效活动后必须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一方面,从参与活动的范围上,不是少数人参与,而是人人都卷入其中。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在课堂上应该自始至终表现出对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另外,教师特别要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活动,因为它与认知的深度、思维的品质相关的,那种通过简单的思维或简单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的,只是浅层次或低效的参与。人人有效参与了课堂活动,人人都有收获,人人实现了自我价值。

2.学生参与英语交流的深度。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参与英语交流的深度。英语交流必须有效,可以选择那些难度适中的活动即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具有挑战性、激励性、探究性的活动,最能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这个区域外的活动,要么太难,要么太易,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只是流于形式难以促进学生发展。

四、创设参与情境,培养参与能力,收获参与成果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让他们体会参与的快乐,收获参与的成果。可以设计哪些有效的活动呢?

1.游戏。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智慧的花蕾,求知的动力,是激励人们积极行动的主观原因,而游戏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青少年的特点是好奇、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但有趣的东西却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学生喜爱却有助于学习英语的游戏。

2.竞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组织一些带有竞赛性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竞赛项目很多,如知识抢答、单词接龙、课文朗读、书法比赛等。尤其是书法比赛,因为中考作文是网上阅卷,字迹不清楚、不规范是影响考生得分的主要原因,所以每学期我们学校都要举行英语书法比赛,主要是引起学生重视英文书写。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教师改变1%,可能就会改变孩子的终身。这1%不是指工作量的增加和减少,而是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关键性的改变——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激发。

结束语:课堂高效是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有效活动,注意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德玲.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初探——有效开展对话教学,提高小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

[2]张晓婷.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5(S2).

8.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篇八

1.有效参与的含义。根据关文信等人的观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活动具有交际性,并且通过活动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有效参与包括六个方面的含义:①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思考和学习时间;②学生通过参与某一教学活动达到了参与目的;③学生的参与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在思维被真正调动起来了;④学生通过参与某一教学活动获得或改进了自身的学习策略;⑤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主体是学生,并且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有足够的表现机会;⑥通过参与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有效参与的层次。根据国内外大量关于课堂参与的研究理论,有效参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的感性参与、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和高层次的创造性参与。浅层次的感性参与指通过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一般的教师设疑学生回答;围绕教师设问展开的四人小组讨论。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开了观察、联想和运用概念、判断展开推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智力得到较有力的开发。如:自学中独立质疑;在观察、实验中,从现象中总结出规律。高层次的创造性参与指运用相关知识提出新的设想,展开多向或逆向思维活动。如:对教材或教师讲解提出有理有据的质疑或不同见解;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力,创造出新的意境等。这种参与的特点是展开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智力得到有力开发。

3.有效参与的形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孔企平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参与涉及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情感参与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它是学生参与行动强有力的先导动力,也是一种学习的产物。认知参与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学习策略,分为深层次策略、浅层次策略和依赖的策略。行为参与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和表演等动作行为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

二、促进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策略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有效参与环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和蔼的微笑、信任的目光、真诚的话语送给全体学生,让课堂多一些轻松,多一些幽默,让每一位学生在充满了支持、关怀和鼓励的氛围中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同时,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对话平台,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们充分展现自我,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分层设计探究问题,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问题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桥梁和纽带,教师在设计课堂探究问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到问题本身的层次,即:问题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问题的设计要尽量考虑到班上的每个同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难度稍大的问题可以让那些思维灵活的同学生来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来解决,让"后进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不同层次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提高课堂参与的有效度。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参与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学生的认知结构包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来源于生活的一些经验。设计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较为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别人的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促进学生更丰富、全面地理解问题,从而促进其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发展。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交往环境中,主动思考和发表意见,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同时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另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凭借直观获得感知;让学生动脑思考,将直观感知内化成表象;让学生动口交流,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点及规律。这样既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也发展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建立合理灵活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没有评价就没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评价就没有进步,没有评价就没有参与,更谈不上有效参与。建立公平合理灵活的评价机制,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评价的灵活多样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提高学生课堂有效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我们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更要不断思考、探索、实践、总结,在提高参与质量上下功夫,保证每一次参与活动都能达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琦;小学生课堂参与结构及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2]关文信,单余岱;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及标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0期

[3]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9.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篇九

桦川县第二中学

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桦川二中

李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应构建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 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倾听的氛围

倾听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善于倾听,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才能学会知识,成绩才能有所提高。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倾听的氛围。我们现在班级都有多媒体,语文课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到有关文本的优美环境中。我在讲授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春天的各种画面,播放有关春的歌曲。学生们在绚烂优美的色与声中,领略了春的美好。另外配乐朗诵、展示幻灯片等形式,使学生自然触摸到所学知识,有利于了解和吸收。在教学时,我还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用眼神、手势等其他辅助性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倾听,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的效果。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才能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二、注重情感的碰撞

语文课堂要充满语文味,更要有人情味。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在语文课堂上讲授枯燥的语文知识,而应该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袒露真诚,让师生的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点上,学生才会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之中,从而增加课堂效果。有了这样的情感积淀,学生们就会很快地进入情境,就会与文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还是在讲授《背影》时,讲到“望父买橘”这一段落时,我讲述了自己的父亲,讲述父亲对我的付出。我让学生懂得: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付出那么多,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他们,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我还让同学谈了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尽管有些同学的语言并不是那么流畅优美,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情感的真实真切。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整堂课充满着民主和谐的气氛。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触发了学生与文本的碰撞,文章的思想内涵得以很好的挖掘,学生得以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拓展适当的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有许多篇幅是文言文,学生们学起来非常枯燥无味。如何让学生怀着兴趣去学习文言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要结合课文实际设计一些适当的内容来拓展文本,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五柳先生传》时,我让学生写自传,学生们很感兴趣。在学习《陋室铭》时,我让学生仿造课文形式写《教室铭 》,学生用轻松诙谐的语言写出了不错的作品。在学习《出师表》时,我设计了“与诸葛亮对话”的教学环节,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发

言踊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没有了厌倦的情绪,增强了学习文言文的信心,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10.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篇十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好几年,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一改再改.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没落,到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效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关键词:主动参与 培养 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好几年,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一改再改.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没落,到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效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及其机制的长期运作中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方式的诸多学子,对自主学习模式无所适从,难上轨道,“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现象,相当普遍。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使之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和热情

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着力于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及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呢?我以为我们要做到2点:

1、营造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所以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要有欣赏、平等、宽容的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关心、关怀和信心给予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心里安全和言论自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供一个良好氛围.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其工作效率及才能发挥可以达到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则只有20%左右.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⑴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鼓励式评价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中,我们经常恰当地使用“不错”、“很好”、“联想真丰富”、“你怎样想到的„”等赞誉之词,在提问和板演时,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中下等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成功,不仅教师表扬,而且还引导全班同学对其进行鼓励和评价。在讨论问题时,对于学生“小小的创造”,及时给予肯定和推广,使学生每攻克一道难题,克服一个困难,创造一个新的方法,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乐此不疲。

⑵揭示数学魅力,吸引主动参与

要应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

①揭示数学美。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表象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的奇异美,教学中表现出数学语言符号,图象形象的简洁美,课堂教学中探索思路解题的过程美,点拨启发思维的艺术美等,到处可见。教师要依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的学习情趣。②揭示应用性。如黄金分割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向学生揭示舞台上报幕员站的最佳位置;女青年腰带扎的最理想的位置;黄金分割用于优选法及建筑、绘画、舞台艺术设计等各种实际应用等,使学生感受到黄金分割的形态美及应用价值,学生兴趣浓,就表现出积极参与的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

学生有了参与的热情,参与课堂的能力就成了关键.“主动参与”的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科学、有效。他们爱好提问,善于思考,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探求知识的规律,并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多说多想,主动参与学习。在进行一些概念、法则等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的概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在总结时,教师不要要求过高,不要用课本上的结语去衡量,而是要求他们说出其大意或者其中的部分就可以了,这样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新的知识通过学生积极思考而且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的,他们记得牢,理解得也透。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的有效参与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的问题要能触发学生的智慧火花,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比如课堂合作讨论是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常做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参与的热情,或者是提出一些简单的或书上有现成答案的,根本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最后课堂讨论课就演变了空话讨论课,这样不但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失去智慧的火花

11.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篇十一

策略之一:更新观念,让学生敢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因此必须创设一种宽容、民主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以便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氛围中充分展开认知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能停留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状态。应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学生感情,把学生当作解决问题的伙伴,亲密的合作者,从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保证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学生真正敢于主动参与学习。

策略之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愿参与

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产生亲身感受体验,可以创设愉悦情境、激疑情境、迁移情境等等,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如教学“表内乘除法”后,设计“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准备三个得数24、4、32的“房子”和10只带有算式的“小动物”:4×6、4×8、12÷3、20÷5、3×8、40―8、24÷6、32―8、26+6、8―3,把这些算式分别挂在小学生扮演的小动物身上,让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找自己的“家”,看谁找的又对又快。最后只有8―3的这只小动物找不到“家”。我又让学生认真想办法帮助这只小动物,让它有“家”可住。

策略之三:联系生活,让学生爱参与

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幼儿园阿姨分饼给小朋友,把2个同样大的圆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又把6块同样大小的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学生运用旧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又问把1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这些来自生活的实际问题,学生大部分亲身经历或看见过,学起来感兴趣。还可以问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其它的形状行不行?屋顶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平行四边形行不行?罐头盒为什么大都是圆柱形的?其它形状的为什么少见?这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问题,都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了生活情趣,学生爱参与。

策略之四:了解基础,让学生能参与

要使学生能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对应具有的能力要训练到位,否则即使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也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性受到挫伤,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和培养。如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结论,如果完全由学生独立地归纳概括,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于是,师生共同完成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的实例之后,先让学生集中观察比较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概括出“能”的一面,有了这个基础,再抽象概括“不能”的一面就可以了。

策略之五:设置悬念,让学生要参与

教师要通过问题串使学生处于不断的思考之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学生引导到所要学习的知识上来。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三个问题:(1)刚才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的面积与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这些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在有启发性的问题中,学会学习。再如“正、反比例”学习时,可设计如下问题:(1)题中的三种量是怎样变化的?(2)这三种量可以组成什么样的关系式?(3)两个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为什么?(4)根据关系中不变的量,你能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吗?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要参与。

策略之六:加强指导,让学生会参与

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之一,现代教学论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在于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几种主要的学习方法:(1)指导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2)指导操作的方法;(3)指导记忆的方法;(4)指导思考的方法。比如指导操作的方法,让每个学生拿出15个小圆片,按每份2个、3个、4个……不同情况分,然后问分完了没有?分了几份?余几个?从而让学生知道分东西不一定每次都分完,引导出课题“有余数除法”。接着老师要求每个学生任意抓一把小圆片,把小圆片平均分到自己练习纸上的这些圆里,看一看,分完了没有,还余几个,从而得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法,便会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策略之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可以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可以首先通过播放有关小红过生日的录音故事,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红几岁了?正过第几个生日?你是怎样知道的?(从点燃蜡烛得知她10岁,正过第10个生日。)(3)小红的爷爷为什么才过了15个生日呢?(因为爷爷是2月29日生。)(4)故事里涉及了哪几个时间单位?(年、月、日)由此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对于爷爷只过了15个生日的原因在此留下了“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最终解决疑问。这样教学,可以提高艺术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策略之八:利用媒休,让学生喜参与

利用媒体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信息,给学生提供多种刺激,促使学生多感官全方位的接受信息,让学生喜参与。如教学“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时,用计算机演示直径大小不同的3个圆滚动一周,留下滚动轨迹的情景,并在观察演示之前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一步测量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后教师任意收集几组数据制成统计表,让学生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用计算验证:以直径为标准去测量圆的周长,周长正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再如:“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运用传统教是难讲清楚,又花时较多。运用计算机剪拼,把圆等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多次投影,可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妥善解决,得到圆的面积公式,并有机渗透极限的思想,这样,既体现了教学重点,又克服了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上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下一篇:复苏室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