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艺术

2024-10-12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精选8篇)

1.小学课堂教学艺术 篇一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

宋瑞艳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是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 计划地运用一些艺术形式,利用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受教育者,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艺术

第一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每个人都认识到学习和掌握英语成为了二十一世纪人类“学会生存”和“适应生存”的基本要求。然而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影响和束缚,现行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是千篇一律:复习(问答)—呈现(单词及句型)—操练(听、说、读)—表演—作业;教师过多的将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过多的苛责小学生的书写及单词与句型掌握的数量;课堂教学程序单调,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犹如听的是天方夜谭,完全不能感同深受,久而久之不懂的越来越多,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其结果是即使小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知识或单词及句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仍然不会应用,无法与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

在此文章中我试图以自己多年小学英语教师的经验为基础,结合教育学理论,通过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明确教学艺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第二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一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

每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都一定会用到教学语言。为了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达引导学生学习,沟通师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调节教学的节奏,从而带领他们更好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充分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言简意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征与他们目前现在的理解能力,老师在讲授时 应尽量精练,一语中的,对概念的描述应准确、明白、到位,切不可 长篇冗缀,让学生觉得云里雾里。

2、指令清晰

小学英语课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生活 化的英语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应尽量和学生用英语交谈,包括描述情 境、发出指令等等。在用英语向学生发出这样那样的指令的时候,教 师语言应尽量简短,清楚明白。

3、平等亲切

老师在与学生对话时语气非常重要,我们应尽可能做到平等亲切,讲授文化知识时应娓娓道来,轻松幽默,不可太过严肃,让学生觉得难以接受。

(二)、非语言艺术(体态语)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然而,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然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作为教学的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总导演。而所有的学生是参演的演员,具有自主的表现力。二

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

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授、提问、板书、结尾等多个方面,而教师对这每一方面能否把握到位都是对该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考 验。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

(一)、导入艺术

所谓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是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小学英语课第一环节是Warming up,即导入,它既是一堂课前的热身运动,也就是一堂课的前奏。在小学英语课中,Warming up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总是通过Greetings, Free talk, Sing a song来复习旧知,渲染气氛,以此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下一个环节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对于新授课前的热身设计,教师应寻找主体互动的方法,启动学生潜在的内涵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积极亢奋的思维中产生交流的欲望。

(二)、讲授艺术

讲授是一堂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教师教学水平与知识能力的直接体现。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在讲授知识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首先,教学的语言材料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反映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近到远,呈现阶梯状逐步展开。

其次,教学内容要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韵律诗歌、寓言 故事、对话表演、游戏等。

然后,教学的语言材料应真实、实用,学生可感可触,能迅速将 英语所说的事物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在通过用中学、学中用 反复实践、学用结合,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语言结构、功能、话题、任务有机结合

每一堂英语课中,教师应始终贯彻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 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为目的的模式来安排教学。在课堂上,应通过 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特别是声像材料的示范,指导学生模仿,使学 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拼读的习惯,通过听、说、读、写、玩、唱、画等饶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的语言材料,逐 步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

3、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很多,如情景法、视听法、直接法、结构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综合法等等。只要是有助于实现我们英语教学目标的都可以采纳,可兼收并蓄,集各家之所长,采用综合的教学路子。

(三)、提问艺术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反馈信息等多种教育功能。

1、明确提问的指导思想(1)启发思维

大家都知道,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就所学知识提出有关的问 题,要求学生进行回答。课堂提问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 段,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2)激发兴趣

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内在动力就是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提 问应该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他们有了学习的 热情和原动力。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步步深 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与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简 洁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3)难易适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只有难度适当的提问,才适合学生的认知 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视其具体情况来把握提问的难度,注意因材施教,尽量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体验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2、注意鼓励性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与鼓励的表情对待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要耐心地启发引导,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愉悦的心情;当学生答对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唱、演、画、玩等方 式来感知教师呈现的新知识信息,其中视觉是最主要的和效率最高的 感知通道。因此,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同时还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板书。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合理布局

板书要有一定的模式,不能随心所欲,教师根据黑板的大小,必 须使在坐的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板书的内容。板书内容不能过于杂 乱和拥挤,要做到一堂课一黑板,一目了然,让学生一看到黑板,就 知道这堂课所学的知识重点。

2、少而精炼,科学简洁

每节课的板书,不能太多,必须准确,重、难点突出,也就是说 即要有启发、引导、科学地呈现知识,也能较好地体现教材内容的连性、逻辑性和层次性。

3、富有特色,赏心悦目

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的板书,势必会令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不 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学效果可能也会不尽人意。在黑板上 适当的画一点简笔画是一个不错的做法,这既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也可体现一个教师在教学业务方面的基础功底。

(五)、结尾艺术

对教学过程而言,开头和结尾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来说,仅有好的开头还不能说 是“成功的一半”,还需要有好的结尾与之相呼应。当一堂课快结束时,学生或久坐显得精力疲乏,或是情绪仍沉浸在老师的教学中,这就要求课堂的结尾要比开头和主体教学过程更具吸引力。结尾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此笔者总结了这样几种方式:

1、用活动表演结尾

2、以歌曲歌谣结尾

3、以归纳总结的方式结尾

4、结尾时进行拓展延伸 三 课堂教学中评价的艺术

评价是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中不可缺少和至关重要的 一个步骤。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一定要重视评价在课堂上的应用与效果。

(一)、评价的意义

科学的评价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对教师而言,经过一段时间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测试与评 估,可以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他们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长辈们的认可、赞许,评价与测试可以督促他们复习功课,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了解自己的薄弱点、薄弱环节,可以促使学生在以后的时间多加重视,提醒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评价的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后有的放矢的进学教学,在评价学生时充分考虑他们的优点,以期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找到自信,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三)、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学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否则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现在行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个人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座谈、家长反馈、平时测试和学习日记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手段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以及他们的情感态度。

结语

在我看来,目前的小学英语正处于小学阶段主科与综合课之间的 尴尬境地。一方面,因为英语在孩子们一生的求学以及今后的发展中 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而倍受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另一方面,因为 小学阶段学制与评价方式的制约,学生自身并没有将英语的学习视为 重点,这就导致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在 这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培 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成了这一阶段的教师最为关注与最为积极思考 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这也是我长久以来都在寻求答案的 问题。为了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一直在自己的工作过程着进行着 思考。

2.小学课堂教学艺术 篇二

关键词:生态式艺术教育,小学教育,艺术课堂,艺术素养

一、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述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自然和文化自然基础之上的现代艺术教育方式。通过融合音乐学、舞蹈学、美学、艺术史、艺术创造等诸多艺术学科,通过生态方式进行有机联合,通过经典艺术作品与学生、作品体现的生活与学生生活、教师与学生等多方面、多层次之间的有机联合,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意义

1.艺术放松,放飞学生的艺术思维

生态式艺术教育与传统的艺术教学不同,它强调从语言节奏、动作节奏等多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来,将小学生带动至音乐中,不但可以充分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实现寓教于乐,让小学生真正享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在生态式艺术教育中,通过愉悦舒缓的音乐,使得整个艺术教学处于一种放松的环境中,让小学生天马行空起舞,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提升孩子们的音乐学习能力。

首先,生态式艺术教育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艺术感,提升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小学生的音乐艺术学习能力;其次,运动生态式艺术教育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艺术感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开发右脑,提高小学生的学习速度、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2.摒弃技巧,回归自然的“参与性”

生态式艺术教育主要是鼓励和引导小学生自己发现艺术、创造艺术,这与当前我国以学习艺术基本动作,模仿教师唱歌跳舞的教学方式是极大不同的,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导小学生学习的同时,让小学生认识到创造是艺术的生命,引导小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艺术,感受艺术学习和了理解艺术之中所含的律动,让小学生自己通过对于节奏感的理解去描绘艺术、创造艺术,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艺术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生态式艺术教育正是抓住了这一时机使小学生养成了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促进小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三、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1.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当前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生态式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为小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轻松、民主、平等的课堂中才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从中收获到轻松与欢乐。教师应该主动放下自己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进行无压力的艺术学习,才能够让其体验真正的艺术美。

2.欣赏学生,树立自信

生态式艺术教育在对小学生艺术感觉的培养过程中,让小学生掌握了学习艺术,让小学生开始了解艺术,接受艺术,全面树立小学生学习艺术的自信心。基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小学生艺术教学活动倡导教学效果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不仅仅要把最基本的艺术知识以及艺术原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不断创造艺术,并从中感受到艺术学习的魅力,从而对学习艺术产生较强的兴趣与自信心。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学习,在学习中强调小学生的个体感受,并且根据小学生的感受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小学生对学习艺术充满信心。

3.在游戏中愉悦心情,鼓励学生进行艺术主动性创作

在进行小学生艺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寓教于乐”,利用生态式艺术教育法将小学生艺术教学变成一个全体小学生都能够参与的大型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将音乐与艺术的结合,使得孩子们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艺术学习,从而避免孩子们对于艺术教学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在艺术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特点,让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自由的学习与艺术训练,在科学方式的指引下,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方式,不断增强“游戏”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让孩子们能够融入自由的艺术世界,不断激发学生自主进行各种艺术动作的能力。

将生态式艺术教育运用在小学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也让教师更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在艺术教育中引入生态式艺术教育既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感,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一方法可以在幼儿教育中予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3.小学课堂教学艺术 篇三

关键词:生态式艺术教育;小学教育;艺术课堂;艺术素养

一、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述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自然和文化自然基础之上的现代艺术教育方式。通过融合音乐学、舞蹈学、美学、艺术史、艺术创造等诸多艺术学科,通过生态方式进行有机联合,通过经典艺术作品与学生、作品体现的生活与学生生活、教师与学生等多方面、多层次之间的有机联合,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意义

1.艺术放松,放飞学生的艺术思维

生态式艺术教育与传统的艺术教学不同,它强调从语言节

奏、动作节奏等多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来,将小学生带动至音乐中,不但可以充分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实现寓教于乐,让小学生真正享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在生态式艺术教育中,通过愉悦舒缓的音乐,使得整个艺术教学处于一种放松的环境中,

让小学生天马行空起舞,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提升孩子们的音乐学习能力。

首先,生态式艺术教育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艺术感,提升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小学生的音乐艺术学习能力;其次,运动生态式艺术教育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艺术感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开发右脑,提高小学生的学习速度、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2.摒弃技巧,回归自然的“参与性”

生态式艺术教育主要是鼓励和引导小学生自己发现艺术、创造艺术,这与当前我国以学习艺术基本动作,模仿教师唱歌跳舞的教学方式是极大不同的,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导小学生学习的同时,让小学生认识到创造是艺术的生命,引导小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艺术,感受艺术学习和了理解艺术之中所含的律动,让小学生自己通过对于节奏感的理解去描绘艺术、创造艺术,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艺术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生态式艺术教育正是抓住了这一时机使小学生养成了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促进小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三、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1.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当前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生态式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为小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轻松、民主、平等的课堂中才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从中收获到轻松与欢乐。教师应该主动放下自己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进行无压力的艺术学习,才能够让其体验真正的艺术美。

2.欣赏学生,树立自信

生态式艺术教育在对小学生艺术感觉的培养过程中,让小学生掌握了学习艺术,让小学生开始了解艺术,接受艺术,全面树立小学生学习艺术的自信心。基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小学生艺术教学活动倡导教学效果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不仅仅要把最基本的艺术知识以及艺术原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不断创造艺术,并从中感受到艺术学习的魅力,从而对学习艺术产生较强的兴趣与自信心。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学习,在学习中强调小学生的个体感受,并且根据小学生的感受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小学生对学习艺术充满信心。

3.在游戏中愉悦心情,鼓励学生进行艺术主动性创作

在进行小学生艺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寓教于乐”,利用生态式艺术教育法将小学生艺术教学变成一个全体小学生都能够参与的大型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将音乐与艺术的结合,使得孩子们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艺术学习,从而避免孩子们对于艺术教学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在艺术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特点,让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自由的学习与艺术训练,在科学方式的指引下,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方式,不断增强“游戏”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让孩子们能够融入自由的艺术世界,不断激发学生自主进行各种艺术动作的能力。

将生态式艺术教育运用在小学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也让教师更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在艺术教育中引入生态式艺术教育既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感,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一方法可以在幼儿教育中予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魏娟.生态式艺术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33).

4.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课堂艺术 篇四

摘 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充满神奇的美的力量。它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源泉,是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语文新课标对学生背诵优秀诗歌数量、篇目都做出了要求,显示了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课堂艺术

诗歌,是文学艺术殿堂里一朵瑰丽的奇葩。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对于充满幻想的小学生来说,从小爱诗、读诗,必定能吟咏性情,陶冶心灵,丰富想象,发展思维,从而为成长打下丰厚的精神底子。值得欣喜的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四十余篇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歌。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尽显诗歌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创设情境,领会诗歌意境

诗歌的艺术美体现在它的画面意境美上。诗歌中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

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往往面对诗歌中离散的内容而困惑,难以把握诗歌词语的含义,不善于进行积极想象。因此,在读的同时,需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在语言符号的感染下,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构成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从而由表及里,领会诗歌特有的意境,促进理解的深化。比如我在教学《水乡歌》一课中,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学生情趣盎然的吟诵,都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其获得了切实的审美体验。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进入了诗的“境”,诗歌中的文字活了起来,学生的眼前浮现出空灵高远的意境,内心逐渐与诗人相通相融,诗歌学习才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吟唱。

二、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律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引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悟诗意。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意跃然其中。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歌教学,教师要教有所得,学生要学有所获,诵读是其精髓所在。反复诵读是一种心理感应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诵读,增强语感,促进思维。

三、丰满形象,体悟诗歌主题

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内容,往往是点到为止,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还原诗歌的场景外,还必须适时地点拨和适度地拓展,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将诗歌形象读“丰满”,体会诗歌的内蕴,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韵味。

《水乡歌》是一首文字浅显、意境优美的诗歌。在读到诗末“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时,学生往往会提出“歌怎么会用箩装呢”的问题。确实,诗歌中虚写的内容是低年级儿童的学习难点,而在课堂上,这一难点得以巧妙解决。学完第二小节,我引导学生想象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还看见了什么,然后练习用像诗人那样的句式把看到的说出来,在充分感受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后,学生入情入境,个个成了勤劳幸福的“小渔民”,都争相表达自己的箩里装满了鱼虾、菱藕„„在学生畅所欲言之时,老师就势点拨:你们的箩里还装了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有的说装满了丰收,有的说装满了笑容,还有的说装满了歌声„„学生亲历了由实到虚的创作过程,自然地突破了诗歌跳跃的节奏和虚实结合的写法所带来的阅读上的困难,对诗歌的主题就有了更深入、真切的体悟。

四、唤起想象,体会诗歌情感

古诗教学中,我时刻注意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并抓好说话训练,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完《春晓》进行小结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看到春天景色如此美丽,便写下了这么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佳句,同学们也根据这美丽的景色说上几句话吧。”边说边给学生出示一幅幅风景优美的春天景色,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诗歌的情感氛围中。

五、品味语言,享受诗歌美感

诗容聚了一个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以最精练的形式融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想、情趣与教育于一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引导学生读诗,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解开诗人的心灵密码,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水乡歌》一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交流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学生从“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片片”“满”“一箩又一箩”等词语中,读出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更从“荡清波”的“荡”字读出碧波荡漾的无尽余韵,从“飘满湖面飘满河”的“飘”字读出船只往返的轻盈愉悦。“涵咏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揣摩、品味关键字词的良好习惯从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培养,必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体悟到诗歌之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通过儿童诗歌教学,学生的词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在诗歌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智慧,触发他们的思维灵感,碰撞出睿智的火花。

参考文献:

5.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篇五

人们常说,“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部分,掌握了提问的方式就等于掌握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在当代,课堂提问仍然魅力不减。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研究的必要性

“语文课是一曲动听的交响乐,提问则是这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可见,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沉闷的,不会课堂提问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课堂没有问题,小学生就不可能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会提问题,小学课堂就难以走出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的樊篱;教师提不出好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任就难以落实。在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重任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其提问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去,并能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位置,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其次,课堂提问有助于课堂上更好的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第三,课堂提问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据此诊断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难,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结构,起到师生互动协作的作用。再次,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

2.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席卷中华大地,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优化是小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就不能忽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的研究。然而,纵观课堂提问,还存在着种种纰漏。下面就从课堂提问的内容、方式、对象和评价结果几个方面谈一谈存在的一些误区。

2.1课堂提问的内容上的误区

2.1.1提问内容缺乏科学性,学生理解有歧义

提问内容合乎科学性,它包括提问要明确、具体;表达必须准确无误;用词要恰当,无歧义。例如,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在解释蝙蝠飞行原理时,若问:“蝙蝠在什么时候才能飞行?”部分学生答出:“在夜晚飞行。”这是再提问中用词不当造成的学生答错,其中的“时候”一词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答案必须和时间因子有关系”的暗示作用。如果改为“蝙蝠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飞行?”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提问内容的科学性是学生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否则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糊,产生负迁移,甚至形成错误认识。

2.1.2提问内容缺乏启发性,不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内容要具备启发性,它是指通过提问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联想而有所领悟的特性,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当然,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才能提出高质量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否则只能做表面文章。我在顶岗实习中,明显感到自己的提问能力很有限,有时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表面上气氛热闹活跃,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真正的培养。总是会不自觉的提一些琐碎的、肤浅的、甚至是无聊的问题。什么“好不好”、“美不美”、“是不是”、“对不对”,等等,看起来实在搞启发式,实际上是“启”无“发”。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不作任何思考,像一架预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这样的“答对如流”又有多少的意义和价值呢?

2.2课堂提问的方式的误区

2.2.1提问时缺乏循序性

提问要有循序性,它是指提问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入远、由简到繁的原则,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分析问题,掌握知识和技能。有些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提问循序性的意识,问题过难或过易,让学生不知从何答起。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这样层层导入,从小蝌蚪一次次的经历中去感受小蝌蚪情感,从而说出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蝌蚪要比直接说更容易一些。

2.2.2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课堂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如在学校初教部组织的04级顶岗实习中,我所带的班级是四年级,第一次上课太紧张,提出问题就希望有同学立刻回答,没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就把学生叫起来展示回答。这些突击式的提问,效果并不好,不但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能力,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识记的水平上,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提问时要坚持先亮出问题,稍后请学生回答,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其语言组织能力提供必要的时间因子,切忌先“点兵点将”,后出示问题。

2.3课堂提问的对象选择上的误区

2.3.1选择提问对象带有随意性

由于缺乏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课堂提问的对象选择很容易带有随意性。在上街区外国语小学的实习中,起初明显的感到初到班级,问题提出后,没有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意的喊一下某学生回答,时常会造成这些结果:容易的问题由好学生回答,由于未能切入疑难点,学生答对如流,但是得不到思维训练,回答问题是积极性不高。疑难的问题由差学生回答,学生虽经努力思考,但仍答错,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后来我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问题按识记、理解、应用层次,由易到难设计成上、中、下三类,分别请好、中、差生回答,就能让所有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使他们都能形成“我能学好,我能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3.2选择提问对象带有惩罚性

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别学生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而在发呆、打瞌睡,或者做小动作等,这引起了老师的不满。教师往往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来请该生回答,该生站起来之后,往往是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连教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也未能搞清楚,怎么能回答出来呢?而教师明知该生答不出来,却还要留一段时间等他回答,此时,其他学生都注视着他,仿佛一个声音向他传来——“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还得不出来?”有的教师带有责问的口气再问一声“你刚才在干什么?”并不及时的请该生坐下来,该生的自尊心必然会受到伤害,接下来他能专心听讲吗?教师能采用旁打侧敲的方法,比如提问该生的同桌,发现提问他同座时也能给他一定的刺激,此时他会装着认真听讲的样子,教师看他同座的同时再适当的用眼神来暗示他,也能起到较好的提醒作用,有时也可以请他站起来再复述一个同座的回答。这样,该生能理解老师的用意,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爱护和尊重,会从内心发生感激之情,接下来便能认真的听讲。

2.4课堂提问的结果评价上的误区

2.4.1对学生的回答分析不足

在实习中初期,由于经验不足,课堂语言组织能力很有限,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很空洞,仅是对与不对,是与不是,想不想看一看,美不美等,这些无意义的评价。实际上,注意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忽视对学生回答的分析等于错过一次评价学生的机会,不正确的回答不仅表明学生还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同时还为教师提供了分析错误答案的依据。

2.4.2对学生的回答鼓励不足

有时在课堂中,提问后,一位学生答不出或答错,还未请他坐下就急于叫另一位学生回答。这就挫伤了前面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我不行”的心理。如能先请他坐下,并说:“再想想看,相信你离成功不远了。”该生受到鼓励后,会仍保持着“我能行”的心理去积极思考。对大对的同学也要及时的给予表扬肯定,如“不错,当初科学家就是这样分析出来的”,从而沟通了师生间情感交流,有助于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顺利的进行下去。

3.课堂提问的新视角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在内容、方式、对象和结果评价上都存在着种种的误区。内容上缺乏科学性、启发性,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诱发积极思维;方式上,还达不到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积极有效的思维训练;在提问对象上不是缺乏理解,很随意,就是带有一定的惩罚性,没有达到提问的实际目的;最后在评价上不仅评价缺乏实质上的内容,还缺乏对学生的积极鼓励,不能有效地起到反馈信息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教材的能力,下面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3.1课堂提问重精

在语文课堂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那么“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如何才能使提问“精炼”呢?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3.2课堂提问重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的方式上要做到循序渐进的引导提问。

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不相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2、他发出了什么呼声?

3、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4、通过他的呼声你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第1、2个问题比较容易,第3、4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问时就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是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然后与课文中写的新型玻璃进行比较,找出现有玻璃的的不足。

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课堂提问重情

从语文教学的对象上而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他们的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特别的。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实现情趣教学。所谓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例如一个典故,你可以就此讲一个故事,学生都喜欢故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比空洞的字词有意思的多。对于文学常识,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不要用记忆性的思维来回忆,溶进自己的理解,感受。如同讲故事一样讲解,这样就有意思得多。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轻松,愉快。

课堂提问一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使他们都能形成“我能学好,我盟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避免选择问题对象时带有惩罚性,应切实注意以下三点:教师须具备良好的情绪自控修养,始终以平和的心态面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营造课堂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3.4课堂提问重效

能够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三位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问题:A: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小蝌蚪,当你见到鲤鱼妈妈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B:仔细阅读三次对话,思考: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

第一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是第二段内容,学生通过整段阅读可以感悟到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时,那份油然而生的思念妈妈的情感,感悟到小蝌蚪“迎上去”时的主动、有礼貌,或者有更多的感受。第二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就更大了,它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

有效提问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旦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出现更新更好的答案。总之,教师的提问有较大的包容空间,学生的思绪才会放射出个性的耀眼光彩。

3.5课堂提问重评

教学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是要确定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虽然天真,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在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答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教师评价时,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小结

6.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篇六

幸运的墨菊

课堂上,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使学生产生渴求新知识的愿望,有些老师在备课时总是精心地准备导入语,而往往忽略了结尾。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一样,有着“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总结升华、诱发兴趣等等诸多功效。因此,掌握和运用课堂结尾的艺术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优秀的教学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金桥,是启迪思考、开发智力的良机,能收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效。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结尾艺术形式的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

一、发散式结尾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讲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这样,学生的思维不致因教学思维的局限而陷入一个狭小的思维圈不能发散,从而避免了“填鸭式”教学方法,变学生由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例如,《一夜的工作》通过描述周总理劳苦的工作和简朴的生活,满怀深情地赞颂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周总理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工作,该有多少事可以大写特写啊!然而,作者只截取了一个片断,以小喻多,我们由此可以推想出总理的为人了。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应该从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体会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我让学生看纪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说:“同学们为什么总理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同学们联想一下《一夜的工作》中的总理,就可以找到答案。我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用美好的语言来赞扬敬爱的周总理?”这一启发,使得同学们思路大开,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周总理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只求贡献不求享受,的确是新中国的好总理;也有的说:周总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开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二、总结式结尾

也就是在课堂结束前用较短的一段时间,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进行总结;或结合板书的形式,系统地让学生记忆知识要点;或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例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要求同学们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我在讲授这首诗时,我是这样结尾的: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明月、清风、鸟惊、蝉鸣、蛙噪、轻云、小雨,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恬静的美。同学们想不想把这美丽的画面永远记在脑子里呢?这样的结尾,不但是对古诗内容的一个总结,又很巧妙而自然的将学生引上了文章的重点——背诵古诗上来!

三、回味式结尾

教师借助同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文艺作品等,在课堂原有气氛的基础上,巧妙引入,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课尾再起波澜,拨响听者的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一位教师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趁听者还沉浸在父爱子、子恋父的父子

深情这至真至纯的人情美中,课尾让学生轻声深情地诵读文中描写背影这一特写镜头的句子。然后,自己饱含深情地吟起东坡那令人回肠荡气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使学生再次联想起“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霎时,一种豁达与理解,洋溢于胸。

我教《月光曲》时结尾这样处理,同学们课文中贝多芬的心情从惊喜——感动——同情——激动,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但你仔细地看一下,其实这些心情的变化都是围绕着对人民的同情和爱来展开的。对,正是贝多芬对人民的同情和爱,给自己的音乐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

三、呼应式

戏剧的序幕重要,结尾更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使全剧主题突出鲜明。一堂课亦然,既要考虑导语的设计,更要设计好与导语相照应的结束语。因为,这样的结尾更有利于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前后浑然一体与自然延伸。

例如,教学《采薇》时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同学们,叶天蔚有篇很有韵味的随笔——《刺痛感觉的那一句》。她说,一次她读《采薇》,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种痛传自心底,忧伤填塞胸腔,禁不住潸然泪下,那是苦涩、孤独的滋味。《采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为了使全课前后保持一贯性,课堂上我又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这样的结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憔悴的戍卒冒着风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霏霏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和一声幽怨的叹息。课后,请同学们以‘风雪归途起笔’将《采薇》改写成散文。”

这样结尾实际上是对导语那一问的具体化:开始的一问激发学生的思考,课结束时又有了详尽的分析。此时,学生对戍边战士的心迹有了较为真切的把握,写出文章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五、拓展式结尾

课堂上的时间不多,容量有限,而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如果不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容易把学生引入一个十分狭小的认知天地,这和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学习《少年闰土》一文,它是根据鲁迅的小说《故乡》节选出来的,课文描写了一个健壮朴实,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结束教学时,我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指导他们去找《故乡》争取阅读,了解全貌。又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使同学们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痛恨。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既能显示人们理智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美,又能显示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想象,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艺术美。好的课堂教学结尾,如交响结尾的雄伟磅礴,如小夜曲的宁静幽美,如进行曲的催人奋进,如拨动心弦的袅袅余音„„

7.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篇七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 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 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 这一提问不明确, 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 又问在关键处, 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二、提问的思考性。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 能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 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 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 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 教“圆的面积”时, 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 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 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 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 (1) 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 (2) 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圆的什么? (3) 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 (2πr/2) ×r=πr2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 得到新规律, 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提问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 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减带分数后, 要求学生做5- (2+1/4) 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 得出3+1/4;另一个学生从被减数中拿出1化成4/4, 相减时5又忘了减少1, 得3+3/4。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 教师没有到此为止, 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1/4或3+3/4, 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 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 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整数减带分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 这种问题来自学生, 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 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提问的多向性。

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向。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 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不能是唯一的, 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 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 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 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因此, 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 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五、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 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 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 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 可以这样设问: (1)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2) 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3) 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4) 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 (5) 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6) 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 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提问的巧妙性。

8.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篇八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教学艺术,以更好的教学方式把知识更快、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教材不仅是“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我们要在課堂中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当然,教学不能只是课程教材的传递,还要重视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冲撞;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技能的训法,方法的掌握,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把学到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充分地发挥出来。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受。

一、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它的意思是说:在国画中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而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内容,我便放手让他们自己学,或者以读代讲,一笔带过,这是教学上的粗线条。然而,对于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则必须浓墨重彩,仔细地多讲一些。在教学中,更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密而有致”。例如:我在教学《挑山工》一文时,便注意“疏”“密”结合。“挑山工走的是什么路线?游人们是怎么走的呢?”学生只需要仔细地读几遍课文就能很快找到答案,不需要我费太多口舌,学生就能知道“挑山工与游人走的各是什么路线”,这便是教学中的“疏”。而文中的重点:为什么挑山工走的折尺形的路线,路程要比游人多一倍,但常常走到游客前头去了?以及挑山工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这些都需要我重点讲解,于是,我结合前文所说的“挑山工和游人走的路线”讲,把前后文一一对应起来,学生很快知道:挑山工的路线虽长,但他们是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们却走走停停,东看西看,自然挑山工就比游人走得快了。从而引申出:“做任何事都应该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道理。在此我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讲解课文。这就是教学中的“密”。“疏”与“密”的有机结合,学生就能更好的学课文。

二、教学节奏的张与驰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驰”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我因材施教,当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可以自己读懂的,或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的,可以稍稍加快教学节奏。反之,教学内容比较难的,文字枯燥的,要表现得道理比较抽象的,或是对课文中的重点部分则要“动作慢”,要细细讲解,逐句品味。如教学《铁人王进喜》时,引导学生通过“铁人”一词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找出表现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句子,找到后,我便一句一句地讲讲读读,通过朗读、讲解,学生渐渐地明白了,王进喜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不顾个人的安危,奋不顾身的精神,教学这一环节时,我运用了“慢节奏”。但对于文中的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我便运用了“快节奏”,让学生自己读。教学中有“张”有“驰”,“张”“驰”有度,对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语句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程序的顺与逆

“顺”是按课文顺序安排教学顺序,逐段讲解课文,如在讲解老舍的作品“猫”时,课文主要讲了两方面:一是猫的性格古怪;二是小猫的淘气可爱,是并列关系,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逐段讲解的方法。

“逆”是不按顺序,而是从文章的结尾导入,因为一般结尾段在文中会起总结、点题的作用,让学生从“点”到“面”,然后引入正文,也可以从重点段教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讲解《爱国将领邓世昌》,我便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一节引入,让学生围绕“邓世昌的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到文中去找有关语句,然后在按顺序教学。

在教学中常是“顺”中有“逆”,“逆”中有“顺”,这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阅读基础确定,“顺”、“逆”有道,对学生理解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四、教学形态的动与静

教学中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是“有声有形”的教学;“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是无声世界。教学中的“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在课改的今天,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多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整堂课中,让学生读读议议,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有时也需要“静”,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把问题想得更透彻些儿,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当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动”“静”的合理搭配,应当考虑年级的特点,课文的特点,这样便能更好的教学,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美在和谐,在教学中,我灵活运用了各种教学技能技巧,使之处在协调、适中、完美的状态中,使学生在和谐中发展。

上一篇:贯彻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党员干部练好“四个基本功”心得体会下一篇:栀子花开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