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2024-08-13

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共9篇)

1.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篇一

**民政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是**民政事业发展最快,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民政工作在省市民政部门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工作方针,牢记“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确立并坚持“服务

党的中心工作,在服务中发展民政事业”的指导思想,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攻难点,办实事,求实效,开创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双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社团和民办非企业管理、勘界、收养、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殡葬改革等新的工作领域,民政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得到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2002年被省民政厅授予福建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被三明市政府授予殡葬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被省民政厅授予村委会换届选举先进单位;殡仪馆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省级花园式单位,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民政系统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先进单位;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03年度政风行风评议满意单位和2000-2003年度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被县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授予1998-2003年度依法治县先进单位;2006年被市民政局评为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挂包单位;被县机关党工委授予2005-2006年度先进党支部;2007年被县政府授予“十五”期间全县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一、救灾救济工作卓有成效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工作方针,建立了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和专户管理体制,提高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性。规范救灾工作程序,2004年制定出台了《**县民政局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县形成了防范有预案、应急有措施、救济有办法的一整套救灾救济体系。2002-2007年,全县安排重建家园2355户,每户补助资金1500-8000元不等,与此相配套的还有各种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了受灾户重建家园困难,有效地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救灾工作积极推进以自我保障能力为内容改革,实行无偿救济与有偿扶持相结合,把保险引入救灾工作,增强社会救助能力。2007年民政部门同保险公司密切配合,在农村推行农房统保,保费由民政部门统交。当年,全县遭受冰雹、火灾等灾害49起,损毁房屋3334户,获得人保财险公司理赔176.405万元;2008年上半年,全县因遭受火灾、冰雹等灾害的农户3100户,获得人保财险公司理赔保险金额25.711万元,增强了灾害救助能力。妥善使用救灾资金,1978-2007年,全县累计安排救灾超过1900多万元,有18.3万人次的灾民救济对象得到救助,有力地维护灾区的社会安定稳定。

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推开

民生救助工作实行重大改革,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从1998年开始实施;2004年3月,根据省政府闽政[2004]3号《关于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文件要求,民政局成立了**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中心,制定出台了《**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暂行规定》,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按照“完善、巩固、提高”的方针。在保持低保人员基数稳定的前提下,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切实抓好动态管理。当年我县共筹集低保资金689万元,全县共有7520户20536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2007年全县共有7337户20410城乡贫困居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年发放低保金1374.78万元。

三、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继续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的改革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由农民互助共济向财政保障为主的转变。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金由过去“三提五统”费中承担,改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保证了五保户的供养经费按时到位。2007年12月制定出台了《**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五保供养标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为1440元,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为2160元,为全县1528农村五保户解决生存问题。同时又将五保户列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进行补助。1986年我县开始积极探索“以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为依托,包户扶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模式,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从1986年西滨、西城两个镇先后创办农村敬老院开始,至2000年全县15个乡

2.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篇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转轨阶段(1978—1993)。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民币内部结算价与官方汇率双重汇率并存时期(1981—1984年底)。为了促进对外开放,扩大对外贸易,加强经济核算,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除了继续保留对外公布的牌价适用于非贸易结算外,还决定制定适用于外贸的内部结算价。在这一时期实行的两个汇率中,对外公开的非贸易汇率主要处理对外的关系,而贸易结算价主要是处理对内的关系。实施非贸易牌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外汇收入(供应),和使非贸易外汇收支相抵后的盈余额尽可能地增大。这一时期的非贸易官方汇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直到1984年初才开始向贸易内部结算价靠拢。贸易内部结算价的目的是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为国家创造更多外汇。1981年初推行的贸易内部结算价,实质上使人民币贬值50%,按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加上适当的成本加成利润(10%),此后结算价长期停留在2.8¥/$的水平上。

第二阶段,是取消内部结算价,进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5—1993年底)。鉴于内部结算价虽然对促进外贸出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两种汇率在使用范围上出现了混乱,出口换汇成本超过了2.8¥/$;并且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内部结算价没有相应调整,使得外贸亏损扩大,财政补贴增加,所以从1985年起取消了内部结算价。为了配合外贸改革,推行承包制,逐步取消财政补贴,从1988年起增加了外汇留成比例,普遍设立外汇调剂中心,放开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形成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在1985—1990年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作了几次大幅度调整,但是为了避免官方汇率大幅度下调对企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从1991年4月9日起,官方汇率的调整从以前的大幅度、一次性方式转为逐步微调的方式;在这期间,让市场汇率(调剂汇率)随着市场外汇供求状况浮动,为官方汇率的调整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除了在1990年底到1992年中期比较接近以外,其他时段这两者的差异都较大,但考虑到外汇留成比例的不断上升,到了后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向调剂汇率水平靠拢。这种双轨汇率制通过调剂汇率对官方汇率进行引导,并通过逐渐提高外汇留成比率来加大市场力量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影响力。

二、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回顾及评述

(一)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主要举措

1994年1月1日,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994年起推行的银行结售汇制是当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础。机构和个人卖出(强制性)或购买外汇通过外汇指定银行进行,同时中央银行又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在这一制度下,银行持有的结售周转外汇被限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超过这一范围上限的银行必须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出售,反之则必须从该市场购进。

1994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交易中心实行的是会员制,只有金融机构可以成为会员。外汇指定银行根据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的规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多余或补充不足的外汇头寸,进而生成人民币汇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国人民银行向外汇指定银行提供基准汇率并要求其遵守浮动区间限制。中国人民银行也以普通会员的身份参与交易,进行必要的干涉,通过直接参与外汇市场交易来影响人民币汇率,以便将人民币汇率维持在期望的水平之上。

1996年12月1日,我国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所有正当的、有实际交易需求的经常项目用汇都可以对外支付。

这样,通过强制结售汇、外汇指定银行的头寸上限管理、外汇市场上严格的浮动区间限制,以及资本账户的严格管制,有效地控制了企业、银行和个人对于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在根本上限制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保证人民银行对汇率波动的有效控制。

这种汇率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在有能力控制汇率波动的前提下,逐步增大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最初,伴随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不断增加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适度干预,人民币汇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势头,对美元的比价从1美元合8.7元升至8.3元,从而成功地体现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基本特点。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内部经济出现了以增长速度下滑,物价持续下跌为表象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外部经济出现了国际竞争力减弱的问题。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对策应该是贬值和适当放松银根。但如果人民币贬值很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亚洲金融危机。为防止危机加深,避免出现竞争性贬值,消除悲观的心理预期,中国政府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通过对外汇市场的频繁干预,实现了汇率的超稳定。之后的若干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水平都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在1美元合8.27元附近的区间小幅波动。

(二)1994年汇改的背景及改革动机

考虑到并轨以后我国经济转轨和高速发展的背景,以及90年代末期国际经济形势,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有利于我国的发展,所以政府在汇率制度安排上,如果能够在效率和稳定间选择的话,政府更偏好稳定;全局稳定也成为了政府制定宏观政策的关键依据。当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制造业优势的发挥,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和利用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之一,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的相对稳定,可以增强各方对人民币的信心,为外商提供相对稳定的汇率预期,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吸引外商投资,保证资本的长期流入,保持制造业的优势,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同时,保持汇率的稳定与转轨经济的特点有关,金融市场不发达,许多内在的风险因素尚未化解,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较强,避免汇率的大幅波动意义重大。

从整个20 世纪90 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来看,选择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稳定的汇率为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完善在内的各个领域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一个较大的操作空间和稳定的市场环境;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保持汇率稳定的政策对稳定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坚实的后盾,并为1999 年澳门的回归起到政治上的示范效应。

三、2005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回顾及评述

(一)2005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回顾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2006年1月3日,我国再次对汇率中间价确定方式进行调整,规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各外汇指定银行在此价格基础上,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范围制定本行各币种现钞及现汇的买入、卖出价。

根据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央行干预最多只能影响当日汇率的波动区间,不能影响隔日汇率走势,隔日的汇率中间价波动不受0.3%的限制。汇改之后,市场供求与篮子货币共同决定人民币汇率形成,汇率形成更多地体现了市场供求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围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为了促进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进配套改革。

(二)2005年汇改的背景及改革动机

1.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

第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从1978年的9.8%上升至2004年的70%,远高于典型的开放型经济国家的日本;政府对关税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2004年(算术)平均关税水平已经降至10.4%,非关税壁垒的覆盖范围和程度也大幅下降;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达到606.30亿美元,占全球直接投资总量的9.4%;截至2004年底,我国累计利用FDI达5621亿美元;人民币已经于1996年底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这些涉外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客观地说明了中国经济开放度的全面提高。

第二,资本市场实际上也在逐步开放,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开放的不对称现象正在逐步转变。首先,我国对资本项目的管理现状并不像外界所说的“严格管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43个资本交易项目中,目前中国有一半的资本项目交易已经基本不受限制或有较少限制,而且很多所谓的管制实质上是真实性审核,如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外资企业对外借款、境内金融机构购买境外证券等。其次,2001年我国对境内居民开放B股,表明我国已朝着资本项目可兑换迈出了第一步。再次,2002年12月我国推出了QFII制度,至2004年底,共有27家海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投资额度总计达32.25亿美元。还有,加入WTO后,外资银行逐步享受业务上的“国民待遇”,资本流动的障碍进一步减少,对利率、汇率信号异常敏感的跨境资金的流动规模和频率都会增加。

第三,随着财富的增长,个人和机构对汇率信号也更为敏感。2004年底,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财富的增加刺激了保值、增值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后的一系列现象,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外汇黑市价格暴涨,居民外汇储蓄存款激增,抢购H股等等,表明个人和机构对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已经相当敏感。当人民币与外汇之间存在利差或人民币存在强烈的贬值或者升值预期时,货币替代问题就会随之产生。

第四,国际储备大幅提高。截至2004年底,外汇储备已经突破5000亿美元。

总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的提高,1994年汇改后形成的汇率体制已经不适合新世纪市场化、全球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国有企业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等各领域市场化的改革稳步推进也为启动汇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可能。

2.超稳定的汇率水平及僵硬的汇率形成机制使得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严峻。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例过低;涉外产业与非贸易部门产业不协调,前者发展条件好,进展速度快,后者相差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品技术进步慢,原创能力差,附加值低;沿海与内地的产业差异继续扩大。其次,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不合理。到2004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再次,收入分配问题十分严重。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提高,存在非常特殊的人为压低要素价格,特别是劳动力价格的现象。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仅相当于美国的3%,在经历2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之后,沿海发达地区的初级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水平也没有多少提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劳动者合法利益的保护不够。实际上是牺牲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出口加工业发展。而非贸易部门的工资水平因贸易部门带动而走低,使得我国非贸易部门发展长期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到2004年,我国累计共创造了1.7亿个非农就业岗位,然而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我国失业很大部分原因也在于经济结构的扭曲,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一直在34%左右徘徊,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和GDP的增长。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75%,吸收就业占劳动力总数的70%左右。第三产业不发达,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3.高度独立的汇率政策与其它宏观政策的冲突更加明显

在我国,汇率政策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我国货币政策被长期以来指派给实现内部均衡——“稳定人民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存在着冲突。并且随着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利率、汇率通过利率平价机制产生的联系日益紧密,使高度独立的汇率政策与其它政策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

第一,汇率的超稳定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了货币政策效力。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无效,信贷的扩张只是挤出外汇储备,造成外汇储备减少。

第二,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开放度快速的提高,国际收支持续流入,对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央行出于维护汇率稳定的考虑,经常干预外汇市场,被动买入外汇,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投放超常增长。

第三,经济持续增长带动人民币实际汇率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同时,“9.11”之后,为了防止经济下滑,美国持续调低联邦基金利率,2003年,人民币贷款利率比美元利率高出3至4厘。利率和汇率的双重压力,造成国际热钱大量流入。

第四,大量热钱的流入增加了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的顾虑。200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提高至7%。之所以没有通过直接提高存款利率来控制过快的国内信贷增长,是由于还受到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制度的约束。目前人民币存款利率已经高于美元存款利率,如果提高基准利率,将进一步加快国外热钱的流入,加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所以,汇率稳定的优先考虑使中央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

第五,低存款利率造成资金成本扭曲。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投资信贷的增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农产品价格迅速走高。而由于对热钱流入的担心,我国利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真实利率已经为零,甚至负值。在资金成本如此低廉的情况下,很多缺乏效益的项目也将变得有利可图,加剧了部分行业的低效率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三)2005年汇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5年汇改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回归有管理的浮动,之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2位数的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从理论上分析,经济的迅速崛起带来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增强,贸易顺差也随之扩大。贸易顺差增加不仅会带来外部升值压力的诉求,对国内货币政策也造成压力,因此汇率升值在所难免。升值一方面反映了平衡外部收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重新调整国内经济资源配置结构(例如由贸易品部门转向非贸易品部门)的需要。

从实证效果来看,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也没有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均衡)。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实行贸易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有助于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失业问题。人民币小幅升值,通过巴拉萨-拉缪尔森效应表会使得资源流向非贸易部门间,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有效带动就业。

三是有利于企业风险意识的树立和增强。人民币汇率的超常稳定,使得企业并不承担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随政府外汇储备的被动性地快速增长,由国际市场汇率波动产生的汇率风险不能分散于各微观经济主体,而主要由中央银行承担。

四是有利于国内企业购买国外技术和开拓国际市场。人民币稳步升值以及通过与出口税收政策的配合,有助于改变我国出口量增价减的局面,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有助于我国能源、原材料的进口和高新技术的引进;有助于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助于在政治上讨价还价……

四、评价与建议

汇率制度的选择与汇率政策的调整,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总体目标,必须能够支持内外部长期均衡的实现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我国的历次汇改是相当成功的,政府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按照自身经济发展中所面临不同问题,适时进行汇率制度的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维护了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扩大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大力加强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外汇市场价格形成和规避风险机制;加强对外汇市场的审慎监管。

第二,适时调整强制银行结售汇制,改为自由结售汇制度。

第三,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资参与国际市场,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规模。

3.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篇三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的三十年。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工作取得的进展,也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一个缩影。支付清算工作是经济金融运行的基础,支付清算工作的发展、支付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银行清算工作发展,对我们继往开来,实现支付清算工作新突破具有积极意义。

一、支付清算工作的沿革

1953年,人民银行建立了“全国大联行”的三级联行清算体系:县(市)级的县辖联行;省(区)内的省辖联行;跨省(区)的全国联行。各级联行负责辖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全国联行通过人民银行总行清算。改革开放后,随着金融体制和结算制度改革的深化,实行了多年的全国大联行制度已明显滞后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

1985年,人民一行决定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联行体制变革措施,全国联行清算体系也随之进行了重大改革,由人民银行主办的“大联行”改为各专业银行自成联行系统,系统内直接通汇清算;人民银行自身的联行系统主要办理各金融机构清算账户的资金划拨和跨行的转账业务。

人民银行联行清算体制分为全国联行和电子联行两大系统。全国联行采取邮寄报单或拍发电报的形式完成资金的划转,由人民银行总行电子计算机中心负责对账和结清;电子联行则通过卫星网络传送电子信息化的支付命令完成资金划转。

(一)人民银行全国联行:采取直接往来、分别核算、集中监督和逐年结清的办法处理联行账务,即由发报行发出报单,收报行收受报单,各行分别核算会计联行账务,另由总行电子计算中心集中逐笔发送对账清单,收报行根据对账清单逐笔核对,管辖行进行监督检查,总行按汇总轧平的办法。长期起来,人民银行联行往来一直采用邮寄对账表,手工抽卡核对的方式进行联行对账。由于对账表人工传递速度缓慢,联行业务的真实性不能得到及时验证,极易引发资金风险。为防范支付风险,加强联行管理,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资金安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国联行电子化对账系统的全面推广。电子化对账即总行电子计算中心和各联行机构之间,通过联网方式,做到上报往账报告表和下放来账对账信息的网络传输。实行电子对账后,联行报单和计算中心的对账信息几乎可同时到达收报行,未达查清一般在次年的2、3月份即可完成,彻底消除了由于对账不及时引发的风险隐患。

(二)人民银行电子联行:20世纪80年代之前,全国联行一直是异地资金划拨的唯一渠道,原始的手工操作和缓慢的邮寄过程,导致汇路不畅,相互占压资金。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问题,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于1989年开始着手开发全国电子联行系统,针对当时我过通讯技术及通讯设施的现实情况,采用卫星通讯技术,建立了人民银行专用卫星通讯网,1991年正式投入运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的构建是我国支付系统现代化建设中一次重要尝试,旨在提高清算效率,降低在途资金,提高资金流转速度。

全国电子联行是指经人民银行总行核准发有电子联行行号的行与行之间,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技术进行异地结算和资金划拨的账务往来。电子联行采用“星型机构,纵向往来,随发随收,当时核对,每日结平,存欠反映”的做法,自1991年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投入运行后,经历了起步、推广和稳步运行阶段,不断扩大系统的覆盖范围,提高服务质量。1995年下半年,针对电子联行覆盖面不广、地面“瓶颈”制约严重和资金汇划速度较慢的缺陷,人民银行开始推行电子联行“天地对接”工程,在各城市实现电子联行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商业银行核算系统对接,实现电子联行从汇出行到汇入行的全程自动化处理。1996年,人民银行进一步通过地面网络将电子联行收发报网点推广到县级支行。1999年,人民银行又制定了电子联行“天地对接”和业务到县方针,统一开发了电子联行小站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的接口程序、小站与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程序的借口程序,并启动了电子联行系统无锡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工作,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当时,全国35个城市按照人民银行的统一接口进行了规范,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拥有2个卫星主站、600多个卫星小站、近2000个电子联行收发报行、10000多个通汇网点,覆盖了全国地市以上的城市和绝大部分县。2000年,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快电子联行的科技发展步伐,统一开发了电子联行“天地对接”接口程序,对大业务量城市电子联行小站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级以上城市及经济发达、业务量较大的县(市),基本实现电子联行的“天地对接”和业务到县,以满足中小金融机构的通汇要求,使其真正成为全国资金汇划的高速公路。

(三)现代化支付系统

为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对支付结算体系的新要求,2000年10月,人民银行党委决定调整定位、借鉴吸收、完善需求、以我为主,加快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逐步取代现行的电子联行系统。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直接连接1500多家金融机构,涉及6万多个银行分支机构。系统日均处理支付清算业务60万多笔,日均余额达1万亿元,每笔业务不到1分钟即可到账。2006年,该系统共处理支付清算业务1.4亿笔,金额257.5万亿元。2006年建成运行的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支撑多种支付工具的使用,实行7X24小时连续运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金额、大批量跨行支付清算业务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公共平台。小额批量支付系统还为社会公众办理跨行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业务提供全天候的、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有效便利了百姓日常生活。人民银行利用支票影像技术、实施支票截留建设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大大便利了异地转账结算,充分发挥支票结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小额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成功上线更是开启了中国金融业支付清算领域的新纪元。

二、支付清算工作体系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构建了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为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渠道,加速了社会资金周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支付体系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业改革的深化对支付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持续推动支付体系专业化、多样化发展,要求密切跟踪,做好应用,推动创新,加强规范;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正确处理好促进支付体系发展与保持支付体系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化发展特点,要求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欠发达地区的支付服务工作。为此,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继续大力推进支付体系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对支付清算体系的展望:

我国支付清算发展总的目标是完善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境内银行间外币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丰富和完善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适应各类经济主体多种经济活动和居民居家服务需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健全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支付清算组织为补充的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支付创新和防范支付风险的科学高效的支付监督管理体系。为此,支付清算工作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速推进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启动建设可以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点集中接入、具备更加灵活的流动性管理功能、更加安全高效的第二代支付系统。启动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和境内银行间外币支付系统的建设。今年,人民银行完成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完成用于采集分析支付系统数据信息和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完成为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支付信用信息特别是票据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的支付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在同步继续改进和完善其行内支付系统,提高支付服务效率,改进支付服务质量。第二,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电子支付等新兴业务,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近期将发布实施《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实行审慎业务许可,督促支付清算组织完善内控制度,防范支付风险,保障客户权益。出台《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规范网上支付服务市场。要采取有力措施,防范电子支付用于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切断非法活动的资金流,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第三,继续促进我国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的迅速发展,不断创新支付体系领域,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支付服务市场细分的需求。

4.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篇四

穿越时空,飞回到那似乎亘古不变的黑白的故土上,摇摇晃晃的乌篷船,载着衣衫褴褛的船夫,楫桨拨弄着水圈儿,泛着层层涟漪,荡悠悠地漂回不远处剥落了白漆裸着红土茅顶的矮屋……

靠岸了,望着枯枯的零星地几棵矮矮的树,虽是春暖花开之际,却凋零得令人怜疼。树的不远处,一片一片的沃土静默地躺着,冬眠已久,忘了春的气息,孤苦伶仃地仿佛睡了几千年……

终于,一场默默的春雨悄悄地下在这片孤老的土地上,却注定成了最不平凡的甘露,伴随着石破天惊,雷霆万钧,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在遥远的京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隆重召开为此拉开庄严的序幕,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 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辉煌的三十年!

伟大的祖**亲抱着黄河与长江,倚着喜马拉雅山脉与天山山脉,走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出了四川盆地,走出了云贵高原,走出了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走出了黄海、东海与南海,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

三十年的征程,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三十年的征程,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三十年的征程,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而现在,刚刚来到的2011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三十年的征程,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三十年的征程,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更是一举多得51枚金牌!

事实雄辩地证明,政治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而经济建设则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只有政治与经济的强大,才能创造文化的繁荣昌盛!

正如北方的一句顺口溜:“改革锣鼓震天响,小平同志领导着共产党。粮食屯里没法装,联产承包是俺娘。”

有赞云:“小平南方走一走,全国经济重抖擞。引进外资,开放港口。人民心头奇欢畅,苏修折了十年寿。”

也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中国人民才真真切切地走上了小康之路、才真真实实地向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行!

梦幻的三十年!

故乡随着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开始了她的华美蜕变。

回眸30年,从1978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只有343元,到如今位列全国前列的九万多元;;从1978年的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34元,到如今的上万元;当初的粗衣短褐到如今的时尚绚丽;从当初的稀饭糟糠到如今的山珍海味;从当初的破屋茅瓦到如今高楼鳞次栉比;从当初的单车骑遍天下到如今一卡畅通世界!

绍兴在悄悄声中变化,若是将1978年的照片与如今的照片相比,会发现太多太多的不同,只有那地,那溪,那风还在,亘古不变……

绍兴在不断融入世界,外贸不断交出可喜的成绩单,世界合唱比赛的召开,为绍兴建城2500年庆贺,也恰恰见证了绍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记得外婆经常和我讲,总是满含着泪花,说——“那时候很苦,打工、种田,钱赚的又少,晚上轮流盖被子,吃了上顿没下顿。”可她眼里却有闪着光芒——“现在好了,吃喝不愁,每月还有800元可以拿,还有电视看,说句实在话,我们是在享人民政府的福啊!”是啊,多么坦率啊!正是共产党的努力,千千万万的农民才有田种,有饭吃!

梦幻的绍兴,有着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执着与奉献;有着勾践卧薪尝胆的越国精神;有马臻修渠鉴湖的为民请命;陆游与唐婉的你侬我侬;有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义愤填膺;有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国情怀……如今三十年的丰功伟绩,恰恰是人民与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体现了绍兴情怀!越国精神!

三十年,似乎弹指一间,却又铭刻了太多太多的记忆,回眸三十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上海浦东新区,香港回归,1998长江洪灾,亚洲金融风暴,澳门回归,加入世贸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申奥成功,非典袭击,神舟飞天,08雪灾,汶川地震,奥运召开,次贷危机……我们似乎总能神奇化解,这就是中国的力量,社会主义的强大!

2011,世界风云变幻,而中国,而绍兴——辉煌与梦幻仍在延续……

5.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篇五

从1978年到2008年,察右前旗的商品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经过30年的发展,我旗的商品市场经济不仅表现为量的巨大积累,同时市场经济结

构也出现了质的飞跃。

一、商业系统全面改革

1957年7月,旗商业局建立后,与旗供销社共同担负着全旗城乡人民的商品供应和商品收购。当年,全旗国营商业零售额134万元。经营方式采取除销方式。1958年,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合并,国合商业网点298个,其中国营商业网点163个,合作社商业点135个。1961年,国合商业分设。1965年,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商业再次合并。合并后全旗商业经营机构145个,其中国营商业24个,供销合作社商业90个。直到1977年,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才又再次分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是我旗国营商业平稳发展时期。期间,商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商品销售量明显提高。1985年,国营商业零售额1212.31万元,比1978年增加109.09万元,增长9%。1988年,由于市场的误导,出现抢购风,旗内商业系统各专业公司开始盲目进货,占用了大量资金,致使商业系统流动资金严重紧缺,购销调度困难。截止1990年,全旗大部分国营商业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机制不活等原因陷入困境。为了能够适应当时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系,我旗商业行经理负责制和企业承包责任制,新制度的探索和尝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现状。

新的市场形势,给流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旗在国营商业和供销商业中,有步骤地推行了多种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

经营方式方面:在国有商业企业当中,按照政企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实行国有商业企业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其它多种经营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分配方式方面;在企业改革中,按照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把职工的个人收入与企业效益相挂钩,打破了分配的平均主义,从而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非公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成功加入wt0,在这一时期,我旗的商贸经济更加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同时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旗商贸企业也在企业组织、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着转变。

在企业组织结构上由“小而全、小而散”向专业化、协作化和公司化、集团化转变;在产权制度上,由自然人产权向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转变;在企业管理上,由传统的家庭式管理向科学现代化管理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07年,我旗对物资总公司的资产实施公开拍卖,资产变现194万元,用于解决在册职工103人的养老金问题,同年又会同国资局、建设局、土地局等部门对物资总公司的剩余土地等资产和食品公司现有土地等资产,在认真评估的基础上,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竞标拍卖462万元,用于解决职工养老金问题。

二、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上世纪70年代,旗外贸公司是全旗唯一从事出口商品业务的机构。进入十五期间,我旗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

我旗商贸经济企业一方面坚持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产业和实用技术的力度,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合理引导外资投向,根据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我旗经济发展态势,加大外商投资项目在我旗境内的融资力度,优先安排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和联合国发展计划开发署的专项资金,支持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项目。

(二)不失时机的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县城经济发展中,我旗按照比较效益的原则,坚持互利互惠、优势互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转移国内长线生产能力,合作开发我们需要的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着力扩大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以增加海外投资或者以现有设备和成熟技术到境外公司加工贸易,带动我旗境内设备、原材料、零部件、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实现对外投资、外贸、外援、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有机统一。利用我旗位于北部边疆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与俄、蒙、西亚、东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6.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 篇六

(十一)贵阳市乌当中学 高力超

别了,亲人,别了,祖国!我开始了我去保加利亚的旅程。

在飞机上我与一个前往英国的年轻中国朋友聊了起来。他家是广西的,可能以前在婚姻上有点坎坷,不过我们很聊得来,我给他打打气,鼓鼓生活的勇气。

在空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坐得也很无聊,不过一直很兴奋,因为我第一次坐飞机。因为我即将到国外,一切似乎对我来说都很新鲜。飞机里面以及外面对我来说都是那么好奇。我不时地往机窗外看着,我已经在腾云驾雾了,就像在云中坐汽车一样。呵呵,不过不一样的是,感觉非常的平稳。飞机一路经过了蒙古、俄罗斯这块世界第一的大片土地,乌克兰、匈牙利最后到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历时近10个小时。

飞机在快要到维也纳机场的时候,我看见下面的确与国内不一样,看上去很美,星光一片,色彩斑斓,一道道金光划破长空。

本来是到了维也纳马上转到索菲亚的航班,没想到我们这趟飞机在北京时就晚了,所以当我们到达维也纳机场的时候,去索菲亚的7点过钟的那趟航班已经不能乘坐了。哎,我们飞机上的乘客都很遗憾,特别是那些要赶往英国的学生们也被耽误了。

下机以后我们来到了维也纳机场大厅,我们便排着队办理转机手续,有一个绅士的态度还行,能够懂得汉语,我顺利地办理了第二天的飞机,是早上十点钟的。

之后我们只得在机场里呆着,等候第二天早上十点钟的航班了。其他学生及乘客可能时间也是早上的。

因为航班的延误,所以按照惯例奥方必须负责提供我们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当我们向机场的负责人说起有关事情时,奥方很恼火,后来警方手里拿着枪指着我们示意我们不要再做要求了,他们也不喜欢说英语的人,当时感觉好恐怖的。我主动和一位警察打招呼,他则回答:No English,我简直是无语。我们就这样心里一直不好受,在候机厅的边上坐着,歇着。我仍然没有睡意,因为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心里老惦记着。我们进退两难,不能出机场,因为没有入境的资格。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外国哦,所以找toilet也很搞笑的,他们那里的toilet很干净,你无法想想国外的toilet是什么样的。这里的toilet一律是马桶式的,提供卫生纸,还有烘干机在门边。呵呵,进去以后出来我就找不到方位了,因为在国外,我什么都是第一次,这跟国内有很大的区别哦,再说你的专注外界的英文,如果遇到当地语言就会有理解的麻烦。

我们在过道就这样落难地度过了一个难眠的以及难忘的夜晚。第二天早上,我们终于力争而得到了免费的早餐。反正西方的早餐内容就是够呛的,当时我还不习惯。面包、咖啡、牛奶等,不过我们由于太哦啦,还是把所要的食品吃了个饱,然后就各自说goodbye之后就去自己乘机的候机厅等候了。

在我等候飞机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美女拿着一张表格微笑地用奥地利式的英文来请我填写一个问卷调查表。呵呵,全英文的哦,没有难住我这个当时当了22年的英语教师。本来我想在满意栏里填入一般的,但考虑我当时还没有归宿的着落,我还是填了个很好,尽管昨天他们的态度。你看国外的航空事业就是靠这样生存的哦。

只是广播英文开始通知到索菲亚的航班开始登机了,没有多少乘客,我在队伍的前面,因为我很早就在那里啦。我们验了票,一走进机场的门,就上了一辆专用公共汽车把我们送往这架飞机下面。呵呵,离开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之都(当时出现这么个小插曲,还有些舍不得呢!),我开始了前往保加利亚索菲亚(我今后一年的目的地)的行程,估计需要两个半小时。

国外的天空感觉有些不同。也许是我们就在空中的缘故吧,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稀奇的!

7.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篇七

30年的栉风沐雨,承载着30年的林业辉煌。30年来,滑县几代林业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忠诚和奉献,在豫北平原的黄河故道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道道绿色屏障,谱写了一曲曲播绿撒翠的雄壮乐章,演绎了从“黄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艰辛跨越,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绿色

丰碑。

目前,我县林业用地面积43.6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27亩,其中杨树片林12.1万亩,经济林3.6万亩,林网和四旁折合面积9.9万亩。全县林木蓄积量1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87年的10.7%(有档案可查)增长到2008年的18.6%,增加了7.9个百分点,与解放前1.76%相比增加了将近17个百分点。2005年实现了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工作。改革开发30年来,滑县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逐年推进全县造林绿化工作:

(一)大力开展工程造林,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我县坚持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义务植树为补充,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实施通道绿化、防沙治沙、速生丰产林、退耕还林、林业生态县建设和外资造林等林业工程造林及个体户、造林户承包造林等造林绿化活动,逐步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培育优质后备森林资源。

(二)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国土绿化步伐。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后,滑县开始精心组织全县人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30年来全县有23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尽责率为86.1%,栽植苗木6900万株,人均植树4.78株。

(三)培育优质壮苗,为造林绿化提供合格苗木。30年来,为保证造林绿化质量,采取多种科学手段,培育优质壮苗,为全县造林绿化提供合格苗木。到2008年全县共培育各类造林苗木60000亩,生产优质苗木2.4亿株。

(四)林业法制体系初步建立。为依法治林,确保林业资源不受破坏。我县先后组建了森林公安、林政执法等执法队伍,建立健全了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的“三防”体系,建立和完善了林业行政执法的各项规章制度。

8.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论文 篇八

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一个决定中国人命运的决策被提上日程,那就是改革开放。在国内改革,对国外开放,是这项决策的基本含义,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适应世界大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正是这样的一项政策使得中国在30年里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切都归功与改革开放。可以这么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代化的中国。

一、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的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之中看见了幸福的“曙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图景。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在这30年间,中国经济翻了几翻,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在1982年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和交往,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关起门来搞建设,其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开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国只有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积极扩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再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破除各种束缚生产力的障碍,打破传统观念,立新才能成功,先破而后立,也符合哲学理论观点。“破”即为首先要通过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实现市场经济铺平道路。改革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不是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通过打破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主流。

事实也证明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功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崛起的关键。这一成功,可以归结为以改革为契机的中国,使得生产关系更加的适应了生产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以改革而论,应立足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重新思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中国在这30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基本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解开了命令经济中行政命令的束缚,扩大了居民择业和创业的自由权利,使得原来被压抑的潜能得以发挥出来。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的给它一个发展的空间,才能把它发挥出来,造福与社会。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显著成果。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同时,全球化的矛盾和困境也会在中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有些方面甚至还更为突出。如继续保持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的目标与经济规模已很庞大,人口、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瓶颈等制约趋紧之间的矛盾、中国实力的稳步增强和其他大国力图维护有利于它们的世界格局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和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之间的矛盾等等的一切。进一步的说明,改革开放的任务还很重,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虽建立起来,但还不完善,其不利影响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还的记得改革,只有不断的改革,经济才能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与国防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走上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健康轨道。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富国与强军的良性互动。

经济快速发展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物质基础。经济是富国的前提和强军的基础,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决定着国防的强弱。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的增幅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一个新历史起点上。在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劲支撑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武器装备不断升级换代,三军将士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盾牌更加坚固。

科技创新进步为富国强军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科学技术既是国家经济腾飞的引擎,也是富国强军的重要战略支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一系列推进科技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特别是“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的重大突破。随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国防科研实力明显提高,拥有了一批“杀手锏”武器,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繁荣为富国强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富国强军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以开放的胸怀、恢弘的气度汲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军事文化建设,大大增强了军事“软实力”。

体制改革创新为富国强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强军注入了巨大活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从党管人才、党兴人才的战略高度为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施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有力地牵引着军队创新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了富国与强军的良性互动。以“863”计划等为代表的军民协作项目,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强大的国防效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9.保险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篇九

发表 发表单位: 市委宣传部

2009.12.23 时间: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内容提要:《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了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及土地流转的管理等问题。《纲要》之所以高度重视土地流转的问题,是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首先阐述了佛山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继而对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最后对目前的土地流转中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农村股份合作制 农业产业化

《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纲要》之所以高度重视土地流转的问题,是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不少持肯定态度的学者认为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土地流转对农村社会安定带来冲击,损害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呼吁慎重对待。笔者认为,土地流转涉及了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许多重大的问题,不宜简单草率的下判断或结论,而应当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要建立在两个支撑点上:一是农产品要能走向市场,二是要规模生产和经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规模生产的基本前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土地能适度集中,即要有一定的土地规模。当前,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土地分散,也就是土地凝固在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手中,土地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农业的规模生产和经营是不现实的。因此,解决土地分散问题应从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切入点,从而引导和实现土地的适度集中。目前土地分散经营的状况已经构成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必然选择。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讨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显得意义更加重大。

一、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1993年下半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制订和下发了《关于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意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南海试点的基础上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实行“土地入股,资产量化,合股经营,按股分红”,开始了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和实施《关于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农村工作五十条)和九个配套政策文件,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为105.9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4.75%,远高于全国(9%左右)和全省(15%左右)的水平,呈现出流转起步早、比例高、市场取向明显、以入股形式流转为主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通过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有效地解决了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土地撂荒问题,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逐步向龙头企业、种养专业户集中,提高了土地集约化的程度,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如南海区目前农业规模种养大户达6017户,其中种植业有1309户,规模种植面积1.9442万亩;水产养殖规模经营户23277户,规模养殖总面积5.2967万亩;畜牧规模养殖有2712户。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年销售额24.7亿元。高明区更合农业园区走上绿色无公害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生产经营之路,打造了“温氏肉鸡”、“合水粉葛”、“合水乳鸽”、“鸿基龙眼”、“阳光罗非鱼”等一批绿色无公害农业品牌,形成了1500万只无公害肉鸡、130万只优质肉鸽集约化养殖基地,1.5万亩绿色粉葛生产基地和5000多亩优质高档次无公害罗非鱼养殖出口基地。

(二)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二三产业全面发展

通过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股量化、参与分红,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如目前南海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79%。通过对农村社区土地的“三区规划”,既集中了部分耕地和山坡地用于二三产业建设,又有效解决了社区之间因土地交错、格局分散带来的非农产业发展征地难、开发难的问题;既节约和保护了农村土地资源,又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农民利益

通过以农村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后,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保护了农民的利益。通过将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作股量化,给农民配股分红,使农民能够获取稳定的集体资产收益。据调查,2008年南海区股份分红金额达16.8亿元,人均股份分红2347元。与此同时,农户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据调查,一个农村家庭以

每年两个劳动力在家务农经营计算,人均纯收入6000元左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一人务农、一人外出打工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7000元以上。

(四)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

通过以农村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对包括集体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作股量化,将农民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价值化,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拥有永久性股份和分红的权利,将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使用权实行“三权”分离,进一步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

二、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以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为抓手,推动土地流转机制创新

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而农村的改革又发端于土地承包。土地承包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和整个经济的繁荣。但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相对凝固、难以流动,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不适应社会化的大生产、大市场的要求,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这一宝贵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海区委、区政府在到广州天河、深圳宝安等地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南海的实际,开创性地提出了进行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制改革方案,即推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离,让农民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在南海罗村下柏、里水沙涌、平洲洲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93年下半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关于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意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禅城、南海、顺德和三水等区全面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实行“土地入股,资产量化,合股经营,按股分红”,把农户分散承包的土地以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集中起来,实现土地集体所有不变,农户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土地的经营由股份合作组织统一规划、合理使用。通过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的形式,明确了农民长期享有土地承包收益权,农民持股权证长期享受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到目前为止,上述四个区建立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2992个,其中股份合作联社(有限责任公司)275个,股份合作社2717个;设置股权750.14万份,其中土地股份数609.22万份,入股土地面积101.45万亩;资产股份数140.92万份,2008年人均股份分红1736元。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实现了土地由分散走向集中,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土地承包中的丢荒弃耕问题,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提高土地流转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紧紧依托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园区转移,收到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市建成市、区两级农业现代化园区22个,园区面积13.8万亩。其中,市级5个农业生态园区的13个示范片点面积9.1万亩,引入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户600家。具体有三种模式:

1、“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如陈村花卉世界,投资控股成立“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对园区内的土地统一规划建设,并积极完善各方面的配套服务。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公司与股份合作社依法、公正、公开地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把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开发经营。目前,陈村花卉世界花卉产品交易额达16亿元,出口总值达2000万美元;土地升值一倍,平均租金达5000元/亩以上;直接带动农户近6000户种植花卉近2万亩,带动农户增收1.3亿元,户均增收2.1万元。

2、“政府搭台,自发流转”模式。如高明区农业生态园西安崇步中心区,总面积19500亩,覆盖3个村委会、20个自然村。自2004年12月开始由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进行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引导入驻园区企业、种养大户与农村集体或农户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签订农村土地流转合同。通过这种模式,使农村土地承包金由原来的400元/亩提高到了1000元/亩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3、“股份合作,市场经营”模式。如南海区万顷洋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成立“万顷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行以土地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由公司统一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土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入股农民年终股份分红增加10倍以上。

(三)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发挥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

多年来,我市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村集体土地向公司、向农业生产基地集中,并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不断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带动农户9.6万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5个,成员4904人。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发挥了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

三、我市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今后发展思路

虽然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流转规模化程度不高。我市农村大部分土地流转后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相当一部分流转的土地还处于粗放、分散经营状态。据调查了解,我市有一定规模经营的土地只占全市农用土地总面积的10%左右;二是流转周期不统一。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期长短不一,长的达20年,短的只有1年,且以5年以下为主,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需要,不利于农业的长远规划和发展;三是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市有关部门特别是镇(街)有关部门没有配备专门人员和力量开展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多数镇(街)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地流转合同档案管理和台帐管理制度。土地流转程序、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协议纠纷;四是规划滞后且落实力度不够。我市虽然制定了《佛山市土地总体规划》,但有些区没有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制定优势互补、统一协调的土地发展规划。各区即使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规划难于落实,致使一些已进入规划的农业园区和农业综合项目,因二、三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而受到挤占或取消。由于缺乏规划引导,村与村、镇与镇之间在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互扯皮;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功能划分不清,布局凌乱,对农村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和浪费;五是部分村民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由于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部分年龄较大的村民和妇女对于土地流转存在后顾之忧,宁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部分农民担心土地流转以后,将来政策一变会失去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就业困难,导致许多农民不愿放弃承包的土地;有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的收入没有明显提高,挫伤了农民流转的积极性。

农村土地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受到现行法律法规政策、传统思想观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一)做好土地总体规划,抓好土地规划落实

为了集约节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土地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市局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控制好土地流转的总量、结构和动态平衡,各区应按照全市一盘棋、区与区之间优势互补的指导思想做好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一旦制定出来,就不容任何人随意改变,从而避免土地规划流于形式。这就要求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时间跨度要较长且是科学的、权威的、超前的、符合实际的。若随着客观条件改变,原有的土地规划与实际脱节的,可以变动,但必须经过人大常委会讨论、召开听证会来改变。总之,要慎重改变。同时,为了避免土地规划流于形式,应由人大常委会来监督规划的落实。要建立农村土地用途登记管理制度,严格界定农用地与非农用地,防止农村土地在流转中变更用途、难以复耕,影响农民长期利益。

(二)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讨土地流转新模式

1、土地信用合作社模式

通过土地信用合作社进行流转,农民将自己所承包的土地存入土地信用合作社,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租赁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再由土地信用合作社对外招商引资,将土地贷给种养大户或企业经营。信用社从贷地费中提留部分资金用于办公和公益事业开支,其余返还存地农民。土地信用合作社是一种有利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规范化的新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两分两换模式

所谓“两分两换”就是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房屋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宅基地换房、承包经营权换社保。可借鉴江浙经验,积极开展“两分两换”试点,探索农村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取城镇社会保障的有效途径,帮助农民和企业规避土地流转风险,促进农村居民离土进城。在探索“两分两换”试点过程中,要鼓励农村宅基地多形式流转,如允许置换商品房、农民公寓房、物业或货币补偿等,引导农民集中居住。通过宅基地流转,腾出旧宅基地转成建设用地,上市拍卖筹资建设农民公寓,或发展二三产业。要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三)加大政府监管,促使土地有序流转

为了使承包者能按合同兑付租金或承包金,保障农民利益,避免因流转费用或合同问题产生纠纷,必须加强政府尤其是区、镇(街)两级政府对土地流转的监管,保护农民和企业双方的利益。

1、尽快建立土地流转交易中心

建立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让土地流转进入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有利于加快土地的流转速度,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平台,有利于土地流转的规范、公平、公开、透明,也便于政府对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

2、镇(街)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管理机构

建立涉及镇(街)、村两级组织和土地、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的行政指导管理体系,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关事务,特别是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流转合同等的签订、变更、注销等登记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以保证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的规范性、有效性,防止出现合同纠纷。

3、充分发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

在村组设立土地流转信息员,负责土地流转的具体操作,协助做好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登记和档案管理工作,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把土地流转出去。

(四)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土地流转各方面的积极性

1、建立引导农民脱离土地束缚的激励机制

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流转中征收或在财政收益中提取社保费用,对流转后无地农民实行社保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政府有关部门对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民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如可以建立农地流转补贴专项资金,对流转土地的农户、集体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的财政补贴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信息引导和管理,确保农民工有效有序流动。

2、建立鼓励企业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激励机制

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成片集中从事土地规模经营开发建基地的,政府给予政策优惠和财政扶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和种养专业户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在项目安排、产品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对投资者在其获得通过土地流转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可以免相关手续和收费等优惠政策。

3、建立开展社会中介服务的激励机制

对于社会自发组建的从事土地流转经纪业务的组织或个人,可给予所得税减免或按经纪业务量大小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五)深化和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实践证明,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是促进土地流转并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长期稳定的有效途径。当前,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作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举措。

1、逐步推进股份合作社的资源整合,延长承包期

到目前为止,我市除个别区外已基本完成以村为单位建立股份合作社的体制改革,但因经济基础及地域因素差异的影响,社与社之间的土地资源整合力度较小,影响了土地的大规模流转。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要积极推进股份合作社之间的土地资源整合,成熟一个搞一个,逐步过渡到以村委会建立股份联合社。农村土地的承包期要适当延长(如

延长到5-10年),各镇(街)要统一承包期,这有利于土地的连片开发和集约经营。

2、保障农村特殊群体应当享有的权益

为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应当重视和保障农村特殊群体(如外嫁女及其子女、自理粮人员、回迁户等)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根据《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省府109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的相关规定,明晰上述农村特殊群体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身份界定标准,从而保障农村特殊群体应当享有的权益在农村中得到有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

3、规范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股权配置

目前我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其股权都是按份额配置到个人的,这与土地承包法中规定的以户为单位承包(户的承包经营权)不相衔接。对此,应尝试以户的承包经营权入股,以户为单位按份额配置股权,以此规范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股权配置,与承包法相衔接。

(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服务体系

1、完善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

农村土地流转缺乏法律保障,在当前形势下,面对新的国情,当务之急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的配套制度,使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打破城乡界限,享有与国有土地平等的权益,实现“同地、同权、同价”。

2、建立以土地价格评估为重点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制约土地流转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土地供求信息不畅,出现“要转的流不出,要地的得不到”和价格扭曲等矛盾。因此,要尽快组建具备一定资质的公益性的土地价格评估机构,制定包括土地级差收入、地表农作物、区域差异、规划用途、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在内的基准价格,指导土地出让双方交易;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强化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构职能,履行宣传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制定规范合同文本、监督指导流转合同的签订和备案、开展流转主体资质审查、及时调处土地流转纠纷、查处土地流转中的坑农行为等职责。

3、构建土地流转投融资体系

要解决农业融资的“瓶颈”问题,必须突破农村土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的制约。建议政府与农发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

作社等金融机构研究制订关于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施细则,明确抵押的条件和范围,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价值认定和抵押登记制度,设计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设立风险金,成立担保公司,实施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推进开展抵押贷款业务,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紧缺这一瓶颈问题。

4、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

农村土地进行流转后,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就业的问题。为此,政府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第二、三产业分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为农民的转移就业创造条件;对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民,政府在信贷、税收、工商、土地等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农民创业成功后又可吸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形成良性互动。

5、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农村土地实现全流转,农村有部分农民既无田耕又无法实现再就业,维持生计只有靠股份合作社分红,生活较困难。为此,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纳入城镇的大社保中,提高参保率;要提高农村低保补贴标准,建立低保补贴标准与物价变化联动机制。

(作者系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经济学副教授)

上一篇:医学影像科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下一篇:母爱七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