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调整方案

2024-08-17

布局调整方案(9篇)

1.布局调整方案 篇一

高密市2016年烟叶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为将计划资源向生态优越、基础条件好、适度规模地块集中,向设施配套完善、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植烟村集中,淘汰病害重、地块零散、水源土质不适宜、设施配套差的植烟地块,进一步优化种植布局,提升烟叶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规划及调整原则

2016年高密市为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本着“方市大调、土庄微调、合理轮作、打造重点方片”的原则进行烟田布局优化,全市优化不适宜种烟的基本烟田2866亩,新增宜烟基本烟田2739亩,可控烟田面积18477亩(通过地方党委政府流转的土地面积6956亩,占37.6%,通过植烟村流转的土地11009亩,占59.6%,烟农自己流转的土地面积512亩,占2.8%),其中方市烟站12558亩,土庄烟站5919亩;全市现已落实到户烟叶面积10203亩,轮作面积8274亩,其中方市烟站已落实烟田6569亩,轮作田5989亩,土庄烟站已落实烟田3634亩,轮作田2285亩。分布在3个植烟乡镇,37个植烟村,共74个植烟户。(见附表)

二、根据土壤条件及烟叶生产情况,淘汰不适宜地块 2016年,高密市根据2015年烟叶生产情况,重点对土壤类型不适宜、病害重及路边插花田地块进行了优化。(见附表)1.根据高密土壤质地调查情况,淘汰井沟镇公路以北全部的砂姜黑土地块35块,面积1803亩,其中薛家老庄703亩,后院头178亩,东田280亩,刘家庄200亩,徐家庄162亩,前田254亩,高戈庄26亩。

2.结合2015年病虫害调查情况及烟叶生产情况,重点优化了黑胫病、根结线虫病虫害发病重、涝洼地块31块,面积854亩。其中逄戈庄38亩,刁家庄68亩,东屯80亩,后方市168亩,刘戈庄86亩,杨家岭75亩,高戈庄26亩、刁家庄117亩,逄戈庄196亩。

3.按照规划重点方片的原则,对大片烟方中的插花田和沿路边不适宜烟田进行了重点优化,共优化烟田17块,面积205亩,其中郑家村100亩,董家庄105亩。

三、优化调整重点方片,打造水城村、杨家岭新线路 2016年,在确保土庄烟站王家大庄千亩方稳定前提下,东注沟不再作为重点线路,重点打造方市烟站杨家岭和水城村两个大片烟方,实施成方连片规模化种植管理。其中规划杨家岭植烟面积710亩(新增生茬200亩),并计划在该村规划提灌站1处,规划水城村植烟面积800亩,与高戈庄烟方连成一片,打造新的生态特色烟叶核心区。

四、合理安排轮作间作,提高土壤保育修复水平2016年高密由烤烟转入轮作地块50块,面积2343亩。由轮作转入种烟地块40块,面积2241亩。按照“控规模、调布局、优结构、上水平”的发展思路,一是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各植烟乡镇党委政府汇报,组织召开植烟村支部书记工作会议,争取各植烟乡镇和植烟村的理解与支持,利用秋收秋种有利时机,合理规划烟田布局;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技术员走村入户、召开炕头会、地头会等形式,及时向烟农宣传当前烟叶生产形式和烟田轮作与间作的必要性,引导烟农合理规划烟田轮作;三是与全体烟叶农场经理签订烟田轮(间)作协议,明确规定轮(间)作烟田种植作物与年限,通过开展绿肥压青、秸秆还田,提高土壤保育修复水平。

五、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落实配套扶持政策 一是搭建平台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当地土地流转中心作用,根据不同地类,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加强对烟田用地的分等定级工作,合理确定土地租赁价格,积极引导农民盘活土地资源,把“命根子”变为“钱袋子”,确保土地流转工作的稳定性。

二是落实配套扶持政策。结合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效应,对当年种烟土地流转面积大、规模化经营明显的种烟乡镇、村,在当年烟基建设予以适当倾斜,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

六、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突出节水、省工优势 鉴于滴灌在2015年表现出的节水、省工、省时等优势,2016年高密市将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全部烟田都安装滴灌设施。

七、合理划分网格,优化网格化管理模式

2016年,将方市、土庄两片区划分为8个生产网格,各生产网格布局调整情况如下:

(一)方市片区划分为4个生产网格 1.刘戈庄生产网格

2015年,刘戈庄生产网格可控烟田2599亩,种植烟叶1342亩,轮作烟田1257亩。2016年,刘戈庄生产网格新增烟田59亩,可控烟田面积为2658亩,规划种烟面积为1203亩,轮作面积1455亩,主要包括后西旺、逄戈庄、东屯、刘戈庄4个植烟村,7个烟叶农场,土壤类型均为褐土,平均碱解氮含量为94.03mg/kg,速效磷为18.39mg/kg,有效钾为262.64mg/kg,氯离子为8.86mg/kg,有机质为7.59g/kg,pH值为7.59,土壤肥力高;水源条件主要为地下水,平均氯化物含量为30.32mg/kg,共建有11眼机井,可覆盖后西旺、逄戈庄、东屯、刘戈庄1203亩烟田,2个蓄水池,可覆盖刘戈庄190亩烟田。

2.井沟生产网格

2015年,井沟生产网格可控烟田2800亩,种植烟叶2077亩,轮作烟田723亩。2016年规划淘汰井沟镇公路以北全部的砂姜黑土地块35块、面积1803亩,其中薛家老庄703亩,后院头178亩,东田280亩,刘家庄200亩,徐家庄162亩,前田254亩,高戈庄26亩,并从水城新征烟田800亩,高戈庄新增烟田43亩,金宝山新增烟田63亩,可控烟田面积为1903亩,规划种烟面积为1509亩,轮作面积为394亩,共有4个烟叶农场,分布在后院头、井沟、高戈庄、金宝山、水城5个植烟村,高戈庄村土壤类型为潮土,其他土壤类型均为褐土,平均碱解氮含量为105.23mg/kg,有效钾为216.86mg/kg,速效磷为13.23mg/kg,氯离子为15.69mg/kg,有机质为10.19g/kg,pH值为6.09,土壤肥力较高;水源条件主要为地下水,平均氯化物含量为133.13mg/kg,共有4个机井,1个提灌站。对于氯含量超标的地下水2016年不再使用。

3.方市生产网格

2015年,方市生产网格可控烟田4505亩,种植烟叶2112亩,轮作烟田2393亩。2016年,新增基本烟田773亩,可控烟田面积为5278亩,规划种烟面积为2522亩,轮作面积为2756亩,分布在前方市、郝家楼子、后方市、马家庄、平市、刁家庄、刘顺庄、于戈庄、建设村9个植烟村,共有13个烟叶农场,除刘顺庄、于戈庄土壤类型为棕壤外,其他土壤类型均为褐土,平均碱解氮含量为71.97mg/kg,有效钾为252.02mg/kg,速效磷为15.4mg/kg,有机质为9.86g/kg,土壤肥力较高;水源条件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平均氯化物含量为35.61mg/kg,共有13眼机井,9个水池,可覆盖郝家楼子、后方市、马家庄、刁家庄、刘顺庄、于戈庄6个植烟村的2022亩烟田,1处提灌站可覆盖于戈庄290亩烟田,3个水池可主要覆盖后方市、刘戈庄832亩烟田。

4.东注沟生产网格

2015年,东注沟生产网格可控烟田2187亩,种植烟叶1062亩,轮作烟田1152亩。2016年新增烟田532亩,可控烟田面积为2719亩,规划种烟面积为1335亩,重点对黑胫病、根结线虫病虫害发病重、涝洼地块30块,面积828亩(其中逄戈庄38亩,刁家庄68亩,东屯80亩,后方市168亩,刘戈庄86亩,杨家岭75亩,刁家庄117亩,逄戈庄196亩)烟田进行了调整,轮作面积为1384亩,分布在东注沟、杨家岭、曹疃3个植烟村,共有9个烟叶农场,除曹疃土壤类型为潮土外,其他土壤类型均为褐土,平均碱解氮含量为80.8mg/kg,有效钾为275.02mg/kg,速效磷为19.9mg/kg,有机质为7.96g/kg,土壤肥力较高;水源条件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平均氯化物含量为37.25mg/kg,共有6个机井,3个水池,可覆盖东注沟、杨家岭1055亩烟田,2016年规划在杨家岭规划提灌站1处,可保障杨家岭710亩烟田的水源供应。

(二)土庄烟站划分为4个生产网格 1.后朱汉生产网格 2015年,后朱汉生产网格可控烟田1687亩,种植烟叶730亩,轮作烟田957亩。2016年优化缺少水源条件的东泊庄村基本烟田254亩,可控烟田面积为1433亩。2016年规划种烟面积为636亩,轮作面积为797亩,分布在张戈庄、郭才庄、松家岭、后朱汉4个植烟村,共有10个烟叶农场,张戈庄和郭才庄土壤类型为褐土,松家岭和后朱汉土壤类型为棕壤,平均碱解氮含量为80.09mg/kg,有效钾为116.9mg/kg,速效磷为16.84mg/kg,氯离子为23.53mg/kg,有机质为9.07g/kg,pH值为5.8,土壤肥力高;水源条件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水氯化物含量为77.99mg/kg,水利设施共有4个机井,2处提灌站(后朱汉提灌站覆盖后朱汉200亩烟田,郭才庄提灌站可保障郭才庄81亩烟田水源供应),2处塘坝(主要覆盖郭才庄张言信20亩烟田及后朱汉4户烟叶农场200亩烟田),3个水池(主要覆盖张戈庄、松家岭355亩烟田)。

2.徐楼子生产网格

2015年可控烟田面积1343亩,种烟面积812亩,轮作面积531亩,2016年可控烟田保持不变,种烟面积分布在徐楼子、马旺、相家庄3个植烟村,共有7个烟叶农场,徐楼子村土壤类型为褐土,其他土壤类型均为棕壤,平均碱解氮含量为76.7mg/kg,有效钾为169.13mg/kg,速效磷为29.56mg/kg,氯离子为67.62mg/kg,有机质为9.39g/kg,pH值为6.07,土壤肥力高;水源条件主要是地表水(徐家楼子水库和马旺水库)和地下水,地下水平均氯化物含量为117.12mg/kg,共有2眼机井,1处提灌站(可覆盖徐楼子402亩烟田),1处塘坝(可覆盖徐楼子徐怀敏、徐连坤2户烟叶农场167亩烟田),2个水池(可覆盖马旺鹿洪杰及徐楼子张学礼365亩烟田)。

3.王大庄生产网格

2015年可控烟田面积为1629亩,种烟面积为1200亩,轮作面积为429亩,2016年可控烟田及种烟面积基本无调整,分布在王大庄、土庄2个植烟村,共有11个烟叶农场,土庄土壤类型为褐土,王家大庄土壤类型为棕壤,平均碱解氮含量为86.15mg/kg,有效钾为192.75mg/kg,速效磷为42.04mg/kg,氯离子为16.25mg/kg,有机质为10.34g/kg,pH值为6.03,土壤肥力高;水源条件主要是地表水,平均氯化物含量为100.93mg/kg,王家大庄提灌站可覆盖王家大庄1090亩烟田,马旺提灌站可覆盖土庄230亩烟田,另外5处塘坝及5个蓄水池也可为王家大庄烟田供水。

4.董家庄生产网格

2015年可控烟田面积为1719亩,种烟面积为981亩,轮作面积为738亩,2016年优化董家庄及郑家村路边插花田205亩,可控烟田面积1514亩,规划种烟面积866亩,分布在陈家屯、李家庄、张家屯、西刘、董家庄、新胜屯、郑家村7个植烟村,共13个烟叶农场。李家庄、张家屯、西刘土壤类型为褐土,其他土壤类型为棕壤,平均碱解氮含量为84.98mg/kg,有效钾为94.06mg/kg,速效磷为34.55mg/kg,氯离子为34.36mg/kg,有机质为9.34g/kg,pH值为6.08,土壤肥力高;水源条件主要是地表水(徐家楼子水库、马旺水库、李家庄水库),平均氯化物含量为107.15mg/kg,徐家楼子提灌站、徐家楼子北岭可覆盖郑家村、陈家屯、李家庄689亩烟田,新胜屯2处塘坝可覆盖新胜屯65亩烟田,陈家屯1处水池可覆盖陈家屯50亩烟田。

2.布局调整方案 篇二

但是, 我们也同时看到, 在一些地方,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引发了学生上学距离变远、城镇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加大、部分学生上学成本增加、学生寄宿低龄化、学生上学和住校的不安全因素增多等问题。对这些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必须以改革的态度加以对待。我认为, 以撤点并校为重点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已基本结束, 下一步应当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后续建设上, 即以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 以适度小规模学校和小班化教学为方向, 以方便就近入学、安全健康成长为底线, 全面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改革深化。

一、新撤并学校要审慎, 要强化程序公正

虽然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已经基本结束, 但我国的情况千差万别, 各地的布局调整进度有快有慢, 所以, 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方便入学、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大原则来对待布局调整, 对确有必要进行布局调整的农村地区, 应科学审慎、因地制宜地进行。

如何做到科学审慎呢?我认为, 根本办法就是强化程序公正, 确保撤点并校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所谓“撤点并校决策的程序公正”, 就是在学校撤并问题上事先要有一套程序性的制度安排, 确保信息公开、多方参与、过程民主、决策科学。

要做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程序公正, 首先, 利益主体要参与决策过程。“参与”不同于“参加”或“到场”, 它是行为主体有目的的、自主自愿参加的, 且通过努力试图或能够影响某种结果的行为。为了确保实质性参与, 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听证和公示制度, 让利益相关主体 (如学生家长和村民自治组织、乡镇政府等) 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焦虑、意见和建议。在各方意见不一致或大多数学生家长反对的情况下, 应当暂缓调整, 不可强行撤并学校。

其次, 学校撤并决策过程要理性化, 即决策程序要建立在完整事实、充分证据、合理论证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决策程序包括三大环节:一是对事实、数据、意见等信息的全面收集与整理;二是对事实数据的分析、对决策方案的讨论、对不同意见的评议、对教育政策的解读等;三是对决定理由的说明。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和村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权力不对称, 如果没有权力约束机制, 很容易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实现权力制衡, 除了公民参与之外, 还要以权力制约权力, 在横向上, 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撤点并校计划要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县人大讨论;在纵向上, 学校撤并方案要逐级上报, 最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二、不撤并的学校要发展, 要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 我国没有实施撤并的农村学校大多是边远山区的小学或教学点。

这些地区一般人口稀少, 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 “两基”达标基础十分不稳固, 如果一味撤并学校, 就会扩大农村学校的服务半径、增加农村儿童的上学距离, 极易诱发新的辍学。

在新的历史阶段, 我们的战略重心应转向对边远地区没有撤并学校的发展上, 改变“只有实行集中办学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教育质量”、人为地把“有学上”和“上好学”对立起来的错误思维方式。正是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使一些地区虽然表面上保留村小和教学点, 却不给予积极的投入和建设, 而是把学校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乡镇以上学校, 资源向这些学校倾斜, 结果导致村小和教学点破败不堪、教学质量低下, 严重影响了村民对村小和教学点的信心, 甚至走上了被迫择校的高成本求学之路。

村小和教学点建设是民心工程, 不仅应该建设, 而且应该加强教学点复式教学和村小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为此, 我建议:第一、建立学区中心校总法人制度, 实行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中心校管、统一使用”的政策;第二、实施村小和教学点教师的定向培养, 实行教学点教师和偏远村小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和专项培训制度, 鼓励优秀教师到村小和教学点进行合同化任教, 提高他们实施小班化教学和复试教学的能力;第三、加强教学点和村小网络平台与远程信息平台建设,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已撤并的学校要核查, 要完善配套建设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 绝不是撤并学校那么简单, 它涉及被撤并学校学生与教师的重新分配、接收校的接纳能力与师生认同、被撤并校资产的处置与使用、学生上学交通工具的配置与安排、学生食宿问题的解决, 等等。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 “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 可举办寄宿制学校”。但是在实践中, 受经费不足、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周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一些地区在撤并学校过程中, 相关配套建设没有完全跟上, 出现了部分闲置校舍没有有效利用、城镇学校大班额和超大班额、食宿条件不达标、交通工具不配套、校车管理不规范、司机不合格、农民子女上学成本增加等问题。

3.提前调整,布局“两会” 篇三

从技术面看,1949点以来,沪指10个交易周上涨23%,期间没有一次超过1.5%的周阴线,以500点的涨幅,收复了2012年5月4日以来29周的跌幅,短期偏离率过大。按照以往经验,至少需要产生一次4%以上的周振幅,对偏大的上涨斜率进行平滑和修复,可以参考2009年2月底的调整周。其次,在1月28日突破2320点的短期趋势线压制后,成交量并没有效放大,技术上有回踩确认需求。

再从消息面看,本周国内外市场的负面消息集中释放,房地产调控政策、“IPO重启”传闻、转融通测试进程加快、美国可能缩减QE3规模、G20峰会等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对指数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周二传言“银行收紧二套房贷款”后,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商品住房限购措施,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从政策本身上看,超出预期的成分并不多,至于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也只是政策性的指引,并无具体政策安排。从市场上统计的数据来看,2012年的上海市房产税收入大约在60亿元以内。虽然同比增幅明显,但土地出让金下滑带来的财政上的“捉襟见肘”,是房产税收入无力扭转的。2012年上海土地总出让金额为954.42亿元,同比减少19.6%,这是3年来首次跌破千亿元。虽然沪渝两地的房产税征收已经满两年,但仍旧有些法理问题并没有解决。从上海、重庆试点的情况看,并不成功,税率确定没有可信的标准,应税住房的占比很低,上海不足两成。全面开征房产税几乎没有可能,扩大试点估计只会起到威慑作用,实际影响的确很有限。预计“靴子“落地后,市场的反应将趋于平缓。

其次是“IPO重启”传闻和第五次转融通业务测试。本次暂停IPO,是中国股市的第8次。关于IPO重启时间的传闻,最早的可以说是“两会”以后,本栏不以为然。从数据统计上看,排除已经退出IPO的16家企业和审查发现问题的17家企业,目前仍有783家待上市企业,需要完成2012年的年报财务审查工作。就企业年报和财务审计的时间来推算,最快也要到4月底可以初步完成。本次IPO暂停始于2012年11月中旬,当时指数是2100附近,目前不到2400点的位置,就“蓄水池”效应来讲,根本无法满足排队企业的融资需求。关于融资融券业务测试,确实是一个必须重视的事件。融资融券业务测试已经两年,转融资业务试行也已经半年多了,从政策的完整性来看,转融券业务迟早会推出。随着测试频率的加快和参与测试机构的范围扩大,融资融券业务推进进度可能会早于市场预期。未来转融券业务大范围推出后,将是继股指期货后又一个重要的做空方式,在习惯了多头思维的A股市场上,无论从交易手法还是投资策略上,都将会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上周外围市场的消息也不容乐观。首先是受到1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讨论的影响,美国可能考虑退出或者缩小实施QE3。受此消息影响,美元指数逐步走高。受QE3刺激的贵金属价格开始受到挑战,国际黄金价格跌破1600的重要整数关口,并且蔓延到基本金属、原油和煤炭等大宗商品。国内市场上周一黄金股大跌、周三煤炭大跌和周四有色金属大跌,与之不无关系。还有就是G20峰会承诺各国将避免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但并未制定任何实质性计划,甚至没有提到近期通过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压低日元汇率的日本,显然只是一纸空文。舆论担心大多数国家采用扩张性政策刺激消费可能会引起汇率大战,各国央行政策动的细微差异,将使得主要币种走势继续分化,进而影响本已在脆弱中复苏的全球经济。

技术和消息面的合力使得调整有点“熊市”气息。但是调整并不可怕,主要在于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从沪指周线图来看,最大且最持续的主动买入力量,产生于2360点附近,这也是多头的筹码密集区域或者说成本区;2330点一线经过9个交易日的震荡整理,换手已经比较充分,在技术上是短期强支撑位。从3月5日两会召开的时间预期计算,大盘调整的时间预计不会超过下周后半周,下周一或周二将可能探出调整的低点。本轮下跌最大的做空动能来自于银行板块,目前银行板块的整体静态市盈率为7.1倍,考虑到2013年业绩增速,动态市盈率预计不到6.2倍,从估值的角度来说,下跌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房地产板块龙头品种的静态市盈率在10倍左右,利空消息已经释放的比较充分,更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概率微乎其微,板块再次大幅杀跌的可能性很小。煤炭、有色板块,本轮上涨中根本产生没有很大的获利盘,抛压释放后几乎已经回到起涨点附近。

下周将是“两会”召开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下图是历次“两会”期间股市波动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股市“两会”前一个月上涨的概率约为84%,“两会”期间上涨的概率超过50%。2003年是换届年,3月 “两会”期间指数虽然下跌3.44%,但是会后一个月内,指数上涨11%。同样是换届,如何把握好新一届政府的第一个“两会”行情,需要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加以认知。

从2010年的新能源到2011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2012年的文化产业,历年的“两会”议题,均是贯穿当年的投资主线。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将体现在“新型城镇化、美丽中国”两大主题上,由此衍生出的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基建、环境保护、智慧城市和新能源应用将受到广泛关注,相关政策措施、发展路径、产业规模和扶持力度等文件将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本栏认为,本周不仅是前期踏空者重要的入场时点,也是场内投资者可以把握的调仓换股时机,中长期依旧看好以民生银行、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银行股,它们的估值修复,还没有结束;短期将是“两会”概念股布局的重要机会。

4.八步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方案 篇四

贺州市八步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全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会的部署,按照《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010-2012年)》要求,结合《贺州市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贺政发

5.布局调整方案 篇五

(2008-2020年)

徐集镇共有72个行政村,总人口59684人,土地90平方公里。中小学现状:

镇一中: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18人。

镇二中: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2人。

现有小学20处,完全小学17处,教学点3处,在校学生4259人。为使全镇教育工作尽快满足政治经济发展需求,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优化全镇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使中小学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依据省中小学办学标准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布局调整建设方案:

将两处中学合并为一处,镇二中改扩建为第二中心小学,为满足教育教学需要,镇一中在现有基础上向北征地南北长98.7m。东西长175m,约26亩,2008年规划建设学生宿舍2500㎡,学生餐厅1260㎡;二中2008年建设学生宿舍楼1000㎡,并改建学生餐厅。合并后的镇中学位于镇驻地,济广高速出口2公里处。将小学规划建设为11处完小4处教学点,一处民办小学。2020后全部规划改造完成,符合省政府办学标准要求。

第一中心小学:异地新建,位于镇驻地,服务村队东徐、西徐、张楼、孔楼、堂子、北张、安庄7个,人口约6500人左右,服务半径2.5公里,在校学生455人。

碱柳小学(大庙教学点):服务人口6100人左右,村队7个,东大庙、西大庙、吴楼、刘楼、盛垓、张庄、袁庄。服务半径1.5公里,在校学生387人。

后张小学:服务人口5700人左右,村队7个,前张、后张、吕楼、林庄、汤垓、刘集、东侯庄,服务半径2.5公里,在校学生392人。杨楼小学:服务人口5800人左右,村队6个,前杨楼、前申庄、陆庄、后申庄、代庄、李庄,服务半径2公里,学生428人。

潘庄小学:服务人口4500左右,村队4个,潘庄、高庙、盛庄、南王楼,服务半径1.5公里,在校学生367人。

信楼小学:服务人口5000人左右,村队5个,信楼、东关、西关、路楼、南王,服务半径2公里,在校学生 356人。

第二中心小学:服务人口5200左右,村队6个,东坑、西坑、曹楼、后杨楼、南吴庄、二郎庙,服务半径1.5公里,在校学生383人。

孙庄小学(西王教学点):服务人口5100人左右,村队7个,孙庄、郭庄、陶庄、南李垓、西王、东王、孤柳店、服务半径2公里,在校学生346人。李阁小学:服务人口5700人左右,服务村队8个,李阁、崔庄、杨庙、王楼、吴庄、刘庄、南马庄、西侯,服务半径2公里,在校学生383人。秦店明德小学:服务人口5200人左右,村队6个,阚庄、东马、西马、鲁庙、秦店、郭楼,服务半径2公里,在校学生370人。

才林小学:服务人口5100人左右,村队8个,才东、才南、才北、才西、耿乡、北王、关乡、李垓,服务半径1.5公里,在校学生389人。欢欣小学:镇驻地,民办。

徐集镇人民政府

6.布局调整方案 篇六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固原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区各级各类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大班额”现象和入学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和制约市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现状及问题

1、市区现有中学9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含2所民办学校)。

初中阶段有教学班205个,在校学生14631人,平均班额71.4人,超规模容纳学生3356人。

2、市区现有小学13所,有教学班258个,在校学生20865人,平均班额79.5人,超规模容纳学生7610人。

中小学“大班额”现象严重,给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安全防范等各方面带来困难和隐患。

3、市区现有公办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1430人,平均班额42.1人;民办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2189人。

民办幼儿园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发展缓慢,规模小、条件差、水平低。城市“大班额”现象已前展到幼儿园,幼儿入园难成为影响民生的教育焦点问题。

(二)基本参数

1、人口基数:2009年4月,市区居住人口23.3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68万人,暂住人口4.68万人;到2012年,市区规划常住人口23万人;到2015年,市区规划常住人口25万人。

2、学生基数:2009年10月底,市区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在校生数分别为20510人、14631人和1430人,适龄人口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分别为20500人、11000人和10250人(各学校情况详见附表);到2015年,市区小学、初中和幼儿园适龄人口分别为27600人、13750人和13750人,预测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在校生分别为27600人、19650人(其中农民工子女7100人)和14000人。

二、调整方案

根据《固原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固原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固原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固原统计年鉴》、《固原要情手册》、《固原市教育统计年报》以及国家、自治区有关法规和规定,立足市区发展实际,制定《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方案》时间跨度为2010年到2012年和2013年到2015年,以2009年10月底数据作为规划制定现状参数,以2012年和2015年的相关数据为规划参数。

(一)方案内容

1、初中发展需求和规划

预计到2015年,市区初中学生将达到19650人左右,需教学班393个。市区初中现有教学班205个,除回中初中班由20个增加到24个、六中由52个班增加到60个外,还需增加176个。规划新建中学2所,扩建中学2所。

(1)在一中原校址改建第七中学,规划规模6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3000名。

(2)在新区新建第八中学,规划规模6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3000名。

(3)将原州区第四中学由现在的24个班增加到54个班,容纳学生2700名。

(4)将原州区第五中学初中部由现在的18个班扩建为36个班,容纳学生1800名。

(5)五原中学(第九中学)由现在的32个班增加到36个班,容纳学生1800名;弘文中学(第十中学),由现在的32个班增加到36个班,容纳学生1800名。

2、小学发展需求和规划

按照市区小学生发展趋势,预计在2015年,市区小学生将达到27600人左右,按照每班50人计算,需要552个班,市区小学现在班级为258个,还需增加294个班。规划改扩建小学5所,新建小学3所。

(1)扩建第四小学,由现在13个班扩建到24个班,容纳学生1200名。

(2)扩建西关小学,由现在的18个班扩建为36个班,容纳学生2400名,并更名为第十一小学。

(3)扩建东郊小学,由现在7个班扩建为48个班,容纳学生2400名,并更名为第十二小学。(4)在固原一中原址新建第十三小学,建设规模为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5)在开发区新建第十四小学,规划规模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6)在北环路(市妇幼保健所附近)新建第十五小学,规划规模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7)在新区原明庄小学原址改建第十六小学,建设规模为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8)将原州区高红小学搬迁到固原市铁路小学,规划规模为36个教学班,容纳学生1800名。保留两校牌子,铁路小学教职工编制及人员调整到第一、第八小学。

3、幼儿园发展需求和规划

预计到2015年,市区适龄幼儿将达到14000人左右,需466个教学班。规划公办幼儿园189个教学班,民办幼儿园承担277个教学班。需迁建公办幼儿园4所、改建2所、新建8所。

(1)将市幼儿园迁建到固原一中原址,规划扩建规模为810人,更名为第一幼儿园。

(2)搬迁第二幼儿园,迁建到东关路(福利旅社原工商局地址),规划规模360人。

(3)第三幼儿园迁建到三小南边(新改建宋家巷小区),规划规模360人。

(4)原州区第一幼儿园搬迁到饮河小学,规划规模360人,更名为第四幼儿园,今年立项建设。

(5)在市幼儿园原址翻建第五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6)在新区新建第六幼儿园,规划规模720人。(7)在开发区新建第七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8)在新区新一中西南新建第八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9)在北塬东扩小区新建第九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10)在碧水兰亭附近新建第十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11)在气象局、职业技术学院附近新建第十一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12)在市房产局附近新建第十二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13)在北塬幸福家园对面(药材公司)新建第十三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14)在原州区高红小学原址改建第十四幼儿园,规划规模为180人。

同时,采取联合办园等办法,加强现有民办幼儿园管理和整改,民办幼儿园由原州区教育局审批,市教育局督导检查,确保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市区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2012年。结合市区及原州区人口变化及城镇化进程,相应调整学校容量,实施规划方案,对现有中小学位置和规模不恰当的情况进行调整,新建和扩建部分学校,分批分期实施。

新建七中、十三小、十四小、十五小以及第六、第八、第十三幼儿园;扩建四中、四小、十一小、十二小、十六小;迁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幼儿园;翻建第五幼儿园;改建第十四幼儿园。

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根据市区人口预测,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继续调整和完善现有中小学的布局,努力使市区教育布局趋于合理。

新建八中和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幼儿园,扩建五中;五原中学、弘文中学分别更名为第九中学、第十中学。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巩固发展阶段。远期中小学规划实施基本完成,全市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学校布局和规模,维持动态平衡。

附件:

1、固原市区初中现状表

2、固原市区小学现状表

3、固原市区幼儿园现状及布局

4、固原市区初中2010-2015年布局规划表

5、固原市区小学2010-2015年布局规划表

7.布局调整方案 篇七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

1. 教育经费体制改革推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政府越来越重视为国家建设提高大力支持的农民生活问题, 为减轻农民负担, 从2000年开始国家陆续实施农村税收改革, 取消了原先的农村地区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费用的征收, 而该费用占农村教育费用的30%。同时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体制, 提升了投资主体的重心, 减轻乡镇的财政负担, 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统筹规划能力, 但是“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依然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和不均衡问题。由于在分税制改革以来各级财政格局的变化使得县级财政相对较弱,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县级区, 县级政府面对着很大的财政压力。为了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轻县级政府的财政负担, 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引导下, 各地相距进行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

2. 农村生源减少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了客观依据

21世纪将会有两件事影响人类的进程, 这两件大事分别是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 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名言。城镇化是乡村社会结构向城市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过程, 它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聚、职业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动态发展过程。[1]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在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 许多家长会选择带上孩子去城里上学, 这样导致大量农村学龄儿童流失, 农村学校生源不足。而原先“村村办小学”的格局必然会受到挑战, 许多学校学生只有十几人, 甚至只有几个人或已经没有学生了。“麻雀学校”, “空巢学校”现象大量出现, 这对教育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此, 各地区采取撤点并校策略来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3. 农村地区对提高教育质量愿望增强, 促使学校布局的调整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 越来越多的家长希孩子获得好的教育, 考上好大学, 然后找到好工作, 获得理想的薪资待遇, 通过教育途径来改变孩子的命运, 从而融入到更高层次的社会中, 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也是农村孩子跨越阶层相对公平的也是少有的出路。因此, 孩子是否获得良好的教育, 学校的教育质量好坏, 孩子的学习成绩则成了家长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从以前“我要上学”到目前“我要上好学”观念的转变, 这也迫使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考虑家长对教育质量的需求。由于农村学校硬件设备落后, 教师多为上年纪的老教师, 思想观念陈旧, 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的需求, 教学质量差。这样促使以县为单位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形成“小学向乡镇靠拢”、“初中基本在镇和县城”的农村学校结构模式。从而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 满足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

二、农村学校布局过度调整出现的问题

1. 县镇学校规模扩大迅速, “巨型学校”“大班额”问题凸显

一些地区认为在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农村学校数量减少和城镇学校规模扩大作为一项区域教育发展的经验来推广, 认为“巨型学校”“大班额”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是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的发挥, 这只是站在经济的角度分析, 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2001年全国小学校均规模为207人, 到2011年增加到322人, 平均每校增加了115人, 增幅达55.56%。2001—2010年, 城市、县镇、农村小学班均规模平均每班增加7.34人、5.56人、0.59人, 增长分别为13.19%、17、67%、3.05%, 县镇班级均规模增长最快。“巨型学校”“大班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但是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 学校人数过多, 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学生安全隐患凸显, 学校基础设施, 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班级人数过多, 不利于班级管理, 教师无法照顾全班学生, 加大了教学难度,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上学距离远, 学生辍学问题严重

2012年11月, 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汉韩清林运用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得出:2008、2009、2010和2011年, 小学年辍学率分别为5.99‰、8.97‰、8.22‰和8.99‰, 与1997、1998、1999年的辍学水平大体相当。[2]于海波在调查中发现, 部分学校地区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失当, 导致学生辍学率出现反弹, 非常值得重视。[3]

3. 家庭教育支出增加, 加重农民负担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 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农村地区也能享受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好的成果, 教育方面通过取消教育集资,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等政策来减轻农民的负担。但是农村学校过度布局调整, 虽然降低了政府的教育成本, 但对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支出增加了。教育成本转移到农民身上。由于农村学生上学路途变远, 则必须为其配备自行车或其它交通工具, 寄宿制学生生活费的开支。一些陪读家长不仅自己不能赚取生活费, 还要需要家庭提供, 这样大大的加重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因此, 从教育成本的角度分析, 不是降低了, 而是转移到农村家庭中了。

三、农村布局过度调整的产生问题的解决策略

1. 明确农村学校撤并的衡量标准

在撤并农村学校时, 应以怎样的标准来衡量, 是否只注重学校规模效益, 而忽视办教育自身的规律, 不管不顾受教育者的心声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盲目撤并。之所以出现过度撤并现象的发生, 就是因为地方政府不明确撤并学校的衡量标准, 哪些可以撤并, 哪些必须保留。从国家到地方始终要明确, 我国农村学校的撤并:以什么为首要的衡量标准, 教育改革以什么为最重要的价值, 始终将教育因素放在考核的首要位置, 只有这样教育改革才能作好, 才能有好的出路, 才能起到实际效果。

2. 追踪研究和建设调整后学校, 扶持小规模学校

2004—2007年, 中央投入100亿, 用于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 用于解决西部地区新增150万学生的就学需求。然而, 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并没用于学生身上, 一些学校私自动用专项资金来偿还学校债务, 学校的劳务费用, 对此,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惠及广大学生切身利益。

3. 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必须要有乡村的特色文化作为支撑, 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群体, 是很难融入到别的文化氛围中的, 而农村学校是农村地区文化的代表, 也是文化的聚集地, 撤并学校使村民和儿童与这唯一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割裂开来, 不利于乡村文化的继承, 同时也会影响儿童对家乡的认可度和爱乡之情的培养。大力发展各地区农村特色经济, 以国家为主导, 解决好“三农”问题,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适度保留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邬志辉, 史宁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J].教育研究, 2011 (7) .

[2]袁桂林, 李洪玲.农村学校布局过度调整的弊端与解决思路[J].社会科学战线, 2012 (5) .

8.探索农村产业布局和调整 篇八

我国现代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入一个比较滞后的阶段,需要寻找发展的新契机,而今的其他增长点又明显地体现在了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上,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三流城市、县及乡镇,但是由于缺乏财政支持,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仍停留在手工工场阶段等方面,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周转也比较快,所以,我个人认为,我国现阶段国家企业改革应该侧重于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各具特色的企业,因地制宜,便于发挥地方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上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如何进行发展和改革,我主要从工业布局和调整上简单解释一下。

工业布局和调整,既不能影响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又要与农村建设、土地开发进程相协调,要考虑企业、职工在调整中的承受能力及可能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连续性,针对不同企业或行业的性质和特点,采取边建设边生产,或先建设后搬迁,或增量先行、存量逐步到位等多种方式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才能确保布局调整工作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同时可以与国家现有政策相结合,使乡镇企业布局和行业分配更合理,比如,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可以在不同地区建立其他性质的企业,比如,纺织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畜牧业……使其向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完善服务行业,如,学校、医院、电力、生活和娱乐等设施,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以规范社会和市场行为。与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不同,我国乡镇企业多数都是带有两面性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不能完全从本地获得,其产品也主要不是供给本社区消费。所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与社区以外的大市场进行产品和要素的交易。

近几年来,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和行业内部亟须调整,人员分配过于老龄化,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亟待调整。因此,乡镇企业在此方面可以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1.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同样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也引发了不少农民积极向往城市生活到回乡种地的一次回流,从而也使农业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民过了将近三十年的未定生活,同时也促进农村人口的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国家经济总体的快速发展,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亦缓慢下来,并且迅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为随着物价、劳动力、教育、卫生等生活成本的迅速上升,促使农民不能再单一地去依赖土地维持生存,而是如何进一步能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近年来又引发了一场农民工进城热流,大量的青壮年涌入城市,大批老年和妇女儿童留守农村,导致农村许多土地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使农村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因此,土地调整亟待进行。

2.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农村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导致乡镇企业失去活力,只是形式存在,并没有成为地方基层的支柱产业,大多数地区是如此的,尤其是农业大省。因此乡镇的工业布局成为缓解农村经济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影响了国家城镇化建设。

3.农村产业布局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努力。我个人认为,农村工业、信息产业、人才劳动力商品市场、服务设施和机构等必须在农村实现合理分布,使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分配,使其更具活力和可持续性。

4.加强城乡结合。城市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已经出现了问题。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从国民收入、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物价、房地产业以及信息行业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已经出现很大的不平衡性,而且不能够协调发展,

从而制约经济发展。

总之,要有效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并不是建立一两个“乡镇工业园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要调整农村的产业布局,使农村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合作的制度环境,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才能保证企业集中布局所带来的城镇集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在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的情况下,任何试图依靠行政命令实施的企业集中或村庄合并都只能是一相情愿,因为这涉及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作者单位 河北省郑口中学)

9.布局调整调研汇报 篇九

一、学校基本简介、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我校坐落在离县城25公里处的逊让乡逊布村,学校始建于1969年,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时,撤销原逊让教委,成立逊让乡中心学校,2010年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将庄头小学、八里小学、塘坊小学、后拉小学、武胜沟小学、逊布小学等6所学校撤并到中心学校,2013年3月初步形成了一乡一校布局调整的格局。目前全乡保留小学两所,其中兰家明德小学只设一、二年级,麻什藏小学本学期暂时完全保留,此校九月份保留一二年级,其它年级撤并到中心学校,这样中心学校将逐步建成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学校现占地4266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664平方米,全乡现有学生1690名,其中小学生1077名,中学生613名,中心学校合计学生1426名,设28个教学班,剩余两所小学合计学生272名,全乡现有教师95名。

我校校安工程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于2011年7月12日开工,2012年12月校安工程的竣工给我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2013年3月1400多名学生全部都搬进了新教学楼内进行上课,解决了近30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共消除了“D”级危房1274平方米,目前,校内“D”级危房已全部消除。

二、布局调整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1、家长不理解调整后带来教育教学效益,动员时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经过政府与学校的的宣传动员后,家长也比较支持。

2、家长觉得负担加重,学生不能在家门口念书了,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校安工程的结束也就排除了这种疑惑,住宿生不但能保证一日三餐,而且还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3、家长担心因布局调整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校舍的闲置。布局调整后我乡的闲置小学办走教点和幼儿园,校舍得到了充分利用。

4、完成征地和农户搬迁的问题,刚开始村民不理解国家的政策,对此项工作持 1

有不同的意见,但是通过乡政府、学校的政策宣传宣传协调,顺利解决征地和搬迁问题。

整合后取得的成效:

1、优化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整合前村村有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办学规模。学校合并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利用,改善了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备,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益。

2、优化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办学水平。

整合前,由于缺少教师,有的学校只能开设语文、数学两门课,没有专职的体、美、音等科目的教师,更谈不上优质教育,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教师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少,也没有机会。加上一人一班,听课、教研无从开展。

整合后,优化了教师队伍。学校成了规模,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教研教改的氛围不断形成,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水平显著增强。

3、减轻了村民的负担。

学校整合后,大部分学生都住校,解决了每天学生来回走几里路上学的困难,减轻了父母为子女服务的时间,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劳动、工作,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4、学生各方面的变化

通过学校里的集体生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卫生习惯明显改善,学生的交往能力明显增强;通过集体就餐,学生的饮食得到有力的保障,一日三餐,合理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饮食,使学生的体质明显增强,有力推动了文明生活习惯的形成;学生良好的学风形成了,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文明教育扎实,学生文明礼仪已养成。

布局调整后,我们在教育教学、校园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

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为: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加大。整合并校后,从1—6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到中心校就读,寄宿生大幅度增加,学校承担了原先由社会、家庭承担的许多责任,如寄宿生的安全、生活、学习辅导、身体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又要对寄宿生实行全天候的管理,星期天至星期四晚上上晚自习,星期一早上至星期五早上早自习,教师的工作时间拉长,工作强度加大,心理压力明显增加,尤其是寄宿生的安全问题方面的压力更大。

建议布局调整后应加快我校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学校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班子队伍素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谐发展学生。

三、教学点的设置及师资配置、闲置校舍托管和利用情况。

我校结合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布局调整方案,根据全乡实际并征求村民意见后保留了两所小学,其中兰家明德小学只设一、二年级,麻什藏小学暂时完全保留,教师配置齐全,各科目课程基本都能开展。我乡各小学合并后,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需要,在后拉小学、尕漏小学、八里小学、麻什藏小学、庄头小学开设走教点,学前教育学生就近入学。武胜沟小学和逊布小学开设幼儿园,幼儿按划分区域入园,基本解决了各村幼儿入园的问题,塘坊小学因校舍的陈旧等原因交付于村支部管理。

四、根据上级部门对校车规范的要求,我校没有符合条件的校车接送学生,上学期校安工程中女生宿舍楼交付使用,学校服务半径均在3公里以外,低年级学生都安排了住校,在宿舍还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每间为8人的标准宿舍现在安排10人至12人住宿,本学期现有住校生756名。学校周密部署,住校生管理人员依符合住校条件的学生按中高低年级搭配统一安排学生住宿。由于我校教师缺少,专职的住宿生管理员不够,本学期白天配备了专职的住宿生管理员三名进行饭前排队、打水、课间出入等方面的管理,每天下晚自习后由晚自习值守教师组织学生排队带到住校生管理办公室进行点名签字交接,因夜间管理难度较高,另外安排学校校务会成员、两名教师协助管理,现有条件下确

保了住宿生的安全。

本学期住校生756名,生活补助下放按去年的459名学生为准下拨,共计24.6875万元,每周早饭鸡蛋汤和稀饭各两次,中午做两顿牛肉粉汤,两顿鸡肉粉汤,晚上三顿面食,一顿两菜的米饭。每星期伙食费生均达到20元,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蛋奶工程,学校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专人负责管理,规范营养改善计划和蛋奶工程的送接手续,建立发放台账,运行良好。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因依教学工作为中心,安排的管理老师年龄偏高,精力不足,按学校管理要求,有些差距。建议安排专职管理教师。

五、交通方面:

上一篇:江苏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下一篇:玩魔方,我的拿手好戏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