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

2024-08-14

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精选9篇)

1.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 篇一

2014年高考广东卷

语文作文试题评析(60分)---------“照片” 作者:李炳璋(高考研究专家﹑高考辅导名师﹑壹课网王牌名师)

2014年高考第一科语文试题顺利结束,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现实中,大家都在热议今年高考的作文试题是什么,我想大家每年都乐此不疲的热议语文作文考了什么,不仅仅是因为作文分值巨大,更多的是因为其社会价值---因为作文题目往往包含着重要社会现象、人们思想态度的一种反思等。

【试题回放】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退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用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文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点评】

在万众瞩目中201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终于神秘出炉并与大家见面了,今年的材料作文是“照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渐渐的失去了原来一些非常宝贵的传统东西。黑白照犹如人的往事,岁月悄无声的流逝时,往事的记忆也变得模糊,黑白照渐渐泛黄模糊,让人朦朦胧胧的想起曾经的自己。彩照的世界,让人匆忙,无暇去留恋过去的往事,匆匆一看,还未勾起回忆便又回到了匆忙的世界。我不禁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看到这作文题目时第一反应就是,马伊琍所说的话---且行且珍惜!“文章出轨”事件正逢高考命题期间,这个事件被闹得沸沸扬扬,这个“照片”在某一程度影射出某些事情。如果考生能以更宽的视角去考虑的话,你可以感悟出,剑指唤醒人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且不要麻木地忘记日本侵华的历史。这个是从这个材料整体感悟出的,不过很少有考生会这样考虑的(这个角度是我比较大胆想出来的)。如果考生能从更“高大上”的角度去考虑的话,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我们国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东西被“毁”掉了,如某些城市的发展,拆除了大量古建筑,虽然城市变得更加现代化了,但是当我们细细咀嚼时,总觉得这个城市缺了点什么......当我们看见这些关键词:数码时代,照片,记忆,模糊,稀释,珍惜。换句话说,国家只有能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更早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纵观今年广东卷高考大作文试题来看,和往年相比,难度基本持平!

以下立意可以作为参考:(1)且行且珍惜(2)科技与历史的冲突(3)处理好发展中的问题

(4)别让时间﹑科技冲淡了“感情” 【命题特点】

(1)题目新颖,匠心独特,有效的避免了“套作”现象。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照片”和2013年高考广东省作文“一个富翁和三个家庭的故事”。

(2)另辟蹊径体现社会热点,紧贴社会生活,生活气息浓重,彰显人文情怀。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照片”。

(3)注重思辨性,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作文。【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随着高考新一轮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预计2015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还将大胆创新,弘扬社会主旋律,彰显个人与社会价值。2015届高考考生可以通过以下4个小技巧更好的确定好作文的立意:(1)揣摩命题者意图,联系社会热点焦点现象/问题;(2)高举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到立意不偏不倚,领悟其精神内核;(3)吃透作文材料、抓住关键重点词语和句子;(4)言有尽意无穷,挖掘引申义和比喻义。

【附录】 【拟题方法】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文章好比人的躯干,中心论点好比人的头部,而题目则是人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题目则是文章的“窗户”了。因此,应该认真对待拟题目。题目比论点更需要准确、鲜明、简洁。好的题目,或准确揭示文章主旨,或点明论述范围,或新颖别致,都能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吸引读者(阅卷老师)仔细阅读下文。

从拟题形式上看有论点型、范围型、感想型、联想型、关系型、问题型等。例如:《时代的召唤》、《我的时代生活3.0》(范围型)•;《我愿意生活在现实中》、《要正确对生活环境》(论点型);《由•<居里夫人的话>•想到的》《被穿越的现实》(感想型);《我与李白的会面》(联想型);《过去、现实与未来》(关系型);《如此“穿越”恰当吗》(问题型)

拟题原则——总的原则是紧扣中心论点及材料的特点来拟定。从应考的实际来说,最好拟成论点型题目,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中心论点确定的情况下,只需把论点句照搬或缩简短一点即可。如果这样做有困难,那就拟成感想型,既简便又稳妥。

【谋篇布局】

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写作在确定了立意和题目后基本相同,但材料作文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在开始引题方面以定要结合材料,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

引述时应注意:

(1)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2)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材料作文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而要联想联系,论证论点。“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考生可以选择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的兴奋点”(陈少华语),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完成材料作文的写作,学生常患两种毛病,或照抄原材料列于文首,或对原材料随便提及几句,有的甚至一句也不提。材料作文意在让学生在原材料中提炼观点,如果不作引论,不叙原材料,不分析原材料,习作观点横空出世,就会使人摸不着头脑。因此考生要抓主原材料的重点信息在简洁的引论中展开“是什么”的问题,接着“为什么”的探究中层层深入论证或展开记叙,最后从“怎么样”的角度明确方法或升华主题。

2.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 篇二

2014年《中考说明》一经发布,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每年《中考说明》的变化我们都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稳中有变。而对于今年面对改革的大趋势,语文学科立即变身为改革的先锋官,变动之多早已超出预期。

经过整合关于今年语文改革的信息,《中考说明》足以体现出改革的理念。2016年中考语文变动为150分,2014年虽然分值为120分,但是在考查题型与板块设计上均为2016年的提分做准备。因此,今年的《中考说明》不仅需要作为初三的准中考需要关注,初

二、初一的学生也要持续关注。

首先,《中考说明》在基础知识板块新增了“基础·运用”,区别于以往的“基础·积累”板块。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学生注意,语文学习不仅仅要考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不能够 “死学”,要注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调整了综合性学习板块,把综合性学习的考查要求融入语文基础和阅读之中。这是对于综合性学习提醒的一种突破。再次,语文科目明显加大对阅读的考查力度。现代文阅读在考查文学类阅读(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传统3篇的基础上,2014年中考首次“新增一篇与历史学科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及试题”。这一改变充分体现了文史哲不分家的理念,也契合了“2014年中考改革”中提及“将政治、历史、地理”等知识融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新增了“情境作文” ——10分的微写作。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知识的学习要能够为生活服务——达到学以致用。

而针对于每年都会改动词语表(成语/俗语),以及文言文的删减篇目,则在这次改动中显得不够突出了。

3.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 篇三

【解析】“为扭转这一局面”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宋初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君主专制加强,故B项错误;设枢密院,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君主专制加强,故C项错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施行将兵法,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A

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天文学(《授时历》);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西游记》);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宰相制度;古代中国的商业——宋代城市的繁荣(扬州)

【解析】《授时历》只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部分,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整体水平,故A项错误;《西游记》只是明代文学成就之一,不能代表整个明代文学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从全国范围看,唐代宰相大部分来自北方,这说明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故C项正确;扬州只是南宋城市之一,扬州城市繁荣不能代表南宋整个城市化水平,故D项错误。【答案】C

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考点】“师夷长技”思想——《海国图志》

【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A项错误;“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故C项错误;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

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 表性著作是()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楚辞(《离骚》)图8

【解析】依据“韩赵魏”信息可知图片所示为战国时期,①是燕国,②是齐国,③是秦国,④是楚国,《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所著,故A项错误;《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孟子所著,故B项错误;《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荀子所著,故C项错误;《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著,故D项正确。【答案】D 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数学(《九章算术》);罗马法

【解析】题干限定词是“东汉”、“大秦”(当时的古罗马帝国),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是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故A项错误;《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罗马帝国发展了罗马法,故B项正确;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但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故C项错误;《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代表作,《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故D项错误。【答案】B 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的集权措施(设知州)

第1页(共5页)

论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 17.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墙上画作的风格仍然是传统中国的山水画,故①错误;风俗画中一些人物已经剪去发辫,反映出辛亥革命对民众发型的影响,故②正确;风俗画中已经开始利用电灯照明,反映出西方第图9 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中国照明手段的变革,故③正确;风俗画中人物仍然使用筷子,饮食方式仍然是中式饮食,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 18.“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将若干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与“大组变做合作社”不符合,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与“大组变做合作社”不符合,故B项错误;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C项正确;中共八大确立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 19.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恢复高考制度

【解析】“文革”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这一“重大改革”意在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体现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故A项正确;1995年中国开始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方针,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A

2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联邦制)【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实行松散的邦联,国家不掌握军队,无力平息社会动荡,故①正确;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自治权,故②错误;邦联制下没有制定统一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故③正确;邦联制下各州都可以发行货币,各行其是,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经济大权,统一发行钱币,有利于经济的有序发展,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

21.图10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考点】法国大革命

【解析】画中平民是第三等级代表之一,参

图10

第2页(共5页)

与新宪法的“打造”,说明第三等级中的平民并不反对制定新宪法,故A项错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故B项错误;满足中三个等级联合“打造”新宪法,合力制定新宪法,故C项正确;拿破仑法典是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制定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C 22.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 A.①②

B.②③

【考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凯末尔

【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巩固了自身的封建统治,凯末尔改革废除哈里发制度,确立共和制,故①错误;阿里改革为了对外扩张,进行军事改革,凯末尔改革没有涉及,故②错误;阿里改革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凯末尔改革采取苏联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将资金集中用于工业化建设,故③正确;阿里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还选派青年去欧洲留学,凯末尔着手文字改革,都涉及教育改革,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C.③④

D.①④

37.(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材料二

图16公元1400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17公元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

示意图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兴起与发展(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解析】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美苏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中美苏经济上的对抗,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项正确;北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中美苏经济上的对抗,故C项错误;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在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B

图18 公元1900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

图19 公元2013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中国商品 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

(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分)

二、非选择题

第3页(共5页)

【考点】(1)西周的分封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海陆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体用之争;辛亥革命;孙中山与三民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解析】(1)材料一提到西周时期的“天”,古希腊的主神宙斯,罗马的众神,反映出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周王认为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古希腊认为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古罗马认为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反映出各文明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西周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反映出各文明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解读方式一:分别描述四个阶段世界洲际贸易的概况,图16反映出1400年前,新航路开辟前各大洲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图17反映的是1400—1800年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开始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范围拓展;图18反映出19—20世纪,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图19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解读方式二:从世界贸易的范围、发展速度,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贸易中心的变化等三个方面,结合四幅图从总体上分析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

(3)“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把马列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1)共同: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1: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

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2: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3)学习: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

第4页(共5页)

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40.(24分)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得出这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据材料 “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反映出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第二小问工党政府宣布实行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以立法的形式干预国家经济生活。

【答案】(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8分)【考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内迁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分布不合理;“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归纳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过程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可得出先迁往武汉,后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答案】(1)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

过程: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41.(18分)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4.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 篇四

2014年四川高考说明历史学科的相关内容较去年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题型示例部分,综合2013年川卷命题特点可见,这些变化透露出来的主要信息有:

在三维目标的考查上,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试题立意,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

在知识体系的考查上,重视通史加专题的特征,如选修一与必修三个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新史观整合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使之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此外,文史常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也成为重要考查内容,需要加强对史学理论知识及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掌握。

5.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 篇五

预测1:可能考查以细胞为切入点,综合考察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的生命历

程等知识。(例如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衰老、癌细胞的特点及防治等体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依据: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预测2:可能考查遗传变异在人类健康及农业育种上应用的知识。

依据:历年高考均有对遗传变异知识的考查,并且人类遗传病、作物育种等与人的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紧密。

预测3:可能考查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知识。

依据: 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综合性强,能考查学生在复

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的能力,是历

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

预测4:可能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知识

依据: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幸福指

数,并且低碳生活、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生态农业、自然和人类和谐

相处的思想、新农村新能源建设也是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的热点。

预测5: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一定会出现分析图形、图表、坐标曲线等试题,绘制图形试题也有可能会出现。

依据:考试说明要求“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通过这类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应用能力;在简答题、实验题中有可能出现绘制图表、图形的问题,来考查考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预测6:实验有可能侧重探究性实验的考查,或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修

改或对实验结论用图形或图表表示,即绘制图形、图表。

6.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 篇六

一、考试说明与2013年的相比的主要变化:

今年的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及要求”上与去年相同,主要的变化体现在:

1、能力要求

(1)将去年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拆分成“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修改为“获取信息的能力”,但具体要求没变;

(2)对能力要求的先后顺序有所调整。原来放在第一位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调至第三位,把“理解能力”放在了第一位,“实验与探究能力”放在了第二位,“综合运用能力”放在了第四位;

2、试卷结构

理综总分由原来的240分提升至300分,其中生物由原来的73分提升至90分。具体来说选择题每小题的分值由原来的4分提升至5分;非选择题必做题的分值由原来的41分提升至48分,选做题的分值由原来的8分提升至12分。

二、对变化的解读

1、从对能力要求的说明顺序所做的调整推测试题降低了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考察,首要注重考察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其次是实验和探究能力,这反映到命题上可能会更多的使用课本的材料和信息,非选择题由学生主观表达的内容可能有所增加,对课本实验及材料实验涉及到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考察也有可能会提高;

2、考试时长未变,生物部分的题量也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总分值却提高了,这表明每道题的得失对总分影响增大,学生在答题时需更加谨慎和细心。

三、复习建议

1、加强专项训练。例如选择题专项训练目标是提高正对率,非选择题专项训练目标是表达的准确性和书写的清晰规范,实验和探究题型的专项训练目标是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课本与练习并重。

7.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 篇七

核酸、糖类与脂质

[课堂考点集训] 考点一 核酸的种类及分布

1.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发现RNA干扰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RNA的描述错误的是()A.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 B.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 C.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是RNA 解析:选A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特有的碱基是U,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2013·连云港模拟)带有负电荷的核酸对碱性染料甲基绿和吡罗红具有不同的亲和力,核仁能被染成紫红色。通过染色实验,可对细胞中的DNA和RNA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下列对于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基绿吡罗红的作用有选择性,只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B.甲基绿吡罗红的作用有选择性,只能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红色 C.核仁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成紫红色,说明核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D.核仁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成紫红色,说明核仁中含有RNA 解析:选D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仁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成紫红色,说明核仁中含有RNA。

考点二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3.(2013·长沙模拟)下列有关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体均为葡萄糖 ②麦芽糖、乳糖、蔗糖的组成中均有葡萄糖 ③葡萄糖、果糖均为还原糖,由二者缩合而成的蔗糖也具有还原性 ④多糖都是动植

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多糖的基本单体是葡萄糖,故①正确。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故②正确。蔗糖不具有还原性,故③错误;多糖中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属于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故④错误。

4.(2013·黄冈模拟)糖类和脂肪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糖类都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B.糖类和脂肪释放的能量可以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C.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比较,氧化分解时脂肪能释放更多的能量

D.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各种糖类分子中的氢、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 解析:选C 选项A,糖类并不都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提供能量。选项B,糖类和脂肪释放的能量需要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选项C,脂肪与糖类比较,脂肪分子中含有更多的氢,而氧的含量较少,因此,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脂肪分子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选项D,不是所有的糖类分子中的氢、氧原子的个数比都为2∶1。

考点三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综合分析

5.(2013·洛阳质检)如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是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_______。

(2)物质b是________。若某种B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种,分子中_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是________,d和_______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解析:从图中信息“植物细胞内特有的储能物质”可判断A为淀粉,进而判断a为葡萄糖;从“核糖体的主要成分”这一信息及元素组成可判断B是蛋白质、C是核糖核酸,b是氨基酸、c是核糖核苷酸;从“促进生殖器官发育……”这一信息可判断d是雄性激素。葡萄糖是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验。动物细胞内与淀粉作用相似的物质是糖原。动植物体内都有的储能物质为脂肪。由18个氨基酸形成的2条多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128-(18-2)×18=2 016。人体内共有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由含氮碱基决定。固醇类物质包括性激素、胆固醇和维生素D等。

答案:(1)葡萄糖 斐林试剂 糖原 脂肪(2)氨基酸 2 016(3)4 含氮碱基(4)雄性激素 胆固醇

[课下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 B.ATP含有脱氧核糖,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C.淀粉和蔗糖水解的终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都生成砖红色沉淀 D.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TP中解析:选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可以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而获得能量;含的是核糖;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蔗糖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这些单糖都具有还原性,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2013·淮安调研)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B.磷脂、质粒都含有的元素是C、H、O、N、P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D.性激素和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解析:选B ATP中的五碳糖是核糖,染色体中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磷脂含有C、H、O、N、P,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其元素组成也是C、H、O、N、P;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性激素属于脂

质,不含肽键,故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3.(2013·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均有20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有4种

B.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C.蛋白质和DNA分子均具有热变性,且蛋白质的热变性是不可逆的 D.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直接受DNA分子控制

解析:选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但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不一定有20种,组成核酸的碱基共有5种;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在加热条件下,蛋白质和DNA分子均会发生变性,即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DNA分子具有复性的特点;蛋白质的合成直接受mRNA的控制。

4.下图是位于双链DNA或双链RNA中的两个核苷酸,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若五碳糖a是核糖,则碱基a有4种、碱基b也有4种 B.若五碳糖a是脱氧核糖,则碱基a有4种、碱基b也有4种 C.若碱基a与碱基b之间有两个氢键,则五碳糖a可能是核糖

D.若碱基a是胸腺嘧啶,则碱基a和b之间有两个氢键,五碳糖b可能是核糖 解析:选D 胸腺嘧啶是DNA中特有的碱基,而核糖是RNA中特有的五碳糖,双链DNA或双链RNA中不应同时存在胸腺嘧啶和核糖。

5.下列对多糖功能的分类正确的是()

解析:选C 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二者功能一致。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结构物质。

6.(2013·东北联考)下图中对动植物体内糖类、脂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解析:选A 葡萄糖和果糖为单糖,蔗糖不具有还原性;固醇不属于脂肪,是小分子物质。

7.(2013·郑州模拟)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HIV(艾滋病病毒)的核酸中,有5种碱基 C.组成DNA、ATP和磷脂分子的元素种类相同

D.DNA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解析:选C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故A项错误;HIV的核酸是RNA,其碱基有4种,故B项错误;DNA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实现连接,故D项错误;组成DNA、ATP和磷脂分子的元素均为C、H、O、N、P,故C项正确。

8.关于下列四幅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共有5种核苷酸

B.图乙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解析:选C 图甲中有8种核苷酸,图乙所示化合物中含有核糖,小鼠体细胞内不可能有蔗糖。图丙可表示脱氧核苷酸,也可表示核糖核苷酸。

9.下图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

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组成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1―→M1―→主要能源物质C、H→m2―→M2―→主要贮能物质O、N、―P、S、―→m3―→M3―→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等元素―→m4―→M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M3的种类不同取决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D.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4的连接方式不同

解析:选B 根据有机物的主要功能,可以推断出M1、M2、M3、M4依次表示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比糖类耗氧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中产生不同的mRNA,合成出不同的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m3是指氨基酸,组成核酸的m4是指核苷酸;不同的核酸在结构上核苷酸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

10.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与多肽一样,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右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所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 B.在合成该图所示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90 C.在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一个磷酸基团往往和两个五碳糖相连

D.图中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即DNA解旋酶作用的位点 解析:选C 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等;由图可知,该图所示化合物是由5个核苷酸脱水形成的,需脱去4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72;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为DNA的一条单链,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则一个磷酸基团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只是在一条链的一端有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脱氧核糖相连;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的位点是氢键,而非磷酸二酯键。

11.(2013·佛山模拟)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苏丹Ⅲ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X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D.此生物的遗传物质是Y 解析:选D 在细胞中含有C、H、O、N、S的一般都是蛋白质,又知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这说明X是蛋白质,能够被胃液里的蛋白质酶水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能是载体;因为Y含C、H、O、N、P,则可能为磷脂或核酸,因为细胞膜上有磷脂,而题干信息说细胞膜上有X而无Y,故Y应是核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题干信息不能确定Y是DNA或RNA。

12.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将试纸中一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为上述作用机理的表达式:

葡萄糖――→b+c c+d―→e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表达式中,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B.表达式中,b为葡萄糖酸

C.表达式中,c为题干中所述的无色化合物 D.表达式中,e为有色化合物

解析:选C 结合题干进行分析,a为葡萄糖氧化酶,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为过氧化氢、b为葡萄糖酸;d为无色化合物、e为有色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

13.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及元素组成如下图,已知A、B、C是由a、b、c组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a

(1)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a经________方式形成A,A多种多样,连接两个a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从a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B是人和动物细胞的能源物质,则b的名称是________。

(4)一分子c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子物质构成,其结构简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在化学组成上与D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图可知,X和Y分别是N和P。(2)由图可知,a为氨基酸,A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的,连接相邻氨基酸的化学键为肽键,结构简式为—NH—CO—。A多种多样的原因包括组成它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差万别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3)人和动物细胞中的能源物质(B)为糖类,构成它的单体是葡萄糖。(4)小分子物质c为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5)由图可知,D为DNA,E为RNA,E在化学组成上与D的不同之处在于:E含有核糖和尿嘧啶,不含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1)N P(2)脱水缩合 —NH—CO— 构成A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答案: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或构成A的a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差万别)(3)葡萄糖

(4)五碳糖 磷酸 含氮碱基 如图

(5)E含有核糖、尿嘧啶,不含有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14.下图1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1表示可溶性糖,2表示淀粉,3表示含氮化合物,4表示脂肪)。图2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的生物合成)活性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________含量不断提高,而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不断下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来。

(2)图2中曲线③表示________。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的干重将________。(3)将小麦开花后第10天和第40天的种子分别制成组织样液,各取等量样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________,适温水浴加热后,A试管出现________,并且比B

试管颜色更________,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可以用图2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

解析:(1)由图1中曲线可知,脂肪含量不断上升,而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不断下降,说明脂肪由糖类(或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而来。(2)由图2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葡萄糖的含量下降,淀粉含量上升,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此过程中,自由水的含量逐渐下降,种子的干重逐渐增加。(3)葡萄糖是还原糖,淀粉是非还原糖。第10天与第40天的种子相比,葡萄糖的含量更高,因此与斐林试剂反应后,颜色更深。

答案:(1)脂肪 脂肪由糖类(或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2)淀粉磷酸化酶 增加(3)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深 ①

15.“瘦素”是最近由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的人体中一种重要激素,它能控制人的食欲。注射“瘦素”后,人的食欲会下降,从而对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肥胖是由体内脂肪过多引起的,检验脂肪的试剂是____________,颜色反应是______________。

(2)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期的救援中,从废墟下救出的生还者女性较男性多。其原因在于女性皮下脂肪厚,在没有食物和饮水的条件下,女性的生存期限会比男性长。请从脂肪的元素组成及主要作用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否起到减肥作用,请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食欲状况,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

解析:(1)检验脂肪应选用苏丹Ⅲ(Ⅳ)染色,颜色反应为橘黄色(红色)。(2)脂肪是生物体的重要储能物质,其含氢量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并且产生的水多。(3)实验设计

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注射“瘦素”,因变量是大鼠的食欲和体重变化。

答案:(1)苏丹Ⅲ(Ⅳ)染液 橘黄色(红色)(2)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其含氢量高,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多,产生的水多(3)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大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在正常饲养的基础上,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别饲养一段时间

[教师备选题库] 1.(2011·海南高考)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解析:选B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其内的核酸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之间的碱基对是由氢键连接而成的;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不相同的;SARS病毒只含有RNA,没有DNA,因此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不能观察到DNA分布。

2.(2011·四川高考)下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 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 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 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

解析:选D 根据图示分析,种子在成熟过程中,随时间的延长,糖类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脂质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说明大量糖类转化为脂质。糖类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转化为蛋白质,N的总量不变,并不是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

3.(2010·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RNA含的五碳糖是核糖;解析:选D DNA含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DNA和ATP的元素种类都是C、H、O、N、P;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NA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4.(2010·海南高考)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解析:选A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乳糖是二糖,只有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5.(2009·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解析:选A 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变为一个核糖分子上同时连接一个腺嘌呤和磷酸基团的结构,即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产物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生长激素是调节机体代谢的物质。

6.(2008·广东高考)请回答以下有关细胞物质组成和功能的问题:(1)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A.核苷酸和糖原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和核酸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2)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______________,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__________减少有关。

解析:糖原、纤维素属于生物大分子,但其不含N元素。氨基酸分子含N元素,但不属于生物大分子。在糖类中,只有单糖分子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二糖、多糖必须水解为单糖分子才能被吸收。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彼此之间因黏着性减小而易在体内转移。

8.名师解读2014北京高考生物卷 篇八

文科综合试题(政治)

解析人:李显宏(鞍钢高中)

17.山东省自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承担80%,农户承担20%。在保险期间,因暴雨、干旱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产品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根据受害程度给予农民补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

A.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增收B.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C.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D.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17.D【解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也不能优化资源的配置,故A、B与题意不符。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资金属于国家再分配的内容,而不是初次分配,C表述错误。

18.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18.B【解析】控物价要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故A项错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对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稳增长,B正确。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而不是财政政策的内容,C表述不一致,排除。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排除D。

19.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这项改革旨在A.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减少市场监管职能B.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C.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D.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19.D【解析】国务院机构改革,实施政企分开,表明政府进一步下放权力,但并不意味着市场监管职能的减少,所以A、B表述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C与题意不符。

20.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②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C【解析】材料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没有体现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②符合题意,排除①。党不是政府,不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表述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地位,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④正确。

21.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A【解析】材料体现了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所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所以①②正确。③④与材料主旨不符。

第1页(共4页)

22.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2.C【解析】材料体现了意大利对我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而不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与材料不符。文化交流有利于保持而不是消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表述错误。

23.“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D.“人类的心灵需要到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23.C【解析】梦想属于意识的范畴,梦想的实现需要跋涉的脚步,强调了实践决定认识。A、B、D都在强调意识的作用。

24.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4.B【解析】精神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物质力量,A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随意割断事物之间的联系,C表述错误。D不合题意。材料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

25.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5.A【提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社会发展属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幸福”“活力”“生态”等宣传语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材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0.(22分)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3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 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8分)

第2页(共4页)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8分)

30.【答案】(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3)科技发展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科技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听取民意,提高决策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科技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涉及《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相关内容。第(1)问比较容易,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根据表格和注释的内容概括材料体现的信息即可(不要忽视注释中体现的信息)。第(2)问要注意材料所列举的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根据《经济生活》的知识对应概括具体的经济理论。第(3)问注意根据材料提供的具体信息总结科技发展对政治生活的意义。

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1)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

(2)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8分)

31.【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

(2)合理开发文化遗产应根据各地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开发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涉及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第(2)问涉及矛盾观的相关理论。在开发中既要注重经济利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做到二者的统一。

【选做部分】

38.(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扩大人民民主;要坚持开放合作、共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3页(共4页)(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如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6分)

38.【答案】(1)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同其他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坚持互利共赢,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39.(1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1)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与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5。(4分)

。从道德与法的角度,谈谈如何点亮交通文明的“照明灯”。(6分)

39.【答案】(1)①助人为乐。②集体主义。

(2)加强交通法规建设,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受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提升人们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点亮文明的“照明灯”。

9.名师解读高考低分作文 篇九

杨红兵,任教于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如东县马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十多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70 余篇。杨老师多次参加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多次荣获“优秀评卷老师”称号,是江苏省高考作文复查组专家、南通市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南通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笔者参加了20xx年高考江苏省的作文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笔者给若干篇作文打了低分,现将低分作文失分的原因归纳总结如下:

1.偏离题旨、脱离轨道。江苏卷的高考作文命题一贯很人文,作文材料多会亮出核心词,但每年依然有考生无视核心词的存在,要么另起炉灶,要么打擦边球,或偷换概念。明明有的考生在文章中表达的是“拼搏”“自信”“青春不朽”“拒绝平庸”等话题,结果他们却运用关键词替换法,仅仅把核心词换成“个性”或“创新”。

这些考生一方面可能有先入为主、投机取巧的心理,考前准备一篇范文,无视材料含意的边界,没有基本的审题、扣题习惯和技能;另一方面可能只片面地拾取材料中的个别字词,不能整体把控材料,只好“剑走偏锋”。

2.篇章结构有“硬伤”。文章应该眉清目秀,给人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即主题要鲜明,文脉应清晰,讲究各个层次的搭配比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写议论文,应抓住一个载体巧妙切入,然后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展开思路。但在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考生的文章思路尚且清晰,但仅仅是简单机械地单一重复,没有进行层层推进或抽丝剥茧的深刻分析,比如个性(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这类万能分论点作文就是典型的败笔。在评阅中,笔者还常常看到一些缺少标题或没有结尾的“半成品”;有的记叙文开头或结尾处就弄一段无病呻吟的议论,不伦不类;有的议论文开篇就是一段陈旧的“秋雨段”或莫名其妙的题记,令人生厌;有的文章段与段之间缺乏逻辑联系,缺少必要的过渡句或过渡段,显得非常突兀;有的文章即便一段之内层次间也前言不搭后语,行文非常随性。

3.素材选用陈旧化、大众化。在笔者所阅的众多作文中,就议论文而言,20xx 年高考,考生大唱“三国”,即周国平、王国维、汪国真;今年的考生则高歌“三爱”,即爱迪生、爱因斯坦、张爱玲。而王开岭的《古典之殇》、陶渊明的“田园牧歌”一如既往地身穿“统一制服”高频出镜,普朗克被“创新”了千万次,索尔仁尼琴已将古拉格群岛“控诉”了千万次……此外,素材的引述错误百出,贻人笑柄。比如,陈寅恪的“四不讲”原则被省略为“三不讲”,刘文典被改名为刘汉典。就记叙文而言,一些考生的写作功底还处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只是简单演绎材料,没有思想深度,没有文采,没有精巧的情节,没有耐读的细节。4.语言无温度、灵气。众所周知,语言表达的优劣决定着作文层次的高低。

上一篇:自主创业开什么店有前途下一篇:群众路线教育一把手表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