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办(共8篇)
1.人大办 篇一
发挥人大主导作用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白沙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赵明月
自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决议以来,白沙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领导下,积极发挥人大的主导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充分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有力的推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民主法治进程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为构建平安白沙、法治白沙、和谐白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导地位制度化。2000年,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决议时,白沙黎族自治县就积极作出了响应,认真贯彻落实,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决定》,制定了《白沙县依法治县工作方案》,召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动员大会,成立了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由县委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及司法机关各党政部门领导任副组长及成员,办公室设在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由人大常委会一名领导兼任主任,人大法工委主任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这就充分体现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实施、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制度的形式从法定意义上巩固了人大在依法治县中的主导地位。到2003年时,由于人事变动的原因,县人大常委会建议县委调整健全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得到县委的高度重视,依法及时调整,并配 1
备了一名专职工作人员编制,加强了对依法治县工作的组织领导,进而保证了依法治县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县人大常委会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县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发挥“主导”的地位和作用,将依法治县工作列入人大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都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协助县委研究制定依法治县的工作要点,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依法治县监督方案》、《依法治县五年规划》、《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依法治县工作联络员制度》、《依法治县验收标准》、《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执法责任制目录手册》等工作制度,使依法治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了依法治县工作有章可循。
二、立法促进法治化。立法权是宪法赋予人大特有的权力,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区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县人大为了把这个立法权用好用足用出成效,结合本县的实际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先后制定并修订了《白沙黎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这两个条例的制定及修订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非常注重“立法”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责任,规范程序,实行定领导、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经费、保质量的“五定一保”责任制,通过组织立法调研、召开座谈会进行讨论研究、印发初稿和征求意见稿到各部门各单位征求修改意见、邀请省人大领导和专家具体指导、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等多种形式,拓宽立法渠道。《自治条例》和《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我县的民族区域自治及水资源保护工作有了法律定位和行为规范,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9年至今,我县人大常委会还结合实际,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着手制定《白沙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现已完稿并通过了省人大常委会的审批,即将颁布实施,条例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管理等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职责明确,可行性强,颁布实施后将有效的保护和促进我县民族文化的发展,推进我县民主法治建设的的进程。
三、执法监督经常化。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十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党委的中心工作,围绕稳发展大局,以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坚持依法监督、长期监督、连续监督,把监督作为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监督“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了依法治县的进程。一是通过组织执法检查、调研等方式,对我县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援助工作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督促执法部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围绕“三农”问题、学校危房改造工作、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大案要案办理情况等进行工作监督,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严格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追究制,针对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限时跟踪整改。三是坚持听取和审议专题工作报告
制度,常委会会议每年至少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部门专题工作汇报2—3次,规范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
四、重大决定科学化。县人大常委会为了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审议水平,结合县情,科学决策,为加快白沙发展行使法定之权。一是对需要决定的事项,县人大常委会积极主动向县委请示汇报,争取得到县委的指导和支持,为正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从建章立制入手,依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一府两院”及其工作部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重大事项报告的范围、内容、时间等作出明确规定,为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有效界定。三是在县政府出台重要文件征求意见时,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深入调研,积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在审查和批准“一府两院”提出的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工作报告时,做到认真审议,敢于讲真话,行使好审批的权力。五是在县政府每年安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时,县人大常委会按照有关程序,依法对其进行审查、批准,确保作出的决议更加具有民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科学发展把好关。
五、人事任免规范化。增强行政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是推进和深化依法治县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运用依法参与人事任免的权力,严格按照选举任命的程序,选准、用好并管好干部,为加快白沙发展提供干事之才。首先是正确处理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
干部的关系,主动与县委组织部门联系和沟通,进行任前审议,除了考量德、能、勤、绩、廉外,还要按照《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制度,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成为法律的模范遵守者和执行者。其次,是切实加强任后监督,通过述职评议、作专项工作报告等形式,督促选举和任命的领导干部行使好职权,勤政廉洁,依法行政,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
六、法制宣传多样化。依法治县是一项广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县人大常委会把督促政府实施普法教育作为推进依法治县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来抓,及时作出了关于实施“四五”、“五五”普法教育的决定,按照“四五”、“五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每年制定法制宣传的工作要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依法治县的良好氛围。一是在宣传方式上多样化。在继承传统宣传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法律进校园”、“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机关”等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开辟法制专题栏目、发放宣传画报、组织专题讲座辅导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以事实案例为教材,以案讲法,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和警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制宣传的效果。二是突出普法教育对象的重点。县人大常委会在督促政府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时,要以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农民为教育的重点对象,既提高领导干部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又强化青少年和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三是在普法教育实效性上下功夫。县人大常委会以是否提高全
民的法律素质、是否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否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标准,坚持跟踪检查政府普法教育的实效性,督促政府把普法教育宣传和法治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扎实开展,富有成效,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2.人大办 篇二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闻宣传,国家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作为民意机关的人大, 理应通过新闻宣传及时向人民公开自己的履职情况, 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但现实中, 人大新闻宣传面临许多困境。
一、人大新闻宣传面临的三大矛盾
1. 人大新闻宣传效果与人大地位、履职实绩的矛盾
当前, 人民对人大制度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入了解。这与人大制度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有直接关系。
其一, 人大新闻宣传在思想上还不够解放, 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势。比如, 有些很好的新闻素材, 却因为所谓的“条件不成熟”不让报道, 等条件成熟了, 报道出来的只有结果, 没有过程, 看不出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履职所发挥的作用。又如, 对于审议中的一些不同意见, 或者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宣传时心存顾虑, 规定这个不许报, 那个不能登。[2]结果不仅是报道淡而乏味, 久而久之也挫伤了记者挖掘新闻的积极性。
其二, 人大新闻宣传与老百姓的关联度还不高。人大新闻因其关系范围之广, 涉及利益之深, 无疑具有极高新闻价值。但由于人大新闻报道方式同质化、报道语态程式化, 让人大新闻与普通市民之间产生距离感, 使人大新闻的报道达不到预期宣传效果。比如, 人大新闻的报道内容往往集中在领导动态与会议活动, 相对于切实关乎百姓生活的立法、监督报道力度却相对不足;人大新闻报道也还停留在传播者的角度, 没有站在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的角度, 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看得懂听得进的形式、手段和语言进行宣传报道, 接近性不足。
其三, 人大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有待加强。当前, 人大新闻宣传还存在着“几多几少”:人代会期间报道多, 平时报道相对少;一般性报道多, 深度报道少;事件报道多, 评论性的报道少;立法结果报道多, 反映利益博弈的民主进程报道少;监督的过程报道多, 监督的实效报道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大新闻宣传的舆论引领功能削弱, 影响力降低, 人大自身形象无法进一步提升。
2. 人大新闻宣传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矛盾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方兴未艾, 而当前人大工作的传播渠道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大众传媒, 然而网络时代的传播态势, 不仅要求保持语言的时代感, 增强对话题的敏感度, 而且传播形态也由单向传播转向事件、评论、舆论、推动事件进展、再评论这样一个实时演进的信息流传播过程。传统媒体单向、单一的新闻报道模式显然无法跟上新形势的变化。
传统媒体在及时便捷性和互动参与性上都不如新媒体。如今, 广大受众希望不管在何时何地, 都能方便地获取信息, 因而, 越来越多的受众逐渐放弃传统纸质媒体的被动推送信息, 转向通过网络主动获得自己想看想知的信息。由于公众的新闻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人大新闻报道的传统媒体已不能完全适应受众的需求。
传统媒体在互动参与性上不如新媒体。人大履行立法监督等职能不能“单枪匹马”, 需要吸纳更多公众参与, 人大自身的履职情况也要受到公众监督。新兴媒体通过开设微博、论坛、网上调查等方式, 主动设置议题, 为公众开辟了一条民情民意反馈通道和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也为密切选民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搭建了平台。因此, 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往往能聚集更多的人气, 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热议往往能产生“核裂变”的效果, 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也可以为人大提供立法和监督议题。这些也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
3. 宣传资源现有的“开发利用”与对“富矿”开采利用不够的矛盾
人大新闻是个“富矿”, 近年来, 在报道载体和报道篇幅上, 都有较大地增加和扩展。但是, 富矿的开采, 如果仅限于围绕几个“点”加大开采力度, 或增多“开采点”, 扩大版面篇幅, 增加报道人大新闻的媒体等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 长期下来, “富矿”也会成为“贫矿”, 资源也会相对枯竭, 与此同时, 新闻报道“豆腐干”现象仍有多见。概而言之, 数量提升, 开采的“含金量”———质量增长有待进一步相应提高;“开采点数”增加, 但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
二、改进人大新闻宣传的对策
1. 解放思想, 找准人大新闻宣传切入点。
人大新闻宣传部门应树立群众观念, 找准人民关心和人大关注的结合点, 以此作为人大新闻宣传的切入点。同时在宣传过程中, 不仅要公开人大行使职权的结果, 更要公开行使职权的过程, 将人大工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2. 善用新媒体, 开拓人大宣传阵地。
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对于仍是人大新闻宣传主阵地的传统媒体而言, 必须大力发展全媒体报道模式, 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新闻融合方式, 以削弱甚至化解来自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竞争压力。
3. 多点聚焦, “三维立体式”地开采人大新闻富矿。
在邀请记者参加报道活动时, 人大宣传部门应为媒体记者提供更多的事件背景资料, 介绍前因后果, 并提供理想的采访人选, 以便记者从更为广阔的宏观视野审视新闻事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年修订, 第二条
3.人大办 篇三
一是围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建立决策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是一个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过程,必须有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程序作保障。依据法律法规,借鉴外地经验,制定了《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对重大事项的范围、内容、决定程序、落实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规范作出重大事项决定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决定、决议的贯彻落实。通过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定期对决定、决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推动决定、决议的贯彻落实;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在规定的时间内如实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其执行决定、决议的具体情况,并提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的具体措施,人大常委会根据有关国家机关的汇报情况提出审议意见;对不执行、不办理决定决议的有关国家机关,人大常委会通过询问、质询等手段追究责任,切实保证人大审议通过的决定、决议实施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二是围绕提高监督实效,加强监督工作制度建设。人大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加强监督工作,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2007年1月1日实施的监督法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贯彻实施监督法工作方案》、《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办法》、《市级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工作流程》、《组织执法检查工作流程》、《监督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流程》,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渠道不断扩展,监督效果不断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选举法》、《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人事任免工作办法》,健全和完善了对干部的监督制度。拟任命人员经常委会表决通过之后,要进行履职承诺,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
三是围绕发挥代表作用,健全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常委会的基础性工作,人大工作的潜力和能量在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工作,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强代表工作制度建设。一是完善联系制度。制定了《联系市人大代表办法》。闭会期间,建立代表小组活动机制,使代表小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坚持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定期集中走访代表制度。二是完善代表履职制度。制定了《代表工作办法》、《关于市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拓宽了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渠道,建立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制度,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提高代表工作的实效。三是健全代表建议、议案督办制度。制定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办法》,实行了常委会重点建议跟踪督办制度,增加了常委会工作机构重点督办制度,将代表建议的督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促使议案、建议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四是完善监督制度。稳步推进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代表辞职的机制,以此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代表充分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
四是围绕会议程序,完善相关会议制度。召开代表大会、常委会和主任会议,是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基本上都要通过召开代表大会、常委会和主任会议的方式加以实现。为了保障“三会”依法、高效有序举行,并使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会议的服务工作,常委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工作程序》、《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工作流程》,《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常务委员会会议工作程序》,《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工作规则》、《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工作程序》。这七项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及流程,从“三会”的筹备、举行到会议的组织协调、责任落实以及会后事项处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比较详细具体的规划设定。“三会”工作程序及流程的制定,标志着“三会”的筹备和会议的运行将有章可循,有助于提高会议的筹备工作质量,有助于规范会议的服务工作,保证“三会”依法、高效、有序举行。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常委会机关制定了《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关于提高常务委员会会议质量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处理办法》。
五是围绕提升信访办理水平,制定信访相关工作制度。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先后制定了《关于办理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信访办交办信访事项的暂行办法》、《常委会信访办公室向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交办信访事项暂行办法》、《常委会信访办公室向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信访机构交办信访事项暂行办法》、《常委会机关内部协调处理信访事项暂行办法》、《常委会信访室工作规程》,修订了《常委会信访工作若干规定》,进一步加强了人大信访制度建设,把人大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了解民意的窗口、为民解困的渠道,加强了信访督查,畅通了群众信访渠道。
六是围绕保障人大工作的正常运转,健全自身建设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常委会依法履职的重要基础。一是健全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的工作沟通制度。制定了《常务委员会与市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联系办法》,规定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一府两院”领导定期进行工作沟通,研究重点开展和共同推进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加大推进工作的合力,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二是健全常委会自身建设制度。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和《常务委员会党组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提升常委会履职能力。三是健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和机关工作人员的48项工作职责和个人岗位职责。从职能机构划分,包含市人大内司、财经、城环、农业与农村、科教文卫、民侨、人选等7个专门委员会和所属的7个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包含常委会办公室、调研室、预算工委和信访室等4个工作机构及所属的职能科、处、后勤服务中心和机关车队的工作职责。从个人划分,包含常委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委(室)主任、副主任,其中常委会办公室系列的全体工作人员每个岗位都建立了岗位职责。四是健全机关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建立机关政务管理方面制度6项。包括机关公文运转规则,保密工作制度,密码电报安全保密管理办法,档案资料收集管理制度,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和机关会议室管理制度。建立机关人事、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制度4项,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办法,机关干部及职工管理办法,机关财务管理制度,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老干部和后勤服务方面的管理制度4项,包括机关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办法,机关餐厅工作制度,机关食堂安全管理制度,地下车库管理制度。还制定了《常务委员会党组议事规则》和12项机关党建工作方面的工作职责和相关制度。
4.人大办主任国庆60周年献礼征文 篇四
乡情其实是由许许多多的实体性物事构成。那山,那水,那人,还有那曲曲弯弯、绵绵长长的村路,全是乡情里的最不能忘记、最不能缺少的部分。现在,我还记得那巴掌宽的田间小路和坎坷不平的十里村道。
我所在的村离小学校大约四里路。每天上学,既不要过山,也不要过桥,只要穿过杂乱无章的块块禾田,就可以到达。晴
天赤脚踩在两边长草的田埂路上,倒还惬意。左拐右弯,穿过这块又接上那块,再看看前面还有很多块稻田,六年的小学就不知不觉地“踩”了过去。可是,要是下雨天,特别是严寒的冬天,那田埂小路,绝不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牛羊是我的同伴”那样诗情画意。因为,我不得不面对那烂泥塘似的小路,脚踩下去鞋子就被粘在路上拔不出来的窘境;不得不面对一不小心脚踩西瓜皮,滑入冬田之中,一身泥水,只得打道回府,另换衣服再往学校赶的尴尬。冬天,路上结了冰,泥巴变得硬扎起来,鞋踩在上面发出“咔咔咔”的响声,虽然悦耳,心里有一种快感,但是刺骨的寒风从田垄里袭来,无遮无拦,刮得脸生疼,呼啸之声不绝于耳。接近学校,那泥巴路已被踩成了浆。泥水渗进鞋里,双脚便在鞋里踩泥浆。我的同桌是一位娇小玲珑的小女孩。虽然她家比我近一个自然村,但总是比我后到大约十分钟,而且鞋子干干净净。她在桌子和凳子上都画着“三八”线,不愿与我同“桌”合“污”。有一次我迟到了,才发现原来她雨雪天都是兄长背着她上学校的。因为兄长们认为路太滑,跌入冬田,替她洗泥衣泥裤更难,冷坏了小妹“罪莫大焉”。有一年涨大水,水漫田园,一片汪洋,田埂路没入水中,无路可走。有些胆大的一手提鞋一手拿包企鹅似的摇摆着趟过田园。胆小的只得绕道,沿通向老县城北关路——一条业已废弃的小砌卵石路上学。
后来我告别了那条巴掌宽的田间小路,考入中学走进另一条通向镇里的坎坷村路。这路刚好十里长。“十里长街送总理”,我没有那福分到十里长街去,只得在十里村路上送那似水流年。中学六年我有2800个小时走在这条路上,走了1400个来回,加上暑期每天两担公粮,六年下来走了约4万里路,相当于参加了一次半“长征”,都是靠自己的一双脚一步一步量出来的。虽然没有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但上岭下坡、走泥水路、负重前行,还是经过不少。学校勤工俭学,办了农场,要积农家肥去营养那贫瘠的新开垦的农场。于是,我不得不从家中挑着农家肥,十里“长征”去学校完成自己的积肥任务。走平路倒还吃得消,但上岭下坡那段路差不多要了我年轻的小命,每次上那个坡,都要歇两三肩。坡上有个鸡爪亭。亭子用八根石柱支撑,两头青砖上面黑瓦,立在路边,专供行人歇肩乘凉,息辛解渴,躲风避雨。每到亭子里便心生对古人的无限感激。感谢古人体恤行人,为过往者建造如此美妙恰到好处的凉亭。晴天,大多数路段还比较好走,脚踩在大地上有一种凉丝丝的很踏实的感觉,但是经过太阳暴晒的石子路时,双脚就有一些受不了了。让人想起壮族小伙“上刀山、过火海”那种令人敬畏的仪式。阴雨天,也有一段白夹泥和黄泥路让人难以渡过。走路还得用十个脚趾抓住泥浆,缓步前行。通过走这条路,我认识了乡道、省道、国道,也看到了铁路和高速公路。所以有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要是公路修到我家门前该多好啊!
参加工作后,我始终没有忘记家乡那条村路。我写了一篇稿子叫《在曲曲弯弯的山路上》,把自己对路的寻找揉在一个凄美的故事里,当时的《**青年》全文予以刊载。妻每每走在那条路上,总是怨言为鸟不生蛋的地方,戏虐本人为山野之民,难以与时俱进。随着“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村干部来找我说,县里决定要修村道了,所有在外工作人员都要助一臂之力,于是我找学兄要了一点小钱给村里。那年过年我回家,一条四米五宽的水泥路,灰白色带子似的甩在了我家的门前,不少车辆爬虫似的在灰白色带子里爬行,乡野一改往日的幽静,正在热闹地酝酿着“年”的到来。我对妻说,现在不仅鸟来了,连“虫子”都来了。
其实,村道不只是在我的家乡发生了变化,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变化。去年一个同事的父亲病故,我们去作吊,水泥村道在山里迷宫似的延伸,好容易才进了村,但是出来时却迷了路。山里岔道丛生,司机转了好几圈,竟然找不到来时的路。同事们揶揄他说:鬼子进了村,有进无出了。
5.人大办 篇五
一、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党员的党性修养有提高
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法律性、程序性。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总支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才能有力推动人大工作科学发展。为此,区人大办党总支部在全机关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活动分两个层面展开:
(一)深化党员教育,强化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为保证创建活动能够有序快速铺开,结合“好学xx”活动和人大工作实际,我们建立了区人大机关学习制度和计划,确定了以党组学习中心组为引领,以党小组和各科室督促党员干部自学为主,以支部组织集中学习为辅的工作思路。一年来,我们通过邀请领导干部上辅导课,优秀党员讲体会、集体观看教育纪录片和网上学习等形式和在机关开展“三个一”读书活动(即每季度组织一次以上的好书推荐,一次读书交流和一次读书征文活动),坚持每个月开展一次以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人大业务知识为主题的集中学习讨论会等活动,推动创建工作不断深入。通过活动,绝大多数同志的党性修养有了很大提高,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任劳任怨,扎扎实实为单位做贡献的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强化班子的堡垒核心作用。具体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学习中心组,建立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及计划,并配备学习秘书,确保每次中心组学习能够内容充实,学有所得,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有提高;二是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总支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市、区主办的各次学习培训活动,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经济社会转型知识;三是要求和协助每个党组成员和班子成员组织或参加一次调研,撰写或参加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强化党组成员和班子成员联系群众、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与水平。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党组会议、主任会议、办公室主任会议、支部会议等形式学习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制定落实重大事项的方案与计划,认真贯彻和不断完善民主集体决策机制。
二、加强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有提升
(一)狠抓务实精神的培养,确保检查调研等任务高质完成。在要求机关全体党员认真细致做好会务工作,确保每一次的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人代会能够圆满召开的同时,我们还要求党员干部要根据常委会的安排,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组织开展和参加每次执法检查和调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今年4月,我们组织开展的外延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除了走访在本区从事农业类经营的企业家外,还远赴台山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本区企业家在异乡经营农业产业的成绩和困境。调研中,参与调研的机关党员干部针对这些工作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扬了深入了解、科学分析的求真务实精神,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区委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狠抓服务意识的培养,确保代表依法积极履职。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心之一。我们不断强化人大机关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全力做好代表履职的各项保障工作。一年来,我们加大代表培训力度,先后组织代表学习代表法、监督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审议财政预算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代表素质;建立领导分片联系区人大代表和基层人大工作制度,积极组织代表参加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加大代表建议和意见的督办力度,及时了解代表对办理情况的反馈意见,做好办复工作,确保办理质量。去年,代表对建议和意见办理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9%。
(三)狠抓为民排忧解难意识的培养,确保民意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人大信访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采取了由常委会一名副主任分管、办公室一名副主任主抓、信访人员专职处理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以保证信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1月1日至6月10日,我们共接待群众来访来电108人(次),受理群众来信75件,较好地化解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资纠纷、村居选举、农村管理、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矛盾。此外,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我们还与伦教熹涌村党支部和雷州曲溪村党支部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特别是在曲溪的共建中,一年来,我们发动党总支部的全体党员向该村捐款捐物共计4万元,以用于帮扶困难党员和家庭,修缮村小学教学楼。同时,我们还安排了一名同志赴连南参加我区对连南的扶贫工作。
(四)狠抓干部培养工作,确保队伍有序健康发展。在对党员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注重鼓励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做贡献,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为党的事业甘愿奉献。并在机关深入开展“争当优秀党员”的争先创优活动,激发了一大批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部分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政治觉悟高的优秀党员干部从中脱颖而出,被人大常委会党组推荐、提拔到人大办领导班子和常委会任职,有力推动了人大干部队伍的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按党章规定,我们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经过酝酿、考察,决定发展何宇灏同志为正式党员,发展陈马良名同志为预备党员,真正做到了成熟一批发展一批,不断增添新鲜血液。
(五)狠抓人大机关建设,确保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和目标性不断增强。为适应我区的“大部制”改革步伐,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我们在认真修订和完善《区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等组织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机构设置调整方案》和办公室科室调整方案,以调整工委职能与分工,理顺人大各工委与政府各部门的对口联系,提升办公室各科室的专业化水平,使各工委能基本适应大部制后各部门职能的整合,使办公室各科室工作更有针对性。目前,办公室的改革方案已送交区委审批。
三、探索人大工作新思路,推动人大工作科学发展
(一)推动创建“法治区”活动深入开展,积极为全市、全区的民主法治建设探索经验。创建“法治区”活动是市委、区委交给我们的两项重要试点任务。活动要求我们要大胆探索、勇于尝试,为全市的民主法治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一年来,我们采取百花齐开,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推动“五五”普法教育、构建治安管理、市场管理、行业管理、人口管理“四统一”的综合治理模式以及“两院”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二)大胆探索,勇破难题,区人大财经工委在加强对镇街财政监督方面探索了新途径。各镇(街道)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财政预算也日益庞大。但由于各镇人大不设常设机构,各街道人大工委也不具备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资格,致使各镇(街道)的财政预算始终处于无审查监督、高风险运转的状态。我国法律法规对此也没出台相关规定。鉴此,我们财经工委率先探路,于去年5月会同政府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就各镇(街道)财政预算监督工作情况展开调查,并针对上述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区委区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就调研提出的解决方案召开会议,制订了《xx区加强街道财政预算监督暂行办法》。今年3月29日,在区xx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根据《暂行办法》,会议审查并通过了大良、容桂、伦教、勒流四个街道XX年财政预算草案,街道财政预算正式纳入人大监督范围。这次探索为全省、全国提供了经验,作出了示范。
(三)认真修编《区、镇人大信访工作服务手册》,为加强区、镇人大信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示范。今年2月,为切实提升区、镇人大信访工作人员依法处理信访工作的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信访有效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的作用,我们编印了《基层人大信访工作服务手册》,系统总结了人大近几年来的信访工作经验和探索成果,提出了“一个宗旨、二个依据、三个规范、四个创新、五个环节”的人大信访工作新思路、新办法,对促进基层人大创新信访工作方法、依法化解信访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老干支部工作凸现新的活力
一年来,老干党支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了多项活动。如,坚持每月组织老同志举行一次茶会,加强了老同志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坚持不定期慰问行动不便的老同志,真切关心老干生活;坚持定期组织老干到各镇街参观学习,积极为各镇街乃至全区建设传授经验、建言献策,鼓励在职党员领导干部们提振信心,鼓足干劲,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经得起党和人民检验的政绩。此外,老干党支部的同志们还主动参加了给贫困村党支部和自然灾害区的受灾群众捐款等爱心活动,充分展现了老同志们党性强、觉悟高的高风亮节,使我们机关党支部的党员干部们倍受教育。
6.向人大情况汇报-人大-2008 篇六
工作情况汇报
区人大各位领导、各位人大代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特色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确切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湘东区于2011年申报创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在这次创建工作中,我区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将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及经济发展规划当中,也将建设工作列入重要事项中,组建了实施领导小组。现将这一年以来的中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予以审议,并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2010年,是湘东区中医事业全面进步和快速发展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区的中医药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卫生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宣传贯彻《中医药条例》和《江西省发展中医条例》,突出中医药重点,落实“中西医并重”,全面推进城乡中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各项中医药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坚持中西医并重,切实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
区卫生局十分重视中医药工作,近年来逐步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健全中医管理体制,规范对中医药的管理,加大了对中医工作的支持和管理力度。坚持实施我区中医药发展战略,制定具体指标,完善考核体系,纳入区卫生局重点卫生工作目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考核指标,并进行了年终检查考核。区卫生局把中医事业的发展列入《湘东区区域卫生规划》。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在不同场合和各种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医工作,关心和支持中医事业的发展。区委有关领导多次到区中医院现场办公,帮助解决中医院有关问题,并要求有关部门支持中医院的发展建设。
二、坚持深化改革,促进中医院发展
各医院继续坚持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以改革促发展,收到了明显效果。区中医院坚持改革创新,实行
科学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区中医院今年的业务量、业务收入等主要业务经济指标都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区中医院突出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科学管理,以医院让职工满意、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为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条件,优化服务环境,改造病房条件,添置设备,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业务收入大幅提高,中医院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三、坚持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中医院的服务能力
区中医院认真贯彻《江西省中医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严格执行各项诊疗规范,强化医疗安全教育,落实院感控制措施,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取得了较好成绩。贯彻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全面加强中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腰腿疼痛专科作为重点建设科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还全面加强了中医院的内涵建设,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提升了综合服务能力,扩大了服务领域,特别是加强医技和急诊科室的建设,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局领导也经常深入中医院现场办公,专题研究重点专科创建迎检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
四、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中医工作
区卫生局对全市中医药工作指标、主要措施以及加强农村中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把改善农村中医药服务条件、提高农村中医药人员素质、提高乡村中医药服务比例,作为中医药工作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好。组织开展全区各乡镇农村乡村医生服务情况专题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县农村中医药工作情况,为今后制定农村中医工作政策、指导农村中医工作提供了依据。积极组织开展农村中医工作,区中医院分批召开了全区乡村医生参加学习,进行中医业务指导,加强区、乡、村中医服务网络建设,卫生局举办了一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对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进行
培训。加强了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发展。将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提高中医药参与率。
五、坚持科教兴业战略,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1、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开发利用中医药资源。
区中医院积极引进开展中医药新业务、新技术,鼓励中医药人员结合临床实际开展中医药科研活动,撰写学术论文,申报科研项目,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2、加强中医药人员培养,提高中医药业务素质。
区中医院经常举办召开业务学习交流会,要求中医人员参加
六、坚持科学管理,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
区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医院继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生厅统一要求,科学部署,精心组织,认真扎实地开展。一是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活动的实施方案。二是广泛深入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对内、对外宣传,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电视、横幅、专栏、电子屏幕、院报、会议等形式及时宣传管理年活动动态。要求每个科室都积极参与,每名医护人员的结合工作岗位实际开展自查自纠、落实整改措施,不断深化医务人员对开展活动意义的认识。三是落实工作措施。中医院将各项工作内容分解到各个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层层落实责任,增强了各级抓好活动的责任感。加强督导检查,围绕重点难点认真解决医疗服务中的突出问题,促进活动落到实处。区中医院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医院发展。
2010年区中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区中医院与区人民医院之间、各乡镇卫生院之间工作发展不平衡,改革与发展速度、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乡镇卫生院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得到解决,中医药发展相滞后。二是中医工作还缺乏创新和突破,工作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停留在表象和形式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三是中医特色不够突出,中医药的优势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医院办院方向有某种程度的偏差,有西化现象,内涵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中医药参与农村初保、参与重大疾病防治、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没有实质性突破。五是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仍需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六是中医药单位和中医药人员科研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强,中医药学术发展相对滞后。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7.从“小报大办”到“大报小办” 篇七
新世纪以来, 中国报业又呈现出“大报小办”的鲜明趋势。这里所谓的“大报小办”, 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大版改小版, 如《成都晚报》、《武汉晚报》、《郑州晚报》、《新闻晚报》等从原来的对开大报改为四开小报;二是内容变“小”, 主要指一些传统大报转而在内容上追求实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从成舍我的“小报大办”到现今之“大报小办”, 单单从字面上来看, 二者就极具可比性。那么, 二者究竟分别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对其作怎样的解读?成舍我的“小报大办”对现今之“大报小办”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对此作具体分析。“小报大办”与“大报小办”的相同之处
“小报大办”和“大报小办”都追求报纸的大众化, 都是为了争取最大多数的大众。“报纸大众化”思想贯穿于成舍我小型报的始终, “小报大办”即为其直接体现。首先, 从办报方针来看, 他提出“报纸大众化”、“日销百万为目的”的口号, 体现了追求畅销、争取最大多数受众的大众化报纸的定位。其次, 从宣传策略来看, “只要少吸一支烟, 你准看得起;略识几百字, 你准看得懂”、“五分钟可知天下事, 一元钱可看三个月” (2) 等都体现出其吸引普通读者的用心, 具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再次, 从实际结果来看, 《立报》销量最高超过20万份, 被称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小报” (3) , 同时也创下了中国有日报以来的最高发行纪录, 可以说, 他成功地实现了“报纸大众化”的梦想。正如唐志宏所言, “它在中国出现的因素, 反映了近代报业逐次走向‘大众化’, 取代传统政论报刊‘代圣人言’的过程” (4) 。
而当今报纸之“大报小办”, 也同样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首先, 从办报理念来看, “从强调报纸的社会责任和教化功能向承认报纸的娱乐消遣功能和扩大报社的经营自主权过渡” (5) , 服务意识增强, 注重服务市民、引领生活, 可读性和趣味性被一再强调, 实用、服务和休闲娱乐功能得到张扬;其次, 从办报风格来看, 一些传统大报开始走“亲民”路线, 生活和娱乐方面的内容增多, 甚至出现了社会新闻上头条、服务类栏目上头版的变化。
“小报大办”与“大报小办”的不同
由于所处时代不同, 媒介的生态环境相去甚远, 使得“小报大办”和“大报小办”更多地体现出相异的特质, 二者所追求的大众化在本质上也相去甚远。以下从背景、目的、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
背景不同。成舍我创办小型报时, 上海已有极具影响力的《申报》、《新闻报》等大报, 而以软新闻和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消闲小报也盛行于上海。在这种背景下, 成舍我提出“小报大办”, 特别地将其小型报与“不竞争新闻、不重视言论, 只以乱造无稽谣言, 揭发个人隐私为其首要任务。正如夏夜之蚊, 到处嗡嗡, 扰人清梦, 惹人厌恶” (6) 的小报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单取小报之型而取大报之髓, 坚持了严肃、有品位的办报思路, 树立了另一种风格。所以, 成舍我的“小报大办”是对格调低下的小报的摈弃。
现今之“大报小办”的流行, 是传统报纸在受到业内竞争和业外竞争双重夹击的背景下出现的, 尤其是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严重冲击下, “发行量持续下降, 广告收益表现平平, 甚至出现不断下滑的趋势, 读者范围日益缩小, 趋向于老龄化。传统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7) 。为了挽回市场, 赢得利润, 传统大报不得不转变策略以求贴近读者, “大报小办”成为主要手段。
目的不同。成舍我通过“小报大办”所要实现的大众化, 并不仅仅是追求畅销而已, 而是坚守社会责任的大众化。“我们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国家, 我们就必先使每一个国民, 都知道本身对于国家的关系, 怎样叫大家都能知道, 这就是我们创立《立报》唯一的目标, 也就是我们今后最主要的使命。” (8) 由此可见, 其报纸大众化理念是基于国家责任基础之上的, “具有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的传者推动” (9) 。
而当今报业的“大报小办”, 是传统大报在面临生存考验的情况下所作出的选择, 以期在变革中求得发展, 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赢得市场。其背后的关键词是“市场竞争”, 面向市场、追求发行量、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所以在本质上, 它属于市场化操作, “它作为文化工业体系的一部分, 在于通过控制大众的消费意识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10) 。
具体操作不同。成舍我认为“一张成功的报纸, 内容重于一切, 版面重于一切”, 因此他的“小报大办”非常重视报纸的内容, 奉行精编主义。一方面, 他坚持严肃态度、坚持新闻本真, 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新闻熔于一炉, 使小型报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除量的方面以外, 质的方面, 只有比大型报更优胜, 更精美, 亦即中国所谓‘以少许胜多许’” (11) 。另一方面, 他又汲取小报之长, 重视社会新闻, 文字简短, 笔调生动。如此, 他将大报的丰富性和小报的灵活性集于一身,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另外, 在对待广告的态度上, 成舍我摒弃了以刊发大量广告来挣钱的办法, 坚持先立品牌, 以报业的品牌效应, 让广告主主动上门登求。《立报》日销10万份之前, 不登任何广告。
当今之“大报小办”,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了群众、贴近了生活, 但是, 在这一过程中, 一些大报却开始抛弃职业操守, 越来越多地受到小报的影响, 有的更是主动仿效小报的办报风格, 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报纸格调的降低。具体体现有:娱乐之手伸向了新闻, 严肃的硬新闻遭到商业逻辑的践踏, 新闻传递信息、服务公众的社会功能无以保证;过度倚重广告主, 忽视了读者的真正需求, 在服务姿态的背后其实遵循的是广告商的利益。所以才有学者呼吁:“在肯定报纸的大众化、强调新闻传播活动的自主性的同时, 我们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避免因为对绝对自由放任的迷信而让中国报纸的大众化走上歧途。” (12)
综合上述对比分析, 我们认为, 第一, 成舍我的“小报大办”, “以‘启蒙’或‘化大众’为己任” (13) , 秉承着“社会公器”意识;而现今的“大报小办”, 则与报纸所处的商业社会环境密切联系, 商业原则是其核心原则, 其大众化的背后实际上是市场化, “对于今天的中国报业来说, 市场化之于大众化比其他任何要素都更有现实意义” (14) 。第二, 成舍我的“小报大办”承载的是一种报业理想, 而最难能可贵的是, 他把这理想与现实相接, 使其在新闻实践中得以贯彻;而如今之“大报小办”却在利益和责任的天平上倾向了利益。如果说成舍我的“小报大办”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 那么当下之“大报小办”却在某种程度上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迷失。
由“小报大办”反观“大报小办”
成舍我“小报大办”的报刊理念和报刊实践无疑成为新闻史上的辉煌, 它也在诸多方面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尤其当我们将之与现今之“大报小办”联系起来考察时, 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成舍我的小型报能在大小报纸的夹缝中生存并创造销量的奇迹?为什么成舍我能够靠“严肃”赢得受众, 而今天的报纸却要靠“低俗”争得市场?为什么成舍我能够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很好地统一起来, 并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究其原因, 当然比较复杂, 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的转型、生活方式的变迁、信息消费形式的变化等, 这些都会深刻影响报纸的生产和消费形态。但是,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同时,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本质的东西, 对于当下的“大报小办”来说, 不失为很好的启示:
只有贴近读者的报纸才能贴近市场。报纸只有取得大众的信任, 才能拥有大的发行量, 从而获得利润的最大化。成舍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尤其体现在他的广告观上。他认为, 办好一张报纸的顺序是“由编辑到发行, 由发行到广告, 不先搞好内容, 即妄想销路大、广告多, 那就完全因果颠倒, 必将徒劳无功” (15) 。换言之, 只有做好报纸的版面和内容, 才能争取读者, 扩大发行, 然后各种广告才能不招而来。他的这一思想与李普曼不谋而合:“这是报业的一个定律:读者越多, 就越能摆脱广告商的影响;读者越少, 就越是要依赖广告商。应当说, 广告商越多, 他们各自对出版商发挥的影响就越小。这看上去似乎是个矛盾, 但事实的确如此。” (16)
报纸形式上的“大”或“小”并不具绝对意义。长期以来, “大报”和“小报”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严肃”与“低俗”的代名词。从成舍我小型报的成功实践, 我们确认:大报也好, 小报也罢, 形式终归是形式, 关键还在于内容。“小”报可以被办“大”, “大”报也可能被办“小”。正如成舍我所强调的:“大报和小报的区别只能在量上分, 而不应在质上分。纸面有大小, 字数有多少, 职务和责任, 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办小报, 应当有办大报的精神, 办大报也应采取办小报的技术, 然后才不失之于纤巧, 不失之于枯燥……果然小报能大报化, 大报能小报化, 大报和小报两个名词, 根本便可取消。我愿意大家记住, 报之分大小, 只应该是一个型, 一个型而已。” (17)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非简单的对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虽然是两套不同的评价体系, 有着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 但是, 我们不能把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经济效益并不是绝对地排斥社会效益, 相对地, 社会效益和政治宣传也并不是无一例外地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将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 达到两方面效益的最大化, 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二者的关系处理不当, 报纸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则可能走向两个极端, 造成报纸的“精神分裂”, 最终将同时失去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益。
结语
8.人大办 篇八
一是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地方农业立法要明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地方改革发展急需和时代要求,适时把农村改革发展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围绕健全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制定我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修订江西省征收土地管理办法;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制定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围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制定我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和渔业条例。
二是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监督工作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个基本方向,依法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战略任务,对我省基本农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等情况加强监督;围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个根本要求,支持和督促政府加快我省农村金融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就业创业。
【人大办】推荐阅读:
新任人大主任人大机关干部表态发言08-28
人大办主任民主生活会07-19
人大工作会议讲话: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07-19
人大社保07-03
人大领导07-16
民法真题人大08-08
人大调研新闻09-12
人大调研发言10-13
人大制度完善10-18
向人大汇报材料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