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示儿教学设计

2024-06-29

苏教版示儿教学设计(9篇)

1.苏教版示儿教学设计 篇一

一、苏教版教材与之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相比少了语法基础知识。

如句子的主要成分的介绍, 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还有就是词性的划分,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等, 缺少了这部分语文基础的系统学习, 在教学中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

如语文考试基础知识中的修改病句, 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困难。病句修改都涉及这些语法知识, 如语序不当的问题就有:1.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2.把状语放在定语位置上。如搭配不当, 问题就包括: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以上所提到的病句类型都涉及到了句子的成分, 如果没有学习过句子的成分, 给学生分析病句原因, 如何修改病句, 学生只能是一知半解, 下一次考试还是错。如有一种类型的病句:“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 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这种类型的病句是因为多了一个“使”字, 句子没有了主语, 去掉“使”字就可以了。可是因为学生缺少这方面的语法知识, 只能是告诉他们去掉“使”字, 讲一题会一题, 下次考试碰到同样的类型, 又不会了。

在文言文的教学方面, 涉及的语法知识更多, 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 (上) 中的《小石潭记》, 课文前面的教学重点提示是:一、常见文言实词, 常见文言虚词。二、抓住特点, 描写景物。但是其中很多内容学生很难理解, 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 名词作状语, 表动作行为的方向, 向西。“心乐之”中的“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下见小潭”中的“下”, 名词作状语, 表动作行为的处所, 向下。“全石以为底”中是介词“以”的宾语“全石”放到了前面, 表示强调。“卷石底以出”中“卷”放在前面, 也是表示强调指出。这些内容, 没有一项不涉及到语法基础知识, 没有这些语法基础知识, 学生怎么学都不明白, 都搞不懂是为什么。在《小石潭记》中还有许多内容都是这样的, 一篇课文就有这么多, 三年来这七十多篇文言文涉及的会有多少啊!

二、教材的内容还是有些死板。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北师大附中的副校长程翔在一次公开课前问学生:“喜欢学语文的举手?”结果举手的没几个人。后来, 他在讲学中曾说过:学生要是因病或因事误了几节语文课, 他毫不担心, 可要是误了几节数学课或英语课, 他非要找时间补回来。

语文教学不重要吗?恐怕没有人会认同, 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却日益下降, 学生对语文课已经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离开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效果自然就无法得到保障。从这个角度出发,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 会很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011年暑假, 我正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华东五市游”。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几个地方都在其中, 我带上相机, 在南京中山陵, 苏州狮子林、寒山寺, 南京夫子庙秦淮河, 杭州西湖等几个景点, 根据课文教学的需要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回来后上课, 正好八年级上册有说明文《苏州园林》, 我拿上相机, 用数据线连接教室的电视机, 结合课文展示照片, 逐个形象地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 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产生了有机会也去看看的念头。这一课的教学取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枯燥无味的说明文也变得有滋有味了。在上杜牧的《泊秦淮》时, 我边上课边展示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的照片, 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 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格外感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所以语文的教材还是要多贴近生活, 贴近现实, 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灵活多变, 千万不要语文教学走上“公式化”的道路, 用死板的方式教育学生, 用标准化的程式给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 变成一种新时代的“八股文”,

2.苏教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教学设计;行动研究;学生发展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11-0043-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早期提出“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行动研究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行进过程,勒温则认为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计划、发现事实及实施三个阶段。[1]

化学概念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观的倡导下,如何在概念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教育宗旨,渗透STS教育,最终促使学生的自我发展?我们以行动研究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思路的探索。

1 第一次教学设计

1.1 教学设计方案

以概念的讲授和实验探究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

1.2 教学实践反思

收获:以概念讲授展开教学,注重概念的内涵和教学的逻辑性,教师容易控制课堂。

问题:以概念传授为目的,教师讲授活动多而学生思考探究活动少,教学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兴趣,除概念知识外学生还能有什么收获?

这一课中除了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和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知识外,学生还应学会什么?化学除了其本体学科知识的功能外,还能发挥什么作用?从STS教育理念出发,应从生活、生产中选取教学素材,从学科中心回归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社会实际问题出发组织教学。带着这些想法,对本课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

2 第二次教学设计

2.1 教学设计方案

2.2 教学实践反思

收获:从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工业合成氨为例计算反应速率,将概念的教学与生活、生产有机结合,凸现化学学科的社会功能;让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实验内容教材上已设计好,学生只是验证得出结论,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为了突现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对本课进行第三次教学设计。

3 第三次教学设计

3.1 教学设计方案

3.2 教学实践反思

收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自主构建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加固体铁的量能否改变反应速率、洗涤剂起什么作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物O2的检验和催化剂都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吗?课堂生成的这些问题也成了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

问题:学生活动过多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并非每个学生都动手实验。

教育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那么在以学生活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如何?学生面对问题时的本源性认识是什么?哪些活动是学生需要的?哪些内容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在前设计的基础上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将概念知识教学和学生探究活动整合再次进行了教学设计。

4 具体教学环节的探索

4.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教学活动的设计探索

在学生对反应快慢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合成氨这一实例,运用具体的数据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定量计算,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将新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计算学生能清晰地得出同一个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意义相同,且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物质对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内涵。

4.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活动的设计探索

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第一次教学设计,实验按照教材上的顺序进行,仪器和药品只有一套,每次只有几个同学在做,其他同学在焦急等待结果。教学实践后发现教学机械化,耗时过长,实验只是少数同学参与,这与新课程的理念相悖。第二次教学设计,将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实验移至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教学之中,通过实验得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差异。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探究浓度、温度和催化剂三种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实践后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增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但仍然是按教材内容实验,无创新内容。第三次教学设计,将学生分五组提供相应药品和仪器,增加:铁片、铁粉、稀盐酸、浓盐酸、试管和胶头滴管,探究增大固体和液体的用量,将固体粉碎增大接触面积能否改变反应速率。教学实践后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增多,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更强,实验中和实验后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虽然受学校实验条件的影响,五组同学在做不同的探索,但同时实验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4.3 活动记录表的设计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讨论中,都能有所收获,充分发挥合作和讨论的功能,设计了活动记录表。在活动记录表中,包含4部分:我的实验内容、我的观点、小组其他同学的观点、小组讨论后的共识。使用活动记录表,有如下收获:

①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任务,能保证讨论的效率;

②讨论有详细的记录,能体现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

③通过活动纪录表,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做出差异性和发展性评价。

本节课在福建省高考命题专家、高级教师郑昌福的指导下,在福建省漳州市一中分校高一年级进行实践。通过这次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让我在实践中享受教学研究的乐趣,体会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观。

参考文献:

[1]陈柏华. 论课程行动研究.外国教育研究[J].2001(04).

[2]王磊,胡久华.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及其教学.化学必修课教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苏教版示儿教学设计 篇三

出示图片, 师配乐解读。

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照片。瞧!万物复苏的春天, 烈日炎炎的夏天, 金风送爽的秋天, 白雪皑皑的冬天。

【设计意图】课堂的开头如写作的开头, 写作要求“凤头”, 导入亦如此, 短小精致, 让学生从欢愉的课间轻松融入课堂。

二、初读韵文, 字字入目

过渡:同学们想自己走进乡村的夏夜吗?

1. 借助拼音大声朗读韵文, 力求把每个字读正确, 遇到有困难的地方, 停下来反复练读。

2. 指名朗读词串, 正字正音。

3.揭示课题。刚刚同学们读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6》。 (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段的识字写字是重中之重,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把好初读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二读韵文, 部分感知

1. 示词“夜晚”。

(1) 识字6讲的就是夏天夜晚的景色。 (贴词:夜晚)

(2) 指读该词, 师给予评价, 如“你一下子就读出了夏夜的宁静与温柔”。

评析:好的评价语是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看似不经意的点评, 却已给学生指明方向。

2. 示词“繁星、亮晶晶”。

(1) 还记得夏天夜晚的星星是什么样子吗? (指名说。有的说星星很多, 有的说星星很亮……师不失时机地根据生的回答引出“繁星、亮晶晶”。)

(2) 解词“繁星”:出示繁星图, 跟着老师来数一数, 数得过来吗?有很多很多的星星, 数也数不过来, 这就叫做“繁星”。

评析:在教学过程中, 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教学亮点, 当师出示繁星图, 要和学生一起来数星星时, 学生立刻反应“数不过来”, 于是, 师顺水推舟解词“繁星”, 一个教学难点就这样得到了突破。

(3) 指读这两个词语, 给予评价。

“你读出来的星星真俏皮。”

“你的朗读仿佛让老师看到了满天的繁星。”

评析:体验是因人而异的, 30个学生能看到30幅夏夜星空图。

(4) 听你们读得这么好, 老师突然想到了一首歌曲也跟星星有关,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歌曲《闪烁的小星》。

评析:听歌曲目的有: (1) 调节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积极性; (2) 歌曲的内容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韵文; (3) 为下文唱响韵文, 埋下伏笔。

教师依次出示并讲解了课文中的其他词语。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中有很多地方是让学生自己感悟,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让课堂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展示的舞台。同时, 设计中更注重让学生展开思维的联想。

四、三读韵文, 整体感知

过渡:原来乡村的夏夜如此美丽, 老师忍不住想用自己的朗读来赞美一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跟老师一起去经历乡村的夏夜吧。

1. 师配乐范读。

生配乐自读、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读”就一个字, 语文课堂“读”的重要性无需赘述, 但读的形式一定是多样化的。

五、唱响韵文, 首尾呼应

过渡:刚刚我们听了歌曲《闪烁的小星》。老师发现可以把韵文带进去唱一唱, 我们来试一试。 (生通过唱来识记韵文)

4.苏教版“课标本”识字教学的策略 篇四

识字教学是不是真的解决了呢?我在几年前曾对几所小学的毕业生作过调查,其识字回生率高达29.1%,语文毕业试卷的书写工整率为17%,小学生的写字姿势正确率仅为5%~30%。由于识字写字的问题在小学阶段解决得不好,也带到了中学乃至大学。

小学阶段识字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几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一是识字负担与提前读写的矛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

要读书、作文必先识字。字识得太少,读书、作文必将遇到很大困难。所以说要教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能读会写,必先认识足够数量的汉字。

我国传统识字教学就是这样做的。学生先用一两年的时间读完“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是识字教材,读完“三、百、千”,大约就能识近两千个字,然后再去读“四书”“五经”,再去学习做文章。可是自1912年我国实行新学制以来,片面强调识字要合乎儿童兴趣,要贴近儿童生活,造成识字量锐减,每课只学三五个字,即所谓“三五观点”。结果两年下来,学生的识字量不到一千字,这就造成了识读的矛盾,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即以两年识950个字计,其识字覆盖率仅及90%。

要缓解这个矛盾,就得增加低年级的识字量。这些年来,不少人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有一些实验,低年级识字量提高到2000个~2500个。然而这些实验还是很难推开,原因是这么多的字既要认又要写,孩子负担太重,吃不消。

低年级识字多,学生的负担重;识字少,又影响了提前阅读。这个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好。

二是对汉字的认识有片面性。

过去一提起汉字,就是一大堆“难”——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以输入计算机,简直是一无是处。事实上,汉字有缺点,但也有好多优势。

汉字的优势是什么?首先,它是表意的、具象的,通过字形就可以大致了解其意思。“文字的根本性质在于它的视觉形式,以图像作用于视觉神经,产生条件反射来实现字形和字义的统一,‘形入心通’,不必经过语音的中介。”(申小龙《语文的阐释》)比如,你一看到“石狮市”三个字,就能猜出这可能是一个城市的名字,这城市的得名很可能与石狮子有关。要是写成拼音“shí shī shì”,如果不借助语境,便不知所云了。其次,它是组装型的。汉字是按不同层次、有秩序地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这对于儿童学习汉字是比较方便的。正如清代文字学家王筠所说:“人之不识字也,病于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必不可以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苟于童蒙时,先令知某为象形,某为指事,而会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声字即合此三者以成之,岂非执简御繁之法乎?”第三,只要学习三四千个汉字,就能组成几十万个词。英语不是这样,每个词都不一样,全部英语词汇约有了70万个~80万个,学起来繁琐又困难。

由于对汉字的认识有片面性,识字教学也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在:重记忆轻理解,重抽象轻形象,重分析轻直觉,重理性轻情感。教生字的主要手段靠机械重复,大量抄写,识字成了儿童的沉重包袱,毫无乐趣可言。

三是丢掉了传统蒙学可资借鉴的识字教学经验。

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随着中国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叩开,西方文化也汹涌而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地冲击。语文教育也不例外,表现在识字教学上,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从而使中国识字教学的传统中断了。这个情况几乎延续了一个世纪。

传统蒙学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蒙馆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教儿童认识相当多的字,上过私塾的人多数字写得很好。在千百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前人在这方面确实找到了一些门径,积累了不少经验。如韵语识字的经验,集中识字的经验,重视写字教学的经验,都是行之有效的。可是这些有益的经验,几十年来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问题找到了,应对的识字教学策略也就明确了。下面就来谈谈“课标本”语文教材的三个识字教学策略。

一、 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怎么做到既多识字,又不加重负担?1994年苏教版第一册教材刚刚启动,大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通过多次研究,大家终于取得了共识: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什么是“识写分流”?简单地说,就是将生字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识会写,一类是只识不写。大家都知道,识字负担重,不是重在识上,而是重在写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手部小肌肉不发达,对笔画的长短、轻重的控制不大准确,手眼还不够协调,写字既缓慢又吃力,相对来说,只识不写就要松轻一些。

这个编排思想,是与“课标”的精神一致的。“课标”中说:“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按原“大纲”要求,1~2年级识字量为1150个,阅读覆盖率约为94%。苏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用“识写分流”的方法,1~2年级识字量增加到1600个(其中要求写的1000个),比过去的识字量增加了450个,阅读覆盖率可以达到96.5%。

识字的途径有三个:

一是与汉语拼音同步安排的“认一认”。每单元安排16个字,5个单元共80个字,要求只识不写。最后又整合成“生字表”,实际上是一篇四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复习记诵。收入的主要是部首字。

先学80个“只识不写”的字,解决了识字教学中的不合理现象。因为排生字是据文定字的,所以会有一些排序不合理的现象。如:先学了“妈”“姐”“妹”等字,还没有学“女”;先学了“向”“问”“听”等字,还没有学“口”。先出一批部首字让学生认一认,这问题就解决了。其次是可以让小学生提早认字。小学生进入小学,认字的积极性很高,家长也很希望孩子进校认一些字。现在学汉字与学拼音同步,满足了孩子与家长的这一要求。

二是专门安排的“识字”课文。每册两个单元,每单元3~4课。

三是随课文识字写字。

课后生字按“识写分流”的方法排。要求“能识会写”的字排在田字格内,要求“只识不写”的字,用较小字体排在两条绿线内,意思是“绿色通道”,识了这些字,读课文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二、 揭示汉字构字规律

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教材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

1. 看图会意明字理

这主要是就象形字、会意字讲的。课文类型是“看图会意识字”,即让学生通过看图来体会构字的原理。如一年级下册《识字7》:人、从、众,木、林、森。为“人、从、众”所配的图是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为“木、林、森”所配的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看了图,就能悟出这两组字的构字原理。再通过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加以巩固与深化:“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二木林,三木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 转盘识字辨形声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到80%以上,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对他们学习汉字十分有用。如一年级下册《识字8》就属于这种类型的识字。声旁“青”不动,转转盘换形旁,带出一串字。学生可以悟出:这几个字声旁相同,故读音相近;形旁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清”是表示水的清澈透明,所以从水。“晴”是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所以从日。“睛”是眼睛,所以从目。“请”是请求,请求与说话有关,所以从言。“情”是感情,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些都是表示心理状态,所以从心。“蜻”,蜻蜓是昆虫,所以从虫。

3. 抓住部首带一串

“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注重抓常见部首。“部首”好比是一个部队的队长,抓住了“队长”,就可以解决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一年级上册安排了部首62个,是看图识字。先让学生认识常见部首。以后又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复习巩固,使学生认识这些部首的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查字典,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大批同部首字的字义。如“页”,学生知道是人头的象形,就知道凡从“页”的字(如:顶、项、颈、颅、颧、颌、颞等)都与头面部有关。

三、 吸收传统蒙学经验

“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吸收了传统蒙学识字写字教学的经验:

1. 韵语识字的经验

在识字教学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这是学习汉字不利的一面。而另一面,正是由于汉字是单音节的,就非常容易构成整齐的词组和短句,也非常容易押韵合辙。相形之下,要比多音节的拉丁文字容易得多。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这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比一上来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因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传下来。凡是不采用这个办法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权威(如朱熹的《小学》),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被淘汰。“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就充分地吸收了这个经验。如“词串识字”(骏马 秋风 塞北/杏花 春雨 江南/椰树 骄阳 海岛/牦牛 冰雪 高原),“认一认”(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石田土/虫贝鱼鸟/羊犬龟鹿……),“成语歌”(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

2. 读书识字的经验

传统蒙学最主要的识字方法是读书识字(即所谓随文识字)。即便是开始阶段的集中识字,也是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条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识字教学仍有现实意义。

识字是为了阅读。儿童认识了生字,是不是就能阅读课文了?还不能这么说。小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如果把每个字的细枝末节看清了才能识别,那就无暇把这个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领悟语义,也就是说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因此,阅读对汉字识别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能识别,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也就是说,不必看清字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看到字的轮廓或特征,就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儿童才有可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语义,从而顺利地进行阅读。由此看来,孤立地教儿童识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坚持识读同步、寓识于读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恰当地处理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这是大前提。识字又要兼顾到与阅读的结合,这是应予以注意的。如一年级上册《识字1》的《一去二三里》,其用意是借这首诗的语境来学10个数字,这是教学重点。学会了这10个生字,又要将它们放到这首古诗里去诵读,从而训练学生“自动化”地整体认读汉字的能力。

“词串识字”是韵文识字,自然应以识字为主,但也要让学生诵读。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夜晚 繁星 亮晶晶/爷爷 奶奶 小丁丁/竹椅 蒲扇 萤火虫/牵牛 织女 北斗星。”看起来是一串词语,其实这些词语都是典型的意象,其间是留有空白的。儿童借助这几个典型的意象加以想象、补充,就能在头脑里浮现出一幅祖孙夏夜乘凉的画面。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就好比将应征入伍的新兵尽快地投入战斗,让他们在战斗中历练,尽快地顶用。

3. 重视写字的经验

前人十分重视写字,可是所写的不是按“三、百、千”的顺序,而是另有写的一套,即“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分几个步骤:第一步写大字。首先描红(有的还先把腕)、仿影,进一步是写米字格,再进一步临帖。大字写得有点基础才写小字。识写是不同步的。

这几十年,小学生字写得不大好,主要原因是丢掉了传统的好经验,既不描红也不仿影,过早地离开了倚傍自由发展,写出的字,笔画像火柴杆。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管写得对不对,不管写得好不好。“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借鉴前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提出了“识写结合,描仿入体”的写字教学训练思路。由于过去是先搞集中识字,又是用的毛笔,所以识写是不同步的。我们今天起步写字用的是硬笔,而且坚持识写分流,多识少写,所以识写可以同步。识写结合,相辅相成,相互巩固。写认得的字,因为学过它,大体知道它的形体,写起来容易些;通过写,又可以巩固对它的认识。实践证明,这个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5.苏教版示儿教学设计 篇五

1.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體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圆周问题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设疑引入。

师: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

(师板书)

师:猜测老师在三角形后会写什么图形。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又板书)

部分学生有意识猜测后面是三角形。

师:这样一组一组的往下写(边写边板书),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一样多。

生:因为每组里面正好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正好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正方形。

师:我们可以说三角形和正方形是一一对应着的。(板书“一一对应”)

(师在省略号后继续添一个)

由生说这时的个数关系。

生:三角形多一个。

生:因为前面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一一对应着的,但最后一个三角形没有正方形和它对应了。

2.揭示课题。

师:它们都是一个物体隔着另一个物体依次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现象我们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探究规律

1.研究场景图中的三种排列。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从图中找一找,能发现和黑板上一样的间隔排列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这三组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同桌互相研究。

指出:夹子、白兔、树桩都可以看成两端的物体(板书:两端的物体),手帕、蘑菇、篱笆都可以看成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板书: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板书“两端相同”)

师:这属于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

讨论: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自选一组把实物图抽象成图形,并在黑板上板书。

3.进一步形成规律。

4.选中其中的任一组图形,并擦掉中间的物体。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在桌上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之间的排列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2.欣赏教师找到的规律。

3.应用规律。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间隔排列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收获?

今后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教师设疑,学生猜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学生自己找到主题图中的一一间隔排列现象,并把其抽象成图形,可以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利用动手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不但巩固了新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利用男生与女生根据队形的变化来站队,从而明了了排成一排和围成一圈间隔的不同,突破了难点。

6.浅谈苏教版新教材的教学策略 篇六

一、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培养语文习惯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必须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说, 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 对语文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新教材在选用文章时, 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初语第一册第一篇便将学生引入文学大门 (《为你打开一扇门》) , 初中生贾里跟我们许多学生没有什么两样 (《伟人细胞》) , 当然会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愉悦性,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应给予正确的评价, 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感。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有“大语文观”, 改变—本书、一支笔、一堂课的传统模式, 按照新大纲的要求进行开放性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新大纲》) , 采用各种形式, 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协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 适当开展竞赛活动。这样, 有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心理就会自觉地指向某一学习环节, 久而久之, 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三主”特点

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时, 应切合学生实际, 难易适中, 向45分钟要质量, 兼顾大多数学生, 抓好当堂消化、当堂巩固。“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新大纲》) , 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授之以渔, 教为了不教, 不搞题海战术, 不打疲劳战,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当然, 训练也不是不能进行, 相反, 还要加强训练, 关键在于少而精。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大前提下, 为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了一组训练题。在不断的训练中, 学生既掌握了每堂课的重点、难点, 又拓展了思维能力。

三、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新教材每一册都设计了一次跨学科专题活动, 如初语第一册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从选文上看, 新教材不少新课文都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教材设计的课后思考题, 许多就是开放型创意题, 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和有价值的疑问,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 更新教育观念, 充分利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鼓励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新大纲》) , 将课堂还给学生, 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 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学生。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有赖于教师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关系, 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对主观性问题应鼓励学生有创见, 即使答错了, 也应首先肯定他的创新精神或实践能力, 然后耐心疏导、讲解或讨论, 最终回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上来。

这是《新大纲》提出的“教育中要重视的问题”中的最主要的问题, 也是叶圣陶先生的一贯思想。江苏苏州教育科研所的任苏民同志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观———叶圣陶语文教育观》 (见《人民教育》2000年第1、2期) 一文中, 全面地评价了叶老的语文教育观。其中, 注重读、写、听、说, 就是叶圣陶先生的一个基本观点。学生在读写听说中, 获得知识的积累、语感的加强;举一反三, 感悟到新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 受到文学的熏陶。也只有这样,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整体提高。在“减负”的强大呼声下, 苏教版初语新教材第一册比过去增加了12篇课文, 正是强调了阅读的重要, 体现了新大纲“多读书, 少做题”的原则。

四、体现人文性原则

“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认识、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新大纲》) 初语新教材新增篇目, 无不或多或少地涉及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开首第一篇《为你打开一扇门》就在文学的三大功能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二篇冰心的三首小诗, 阐明了人生的三点哲理, 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 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不无帮助。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 要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 既不能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纯艺术课, 应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化社会的生存能力

为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即使对每个学生进行成材设计, 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 较多地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 能加速理解, 增强记忆和提高应用能力。当然,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提供的是不熟悉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还要指导学生提高信息意识, 培养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这比学习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7.苏教版示儿教学设计 篇七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我们一线的大多数教师总是让用简单枯燥的识字教学来教学, 结果孩子们注意力不能集中, 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本节课教学, 我旨在通过多媒体画面让孩子们能够乐学, 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因此,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我用了“复习导入新课——借助图画, 初知偏旁和韵文——探究规律, 区别‘礻、衤’——看图读韵文识字, 理解词语——小结——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这几个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比较“礻、衤”两个易于混淆的偏旁, 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3.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区别易于混淆的“礻、衤”这一组偏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小朋友, 这学期的《识字4》我们已经辨析了“木、禾”“、艹”“日、目”和“冫、氵”这四组形近偏旁。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韵文识字。

2.板书课题:识字7, 生齐读。

【上课开始, 交代本课的学习内容, 让孩子们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借助图画, 初知偏旁和韵文

1. (多媒体出示图表) 看看图表上列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 (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

3.生自由读韵文的第一、二行。要求:看清音节, 读准字音。

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 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互相正音。

4.不带拼音, 自由练读, 然后开火车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 初步感知偏旁和韵文, 让孩子们从画面中感受偏旁的区别。培养孩子们观察、探究能力、说话能力。】

三、探究规律, 区别“礻、衤”, 识别两个偏旁的字

1.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 读一读, 找一找,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 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 读读词, 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 (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礻”有关的字?指名说。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1) 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读一读, 找一找, 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 认识裙。

(2) 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 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 (大都与衣服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衤”有关的字?指名说说。

(3) 指名读, 齐读这组词。

(4) 连起来诵读第一二两行。

【通过观看部首演变, 让孩子们对部首和字的印象深刻。这样, 孩子们学生生字的兴趣也变得浓厚, 更好地记忆了生字。】

四、看图读韵文识字, 理解词语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这三幅图。

神话:我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自由说说。如:嫦娥奔月、沉香救母、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等。

祝福:请学生说一句祝福的话。

祖先:如图中画的原始人, 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让孩子们通过学过、读过的神话故事来理解词语, 感知词语和图之间的关系, 让孩子们一看到图就能想到“神话、祝福、祖先”】

五、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第一组词语“神话、祝福、祖先”都与什么有关?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第二组词语“裙子、裤子、衬衫”都与什么有关 ? 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

2.齐读词语。

【通过总结让孩子们明白两个偏旁的汉字的规律, 利用这种规律来给自己头脑中类似这种偏旁的汉字进行分类。渗透到这类词语, 让孩子们产生梳理同类词语的意识。】

六、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组词读。

2.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4.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5.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 教师巡视指导, 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写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所以教学中要做到扎实有效。我注重让孩子们先观察、分析字形结构, 比较两个偏旁的不同后, 再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写字练习时, 我们进行适当的讲评, 并将孩子们写得好的字展示出来, 让其他孩子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能够取长补短, 在以后的练习中共同提高, 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 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 力求识用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所以本节课我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揭示部首的演变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发现汉字的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学习、理解词语, 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 在学习中认识词语, 领会词语。在学写生字前, 再一次回顾两个偏旁的区别, 回顾本课内容, 再一次强调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摘要:本文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进行了教学设计分析, 目的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果。

8.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讨 篇八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可以说数学的学习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逻辑思维。但是小学同学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并不严谨,有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这些同学感觉有些数学知识很抽象难懂,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这一节,很多同学感觉这一章节的习题难度非常大。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等等,这些都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1.在新课改背景下,有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得到专业的训练,而且在一些乡镇地区,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明显不高。很多教师对新课改标准也知之甚少 ,这就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甚至有些资历比较深的教师,他们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只为了学生能够考高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歪曲了教学的本意,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训练。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做题不懂变通,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已经成为学习的机器,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2.教学设备达不到教学要求。一些小学,特别是乡镇小学教学设备严重匮乏,教师只能利用一些简易设备制作一些教学模型,帮助学习理解,但是这种教学收效甚微。在信息化背景下,多媒体设备并没有在大多数小学教学中普及,再加上 小学数学本身就属于比较抽象的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简易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3.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观点来看,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形式运算是从学生的11岁开始发展,这时候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开始发展,再加上小学生本身就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感觉难上加难。

另外,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概括性、严密性,而且数学的学习也具有频繁性,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小学数学的教学难度。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学习需要充分考虑数量、空间等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数学的学习也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演绎结构,显然,这并不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做到的。另外,数学这门学科是小学教学中的主要课程,数学的课程安排比较多,然而苦涩的教学内容并不能留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是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而不是一种乐于完成的活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特点研究

在小学教学中,苏教版的教材编制是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制定的,可以说苏教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在新课程改革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苏教版的教材特点可以用以下几点概括:

1.苏教版教材在内容的选择方面体现了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苏教版教材中,教材内容的选择会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联想生活实际,这也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2.苏教版的小學数学教材在编制过程中会将单一的教材结构多元化。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苏教版教材的编制就做到了这一点,苏教版教材在编制中会建立前后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3.苏教版教材在编制过程中为学生创建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为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学生的自主式学习都提供了平台,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理念。

另外,苏教版教材的编制还为教师、学生总结了科学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助于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苏教版教材的编制和人教版类似,它们都从一定角度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深入落实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下的教学模式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侧重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点,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理论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晶,也是后来人思维发展的工具,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思维发展联系起来,两者同时进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1.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一定要从基础知识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

2.小学数学的学习还应该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苏教版教材虽然帮助学生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演绎结构,但是学生依然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关联,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联系前后知识,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也比较差,这就需要借助于教师的帮助,建立前后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后面学习的知识。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式教学的方法,实现高效率的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比较差,通过教师的示范、提问等方式可以帮助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9.苏教版示儿教学设计 篇九

一、《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目的和现状

笔者分为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1.《唐诗宋词选读》的编写与开设目的。

编写: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 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 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 (其中39首精读, 24首自读) , 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 突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词大家, 分为“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等12个专题编写。开设目的:通过《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 希望能够使高中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和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与发展。

2.《唐诗宋词选读》的设置情况。

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面临以下时间问题:设定的选修课时相对学习内容显得有限、相对集中的教学时间使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障、选修课学习受到高考专项训练的挤压。二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教师问题:单就《唐诗宋词选读》一门选修课而言, 所涉及的知识面就很广, 新内容也很多, 而真正能胜任选修课教学的教师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同层次学校, 师资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良莠不齐, 多寡不均, 当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跟选修课的开设发生冲突时, 如果不能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 选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三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存在以下学生问题:选修课程分班难、选修课程开课难、选修班级管理难。如《唐诗宋词选读》就是不少学校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内容, 整年级地进行统一备课与教学。于是, 选修课带来的种种烦恼烟消云散了, 选修课在学生的心目中与必修毫无区别了, 而选修课开设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也与我们渐行渐远。

3.《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

根据选修课的主体性、基础性、自主性、实际性和研究性原则, 选修课在各地各校轰轰烈烈地开设了起来。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 选修课所期望达到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与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等目的是否能毫无疑问的达成呢。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就看到了困惑的存在。 (1) 教师选修教学中的困惑:选修课成了专题讲座课或活动课、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的无限复制, 如《唐诗宋词选读》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训练的先行与铺垫, 课堂上以练代教。这种以应试为目的、费时费力的教学方式必然带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 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 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 都由教师“包办代替”。 (2) 学生选修学习中的困惑:首先是学生对选修课的盲目性, 一方面, 兴趣爱好极为广泛的学生面对众多科目无所适从, 不会选。另一方面, 选修课所占比例小, 门类少, 可供选择的余地有限, 又使学生无法选。其次是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 多数学生认为选修课没有必修课那么重要, 只是为学分而选课, 缺少积极性, 而趋向放任消闲。最后是学生对选修课的审美疲劳, 由于教学计划的紧凑, 教学时数的限制, 教学目标的约束, 教学方式的单一, 《唐诗宋词选读》天天学, 天天读, 天天背, 每天重复“同样的故事”, 学生不再有新奇感, 天天呈现“精美的大餐”, 学生难免消化不良。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普遍产生审美疲劳。

二、《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策略研究

笔者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阐述:

1. 重视诗词诵读, 让学生真正读出声。

诗歌诵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唤醒学生的生活情感、帮助学生品味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诗词审美情趣。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诵读策略要注意由以往的教师讲读中心, 逐步往指导学生自读上过渡。《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对教师的素养要求: (1) 转变观念, 以诵读为中心: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 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在鉴赏诗歌之前, 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和用韵, 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读出轻重缓急的语调, 读出作者的情绪变化。学生通过诵读, 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 用自己的声音去复活诗词的声音、作者的声音。这样在复活过程中, 学生就迈进了作者心灵的门槛, 了解了其中真正的情味。 (2) 提高素养, 为范读打基础:首先, 教师要力求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 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只有当教师自身在具备了较高诗词素养的前提下, 再加以突出的个人能力、独特的个人魅力、丰富的教学技巧, 才有可能避免隔靴搔痒, 一味照搬教辅资料, 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 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在教学课堂上充满感情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诗词的王国。 (3) 加强指导, 融情感于诵读。教师首先, 应当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其次, 应当创设情景, 指导学生移情地诵读;再次, 应当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4) 愿作听众, 倾听学生诵读。教师应带着一双耳朵进课堂, 多听听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带上一双眼睛上讲台, 敏锐观察学生对诗歌的不同反应;带着一个开放的大脑进教室, 尊重学生的开拓创新的想法。

《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的策略实施: (1) “疯狂”放声读, 即不要管诗的内容、情感是什么, 一概放声读出来, 声音越大越好, 越“疯狂”越好。 (2) 联想会意读, 即遵循着读诗———思景———入情三个阶段, 在做好全文观照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赏析。 (3) 配乐表演读, 即学生在“会意读”的基础上, 自行寻找适合该诗词意境的音乐伴奏, 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作品表演出来, 学生兴味大增。如柳永《八声甘州》的凄切、苏轼《定风波》的洒脱, 晏几道《临江仙》深情都在他们的揣摩、会意中一一得到很好的展现。此外还有传花接龙读、制造悬念读、博采扩展读等策略, 使学生在诵读中渐渐体会到了什么是“诗无达诂”,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并满怀激情地用实践去证明着。

2. 创设诗词情境,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 把诗词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唤起其情感的共鸣, 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被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认清了问题与现状,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两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应端正观念。 (1) 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以辅代主, 要始终坚持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 要立足学科需要, 服务课堂教学。 (3) 应用课件时, 必须要掌握使用课件的技能, 摆正它在教学中的位置, 恰当的应用于课堂。《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策略实施: (1) 音像资料应结合语言品味; (2) 在“亚沸点处”创设情境; (3) 素材运用应紧扣教学目标。以第三点而言, 针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 可搜集到的音像资料相当多, 尤其是电视散文《唐风宋韵》、《唐之韵》、《诗歌唐朝》、《唐宋风骨吟》等, 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丰富的后备资源。但如果不加选择, 学生成了观众, 教师变身为放映员, 选修课就会被上成了视频欣赏课。教师应当在课前细加甄选, 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 引入有价值的多媒体资料, 甚至可以依据资料发起课堂研讨, 辨一辨是教材说得对, 还是资料有道理, 才真正吻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3. 正视诗词难度, 适当鼓励改写与创作。

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它由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审美情感、志趣及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等素质构成。诗歌在形成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引领学生关注诗词细节, 帮助学生唤醒真实情感, 辅助学生延展联想想象。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诗歌特点和篇章联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 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写作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三点: (1) 依据诗词进行改写, 有扩展补充式、巧拟标题式、改换文体式、集句成章式等方式。如集聚成章, 即选取前代一人或数人之诗句, 按照选取者的构思意图组合在一起, 成为一首新作之诗。 (2)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可以采取仿写入手提兴趣、妙用诗词入对联、细致大胆作诗词等形式, 如“仿写入手提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提供古代诗词作者改写的实例, 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咏梅绝唱, 其实这一联是化用五代时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 虽只两字变化, 但境界蕴藉空灵, 远胜原诗。再比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借鉴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 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以及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熔铸而成。学生的创作情绪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 在平时学习与阅读诗词时更加留心了。 (3) 借助诗词提升写作。《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 写作练习既可以是深入品味诗词, 开拓学生视野, 帮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途径, 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学生的作文构思与写作能力, 有注重角度巧选择、翻用旧题出新意、积累素材精提炼、善用修辞展文采、锤炼语言不罗嗦等方法。如“翻用旧题出新意”, 古诗词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旧题翻新的例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中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写昭君生长的地理环境, 以地灵烘托昭君的人秀, 正是钟灵毓秀, 窈窕红颜,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以奏出胡音的琵琶写出其千古遗恨, 委婉蕴藉。白居易的《王昭君》则虚拟了昭君与汉朝使者相见的故事, 着重描写了昭君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 表现了她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以及渴望回归的心情。这两首诗都对和亲持不赞成态度。而王安石在《明妃曲》中写道:“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 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诗人借家人口吻, 奉劝昭君安心异域, 不要思忆故国和亲人, 人生失意到处都一样。欧阳修则在《和明妃曲》中提出“耳目所及尚如此, 万里安能制夷狄?”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 比王安石更进一步, 针砭时弊, 直指问题的根源。

总之, 诵读古诗词, 认真总结古诗词的写作运用规律, 归纳古诗词的写作方法, 积累古典诗词的语言, 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经常浸润在华章隽语中, 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又可以吸收和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 谈吐作文, 自然文采斐然。

三、关于《唐诗宋词选读》的思考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步步迈向深入,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诵读、多媒体及写作等教学途径外, 更多的教师在更深广的领域不断地尝试,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师遵照着新课标的要求, “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之时, 也有一些教师为之困惑或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现状摆在我们面前。

1.《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评价制度。

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语文选修课评价制度应引起教育界专家及同仁的注意:完善《唐诗宋词选读》对学生的评价制度: (1) 加强对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评价; (2) 评价有利于学生开放中张扬个性。如第二点, 传统的对诗歌的考查方法无非是通过让学生分析诗歌意思、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品味语言等方式进行, 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大胆阐发自己不同于参考答案的观点, 鼓励其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采取表现性评价的方式, 通过学生诵读诗歌、写作等形式, 记录学生的努力、进步与成果。完善《唐诗宋词选读》对教师的评价制度: (1) 课堂教学评价应灵活; (2) 重视教师的教学个性及发展。如第一点, 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当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促成了学生一些重要行为的出现, 应当把教师教学的清晰性、多样化、适当的任务定位、学习过程中的激励、提问的艺术、对学生的热情等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标, 更为灵活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2. 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行, 使得高中学生的阅读面在扩大, 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在相应地增加。但与此同时, 语文教师也应清醒认识到一些客观情形。首先, 《唐诗宋词选读》等高中语文选修课在课堂教学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并非是万能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选修课教学不必承担也无法承担所有“素质培养”的重任。其次, 《唐诗宋词选读》等高中语文选修课与大学语文课及大学汉语言文学课是有区别的。它更多承担的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和积累的任务, 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 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最后, 高考仍然是广大高中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调和选修课教与考之间的矛盾, 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的方向。

上一篇:户外广告位审批管理协议书下一篇:产品工艺验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