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知识点(8篇)
1.中国传统音乐知识点 篇一
西方古典音乐
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差异
1.西方古典音乐
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 1.2古典音乐的感受
2.中华民族音乐
2.1中华民族音乐的定义
3.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差异
目录:
1.西方古典音乐
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
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在地理上,这些音乐主要创作于欧洲和美洲,这是相对于非西方音乐而言的。另外,西洋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和大多数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但如果细究古典一词,本意可以理解为古代留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古代+经典),但是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这也体现于“古典”(classical)与“经典”(classic)的不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韩德尔,乃至更早的宗教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因此对于广义的“古典音乐”这个词来说,欧洲艺术音乐的定义更加准确。
欧洲艺术音乐与其他的非欧洲音乐和流行音乐体系的主要区别是记谱法有所不同,其规则大约源自于16世纪便开始使用的记谱法。在西方记谱法中,作曲者给演奏者规定了音调、格律、速度,独特的节奏和对于一同段音乐准确的演奏方式。这种即兴演奏发挥空间很小的记谱法模式,极大的不同于非欧洲艺术音乐(相对于传统的日本音乐和印度音乐)和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中类别的称呼,是相对于轻音乐、通俗音乐等类别而存在,它本身并没有严格明确的解释或者定义。在轻音乐范围里,有时也采用“古典”的概念来指某些经过时间检验,被人们奉为楷模的轻音乐作品,如古典轻歌剧、古典爵士乐等,这里的 classical理解为“古代+经典”,似乎更为合适一些。
1.2古典音乐的感受
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最高层次是理智的欣赏,也就是说不仅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还能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民族特征、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作出分析和评价。要想达到这个层次,我们必须了解欣赏欧洲古典音乐的三元素,即创作背景、演奏者的再创作;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欧洲古典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弟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个时期是浪费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德彪西舒曼、舒伯特、拉威尔、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作曲形式多样化,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第四个时期是近代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
2.1中华民族音乐 2.1.1中华民族音乐的定义
中华民族音乐(简称民乐),又称民乐、国乐、华乐,是指中国传统音乐及以其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各种音乐。其音乐型态包括各种中华民族乐器的独奏曲协奏曲、传统中国的各种器乐合奏、近代发展出来的民族管弦乐大合奏曲(国乐团合奏)及小合奏曲、以管弦乐团演奏的中华民族风格乐曲、以及中华民族声乐等。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华民族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以五声音阶为主。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华民族音乐渐受冷落。民国时期的上海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音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挖掘与研究,曾一度欲建立“中国乐派”。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民族音乐受到了港台流行音乐等诸方面的冲击与挑战。近年来,不少音乐人提出了“新民乐”或“民族音乐交响化”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的音乐创作,但也受到了很大的争议。
3.1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差异
东西方音乐最大的不同就是音列的不同
调东方音乐主要是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清音多。西方音乐主要是用的大小是七声,1、2、3、4、5、6、7,其中4、7是两个半音,所以出现浊音。
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是两个大的概念范畴,东方音乐包括很多国家的音乐,不仅仅是中国还有好多别的东方国家的音乐,不同国家的音乐由于调式构成的不同,在听觉上有很不同的地域特色;西方音乐也包含了很多国家的音乐,来自德奥、法国等不同国度的音乐各有不同。别说是东西方有差别,就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省份、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有时也大相径庭,这也就是风格的不同。所以,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清楚的。不过大致的说,中国传统音乐主要以五声调式为基础,西方以大小调为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比较质朴。西方音乐色彩变幻多,不过都不是绝对的,不同国度也有相似的音乐。音乐是在世界各地是相通的,是无国界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技术层面上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而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两者技术方面的最大不同在于音色与演奏方法。
艺术层面上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并且讲求悟性慧根,因此比较主观。
西方古典音乐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中国传统音乐境界的表现特点与西方古典音乐不同,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而中国传统音乐以旷达悠深见长,突出“情”和“景”的交融,主客统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和合”精神的“幽美”。
一般说来,西方国家的古典传统交响乐最能反映西方人的思维方程式,西方的交响乐的声乐波是以数种不同的音色为进阶,分成数段展开,溶入模拟生物的自然成音,精细起伏的器乐声能把听众能从纷乱糟杂的现时中理出一丝的头续,从而让人的思维渐进的趋向于理性。如果用声乐波来说的话,西方的这类交响乐的声波递进与人的大脑神精思维进度有着相似的脉动。所以从这个方面讲,西方音乐大师的交响乐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定性。我们暂时把西方的乐波称为“辅助思维脉动乐波”。
国内目前传统的声乐艺术流行的似乎只有一些戏曲乐。通过仔仔细细的分析这些传统戏曲的声乐,发现我们的戏乐声停留在一种感触的平面,不管是从戏曲的演唱风格还是戏曲声乐的波谱来看,我们传统的戏曲声乐总是平和的跳跃式,以曲线辐度做渐进式的跳跃,这类声乐最大的特性是与人的隐层情感神经思维有着相似的脉动性。所以我们在观看戏曲、听戏乐的时候,很容易触动我们的非理性情感神经。当然,这种非理性情感神经受到戏曲声乐波的触动,自然就能唤醒人的情感记忆,久而久之,就会让人的理性思维神经处于一种抑制冬眠状态。我们姑且把我们传统戏曲的声乐波称为“触动感性思维脉动乐波”。
参考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view/44483.htm 2.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6%96%B9%E5%8F%A4%E5%85%B8%E9%9F%B3%E4%B9%90 3.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6%B0%91%E6%97%8F%E9%9F%B3%E4%B9%90#.E7.BE.8E.E5.AD.A6.E7.89.B9.E5.BE.81 4.http://wenku.baidu.com/view/82f78b0b7cd184254b3535e3.html
2.中国传统音乐知识点 篇二
关键词:中国传统乐学,音律,音阶,调式,调性,传统
一、基本内容述略
第一章:声、音、律、调、韵。本章从音乐文献学的角度, 厘清了声、音、律、调、韵等传统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如:声是指单个的乐音, 音阶中的各个音级;音与“音阶”或“曲调”概念相近, 是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的声音;律是衡量乐音音高的标准等等。
第二章:传统宫调的律学基础。本章主要梳理了历史不同时期的定律方法, 结合曾侯乙钟的用律系统, 综合各家所言做了详细的解释并客观评价。如京房六十律, 人们曾多次对其否定, “维护律历相通的迷信思想”、“六十律没有什么新的发明, 只是将三分损益法机械地推算到六十律”[2], 作者的观点是:“没有它就不会有三百六十律, 就不会有在律术增加到极端的基础上所出现的驭繁于简—向十二律传统的回归。”[3]
第三章、第四章为中国传统记谱法和传统音阶, 介绍了中国传统记谱法和传统音阶的几种不同形式。
第五章:均、宫、调。厘清了相关概念, 同时揭示了均、宫、调三者的关系:均统帅宫, 宫统帅调的统属关系。对于“同均三宫”的问题, 从理论体系的角度, 也作了通俗的阐述和客观评述。
第六章:旋宫转调。转调的意义在于使不同段落之间的曲调形成更为鲜明的色彩对比。本章结合大量实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转调的几种手法, 如旋宫转调、不旋宫转调、旋宫不转调、借字等多达十几种。
第七章主要对传统宫调理论的四大命名系统, 即律、声命名系统、琴调系统、工尺谱系统、词曲及南北曲声腔系统的功能、实践、理论基础做了阐述;第八章对特色节奏、节拍体系和曲式结构作了大致梳理;第九章是从律学的视角, 运用数理逻辑分析的方法, 揭示了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背后的深层理论, 对其内在的构成逻辑进行定量分析。
第十章: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特征。作者利用大量的实例揭示出少数民族在调式音阶、节奏模式、曲体结构、旋法等方面的特色, 其中涉及到少数民族音乐存在的多声部织体现象, 如壮族的分声部式织体、傈僳族装饰式支声型织体等等。
第十一章:中西音体系的比较。具体而又系统地对比了中西方音乐理论差异性。从中国宫调理论、基本音级、音主和调头、音阶、“之”调式和“为”调式等特征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对比, 较完整性地显现出两者体系的差异, 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将西方理论生搬硬套在中国的音乐现实上。
二、学术精神下的著述特点
(一) 综合各家之言, 做出自己的学术判断。例如, 在对清商三调实际内容的辨析上, 作者认为, “三调代表以正调调弦为基础的三种调弦法, 每种调弦法可有两种弦式。”[4]以往学界认为七声音阶包括三种形式, 分别叫做雅乐音阶、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作者对此提出质疑, 认为部分名字会使人产生误解, 比如雅乐音阶是适用于宫廷雅乐中特有的音阶。而实际上, 宫廷雅乐是多种音阶并用的, 俗乐也同样运用雅乐音阶。古音阶的命名也有问题, 贾湖骨笛能吹奏清角和闰, 比古音阶要更古老一些, 所以也是不妥当的。作者认真地辨析了音阶命名的不合理性, 并求证于《国语·周语》和《晋书·乐志》相关记载, 将其正名为“正声音阶”、“下徵音阶”和“清商音阶”。
(二) 揭示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以简驭繁”的思想。作者认为“以简御繁”并非是传统音乐本身所致, 而是人为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音乐太丰富、太复杂, 对其理论总结时不得不简化。其次是研究要继续, 必须抽象出共同性的规定形成系统, 便于交流, 促进学术发展。例如, 在乐律方面的表现:“曾侯乙钟铭实际用律约二十五律, 但都归为……十二律位”。在音阶方面的表现:“在音乐实践中某些曲调也存在少于五声的音阶结构……二声、三声、四声的情况。这不过是五声音阶的省略形式……”
三、小结
《中国传统乐学》一书以理清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异同的角度, 从音律、音阶、调式、调性等音乐体系, 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本体形态的特色。作者以史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 注重对传统音乐史料的梳理和辨析,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是一本中国风格的“音乐基本理论”教科书, 帮助学子们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殊规律, 正确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 值得任何一位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为目标的学子读上一读。
参考文献
[1]童忠良, 谷杰, 周耘, 孙晓辉.中国传统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2]同上, p54.
[3]同上, p55.
3.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篇三
民族音乐五音养生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百病生于气,止于音。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五音的定义:广义泛指各种声音。狭义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音。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里面只有12356五个音没有4、7两个音,也是中国民族音乐之特点。
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
说明音乐可以抒发情感,修身养性,保健之功能。音乐是高尚机智的娱乐,这种娱乐,使人的精神帮助了人体,成为肉体的医疗者。音乐是神经系统的“维生素”,是花钱最少的“保健品”。
一、音乐保健五大功能
“声、情、意、速、波”。一是声,通过“耳闻”与“神听”被大脑感知作用于人体;二是情,音乐作品表达的情绪(悲、欢、喜、乐;安宁、平静、开阔、奔放、雄壮、高昂等)直接作用于思维和人体产生养生健身效果。三是意,音乐的旋律、和声、配器、节奏、速度、调式、调性表现的效果,使听者产生想象和追求,将听者带入一种现实的意境中,如高山、流水、森林、草原、清晨、风雨、阳关、月夜等不同的意境,使人获得满足和享受。达到调节思维和肌体的效果。四是速,音乐具有快慢节奏和轻重缓急特性,快而强的音乐使人听之欲动,安静而祥和之音使人心绪平和安闲,雄壮有力之乐使人精神抖擞,对人的思维和反应产生直接影响。五是波,音乐的声波产生的能量,会直接影响人的血脉跳动和脑细胞思维频谱。因此,音乐能量被人接受后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五脏六腑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作用于思维、影响心理与情绪变化,达到健身治病的效果。
二、五音的特点
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醇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对神经系统、精神的调节有一定作用。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调节呼吸系统功能,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有一定影响。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主要调节神经系统。徵调式乐曲,热烈奔放,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主要调节循环系统。羽调式乐曲,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主要对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有调节作用。
三、五音与五脏
1.心——五脏中的君主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最佳曲目:《紫竹调》。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2.肝——五脏中的将军之官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3.脾——五脏中的后勤部长
脾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我们的脾胃承担过重的负担,而停产。属脾的音阶: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最佳欣賞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4.肺——五脏中的宰相
肺在身体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携带的氧气都要通过肺对外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也正因为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所以污染的空气、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你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属肺的音阶: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最佳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5.肾——五脏中的作强之官
肾在身体的五脏之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他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长此以往,肾中的能量总的来讲还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属肾的音阶: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四、结语
4.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篇四
单项选择题
(一)民风民俗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
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 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 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A.浴兰节B.女儿节C.地腊D.中天节 6.三冥节指的是()
A.鬼节 五月节 下元节B.清明节 中元节 下元节 C.鬼节 端午节 中元节D.重阳节 冥节 下元节 7.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恒景B.后羿C.王维D.张衡
8.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A.多子B.多福C.多寿D.多财
9.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的风俗。A.菊花酒B.雄黄酒C.葡萄酒D.黄酒 10.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年初一,不吃稀”的意思()
A.为了过好年B.为转变贫穷命运C.为避免下一年犯糊涂D.祈求来年新气象 12.清明、中元、寒衣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扫墓在()已成习俗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13.新娘出嫁时蒙上红盖头,最早的原因是()
A.碍于兄妹身份B.红色彰显喜庆C.用于比魔驱邪D.遮挡新娘羞涩 14.妈祖是中国海洋的保护神,对她的崇拜始于()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二)民间艺术
1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
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 17.全部是浙江省的瓷窑是()A.瓯窑余杭窑婺州窑龙泉窑 B.武义窑龙泉窑余杭窑临汝窑 C.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德化窑D.余杭窑龙泉窑临汝窑德清窑
(三)中华地理
18.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1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
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
21.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 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
2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
2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置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
25.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
A.朱思本的《舆地图》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 C.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D.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
26.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A.山南水北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
(四)汉子汉语 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2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
2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3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A.60--70岁
B.70—80岁C.80---100岁D.100岁以上
31、“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 32.“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
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 3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34.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A.摘下B.收起C.放倒D.转移
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孔子B.老C.孟子D.荀子 36.“三折肱而成良医”,其中的“三”并非是实际数目,下列何种不 是此用法?()
A.三思而行B.九死一生C.百炼成钢D.二八佳人
37.下列成语中,哪个不适应用来形容“美女”?()A.闭月羞花B.春花秋月C.沉鱼落雁D.国色天香
3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是哪位人物的名言?()A.陈廷焯B.苏轼C.葛洪D.杜甫
39.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A.陶文B.甲骨文C.简牍文D.金文
40.“一丝不苟”中的“丝”的含义是()。A.计量单位B.丝线C.丝绸D.发丝
41.“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典出()A.《论语》B.《汉书》C.《礼记》D.《左传》 42.“登堂入室”中从“登堂”到“入室()A.技术水平更加精进B.技术水平略有精进 C.技术水平更加退步D.技术水平没有变化
43.海外华人虽人居海外,但忠贞赤忱,称“海外赤子”源于()A.《诗经》B.《礼记》C.汉书D.《道德经》
(五)中国文学 44.《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吴B.贾C.王D.史
45.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A.崔驷B.崔瑗C.崔醒D.崔寰
4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
47.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A.《初刻拍案惊奇》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D.《西厢记》 48.七月七日长生殿()
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 49.王维擅长的诗体是()
A.咏物诗B.咏景诗C.山水田园诗D.叙事诗 50.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 5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 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
52.下列作品不是“临川四梦”的是()A.《牡丹亭》B.《紫钗记》 C.《金瓶梅》D.《邯郸梦》
53.以下哪个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
54.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哪里()A.诗经B.元曲C.乐府D.宋词 55.“四书”指的是()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论语》《孟子》《春秋》《中庸》 C.《论语》《孟子》《大学》《尚书》 D.《论语》《孟子》《大学》《礼记》
56.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A.《史记》B.《国语》C.《论语》D.《左传》
57.被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以下 哪一位东汉末年的诗人()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蔡文姬
58.“一门三文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是指()A.曹操、曹植、曹丕B.苏洵、苏轼、苏澈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苟鹤
59.《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包括风、雅、颂三 个部分,它创造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对我国的诗歌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诗经》的许多名篇佳句传唱千古。其中,首篇《关雎》 就有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C.风雨如晦,鸡鸣不已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六)历史文化
60.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61.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8 B.10 C.12 D.14 62.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A.西施B.杨贵妃C.貂禅D.王昭君
63.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 6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拒绝收礼B.劝人投案.C 替人投案D.向人发誓 65.“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
66.下列哪位词人生活于两汉之交?()A.李煜B.苏轼C.李清照D.苏轼 67.“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曹操B.老子关羽C.孔子刘备D.孔子关羽 68.“小李杜”指()
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 6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A.清B.元C.唐D.宋
70.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A.顺治帝册封五世**B.康熙帝册封五世**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71.“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 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浙皖起义B.黄花岗起义C.萍浏醴起义D.镇南关起义 72.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典籍是()A.左传B.旧唐书C.清史稿D.明史 73.《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纪传体通史B.编年史C.国别史D.编年体通史 74.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的眼光看问题。A.生病发展B.排恶从善C.以悲为乐D.绝对差异 75.称中华民族为“华夏子孙”是因为()
A.炎帝的作用B.黄帝的作用C.禹帝的作用D.秦始皇的作用
76.我国的哪个民族,由13 世纪进入今甘肃临夏东乡地区的蒙古人 与周围回、汉人长期共处发展形成的()A.东乡族B.土家族C.维吾尔族D.满族
77.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78.我国宋元时期很多私印独具艺术性,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以下面哪两种字体入印,是后世印章范体?()
A.隶书、楷书B.草书、宋书C.篆书、草书D.行书、楷书 79.导致“洛阳纸贵”的是汉赋()A.班固《两都赋》B.张衡《两京赋》 C.杨雄《河东赋》D.左思《三都赋》 80.“二十四史”中写的最好的四部是()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史记》《汉书》《晋书》《三国志》 C.《史记》《汉书》《后汉书》《宋史》 D.《史记》《汉书》《宋史》《明史》
81.类书编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三国时期魏国的《皇 览》是最早的类书。我国古代编纂的类书中,规模最大的是()。A.《艺文类聚》B.《太平御览》 C.《古今图书集成》D.《永乐大典》 82.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3.被称为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A.敦煌莫高窟B.洛阳龙门石窟 C.大同云冈石窟D.天水麦积山石窟 84.号称“清代校勘第一人”的是()。A.纪昀B.阮元C.顾广圻D.张之洞
85.台湾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面对列强对台湾的侵略,近代爱国诗人()写下了《台湾行》:“我高我祖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银无万数。成败利钝无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百代流求在我手,万众一心谁敢侮。”表明了誓死保卫台湾的决心。
A.王国维B.陈寅恪C.黄遵宪D.李鸿章
86.“开辟荆莽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记述的重大事件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康熙统一台湾 C.刘铭传保卫台湾D.刘永福坚守台湾
87.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中华大典》 88.“汤武革命”包含了武王伐纣和商汤伐桀,“革命”的意思是()A.新的生产方式取代旧的生产方式B.朝代变更是天命 C.新的政治制度取代旧的政治制度 D.通过暴力而不是和平的方式实现变革
(七)地域文化
89.苗族的传统乐器是()A.笙B.笛C.萧D.芦笙
90.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丰收年景的6—9 月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 天D.端午前3 天
91.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5 个B.6 个C.7 个D.8 个
92.傣族建造竹筒楼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个原因?()A.防蛇B.防热C.防潮D.防洪 93.抛绣球选夫婿最早源于()
A.贵州苗族B.广西壮族C.宁夏回族D.台湾高山族
(八)中国建筑
94.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A.黄色B.紫色C.红色D.蓝色
95.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的重要特征是采用()A.木构架结构B.砖木结构C.砖石结构D.土木结构 96.一个中国建筑由多个庭院组成,原因不是()A.长幼有序B.内外有别C.曲径幽深D.宗教礼法体现
97.中国古代具有表彰、纪念、导向或标志作用的建筑,不称作()A.台榭B.华表C.牌坊D.牌楼 98.不属于苏州四大名园的是()
A.寄畅园B.沧浪亭C.狮子林D.拙政园
(九)琴棋书画
99.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 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00.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 象?()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101.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A.宣纸B.湖笔C.徽墨D.河砚
102.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03.中国书画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典型表现。A.虚短实长B.虚实相济C.心物对应D.虚实相抑 104.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注重线的作用B.注重的光的作用 C.注重色的作用D.重视材料的运用
105.茶的饮用历史在我国相当悠久,唐代陆羽的()一书,较早地考察 和记述了茶的起源、产地、饮用方法。
A.《茶论》B.《茶说》C.《茶经》D.《茶记》 106.“瘦金体”由()所创的书法字体。A.宋徽宗B.柳公权C.蔡京D.颜真卿 107.“天下第一行书”书法作品是()
A.黄庭坚《松风阁诗》B.苏轼《黄州寒诗帖》 C.颜真卿《祭侄文稿》D.王羲之《兰亭序》
(十)宗教哲学
108.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
109.分析思维B.感性思维C.知性思维D.理性思维 2.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A.殷商B.宋明C.先秦D.近代
110.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B.分化为大、小乘 C.融合儒道思想D.自我完善
111.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惊胜怒B、恐胜喜C、怒胜思D、喜胜忧 112.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是()A 酒色财气B 地水火风C 金木水火D 食色酒茶
113.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A.道、经、师B.道、法、师C.佛、经、师D.道、经、僧
114.《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被誉为“六经之首”, 对哺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涵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下列哪个句子出自《周易》?()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C.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
115.《道德经》是我国先秦一部重要的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所撰写,是()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1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 117.在下列宗教中,起源于中国本土的是()。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11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格言出自()。A.《资治通鉴》B.《论语》C.《荀子》D.《史记》 119.“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语出自()。A.孔子B.宋太祖C.唐太宗D.乾隆 120.土生土长的道教最早产生于()A.西周B.春秋C.西汉D.东汉
(十一)吃穿器物
121.古代发面食物中只有蒸饼,“馒头”指当时的()A.形似馒头的蒸饼B.普通蒸饼 C.含有肉馅的蒸饼D.不带馅的卷子 122.古有“出门饺子回家面”,不是吃饺子原因的是()A.吃了饺子不想家B.饺子在传统饮食中具有地位较高 C.谐音“交子”,交好运,交朋友 D.面皮包馅,早日归来,一家团圆 123.冰糖葫芦出现在()时期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124.在古代,衣服有贵贱之分,不用来划分等级的是()A.款式B.颜色C.纹饰D.材质
125.中山装被定为国服,是在()
A.1923 年B.1924 年C.1930 年D.1946 年
126.旧时有给孩子做虎头靴的习俗,其寓意不是()A.保性命B.避邪免灾C.平安成人D.美观威风
127.古代用来洗涤衣服污垢的物品最早出现在()A.春秋B.战国C.先秦D.秦国
(十二)诸子百家 128.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A.士可忍,孰不可忍B.是可忍,孰不可忍
C.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9.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A.《礼记》B.《中庸》C.《周易》D.《春秋》 130.下列哪一句不是大学中句子()
A.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失后,则近道矣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C.是故君子不用其极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1.战国时期的墨家和名家提出的理论,标志中国曾出现()A.形式逻辑B.辩证逻辑C.化理学D.自然哲学 132.先秦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展期,诸子百家的多部经典产生在这一时期,下列经典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A.《孟子》B.《荀子》C.《孙子》D.《三国志》 133.“名不正则言不顺”是()的思想。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十三)中医美食
134.下列不属于中医的“五术”的是()A.山B.医C.命D.坤
135.下列不属于八大菜系的是()
A.山东菜系B.四川菜系C.赣菜系D.湘菜系
136.人体器官中的肾脏是构成人体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列四种中药里对肾脏有好处的是()
A.人参B.陈皮C.桑椹D.陈皮
137.人体周身有很多穴位,并各司其职。其中“足三里”主胃。在小腿的当犊鼻下3 寸。具体位置在小腿的()
A.内后侧B.外前侧C.外后侧D.内前侧
138.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下列医药著作中不是这个时期的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千金要方》 139.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D.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140.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精”是指()
A.先天之精B.水谷之精C.气、血、津、液D.肾中所藏之精 141 请问,我国中医外伤科始于以下哪个朝代?()A.商代B.周代C.秦代D.汉代 142.著有医学巨著《千金方》,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
A.孙思邈B.华佗C.李时珍D 张仲景
143.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的著作()中记载有“人工呼吸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景岳全书》B.《脉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 144.提出和确立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的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
(十四)思想科学 145.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A.圭表B.漏刻C.日影D.漏壶 146.地动仪发明于哪个朝代()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
147..简车在我国的哪个朝代就开始使用了?()A.汉代B.唐代C.宋代D 秦代 148.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
A.《灵宪》B.《甘石星经》C.《授时历》D.《大衍历》 149.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方》D.《抱朴子》
150.西汉时期,我国的数学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当时的()一书中,就出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有关“勾股定理”的描述,比西方早了大约500 年。A.《国语》B.《韩非子》C.《周髀算经》D.《左传》
151.东汉时期的()一书总结了周秦至汉代的数学成就,其中包括有关面积、体积、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这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A.《论衡》B.《九章算术》C.《人物志》D.《说文解字》
152.贾思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农学家,他完成了()一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水经注》D.《世说新语》 153.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所著的《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从中我们得知中国最早使用石油。A.郦道元B.徐霞客C.裴秀D.祖冲之
154.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完成于17 世纪30 年代的《天工开物》。它的作者是()。A.徐霞客B.沈括C.郦道元D.宋应星
155.清代雍正年间用铜活字印刷(),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A.《四库全书》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大藏经》D.《古今图书集成》
156.魏源是中国近代较早接触西方思想的思想家,由他编订了()。A.《四洲志》B.《海国图志》C.《瀛环志略》D.《盛世危言》 157.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这个概念的是()。A.沈括B.黄宗羲C.黄遵宪D.邹韬奋 158.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是()A.算盘B.计算器C.算筹D.结绳
159.“心学”格外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性体验,心学大师是()A.孟子B.周敦颐C.朱熹D.王明阳
160.不在明末三大思想家范围的是()A.顾炎武B.黄宗羲C.王明阳D.王夫之
161.“五四时期”喊出“打倒孔家店”的是()A.陈独秀《新青年》B.易白沙《孔子评议》 C.吴虞《吴虞文录》D.鲁迅《狂人日记》 16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 16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164.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A.仁者爱人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D.大一统
(十五)神话传说 165.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A《牛郎织女》B《孟江女》C《白蛇传》D《山海经》 166.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祖神,传说最早见于()A.战国时期B 汉朝时期C.三国时期D.晋朝时期 167.对唐僧取经中的“西天”表述不正确的是()A.喜乐清净平等的世界B.人得道成佛的地方 C.西方佛教圣地印度D.西方遥远的天边
168.《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是对我国女尊男卑氏族的记述,地点在()A.四川甘孜B.云南纳西C.山西岭南D.罗马西南部
(十六)中国戏曲
169.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A.雅乐B.燕乐C.清商乐D.蜀乐
170.微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A.湘剧B.京剧C.豫剧D.川剧
171.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A.蛇B.凤C.龙D.虎
172、下列乐器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的是()A.号钟B.编钟C.绕梁D.焦尾 173.粤剧共有多少行当?()A.十六B.十五C.十八D.十九
174.下列哪个乐曲不是十大古代名曲之一()
A.《高山流水》B.《阳春映雪》C.《梅花三弄》D.《汉宫秋月》 175.京韵大鼓属于()说唱音乐。
A.弹词类B.道情类C.鼓词类D.牌子曲类
176.我国戏曲音乐唱腔中的梆子腔产生于我国()省。A.陕西B.山西C.河北D.河南
177.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 哪个朝代()
A.宋朝B.元朝C.唐朝D.清朝
178.《韩厥守宫》是哪一出戏的片段()
A.《搜书院》B.《汉宫秋》C.《赵氏孤儿》D.《玉堂春》 179.戏曲《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A.民间传说B.水浒传C.三国演义D.传奇小说 180.传统戏《八大锤》取材于()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说岳全传》D.《杨家将》 181.戏剧中的“戏胆”是指()
A.主要角色或者关键性情节B.贯穿性道具或贯穿动作 C.演员的精彩表演D.反应中心的情节和语言 182.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A.生B.末C.净D.丑
183.京剧表演的艺术形式或艺术手段主要是()A.唱、念、做、打B.说、学、逗、唱 C.吹、拉、弹、唱D.做、唱、逗、学 184.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A.花旦B.小生C.老旦D.青衣
(十七)礼仪法制
185.六礼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B.冠婚丧祭饮酒相见 C.冠婚丧祭乡饮酒再见D.冠婚丧拜乡饮酒相见 186.古代男子成年时行“冠礼”,成年是指()A.14 岁B.16 岁C.18 岁D.20 岁
187.《礼记》中“男女授受不亲”在现实中有明确的规定,下列不于一项是()A.兄妹长到7 岁便不能一起吃饭睡觉 B.无亲属关系的男女不能有身体接触 C.一家成年男女不能坐在一起
D.一家成年男女走路遇到时要相互回避
188.古代把媒人称为“伐柯人”最早源自()A.《周礼》B.《礼记》C.《诗经》D.《汉书》
189.用筷子用很多禁忌,下列那一项不属禁忌内容()A.将筷子直插在饭碗中B.吃饭时咬筷子
C.使用长短不一的筷子D.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答案
(一)民风民俗
1. B 2.B 3.C 4.C 5.D 6.B 7.A 8.A 9.A10.D 11.A12.A 13.A14.C
(二)民间艺术 15. A 16.B 17.A
(三)中华地理 C 19 B 20.A 21.B 22.A 23 A 24 D 25 A 26.B
(四)汉子汉语
27.C28.B29.A 30.C31.A32.A33.C34.C35.A 36.D37.B38.A39.B40.D 41.D42.A43.D
(五)中国文学
44.A45.C46.B47.D48.C49.C50.A 51.D52.C53.D 54.C55.A56.C57.C 58.B59.D
(六)历史文化 60.C 61B62.B 63.A64.A 65.A66.C 67.D68.C69.B70.C71.A72.C73.A74.A75.C76.A77.A78.A79.D80.A81.D82.B84.C85.C86.A87.A88.D
(七)地域文化 89.D90A91A92.D93.B
(八)中国建筑
94.C95.A96.C97.A98.A
(九)琴棋书画
99.D100.A101.D102.A103.B104.A105.C106.A107.D
(十)宗教哲学
108.D109.B110.C111.A112.B 113.A114.A115.C116.B117.B118.A119.C 120.D
(十一)吃穿器物
121.C122.A123.D124.A125.A126.D127.C
(十二)诸子百家
128.D129.B130.C131.A132.D133.A
(十三)中医美食
134.D135.C136.C137.B138.D139.A140.D141.B142.A143.C144.A
(十四)思想科学
145.B146.B147.B148.B149.A150.C151.B152.A153.A154.D155.D156.B157.C158.C159.D160.C161.C162.A163.C164.C
(十五)神话传说
165.D 166.C167.D168.A(十六)中国戏曲 169.B170.B171.C172、B173.C174.D175.A176.A177.C178.C179.C180.C181.A182.C183.A184.A(十七)礼仪法制
5.中国传统节日知识清单 篇五
时间
风俗 相关诗句
1.除夕 大年三十 吃年夜饭,守岁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2.春节 正月初一 贴春联,年画、放鞭炮、拜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 正月十五 吃元宵、猜灯谜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4.清明 4.4~4.6 扫墓,踏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
5.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 赛龙舟 挂菖蒲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6.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拜织女,穿针乞巧 天阶月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7.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祭鬼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孟兰古意存。
8.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 插茱萸 饮酒赏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0.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小试牛刀:
1.下面诗句直接或间接地写到了我国的四个传统节日,按节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A.②③①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①③④
(2006年陕西省)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来。①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中国法定节假日一览表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6.中国传统音乐知识点 篇六
【摘要】作为西方乐器,钢琴传入中国比较早,经过不断发展,钢琴主要同传统音乐相结合,构建独具中国特色音乐形式,这不仅具有西方音乐特点,还有中国传统音乐特点,为了能够实现钢琴与传统音乐融合,那么就需要对改编钢琴作品演奏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异同作了分析,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演奏特色,为呈现最佳的演奏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钢琴;改编;演奏;特色
作为特殊艺术形式,钢琴音乐同样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钢琴作品真正体现了其艺术价值,同作品演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这也就是“二度创作”、“再创作”。为了能够优化钢琴作品艺术表现的效果,就需要对钢琴音乐进行研究,将传统音乐和钢琴相结合,创设独具民族风情音乐作品。中华民族音乐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类型音乐形式的音乐色彩也具有非常大的差异,中国音乐的特征促使中国钢琴演奏包含西方钢琴作品所不包含民族特性,中国钢琴音乐内涵比较丰富,涉及题材也比较广泛,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从目前来看,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曲已经获得国内外肯定,例如《百鸟朝凤》《夕阳箫鼓》等等,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代表,流行于国际乐坛,将西方代表钢琴与传统民族乐器相结合,具有特殊艺术性,为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演奏特色进行深入研究。
一、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异同
(一)中国传统音乐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是清朝以前音乐,属于本民族所固有风格与形态,同中华民族音乐审美特征相契合。中国传统音乐包含了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以及宗教音乐,传统音乐主体为民间音乐。作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文化成为了人类文化史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适应人类与社会发展要求,还同风俗习惯、社会历史背景等密切联系,社会功能性比较强,具有历史特征、时代特征、地方差异性、教育审美功能等等。
(二)西方音乐特点
结合西方音乐发展史,西方音乐演变经历非常漫长过程,直接影响西方音乐,特别是浪漫主义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古典主义时期,其中代表为莫扎特、巴赫等,音乐作品要求非常严格,诸如终止式、曲式结构等等。古典主义也就是“理性的时代”,由此可见,西方音乐对原则与理性的执着。
(三)中西方的音乐差异
通过对比中国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西方文化比较。从目前理解来看,专业音乐文化主要是全盘西化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中国代表性音乐文化为中国民间音乐。中国音乐主要是民间音乐,西方音乐代表则是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专业性音乐,实际上,对比对象上就存在着非常大差异。中国的传统音乐给予欣赏者更好视觉体验,属于线性音乐,律动感以及流动性非常强,同西方结构严谨线条具有非常非常大的差异。线性音乐凭借着蜿蜒流动线条营造出富有韵味与美感音乐。音乐和音乐之间想通,没有国界界定,这就使得中国作曲家能够借助西方乐器创设出具有中国韵味音乐作品。
二、中国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的演奏特色
所谓“特色”,实际上就是不同于其他东西,是个人特有的。目前,社会广泛流传了钢琴改编曲,或者是借助大众较为喜爱旋律改编。非钢琴作品改编成了钢琴作品,那么需要结合钢琴演奏方式改变。传统音乐主要采取五声调式,中国传统音乐改变的作品弹奏过程中,需要联系相邻手指来弹奏小三度五声音节,通过隔指弹奏方式促使改变钢琴作品弹奏更加轻松、更加自如。例如中国传统乐器演奏都具有独特技法,诸如,古筝、笛子等等,在装饰音弹奏过程中也着重模仿。
(一)音色和触键
音色实际上就是音乐色彩。演奏者的触键力度决定了钢琴音色。所谓钢琴,实际上就是强弱变化乐器。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着重表达所演奏作品音色。以《彩云追月》为例,根据中国传统的器乐合奏为基础改编,包含了民族器乐的音色模仿以及演奏效果模仿,在弹奏过程中并不只是简单追求钢琴音色效果,还需要对民族器乐演奏特色进行模仿。《彩云追月》描绘了夜晚的云和月之间交相辉映场景,体验夜晚宁静,也就是月光朦胧下相对平静场景,体现“云追月”动感。乐曲第1个小节是跳音,就是对打击乐器演奏技法的模仿,音色更加明朗和清晰。第2小节左右手来交替长琶音,模仿出流水效果,那么就需要弱化钢琴的颗粒性特点,对钢琴触键存在要求。钢琴弹奏过程中,需要贴着键盘进行演奏,还需要注意到左手和右手连贯性,营造行云流水一般琶音。第5节和第6节则是对乐器和乐器间应和进行模仿,属于动态过程,那么就需要关注两个小节之间音色变化,从弱到强,触键高度与触键力度都需要进行变化。
(二)踏板
“钢琴的灵魂”是踏板,由此可见,踏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合理运用踏板能够更好诠释钢琴。踏板能够保持连音连奏,增强乐句连贯性,促使所演奏的乐句渐弱、渐强,正确认识力度变化,并且能够对比力度。踏板基本有两种运用方法,分别为同音踏板与音后踏板。若是用好踏板能够弥补弹奏瑕疵。以《彩云追月》为例,改编成钢琴作品后,结合乐句、乐段等踩踏板,不能够乱踩,对歌曲旋律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彩云追月》中切分节奏比较多,若一直保持踩踏板状态,那么无法对节奏感进行切分,旋律清晰度与旋律朦胧感造成了破坏。钢琴踏板有三个,其中右边制音踏板最为常用,踩制音的踏板则是包含四种。第1小节采取同音踏板,踩四分之一踏板体现弱、轻盈音色效果。后面小节是采取音后踏板;第2小节是连串琶音,踏板也是以弱到强的规律,颤音时则需要渐渐松开踏板,但是需要做好手与脚之间配合,这样能够发出更加干净声音。在演奏技术中,运用踏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踏板技术能够完善弹奏技术,实现美的.创作。
(三)速度
中国的传统器乐作品的速度以散板为主,这也是民族风格特征,更加注重传达意境。在改编中国传统的器乐作品时,需要认识到这点。西方音乐所接触速度自由作品比较少,在作品演奏过程中也需要熟悉改编前版本,了解音乐作品背景以及所希望传达意境、表达画面等等,构建初步速度感。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改编为钢琴作品后弹奏旋律更加自由,并没有完全的按照节奏进行弹奏,全曲的弹奏旋律都比较自由,无法严格的根据节奏演奏,在处理节奏、处理速度等方面也类似钢琴演奏中“压缩处理”,将陕北信天游融入到钢琴曲中。在钢琴曲引子演奏过程中,可以选择左手右手连串方式弹奏琶音,由慢到快,到某个小节,需要放慢演奏节奏,弹奏出舒展、自由长颤音,体现陕北民歌的舒展、自由特色。
三、结语
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传统音乐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钢琴作为世界乐器之王,那么就需要转变心态,正确认识钢琴在中国的发展。传统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化的钢琴典范,究其原因,改编钢琴作品不仅能够满足东方人的音乐审美需求,还同西方人的音乐逻辑思维相契合。和声方面来看,乐曲曲调选择同西方的大调和小调差异五声音阶的曲调。作为中华民族的音乐精髓,五声民族调式属于西方古典音乐所不具备调式体系。同七声大小调式体系相比,五声民族调式比较为简洁、单纯与质朴,钢琴演奏旋律更加清新淡雅。中国的传统音乐作品具有非常深远的发展历史。从目前来看,中国传统的音乐作品改编钢琴曲已经具有一定音乐文化地位,那么就需要对作品文化内涵以及传达已经进行了解,进而能够更好地演奏传统音乐改编钢琴作品。
参考文献
7.融入品茶元素的中国传统音乐分析 篇七
1 品茶要求和程序
1.1 品茶要求
品茶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即水、茶具和环境。品茶并不等同于喝茶, 其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获取与满足。水和茶具是品茶的硬件基础, 环境是品茶的软性条件。茶人有一句非常知名的口头禅:“茶有各种树, 水有多种水, 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从这句话中不难得知, 水是品茶的首要条件, 在陆羽所著《茶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其水, 用山水上, 江水中, 井水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品茶时所用的水, 以山泉最好, 江水次之, 井水最差。分析这三种水的区别, 山泉来自于山中, 不仅奔腾流动, 而且吸取了大自然的精华, 可谓具有灵性。而江水恣意奔腾多浩瀚, 但是其中可能存在不净之物, 因此较之山水次之。而井水受困于井中, 是死水, 品茶最不适宜。而在唐庚所著《斗搽记》中也有记载:“水不问江井, 要之贵活。”这就是说品茶之水不一定非要严格区分江水还是井水, 重点在于水要活, 也就是流动的水。
在茶具方面, 在好水的基础上选择好的茶具, 是品茶必不可少的环节。正所谓“水为茶之母, 壶是茶之父。”若要得香茗, 上品差距是不可缺少的。选择茶具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即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因茶制宜。因地制宜是指在不同的地域, 人们的饮茶习惯是不一样的, 茶具选择需要符合地方风俗习惯。如在福建、广东等地, 其习惯以小杯啖乌龙茶, 以此可以烹茶四宝鉴赏茶韵。因人制宜是指针对不同的人群, 依照其身份地位、个人喜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茶具, 如文人墨客讲求雅致, 普通年轻人讲求方便, 老年人讲求浓郁, 这就需要选择不同的茶具。因茶制宜是指茶具选择要和茶的种类对应起来, 如花茶以透明壶冲泡, 再斟入杯中啖饮;龙井、银针等名优绿茶, 可用玻璃杯冲泡, 方显晶莹剔透之感。
在环境方面, 讲求意趣, 即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享受的高度, 通过品茶获得身心满足。如青山秀水、幽居雅室、小桥流水等都是非常适宜品茶的环境, 这需要结合茶品和品茶者的喜好选择。
1.2 品茶程序
品茶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中品茶者会对茶从表现到内里形成认识与共鸣。一般, 品茶可以分为审茶、观茶和品茶三个阶段。审茶就是在泡茶前先对茶叶进行辨识, 明确茶的品类, 据此确定泡茶应该用什么样的茶具, 用什么样的水温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品茶。观茶就是对茶叶的形色进行品鉴, 在冲泡之后, 茶叶会产生膨大, 恢复到自然状态, 尤其是一些高嫩度的茶叶, 在水中更是会形成亭亭玉立之感, 给人视觉上的愉悦感受。品茶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其既要嗅茶香, 也要品汤味。嗅茶香先是干嗅, 即对为冲泡的干茶叶进行嗅香。在冲泡之后茶香溢出, 此时可以闻香。闻香之后, 以食指和拇指握住杯沿, 中指托底, 三次细品茶水, 如此便完成整个品茶流程。
2 品茶与传统音乐的契合元素
品茶要求较多, 程序繁复, 但是其充满了艺术性和美学理念, 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不论是品茶过程对水、茶具和环境的具体要求, 还是品茶过程所包含的三个阶段, 都是传统文化的体现, 表现出了传统中国文化中信雅达的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本民族通过固有手段, 在固有形式基础上所创造了体现本民族固有文化形态的音乐形式, 其不仅包括了古代的名曲, 也包括了现代的一些作品。传统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主要是针对形式和风格而言, 并没有对时间做出太大的限制, 比如《渔舟唱晚》和《二泉映月》, 就是近代音乐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通过对传统音乐的形式和风格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 传统音乐在形式上较为固定, 不论是曲调节奏的变化, 还是其中技巧的处理, 都是通过一些固定形式和手段进行的, 这和品茶中固定的程序是相符合的, 固定的形式虽然可能导致其创新性发展受到阻碍, 但是在一定规则束缚之下, 可以绽放更加美艳的花朵, 尤其是近现代一些经典作品, 更是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同时, 传统音乐在风格上也实现了传承, 静、雅、思等特点非常显明。所谓静、雅、思, 是指传统音乐在风格上偏向安静, 不像其他音乐形式那样比较喧闹;而传统音乐往往比较雅致, 其中充满一些小情趣, 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思是指传统音乐中充满思维观念, 能够引导听众从中感受自我, 探寻一些高阶的话题。
对于品茶与传统音乐二者来说, 其在形式风格、内涵思想以及受众群体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契合性。首先, 在形式风格上, 二者都是沿袭传承多年的风格形式, 对其中精髓实现了继承。在传统音乐中融入品茶元素, 可以使二者的结合更加紧密, 产生强烈共鸣, 让听众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品茶所能获得的心理上的满足。在思想上, 二者都强调对程序和规则的遵守, 通过对不同元素的合理组合与搭配, 产生出奇特的效果。在品茶上, 就是对茶、水、茶具、环境以及人这五个要素进行巧妙组合, 营造出一种整体氛围, 使其彼此之间产生微妙的联系。而传统音乐则是将乐器、节奏、环境和人这四个基本要素巧妙组合起来, 在不同的环境下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给听众不一样的感受。在受众群体上, 品茶和传统音乐虽然经过了千年的传承, 但是始终都是流行于小部分人群之中, 并没有实现大范围流行。对比分析这两部分受众群体可以发现, 其表现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实现重叠, 甚至部分爱茶者, 也是传统音乐的喜好者。
3 传统音乐中品茶元素的渗透
在传统音乐中渗透品茶元素, 需要在对二者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 即要明确传统音乐的特点内涵, 也要明确品茶元素的关键要点, 如此才能实现二者的巧妙结合。从传统音乐上来说, 其可以分为乐器、节奏、环境和人这四个基本要素, 但是还存在内涵这一潜在要点。所以, 进行传统音乐创作时, 需要处处以品茶的思维进行。
首先, 三原则下融入品茶元素的传统音乐创作。品茶的三原则就是水、茶具和环境这三方面的基本要求。比如, 水要求是活水, 对应到传统音乐创作中, 可以看作是音乐节奏要灵活变动, 富有生命力;在茶具上, 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因茶制宜的基本条件。对应到传统音乐创作当中, 可以看作是乐器的选择需要贴合创作者的喜好、创作音乐形式以及所要表达思想内容等。比如在《二泉映月》中, 阿炳自身对二胡存在强烈的喜好, 故此选用了二胡作为创作乐器。同时, 其通过音乐对自身的遭遇进行诉说, 同时表达自己内心的强烈感受, 这和二胡所表现出的曲调特点是相符的, 因此用二胡创作《二泉映月》是最佳的选择, 如是通过其他乐器则很难达到这一效果。就好比花茶只有通过透明的玻璃茶壶, 才能让品茶者观赏到花茶之美, 若是将其置于紫砂壶中, 则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其次, 深层次思想的融合。在传统音乐创作中融入品茶元素, 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品茶中所包含的情感理念等融入到音乐当中。从两者的作用上来看, 其能够达到满足受众身心需求的功效。但是由于不同受众个体的身心需求存在一些差别, 因此从同样的音乐中可能得出不一样的感受。基于此, 就需要加强音乐创作中这种不一样感受的突出。在原本灵活多变的音乐形式下, 加品茶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 以突出这种变化。如品茶对环境存在不一样的需求, 不同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品茶思想是不一样的。因此, 针对这种环境与思想的变化, 在传统音乐创作中应当引入, 使音乐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表达出不一样的听觉感受。
最后, 以品茶由浅入深的流程融入音乐创作之中。品茶的流程是比较繁复的, 从嗅茶香开始, 需要经历闻香、品汤味、饮茶等多个环节。这些不同的细小环节, 正是由浅入深对茶进行深入认知的一个过程, 通过嗅香、品味这一系列活动, 品茶者能够从内而外地对茶形成深入认知。所以, 在传统音乐的创作之中, 也需要将品茶流程融入其中, 先以嗅香、闻香等等手段, 让听者对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有一个表面上的认知。然后再渗透品汤味, 对音乐内涵进行深层次表现, 最后突出高潮, 一浪三叠, 让听者有余音绕梁之感, 和创作者达成心理上的共鸣。
4 结束语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其和多方面的文化形成了有效结合, 以此创新出了多种音乐形式。品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形式, 其中所蕴藏的品茶元素, 对传统音乐的创作极具借鉴作用。因此, 在进行传统音乐的创作过程中, 可以从多个方面融入品茶元素, 使二者达成相互结合, 实现思想共鸣。
摘要:茶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元素, 其可入陋室, 可登大雅, 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彰显。在中国传统音乐之中, 不少音乐都融入了品茶元素, 使得两者在思想精神上引发共鸣, 奏出强音。融入了品茶元素的传统音乐, 其犹如煮茶的炉火, 遇风更劲;也好似炉上的茶水, 越发滚烫。文章对品茶要求和程序作了详尽介绍, 分析了其中与传统音乐相契合的元素, 再从传统音乐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两者的内在关联与相互渗透, 以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助推。
关键词:品茶元素,传统音乐,元素,关联,渗透
参考文献
[1]刘娜.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 2015 (6) :195-197.
[2]张静.古典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 2016 (2) :98-99.
[3]余悦.中国茶文化与生活“四艺”的体现[J].农业考古, 2012 (5) :95-108.
8.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物质形态 篇八
关键词:音乐结构 物质形态 音乐语言特色 中国传统曲式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040-02
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研究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众多学科中的重要一门,无论是从民族文化、历史渊源还是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它的形成都是一种必然结果。关于“结构”一词的解释,在不同学科领域的范围内,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其含义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对于音乐结构,王次炤教授的观点极具代表性的,他认为:音乐的结构从本质上来看,体现了一种音乐物质形态与音乐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这种逻辑关系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基础上的,这个物质基础就是音响,其中也包括音程、节奏、力度等基本要素以及传统作曲技巧等方面。而音乐的精神内涵即为音乐所表达的民族、时代、个人等审美方面的综合风格特点。
物质形态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是认知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前提。中国传统音乐的物质形态主要包括音乐语言特色、中国传统曲式、传统音乐与文学戏曲结构的关系、音乐发展手法等方面[2]。笔者本文主要将音乐语言特色和中国传统曲式两个主要内容作为切入点,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物质形态进行研究。
一、音乐语言特色
构成音乐的各种要素是音乐语言。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音乐各要素的使用也会有不同的侧重。中国传统音乐在各要素的使用上侧重于旋律特征、音色特征和节奏特征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特征都与中华民族的语言、声调和节奏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音色还与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和演唱演奏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旋律特征
旋律特征包括音阶、调式、音腔、音列等方面。音阶的形态最常见的有中国式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但是在使用中也会派生出六声音阶,不同七声音阶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能会产生八声性或九声性音阶等[3]。中国传统音乐在音阶形态上,与世界其他民族地区的音阶构成和使用方法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如中国的五声音阶是以两个相隔大二度的四度三音列(羽、宫、商+角、徵、羽),其中只含大二度、大三度各一个,不含半音。并且音节内的每一个音都能形成一种调式主音。
以中国的五声音阶为基础,如若将“宫、商、角、徵、羽”分别作为主音,可以构成宫、商、角、徵、羽这五种自然调式。而且,无论这些调式采用何种音阶,其音乐的共性在于均采用五声性风格。中国的七声调式也是围绕五声调式风格建立的,其中的偏音主要用于三种情况:
1.作为中国五声性旋律进行时的经过音;
2.作为强调语气和心情的色彩音;
3.作为转调的枢纽音。中国的六声音阶是由两个三声音列组合而成,而且六声音列中又含有两个大三度,所以先后含有两种不同的五声性宫音系统。因此,有人称六声音阶为“双宫调”,即指它的调性实际是游离的。
(二)音色特征
通过音色特征听者可以清楚的辨析出各个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特色,因此音色是民族音乐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4]。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色不仅丰富迷人,而且由于各民族、地区之间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与西方国家和民族相比,保留了众多民族特有的音色,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民族音乐音色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民族乐器根据质地不同,可以发出不同类型的音色,每类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也可以发出多种音色。中国器乐丰富的音色除在独奏中得到体现之外,也可以通过不同乐器的协调演奏来实现。所谓的“琴瑟和鸣”就反映了传统音乐相互辉映,以求达到和谐音色。
中国音乐的音色在旋律结构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通过演奏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技法和不同音色处理,使原来主要通过二维空间展示的单一线性旋律,变成更具特色的样式。这些丰富的变换,有时还使旋律陈述变成了“立体空间运动”。
(三)节奏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主要与本民族所长期使用语言的节奏有关,这一特点在叙述性的音乐中表现的最具代表性。此外,音乐节奏也与中国人的心理节奏有关。古代大量文人创作的音乐往往节奏都会比较潇洒不羁,而山歌等节奏较为自由,这与生活在农牧生活下的松散节奏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中国在各个时期也陆续汲取外来音乐节奏的詞汇,不断丰富本民族的音乐语言。
中国音乐中既有节奏节拍随意的音乐,也会有比较注重节奏节拍的音乐。后者绝大多数为合奏性音乐和舞蹈性音乐。中国传统音乐节拍呈多样化局面,主要包括原生性自由节拍、与诗词舞蹈韵律相关的韵律性节拍、各种混合式节拍、等分数列节拍以及非等分数列节拍等。
二、中国传统曲式
(一)主导结构
中国传统音乐大部分是单声部音乐,它的主导结构主要反映为旋律、节奏和速度等方面,这一点与西方音乐对多声性功能的和声以及肢体的依赖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了腔式结构或音群结构、主题与曲牌结构、速度布局与板式结构等。
腔式结构最先出现在民间歌曲中,如“二声腔”“三声腔”歌曲等。音群结构指的是乐曲通过某些“核心音调”来完成整体贯穿,这些核心音调相对于主体或曲牌会小很多,往往以三两个音甚至单个音为起点,再通过铺陈、“续麻”、展衍或变形处理等方式对乐曲进行整体的组织或贯穿[7]。
中国传统音乐中关于主题的概念和用法也与西方不同,它主要是指比较流行的小调、民歌等现成歌调或经典曲牌等。这种现成的、结构完整的独立音乐实体,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主导结构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作为器乐曲或声乐自由展衍或反复变奏的依据;2.作为对比联合的实体,以实现与其他曲牌或主题的对比联合或循环交替等。
nlc202309081629
速度布局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是一种重要的宏观结构,如“散-慢-中-快-散”的结构。在现存的包括在各少数民族的大型歌舞套曲在内的许多套曲中,类似的布局也很普通。板式结构,并不仅限于戏曲说唱,也泛指其他通过板式节奏组织的音乐。同时也存在由多种特定板式结构或特定节奏组成的音乐,如藏族的“车加”(车加,一种藏族固定节奏的对歌)。
(二)主要曲式
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结构类型包括单体结构、变体结构、循环结构、对比联体结构以及混合自由结构等。从曲式角度看结构类型,可分为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和单三部曲式[8]。超过三部结构的曲式属于多部曲式,主要是联曲、集曲性套曲以及不同主题或曲牌交替为特征的循环曲式和以单独主题或曲牌为基础的变奏曲式等。由于中国传统音乐并不强调曲式的规范,所以还有很多带有混合曲式和自由曲式特征的乐曲。
一部曲式为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最小曲式单位,用于表达单一情绪和形象。中国传统音乐与以两句式乐段为主的西方单一部曲式不同,我们不仅有大量呼应式、问答式或上下句式结构的单一部曲式,这些都是两句结构的乐段形态。与此同时,还有大量“起承转合”的四句式乐段,如江南民歌《四季调》,这与中国文学的陈述逻辑习惯相通。
单二部曲式是指音乐分为两个阶段表现或两个层次陈述,其中每一个阶段或者层次的结构规模均相当于单一部曲式。中国传统音乐中,其重要性远不及变奏曲或单一曲式等其他曲式。作为独立音乐作品,单二部曲式有时候会出现在为上下阕结构的词谱曲的文人音乐中,有时也会出现在民间,其中还包括两个曲牌的联合。
单三部曲式的音乐分为三个阶段陈述,其中每一个阶段相当于单一部曲式。具体又可细分为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和再现单三部曲式两种。前者三段音乐为“ABC”结构,后者则在第三段再现第一段音乐形成“ABA”的结构形态。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观念中,通常認为音乐是一种流动的过程,从而可以在结束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完全没有必要回到开始,因此相对于再现单三部曲式来说,无再现的单三曲式更加常见。中国传统音乐的单三部曲式主要有两方面特点,注重渐变性和展衍性以及结构相对封闭稳定。
另外还有一种套曲曲式,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其概念十分宽泛。无论是锣鼓吹打、乐器独奏、合奏、歌舞还是戏曲唱腔或宗教仪式音乐等,凡是由多段音乐组合成套的,都可以称之为套曲。其中可包含有联曲性、变奏性、循环性以及各种混合性的多段音乐套曲。有的套曲还包括有多个文学小标题作为文学结构思路,串联成套。关于套曲的另一类概念是以器乐进行分类的,常见的有北方的《弦索十三套》或各地民间的锣鼓套曲等。
三、结语
在人类长期的历史进程里音乐始终贯穿其中,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由于其风貌地域、风俗习惯、表达方式、历史文化等各有不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10]。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音乐文化,世界上只要有不同的民族存在,就会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音乐一直长期处于自生自灭和师徒传承的状态,所以其音乐就呈现出自由化和多样化的形态,因此也形成了丰富的音乐结构。
参考文献:
[1]秦序.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02):1-19.
[2]王琛.简析刘德海琵琶作品《滴水观音》[J].大众文艺,2014,(19):139-140.
[3]徐懿.五声音阶对西方钢琴作品风格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3,(10):1-3.
[4]郑英.谈扬琴演奏音色表现[J].大陆桥视野,2012,(06):68.
[5]朱玉江.音乐人类学理念对我国世界音乐教育的启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1): 33-36.
[6]宋玲.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的节奏因素[J].歌海,2012,(01):48-50.
[7]李国顺.中西方传统音乐结构之差异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97-100.
[8]杨立军.原生态民歌与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之差异[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6,(01):59-63.
[9]左佳.心随风动赏新声——高为杰民乐室内乐《风声》音乐分析[J].乐府新声,2011,(01): 5-9.
[10]郭燕.漫谈音乐艺术[J].魅力中国,2010,(22):189.
【中国传统音乐知识点】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试题11-03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策划书08-16
中国传统家宴10-31
中国传统婚礼仪式10-26
中国传统励志警句10-26
中国传统插花教案10-28
领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06-30
中国传统节日食俗07-05
中国传统文化小学07-10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课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