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2024-07-07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精选8篇)

1.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篇一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姓名:周文锋

学号:2011211098

摘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多元统计分析理论为基础,采取因子分析法,运用SAS软件,来研究2012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因子得分进行排序,发现南北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差距,由此作出综合评价,进而为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结构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南北差距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国家在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增进农村消费便利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2014年公布的“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而历届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多个关于三农问题的议案,可见国家一直特别关注农村问题。而消费结构的变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富裕程度,尤其对农村更能说明其进步的情况。因此,本文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依据,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截面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综合探讨,这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我国的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作了很多分析,总结来说,大致从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这两方面或文字性分析或统计方法研究或计量建模探讨,比如孙艳玲对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所做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国斌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因素所做的回归分析等等。本文先进行我国各地区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因子提取及因子得分排序,以反映这31个地区农村消费质量的特征,将结果与实际结合,来综合评价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二、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

考虑到各指标间并不是独立的,此外中国地域辽阔省份较多,因此统计数据繁多且关系复杂,要利用此数据对消费结构进行有效分析,基于消除相关性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方法。而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以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也就是从一些有错综复杂关系的经济现象中找出少数几个主要因子,每一个主要因子就代表反映经济变量间相互依赖的一种经济作用,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可以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综上考虑,用因子分析来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它可以有效地处理31个省市的大量数据,更加清晰深入的说明我国当今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状况。

由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关于我国31个地区2012年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

8个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数据。各支出方面分别如下:X1(食品)、X2(衣着)、X3(居住)、X4(家庭设备及用品)、X5(交通通讯)、X6(文教娱乐)、X7(医疗保健)、X8(其他)。

表一:我国31个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表(单位:元)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x1 x2

x3

x4

x5 1398.8 604.33 625.99 912.25 668.71 699.03 611.34

x6

x7 760.41 543.75 490.25 588.87 548.77 840.52 727.02

x8 228.4 156.77 149.75 157.42 176.23 204.15 167.67 232.74 251.11 144 193.13 105.59 120.21 146.21 169.68 136.56 232.66 108.84 155.2 85.98 101.9 84.3 66.22 90.52 136.37 100.42 121.62 172.21 110.21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944.76 947.97 3019.86 780.72 1817 396.58 1859.98 501.77 2379.76 481.75 2299.99 517.86 2268.76 478.74 2164.94 544.64 4847.59 704.43 3049.11 610.7 3947.31 751.58 2180.8 331.94 3403.46 471.44 2232.83 264.96 2321.46 454.75 1701.75 424.12 2154.01 316.41 2574.81 317.99 3658.66 319.46 2085.63 156.47 2410.07 178.86 2216.15 380.18 2514.16 338.52 1740.58 226.81 2080.61 241.07 1592 1520.1 1648.6 372.62 332.72 303.14

2199.75 773.55 1263.51 451.3 1137.31 349.9 1142.14 298.29 1078.97 268.98 979.77 836.77 754.72

250.52 251.93 229.66

1152.67 1125.25 336.17 358.49 498.02 513.97 556.56 606.26 518.04

1066.27 766.08

1834.07 646.13 1493.21 532.95 1950.08 604.41 1139.78 346.9 1165.78 426.7 1030.18 278.31 1399.9 1060.7

405.75 361.63

1704.83 952.1 1499.95 902.23 516.6 794.98 494.46 937.55 525.11 496.1 481.58 760.07 453.01 435.58 489.31 463.94 371.35 470.19 363.95 503.34 436.03 683.73 620.79 646.42

385.92 565.83 342.7 500.98 343.83 394.63 400.22 466.63 270.24 253.97 394.23 329.29 226.44 289.22 40.86 445.47 327.3 283.28 373.36 261.74

1028.96 253.39 746.05 510.06 380.6 380.45 635.34 468.81 591.87 497.24 446.46 383.95 306.54 482.24 498.29 282.51 362.63 82.67 619.94 398.01 520.06 492.14 444.18

1311.05 1184.18 724.23

1206.16 397.86 1088.23 373.5 1196.1 1200.8 828.62 557.02 787.41 758.37 804.39 251.62 682.3

378.53 274.63 207.47 413.54 333.2 211.36 247 173.31 250.43

1258.06 298.69 1209.74 257.4 1033.17 304.95 1298.54 219.11 1858.62 404.47 1891.37 463.35 1891.1 429.95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

对上述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前两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7.13%,能够充分反应原变量信息,因此选取这两个公共因子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因子载

荷都在0.85以上,第二主因子载荷普遍偏小且有较多负值,这样对公共因子解释意义不明显,所以对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最大方差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图所示:

表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

指标 食物(x1)衣着(x2)居住(x3)家庭设备(x4)交通通讯(x5)文教娱乐(x6)医疗保健(x7)其他商品及服务(x8)

第一主因子(Factor1)

0.31002 0.86817 0.51620 0.51853 0.64179 0.75125 0.85310 0.67733 第二主因子(Factor2)

0.90191 0.37088 0.71229 0.77636 0.70290 0.58723 0.38472 0.61184

从表二可以看出,factor1在衣着,医疗保健,文教娱乐上有大于0.7的正载荷,结合实际该因子可以解释为发展富裕因子;factor2在食物,家庭设备,居住和交通通讯上有大于0.7的正载荷,可以理解为生存基本因子。

2个主因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从整体来看,发展富裕因子成为第一主因子,反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逐渐走向富裕的发展方向。由此看出,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支出的比重正在向衣着、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倾斜,说明农民生活早已满足最基本的吃与住,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向着多元的消费文化迈进。

进一步,由分析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令公共因子f3.5480183factor13.4223480factor2

6.9703663然后我们计算各地区因子得分并对其排序,结果如下:

表三:因子得分及排序

Ob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group 北京 上海 浙江 江苏 天津 福建 广东 山东 吉林 内蒙古 辽宁 黑龙江 湖北 山西

n 1 9 11 10 2 13 19 15 7 5 6 8 17 4 Factor1 2.53276 0.75513 0.70289 1.22681 1.64547-0.90643-1.35324 0.16319 1.50205 0.47255 0.66407 1.35466-0.24621 0.50691 Factor2 1.53741 2.60414 2.06215 0.86579-0.0766 1.41688 1.80451 0.16193-1.28681-0.39177-0.73043-1.50894 0.05798-0.75526 f

2.04406 1.66296 1.37027 1.04955 0.79996 0.23428 0.19717 0.16257 0.13276 0.04818-0.02061-0.05132-0.09686-0.112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宁夏 河北 湖南 安徽 陕西 河南 青海 新疆 四川 重庆 江西 广西 海南 甘肃 云南 贵州 西藏 30 3 18 12 27 16 29 31 23 22 14 20 21 28 25 24 26 0.32133 0.14116-0.78756-0.41678 0.38776 0.06968 0.01797-0.15271-0.68941-0.40314-1.04057-1.40832-1.4559-0.36473-1.10994-1.10807-1.02139-0.66918-0.48389 0.41883-0.00541-0.88042-0.59122-0.58884-0.53876-0.05876-0.37134 0.12549 0.35831 0.28714-0.91951-0.22387-0.51887-1.10067-0.165-0.16573-0.19524-0.2148-0.2349-0.25481-0.27997-0.34225-0.37977-0.38752-0.46805-0.54093-0.6001-0.63712-0.67489-0.81878-1.06031

表三的排序方式是根据综合因子的得分情况来排序的(我们可以稍微改变一下程序语句,便可得出按照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的得分的排序情况)。下表是各因子排名的前几名省份。

表四:因子排名的前几名省份 第一主因子

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江苏、上海、浙江、辽宁、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山东、河北、河南、青海等

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福建、江苏、湖南、广西、海南、山东、江西、湖北、安徽、四川、天津、云南、重庆等

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广东、山东、吉林、内蒙古、辽宁等 第二主因子

综合因子

下面是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的得分图:

三、综合评价及政策建议

表三因子得分结果和表五影响因素相关分析表明:

(1)从综合因子排名来看,前十与第一第二因子排名省份大部分相同,而这些省份多处于东部沿海地区,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是由东部较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所决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这些地区的农村居民在8个方面的消费普遍较高,其优良的地理优势和经济条件为农村居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但区别来看,第一主因子得分较高的大部分为北方省份,比如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青海以及东三省等地,说明北方一些省份的农村居民在衣着、医疗保险、文教娱乐等方面支出比重大一些,生活向着发展富裕方向迈进,消费结构向着多元化均衡发展。而第二主因子得分较高的大部分为南方省份,说明南方一些省份相比北方来说在基本的生存支出方面还有很大的比重,在衣着、文教娱乐、医疗保险等方面支出稍低,消费水平有待提高。

(2)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消费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增加时,短期内消费也增加。因此,就收入的角度分析,为提高南方省份的消费水平,政府可结合当地多山多水的自然因素,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果园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可加大乡镇企业的投资与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来增加农民收入。

(3)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它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显著。由于近几年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民迁移城市的情况,乡村人口逐渐减少。但因为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所以仍对农村的消费存在制约作用。因此,在农村应当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农民少生优生,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

(4)除了上述可量化因素以外,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说交通因素也影响着南北方农村消费水平,南方山区丘陵多,这成了制约南方农村经济的条件,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基础交通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快道路建设,进而加快物品流通,刺激农村消费,促进农民消费

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孙艳玲.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3(12):39-41.【4】宁自军.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11(23):11-14.【5】吴栋,李乐夫,李阳子近年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的研究综述—关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9(26):776-781.

2.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篇二

首先,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现明显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国际统计局网站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0年的每人每年162.2元上升至2012年的每人每年5908元, 上涨了约35倍, 年均涨幅为107.35%。如果按照年均13%的通货膨胀率计算, 除去物价影响以后, 年均实际居民消费率涨幅为94.35%。

其次,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据统计, 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67.7%。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标准划分, 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困, 处于40%~49%为小康, 低于30%为最富裕。由此可见,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 农村尚未大范围开始改革, 绝大多数农民处于贫困状态。此后除了1988年至1990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有过短暂的上升以外, 均呈现稳步下降的状态。而到了2012年,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至39.3%, 已经是标准的小康状态。从上述标准中我们看出, 目前我国农民消费水平已经稳定在小康状态 (40%~49%) , 并且消费水平每年都在提升。

第三,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结构简单来讲就是现实生活中各项基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 1980年我国开始有比较准确的农村消费结构数据, 经过计算处理可以得到, 当时农村居民消费中比重最大的是食品消费, 占到了所有消费的61.74%, 远超其余消费项。而如果将衣着服饰消费与食品消费相加, 这两项的比重高达74.06%, 已经占到农村居民消费的三分之二以上。而根据2012年的数据, 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已经降到39.3%, 衣着消费支出降到6.71%, 已经满足小康水平。可以得到结论, 伴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农村消费环境也在不断转好, 生存性消费比重下降, 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不断增加。这种趋势加速了农村消费结构的调整。其中值得关注的是, 农村居民的通信消费正在大幅增加, 由1980年的0.37%上升到2012年的11.5%。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下, 农村的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工作, 长期与家人相隔两地, 因而带来的通信支出增加。

第四, 农村居民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由于缺少1978年1979年的居民消费数据, 1980年可以计算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约为87.9%, 而这一数据到了1990年下降为85.1%, 2000年下降至74.1%, 之后一直稳定在75%左右。可以看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保守的状态中。

第五, 农村居民的消费意识开始建立。衣着支出重个性、讲时尚;家庭设备升级换代趋品质新潮;饮食消费从单纯的主食消费向多营养、多种类的副食品消费转化。近几年, 农村居民家电的普及率逐年提高, 各种新潮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农村居民家庭。此外, 花钱买健康成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新亮点。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材和滋补保健品已逐步进入普通农民家庭。

2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是农民收入、收入来源逐渐增加。收入无疑是影响消费的最关键因素。若是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建立函数关系式,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唯一因素, 且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133.6元上涨至2012年的7916.6元, 涨幅超过58倍。与此同时, 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在增加。据资料显示, 1978年, 我国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仅农业和牧业两个方面, 两种收入占到总收入的94%以上。而到了2012年, 农民收入来源已经由农业牧业扩展到工业、林业、渔业、建筑业等11个行业大类。其中, 农业收入占比增加, 达到59.63%。

二是农民收入不稳定, 农村社保体系不完善, 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依旧很高。尽管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 农民看天吃饭的情形有所改观, 但是依旧不能完全去除外在 (下转P158) (上接P130) 自然环境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国在2006年正式取消了农业税的征收, 并且近年来一直在增加农业补贴, 但是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因素依旧存在。加之农村社保体系不完善, 农民必须承担来自社会与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 因而必须为“生老病死”储存大量的资金。

三是传统因素依旧存在, 勤俭持家等观念影响农民进一步增加消费。尽管随着城乡交流的逐渐增加, 农村居民的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省吃俭用, 勤俭节约, 甚至“养儿防老, 积谷防饥”等观念依旧对农村居民消费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 现阶段让农村居民接受大额贷款消费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3 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主要是由于收入偏低、社保体系不完善和传统因素三个方面。第二, 传统的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大部分, 但是农村消费却未能成为消费率提升的关键动力, 在我国促进内需的经济政策下,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至关重要。第三, 政府对于农业及农民的补助措施依旧偏低, 未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消费条件。若能加紧制定并提出有效的助农扶农措施, 并能着重促进部分农村居民的就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有助于农村居民消费率提升。

参考文献

[1]饶文山.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J].经济视角 (下) , 2009 (08) .

3.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篇三

河南地处中原,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历史原因,河南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农村经济尤为落后。如何找到有效的措施,加快河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河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制约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除资金、技术、管理、产业结构等生产因素外,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也尤为重要。一、河南农村居民消费现状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民数量有六千万之多,农民的消费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学基本理论来看,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消费市场的大小和结构直接决定生产市场的大小结构。而现有资料表明,我省农民基本消费水平还是很低。据200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一项表明,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5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44元,实际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1元,实际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7元,实际增长6.0%。可见我省农民的收入与支出增长不仅绝对数值低,而且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别。2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恩格尔系数。2007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69%为温饱,40~60%为小康,30~40%为富裕。依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属于富裕阶层。但从消费结构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合理处,主要表现在农村家庭仍然以生活必需品消费为主,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比重小。农民消费支出具有较强的刚性,生活消费品中食品支出占有很大比例。河南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食品、居住和交通通讯,同期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食品、衣着和文化教育。从绝对数量上看,与城镇居民相比,河南农村居民的衣着、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医疗和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仅是同期城镇居民的17.4%、234%、29.0%、27.0%和24.4%,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还处于基本需求阶段,还谈不上对生活品位、高档家庭设备的追求。上述情况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质与量上都亟需提高。3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评价与价值判断。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原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农业经济。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文化。中华文化及经济思想中“居安思危”、“量入为出”的消费文化在河南农民身上根深蒂固,表现非常突出。而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长期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种保守的消费观念。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吸收了一些外国先进消费文化,但还是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河南农民消费文化滞后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第一,消费行为上缺乏主体性。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个人的言行往往受制于外在的集体和社会的力量。其表现在消费上就是,消费不是自我的需要,而是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一切消费行为是否得当、合理是以外在价值标准为依据。封建等级制残余思想在河南农民消费文化上表现得较突出。如服饰消费中依个人身份“量体裁衣”;饮食消费中求“量”不讲“质”;居住消费中盲目追求面积的大小,不在意是否适合自己。第二,消费思想上偏于保守陈旧。与传统农民消费文化相比较,河南农民现在的消费观念介于理性消费与感觉消费之间,极需要注入感性消费。理性消费者只是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着眼于物美价廉,经久耐用。以产品的“好”与“坏”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标准。感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灵的充实,消费变得越来越挑剔,对商品的要求,已经不再是质量、价格,也不再是品牌,而是商品是否具有激活心灵的魅力,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是否能够带来心灵上的满足。因此,“满意”与“不满意”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标准。可见,单一的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构建良性感性消费才是真正未来之路。二、改善我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1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环节。从积极方面看,收入的增加表现为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的增强,它与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问题密切相关;从消极方面看,增加收入还有赖于政府财经政策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因此,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形成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体系化。进而使农民面对市场具有真正主体性和竞争性,能够以我为主,把握主动;能够直接面对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风云变幻。政府应积极教育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及时制定合理的扶持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从税收、财政、金融、保险等各方面为农业产业保驾护航,使农民从中受益。第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形成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我省经济同全国一样,农业与工业在发展水平上既不平衡也不协调,存在明显的二元性。从长远角度看,除了形成农业产业化外,还需要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如巩固已有的税费改革成果,优化政府机构职能,裁减不必要的行政人员,提高服务效率等。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养老、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使每个农民都有能力且愿意参加社会保险,切实感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优越性。为此政府应提高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量,使农民在消费时无后顾之忧。2开展农村居民的消费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教育,是指对广大消费者所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消费知识和技能,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在广大农村广泛开展消费教育,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农村消费者的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农村消费者急需的消费技能,同时可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先进的消费观念,以适应市场对消费者的需要。当前要改善我省农民消费观念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大力宣扬个性化、主体化消费。吃出“科学”,穿出“文化”,住出“品位”,行出“个性”,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当代农民的新风采,并最终摆脱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与束缚。其次,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和宣传引导,努力消除农民不敢消费的心理,使农民减少储蓄,以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为此,政府应积极发展信用支持型消费,扩大消费信货规模,增加信贷品种和形式,使其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方式,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的依托,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所带来的尴尬。

4.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篇四

题告开报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选题的背景和目的1.1 居民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消费在规模、水平和结构上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样说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a.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不断扩大。b.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出现一个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c.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

1.2 研究的目的消费支出是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的,而收入则是消费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可以相对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国民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消费结构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不仅是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消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存在一定的差异,消费行为受重视程度也明显不同。居民消费是构成社会商品总需求的主体部分,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又是整个居民总消费中的最重要部分,若想增加消费,保持国民经济稳定、持久的增长,就必须对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和整体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特征、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

2.1影响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2.1.1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决定了其消费支出,收入是消费的根本基础,也是主要的消费影响因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得以提高,则其消费支出亦将相对地得以提高,进而很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发展

2.1.2流动性约束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仍处于初期,其各方面均未健全,某些领域仍未有社会保障机制。此情况之下,居民对收入风险意识尤其是持久收入,逐渐得到加强。人们凭借以往经验难以确定其当前收入是持

久性的抑或是暂时性的,使得大部分人将当前收入当成是暂时性收入,故而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有所下降。同时,人们对其未来收入预期降低,导致持久收入下降。最终使得储蓄增长,可用资产减少。

2.1.3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居民教育支出的费用逐渐增大。教育改革一个直接的结果是促进了我国居民教育支出迅速增加。以及我国房价出现飞速上涨的现象,使得了居民购房压力日益增长。

2.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主要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因变量,以其他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化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评价和政策建议。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3.1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方法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理论研究法,同时伴有文献研究,调查法,访问法和网络调查法等。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所学的相应专业课本。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条件,逐步完成毕业论文。

3.2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可能性措施:

3.2.1 加强收入结构性调控,缩小收入差距,刺激消费.毋庸置疑,收入为主要的消费影响因素。

3.2.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改善城镇居民的消费.加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充分地利用好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群的再就业;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合理地确定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比例,扩大受保人群的覆盖面,改善城镇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致贫现象;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3.2.3大力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国家应该切实地调控好房地产市场,充分利用物业税等的政策手段,促使房价快速地回落到合理区间,避免房价回落缓慢对城镇居民消费心理负面抑制,扩大对自住房的需求,充分发挥好房地产业在拉动内需的积极作用。

3.2.4 相应规范我国现有的社会分配制度,以实现城镇居民的共同富裕.目前,我国

近些年来,在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某些不合法因素的出现直接造成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拉大。因此,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将收入分配的距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预期成果

通过搜集数据和分析出来的结果大体上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且对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及软件的使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5.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篇五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

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市)(见图1)共抽取71971户(城市24034户、农村47937户),243479人(城市68656人、农村174823人)。为保证孕妇、乳母、婴幼儿和12岁及以下儿童的调查人数,以满足各组样本量的要求,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调查人数,本次调查总计272023人。本次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其中膳食调查23463户(城市7683户、农村15780户)、69205人,体检221044人,血压测量153259人,血脂测定94996人,血红蛋白测定211726人,血糖测定98509人,血浆维生素A测定13870人。2002年8-10月在北方地区,2002年9-12月在南方地区进行现场调查;2003年1-8月完成各类实验室检验和数据录入;2003年5-12月完成数据清理和数据库建立;2004年1-7月完成数据分析报告。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对整个调查进行了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所有质控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各个环节均达到方案设计的质控要求。

三、数据质量评价与结果表述将样本人口资料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2002年人口学指标(性别比例、负担系数、家庭规模、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比较,表明样本人群对总体有较好的代表性。由于抽样人口中有10.1的人外出未能参加体检,致使调查样本中15-25岁各年龄组人口比例偏低。因此,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首先对6类地区样本患病率进行年龄别校正,各类地区校正后的患病率再用该地区的人口比例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推算全国的患病率。第二部分主要结果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

6.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篇六

摘要:消费规模偏小、消费层次偏低、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是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基本特征。要实现农村消费的有效开拓,要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以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拓展流通体系,并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关键词:农村消费;制约因素;对策;消费环境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从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消费对经济拉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当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尽管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不断好转,但与国外及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存在总体消费水平提升缓慢、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消费结构不平衡和边际消费倾向趋于下降等问题。农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在9%以下的较低水平,远低于全部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左右)。从支出结构看,食品、衣着、居住等基本生活型消费支出占比高,三者合计占60%以上;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较高层次的享受型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积极探寻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

1.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与工业及其他的产业相比,其劳动力生产率低,因而农产品的附加值较其他产业而言是极其小,同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在很大的层度上是靠天吃饭,自然环境好的情况下能有很好的收成,否则,则可能会颗粒无收。因此,农民的收入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这使得农民基本上形成了存储消费能力的习惯,这极大的制约了农民的消费意愿。

2.农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种植都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这就显露出极大的结构性矛盾:首先,农产品中一般性产品多而经济型作物偏少;其次,农产品大多数都直接出售,而未经过加工或深加工,这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民的收入少;同时,农产品的生产由于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很容易就形成了扎堆种植,这样的现象在各个地方都很常见,常常是一种农产品前一年的价格可观的话,则在下一年就会有大量的农户选择此种作物,而遭受到由于供大于而带来的农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消费环境差

1.基础设施落后。近几年来,扩大内需的重点主要是在扩大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这使得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资金增加很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曾度上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村村通公路的政策为农村道路的畅通提供了政策保证,但对农村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说,资金的投入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建设的发展需要,甚至还有许多农村地区的供水、供电问题根本还没提到日程上来,这相应的抑制了家电的消费需求。

2.市场环境差。农村商业网点少,并且规模小,品种少,这使得农民可选择的商品不多,极大的打消了农民的购买欲望。同时农村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而农民又都得不到很好的信息来指导自身的消费,这也就严重的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三)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落后

农村居民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崇尚节俭,提倡“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饿强调储蓄,并且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这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因而农民需要不今天的钱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的消费观念,极大的阻碍了农村居民的当前消费。

(四)政府支农惠农力度不够

2009年,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了良种补贴范围和品种,并且继续实施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渔业柴油补贴,中央财政四补贴规模为123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9.4%。但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没有达到农村的需求水平,使农村中公共品供给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现今,除了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外,大多数农村仍然没有享受到完善公共服务。政府政策在确定了以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方略之后,各项惠农工程得以逐渐制定并实施,并有了多项免税、粮食补贴政策,但是这样的补贴规模并不能真正的改善农民的消费状况,并没有实际的转化为消费力,因而政府政策应该在深度和宽度上加大投入力度,使得各项政策能够切实的服务于民。

三、开拓农村消费的对策探讨

(一)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

1、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的观念创新、结构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走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投资、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企业化管理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让农业成为能使农民持续致富的现代产业。

2、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县域经济为平台,鼓励农民创业就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中心村集聚,提升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致富机会。

3、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适应农民分工、分业、分化加速的新形势,积极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农民的全而发展。使转移就业的农民成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安居乐业的市民,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

(二)拓展流通体系,拓宽投资渠道

1、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系统、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与市场供应能力。扶持化肥集中产区和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生产资料仓储、码头与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中心,构建支撑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配送、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

2、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积极引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城市”的直达快速通道,降低物流运输费用,促进鲜活农产品跨地区流通,形成畅通、便捷、低成本的城乡农产品物流网络。建立健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资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化农资流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

3、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通过实施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鼓励商贸、邮政、医药等企业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

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邮政系统要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国有粮食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发挥衔接产销、稳定市场的作用。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是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恶化的农村消费环境,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目前要优化财政支出,将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支出重点放在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一是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建设投入、继续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搞好大型灌溉区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工程。二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能力。由过去追求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主向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转移,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重视大型优质粮食基地的建设。三是增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7.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篇七

1.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从历史经验来看, 当人均收入达到并超过3000元后, 居民消费会呈现较为明显的升级式增长。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自2004年突破3000元后, 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2011年更是达到7119.69元的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升, 其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消费结构得到优化。食物、衣着等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在整个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而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等消费上升较多。其消费重心开始从生存型消费逐步侧重于发展型、享受型消费。

但是,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食物支出虽然呈下降趋势, 但下降趋势过于缓慢, 一直是农村居民消费最大支出;衣着消费处于较低水平, 农民在衣着消费中过于看重价格, 较少关注品质, 高档服装消费少;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方面, 无法与居住条件改善相适应;虽然医疗保健方面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但农村居民对此并不是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娱乐方面, 农村居民偏重于子女教育费用的支出, 其他娱乐项目支出较少, 且项目单一。总之, 占相当一定比例的农村居民面临着“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的巨大生活压力,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完善。

2.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意愿

当前, 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根据河北省经济年鉴可知, 2011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9.69元, 比上一年增加1161.71元, 增长16.3%, 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额创历史新高。在收入持续增加的同时,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在逐年递增, 尤其是生活消费方面。但从整体来看,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仍相对低迷。这直接体现在其消费节余占年收入的比例上。2007—2011年五年间, 农村居民消费节余占年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09%、34.84%、34.95%、35.47%、33.83%, 虽然2011年下降了1.64个百分点, 但仍超过三分之一。五年间, 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826.26元, 消费支出却只增加1924.39元, 两者相差901.87元。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低迷, 有着诸多影响因素。比如, 农村居民除生活消费外, 还需购买大量的生产资料, 且农村地区医疗、养老、子女上学等压力增大,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农村居民更愿意将节余存入银行, 以备不时之需, 而不是用来消费。

3. 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及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联合国规定, 恩格尔系数 (EC) 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关系是:EC>0.6居民生活处于绝对贫困状态;0.5<EC≤0.6, 居民生活处于温饱状态;0.4<EC≤0.5, 居民生活达到小康状态;EC≤0.4, 居民生活趋向富裕。根据整理河北省经济统计年鉴可知, 河北省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0.4, 已经趋向富裕。但通过对比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来看, 从2007年到2011年间,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 从2007年最小差距7397.04元到2011年最大差距11172.54元, 每年递增式的拉大差距。同时,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缓慢, 在五年内, 人均增长了2826.26元,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增加了6601.76元, 超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两倍之多。由此可见, 河北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较大, 城乡二元化结构明显。

参考文献

[1]朱琛.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动态相关性[J].财经科学2012 (8) 46-47.

[2]刘金花, 郝志文.河北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1 (3) 37-38.

[3]孙文生, 王方舟, 吴颖倩.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管理, 2011 (3) 73-74.

[4]李涛强.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问题[D].河北经贸大学, 2011 (4) .

8.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篇八

关键词:收入水平;支出负担;收支预期;对策

Abstract:This study use primary data and offical statistics of Shandong Province government to analysis reasons of low level consumptions of local rural household. It founds that low level of income, heavy burdens,uncertainty on income expectation are key constraints on rural household consumptions of Shandong Province.Therefore it suggest that improve rural households income, promote employment,strengthening confidence on rural consumption,rising rate of urbanization are necessary methods.

Key Words:income level,burdens,income expecation,solution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1-0078-05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从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消费对经济拉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投资和进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迅速下降,进一步证明了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当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近些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消费呈现出水平不断提升、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稳步提高等特点。2008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641元,增长13.2%;人均消费性支出4077元,增长12.6%,农民纯收入及消费性支出增速均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7.7亿元,增长18.9%,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连续5年实现增速同比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层次逐步提升,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4.2%降至2008年的38.1%,年均下降1.6%,农民消费水平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尽管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不断好转,但与国外及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存在总体消费水平提升缓慢、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消费结构不平衡和边际消费倾向趋于下降等问题。2008年,山东省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仅占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7%,尚未达到1996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较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农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在9%以下的较低水平,远低于全部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左右)。从支出结构看,食品、衣着、居住等基本生活型消费支出占比高,三者合计占60%以上;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较高层次的享受型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差距为6930元,较2000年扩大了3678元;每百户农户拥有彩色电视机数量与2000年城镇居民拥有量基本持平,农户其他耐用品拥有量与城镇居民的时间差距均在10年以上。2008年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7227、0.6936,同比分别下降0.0039、0.0814。因此,积极探寻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许多学者对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收入状况成为制约农民消费的瓶颈。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到霍尔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种种西方消费理论,虽然观点上迥然不同,但均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即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国内学者也对我国存在的消费不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如余永定、李军(2000)指出,由于收入水平不高以及转轨时期较高的收入风险和严重的生命周期存在,中国消费者不太可能进行一生的消费规划,因此标准的生命周期假说可能并不适用。刘建民等(2003)对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理性预期检验,认为标准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二是支出负担重和预期收入低对农民消费影响突出。王秀杰(2002)认为,农民预期收人降低,预期支出增加,也是影响最终消费需求的因素。与此同时,农民对子女教育费用支出的预期及农村医疗费、税费负担等支出的预期却不断增加,使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增大,也在客观上影响了农民最终消费的增长。三是消费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降低了市场吸纳能力。龚志民、毛中根(2002)认为,农村居民的消费从购买到使用离不开具体的环境,缺乏市场进入条件,也制约了农村市场发展。詹兆雄(2009))认为,农村存在商业观念落后,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村市场硬件方面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设施简陋、配套不全等问题,导致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限制了农民消费。另外,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人情关系支出比重高及存在攀比心理等因素,对农民消费水平提高形成了制约。如姚巧燕(2009)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示范效应和攀比行为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大多研究只是定性分析,缺乏数据支撑。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具体数量关系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相对更少,而且大多定量研究运用的是年度数据,难以反映近些年农民消费的细微变化。鉴于此,本文借助山东省1000户农户调查数据和山东省统计数据,从收入支出及预期角度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二、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能力稳步增强,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层次持续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但与发达国家及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民消费水平相对不高,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较多。

(一)长期收入偏低是影响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

国内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在绝对收入消费函数、生命周期消费函数和持久收入消费函数中,弗里德曼(1957)的持久收入消费函数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吻合得最好。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与持久收入的关系(除了变量的误差)是恒定的。居民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也就是说,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消费决策的主要参考变量是长期收入水平。因此,人均纯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是农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和保证。2008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41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6%,不及城镇居民1999年的收入水平;同比增长13.2%,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1.2个百分点。近年来,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之间的差距虽有所缩小,但始终保持在1个百分点以上,两者之间绝对量的差距仍在逐年拉大。

(二)暂时性收入不稳定是制约农民消费欲望的重要因素

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借鉴巴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估计方法,利用1992-2008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构建了持久收入模型:

模型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其统计量均通过检验,,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计量经济性能良好。结果发现,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决策变量中,除了持久性收入外,暂时性收入也非常显著。这也从实证的角度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农民消费一方面较为理性,其基本消费由较为稳定的、有保障的收入(即持久收入)决定,他们会以一定比例的持久收入来满足当期消费;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提高消费水平的强烈愿望,短期内的收入变动也会影响到其当前的消费水平。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确立后,人们收入多元化和多样化,暂时性收入增长较快,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收入。一般来说,农村居民通过临时做工获得了“暂时收入”,他们习惯于把这一部分收入消费掉,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但是农民暂时性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农民消费能力提升存在较大制约。

(三)工资性收入偏少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突出因素

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Y2、劳动报酬收入Y1(工资性收入)和其它收入(主要是财产性收入Y3和转移收入Y4)。经济转轨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以及城市的转移,农民的劳动报酬收入与非农家庭经营收入不断增长,并逐渐成为农民生活消费水平赖以提高的重要途径。我们以2002—2008年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季度数据为样本,构建人均消费支出C与不同收入来源的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结果为:

方程各统计量均通过统计检验,可用于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效应。从方程结果看,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与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正相关,两类收入的提高是促进农民消费支出增加的关键。其中,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在总的人均纯收入中比重不是最大,但是对消费激励效果最大,影响系数为2.772。这一方面说明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的消费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工资收入成为目前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也说明增加农民就业是促进农村消费的一个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较大的也是工资性收入,2007年,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接近9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9)。

农业家庭经营收入虽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其对消费的推动效果并不强,影响系数仅为0.189,也就是说农业家庭经营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并不高,因为农户对于其收入不像工薪消费层那样,主要在储蓄和消费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在消费与积累之间选择。这种选择表面上看来区别不大,都是在处理现时消费和未来消费的问题,但事实上,农户积累比工薪阶层的储蓄有更大的强制性,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户经营规模能否扩大以及能否提高收入水平。要保证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就必须不断追加积累。因此农户对其从事农业经营获得的收入进行消费时往往更谨慎。另外,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消费时也更容易受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如勤俭节约的思想影响。

(四)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主力军作用发挥不够是农村消费市场启动慢的主因

通过比较不同收入水平和储蓄规模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考察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程度,为农村消费政策的取向提供参考(见表1)。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可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年人均收入0.3万元以下的农村家庭,收支相当,边际消费倾向高。第二层次是年人均收入0.3-1.5万元,消费层次较低,生活较为节俭,以食品、服装等基本生活支出为主,边际消费倾向不高。第三层次为年人均收入1.5-2万元以上的家庭,属于农村中的中等偏上收入家庭,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明显提升,是农村市场耐用消费品、先进交通工具等高档生活用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达到0.6112。第四个层次是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的家庭,大多为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主,收入水平高,消费档次高,但这类家庭毕竟占比少,尚不是农村消费市场的主体。

比较不同储蓄规模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也可以发现类似规律。储蓄金额0.1万元以下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为1.4965,这类家庭收不抵支,许多“举债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储蓄规模在0.1-0.5万元和1-3万元的家庭消费倾向较低,这两类家庭应该属于“谨慎消费”和“维持消费”类型,即前一类是收入低不敢消费,后一类是收入较高,尽管有提升消费质量的需求,但由于达不到消费升级的能力,只能维持低端消费层次。储蓄3万元以上在农村属于高收入家庭,消费层次提升较快,“奢侈品”消费支出增多,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五)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企业集中、向城市集中影响农村消费能力

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居民收入最主要来源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二是居民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相关研究表明,按收入法核算,在我国GDP结构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在1995年后开始下降,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39.7%,比1995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生产税净额占GDP的比重为14.2%,比1995年提高1.9个百分点;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为31.3%,比1995年提高8个百分点。

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分配结构来看,也反映出国民收入在加快向企业和政府集中。1992-2005年,企业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11.7%上升到20%,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20%上升至20.5%,居民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比重从68.3%下降至59.4%,下降了8.9个百分点。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企业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居民所占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下降。尽管2006-2008年数据没有公布,作为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继续下降,可以判断出国民可支配收入向企业集中的趋势还在继续。

(六)支出负担重制约了农民的消费能力

尽管近几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农民支出负担依然较重,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障碍之一。农民收入除了维持日常生活必需品开支外,建房、农资、人情往来和各种费用支出占其收入的相当比重。调查表明,1000户样本家庭中,2008年的房屋修建、农资、人情和各种费用支出分别占其总支出的11.5%、14.8%、6.7%和10.6%,合计占43.8%。在农村,建房、儿女嫁娶、子女教育是农民过度储蓄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儿女的住房、婚姻耗资十万元以上,目前山东省农民人均年收入5500元左右,以一家三口人计算,每年收入在16500元,扣除每人每年生活费2000元左右,实际可用资金只有10000元左右,去掉生产性支出占用资金的50%,每年积累5000元,需要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积蓄二十年。另外,教育支出也是导致农民不敢消费的一个原因。目前国家虽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村孩子高中、大学花费足以使一个中等收入农村家庭返贫。在收入有限和消费信贷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农村家庭的大额支出只能依靠长年的积蓄和举债,长期的储蓄意愿抑制了消费需求。

(七)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强导致农民不敢消费

农业是弱质行业,其典型特征是产出低、风险高,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另外,我国农村流通市场不发达、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强,经常发生“增产不增收、低产没得收”现象。尽管随着近些年“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工资性收入仅仅占农民家庭收入的20%,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其总收入的近70%,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只要农民生产经营方式不改变,其收入不稳定将是一种常态。经济学家对持久性收入假说的检验结果进一步证明,收入不稳定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收入比较稳定的个人往往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多恩布什、费希尔,1997)。

支出预期不确定是导致农民不敢消费的另一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覆盖面很低,教育支出负担重,存在“一病返贫”和“一学返贫”现象。按照国际组织的最新数据,发达国家社保支出一般占财政收入的30%-50%,而近几年我国社保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11%-12%,医疗支出不及GDP的1%,在196个国家中排名第156,而且这些钱主要投向城镇。多年来我国教育经费一直占GDP的3.0%左右,远未达到GDP的4%的预算目标,而目前全世界各国仅投在高等教育的经费就占GDP的 4.8%,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也为4.2%,相比之下,我国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很低。住房、教育、医疗是农民的“三座大山”,成为农民压缩消费、增加储蓄的主要动因。对全省100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显示,对“未来生活消费中支出增加较多”的选择上,选择“买(建)房或装修”(占51.0%)、“教育支出”(占35.8%)、“医疗支出”(占25.7%)的居前三位。在对“储蓄目的”的选择上,选择“子女教育”(占56.7%)、“买(建)房”(占43.1%)、“赡养老人”(占27.7%)、“防备疾病”(占25.1%)的居前四位。

另外,农村消费观念落后,消费环境差、各种惠农政策宣传不到位、金融服务落后及农民金融意识淡薄等因素对农村消费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破解农村居民消费难题的有效途径

尽管启动农村消费存在诸多困难,但农村消费市场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央政府在2009年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目前我国正处于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及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就为刺激农村消费市场提供了契机。

(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提高消费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收入提高是支撑消费增长的原动力。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这就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政策动力,而为了实现预定目标,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必会出台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消费支出奠定了基石。当前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一要完善农村市场价格机制。通过实行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与建立生产风险基金、价格调节基金和农产品储备制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二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扩大高档次高质量畅销农产品生产,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农产品优势产业区。三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坚持走农业工业化的道路,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四要完善农民增收减负政策。通过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向农民和农业倾斜等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二)提高城镇化水平,释放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潜力

城镇化会产生聚集效应,会加快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城镇化可以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方式从半自给生活消费方式向城市商品化生活消费方式转变,刺激农村居民对家庭设备以及住房、医疗服务等消费的需求。计算表明,全省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带动消费增长0.6个百分点,推动GDP提高0.9个百分点。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1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末,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5.7%,山东省城镇化率为47.6%,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从推进城镇化入手,以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城镇化“解放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把过多的农村人口加快转移到城镇,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扩大农村消费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基本人均农业供给;二要稳定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确保对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发挥非农收入对消费的推动作用

目前,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对农民消费的正向影响作用远远超过经营性收入,因此,启动农村消费,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不容忽视。当前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充分挖掘农业产业的就业增收潜力;搞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第二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善待农民工,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尽快让农民工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让打工的“暂时收入”逐渐转化为“持久收入”,成为推动农村消费增长的恒久动力。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及福利体系,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

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尽快建立并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障及福利体系:推广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人口“病有所医”的问题;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生活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相应的救助标准和社会监督体系,积极探索教育基金、教育银行等有效途径,为广大农户子女教育形成有力的财源支持。

参考文献:

[1]杜长乐.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及启动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5).

[2]陈学彬,傅东升,葛成杰.我国居民个人生命周期消费投资行为动态优化模拟研究[J].金融研究,2006,(2).

[3]任兴洲,廖英敏.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和前景[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0).

[4]余永定,李军.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理论与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5]刘建民等.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理性预期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

上一篇:大学母亲节感恩活动方案下一篇:小学篮球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