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精选7篇)
1.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 篇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观察,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能判断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和用什么方法改变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促使学生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具体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人类认知内能过程的几个片段,感受人类认知内能过程中从宏观跨越到微观的伟大,和人类认知过程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2.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举出相关事例。 【教学难点】1.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2.了解热量的概念。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若干根50 cm的细铁丝、压缩点燃演示器、气体膨胀做功演示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向学生展示三幅有关人类对“热”充满渴望的图片。展示人类对“热”的基本认知过程。
1. 钻木取火;
2. 小女孩点燃火柴取暖;
3. 警察在冰雪天向过路司机递上一杯热水;
提出:热是一种能量吗?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内能
1.用机械能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
[观察一下]“分子”和“孩子”是否有相似之处?
物体宏观运动而具有的能是机械能。微观世界的分子虽小,同样具有质量,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
2.给出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3.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注意两个问题。
①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想一想,冰山有内能吗?
②因为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冰山也不例外。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想一想,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判断同一物体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
(1)小组讨论:内能大小变化表现在哪?
(2)讨论结果: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物体温度升高,表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意味着内能增加。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分组实验并讨论。
[想一想 做一做] 你怎样让一段1250px的铁丝温度升高呢?
①请各组说出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方法,教师一一板书。
②让学生对各组的方法进行评价,发出质疑。
③引导学生将方法归类。
(2)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热传递
①让学生讨论热传递发生的条件。
②提出“热量”的标准物理概念。
(3)改变物体内能方法:做功
①做功:演示实验A
②演示实验B
实验B要让学生看,还要做。教师要让两组同学来做这个实验,第一次粗做,第二次细做。详细描述实验看到的、体验到的感受。
3.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本质。
让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一下这两种方式的本质。
2.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 篇二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基础上引入的,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比较注重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科学的探究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为后面学习热机和能量转化做准备。
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内能和热量,重点是内能、热量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是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物理的有用观,由于教材知识比较抽象加之学生相关知识甚少,所以确立的教学知识难点是内能、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
目标定位
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已有初步认识,但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即感性认识稍显匮乏,因此在理性认识建立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为此我们要注意迎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推理、类比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基于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利用类比的方法来认识“什么是内能”,初步领略力学现象、热学现象的美好与和谐,对自然现象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乐于从生活走向物理。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挖掘出现的本质规律,且应用于日常实际中。
2、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方法阐释
内能和热量在初中阶段是较难理解的概念,一是因其抽象,无直接的演示手段,二是学生或大部分学生没有相关的间接经验的基础。总之,这两个概念远在学生的视野之外,如何修筑学生的认知之路,完善学生的“经验之塔”是这一节课的着眼点和突破口。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指出,“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是铺满着具体经验。”在学生不能获得直接做的经验时,充分利用观摩演示、利用视听教材、照片、多媒体等帮助学生形成替代经验,进而获得抽象经验,实现对知识的概括,形成概念。
教学流程
环节一 实验提供经验类比突出本质
1.在这节课的引入上一般采用复习分子动理论或者利用生活中的热现象提出问题,我
想,这些方法的局限在于它对学生接下来学习内能没有提供更有力的帮助,学生知道“有这回事儿”远不如知道“为什么有这回事儿”。这里我使用了自制器材,借助温度传感器,以实验观摩、图像展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经验支持。
实验器材是一个金属筒,外层密封隔热材料,内装一定数量的铁砂,将温度传感器的探针固定在筒壁上,摇动金属筒并使摇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使铁砂在筒内旋转摩擦,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温度传感器示数的变化。
2.虽然有学生猜测到温度传感器示数升高,但是实验的过程仍然使大家热情高涨。把握学生的情绪反应,我提出问题:如果把金属筒比作一个物体,里面的铁砂就是物体中的分子,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大家想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一位同学负责汇总记录全组成员的见解。【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学生需要某些生动的素材来激发兴趣,不可忽视的是激发思考才是更加重要的目的,也就我们通常所说的“进入学习状态”。这节课的引入设计还为学生提供了距知识更近的直观的经验,将微观世界的变化以类比的方式展现到学生眼前,使下面的学习过程更加丰满,让类比更有说服力。小组讨论任务是开放式的设计,学生的见解不仅涉及到分子的能量问题,为课堂做了铺垫,也为学生自己的认知过程做了铺垫。
环节二
经验支持理论 宏观辅衬微观
1.学生讨论总结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见解。大家共同认可的看法有:运动的铁砂是有能量的,运动的分子也应该有能量;除了运动以外,铁砂的相互摩擦、撞击也是它们具有能量的一个原因;金属筒内的铁砂相互摩擦、撞击让金属筒有了更多的能量,分子的运动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对物体做功可以达到让物体温度升高的目的……
2.以同学们通过类比获得的认识为基础,确认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3.建立内能的概念。通过讨论和多媒体手段,得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的实验结果和分子运动理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支持,学生的讨论为理解这一特殊能量形式提供了思想和认知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实验连接了间接经验和理论,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罅隙,对实验的分析就是为了让类比有具体的凭借,让学生的思想完成经验到理论的提升。
环节三 坚实“底座” 扎实攀升
亲自动手做的经验是最直接的经验,在“研究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这一环节学生实验就是经验之塔的坚实底座。
1.引导同学们研讨实验方案。让人欣喜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同学们很快就能找到很多证明内能与温度关系的实验方案(也有实例)。
2.条件允许的由学生自选器材进行实验,器材不能满足自己设计要求的用课本上的方案完成实验。
3.总结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后面的与热量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一带而过只能让学生的认识不清晰或不完整。学生设计实验和自己操作、观察的过程是其认识趋于完整、科学的过程。结论不是不重要,但是怎样得到结论更重要。
环节四 “做”、“思”结合 抽丝剥茧
通过实验和对生活实例的分析总结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1.引导:从刚才的实验我们还可以看到如果把冷水变成热水,水的内能就会增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小游戏:热量传递。让学生两人一组分别用两手相搓和对手哈气的方式让自己的手热起来,然后握住同组同学的手,互相静静地感受热量的传递。
3.问题:有一个铁钉,我们用哪些办法可使它的温度改变,从而改变它的内能?小组讨论。
4.分析总结。通过给改变铁钉的方法的分类得出: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而且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设计意图】第一步骤的交代主要是为了学生思维上的自然过渡;第二步骤的小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将两种方法蕴含到里面,启发他们的内心感受能够加深印象,当然也有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第三步骤开放式讨论更有利于学生的经验总结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做思结合,还是对学生的经验和内心体验的关注。
环节五 生活即是课堂
1.学生列举生活中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实例。据此介绍热传递的定义。
2.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3.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对内能的改变来讲就剩下改变大小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了,学习热量的概念、单位等。
4.练习,加深对热量是个过程量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经验学习热传递和热量,多媒体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经验。
环节六 精彩实验
精彩主讲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粗铁丝、压缩空气引火仪、试管、塞子、两用气筒等实验器材(某些器材可提供使用说明),各组准备:完成部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压缩空气引火实验的改进:先将火柴头慢速擦一些在火柴盒侧面的黑纸上,让红磷与氯酸钾混合,取一小块这样的黑纸放入空气压缩筒内,黑纸面朝上,把火柴头粉末撒在黑纸上面,然后轻轻的用力向下压缩活塞,就可以点燃了,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更高,安全性能更好。)
2.每组派出一名同学以简练的语言向大家介绍和解释自己的实验,并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几个典型实验在学生的精彩主讲环节,给全体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讲解和课堂上的互动代替了老师的提问,大家共同探讨研究代替了教师“一对多”的低效的讲解过程。
同时学生在这一环节列举其他做功改变内能的实例。3.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更需要从经验到抽象的过程,完成实验帮学生获得了“直接的做的经验”,而讨论、主讲的进行是更好的提升经验层次的经历。
教有所思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教学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时,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
获得经验的三类十种方法
摘自《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美国教育家戴尔(E.Dale)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的教育过程就是协助获得和获得各种经验的过程。本节课上学生的实验属于获得“有目的的直接经验”,特别是在学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环节,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讨论,并完成实验,讲解实验,“做的经验”更加丰富起来;而观摩实验,欣赏视频,观察图片都属于逐渐走向抽象的“观察的经验”;语言的描述、实验的分析总结、对事实的总结概括是最高层次的抽象的经验。
3.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 篇三
第一课时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一个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的内能大
2、把低温的工件放在热水中,工件会变热,而热水会变凉,在这个过程中()
A、工件的内能增大,热水的内能减小 B、热水的内能增大,工件的内能减小
C、工件和热水的内能都增大
D、工件和热水的内都减小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4、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内能减少得越多;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内能增加得越多,由此可知()
A、热量就是内能;B、温度就是内能;C、热量就是温度
D、热量是内能改变的量度
5、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A、热膨胀B、摩擦生热C、天热极了D、熔化吸热
6、下面关于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热量多;B、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热量少;
C、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热量越多; D、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内能越大。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8.我们把物体里大量分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 ___。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__ __(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9、过程中
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放出热量,内能
,热量的单位是。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 和。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的,其中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
间的 ;而热传递是内能的。
11.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大量分子在做 运动。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12、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 __,其余是通过 __ 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冬天,人们用双手反复摩擦取暖.(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3)冬天,人们用嘴对着双手“呵气”取暖(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5)晒太阳时会感到很热(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块铁片,它的温度会升高(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第二课时
练习题
1、热值定义:
,单位:
。烟煤热值2.9╳10J/kg表示
2、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燃烧情况无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7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3、q木炭=3.4╳10J/kg,500g木炭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
4.酒精炉中有125 cm的酒精,求:(1)炉中酒精的质量?(2)这些酒精完全燃烧要以放出多少热量?(ρm q酒精=3.0╳10J/kg)
5、q天然气=4.5╳10J/ m,若某家庭一个月使用了20 m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q天然气=4.5╳10J/ m
7
酒精
=0.8╳10kg/
4.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 篇四
一、热机
1.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一个冲程发生能量变化,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②③④ 2.下列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区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吸气冲程吸入的物质不同
B点火方式不同
C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不同
D用途不同 3.如图所示为某汽油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丁乙甲丙
4.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 r/min,则每s做功的次数为
()A.10次
B.20次
C.30次
D.40次
5.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排气冲程 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吸气冲程 6.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的某个冲程示意图,这个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7.热机是利用燃料获得的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的机器。
8.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中的气体温度会升高,这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加气体的内能的。9.柴油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_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每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________次,曲轴转动__________周。
10.一台四冲程的汽油机每分钟完成300个冲程,则1 min完成_______个工作循环,活塞来回_____次,做________次功。
6题
二、热机的效率
1.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燃料的热值与灯内原来的部分相比较()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2.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3.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改进技术,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C.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吸热的特性
D.冬天晚上要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胀坏水箱 4.已知甲种燃料的热值大于乙种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种燃料含有的热量比乙种燃料多
B.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甲种燃料,刚好烧开一壶水,那么用同样质量的乙种燃料就不能烧开这壶水 C.燃烧相同质量的两种燃料,甲种放出的热量多
D.只要通风条件好,供氧充足,乙的热值可能大于甲的热值 5.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 kg煤油和1.5 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6.某摩托车的效率为34%,某汽车的效率为29%,这说明了()A.摩托车比汽车的功率大
B.摩托车比汽车做的有用功多
C.使用摩托车比使用汽车做功多
D.燃烧相同的燃料,摩托车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比汽车多 7.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B.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
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
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 8.汽油机甲的效率比汽油机乙的效率高,这说明()A甲做的有用功多
B甲比乙用的汽油少
C完全燃烧相等的汽油,其内能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甲比乙多 D相同的时间内,汽油机甲比乙所用的汽油节约一些 9.热机的热效率总小于1,下述原因中,错误的是()A热机工作时排出的废气的温度还很高,要带走一部分热量
B热机的一些部件在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做功
C燃料燃烧时使热机温度升高,也要向周围散失一些热量
D许多热机设计和制造不够精良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B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吸气过程中,燃料进汽缸 C在柴油机的压缩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D柴油机的燃料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11.热机所做 ____________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热机效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例如:蒸汽机的效率一般在 _________左右;汽油机的效率为___________;柴油机的效率为 __________.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步进入我国普通百姓家中.已知某国产骄车每行驶100km消耗8L汽油(1L=10-3m3),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热值为4.6×l07J/kg.则(1)10kg汽油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 J.(2)该汽车行驶100km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_______ kg.
13.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 400 r/min,则在1 s内,柴油机完成___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________.
14.用煤气灶把2 kg、初温为30 ℃的水烧到80 ℃,消耗了20 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 J/kg,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______%.15.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 kg 20 ℃的水烧开。(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普通煤的热值为3×107 J/kg,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千克普通煤?(3)小明家实际平均每天需要烧4块蜂窝煤,按每块蜂窝煤含煤0.5 kg算,他家每天实际用煤2 kg,由此小明计算出他家煤炉的效率只有16.5%。你认为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16.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自来水加热到50 ℃,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 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 J/m3.求.(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该热水器工作的效率.
17.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 kg水,把水从18 ℃加热至98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如果木炭的热值为3.4×107 J/kg,它燃烧放出的热有10%被水吸收.求:(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多少木炭.
18.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节能、低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领域的重点.某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蓄电池向车轮输送能量,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又可以给蓄电池充电,车速与所受阻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某次测试中,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为5.12×108 J,由内燃机提供能量,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0.5 h,同时蓄电池的电能增加了10%.求:(1)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2)若所用燃料的热值为4.5×107 J/kg,测试过程中消耗8 kg燃料(假设燃料完全燃烧),则放出的总热量是多少;
(3)内燃机的效率.
19.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cm2,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lO5Pa,飞轮lmin转动1800周,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求:
(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2)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3)汽油机的功率.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可再生能源是人们的必然选择.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水能
B.风能
C.煤
D.太阳能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1998年5月2日,我国用自制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利用“一箭双星”技术成功地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关于火箭发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热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B.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热能 C.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火箭的化学能
D.将燃料的机械能转化为火箭的热能 4.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的储藏量很大,直到现在煤在我国仍作为第一能源.煤中能量从根本上说来源于
()A.地热与地压的作用
B.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C.细菌的分解和侵蚀作用
D.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 5.下列现象中,有能量的转化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
D.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凉 6.下面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发热
B.古代人们的钻木取火
C.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D.用通电的电炉加热水.水温升高 7.一物体在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
()A.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下列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寒冷天气快速搓手,手会感到暖和
B.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C.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冷水变热
D.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在跳动
9.在某密闭隔热的房间内有一电冰箱,现接通电源使电冰箱开始工作,并打开电冰箱的门,则过段时间后室内的温度将()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无法判断
10.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干电池放电
B.给蓄电池充电
C.风力发电
D.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
11.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磨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
13.我区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14.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 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 15.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它们互相转化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一定守恒
B.各种形式的能都守恒
D.内能一定守恒 C.各种形式的能量的总和一定守恒
16.电动机通电后电动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一段时间后,电动机的外壳就会变得烫手,则下列关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总的能量守恒
B.电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总的能量守恒 C.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守恒 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守恒
17.《深圳商报》2004年3月11日报道: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民巷,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大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18.指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情况:(1)气体膨胀做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燃料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风吹动帆船前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在水蒸气冲出软木塞的过程中,_________的内能减少而软木塞的________能增加.
5.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的概念,了解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
2、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能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从老师的实验得到什么启示,猜想可能是由于水烧开后,产生大量高温的水蒸气在试管内膨胀对,从而将塞子冲起,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从而导入新课? 【自主预习案】
1、热机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机械。
2、热机的种类有、、、等。其中 是最常见的热机。
3、燃料在 燃烧的热机叫内燃机。
4、内燃机的种类有 机和 机。
5、理解两个名词概念。
(1)什么叫一个冲程;(2)什么叫一个工作循环。
6、内燃机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2)、通过汽油机模型,结合自学,小组相互协作探讨认识汽油机 ①构造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知道名称的同时,要能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观看汽油机的模型,结合书本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向 运动,门打开,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 冲程,叫 冲程。活塞运动到汽缸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 运动。这时 门和 门都关闭,被强行压缩,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叫 冲程。该冲程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该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由上向 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叫。该冲程结束,活塞继续 向 运动,1 关闭,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叫。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课堂探究案】
活动1:实验观察并思考酒精灯对试管中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变化。
(1)看到什么现象?(2)木塞被顶开,是谁对它做了功?(3)水蒸气既然能够对木塞做功,说明水蒸气具有能,它具有的是什么能?(4)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5)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活动2:.汽油机原理
(1)汽油机是利用 作燃料来工作的。
(2)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有______个冲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
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汽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情况?
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的过程中,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
压缩冲程末产生什么结果?
汽油机是利用什么方式点火的? 第三冲程:做功冲程为什么能做功?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
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
小结:一个工作循环有 个冲程,飞轮转动 周,对外做功 次,活塞往复 次,其他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当堂训练案】
①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排气,吸气,压缩,_______这四个冲程组成的,其中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_________冲程。
②汽油机吸入气缸的物质是:()A.汽油 B.空气 C.汽油与空气混合物 D.柴油
③克服摩擦力做功,或压缩气体做功而使物体的内能增加,这时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减少,这时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④判断下列属于排气冲程的是()
二、选择题 1.汽油机在某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此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6.九年级物理试题 篇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6.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B C 7.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在电线上晾晒衣服B.电灯的开关装在火线上 C.不切断总开关就进行电路维修D.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使用
8.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如牛
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B.探究动能影响因素
C.探究电功大小影响因素D.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9.近期我国浙江、广州等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冰雹袭击,冰雹在从高空加速下落时
A.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C.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B.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10.火车的车厢后面有两间厕所,只有当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相当于一
个开关),车厢中的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就会显示“厕所有人”字样,如图所示,提醒旅客厕所内都有人.你认为最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ABCD
11.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
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涛涛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并逐渐改变玻璃杯子到书本的距离,尝试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
ABCD
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像不可能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霍尊凭借《卷珠帘》夺得2014“中国好歌曲”总决赛冠军,决赛现场霍尊的歌声是通
过_____传给现场观众的,场外中途打开收音机的歌迷们根据声音的_____判断出是霍尊正在演唱.14.2013年我国自主研究的“玉兔号”探月器成功探月,当“玉兔号”从着落器中缓慢驶
出时,以着落器为参照物,“玉兔号”是___(运动/静止)的;“玉兔号”通过___ ___接受地面工作的人员发出各项指令的.15.如图所示,中国运动员李坚柔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以4
5秒263夺得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 若以45秒计算,李坚柔完成比赛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比赛中李坚柔不断用脚向后蹬地以获得较大的速度,其中涉及到的力学知识是___(写出一点).滑行过程中,冰刀与冰面摩擦发热,这是通过_____方式改变了冰刀的内能.16.晨晨对“光的色散”、“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实验进行了复习总结,并制作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8题图
17.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扬州地区人们出行时的主要代步工具,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电
动机是根据______原理制成的,在给电动车充电时,电能转化为_____能储存在蓄电池内.电动车的调速把手实际上是一个______,可以改变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从而改变电动机转速.18.如图所示,超超用10N拉力拉着重为50N的小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5m,该过程中小木块所受桌面的摩擦力为f1=___N,重力做功为_____J.若超超增加
拉力使得小木块在桌面上加速运动,则此时小木块所受摩擦力f2___f1(大于/小于/等于).319.一个重30N、体积为0.002m的物体用绳子悬挂着,现将物体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水未
溢出,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物体浸入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增大/不变/减小),释放绳子后,物体将____.(g=10N/kg)
20.为了将重为600N的物体运送到6m高的楼顶上,甲工人利用图甲的滑轮组施加300N
拉力在30s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m,拉力的功率为___W;乙工人搭
建了图乙所示的斜面,斜
面长12m、高6m,乙工人
沿斜面方向施加400N的拉力匀速将重物也成功运
送到楼顶,该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物
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为____N.2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熄灭,只有一只电表的示数变大.若只有灯L或电阻R发生故障,则一定是___(L或R)发生故障发生.如果将灯L和电阻R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到两电表的指针均发生偏转,则故障是_____(短路/断路).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解答23、24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2.(6分)(1)如图甲,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
方向;
(2)请在图乙中画出可绕O点旋转的Z形杠杆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3)请在图丙中标出静止在磁场中的小磁针的N极、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源“+”极.甲 第20题图 乙 第21题图
空气
BO AC
甲 乙
第22题图 F1 丙
23.(4分)小瓶中装满水时,称其总质量为88g,小明又在这只装满水的小瓶中放入10g
小石块,水溢出后,小明把瓶的外部擦干,称其总质量为94g,试求:
(1)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2)小石块的密度.24.(6分)将20Ω的电阻R1和30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闭合开关后,求:(1)电路中电流大小;(2)R1两端的电压;(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25.(4分)请记录下列测量工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图甲所测物体边长为_____cm;图
乙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图丙中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Ω;图丁中所测物体质量为____g.甲乙
丙丁 第25题图
26.(3分)如图所示,是我们考试时常用的0.5mm签字笔及其替芯,“签字笔写字,笔
中墨水沿笔尖能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菲菲与晶晶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墨水能流出是受大气压的作用
猜想二墨水能流受到重力的作用
(1)菲菲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棉花堵住替芯的上端口,用
笔在纸上写字,发现字的笔迹逐渐变淡,最终写不出字来,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正确/错误)的;
(2)为了验证猜想二,晶晶的具体做法是:将笔尖__ __(朝上 /朝
下),并在纸上写字,如果观察到______现象,则说明猜想二是错
误的.27.(3分)如图所示,采取_____的措施将有利于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向_____(上/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
后,就制成了“浮沉子”.制作时,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适量,如果
水过多了,会导致______.28.(5分)如图甲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根据图甲可知,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大于/小于/等于)
在C点时的内能,理由是_____;
(2)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第26题图 第27题图 /min /min 温度/℃ 28题图 乙 在AB 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c2=____;
(3)根据图像信息,请在图乙中粗略画出该晶体熔化时的时间——温度图像.
29.(7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伟伟正确、规范完成连接后,闭合开
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一端调节到另一
端,并得到多组电流、电压值(如表格),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
乙所示,其值为_____V.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____;
(3)伟伟进一步分析表格中数据很快求出了电源电压为______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
值为______Ω;
(4)伟伟将原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换成标有“20Ω 2A”另一滑动变阻器,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始终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V,则所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不能超过___Ω;
(5)将图甲电路中定值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后画出了灯泡的U—I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W.30.(10分)汽车在高度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而乘员则会继续向前与车
身撞击,甚至能把挡风玻璃撞碎而飞出车外.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安全带能对人体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在发生严重撞击时,方向盘等处的车载气囊会自动充气弹出,在人体接触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减轻身体所受冲击力,大大减小伤害.(1)汽车“发动机”通常都是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汽油、柴油都属于__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汽车“发动机”一般需要用水来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的属性;
(2)一辆汽车沿一平直公路匀速行驶30km,消耗了2kg汽油,该汽车与路面间的摩擦力为690N,则此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J,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_____(q汽油=4.6×10J/kg);
(3)汽车在高度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员由于具有_____会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弹性很强的安全带被拉伸而获得____能;安全带做得宽大的目的是_____;
(4)对于短文中提到的“缓冲”,文静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增加人与碰撞物间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大减小撞击力.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槽中堆放不同厚度的面粉,从相同的高度先后落下同一只鸡蛋.落在面粉厚度大的槽中,留下较深的坑,鸡蛋完好无损;落在面粉厚度较小槽中,鸡蛋破裂.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来比较撞击时间的长短,根据实验可以验证文静同学的猜想是_____(正确/错误)的;请列举上述 “缓冲”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7.九年级物理试题联考试题精编 篇七
第O卷(选择题,20小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对应的表格中)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钉生锈 B. 冰雪消融 C. 蜡烛熔化 D. 灯泡发光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 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
C.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等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B.
测溶液pHC.
氧气验满D.
熄灭酒精灯
4.在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O2+2S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A.C B. CS2 C. CO D. CO2
5.在学习了酸的性质后,为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必须做的实验是(图中的小花为浸润过石蕊后烘干的纸花)( )
①喷稀醋酸 ②喷水 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根据右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 变
7.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下图中的图(A)、图(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俩的做法是: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C)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指针平稳后,两同学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别是( )
A.甲、乙都偏向右边,但偏差值不同
B.甲、乙都偏向左边,但偏差值不同
C.甲、乙都指向正中
D.甲指向右边,乙指向正中
8.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①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铁
②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
③在滤液中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则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银.
④在滤出固体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则原滤液中有硝酸银.
A.0 B.1 C.2 D.3
9.如图所示为条形磁铁和电磁铁,虚线表示磁感线,则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
A.S、N、S、S
B.N、N、S、N
C.S、S、N、N
D.N、S、N、N
10. 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铜、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
B.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 物理学中, 把小磁针静止时S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11.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b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C.图c可用来演示电磁铁中线圈匝数与磁性强弱的关系
D.图d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2、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铁的表面从N极滑到S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铁块受到的重力始终不变 B.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始终不变
C.小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D.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强始终不变
13.下列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北极的标注方向正确的是
14.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
A. 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
B. 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
C. 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正极
D. 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
15.关于能源、材料、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化学能来发电的
B.磁卡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C.光波、电磁波、超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6、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能和煤、石油一样都是常规能源,而不是新能源
B.核能和太阳能、风能、水能一样都是可再生能源
C.原子核发生裂变和聚变都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D.光纤中传播的是激光
17.图2中所画出的磁极间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18.以下情景中,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动机在通电转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19.用能被感知的现象来表现难以感知或量度的事物、现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没有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20.如图5所示为一台非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天平左盘中的A是一铁块,B是电磁铁。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a端接电源正极,b端接电源负极),调节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使电磁铁对铁块A的吸引力大于铁块受到的重力,铁块A被吸起。当铁块A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新课 标 第 一 网
A.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仍保持平衡
B.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右盘下降
C.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天平左盘下降
D.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无法判断天平的平衡状态
第Ⅱ卷(非选择题,1 3小题,共7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1- 33题,共70分)
21. 如图14 所示, 在电磁铁的正上方用弹簧挂一条形磁铁。当开关闭合后, 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 ( 填吸引或排斥) 。当滑片P 从b 端到a 端的滑动过程中, 弹簧的长度会变 ( 填长 或短)
22.据报道,青岛一个小伙子在自家居民楼顶上,自己设计、组装了一套微型太阳能发电站,板媒体称为中国家庭光伏电站第一人。
(1)该太阳能发电站发电时,将光能转化为______能,太阳能发电具有___________的优点;
(2)该太阳能发电站工作8h可发电10kWh,则其功率是_________kW;
(3)10kWh的电能,如果由热电转化效率为30%的热电厂来供电,需要完全燃烧煤_________kg。(煤的热值q煤=3107J/kg,1kWh=3.6106J)
23.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核能。电能属于(选填一次或二次) 能源。
24.根据图12所示的四幅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甲图: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 。
(2)乙图: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 。
(3)丙图:导线触接电源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 。
25. 某校学生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其内容是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电铃。小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①蹄形电磁铁、②弹簧片、③衔铁、④螺钉、⑤小锤、⑥铃、⑦电源、⑧开关和若干导线(如图7所示)。
图7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好,使开关闭合时电铃发声。
(2)小华同学发现自制的电铃铃声很小,经检查是电磁铁的磁性不强所致。请你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具体措施。
26.如图甲是我国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发动机组成。
(1)风力发电利用的是风能,风能是清洁的、___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2)风机叶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损等性能,通常用密度小,硬度______(大/小)的复合材料制成;叶片形状像飞机的机翼,若叶片位置和风向如图乙所示,由于叶片两面空气流速不同产生压强差,而受到向______(上/下)的力使风叶旋转。
(3)风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利用___________原理。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甲 乙 丙
(4)某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得到的下列信息,正确的有哪些_____
A.只要有风,机组就能产生电能
B.风速过大,机组不会产生电能
C.风速越大,机组产生的电功率一定越大
D.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机组产生的电功率可能不变
(5)下表给出了在不同风速下某风机获得的能量:
平均风速(m/s) 5 10 15 20
1s内获得的能量(104J) 1 8 27 64
①对表格进行分析,你发现该风机1s内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定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②当风速为5m/s时,这台风机工作1s所产生的电能可供1只220V 100W电灯正常工作10s,风机发电的效率是 。
27.随着科学习技术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小周和他爸爸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对家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若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有75%转化成机械能,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240W,正常工作时电流为5A,求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是多少?
(2)小周骑着电动自行车测试时,电动自行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获得了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16所示,此过程中电动自行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3)若测试中电动自行车一直以额定功率行驶,小周骑着电动自行车匀速经过一段平直公需要1min,小周的爸爸骑车时受到的阻力是小周骑车时的1.2倍,小周的爸爸骑车匀速经过同一路段需要多少时间?
28.下图是八浮子(编号为1-8)波浪发电机的俯视图。当浮子随着海面波浪向上浮动时,会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发电。已知每个浮子的重力为20N,体积为0.016m3,若它在水中上浮带动发电机发电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004m3,则:
(1)每个浮子上浮带动发电机发电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2)当海浪的波高为3m、起伏周期为6s时,假设浮子沿竖直方向运动,平均每秒每个浮子带动发电机发电时匀速上浮的高度为0.8m,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的总效率为30%,求:
①每个浮子对与之相连的硬杆产生的竖直向上的推力是多少牛?
②波浪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瓦?
29.(3分)从铁、铝、氮气、烧碱、二氧化硅、生石灰、氯化钠、熟石灰、甲烷、酒精等物质中,分别选择一种符合分类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表格相应的位置上。
金属 碱 氧化物 .
30.(4分)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20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⑵ 将t20C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 无溶质析出的是 。
⑶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⑷ 若将t2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1. (3分)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上面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阴或阳)离子。
32.(5分)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2)上图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3)选择上图中的ac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在不添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___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要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___的i装置。
33、(5分)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5分)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若丙为最清洁的气体燃料,则丙的化学式为 。 请举出一个符合上述要求的例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的一种金属。请举出一个符合上述要求的例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5(5分)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氯酸钾通常含一定量的杂质。小明同学称取6.00g样品与2.0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使其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将剩余固体与17.02g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9%。若不考虑实验中药品的损耗,氯酸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结果精确到0.01g)
(1)要完全回收反应生成的氯化钾,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可回收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推荐阅读:
【培训机构使用】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综合复习教案09-04
九年级物理同步测试题一11-17
九年级物理日记11-05
九年级物理复习笔记06-17
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08-13
九年级物理滑轮教案11-16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计划06-25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07-11
九年级物理复习学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