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工业发展(8篇)
1.中国现代工业发展 篇一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发诞生、艰难成长、曲折发展、走向成熟四个阶段。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阶段(1878—1926年)中国古代教育是一种混合型的教育,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语文教学内容包容在综合性教育之中。中国现代教育起源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从清末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阶段。
(一)清末的语文教育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端
19世纪5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办了教会学堂,清政府官方创办了各种同文馆和洋务学堂,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私人也开办了各类学堂。新式学堂借鉴西方经验,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教育也逐步从传统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与修身、算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并列的独立学科。其中,光绪四年(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县梅溪街创办的正蒙书院,最早设国文科,以“俗话译文言”“讲解与记忆并重”为特色。清末的语文教材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虽然从传统教育中分化出来独立设科,但从总体上看读的是古文,写的是文言,教法是讲解,学法是记诵,与传统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民国初年的语文教育
改革早在辛亥革命前,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就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所要学的并不限于文字和文学,于是提议将这一学科定名为“国文”。蔡元培等人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称为“国文”。1911年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总长,对清末封建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中国的语文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12年1月,教育部宣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同时,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其中将各类学校“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这两个文件的颁布,以法令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教育成果,促进了普通教育的发展。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并正式公布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从语文教育史的角度看,蔡元培主持的教育部所作的改革有两点尤其值得重视:一是废止“讲经读经”科,阅读教学正式脱离经学;二是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合称,并正式定名为“国文”科,较全面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内容。
随着封建政体瓦解,共和政体建立,人们对语文教育学科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1912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教育部同时公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国文首宜授以近世文,渐及于近古文,并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学史之大概,使作实用简易文字,兼课习字。”这些规定表明:语文是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是培养文学兴趣的工具,是启发智德的工具。袁世凯复辟与恢复读经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为袁世凯所纂夺,民国共和政权变成北洋军阀政府。1913年10月,袁世凯在《天坛宪法章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并且要求经训“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1915年1月,袁世凯在《特定教育纲要》中要求“中小学校均加读经一科”。(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育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辛亥革命不仅没有根除封建主义及其代表势力在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甚至也不能巩固和发展文化教育领域在反对科举、八股和旧学斗争中所取得的成果。由新的思想启蒙运动逐步转化而成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当时激进的民主主义战士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的领导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提出“拥护民主”“拥护科学”的口号,同时亮出了“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的发展趋势:“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亮出“文学革命”的大旗,并进一步提出了文学内容革命的问题。1918年4月,胡适又在《新青年》上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中说:“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乃是我们的根本主张。”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钱玄同、刘半农等人起而响应,站在反对“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前列。《新青年》自1918年第4卷第1号起率先改用白话文,并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先后发表了胡适、刘半农、沉尹默等人的白话诗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此后,各大报的副刊,包括当时号称四大副刊的《北京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也差不多以白话文为主了。
在全国文教界的一致呼吁下,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于1920年1月明令:“定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至于中学各科教科书,也都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都采用语体文。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终于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并开始占领国文教科书的阵地。
新学制与语文课程纲要
1921年10月至11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会议,讨论学制改革,建议“根据共和国体发挥平民教育精神”,将学校系统分成三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所通过的学制系统草案稍加修正,即于11月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该学制规定小学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中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个改革案,废止了1912年“教育宗旨”的名称,改用“教育本义”。教育本义共七项: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其总的精神是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普及教育、发展个性、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1922年,《教育杂志》第14卷特发“号外”,组织全国著名学者对“学制”和“课程”进行讨论。随后,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了一个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负责拟定各科课程标准。中小学语文科,由胡适、叶圣陶、吴研因、穆济波等主持起草。《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该课程主旨是:“学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并涵养感情、德性;启发想象、思想;引起读书趣味;建立进修高深文字的良好基础;养成能达己意的发表能力。”《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该课程的目的是:(1)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
(2)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
(3)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
(4)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
《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规定该课程的目的是:
(1)培养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
(2)增加使用古书的能力。
(3)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
(4)继续练习用文言文作文。
1923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审定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已开列出国语、国文课程纲要,内容包括课程目的、作业、教材、教法说明及毕业最低限度标准等等,成为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第一个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的、体系较为严整的语文科课程标准。这些《纲要》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及分阶段教学的要求,对后来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此,国语、国文并存的局面形成,并维持到新中国成立。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材
为配合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国文改授国语,依教育部公布的注音字母和国音字典编辑、黎锦熙等校订的《新体国语教科书》八册于1920年2月出版。较早出现的现代白话文教科书有洪北平编的《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商务印书馆1920年),该教科书课文多是当时报章杂志上的时文,间有旧白话小说、诗歌、语录等,并用新式标点符号。稍后出版的用现代白话文编写的国文教科书还有孙亻良工、沈仲九编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上海民智书局1922年)等。
这一时期,语文教材的编制,除在形式上文言、语体兼采外,选文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反映“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白话文学作品和白话议论文被大量选用,如鲁迅的短篇小说,郭沫若的新诗,周作人的散文小品,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的论文、讲演等。外国译文《卖火柴的女孩》等首次用作教材,即使是文言文,也扩大了选材范围,把近人梁启超、蔡元培的文言作品及古人的文言说明文选入课本。这些教科书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实绩,在宣传“五四”时代精神、反帝反封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学研究
这一时期,语文教育界对语文的教育目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学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当时,有人将国语国文课的教学目的分为“主目的”和“副目的”:主目的,是对语言、文字(文章)的理解、领会和发表能力的培养,即教会学生具有听、读、说、写的能力;副目的,则是在实现正目的的同时,获得知识,涵养德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趣味。主目的强调的是国语国文的工具性,副目的强调的则是其教育性(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少年中国》第1卷第12期、第2卷第1期)。朱自清提出:语文学科有双重目的,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而在分科的原则上说,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论理上,我们须认前者为主要的”。(朱自清《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教育杂志》第17卷第7号)朱自清第一次从理论上正确论述了语文学科的文道关系。这一时期出现了20世纪第一个语文教学法研究的高潮,出版了不少语文教学法研究的著作,如吴研因的《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1921年)、张士一的《小学“国语话”教学法》(中华书局1922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等。其中,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教科书形式编写的语文教学法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吸收了国外新的教育理论,结合我国传统的教育经验,归纳出国语教学的四大目的,即自动的研究与欣赏、社交上的应用、艺术上建造及个性与趣味的养成,提出通过教学达到能读、能听、能说、能作、能写的五项具体目标,并提供了许多方法和教学范例,对国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育测验,是测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廖世承、陈鹤琴合编的《测验概要》于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对阅读测验的内容和做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和介绍。这一时期,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被介绍到国内。张文昌的《中学国文教学底几个根本问题和实际问题》(载《新教育评论》第3卷第8期)就介绍了启发法、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法、道尔顿制等教学方法。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艰难成长阶段(1927—1949)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在战火中艰难成长。(一)国统区的语文教育
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语文课程标准与国统区语文教材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教育宗旨草案“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同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行《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和《教科书审查规程》。《教科书审查规程》规定:未经教育部审定,或失审定效力者,不得发行或采用。
1932年,国民党政府审定并正式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读经问题争论与大众语文运动
读经问题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反复争论的一个问题。从1929年开始,国民政府又掀起了“读经”逆流。陈立夫等人还主张初级小学读《三字经》,高等小学读“四书”。这一时期,湖南、广东等省国民党当局都将四书五经选编为教科书的内容,强令中小学生读经。针对“尊孔读经”的主张,蔡元培、胡适、吴研因、叶圣陶、鲁迅等人纷纷撰文给予批驳,表明反对读经的观点。
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6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大陆)的语文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在摸索中前进,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
(一)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
“语文”学科的命名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工作,将新中国中小学语文学科的名称正式定名为“语文”,揭开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新的一页。叶圣陶解释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此前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答滕万林》1964年2月1日)新中国的教育宗旨和建国初期语文教育的特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革新教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听说读写并重,全面训练语文能力。三是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改造旧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方法。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早在1951年3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上,胡乔木即提出了将“汉语教育与文学教育分开”的设想。
语言训练是语文课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语言的训练却是片面的、不系统的。汉语的单独开设,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也系统地教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加强了文学教育。在中等学校里单独开设文学课,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也是第一次。
1958.3,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召开座谈会,决定对中学汉语和文学课本作根本性改编。汉语和文学合并为语文。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熟练地运用祖国的现代语文,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是讲授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这个决定结束了汉语、文学的分科教学。
(二)“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 “大跃进”时期的教育方针
“大跃进”时期,对教育方针的理解也存在着明显的“左”的偏向。例如:有人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走向成熟的阶段(1977—
2.中国现代工业发展 篇二
1949年以来,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 1949~1952年, 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 全国各城市以恢复、整理旧有公园和改造、开放私园为主, 很少新建新的园林景观; (2)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全国各城市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和市政工程建设, 大量建造新公园; (3) 1958~1965年期间, 园林建设速度减慢, 强调普遍绿化和园林结合生产, 出现了公园农场化和林场化的倾向; (4)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 全国各城市的园林建设陷于停顿; (5) 从1977年特别是1979年开始, 全国各城市的园林建设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起步, 建设速度普遍加快。
在艺术形式的理论和实践上,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借鉴-探索-创造的过程。50年代引入的苏联城市文化休息公园规划理论, 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建设影响很大, 一般都讲究功能分区, 注重安排集体性、政治性的群众活动和文体娱乐内容。从60年代起, 中国园林学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园林规划理论。70年代后期以来, 中国园林建设理论研究有较大进展, 逐步注重发扬中国园林的传统特色, 强调园林艺术形式的主体是山水创作、植物造景和园林建筑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实践中, 中国的造园家结合功能要求, 运用形式美规律处理景点、景线、景区的布局结构和相互关系, 创作出一批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
2 中国现代园林发展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逐渐展开, 国家园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许多西方的现代景观设计理论被介绍到国内, 现代风景园林的学科体系得到更进一步的充实, 城市公共绿地的兴起成为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主要形式。
2.1 城市公共绿地的发展
从建国到“文革”前的十多年, 是我国公园发展较快的时期。建国初期, 特别是五、六十年代, 党和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极为重视, 先后提出了“普遍绿化, 重点美化”的方针, “大地园林化”的口号, 在城市绿地建设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全国各城市开辟了许多公园、街心花园和小游园。以杭州市为例, 杭州植物园、花港观鱼就这一时期修建的。许多新中国成立前遭受破坏的公园这一时期也进行了修复、改建和扩建。到了六十年代, 城市公园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发展到26080公顷, 公园585个。“文革”期间, 许多公共绿地尤其是由古代园林开放拓建的城市公园受到相当的破坏, 城市绿地建设陷于停滞。1973年以后, 国家开始重视城市绿地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在全国各地又逐渐展开。杭州动物园, 南京园林药物园等一批公园陆续建成。据85年底对全国220个城市的统计, 仅公园就有978个, 全国城市公园总面积增加到20956公顷, 分布也逐渐普及, 公共绿地的类型和内容很丰富, 供居民游息的公园绿地就有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专类花园、动植物园、儿童公园、小游园和广场绿地等, 城市公园成为市民休憩的重要场所。
改革开放以来,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城市绿地作为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也得到长足发展。城市绿地的建设向着个性化、系统化、人性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规划布局从僵化、单一逐渐变得灵活多样, 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花灌木、地被植物, 特别是草坪的大量应用, 不仅增加了绿化量, 而且还扩大了绿地的可视范围, 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园林景观。绿地的类型也出现了新的发展, 公园出现了主题公园、雕塑公园等一些个性突出的专类公园, 同时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 屋顶花园等特殊场地的绿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2005年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8.15%,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83㎡。另一方面国家还先后出台了城市绿地建设定额及相关法律法规, 城市绿地不仅在数量上取得绝对突破, 还为自身的建设取得了法律上的依据, 逐渐朝系统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2.2 以杭州的城市绿地为例简述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特点
2.2.1 五六十年代杭州公共绿地代表作品——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地处苏堤南段西侧, 前接苏堤, 北靠西山, 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 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 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旧时的花港观鱼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解放后经扩建, 全园面积近三百亩。园内景观由鱼乐观、牡丹亭、花港、草坪和丛林几个部分组成, 鱼乐园是全园的主景。鱼乐园中放养着数万尾金鳞红鲤, 游人在观鱼池的曲桥上投入食饵或鼓掌相呼, 群鱼就会从四面八方游来, 争夺食饵, 纷纷跃起, 染红半个湖面, 以为胜观。
花港观鱼的雪松大草坪也是杭州疏林草地景观的杰出代表, 面积约14080m2。以高大挺拔的雪松作为主要的植物材料, 在体量上相互衬托, 十分匹配。雪松单一树种的集中种植体现树种的群体美;适当的缓坡地形, 更强调了雪松伟岸的树形。四角种植的方式, 既明确限定了空间, 又留出了中央充分的观景空间和活动空间, 景观效果与功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2.2.七八十年代杭州公共绿地代表作品——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 以夏日观荷为主题, 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 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 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 近岸湖面养殖荷花, 每逢夏日, 和风徐来, 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 令人不饮亦醉。后曲院逐渐衰芜, 湮废。
如今的曲院风荷是一九八三年以来逐步建成的大型公园, 全园分为岳湖, 竹素园, 风荷, 曲院和滨湖密林五大景区。公园周围有岳飞墓庙, 郭庄, 杭州植物园等, 组合成西湖北线常年游人密集的游览热线。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 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 分布着红莲, 白莲, 重台莲, 洒金莲, 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 莲叶田田, 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 人从桥上过, 如在荷中行, 人倚花姿, 花映人面, 花、人两相恋。
2.2.3 九十年代后至今, 杭州公共绿地代表性作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 一期占地面积3.46平方公里, 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 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东部是2.4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 实行完全封闭, 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 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西部是1.78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 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中部是5.9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条50米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 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 “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 不仅可观赏, 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西溪的景色特点以天然质朴为美, 专家们将其提炼为四个字:“冷、野、淡、雅”。冷, 就是幽寂、冷静, 好似都市里的一帖宁静剂;野, 就是天然、野趣, 宛如红尘中的原始净土;淡, 就是淡泊、清远, 能使人领悟回归自然的哲理;雅, 就是文雅、高雅, 寻常处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西溪的地理特色是湿地景观, 主要的地貌为低洼的水网平原, 有较为显著的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 有以鱼塘、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在一期保护工程里面除了朝天暮漾作为生态保护区原封不动保存下来之外, 另外还有虾龙滩、费家塘两大生态区块, 在首期湿地公园3.46平方公里中, 以上三大生态区域和生态恢复区面积达3.25平方公里, 约占总面积的94%, 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使西溪湿地水域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最具有湿地特色的部分、最摄人心魄的部分完整地保护了下来。
3 结语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了我国现代园林对于传统古典园林的传承及其一系列的发展,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现代园林是在国内政治动荡、向往苏联文化休息公园、而后又备受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期间不可否认地被抹杀了民族性与地方特色。在现代园林中, 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西方的影子, 尤为显著的是上海的现代园林, 当然这是与地方的文化背景、开放程度等方面分不开的。
较之上海, 本文所涉及的杭州园林是西化程度较低的,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享有盛誉, 这是我国在古园林保护与建设上成功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一味地仿古、复古, 园林建设在延续传统园林文化精髓的同时, 最终还是要与现代社会结合。以上是本文一些粗浅的认识, 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相关课题的研究中来, 以便形成科学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植.中国造园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刘庭风.缺少批评的孩子-中国近现代园林.中国园林.2000 (5) :23-29
[4]童隽.江南园林志.北京中国营造学社出版.1937
[5]自钊义, 园林与文化的关系《山西建筑》.2003 (5) :25-260.
[6]罗枫, 现代主义和现代园林-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园林影响初探.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3.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及发展 篇三
关键词: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发展
园林不仅是城市的容貌表现,更是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市民使用频繁的公共休闲场所。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以后,精神上更有多方面、多方位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园林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现代园林如何形成既有本土自然文化特征,又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园林文化,是摆在每一个园林师面前的挑战。
虽然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但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应深入研究西方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可以说,设计观念的国际一体化和设计手法的中国本土化,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方向和捷径。
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并融汇贯通于实践之中。实际上,现代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无不从前人的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的设计理念与灵感。就中国传统园林而言,有许多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值得现代风景园林师去继承和发扬。
一、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园林的本质可以说是自然之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那么,也可以说园林文化的基本线索:使自然人化和使人自然化。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国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将全园划分景区、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楼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大”和“小”是相对的,现代较大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分区以及较小的园林空间中景观的浓缩,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和造园手法。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2、布局流畅。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整个园林的内容、形式、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使景观移步异景,也对场地的缺陷进行良好的弥补。用地广阔者不显空乏,狭小者不显拥促,狭长者不显冗长,扁阔者不显短浅。
3、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化选择植物种类、精心配置,充分利用自然形和几何形的植物进行构图,通过平面与立面的变化,造成抽象的图形美与色彩美,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使作品具有精致的舞台效果;
4、抽象性、寓意性,具有意境,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它不脱离具体物象,也不脱离群众的审美情趣,把中国园林中的山石、瀑布、流水等自然界景物抽象化,使它带有较强的规律性和较浓的装饰性,在寓意性方面延续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
5、渐进的空间组织,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的局部,似乎是没有尽头的。过渡、渐变、层次、隐喻等西方现代园林的表现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同样得到完美运用。
二、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是依据自然规律对遭到破坏的自然进行人工整治,或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现代园林提出的自然化的设计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模仿自然的概念,是要在原始的自然与营建的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联系,使营建的自然真正具有自然的功能与属性。因此,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中国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的风景园林作品。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就像园丁一样,要充分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要精心选育适合这片“水土”的种子,并加以精耕细作、细心呵护,使其健康成长。
现代园林设计师要开阔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使中国园林和人文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人文,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
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再创中国园林的辉煌时代。
综上所述,深入了解国际一体化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借鉴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营造具有深刻内涵、本土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的风景园林作品,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杨彦.传统风景园林与当代中国景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
[2]李岚.文化的表达与挖掘———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倾向性分析[J].规划师,2001年第6期.
4.近现代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 篇四
我国的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黎锦晖作曲),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聂耳作曲)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张昊作曲),《大地之歌》(钱仁康作曲),《秋子》(黄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起了先行作用。直到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马可,瞿维等作曲)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后来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为了与中国固有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到解放战争期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如《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等作曲),《王秀鸾》(艾实惕等作曲)等。a{g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歌剧得到了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时,又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有益经验,陆续涌现出《小二黑结婚》(马可作曲),《红霞》(张锐作曲),《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伤逝》(施光南作曲)等优秀作品。
中国歌剧的发展,自三十年代开始进入探索期,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形式出现。
体裁方面,有歌舞剧、小调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与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将话剧与歌曲结合、或据民间曲调填词改编,总有作品近百部之多。
中国新歌剧的最初尝试
一九二七年阎述诗(1905-1963)创作用民乐伴奏的舞台歌剧「高山流水」,阎述诗多才多艺,自已写剧本,自已谱曲,自导自演,还亲自参加灯光布景的设计制作,「高山流水」情景交融,再现了春秋时代的音乐盛况和善乐者辈出的高文明社会。
阎述诗继而又创作并演出「梦里桃花」及「疯人泪」、「孤岛钟声」、「忆江边」等歌剧。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大批爱国志士离开东北进入关内,阎述诗不惧艰险,在编演揭露日寇侵略罪行的歌剧「风雨之夜」后,离开东北入关。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名字 - 阿隆?阿甫夏洛穆夫
阿隆?阿甫夏洛穆夫Aaron Avashalomov(1894-1965)是从小生长在中俄边境华人聚居小镇上的俄罗斯犹太人,出身苏黎世音乐学院,在广泛搜集中国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以传说故事和传统戏曲音调创作歌剧「观音」及音乐剧「孟姜女」等,是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较成功的实践。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在中华民族化乐剧乐曲创作、音乐教育、管弦乐队组织、音乐社团组成、中国音乐的国际交流及通俗音乐提升上,都曾做出重要的贡献,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名字。
热心中国音乐的齐尔品
齐尔品(Alexander Nikolaevich Tcherepnin 1899-1977)曾根据中国民间故事谱写歌剧「蚌壳」(后更名为「农夫与仙女」)。
齐尔品深为贾宝玉、林黛玉间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所吸引,认为是谱写歌剧的好题材,有把「红楼梦」编成歌剧演出的构想,可惜答应编写剧本的鲁迅逝世,这部歌剧也就没了下文。
发展探索过程中较成功的实践
5.中国现代工业发展 篇五
宋洪远
1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探索
自1949年以来,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要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党和政府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实践。
早在1949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农业生产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就首次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他在1961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提出要有步骤地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近30年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会议文件不仅拓展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并且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政策和措施。
1998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苏、上海和浙江考察工作时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发达农业,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都对现代农业建设做出了部署和安排。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上述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首次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现代农业、怎样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二、当前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农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农业功能的拓展和深化,表明我国农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发展的角度看,新阶段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有1 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该文是作者在2007年CARD、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
如下3个方面。
1.资源约束。中国人多地少,目前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据估算,今后20~30年,仅住房和工业建设用地就需要8000万亩左右。人增地减,解决吃饭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水资源匮乏状况更加严峻,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平衡,80%以上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淮河以北地区占有的水资源不到20%,不少地方不得不超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越来越低。干旱和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
2.市场约束。过去中国农产品供不应求,农业基本不存在市场约束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急剧下降,食品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小,并且从“吃饱”转变为“吃好”。2005年,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6.7%,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45.5%。同时,农业的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进口冲击已显现出来,而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潜力还难以发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冲击加大,2005年大豆进口量2659万吨,已超过国内生产量;棉花进口257万吨,已占到国内需求量的40%。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加大。农产品进出口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多年来的贸易顺差转变为连年逆差。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预示着市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突出。
3.体制约束。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的农村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并未消除,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还存在许多体制障碍。以前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主要来自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现在农村对城镇化的贡献则主要来自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资金的外流。据有关部门测算,1987~2002年,仅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就从农民手中获得土地净价差收益14200亿元以上。由于给农民工的工资较低,仅此一项2002年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就达5200亿元左右。到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的农村存款大于贷款11378亿元。虽然这些数字在测算方法上不一定科学、测算结果也不一定准确,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民对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贡献。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资金、土地、物资、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由农业流向非农产业,由农村流向城市,这是工农和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深层原因。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和政府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和任务。
三、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为了切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
策和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取消农业税费
从2000年开始,国家决定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以规范的农业税取代以前名目繁多的农村税费项目。2000-2003年,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和“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的内容,农村税费改革由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开。从2004年开始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费。至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等各项税收,用于乡村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乡村道路等的各项收费,公益金、公积金、管理费等共十二项税费全部取消,结束了2600年来农民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农业生产进入无税时代。
(二)增加农业生产补贴
为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从2002年起,中央财政对农民使用优良品种给予补贴,补贴范围从大豆扩大到2004年的小麦、玉米和水稻。从2004年开始,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也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2005年,增加了对牧区的奶牛良种繁育补贴。2006年,再增加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接补贴。2007年,又增加了油料生产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同时,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实行奖励补助政策。
(三)加强农业设施建设
为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规模和范围;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乡村道路建设工程;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发展新型农用工业;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为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优质粮食产业、种子、植保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发展健康养殖业,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支持“一村一品”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六)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采取鼓励扶持措施,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
(七)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人员培训制度,提高服务能力。
(八)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大农业和农村资金投入的政策和措施。中央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农村。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业。
(九)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以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搞好农村水权制度改革,推进农垦体制改革等。
(十)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为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要把握一个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其次要突出一个重点,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三是探索一个途径,强化农业基础,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开发和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占有水平较低,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一方面,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建设现代农业也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还要顺应农产品总量需求增长、结构需求多样、品种需求优质的要求,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
(二)要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引导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
我国农户众多,经营规模较小,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健全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据举措。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设施农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
(三)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较低,环境压力增大。建设现代农业要下大力气转变发展方式,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特别是要注意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节约用水,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为支撑,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受到二元体制的束缚,要素资源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五)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农业建设的模式和途径
6.中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分析 篇六
中国加入WTO 后,铁路运输面临着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的严峻挑战,尤其是铁路货运还将受到来自国际货运市场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铁路货运应充分发扬铁路运输的优势,充分考虑铁路站点自身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将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融合在供应链中,不断创新产品内容,使铁路运输向第三方物流发展,实现铁路资源的优化配置。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既关系到铁路货运行业本身,也关系到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无疑是具有现实价值的。
一、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1.铁路货运市场的变化和传统格局的矛盾
在20 多年的体制改革过程中,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宗货物不断减少、高附加值、小批量运输不断增加,对货物运输在快捷性、机动性、准确性、安全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的铁路运输还难以满足这些新的货物运输要求。同时,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分流了铁路相当多的短途运量和部分长途运量,铁路货源不断流失,货运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足 15%,从货物周转量来看,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呈下降趋势。铁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冲击。
铁路货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缺乏深入改革的内在动力。铁路所运送多是低附加值、批量大的货物,很难提升在货运市场的地位,而且铁路的送达速度慢、便利程度低、货损货差严重、灵活性差、无法满足货主的要求,导致部分货源流向其他可选择的运输方式。
2.运输对象的变化
目前,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建,以加工组装工业、电子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的运输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 “轻、薄、短、小”的特点,消费市场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使运输从 “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在物流领域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
3.入世对铁路货运的冲击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铁路运输服务的开放包括铁路货运以及作为运输辅助的仓储和货物运输代理服务。中国入世使得国外企业有了进驻中国运输市场的政策环境,外国投资者可以直接在我国建立分支机构来参与我国运输市场的竞争,或者是通过提供技术设备投资于我国运输企业。在入世过渡期,外资企业直接进入铁路集装箱、冷藏、快运和多式联运等盈利高、市场潜力大的专业性货运市场,会给我国发展不成熟的铁路专业性运输带来较大冲击。
二、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意义
现代物流的发展将改变铁路目前的市场位置,进而将改变铁路在市场中的角色。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单一的运输或仓储服务已经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基于这一变化铁路面临的已经不是原来单纯的运输市场,而是包含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服务功能的整个物流市场,这样铁路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也不再只是运输企业,而是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加快铁路物流业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货流特点的需要,是促进国土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将现代物流理念运用到传统铁路货运的发展中去,成为改善运输现状刻不容缓的方针政策。铁路要向现代物流领域进行拓展,作为铁路主要生产部门的货物运输生产,必须根据现实的市场环境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确立合理的市场定位,实现自身角色和功能的转变,从而实现铁路向现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从当前铁路货运的现实状况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相当数量的铁路枢纽货运站在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铁路枢纽货运站原有的功能正逐步丧失,而且面临着设备与设施闲置、无效运输、效益滑坡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市场定位和结构调整,调整经营策略,采取措施开展相应的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领域拓展。因此,在现代物流蓬勃发展的今天,在铁路向现代物流领域进行拓展的大环境下,进行铁路枢纽内货运站发展现代物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铁路发展现代物流聚友以下几点的必要性:发展物流,是铁路运输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发展物流,是促进铁路运输企业转变经营战略的需要;发展物流,是促进铁路运输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发展物流,是加快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需要;发展物流,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的需要。
三、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环境分析 1.有利因素
(1)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优势
铁路运输方式本身具有运量大、价格低、运输连续性强、受自然天气因素影响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尤其适合于大宗货物的中长途运输,对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来说,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
(2)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一系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铁路货运网点覆盖范围广、货运车辆多、货物周转量和发送量巨大,因此具有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这些优势是铁路发展全国性铁路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任何一家其他物流企业所不能比拟的。正是由于铁路的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所以很多物流企业依靠铁路货运承担其中的干线运输业务。
(3)货源优势在一些大宗货物运输方面,铁路货运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比如煤炭、冶炼物资、粮食、石油、化肥、农药等,这与铁路运输的大运量、低运价优势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过程当中,应提高对这些大宗货物的重视程度。
(4)发展铁路物流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铁路货运在向物流转变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第一,成立专业性运输公司。铁道部成立中铁集装箱、中铁快运和中铁特货三个直属公司,这三个公司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和较为先进的客户服务理念,这是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发展的重要尝试。第二,逐步和市场经济接轨,提供优质的货运服务。开行多趟 “定点、定线、定时、定车次、定价”五定班列,满足了货主对货运的快速、便捷、准时的需求。第三,铁道部采取铁路、地方、企业合资的形式,建设 18 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目前已经有成都、郑州、大连、西安、武汉、青岛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投入运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对于铁路货运向物流的转变具有以下意义: 由于多采用合资形式,因此有利于打破铁路垄断,明晰产权,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新建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设施设备先进,处理集装箱货物的能力大为提高;功能更加完善,比如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具有无水港的功能,内陆企业可以在站内办理各种进出口手续,相当于把港口搬到了家门口,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2.不利因素
(1)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劣势以道路运输作为参照,铁路运输方式本身通达性差、难以实现一站直达式的门到门运输、运输手续复杂、中转环节耗时多、不适合小批量多批次运输。这些本身固有的劣势也是阻碍铁路货运吸引某些特定货物,进而发展现代物流的障碍。
(2)管理体制的劣势作为名义上的铁道部下属企业,铁路局由于既不能为市场提供完整运输产品,也不能取得独立的运输收入,甚至运输生产的指挥调度权也不完整,因此并不能真正获得作为市场主体所应具备的若干基本素质。在铁路局不具备独立的产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当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淘汰机制、价格机制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由于铁路具有某些 “准政府”性质,市场规则当中的法律规则、交易规则等实施起来也存在困难。这些都阻碍了铁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运行,不利于铁路货运效率的提高,不利于铁路货运向现代铁路物流的转变。
(3)观念和服务的落后铁路自身垄断性强,开拓市场的激励不足,职工平均年龄偏高,管理模式半军事化,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铁路货运从业人员观念落后,缺乏市场意识和发展现代物流意识,所提供的货运服务单
一、不注重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存在货运站环境脏乱差、收费名目繁多、货损货差和货物灭失的赔偿标准低、理赔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损害了铁路货运的形象,不利于吸引更多货源和发现现代铁路物流。
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对策 1.重视人才的培养
加快地区铁路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大批综合性的专门人才,特别需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要将物流业人才的培养纳入运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创新物流专门人才的送培、使用、管理等工作机制,同时要必须注重引进现代物流经营人才,通过多途径引进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形成注重物流、尊重科学的管理氛围,为铁路现代物流业物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对于一线的物流工作人员,最重要的是具备相关的作业技能。随着工作角色的转变,依据其工作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还要进行后期教育。因此,要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在我国铁路行业,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铁路系统的物流职业技术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铁路行业融入现代物流所需要的职业技术培训,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行业培训物流职业技术人才。
2.加快铁路运输规模化发展
“十一五”铁路跨越发展规划,确定了2010年全国发送量将超过35 亿吨,运输收入要达到3000亿元。实现规模化发展是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迎接入世挑战的必然选择。为此,铁路运输企业必然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建设“八纵八横”铁路主干道,提高干线运能,完善区际通道,打通限制区段,提高综合运输能力。研制快速运输车辆,实现运输快,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建设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减少相互间的干扰和影响,提高货物送达速度和运到期限保证水平。
3.配备适用的硬件设备
集装箱。集装化运输已成为货物运输的发展趋势,但铁路企业目前尚无统一的管理系统,铁路集装箱体质量逐年恶化。铁路特有的1T、2T、5T 箱由于使用年限长,疏于管理,甚至被用作储藏箱。20 英尺标准箱使用频率非常高,但集装箱质量差,且存在箱源紧缺情况。铁路新推出的48英尺标准箱质量较好,但也存在设计缺陷:高度比20英尺的低10厘米装运限重只多2~4T,价格却高很多。而托盘货因箱门开度的原因,叉车无法进行装卸,使得多适箱货物装不了箱,造成大量货源的流失,造成其使用率不足20%。装卸设备。铁路装卸作业涉及所有整车、零担、集装箱及行李包裹的装卸搬运业务。现有装卸机械有门起重机、小型叉车、抓斗等,普遍存在老化、种类少,装卸人员缺乏全面的装卸技能等问题。
4.完善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应用等。当前,铁路应该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设统一综合的铁路货运物流化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一个经济运行的工具和平台,形成一个有网上交易、物品追踪查询、密钥提取、仓储管理、个性化服务、电子支付、客户管理、代理商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使铁路货运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仓储管理上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射频技术等,达到从计算机中快速查找各仓库的库存情况,帮助管理者对货物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配。另外,还可利用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技术使铁路信息化的建设根据实际逐步推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铁路物流的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司陆延宝。广西沿海铁路公司发展现代物流的分析与对策[J。]铁道运营技术。2005 [2]黄鹤群。铁路开展物流化服务的思考[J]。铁道货运,2005 [3]李阳春。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战略转型与组织变革[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 [4]荣朝和。从中铁快运看运输市场微观结构变化与中间层组织的作用[J].产业经济评论,2006(5):16。
7.关于中国现代舞发展的思考 篇七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它的最鲜明特点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 故称为现代舞, 亦称为“当代舞蹈”、“新兴舞蹈”、“现代派舞蹈”等。但评论家认为这些名称都不大确切。因为现代舞不是一种固定的舞蹈形式, 它的特征不仅仅表现在创作方法上, 也不只是训练体系的不同, 它强调发挥艺术的个人特色, 不存在普遍规律, 每个艺术家都可以创造自己的“法典”。现代舞习惯上成为所有这些流派的总称, 但它不能概括各种流派的全貌。
一、中国现代舞的发展根源
对于古老的神州大地而言, 现代舞是外来货。对中国的舞蹈界而言, 现代舞更是后起之秀。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而言, 现代舞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种艰深难懂的形象, 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概念。舞蹈艺术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人们所了解的主要是其抒情性、写意性。然而, 现代舞的审美则不可同日而语。怎样让观众的审美情趣与编导的意图达成共识, 正是舞蹈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现代舞的审美从何谈起?首先, 我们应该了解现代舞的历史起源。
“现代舞”主要是指借鉴了外国现代舞动作素材和创作理念所进行的创作和表演[2], 该舞种的作品特别追求突破古典芭蕾艺术的固定模式, 允许舞蹈家以个性化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做抽象的自由表现。现代舞是在反对古典芭蕾的封闭、僵化的前提下产生的文化现象, 当时, 有“现代舞之母”之称的依莎多拉·邓肯向陈腐的古典芭蕾旧世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舞蹈革命, 但邓肯从来未想到建立什么新流派, 而只是想从芭蕾的清规戒律中获得一种身体与精神上的自由, 所以邓肯只能算是先驱者。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欧洲的萧条和动荡给现代舞创造了生长的环境, 真正意义的现代舞在德国诞生, 后来得以在美国迅速发展。1936年舞蹈家吴晓邦先生把现代舞从日本带到中国, 并称之为“新舞蹈”, 这是中国现代舞最早的引进和起源。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的历程中, 广义而言, 凡是不具有特定民族风格或古典程式的舞蹈, 似乎都可以划入“中国式的现代舞”。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 吴晓邦创建了“天马艺术工作室”, 系统地推行他所创建的源于现代舞的教学体系, 为走出一条“中国现代舞”的路子, 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实践。后来随着“天马工作室”的中断, 现代舞在中国的探索势渐衰微。中国现代舞重新崛起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1987年广东省开办第一个现代舞实验班;1991年北京舞蹈学院正式开办现代舞教研室, 陆续邀请西方著名现代舞专家, 进行系统的形体及编舞法训练。不久, 年轻的中国现代舞员以独特的风姿在世界舞坛崭露头角。
二、现代舞的审美追求
现代舞在审美标准上追求的是标新立异, 动作规范上也是风格迥异的。每一位编导在作品的审美标准上都具有极大的个性:永远不抄袭前人的遗产, 而是与时代同步, 以个人的真实感受为依据去追求创新。在现代美学中, 美更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 美或不美, 不应是衡量现代舞作品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美的概念在现代美学和现代艺术中, 不仅是多元的, 而且是多变的, 仅是包括在如今这个更加宽阔的审美规则中的许多方面之一。判断审美价值的标准更是多种多样。那么, 现代舞的审美究竟应从何入手呢?首先, 了解现代舞的宗旨是在大胆实践、严肃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审美评价。
1.“深刻的思想性”是现代舞较为显著的特征。
现代舞表现的生活观是宽容大度、乐观向上、随遇而安;它的艺术观是求异;它阐释了“美”的新理解, 这些思想都是积极有益的。在现代舞作品中, 它可以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没有生动的生活场面和环境景象, 大都表现得比较抽象、朦胧、模糊;但它以变形、隐喻、类比等手法, 通过其动作造型本身的象征意味和暗示导向, 可以给人带来更加广阔而自由的想象空间, 使人们陷入深深的理性沉思之中, 从而得到艺术上深入思考的审美享受。
2.“运动的节奏性”在现代舞作品中引人入胜。
正如德国美学家格罗塞说的:“舞蹈的特质是运动的节奏的调整。没有一种舞蹈是没有节奏的。”舞蹈的风格直接影响于节奏。在现代舞作品中, 节奏包括结构的函数、拍子的重音、呼吸的转换、紧张和松弛、爆发与平静等一切有规则却无可测量的变化。只有接受节奏的指示来体现动作的规律, 只有依靠节奏把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有机地协调地结合起来, 才能创造出抑扬顿挫、连贯流畅、缓急轻重有度、便于表情达意的形象。成功的作品除了以它的形、声、情获得艺术魅力外, 还靠节奏美征服观众。节奏是某种情感的力量, 也可改变和引发情感。形寄于情, 舞表于情, 形神兼备, 情舞交融。
3.“广泛的综合性”是现代舞中具有联系性的美学特征。
现代舞在如今这个科技纵横的社会舞台上, 已不只是以“纯粹舞蹈”的形式出现。随着社会科研的进步, 现代舞的剧场内已经运用了最新的科技发明。例如, 国外的舞美设计中, 就有电闪雷鸣的舞台、真实的影像效果, 而舞者毫发无伤。具有透视效果的伸缩舞台与空间构架的巧妙结合, 令人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概念, 使舞台看起来幻妙无比。科技的运用还仅仅是一个方面, 随着现代舞艺术表现题材的扩大和表现内容的丰富, 现代舞艺术的综合性特征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它还融合了文学、戏剧、美术等具象性艺术, 以及几何、空间思维等抽象性艺术, 从而使现代舞的表现力得到了更高的发展。
三、现代舞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中国现代舞的出现, 适逢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期, 因而“年代”在这样的情境中就超越其本身的时间涵义, 带有特定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舞蹈本身异化的突破性表现的认可, 更是对传统舞蹈, 尤其是承袭宫廷舞蹈的那种被驯化为美丽、柔顺, 以至失落了精神重量的舞蹈表现与审视观念的一种终结, 这是从文化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舞出现的价值问题。现代舞作为一种以感性肉体和理性灵魂为基础的非描述性的艺术, 既能够表现某种概念或观念, 又不是一种纯理性, 类似语言描述那样精确的、纯符号性的审美对象, 还是一种流动性强, 甚至转瞬即逝的文化现象。正由于这种模糊的非限定性, 观众可以尽情去看、去听、去感悟并用自己的心灵去接纳, 从而做出自己的解释与判断。
四、中国现代舞的走向
现代舞的创造、创新、反叛精神是由理性与血性相互支配、相互约束牵制的。那么如何把握“理性”与“血性”相互作用的度呢?尤其是“中国现代舞”的发展, 既要保持它的本质精神, 又要适应中国的环境气候, 也就是说既要反叛又不能反叛, 既要传统又不能传统, 这个难度就比较大了。到底“反不反叛”“传不传统”呢?传统与不传统之间有没有一条空隙能够让“中国现代舞”发展呢?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时代性、民族性、文化阶级性, 要能真正做到“洋为中用”、“推陈出新”、“雅俗共赏”, 努力推行“双百”方针, 深入民间发展“中国现代舞”, 等待我们的也是“中国现代舞”发展的唯一诀窍———实践。
中国现代舞同时继承借用各种好的艺术方法和艺术形式, 尤其对中国传统舞的方法和美学的追求, 给予了特殊的关注, 形成了特有的中国风格。中国现代舞发展到今天, 还存在一种普遍的误解, 要么把它理解为街舞、迪斯科, 要么就认准现代舞是一种时尚。其实现代舞的精神是反叛。正是邓肯当初对高度模式化的宫廷芭蕾的否定与背叛, 才有了今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舞。而在中国, 也正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西方艺术的现代意识传入中国, 艺术家才明白原来艺术是可以这样尊重自我。中国的现代舞是在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是创新, 不是抹杀, 更不能脱离中国发展的实际, 要体现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批判和继承中继续发展。
摘要:现代舞最鲜明的特点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本文分析了中国现代舞的发展根源, 现代舞的审美追求, 现代舞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并探讨了中国现代舞的走向。
关键词:中国现代舞家,发展根源,审美追求,现代文化,走向
参考文献
[1]周颖.现代舞审美刍议——基层艺术工作论文选[C].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6.11.
8.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篇八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
当前我国服务业正面临一个主要的机遇期,特别是在现在国家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的作用尤为重要。从世界角度看,服务业产值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60%,这样的情况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化程度和城市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一、传统服务业与新时代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一)伴随现代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各专家学者对服务这个名词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共识,没有那本书或文章定义的服务的内涵被广泛认可。学者专家也都是各执己见。
1.传统的服务业比现代服务业多,是目前所面临的事实,传统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餐饮、婚庆、招待司仪、保洁公司、出租车公司、中介公司、保安公司等等。似乎在人们的思想中,从事服务业的工作就是低人一等,工作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不需要任何的上岗培训,是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可言的,几乎是人人都可以做。这种对传统服务业的认识一直以来都影响着人们对服务业的从业热情。这种认识是荒谬的。不论是从服务这一名词产生,还是各国学者对之一名词的释义都没有得到统一的认知。马克思认为服务就是服务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和其他商品一样,服务也可以提供使用价值。生产性行业是有工业和商业组成,因此服务不创造创造价值,服务不是生产性的劳动,这是亚当·斯密所认为的。美国经济学家希尔基于服务与生产的关系角度给服务下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定义,指出:“一项服务生产活动,即生产者的活动会改善其他一些经济单位的状况。”
根据各专家学者在服务这个范畴形成、认识、发展的过程的可以看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服务业的理解认知也是一步一步的加深,推动着服务业的向前发展。在中国同样是对服务的理解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权威的观点。
2.“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按照上述描述,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不仅包括新兴服务业,还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现代服务业一般包括:(1)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2)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
二、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服务业服务层次、生产能力以及内部结构布局相对落后,顺应时代发展及时提出“现代服务业”的这个概念,意味着特殊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它是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的思考和内涵上的新认知。
1.现代服务业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是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的一个明显特征。
2.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就拿相对地位来说,现代服务业明显上升,传统服务业显著下降。
3.行业就业弹性差异明显,就业弹性是衡量行业增加值比重对行业就业比重的敏感性。
4.中国服务业比重被低估,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特征。
改革滞后、产业性质定位、就业压力和企业体制抑制服务专业化、低消费率、开放程度以及观念和政策造成服务业现状的关键因素。
三、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问题
1.服务业总量不足、发展滞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均处于较低水平,落后于世界发展水平,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及其内部行业相互之间的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三大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垄断性较为严重等,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3.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服务业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区域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距有进一步扩大,主要体现在服务行业的就业增长这方面的源动力和服务业人均增加值的差距扩大。
4.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滞后,服务需求弹性偏低,主要体现在整体与局部的服务业。
四、现阶段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以及对外发展路径
(一)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
1.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服务业的全面健全的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就是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的优化;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健身、旅游、物业管理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形成大型的服务业集团,促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及品牌化经营。
2.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国有企事业单位基础设施服务要向社会开放,实现服务社会化。
3.大型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的位置,依据服务经济的产业结构、服务功能、功能定位着重发展相关的服务业。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对外发展路径
1.政府引导,为现代服务业走出去创造一个有利环境。
2.分步逐渐开放我国服务业,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分步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注重开放程度,处理好开放过程中对我国服务业造成的冲击。
3.确定引资目标,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五、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扩大中央财政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力度。政府要对具有战略意义的服务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大扶持力度,给与政策税收优惠,助其快速健康发展,在企业发展到有足够的实力走出去的时候,政府要尽可能的帮助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方针政策。在最大的可能范围内予以支持。
3.政府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政务的信息资源比单个企业丰富数倍,政府为企业提供信息有利于企业信息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企业做出可靠的决策。
4.成立全国性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海外投资提供保险
5.鼓励培育国内服务企业走规模经营发展道路。规模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服务业企业规模相对来说都比较小,企业按照自愿、平等和互利的市场原则下进行产业整合,重组购并,使有管理经验和实力的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大型的服务企业集团,提高我国服务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发展中国的服务业跨国公司,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六、总结
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战略支点,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敢于突破,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向世界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看起,甚至超越他们。(作者单位:1.河南工业大学;2.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朝鲜 理论与量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研究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中国现代工业发展】推荐阅读: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08-24
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08-31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09-04
2008中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09-23
中国现代结婚礼仪07-13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07-04
中国现代文学答案07-17
中国现代史题库11-03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07-08
自考中国现代史复习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