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实施保障

2024-11-03

战略实施保障(精选8篇)

1.战略实施保障 篇一

抓好三个环节,创新工作机制

为实施“人才强场”战略提供坚实智力保障

名山农场现有耕地26万亩,人口1.1万,职工4606名,是一个集种植、养殖、木材采伐与加工、旅游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中型国有农场。实践中,农场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推进“新五区”建设,努力实施跨越工程,推动了农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实现农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目标,名山农场党政班子充分认识到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大力实施“人才强场”战略,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农场事业发展中来。从2006年至今,农场先后从吉林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引进大中专毕业生45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18人。人才引进后,农场党委紧紧抓住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个重要环节,创新实施“外引内用”人才工作机制,注重系统培养,充分发挥大学生作用,为争创管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先进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多种渠道集聚各类人才,确保人才能够引得进

为使人才能够引进来,农场党委重视加强宣传引导,以多种渠道积聚各类人才到场工作,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和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根据农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阶段岗位需求及专业需要,制定了《名山农场人才引进工作方案》,详细规定了招聘岗位、专业、学历、人员数量、政策待遇等内容,为引进人才工作顺利实施夯实基础。

1、积极参加高校现场招聘会。农场党委组织部积极联合农业、财务、畜牧、水务、林业等部门到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等地高校参加招聘会现场招聘。通过发放农场简介,张贴招聘广告,解答应聘须知,大力宣传农场的地域位置优势和人才优惠政策,以广阔发展前景吸引人才集聚,在广大高校毕业生中引起了良好反响。招聘中,农场招聘部门领导以真诚态度耐心宣传农场在人才引进上的细节问题,消除应聘人员疑虑,并现场对投递简历人员逐一面试进行初选和复试。根据两轮环节考核结果排出名次,并对4名意向者当场签订就业协议。到高校参加人才招聘,可以充分展示农场对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农场在人才引进工作上的宣传影响力。

2、积极引导外地生到场应聘。农场在积极到外地参加招聘会招聘人才的同时,为节约成本,增强实效,还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发布招聘公告,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省外、垦区外及场外人才到农场参加应聘。应聘人员通过身临其境了解农场现实发展情况,亲切感受农场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状况,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人才集聚,特别是得到了广大自愿扎根于农场基层开展科技研究、试验示范人员的欢迎。招聘中,由农场领导亲自面试,根据品德为先,能力并重的原则综合考评应聘人员。此举充分体现了农场在人才引进政策上的成熟,增强了人才工作的灵活性,也为农场创建多元文化奠定了基础。

3、积极鼓励本地生回场就业。随着近几年垦区发展形势逐步明朗和地位优越性的进一步显现,农场在强力推进管局实施的“优农、强工、美城、富民”战略工作中实现的根本性变

化,诸如现代化大农业提档升级、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民生工作质量的大力改善,农场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的逐步提高吸引了大量本场职工子女积极返场谋求就业,一心一意服务农场发展,在家乡建功立业。同时,农场积极搭建发展平台,鼓励本场职工子女返场工作,努力在农场这片沃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以显著发展成果吸引人才集聚,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和宣传了农场的发展优势,为大力引进人才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适时调整人才引进策略,确保人才能够留得住 为确保人才能够引得进且留得住,农场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调整现行人才引进工作方法,积极创新工作机制,转换工作侧重点,变“外引”为“内用”,实现“内外结合,互补互用”,有效解决了“人才好引难留”这一现实问题。

1、及时调整现行人才引进策略。2006年,我场曾以优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为条件引进4名省外大学生。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给予副场级待遇和5万元安家费;本科生3人,给予副科级待遇和3万元安家费。但优惠的待遇并没有完全发挥实效,其中2名来自省外的大学生因不适应本地气候和生活习惯而没能留在农场。与此同时,大量本地大学生却因没有机会而存在择业难的现实问题。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缺陷引发的矛盾日益显现需待解决。2008年至今,农场党委及时总结在引进人才中的不足,根据农场发展情况变化和人才工作实际需要适时对现行人才引进策略进行调整,取消给予外来大学生政治和经济优厚待遇,并逐步减少外来大学生的引进数量。

2、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机制。为节约成本,增强实效,农场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转换人才工作侧重点,变“外引”为“内用”。即给予返场大学生择业机会,农场从中择优录用,以实现“以内为主、内外结合”,达到互补互用,相辅相成的目的,从而避免出现外地人引进来却留不住的尴尬现象,现实解决了本地职工子女的就业难的问题,深受广大职工群众好评。

截至目前,农场已从返场大学生择优录用34人,其中本科生16人。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的韩磊曾在河北打拼多年,得知农场招录本地大学生的消息后,主动应聘并被农场成功录用为木业园区干事;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的黄攀主动放弃去大城市求职的想法,积极返场择业,正好填补了农场林业局招聘园林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王文虽然家非本场,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名山农场的发展潜力后,结合自身所学数学专业特长成功应聘农场劳资科,并被录用为职介中心科员职务。这些大学生家在农场,熟悉农场实际情况,能够安心扎根农场基层,且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农场和大学生都达到了“双赢”,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能够用得好 人才引进来,关键在于培养好,使其发挥应有作用。为了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农场的有用之才,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培养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以形成合力建设农场,努力实现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

1、实行试用实习,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大学生被录

用后,农场采取试用一年的考核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农场根据大学生各自的专业及爱好特长安排他们到相应部门单位进行试用锻炼,帮助他们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全面熟悉农场总体情况、各部门单位的具体职能以及自身的工作职责,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增长工作经验,并能承担一定的实际工作,真正从态度、认知、行为等方面将其塑造成为一名符合农场要求的干部。试用结束后,经农场组织部门考核合格才正式定岗。

目前,我场新招聘的7名大学生正在基层各单位的积极工作,健康成长,为试用单位献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综合表现良好。

2、实行结对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对培养,即“一对一” 培养模式。农场要求各单位领导与大学生一对一挂钩,如同“导师”一般,负责对大学生进行具体培养,包括制定培养计划、阶段目标、实施步骤、考评方法等,并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大学生各司其职,有工作热情,有事业追求。重点是通过结对,帮助其快速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为充分发挥大学生作用,团结形成合力服务于农场建设,农场积极搭建平台,成立了大学生团支部,定期开展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自成立以来,共开展了演讲比赛、参观场史馆、重温革命精神,重走抗联路等10余项实践活动,积极展示了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良好风采。

3、实行科学考核,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坚持科学考核,农场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拥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时刻保持当代大学生的优秀精神风貌,而且要德才兼备,必须具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二是坚持系统考核,要量化考核标准,把培养工作贯穿于“认识了解—学习适应—参加部分工作—承担实际工作—后续培养”五个阶段。三是坚持绩效考核,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充分挖掘大学生潜能,增强大学生地综合能力,实现了大学生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

目前,我场大学生在机关各单位、作业区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也为上级输送了优秀的人才。2006年引进的研究生副场长杨健福同志由于工作突出,现已借调总局办公室。

在人才工作中,名山农场党委通过紧紧抓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个重要环节,创新工作方法,变“外引”为“内用”,实现“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使大学生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和专业特长,实现了人才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目前,45名大学生正在名山农场这块广袤肥沃的黑土地上快乐工作,健康成长,逐步成为农场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强力推进实施“人才强场”战略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黑龙江省名山农场 王晓飞

二〇一二年五月

2.战略实施保障 篇二

布雷尔利品牌在品牌建设和企业的业绩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绩效。但是,随着品牌快速成长期的结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推进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就必须构建实施完善的保障体系,保证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目前,布雷尔利品牌的战略发展过程中在管理能力和组织结构等保障体系构建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布雷尔利品牌发展实施保障系统存在的问题

品牌快速稳步发展需要企业整体各层级及各项资源的有效支撑才能够顺利进行,目前的布雷尔利品牌在支撑品牌发展战略运作的营销组织体系、人才机制和进程控制等实施保障系统方面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

1. 布雷尔利品牌缺乏基于品牌战略的营销组织体系建设,不能为布雷尔利品牌的战略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目前,布雷尔利品牌的营销组织结构是按职能部门进行划分的直线职能制。管理层次少,所有部门均由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直接管理。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实现了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传达的速度快,高层管理者更贴近市场并快速反应。但是,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未来布雷尔利品牌在战略化发展中由于缺乏专业性的品牌运作团队和品牌化运作的组织体系建设。

2. 布雷尔利品牌人力资源建设不能满足品牌发展及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需求

布雷尔利人力资源重心一直集中于业务板块,品牌建设则依赖于外部咨询团队,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稳定强大的专业品牌管理团队,这就导致了一旦外脑离开必然形成真空。另外,不断快速扩张的业务范围对品牌发展最直接执行者,也就是基层业务骨干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招聘培养速度低于业务需求增速。

3. 品牌发展缺乏阶段性进程规划,没有对发展速度进行控制

高层决策速度与执行速度和市场接受速度必然是三个不同向量,就目前布雷尔利品牌建设情况来看,在一年之内从无到有、快速扩张对企业各项资源造成巨大压力,而品牌有其固有成长周期性,企业必须对品牌发展进度进行规划及控制。需要建立起一个贯穿决策执行的作业体系,由微观而宏观,随时根据情况把握品牌发展进度。

二、布雷尔利品牌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布雷尔利品牌需要系统的实施保障,才能完成品牌化发展的目标。为此,布雷尔利品牌还必须通过组织、人力资源和进度控制三个环节保证布雷尔利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

1. 品牌发展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

布雷尔利品牌应在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成立专门的企业品牌发展战略规划与执行团队,具体包括:最高层次的品牌发展战略委员会、中间层次的品牌发展战略项目管理小组以及最低层次的企业品牌发展战略执行小组,如下图所示。

布雷尔利品牌品牌发展战略实施的组织机构图

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委员会的工作重点是为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提出战略和政策方向的指导,定期讨论协商、审核、批准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的各项实施计划,评估、调整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进度情况。

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项目管理小组的工作重点是品牌发展战略项目管理,通过全方位的沟通协调管理模式来推动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计划的正确实施。为使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的进程按计划向前推进,提供日常的决策与指导。

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计划执行小组则是具体执行品牌发展战略的各个职能部门。各计划执行小组向项目管理小组负责,接受项目管理小组的指导;项目管理小组则对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委员会负责,在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委员会的指导下,保证整个发展战略计划的可操作性并协调、监督计划执行小组履行其职责。同时,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委员与各个执行职能部门随时保持沟通,注意听取各个部门的反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 品牌发展战略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

目前,我国不锈钢深加工企业主要缺乏优秀的企业家人才、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一流的不锈钢深加工产品研发设计人才。这三种人才是制约我国目前不锈钢深加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不锈钢深加工是职业经理人比例最低的产业之一,管理层平均素质和学历偏低。没有企业家人才,使我国不锈钢深加工企业处于盲目发展的地步,企业无法解决生存问题,没有复合型人才和一流产品研发及设计人才,布雷尔利品牌无法实现健康成长。

为此,在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本的建设,为布雷尔利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和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行,提供人力资本保障。第一,注重对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储备;第二,加强对能够实施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的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为他们负责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执行,是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发展的生力军。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获取可以通过对外招聘、对内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来展开。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为品牌发展必须的专业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并可以通过构建企业与人才利润共享,如股票期权制、人才持股计划、团队报酬方案等形式。

3. 品牌发展战略实施的进度控制

为了保证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思路与策略的顺利实施,必须对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实施进行任务分配、实施监控、信息反馈、效果评估、进度调整一系列实施控制动作。

在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贯彻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的思想,建立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体系,并对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和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计划的实施进行适时监控和调整,最终保证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第一步,任务分配。在布雷尔利品牌发展委员会的战略指导与控制下,对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实施的目标进行分解,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对相关执行层面部门及负责人分配任务,最终建立起从企业领导层到职能部门层到作业操作层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分配体系。

第二步,实施监控。基于权责分明的组织分工,应用布雷尔利现有的时间节点控制体系,对各级执行人员进行任务目标分解及实时沟通。保证任务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第三步,信息反馈。通过品牌发展战略组织各个层级,将执行情况层层反馈,对信息进行汇集、整理,保证信息反馈快速、准确,为决策层提供信息。

第四步,效果评估。由品牌战略执行小组提交工作成果,战略管理小组进行评估及总结,最终形成效果评估文件。

第五步,根据各个阶段反馈信息及执行情况,由品牌战略发展委员会对目前执行进度进行调整,保证品牌发展战略能够得以快速有效实施。

总之,布雷尔利品牌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应当着眼于未来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并为保障品牌战略发展的需要,针对营销组织体系、人力资源和进度控制三个方面,着手建立一套贯彻现有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体系。

摘要:北京布雷尔利品牌在品牌创建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也显露出品牌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布雷尔利品牌缺乏基于品牌战略的营销组织体系建设,不能为其品牌的战略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人力资源建设不能满足品牌发展及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需求;品牌发展缺乏阶段性进程规划,没有对发展进度进行控制等方面。为保证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思路与策略的顺利实施,布雷尔利必须不断创新实施保障体系,通过组织、人力资源和进度控制三个环节保证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品牌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布雷尔利品牌,发展战略,保障系统,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杨志勤.浅析企业品牌管理的立体化趋势及其启示[J].未来与发展,2010(2)

[2]郑智忠.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9(5)

[3]宋丹娜,等.浅谈中国不锈钢产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四川有色金属,2009(1)

3.战略实施保障 篇三

面对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潮流,首都环境建设首先应确定正确的战略方向,应将首都环境建设战略当作一项长期、系统的复杂工作,战略应该指导未来若干年首都环境建设的思想、内容和对策。环境建设战略要重点强调前期工作,环境建设前期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要远远强于后期的治理。当前,设置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作为协调机构,其根本目的是将产业系统、生活系统、市政系统、资源系统与行政组织系统有机结合起来。首都环境战略的落实需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即首都环境在复杂系统中其问题产生的根源,环境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契合,要给环境战略实施提供牢靠的保障。

一、首都环境建设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

将首都环境建设作为复杂系统工程,是因为首都环境不仅是水、大气、垃圾、噪声、辐射、绿化等问题,更是深层次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居民消费问题;环境问题不仅同首都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而且与周边地区休戚相关;首都环境不仅是单纯的后期整治问题,更是前期的综合防治问题;首都环境不仅是自然、经济问题,更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宜居城市问题。综合看,与首都环境建设系统有关的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耗总量增加带来环境压力

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的7861亿元快速上升到2008年的10488亿元,但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2006年的5904.1万吨标准煤上升到了2008年的6343.7万吨标准煤。在现有的技术与管理方式下,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大幅增加已经给首都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尽管2008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公布当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32万吨,比2007年削减2.85万吨;烟、粉尘排放量为6.36万吨,比2007年下降6.2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0.13万吨,比2007年削减5200吨,但这仅仅是北京环境状况的良好面,更多的压力面在公报中没有体现。预计未来5-10年中,首都经济仍将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如果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及时提升,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将更大。

(二)产业结构与区域功能布局决定了首都环境建设的“压力面”

经济增长的产业聚集区(增长极)往往也是环境压力大的区域。目前首都经济是典型的“三二一”格局,2008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3.2%,第三产业增加值主要来自于“城八区”及部分郊区内的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由于管理方式、技术手段落后,首都第三产业资源消耗量也非常大,第三产业能源消耗总量已经由2006年的2129.3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08年的2607.5万吨标准煤,已经超越第二产业能耗的2519.1万吨标准煤,而且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极为缓慢。2008年城市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合计已经达到17.9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也与第三产业关系密切。目前首都还没有形成第三产业资源消耗大幅下降的有效途径。北京的工业主要聚集在顺义、怀柔等郊区县,工业能耗也主要发生在这些区域。可以预计未来首都环境压力主要来源已经由之前的第二产业转向二、三产业并重,环境防治重点聚集在西城、东城、海淀、朝阳、顺义等核心区域,以及城乡结合部等“空白”地带。

(三)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升级对环境具有直接破坏力

在技术手段尚未达到有效提高时,消费能力上升意味着对产品要求的提升,意味着对资源索取和环境破坏的加大。2008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25元,全市最终消费达到3385.6亿元,全市居民人均消费达到20346元,北京居民最终消费率保持一个较高水平。与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生活方式改变及对环境破坏力度的加大。2007年北京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耗总量达到1005.26万吨标准煤,数目惊人。居民消费对环境破坏主要由废物(主要是垃圾)、废气、废水等构成。(1)工业垃圾、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构成了首都垃圾的主要来源,以生活垃圾为主。首都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由2006年的585.1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672.8万吨,预计未来北京常住人口不断增加,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产品包装日益复杂化,每年生活垃圾总量是持续上升的。2008年首都医疗垃圾1.22万吨,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废气主要是汽车尾气。首都在2009年年底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00万量,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一大来源,与之相伴的还有噪声污染。(3)北京市人均年生活用水量2008年为88.3立方米,污水排放总量132095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与往年基本持平略有上升,污水排放量快速递增。按照目前首都常住人口的增长态势,如果人均用水量不降低,供水与污水处理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四)人口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对环境建设的压力同样不可小觑

2008年首都常住人口总量已经达到1695万人,流动人口每年能达到常住人口的1/3;首都常住人口平均密度达到1033人/平方公里,核心区更达22546人/平方公里。人口总量与高密度的核心区人口聚集,吃、穿、住、行等消费行为融入在其就业的产业链中,结合首都当前的资源状况,其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已形成巨大压力,每天产生的“三废”和对市容环境的破坏都相当惊人。首都拥有很多优质社会服务资源,教育、医疗、卫生是很重要方面。首都教育产业目前能耗已经很高(2008年为157.91万吨标准煤),来京就医外地人口也逐年增多(医疗垃圾比生活垃圾更难处理),实际上这都给首都公共产品与服务设施带来额外压力,考虑首都环境问题时,笔者认为应充分将教育、医疗、卫生等对公共品消费的行业更多加以考量。

(五)与周边区域密切合作对首都环境建设关系重大

首都五大水系与河北、天津有关,空气质量同内蒙古、河北关系密切,上风、上游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首都环境质量,这些地区进行环境整治将能够直接改善首都环境质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周边地区环境治理举措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依据。到2007年年底,河北已关闭161家造纸企业,邢台取缔小选矿企业47家,唐山市依法拆除石灰窑213座,全省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企业26家。针对《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6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发布了相关实施方案,在控制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等方面实施严格的污染治理和临时减排措施,在一般的天气条件下,奥运会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的要求。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首都空气质量天天达标,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50%左右。由此证明,首都同周边地区环境协调作用显著。可以预见,首都未来环境战略一定是与周边省市环境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

(六)市政设施发展是促进首都环境整治的基础保障

到2008年底,首都污水管道长度为4458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29万立方米/日,再生水利用量60000万立方米;自来水供水管线14118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2148吨/日;年末公园绿地面积12316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3.5%;公共交通运营线路18057公里,其中轨道交通200公里;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还建立了首都城市运行指挥平台。客观讲,随着城市环境压力加大,市政设施也在不断强化,市政设施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也面临着需求逐渐扩大的现实难题。

二、首都环境建设的战略构想

首都环境建设应具有宽眼界、大战略、高起点,环境建设战略构想要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结合国际化、现代化的潮流,在环境建设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三个北京”的理念,将环境建设战略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相结合,将首都环境建设战略有效契合国家环境发展大战略,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控制资源能源消耗、强化源头减排以达到环保目的,以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的综合运用促进经济发展、区域共赢与环境建设的协调。

(一)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提升环境建设水平的战略

适合首都的环境建设一定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环境建设,环境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共促互进的关系。与环境战略要求保持一致,按照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的定位,首都经济发展一定要走集约化(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高附加值道路,产业结构调整向着能耗低、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占地面积少、科技含量与附加值高且能吸纳一定劳动力的产业变动。减排是环境战略中的核心内容,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减排相结合,其他国家的实践已证明,其前期成本远小于后期环境整治成本。

(二)坚持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提升与环境建设战略相结合

首都城市发展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是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观念的具体体现。首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的收入与消费战略力求科学、合理的内涵实际上与环境建设战略是一致的。未来首都发展过程中,应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管理模式,人口、收入增长带来的产品、原材料、能源消耗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总之,应将首都居民收入与消费发展战略同环境建设战略有机融合。

(三)坚持将首都环境建设战略纳入国家环境整体战略当中

客观上,北京环境建设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正如上文所讲首都与周边地区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全国环境整体水平提升是首都环境战略得以实现的保障,全国环境水平恶化一定会给首都环境建设带来不可突破的瓶颈。目前我国整体环境状况是:环境恶化状况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未来的环境压力将继续加大。首都与全国环境问题实际有很多相同之处,其原因包括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人口总量大且环境意识不强,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体制和制度安排不完善及环境保护水平长期滞后等。应坚持把首都环境战略与国家环境发展整体战略相结合,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实践“以人为本、优化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

(四)坚持突出首都环境建设战略中核心区域、重点产业、关键环节的环境专项规划

首都环境建设战略应该有重点,从宏观上讲,包括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环节三个方面。按照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规划的定位,环境战略应重点关注集中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西城、东城、海淀、朝阳、顺义等核心区域,以及城乡结合部等“空白”地带,关键要在资源使用的第一个环节上做好节约工作才不至于对环境造成过大压力。应强化首都这些区域和产业的环境专项规划,以完善规范和标准强化资源使用环节的节约,以规划统领核心区域、重点产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专项规划的“节点”应和首都环境规划战略保持一致,但又要根据自身情况有侧重点。至于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的周边区县环境建设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有定位。

(五)坚持将首都社会发展战略作为实现环境战略的重要抓手

能够协助实现首都环境战略的社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人口战略和就业战略。2007年根据专家在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预测,北京人口总量将在2020年达到2141万,肯定会突破此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所提出的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毫无疑问,人口持续增长给首都带来难以克服的资源环境压力。人口环境战略要着重解决首都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问题,控制人口、尤其是流动人口增长对减轻首都环境压力至关重要。要以就业战略配合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控制战略的实施。以就业政策调整减轻人口在核心区聚集造成的集中环境压力,有步骤、分阶段利用就业政策将人口向周边地区调整,乃至向外省市进行转移,避免环境压力过于向首都核心区集中。

三、首都环境建设战略实施保障

实施首都环境建设战略,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开展生态建设,逐步改变环境退化状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等方法,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最终提升首都环境管理水平。首都环境建设战略实施保障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将环境建设与区域综合承载力提高相结合。首都环境建设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的改善环境质量,更是要体现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环境建设保证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使区域承载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达到一个合理的比重,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各系统的良性循环。将提高区域综合承载力作为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正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要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尊重区域综合承载力的各项指标并将其纳入首都环境建设的各环节当中,严格按照节能、省地、环保的要求进行城市开发和运营。

二是建立同北京周边地区的环境建设联动协调机制。协调机制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共促机制和环境资金补偿机制,产业结构与就业调整联动机制。环境保护共促机制要求各方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壁垒,各方都成为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子系统,分别在环境保护的不同环节承担不同角色;环境资金补偿机制主要涉及到首都对河北、天津、内蒙古等省市由于环境保护、治理的经济损失进行一定补偿(如关停污染企业、防治沙漠化等),协调机制的出现使各方都能获取生态收益;产业结构与就业调整联动机制要求在环境建设相关不同省市内实行产业与就业转移,缓解产业、人口对核心区域的压力,避免严重“污染核”的出现。

三是加强资金投入,注重市政体系对远郊区县的覆盖。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污染整治有关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市政设施领域,实现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和设施运行管理的现代化。财政和社会资金对市政设施的投入要偏重基础薄弱的远郊区县,尤其要防止远郊区县成为首都核心区的垃圾场、排水沟。要利用市政体系的完善,使远郊区县成为首都循环经济的重要节点。

四是强化全市统一的环境建设指挥机构与平台,并不断完善维护其有序运转的体制机制。由于首都环境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目前市环境保护局和市市政市容委都不完全具有首都环境管理职能,设置一个综合机构负责协调有关环境建设的各部门并完善其工作制度、责任权限、协调机制非常关键。此外,有关首都环境问题涉及多学科、宽领域,应建立由经济、管理、环境、工程、规划等多学科专家构成的城市环境建设智力支撑体系与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智库”在首都环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公众参与的重要体现。

五是在首都污染排放核心地区环境整治中强调对“灰色地块”进行循环开发再利用。首都在环境建设中更应该注重对有限资源的循环合理利用,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首都核心区有很多地带利用率不高,或者尚处于荒废状态,市政资源配制仍然存在浪费现象,其本质上是资源利用“机会成本”的丧失,而且会对市容市貌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未来首都环境建设应注重提升“灰色地块”的利用水平,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机会成本”的丧失。

六是注重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手段在首都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技术创新能够带动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应充分继承并发展既有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先进方式(以城市运行管理中的数字化方式为代表)与技术,在大气、污水、废气物处置中应广泛运用先进技术并进行应用创新。

七是进一步加强首都环境法制建设。多年来,首都环境立法、执法、司法不断加强,对推动首都环境法制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首都环境法制建设现状仍不容乐观,在环境立法、执法与司法三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环境法制建设缺乏系统性,环境立法、执法与司法更多处于一种单独发展的状态,难以形成支撑首都高效环境法制系统的合理。着眼首都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目标,需要从系统论的高度建设一个内部和谐、互动互助的环境法制系统。

八是加强首都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和相关人才培养。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技术、制度,而且要潜移默化到公众的意识当中,所以要在首都居民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让公众自觉、积极地参与到环境建设当中。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群众积极自觉参与环境建设使首都环境质量提高,本身也能从中获取很多收益。首都环境建设战略实施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要培养、储备相关人才,以适应先进技术、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08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EB/OL].(2009-06-05) [2010-01-02].http://www.bjepb.gov.cn/bjhb/Portals/0/fujian/zwgk/hjzl/2008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pdf.

[3]姜学锋.人口专家预测:2020年北京人口将达2141万[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8(1):12.

[4]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课题组.北京城市环境建设思路研究[J].前线,2007(12):34-36.

[5]戚本超,周达.美国的城市环境管理及对北京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9(8):79-82.

4.战略实施保障 篇四

集团企业的组织架构一般由总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组成,集团战略规划体系包括总公司战略规划和下级分子公司战略规划两个层面。规划流程是先制定总公司的规划,然后各分子公司依据总公司的规划制定本单位的战略规划。总公司战略规划是对下级单位情况的平衡汇总,是下级单位战略规划的指导和基础,因此总公司战略规划一定要充分听取和结合下属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笔者在评审与咨询时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总公司战略规划与分子公司战略规划的一致性存在改进空间,也经常听到如下的抱怨:“有些东西都是上边拍脑袋定下来的,没有考虑我们的意见,根本不符合实际┉”

导致这种脱离实际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总公司在战略规划过程中,总公司战略规划部门和下属分子公司等相关方在协作互动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总公司战略规划包括总体战略方向及目标,各业务单元发展思路及定位,职能战略规划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成果形成过程中,通过上报-汇总-研讨-下发循序,保障各方的有效协作、互动。

1.上报:由下属分子公司对集团的未来发展和自身的战略设想提出大的思路或建议,为总公司战略管理部门进行综合汇总,形成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自下而上的上报过程体现了战略民主化的思想。

2.汇总:总公司的战略主管部门,综合考虑下级单位的要求,从公司大局出发进行系统思考和平衡汇总,最后形成总公司层面战略思路,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化决策思路。

3.研讨:总公司战略所涉及的相关方包括企业战略管理部门、企业决策层、企业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下属分、子公司、企业员工,企业股东(上级单位)等,由各相关方通过高层研讨会,中层研讨会、职代会、客户座谈会、董事会等形式对战略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充分采纳各方意见。

4.下发:由于战略规划的每个阶段之间逻辑性强,环环相扣,上个阶段的输出是下一个阶段的输入。总公司战略管部门要把每个阶段确认形成的成果及时传递给下个阶段的参与者,以便下级单位在完成下阶段工作时有明确的导向,从而开始下一阶段的上报-汇总-研讨-下发循环。

下面以某国内建筑集团企业的战略规划过程为例,介绍各相关方的有效协调过程。

国内某建筑集团(简称A集团)由集团总部及下属多家分子公司组成,属于典型的直线职能制。主营业务涉及多个版块。该集团管控模式为战略管控型,即集团与下级单位的战略关系紧密。因此要求集团公司和分子公司之间战略关系保持高度协调一致。

A集团“十二五”战略规划过程

A集团战略规划过程包括依次制定集团总体战略方向及目标制定、业务单元及职能规划制定、战略审定三个阶段。

一、总体战略方向及目标制定阶段

总体战略方向和目标是企业未来5年甚至更长远的方针大计。先由集团的职能部门和下级单位(分、子公司)上报建议、设想和思路,然后战略规划小组根据此形成总体战略方向及目标,由包括集团及分子公司等在内的各层级人员进行研讨,经修改确定后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再下发给职能部门和下级单位。

二、业务单元及职能规划制定阶段

下属分子公司依据总体战略方向及目标的要求,制定本单位业务发展的思路及举措。提供给集团战略规划小组,规划小组进行平衡汇总,形成集团业务单元发展思路及主要措施。

集团各职能部门依据总体战略方向及目标的要求及下属分子公司业务发展的思路及举措制定本职能规划。各职能规划提交给集团战略规划小组,规划小组进行补充、完善,形成集团职能规划。

由包括集团及分子公司等在内的人员对整个战略规划方案进行研讨,并修改完善。

三、战略审定阶段

修订后的战略规划经职代会审议,并经最后战略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后,定稿并发布。

从以上可见,A集团在集团层面的战略规划过程体现了上报-汇总-研讨-下发的协作互动机制,充分考虑了企业多方意见,尤其是企业下属分、子公司的实际情况,为下一阶段下属各单位制定自身的战略规划提供了切合实际的指导。

集团公司战略规划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有效参与程度越高,战略的可行性就越强,未来战略的执行力也越强,每个集团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战略的协作保障流程进行设计,或在在合作意识上加强,或从激励机制上鼓励各方参与,最终保障战略规划体系从集团到下属单位保持层层展开、上下一致、切实可行。

作者:白成柱 高沣

5.战略实施保障 篇五

【摘要】多元化战略一直是学术界关于企业管理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施工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风险及保障措施,为其他企业今后实施多元化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施工企业多元化战略风险保障措施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及建筑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虽然多元化战略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抵御风险、化解威胁,但如果采用的不恰当,则会损害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把企业与大环境结合起来,好好把握天时、地利与人脉之间的关系。山东黄河工程局从2005年开始通过涉足房地产业实现了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目标,本文以该局为典型案例,对施工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风险及保障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一、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风险

当企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时,要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必然就会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如苹果、通用电气、海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大都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因为多元化战略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营资源,提高闲置资产的利用率,扩大经营范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意识到多元化经营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才能保证多元化经营的成功。

1、政策风险

施工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首先面临的风险就是政策风险。因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就是要引导企业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新领域,涉足一个新的行业。山东黄河工程局通过进军房地产业实现了多元化战略的目标,而房地产市场本身是受政策因素影响比较大的市场,尤其是中国的房地产环境更是受大的宏观政治环境的影响,并与金融业相互影响。工程局之所以契入房地产业,主要就是为了盘活现有的土地资源,只要按照政策将土地使用性质合法转变,就可以对现有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地进行开发,因此受政策风险影响不大。

2、市场风险

根据波特的5力模型,当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市场以后,不可避免地就会引来新市场现有竞争者的威胁,从而会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虽然山东黄河工程局在进入房地产业之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但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产业波动性大,市场供求关系也随之波动起伏,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对全国35个大中小城市环房匹配指数的排序表明,济南市的房价远远超过市场提供的空间。由于房价过高带来的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也给房地产市场发出了危险信号,目前的楼市空置率与房价出现严重背离,房地产市场处于一种非理性的奇特状态。

3、资金风险

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其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就容易失去原有主导产品,影响其主营业务的竞争优势,最

终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的溃败。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反省其失败的四大失误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因巨人大厦的建设引发资金链和债务链出现问题,进而导致财务危机,而最终使企业倒闭。为了预防资金风险,山东黄河工程局设有内部银行,对整个企业的流动资金统筹运作,合理安排,不会因房地产公司的经营影响全局主营业务的运转。

4、系统风险

一个现代化管理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系统,当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后,规模将会逐渐扩大,机构也会逐渐增多,企业内部原有的分工、协作、职责、利益平衡机制可能会打破,因此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大增加,在资源重新配置和保证企业竞争优势方面会遇到较大的挑战和风险。基于对企业现有人员缺乏精通房地产业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专门人才的考虑,为使企业在涉足这一领域后迅速站稳脚跟,工程局与济南市房地产市场上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公司,即世纪万邦房地产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其在房地产业的专业经验积累和对市场良好的把握,尽快进入市场角色,以尽可能地释放企业进军房地产业的系统风险。

二、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保障措施

近年来,因多元化战略经营失败的案例俯拾皆是。多元化战略是智者的游戏,企业在盲目规划与发展下的多元化战略不仅不能使企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反而可能使企业自投陷阱,自掘坟墓。根据国内外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符合客观规律、盲目的多元化经营常常不能抵御市场风险。因此,施工企业要取得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保障措施。

1、实现核心能力由主营业务向新业务领域的转移

世界上许多优秀的企业,在经营领域的选择上,都首先确立了自己的核心业务(即主营业务),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多元化经营,并逐步将通过主营业务形成的核心能力向多元化经营的业务领域转移。在主营业务方面,工程局积累起丰富的施工经验,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并与广大业主建立起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过硬的技术+良好的信誉+强大的市场攻关能力”已经形成山东黄河工程局的核心能力。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那些扩充了业务范围,但仍紧紧地以自己的原有技术、管理特长为中心的企业,取得的经营成绩一般要比其他形式的企业好。因此,主营业务和核心能力是工程局的生命。进入房地产领域以后,工程局继续保持和扩大自身所熟悉和擅长的水利、公路施工领域,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2、建立适应多元化战略的组织机构

战略决定结构,这是影响企业组织机构的最基本原则。同时,组织机构也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组织保证和支持体系。企业应建立战略所需的组织机构,并随战略实施的需要而调整。山东黄河工程局是国家大二型国有独资企业,其原有的组织管理模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影子,基本上还是采取内部事业单位管理的模式。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后,工程局重新整合组织机构布局,调整部门设置,参照集团化管理的模式,建立了一种集约、高效、紧贴市场的全新机制,对下属

单位采取类似子公司的模式进行管理,成功地实现了组织体系和经营业务战略双调整。

3、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是国际竞争、企业竞争最主要的资源。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说过:“人是一切活动之本。”人力资源战略的基本目标是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保障,科学地对人力资源进行供求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能。施工企业要想取得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必须要有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做保障。因此,山东黄河工程局加大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力度,不唯学历、职称、资格和身份,树立“招天下之才,为我所用”的理念,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拘一格选人才。通过深挖企业内部人才,外引房地产业精英,充分满足工程局多元化战略的需要。

4、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文化战略是实施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灵魂。企业文化的定位应与企业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相适应。多年来,山东黄河工程局在水利和公路施工市场,已经积累起“黄河铁军”企业文化,进入房地产业以后,这种企业文化将适应多元化战略的需要,继续为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及其核心能力,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差异性的和有价值的能力,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山东黄河工程局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在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和约束功能,必然会对企业的多元化战略起到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5、加强品牌建设

6.战略实施保障 篇六

影响的战略举措

来源:工业洗衣机 http://

做好这件事情的意义非常重大,在民生改善、分配调节、结构调整和社会保障方面,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保障居民住房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

在现代社会,居者有其屋早已超越个人消费的范围,成为一个涉及保障公民生存公平和生存权利的重要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解决温饱之后如何进一步实现百姓安居,也成为当政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民生课题。

有不少学者和业内人士提出,居民住房应由市场解决,政府无须干预,更不应大规模介入。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刚性强,房地产市场很难成为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只能划在有限竞争市场的范畴中。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房屋兼有物用性和投资性两重特征,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又不是一个普通的商品市场,又是一个同时具有商品和资本双重特征的市场。对其资本特征来讲,这个市场如果完全听凭价格竞争决定一切,那么在很多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就会变象证券市场那样的资本逐利场所,甚至引发投机狂潮。大多数居民的住房需求,是很难在这种房地产市场中得到合理解决的,例如当房屋价格高涨时(特别是大量投机活动加入时),城市低收入人群肯定排斥于市场之外,中等收入者则成为负债房奴,只有投机购房者才可以享受资本增值厚利,房屋价格大跌时,也是常常是经济最不景气或危机时期,倒霉的还是城市中、低收入人群。

以房屋资本利润最大化为要旨的房地产市场中,必然出现这样的状况,房屋建筑和住宅社区越来越趋向高档化甚至贵族化,高收入人群充分享受宽敞舒适的住房,同时坐拥房屋资产大量增值,城市中低收入群体越来越买不起住房,中等收入阶层的房债负担越来越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常态,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不难看到这种情况的影子,一方面许多城市高档、漂亮、奢华的住宅房屋越来越多,一方面大量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越来越困难,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仅夹在城市中的棚户居民就有800万户,以每户4人计算就有约3200多万人,那些城市新进就业者和农民工就只能忍受更加简陋的住房条件。

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中国,土地资源的刚性稀缺特别突出。城市化的未来发展不可避免需要继续占用土地,13.4亿人口的吃饭又需要保留足够耕地,可供房地产市场开发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由于中外发展差异和国内体制方面的种种原因,目前各种形式资本炒作国内房地产的冲动、能量都十分强劲,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民生安居完全放给房地产市场解决,市场又完全由价格竞争调节,其市场扭曲和灾难性的结果是几乎可以预见的。

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即使实行市场体制的国家,也没有哪一个完全依靠价格机制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历史材料表明,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在经历了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甚至遭受多次严重危机后,才开始认识并积极介入管理的。政府介入管理,首先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另一个必须做的重要事情,就是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保障。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住房保障水平都在30—40%左右,有的还要更高一些,德国就达到40%多。德国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住房保障方面相当成功,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各国楼市不断飙升,德国楼市价格上涨10年内保持在10%左右。德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成为欧洲恢复最快的国家,2010年又创造了1992年两德统一以来的最快经济增速,长期稳定的房地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上分析可知,政府积极介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除了严格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外,还需要为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充备的住房保障,实现居者有其屋,不但没有违背市场规律,恰恰相反,正是我们对市场规律深化认识和尊重市场规律的结果,是政府为公众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走向理性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保障房建设对于调节收入分配、遏制投机性财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在国内市场房价持续大幅上涨时,有人提出这也会使所有买房者的资产价值上涨,无论什么收入水平的人都会因资产收入增加而受益,明明是皆大欢喜的事,政府为什么还要干预呢。我们认为,这是背离事实的。

房地产市场陷入深度投机而导致房价持续大幅上涨时,购买人和购买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高收入者买房,第二是中等收入者和部分中低收入者买房、第三是低收入者租房。高收入者大量购买的房屋只有少量自己使用,大部分用于投资增值,其投资增值的房屋可以让房主在暴利下赚取真金白银,是真真实实可以增值的房屋资本。中等收入者和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则完全不同,他们是大量负债进入市场的,购买房子仅仅是消费使用,这样的房子只有资本之名,并无资本之实,是虚拟的和无法增值兑现的房屋资本,房价暴利没有一分钱落到他们手里。低收入者租房的情况就更加明了,高房租只能把这些人的更多收入转移到房主口袋中。市场房价持续大幅上涨和大规模投机活动,只有高收入者的房屋资本大量增值,资本财富大幅增加,完全是只有富人才玩得起的游戏。

这种情况的发展,导致国内社会贫富差别的格局更加深化。由于楼市暴利的强烈诱惑,大量社会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房地产部门,也包括相当一部分政府项目的资金违规流入,由此出现了一次空前规模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活动。首先是高价购房的中等和中低等收入人群,他们被迫在更高价位上买房,等于大大压缩了他们的原有家庭财富并转移到房地产商手里。之后是其他行业、领域的资金大量流入,由于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平均利润率的合理机制,这种流入并不是竞争利润水平的比较,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必要市场规范的结果(例如对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融资缺乏合理规制),这也等于把其他行业、领域的资本可能性受益,也统统转移到房地产领域来了。至于一部分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违规流入,更是把本应属于国有资本和政府规划产业的收益转移到房地产商手中的过程。

如此大规模的社会财富再分配过程,最迅速地造就了一批顶级富有的人群。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在中国富豪榜的前列陡然出现了那么多的房地产商。另一方面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照,许多社会中产阶级因背负沉重房贷而变得比以前穷了,高价租房人群的境况就更加不妙。社会财富分配如此发展下去,贫富差别只能进一步拉大。保障房建设的实施,正是对这种状况的遏制。

保障房建设的提供对象,既有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中等收入阶层,也有入住公屋和廉租房的中低收入者。按照中央政府保障房建设的总体规划,最终受众将占全部城市居民的20%,以后逐步增加。如果这个宏大目标得以实现,那么国内城市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人群的大部分人,就再无住房之忧,中等收入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也可以从住房负重中解脱出来。无论怎么讲,都是这个社会最大人群享受到最大规模的公共福利。当这个社会最大人群不必为市场高价住房而大量耗费家庭收入的时候,他们的实际财富总量份额也会明显上升。

在占30%以上的城市居民脱离市场化买房、住房之后,房地产市场也会发生重大变化。那些勉强负债买房的人会大量离场,如果这个人群足够大(可能发展到若干亿之众),市场供求关系就会根本改变,首先是那些高价房的购买总量会一定会大大缩减,聪明的投机者一看势头不对也会减少或撤出投入资本,这样,比较合理的市场供求关系就可能逐步形成,房地产市场那种极其疯狂地吸纳社会资金和吞噬社会财富的现象,才可能得到抑制。

三、保障住房建设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住房、汽车、旅游和教育四大消费领域的快速增长,对推动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新一轮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住房、汽车、旅游、教育四大消费中,住房消费的投资规模特别大,历年数据表明,一般要占全社会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左右。为满足住房消费的房地产发展,其产业联动效应的特点又非常明显,不仅直接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材料和银行信贷等行业的扩张,还会延伸出对家具、电器、装修等一系列消费品的大量需求,从而在宏观经济增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如果房地产市场受到强烈投机行为的掌控,房屋物用性和投资性的均衡结构受到严重破坏,房价持续大幅上涨成为投机者获取增值厚利的手段,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绝对不可忽视。房价持续大幅上涨带来的高额收益会立即吸引大批投资,进而推动房地产迅速扩张。但由于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档次、高价位、高盈利楼盘的扩建,社会中、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或极少购买这些房子,高收入人群的购买除少量消费外主要用于投机活动。如此大量的资源(能源、原材料、中间产品)、资金和人力,被源源不断的吸引到房地产行业来。这种无限扩张的供给并没有实际消费需求的基础,而仅仅依赖大规模投机需求的支撑。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高额投机收益的吸引,还会把其他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大量吸纳进来,形成全社会最疯狂的“吸金器”。当资源配置都在围绕这种房地产扩张而旋转的时候,这种扭曲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是合理的吗?

有人说,高房价至少大大刺激了消费需求,对于内需拉动不足是一件应该鼓励的好事情。事实并非如此。在社会中、低收入人群一端,高房价和高房租是对他们即期消费的强力挤压,贷款购房则是对未来消费的长期挤占;在高收入阶层一端,通过房地产投资获得的高盈利决不会全部转化为消费,因为更高盈利的预期一定会引导他们继续扩大买房投资份额。如此循环下去,无论是哪一个社会收入人群,都会由于房价持续大幅上涨而通过不同方式约束消费,最后结果,只能是社会总消费缓慢增长。

保障房的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上述情况。保障房是为了满足社会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使用需求,没有投机炒作的空间。在这个大工程完成之后,一定会彻底改变目前国内房地产的扭曲结构,从追求高盈利、高档次、贵族化的房屋为主转变为提供优质、实用的房屋为主。说到底,就是回归房屋以使用价值为主的原有属性,同时兼顾房屋增值的市场特点。只有这样,房地产部门的扩张才能奠定在实际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真实反映居民住房需求的房地产的发展,才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良性拉动作用,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合理引导作用。

政府保障房的建设和市场商品房的发展并行不悖,又各行其道、相互补充。保障房的供给是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市场商品房的供给,则主要为满足高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和投资需求。当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有了住房保障之后,所节余下来的大量现金和部分储蓄会用于扩大自己的消费,提高消费水准。这个社会最大人群的消费扩张,一定会在增加社会消费总量、提高消费增长拉动和加快提升社会消费水平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搞得好,甚至可能成为推动中国整体消费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的契机。对于高收入阶层来讲,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变和房地产投机盈利水平的明显下降,也一定会改变大量购房增值的偏好,其转移的资金说不定也会把一部分用于新的消费。

四、保障房建设是国内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突破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一直是相对滞后的。这种“高增长、低保障”模式可能在经济起飞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起飞阶段基本结束,由社会保障缺失而带来的种种问题、矛盾,就大量显露出来。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住房保障的缺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国内福利分房制度取消后,除政府公务员外,所有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都必须依靠市场解决,实行彻底的市场化方案。在市场房价和社会平均收入与积蓄的增长相对平衡时,一切都没有问题。然而,当市场房价持续暴涨,且远远超过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现在,对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市场购房已经不仅是巨大的消费负担,而且是巨大的保障负担。父母储蓄为子女准备住房预付款,已经成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实际支出情况看,中国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最沉重的保障负担并不是医疗和养老,而是住房。

根据一项国际比较研究,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并非最高,但房价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在全球非常突出。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每户平均住房价格是该市中等收入家庭年均收入的9.3倍,中国的广州为36倍,北京和上海超过50倍。这就是说,广州中等收入家庭几乎需要用一辈子的工作收入积累来购买房子,北京和上海则需要用远远超过一辈子的工作收入才能买得起房子,由此,为了能够即时买房、住房,许多家庭常常要付出两代人的长期、叠加积蓄。这个沉重甚至痛苦的保障资金积累过程,需要子女和父母一起大大压缩消费预算和其他项目的保障预算,通过长期奋斗才能完成。

进一步考察还会发现,即使我们把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项目都搞起来了,如果缺少住房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社会最大多数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因为中、低收入人群自己解决住房问题所需资金特别巨大,在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完成后,这些家庭还是会把由此而结余下来的预算收入投入市场买房。最终,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项目让老百姓得到的真正实惠,并不会太多。

由此可知,在中国,改进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关键性的重头戏,就是住房保障。中央政府计划5年内建成3600万套保障房,解决20%的城市居民住房,以后再逐步增长。我们粗算一下,这个宏大计划完成后,以每套保障房50万投入计,资金总规模近180000亿,这180000亿社会公共住房保障资金的规模远远大于以往任何一个社会保障项目。如果3600万套保障房最终建成并得到充分合理分配,那么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最大保障压力就会消解,过去由这些家庭直接负担的180000亿就会转化为信贷资产和消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就可能取得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进步。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长期相对滞后,有政府财力方面的问题,更有制度方面的深层原因。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财政体制构架正从经济发展为主向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转变,简单讲,就是从发展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这个转变是一个十分困难、复杂的过程,这里既有发展财政体制的顽强惯性,也有政府在此体制下对所获权益的依赖。一些政府计划安排的社会保障项目,常常在资金积累过程中被发展项目挤占,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高达上万亿,就是很好的例证。

7.战略实施保障 篇七

领导重视 高效务实

这次会议是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工作会议, 也是在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战危机、保增长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 省长郭庚茂、常务副省长李克、副省长史济春听了关于这次会议筹备情况的专题汇报, 李克同志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分管人事或劳动保障工作的副市长, 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同志, 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单位负责同志, 省直有关单位、部分高校人事处负责同志约350人参加会议。会议热烈而简朴, 高效而务实。

李克充分肯定了200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分析了当前形势, 对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总体部署。他要求把促进就业作为首要任务, 全力以赴稳定和扩大就业,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他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要把就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 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关系民生、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 确保全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把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发挥社会保险优惠政策作用, 帮助企业克服困难, 以保企业促进就业。要加大全民创业政策的落实力度, 实施“创业促就业”计划, 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范围, 以创业促进就业。要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件实事”, 实施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211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 促进重点人群就业。要增加职业培训补贴, 大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和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 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 以培训促进就业。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 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 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要全面加强人事人才工作, 认真落实《公务员法》,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工资分配制度,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努力完成好军转干部安置任务。要加快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认真实施《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这次大会总结了2008年的工作, 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对今年的各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与会代表围绕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围绕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围绕落实李克同志的重要讲话和郭俊民同志的工作报告, 进行了认真学习, 开展了热烈讨论, 对贯彻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工作, 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思路和想法, 使全省广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定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的信心和勇气。

旗帜鲜明 不辱使命

当前,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组建, 使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作为社会建设、民生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人民群众殷切期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肩负着许多重要职责: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更好地发挥河南省人力资源优势,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 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统筹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整合, 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统筹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 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所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持在大局下行动, 高起点谋划, 高标准定位, 高质量推进, 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为加快中原崛起做出新贡献。会议提出的“实施两大战略, 推进两项改革, 加快两个构建”的目标既高屋建瓴, 又切合实际, 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充分体现了时代赋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历史使命。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把扩大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为此提出了六个坚持。一是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二是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强化政府职责, 完善政策体系。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就业,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和地区分割, 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四是坚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健全服务体系, 完善服务职能、场所和手段, 搞好城乡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建设, 落实财政保障, 切实提高为劳动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五是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 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发挥创业就业的倍增效应, 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六是坚持加强失业调控, 降低失业风险, 稳定就业局势, 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更加均等、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就业环境更加宽松、就业保障更加健全、就业岗位更加稳定。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中原崛起, 人才是关键, 河南要实施两大跨越, 就必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必须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基于此, 会议提出了三个“必须”。一是必须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机制, 统筹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二是必须坚持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重点环节, 积极营造使全体劳动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和热情, 真正把中原大地建设成为吸引八方英才的沃土、干事创业的舞台、创新创造的源泉, 为实现两大跨越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在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 是摆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 会议提出, 要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统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工作, 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并以三个“加快”进行了分解。一要加快完善职务和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 研究建立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 制定落实体现各类公务员不同特点的工资待遇政策;二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实施绩效工资政策, 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三要加快形成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加强对企业工资的指导和监管,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信息等宏观指导制度, 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 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 推动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的逐步形成。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保证。会议以五个“进一步”准确地表述了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应当努力的方向。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建立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探索和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机制。二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三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四要进一步完善军转干部安置制度。五要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丰富人才评价手段, 健全体现业绩和能力的科学人才评价机制。

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针对河南省社会保障领域仍然存在着覆盖范围比较窄、城乡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资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待遇水平比较低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河南省确定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 并立足实际, 明确提出了五个“着力”。一要着力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尽快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居民, 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使城乡居民公平地享有基本保障。二要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制度衔接和关系转移问题, 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切实保障身份转换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保管理制度。三要着力推进现有制度完善,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更好地发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制度功能, 为抵御老龄化高峰风险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四要着力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探索建立基金监管的长效机制, 坚持做好社会保险信息披露等工作,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确保基金安全完整。五要着力加强经办能力建设, 全面加强社会保险“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 逐步建立经办、管理规范化运行平台, 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对社保对象“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的管理服务目标。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为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一种社会关系,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当前, 河南省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滞后, 劳动监察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部分企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 劳动关系将进一步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形势, 会议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 提出四个“积极推进”。一要积极推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 加快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作用。二要积极推进劳动用工管理工作, 加快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 实施劳动用工宏观动态管理。三要积极推进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建设和调解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 加强调解仲裁队伍建设, 进一步提高争议处理效能。四要积极推进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创新监察执法管理体制, 努力实现监管范围从以城镇为主向统筹城乡转变, 监管模式从被动反应型向主动预防型转变, 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重点突出 任务明确

会议开宗明义地提出了2009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以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为中心, 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 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在此总体要求的基础上, 会议提出了全面做好今年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10项重点工作,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个工作迈上新的台阶。10项重点工作目标明确, 任务具体, 既振奋人心, 又脚踏实地, 既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会议提出, 把就业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贯彻落实《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为契机, 努力实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的目标, 并以“多措并举,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 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结合扩大内需,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的作用”、“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提高就业能力”、“加大扶持力度, 推进全民创业”、“积极开展就业服务, 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等七个方面为重点,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 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会议提出, 一要继续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各地要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征缴工作的影响, 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力度, 层层建立征缴目标责任制, 完善征缴奖励办法, 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二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三要着力解决困难人群参保问题。四要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和经办能力建设。

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实施。在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上, 会议以研究制定《加快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编制《河南省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2009-2020年) 》、推动人才区域开发合作、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 提出了“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任务,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深入推进“两转两提”, 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为贯彻落实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两转两提”的要求, 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会议提出了四项具体任务。一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加强公务员法配套制度建设, 初步建立起法规完备、管理规范的公务员管理体系。建立全省定时定期统一考录的机制, 实现考试录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以能力建设为重点, 大规模培训公务员。全面实施“公务员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公务员“四类”培训, 搞好网络培训学院建设, 推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制定河南省公务员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 确保培训实效。三是以业绩能力为重点, 完善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为主要内容、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公务员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探索对不同职务层次、不同级别的公务员进行量化考评。注重考核结果的使用, 发挥激励作用, 建立公务员考绩档案, 对重大责任事故立档备查。四是以作风建设为重点, 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评选表彰20个人民满意的集体和50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加大宣传力度, 推出一批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组织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事迹报告团, 树立先进典型, 大力弘扬公务员精神, 推动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以促进转移就业为重点, 扎实做好农民工工作。会议以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和全省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好23条政策措施、开展好八项专题活动、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为切入点, 提出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四项重点任务。一要强化转移就业服务。认真实施“221行动计划”, 扎实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系列活动, 力争全年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200万人, 帮助200万就业困难的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 扶持10万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二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落实补贴资金, 提高补贴标准, 延长培训期限, 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及创业引导培训;进一步下放职业技能鉴定权限, 引导农民工参加技能鉴定, 使更多的农民工成为农民技工。三要大力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 加大创业信贷支持, 推进示范性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园建设, 鼓励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四要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条例》, 深入开展农民工维权系列服务活动, 切实解决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牵头部门的作用, 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农民工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卫生、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问题, 共同做好农民工工作。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和监管。工资收入分配问题, 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社会高度关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更是责无旁贷。为此, 会议提出了统筹做好全省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工作的五条具体办法。一是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组织实施工作。在清理规范津补贴的基础上, 深入调研, 结合全省实际, 拟定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 积极稳妥地做好实施工作。二是研究制定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有关工资福利政策。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的政策, 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研究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因公致残人员护理费标准。三是做好事业单位人员正常晋升工资工作。精心组织实施, 加强工作指导, 开展监督检查, 确保全省事业单位按时足额兑现工资。同时, 做好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办法实施后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兑现落实工作。四是完善工资基金管理办法,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基金管理。五是进一步做好企业工资分配指导工作。及时发布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

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以岗位设置、聘用制、公开招聘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要充分调研, 全面论证, 重点推进。上半年做好专题调研及各项准备工作, 下半年全面推开。7月份召开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大会, 进行总体动员和部署, 9月底基本完成省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的报批工作, 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聘用制度。围绕岗位设置管理, 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制度, 积极推进竞争上岗, 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三是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落实公开招聘制度, 研究完善公开招聘政策, 加大公开招聘力度, 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四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改进评价手段, 规范评审程序, 完善社会化评价办法, 突出业绩优先原则, 创新评价方式, 进一步打破所有制、身份、学历、资历、地域、系列 (专业) 限制, 不断拓宽人才评价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切实加强聘任管理。加快评聘分离、以聘代评改革步伐, 逐步扩大以聘代评、考评结合、直接认定的范围。研究制定科学评价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政策措施。做好清理规范职业资格工作, 规范职业资格制度的设置、实施和管理。

认真做好军转安置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 落实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军转安置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 会议要求要坚定信心, 克服困难, 切实抓紧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圆满完成2009年安置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国家下达的军转安置计划, 完善安置政策, 突出安置重点, 疏通安置渠道, 提高安置质量。规范和完善计划分配军转干部考试考核、双向选择和指令性分配相结合的安置办法,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安置工作机制, 保证安置政策和任务的落实。二是进一步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水平。完善管理服务措施, 积极探索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新模式。做好街道、乡镇和社区日常管理服务的试点工作。加大培训和协助就业创业工作力度, 进一步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三是切实加强军转干部培训工作。把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拓宽培训渠道, 充实培训内容, 改进培训办法, 提高培训质量。要总结推广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试点工作经验, 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四是全力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进一步加强对解困和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 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确保企业军转干部思想稳定。五是认真做好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就业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工作。严格工作责任制, 加强督促检查, 进一步做好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和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接续工作, 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围绕重点项目建设, 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紧缺人才,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 会议从四个环节进行了布署。一是积极开展省局引智工作合作。认真落实省政府与国家外国专家局签订的《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为促进河南“两大跨越”服务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围绕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 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引进国外智力, 开展“外国农业专家服务团中原行”活动。二是积极参与实施“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参与实施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百人计划”、海外留学人员引进“千人计划”和海外专家智力引进“万人计划”。充分发挥对外联系窗口作用和人才引进渠道的独特优势, 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高端就业岗位流失的契机, 加快引进河南省重点学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与行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积极做好出国 (境) 培训工作。发挥境外培训的补充作用, 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了解国际经济发展情况、具备跨文化沟通、符合国际交流与合作条件的各类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加强出国 (境) 培训管理, 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四是做好引智成果转化工作。继续建立省级引智示范基地、示范单位, 力争建成1-2个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 (单位) 。做好“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基地建设和“千村引智示范工程”项目。

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方面, 会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一是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继续开展“春暖行动”, 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二是积极推动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 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终止情况的宏观动态管理。三是实施集体合同制度五年覆盖计划, 大力推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 扩大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四是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五是加强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六是加强争议调解网络建设, 依法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争议预防机制, 积极推动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七是加强调解员、仲裁员业务培训、资格准入和聘任管理等工作, 提高仲裁员的办案能力。八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基层基础工作, 积极构建劳动保障跨地区、跨区域维权合作机制, 推动“网格化”、“网络化”监察试点工作。

求真务实 奋发有为

今年,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既要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 还要经受机构改革的考验, 加强自身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会议要求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好、业务精的干部队伍, 为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并为此提出了“五讲”:讲责任、重事业, 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讲学习、强素质, 进一步提高能力和水平;讲团结、促融合, 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讲长远、打基础, 不断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效率;讲党性、重品行, 树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8.专利战略是企业竞争力的保障 篇八

[关键词]专利 企业 竞争力

专利失衡带来的威胁可能比物质财富的不平衡更大。发达国家利用专利就可以轻松占领他国市场,中国企业在市场上缺少自创品牌,只是作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制造业大而不强,在WTO的框架下,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削弱,技术壁垒日益凸显,国内企业要将目光从技术、管理的创新上转移到行业标准的创建上来。当今世界著名的企业大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索尼公司的微型化电子技术;飞利浦公司的光学介质领域技术;JVC公司的视频、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可以说,拥有核心技术是这些企业成名的关键,也是其迅速壮大纵横于国际市场的秘诀。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专利战略已经成为“躲不开”也“离不了”的课题。“技术-专利-标准-品牌”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资产。

一、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困境分析

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的跨国公司不遗余力地抢注专利,制定标准,而我国企业相比明显滞后。在市场竞争中一个不变的真理即是:一旦谁的专利技术成为标准,谁就将拥有市场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外国企业利用专利打压竞争对手的案件比比皆是,制约了我国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经济、科技中的地位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而我国企业专利竞争较弱,纠其原因主要有:

1.企业的专利战略亟需准确定位

专利战略应立足于实际,大体上分为进攻型、防御型或两者兼有型。发达国家的专利战略一般都是进攻型的,美国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领先地位,利用法律、外交等手段维护自己的技术垄断,而在我国仅仅海尔、联想等少数企业也因其拥有核心技术,才具有专利进攻的资本。而在短期内打造我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并非易事,所以大部分企业主要实施防御型的专利战略,以改变自己在竞争中的被动局势为目的。加上我国普遍存在专利数量不多质量差的问题,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这样的企业一旦规模做大,打造品牌时就会碰到专利危机,缺乏技术支持和准确战略定位成为专利战略缺乏的基础病因。

2.企业缺乏专利管理等相应的机构和制度建设

专利战略是从技术研发、申请专利保护到制定行业标准、打造企业品牌的一系列过程,我国很多企业缺乏专利战略的阶段性意识,未建立相应的专利机构及专利制度。企业专利战略只有阶段上的区别,而无战略终结之说,建立相关的制度是企业专利研发和管理的有力保障,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的专利战略才能自成体系的不断运行下去,我们也看到了当前像海尔等少数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利机构并配备了有关的专利制度,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这自然会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有力砝码,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专利管理方面还是空白。

3.专利实际转化率不高

单单注重论文、评奖和成果鉴定,不注重市场、实际转化率,终究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我国自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到2006年6月专利申请量突破300万件。但这些庞大的数字,真正能给这些专利发明人带来真金白银的很少。职务发明及非职务发明待遇一样。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2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每年以17.45%的比例增长,可如此之大的投入,换来的却是令人尴尬的“成果”。 教育部调查表明,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六千项至八千项之间,但真正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不利于解决技术发明完成后的商品化和产业化问题。又何谈企业标准和自主品牌,不利于缓和我国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被动地位。

二、适合我国的企业专利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要么成为企业的保护伞要么成为企业的弊病。越来越多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企业要不断开发利用专利使其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矛和盾,面对国际和国内的激烈市场,企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以攻为守,施展出适合我国的专利策略。

1.创新型的专利引进战略应是中国企业的首选

中国企业原创专利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对引进技术的模仿或改进,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战略表现。企业引进技术的方式大部分是获取专利实施许可或者少数购买所有权,但单纯的全盘引进会限制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与进步,所以企业应在引进的基础上不断消化达到再次创新的目的,转化为自主的专利技术。中国企业可以在核心专利的外围构筑严密的专利网,对于所拥有的基本专利不断继续研发,利用这些外围专利网进一步覆盖该技术领域。实施“引进——消化——再次创新”之路。二战后的日本就是采用这样的专利战略,它通过技术引进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再全力围绕这些技术主动进行应用性的开发研究,构筑外围专利网,突破欧美企业的技术垄断最终变被动为主动。

2.实施专利战略联盟,专利交叉许可成为企业交往的重要手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孤军奋战必定势单力薄,发达国家早已把团结合作作为惯用的交往手段,忘不了2002年,时代华纳、日立、IBM等6C结成联盟联合起诉中国的DVD生产商侵权,致使中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机就要支付4.5美元专利许可费。这种联盟,以集团的优势排挤竞争对手,达到占领市场的目标。专利交叉许可是指企业以专利专有技术的输出换取对另一个企业的专利专有技术的使用。二战后的日本就是该种方式的典型代表。日本的高新技术大多引自美国,但仅美国德州的一家企业在短短七年中,让七家日本公司付出了20亿美元的专利代价。日本痛定思痛最终找到破局之路,那就是与美国专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使得日本在向美国支付基础专利征用费的同时却向美国收取实用专利使用费。这一做法可成为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专利战略的选择。

3.健全企业专利机构,建立专利制度

企业专利战略实质是企业长期发展进行的总体性策略,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管理机构,以保障专利战略长期实行,具体应建立专利文献档案管理机构,配备专利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其日常工作是负责专利技术开发、专利申请、组织技术培训、转化专利为生产力加以应用及处理专利上的纠纷等。这样就做到了将专利战略的内容落实到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同时,在企业内形成专利的硬性和软性两方面制度建设,硬性制度是指知识产权的决策咨询机构、研究开发固定经费投入制度、文献跟踪等;软性制度主要是企业文化约束力,如品牌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硬软制度配合方可共建企业专利研发和管理的良好环境。

4.以跨国公司为首,到世界市场进行“圈地”

目前的国际形式已经不仅要求企业申请国内发明专利,还要求申请国际专利保护。据欧洲专利局调查,欧洲每年申请的发明专利中,仅有50%左右最终能获得专利权,获得专利权的专利中仅有10%能最终付诸实施,其余很大部分是出于战略考虑,是用来“圈占市场”的。如此看来,我国的企业应以跨国公司为首,参与到圈占世界市场运动中来。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到海外市场去圈地,还普遍存在心里上的担忧,要么怕技不如人,要么怕承担不起国际专利的申请费用。实际上中国已有许多领域抢先占领了国际市场如中药、超导、基因等,这已经表明我们具备了圈占国际市场的实力,有能力的中国企业绝不能忽视这种国际圈占效应。

5.专利诉讼战略,利用法律武器进行有效保护

面对国外企业专利侵权的指控,中国企业的出路只有三条:要么和解,支付许可费;要么回避,主动退出市场;要么迎战,卷入马拉松似的官司。中国企业一而再的陷入困惑。在进行防御诉讼时需要专家及律师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的分析和斡旋,因为许多知识产权的诉讼不是非黑即白的,对于有些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和适用性尚存争议。但对于自主专利保护,企业应主动跟踪、搜集竞争对手的专利侵权证据,及时向对手提出侵权警告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迫使对手停止侵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确保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已经普遍成为各个行业信息的集散地,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甚至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的主要参谋和建议者。随着我国市场大门的逐渐打开,政府对企业的保护将更加淡化,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企业之间需要信息沟通,需要团结合作,需要联合抵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行业协会应尽快进入角色,做好企业之间的中介,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

参考文献:

[1]王楠:论中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困境[J].商业研究,2006,(16)

[2]崔怡:中国企业:躲不开就迎上去[J].WTO经济导刊,2005,(3)

[3]魏纪林等: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战略初探[J].法学杂志,2005,(4)

[4]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尚在十字路口[J].WTO经济导刊,2005,(3)

上一篇:爱在心中口下一篇:组训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