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精选12篇)
1.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 篇一
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与实施
杨凌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要搞好标准化体系,须通过推广与实施才能变成现实的效益和成果。建立标准化推广体系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搞好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我们做了如下部署。
第一 宣传体系
将农产品监测车开入园区反复播放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给农户发放西瓜、番茄、黄瓜等其它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手册,及时给农户补发农产品标准化溯源记录本,并且亲自给农户讲解一些农业标准化知识,发放多类标准化信息资料。
第二 实施体系
杨凌现代农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成立《杨凌示范区西、甜瓜标准化体系》领导小组,小组共五位成员,正确指导农户大力开展西、甜瓜标准化种植。
为了正确引导农户种植多类农作物,我局与农林局合作,聘请20名技术员,深入园区搞好杨凌现代农业的种植工作。
第三 监督检查体系
对园区大棚内标准化农作物实施监督检查,定时不定点在园区内对农户的蔬菜及瓜果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不按标准化作物的农户对其耐心的讲解标准化作物知识,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四 标准化示范体系
我局建设了《西瓜栽培标准化示范区》,示范社有杨凌天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杨凌锦田专业合作社、杨凌千玉西甜瓜专业合作社、陕西揉谷专业合作社,四个西瓜栽培示范社在标准化服务中心的帮扶下顺利进行。
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根据各项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实际操作,引导农民按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示范户,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推广范围。
第五 建立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标准化中心到目前为止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立还是不太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为农民和产业化企业以及社会及时提供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方面的信息和传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检验疫情信息,以及正确引导市场消费的信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扩大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水平。
2.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 篇二
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工作, 7月14日, 长治市质监局完成了长治市农业标准体系的更新升级, 共补充、淘汰、更新各类标准142项。新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将对农业生产建设更好地提供技术支撑和体系保障。
在更新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的过程中, 长治市质监局本着“贴近实际, 服务生产”的原则, 在体系框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淘汰落后标准36项, 更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68项, 补充各类标准38项, 使体系包含的标准总数达到743项, 其中基础标准、种植养殖规程、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方法标准、农业机械标准、其他标准的数量分别达到45、56、177、442、13、10项, 基本涵盖了长治市主要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关键环节, 规范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长治农业标准体系的更新升级, 增强了体系本身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必将为长治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长治市农业标准体系始建于2004年, 2007年进行了首次更新, 本次是对该体系的第二次更新。
3.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 篇三
今年7月,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121号),并联合召开了全国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针对各地咨询反映的问题,为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做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组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抓紧组建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要在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部门负责组建,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和农业大省要确保明年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正式建成并开始运营。可以新组建独立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也可以依托现有担保机构进行改组。
二、不论采取哪种形式组建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都要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要确保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独立性,包括法人独立、业务独立、财务独立、考核独立、管理独立,要避免混业经营导致农业担保的边缘化和碎片化。
三、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必须专注农业。要弱化盈利要求,充分体现对农业的政策性支持,起步阶段要慎重对待社会资本进入、要以种养业为主,特别是要突出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
四、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和合作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选择的合作银行既要分享利润也要共担风险,同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强化风险防控。
五、强化监督检查。根据财农〔2015〕121号文件精神,财政、农业和融资信贷担保机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开展具体业务的指导,要强化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政策性、独立性和专注性日常监督,重点考核担保业务规模、项目个数、为农服务、风险控制等情况。
此外,各省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加强配合,抓紧做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完善工作,尽快将应发给农民的补贴兑现到农民手中,并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政策的平稳衔接。
财政部农业司
2015年8月31日
4.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 篇四
姚於康
进入2l世纪以来,中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农业国际化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农业技术、信息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越来越苛刻,农产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农业标准化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收增效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国际国内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增收增效的基础和关键 1.1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专业化、市场化基础上,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专业化、市场化的前提,是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发展的腾飞之翼,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之源。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就是规范农业生产,形成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格局,走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没有农业标准化,就不可能改变一家一户一块地的小农经济生产组织形式;就不可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1.2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和社会化,即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道路。农业标准化就是遵循统一、简化、协调和选优的原则,制订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标准,把农业产业化全过程都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指导、规范农业产、加、销等全部活动,使分散的农户生产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促使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因此,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协调和纽带的作用,是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农业标准化,就不可能有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也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
1.3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
现代农业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如何将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标准化,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一系列农业技术和管理标准,从而使科技成果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4农业标准化是降低生产成本,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的每个农业生产环节都实行了标准化,形成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协作方式、管理方式以及机械化作业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国内发达地区推广农业标准化的实践表明,农业标准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农民增收中的一个突出难题是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卖不出好价钱,而推进农业标准化正是通过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规范和指导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优质优价,增加收入。
1.5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农产品质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标准化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邵分,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提高农产品质量最根本的就是通过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措施,控制农药残留,降低有害物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市场竞争中,农产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只有质量高、品牌好,才能赢得市场先机,提高市场占有率。没有农业标准化,就不可能保质量、创品牌、树形象;就不可能将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商品优势,进而形成竞争力优势。1.6农业标准化是规范市场、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和保护农业的有效技术手段
农产品只有具备相关生产、加工、销售及产品标准,才能在检测中有据可循,也就是才能有农业执法的依据,防治假冒的武器,从而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保护本地农业,对进口农产品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其繁杂的绿色技术标准、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他国农产品设置苛刻的技术壁垒,只有符合其标准的才能进入其市场,从而有效保护了本国农业。所以,农业标准化不仅仅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依据,而且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和保护本国、本地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 2.1 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尤其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业标准化,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已建立健全了农业标准化体系,尤其以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生产过程与工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最为具体、完善。在这些国家里,农产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获、运输储藏、加工整理、包装上市等各个方面都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美国《联邦法规法典》包含的农产品标准(含等级标准)中,仅新鲜水果、蔬菜和其他产品的标准就有160个;水果、蔬菜加工和其他产品(冷藏、罐装等)的等级标准143个;欧盟各国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依据国际统一标准(ISO 9001)、欧盟统一标准(HACCP)、国家标准(BRC)等,并将这些标准贯穿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其标准覆盖率达98%~10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0)是农业标准化方面的国际权威组织,在其100多个成员国中,2/3以上的国家实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产品得不到IS09000系列标准认证,就进入不了国际市场。除发达国家外,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认证机构、制度、标准与标志以解决商品出口的“通行证”。
食物法典委员会也是农业标准化方面比较权威和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该组织贯彻、实施联合国的食物标准项目,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食物标准,对食物生产、加工、贸易、检查、认证以及物品使用等全过程进行了具体规定。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农业标准包括了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以及加工的各类环节,具体内容涉及农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此外,考虑到特殊农产品的要求和特点,还专门对茶叶和咖啡制订了标准。
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健全,有效地促进了各自的农业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的发展,各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一直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和深化,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突出表现为:①发达国家利用其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标准,农产品生产用什么品种、何时下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何时采摘、如何加工处理、包装上市均有严格的标准,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②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设置苛刻的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农业。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西方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其市场速度日益加快的趋势,凭借其健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农业标准化技术、手段,利用其繁杂的绿色技术标准、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设置苛刻的技术壁垒,以农业标准化作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将其当作保护国内市场的“绿色壁垒”,用标准化手段限制国外农产品进口,从而有效地保护本国农业。
2.2 国内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现状 2.2.1发展现状中国自199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以来,全国各地都加强了农业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快进展。目前,国内农业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都设置了标准化管理机构,重点开展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2.1.1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20年来,中国已发布农业国家标准1 000余项,行业标准3 300多项,至2010年4月,国家和行业的农业标准总数达到4 400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700多项,“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总数达到7.2×10 4个。各省市根据地方农业资源特征、农业生产特色和地方优势农产品发展需求,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围绕种植业、畜牧、园艺、林业、水产、水利、农机、农业资源开发等行业;围绕粮油、水产、蔬菜、畜禽、花卉等优势农产品,围绕生产、加工、审定、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规程和标准规范,制订了一系列地方农业生产和管理标准。到目前为止,共出台了地方农业标准15 000多项,覆盖各类农产品,贯穿产前、前中、产后的全过程,涉及农业基础管理、农业产品质量和安全、动植物保护、检疫和检验、农林机械与设备等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配套,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
2.2.1.2农业标准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 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设有专门分管农业质量标准化的机构(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都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在技术方面,成立了全国性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技术归口单位20多个,负责对标准的技术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查,农业标准化在整个国家标准体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2.2.1.3农业质量监督体系从无到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加强了农业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形成了由国家级产品质检中心、部级质检中心和省、市、县检测机构组,初步建成了遍布全国的检验检测体系。
2.2.1.4农业标准化法规逐步建立近年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农业的特点,中国先后颁布了《标准化法实施条例》、《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药、兽药、饲料与饲料添加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一系列法规和部门规章,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农业标准工作,规范了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使农业标准化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步人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为依法行政、依法治农奠定了基础。2.2.1.5产品质量认证发展迅速参照国际上质量认证的通行作法,组建了中国水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在认真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体系,并在种子、饲料、兽药等一系列产品方面进行认证前的试点,摸索经验,扩大认证领域。
2.2.2存在问题虽然近年来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总的看来,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尚处在试点和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当前制约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有:①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宣传不到位,推广、实施力度不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了解,实施标准还不能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②缺乏统一规划。制订和实施农业标准还处于自发和分散状态,针对性不强,导致农业标准化的重点不突出,主导产品缺少配套和完整性,且标准制订周期太长,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标准水平偏低,修订不及时,标龄太长,满足不了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③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测标准尚未与国际接轨,特别是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分级标准缺乏公正、客观、科学的依据,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推广严重脱节,存在着重制订标准轻实施的现象。④农业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很多产品的环保、检测技术标准还是空白,缺少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体系、检测体系、监督服务体系、评价体系。⑤监测机构和法规体系不完善,监测手段落后,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以及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测,多数还停留在感官评判阶段,认证不规范,监督检查不到位,执行不严格,农业标准化工作法制化有待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关键控制点和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关键控制点
①着眼于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以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为基础,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按照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布局规划》所确立的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大宗农产品、出口农产品、鲜活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产品为单元,以种养殖产地环境、动植物种质资源、农业投入品使用、动植物疫病防控、种养殖措施、采收捕捞、加工储运、销售等全过程环节为链条,以服务行政监管和促进产业发展为目的,构建高质量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实施体系、农业标准化监督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组织体系。②在机制方面,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的作用,将农业标准与行政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将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及协会、企业、技术机构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的工作体系,通过项目、资金、政策等激励措施,发挥政府、企业、合作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推进农业生产全面实施标准化,形成上下一体、良性互动的农业标准化格局。③强化农产品安全标准化。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生命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生产的核心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化不仅要注重农产品的产前和产中标准化,而且更要注重农产品产后标准化和生产环境标准化,建立健全规范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④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出口国的更高标准看齐,与国际标准接轨,对农业生产加工运销贸易的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加快修订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特优农产品标准,并以此进行差异化竞争,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构建本国的贸易壁垒,从而掌握国际贸易主导权。⑤围绕农产品质量这一核心,加快制订并完善检验标准、认证标准及管理标准体系,加大农业标准化中的监督力度。农业标准化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规范全程生产,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体系是产品质量标准的技术手段保证,认证体系是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走向市场的通行证,科学的管理标准和有效的管理监督手段是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关键所在。
3.2对策建议
3.2.1 强化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生产的又一次革命,只有强化领导,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才能搞好农业生产的改革,适应人世后的新形势。①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在人力上、资金上予以重视和保证;②建立健全相应的机构,确保技术有人推,工作有人管;③狠抓落实,健全制度,一级抓一级,形成共识,齐抓共管,确保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3.2.2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①加快制订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②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③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④加快农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3.2.3抓好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建设针对目前存在的重标准制订、轻推广实施的倾向,着力抓好农业标准的实施。①重点抓好“龙头”企业标准化工作,以此带动更多的农户,推进各类农业标准的实施;②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力度,以示范基地为主,突出重点,抓好关键环节;③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智能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建立起快捷、实用、有效的技术信息网络,迅速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所需的先进适用技术。3.2.4健全农业监测体系 充实、完善现有国家级、部级质检机构;地方检验、检测机构要结合各地农业生产需要,以贴近农业、贴近生产单位、贴近用户为主要原则,进行完善和补充;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重点加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快速检测手段的研制,以适应现场快速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重点围绕农业土壤肥力、环境污染检测、病虫草害、气象及灾情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
3.2.5 完善各项农业标准化政策①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投入政策,按照分层次建立、多渠道筹集的原则,建立起各级农业标准化发展基金;②认真落实并充分调动农业标准化人员的积极性;③加强法制化管理,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清理和修改本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④建立标准化工作督查队伍,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标必依,违标必究”。
5.面试前应该做好的四件事 篇五
一、面试中的礼貌问题:
1、敲门
2、问好
3、表示感谢
4、关门
二、面试中的细节问题:
面试时,个别求职者由于某些不拘小节的不良习惯,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使面试的效果大打折扣——
1、手:这个部位最易出毛病。如双手总是不安稳,忙个不停,做些玩弄、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手中的小东西等动作。
2、脚:神经质般不住晃动、前伸、翘起等,不仅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而且显得心不在焉,相当不礼貌。
3、背:哈着腰,弓着背,似一个“刘罗锅”,考官如何对你有信心?
4、眼:或惊慌失措,或躲躲闪闪,该正视时却目光游移不定,予人缺乏自信或者隐藏不可告人秘密的印象,极易使考官反感;另外,若死盯着考官的话,又难免给人压迫感,招至不满。
5、脸:或呆滞死板,或冷漠无生气等,如此僵尸般地表情怎么能打动人?得快快改掉。一张活泼动人的脸很重要。
6、行:其动作有的手足无措,慌里慌张,明显缺乏自信,有的反应迟钝,不知所措,不仅会自贬身价,而且考官不将你看“扁”才怪呢。
总之,面试时,这些坏习惯一定要改掉,并自始自终保持斯文有礼、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生动活泼的言谈举止。不仅可大大提升增强求职者的形象,而且往往使成功机会大增。
面试中常见问题
一、自我介绍
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这是面试时必要的环节,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2、请你简明地评价一下自己,你预备用哪些词形容?
大半人答出的都在3~4个词之间,同时缺少关于缺点的表述。一个较好的回答应该在8个词左右,这些词都应是词性比较强烈的,其中也应包括1~2个可以被称为缺点的中性词,例如完美主义,太过随和显得软弱等等。
3、你认为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3)不
宜说出严重影响学生会工作的缺点。4)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学生会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4、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三、你对部门有哪些了解
1、我们部门里面的常规工作有哪些?
2、部门的名字要记清楚。
3,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部门。
4、.你对该部门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6.做好现代职业生涯规划的四步骤 篇六
职业生涯设计基本上可分为自我认识,确立目标,择业策略,职业评估四个步骤:
一、自我认识
一个人必须充分而且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本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必须对自己本身及所处环境进行深刻的了解,以此作为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及策略的基础。对自我及环境了解得越透彻,越能搞好职业生涯设计。可采取SWOT分析法,剖析自己,要不断自我评估,审视自己,这样才能够不断清晰自己的爱好是什么,希望朝哪个方向走,自己的优势在哪些方面,适合做什么?
二、确立目标
立定志向可以成为追求成就的推动力,因为确定了目标以后,有助于排除不必要的犹豫,一心一意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SMART原则,具体可操作性,一跳就能咬到目标。要分解目标,重点坐庄,同步最大。
三、择业策略
这是指为实现职业目标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一般都是具体的,具有较强可行性的。
四、职业评估
择业策略可以通过工作上及其它方面来评估。评估的结果除了可以用来反馈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作为自我修订的依据外,更可以作为下一轮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
人是会变的,环境也是会经常变化的。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非常强调每一个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在外在环境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修正目标,才能成功。
★ 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咨询师案例分析题
★ 强化“四性”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 面试前应该做好的四件事
★ 下班十分钟前做好这四件事
★ 销售职场案例分析题
★ 行测:资料分析题
★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四及答案
★ 教学步骤
7.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 篇七
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动物标识溯源体系的建设, 正是基于对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而建立的。经过近几年的试点和实践, 青海省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对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当前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情况
1.1 动物溯源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近年来, 疯牛病、结核病等恶性食源性公共卫生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 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烈性人畜共患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反复发生和流行, 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问题成为各国政府、食品企业及消费者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1]。2007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这是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全程监管的有效手段, 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我国动物卫生防疫工作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环。为加强对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标识与养殖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第67号) 及有关规定, 青海省出台了《青海省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从省农牧厅至地、县畜牧局逐级成立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机构, 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 并按照“加强领导、密切协作,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确保质量,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工作原则和要求, 积极推进溯源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 省地、县动物疫控中心先后举办了三期“动物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培训班”, 培训业务骨干和动物防疫及防疫监督人员1 200人。同时, 依法规范建立了规模户和散养户的养殖档案, 初步完成了动物溯源体系的网上信息录入、耳标申购、签收和移动智能识读器、打印机、IC卡等追溯设备发放到位, 为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动物溯源体系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群众认识还不到位。随着人们对农产品从量的要求发展为质量与安全的需求时, 可追溯系统开始研究和逐步发展起来, 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较滞后, 尤其是近年来上海、四川、香港等地频繁发生瘦肉精、链球菌、禽流感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 而无法快速追溯其来源和去处, 给社会带来不安, 对行业健康发展也带来极大影响。一些地方和企业开始建立了初步的食品可追溯制度, 但是仍有少数地区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 财政投入不落实等问题, 群众参与度不高, 与追溯体系建设的总体进展不相适应, 并且限制了追溯体系在畜牧业生产统计、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等方面重要作用的发挥。
(2) 市场准入制度还未真正建立起来。畜禽饲养场 (户) 虽然建立了饲养档案, 但由于牲畜流动比较频繁, 加之动物防疫监督不到位等原因, 免疫档案资料不齐全, 一部分牲畜没有佩带免疫标识。除了大、中型超市能够把好准入关外, 绝大部分农贸市场出售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几乎没有任何免疫标识。一旦发生疫情或食品中毒事件, 要追溯疫病来源或药物残留的源头就相当困难。
(3) 动物溯源体系内部联系尚欠紧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由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生命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组成。三大系统既紧密衔接, 又相互独立, 构成从耳标生产、配发, 到动物饲养、流通, 再到动物屠宰、动物产品销售全程监管的追溯体系。从已运行的程序来看, 三个系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具体运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畜禽标识的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运行良好, 但动物生命周期的监管还不到位, 它是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看, 移动智能识读器只能初步录入一些饲养、防疫方面的基本信息, 不能全面的反应产地检疫、运输监督、屠宰检疫以及动物饲养过程中的一些详细信息, 在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安全事件时, 不能对动物饲养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追踪和溯源, 不利于及时果断地处置安全事件, 达不到快速、准确控制动物疫病的目的。
(4) 耳标查询功能不全。包括门户网内的耳标管理, 也是只能查到县、乡, 不能查到责任人。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在任何地方, 输入标识号查询, 就能查到某地某人领用, 这样也就对应了相应的责任, 有利于耳标的管理, 才能达到真正的追溯源头。
(5) 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实施, 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进一步规范了农产品产销秩序, 更加有效地保障了公众对农产品消费的安全, 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该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的空白。但总的来说, 目前我国关于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 难以构筑现代社会的农产品安全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另外, 现在要监管的对象、群体众多, 监管的生产单位众多, 需要一定的人力和财力, 而地方财政缺乏投入的长效机制, 无法保证有足够的经费和人力来实施农产品和动物产品的监管, 相应地产品质量也难以追溯下去。
2进一步加强动物溯源体系建设的建议
2.1提高全民思想认识,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畜牧业实现了连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 肉类、蛋类、奶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但是, 由于我国动物饲养管理水平低, 活动物跨区域调运频繁, 畜牧业抵御动物疫病风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直接影响到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而且威胁到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不但可以全面分析、及时查找防疫漏洞和薄弱环节, 预测评估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 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有效防止动物疾病蔓延, 而且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 发展健康养殖业, 实施农业标准化。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因此,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确实让群众清楚明白动物溯源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逐步提高养殖场 (户) 、屠宰企业、畜产品贩运户等相关组织及人员的思想认识, 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 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领导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和质量考核制, 建立重大事项审议制度,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保障资金、人员和设备到位, 确保溯源工作的顺利实施。
2.2强化免疫标识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是实现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管理, 提高兽医监管水平的基本手段。目前, 我省已发放建立了格式统一、内容全面的畜禽养殖档案。根据养殖档案实时进行跟踪监督,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没有耳标的动物, 要查明原因。未免疫的, 在补免的同时佩戴耳标, 建立档案;如果已经免疫但未佩戴耳际或耳标确属自然缺损和脱落的, 应当凭免疫档案重新佩戴耳标。在产地检疫中, 要根据动物免疫耳标的编码, 对照查验免疫档案无误后, 方可出具产地检疫证明, 产地检疫证明应注明动物耳标编码。[
对于有免疫耳标而没有免疫档案的动物, 要查明耳标是否来自合法渠道。对非法采购和使用耳标的, 要限制动物出栏, 进行补免, 两周后方可出证同时, 要追查耳标的来源, 对非法供应和使用者进行处罚。对没有耳标的健康动物, 也要查明原因, 经核实有免疫档案且已经进行有效免疫的, 可在补戴耳标后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无免疫档案的, 要补免和补戴耳标, 两周后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2.3建立快速有效的监管机制[2]
对于出现的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在实现可追溯后, 必须建立快速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反应机制, 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机制和合法的机构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好存在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4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畜禽标识信息数据库管理
信息化是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在建立国家畜禽标识中央数据库和省级子数据库的基础上, 逐步加强县、乡两级信息数据库建设, 扩大数据存储范围和总量, 建立数据库安全存储机制, 建立严格的内部查询制度。配备数据库运行、维护、安全监管专职人员, 负责数据的统计、分析、检索、传报等工作, 进一步推进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程。
2.5强化执法监督和检疫监管, 促进动物溯源体系建设工作
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农业部的有关规定, 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程序, 及时纠正和查处畜禽养殖、销售、收购、屠宰等环节违反标识使用和养殖档案管理规定的各类违法行为, 逐步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动物标识溯源系统, 切实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步伐, 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汉武, 王善霞.食品安全环境下的肉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11) :4-9.
8.坚持现代农业的四个发展 篇八
全面提升平安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是省委立足省情实际对青海发展思路做出的新概括,标志着我们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关键是努力在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上取得主攻方向,真正做到在“四个发展”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四个发展”,不断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新理念的提出,为新阶段全面提升平安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我县拥有耕地31.3万亩,农业人口7.8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3%,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的来自农业,农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事关发展全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农业系统把“加快发展平安现代特色农业”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开创了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全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设施农业、红提葡萄、全膜马铃薯、杂交油菜、冬小麦、大蒜六大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渐成规模;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累计投资达到1.28亿元,实施了28个建设项目和水电路等配套建设,建成了以下红庄深冬蔬菜生产基地、金吉农业园区、白沈沟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和大蒜精深加工基地等为重点的一批集精品展示、龙头带动、科技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宣传和展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和窗口;富硒农业发展启动迅速,引进了日本藤田株式会社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三期总投资额将达到2亿元人民币,将为我县培育富硒优势产业,打造沿湟现代农业百里长廊,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突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2006年以来累计争取各类农业项目92项,总投资达到8120万元,有力地夯实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为全县农业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注入了活力;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率先开展了农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建立示范基地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内在动力的科农携手实现“双赢”的新路子,使我县这项工作走在全区、全省的前列,成为全区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样板。
可以说,近几年是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最快、农村经济发展最好、农民得到实惠最多、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全县“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的目标还有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传统农业比重大,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特色农业优势不明显,竞争力还不够强;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农民文化素质还不高等。当前,我县农业发展进入了极为关键的时期,推动平安现代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努力实现平安农业的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因此,坚定不移地推动“四个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加快平安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把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四个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平安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县的农业园区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紧密配合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已初具规模,园区内设施基本完善、功能较为齐全、环境优美、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给全县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的亮点,已逐步成为了平安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窗口。
虽然我县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实现示范引领带动县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内缺乏大的项目、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园区规模较小,发展较慢,还处于原料供应和初级生产阶段,精细深加工等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二是对园区的扶持力度还不够,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投入不足,建设滞后,园区建设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绝大部分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条件改变上,在优良品种、新技术引进,农产品加工研发等方面资金短缺。三是科技人才缺乏,园区内指导农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人员较少,知识更新慢,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农艺的示范效应不明显,科技对农业园区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要实现平安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我们要继续坚持园区引领,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来管理农业示范园区,不遗余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一是继续加强基础建设。通过积极争取项目、银行贷款、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等途径,整合各方面的资金,切实抓好农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继续加强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妥善解决“有地无力开发”与“有力无地开发”的矛盾,积极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继续加强多渠道融资。进一步突出企业和农民的主体地位,搭建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支持的平台,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区资源条件和发展项目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技术、资金的企业投资开发。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对进入园区科技人员的考核奖惩机制,实行多方监督考核、动态管理,在培养和造就一支开拓创新的科技人员队伍的同时,不断推进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一个既能吸引人,又能带动人的示范基地。
今后,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狠抓葡萄、樱桃、花卉、蔬菜等特色种植,扩大规模,建设基地,提高园区档次,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建成设施葡萄棚500座,种植面积500亩,大果樱桃种植3000亩,建立百亩示范基地5处,设施花卉种植100座,面积300亩。二是以日商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为契机,发展富硒大蒜种植1.5万亩,马铃薯10万亩, 油菜8万亩,小麦、油菜制繁种2万亩,蚕豆1万亩;豌豆1.5万亩,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富硒优势产业。三是加快现代特色农业露地展示观光区建设,打造花园式、景点式现代农业园区,彰显出精品农业特点,做大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同时,积极配合做好中国农科院北繁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在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努力探索和培育平安的农业特色和农业品牌,力争在农业园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使园区成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样板,带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坚持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四个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实现平安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县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经营粗放,靠天吃饭,粗耕简作,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产业整体规划和指导,农业整体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绿色转变,就必须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掘传统农业潜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抓紧抓好。一是破除传统经营意识,树立现代经营观念。要把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农业,变一季生产为四季生产,实现淡季不淡,周年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全面提升农业效益。二是破除粗放生产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植保技术,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破除落后意识,树立科技兴农观念,促进农业科技化。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使其依靠科技主动调整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
在产业规划和布局上,川水地区以建设特色高效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一是以平安县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工作重心,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促进土地等资源向大户、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集中,努力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水平。突出发展设施园艺业,扩大高效特色种植业比重,利用园区独特的田园景观和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发展以葡萄栽培为主,集采摘、餐饮、垂钓、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观光农业,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使传统农业向集约、规模、示范型的现代绿色农业转变。二是小峡镇、洪水泉乡、三合镇、石灰窑乡等乡镇依托富硒特色资源优势,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富硒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规模,着力打造高原富硒大蒜、富硒马铃薯、富硒油菜、富硒小麦、富硒果蔬,延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富硒产业。三是以三合镇为重点,建成祁家川流域冬小麦种植带。四是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平安、小峡两镇继续抓好粮油良种制种工作。五是沿湟水河流域以现有400亩鱼塘为基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殖规模,为大力发展休闲、娱乐垂钓产业创造有利条件。浅山地区以避灾农业、旱作农业为主,重点发展马铃薯和胡麻产业,力争建立商品马铃薯生产基地5万亩,其中推广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3万亩,推广种植胡麻1万亩以上。脑山地区重点发展油菜和饲草产业,扩大脱毒马铃薯繁种面积,力争建成脱毒马铃薯繁种基地1万亩,推广优质油菜6万亩以上,种植优质燕麦3万亩。
三、坚持把创新农业服务体系作为“四个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实现平安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县农业服务体系沿袭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加技术的方式,责任心不强,农技推广的手段仍停留在一般形式上,服务领域不宽,加之责权利不明,经济效益与个人利益脱钩,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常规的技术指导,更多是对产业调整、市场信息、经营管理方面的指导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农技推广运行机制不活、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缓慢、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财政保障不足等而满足不了农民的生产需求,两者没有达到有机的和谐统一。
2008年以来,农业部门以“突出科技承包,强化科技服务”为抓手,通过政策鼓励,市场引导,体制创新,大胆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驻园区发挥专业特长,到生产一线施展才华,使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带动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35名科技人员充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建立自己的示范点,将先进实用技术、优良品种和农业项目引入农村,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先后引进新品种73个,推广新技术21项,帮助571户农户实现主导农产品产量较前3年平均增加12.1%,新增产值19.7万元。农业科技人员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的工作思路,通过“农业科技人员+示范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架起了连接农民科技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提高了农民种植水平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受到农民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围绕服务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的基础上,进一步继续总结和完善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在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利益共同体及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一是抓好基地建设,建立科技样板。科技人员要切实了解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承包、租赁、联营、提供无偿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建立由自己操作的科技示范基地,引导农民跑市场,捕捉市场信息,特别要强化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信息服务,疏通流通渠道,消除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后顾之忧。二是开展技术承包,实现利益共享。鼓励科技人员面向市场,以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租赁经营和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与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企业等结成利益共同体,积极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加大示范和推广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切实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建立完善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考核、科技承包工作报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考核激励机制。四是落实政策待遇,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推动我县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创新与建立示范基地工作,促进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四、坚持把加快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四个发展”的重要途径,努力实现平安现代农业的统筹发展
农业项目是彰显现代特色农业的平台和窗口,是推进现代农业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现代农业统筹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的农业工作,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引资金,以项目带调整,以项目促增收,倾力打造招商引资平台,打破常规抓项目、争项目、上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全县农业项目工作成效显著,重点实施了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农村沼气国债建设、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建设、保护性耕作、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机购置补贴、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示范县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全面完成了各项目建设任务,有力地夯实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为全县农业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注入了活力。尤其是日本藤田株式会社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的成功引进,更是实现了我县农业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今后,我们要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农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主战场作用,从规划编制、功能定位、产业配套、运作机制等各方面入手,围绕丰产栽培、良种培育、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投资政策,规划建设实施好一批效益明显,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要以中日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为发动机,把推进平安现代农业统筹发展的思路定位到高原富硒产业上来,积极申报项目支持,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出口贸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沿湟百里农业长廊高原生态富硒产业带,使富硒产业成为全县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型支柱产业,造福平安人民。
9.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 篇九
三是抓培训指导。档案管理人员在参加区、市、县档案培训的基础上,再对档案整理、装订和编目等内容组织专门培训,并在具体归集过程中予以面对面的指导。
四是抓检查验收。在业务科室完成档案整理、装订、计算机录入后,由档案室管理员负责统一检查验收后导入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系统,对达到标准和要求的业务档案办理移交手续,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予以退回纠正重做,严把质量。从而实现社会保险业务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无缝衔接,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岗位的驾驭能力,使我县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更快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据悉,截止20xx年7月底,集中管理离退休人事档案3075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共2704卷18.9万件,文书档案、会计档案695卷、照片档案13册、光盘档案13盘、编研资料17本,这将为我县参保人提供更好的社保服务发挥巨大的保障作用。
10.统一战线工作的四个衡量标准 篇十
2011年5月11日,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四局局长张献生率调研组一行深入望城进行调研。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彭军良、市委统战部部长虢正贵、县委副书记周宏兆、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骆志平等陪同调研。
受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杜青林委托,调研组一行深入湖南调研,鉴于望城县近三年在统战工作中的有力作为、创新举措、突出成效和崭新面貌,把望城做为重要的一站。调研组首先参观了望城县委统战部办公环境,紧接着在政府会议室座谈会。
座谈会上,骆志平部长向中央、省、市领导简要汇报了近三年的统战工作,并总结出统一战线工作的“四个衡量标准”(推动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的能力,凝聚共识的能力,促进民主的能力)和统一战线工作的“四个有力保障”(党委重视给平台,政府支持作保障,制度规范定职能,自身主动有作为)。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放眼统一战线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优势,针对统一战线在国内各阶层和协调国际社会复杂关系中的作用、社会新形势对统战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几点深入的思考。
随后,周宏兆书记发言肯定了统战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县域经济和协调各个层面关系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并提出要通过创新工作载体推动统战工作更上新台阶。彭军良、虢正贵代表省、市两级高度认可了望城这几年统战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创业富民、统战工作进村(社区)、民族宗教方面的敢于探索、扎实作为,做到了在全省、全市“有地位,有作为”。工作经验先后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全国进行推广。
调研组领导就民族宗教、统战进村(社区)试点等工作做进一步了解,并与在座人员共同探讨“更有利于发展的工作格局”、“社会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统战优势”等议题。
11.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 篇十一
2018云南迪庆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做好意识形
态工作的四个着力点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四个着力点。
作者:郑州市中原区委宣传部 乔山峰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承担起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任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巩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
理论武装是根本。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和全体人民,发挥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和全体人民,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党员干部必须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自觉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做到了然于胸、运用自如。善于用科学理论影响和带动全体人民学深悟透,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为他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理想信念是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基础的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广大干群的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关键是要善于从国家历史、现实成就、国际比较中汲取真理和道义的力量。读一读近代史、革命史,就能从历史逻辑中发现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源自“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看一看改革开放40年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能从现实逻辑中把脉中国梦的大势所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所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领人民群众巩固理想信念,持续深化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世情国情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和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断激发信心、汇聚民心。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diqing.offcn.com
核心价值是重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力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感召力。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党员干部必须落细落实落小,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价值载体、文化符号、实践形式,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行为习惯、文明风尚,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
落实责任是关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关键的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首先是各级党委(党组)的责任,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担负起本地区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党委(党组)其他班子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部门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大党建”和党建工作责任制,纪委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的重要内容,宣传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和跨部门定期会商研判制度,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网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要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坚持党管宣传、党管阵地、党管舆论、党管媒体,使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旗帜鲜明反对错误观点,不断弘扬正能量,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更多云南迪庆州银行招聘信息关注迪庆中公教育
12.做好优秀美容师的四招销售技巧 篇十二
2011.08.06出处:网络作者:未知责任编辑:陈红(我要评论)
[导读]掌握产品知识,公司背景,消费者心理及一定的销售技巧是开展销售工作的基础,但不少美容师还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利用近台资源促进销售。
掌握产品知识,公司背景,消费者心理及一定的销售技巧是开展销售工作的基础,但不少美容师还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利用近台资源促进销售。
近台资源可以归纳为:
一、宣传资料
1、公司统一印刷的产品宣传单
包括公司宣传手册、产品宣传单页、产品宣传海报和挂旗横幅等。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宣传资料的重要性,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利用它为销售服务。正确的方法是,每一位到美容院的顾客,临走之前,都要附送宣传资料给顾客。如果说,美容师口头上的产品知识介绍是从听觉上给顾客留下印象,那么顾客拿回去的宣传资料则从视觉上加深了这种印象。
另外,有关公司及产品的宣传海报、横幅和挂旗,都应挂(贴)在美容院显眼的位置。
2、荣誉证书类
相关产品质检的证书、公司的荣誉奖牌等也是产品重要的卖点。遗憾的是,不少美容院根本看不到这些东西。即使有,也是放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美容院只是口头上向顾客介绍,却没有在介绍过程中有意识的把这些荣誉证书、奖牌作为有力的论据给顾客看。
3、报纸、杂志等媒体的有关新闻报道、软文广告
女性顾客在消费时有讲究品牌、相互攀比等心理,媒体的宣传报道能让顾客感觉到产品的知名度、可信度,符合顾客的消费心理。所以在促销时,美容师应适时地将产品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报道给顾客看。
4、自制的促销活动资源
包括写有促销活动内容的海报、特价标签等。促销海报上要写上为什么开展这些促销活动。试想一下,某产品如无缘无故降价,消费者会买吗?谁知道这产品是快过期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如果写上“周年庆典,买超值保湿产品再送一次免费护理”,效果也许会好得多。
另外,特价产品一定要贴出样式为爆炸性的特价标签,并标明原价和现价。
二、产品实物
产品作为销售时最直接、最有效的资源,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美容产品在美容院柜台零售时,一定要注意摆放足够的样品,即产品种类齐全。
2、注意产品摆放位置和产品的展示。
3、美容师在介绍产品功效时,对有意要买但还犹豫不绝的顾客及时的一次免费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三、邻里人际关系
现在大多的美容院开在社区,左右的商家店铺不少。维护好周围邻里关系,有意识地让亲朋好友知道你负责的工作,也许他们的一次推荐,无形中就是很好的拓客方式。
四、顾客信息资料
1、作为销售产品时的有利证据
美容师适时翻开顾客信息登记表,告诉还犹豫不绝的顾客已有多少顾客使用了该产品,提高产品的可信度,给产品找到一个有利的卖点,提高成功的几率。
2、作为新产品促销资源
【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四体系”】推荐阅读: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08-17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06-27
如何创新农业服务体系08-25
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1-14
农业标准化报告08-16
农业标准化论文10-23
关于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几点思考08-2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