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教案(共11篇)
1.龙文化教案 篇一
古人云:“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早在千百年前,龙就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龙在中国人心目中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赛龙舟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随着一声枪响,龙舟如离弦之箭飞向远方。两岸的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精彩的比赛令人目不暇给。鼓手坐在龙头,一边打鼓一边吹哨,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力争上游。龙舟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纹,原本平静的水面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运动员们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但是他们丝毫没有分神,依然拼命的向前划,真是“蛟龙劈波斩浪,勇士竞逐龙王”啊!
赛龙舟,不仅仅是一种娱乐项目,他还代表了坚持不懈,奋勇直前的精神。这就是龙之精神的化身。许多典籍都将龙描绘成一种神圣的生物。但龙并不是永远的强者,它也会失败,也会下坠,可是它不会放弃,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低下它高傲的头颅,就像我们的祖国,曾经有过灿烂的文明,强汉。盛唐。富宋……我们也曾有过让世界瞩目的壮举,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我们也曾经历过无尽的痛苦和屈辱,目睹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那无助的一声长叹,听闻软弱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那无尽唏嘘……七七事变,当隆隆炮响打破宛平城昔日的平静时,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入渐渐觉醒了,为了抵御日寇,抛头颅,洒热血,英雄辈出。经过先辈们的不懈努力,现在的祖国今非昔比,在那次世界为之瞩目的利比亚撤侨事件中,我国的军舰不远千里,第一间赶到利比亚战火纷飞的港口,不管你是香港人还是台湾人,只要你是龙的传人,祖国的军舰就可以接你回家。珠海航展,装配了国产矢量发动机的战机轻松完成世界最难飞行动作——眼镜蛇机动,看得我热泪盈眶……中华民族这一条巨龙又一次在世界的东方腾飞。或许龙不一定真正存在过,但龙的精神早已融入了华夏儿女的血脉中,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龙,是中华民族五年前文明中最灿烂的瑰宝,是华夏儿女心中不能割舍的一份情怀,是亿万中国人信仰的来源。它是一种神圣的存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浓缩,更是中国精神的源泉。
2.龙文化教案 篇二
台湾学者袁德星先生说“: 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凡有中国人的地方,或凡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地方,都有龙的踪迹。 ”龙的活动区域也就是中国文化覆盖的区域,因龙是一种人文动物,而非自然动物。 中国龙文化自形成之后,不仅在国内迅速传播,而且很快传到国外。 印度佛教中的龙当是由中国传过去的。 传播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经西藏传入。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传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区。龙文化传入西藏,然后传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 龙文化传播的另一条路线是西域丝绸之路。 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与西域有接触,传说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达葱岭以东地方。商灭夏之后,夏训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区,到达甘肃等地之后,继续向西迁徙,进入西域的焉耆国。 后来,这些迁入焉耆国的龙氏族部落至晋代成为该国的统治者,并以“ 龙”为姓。 他们把自己的龙文化带入西域是肯定无疑的。
龟兹国人对龙神的崇拜,由来已久。 这大约和龟兹国大部分居民的远古文化传承有关。《 史记·匈奴列传》 载:匈奴“ 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 五月,大会笼城,祭其天地、鬼神”。《 史记索隐》 引崔浩注:“ 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 ”笼城即龙城。 五月,当是游牧民族已迁至夏牧场,那么龙城应是夏牧场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西方胡皆事龙神”这句话,这就是说不单是匈奴事龙神,而应指包括龟兹等在内的胡人,都信仰龙神。
目前,龟兹古国境内( 西汉时) 经过科学发掘,已发现的最早遗址有两处:一处是拜城县境内克孜尔水库墓地;一处是轮台县境内群巴克墓地。 据发掘者公布的数据,克孜尔水库墓地的年代为公元1130年—前620年 , 群巴克墓 地的年代 为公元前950年—前625年,大体相当于西周到春秋时代。
从墓葬的文化内涵来看,二处墓地主要还是以游牧为主。 我们知道,草原民族对马的情结勿庸置疑,值至现在还有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汉武帝所获“ 天马”,据传是龙和牝马交配而产。 这样的传说,大宛有、敦煌有、龟兹也有。 龙和马相结合传说的产生,这标志着西域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这种融合的结果,据《 大唐西域记》 载:“ 王欲终没,鞭触其爪,因即潜隐,以到于今。 ”看来,“ 龙”之一方“ 潜隐”。 而据《 酉阳杂俎》 记载:“ 龙惧王神力,乃作人语曰: ‘ 勿杀我,当与王乘,欲有所我向,随心即至。 ’王许之,后常乘龙而行。 ”“ 龙”之一方也是沦为王之乘骑,结局都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 酉阳杂俎》 所记古龟兹国王,名为阿主儿者,阿主儿当可还原为Argir,即焉耆的异写。 焉耆和龟兹,两国紧邻,使用的语言为同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 有人定为是吐火罗语的A( 焉耆语) 、B( 龟兹语) 两种方言;也有人不同意定为吐火罗语,而以为是月氏语; 还有人干脆定名为龟兹—焉耆语。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总之两国之间地域紧邻、语言相同( 只是两种方言的不同) 、文化传承非常一致。 焉耆王姓龙,而焉耆在载籍中有“ 龙部落”、“ 龙家”之称,而龟兹不见此称呼。 但考虑两国语言文化方面的亲缘关系,龟兹与 “ 龙家”也当有极深渊源,古龟兹国王名为阿主儿即为一例。( 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拜城县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一次发掘》,载《 新疆文物》1999年第3、4合期第1- 18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 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载《 考古》1987年第11期。 《 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载《 考古》1991年第8期。 ( 3) 宋《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八十一“ 龟兹”条中录有与唐段成式所载相同文字,两者之间一字不差,因此对《 太平广记》之文不予探讨。夏商时代有龙方( 即龙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 魏献子曾问蔡墨关于龙的问题。 蔡墨对曰“: 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 ”( 4)后来,可能由于龙方向西迁徙,同时也带走了豢龙术、御龙术。 而焉耆、龟兹人对龙神的崇拜,作为御龙家一支却一直保留下来。 在《 大唐西域记》 中,除了记载龙的传说以外,还记有 “ 大龙池”、“ 小龙池”之地方。 虽然,在“ 龙”与“ 马”两种文化相融合时,龙之一方“ 潜隐”。 这是否兆示了以克孜尔墓地和群巴克墓地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南下压制了绿洲农业文化[1]22。
但是,《 大唐西域记》 在龙“ 因即潜隐”之后,紧接着又记载了一则传说:“ 龙变为人,与诸妇会,生子骁勇,走及奔马。 如是渐染, 人皆龙种,恃力作威,不恭王命。 ”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 由原来的 “ 诸龙易形,交合牝马,遂生龙驹,忧戾难驭。 龙驹之子,方乃驯驾。 所以此国多出善马”,也即由“ 龙马文化”,急剧转变为“ 龙变为人, 与诸妇会”,人皆龙种的新的文化。 而这种变化,大致出现在龟兹国具有传奇色彩的金花王时代。 金花王之名,如果还原成龟兹语, 应是Suvana Puspa。 这个王名曾几次出现在龟兹国历史上,为晋代的金华衣王,唐初的苏伐勃驶。 可见,这个名字在龟兹人心目中是一位英雄的名字。 正由于金花王,才变“ 诸龙易形,交合牝马”, 为“ 人皆龙种”,又由于金花王,“ 又引勾突厥,杀此城人,少长俱戮,略无噍类。 ”这个王名,在龟兹国近三百年的历史上,重复出现,可见只是一个王名,不能作为具体的人。 但是,从这儿我们也可以寻觅到一些线索, 即龟兹古国这样一个绿洲农业文化之国, 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民族之间,在文化上反复变化的过程和大致脉络[2]38。 由龙马文化中龙方潜隐再到“ 人皆龙种”,这个变化的时代,大概应该是在汉代( 公元前二世纪) ,到了南北朝时( 公元五世纪) ,王又引勾突厥杀此城人,又发生一次大变。 这次变化一直延续至唐代安西都护府设立于龟兹,“ 人皆龙种”文化再兴。
在汉代,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汉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大量的屯田,“ 丝绸之路”之畅通与繁荣,极大的发展壮大了绿洲农业文化的基础,使得脆弱的绿洲农业经济国能够借助汉中央政府的助力,有效地对抗北方南进的草原游牧文化。
有名的龟兹王绛宾与乌孙公主到长安学习礼乐,回到龟兹后模仿汉人王宫仪,被有人讥为非驴非马。 绛宾的儿子也起了一个汉名丞德。 一方面,中原大农业和绿洲农业文化之间的天然联系, 特别是屯垦农业本就属绿洲农业;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原,还是龟兹、焉耆,对于龙神崇拜的一致,都使得龙神信仰地位的提高,从而成为龟兹国人的创世纪传说———“ 人皆龙种”[3]74。
龟兹“ 人皆龙种”的信仰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 自西汉到约公元五世纪由原来的龙马信仰一变为“ 龙种信仰”,约在公元五世纪到唐初时,这种“ 人皆龙种”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归于“ 潜隐”。 自唐以后,这种“ 人皆龙种”的创世纪传说又一度走向高潮。 焉耆—龟兹人的这种”人皆龙种“ 的信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 深植人心。 苏巴什佛寺遗址出土的“ 木雕龙首”,是晋代这种信仰的实物佐证,克孜尔千佛洞出土的“ 龙首陶祖”,是唐代的实物佐证。 这种信仰之物在佛教遗址的发现,表现出虽然在佛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龟兹人的“ 人皆龙种”的创世纪传说已然根植人心, 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入佛教殿堂。
总之,龟兹壁画遗存、出土的“ 龙首陶祖”、“ 木雕龙首”等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上看,龟兹文化是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 就是中原文化与龟兹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龟兹文化的丰富内涵。 龟兹 “ 人皆龙种”之“ 龙”和中华之“ 龙”是一个体系。
摘要:本文拟结合龟兹壁画遗存、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信息,对古龟兹龙文化源流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可以对龟兹文化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3.中国龙文化浅论 篇三
[关键词]龙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精神欢乐吉祥
2006年末,一个关于是否放弃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问题,一度在网上、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中形成热门话题,引发了一场争论。呼吁弃龙的主要理由是西方认为龙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其形象往往会让部分西方人士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尽管这一站不住脚的理由遭到非议,但是始作俑者乃是一位教授,使我们不得不认为对中国龙文化确有梳理的必要。这应当是中国学者、专家、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共有的责任。笔者愿就此作~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中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龙文化的产生时间相当久远。1987年6月,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用蚌壳堆塑的身长1.78米、高0.67米的龙,据地质专家考察,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已有6400多年。同时期的文物,还有陕西北首岭出土的“乌鱼纹彩陶细颈瓶”,甘肃甘谷西坪出土的“鲵纹彩陶瓶”,其中都有龙的身影。时间略晚,距今5000年左右的出土文物中,有山西汾陶寺遗址的“蟠龙纹彩陶盘”、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玉龙”、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的“双龙首璜形玉饰”。再晚至3000年前,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8棵神树是当今世上出土体量最大的青铜文物之一。神树树干上嵌铸的龙,一头双身,两条龙身交缠如绳辫。此外,尚有高41厘米的“龙柱形器”、“铜龙形饰”。其后,中国各地出土的文物中,带龙的器皿、绘画、雕刻等便越来越丰富多采而不胜枚举了。
除了地下发掘出来的文物,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着大量关于龙的神话和传说。被称为“上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神话之渊府”的《山海经》有关龙的记载,至少有15处之多,如雷神“龙身而人头”(329页)、首阳山之首“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163页)、竹山“其神状皆人身龙首”(105页)、夏后启“乘两龙”(209页)、“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206页)等。
在元代金履祥《通(钅监)前编》中,作为信史,已有“伏羲氏以龙纪官”的记载“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春官为青龙氏又日仓龙,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等。
中国社会进入夜耕文明以后,一直流传黄帝“乘龙上天”的故事。宋代刘恕《通(钅监)外纪》记载着“陈绛氏女日庆都,有赤龙之祥。孕14月而生尧于丹陵”。对大禹则有“禹济江,黄龙负舟”的描写。
随着岁月的推移,龙的故事愈加铺张,愈加融入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夏末,帝孔甲“天降乘龙”,“潜醢以食夏后”;周末。“褒姒乃王府童妾遭龙漦所生”;汉高祖有斩蛇的故事;唐高祖被形容为“日角龙庭”:唐太宗4岁时,有人说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宋太祖被点评为“面方耳园神其相,紫云黑龙显其异”;清世祖之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龙被视为神物,神通广大,显贵尊荣,本领高强,非同凡响,因而特别受到帝王的专宠,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脸面被称为“龙颜”,心思被称为“龙心”,身体被称为“龙体”,衣服被称为“龙袍”,座椅被称为“龙椅”,皇帝的子孙被称为“龙种”。
在民间的生活习俗方面,春节的舞龙灯给人们带来的是欢乐吉祥;遍布各地的龙王庙以及干旱时的舞水龙,带给人们以丰收的希望。龙文化影响的深入普遍,还表现在有人以龙为姓,以龙为地名水名山名。以龙字为首的名词、成语《辞源》中有237条。
此外,在建筑物、器皿、服饰、食品工艺中塑造龙的形象,绘制龙纹艺术品,更比比皆是。而在民众喜闻乐见的小说、戏剧中。《封神演义》、《西游记》则是全方位地勾勒出了龙王国、龙家族的图谱。
社会进入现代文明后,全球华人还热衷于传唱《龙的传人》,并感到自豪。这充分说明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
二、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像龙这样一种生物。那么,龙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
据《呼风唤雨八千年上书》的作者庞进先生的研究认为,“中国龙是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雷电、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龙的模糊集合过程,起自原始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时期,即采拾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神物崇拜普遍产生的新石器时代前期,至今约有八千年的历史”。庞进先生以系统的丰富的考古资料和中国社会历史文化无可辩驳的事物为佐证,论证了上述命题的实在性,为中国的龙文化研究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由于龙的幻象、龙的意识产生于遥远的古代,这就给中国人民以充分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来塑造龙,以表达、寄托自己的追求和想往,从而让中国龙由虚幻的抽象的模糊意识,逐步变成具象,并具有了自己的种种神性,成为摸得着、看得见的实在,并加以认同和接受。
中国龙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凌驾于生物之上,具有通天人海的超越性。这同古代人民敬天、畏天的思想密不可分。古人处在天地之间,对地面事物有所了解,唯有天空难于认识。天空的雷霆闪电、风日雨雪威力无比令人震撼,时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心灵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对此,他们除了感到神秘。更多的是心存敬畏。孔子就说过,“巍巍乎,唯天为大”(《泰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老子的《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大师们都知道天人关系十分密切,十分重要,于是上天探密,与天沟通自然成为大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这种想法在古代却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在想象中,天空十分美妙,居住在天上的仙人逍遥自在,无所不能,因而很多人盼望成仙。而龙便是可以凭借其飞腾工夫让人升天成仙的神物之一。所以。龙受到了中国人的重视和喜爱,其中蕴涵着的便是古人积极探索、努力奋斗以争取摆脱困境、超越自然和现实的信心和决心。正是这种信心和决心,才使人类执着于飞天之梦,才使今日的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相继出现,才使飞天探索的愿望成为现实。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农耕文明之中,视水为命根。干旱到来时,迫切盼望司水之神能够时降甘霖。“河伯娶妇”充分说明雨水的重要性超过人命,说明祈雨这一行为在中国农耕社会之普遍性。在中国龙文化的塑造中,龙成了司水之神。而龙的兴云作雨,却是无须回报的,雨水保证了人们一年一度的丰收。如此一来,龙也就具备了利他好施的善性。
人类要想征服自然,实现自己的愿望,
首先必须整合力量,有领导地进行共同的奋斗。领导标志着能力和权威,龙因而在中国的龙文化中,被塑造成为海龙王,水族之统治者。王者的尊严和权威,使人间的帝王也不免要借重其权势,以统治万民。所以在中国历史中,不少帝王被称为“真龙天子”。这样一来,龙又具备了尊容显贵,能力非凡的属性。
有一些小说、戏益和民间故事,还演义了龙对人的美好善良的感情。如《张生煮海》写秀才张羽与龙女成婚的故事,《柳毅传书》写书生柳毅传书救龙女的故事等等。在这些故事中,龙被赋予了温柔美丽善良而富于感情的人格。
龙的上述属性得到了中国人民普遍的认同和肯定。这些属性——自重自信,利他为善,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龙实际上也就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龙文化给人以欢乐吉祥、爱与和平
中国古代社会,正如《击壤歌》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那样,人民的生活虽然简朴无华,但却不受干扰,自由自在。他们的愿望不过是“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希望享受大自然正常运转的恩赐,而不希望人与人之间产生纠葛纷争,更不要说为利益而以暴力相加了。
夏王朝兴起以后,中国社会逐步进入私有制社会。周末,兼并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诸侯王国为盛衰继绝而积极延揽人才,导致了中国春秋战国的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时代的出现。“诸子百家,各有其道。”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数儒家和道家。他们在总结上古文化的基础上,分别创立了自己的学说,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们的学说,虽然各有侧重,但同根同源,都标榜上古时代的圣贤政治。只不过道家的宗师老子赞赏的是原始公有制时代“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第80章))这也是儒家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儒家的先师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不过他认为在社会进入私有制以后,这种理想世界已经消失了。因而提出以周初奠定的礼制社会作为标的,提倡以德治世,以仁、义、礼、智、信来规范人伦和社会秩序。他说“苟志于仁,无恶也”(《里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他主张“克己复礼”而“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儒家思想浸透着遵从道德规范的利他精神。这一点同老子《道德经》中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第8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第2章)有共同之处。
此外,老子和孔子都有反战倾向。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兵者不祥之器”(第31章),“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第30章)。孔子则说“俎豆之事则尝闻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卫灵公),“去兵”(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
在中国,儒家和道家这种为善利他,爱好和平的思想精华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就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孙中山也仍然标榜“天下为公,世界大同。”21世纪,中国共产党则将建立和谐社会纳入其内政和外交的政纲之内,加以推行。
4.龙文化作文1000字 篇四
初见宝物,我一脸茫然,“傻孩子,那是香炉,清代的三彩香炉。”外公边释疑,边掀开绢帛将其捧在手中,缓缓摩挲,细细端详。
那是一只六角形的三足香炉,一足在前,两足置后。炉阔口,短颈,鼓腹,下乘以三象腿支撑,形态各异。肩部置两奋力攀爬的蛟龙为朝天耳,栩栩如生。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缠枝莲纹,且饰有三条腾云驾雾、亦幻亦真的神龙。乍一见,我并未惊叹,或许因为制造年代久远,收藏条件欠佳,宝物那特有的蓝、绿、黄三色已明显褪色,釉质暗淡,不复昔日的光彩炫目。或许因为那盘卧在香炉双耳上的两条青龙,多了些张牙舞爪的威势,少了些亲和感。或许,龙永远只代表着天家的威严,高高在上,于我普民而言,相去甚远。
在中国数千年文化中,龙始终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最初先民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多用带有“龙”字的成语和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比如用“卧虎藏龙”来形容未被发掘的人才,而古代传说的“鲤鱼跳龙门”也寓意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因着对自然界超能力的未知和向往,老百姓便将诸多动物形象融合在一起,幻化成龙。之所以敬畏龙,无非是希求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就如同外公时常恭敬地供奉着神器祈祷,也是为了祈求家人的平安祥和。我曾埋怨他:“您也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怎么就那么迷信呐?”“嘘!”外公紧张地将右手食指贴住双唇,示意我噤声,“真龙天子在上,神明保佑,不可胡言乱语。”可见,龙的形象早已深入到普通万民家中。
其实所谓的龙文化是帝制文化,古代帝王均自比真龙天子,充当着上达天听、下体民情的信使,此时龙亦成为了帝王的专属象征,不容侵犯。世易时移,这种观念日渐淡化,逐渐演变成一种传统文化,虽说于现实无甚深意,却也演变成了一种怀旧的符号。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每个人都是“龙的传人”,生生不息。
5.龙文化作文700字 篇五
龙,有着高贵的身躯,绚丽的色彩。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典籍和传说都把龙描绘成神圣,高冷,充满神秘色彩的神兽。在远古时期,我国就有关于龙的传说。龙,是不平凡的,拥有强大力量的。
在传说和故事里,龙都是神通广大,威力无边的。龙,矫健,机灵,勇猛。它缩小如蚕蚁,伸展能遮天;它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翻搅起四海云水,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不管龙是否真实存在过,但龙是一种深深根植于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精神,它代表着积极向上,奋勇直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人们为什么那么崇敬龙?因为龙还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龙长什么样子,只是凭借着他们聪明的大脑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就这样流传至今。
龙并不是永远的胜利者,龙也会沉睡,也会下坠,但龙并不会永远低下它那高傲的头。当天边惊雷闪电,漫天狂风暴雨时,龙便会再次苏醒,再次腾飞。就像我们的祖国一样,我们曾有过灿烂的文明,强汉,盛唐,富宋……我们也曾有过让世界瞩目的壮举,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七下西洋……我们也曾经历过无尽的痛苦和屈辱,虎门销烟的一声长叹,马关条约的无尽唏嘘,殖民地里的卑躬屈膝……
6.龙文化高中话题作文 篇六
中国龙崇拜历史在世界上最为久远。据考古发掘资料,最早的龙形象是在1994年发掘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中发现的,这一遗址中有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在新石器遗址中,还发现了众多的龙形象。至于玉龙和龙纹就更多。
从考古发现中可推测,中国龙的起源至少在80以上。龙文化在中国历久不衰,历朝历代延续不断,可以说是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
中国龙文化丰富多样。龙的形象变化多样,中国各朝代的龙形象均有所不同。各地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也各不相同,龙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祭龙仪式纷繁复杂。
中国大多数民族都崇拜龙,有龙抬头节习俗,带有“龙”字的地名、物名、人名遍布全国各地,龙也是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
自秦汉之后,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这使各地区、各民族本来不同的龙文化得到整合。中国龙文化经过整合,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龙文化历久不衰,与古代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分不开。龙文化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主要是通过内部创新完成的。观察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龙艺术形态,从无角到有角,从无翼到有翼,从无足到有足,可看出龙形象是经过不断创新而形成的。
从古代中国人描述的龙形象来看,龙具有很强的进取精神。龙的活动空间十分广阔,能上九天,能潜深渊。各种艺术中的龙形象,大多是飞龙、腾龙或奔龙,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威武不屈。神话传说中的龙,大多是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无所畏惧的。这些都是古代龙开拓进取精神的表现。中国龙的艺术形象是独一无二的,与龙有关的种.种文化现象也自成一体、独具一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虽与儒教、道教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不附属于任何一种宗教。
7.龙文化教案 篇七
两千三百年前, 诗人屈原在他的诗篇《天问》中提出百余个问题, 从自然到社会, 从历史到传说, 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 连“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 曾有龙以尾划地, 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 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龙其实是一种虚构的神物, 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尔雅·翼·释龙》提道:“龙角似鹿, 头似驼, 眼似鬼, 项似蛇, 腹似蜃, 鳞似鱼, 爪似鹰, 掌似虎, 耳似牛。”龙的形象是如何演变发展成人们所熟知的样子的?这要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原始宗教中, 各个氏族普遍存在对动物的图腾崇拜。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动物充饥, 还要躲避那些对自己生命构成威胁的凶猛动物。在这个过程中, 原始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 如鳄、蛇、鸟及某些昆虫等, 以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 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无足而行等, 产生了崇拜和幻想。对动物的崇拜及对自然现象的崇拜, 产生了龙图腾, 龙这种动物逐渐神圣化。
二、龙文化的发展
《新华字典》对龙的解释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动物, 能走、能飞、能游泳。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它不仅在华夏文明初期就已出现, 而且贯穿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进程。它以兼容并蓄的胸怀吸收了中外文化, 建立起复合多元的文化体系, 丰富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龙文化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从官方与民间这两条线索依次梳理。
(一) 龙文化在皇权中的体现
在原始社会中, 龙作为超自然的象征, 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到了奴隶社会的初期, 皇位等世袭制度的产生和奴隶阶级对社会财富的占有, 龙被转化为最高统治者的祖先, 这种观念发展到了封建社会, 封建帝王把龙当作个人绝对权威的标记。
在中国封建社会, 似乎没有哪个帝王不说自己是龙的。秦始皇自认为“祖龙”, “龙”于是被称作“祖先”。汉高祖刘邦据说是其母刘媪与龙交所生, 生得“隆准而龙颜”。楚汉相争时, 范增发现刘邦具有“天子气”, “皆化为龙虎, 成五彩”。皇帝是龙, 也就有了专供皇帝使用的“龙词”, 群雄割据称“龙战”, 新王朝兴起称“龙兴”, 未即位时称“龙潜”, 即位之时称“龙飞”;皇帝的身体称“龙体”, 面貌称“龙颜”, 姿态称“龙威”, 居住在“龙脉”, 子孙为“龙种”, 走路是“龙行虎步”, 死了是“龙驭殡天”。就拿皇帝的礼服来讲, 汉代的龙袍上绣有十二种象征皇权的龙纹, 唐代的龙袍上不仅有这十二种象征皇权的龙纹, 还单独用龙纹组成大团花, 装饰在衣服的前胸和后背。宋代流行通身的大袍, 称为“缠身龙”。明朝皇帝的礼服上织绣的龙就更多了, 有的整件上就绣有一百九十二条龙, 在每条大龙周围另加一群小龙, 有的躲在大龙杯里, 有的趴在大龙背上, 有的由大
(二) 龙文化在民间的体现
中国古代北方的匈奴人, 南方的楚人、越人, 都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文化中, 龙的题材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民间, 人们习惯把有权势地位的人比作龙凤。在民间文学艺术中, 龙的形象都是人格化的, 就拿海龙王的形象来说, 有的为民造福, 有的与民为害。在我国各地, 过去人们建有祈祷风调雨顺、保丰收的龙王庙, 这是人们对超自然力盲目崇拜的结果。民间鲤鱼跳过龙门就能成为龙的传说, 潜藏着世俗与神奇、平凡与伟大之间可以转化的辩证观点。每逢喜庆节日, 各式各样的舞龙活动便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的谷场、村巷、街院、海边乃至城市中心展开, 龙的品种丰富多彩, 有竹龙、木龙、荆龙、草龙、布龙、纸龙, 有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 用长板凳首尾钉上铁扣子, 连在一起的“板凳龙”, 将一棵棵大白菜插上竹竿, 中间串绳索的“菜龙”……正因为龙这一动物的人格化及其蕴藏着哲理思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所以龙一直是中国各族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的重要道具, 特别是赛龙船和龙舞。龙舞的活动在汉代已见于文献记载, 并在汉代的石刻中反映出来。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龙文化
中国人可以说“读龙书、演龙戏、唱龙歌、跳龙舞、栽龙树、养龙花、吃龙菜、喝龙茶”, 以“龙”为名、说龙、写龙、画龙、雕龙、舞龙、赏龙、立志成龙, 处处有龙、时时见龙, 哪里有华人, 哪里就有龙。华人已经把龙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 中国龙是一种很奇妙的动物, 与西方的龙相比, 中国龙具有特殊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意义, 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学习者掌握这种龙文化不仅仅是对知识单纯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这种知识转化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能力, 也就是能正确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自觉遵守社会规约。对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我们要重视对龙文化渗透和引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身边随处可见的“龙”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在对外汉语的教材中, 涉及龙的主要是一些带有龙字的成语、歇后语、小故事等, 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 龙就在一些比较长的篇章中出现了, 具有鲜明的拟人形象和象征意义, 带有明显的文化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针对龙文化, 本文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 通过注释直接阐述
这个方法比较灵活简便, 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用。初学者甚至可以用学习者的母语注释, 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 可逐渐用目的语注释, 使其可以自己阅读学习, 省去课堂上讲解的时间。
(二) 将龙文化的内容融入课文中
课文本身就可以介绍某一些文化习俗, 学习语言的同时就学到了文化, 这是比较理想、效果较好的文化教学法。初级阶段可以增加一些关于龙的小故事、神话传说等, 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龙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随着学习者的水平不断提高, 可以不断加入有关龙的成语, 龙的歇后语和龙有关的风俗习惯等, 到高级阶段可结合较深层次的文化内容。
(三) 采用文化对比方式分析
西方文化中的“龙”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 背景和象征意义都有很大的区别, 西方的“龙”一般带有邪恶的意味, 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一样。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 加深学习者对中国龙的认识。
(四) 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课堂中引入有关龙文化的专项练习, 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沟通技能。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举办舞龙、画龙、观看龙文化的纪录片等一系列的活动, 加深学生对龙文化的感知度, 以使学生在现实的交际中避免发生一些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8.传承龙文化 铸就民族魂 篇八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蛇类阴森恐怖?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現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八千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現。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現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的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
龙是怎么形成的?
龙是怎么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从鳄、从蛇、从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虹霓等说法。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难以捉摸的,他们不能将云、雷电、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能运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鱼、鳄、蛇、蜥蜴以及猪、马、牛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们看来,云、雷电、虹等在天上弯转都和雨相关,差不多是一类;鱼、鳄、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亲近,大体上也是一类;猪喜欢水,马、牛等也都离不开水——河马、水牛更是水中物。云团滚滚翻卷,变化万方;雷电叱咤长空,霹雳千钧;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还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长短参差,阴森怪异的鱼、鳄、蛇、蜥蜴等等。这一切令古人感到神秘,觉得可怖可畏。于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个“神物”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应该体型很大,且能大能小;肤色是多样的,且能明能暗;还应当是有头有尾,能起能卧。擅爬会游,弯转曲折,快速行进;总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种种“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着特别特别密切关系的。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現,雨水降临时。乌云汹涌,电光闪闪,相伴随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龙卷风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而“隆隆”声本身具备着粗壮、雄浑、深沉和悠远等特点,给予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隆”这个音呼之了。
造字的时代到了,需要给这个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个符号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象形为之。那么,让这个神物像什么形好呢?有人说像鳄,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有人说像蛇,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还有人说像闪电,就再造几个像闪电的“龙”字;另有人说身子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头却像马像牛还像猪……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直到最后简化成現在这个“龙”。
因此,可以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
龙的分类
对于龙的分类研究,古人很早时候就已经开始注意了。或按照某个身体部位有无分类,或按照龙的颜色分类,或按照形式不同进行归类。早在三国魏时,张揖《广雅》就将龙分为四类,并谓“有鳞日蛟龙。有翼日应龙,有角日虬龙,无角日螭龙”。此外,《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须弥藏经》把龙分成五种:象龙、马龙、鱼龙、虾蟆龙、蛇龙。王大有《龙凤图集》(1988年)认为中国是龙的家族,以苍龙为干系,螭龙为枝系中居首者,其次是鱼龙和玄武龙。其他各枝:有鳞为蛟龙,有翼为应龙,有角为虬龙(有角的小龙),无角为蟠龙,一足为夔龙,龙头鱼身为鱼龙,一身首尾各一头者为并逢龙,无翅而飞者为龙,一头双身者为肥遗龙。还有双头龙、窃曲龙、象鼻龙、饕餮龙、玄武龙、天鼋龙、烛龙、马龙、卷草缠枝龙(草龙)、凤尾龙、返祖龙、盘龙、蟠龙、云龙、青龙、白龙、赤龙、黑龙、黄龙等,约四十多种龙。庞进编著的《八千年中国龙文化》(1993年)一书把龙的家族分为烛龙、应龙、蛟龙、虬龙等29类,并对每一种龙引经据典进行了描述和梳理。
“龙文化”的影响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現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热情真挚的语句、丰彤荟蔚的修辞表現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隋怀。在另一组诗《九歌》中,屈原将民间祀神的巫歌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注入了自己诚挚的情感,使诗句充满了奇幻瑰丽的浪漫色彩和慑人魅力。诗中描写的仙人大都有驾龙的神车,因而诗中有不少涉及龙的诗句。
汉以后,赋体流行。由于得到汉代帝主特别是汉武帝的倡导,赋体发展很快,但同时内容与风格上却变得绮丽空虚、百般铺陈,成了歌功颂德的文体。汉及汉之后瑞符之说大行,而瑞符又以龙为最,于是龙成了赋歌咏的主要题材。唐宋时期的赋中也不时出現所谓的“龙赋”,但大都空洞无物,有的纯粹是一种阿谀,艺术上也无大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大家手笔的龙赋别有一番气象,如白居易的《黑龙饮渭水赋》。尽管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但给人栩栩如生、神态毕現之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宋王安石作《龙赋》,以龙喻人,别开生面。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硚一首,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这类龙诗在内容与艺术上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处。倒是一些描写与“龙”有关的自然現象和民俗活动的诗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宋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主要写民间祈雨,诗人先写降雨情形。然后写祈雨得验、农民万分欢欣的场面:“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合,狼籍乌乌争残余。”场景活灵活現。再如陆游的《龙挂》诗:“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进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龙卷风那种令人惊悸的气势和破坏力跃然纸上。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中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也就进了小说。明代神魔小说兴盛。小说对龙的描写及其情节多掺加了佛、道的内容,其中的龙往往是作者谴责、戏谑、嘲讽的对象,如《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西游记》中的“魏征斩径河老龙”、“孙悟空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等。
清代的小说現实主义艺术倾向强烈,出現了《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以神魔为角色的小说急剧衰落。龙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十余篇与龙有关。然多为掇拾乡间市井之语,加以艺术加工,因蒲氏文笔精练生动,描写神韵盎然,也十分精彩。
龙对中国的戏曲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戏曲中,直接以龙为角色、以龙的故事为情节的并不多,仅有《柳毅传书》、《张生煮海》和据《西游记》改编的《陈塘关》、《绝龙岭》、《钓鱼船》等数出。但以龙为名的戏目却不少。
八千年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也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仅以汉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节日来历与龙无关,但节日的庆祝则非有龙不可。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个节日或源于远古的避邪消灾的仪式(因为古人以五月为不祥之月),或源于远古的祭龙仪式,但后来被附会成为纪念投江而死的诗人屈原。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均与龙有关。端午赛龙舟在我国历史可谓悠久,其起源可能与上古时人们认为神仙乘坐龙舟飞行有关。今天的龙舟竞渡不仅成为我国南方水乡端午节必然进行的一项庆祝活动。而且已走向世界,成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团结一致、共同振兴中华的一项表征。
9.龙文化作文800初二作文 篇九
从小我就知道“龙”代表着我们华夏的泱泱大国,而后长大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也对“龙”文化有一点了解,但并不全面。
龙,在商周以后是代表着图腾,在秦汉以后代表古代君王。就拿今年大火的《延禧攻略》来说,皇上穿龙袍,坐龙椅,还被世人称作真龙天子。而如今“龙”象征的不只是图腾,不只是古代君王。中国的龙文化在现代中国绝非仅仅存在个别遗迹,而是依然保持强大生机,扬弃掉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的消极因素,中国龙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观念: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龙的理念,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龙的精神, 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王东认为,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就出现“龙王”这个在当时新鲜的词。经过查证在《异录记》卷五中提到:“海龙王宅……四面海水粘浊,此水清。无风而浪高数丈,舟船不敢辄进……夜中远望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余里,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王宫在此下矣。”那么这么看“龙王”一说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古时候,有很多文人墨客曾歌颂龙。白居易,韩愈,应物……
如今龙是民族团结、和平统一的象征;是它对中国统一的促进作用;是经济腾飞的精神支柱。
10.我们身边的龙文化征文 篇十
龙有着高贵的身躯,绚丽的色彩。古往今来,无数典籍与传说都把龙描绘成神圣、高冷、充满神秘色彩的“神兽”。远古时期,我国就有关于龙的传说。龙是不平凡的动物,拥有着强大的力量。传说、故事里的龙都是神通广大、威力无边的。龙是矫健、机灵和勇猛的,它缩小如蚕蚁,伸展能遮天;它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翻搅起四海云水,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不管这种神奇的生物是否曾经真实存在过,但龙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精神,它代表着积极向上、奋勇直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人们之所以那么崇敬龙,是因为龙同时也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龙并不是永远的胜利者,龙也会沉睡,也会下坠。但是,龙不会永远低下高傲的头颅。天边的惊雷闪电、漫天的暴雨狂风就会让它再次苏醒再次腾飞。就像我们的祖国,我们有过灿烂的文明,强汉、盛唐、富宋……,我们也曾有过让世界瞩目的壮举,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七下西洋……我们也曾经历过无尽的痛苦和屈辱,虎门销烟的一声长叹、马关条约的无尽唏嘘、殖民地里的卑躬屈膝、日寇铁蹄下的无畏抗争……
11.从龙字成语看中国龙文化(上) 篇十一
关键词:龙字成语;龙文化;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37-02
“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又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①同时,语言本身又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语言和文化这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我们通过语言来研究文化提供了可能。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是文化的最主要承载者,而成语又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字成语是汉语成语中的大家族,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它们或典雅、含蓄,或生动、简练。它们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要研究龙字成语的文化内涵,首先必须了解“龙”字的本义和诸多引申义,因为这些义项是形成龙字成语文化内涵的内在原因。《汉语大字典》共列举“龙”字义项22个,“龙”的本义乃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许慎《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由此引申出来的义项有:封建君主或皇帝的象征,比喻英雄才俊、骏马,像龙形的花纹或形状的东西等等。千百年来,人们对龙的本质的认识并不一致,或以为是远古先民的图腾崇拜,或以为是天上的闪电,或以为是确实存在的某种动物,或以为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无论对龙的本源的认识有多大的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认为龙神奇灵异、变化莫测、神力无比,是炎黄子孙信仰、理想、追求、权力以及民族精神的象征。
常用的龙字成语有二三百个,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了中国的龙文化。
一、龙字成语与帝王文化
《礼记·礼运》:“何为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孔颖达疏:“谓之灵者,谓神灵。以此四兽皆有神灵,异于他物,故谓之灵。”古人认为龙也是兽的一种,与麟、凤、龟一样,都是具有神灵的动物。正是因为远古先民认为龙“异于他物”,所以历代古籍中都有许多对龙的特性的记载。而在神话传说中,对龙的描绘更是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神而赤,身长千里,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人们认为龙神异无比,能呼风唤雨,能主宰世界,以至于炎、黄氏族以龙为图腾,以龙为祖先。
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信奉龙,崇拜龙,认为中国是龙的故乡,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愈加神圣,进而将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君主、皇帝与龙一体化,认为龙是封建君主的化身,是皇帝的象征。《广雅·释诂一》:“龙,君也。”《吕氏春秋·介立》:“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龙反其乡,得其处所。”高诱注:“龙,君也,以喻文公。”甚至进一步神化,认为皇帝是龙的后代,如《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被称为“祖龙”,《史记·秦始皇本纪》:“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史记集解》:“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论衡·纪妖》:“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便被称为“祖龙之虐”。
古代典籍中这些关于帝王与龙的关系的记载,大大增强了帝王的神圣与威严,历代帝王也就被称为“真龙天子”,使龙成为皇帝和皇权的象征,一些与皇帝有关的器物服饰或动作行为,也都冠以“龙”字,如皇帝穿的大袍叫做龙袍,皇帝穿的朝服叫做龙衮,皇帝乘坐的车驾叫做龙舆。皇帝的身体被称为龙体,皇帝如果生病叫做龙体欠安,皇帝如果生气叫做龙颜大怒,皇帝如果高兴叫做龙颜大悦。不仅如此,语言中还出现了大量与帝王有关的龙字成语。如:
龙兴凤举:比喻帝王兴起。由于“凤”与“龙”一样,也是古代“四灵”之一,所以便常常与“龙”相提并论。《东观汉记·冯衍传》:“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雷震四海,席卷天下。”
龙行虎步:比喻帝王仪态威武。“龙”是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的神异动物,被认为是君主的象征,而“虎”是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的动物,因其威武勇猛,于是被认为是“山兽之君”,②所以在成语中常常“龙”、“虎”并称。《宋书·武帝纪上》:“或说(桓)玄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必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
龙行虎变:比喻帝王革故鼎新,建功立业。汉代荀悦《汉纪·高祖纪一》:“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
风虎云龙:比喻明君与贤臣意气相投。《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王安石《临川集》三十七《浪淘沙令》:“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
龙子龙孙:比喻帝王的后代。也称龙雏凤种。元代尚仲贤《三鞭夺槊》第三折:“俺虽然是旧忠臣,则是四海他人。比他是龙子龙孙,则军师想度,元帅寻思,休休是他每亲的到头来也则是亲,怎辨清浑。”也单称龙子或龙孙。《北史·齐宗室诸王传下》:“光闻杀和士开,抚掌大笑曰:‘龙子作事,故自不似凡人。”《温庭筠诗集》二《昆明池水战》:“赤帝龙孙鲜甲怒,临流一时生阴风。”endprint
龙楼凤阁:指古代帝王的宫殿、楼阁。也称龙楼凤池、龙楼凤城、龙楼凤阙。元代马致远《拨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鼎湖龙去:指帝王去世。也称鼎成龙去、鼎成龙升、龙去鼎湖。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除此之外,古代帝王的尊贵相貌也有专门的成语,叫做“龙颜凤姿”或“日角龙庭”、“日角龙颜”。称古代帝王之死,除了“驾崩”以外,还有“龙驭上宾”、“龙御上宾”等。今人陶德言、慕容似编著的《龙驭宾天——中国帝王死亡之谜》,就是一部揭开中国历代帝王死亡之谜的专著。③由此可见,龙字成语所反映出来的中国龙文化,首先是地位显赫的帝王文化。
二、龙字成语与士人文化
这里所说的“士人”,是指有学识、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无论在漫长的封建中国还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中国,重视人才、重用人才都是国家的主流策略,希望成才、幻想腾达都是士人阶层的美好愿望。封建社会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等,都是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士人们都渴望通过学习、仕进,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目标,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是才智无双的,所以人们崇尚皇权,崇敬皇帝。这种意识反映在汉语词汇中,就使得“龙”的词义进一步扩大,由象征封建皇帝,引申指那些具有雄才大略、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世说新语·德行》:“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刘孝标注:“张璠《汉纪》曰:‘淑有八子,……时人号曰八龙。”与此同时,在汉语成语中,也出现了许多反映士人文化的龙字成语。如:
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杰出人才或英雄人物,也指深藏不露的人才。也称卧虎藏龙、盘龙卧虎、潜龙伏虎。北周·庾信《同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龙盘凤逸:比喻才能出众而未被世人发现。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蛟龙得水: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管子·形势》:“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魏书·杨大眼传》:“大眼顾谓同僚曰:‘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终不复与诸君齐列焉。”
鱼跃龙门:古代传说黄河中的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即今天的山西省河津市的禹门口,就会变化成龙。比喻古代中举、升官或事业成功、飞黄腾达。也称鱼升龙门、鲤鱼跳龙门。宋代陆佃《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唐代元弼有《鱼跃龙门赋》。后来也用“龙门”来比喻声望很高的人。《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龙章凤姿:形容神采非凡,不同一般。《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注引《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自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苏轼《分类东坡诗》三《张安道乐全堂诗》:“我公天与英雄表,龙章凤姿照鱼鸟。”
更有意思的是,在封建科举时代,如果科考中第,则称“鱼跃龙门”;如果科考不第,则称“暴腮龙门”或“龙门点额”。“卧虎藏龙”比喻潜藏着的杰出人才,而要把潜藏着的杰出人才搜索、挖掘出来,则称“打凤捞龙”。“蛟龙得水”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以施展抱负,而“龙蛰蠖屈”、“龙盘凤逸”、“龙蟠凤翥”则比喻隐居不仕、怀才不遇、遁世归隐。
由此可见,龙字成语以其简洁的形式,反映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当然,龙字成语还远不止以上这些,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挖掘。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审视,龙字成语中都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
注 释:
①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
②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3.
③陶德言,慕容似.龙驭宾天——中国帝王死亡之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84.
参考文献:
〔1〕陈贵有.中华成语大词典[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庞进.龙文化的几个问题[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
〔3〕李峰.“龙”的字形字意及“龙”的文化精神[J].中华文化论坛,2008(2).
【龙文化教案】推荐阅读:
分数与小数互化教案09-26
论文化与影视文化06-20
《胡同文化》教案07-23
文化地理教案09-15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09-18
闽南文化中年级教案06-30
传统文化优秀教案08-03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设计08-19
汽车文化认识汽车教案08-19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