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学试卷分析

2024-11-04

三数学试卷分析(共13篇)

1.三数学试卷分析 篇一

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下学期)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后李花小学

一、考察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涵盖了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全部基础内容,如24时计时法、两位数乘法、辨认方向、解决简单问题等,这些主要的内容都有涉及,能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各章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参加本次考试人数三年级一班是46人,及格率为93.48%;三年级二班42人,及格率95.24%。

二、试题分析

第一题是填空,包括数的组成毫米和千米,小数的认识,面积单位的选择,分数的初步认识等内容。在单位之间换算时,三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部分学生认为是300或3000平方厘米,对于这种不是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还不是特别清晰。另外还有24时计时法的换算时,孩子们也没能换算正确,部分同学下午5时20分换算为5时三十分。这部分题主要是对学生时间基础知识的考察,通过这方面的题的考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题是判断。这部分题平常接触的比较多,掌握的还是不错的。但是判断第二题和第四题,同学们读题不够认真,出错的还是不少。

第三题是选择。这一部分比较简单直观,在第一题是考察年月日的问题,第二题考察了方向,第五题考察了已知周长求面积的方法,这几道题都比较基础,但是部分同学还是有因为不认真导致出错的。

第四题是计算,主要考察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孩子们完成的还是不错的。

第五题辨认方向,个别孩子没有读清题意,导致位置放错。第六题是统计分析,比较基础,大部分同学都完成的很好。第七题是解决问题,一共有四道小题,又是对计算的一次升华,考察孩子们运用计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把孩子们从课堂引导进了生活,其中第四题是难点题,第四题好多学生没有真的读懂题意,没有真正的解答完问题。

四、存在的问题

有的学生的审题能力差,不理解题意,看到题目不知从哪里下手,其实这些都说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偏低。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逻辑严谨性,我觉得平时的数学课上要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关键字、词,每个数学,每个数学符号,每个情境图,每个图表细致地阅读分析能力,领会其内容、含义。学生如果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其他的像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都会提高,学生也就真正的会学习了。

2.三数学试卷分析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我校2008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期末理论考试试卷,共130份。

试卷依据儿科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编制,涵盖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章节,各章所占分值依学时数分配。试题类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20 min,题型分值及分布见表1。客观题填涂标准答题卡由机读阅卷,主观题由相关教师流水作业阅卷,评分客观公正。

1.2 数据处理

1.2.1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

1.2.2 成绩分析指标(1)试卷质量分析指标:包括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全距、标准差等。

(2)试题质量分析指标:包括难度、区分度等。

2 结果

2.1 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一般情况:共130份,满分为100分,考试平均分为81.4分,标准差为7.9分,最高分为93分,最低分为47分,级差为46分。以70~89分最多,占80.0%;60~69分和90~100分各占4.6%和13.8%;不及格率为1.5%。各分数段频数分布见表2。

正态性检验:对考试成绩做正态性检验,Z=1.266,P=0.081>0.05,成绩呈正态分布。

信度:本次研究采用克龙巴赫α系数法测量试卷信度,本次考试试卷α系数=0.751 0,试卷的总体难度系数为0.81,区分度为0.19。

2.2 试题质量分析

2.2.1 难度本试卷试题难度分布见表3。

2.2.2 区分度

当难度系数>0.5,区分度>0.15为理想试题;难度系数<0.5,区分度>0.15为较好试题;难度系数<0.5,区分度<0.15为难而无别试题;难度系数>0.5,区分度<0.15为易而无别试题[3]。将难度和区分度综合分析可用于评价试题质量。本试卷各题型试题质量见表4。

3 讨论

3.1 对试卷质量的评价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以70~89分最多,占80.0%。平均分为81.4分,标准差为7.9分,最高分为93分,最低分为47分,级差为46分。经正态性检验,本次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信度是衡量试卷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试卷分析最常用的信度系数为克龙巴赫α系数。一般认为标准化能力测试,信度应在0.80以上,教师自编学习测验的信度达到0.60以上即可。本试卷克龙巴赫α系数=0.751 0,表明试卷信度较好,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好。

3.2 试卷难度及医分度分析

试卷难度(P)的计算方法:P=某题考生得分的平均分/该题满分分值。难度系数越大表示能够正确解答该题的学生越多,试题越容易;而难度系数越小则表示试题越难。一般认为,难度适中更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多数试题难度分布在0.3~0.7之间,全卷平均难度以0.7左右为宜,0.6~0.8为正常。

区分度计算方法:(1)客观题的区分度:将试卷按成绩排列,分别以高分组(前27%)和低分组(后27%)计算出高分组P值(PH)和低分组P值(PL),某题区分度D=PH-PL;(2)主观题的区分度:主观题选用两端法计算区分系数:D=XH-XL/N(H-L),其中XH为高分组(占总人数的27%)考试总分,XL为低分组(占总人数的27%)考试总分,H为该题最高得分,L为该题最低得分,N为总人数。一般认为,D≥0.4,则区分度很好,可作为选拔性考试;0.3≤D<0.4,区分度良好,多作为课程合格性考试;0.15≤D<0.3,区别被试者优劣的功能一般;0

本次考试,试卷的总体难度系数为0.81,区分度为0.19,显示试题较为容易,区分度一般。

3.3 对今后教学及命题工作的启示

本试卷整体较容易,容易题比重偏大(见表3),应该加大中等难度、较难和难题所占比例。区分度一般,信度较好。理想试题占54.2%,有30.5%的试题容易且区分度较差,只在必要时才适合选用。对于既难又无区分能力的试题,在今后命题中应避免。儿科学除了教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应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综合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颖,林端宜.试卷分析现状综述[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1): 39-10.

[2]文敏,周波,李宏伟,等.解剖学试卷分析及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 2010,26(10):1595-1596.

3.三数学试卷分析 篇三

一、开放的问题情境没有“针对性”

在开放性教学中,设计开放的问题情境是很重要的,但是,问题情境的开放并不等于可以没有针对性,漫无边际。

案例1:

师:你们装修过新房吗?

生:没装修过。

师:装修房子要考虑哪些问题?

生1:设计。

生2:预算经费。

生3:考虑房子的面积大小……

师:如果由你安排,你打算请什么样的装修队?

生1:能便宜一点的。

生2:找装潢公司装修。

生3:找速度快的……(时间已经过了6分钟了)

教师能捕捉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题,对学生来说应是具有吸引力的。可惜的是,以上课例中的老师对于这个开放性教学的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让学生漫无边际地“侃”,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影响了整节课的进度。假若每节课都这样,不知要“侃”掉多少时间?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要创设具有挑战性又有思维含量的开放性教学情境,同时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出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二、开放的实践活动没有“数学味”

引导学生开展开展性的实践活动是开放教学的重点。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过多地强调了学生的活动与操作,而这些操作只是停留在表层,没有数学味,这就体现不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案例2:

师出示课件:

我当小小采购员

任务:为自己家(3口人)采购一天所需牛奶,每人按500毫升计算。

蒙牛牛奶:500毫升,每袋3元,250毫升,1.6元。

促销活动:

中百便利,250毫升装,八五折出售。

中百佳乐家:500毫升装 八折出售

金运商店:250毫升装 买4送1

中百便利在学生家附近,中百佳乐家距学生家较远,金运商店是个体小卖部。

师:到哪儿买合适呢?请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合作讨论并汇报交流。

生1:我们小组打算到中百佳乐家去买,价钱是:3×80%×3=7.2(元),到佳乐家去买很便宜。

生:我们小组反对,到佳乐家去买还要坐车,还需要车费。

生:我们可以骑自行车去,既锻炼了身体,还省了钱。

生:骑自行车去,浪费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要珍惜时间。

生:到佳乐家买大袋的喝起来不方便,我们小组打算到金运商店购买,价钱是:1.6×5=8(元),既便宜又方便。

生:金运商店是小卖部,质量不一定放心,现在伪劣商品太多了。

生:我们小组打算到中百便利购买,价钱是:1.6×85%×6=8.16(元),尽管价钱贵点,但距离我们家很近,很方便。

勿用置疑,学以致用,数学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实际的应用中,“我是小小采购员”这一开放性实践活动,确实体现了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渗透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思想,学生的学习氛围也异常浓厚。然而学生讨论的重心似乎并不是在通过计算,找到购买牛奶的最优方案上,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偏向于是否坐?坐什么车?是不是有伪劣产品等等这些生活性的知识。数学课的“数学味”大打折扣。“数学味”与“生活味”孰轻孰重?这是应该好好反思的一个问题。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知道“数学”与“生活”是水乳交融,互相生成的综合教学体,数学课永远都离不开浓厚的“数学味”。

三、开放性的数学习题没有“标准性”

现在,很强调通过开放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实践中,开放题的设计确实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但是,很多老师设计的一些开放题过于“开放”,导致开放题没有标准。

“分一分”想想做做的第4题:“给蔬菜水果分类”。学生分类的方法很多,有的按蔬菜水果分,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形状分等等。(这些分的标准都是客观存在的)

师:在这些蔬菜水果中,小朋友们喜欢吃哪些?

生(纷纷说):我喜欢吃……,不喜欢吃……

师:那这一题还可以怎样分类?

生:我按照喜欢吃的分成一类,不喜欢吃的分成一类。

生:我能按甜的和不甜的分成两类。

生:老师,我是按生的可以吃的和生的不能吃的分成两类,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你很有个性,真棒!

4.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篇四

试卷评价及试卷分析 三年级 数学 马芹霞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班三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吸取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特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题评价

本次试卷基本上涵盖了三年数学上册教材(苏教版)的知识体系,重视考察学生的“双基”,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体现考试评价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本次考试所出习题注重基础知识,注重了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份比较完美的考试卷。无论从考试的深度还是知识面的广度,此次试卷基本上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二、试卷分析

三年级参考人数:44人,全部及格,及格率:100%,优秀人数:26人,优秀率:59.1%,得分率:

通过看卷子,找到了下面问题:

填空题:大部分学生做的较好,少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导致出错,错误率相对较高的是

1、()2/4,要使伤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克填()。

7、比较大小96/2/4()96/8。

9、把2、3、5、7四个数字分别填入(),写成乘法竖式,(1)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2)要使积最小,应该怎样填?()()()*()。

判断题:做的比较好,题比较简单,练习多,学生们基本上都掌握了。

选择题:第一小题错的比较多,平时只强调了一个鸡蛋的重量,此题稍微加大了难度,个别的学生对重量不敏感,选错的比较多。

计算题:同学们做的比较好,难度不大,学生们都掌握了,只有个别的不够细心。

求图形的周长:同学们做的比较好,难度不大,学生们都掌握了,个别学生忘了加单位导致扣分。

解决问题:题型难度不大,都比较常见,少数学生式子列对了,但是得数错了,所以失分;最后一题提问题再解答,部分学生不会提问题。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是提高审题能力。只有审懂题目意思才能有的放矢。反思平时课堂,只要老师一提问,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学生并没有完整地把握问题的内容。所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多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想好了再说。读题时让学生圈画出重点词句,突出题目要求。其次,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画图,分析题意。再次,要做到常抓不懈,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培养的,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造成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2、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精心设计练习题,做到精讲多练。

3、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落实到位堂堂清。多与其家长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其学习信心和兴趣。同时上课多提问,课下多辅导。

5.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篇五

此次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在学习过程学生的灵活程度。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推理问题、做小红花的问题、可能性的问题、计算生日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也就需要孩子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 体现了灵活性。

在考察学生“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内容多是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显示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灵活性,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二、质量分析

三、试卷具体分析

试卷共分六个大题:

小小神算手:

计算题共21道,共计30分。此题分为直接写出得数、用竖式计算、脱式计算三种形式,题量较大,对学生来讲,稍不细心就会出错。学生计算正确率达到95%以上,比较满意。

小小选择员:

公正小法官:

共5道,有少数学生出错,正确率达到90%。主要是没有认真计算,仔细判断。

小小填写员:

摸球游戏:

摸球游戏,连线。共5分。此题错误很少。可能性问题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较好。

小小解答员:

共5道题,共20分。这几道应用题中有两道有点难度,学生必须认真细心地读题、理解题意,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正确率达到95%,说明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比较好。

四、对试卷的评价

随着课改的深入,考试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做相应的改变,突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关注;在发展性上,积极寻求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的考查力度。具体而言,此次命题题量大,题目类型琐碎灵活。不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及口算、笔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考察了学生认真审题及细心答题的习惯。

五、从答卷情况看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试卷各种不同题型的抽样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学生书写大部分较为整洁,格式相对规范,反映出教师对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的重视,学生学得相对较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从答卷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在做题细心方面,仍有欠缺,需要继续加强。

六、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6.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篇六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总体印象

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卷子基础知识较多,题量适中,没有偏、难的题型,但题型比较灵活。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及原因

第一题、我会算,失分不多,有个别学生计算马虎,简算部分出现错误,多数学生计算准确率较高。

第二题,我会填,第三小题出现问题,个别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一感念理解模糊,最大能填几,审题不够清晰。

第三题,选择题,失分较少。主要是平时练习的多,以后还要继续发扬。第四题,判断对错,第二,三小题失分较多,把10000看成1000,忽略两个数相乘的积和两数相加的和有相等的情况

第五题我会画,素质教育卷有这样的题,做的时候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这次有个别人不够认真,数差了格,以至丢了分。第六题,应用题,解应用题我平时注重指导学生找问题,找信息,根据信息思考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对于个别理解能力弱的学生,要求他们用笔划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解答。考试做题时要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做自己比较熟悉有把握的题目,再做中等难度的题目,在遇到题目难度较大的题目时,如长时间思考不出,可以转换别的方法去进行思考,实在想不出来可以先放一放,也许在你思考别的题目的时候产生灵感。此外尽量不要空着,不会做最好也试着写几步,或许还能写对。

今后的教学方向:

1.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还有就是在考试前要在学生心理上来一次大冲浪,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次考试学生的答题也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记忆,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问题。如学生在做填空题第8题时,就需要我们建立起“克”、“千克”的实际观念。这与学生在学习量与计量时是否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否亲身体验实际大小有密切关系。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真正落实“三维目标”。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力争做到人人过关。低段数学要努力抓好学生的计算,把握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为以后计算的更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才施教。

7.讲评数学试卷三步曲 篇七

一、讲评前的试卷分析

1. 教师分析:

测试之后, 教师应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 如班级成绩总体情况, 最高分, 平均分, 各分数段人数, 与上次考试及几个班的考试情况进行比较等, 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能心中有数。此外在阅卷时详细记录下每个同学的典型错误,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整理, 要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要知道学生错题的集中点和错题的原因。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教师将批改好的试卷迅速下发至各人手中, 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 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得失, 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 可如下分类: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 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 “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 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 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 如角的单位混用等。出现这类问题是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记忆的不准确, 理解的不够透彻, 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 一改反而改错了, 或第一遍做错了, 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 因而答错了或猜的, 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 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

二、讲评时的模式选择

1. 突出重点, 形成方法

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讲什么不讲什么, 重点讲什么, 简单地提一下什么。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既无质量又无效益。同时, 可以改变试题本身的顺序, 把同一种类型同一种方法的试题加以归类整理, 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 形成一个整体。

2. 改革评讲课的教学模式

试卷评讲课中,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吸引学生参与进来。要组织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验证, 培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也能成为评讲课的主人。

3. 内容要创新

对于试卷评讲课中的一些好题, 老师不能就题论题, 应透过现象看实质, 从而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注意一题多解和一解多题, 一题多联和一题多变。从而让学生由浅入深, 步步推进, 让学生在试题评讲中能有所发现, 有所提高, 并对试题题型、知识点分布, 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归纳小结, 从中获得规律性。

4. 重视激励学生

要讲学生在答题中的良好表现,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 它可以不断地鼓励学生, 促进学生不断上进, 这是被教育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一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因此考试后的讲评课要注意肯定和鼓励, 特别是差生, 更要因人而异, 要从解题思路, 运算过程, 运算结果和书写格式上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 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讲评后的巩固

试卷讲评后巩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二是让学生把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 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 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三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一份新试卷, 让学生再入似曾相识的情境, 巩固试卷效果;四是教师把学生订正后的试卷收齐, 了解学生订正情况, 并妥善保管, 这样不但可以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试卷, 而且每次的试卷还不会遗失, 待到复习时, 教师再把试卷发给学生, 让学生重做红笔订正的题目, 使学生的复习有针对性, 避免了机械重复。

总之, 通过讲评,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 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以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考完后每个教师都必须评讲试卷。如同每个学生都得做试卷一样。一次成功的数学试卷评讲, 必须包括讲评前的试卷分析;讲评时的模式选择和讲评后的巩固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紧紧相扣, 缺一不可。

关键词:评讲,数学试卷分析,模式选择,巩固,激励

参考文献

[1]周志祥.数学试卷讲评课——不容忽视的课.[J].上海中学数学2008年04期

[2]扬海林.数学试卷评讲课的几点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2007年10期

8.三数学试卷分析 篇八

教材简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主要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和步感受了排列组合的思想的方法。本节课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内容,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学习排列组合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重在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教学内容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科书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不重复,不遗漏以及符号化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星期六是小红的生日,她打算和几个小伙伴到数学乐园里去玩。一大早,妈妈就给她准备了几件衣服,请看(课件出示几件衣服)这些衣服漂亮吗?(漂亮)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2件上装,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是一种穿法的话,你觉得小红一共有几种穿法?(学生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谈话的方式展开,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样的导课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探究搭配的方法

师:小红的这五件衣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呀?请大家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卡片(两件上装、三件下装)摆一摆,看一看到底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摆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搭配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2、汇报展示搭配方法

师把教具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请小组里的代表上讲台把自己的搭配方法介绍给大家,谁愿意?(请三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操作并口语表达自己的思路),预设:①先固定上装,再用2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②先固定下装,再用三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刚才几个同学展示并表达了自己的搭配过程,结果都是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那你比较喜欢刚才哪位同学的描述?为什么?(生答)

小结: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其实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再次走进了数学广角,学习数学广角里面的知识搭配(板书:数学广角→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嘴说一说,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搭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并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

3、寻找简捷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学具卡片摆出了五件衣服的6种搭配方法,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这些學具,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请同桌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方法)

(学情预设:可以用文字表达,用符号代替,可以连线……)

师:请大家在答题卡上把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再列式算一算,有几种搭配方法。

(生记录、计算,师巡视、了解、指导)

请三四名学生上台投影展示说明自己的记录方法

预设1:有序,用文字表达

灰短袖—花裙子 灰短袖—长裤 灰短袖—包裙

蓝长袖—花裙子 蓝长袖—长裤 蓝长袖—包裙

3×2=6种

预设2:有序,用符号表达

① ② A1 A2

B1 B2 B3

3×2=6种 3×2=6种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答)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搭配事物的时候,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定要有顺序地进行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对比学生的作业,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在描述记录的方法中,渗透“符号化”思想。】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早餐的搭配

①操作并列算式

师:小红看到大家这么热心地帮她搭配衣服,她真高兴,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衣服,出发前,要填饱肚子呀!瞧,妈妈已经给小红准备好了早餐(课件出示早餐),这些早餐有什么特点?(上面两种是喝的,下面4种是吃的)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这些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呢?请大家在答题卡上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搭配连线,并列出算式。

(学生在答题上记录,列算式,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展示作业

请两三个同学展示作业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如果再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你能直接列算式吗?同桌说一说,指名答,3×4=12(种)

2、照相搭配

①课件出示图片,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小红的早餐找出了8种不同的吃法,小红感谢大家,她匆匆地吃了早餐就出发了。和小伙伴汇合后,他们一路蹦蹦跳跳地很快便来到了数学乐园,还没进门,他们便碰见了多久不见的好朋友聪聪、明明。他们4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分别合拍一张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②现场表演、操作

老师请4名学生当小红和小伙伴,请2人当聪聪和明明上讲台,再请学生上台操作怎么照相。

③请学生列出算式,2×4=8(张)理解两种方法:一种是2个4张,一种是4个2张。

师:通过照相,我们又巩固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照完相,小红和小伙伴高兴地进入数学乐园玩去了。

【设计意图:目标达成练习,强化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进而抽象到直接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师进行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课本102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105页第6题。

教学反思:

9.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篇九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全班41人41人考试,优秀率36%及格率85% 。

2、填空题中的除法平均数失分高。

3、判断,选择题完成较好。

4、计算题是部分学生真确率低 。

5、解决问题,列式计算错的多。

6、考察位置与方向完成较好 。

7、统计失分原因是不会自己读题读表,这需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做题的能力。

存在错误的类型:

1、书写不规范。

2、审题能力差。

3、题目的开放性与学生思维的惯性造成失误。

二、教师自身不足分析

对新课程的性质、特点缺乏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致。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数学活动的目标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把数学活动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让学生随意地从事一些肤浅的、缺乏智力价值的操作活动,从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其它智力品质的发展。

三、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学生的实践经验少,针对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常教学中,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所用的方法可采取题组对比方式。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10.三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分析 篇十

第二学期

我镇于2017年6月27日组织本学期末全县统一命题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测活动,本着严肃考纪,诚信考试的原则,实行教师调换监考,学生单人单桌,阅卷流水作业,致使考试和阅卷工作严格有序地进行。现将全镇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次考试,从试卷面上看,分别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从题目上看,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试题既要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次教学质量检测全镇应参考人数:571人,合格人数:493人,合格率:86.34%;优秀人数:248人,优秀率:43.43%;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分,平均分:74.8分。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提高。

二、试题特点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三、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共分六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填一填。绝大多数学生得满分,极个别学生在面积知识和可能性的知识上出现错误,面积错算成周长,公式容易混淆。

第二题:选择题。这项除了少数潜能生失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错误。第三题: 判断对错。这项大多数同学第1小题出现错误:“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都是对称图形”这题是错误的,大多数同学没有读懂题目,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对称的。

第四题:算一算。

1、2两小题基本上没有错误,少数潜能生脱式计算出现错误,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4小题列式计算,是因为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导致写出来的混合运算的式子出现错误。

第五题:画一画。这道题检测的是学生对平移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个别学生数不对方格数,才出现错误。

第六题:应用题。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能正确分析数量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已形成。存在问题少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薄弱,有个别学生虽能正确列式,但结果算错。

四、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1、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

2、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余数会漏掉;等等。

3、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掌握不扎实。

4、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

5、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

五、今后教学的建议:

1、把握教材,认真备课。

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部分教师还不能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生长点、关键点和延伸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用书》的作用,有些教师只看教材和备课手册,实际上备课手册上的教案大多数都是简案,只有简单的教学流程,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备课手册,要充分用好《教师用书》。

2、缩小差距,着力均衡发展。

这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这必须是每个学生都能牢固掌握的。在教学时:首先基础要扎实,加、减、乘、除的含义要清楚,加就是合并,减就是去掉,乘就是几个几,除就是平均分,学生一定要清清楚楚。基本数量关系要明确,方法要重视,比如分析法,综合法不能丢。同时还要注重解题策略的教学,我们不但要教知识,更重要的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3、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概率、和找规律等方面的教学。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多观察体验、多操作测量、多实际应用,在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要重视学生的理解,重视学生经验的积累和数学体验,要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所以教学中要注意科学性和直观性,这样学生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4、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更多地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分析,才能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以不变应万变,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5、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低龄化的现象。

11.趣味数学故事三则 篇十一

巧对对联

传说宋朝时,有个秀才与几个学友一起进京赶考。由于路途遥远。他们虽然日夜兼程,但还是迟到了。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

考官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秀才略加思考,便对出了下联: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与秀才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秀才更是将读书人的艰辛与刻苦描绘得淋漓尽致。

点错的小数点

学习数学一定要细心,因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美国芝加哥有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她在医院动了一次小手术后便回家了。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账单,费用是63445美元。她看过后不禁大惊失色,吓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与医院核对账单。才发现是工作人员把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实际费用是63.445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个人的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1931年,华罗庚被熊庆来教授请到清华大学。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他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有记者在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

他的确为科学辛勤工作到了最后一天。

责任编辑:潘彦坤

12.小学数学预习指导三策略 篇十二

一、教师要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 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 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 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始终要“运用自己的心力去尝试了解”新的学习对象。 这种自我求知的过程, 就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 就是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 “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交给学生一定的预习方法, 让学生“会学”。

(一) 问题或纲要式预习,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预习课文, 教会学生怎样预习, 把重点、难点理出来, 以问题或纲要的形式引导学生预习。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认真思考, 进而抓住重点, 解决问题, 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对解决不了的问题, 留待课堂上听老师讲解, 就会豁然开朗。例如,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 分别设计了如下自学提纲引导学生预习。

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1.什么是平均分?

2.什么样的数是分数? 分数该怎么读、怎么写?

3.分数有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4.请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各个分数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5.在自学中还有哪些困惑?

二、《分数的意义》

1.分数是怎么产生的? 请举例说明。

2.用分数表示图中指示的部分, 并结合图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1) 这个分数表示把____平均分成______份, 表示这样的______。

(2) 这个分数表示把_____平均分成___份, 表示这样的______份。

我的发现:________

3.什么是分数? _______

4.一个分数中的分母表示_____, 分子表示________。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 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思考, 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组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同时把课前的存疑集中在课堂研究讨论, 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极有益处。

(二) 动手操作式预习, 让学生获得基本教学活动经验。

数学, 是一门体验的课程, 许多内容必须亲身体验, 才能更好地领会。 因此, 在预习时, 除了阅读教材外, 动手操作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好方法。 例如, 在五、六年级进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教学之前, 笔者不仅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这些立体图形的实例和信息资料, 还让学生根据课本后面附页提供的图样动手制作这些立体图形, 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使学生获得更直接的感性认识, 并使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多次教学实践证明, 课前让学生动手操作预习, 可以提高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的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收集资料式预习, 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为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预习时收集将要探究的内容的背景资料及收集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等。 如, 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的预习作业, 笔者是这样布置的:阅读课外书报, 摘录含有百分数的句子, 并注明摘自何处。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 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摘自 《社会 》第五册) … … 如此一来, 让学生在学百分数的意义之前就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 而且调查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为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提供了比书本上更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 上课时以这样的实例进行百分数意义的教学,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就会空前高涨, 学习自然会更为高效。

三、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 促进树立自觉预习的意识。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课堂上就一定要给学生搭建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 使学生有成就感, 这对促进学生树立自觉预习的意识很有帮助。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笔者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 课前布置了预习, 现在就来交流大家预习的情况。 出示: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通过预习你还知道这些分数的哪些知识?

3.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13.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篇十三

一、总体情况

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整体完成得还不错,优秀率为83%,及格率是100%,没有差生。

二、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共分七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填一填。(共31分)20%的学生出错在5分以内。出错率最高的是第1题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从北京到广州大约2313很多填米,一张床约长20一部分学生填米,由此看出学生对长度单位没有形成清晰的表象,又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

第二题:判一判。(共5分)有90%同学全对,出错的是第4题:,把一个圆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三分之一,不少同学没有仔细思考就打了对,学生不能运用分数的概念来进行正确严密的分析。一是学生读题不细心,再就是对概念理解不透没有考虑到平均分。

第三题:选一选(5分)有40%的同学全对。问题出在第3题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这道题对于三年级孩子应该有难度的,他们对周长只是初步了解,会根据标准图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直观图形的周长,本题需要用移补的思想还要认真分析。基于学生对的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情况,虽然做对的只有40%的学生,从执教的任课教师角度来说感到很满意。

第四题:算一算(共32分)

1、直接写得数:85%学生得满分,其他学生多是做错一道题,极个别错两道。

2、竖式计算80%的同学得满分。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如:计算结果有余数的,在横式上写答案时不写余数,计算完没有写结果,写结果时抄错数,还有要验算的结果写的被除数。在计算750÷3时,有的等于25,说明学生对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法没有掌握。

第五题:画一画,涂一途。(共4分)40%的同学得满分。这道题对于学生而言又是一个挑战,在平均分成8份的圆中表示四分之一,按照惯性,学生平日里只是直接表示这种情况下的八分之几还是比较容易的,对于四分之一实际上也是八分之二没有进行训练,出错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我们在训练中没有及时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没能进行拓展训练,导致运用知识时出错影响了学生的思维高度。

第六题:移一移,填一填(6分)27%的同学的满分,主要在平移时数格子数不好。

第七题:解决问题(共30分)第1、2、4题正确率较高,个别做错的原因是粗心。第3题,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每平方米种3棵月季花应用面积乘3,而不是用除法。第5题出错的也较多,主要是不会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第6题出的最多,主要是题中的信息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多,学生不能较好的进行信息的选择。

三、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一)、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余数会漏掉;等等。

(三)、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不够,没有形成列综合算式的能力和习惯,对于列综合算式给予加分这样的奖励没能享受到,今后应在学生的这一方面给以重点强化。

(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

(五)、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

四、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以及综合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三)、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上一篇: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心得体会下一篇:《轻掬爱心一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