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及作品分析(共10篇)
1.鲁迅及作品分析 篇一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 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 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 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 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 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 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 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 是一种“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 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 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 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 无疑是十分罕见的”, 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 数遍现当代作家, 恐无人能与之比肩, 鉴于此,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 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 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 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 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 悄悄从课本中淡出, 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 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 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 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 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 (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 走近鲁迅, 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 家道中落, 婚姻的不幸, 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 你会理解鲁迅, 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 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 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 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 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 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 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 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 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 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 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 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 但是, 今天, 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 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 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 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 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 皓首穷经, 对此, 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 大加挞伐, “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 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 此语一出, 无异于文坛地震, 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 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 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 也只有招架之功, 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 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 学习鲁迅作品, 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 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 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 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选择一些我们教师都感到吃力的文章去教学生, 实在有点难为学生。为此, 教材编选者下了很大功夫从中挑选浅显易懂的, 比如《野草》中较好懂的《雪》和《风筝》, 即便如此, 仍给现在的中学生带来了不少学习上的困难。以《风筝》为例:“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拗口的“秃树枝丫杈”已经使学生稍感不适, 紧接着又来了“于晴朗的天空中”, “于”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习以为常, 状语后置也见怪不怪了, 可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 便显得有点突兀、有点生硬。看文章都有这样的体会, 开头吸引人, 句式对脾胃, 便容易读下去, 反之亦然。可《风筝》第一自然段, 便出现不对学生脾胃的“难句”, 学生怎会愿意读下去?如果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 相信很少有初一学生愿意读这样诘屈聱牙的文章。因此, 鲁迅作品教学的突破口应从语言着手, 教师有必要从课文挑选一些不合乎当前口语习惯的句子解释给学生听, 以扫除语言障碍。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虽殒身不恤的事实, 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 而终于没有消亡的名证了。”可以改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 但还是没有消亡, 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以至殒身不恤, 这事实就是明证了”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学习《风筝》可以拿同是写自责心情的《背影》、歌曲《冲动的惩罚》来进行对比学习, 体会鲁迅自责心情所写的“深刻”。从“他向着大方凳, 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将要完工了”这一段, 可如文所述摆好, 让学生先写, 来对照原文, 体会鲁迅语言简洁的特点。
通过兴趣突破和语言突破有助于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方面, 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深入把握。
(责任编辑:晏文)
2.对于鲁迅作品的对话的语用分析 篇二
合作原则,是Grice于1975年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一般都会自然地持合作态度,谈话之所以能进行下去是因为交际双方都遵守合作原则,即人们在进行日常对话时,总是尽力相互合作;合作是一条潜在的规则,是谈话双方相互理解的前提。具体包括四条准则:数量原则,规定了说话时所应该提供的信息量;质量原则,规定了说话的真实性;关联原则,规定了说话要切题;方式准则,在表达方式上要求说话人要简明扼要,不要用语义含糊的词语。这四项准则,并不是不可以违反的,往往在言语交际中,人们会故意违反其中的一条或多条准则从而产生了会话含义。听话人相信说话人是遵守合作原则的,那么对某条准则的违反一定是为了传递某种具有含蓄意义的信息,从而就可以推导出说话人表达的会话含义。例如,在《孔乙己》中:
“孔乙己:温一碗酒。
掌柜: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笑):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孔乙己:不要取笑!
掌柜: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己:跌断,跌,跌……”
掌柜不答反问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原则。因为掌柜担心孔乙己付不出酒钱,故而先告诉孔乙己你还欠我钱哪。他的语言体现出近代社会商贩的锱铢必较的特点。孔乙己要求掌柜“酒要好”,是因为咸亨酒店的酒四文钱一碗,掌柜往往会在壶子底下掺水,他现在被打折了腿无法看掌柜倒酒,故而特意关照“酒要好”。这表现出,孔乙己对这碗酒非常在意,很有可能他用来买酒的钱是非常来之不易的,还有可能他现在来酒店喝一次酒非常不容易,暗示出他目前的情况非常不好。但是掌柜避而不答,反而说“你又偷了东西了!”再次破坏了关联原则。掌柜卖酒根本不可能不往酒中掺水,他不愿意说谎故而回避这一问题,遵守了质量准则,但是他为了自己的面子不能承认自己卖的酒中掺水,故而只能转移话题,破环了关联准则。孔乙己的回答违反了数量原则,掌柜说他“偷东西”他并没有说明他是否偷东西,因为他确实是因为偷书所以被打折了腿,但是他也不愿意违反质量准则,故意去说谎说自己没偷东西,所以他只想让掌柜不要再谈这个话题,同时他也认为掌柜故意揭开他的疮疤的目的只是在于“取笑”故而他不分辨,但说了一句“不要取笑”。没料到掌柜对这个话题不依不饶,孔乙己只好违反了质量准则和方式准则,谎称腿是跌断的,不是被打断的,挽回自己的面子。
从上面一个例子可以看出,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把话说得间接,乃是处于礼貌的需要,因此Leech于1983年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一个补充。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即说话人如何通过有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含蓄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图,让听话人推断出会话含义,但它却没有解释说话人为什么要市场拐弯抹角的表达自己的意图。为此,Leech 提出了礼貌原则来解释其中的原因,以补救合作原则的局限性。
下面这个例子也可以用来说明说话者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
摘自《祝福》
“祥林嫂: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灵的?
我:也许有罢,——我想。
祥林嫂: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我:阿!地狱?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祥林嫂: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我:唉唉,见面不见面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祥林嫂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她临死前的前一天下午问的,因此她向一个她认为“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的多”的“我”求教这个一直萦绕在她心头折磨得她惶恐不安的问题。“我”其实并不在意魂灵的有无,但“我”知道在鲁镇的人照例是相信鬼的。在此处“我”遵循了礼貌原则的策略准则,回答“也许有罢”。但是祥林嫂的第二个问题,立刻让“我”感到更难以回答,“我”还是遵循了礼貌原则的策略准则,回答“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因为,从当时社会的风俗来说,祥林嫂夫死再嫁已经“失节”了,将来是要下地狱的,因此出于为祥林嫂考虑,还是说也未必有地狱这样的说法,达到安慰祥林嫂的效果,使她受惠最大。祥林嫂的第三个问题,委实让“我”难以回答,感觉到无论哪一种说法,对于祥林嫂来说,她都不可能再和死掉的一家人见面了。因为祥林嫂是一个“有罪”的人,无论她做什么都无法洗清身上的罪孽,死去后又怎么可能和家人团聚呢?但如果家人阴阳两隔,终其一生也再无可能与家人见面。“我”立刻胆怯起来了,只好推翻之前的所有的话,但是“我”还是遵循了礼貌原则的策略准则,为了使祥林嫂受损最小,只好回答“说不清”这一模棱两可的回答,给了祥林嫂一点希望。
上述对话中“我”的每次回答其实都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目的就在于为了遵循礼貌原则。这三个问题与三个回答,全部向读者展示了,祥林嫂已经一步一步走入了绝境,对于这样一位失去丈夫、儿子、家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又被封建礼教压得直不起身的劳动妇女,她的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这就是作者这样描写的写作意图。
当然会话中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并非全部是因为礼貌原则,有时候说话人会故意违反某些原则,让听话人越过话语的表面含义,通过推导,理解说话人的话语,这种恰到好处的违反会为会话增添幽默的色彩。鲁迅作品中这种违反比较常见,比如在《阿Q正传》中:
“老尼姑:阿米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啊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
阿Q: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
老尼姑:现在……这不是?
阿Q: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
阿Q在人赃俱获的情况下,依然抵赖偷萝卜的行为,充分体现出其无赖行径,他故意违反质量准则,说“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阿Q明明知道萝卜不可能说话,却仍然反问老尼姑你凭什么说这是老尼姑的萝卜,让老尼姑叫萝卜回答他。这种逻辑非常的荒谬,鲁迅通过寥寥数语,淋漓尽致得表现了阿Q泼皮耍赖的个性,从而幽默生动得刻画了阿Q 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近代农民典型。
综上所述,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汉语文学作品进行话语分析是完全可行的。在实际交往中,说话双方的会话合作不是时时、事事有保证的,如果出现一方不合作那么会话就无法进行下去,如果交际双方如果能够遵守礼貌原则,就能够帮助减少双方的摩擦和矛盾促使交际者得体的使用语言,从而取得交际的成功。因此如果运用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分析文学作品就可以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研究人物心理或思维方式,文化差异。通过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会话的言外之意,探究作者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所要传达的信息,能够更好的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参考文献:
[1]俞东明.什么是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2]何兆熊.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3]陈漱渝.鲁迅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作者简介:
3.对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篇三
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审美的价值。作家通过对作品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述以及故事环境的描写等,寄托出自己独特的美学态度与理想追求。但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出的审美特征是不一样的。例如赵树理的“山药蛋派”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都是通过对现实的正面描述与歌颂,表达作者对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而还有一些作家则是另辟蹊径,他们通过对现实的丑的揭露,对人性的批判,通过“审丑”来达到审美的目的,如鲁迅、李宝嘉、果戈理等,这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先生思想深刻,言辞犀利,善于挖掘人性的“阴暗面”、社会的黑暗面,“以引起疗救 的注意”。下面笔者就结合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审美分析。
一、鲁迅文学潜在的审美特性
鲁迅是思想者,他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人事物的态度都是通过对其的冷峻剖析,通过内敛审美情感、隐蔽审美情趣而进行传递,表现出外冷内热的情感,而这正恰恰说明他深深热爱着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民。
二、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反向性分析
孔乙已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深受封建礼教及封建科举的荼毒,麻木、迂腐,通身透着文人的穷酸气,是个深受旧社会摧残的可笑、可恨又可怜的滑稽形象。但我们发现先生对孔乙己表现出更多的则是同情和怜悯,是对社会的批判,是对腐朽社会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践踏、蹂躏和摧残地强烈控诉,是对人的尊严、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的郑重维护、追求和肯定。
《傍徨》中的阿Q更是这一思想的强烈体现。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却对他表达了强烈的人文关怀。阿Q是一个由于黑暗社会造成的可怜者的形象。他是一个自欺欺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中的人。先生通过对这么一个人物的否定,另辟蹊径地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先生作品的审美反向性成了他作品的独特性。他不是按部就班的来进行审美塑造,而是通过否定、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从反方向上体现自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
三、鲁迅文学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
除此之外,先生作品的美,不侧重于其形式(画面的优美、语言的华美),而在乎其内容与思想。作者往往把对“美”的追求放在作品人们对社会对思想的认知层面。也就是说,无论是对作品中的人物,还是对待读者乃至于对待自己,他都渴望人们对于他们的解读是基于对社会、事物的深度理解和探寻上,而并非表面的暂时的解困。而这才是真正对美满、幸福生活和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鲁迅作品的审美情感的深刻性也正体现在这里。
《伤逝》中,对子君和涓生这对毅然从封建礼教家庭中走出来,走向自由恋爱生活的年青人,文章并没有给予十足的肯定,甚至还有更多的疑虑。在先生看来,冲出封建家庭只是迈向新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结局,盲从也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先生正是通过对子君悲剧命运的呈现,来引发世人的冷静思维和深刻反省。美好自由的新生活从来不是简单能获得的。先生作品审美情感的深刻性也由此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先生对养育他的祖国的深厚情义,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渴望她更强、更美,才为她深深地思虑和担忧。一个光明、美好、和谐、强大的国家正是在无数个像鲁迅这样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儿女的缔造中诞生出来的。这样的作品还不够美吗!
四、结束语
4.鲁迅及作品分析 篇四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孙妙凝
鲁迅作品是否应从中学语文教材中退出?近年来,这个问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4月16日,由民盟北京市委、民盟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办的“鲁迅与中学语文教学”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就鲁迅研究与语文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总是不断有人追问: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鲁迅及其作品还有那么大的意义吗?现代文化经典,还值得一如既往地崇拜吗?作为现代中国的精神财富,鲁迅作品曾在一个很长的时段成为基础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态的变迁,我们感到有某种有形无形的力量正在挤压或冲击鲁迅作品的‘语文价值’。”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怡表示。
有研究显示,当前中学生阅读经典的情况堪忧,对鲁迅作品的阅读更是如此。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温儒敏分析认为,其中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应试教育本身的刻板教条首当其冲。此外,很多中学语文教师不懂得如何分析作品,难以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育。
不过,也有学者表示,不应只将目光投向教育界,学术界也难辞其咎。“我曾在一次会议上追问:你们都指责中学语文教学,大学中文系的教师对中学语文又做了什么呢?”温儒敏说。在他看来,目前学术界存在浮躁之风,价值多元化,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盛行,鲁迅研究出现了很多新的迷雾。鲁迅从神坛上被拉下来,变得面目模糊。学术界未能把鲁迅研究沉淀下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转化到中学课堂上。
学术界不仅要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化积累,还需关注社会。温儒敏认为,学者应该有这份自觉,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到中学语文教学上,为学生拨开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重重迷雾。
李怡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鲁迅研究界的一些重要成果能够进入中学语文教学、获得应用的并不多。应当加强鲁迅研究界与基础教育界的联系,在专业探讨与语文教育实践之间架设通畅的桥梁,让更多人能在一些富有教育价值的问题上开展深入沟通和讨论。
据介绍,目前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尝试。四川鲁迅研究会成立了“鲁迅研究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旨在团结全国范围内的语文教师,就鲁迅研究与教学难题展开切磋、研讨,实现了国内高等院校学者与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有益对话。
5.鲁迅作品 篇五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
①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
②小说集《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
③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④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⑤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⑥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6.运用对比手法学习鲁迅作品探析 篇六
一、情节的对比
最明显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地具体地描述了百草园的各种景物, 还有长妈妈美丽动人的“美女蛇”的故事增添百草园神话般色彩, 雪后捕鸟紧张而愉快的心情更加深对百草园的无限深情, 这一切使美好的百草园令人神往, 充满无穷乐趣。可与之有天壤之别的三味书屋怎样呢?文章巧妙运用过渡转到对三味书屋的描写, 尽管寿镜吾老先生在当时还是比较开明的, 但封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是腐朽落后的, 严重地压抑着学生, 摧残学生的的身心健康:不准提课外问题, 不准玩, 整天泡在枯燥无味的“之乎者也”之中, 还有先生可怕的戒尺, 书屋罚跪的规矩。作者用清新明快、晓畅自然的笔调刻画了百草园, 而用凝重、冷峻、讥诮的笔调描写了三味书屋, 对比鲜明。《社戏》中用看戏前的向往和波折, 看戏中的无味与无奈, 看戏后的偷豆与煮豆的快乐相互对比组织情节, 而《雪》《故乡》等也是如此。
二、人物自身的对比
如《故乡》中写闰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项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是“他头上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 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二十年前闰土喊“我”为“讯哥”, 亲密无间, 二十年后闰土喊“我”为“老爷”, 前后称呼的对比, 突出了阶级的存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其中的杨二嫂, 记忆中的“豆腐西施”“擦着白粉, 颧骨没有这么高, 嘴唇也没有这么薄”的形象与眼前所见到的“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形象进行对比。由记忆中的“终日坐着”卖豆腐的自食其力, 与眼前的说话刻薄且“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塞在裤腰里”的做法进行对比, 表现了杨二嫂从外貌到精神的显著变化, 揭示了他生活日趋贫困, 社会地位日益底下的生存现状, 从而有力地说明了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 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
《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写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的:一是脸的前后对比。初到酒店时“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 中秋节后到酒店里时“脸上黑而且瘦, 已经不成样子”。二是穿着对比。初到酒店穿着长衫, 虽然破旧点, 但毕竟是长衫, 显示了其读书人的尊贵, 中秋节后到酒店却是“一件破夹袄”, 说明此时的孔乙己再也无暇顾及读书人的尊贵了。三是动作的对比。喝酒的动作由初到酒店时的站着喝, 到后来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 用草绳在肩上挂着, 坐着喝酒;付酒钱的动作, 由起初的“排”出九文钱到后来的“摸”出四文大钱。这几个方面截然不同的前后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生活境遇的急速变化和被封建统治者摧残的严重程度, 有力地反应出丁举人之流的残暴狠毒”。
三、人与人的对比
小说《孔乙己》一开始就对两种不同的顾客———“短衣帮”与“穿长衫的”进行描写。他们的服饰不同, 喝酒的方式不同:一“里”一“外”;一“长”一“短”;一“坐”一“站”;一边是“要酒要菜”, 一边是“用钱并不阔绰”。这些描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短衣帮”的辛苦劳累, 生活贫困;“穿长衫的”悠闲自在, 大模大样, 有钱有势。文章含蓄地揭示了顾客的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 把封建社会的最本质的特征展现在学生面前, 也为孔乙己的出场设置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小说中还有很多对比, 如孔乙己的“出现”与“消逝”, 酒客的“快活”与孔乙己的“孤寂”, 孔乙己的“生命”与粉板上那“十九个钱”都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些对比使得孔乙己的形象从他出现直到最后被黑暗社会吞噬, 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 久久不能磨灭。
四、景物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百草园中的景物无论是写颜色、形状, 还是写动作、声音, 都选择有对比作用的景物描写, 如“碧绿”与“紫红”“肥胖”与“轻捷”“长吟”与“低唱”“高大的树上”与“断砖的底下”等。这样对比, 不但给人的印象鲜明、生动, 而且让人感到园中景物各色各样, 丰富多彩, 有声有色。《雪》中对江南与北方的雪景的描写也是如此, 在对比中体现了作者的倾向。
以上种种形式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使他的作品熠熠生辉,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情节、人物、环境的前后不同的对比描写, 运用质疑的教学方法, 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如什么原因使人物前后发生巨大的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 组织学生由表及里, 反复品味, 仔细推敲, 积极思考, 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已有的经验, 去思考问题、探索新知, 从作品真挚、坦诚情感的流露中阅读鲁迅高尚的人格魅力。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抓住鲁迅作品中对比手法的传神运用, 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7.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儿童观 篇七
关键词:鲁迅 儿童 幼儿本位
“五四”前后,西方新思潮涌进中国,这其中也包括自l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发展着的儿童观。在卢梭《爱弥儿》的译介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家树立的新的儿童观的冲击下,对儿童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当时“人的解放”相呼应,1918年1月《新青年》刊登了征求关于“儿童问题”文章的启事。同年9月,鲁迅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大推动下,儿童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1917至1921年,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我国讲学,他提出了以“儿童本位论”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儿童观,主张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是目的。“五四”时期的先觉者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鲁迅。
鲁迅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认为儿童“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励衰,有系于此”。鲁迅用他启蒙者的视角发现儿童,关注儿童。儿童,成为他为之“呐喊”的又一群体。
一、救救孩子
鲁迅最为痛心的是那些在封建染缸里身心遭受熏陶并学会了参与“吃人”的少幼者。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该作以它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揭示与批判震撼人心,同时又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的呼喊,显示了鲁迅关心下一代,寻求变革社会新途径的热切愿望。为什么要救救孩子,孩子的危险与错误是谁造成的?如果从这些问题出发,就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孩子的危险来自于他们成长的环境。一句话,那就是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一个“吃人”的社会。
《狂人日记》描写: “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街上竞看见一个不很能走路的小孩,也知道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道:“杀!”咸亨酒店专管温酒的小伙计,孔乙己教他写字,小伙计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小伙计很不耐烦,努着嘴走远。不谙世事的小伙计对孔乙己没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小伙计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周围的庸众视角,代表着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冷漠的环境背景。孔乙己被封建制度吃掉了,小伙计和咸亨酒店的人同样被吃而不自知,却讪笑着观看孔乙己的被吃,这就更具悲剧色彩。小伙计是鲁迅笔下 “麻木”的小“看客”。
孩子如果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当然要“吃人”或“被人吃”。所以,要救救孩子。孩子的生活、情趣应是什么样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应该什么样的,鲁迅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充分的表现和描述。
二、快乐的孩子、有趣的童年
在鲁迅笔下,描写得最充分的是闰土、阿发等农家少年形象。鲁迅用注满深情的笔调抒写他们的纯朴、善良、活泼、机敏以及那充满童趣的乡野生活。毫无虚饰地表达了他对这些少年朋友的热爱。
《故乡》里的少年闰土,有着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在这明丽的图景中,闰土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以传奇的手法极其简练而传神地勾画出少年英雄的形象,对这位活泼勇敢的少年朋友充满了热爱。他还能装弶捉小鸟雀,“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社戏》中的双喜、阿发和闰土一样热情善良,对来自书香门第的“我”亲若一家子。来了远客,农家的孩子都来陪伴游戏。我们一起放牛捉虾、摇船摘豆。钓到一大碗虾自己决不吃,照例全要送到客人嘴里,但当看到客人不会放牛,连走近牛身都不敢时,他们却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最为迷人的是在朦胧的月色中,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嗅着豆麦水草的清香,去观赏社戏。孩子们看社戏。归航肚饿摆不动船,便打主意偷一点河旁田里的罗汉豆来煮着吃。鲁迅在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里,力透纸背地凸现了小伙伴的纯厚、诚挚、善良、机敏能干,这是江南水乡少年栩栩如生的童趣。
儿童对大自然有着成年人所不及的特殊敏感。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我”在草木虫鸟中玩得乐此不疲。注目于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与菜花的“金黄”,聆听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与“油蛉”的低唱,大自然是如此吸引儿童,在三味书屋读书却向往那杂草丛生的百草园。封建教育关住了孩子们的躯体,却关不住他们天真活泼的心灵。
三、鲁迅的儿童观
鲁迅不仅在作品里描绘了什么样的孩子是快乐的,在理性高度上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启蒙主义的深切呐喊,而且从思想的高度提出了理论主张。
(一)以注重未来为核心的儿童观
鲁迅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深刻指出了: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1](P295)一言以蔽之,国运兴衰,系于儿童。鲁迅痛恨过去的儿童教育,寄希望于未来:只有全新的儿童才能造就出全新的未来中国。“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2](P566)为未来的新中国,鲁迅呼吁:父母要千方百计地使“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3](P135—136)
(二)“幼者本位”的儿童观
鲁迅痛心地看到:“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4](P135)鲁迅认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5](P80)。“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6](P35)由于鲁迅真切地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中国教育史上,鲁迅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幼者本位”就是把儿童作为世界的中心,了解儿童心理,尊重儿童人格,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儿童个性,丰富儿童的物质文化生活。“幼者本位”的主张,是当时先进儿童教育思想的代表。它彻底否定了封建“杀子”文化,首次发现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在人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千百年来,中国的父子关系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鲁迅从整个人类生命延续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每个人都只是生命延续的“中间物”而已,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伦理关系。鲁迅号召人们,“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要做“人”之父,就要求“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7](P135)。
四、对今天儿童教育的启示
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鲁迅的教育主张尊重了儿童的天性,也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下我国儿童教育功利性太强,一味强调专业教育、特长教育,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特长班,互相攀比,甚至不少学校还大搞提前教育,学前班学小学的内容,小学学中学的内容,选用高一级教材,几乎占用了儿童所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培养所谓的“超常儿童”,还美其名曰“不要让孩子输在超跑线上”。看着幼儿园的孩子那稚嫩的小手用力握着笔,写所谓的家庭作业,真为我们的幼教感到痛心,幼儿的胳膊没有足够力量,写字的姿势大都不正确,不良的学习习惯就这样养成。兴趣班上多了,不少孩子反而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时代变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今天的孩子却不快乐了,没有了玩伴、没有了和自然的亲密接触、 没有了美好自由的童年。各种教育美其名曰都是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成人本位”的思想替代了“儿童本位”的思想,今天的儿童的父母不应该忏悔吗?
八十年前,鲁迅在《风筝》一文中,曾经仟悔他年轻时拆毁弟弟制作的风筝,摧残了儿童的天性。他写道:“偶尔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的儿童观告诉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指导,发展他们的智力,养成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的儿童才能做好明天的主人。
审视一番今天的儿童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上世纪初的批评于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感。
注释:
[1]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5]鲁迅:《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7]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读鲁迅作品有感 篇八
生逢军阀混战年代,从小立志报国,弃医从文,只为救国救民,于乱世中呐喊,于混战中彷徨。这就是我所要讲的文学大家—鲁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有的只是尖锐的批判,对旧社会的憎恶,对穷苦人民大众的同情。他于铿锵有力的语言文学中散发出一股凌然正气。
无可否认鲁迅一生留下了不少文学作品,在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他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及翻译作品,对当时的中国即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生刻影响。1918年5月,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文章内容虽不多但却深刻的揭示了旧中国的社会本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用“吃人”二字就能准确的概括。“吃人”是他对封建道德主义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麻木的中国人不懂得反抗,反而成为封建阶级的帮凶,有的人虽然认识到吃人的社会本质,但妥协,麻木是他们的选择,而鲁迅则是人群中“最初醒来的人”也许他也曾犹豫过,彷徨过,但他用尖锐的笔尖呐喊出难言的思想,唤起爱国志士那炽热的心。相同的思想在鲁迅很多文章中都有所体现。他留学日本,最终选择弃医从文,也正是由于他看到了中国人的麻木与无知。他认为医学只能从身体上,生理上减轻人们的痛苦,而真正要改变国民的现状还是要从思想上彻底使其觉悟。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有希望。总的来说他前期的小说主要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后期则借历史典故反映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
除去小说之外,鲁迅先生在杂文散文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毛泽东曾将其杂文誉为“匕首”“短枪”。如《小品文的危机》,《二心集》,《华盖集》等都深入的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其散文也是独树一帜。记得在初中就学过《从百草味到三味书屋》,描写了少年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他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少年时期的他勤奋刻苦,热爱生活,向往自由。他的散文诗集《野草》大概算的上是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了吧。文中以一棵无人问津的小草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掀翻压在身上的巨石的石块钻出地面。表现出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借此启发和鼓舞人们的斗志。鲁迅的文章虽生疏难懂,但却寓意深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在《自嘲》中曾这样写道。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文坛,为中国文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文学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当在他提及到写作目的的时候,他指出了3点: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的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们,正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到有所扼制”,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的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他们的不圆满。”这就是他,一个从不见风使舵,从不趋炎附势,明睿理智地剖析社会的伟人。鲁迅在战火纷飞的战乱年代手执革命的笔杆,心怀革命的激情与封建势力做斗争,为中国伟大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民族魂”三个字就是他一生最完美的写照。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鲁迅的作品生疏难懂,不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今年9月,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面试,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其中删除了不少鲁迅的文章。“去鲁”成了近年来新编教材的热门话题。面对“去鲁”现象,教育界的学者专家们都纷纷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国内教材长期遵循“一家独大”的鲁迅文章,“去鲁”是为了给其他作家作品挪地方,二是鲁迅文章过于深刻偏激,学生难懂,这无疑是加重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持支持态度的专家就表示,鲁迅文章寓意深刻,反映很多时代气息,他的“哀国人不幸,怒国人不争”也是我们道德修养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请走”鲁迅还需慎重。
9.读鲁迅作品有感 篇九
生逢战乱年代,从小立志报国,后又弃医从文,只为救国救民,临死毫不屈服,身献伟大祖国。这就是我所崇敬的爱国作家—鲁迅。没有十分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特别的修饰,有的只是铿锵有力的语言,散发出的是一股凛然正气,是对旧社会的憎恶,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这就是我读鲁迅作品的感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的都是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少年时期的鲁迅勤奋刻苦,热爱生活,向往自由。《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感人至深。里面的题词:“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这是里面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文章大意是说一棵无人注意的小草,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了压在身上巨大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表现了不畏困难,任人践踏、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代表着强盛的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鲁迅借此来启发和鼓舞人们的斗志。
在亲眼目睹自己的同胞被残害的场景之后,鲁迅深深地意识到:只有解救人民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拯救苍生。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从此,鲁迅便投入到文学斗争的波涛里,在文学斗争的海洋里战斗着。
《呐喊》里面的《狂人日记》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一个病人的狂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描绘出一个向世俗挑战的反封建形象。借狂人之口道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借疯子的病态,将那些
满口仁义道德的绅士们,诙谐得一无是处,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故乡》中,辛亥革命后的农村却愈益萧条,淳朴的农民们仍然生活在困苦之中。作品最震动人心的还不仅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一声“老爷”中所显示的精神的麻木,以及在无出路之中把命运寄托于香炉和烛台的迷信和愚昧。《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一方面批判了造成其悲剧的客观社会环境: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大绳索编织成的严密的网;另一方面,鲁迅也把矛头指向了祥林嫂周围一大群不觉悟的有名无名的群众,他们和祥林嫂一样,同属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者,而偏偏又是他们维护着“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压迫着祥林嫂。鲁迅还揭露了她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她自己以封建礼教的是非为是非。在这两部作品中,鲁迅在感受着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的精神困苦,把批判锋芒指向毒害人民灵魂的封建宗法制度与封建思想的同时,更集中地对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清醒的批判。
在那战火纷飞的战乱年代,很多中国人都陷入精神麻木状态,任人压迫、剥削。而此时的鲁迅,手执革命的笔杆,心怀革命的激情,冲破重重阻力,与封建势力作斗争,为中国伟大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民族魂”三个字就是鲁迅一生最完美的写照。
在当今这个太平盛世,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然而,我们却不得不随时保持警惕,以饱满的爱国之情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尤其是近些日子以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地对中国进行
挑衅,向中国示威。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决不能示弱,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维护祖国的利益。
10.鲁迅作品教学探析 篇十
【关键词】初中语文 鲁迅作品 教学 内涵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其作品堪称文学经典。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灿烂的艺术成就和深邃睿智的人文思想,极具教育价值。使学生走进鲁迅的作品和精神世界去了解并理解鲁迅,进而接受鲁迅,才能使鲁迅作品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正确的认知和传承。本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引导学生了解鲁迅,亲近鲁迅
1.了解鲁迅的成长过程,从同情鲁迅到敬仰鲁迅。鲁迅的一些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呐喊•自序》等都较为清晰地展现了他的成长历程以及思想转变过程。读完这些作品,可以发现鲁迅并不是学生心目中的那种“圣人”,也不是一个始终板着脸的“石面人”,他童稚时期和所有的少年一样也喜欢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也曾趁老师不在跑到教室外面去玩耍,在课堂上偷偷地描摹图画,或是到乡下偷偷烧吃人家的毛豆……然而,父亲的重病,家庭的不幸,使他在别人的白眼中决定要“走异路”,去“寻求别样的人生”。鲁迅与命运抗争的决绝和勇气,首先应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榜样。当他走出家庭,却让他见识到了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不幸,引发了他的另一种思考,那就是对国家命运和国人精神状态的思索。此时他要“疗救”的,已不再仅仅是他的那个小家,而是“大家、国家”,这最终决定了他的思想和人生,“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结合,对他看似一个偶然,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有民族使命感和爱国责任心的人来说,却是一个的必然。家庭、社会,就这样压迫着他的心志,影响着他的成长,使他最终成长为一个精神的巨人。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鲁迅的这些艰辛和不幸,去理解他、珍惜他的价值以至爱他。同时,更要使学生看到鲁迅在逆境和黑暗中觉醒,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与洗礼,没有在重压下沉沦,并最终成长为精神的巨人,民族文化的先锋,这又是值得所有人敬仰的。
2.追溯鲁迅思想的发展轨迹,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纵观鲁迅的人生历程,从最初的立志学医,到后来的弃医从文,从归国后的从教生涯,到最终忍痛割爱离开讲台,鲁迅的人生轨迹,始终在受“疗救”这一初衷的指引,鲁迅思想的这种发展和进化过程在他的《呐喊•自序》中有真实的披露。解读鲁迅,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用心,特别要了解鲁迅毕生从事国民劣根性批判的苦心。而这个用心和苦心,就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主意”,或者说是通过揭露和批判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探寻解救国人灵魂的良方,他是一位出色的精神医生。在民族危亡之际,拥有鲁迅是我们民族的大幸!
二、注重对作品中时代背景材料的链接
鲁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是写在五四运动后至1936年他逝世之前。他的作品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打着时代的烙印。在讲授鲁迅的文章时,及时补充当时的社会背景,将有助于对文章的深入了解。如在《故乡》中,作者成功塑造了“闰土”的形象,到底是什么使得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了只喜欢香炉的“木偶人”?又是谁让一个美丽端庄的“豆腐西施”变得唯利是图,怪异恣睢?文中借用闰土的话,点破了这层窗户纸。文中写道:“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社会的动荡,民生的凋敝,使民众的心灵渐渐扭曲。作者把矛头直指当时腐朽的政治制度。因此适当补充背景材料,可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洞悉鲁迅文章主题的丰富内涵
鲁迅的文章属经典之作,呈现给读者的是冰山一角。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者对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仍有三种说法之争;又如《孔乙己》,作者通过对孔乙己悲惨遭遇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对民众的麻木、冷漠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分析鲁迅的文章内涵,切忌简单化、单一化。应注意挖掘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再如《藤野先生》,不能把文章的主题简单定位于作者对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及怀念;也不能定性为对作者弃医从文爱国精神的弘扬;更不能认为是对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辛辣嘲讽。而是兼而有之。对鲁迅的文章,既要横看,也要纵观。他深邃的目光总比同时代的作家看得远,看得深。我们在教学中应洞悉鲁迅文章主题的多样性。
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鲁迅作品的风格
鲁迅作品的整体风格被概括为“忧愤深广”,这是由鲁迅终生所追求的借助自己的文字揭露和批判国人的劣根性,挖掘民族衰败的病根,探寻解救国人灵魂的良方这一宗旨决定的。要引导学生体会鲁迅作品冰冷到令人窒息的外壳下那颗炽热的心。鲁迅在作品中的确表达了对国人的愚昧麻木看似冷酷的“恨”,但是,这种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大恨是因为有大爱。鲁迅的作品中,诸如“心事浩茫连广宇”“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充满火一样温情的文字比比皆是,你会感受到一种“火一样的热情包裹在冰一样的冷静中”的特殊风格;你会倾听到“弱者的呼号”“孤独者”的嗥叫“救救孩子”的呐喊……这一切皆源自于鲁迅在民族大义面前所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受到了这种情怀,你会触摸到一股深沉迸发的力量,令人激动,催人振奋,引人凝思,激人奋进,这应该能激发起有远大理想的中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
【鲁迅及作品分析】推荐阅读:
鲁迅作品解读08-16
鲁迅作品特点08-27
《药》--鲁迅作品阅读06-29
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11-01
鲁迅满江红原文及翻译10-21
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08-13
德州“鲁迅作品研讨课”听课学习心得09-17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目及答案:鲁迅读书08-26
鲁迅作品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09-07
鲁迅《理水》分析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