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哲学考研经验

2024-10-13

吉大哲学考研经验(共6篇)

1.吉大哲学考研经验 篇一

我报考的是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七月初正式开始投入考研模式。

这个专业共需要考四门:政治、第二外语(本人法语)、专业卷(内含语言学70分+文学50分+现代汉语30分)、英语实践卷(类似于专八)

首先我说一下政治,由于我高中学理的,所以我对于政治类的词不是很敏感,也很果断的报了一个政治班。跟着政治班老师的进度学习,不论报不报班,终究是靠自己的,老师交代的一定要背好,课内讲义很重要,课上老师只是讲解有助于记忆。做题方面我认为不要贪多,一套肖八做两遍基础就差不多了,最后背好肖四!!至于什么时候开始背这个问题我建议10月下旬最好就开始吧(个人建议)

关于二外法语,法语是考李志清的三本教材,所以毋庸置疑三本教材都要看到,重点在于第二本!整个卷面题量不大,但是涵盖了所有语法点,难度中等,法语的语法是最让人头疼的了,但是不要着急,我是按照书上的顺序,整合语法点,自己整理了笔记,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整合联系,动词变位一定要每天背,每天要积累,要动手写、学法语的童鞋会明白有的词读音一样写的根本不同,好多时态实在是很恶心、不过一点点来终究会把它踩在脚下的!还要把课后翻译背好!学习的过程中最好配套大学法语考研必备练习册,还有一本考研二外真题,时间充足的话就做一下,做题过程中要积累总结知识点、我最后就只看笔记错题本,很高效很好的一个方法吧(个人建议)。

关于专业课,语言学要求两本参考书胡状麟(以下以胡代替)和杨忠教材,本人在校学的是杨忠版,杨忠版的书很容易理解,胡的书知识点细化,设计的更全面!学习时以胡为主,以杨为辅!两者相互补充,把两本书都要看透,至于多少遍这个当然的看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一遍就是要看明白本书的框架,排除生词,以便接下来的学习!我是第一遍看个大概,第二遍开始精读,每个章节每一句话都要看到,第三遍开始自己整理大纲,两天或三天一个章节用的是A4纸画出大框架思维导图,便于自己的记忆复习,也是各个知识点的穿线!我认为无论学习哪一科,都要对书本达到闭上眼睛就要想到这个大框架,每一章讲的是什么,再继续往下分,这样不论出的有多变态,你都能知道是哪里的知识点!有瞎蒙的余地嘛!第四遍抓关键抓主要脉络看书,不断扩充自己的思维导图!第五遍第六遍也就是细节,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着重复习!我在最后基本不看书了就拿着自己的“书”来复习!这里我说一下真题,近十年真题我做了三遍吧,一定透过题找到所在知识点,吃透知识点,真题真的非常重要!!不要贪多练习册,重点在于教材!!横向复习、纵向抓主线!保持头脑清醒吧也是嘿嘿!

文学这一块重点在于基础知识,英美文学作者作品匹配,选择题、作品选段写评价,一个主观题。今年是新➕主观题!文学的参考书就按招生简章的要求看、加上教辅一共八本!我自己整理的作家选段评价,作家作品天天看天天背点,这个东西就是反复磨!一定要写准,写不对名字照样不得分(很悲催),作品评价把历年真题整理出来,都要有个印象。

现代汉语就看参考书的教辅了,有精力就多看几遍毕竟30分呢!我是看了3遍把真题都背了!

❗❗❗❗❗❗真题很重要很重要利用好!(推荐研途宝考研网的复习精编)

最后一门综合实践卷,近八年都是专八以上难度,需要积累GRE词汇!阅读坚持每天做,翻译我做的是星火专八翻译,还有三级笔译!我是阅读一天四篇(专八阅读练习),前期错误率太大了,四篇1小时,后期慢慢缩减到30分钟,因为题量大,一定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做阅读,每天再拿出一小时或40分钟做翻译!这是分值很大的部分。还有一个完形填空,这个考前一个月做做练习,难度不大!今年的考题难度中等,前三十道选择题对新➕语法题,所以备考的同学好好学学语法!

作息方面呢我是每天六点到达图书馆,上午是专业课,下午二外和实践,晚上是翻译,要每天给自己列计划,有个时间表,按计划行事,脚踏实地一一完成!根据自己的状态安排好时间很重要!考前要做模拟,把近两年的留着最后冲刺阶段掐好时间做模拟!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你

考研拼的是毅力靠的是恒心+好的习惯方法!

这是一场持久战,不论你准备的多早多晚,只要坚持到最后,你就是强者了!也很感恩考研,在这条路上遇见的人都是最美的研友,遇见的都是最美的风景!遇见了最好的自己!越努力越幸运!加油

2.吉大哲学考研经验 篇二

关键词:经验,自发性,接收性,印象,形而上学

麦克道尔 ( J. Mc Dowell) 的经验论从康德式的问题开始, “经验知识何以可能?”他认为如果哲学家们在“所予神话”与“融贯论”间不停地摇摆, 经验知识就不可能获得。鉴于此他重新审视了经验的属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心灵与世界, 为经验成为知识的必要条件寻找合理依据。分析麦克道尔的这些努力, 可以发现其经验论的一个倾向, 即经验是经验知识的形而上学条件。

一经验的内容是事物呈现给主体的方式

事物与主体感官发生联系形成知觉经验。事物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主体, 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内容。麦克道尔习惯用短语“事物如此这般”来表述经验的内容。依据呈现方式性质的不同, 经验的内容或者被描述为非概念性的, 或者被描述为概念性的。呈现方式的性质也在争论之列, 对应于前者其呈现的前提是事物与主体间的因果作用, 对应于后者则是事物与主体间的理性联系。麦克道尔认为经验的内容是概念性的。这可称为“关于经验的概念论”。这种概念论的好处是, 一方面保证思想与世界的联系, 世界赋予主体的经验内容对信念起确证作用, 另一方面这种经验在概念运行中发生。与康德的理论相似, 概念是一种知性能力, 自发地被动地应用在经验的内容的形成中, 使经验具有了概念性的内容, 有了确证信念的地位。

传统经验论中, 从对象到感觉予料, 从感觉予料到非推论性的信念, 然后到推论性的信念的过程, 是经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感觉予料到非推论性的信念这一步发生的争论最多。塞拉斯 ( W. Sellars) 批判“所予神话”和戴维森 ( D. Davidson) 主张的融贯论代表了相对立的两种立场。

按照塞拉斯的空间比喻, 感觉予料与信念不属于同一个空间。后者在理由空间, 前者则在其外, 但是二者必须发生联系。思想有“客观意指” ( objective purport) 的需要, 它需要外在的限制。外在的限制是经验性的。缺少经验性的限制, “思想”就会缺少经验性的内容, 它就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思想。然而, 问题是需要外在的限制 ( 实在的限制) 看起来就是需要来自“外在于概念范围”的某物的限制, 即来自于理由空间之外的某物的限制。这就是诉诸“所予”。“经验的‘所予’提供给思想的限制毫无疑问是外在的, 但不幸的是它并不是理性的。而且如果它不是理性的就不会恰当地限制思想。”[1]8因此, 这种所予是神话。逃避“所予”的诉求会使我们寻求理性的限制: 来自于概念活动内容的限制。但是如果概念的能力在判断中被规范地应用, 这好像有失去外在性基本要素的危险。可能一些思想是由世界对我们感官的影响激发的, 但这根本没法表明它们有任何特殊的认识论地位。从知识的角度看, 只要我们保持一致性, 好像就可以随意调整信念网。这等于说, 思想根本不受外在的限制。这是从“所予神话”退出后接受了无阻的融贯论。于是知性的自发性需要接收性限制, 但是看不到这何以可能。这是麦克道尔的提出的问题。

二经验是运行中的接收性

为避免上文所说的困难, 经验一方面要与外部世界有联系, 另一方面要没有困难地对理由空间的内容起确证作用。这样的经验内容如何获得?

麦克道尔援引康德的感性和知性概念给出了他的说明。一方面我们在感性中接收直观, 另一方面在知性中自发地使用概念。这里他提出了两个概念, “接收性” ( receptivity) 和“自发性” ( spontaneity) 。麦克道尔有一句口号, “经验就是运行中的接收性。”[2]249接收性这个概念的意旨是保证外部世界对主体经验性思维的限制, 也就是保证思想与世界的关联。知性活动的地方是“理由空间”, 知性产生的关于经验世界的观念需要来自感觉经验的理性限制, 因此自发性的作用就不是完全自由的。这样来规定自发性避免了融贯论所处的威胁“无摩擦的虚空”和“所予神话”, 即求助于纯粹的感觉来确证信念。接收性的运行本身拥有一定的概念能力, 这种能力所发生的作用是被动地由事实在我们感性之上的冲击引起的。我们从以上这些界定得出, 在自发性与接收性的相互作用中, 自发性易于遭受接收性的传输物的冲击, 并对此冲击进行理性构建, 由此所产生的信念或信念体系才能与经验世界相关。此处的一个关键点是接收性与自发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理性的。如果接收性与自发性之间没有理性关系又会如何? 思想看起来不会与世界发生联系。为了回避这种结果, 就需要重新审视经验的作用。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奎因 ( W. V. Quine) 和戴维森在这方面的努力。

在奎因的哲学中, 世界观的内容是自由运行的自发性的产物, 不受接收性带给我们的东西的控制。奎因的“概念的独立自主性” ( conceptual sovereignty) 的含义明确区分人类知识中世界和主体两方面因素。[3]奎因所认为的经验是对主体感觉接收器的刺激, 而且“它是任何人在最终得出其世界图景时不得不依赖的全部证据。”[4]这样的经验在麦克道尔、塞拉斯和戴维森看来没有机会与信念或世界观发生理性关系, 不可能在确证序列中出现。如果经验不在确证的序列中, 那么它就不可能是世界观超越的东西。这里的“超越”指的感觉向信念的转化。但是奎因的“概念的独立自主性”需要这种超越。超越体现了对自发性或概念独立自主性的运用。世界观可以超越的东西是证据, 如果经验在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只起一种因果性作用而不是确证作用, 那么它不能用作证据。如果经验支持世界观不能如证据支持理论那样, 那么奎因的哲学图景中世界观的存在就成了问题。按照麦克道尔的观点, 自发性 ( 在奎因这里对应的是概念独立自主性) 和接收性之间相互作用, 接收性的传输物在确证序列中, 世界观才有存在的可能性。奎因的“没有教条的经验论”承认了世界观部分取决于内生性 ( endogenous) 要素, 部分取决于外生性 ( exogenous) 要素, 这二者是自发性与接收性的对应物。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 ( 1951) 中主要是对分析性概念作了批判。普特南 ( H. Putnam) 在《再论“两个教条”》 ( 1976) 中指出, 奎因的文章的后两部分讨论的是先天性 ( a priority) , 他既拒斥了先天性的观念又概括出没有这种观念的情况下的方法论。[5]在我们讨论的语境中可以说, 奎因否定了所予来自知性结构之内。同时在奎因看来, 经验是不能像所予神话所认为的那样与信念有理性关系, 但是“法庭”的说法蕴涵了经验与信念之间有一种理性关系, 也就是说奎因有并没有彻底拒斥外生性所予。拒绝内生性所予就是不承认信念来自先天的原则或更一般的信念, 拒绝外生性所予最明显的是拒绝“所予神话”, 在此前提下, 信念与经验的关系是, 诸信念是一个不断进化的体系, 它们不断调整需要经验揭示的内容,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的已经是该体系的一部分, 而不是对该体系的外在限制。塞拉斯的经验论和奎因的整体论都包含了这样的观点。在自发性与接收性没有理性关系的情况下, 奎因的思想出现了这种不融贯性, 他想去除教条又要顾及思想与世界的关联, 试图拒斥内生性所予又没有拒斥外生性所予。

奎因的这种困境, 戴维森从其融贯论立场出发给予了批判。戴维森的主张是经验不可成为“我们信念范围之外的知识的基础”。[6]141经验不可能既在理由空间之内又在理由空间之外, 如果经验要成为知识的基础, 那么它就需要在理由空间之内, 如果经验在信念范围之外, 那么经验就得在理由空间之外。也就是说戴维森认为, 接收性只能从外部来影响理由空间。事实上在经验的性质方面, 戴维森的理论与奎因的没有不同。他批判的是奎因的概念图式和经验内容二元论, 即他所说的“第三个教条”。[7]经验信念体系产生自自发性和接收性的合作, 这本身就是二元论的体现。这种二元论说不清楚思想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只能臆制造一种思想与经验世界之间的神秘关系。如果我们接受戴维森的融贯论, 就要放弃以下图景: 思想有一个边界, 使思想与世界隔绝。在这一点上戴维森明显是麦克道尔的同盟。但是戴维森完全否定接收性的认识论意义是麦克道尔不可接受的。尽管戴维森声称他自己放弃二元论并不是要放弃世界, [7]麦克道尔还是认为他的融贯论会使思想与世界无关。

戴维森否定二元论, 从而否定接收性, 也就否定了经验性思维活动 ( empirical thinking) 接受经验过程 ( the cause of experience) 的理性影响。经验过程能理性地冲击人们形成世界观的活动, 产生这种冲击的是显相 ( appearing) , 对某人来说“事物如此这般”的显相。[1]139根据戴维森的融贯论, 对某人来说事物如此这般的显相已经在概念空间中, 有资格与该空间其他事物发生理性联系, 但是感觉印象即世界对我们感官的冲击, 与我们的经验性思维活动并没有理性联系。至多感觉印象使事物如此这般呈现给主体, 给主体应该思考什么一些暗示。显相所起的作用, 在戴维森那里就是信念才能起到的作用, 因为他认为只有信念才能作为另一个信念的理由。[6]141

麦克道尔认为, 对某人来说事物如此这般的显相明显不等于关于某物的信念。[1]140事物向我呈现如此这般, 我获得了一个显相, 这时候并不同于我在相信事物如此这般。通常情况下, 当事物如此这般向我显现时, 我会相信事物如此这般向我显现, 但是此显相并不是此信念。麦克道尔在此区分了显相与信念。虽然他不认可融贯论把显相与信念等同, 但是他认同融贯论的与此相联系的一个观点, 显相与信念有理性联系。“无论如何, 我们可以无害地相信显相本身与我们应该想的内容有理性关联。”[1]140

我们可以看到, 奎因、戴维森和麦克道尔三者思想区别的集中点是接收性。奎因没法解决接收性传输的内容如何能与信念有理性关系的问题, 戴维森直接否定了接收性的理性作用。麦克道尔则要设法说明接收性本身已有理性活动的参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麦克道尔重界定了感觉印象这一概念。

三印象是发挥作用中的接收性

麦克道尔的哲学的独特之处是, 接收性的运行本身拥有一定的概念能力, 于是接收性可以拥有“事物如此这般”, 而事物如此这般可能就是事物所是。于是接受一个印象可能就拥有事物所是。这里麦克道尔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印象可以处于确证序列中, 甚至在尊重塞拉斯关于“所予神话”观点的情况下。第二, 事实本身能参与到主体心灵的理性活动中。[2]252

印象在休谟 ( D. Hume) 那里是知觉中的一种, 是观念的意义, 是知识的经验基础。塞拉斯在《经验论与心灵哲学》 ( 1956) 中对印象的认识论意义作了新辩护。印象间接地参与了经验性思维活动对经验过程的理性回应。印象具有非直接的认识论意义, 不具有直接的认识论意义。罗蒂认为, 当前对塞拉斯这一立场的解读有两个理路, 一个认为应该以纯粹因果性的方式思考感觉, 另一个就是麦克道尔的解读方式, 即知觉融合了思想和感觉。[8]

如果确证有一个序列, 并且印象是世界与我们的感官发生因果作用的结果, 印象就起不到奎因所说的“法庭”作用, 因为它不在确证序列中。我们的接收性带给我们的东西就是显相, 或者至少有一部分是显相, 这样显相就能够无害地与我们的世界观一起置于理由空间, 因为它们已处于概念空间中。这是戴维森可以接受的观点。这里把显相与印象区分开来, 就是把显相与世界对我们的感官的影响区分开来, 以确保显相可置于概念空间, 保证它们与信念的理性关系。这样的显相俨然是一种信念, 它是经验内容的占有者, 与经验世界相关联。

第二部分中我们曾提到, 麦克道尔认为显相不是信念, 但是显相在理由空间中, 与信念有确证关系。这里与麦克道尔相对的观点认为, 印象不是显相。在印象与信念中间夹入显相, 有转移矛盾的嫌疑。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些概念间的关系。麦克道尔在这里迈出了十分关键的一步。他说, 可以假设一下, 如果把信念对显相的理性可应答性 ( rational answerability) 看成是对接收性的理性可应答性, 那情况又是如何呢?[1]142如果理性的应答只能针对显相或信念, 接收性只能是引起了显相而已, 不直接与其他方面有理性联系。如果理性可应答性是针对接收性本身的, 它就不只是与接收性相关联东西, 那么, 面对经验的法庭, “概念的独立自主性”的运用对于世界就是理性地可应答的。麦克道尔在这里的理论上的推进看上去解决了奎因的困境。他的这一推进要想具有合理性还需要有一系列观点作支撑, 其中与经验直接相关的是经验是对世界的开放性。 ( 这一概念留在第四部分讨论。)

麦克道尔显然提出一种另类的经验观, 其经验角色与通常理解的明显不同。通常认为经验是主体与世界之间的使者。戴维森担心, 这样的经验可能在说谎, 不能保证中介的真理性 ( truthfulness) , 这种中介并不可靠。[6]144进一步说, 把经验理解为中介的真正麻烦是, 经验不具有告诉我们真或假的内容的功能。如果接收性本身理性地影响信念, 我们就把经验理解为对世界的开放了。当然经验可能是真的也可能在犯错; 当经验误导我们时, 经验介于我们和世界之间。在麦克道尔看来, 显相这一概念就可说清楚这种情况下经验内容与世界的关系。当我们在没有被误导的情况下, 我们就直接面对物质世界的事态本身。这是麦克道尔“析取论” ( Disjunctivism) 的主要观点。

至此, 麦克道尔认为, 他可以修正戴维森的融贯论主要观点, 即只有信念可作为信念的理由。他提出, 除了别的也在概念空间中的东西, 没有可算作坚持一个信念的理由。[1]143麦克道尔这一主张对他的哲学来说是纲领性的。自发性是要受到事实的理性限制, 这是来自自发性运用之外的限制, 来自于思维活动之外的限制, 不是来自可思考的东西之外, 因而也不是来自概念的空间之外。最后一句体现了麦克道尔的概念论, 概念是无边的。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 麦克道尔的哲学中, 主体与客体的区别仅是认识要素意义上的, 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他自己这样说, 通常信念这个词承载了这样的观点, 只有主观的东西属于理由空间, 他认为这是灾难, 因为这种观点使我们不能拒绝经验性的世界与信念之间关联的神秘性。[1]144

既然接收性中有理性活动的参与, 经验与实在之间没有中介, 印象本身告诉我们事物如此这般, 因此印象是透明的。这是麦克道尔的直接实在论 ( Direct Realism) 观点。而在戴维森与塞拉斯的图景中, 印象是不透明的。人们了解世界是通过他与世界的因果联系的结果而获得的。印象显然是这种因果联系的内容。这里我们能看出麦克道尔的努力趋向, 他要给印象即接收性的传输物找到一个位置, 必须让它出现在确证序列中, 世界是在这个序列的一端, 而且是最终的一端。威廉姆斯 ( M. Williams) 认为麦克道尔的极小经验论是一种基础主义, 因为它求助于经验的法庭, 因此有一个确证的序列, 其中经验处于第一位, 其他内容只能在其后被确证。这种对理由空间的安排等于主张在处理理由之前有一个事先存在的结构。[9]

麦克道尔引用塞拉斯的话为自己辩护说, “基础”的隐喻会遮蔽如下情况: 如果其他经验命题以观察报告为基础是一个逻辑维度, 那么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则是另一个逻辑维度。[10]经验在确证序列中是终极的, 其含义是在一个逻辑维度中是终极的, 即塞拉斯认为观察报告是终极的那个维度。而经验有概念性内容这一观点可以说是一种关于概念的整体论。这种观点确保了第二个逻辑维度。[2]252但是, 虽然是世界确证的一端, 外在于自发性的运用, 在麦克道尔的图景中, 世界依然不在概念的空间之外。麦克道尔的哲学试图去除传统哲学中思想与世界之间的鸿沟。

四经验是向世界的开放性

麦克道尔强调自发性的能力 ( 判断) 和接收性 ( 知觉) 是相互依赖的, 由此可以得出经验是一种联系, 比如世界和判断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是理性的又是因果性的。这并不是说经验是心灵与世界的交互面, 而是说经验是一种渠道, 它能够使心灵向世界开放, 在判断中与世界关联。在此意义上经验既不妨碍判断的自由, 又能保证判断的客观意指。麦克道尔的哲学因此具有先验哲学的特征。如果处于世界和判断着的主体中间的经验是一种交互面或中介物, 那么它会阻碍主体与世界的直接联系。在此基础上麦克道尔提出了“向实在的开放性” ( openness to reality) 这一观点。“接收性的有概念结构的运行的观念把我们置于一种立场去把经验说成是向实在布局的开放性。经验能使实在的布局本身在主体所思考的内容上施加理性影响。”[1]26在经验中主体自发地接收了世界赋予他的内容, 仅这一方面体现不出“开放性”, 如果主体思考的就是实际情况, 这样才是心灵向世界的开放。麦克道尔进一步说, “人们能意味的那类事物, 或普遍的意义上人们能思考的那类事物, 与可能是实际情况的那类事物之间没有本体论鸿沟。”[1]27可以说, 麦克道尔的开放性概念既是认识论的又是本体论的。这一特征招致的批判是, 麦克道尔由此会陷入一种摇摆。“没有鸿沟”在麦克道尔的哲学中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思想内容与实在之间没有鸿沟, 另一种则承认事实就是弗雷格式的真思想。前者被称为“强的同一”, 后者被称为“温和的同一”。“强的同一”提出一种心灵与世界的联系, 难以自圆其说时麦克道尔无奈地去找“温和的同一”, 但是这种同一不能说明心灵与世界的联系, 因为“温和的同一”中思想的成分是含义 ( senses) , 是事物的表征而不是事物本身。[11]就麦克道尔的理论本身来说, 这种批判中提出的两种同一之间的张力并不存在。麦克道尔认为经验已经是概念化了的, 并且概念没有边界。“如果我们想把概念的领域与思想的领域等同, 对‘概念的’的恰当解释就不是‘谓语的’而是‘属于弗雷格式的含义领域’。”[1]107这一点上招致批判的一个原因是, 与“没有本体论鸿沟”相关的内容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麦克道尔跟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 把世界看成是“所有的实际情况”。当人们思考的内容是真的时候, 其思考的就是实际情况。他不只一次引用维特根斯坦的这段话, “‘思想必定是某种独一无二的东西。’当我们说出、意指如下之点时: 事情是如此这般的, 我们和我们所意指的东西并非在事实前面的某个地方便止步不前了: 相反, 我们意指如下之点: 某某- 是- 如此这般的。不过, 人们也可以这样来表达这个悖论 ( 它的确有某种自明性的形式) : 人们能够思维非实际的情形。”[12]223思考一个对象, 正如用某词意谓一个对象, “与对象本身打交道”, 于是好像“我们借助于它捕捉住了实在。”[12]217加上第二段引文,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麦克道尔关注的是维特根斯坦的关于思想、经验和意义的意向性的观点。思想、经验和意义是意向的, 它们与对象相关, 并不会在对象前止步不前, 在它们和它们指向的东西之间没有本体论的鸿沟。与维特根斯坦相似, 麦克道尔把此看成是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特质。

但是, 思考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没有本体论上的分别可以被解读如下: 实际情况或者是世界中的对象, 或者是对象的表征, 它们与主体概念能力同一, 要么会倒向唯心论, 要么会使心灵与物理对象没有分别; 如果强调理由空间内外同一, 强调世界直接呈现给意识, 这是寻求一种统一的图景, 试图在此图景下解释具体的问题, 那么这种观点就纯粹是形而上学的。由此我们可以说麦克道尔的哲学在经验问题上发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形态。开放性的问题放大就是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当代哲学中这是心灵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麦克道尔的关于经验的形而上学完全可以被心灵哲学接手, 事实也是如此。这是经验论与心灵哲学融合的例子。

参考文献

[1]McDowell J.Mind and World[M].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McDowell J.The Engaged Intellect[C].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3]Quine W.Word and Object[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5.

[4]Quine W.Ontological Relativity and Other Essays[C].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9:75.

[5]Putnam H.Realism and Reason[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87-97.

[6]Davidson D.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7]Davidson D.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189.

[8]罗蒂.实用主义哲学[C].林南,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250.

[9]Williams M.Exorcism and Enchantment[J].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996, 46:99-109.

[10]Sellars W.Empiricism and Philosophy of Mind[M].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78.

[11]Dodd J.McDowell and Identity Theories of Truth[J].Analysis, 1995, 55:161-163.

3.我的一点哲学考研经验 篇三

再过半个多月就要去学校报到了,虽然不是响当当的名校,但自己也算满意,毕竟是双跨啊,跨专业、跨学校毕竟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更多的努力的。想想自己也是大概从去年这个时候开始复习的,放暑假之前决定考哲学的,从一开始的彷徨、犹豫到后来的坚定目标一门心思的复习,一路走来感慨万千,总结两句话送给今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句话是“选择了就不要后悔”,选什么专业、什么方向、什么学校,这三个考研的核心问题在考研复习之前可以犹豫、来回变,思前想后要慎重确定这三个问题,但是一旦确定了特别是已经开始复习了,就要东想西想的了,不要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最后怎么做还是要自己决定,慎重决定之后就不要再改变了。另一句话是“再苦再累都要坚持到底”,有人说考研很苦很累,也有人说考研很轻松,我觉得还好吧,虽然是双跨,哲学以前也没有系统学过,但是一路走来回头看看,也就是开始的时候学得有些吃力,万事开头难,复习一个多月后慢慢上路了就不觉得难了,反而有趣;另一点的苦,也就是“心累”,特别是到了考研前一个多月,不考研的同学都忙着实习啊、找工作啊,自己却在自习教室里面孤灯夜读,一种落寞的苦,这时候就要好好调整心态,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再苦再累也就几个月而已,复习时多听点音乐、多买点好吃的犒赏自己,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这个很重要,心态好了,再苦再累也就无所谓了。

上面是自己的一点考研感悟,下面再写写自己的复习方法吧。哲学考研的重点在英语和专业课,英语分虽然不高,但是也要作为大头来复习,防止不过线,我的英语还行,四六级都过了,考研的英语和四六级的感觉不太一样,出题思路、风格不太一样,我复习英语的时候主要是看真题,十多年的真题做了不下5遍,重点的阅读及范文基本上都背得很熟,新东方的词汇和阅读很不错的,建议大家多做做。政治的,相对简单一些,我考的专业课里面有马哲,这块复习就简单了,任汝芬的序列及买一些考前的时政、模拟题复习复习就可以了。

下面重点说说专业课的。我考的是中西哲学史及哲学原理,复试的是现代西方哲学。

初试里面最难的我觉得是西哲,对我这种以前没有系统学过哲学的门外汉还说,头一次拿着砖头那样厚的西哲,一个字就是“晕”,我用是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史》,那本教材讲得很好,就是太厚了,不静下心仔细理解的话,感觉就俩字“烦躁”,这就是我开始看的时候的感觉。后来,问了以前考上的前辈,推荐了《西方哲学十五讲》,也是张志伟教授的书,很适合入门看,里面的内容都是类似串讲的,基本上看完一遍后对整个西哲的脉络有很清晰的认识,然后再复习那本教材就比较容易了。从8月份开始到1月份,那本《西方哲学史》大概翻了3遍吧,每天规定自己看多少页,划划重点,然后找了本笔记,对照教材着看,然后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再补充进去,一般是下午看教材,晚上和早上各重点背2个小时的笔记。有些内容背的时候很难理解,可能自己悟性不大吧,比如康德的那部分,还有黑格尔的那部分,感觉很难,但那东西又是重点,没法跳过去。于是又找了本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和邓晓芒的西哲史,没事的时候翻翻,感觉对理解也很有帮助,不过在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时候还是费了不少劲。

最后,西哲还是要多看看题,特别是自己报考学校的真题,非常非常重要,以前考过的不代表不考,比如去年考康德的二律背反,今年说不定就考哥白尼革命了,以前考过的真题涉及到哪部分,与之相关的也要好好看看,虽然考原题的可能性小,但是考与之相关的可能性很大,毕竟重点就是那么几大块啊。对其他学校的真题,我也一并找了不少,虽然不是本校的,但是也很有用,除了考的偏的,其他学校考到的内容,一般说明也是重点,比如我们学校前几年没有考过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柏拉图的理念论,但是像人大啊、南开啊都经常考,感觉这种考到的可能性大,所以我也重点看了,结果今年就考到了,因此看其他学校的真题也是很有用的,我在附件上传了不少真题给大家参考,都是去年网上找的,因为时间紧也没整理比较乱,不过网上有专门整理的真题解析,好像叫西哲考研2000题吧,大家可以找来看看,我去年就看的那本,也是上一年的师兄推荐的,很多考的内容都在里面。

关于中哲的复习,感觉比西哲要简单一些了,毕竟是老祖宗的东西,我用的是北大的那本中国哲学史,这个教材难度不大,孔孟老子这些老哲们的思想论说的都比较详细,还有不少原文可以帮助理解记忆,总体上中哲复习不难,就知识点也很清晰,用心理解那些思想,多背背写写,就OK 了。中哲的难点和重点,当时复习的时候觉得在先秦和宋明那个地方,哲学家多,思想也很多,理解起来容易乱。记得当时复习的时候,还看了一本《中国哲学智慧》的书,还有陈明的《宋明理学》,对理解记忆都很有帮助。复习中哲还有一点就是和西哲一样的,就是要看真题,看看学校考的重点在哪些人物、哪些流派,做到心里有数。

对于马哲,也就是哲学原理,自认为是三门里面最简单的,毕竟从小学咱们就接触这些,只不过考试的时候题型变了,都变成了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马哲上没有花费多少时间,李秀林的那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从头到尾翻了两遍,第一遍找了本笔记对照看的,第二遍就是考前翻了一番,中间基本上都是看笔记。马哲其实就是记住一些原理,唯物论啊、认识论啊,知识点就那么些,都似曾相识,马哲的大题其实不太难,难就难在容易考一些小知识点的名词解释,所以把书翻两遍还是很有必要的。我感觉,马哲的复习要根据自己学校历年出题的实际情况来,我看了很多学校的真题,大部分学校考的都不太难,基本都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但也有个别学校结合原著考的、分析材料之类的,这个我没有考过,不过建议大家如果有考这类题的话,把马哲史看看还是有好处的。

最后,把我用的教材和一些复习资料列出来,给大家参考吧。有一些电脑里的电子版资料,我都压缩了一下上传到附件里面,大家可以下载看看。

西方哲学史:

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史》,人大出的(教材很厚,但是没办法,谁让是指定教材呢?西哲主要以这个为主。开头看着难,但是上路子了就觉得不难了,大家可以去找份对应的笔记看看,我就是在网上买的,好像有两本,一个是讲义一个是笔记,对照着笔记复习效率比较高)

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强烈推荐这本书,对复习西哲绝对有用,虽然不是指定的教材,但对你的复习起到一个前后贯通串联的作用,深入浅出,特别适合刚复习西哲的)

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北大出的(比较简练,特别是里面的小标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没有像看张志伟的西哲那样花太多时间,只是当做课外书看,加深对西哲的理解)

邓晓芒的《西方哲学史》,那个地方出的忘记了,那本书也很不错,也当做课外书看的。

《西哲考研突破题集》(网上的资料,也是我复习西哲的主要参考资料,里面有很多很多学校的真题,哪个学校题目难、哪个学校题目容易一目了然,还有哪些题目经常考到也标注的很清楚,基本上我这次考的知识点都在里面,对我这次顺利过关起了很大作用)

中国哲学史:

北大教学研究室的《中国哲学史》(指定教材,不太难,多看多背,里面的原文也要看,容易考到)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人大出版社(辅助看的,当做课外书翻了两遍)

陈来《宋明理学》(讲得很透彻,对复习这块内容很有帮助)

《中哲考研突破题集》(网上的资料,掌握考研重点用的,和西哲那个一样,真题多,解析不错,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像西哲题集中的那种哲学知识点网络框架图,马哲的也有,就是中哲的没有。不过这个资料每段时期前还有这段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的串讲,这个也挺有用的。最后一个多月,除了看笔记就是看这个了)

哲学原理:

李秀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人大出的(这个是我的教材,教材上就看了这一本,重点是看了买的笔记,那个笔记确实很好,与教材是一致的)

《马哲考研突破题集》(网上的资料,看中了里面的真题,还有一些解析,因为觉得马哲不太难,所以没有仔细看,翻了两三遍,把一些常考的题目划划背背了)

任汝芬的序列系列资料(虽然是公共课的,但是马哲部分还是相通的,对复习马哲也很有好处,推荐大家复习马哲的时候也看看)

写了一个晚上了,眼睛都花了,就写那么多吧,以后如果还有啥感悟的,再来补充吧!考研的时候总是来这个版块,潜水多,找资料多,冒泡少,估计上研后来得就少了,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写了这篇东东,算是纪念我的考研岁月,希望对后来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吧!

以前用过的一些考研资料,纸质的资料基本上都送给学弟了,电脑里面还留存的电子版将陆续上传上来,大家可以随意下载,希望对大家有用!祝大家考研好运!

4.哲学考研考什么 篇四

哲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哲学学士学位。哲学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以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又对具体学科进行理论指导。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各级政策研究部门、管理部门、宣传部门,为各类社会工作机构,为大、中、小学培养具有较高哲学素养、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

哲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线索的系统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训练。

5.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真题 篇五

考试科目:科学技术哲学

招生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一、简答题(选4题,每题12分,共48分)

1、列出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和自然哲学的主要著作(至少4种)

2、近代欧洲哲学中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3、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简述实证主义的主要特征。

4、简述什么是特设性假说?

5、亨普尔认为科学说明(或解释)主要有哪两种模式?

6、简述卡尔波普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二、论述题(选2题,每题26分,共52分)

1、试论实验及其在科学中的作用

2、试对以库恩为代表的科学哲学中的所谓历史学派作一评述。

3、“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科技对人类及环境的负面作用完全是人类自身的责任。”试作评论,并谈谈你的看法。

考试科目:科学史

招生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简答题(40分,每题4分)

1、在科学史学科的百年历史上,出现了哪三种重要的编史方法?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

2、写出三位希腊化时期科学家的名字及主要成就。

3、中国传统科技中的四大学科、三大技术和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4、赫尔蒙特为了证明“万物源于水”这个古老的命题,做了一个什么有名的实验?

5、哈维在他的《心血运动论》中提出了什么学说?

6、瓦特对蒸汽机的关键改进是什么?

7、写出三位对氧气的发现有贡献的化学家的名字。

8、写出三位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有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名字。

9、写出三位对量子力学的建立有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名字。

10、原子弹爆炸和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分别是哪一年?

论述题(60分,每题15分)

1、在五千年人类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一段时期里某些地域或者民族对当时的科学发展做出

了较大的贡献,我们称这些地域或民族是当时的科学重心。试描述五千年中科学重心的变迁情况。

2、试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在近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3、由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经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的卓越工作,最后由牛顿集大成而得

以确立。试分述他们的贡献。

6.吉大哲学考研经验 篇六

为了排除测量难题所带来的困惑,物理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求着合理的方案。根据埃里则的研究表明,截止2005年有影响的量子力学诠释至少有13种之多[1],但却没有一种诠释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能够成为量子力学测量难题的终极答案,因而对量子力学各种诠释进行梳理,挖掘出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经验和理性的发展脉络,便显得十分重要。经验与理性始终是科学发展中的一对孪生概念,二者在科学哲学中也经历了长期的角逐。作为《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的拙文《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哲学审视》的进一步阐释,本文认为测量难题的发展实质上也是经验与理性反复检验的过程。

一经验在量子力学中地位的衰弱

经验在科学哲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正统科学哲学学派逻辑经验主义那里,经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判断认知有无意义的唯一手段;批判理性主义同样重视经验的作用,只有可以被经验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经验在科学哲学中曾占有绝对支配的地位。

测量是经验映射到自然科学中的具体表现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测量是一个经典的且意义深远的概念,同时又是科学家检验真理最常用的科学行为方式。可以说,测量对物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典物理学家通过测量准确地得出物理过程的实验数据和经验依据,并和物理学理论的预言完美吻合,在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中大步地向前迈进,在经典物理学的范畴内,测量一直扮演着一种直观、清晰、准确无误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连接着作为主体的观察者和相对于主体的研究对象即客体,使客观世界清晰地呈现于人类的眼前,形成了一种物理学大厦已被完美建构起来的假象,并造就了主客二分、因果决定等哲学观念。在经典物理学语境下,无论是语义学中无歧义的测量概念,还是语用意义下的测量行为,都是自然科学以及哲学中追求真理不可或缺且不可动摇的理论和实践工具。

然而,量子力学的出现打破了经验和测量在科学哲学和物理学中占有绝对支配地位的格局。量子力学诞生之初,依然继承了经验在科学中的神圣地位。但是,很快科学家意识到测量难题并非是测量工具和手段的落后所造成的偶然问题,而是物理学研究的领域由以前的宏观尺度深入到量子层面的微观尺度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对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经验的支配性地位提出了严重挑战。

首先,微观系统自身的不可经验性造成了量子力学本体论上经验的缺失。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微观客体,其自身的微观属性决定了量子力学的学科特性,即不可直接经验的特性。经典物理学是以大量的可经验的实验或者物理事实作为理论基础的,失去了可经验的事实和实验,经典物理学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将土崩瓦解,这源自经典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的、可经验的客观实体,从而造就了经典物理学家所持有的不证自明的经验至上原则。然而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微观的、不可经验的客体,这对量子论初期持有经验至上原则的物理学家来说是不可理解的,以至于多位量子论的创立者(普朗克、爱因斯坦等)都曾经质疑过缺少经验支持的量子理论的科学性。

然而,在极度缺少经验支持的情况下,量子力学却势如破竹,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完整的、成熟的且极具影响力的学科。面对完全无法经验到的微观世界,物理学家运用大量数学工具,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量子理论,包括多种不同的却很优美的形式体系,是量子力学成功的标志。微观世界的规律可以由量子理论很好地说明,却不能被直接经验,这直接导致了经验在量子力学中地位的衰弱,不再像在经典物理学中那样占有绝对支配的地位。

无论如何,量子力学的成功已经明显地撼动了经验在科学中的地位,微观客体的不可经验性直接导致了经验在量子力学本体论上地位的衰弱。

其次,测量难题的出现在认识论层面宣告了经验地位的衰弱。测量难题伴随着量子力学的诞生而出现,一直以来都是物理学家为之头疼的关键问题。而测量难题的出现正是由于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无法被直接经验所造成的。经典物理学家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检验理论都是通过实验的手段,运用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的符合程度来判断理论的正确与否,这种真理符合论在经典物理学中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在量子力学中却完全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成为测量难题出现的罪魁祸首。

同时,量子力学数学形式体系先于理论诠释的认识过程对经验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严重的考验。量子力学的诞生路径不同于经典物理学的发展路径,是数学形式体系先于理论诠释的,这种反常行为影射了经验在科学中支配地位衰落的命运,同时为测量难题的出现埋下了伏笔。1925年海森堡、玻恩、约当在粒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矩阵力学,1926年德·布洛意和薛定谔在波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波动力学,两条不同路径的发展不约而同地运用了大量的数学语言和公式体系,1930年狄拉克用一个简洁且优美的数学形式体系融合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量子力学的诞生完全是始于数学形式体系的建立。除了这些精通数学的物理学家对量子力学的建构之外,还有多位具有深邃物理眼光的数学家对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完善,1932年冯·诺依曼通过《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2]一书,用希尔伯特空间对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经典物理学在宏观层面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对完备的地步,经验的观察和物理数据的测量给物理学家提供大量研究与思考的经验材料,即使是需要复杂的测量仪器与操作过程,也是在宏观的可操作、可控制的领域进行,不会影响到被测量系统的动力演化过程,因此,经验观察和测量被赋予了崇高的物理地位和哲学意义;然而,经典物理学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对微观系统却无能为力,微观系统的不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特性给物理学家带来了极大的难题,测量为物理学家所带来的仅仅是用来检验数学形式体系演绎出来的结果,这种功能上和地位上的转变必然会导致经验观察和微观系统的种种不协调,于是经验观察的可靠性受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并引发了大量的物理学和哲学的争论。

最后,基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量子力学方法论的演变,彻底宣告了经验支配地位的衰落。微观系统的特殊属性促使科学家和哲学家改变进行微观领域研究的方法论,从还原论发展到整体论。经典的还原论伴随着经典物理学走过了漫长的统治过程,整体论伴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突出,逐渐成为量子力学方法论的主流。

还原论和整体论之争并不代表经验和理性之争,二者之间并不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是,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关系着经验支配地位的走向。还原论主张把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在可经验的层面把特定的部分拿出来进行分析、理解,最后再将所经验各个部分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实体或者理论,可见,经验在还原论那里是占有着绝对的支配地位。整体论则不然,将微观系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同时考虑所有具有影响的层面,在此过程中,经验、理性、逻辑、非理性等各种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经验从此失去其特有的支配地位。这种方法论的演变体现了整体性的优势,彻底宣告经验单一的、绝对的支配地位的丧失。

量子力学自身研究对象的微观特性构成了经验衰弱的基础,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否定了经验的绝对性地位,方法论的演变宣告了经验支配地位的彻底丧失。从而,经验的绝对支配地位在量子力学中荡然无存,这为理性在量子力学中的恢复打下了基础,同时为经验和理性更好地在量子力学中融合、发挥强大的整体作用迈出了第一步。

二理性在量子力学诠释中的凸显

在经验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量子领域,理性便自然而然地成为科学家诉求的最佳对象。理性是波普尔在批判理性主义中大力宣扬的方法,是科学哲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必备的能力。理性的概念具有非常遥远的历史,从哲学诞生之时起,便有了代表理性的逻辑一词,因此有人将理性划分为逻辑意义上的理性、认识论意义上的理性以及实践层面的理性,[3]其中逻辑层面的理性也就意味着本体论层面的理性,实践层面的理性意味着方法论层面的理性。

量子力学的各种诠释理论的发展过程是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在不断追求对测量难题的求解过程,同时也是理性的作用和地位在量子力学中逐渐凸显的过程。面对测量难题对经验的诘难,物理学家在不断寻求对量子力学的合理解释,将对测量难题的理性求解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测量难题的出现和发展有其逻辑的必然性,科学研究的领域向微观层面深入,在经典的宏观理论术语和实验方法陷入困境的时候,科学家和哲学家面对问题并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寻求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从爱因斯坦-玻尔的争论,到玻尔的量子理论被普遍接受,再到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解释的没落,出现了多种各具特色、相互争鸣的量子力学诠释理论,体现了量子力学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同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体现了科学研究的视域以及实验方法的发展与成熟。量子力学解释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各种解释理论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也有各自不同的视域和方法,但是各个不同的解释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主旨:对量子力学形式体系进行理论诠释——即对测量难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以弥补人们对微观系统所缺失的经验信息和完善人们对微观系统在可接受层面的理解。对科学问题进行理性求解,表现在多个方面,“随着当代自然科学越来越远离经验的发展,科学理论的构造、解释和评价问题便在科学哲学研究中愈来愈具有了突出的地位。”[4]

第一,量子力学诠释中大量逻辑的运用体现了理性在本体论层面的凸显。

逻辑一词本身是认识论的感念,指人类认识世界所运用的一种规律和方法。但是作为理性的一个层面来讲,逻辑就具有本体性的地位,它是理性得以实现的根本基础。波普尔强调理性的作用,把理性作为科学认知的根本的属性,体现了理性在科学哲学中本体论上的凸显。

量子力学的诠释源于人类无法对形式体系进行直接经验,需要给出一种能够合理解释微观世界行为的说明,因此,量子力学的诠释就是通过逻辑来建构一种可以被经验到的模型,将微观客体宏观化、将理论知识经验化,从而作为理性本体论层面的逻辑的纽带作用就十分重要。

量子力学各种诠释的演化过程是一部逻辑建构的历史,凸显了理性在量子力学诠释中的本体性地位。纵观量子力学几种有影响的解释,哥本哈根解释、隐变量解释、模态解释和多世界解释等,都努力尝试寻求一种本体论上的理性对量子力学的建构。虽然哥本哈根解释现在看来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并且带来了波包塌缩这一关键性难题,但是在量子论初期的语境下,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却具有非常明显的进步性与革命性,其超越经典的互补性原理、不确定性关系以及无法经验的波粒二象性都是建立在大量的逻辑建构的基础上的;隐变量理论本身就是量子力学的一种逻辑体系,通过逻辑建构出量子力学现象的深层原因,具有很强的本体论意义,因而玻姆在他晚年的时候将隐变量解释发展为更加直观的本体论解释;模态解释的创始人范·弗拉森充分发挥逻辑的优势,将模态逻辑词放在了量子力学诠释的本体论地位,赋予了“概率”一词新的含义,从而将“模态”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物理实在”;[5]多世界解释的鼻祖埃弗雷特认为波函数所描述的是一个孤立系统,他创造性地将整个宇宙表示为一个大的孤立系统,从而波函数就成为描述整个宇宙的唯一有效函数,将微观、宏观和宇观放在了一个统一的本体论层面,展现了理性强大的创造力。

第二,理性在量子力学诠释认识论上的凸显。

理性在认识论上有“本质”和“规律”的意义,即能够准确透过现象把握内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波普尔在批判理性主义中所强调的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认识论层面,包括认知标准的意义和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等。

量子力学诠释在演化的过程中深刻突出了理性的作用,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充分发挥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物理学家对测量难题的求解就是理性认识量子力学的最佳说明。对量子力学的理性认识即把握微观世界的客观规律,由于人们对微观世界的经验严重不足,从而加大了在经验的基础上对量子力学进行理性认识的难度,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量子力学诠释的发展进程,反而造就了量子力学诠释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拓展了量子力学的认识论域面。可以说,经验的缺失对量子力学诠释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从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开始,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们就在乐此不疲地寻求着对测量难题的理性求解。虽然正统解释并没有完全脱离经典的框架,在面对经验的不足性时表现出了妥协和退让,但是其将经典特性和量子属性在一定意义上进行了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了提升了理性的作用和地位,在量子力学的语境下,提出了经验和理性并重的融合方案,为寻求对量子力学的理性认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玻姆为量子力学的理性认识设计了一种内在的运行方案,认为波函数的表现形式即量子势,正是量子势对微观粒子的引导和约束使得其表现出量子特性,因为在量子世界里“一种非常小的能量形式能够约束和引导着非常大的能量”,[6]正是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为理性认识微观世界的机制提供了可能;范·弗拉森借鉴模态逻辑的认识方法,将模态概念移植到量子力学诠释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量子力学认识方法,将理性在量子力学认识论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埃弗雷特将宇宙作为一个大的孤立系统,用一个波函数来描述,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理性审视由微观、宏观和宇观世界所构成的孤立系统,创造出了他的相对态解释,并经由德·维特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多世界解释,认为测量使世界分裂成为多个相同的世界,观察者可以经验到自己所在的那个世界,是按照因果律决定性地发展的,这样多世界解释便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同时注重了物理世界的可经验性,使量子力学的诠释具有更强的可理解性。

第三,理性在量子力学诠释方法论上的凸显。

理性的凸显不仅仅体现在量子力学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同时其在量子领域的优越性也体现在可实践和操作的方法论上,量子力学作为一门物理学科,始终是建立在实验和测量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在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将理性引入量子力学方法论是非常必要的。

量子力学的演化同样蕴涵了理性在方法论上渗透和应用。量子力学的诞生和数学息息相关,没有数学就没有量子力学,因而数学作为一种逻辑和理性的方法是处理量子力学问题的主要方法。量子力学中所使用的数学工具远比经典物理学中的数学复杂得多,且极度缺乏经验的支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理性的在量子力学中的凸显。

量子力学诠释中方法论由还原论向整体论的嬗变也凸显出理性的作用和价值。如前文所述,作为量子力学新的方法论,整体论并没有将经验排除在外,而是将经验、理性和非理性等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同时,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在寻求整体论作为新方法论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理性的作用,凸显了理性的价值。最初的哥本哈根解释依照传统的主客二分法,将量子测量过程划分为主体和客体两种对立的系统,从而导致了宏观和微观的不可通约性,出现了测量难题。之后的隐变量解释、模态解释和多世界解释等都试图通过理性的分析与建构来解决测量难题,排除测量过程中的波包塌缩,消解主体和客体之间僵化的界限,找出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普遍规律。玻姆利用隐变量的概念将量子力学的种种微观特性描述成深层本体原因的结果;范·弗拉森运用模态工具将量子几率描述成为可以理解的模态行为;埃弗雷特将微观、宏观和宇观结合成为一个大的整体,用态函数来描述这个大的系统,恢复了量子力学中的决定论、消解了主客体之分,彻底排除了测量难题的困扰。这些杰出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运用理性的思维,寻求对量子力学的理性诠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充分展示了理性的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量子力学诠释的发展过程中,理性的作用和价值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凸显,形成了量子力学诠释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同时,理性地位的凸显也为经验和理性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完美融合迈出了关键的第二步。

三经验和理性在多世界解释平台上的融合

量子力学经历了经验的衰弱和理性的凸显的演化过程。需要强调的是,经验的支配地位的衰落并不代表对经验的抛弃,“只有对旧理论和方法论进行辩证地分析,合理地扬弃,才能使科学和科学哲学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7]逻辑经验主义学派已经没落,其所奉行的经验至上论已经被否定,但是并没有否定经验在科学中的作用,作为科学发展中曾经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经验在科学哲学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后现代科学哲学中所强调的科学建构论以及我们所主张的语境论不约而同地推行了整体论的思想和方法,而经验在整体论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整体论要求各种思维方法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使科学哲学和量子力学更加完备,能够经受起更多的考验。

从科学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门学科的正规化发展都不能离开对新方法的宣扬以及对旧方法的扬弃,如果仅仅强调新方法的应用而完全抛弃旧方法,这样的做法必定会导致新的危机和灾难,经验和理性的关系即是这样一对矛盾的关系,理性的凸显并不能完全否定经验的作用,只有把经验和理性完美地融合起来,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充分发挥经验和理性的作用和特性,才能使量子力学诠释更好地进行,更好地促进量子力学以及整个物理学健康合理地发展。

多世界解释为经验和理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话平台,成为有机融合经验和理性的典范。为了对测量难题进行很好的解决,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包括前文提到的各种诠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早在1957年埃弗雷特在其博士论文《宇宙波函数理论》[8]中就从宇宙学的视角入手对量子力学形式体系进行了“无塌缩解释”,在当时却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冷遇,后来国外多位物理学家以及科学哲学家都对其进行了讨论与发展,经过反复曲折的发展,以埃弗雷特的相对态解释为原型的多世界解释目前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合理性,且在经验和理性对话的平台上为量子力学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经验和理性提供融合平台的多世界解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对于其他解释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多世界解释自身曲折的发展历史显示了其理论的自洽性和完备性,并奠定了经验和理性融合的基础。多世界解释沉寂酝酿的时间很久,形成厚积薄发之势,在其他解释都陷于困境时,多世界解释又重新被提及,且形成燎原之势,更体现了其理论的自洽性和完备性。埃弗雷特从一开始就称自己的理论为形式体系,并非是解释,因其是经过复杂且严密的数学逻辑推演得出,[8]3-10而闻名于世的却是以解释为名的多世界解释,所谓解释即对抽象的形式体系作经验上的可理解的诠释,这两种名称的最后合二为一,恰从深层意义上展现了多世界解释的本质——理性和经验的巧妙融合,也许这并非是埃弗雷特的本意,但是它最终却在很强的意义上取得了成功。

其二,相对于其他解释的单一侧重性,多世界解释合理地融合了经验和理性。哥本哈根解释、系综解释和隐变量解释等诠释逐渐成为过去式,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均已显露于量子系统。与此同时,模态解释和多世界解释成为完美解决波包塌缩的两大诠释,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在理性和经验的选择方面,模态解释过分地强调理性的层面,而多世界解释则是经验和理性并重,具有更好的完备性和发展前景。

模态解释和多世界解释是对量子测量难题进行很好地说明的两大诠释理论,都很好地避免了波包塌缩,使量子测量不再是难以理解和捉摸的行为,它们是很成功的两种诠释理论,同时又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为人们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来寻求对量子力学更加合理的解释。模态解释和多世界解释都突出了量子力学的决定论特征,消除了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难题,不同的是,模态解释将量子行为限定在可能性的模态层面,使量子力学完全陷于理性思辨的层面,缺乏经验的可理解性;多世界解释将可能性发展为存在性,将纯理性和经验性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量子力学的演化真正成为因果决定性的过程。

基于将经验和理性合理融合的优势,多世界解释逐渐受到重视并将成为量子力学哲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量子力学的发展经历了100年的历史,量子力学哲学随之也经历了将近100年的历史,这对于一个伟大而深刻的学科来讲仅仅是一个开端,随着理论的深入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量子力学及其哲学的发展将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趋势:多世界解释将成为主流量子力学解释。其表现如下:(1)随着实验仪器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量子理论和宇宙理论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已经将实验的矛头指向了平行宇宙和多重宇宙,并且英国科学家在2010年12月份称已经发现了多重平行宇宙的证据,[9]这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上肯定了多世界解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在多世界解释推出50周年之际,2007年由英国基础问题研究所和牛津大学哲学中心主办的“埃弗雷特50年——量子力学解释国际会议”顺利召开,与会的多位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对多世界解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使多世界理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3)我国的物理学哲学界也开始对多世界解释进行阐述和评介,关心多世界解释理论的物理学哲学家也相继多了起来,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关于多世界解释的研究将成为量子力学哲学的一大趋势。

四结束语

物理学哲学中的经验和理性经历了从竞争到融合的过程,从经典物理学中经验的支配地位到量子力学中经验地位的衰弱再到理性的凸显,是量子力学发展的必然,是量子力学哲学发展的必然,也是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必然。后现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以一种整体论的视角和方法来处理科学和哲学中的问题,不仅将经验和理性作为融合的元素,而且要将直觉、灵感等各种非理性的要素融合起来,在一个更高的语境层面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以语境论作为量子力学哲学的基点将成为一条有前途的进路。

参考文献

[1]Elitzur A,Dolev S,Kolenda N.Quo Vadis Quantum Mechan-ics[M].New York:Springer,2005:73-82.

[2]Neumanm J von.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32:213.

[3]蒙爱军,吴媛姣.理性的多重意义及适度理性[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3):40-46.

[4]郭贵春.后现代科学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3.

[5]贺天平,郭贵春.量子力学模态解释及其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54.

[6]Bohm D,Hiley B J.The Undivided Universe:An Ontological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Theory[M].London:Routledge,1993:35.

[7]贺天平,卫江.物理学革命的科学哲学方法论张力[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4):25-30.

[8]Everett H.The Theory of the Universal Wave Function[D].Ph.D.Thesis,Princeton University,1957.

上一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下一篇:学具比赛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