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工作案例

2024-08-15

班工作案例(精选8篇)

1.班工作案例 篇一

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提高

——淮口四随班就读工作的思考

一、随班就读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倡导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求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要求面向每一位学生。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长之路。在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所面向的对象中,不可忽视的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发育期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各种有害因素造成了其生理、心理、精神发育的不全或智力迟缓,行动能力、视听能力或智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周边学生的交流、融合以及其独立学习能力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如何应对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保证其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随班就读”不失为一种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方式。它与特殊教育学校的集中教育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能充分利用现有遍布全县的学校教育资源,残障儿童能就近入学,对特殊儿童家庭经济要求也不高,并在生活上能得到更多的保障,能有效保证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二是在普通教育的大环境中,能更好的保障残疾儿童的情感、心理、社会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尽快的使他们与社会相融合,充分体现创建和谐教育这一理念。

二、在探索中实践发展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作为全县推行随班就读工作的试点校,在如何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体系,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实质性相融合,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技术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建立特殊教育资源室,在支持系统的建立与运作中发挥中心和推动作用。

1、资源室教师的选拔: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基础就在于资源室教师的选拔,它直接影响到以后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及工作的质量。资源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对随读生深深的爱。我们首先开了全校教师的动员会,在会上宣传了资源室教师工作的内容职责,明确了权利与义务,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任务及奖惩细则,要求全体教师自愿报名应聘。动员会后全体教师踊跃报名,特别是骨干教师更是找校长主动请缨,收到了预期效果。学校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经过综合考核,确定了三名骨干教师为资源室教师,分别分布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

2、资源室教师的职责:

1、负责实施、协调残疾学生的入学与初步鉴定。每学期开学前是我校资源室教师最紧张繁忙的时刻,为了保障我辖区所有残疾少年儿童的入学,他们有时要经过反复的家访与动员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还要对低年级的学困生认真慎重的作初步鉴定,提出安置意见。

2、开学初指导普教教师编拟个别教育计划,并参与效果评估。

3、实施过程中对残疾生提供直接教育、行为矫正、缺陷补偿。

4、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与措施。

5、与学校行政一起制定、检查与协调本校特殊教育有关规定的实施。

3、资源室建设:在教育科、教研室、特教中心的指导协调下,学校建立了特殊教育资源室,其实施除了按教室的一般配备外,还配备了残疾儿童常用的测评工具、教具、教学辅助用具、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学生读物以及随班就读管理资料。对资源室作了精心布置,整个资源室布局合理、温馨、别致、极富内涵。另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微机室、图书室、幼教室也肩负部分功能。

4、资源室服务功能:资源室的服务功能涉及到很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具体职能在教研室和特教中心的资料中表述得很清楚,这里不在复述,只是在现阶段实施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一点,资源室教师对特殊儿童的辅导应以心理及缺陷补偿为主,具体的学习辅导应以指导普教教师实施为主,经普教教师反复辅导无效后方可直接介入。因为我们所有的普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特教编制,资源室教师都肩负着普教的双重任务,这一点不明确,会让我们的资源室教师不堪重负,形成普教不想管,特教无精力管的情况发生,影响到随班就读的正常开展。

5、资源室的工作特点:普通教育讲究教育的一致性、系统性、主导性,而随班就读却有着独特的动态性、反复性、支持性。服务的对象由于年龄、残疾程度、身心发展、家庭环境等的差异,导致教育的起点、发展的目标、发展水平都各不相同,不能够像普教一样以年级为标准考核评价。只能动态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跳跃性很大,只能根据日常表现针对性进行。我校在实施过程中尝试进行了“走读制”,打破了年级间的界限,当学生的知识缺陷非常严重,影响到后续学习时,如果低年级正在进行相关内容教学,则将其安排进入低年级学习一段时间。这样做能有效保证随读生真正学到知识。

〈二〉、加强行政管理,为随班就读工作提供强力保障。

根据金堂府发[2005]117号文件精神,在县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校迅速成立了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唐永东同志为组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教导副主任陈习新同志专职分管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业务开展,经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随班就读保障机制,确立了“保人力、保物力、保财力”的三原则。学校在期初就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日常运作,确保了随班就读工作师资一流、硬件创优、考核到位。由此自上而下形成了以县教育局为领导核心,以县教育科、教研室、特殊教育学校为技术指导中心,以中心校为实施基地辐射各村小学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行政支持体系。

县教育科、教研室、特殊教育学校组成了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多次到我校进行教育科研、教育评估、复查验收等工作,并多次组织资源室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在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和学校随班就读领导小组的指导、推动下,我校全体教师在特殊教育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上提高甚多,都能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认真配合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开展的各项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探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我校有特殊需求儿童的入学安置、学籍管理、课改、个别化教育计划开展已全面实施。一只高素质的特殊教育队伍正在逐步壮大起来!

〈三〉、细化内部管理,保证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其动作机制涉及到三条主线:学校——班级教师——随读生、学校——特殊教育资源室——随读生、学校——随读生家庭——随读生。如何保证这三条主线严谨、有序、实效开展,避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职责混淆,相互推诿,确保特教与普教一起良性发展,需要对其各个环节科学统筹,相应角色的定位尤为重要。为此我校特制定了《淮口四小随班就读班级管理细则》、《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意见》、《淮口四小随班就读教师工作综合考评意见》、《淮口四小随班就读教师业务检查实施细则》等,并总结出了随读生在教学组织形式、学籍管理、学习成绩考核、评估等经验。当然,仅靠管理制度的约束还不够,重要的是全体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科学认识。通过各种业务培训全体教师已能全面接纳残疾儿童,不在有冷漠、放弃教育的现象发生,而对这类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建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学、友爱和谐的氛围,突现出了我校“启迪灵性、寻求和谐”的教育理念。

〈四〉、注重家校互动,为随读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模式下,随读生的家庭教育更加关键,学校多次举办家长培训会,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病理特点,增强家长的信心,杜绝家长产生放弃、自闭思想。指导家长根据随读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时机促进学生战胜困难,增强自信,不断上进,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除常规的家校活动外,资源室教师更是主动根据随读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及时与家长协调、勾通,无论是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或是一次心理行为的正确矫正,都让家长、老师、学生不断看到了希望。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出现家庭反对、阻挠的现象,有了这种和谐的家校关系,让我们工作信心倍增。

〈五〉、深入科研,大力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随班就读对于我校来说,是一件新鲜事物,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有着太多困惑与不解,工作中出现了许多矛盾与冲突。这项工作一开始就注定了只能在探索、实践、反思中才能有效推进。在普通教育的大环境下,特殊教育的课堂教学及学生评价问题,特殊教育的课程建设,特殊教育教师考评及专业化发展,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运作,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是新的课题。我校开展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已近两年,其间经历了由混沌到清晰,由迷惘到坚定这一艰辛探索研究过程,初步确立了“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分层推进,注重补偿;激励自主,倡导合作。”的教学原则。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实效。这里将我校对于智力残疾儿童课堂教学的研究情况向大家作交流。

1、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在现实的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多教师只是在时间划分上去理解“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分层推进,注重补偿”这一原则,在一节课中,按照固有的模式,进行普通教学,在新授课结束后的练习时间中,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辅导,把照顾差异理解成只有个别教学才能实现;也有的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照顾智残学生,更多的让他们回答问题,为了让他们回答问题正确,不厌其烦进行启发、指导、等待,无形之中占去了课堂上的不少时间,导致课堂教学目标无法及时全面实现,虽然关注了个体,但抛弃了全体,得不偿失。也有的教师只是片面去理解“激励自主,倡导合作”,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听任随读生自由发展,他们能学多少算多少,没有明确其发展的目标。以上种种作法都影响到了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使随读学生有进步,充分发展其潜能,而且要保证全班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力争最大限度的提高。

2、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策略。

①、教学目标体现差异性和挑战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随读学生和普通学生在身心发展、学习特点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也需要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学目标上有许多共同点,但因为残疾造成的个体差异,对他们的教学目标应遵循其身心发展特点,确定符合随读学生本身实际的发展目标。例如智力残疾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度可降低,记忆量可以适当减少,练习难度作适当调整。但是所制订的目标也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才能激发智残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使之形成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方式,避免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依赖性、被动性。一般来说智残学生在低段与普通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要求上差不多,到中高段时可适当降低,但应力图使之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应基本相同。另外还应不时关注其缺陷补偿矫正、社会适应能力等,并与智残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以激发随读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②、课堂教学过程中兼顾全体、互相促进,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归宿。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准确无误的分析,在课堂上实施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随班就读教学得以正确开展的基础。教师应在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重难点突破的关键环节上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果我们在新授课过程中置随读生不顾,仅到最后练习时来辅导,由于脱离了具体的学习情境,其效果显然会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教学需要,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是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而已。

实际上,在具体操作中并不困难,很多时候还能促进普通学生的学习。如要教学认识11—19这几个数时,先要将10根小棒捆在一起,形成“10”这个新的计数单位,随读学生由于反应较慢,手指动作不灵活,其他同学已经完成这个步骤时,小棒可能还散落在桌上。如果这时我们就开始推进教学加一根认识“11”,加两根认识“12”…….可能后半节课他们都在云里雾里。如果我们将他们分在不同的学习小组,在伙伴的帮助下,及时数好10根小棒并捆好,他就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去认识11,12……这些数了,而伙伴在帮助他的过程中也巩固了知识,并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提高其学习兴趣。(能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在研究圆的周长时,让伙伴和他们一起共同测量,允许他们用计算机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负责做好小组的记录。这样他们能顺利完成测量,不断感知圆周率的形成过程,而他们的计算结果也能为笔算的普通学生提供参照。如学习《苏珊的帽子》这一课,为随读生设计的问题是:课文有多少自然段?苏珊为什么要戴帽子?苏珊戴上帽子时会怎么想?为普通学生设计的问题是:课文可以分成几个意义段?老师为什么要让全班同学都带上帽子?由老师让同学们都戴上帽子你能想到什么?这些问题相互交融、相辅相承,有力的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普通学生与随读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参与,学会了倾听,还学会了尊重。这都是21世纪公民所必需的素质。

③、教学方法上注重补偿性和加强直观教学

普通教学的许多经验和方法对智残学生都是适用的,所以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促进全体学生质量的提高。但残疾学生自身的缺陷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课堂上必须针对他们的缺陷采取一些补偿性的方法。

A、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故事、广告、音乐、图画、诗歌等艺术形式引入教学,情景的角色让随读生参与。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让随读生将桂林山水的教学挂图张贴在黑板上,并配上音乐,激发起全体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高昂热情,因为是学习自己所引入的知识,强烈的求知欲会克服智残学生很多学习中的困难。

B、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性。课堂教学中的例题巧解、妙语连珠、体态情趣、模态拟声等是促使学生乐于学习的“兴奋剂”能有效的激励全体学生的学习欲望,避免随读生在面对重难点知识时的畏难情绪。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中对“居高临下”的理解,让一个学生站上讲台,俯视下方,这会使所有学生对这个词的具体意思都会有深刻的记忆。

C、注重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智残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差,在教学中,讲课的节奏不能太快,教师的语言应力求标准、清脆,吐字必须清楚、完整、准确无误,抑扬顿挫。如果教师发音不准,咬字不清,语速过快,会让随读生听起来很乱,理解更吃力。教师应随时注意语言的节奏,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变换语调类型,特别是在朗读时,应充分运用朗读技巧,力争让教师的朗读与随读生的思想产生共鸣。

D、注重提问的有效性,不断培养随读生的思维兴趣。随班就读班级的课堂提问必须与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关照到随读生与普通学生智力与知识水平的差异性需求,能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我的伯父是谁?(随读生回答)伯父的鼻子和我的鼻子有什么不同?(随读生与伙伴交流后回答)伯父的鼻子为什么会变得又扁又平(“碰壁”,随读生在课文中找到这个词)碰壁的含义?(普通生发表见解,随读生复述)这一系列问题“一石数鸟”、生动有效,让随读生和普通学生协同解决了问题。

E、科学运用教学媒体,增强直观教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无论对于智残生还是普通学生中的差生都非常有实效性,而且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媒体教学时做到“演”、“讲”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是直观教学的重点。如教学“角的认识”,先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学生辨析有没有角?指一指角的位置?然后多媒体出示几何图形,辨析有没有角?猜测可能有几个角?多媒体从不同的几何形体取出不同的角,让学生观察这些角的相同点?最后多媒体演示角的形成过程。在观察、理解、质疑、验证中突破了智障生的思维障碍,在头脑中形成了角的清晰概念。

④、课堂教学中注意反馈矫正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教学的反馈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普通学生可以从师生双方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而智力残疾儿童从教师那儿获得的反馈的信息相当弱,对信息也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理解。要求教师及时了解他们每一步的学习情况,及时矫正补救。仅仅通过提问、个别板演等形式了解教学的反馈信息,往往不能及时检查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若过度关注个体,又不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充分利用同学间的相互合作,扩大课堂反馈矫正面,及时给予补偿。如与伙伴一起朗读矫正、同桌相互批改作业、小组内轮流批改等。这样教师可以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检查和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和随读学生。做到面向全体,兼顾个体。

以上仅仅是从随班就读的整体情况结合新课程改革谈了些实施意见,在具体的实施当中,随着班级的不同,学科的不同,随读生年龄、地域的不同,还会有很多具体情况需要灵活处理,需要因地制宜认真研究。

六、成果与展望

自2006年3月我校实施随班就读工作以来,有力的提高了残疾学生的入学率,本辖区所有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均已入学,入学率达100%。进入到我校学习的残障学生都妥善得到了安置,现正处于不断的康复之中,曾长林同学、洪刚同学等已被纳入阳光育苗工程,曾杰同学、杨琴同学已逐步摆脱特教支持,基本上与普教相融合。形成了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可喜局面。而且残障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不断的影响到正常的儿童更加勤奋的学习,促进了普教的发展。随班就读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改变了家庭、教师对残疾孩子的偏见,同时在教改、科研上也搭建起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我校全体教师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深入实践,自身素质显著提高。并协助特教中心圆满的完成了2007淮口学区特殊儿童的筛查鉴定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回首过去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县教育科、教研室、特教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将继续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制度,在探索中不断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使之产生更强的社会效益。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建和谐教育不懈的努力!

金堂县淮口镇第四小学校

2.班工作案例 篇二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1.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 是指在教学中,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现有案例, 释解相关理论内容并培养学员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法学教育领域的案例教学法, 是指在法学教学中,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现有案例, 释解成文法内容并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从广义上讲, 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在传统法学教育中, 教师也常常讲到案例, 其模式是:教师系统讲授法理论、法规则后, 举出典型案例并加以分析,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法理论、法规则。因此, 传统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演示只能称为举例。这种举例不是学生讨论, 正如潘维大先生所述:“虽偶有发问可形成师生互动, 但教师通常背负教完课程的压力, 因而无法作深入的探讨。”在教学的方式上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 因而其目的也仅仅是解释法理论、法规则, 而不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以对具体事实的观察和分析为前提, 主张透彻地观察个别事物, 深入剖析它的一切方面, 注意研究教育事实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它所关注的不是教育的共性和一般性, 而是教育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用以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中提炼理论分析的基础。因此, 案例教学是一种演进分析, 得到的是一种分析规律。

2.案例教学的特征

(1) 案例的运用

案例教学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 它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所在。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者说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 在这个情境中, 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 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 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案例展示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的事件, 作为事件, 就不能是对事物的静态的描述, 而应展示事件演进的过程。事件中包含有问题或疑难在内。换言之, 只有那些含有问题、矛盾、对立、冲突在内的事件, 才有可能构成为案例, 简单的“白开水式”没有问题在内的事件, 不能称之为案例。同时, 通过这个事件, 可以反映一定问题,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类似的情况, 可以给案例阅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此外, 事件必须是真实发生的。案例读起来生动有趣, 像一个故事一样, 但这样的故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 杜撰出来的故事即使再有趣, 也不能称之为案例。

(2) 教学互动

与传统填鸭式教学不同的是案例教学法重视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教师来讲, 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 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并且, 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要教学内容的案例的话, 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出这些案例, 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 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 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 并从中得出对自己日后的办案工作有用的结论来。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 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 没有旁观者, 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增进对问题的洞察力。

(3) 时代感强

为了更好的将法律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选案例过程中, 必须要挑选与当代社会紧密结合的案例, 这些案例必须能够反映出现实生活, 这样才能通过案例的分析, 引发的思索, 思考一些现实问题, 解决当前人们的困惑。一部成文法是相当稳定的, 修改程序甚为严谨, 所以它不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及时变化, 要想让大家的学习、思想跟上时代步伐, 只有不断更改教学中的案例, 让人们了解成文法怎样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如果还使用几年前的案例而无视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生活, 那人们思考的、领悟的也只是几年前的社会, 那这样的教学也是失败的教学。因此, 案例教学是紧跟时代步伐的教学法, 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二、党校主体班学员的特点

1.年轻化

干部年轻化的趋势直接反映到了党校学员方面。以地市级党校为例, 年轻的正科级、副县级领导干部占了很大比例, 使得班级氛围活跃, 充满朝气。他们有接受新鲜事物的渴望, 对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方式有一定程度上的厌倦, 希望党校教育能进行改革, 尤其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2.专业化

近几年干部队伍专业化也非常明显, 很多领导干部甚至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但是, 越是在某个领域专业, 势必会在其他领域陌生。有些领导干部讲起自己领域的工作、理论, 水平很高, 但一涉及其他领域却显得很无知。

3.注重学习但知识结构尚待完善

现在领导干部注重学习的倾向很明显, 他们平时也非常注意及时学习。但是, 他们因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学习时间分散, 导致他们学习是支离破碎的, 不成体系的, 在知识结构上也偏重于某个领域而非全面的、最新的知识。

4.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党校学员, 人生阅历丰富, 实际知识广博, 视野十分开阔。作为实践工作者,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某一业务领域的行家。不过, 尽管学员中包含少量的理论工作者, 但就大多数人而言, 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了解得并不系统, 也不深入, 一些人甚至有较大欠缺, 亟须加以弥补。基本理论, 对于领导干部具有更根本、更长远的作用。不少学员, 平时忙忙碌碌, 缺乏自觉读书和进行理论思考的习惯, 也需要加以改变。党校的教育, 主要就是面向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基本理论的教育。

三、案例教学在党校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运用于商学、医学和法学中, 但要想运用于党校的教学, 是近几年刚刚兴起, 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其中的规律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1.设计好案例教学步骤和计划 (1) 课前很长时间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

(1) 课前很长时间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

这个所谓合适, 一要适合党校学员的特点, 选其在工作中关心的问题, 例如信访案例、群体性事件案例、突发性事件案例、政府应急管理案例。都是他们不管在哪个工作领域随时都会发生的事情。二要适合时代发展需求。时代在发生变化, 他们工作中会直接反映出来。比如同样是群体性事件,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 信息传播速度快、事件影响范围大, 传统媒体也不再垄断信息传播途径, 处理起来必然和以前方式和重点不同。如何在案例中反映出时代特点也非常关键。选对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前提。

(2) 课前发给学员相关资料

所选案例具体情况不是每个学员都详细了解的, 案例介绍、相关理论、同类案例列举, 课前了解, 有助于学员正确分析案例。

(3) 做好学员参与前理论讲授

这个时间要尽量短, 在短时间内将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给大家交代清楚, 并提出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4) 学员参与环节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

该环节不仅要求能调动起学员的积极性, 还要求教师能有全场的掌控能力, 当学员充分调动起积极性讨论发言时, 很可能偏离主题。这时需要老师将话题拉回主题。

(5) 总结提升理论

学员发言分析案例大都从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入手, 很少从专业理论角度出发

2.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师的位置

要想采用案例教学, 我们老师必须首先摆平位置。案例教学不同于讲授法, 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 这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教师不再主导课堂, 仅起一个方向性作用和理论提示的作用, 真正的主角应是学员。也许通过案例的学习, 学员不一定把所学到的东西一一罗列或用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 但他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学以致用, 在做中学、学中悟是我们案例教学的最大目的。

(2) 案例教学的误区

现在很多案例教学不同程度上都走向了一个误区, 即将问题抛给学生后自己不去分析, 不做总结, 学员争论后对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还是不明白。等于一堂课一直在把问题当皮球踢, 不能从理论上深化和找到方案, 教学目的不明显。

当然, 我们国家案例教学法才刚刚起步, 我们党校教学因自己的特点在案例教学中也有自己不同之处, 我们还要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党校教学, 使我们的党校干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摘要:案例教学作为近年来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正逐步被广大党校教师和学员所接纳。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案例教学规律和党校主体班教学特征, 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 才能真正使案例教学法在党校主体班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迪思·H·舒尔曼, 郅庭瑾.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影响力教育理论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七年级一班跳绳教学案例 篇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自2013年启动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县广大一线教师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构建成了符合我县县情的教学模式——“五环四互”教学模式。“五环四互”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自学互助、展示互导、质疑互究、检测互评、总结提升”。该模式相比以前的课堂教学,特别强化以“互”为核心,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相互引导、共受启发,相互探究、共破疑难,相互评议、共同提升。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五环四互”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由教知识转变为导方法。本课依据我县教改要求而设计。

二、案例描述

(一)教材分析

跳绳是一项对学生发展非常有价值的体育活动,它以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为主,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初中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是以短绳为主,把一些练习方法、学习方式、组织形式、课程资源有效整合的一次检验,也是通过跳绳课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发展灵敏、力量、跳跃等身体素质,提高技能的一个缩影。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初一级体育课——跳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向“健康、快乐、合作”的方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情境教学变换进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该班学生对跳绳有一些了解,对跳绳的认知和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中会遇到协调性不好、怕吃苦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跳绳的学习,掌握跳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做事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

3.树立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协调性的发展、跳绳节奏的控制。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运用“五环四互”模式。

(六)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1)师生问好

(2)热身运动——绕操场慢跑2圈

(3)组织学生进行单脚交替跳、双脚跳动作

组织:……

2.基础部分

(1)检查学生对跳绳动作预习练习的成果(上次课已布置的预习内容并要求收看相关的视频)。

(2)质疑互究:

A.(师问)跳绳应注意什么?

(生答)人绳的协调配合、动作的节奏。

B.老师讲解示范跳绳动作,让学生观察动作要点。并进行跳绳知识讲解。

预备: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臂与腰同高,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

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上体稍前倾。

动作介绍:两手臂向前摇绳,跳起一次双手向前摇绳越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一周,即为完成一次。

动作要领:基本准备动作开始,两脚掌蹬地发力,跳起一定高度,提膝、收腹、稍含胸、大臂下垂,尽量贴近身体,双手以手腕发力为主,迅速向前摇绳绕体一周,屈膝,前脚掌落地,即为完成一次。

C.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分组练习并相互指出彼此存在的优点与缺点,老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

每一组派2人出列展示,由同学们指出他们每一个人存在的优缺点,并说明改正缺点的措施。

3.结束部分

(1)往返跳绳接力比赛

(2)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跳绳,男生女生每分钟分别达到200次、180次。

三、案例分析

跳绳练习让我记忆深刻。在小学练习跳绳这一技能时,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会跳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以前我仅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忽略了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造成这一部分学生越练越没有兴趣,没信心,没能掌握跳绳这一技能。要使学生成功,需要教师不断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应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男生,他是一个很害羞、上课不活跃的学生。从开学到现在一直是这样,问他任何问题不是摇头就是点头或者从嘴里发出细微的声音。上跳绳课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带绳子,由于他不会跳绳,因此经常不带绳子。经过几次接触后,我发觉教这样的学生要有耐心,要安排同学和他交流。于是,我一直鼓励他要带绳子来上课,这次课他把绳子带来了,我表扬他,他非常高兴。在分组练习时,我特地嘱咐该小组的同学要多帮助他,给他多交流一下技术要领,没想到练习几分钟后有个学生惊奇地对我说:“颜老师,他现在一口气能跳40个了。”这就是“五环四互”教学模式的魅力所在,如果一开始不让学生与他交流,那么他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学会跳绳,更不会走出阴影。运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教学需要持久性,有些学生通过教学中的“自学互助、展示互导、质疑互究、检测互评、总结提升”,他就会很积极地去完成相关任务。

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之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演好编导角色,将“教知识”变为“教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精神。

参考文献:

诸树铎.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2(1).

4.班工作案例 篇四

高2013级11班杨锐

在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这个学年,我接受了一个全新的班集体。在此之前我对班主任工作最多只是理论知识,并无实践经验。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工作,我对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结合自己在班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案例,我谈一下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前不久,卫生扫除(因为我们班卫生打扫是隔一段时间换一次值日表,为的是让每位同学都能体会到哪项工作都不易,这次是五名女同学拖教室地面)。晚自习前,我来检查,一看,当场怒从心起,教室地面脏乎乎一片。我压抑着没有发火,让拖地的同学在拖一遍。话是下去了,可是看着他们却老大不情愿,没涮拖把拿来就拖,更有甚者一只手拿着拖。我强忍着怒火(我的一条准则是不在班内发火,我认为那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要过一把自己拖起讲台。卫生委员看不下去,上来帮我。拖完讲台,我让全班同学起立看着讲台,生硬的说了一句话:是可以拖干净的。

第二天,专门拿出我的一节数学课,我开了一节班会。没有一句批评,带着一种惋惜的口气,结合我班入学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我给同学们讲了做人的态度,讲习惯的养成,讲细节影响成功的道理„„并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临近下课,我带有鼓动性的问了一句:今天下午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能不能做好?全班异口同声:能!我知道有效果了。

果然,下午卫生扫除我再去检查的时候,教室内真是变了个样,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更没想到的是有几名同学还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谈了自己的认识。趁热打铁,我给了她们赞许和鼓励,并向全班同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班主任,作为管理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首先,班主任是核心,是引导者,更是组织者。班主任应融入到学生当中,成为学生信服、尊敬的“领袖”,万不可与学生对立,成为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不要当众发脾气,起不到好的效果,却会在学生心中造成老师爱发火不亲善的影响,久而久之,难以服众。

其次,班主任管理要公平。大事公平,小事更要公平。公平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举一动;男女同学要公平,成绩差异同学要公平,班委与同学之间要公平。处理问题要就事论事,尽量避免带有个人色彩;不要针对个人,而做出相应处理要统一要求。

再次,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中学生最容易模仿,班主任的一些思想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些时候,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时,“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动作就能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我没有批评,而是用行动去做,以老师的行为和力量去影响学生的思想。

5.家园共育案例小一班 篇五

《情境科学教育课程:与弗雷德一起探索》

本月我们进行的主题一《神奇的变化》的前三次活动的内容,在活动前通过书面通知、口头传达、网络等形式让家长了解了近期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家长们很积极地和孩子一起收集了各种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在第一次活动《美味的饼干》活动时,家长和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做饼干所需要的材料面粉、鸡蛋、牛奶、葡萄干等,看到离园时孩子手里提着的饼干兴奋的向家长描述着做饼干、品尝饼干的过程,家长都说这次活动真的是很有意义。

《费雷德做泡泡》的活动开展以后,就有幼儿要求家长在家里做制作泡泡的实验了,壮壮还把跟妈妈做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放的白醋和小苏打多,泡泡就会有很多,如果放的少,就没有那么多的泡泡了!

《变大的蘑菇》活动开展前家长配合带来了很多种可泡发的食物:木耳、银耳、香菇等。很多幼儿对于银耳、香菇、木耳等都不是很喜欢吃,部分家长反映通过泡发实验后,孩子在餐桌上发现这样的食物就会很自豪的介绍这是我泡发的,本来它很小现在变大了!我们还开展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可泡发食物”的活动,每天都会有孩子兴奋把他们的新发现介绍给小朋友,如:黄豆、花生、葡萄干、小干笋等。

6.小三班安全教育案例 篇六

------吃东西要注意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动画片《好吃的鱼》;

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活动过程:

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担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

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

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

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

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小结:当我听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

1、课件《进餐时》

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观看后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

2、课件《肚子为什么疼》

内容: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妈妈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冬冬买了两根。冬冬马上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见篮子里盛着许多草莓,抓起来就吃,妈妈说:“冬冬,等洗干净了再吃。”“我不怕脏”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观看后讨论:小朋友,冬冬的肚子为什么会疼?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观看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小结:大街上的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买食物一定要有质量安全标志,保制期内的食物。一些腐烂变质,老鼠、苍蝇叮咬过的假冒、劣质的食物不能吃,否则会食物中毒的。

3、动画片《好吃的鱼》

内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妈妈买来了一条大鲤鱼。做了一道好吃的葱油鲤鱼。明明闻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来,妈妈说:“明明,别着急,把鱼刺弄干净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咙里卡住了鱼刺,明明难受得哭起来了。妈妈一边安慰明明,一边带他到医院后,医生阿姨帮他把鱼刺取出来了。

提问:

(1)明明应怎样吃鱼?

(2)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吃鱼时,一定要仔细把鱼刺弄干净再吃,一旦鱼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为越哭,鱼刺就陷得越深,应赶快告诉妈妈或老师,带你到医院去治疗。

三、游戏判断对错

1、上幼儿园时,没有生病的小红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

小结:不生病时,不能随便吃药,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爸爸、妈妈的药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非常严重。

2、邻居的小哥哥给了小妹妹一个很小的果冻吃。

小结:小朋友听过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冻而卡住喉咙里喘不气来而死亡的事情吗?果冻我们小朋友尽量不吃,即使要吃时,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别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冻。

3、夏天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

小结: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也尽量少吃雪糕,因为雪糕太凉容易让胃宝宝难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小结:玻璃球是危险物品,千万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险。

四、操作活动

请幼儿把小筐里认为做得不正确的图片挑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

例如:小朋友一边走一喝水,容易呛到。

小三班 马晓萌 邵俊俊 刘

7.班工作案例 篇七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 这种新形态的课程对推进素质教育, 改善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西藏学校是我国首批智力援藏学校, 根据教育部民族司和西藏教育厅的要求, 2007年8月开始招收西藏高中学生。目前有十二个教学班, 近500名在校西藏学生。办班以来, 我校从领导到教师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针对藏族学生的思想实际、性格特征与认识特点在教育教学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在2008年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活动体验,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下面,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美丽的西藏我爱你的开展情况。

一、课程

美丽的西藏我爱你———暑期返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之社会调查。

二、课程目标

1.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亲眼目睹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 经过西藏人民的努力, 近些年自治区在交通、医疗、教育、经济、通信等方面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体悟国家为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东西部均衡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感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温暖。

2.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西藏、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决心。

3.通过调查,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与人交流、分析素材、整合素材的能力。

4.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锻炼综合能力, 为建设新西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而努力读书。

三、课程结构和内容

放暑假前夕, 在团总支的统一安排下, 由各班团支部向学生详细布置该项社会调查 (包括社会调查表、征文通知等) 。学生返藏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访谈有关单位或人士、实地考察、观看有关西藏发展的纪录片等有效方式, 了解西藏在交通、医疗、教育、经济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 学生根据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及所感所想形成调查报告或文章, 以此激励自己, 产生为西藏、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学生返校后, 团总支组织学生评议组进行评比, 选出优秀的调查报告或论文进行表彰、展览,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于优秀的调查报告和表现突出的选手, 报送师大或石家庄市参加上一级社会实践评比。鼓励学生多角度了解社会、奉献社会。

四、课程方法

1.在团总支的统一安排下, 以团支部为单位布置社会调查的内容与形式, 并督促按时完成。

2.返藏后学生独立走访调查、查阅收集资料。

3.学生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形成调查报告或征文。

4.团总支收集作品, 进行评比、表彰、宣传;升华爱家乡、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课程安排

暑假社会调查是我校针对高一、高二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开展的一项爱家乡、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返藏之前,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已学会独立开展社会调查的方法, 并领取到统一制定好的社会调查方案。回到西藏后, 学生按照预设的方案完成调查。暑假返校后, 高中部团总支组织评比、表彰、宣传, 达到爱家乡、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课程时间

1.学习开展社会调查的方法, 设计社会调查方案 (2课时) 。

2.走访调查、查阅收集资料 (10课时) 。

3.形成调查报告或征文 (2课时) 。

七、课程评价

1.教师评价: (1) 态度是否认真; (2) 指导方法是否科学高效; (3) 学生的参与度; (4) 学生是否有收获。

2.学生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三种方式,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 参加本次社会调查的态度; (2) 调查的方式是否有效多样; (3) 收集资料的数量、质量及是否客观; (4) 调查报告或征文的完成效果。每个方面分A、B、C三个等级。

自我校2008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来, 每年暑期返藏的西藏班高一和高二学生都进行了“美丽的西藏我爱你”综合实践活动。这些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撰写调查报告, 对党和国家的援藏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 对家乡在教育、经济、交通、医疗等方面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坚定了好好学习建设家乡的决心。

摘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 热爱祖国和家乡的高素质新西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内地西藏班的首要任务。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必修课, 对推进素质教育, 改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我校的一项学生暑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美丽的西藏我爱你, 从一个侧面来说明我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掠影。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教基 (2003) 6号.

[2]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

8.班工作案例 篇八

关键词:西藏学生 案例教学 思想政治课 应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09-01

内地西藏学生是特殊的教育群体,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针对西藏班的学生,案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鲜活的例子,调动西藏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和讨论,在交流中获得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所学内容。该文结合该研究者五年的西藏班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思维主要是演绎过程,即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种教学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快速系统地掌握知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但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做到充分探究发掘学生的个体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案例教学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学习方法的反叛,从教学目标入手,在课堂上能够从案例中了解生活,积极讨论发言,让学生学会思考和面对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活生生的例子中能够体会,从而得到在传统教学较少体会的感受和认知,提升学习兴趣和增进掌握知识的动力。

在西藏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课堂上,针对内地西藏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汉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通过实践,笔者初步探索出三个基本操作环节,即提出问题,引导激发;分析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总结升华。

第一,提出问题,引导激发。

面对西藏班学生不同的经济生活背景,在课堂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案例转换成图像、声音等形式呈现,加强学生对案例的感性认识,或由学生表演案例中的情节和内容,这样会更增加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

第二,分析问题,讨论交流。

西藏班学生非常乐意接受分组学习形式。将学生随机分组,或者按照西藏班学生的家乡分组,比如山南组、拉萨组、日喀则组等,都是他们喜爱的课堂分组形式,每组可以选派一个组长来实施具体讨论与总结记录等,只要其理由充分,每种讨论的意见都是允许的。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进行引导。这同时也加深了师生感情和藏汉民族团结。

第三,解决问题,总结升华。

这个环节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案例可以允许存在多种正确的解决办法,重在说明处理的理由。只有把讲评重点放在学生讨论的质量上、思路上,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能力。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无论哪个案例都可以进行充分的发言和探索。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分析案例、参与情况进行总结。实际上总结过程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反思过程。

案例教学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堂上以学生发言讨论为主。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由于面对的是具有西藏生活背景的学生,只有充分掌握西藏学生的特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其次要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融通教育精神,让教育如对话、如散步、如携手同行,走进学生心灵,善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了自己的思维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将知识“外化”,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灵需要: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第二,充分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这里的现代教学技术主要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教学设备、教学媒体的统称。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倾向于以“教”为中心,而在案例教学中,由于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讨论”,因此教学媒体也应当主要是以方便创新建构情境,进行协作式学习和讨论交流为核心,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上展现图文并茂的电子材料等,使学生通过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形象,理解抽象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因此,案例教学就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主导课堂引领思考。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否认教师的外部引导,如果没有教师的“导”,案例的讨论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教师除了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外,关键要做好“导”字。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是教材和考试的注解者,他应该发挥着一个“助产士”的作用[5]。首先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不仅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渊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理论与实践的贯通融合能力。其次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一些表面观点的分歧引向纵深,引导学生剥去案例中非本质的细节,以逐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

实践证明,对于内地西藏班学生实施教学,一次较好的案例分析教学活动,恰似一次成功的“现场实习”。它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既是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上的改革,又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应有作用,为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模式的积极推进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吕志平.现代高等教育的案例教学研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125.

上一篇:故乡的鹅卵石作文下一篇:暑期实践出征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