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2024-10-13

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1篇)

1.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

2010年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

2010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人大、政协的密切关心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教育体育局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委全委会、县人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我县教育体育事业协调持

续健康发展。本年度教育体育局获省上奖励5项,市上奖励7项,县上奖励19项,共31项。

一、规范办学行为,深化素质教育

(一)加强对办学行为的督导。一是3月和 9月分两次组织人力深入到初中、九年制学校和中心学校对控辍保学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严格核查了各校学生转入转出、休学等手续,并将检查结果向乡镇和学校予以了通报,小学无辍学,初中学生辍学率为0.49%,9所学校获县政府“初中巩固率”奖。二是对去年开展的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进行汇总,评出五星级学校8所,四星级学校10所,三星级学校37所,二星级学校10所,一星级学校6所,并对三星级以上学校进行授牌表彰。10月份又针对316工程评估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和各校特色教育达到度情况,对17所学校进行了专项回访督导检查,提升了各校的办学水平。二中获得汉中市学校发展水平316督导评估优秀等次。三是对17所幼儿园进行了年度发展水平督导评估,开展了2期402人次的幼儿教师培训。四是对全县幼儿园办园行为进行了清理整顿,依法关停了23所无证幼儿园,对1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进行关停整顿。全年共新审批幼儿园11所,全县公民办幼儿园总量达到59所。五是督促绵阳树人集团履行合作办学协议,办学规模和水平进一步优化提升。投入70余万元,改造基础设施和偿还债务。全年职中学历长班招生624人,各类短期培训2738人(按短训3人折合长班1人计算,折合长班912人),招生合计完成1536人;以职教中心为龙头,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达2.1万余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次,人人技能培训1007人;选派3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7名教师分别参加实习指导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六是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县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发展水平督导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于8月份对4所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发展水平督导评估,评出优秀2所,良好1所,合格1所。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依法清理整顿非法违规办学,取缔1所非法办学机构,关停2所无证办学机构。

(二)狠抓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一是以《中小学生守则》、《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指导意见》、《学生一日言行规范》为抓手,不断完善德育目标制管理,夯实过程管理,推进了德育工作常规化、德育课程标准化。二是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通过组织师生祭扫北山公墓、参观瞻仰鸡公田起义遗址和楼房坪苏维埃旧址,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三是开展以歌唱祖国、茶乡放歌为主题的文艺演唱、诗歌朗诵活动,还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四是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各校开展了“辉煌六十年读书教育活动”、“践行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小市民”、“推荐我身边的好人”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高考学生签诚信承诺书,利用班会、知识竞赛、演讲、征文等形式加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系统教职工、学生社会公德规范知晓率达98%以上。子午、私渡等乡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学习《弟子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尊老孝亲、礼让互助。五是大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以“五个感激”为内容,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给父母写“亲情家书”、干家务活;义务植树、清扫街道;慰问敬老院老人;“牵手同学,共同进步”演讲比赛等活动,教育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树立学好知识回报社会的远大志向。六是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协同司法局等6部门联合为完全小学以上学校选任了131人次法制副校长,开展了100场法制报告会。七是积极开展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活动。各校认真实施,建立健全了心理咨询室和相关制度,做到了计划、课时、师资、讲稿“四落实”。一中建立了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为主,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辅的心理疏导干预机制。二中、飞凤初中举办了女生青春期专题教育讲座。

(三)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是认真落实“两个常规”管理,聚焦“常态课”,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小学毕业检测考试和中考成绩继续稳步提高,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1745人,上线率62.9%,其中二本以上上线910人,创历史新高,列全市第二名。教育局被县政府评为“教育管理工作”和“高考工作”先进单位,33所中小学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荣誉,5所幼儿园获“学前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受到县政府的嘉奖。二是组织开展各项才

2.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篇二

2011年, 黄家村被省、市扶贫部门列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贫困村。自启动整村推进以来, 万年县在该村实施“坚持三项联动、强化三项机制、致力三新变化”“三三工程”, 全村呈现出人居环境舒适、扶贫步伐稳健、村庄平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演绎了“破茧成蝶”之变。2013年, 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0元, 昔日的贫困村、落后村变身“幸福村”、“富裕村”。

坚持三项联动凝聚建设合力

“整村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鉴于黄家村经济基础脆弱的实际, 该县坚持上下联动, 实行资金和项目倾斜, 并充分激发村民的主体作用, 凝集了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

上下联动。万年县委、县政府对黄家村整村推进项目高度重视, 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黄家村调研, 了解项目建设情况, 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相关部门与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一起认真讨论研究, 从实际出发, 制定出了符合民意、切合发展的《黄家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确定了村道硬化、人畜饮水、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7个扶贫项目的预期目标及完成时间和标准, 并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实施,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落实项目责任人员。

部门联动。没有资金和项目, 整村推进无从谈起。为彻底解决该村发展瓶颈问题, 推动村域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万年县扶贫和移民部门牵头开展黄家村“整合资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以扶贫和移民部门投入的267万元扶贫资金为“粘合剂”, 以整合县直涉农部门资金为平台, 先后整合新农村建设、小农水、土地整治等各项资金196万元。同时, 组织县国土局等有关单位进行结对帮扶, 筹集建设资金6万余元。

干群联动。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 始终坚持群众主体作用, 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积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极大激发了黄家村村民投身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的热情。项目实施以来, 该村村民共自筹资金10万元, 自觉自愿参与投工投劳折合资金30多万元。

强化三大机制保障项目推进

黄家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 万年县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建设机制、项目资金监管机制、项目质量监管机制, 保障了项目快速推进、顺利实施。

一是强化项目管理建设机制。为把黄家村整村推进项目真正做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该县扶贫和移民部门制定出台《黄家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 从组织机构、项目管理、项目验收、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绩效评估等方面作出了严格要求。同时, 严格实行项目公示制、工程概预算制, 项目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和项目竣工验收制, 确保项目实施到位。

二是强化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在对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户、专项管理和封闭运行外, 还推行县级报账制度, 严格按照项目竣工验收情况拨付项目资金。并对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项目资金拨付形成、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内容均进行公 示, 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是强化项目质量监管机制。按照“质量第一, 打造精品”的原则, 在落实项目监理制的同时, 建立“县、乡、村、农户监管, 以村、农户为主, 上下联动, 共同负责”的项目质量监管机制, 赋予黄家村和村民更大的监督权力, 并成立县综合督查组, 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同时, 吸纳黄家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与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对资金的使用定期在村委会政务公开栏上予以公示, 增强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接受群众监督, 发挥扶贫资金最大的效益。

致力三新变化绘就美丽画卷

初春时节, 走进黄家村, 一片片杨梅林含苞吐蕊,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 宽敞整洁的村间巷道、别墅般的农舍排列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扑面而来的是蓬勃发展的活力和新村如画的美景。

村容村貌换新颜。实施整村推进工程, 改善基础设施是重点。黄家村大力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投30万元, 建设一个蓄水池, 铺设入户管道4500米, 入户率达100%;投资43万元, 建设1200米抗旱水沟, 极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投资50万元, 硬化村间道路1500米;投资15万元, 发展有线电视, 入户率达100%, 并建设路灯49盏; 投资20万元, 建设15座垃圾池, 并专门聘请2位村民负责公共卫生。同时, 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 争取资金50万元, 将该村地处偏远的21户、99人搬迁至中心村, 按照统一规划, 帮助每户建起“别墅式”新房, 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发展见新效。根据黄家村产业发展实际, 万年扶贫和移民部门帮助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0万元, 重点发展杨梅、水稻、油茶等产业。依托杨梅产业发展优势, 引导农民成立八方果业专业合作社, 发展社员20余户, 杨梅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 产品远销景德镇、鹰潭、南昌等地。目前, 黄家村已形成杨梅、油茶、优质稻等特色产业结构, 走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发家致富之路。同时, 结合“雨露计划”, 为村民举办杨梅、油茶种植等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培训5期500人次。

3.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篇三

“>2006年县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工作总结2007-12-07 14:05:4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镇党委、政府和镇计生办的要求,制定了工作措施,认真落实《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在局党委和局班子的领导下,在镇计生办及花园堡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和参与有关计生工作的各项活动,履行计生工作的程序和责任,园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我县人口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来凤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现将我局本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宣传、抓贯

彻落实 年初,我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共**镇委员会,**镇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镇流入育龄人员计划生育政策须知》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摘录)。同时将《须知》和《条例摘录》下发到局机关每一个职工,为强化机关职工学习,了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和计划生育有关政策,提供了保障和服务。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宣传、舆论监督及正确执行国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贯彻《条例》的自觉性。

二、领导重视将计生工作列入一票否决制度管理

局领导班子将计划生育工作同其它各项业务工作同等对待,强调完成其它各项指标任务的同时,要完成计划生育工作,对于本系统内评优表模、晋职升级等与计划生育执行情况挂勾,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三、保障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为育龄妇女开方便之门

为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经费保障,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凡按时到县计生服务站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对象,一切经费由局机关单位统一报销,独生子女费也发放到位。虽然单位经费紧张,但为育龄妇女大开了方便之门。

四、强化软件建设,扎实做好计生基础性工作 今年,我局按照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的要求,软件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到位。一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规章、政策,增强计划生育自觉实行的婚育新观念和工作透明度,同时督促局属各责任学校建立健全计生制度、台帐,定期召开例会、定期上报报表、定期检查婚育证明,定期开展流动人口清理登记工作。二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登记统计、报表、户口清理,按期报送有关资料等工作。三是努力抓好基础性工作,建立好各种基础台帐,努力推动计划生育基础性工作

扎扎实实地进行。总结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今后要更进一步加强常住流入人口的管理,不留死角,避免管理失控,同时从注重工作实效性上下功夫,切实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来凤县教育局 2006年11月7日

4.2010年县应急工作评估报告 篇四

根据《关于开展2010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和《惠民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和要求,县应急办对我县2010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进行了分析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情况

2010年,在市应急办的帮助支持下,在惠民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起数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往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一)自然灾害方面。2010年,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全县不同程度遭受了特大洪涝、低温冷冻、风雹等灾害。灾情发生后,在全市率先启动救灾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并科学分类、多元筹资,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省政府在惠民召开了现场观摩会,郭兆信省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县委王书记介绍惠民县经验做法,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

(二)事故灾难方面。2010年,全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8起,死亡10人。全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水利农机、建筑施工事故为零,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三)公共卫生事件方面。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食品安全事件等统计报告更加全面、及时。没有发生突发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方面。我县严格落实各项稳控措施,大

(三)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大物资筹备力度。各相关部门在充实应急队伍的同时,精心组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县应急办邀请市政府应急专家来我县举办了综合减灾、气象灾害防御和防汛抗旱等方面培训班,地震部门组织村民进行了预防地震灾害培训,县安监局先后培训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500人。

物资储备是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条件。我县切实抓好物资筹备工作,民政部门储备了救灾帐篷、救生衣、棉被;水利部门储备了石料、大型抢险机械、麻袋、铅丝、木桩、照明工具等。

(四)多措并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一是加强督查。县应急办和有关应急牵头部门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在汛前、三夏、动植物疫情易发期等时间段,进行督查,查看预案准备和演练情况,值班情况,同时以明传电报的形式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对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大检查,挂牌督办;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县应急办结合援川办工作添置了有关设备和物资,为应急处置打下了物质基础;三是开展了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组织人员认真开展了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县各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了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

5.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篇五

一、坚持政治建警,进一步提升班子和队伍建设水平

(一)大力加强大队党委班子建设。按照提高“四个能力、两个水平”和建设“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勤政廉政”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党委班子建设标准(试行)》,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按照创建学习型班子的要求,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全面加强大队党委的思想、组织、能力、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争创一个好班子、争当一对好主官”活动,争做严守纪律的表率,全面提高党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综合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党委班子的龙头核心作用。

(二)大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公安消防部队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一是认真开展“和谐警营大家谈”活动,进一步加强官兵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建立新型和谐战友关系,构建和谐的警营环境,激发广大官兵安心服役和爱岗敬业热情,进一步促进部队安全稳定,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部队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二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群众观,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已任,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警、严格执法、模范守法,在群众中树立公正、廉洁、诚信、严明的执法形象。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各部门的协调行动,以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树立消防部队良好形象,进一步改善警民关系,(三)强化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坚持用科学发展管武装官兵头脑,抓好忠诚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教育,大力开展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活动,继续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和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础教育,大力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使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广大官兵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始终煅造官兵在各项工作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实施分层施教、分类排队、分工负责、分析提高和改进教育方法的“四分一改”教育模式,强化“两个经常性”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五条禁令”和“四个严禁”专题教育,筑牢官兵思想行动的“坚固防线”。

二、坚持从严治警,进一步提升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一)大力开展大、中队达标创优活动。一是按照《云南省公安消防部队大(中)队建设标准》和《昭通市公安消防部队“六化”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继续巩固“六化”标杆单位建设成果,大力开展大、中队达标创优活动,确保大、中队顺利通过达标验收。二是以养成促管理,进一步规范大(中)队组织管理指挥流程、内务、库室、营院、礼节礼貌、接待流程、台帐等的规范,牢固树立长期抓、反复抓的思想,把抓养成贯穿于一切活动,培养官兵良好的行为举止,严格的纪律作风,完善建立正规的执勤秩序、训练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使大、中队正规化建设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三是制定《**县消防大队干部、士官、战士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对干部、士官、战士实施量化考核,及时兑现奖惩,确保部队“四个秩序”正规。四是坚持思路方法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器材装备创新和管训手段创新,使部队正规化建设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二)深入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一是狠抓安全防事故五项制度的落实,重点抓好《公安消防部队安全工作规定》和《公安消防部队车辆安全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层层签订《预防行政责任事故(案件)领导责任状》和《保证书》,严肃事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和倒查制度,坚持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官兵没有受到警示教育不放过”。二是继续强化“8432”安全防事故(案件)监管机制的贯彻落实,抓好集中教育整顿,认真开展“安全月”、“安全竞赛”活动,创新5月、10月“安全月”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教育整顿活动,确实查找出部队在管理教育和安全防事故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狠抓整改和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和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三是加强对休假、公差、8小时以外等零散人员的监控管理,杜绝失控漏管现象的发生。四是继续推行安全防事故风险抵押金制度,制定完善《安全防事故风险抵押金规定》,通过经济杠杆作用进一步强化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五是认真做好内部督察工作,加大对部队执勤值班、管理教育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严肃查处督察中发现的问题。

三、坚持大练兵,进一步提升部队服务民生能力

(一)进一步夯实战训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消防部队深入推进灭火救援勤务实战化工作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灭火救援勤务实战化工作。一是强化“六熟悉”工作,每周安排一次“六熟悉”,每季度对辖区市政消火栓和消防水源进行一次普查,制定完善《交通水源手册》,每月定期组织对城区周边乡镇道路的熟悉工作。二是强化实战演练,进一步完善高层、地下、化工、化学灾害、建筑倒塌、交通事故、人员密集所等“七个预案”,结合职能任务、部队装备好辖区灾害特点,年内提请区政府开展一次多部门、多力量的社会联动灭火实战演练,大队对每个“文字类”重点单位组织开展演练1次,夜间演练达30%,并修订完善《灭火作战预案》。三是进一步完善战训基础资料、重大危险源统计、重点单位统计、灭火演练统计、业务训练与考核登记,实施纸质、电子文档统一。完善灭火救援基础资料库,实行网络资源共享,为灭火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二)进一步规范执勤备战和灭火救援行动。修改完善执勤备战制度,落实指挥长和大队领导、大队参谋、中队干部值班制度,落实大队指挥员遂行作战指挥制度,全面负责灭火救援现场组织指挥工作。严格灭火救援程序,建立和完善灭火抢险救援战斗和重大节事值勤保卫程序,实现灭火救援战斗和值勤保卫行动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认真落实《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评规定(试行)》,坚持每战必评,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强化战评结果应用。继续推行灭火救援服务评议回执制度,规范灭火救援行为,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依法执勤,文明执勤”意识。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大练兵长效机制。以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体能素质为重点,落实“三个必训”制度,继续坚持全员练兵、全面练兵、科学练兵,完善训练标准,规范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法,优化训练管理,量化训练考核,强化训练保障,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建立科学、完善的练兵长效工作机制。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认真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努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三台合一”接处警建设平台,启动**县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实现警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进一步规范大队现有业务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建立完善警务信息动态或定期分析研判工作制度。依托地方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增强官兵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信息化在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当中的应用水平。

四、争取支持,进一步提升大队后勤保障能力

一是力争消防业务经费取得新突破。加强向区委、区政府和区财政局的协调沟通,加大经费筹措力度,确保大队业务经费达到《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决定》人均3.5万元标准。二是借助昭阳大发展这一有力时机,确保大队危旧营房改造任务在年内启动,并提请区委、区政府加强**县第二消防中队建设。三是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车辆器材装备的购置力度,加大处置化学灾害、水域灾害事故等特勤器材装备的购置力度,进一步优化大队车辆装备机构。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坚持党委理财制度,确保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认真落实《云南省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和完整。

五、坚持齐抓共管,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消防工作大格局构建

(一)继续深化消防平安创建工作。按照《昭通市创建“消防安全县(区)”第二个三年规划实施方案》和《**县十一五时期消防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消防安全创建工作。一是全面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按照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消防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督促各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职责,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是健全消防工作考评机制,把消防工作作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内容,将消防安全创建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内容一并检查、评比、奖惩。对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票否决。三是大力推进农村消防工作。认真贯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指导意见》,全面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大力推行村村消防队工程,实现义务消防队覆盖率达100%,大力推进农村房屋财产保险,确保覆盖率达到80%。四是继续强化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在83家重点单位已经完成了20%的“标准化、标识化”管理的基础上,2010年全部达标,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会议制度、逐级消防工作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强化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提高投保率,切实加强火灾防范和风险管理。六是继续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负责、落实规划、快补旧帐、不欠新帐、健全设施、加强管理”的要求,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老城区公共消防设施改造布局合理,北部新区、工业园区的消防设施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一步到位。

(二)大力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议精神,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强化消防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大队消防执法人员的规范执法能力。继续巩固09年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果,深入查改消防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五大执法机制31项制度,强化执法监督、严密执法程序,规范网上执法程序,完善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消防法律文书制作、上报、审批等环节全部在网上运行,落实消防监督执法质量考评、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带动大队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和执法质量、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三)持续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在09年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基础上,加强火灾形势和火灾特点研判,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切实整改和消除社会面上的火灾隐患。一是抓好冬春旱季防火、两节、两会、清明、五一、十一等重大节事活动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以“三合一”、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建筑、古建筑为重点,以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可燃有毒材料装修、消防安全疏散、电气线路设备等为主要内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适时开展火灾隐患整治专项行动。三是加重大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力度,年内提请区政府对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进行挂牌督办。四是是组织指导各乡镇派出所开展小商场、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厅、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店、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诊所)、小生产加工企业“九小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五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作用,指导好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在节事期间开展治安防火巡查,有效防止农村火灾发生。

6.2010年县计生委工作计划 篇六

2009年,***县县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线,坚持以实行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和流出、流入地齐抓共管的原则,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的满意率,为我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对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管理,做好信息的录入、反馈工作,确保信息反馈及时、准确。把好信息采集、录入关,不断提高信息质量。

二、对流动人口管理坚持谁用工、谁管理,并与房屋出租户、用工单位签订计划生育合同书;

三、年内最少进行一次流动人口清查登记工作,对流入育龄人群造册登记,变更统计台帐,严格查验《婚育证明》,减少违法生育行为。

四、积极做好上级部门和委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五、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制度。

六、进一步加强对流入、流出育龄人群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针对流出人口持证率低的问题,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广大育龄群众合法流动、持证流动和有序流动。及时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订流出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合同。

七、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队伍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树立岗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广大育龄流动群众服务。

八、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统计台帐,做到填写规范,表册相符、上报及时。努力提高统计质量,减少统计水分,杜绝漏统漏报现象。

7.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篇七

一、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

继续以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

项整治为主线,从我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突出抓好农村食品、保健食品整治和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构建统一协调、责任明确、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

1.整合监管资源,深化食品安全管理。探索整合监管资源的有效途径,提高整体监管效能,加大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力度。一是组织协调县食安委成员单位开展重点品种、问题品种、特殊时期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二是要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作为重点,充分依靠当地政府,抓好农村食品安全整治,适时开展重要节假日、特殊时期等节令性专项整治,集中开展肉及肉制品等高风险食品的专项整治,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净化我县食品市场。

2、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我辖区餐饮服务行业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我县餐饮行业进行规范,严格执行餐饮服务许可制度,做好《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发放和换证工作。帮助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提高软硬件条件,以达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平稳的完成从《食品卫生许可证》到《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过渡。坚决取缔经整改仍不符合开办条件的企业,全面提高我县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全面执行《食品安全法》,提高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保证能力,将积极协调食品监督所,开展好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保证能力培训,全面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的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进一步巩固完善三级监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县、乡(镇)、村(街)三级监管网络的作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健全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现药品监督信息员与食品安全信息员的整合,扩大监管覆盖面,延伸监管触角。同时,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和手段开展宣传,强化企业诚信经营,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4.落实和完善责任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积极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体系,科学评价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推动政府责任的落实。

5.做好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集中力量完成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创建工作。通过一年的创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农产品源头管理,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监管,强化食品生产流通溯源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检测和信息发布,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使我县高质量完成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目标。

二、巩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加强和完善日常监管

按照市局整规方案要求,继续推进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的深入开展,巩固和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大力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三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1.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监管。药品生产企业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要严把原料、生产、销售质量关,逐步增强第一责任人意识,进一步实施完善药品生产企业gmp监督工作,强化gmp现场检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今年重点加强对物料的供货商和物料质量等方面的检查。继续完善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管体系,加大对关键生产工艺、投料、设备和原辅料供应的监管,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同时,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行月报表制度,全面掌握企业生产动态。

2.加强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监管。全面规范药品经营主体行为,加强企业gsp认证后跟踪检查。重点查处和取缔各种形式的无证经营、挂靠经营等违法经营活动,坚决打击出租、出借许可证和批准证明文件以及药品零售企业出租、出借柜台行为。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购销渠道,加强对疫苗流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疫苗行为。加大对药品分类管理实施情况、药学技术人员在岗情况的监管力度。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控力度,加大对违规广告的移送和向公众曝光力度。零售企业从业人员必须取得职业资格,方可上岗。加强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的监管工作,特别是对46家五年期重新认证企业的监督,要搞好新开办企业的认证初审和一年期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监督检查,规范经营行为。

3.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监管。进一步加强医院药房、农村卫生所、社区医疗服务站、个体诊所和企事业单位医务室的用药监管。实行“审计式”检查,从药品购进来源、购进验收、票据管理、药品储存、过期失效药品和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处方管理等环节进行一条线的全面检查。同时要将医疗机构购进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外科植入物、冠状动脉支架、血管内导管支架

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监测制度,加强对重点品种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

4.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要深化监督网络建设,一是完善以地方政府负总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为主,农村协管员、信息员等社会监督为辅的农村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实现监管与责权的有机结合。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两网”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巡回巡查制度、包干包区责任制度、快速反应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三是巩固农村“两网”建设成果,依靠地方政府,探索农村药品监管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工作形式,使农村药品监督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要强化供应网络监管。一是农村药品供应体系建设要把保证农村药品供应安全放在首位,依法加强农村药品监管,突出对农村药品采购、供应渠道的监督检查,防止假劣药品流向农村;二是发展符合乡镇实际需要、形式合法、操作规范的药品供应模式,实现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到村的全覆盖,使农民群众用上安全、方便、价廉的药品;三是各乡镇药品分发站要严格执行药品招标制度。全县分发站要统一实行招标管理,统一标准招标,对被招标单位进行严格把关。结合“新农合”工作,促进农村诊所规范化建设。在加强医疗机构代购分发站规范管理的同时,规范农村药品购销渠道,争取实现正规渠道采购药品率达到100%。不断完善监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药品信息员作用,健全信息员反馈机制,形成群监群管的良好局面。

5.稳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企业作为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强化自律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在药品经营企业中开展“诚信药店”争创活动,对有不良经营行为,经教育、警告仍不改的经营企业,除加大查处、惩戒力度外,还要利用我县媒体加以曝光,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二是推进药品使用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档案。在医疗机构中开展“争创优秀药房”活动,重点检查设施配置、药品验收、养护设备、温湿度、冷藏设备和人员健康体检等工作。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1、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强化全员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训、法律法规学习、办公技能操作、公务员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努力提高全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以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分局办公效率、行政执法、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把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将按季度编制出集中学习时间表和中心组学习时间表,在先学一步的基础上,组织好集中学习。

2、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一是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继续整改提高。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使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我县食药监管工作的发展。二是结合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行政纪律意识,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逐步形成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学发展的工作局面,为食品药品安全提供保障。

3、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为重点,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以机关和公务员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效能监察工作,为辖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

二是抓好以理想信念、廉政自律为重点内容的学习教育,开展好廉洁自律执行情况自查登记。

三是开展警示教育,用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大家,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四是抓好廉政档案建设,定期组织副科级以上及执法人员,按照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进行自查登记,并做为述廉的平时考核内容,促进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五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六是关注民计民生,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围绕维护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采取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发放问卷调查信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七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推行网上政务公开,按市局安排,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

八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全面推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健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制度。

8.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篇八

努力,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动物免疫、消毒和疫病监测等工作任务,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疫病控制指标,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了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畜禽免疫

1、猪只免疫。共免疫猪866.5万头次,其中:猪瘟331.5万头,猪口蹄疫315万头,猪蓝耳病免疫220万头。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100%。

2、牛羊免疫。共免疫牛口蹄疫26.5万头,羊口蹄疫免疫54.2万头,免疫密度达到100%。

3、小畜禽免疫。共免疫禽兔3196.3万只次,其中,鸡新城疫1278.4万羽,禽流感1654.9万羽,鸭瘟疫苗170万羽,兔瘟疫苗93万只,鸡新城疫、禽流感免疫密度均达到98%以上。

4、犬只狂犬病免疫。共免疫犬12.876万只,免疫密度为98.8%。

(二)畜禽圈舍及环境消毒

对农村畜禽圈舍开展统一消毒3次,使用消毒药物15吨;督促规模场进行定期消毒;对畜禽交易市场坚持散市后消毒;对屠宰场坚持每天消毒;对冻库坚持定期消毒;同时严格畜禽及其产品运载工具装前卸后消毒,消毒面达到100%。

(三)疫病监测

对4937份样品进行了血清学监测,对695份样品进行病原学监测,同时对89头(只)病死畜禽进行了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验。监测结果表明:牲畜口蹄疫、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无重大动物疫病抗原阳性,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四)督促检查

对全县骟割人员实施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免疫情况进行了4次抽查;对疫苗、耳标领取数,以及疫苗空瓶回收数进行了4次清查;对母猪免疫档案建立和填写情况进行了4次检查。县局抽调人员,开展片区与片区交叉检查。全县共抽调75人,分赴44个乡镇,对44站、440户畜禽散养户、220户母猪养殖户的动物免疫、圈舍消毒、免疫档案建立、疫苗保存使用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在抽查的440户散养农户中,共有人口1607人,存栏猪只742头、牛185头、羊42只、犬358只、鸡3606只、鸭1037只、鹅605只、兔714只。抽查结果表明: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100%;牛羊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100%;狂犬病免疫密度达到99.4%;鸡新城疫和禽流感免疫密度达到98.1%;鸭瘟和禽流感免疫密度达到99.1%;鹅禽流感免疫密度达到93.7%;兔瘟免疫密度达到98.5%;畜禽圈舍消毒面达到100%。猪、牛、羊和小家畜禽病死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五)血吸虫病防治

共普查血吸虫病疫区存栏牛3197头,其中血清学检查2949头,粪便孵化法检查55头,无阳性病牛。扩大化疗牛5911头。

9.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篇九

为做好我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0‟17号)和4月19日全国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部署,结合县情实际,我县制度实施方案,部门联动,分步实施,狠抓落实,取得实质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38家,主要生产大米、花生油、酱油、糕点、苦丁茶、豆制品、饮料、白酒等8个品种;食品经营单位620户;通过量化分级管理,对416间餐饮业进行了许可,卫生许可量化率达100%;有45间学校食堂(包括幼儿园),共发放卫生许可证23间;现有肉品食品屠宰加工厂、场、点22家,都具备肉品屠宰加工生产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3家保健食品专营店,102家保健食品兼营店。

二、高度重视,加强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领导协调 我县历来重视食品安全整顿,把其放到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的副县长担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县食安办负责

牵头组织实施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曾组织召开10多次专题协调会议,研究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问题奶粉查处、洪灾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等,并制定了《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县地沟油专项整治方案》、《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并与各镇、各职能部门签定《2010年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职责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分工,量化工作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工作到人头,要求各职能部门分类召开会议,要分解任务,各司其职,强化责任追究,并对各项工作进行督查。特别在机构改革制定“三定方案”中,进一步明确责任和分工,指导开展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运行顺畅。

三、加大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把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经费万元,宣传经费万元,并出资聘用名食安办专职工作人员,为我县食品安全工作朝着平稳、健康的方案发展提供了经费、人员保障。二是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经费和111名助理卫生监督员、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补助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由政府出资,收回由社会办学校食堂经营权,切实消除学校食堂主体责任不清的弊端,使之管理更加规范,突出学

校为食品安全主体。四是由县政府出资购买20台农产品检测仪器,增设金、瑞、永、福、老、大、桥等瓜菜收购点检测站32个,加强田间地头农等残留检测。

四、开创思路,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要落实到位,宣传是关键。对此,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一是抓住《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的机遇,持续强化宣传。印发《食品安全法》海报2000张,宣传资料1000多份,悬挂横幅300多条,张贴标语1500多张,编印食品安全信息3期。通过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板报、食品安全标志等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的意义,使食品相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增加守法意识,全面树立科学饮食文化,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开展“3.15”、诚信兴商宣传月、科普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教育“四进”等活动,通过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板报、食品安全标志等进行宣传共制作印刷农村版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5万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单位(I、II、III、IV版)10万份、食品安全知识丛书(学生版)1.5万册,编印食品安全信息3期。三是通过县电视台、农业网站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澄迈县2010年食品安

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其中,县电视台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报道11次,编印农业简报12期,网站发布信息60余条。

五、齐抓共管,形成食品安全工作合力

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此,县食安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手作用,强化食品从“源头”到“终端”各环节的安全监管。共出去执法人员1.5万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000多户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00多起,检测蔬菜1401个,合格率99%,食品检测1207批次,和率100%,罚款9.02万元。通过整治,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市场,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

(一)综合监督,持续推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我县先后开展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节等节日的市场及中、高考期间的食品安全检查,部署打击问题奶粉的专项整治、“地沟油”和“一次性筷子”的专项整治、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二)对种植、养殖、生产、生猪屠宰、流通环节进行检查,使我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健康有序。

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抓好食品安全工作

1、种养植环节。一是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工作,建设示范基地45个,无公害产地认证58个,无公害产品认证25个,经省农业厅认证建设7200公顷无公害瓜菜基地,1533.4公顷名优水果基地。通过省农业厅检测合格建立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11个共16万亩,在基地种植的农户建立田头档案,登记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并录入电脑存档追踪。建立了澄迈果菜网站。只要登陆该网站,就能了解哪些瓜菜何时使用了何种农药等信息,做到源头可追溯,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让广大群众吃到放心菜。二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我县拨出专款购买太阳能防虫灯480盏,在生产基地安装使用。在瓜菜周边套种甜玉米,引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农药防治。三是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检测范围,尤其对豇豆和毛节瓜收购点重点监管,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市场进行产品抽样检测工作。

2、生产环节。县质监部门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环境卫生、生产加工作坊、滥用食品添加剂、无证无照等进行巡查。目前,我县食品企业采用国家标准143项、行业标准36项、地方标准12项、企业标准21项,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8.8%,28类食品标准建标率达100%;县商务部门多次联全工商、畜牧、公安、食品等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对全县农贸市场进行全面的执法检查,同时对我县的宾馆、酒店、学校等场所的猪肉品来源和定点屠宰场的生猪及肉品进行检查,共出去执法车辆145车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12

人次,没收私宰肉品393公斤,销毁病猪肉110公斤,处理肉品和罚款收入835元。

3、流通环节。针对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乡镇农村、自然村等为重点区域,以农村小食品店、自然村杂货店、小作坊、小餐馆等为重点对象,严格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加大检查力度,检查的重点品种是粮、肉、蔬菜、食用油、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调味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禽蛋及其制品、水产品等;检查的重点区域是学校周边、旅游景点、城乡结合部、农村集镇及自然村杂货店。在总结完善去年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2010年“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确保年底在全县每个乡镇创建1家以上“食品安全示范店”。大力推进12315进农村、进超市、进学校、进社区工作,借助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12315维权联络网,很好的杜绝了经营户利用洪涝灾害特殊时期哄抬物价行为。

4、消费环节。以餐饮业为重点,开展小餐馆、小茶店、小吃店、小饮品店、学校(幼儿园)食堂等“五小”餐饮业的卫生许可量化管理,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通过量化分级管理,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302家,复核158家。严厉打击餐饮店无证经营行为,查处无证学校食堂(含幼儿园)3家,罚款6000元,取缔8家无证餐饮单位。要

求餐饮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台账。对采购品种、数量、进货单位、采购人、采购日期等进行了严格要求,加大了对台账制度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违法行为的检查工作,进一步保证了索证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共检查餐饮单位450户次,共提出整改意见书178份,进一步规范了餐饮单位食品采购索证管理。

(三)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工作的监管,抓住农村厨师在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起到关键作用这个突出点,举办农村厨师培训班,助理卫生监督员、卫生监督协管员加强对个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放心商店、超市、农贸市场、生猪屠宰场、食品基地、农家乐、大小餐馆、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管力度,对他们的环境条件、办证情况、个人卫生以卫生防病知识进行持续监督检查,县政府还组织 督查组织检查各镇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和督促检查,及时反馈工作情况。

(四)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行动。为加强食用油监管,防止“地沟油”进行餐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通知》精神,及时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澄迈县地沟油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出台《澄迈县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从地沟油回收、加工、销售和使用各个环节的部门监管职能责任。截至目前为止我县共出去人

员16次,车辆8辆次,检查县城餐饮服务店80家,学校食堂20间,乡镇餐饮服务店20家,暂未发现使用“地沟油”情况。

(五)开展问题乳粉清查专项行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乳粉查处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有关会议精神,我有到政府迅速成立了由分管的副县长任组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工商、卫生、质监、农业、公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澄迈县清查问题奶粉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该事件处理的组织领导与协调。8月3日县食安办组织县工商、卫生、质监、农业、公安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工作会议及时传达、贯彻、执行此次问题乳粉清查有关文件精神。在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的同时,我县还根据此次专项行动印发《澄迈县开展问题乳粉清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清查处置原则,要求县卫生、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紧急行动起来,迅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问题乳粉清查专项行动,坚决做到清查到片、到点、到户,责任落实到人,不留盲点,不留死角,一户不漏,一袋不放过,同时启动事件处置情况周报制度。截止8月16日我县共出动执法人员302人次,车辆46辆次,检查奶粉经营店294家,食品生产企业29家,提供乳制品的餐饮店48家,没有发现生产经营及使用问题乳粉情况。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并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小企业小作坊分布广,基础差,监管上还有一些死角,监管难度大;二是检验检测资源有待于开发,检验能力有待于提高,检验设备有待于增强,食品检验经费不足;三是由于餐饮监管队伍没有建立,餐饮环节监管职能没有移交,影响到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四是农资的监管涉及工商、农业、质监等多个部门,始终没有形成很强的监管合力,治标的多,治本的机制尚未形成,给监管带来许多不便;五是监管力量严重不足,难于保证监管的全面覆盖,尤其缺少专业技能的执法人员,影响了监管和执法的效果;六是种养业及其产品的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强业发展缓慢,外向程度不高。

七、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强化监督,进一步增加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

(二)建章立制,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形成食品安全管理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职能交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协管员的积极性和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和举报的

威慑作用。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确保各环节食品安全。

1、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开展农产品产地污染控制,从净化源头上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农业产地环境保护和控制,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从规范农业生产管理上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绿色食品认证步伐,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企业和市场,壮大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队伍。

2、强化生产和加强环节和监管。强化食品生产原料及添加剂的监管,坚决消除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有关职能部门、各镇政府要互相配合,建立以政府、行政部门共监共管模式。质监部门要切实履行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强化日常监督,增加和强化食品小作坊的监管频次和力度,达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效。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整合资源优势。对老百姓日常必须食品通过行政手段,改变过去散、单、弱、资金少的弱点,将特色食品小作坊整合在一起,成立股份制企业,做大做强,使其达到准入条件,申办生产许可证,既节约资源又节约资金。

3、强化对食品流通环节和监管。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对食品经营企业、个体户,要严格依法审查其主

体资格,严格执行前置审批规定。加强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调味品、酒类、豆制品等食品的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流通市场的监管网络。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农村食品市场及学校周边食品摊点的巡查整治力度,取缔无照无证经营。

10.2010年县教育系统双创工作实施方案 篇十

2010年,在县纪委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中心,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适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为林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服务。现将2010年林业局纪检监察工作

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为使我局纪检监察工作井然有序,扎实有效的开展,我局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周密的安排。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党永立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深刻体会到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因而全局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并对照县纪委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年初制定了纪检监察工作要点,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全面落实中纪委和省、市纪委会议精神,按照县纪委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纪检监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李再福同志任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成员协助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强化教育,提升素质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纪检监察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局以党风廉政“三化”建设、创先争优、政风行风评议、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

(一)加强理论学习

组织全局职工全面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政策辱观、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明显提高。

(二)狠抓反腐倡廉教育

一是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委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法》、《廉政准则》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二是积极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利用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组织职工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12次,召开廉情分析会2次,召开廉政教育会议2次;三是运用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测评工作,加强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四是认真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基层活动,在局机关、基层林业检查站设置廉政标语30条,年初召开家庭助廉会,局党委与领导及其家属签订家庭助廉责任书5份。

三、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根据本局的工作实际,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对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坚持,抓好落实,并依照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了学习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廉政建设制度、考勤制度、民主集中制度、政务公开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信访工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十坚持、十不准”、工作交流制度、退耕还林复查验收“五不准”制度、“四书告勉”、“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廉情预警、职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部门负责人党风廉政述职制度、提醒谈话制度、政风行风评议等相关制度,逐步实现由人管人向制度约束人转变,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基本实现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则可守。

四、加强监督,严厉查处

严肃查办案件,加强责任追究是反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委加强监督检查同时,办案中坚持有案必查原则。在全县17个基层站设立了举报信箱,公开了举报电话,认真开展政风行评议、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按照林业系统“十坚持十不准”、“五不准”要求,对极少数部门和干部职工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以及群众反映的不正之风依法进行纠正、处理。2010年局纪委对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专项检查。积极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对上级交办、批办的信访件和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及时处理、办结。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来电26件,其中:来信7件,来访11件,来电8件,办结率100%,无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到省进京非正常上访现象。2010年,查处乱收费行为一起,诫勉谈话1人,免去站长职务1人;查处执法中乱罚款一起,调离工作岗位2人;查处林业职工参与木材经营一起,提醒谈话1人;查处林业

11.2010年县物价局工作计划 篇十一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我们要围绕“突出三个重点,抓好五个落实,争取二个突破”这一主线,扎扎实实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求真务实,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以先进为榜样,弘扬高崇的社会风尚,加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使这一科学理论入脑入心,以之判断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勤政”的物价干部形象。开展“物价干部如何服务社会,如何维护稳定”讨论活动,并要求每个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写一篇体会文章,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定位,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三是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效能。要健全培训制度,优化培训载体,鼓励大家参加有针对性的各类学习、培训。开展“读一本书、学一部法、举行一次业务竞赛、写一篇调研文章、出一个好点子”五个一活动,使全局干部的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新的提高。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局机关的各项制度,包括工作考核制,责任追究制等,并切实加强落实,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塑造物价干部新形象。

(二)、坚持与时俱进,提升价格服务意识。

一是要确立服务的从政理念,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把广大老百姓对我们物价部门的要求,作为我们价格服务的方向。二是要重视价格法规宣传力度,努力增强全社会的价格法制意识。要通过宣讲、座谈,专项节目等,广泛深入地开展价格法规政策宣传活动,提高老百姓自我维护价格合法权益的能力,切实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三是要改进检查方式。变事后检查为事前警示、注重以教育引导为主。四是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明年我们将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村)活动,通过送价格政策进社区(村),送价格管理进社区(村),送价格监测进社区(村),送价格评估进社区(村),送价格咨询进社区(村)的“五送”活动,取得广大社区居民和农民朋友对我们物价工作的认可。五是坚持物价工作为经济服务不动摇。落实企业负担监测制度。把清费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漳县的经济发展尽物价部门应有的职责。

(三)、坚持依法行政,规范价格监管检查行为。

一是加强《价格法》、《甘肃省价格监督检查试行办法》及各类价格法规的学习,使每一个干部在开展工作中都能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增强依法管价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完善并积极推行集体审价、价格听证、和价格政策发布制度,保证定价程序的规范。三是切实做好全县行政收费的清理工作,及时做好《收费许可证》的变更工作。四是争创规范化监督检查分局,以创规范化监督检查分局为契机,全面规范价格监督检查执法行为。五是要做好专项检查工作。不但要高质量完善省、市局布置的各项专项检查任务,而且要对老百姓反映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确定本局的专项检查工作计划,包括教育、卫生、电价、节日市场、药品价格检查等,要确保办案质量,要寓专项检查与专项调研相结合。

(四)、抓好价格热点、难点问题调研落实。

我们将加强价格调研工作,特别是价格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一是要分解调研任务,规定每个部门都应对群众关注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二至三个调研课题。二是要确定调研项目,要对重点小学与民办学校办学收费、医疗服务收费、农民负担、行政事业价格等内容开展调研,把业务调研工作作为探索价格管理、缓解农村价格矛盾的有效途径,同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一手资料。三是要及时提供调研报告。对价格热点、难点的调研,要确保在第一时间提出疏导这些价格矛盾的具体对策,供领导决策参考。

(五)、抓好价格信息和价格任证工作。

加强价格信息工作,通过“漳县价格信息”这个宣传平台,大力宣传价格政策、法规,及时发布价格监测情况,推行政务公开阳光工程,热情受理群众12358举报,借助信息平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能。同时,加强价格认证中心建设,通过培训、学习等办法全面提高价格认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规范认证程序,完善认证中心的内部管理制度,积极拓展认证业务,使我县价格认证工作更上一个新台级。

上一篇:2021最新中秋国庆双节放假安排下一篇:高考前备考五大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