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精选10篇)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 篇一
浅析过程性评价与语文教学
摘要: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具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 过程性 评价
绪论: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无疑能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有如下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关注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通过对于学习方式的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到深层式的方向上来。其二,重视非预期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认为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当得到评价的肯定,而不管这些学习结果是否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这正是现代教学所期待的最终目标。
“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融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但长期以来,小学生评价一直沿用终结性评价,期末“算总账”,这种评价方法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强调的是对人的甄别、选拔的功能,其目的是选择适宜于更高一阶段学习的人,在淘汰、选拔的过程中,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尝试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因此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具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求达到的“三化”是:
1、评价主体互动。
2、评价方式动态化。
3、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如何才能最有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目标
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我们所说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是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一种综合性评估。这一综合性评估,既可以是针对学生某一学期或某一学年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状况的阶段性测查,也可以是针对学生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层次等状况的总
结性测查;这一综合性评估,是对学生某一学期、某一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情况等的显示,因而也是一种目标参照性测查,即主要词查学生在一学期、一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对语文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目标是评价的依据,又是评价所致力于达到的终极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评价的目标也就无法进行评价。我们所构建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体系,既应包含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目标,更应着力构建好每一学期、每一学年和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使之包含小学阶段各学期、各学年直至整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全面反映小学阶段各个时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要求,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完备型整体系统。
二、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重在鼓励的基础上。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的学习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差别。数学的结果往往是唯一的,而语文则不然。它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比比皆是。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当然每一个人所获得的都不同了。过分的强调统一只能是扼杀了孩子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无疑能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三、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是过程评价的途径。
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教师的评价只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其手段有如下几点:
平时与阶段相结合。仅凭一两次测试,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语文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平时的调查,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一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的“恐惧意识”,增加测查的可信度。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部分测查应在课内进行,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但某些测查则可在课外实施,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如成语接龙、传话、即兴演说、辩论赛等等)进行,寓测查于活动之中,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定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准确性高,但亦较“武断”,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的方式,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结合采用,从而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
四、评价个性化、动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一个少儿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他们渴望父母的赞扬,鼓励,渴望教师的肯定、欣赏,渴望同学们的羡慕、赶超。他们需要感受成功,成功后的喜悦、自豪,会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是现
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甚至于有的表扬成了贴标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能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那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写出优美的作文,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再写上一句“教师真喜欢看你的作文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为你高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我不仅会大加赞赏,还会与学生一起体会精彩之处,通过我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引导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刻。
综上所述,过程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评价是对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是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关注。注重语文学科的过程性评价无疑会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从而为孩子成长增加催化剂。总之,过程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使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体验到进步与成功,而且能使教师从中获取语文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应遵循过程性评价的原则,采取积极的有效的评价程序,将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起来,促使过程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更广泛、更合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玮.关于小学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2002 [2]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M].2002 [3]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M].2000 [4] 岳刚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问题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2006
2.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 篇二
1 高校足球教学实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体育课程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积极奋进、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尤其对于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以及职场生存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教育一直存在重文化、技术专业教育,而轻体育素质教育的现象,一直将体育课程看成是“豆芽课”,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因此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高,教学模式改革较缓慢,尤其体现在评价方式上,教学评价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重视选拔鉴定而忽视激励诊断,重视运动成绩而忽视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过程性评价逐渐得到重视,应作为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发展趋势。足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实行教学评价的过程性评价是必然选择,过程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某一时段或学段的特定学习行为表现做出的价值判断。主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和整合以及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中交叉、融合的开放式评价。通过教学评价结果诊断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评价结果反馈与学习过程的整合促进学生发展,同时过程性评价不仅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等动态表现,评价方法、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客观,更加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2 传统高校足球教学评价现状及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身体健康、运动参与以及心理健康等五项目标,然而传统的高校足球教学评价模式主要是利用教师观察、体能测试、技能测试、书面测试以及标准化的运动技术等测验结果评价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评价内容仅仅注重运动技术以及技能,显然无法客观的体现足球教学的价值。同时由于受到传统足球理念的影响,被评价主体常常被放置在同一个标准模式下,用统一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过关而学习足球,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传统高校足球教学评价体系较程度化,选择足球技术中的几项技术作为考试内容,加上学生同时的印象分、出勤率形成整个学习过程评价,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体质较弱的学生并没有顾及,评价视角相对局限。
3 过程性评价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 . 1评价学生的体质及足球基本技术
新生入学后的前2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检测、访问以及观察等措施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脚背内侧踢球的距离、颠球的次数、30m加速跑速度、比赛技术以及1500m长跑时间等,根据学生调查结果反馈的身体素质以及足球基本技术对学生进行分组归类,并建立详细的学生信息档案。一旦开展足球教学课程后,同时也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贯穿于整个高校足球教学过程中,每学期末的考评应根据本学期以及以往学生信息档案里的数据变化以及进步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
3 . 2实现足球教学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以及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很大的区别,评价涉及到的方法、内容以及过程更为复杂,评价方案也更加系统化,教学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管理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以及教学过程评价五个维度,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应该重视学生在足球课程学习中的变化以及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教学阶段对评价的要求以及内容也会有所区别,因此每一个教学评价维度应根据要求划分不同的层面,高校足球教学评价应注意内容的延续性,确保整个教学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次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进一步完善足球教学评价操作的程序和手段, 具体应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内容,可以采用教学比赛、读书笔记、评价表、观察以及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足球技能以及足球技术。
3 . 3实现足球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过程性评价模式的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还可以让家长评价,多元化的足球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转变传统单独由教师“独掌大权”的状态,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过程中,在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互评的评价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有利于学生在足球学习的过程中,反思自我学习能力,掌握自己学习的强点、弱点, 针对弱点可以加强训练,同时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真实,有利于教师细致的了解学生,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在上每节足球课时,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结合教师的授课以及动作示范,进行合作、自主探索,总结、记录本堂课程的学习感悟、收获以及学习方法。每一个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次讨论,首先每个同学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然后结合日常讨论中学生的发言以及学习表现,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对全体学生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其中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在最终过程性评价中的成绩所占比例应为30%、30%、40%,也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 4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过程性评价模式中,涉及到学生锻炼能力兴趣、学生心理素质、情感态度等指标,这些指标优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制定完全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因此为了增加足球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应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足球学习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价是高校足球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终结性教学评价体系已经远远滞后于现代化教育改革,实行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改革是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体育教学者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方式,明确过程性评价的定义与内涵,开发出适应学生的过程性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足球运动以其独特的体育魅力成为普通高校高校学生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然而传统的终结性足球教学评价体系让高校足球教学失去了其本身的吸引力,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对高校足球教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这是目前影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质量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基于个体化差异理念,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各种教育教学中,本文主要讲述了高校足球教学中实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结合当前高校足球教学评价现状,具体分析过程性评价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 篇三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受学生生源的影响,我校数学学科教学“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学习能动性差
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课前预习的习惯,即便教师布置了相关的预习内容或预习作业也是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的手和脑能不动就不动,坐等其成。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很糟糕。对我校2015级288名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只有近30%的学生能自觉完成数学作业,近70%的学生都需要在督促下才能完成数学作业,其中有近10%的学生必须在教师的严“盯”紧“追”下才能勉强完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传抄作业风气盛行。
(二)评价体系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育评价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去仅用期中、期末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改变原有评价体系变得越加迫切。我们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新教育形势下,建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能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式。
因此,我着手对怎样运用评价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举措
(一)加强理论学习
以《儿童心理学》《数学教育学》《不良习惯的矫正》、新课程标准等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导向。
(二)具体做法
1.建立评价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设定了以下评价策略:
优佳积分评分办法
优佳评价分别针对小组表现、个人表现及评优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各项评分按一定比例计入优佳积分。
优佳积分=小组表现分值×10%+个人表现分值×10%+评优分值
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小组表现分值
教师针对学习小组成员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课堂上小组活动的情况给予评价。其中每次小组成员的个人平时表现总分的10%计入小组成绩,小组全员参与记2分/次,小组展示满分5分/次,共计10分/次。
(2)个人平时表现分值
加分:按时交纳作业记1分/次,预习作业完成记1分/次,知识点默写正确记1分/次,课堂检测全对记1分/次。
扣分:作业(包括改错)未完成扣1分/次,未做作业者扣2分/次,抄袭作业者扣3分/次,拿作业给别人抄袭者扣5分/次。
说明:①未按时交纳作业视为未做作业。
②因未看管好自己作业被人抄袭的视为拿作业给别人抄袭。
③作业交给小组长后,因小组长未看管好作业本被人抄袭的,该小组长则被视为拿作业给别人抄袭。
④考试作弊情况处理与③一致。
(3)评优分值
①成绩评优分值
A.章章清检测成绩为满分的计5分,若前三名的成绩不是满分的,则第一名记4分,第二名记2分,第三名记1分。
B.期中考试成绩为满分的计10分,若前三名成绩不是满分的,则第一名记8分,第二名记5分,第三名记3分。
C.期末考试成绩为满分的计20分,若前三名成绩不是满分的,则第一名记15分,第二名记10分,第三名记5分。
②进步评优分值
以每次校级以上统考检测的成绩作为依据,按个人的最好成绩和最好名次作为标准来确定进步多与少,均取前三名,进步评优分值与同等级检测评优分值一致。
另:获得进步评优分值的学生的小老师也将获得相同的评优分值。
③优秀奖分值
每月根据个人平时表现获得的分值计算出分值y,根据分值y的前三名和进步分值的前三名分别评选出优秀之星和进步之星。
y=小组表现分值×10%+个人平时表现分值
凡被评为优秀之星和进步之星的均记10分。
2.评价时段安排
(1)“糖果”期(七年级):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还比较幼稚,“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容易受外界影响,做好事和做坏事都有从众心理,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我采用“糖果”奖励刺激他们,他们不仅乐意接受,而且乐此不疲,为了得到奖励“糖果”倾尽全力。
(2)“成长”期(八年级):八年级的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成长,进入“叛逆期”,这时期的学生不信任父母,却容易受朋友影响,对外面的世界怀有强烈的好奇感,追求流行,崇尚自由。我抓住学生的喜好,将这个时期的评奖方式由原来的每周延长至每月,用集体活动作为奖励,如,带每月评出的优秀小组成员外出郊游、野炊、社会体验等,他们为此会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相互督促。
(3)“成熟”期(九年级):九年级的学生面临升学压力,竞争意识增强,开始思考人生问题,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于该时期的学生,我选择学期评奖,奖品是他们在规定金额范围内自选的奖品。
三、取得的研究成果
1.提高了学生的自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我班完成小组建设后,我在学生自我介绍环节发现了一个很文静的女孩,高高瘦瘦的,低着头,很腼腆,叫李霜(化名),当她迫于压力代表他们小组表演的时候,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最后她居然放弃说话,用手语熟练地表演了“感恩的心”这首歌。在开学的一段时间里,每次教学活动中,她的语言少之又少,每次说话前要想很久才能表达出来,还有一些词不达意。
为了改变李霜,每次上课我都会刻意要求李霜负责的小组回答问题,因为她是组长,迫于小组任务必须完成,她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较多的时间和语言回答问题,在我和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和包容下,李霜的优佳积分常常名列班级前茅。通过半学期的努力,李霜可以在班上大声说出她的想法了。在一次很重要的新课改公开课评比中,我毫不犹豫地将最重要的发言机会留给了她,虽然由于她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造成我们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得到一等奖,但是她在全区领导、全校老师面前展现了自己。从这以后,我开始发现她有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发言时有忍不住用手比划的动作没有了;语言速度有了明显提高;上课时常常主动举手发言;分派给她负责辅导的同学的成绩也有所提高;坐在她周围的同学也喜欢找她问问题了……
现在的李霜是一个开朗活泼、敢于主动大声说出自己想法的女孩。我想她在我的评价中得到了自信。
2.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评价使学生学习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七年级下期,我班学生就可以以学习者主体出现,在没有教师的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组织课堂,讲课、评价、质疑每个环节都有学生自主完成,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3.提高了学习成绩
该班学生于八年级数学学科各项指标均取得了位于全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四、问题分析与思考
激励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滥用表扬和鼓励会给学生造成误导,不利于学生对自己客观认识。
4.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 篇四
论文摘 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技师学院培养学生基础计算机素养的关键课程,因此做好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处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尤为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今信息爆炸、计算机迅速普及的局面,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滞后于现代化的需要了。为改变现状,必须将创新教育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等在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技师学院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个国家的方针政策被提出,可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国家的重视程度。而钱学森老先生临终前的一问,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匮乏以及我们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技师学院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更加需要与应用的结合,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发现其中的不足,改革弊端,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知识陈旧,应用价值低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可谓是瞬息万变,与此相对应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本应该紧跟其步伐和学科的更新保持一致,然而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发现在很多技师学院中,使用的教材都是几年前的,学生学的知识很多已经被更为先进的所取代。即使学校更新了教材,而有的老师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按自己的老一套讲,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已经被淘汰掉了的。试想这样的现状我们怎么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2.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
在技师学院中我们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加看重的,但这并不是说理论教学就不重要。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情况,技师学院的同学文化水平偏低,对复杂、乏味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掌握的并不够好,常常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只是机械的记住操作的流程,对于原理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没有科学的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被严重限制的。
3.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在很多学科的教学领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埋头苦学,考试得到高分以为这样就是学好了,心存这种观念的学生很多,老师也不在少数。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更多的应该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而不是引导学生埋头故纸堆的死读书。能力更重要,我们应坚决避免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子,学生满腹经纶却一点用处都没有,这绝不是教育的宗旨。这样的教育不会培养出人才,更不会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学校应根据计算机学科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选择教材上紧跟学科前沿。选当下时新、实用的课本,果断淘汰一些内容,避免学生学到陈旧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其次,多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创新,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一个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氛围。再次,多安排学生的相互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自己看到的新的技术、知识、想法都可以拿来分享,这样同学们更容易受到启发,增强创新的意识。
2.分不同层次因材施教
智育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创新教育更不能单从智育方面下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创新主要来自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把不同潜质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就着重让他做一些实践性强的工作;而对于逻辑思维方面存在优势的学生,注重对他的理论教育,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取长补短,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可能的团队。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质和需求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团队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3.创新的教学理念
老师作为一个教授者,在教育中的责任是教授知识,培养兴趣,积极引导。在创新教学理念方面教师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理念决定老师的行为,科学的理念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观念的创新更要先于其他工作。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尤其在技师学院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只重理论、分数,忽略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应用是计算机学习的真正意义,在教授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的教学任务要具有实际意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另外,老师不要只看重学生的考核成绩,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把在课程外的兴趣、优势表现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为创新技能的培养提供基础。
总之,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创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眼花缭乱的信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计算机基础创新教育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专业的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对信息的更好的把握,这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有赖于创新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晶晶.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学周刊:A,,(1):45-46
[2]耿雪春,申红雪.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20-21
5.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 篇五
语言弊端的分析与思考
过程性评价语言既是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教师在会计实习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语言质量的高低,事关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应当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和认真探究。
一、时下会计实习教学中过程性评价语言的弊端
一是“廉价的表扬”所谓“廉价”指的是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表扬。尤其是在一般公开课、评优课中教师过程性评价语言的常见病。把脉这种病,是教师心理期盼学生配合与活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练习及回答,一味的高度肯定,廉价赞扬。
二是评价语言简单、苍白。简单的表现就是词汇量少,语言单调,没有程度的区别和量的轻重变化。如赞扬肯定总是“好”、“很好”、“真聪明”、“好极了”。批评否定就是“真笨,这么简单的分录都不会做,不动动脑子”、“真没救”。苍白就是表述简单,滥用形容词而没有好坏的具体说明。
三是评价语言武断、生硬。具体就是:凡与教师观点相反或不一致的就一律全盘否定,语言生硬甚至还夹带批评和讥讽的口气。如“讲了不知多少遍了,还是把借贷方搞错,你是干什么吃的”。四是评价语言的含糊不清与失误。所谓“含糊不清”就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了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而学生的思考方式又出乎教师的意外;或学生所提的问题是教师没有料及的,更无心理准备的;或是教师一时不能作出正确判断,情急生智,把问题交给学生解答,名曰“相互帮助”。对学生不一的讨论结果教师也不做评价,1
或是含糊的问一句“会了吧”,学生也就懵懵懂懂地点点头就不了了之。所谓“失误”就是对学生的表达有错误的,教师因无法鉴别或由于粗心给予了肯定,但发觉后又因面子问题不愿及时更正。
以上所述,会计实习教学中过程性评价语言的弊病,后患不浅:不切实际的表扬,是一种虚浮的信息传递,也是一种不实风气的熏陶,久而久之,就可能助长华而不实的学习风气;不能平等、和蔼地对待学生,是陈旧的教育观念的表现;武断与生硬、讥讽与嘲弄的语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破坏和谐的学习气氛,损伤学生参加实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产生想要通过会计实习提高操作能力又不喜欢上实习课的现象;含糊不清的,甚至是错误的评价语言,可能会使谬误流传,甚至误人子第。
二、提高过程性评价语言质量的思考
首先,构建科学的实习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机制。①要转变评价观念。从传统教育评价的“重选拔、重结果”转变为新课程标准评价必须“重在学生发展,重在过程”。要从应试教育评价“重少数尖子生”、“一个标准”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多标准”。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进步,我们的评价就会充满了希望和激励。②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随时可能的(如我们普通的会计教师就不可能精通所有的账务处理方法,也不可能熟知所有的财经政策),这是要鼓励学生参与解决,如果当时不能解决,就不要妄下结论,留待课后探讨。③要努力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的氛围中友好的交流、探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互动。④要有“能者为师”、“教学相长”的学风。新的教育观念认为:师生都是不断发展的人。师生都应该懂得现代教学中出现学生先知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如许多学生熟悉
股票知识,甚至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而我们的有些教师对此就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操作技能了),教师不必为此羞愧,学生也没有理由骄傲,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探索求真,就是进步和发展。⑤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都要兼顾。
其次,要提高评价语言的质量,促进严谨的学风与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语言是教师学识、气度、智慧与风范的体现。在语言——思维交流中,迅速作出判断,并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述,的确是不容易的。要提高过程性评价语言的质量,得下真功夫,不能就语言练语言,还得“功夫在诗外“。①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会计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日日翻新的“即日信息”都要不断储备、更新。固守原有的知识体系,吃老本是万万不行了。②要有宽容的胸怀。这样你不但能赏识学生,也能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失误,也宽容学生的“先知”和“问难”。这样才能平静的反思,反思发生的失误,展望发展的未来。③要具备辨认多级层目标的眼光,了解你的学生,在心中有每个学生起步的平台,这样你才能准确的分层次的评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情况。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与评价观。评价要坚持方向性、民主性、激励性、层次性原则。④要磨练科学化、艺术化的评价语言。所谓科学化,就是要实事求是、准确恰当;所谓艺术化,就是表达流畅、词有文采,语言要委婉、含蓄、丰富、诙谐,充满睿智珠玑。比如肯定的语言可以用”不错、还行、可以、较好(这位同学做的不错,注意了处理这种类型业务的要领,说明他审题思路清晰,动脑筋了。)挺好、真棒、很好、棒极了(这位同学不但找出了这笔账务的错误之处,而且还找到了错误的原因。)等;表扬的语言可用“真行、很不错、真会动脑筋(我们这个实习小组的同学真会动脑筋,提出了和其他小组不同的解题思路。)、真能干、了不起”等;否定修正的语言要委婉,可用“不够仔细、不够精确、不很全面、还需调整,这样行吗?这样合适吗?是否可以┈┈就好了”等等。要根据表述的正确程度,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合适的语言。⑤幽默的语言是智慧的结晶。一次会计实习公开课上,有位教师示范会计电算化操作,第一步登记入帐,顺利完成。进行第二步操作的时候,由于操作失误,造成了错误关机,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起来。这位教师不慌不忙的对学生说:“会计工作中的细致性是多么重要,做其他任何事情又何偿不是如此呢?”顿时,课堂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接下来这位教师笑了笑,又说:“一次失误没关系,再努力。”这次他顺利的完成了操作。
作者姓名:吴飞云
工作单位:江苏省通州职业高级中学
通讯地址:江苏省通州职业高级中学经济管理部(江苏省通州市育才路3号)
邮政编码:226300
6.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感悟 篇六
胡开秋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明确教学目标、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模式 学生 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探索研究性学习,并不断的实践。下面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感悟:
一.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做到精讲多练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有关知识等。教学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理论知识讲清,关键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目标,制作课件,让学生知道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浪费时间。如:在学习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时,通过课件向学生演示教学目标:复制文件和文件夹、移动文件和文件夹、删除与创建文件和文件夹、更改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另外每节课只安排3~5个知识点,并且简明扼要地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安排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讲授理论知识时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讲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这样就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后面的实际操作中。
二.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先举个例子,在讲解E-mail(电子邮件)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E-mail是做什么的呢?学生思考回答:是电子邮件。再比如,在讲题的过程中故意做错,来询问学生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对。通过这种方式会比直接告诉学生要好的多。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动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进而围绕目标自己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教学生怎样获取知识转变,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后过渡到“会学会做”。
1.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是日新月异,我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时,就让他们在业余时间不断积累有关计算机的各种知识。到对计算机了解到一定程度时,我把他们积累的各种知
识,定期举办成一个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竞赛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生动形象的引课是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和有效的方法。一堂课的效果如何,你的引课是否成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平常要注意实例的积累,如何使我们上课的内容与实际联系地更加紧密些。
3.布置有趣的任务是延续兴趣的有效手段。目前我们实施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否感兴趣。现在往往学生对于教学任务兴趣度不高,不能投入到完成任务中去。因此我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比如我在授Internet 的应用一节内容时,我布置了以下一个任务:给他们一个题目“桃花源”,让他们自己去搜集资料,然后做成一篇文章,发到自己的邮箱中。因为这一任务也是学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兴趣很高,注意力也相对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4.精心地辅导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必要的条件。对于部分学习基础教差的学生应开小灶的还是要开小灶。对他们首要的问题是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设置教简单的任务,精心地辅导,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理论结合实际,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不太一样,其理论比较抽象,课堂上只凭口头讲,大多数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尽量采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效率。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利用课件教学,将大部分的操作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以提高课堂的含金量。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堂的相应内容还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比喻法”“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等等。
总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7.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 篇七
一、理论依据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过程性评价理念的提出弥补了终结性评价的不足。科学的评价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不断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和激励学生高效学习。
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
1.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把课堂变成激励和保持学生能够学习英语兴趣的场所;一个给学生提供最大最有效语言输入的场所;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得到展示的地方;一个学习困难能得到解决、学习策略能得到培训的地方。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活动任务,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将听、说、读、写的技能培训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利用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听、说读、写的课堂活动,积极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课堂探索等。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上,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例如:
2.课外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英语需要课堂内外的努力,仅靠课堂教学无法保持学生学习英语所需要输入的质和量,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自然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英语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应该起到促进课堂学习的作用,课外的内容可以对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相关资料的查找情况及同学间合作探究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与方法,学习计划,参与英语活动,课外阅读量等进行评价。课外活动以小组评价为主,各小组对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学生还可以通过陈述自己的学习情况,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学习计划,课堂笔记,作业课外摘抄或小测记录等由小组对被评价者进行描述性的综合评定。
3.合作学习能力评价。《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各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标准》的精神实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创造性的任务给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想象力。例如:通过单元知识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学习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查找相关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喜好、观点和看法,结合身边现象和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意见,编辑在英语手抄报中,人人参与,各尽所能,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本学期我校学生编辑了大量的手抄报,我们将手抄报的编辑等活动纳入学业模块成绩的过程性评价内容之一,不仅对学生的参与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该评价的利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突出的效果。该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4.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可有多种形式,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日常家庭作业评定、课外活动参与和点评、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高中阶段过程性评价的任务应具有综合、语言、合作和思维等方面的特征,而不只是对简单的微观语言行为的评价。评价应更关注学生在完成综合性语言任务中表现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有条理地展示任务成果的能力。过程性评价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采用正面鼓励和激励机制。教师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三、过程性评价所应遵循的原则
1.多样性原则。《标准》提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综合性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同时,根据不同知识体系、不同课型、不同程度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目标和标准,注意关注主体的差异性,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2.鼓励性原则。鼓励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性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应。它是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课堂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验操作,作品展示等,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过程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4.公正性原则。针对高中生具有参与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评价的公正性,激励性和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如在选用评价方式时要坚持民主与公开的原则,注意评价方式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允许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使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优势并体验成功,在展示评价结果时,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切忌使用负面和伤害性的用语或表达形式,评价语言应体现教育性。
5.实效性原则。评价既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评价方式应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评价方式应简单易行,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程序,干扰日常教学。注重评价活动的质量和使用时机,让学生感到评价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防止评价流于形式,或因评价活动不当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和厌倦情绪。总之,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
总之,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过程,富有无数复杂的变化因素,我们应透彻了解教学现状,以评价目的为指导,基于过程性评价方法的特点,采取积极的有效的评价程序,有助于改变过去终结性评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最大作用,将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的特点和优点,我们需积极尝试并探索过程性评价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寻求和丰富操作方法,以促使过程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更广泛、更合理的应用,使其更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摘要: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地反馈,促进语言教学健康发展的评价手段,做好过程评价,掌握学生研究型研究性学习过程状况,是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内容。通过过程评价,克服学生积极性减退现象。本文浅析了过程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遵循的原则,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导引课堂教学的更优化。
8.谈谈什么是过程性教学评价 篇八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利用过程性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我从初一在新学年开学第一节课就要他们按要求这样做。
第一个阶段:自我记录,自我评价。也就是说,每个学生自己给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做一个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课前预习情况、上课集中精力情况、对待作业的修改情况。在这里,记录起的作用不是要给他下一个结论,而是让他自己看一下自己平时是如何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是怎样?学生对记录结果的反映是: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大约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分小组进行做一次总结。即每个学生用于语言叙述的形式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一个自我评价,评价的关键不在于断定学习习惯的好与坏,而是对比自己的单元测验成绩,看看这样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然后自己提出修正的措施,同时老师和小组其他同学也可以给予一些建议。
第二个阶段:他人记录,他人评价。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由他人进行记录,考虑到操作性的问题,主要由同桌相互记录。记录的内容不再是学习过程中的平时表现情况,而是学生的改正情况。一段时间后,再开展一次小组讨论,主要是评价学生的改进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第三个阶段:综合评价。模块结束后进行一次总的评价,汇总前两个阶段的自评、他评教师也对学生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评价。
9.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 篇九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存量的个体差异性问题,提出采用任务驱动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任务驱动法
目前,中职学校一年级普遍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以打造学生本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基础为目标,因而,对这门课程学习掌握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小学、初、高中三阶段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得不够科学,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累累重复,学生进入中职前已有水平的参差不齐,这些都造成计算机知识存量的个体差异性,给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和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既让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不乏发展拓展的空间,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我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现就如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谈一些想法。
一、以掌握理论精髓为目的,深入探讨任务驱动概念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独立的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活动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进行批判型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更容易获得个体的学习风格。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法一般有五个环节:(1)设计任务;(2)提出任务;(3)分析任务;(4)探索并完成任务;(5)评价任务。例如,在学习Word2003时,教师先给学生演示一个已经美化好的文档,其中包括在Word2003中制作的表格、插入图片、艺术字、绘制图形等。然后组织讨论,分析如何制作这些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专业思想教育活动,以《我爱我的专业》为主题,制作一份精美的电脑报。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非常活跃,上网搜索,查找资料,自由创作,进行各种尝试:有的学生把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制成表格;有的学生以专业的名人、品牌、名产品等作为插入图片;有的学生则通过制作艺术字和绘制图形来介绍自己所学的专业。在该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还给学生营造了创新的空间。
二、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目的,巧妙地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重点是设计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任务”,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探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具有专业“情境”的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在“任务”设计中,教师应当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要求,设计出具有专业“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学习Powerpoint2003的内容时,面对服装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向他们展示以唐装为主题的Powerpoint课件,并重点向学生演示课件中的设置背景、插入文本框、插入图片、设置动画、链接等部分,鼓励和激发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服饰为主题,创作一系列的充满个性、反映时尚潮流的演示文稿。而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则以“车世界”为主题,创作一系列不同概念、不同品牌的汽车主题课件。与专业密切结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根据学生的特性,设计能够促进个性发展的任务
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应该注意使任务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计算机知识、专业特点、兴趣等,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强调学生用适合于自己的方式与速度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发展自己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以满足学习的需要,最终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指导学生利用FrontPage制作网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制作要求。有专家认为,每个应用软件的功能都是非常强大的,一个人一般只用了某一软件的20%的功能。这种情况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教师可以在网页设计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1)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网页性能提出更高的制作要求;
(2)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强调不同的制作要求。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版面要求和视觉效果上提出更高的制作要求;(3)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则可在网页内容和版面要求方面提出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高的要求。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和弹性教学。
(三)培养合作精神,设计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任务
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作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设计出适合协作学习的“任务”,这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进行:(1)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来分组,组内一般要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搭配,或者熟悉不同应用软件的学生的搭配。(2)设计综合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任务,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带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例如结合就业思想教育活动,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项任务:上网查找有关职业生涯设计的资料,应用word2003制作一份职业生涯专题报纸;应用Powerpoint2003制作《我的未来》演示文稿;应用FrontPage制作个性网页。(3)通过“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等形式实现多向交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合作,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可以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探讨任务评价方法
建构主义教学致力于反映学习者对信息的理解和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这种主动的建构是通过将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制作某种产品(如电子作品)等活动体现出来的。任务
驱动法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价任务,其评价对象从面向知识转向面向能力,注重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评价学生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在“作品评价”环节中,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根据教师公布的作品评价量规表,对本小组的作品进行自评。教师利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示学习作品,台下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台上台下的学生可对存在不同意见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与争辩,加深理解,获得共识。最后教师点评,指出每一学习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师选取各班的优秀学习作品上传到专题学习网站,供学生互相学习。
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学生更加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
三、以顺利进行教学为目的,编写“任务驱动”型教材
现有教材的不合理性已不适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开展。现在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以线性方式展开教学内容的,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没有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例如,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我校使用的教材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在这本教材中没有提供例题,只是将基本操作的步骤加以详细地叙述,就像一本应用软件的使用说明书。可以结合本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与小学、初中的教材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中职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制定衔接要点,力求以任务驱动法开发校本教材,收集任务驱动法教学课例,教材编排的风格与体系应该能够为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素材和依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眼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以发散思维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就像出行一样,任务驱动法只给出学生目的地,而不要求学生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不要求是坐飞机去,搭火车去或是走路去: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如同不同经济能力的人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一样,只要他认真体验出行这个过程就足够了,走路虽慢,但可以看风景;飞机虽快,但成本高。社会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在不同时空下也需要不同思维特点、不同办事风格的人。这也应是我们职业教育所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0.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 篇十
一、“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与医用生物学
(一)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简介
“成长记录袋”英文单词是portfolio, 有文件夹、公事包或代表作选辑等多重含义, 国内也有人将其译为成长记录袋、档案袋、卷宗夹或学习档案录。最初使用“成长记录袋”的是画家、摄影家以及时装设计师等职业群体, 他们把自己的代表性作品汇集起来, 向预期的委托人或雇主展示。20世纪80年代, 西方国家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把这种做法移植到教育中, 用“成长记录袋”搜集以学生作品为主的有关资料, 用以评价学生在特定领域学习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在我国, “成长记录袋”是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渐进入中小学教师视野的。从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 学生“成长记录袋”能让学生享有丰富的学习生活, 拥有宽广的发展空间, 体会快乐的学习情趣。它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现评价的民主化和个性化,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尤其是创新、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而且比较适合成绩并不十分优秀的学生。
(二) 为什么选择医用生物学课程开展研究
目前, “成长记录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它不仅应用于日常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而且应用于具有高利害性质、事关毕业或升学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在课程改革推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成长记录袋”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学科, 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 而在卫生类职业学校的医用生物学课程中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医用生物学新大纲对课程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是有意义的。
此外, 选择此课程开展相关研究的原因还在于: (1) 学生初中学过生物学课程, 虽然和医用生物学的课程内容差别较大, 但学生毕竟有一定的基础, 便于此项研究的开展。 (2) 课改的医用生物学教材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 编写上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知识、社会热点、新技术和新方法等穿插到教材中, 因此, 特别适合设计“成长记录袋”的单元主题, 利于研究的开展。 (3) 研究对象是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的新生, 对医学充满了好奇, 学习上有热情。
二、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在入学的新生班中以中考入学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 选择无统计学差异的1304、1306、1307和1308班进行实践研究, 共计159名女学生。学生年龄在14~17岁之间, 平均15.4岁。其中1304和1306班为对照班, 采用原教学方法;1307和1308班为实验班, 进行“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为保证研究的均衡性, 四个班的任课教师为同一人。
(二) 研究思路 (见表1)
(三) 研究方法
针对本研究的目的和实际, 将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行动分析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以实证研究为主, 做到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
(四)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s形式表示, 以p<0.05为差异显著性指标。
三、结果
(一) 学生生物学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初中生物学学习的基本情况, 我们编制了一份“学生生物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于课程教学第一周分发给实验班和对照班高职护理专业共计159名学生, 回复率100%。通过调查统计结果, 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新生 (2013年9月入学) 有近75%的学生比较喜欢生物学, 大部分的学生总体学习态度较好, 能独立完成作业, 认为单元学习总结非常有必要, 愿意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有56.0%的学生对生物学习有一定的主动动机。 (2) 有不少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 担心记不住教师所教的内容, 考试时总是怀疑自己做的答案不对。 (3) 学生最关心的不是教师是否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渊博的知识, 而是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虽然职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 但不是想象中的毫无进取心、得过且过、无所作为, 她们在学习上更需要教师的耐心讲解和帮助。 (4) 学生对一直用纸笔考试来评定她们学习成绩的方法非常不满意, 她们很关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认可, 认为只要教师给机会, 她们也有信心取得合格的成绩。
因此, 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 应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且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把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给学生成功机会的评价体系。努力创造让学生展示自我、感受成功的机会, 使其重新找回自信, 是每个职业学校老师应该思考并积极行动的重要任务。
(二) 医用生物学“学习成长记录袋”使用效果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在实验班使用以后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我们编制了“医用生物学学习‘成长记录袋’使用效果调查问卷”, 于课程结束后立即分发给两个实验班共计82名学生, 回复率100%。通过调查统计结果, 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 有98.78%的学生赞同“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 并希望能继续开展下去;98.78%的学生认为“成长记录袋”评价对医用生物学学习有帮助;96.34%的学生表示能尽力完成学习任务, 这说明学生赞同“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近99%的学生赞同所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78.0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小组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这证实了小组合作学习特别适合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职业学生的猜想;近88%的学生认为“成长记录袋”评价增强了自己学好医用生物学的信心;认为“成长记录袋”评价增加了学习负担的学生只有15.85%。这个数据令人惊喜, 因为在前期的文献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提到了此项研究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觉到学业负担的加重。所以课题组在“成长记录袋”作品的选择上下了功夫, 参考学生意见, 并且尽量在完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兴趣上找到平衡点, 这样既让学生愿意完成任务, 也避免由于学业负担的明显增加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成长记录袋”评价活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影响, 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看到自己学习的足迹、进步与不足, 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 (3) 通过成长记录作品的制作和展示, 促使学生复习旧知识, 有效解决了学生以前平时很少复习, 直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这一难题;学生也发现了医用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 体验到学有所用的乐趣,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学习成绩。学生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 主动向同学、教师求助, 学会了去主动获取知识, 锻炼了交往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从事的护理职业也很有帮助, 因为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学习能力和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4) 学生对于“成长记录袋”评价法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例如:可以将课堂笔记也增加进去;自我评价不充分;适当增加多媒体成果等。
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用“成长记录袋”来评价学生的医用生物学学习是有成效的, 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弥补了一直以来过分强调分数而忽视对学生探索精神、自学能力、与人合作态度及交往能力培养的不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健康的心理, 学会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学习, 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友好相处, 这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 实验班和对照班参加年级医用生物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结果
从考试成绩看, 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 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班的考试成绩要高于对照班的成绩。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对于课程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注:a为1304与1306比较;b为1304与1307比较;c为1306与1307比较;d为1306与1308比较;e为1307与1308比较;f为1304与1308比较
(四) 学生参与制作的课程“成长记录袋”结果
医用生物学课程结束后, 实验班每位学生手中都有了自己的课程“成长记录袋”。每份“成长记录袋”共包含28个项目 (包括医用生物学小报、知识目标达成情况检测卷、阶段拓展练习、医用生物学小论文、小组活动表现记录、单元测试卷等) , 每个项目都有学生参与制定的评价标准, 里面装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轨迹, 也是学习的收获。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完成, 不但达到了课标的知识掌握要求,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
四、讨论
“成长记录袋”是西方国家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 冲击了传统的教育评价体制和评价方式, 促进了教育评价从“定量”向“定性”发展。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改进, 国外的实验者提供了一些如何进行“成长记录袋”设计与评价的案例。例如:美国希思伍德·豪尔圣公会学校的数学成长记录袋评价;纽约布朗克斯城中学的“全球性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等。这些都为进行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尝试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至今, “成长记录袋”用于国外中小学生的学习评价已有多年的历史。国内不少教师和研究人员在许多课程领域中对成长记录袋评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创建和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成长记录袋”, 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亮点。例如:谢爱民在“成长记录袋”用于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中认为, “成长记录袋”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有利于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情感与态度;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并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合理预期, 提供适合学生特点和水平的教学与指导;并有效地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改善了师生关系。
目前,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在职业学校的应用很少, 但经过反复思考讨论, 我们认为在医用生物学课程中进行“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研究是值得探索的。通过实践也证实了在医学类职业学校医用生物学教学中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是可行和有效的, 学生不仅乐意接受这种评价方法, 而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所开展的活动之中, 如“小组合作学习”“课外知识拓展”等, 并能认真地反思、总结。学生认为通过对成长记录作品的制作、展示、交流及评价, 逐渐产生和增强了学习医用生物学的兴趣, 改变了与人合作的态度, 养成了学习反思的习惯, 在课堂上能坚持听讲, 增强了学好医学的信心, 同时也学会了客观地评价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学会客观地评价同学, 懂得相互尊重, 学会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由此可见,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帮助职业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发展自我评价和形成反思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走向新的课程评价观[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 .
[2]赵德成.成长记录袋应用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 2012 (5) .
[3]谢爱民.“Magic Box”将学生带入英语世界[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3 (4) .
[4]杨湘萍, 周满意, 熊文君.区域推进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创新性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 2010 (Z1) .
[5]编辑部.成长记录袋, 留下生命成长的印迹[J].基础教育课程, 2010 (Z1) .
[6]王薇.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J].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0 (12) .
[7]黄光扬.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档案袋评价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2)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基于工作过程的医学检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论文06-15
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运用SMART原则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07-13
CAI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1-06
新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30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反思11-15
计算机教育论文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08-18
论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9-18
云计算在大学科研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11-12
教学改革创新计算机基础论文07-19
计算机基础大学生的自我评价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