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说明(精选8篇)
1.开题报告说明 篇一
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开题报告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
(1)论题、背景和意义。学生应对论题、选题的出发点、相关背景情况、理论和现实需求、研究成果可能具有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做出简要分析、说明。
(2)研究基础。学生应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准备情况、参与学术研究情况、已发表论文或已完成相关研究情况等做出说明。
(3)研究内容。学生应对所研究问题的研究范围、学术渊源、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研究要点、可能涉及的相关领域和问题、拟采用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对本论题的适用情况、论文主体框架等做出明确说明,对于课题直接相关的已有成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已有成果存在的不足和研究空间,做出分析和判断,对可能达到的学术目标做出预测。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5)研究计划。学生应根据自己所确定的论题制订比较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日程。
4.该报告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保存。
5.若有关内容所留空间不够,可另加附页。
格式要求:
可以将论题、背景、意义单独分开来说明,也可以不分开,通过自然段落来说明。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要求文字表述清楚有逻辑性。
2.开题报告说明 篇二
本分析的重点放在开题报告演示的内容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利用网络资源所获取的一些开题报告所做的比较分析。从所收集的这些开题报告来看,总共八篇。其中四篇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三篇社会科研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一篇是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外加一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作者自评。
1 硕博论文开题报告的分析
依据Moore(2000)的相关理论,撰写的研究计划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目的。硕博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顺序该是:作为研究框架=>为了获得导师的认可=>展现能力,等等。根据这样的目的,开题报告结构安排的侧重点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变化而采用不同的结构,让导师清楚你要做什么及为什么那样做。但基本的结构可适用于各种目的。
我们首先来看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博士刘群(2005)的开题报告。从整体来看,仅仅一个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而且是幻灯演示版,竟然浩浩荡荡长达104页,笔者觉得无论哪个参加答辩的成员都会感到头疼。即使博士论文的开题有字数的要求,哪怕是要求写一万字,在开题答辩时的演示也不应该超过30页,笔者认为20页左右较妥。因为演示的目的就是把他想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给别人看,20-30页还不能说清楚问题就显得啰嗦,反而使答辩委员对他的研究能力产生怀疑。而且他所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纵观整个报告结构,显得冗长、杂乱无章、没有侧重点、没有逻辑顺序。而且演示中多次出现了诸如“目录,引言,总结”等画面,笔者却找不到归属于哪个步骤和内容,真令人费解。从其选题来说,应该是计算语言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其实是比较好的选题,不过也嫌过大过宽。因为机器翻译几十年来都无突破性进展,这同计算机性能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其自身的发展瓶颈,一篇博士论文就想实现机器翻译恐怕让人觉得野心太大了。再有,演示中使人分不清哪是绪论,哪是文献综述,哪是目标,哪是方法。总之就是一个“乱”字了得。
我们再来看一下“胡诗文(Shiwen Hu,2003)”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她的演示与刘群博士的比较而言显得短小多了,可是也有50多个页面,还是嫌多。其实她的报告结构思路还是清楚的。演示中列出了报告的结构安排,有研究目标、理论框架、方法等。只是绪论部分太少,好像没有文献综述之感。另外,第7页和第14,18,27页重复列出提纲,不知为何原因。如果是从第14页才正式开始的话,那前面十多页都是术语解释等,不免使人觉得半天没进入主题。她的正文内容只到30页便结束,即便把“参考文献”部分算入正文内,也只到37页。而后面约20页的内容却都是附录,让人觉得不知作者的重心在哪。笔者认为,如果简化首尾两头过多的附加内容,重点放在中间的内容介绍,刚好差不多20多页的阐述就比较成功了。
再看看两篇美国的博士论文。不是笔者崇洋媚外,第一感觉就觉得比前面提到的几篇国内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好很多。两篇开题报告总页数分别是14页和19页,都没超过20页(虽然与幻灯演示版不可相提并论),真的是结构安排清晰明了,语言简洁精炼啊。尤其是俄勒冈大学计算机系Douglas R.Dechow(2002)的开题,第一页封面便有一个简短摘要,告诉读者其研究的大致内容。第二页整洁的内容目录简介更是令读者深感作者的思路清楚明晰,研究时间进度都详细列出了,还列出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而整个篇幅只用了仅仅14页!另外加利佛尼亞州地理学系James Mc Carthy(1997)的开题也相当不错。虽然在结构安排上没有Douglas的明了,但对研究背景、理论框架、研究问题假设、方法、时间进度等都有阐述。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自己的研究计划在四年之后做了跟踪反馈的分析。这是他在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并且做完了相关的研究之后,对当初做研究计划时所做工作的一个对比回顾和总结。从中他得出了自己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原计划的预期目标,哪些尚未成功,并依此分析了原因。他认为自己的研究基本按计划报告中的要求进行了,但与具体研究进程还是出现一些脱节现象,这除了不可预测的客观原因外,同自己当初做的研究计划不足和欠周密有一定关系。这说明了做好研究计划是多么的重要。但计划归计划,现实归现实,他做的这些总结也是事后才“诸葛亮”。不过对我们怎样写好研究计划有很多的启示。他是从开题报告的语言表述、研究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及其理论框架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总结的,从研究结束后的角度来总结当初做计划时所存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并进行了自我评价。具体详情可参见所附文章。
还有一篇是加利佛尼亞州人类学系的Nancy Grey Postero(1998)的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注:在美国,博士论文一般称dissertation,此报告没特别注明,又较短,故笔者自判断其为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这篇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只是文献综述和绪论的阐述没有分得很清楚,有点混在一起了。
2 社会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或开题报告的分析
最后要看的就是三篇社会科研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了。这类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顺序该是:作为研究框架=>为了申请资金=>展现能力,等等。根据这样的不同目的,其结构安排的侧重点应该把自己或机构的雄厚实力和光辉历史放在计划的最前面,也可先讲研究的结果会带来怎样好的影响,研究计划的结尾应包括费用情况。详细列出资金运作的流程,详细的资金运作计划,越详细越好,态度要诚恳。以取得资金机构的信任,获取足够的研究资金(Moore,2000)。
但这三篇总体来看,如果按上述要求则都有欠缺,同时关于“网络教学”的这篇其“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在内容方面有些重叠之嫌。后两篇作为演示版总页数也稍嫌庞大,都缺少研究费用、资金运作计划等的介绍。特别是市教育局杨锦兴(2004)的这篇开头空话、套话连篇,满股“官僚”机关作风味,又没研究时间进程安排等。不过比较而言,谢璞(2002)的这篇较好些,除了正标题被“开题报告”几字喧宾夺主和前述欠缺外,有时间进度安排,其他内容安排也较合理,算是比较成功的开题。
3 结束语
以上是对利用网络所获取的一些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所做的比较分析,分析的案例材料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但因篇幅问题,本文只重点讨论了开题报告的结构安排及演示内容等问题,其它许多方面尚未能深入探讨。然而,开题报告的优劣与否事关下一步研究的关键,且实践当中产生的问题远不止上述这些。在此,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以期有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或研究能否按计划实施和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帮助教师在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和教学中及时发现论文开题报告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该文通过网络收集数篇硕博开题报告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开题报告进行了详尽地比较分析,指出开题报告在撰写内容及演示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必须注意的方面,也为其他科研工作人员在科研计划的撰写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教学,分析
参考文献
[1]Dechow R D.An Aspect-Oriented Infrastructure for a Typed,Stack-based,Intermediate Assembly Language[D].Depnce:Sci eOregon State University,2002.
[2]Moore N.How to Do Research[M].3rd Edition.London:Library Association,2000.
[3]McCarthy J.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The Political Econ omy of the Wise Use Movement[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 fornia,1997.
[4]Postero G N.Manufacturing Identities in Lowland Bolivia:Na tional,Ethnic,and Individual[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1998.
[5]Shiwen,Hu.Optimizing Adapt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 via Binary Translation Systems[D].Texas:University of Texas,2003.
[6]刘群.基于模板的统计——翻译模型研究及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实现论文开题报告[D].北京: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2005.
[7]谢璞.新课程观下理科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南京:南京市教育局,2002.
[8]谢幼如,李克东.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开题报告[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2.
3.护理专业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篇三
恰当选择科研课题
科研课题一般包括自选课题、指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委托课题四大类,无论哪一类课题,在选题上都要满足以下原则: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结果,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或护理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②先进性:在护理学术界要有新的见解。③成果的实效性:所选课题要有需要背景、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要针对实际和护理发展的需要。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如人力资源、社会关系,尤其实验性课题需要的设备条件、技术力量、研究对象来源,特别要考虑在一定时间和经费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1]。⑤要在护理学科范围内选题。
拟定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字斟句酌。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对象交代清楚,必要时可以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所用的词语、句型要科学、规范,似是而非的词语、口号式或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课题名称必须体现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实验性研究要反映其基本要求,如处理因素和受试对象等。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需深入
立论依据:课题的研究现状是其创新性和科学性的依据[2],只有广泛查阅文献,深入理解其内容,才能充分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新进展和研究现状,进而解析出课题的科学依据和提出创新性思维。查阅文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重视文献资料的积累,尤其是文献中的重要论点、中心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②阅读原始文献,正确认识图书、教材、期刊与网上资料的不同点;③瞄准主流,查阅护理学领域中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护理专家的观点和评述,选取与课题较密切的内容;④查阅书籍时,宜先看序言、目录,再确定浏览或精读范围,要先看论文摘要,再筛选和精读有价值的文章;⑤复习文献要贯穿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不断汲取新进展、新知识,及时补充、完善和更新课题内容。经过对现状的研究和提取,选题的意义和目的便呼之而出。开题报告的选题意义与目的实际上就是一篇有关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动态而短小的评述,其中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再谈专业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研究方案:①研究目标:需明确,重点突出,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以保证研究方向的准确,但不宜设定过高使研究过程失去重心,难以攀登。研究目标与其理解为衡量指标,不如理解为努力方向、问题的解决程度。②研究内容:是科研课题的核心,既定合适的研究内容对研究质量起着直接作用,要依据研究目标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体现以论文问题为中心,具体而翔实,避免笼统、模糊,使研究进展陷于被动。③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论文的主攻方向。一个课题只有一个中心,一個重点,只有集中一个主题,才能研究深刻,开题报告中要清晰体现这一点。如果一个课题要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问题,就可能导致主攻方向不明确,在研究论述过程中出现观点冲突,或逻辑混乱,或主次不分而发生种种困难。研究课题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用明确、具体的文字,力求一两句话写出来。④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法:是达到目标、实现创新的途径,是解决问题的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的汇合,在开题报告中应是论述的重点,因其是评审专家判断课题研究前景的依据,也是专家对科研课题研究方法给予切实指导和建议的途径。确定研究方法时要阐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么做”,对研究对象也应说明所选人群的来源、标准及基本情况。研究中的资料采集及结果判断、研究过程,处置方法及关键步骤等均应说明其理论依据。
总之,护理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是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基础,开题报告是保证和提高护理科研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对课题研究起到定位作用,对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红.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5):78-79.
4.开题报告说明 篇四
1、题目: 本项要求题目内容居中,详见教师用《立题论证任务书》中格式与要求。
2、课题类型:软件设计、网站建设、网络方案设计、课件制作等。
3、专业班级:填写内容为:科技一班、科技二班、网工一班、网工二班、软工一班、软工二班。
4、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简介与原始信息工程参数:填写内容为你的设计或论文所实现的功能及软、硬件环境,不要照搬教师立题任务书中的内容。
5、设计(论文)的工作量: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在撰写论文和编写软件的过程中书写那些相应的文档,查阅资料的时间,你撰写的论文中可能含有的如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E-R图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一定你都含有,你毕业论文的大约字数,软件调试生成的机时等,一定用自己语言书写。
6、主要参考资料:书写格式如下:
[1] 周昕,贾冬梅,张炎.数据通信与网络信息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7
[2] 黎连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信息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资料数量要求4部(篇)以上,且为近5年内文献。本处参考资料是指书写立题论证任务书时所使用的参考资料。
7、设计(论文)主要阶段任务分配:
将论文设计进行阶段划分,可按“前期、中期、后期”,也可按“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最后阶段”等分配设计(论文)的工作过程,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分配。
8、立题任务下发日期:2010年12月10日。立题任务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开题报告书写说明
1、毕业论文(设计)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毕业论文(设计)的来源:可从“生产实践、社会需求、指导教师拟题、自拟题目”等来源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来源类型。
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意义:本部分可从所选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意义方面重点来写,亦即从毕业论文(设计)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方面来写或从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方面来阐述;另外还可从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本人的理论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文献检索与综述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阐述。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文献综述)
对软件设计类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重点从功能上来说明:目前该方面功能实现情况,研究到什么程度?存在什么不足?也可从理论方面来说:目前理论研究已研究到什么层次?研究最终目标是什么?研究观点有哪些?目前研究中存在什么信息工程关键难题等等。这部分内容可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分开来写,也可单从国内方面来写。
3、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目标
本部分重点从信息工程角度来写,毕业论文(设计)使用什么实现信息工程,期望达到什么效果(目标),当然这部分可从功能、性能两方面来具体叙述。
4、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对软件设计类毕业论文(设计),这部分要求有系统流程图,文字数量不限,把问题阐述清楚即可。
5、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信息工程路线
研究的信息工程路线即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
⑴问卷法:是指调查者将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调查提纲或询问表)通过邮政部门或依组织形式交给被调查者,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完毕,然后通过邮局寄回或由调查者收回,进行统计汇总,以取得所需的调查资料的调查方法。它是统计调查方法的一种。
⑵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⑷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⑸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⑹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
⑺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
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⑻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⑼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
⑽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⑾模拟法(模型方法):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
⑿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⒀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⒁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⒂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
⒃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
⒄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评价的一种方法。
⒅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课题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课题或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课题实际问题。
6、毕业论文(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部分可从信息工程实现上来阐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一般列出⑴、⑵、⑶点即可,要按条来写,不可泛泛地谈。
7、进度安排
5.开题报告求论文开题报告. 篇五
开题报告求一篇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求一篇论文开题报告.
-12-26课题是.要求在3000字左右.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后续追分.谢谢了.按我给你如下的框架试试看,应该可以写了吧祝你顺利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第二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与课程设置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技巧第三节语言技能训练第四节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第五章对外汉语教材的.基本理论研究第一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概述第二节第二语言教材的属性和功能第三节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分类第四节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第五节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基本程序第六节第二语言教材评估第七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测试第一节语言测试的基本类型第二节语言测试开发第三节语言测试题目的编写和题目分析方法第四节语言测试的质量评估:信度和效度第八章现代科学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p437)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第二节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中文信息处理环境第三节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第四节多媒体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第五节汉语远程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第六节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你可以把题目用百度输入,多找几篇跟它有关的论文,然后再重新组合一下就可以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很好写呀开题要求3000字,包括了文献综述吧把你的开题格式发给我看看
6.开题报告说明 篇六
1 选题的原则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在本学科范围内, 涉及的内容是与本专业相一致的, 避免在以后的论文答辩中出现问题。②创新性, 开题报告选题内容一定要新颖, 一般是前人没有做过的, 或者是尚未得出明确结论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也可以是已经得出结论, 但不同种族, 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差异, 在医学上, 很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治疗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创新性还表现在对待问题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及技术方法学上的创新。③可行性, 课题题目应适中, 结合本科室的科研实力量力而行。三年制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 基本上没有单独的科研实践, 论文选题范围太大, 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很难按时完成。因此在选题时不要“大题小做”应“小题大做”。④实用性, 临床医学研究生最终还是要面对患者, 选题时多选择应用性课题, 因此更要注重课题的实用价值, 切忌一味追求偏、难、怪, 应着力于服务于医学、服务于患者。选题是研究工作实践的第一步, 需要研究者积极思考, 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 互相比较、多方论证的努力, 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在其中都可以得到锻炼提高。
2 文献综述的撰写
一般选题范围确定后, 就进入收集资料阶段。研究生只有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才能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 新技术和新发现, 从而确定自己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 并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而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综合叙述后写成的文章, 属于二次文献范畴。医学硕士研究生阅读文献量应该在50篇以上, 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50%, 近三年的文献至少占70%, 遇到非常有价值的外文文章, 最好将其全文翻译出来, 对于阅读以及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书籍宜先看序言和目录, 论著宜先看摘要和结果。医学文献综述一般分为四个内容: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动态、研究方法, 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提出自己的意见等。整篇综述力求全面、准确、客观, 尽量用自己的语言, 避免大段引用原文, 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文献综述的广度和深度,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开题报告的质量, 也是医学研究生科研实践的基本训练内容。
3 开题报告书内容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书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研究课题中英文摘要、课题立项依据、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课题前期研究基础或预实验结果及可行性分析、课题中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课题研究计划进度。
中英文摘要 (约200字) 应具有独立性, 充分显示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部分, 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多采用第三人称撰写, 尽量避免“本文”、“我们”等语。英文摘要尽量用被动语态, 医学研究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专业术语, 摘要中的缩略语、缩称, 首次出现时要用全称;摘要的句子应力求简单, 主谓语搭配得当, 不要出现图表和引文。课题立题依据主要包括课题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课题研究背景也叫问题的提出, 多从现实出发去论述, 指出需要去研究去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主要就是文献综述部分,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是阐述为什么要研究, 课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般涉及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三个部分, 相对于研究目的而言, 研究内容是研究课题所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具体化。医学科研的研究对象往往是动物、人或由人组成的群体, 必须说明标本来源、样本数量及选择标准。医学研究问题的针对性强, 常常还包含需要检测的相关指标, 这些指标应与课题密切相关, 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 使结果更为真实可信。医学课题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流行病学方法, 在选择统计学方法时, 尤其要认真推敲,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是提高课题结果说服力和可信度的关键环节, 一个严谨规范的科学研究, 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就是整个研究的实验方法和具体步骤, 多从基础问题开始, 分阶段进行, 比较分析时还会出现两条或多条路线同时进行, 医学中多采用图表的方式表现, 使之更加简明、清楚。先进可行的技术路线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科研课题的价值, 也关系到研究的时效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课题前期研究基础或预实验结果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基础包括目前课题所处的研究阶段, 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 (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 医学课题的研究周期相对较长, 因此要得到理想的研究结果, 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预实验结果的分析, 能够对整个科研课题的远期目标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也主要是综合上述两点对整个科研课题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 包括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完成课题的技术支持、软硬件保障等。
课题中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这方面主要涉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重点、难点, 并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估计和判断, 提出拟采用的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课题研究的计划进度, 包括本课题研究的时限, 不同阶段 (开始和结束时间都要有规定) 的研究任务以及预期达到的结果, 不同学期的研究日程安排等。最后还应要求研究生在开题答辩考核过程中对本课题做出经费预算。
4 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科研知识和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 是整个研究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毕业论文答辩能否成功通过的重要保证, 因此, 必须对开题报告进行考核和评价。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部规定了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书的统一格式, 在开题考核前一周, 研究生必须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向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开题考核申请, 并上交文献综述。研究生管理部门根据研究生所学专业和指导教师推荐, 组建开题考核专家小组并组织开题。开题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 由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授或副教授 (或相当职称) 的专家组成, 其中教授 (或相当职称) 的专家不得少于2人, 考核组长1名, 导师不担任组长。开题考核程序分为:开题报告陈述、考核专家提问、考核专家评分三个环节。考核小组成员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书、文献综述、综合能力三方面进行总体考核和评价。学院安排答辩秘书1名, 负责整个考核过程的记录, 并对所有专家的评分进行汇总, 最后由考核小组组长填写考核意见并签字。开题考核未通过者, 半年内须重新开题, 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整个考核过程的监督和审核工作。开题报告书和文献综述一式两份, 分别由学校和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进行封存保管。
总之, 要把开题报告纳入到整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去[1], 增强研究生对所参加科研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整个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摘要:开题报告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 是监督和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先决条件。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提高论文水平, 必须进行开题考核, 并把开题报告纳入到整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去。
关键词:开题报告,学位论文,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7.开题报告说明 篇七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以下简称《装备史》)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原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持和策划的专题研究性重大项目。2010年10月,该课题正式上报申请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2011年7月22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装备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DCA110188)。
《装备史》立项是我国教育装备战线的一件大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装备史》的编撰可以全面总结回顾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地位、规律、作用,填补教育装备理论建设上的一个空白,所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次开题会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编撰《装备史》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是不断完善教育装备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项目内容与组织
核心概念界定
《装备史》研究是教育装备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历史及关键作用的实证性研究。教育装备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支持承载和传递知识信息的配备物,是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资源、人工资源)中的人工资源部分,或者可更加具体地表述为:教育技术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教具、学具、设施以及相关软件的总称。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按照目前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率(年增长率为8%)计算,到2012年教育经费中央投入就会达到1.6万亿人民币,加上地方财政和社会力量办学投入,教育投入必将大大增加。
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30年的相关数据。2000~2010年,全国高校教育装备投入2 0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200亿元以上;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1 200亿元,平均每年100亿元以上;职业技术教育装备投入每年100亿元以上,且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随着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基础薄弱、条件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体系健全、规模宏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局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保障作用。教育装备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等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将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的发展历程,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总结。该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可以展现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果,全面反映教育技术装备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与科学发展规律,同时可为决策者提供对中国教育发展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作为学科,教育装备学已经形成和发展近10年,并于2010年正式列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由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它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应该是统一的。所以对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也是教育装备学科建设的必要内容。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教学工作联系紧密又有区别,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门类,专业性、技术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大的范畴和体系。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已形成一个建设、配置、管理、应用比较完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行业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格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既彰显出党和国家对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反映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领导同志不断转变观念,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纳入教育事业的整体格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理念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教育技术装备领域各级领导同志、专业技术人士、众多企业勇于开拓进取,不懈努力,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科学发展理念。
为促进教育技术装备事业可持续科学发展,全面展现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装备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重温改革开放30年党中央深谋远虑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教育决策的深刻背景,回顾改革开放30年并由此上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包括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发展教育技术装备的具体工作实践,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视角,全面深入具体地记录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期望通过这一项目,进一步明晰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重要地位,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已成为教育大国,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正在向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成就有目共睹。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从简单教具到高科技装备,机构经过多次调整,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从业人员数十万、年投入数百亿规模的专业化体系,表明中国教育事业成就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技术进步,投入增加,行业规模扩大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在教育部网站上尚未有完整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信息公开,仅公布了年度资金投入情况的信息。在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网站上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数千条搜索结果中,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符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条目,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空白。目前,有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的类似研究工作,仅有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于2006年组织编写的一部《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但是这仅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部分历史资料,而且仅限于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本身的工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全部情况尚需填补空白。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历史的研究,探索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的规律,发现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科学投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内容:教育装备实践发展变化史;教育装备理论研究史;教育装备体系的构成、沿革和发展史;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史;教育装备与教育均衡发展史;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史;实践教学体系教育装备建设与配置史;各类功能实验室及各学科教学装备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装备研发、生产的转变史;教育装备标准化史;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民族地区教育装备建设史;教育装备国际交流与合作史等。
研究方法
以时间为主线,在全国各省按时间、地点、事件、关键人物、可靠数据调研和记录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数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成果进行相关分析;在国家和地方图书馆、政府档案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信息与数据;对退休和在职的教育技术装备人员进行访谈,记录相关事件;确定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遵循史学研究客观、系统、联系的基本要求,时间大体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33年3个历史阶段,以改革开放以来为重点。
组织形式
采取三级课题组的形式(核心课题组、分课题中心组、子课题项目组)开展研究工作。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建立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数据库,将教育装备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吸收进来,发挥各自优势,为研究工作做理论和技术支撑。共15个分课题,在开题会议期间进行分工,由分课题中心组认领任务,组织实施。
项目组构成
核心课题组(一级课题)
课题负责人:李兴植
课题主要参加人:夏国明、王长毅、王兴乔、艾伦、钟元生、张杰、施建国、何智
总顾问:主管过装备工作的部领导
顾问:王富、刘济昌
15个分课题中心组及负责人
分课题一:中国教育装备发展综述(王兴乔)
分课题二:现代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艾伦)
分课题三:教育装备管理及实践研究(罗一华)
分课题四: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装备事业的跨越性发展成就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哈达)
分课题五: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建设与发展(张永昌)
分课题六: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施建国)
分课题七: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管理发展研究(陈峥嵘)
分课题八: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装备建设(陈建平)
分课题九:新时期教育装备研发、生产、配置体系的转变(郭金宝)
分课题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信息化装备(张杰)
分课题十一: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高教部分(李万德)
分课题十二: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工程/职教部分(李瀛)
分课题十三: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沿革(张晓凌)
分课题十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续加强各类功能实验室/教室建设(杨立湖、何智)
分课题十五:世界教育装备发展的一般情况(王长毅、薛鹏)
分课题与子课题项目组详见课题分工。
课题进度
2011年7月前做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研究计划;
2011年10月召开开题报告会,进行各分课题分工,贯彻研究计划;
2012年3月底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各卷的三级目录;
2012年12月完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的30%;
2013年10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统稿;
2013年12月完成研究报告,出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配套经费支持。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兴植同志于2011年11月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开题报告会上的发言摘要整理。)
8.开题报告说明 篇八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针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结合从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以及在小教专科自考实践性环节考核过程中指导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一些体会,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想开展教育科研的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科研课题开报告,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01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
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
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某省“九五”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
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参考文献(略)(摘自《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原文:“谈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来源:丹中名师工作室 作者:丹中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0-10-27 查看次数:3366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
1、提出研究的问题;
2、介绍研究的背景;
3、指出研究的目的;
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
2、仪器设备的应用;
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
4、操作程序与方法;
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
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
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
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
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
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
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
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
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您读过此篇文章后的感受是: 24 10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扯淡
不解
吃惊
“评语+等级”课后美术作业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享用价值。而评价,就是人类发现价值,揭示价值的一种根本方法”。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的,是美国著名课程学家拉尔夫?泰勒。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评价问题作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之一,从而使课程评价研究成为新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自泰勒之后,课程评价领域从价值取向到操作模式,已经历了几代嬗变与演化,每次嬗变和演化都直接体现了整个课程领域的变化;每一次的嬗变和演化也都体现了人类不断摆脱盲目被动而走向自觉能动,同时间接地折射出了时代精神的发展轨迹。
近观历史文化,自20世纪后半叶起,世界文化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艺术教育改革的焦点集中于一种具有开放、互动、多元特征的,能不断扩展的艺术课程,而作为小学艺术教育的主干课程—美术与这一趋势相对应,其研究方向也向这一方向聚焦。21世纪中国的艺术教育在继承全世界艺术教育成就的同时,也必须保持本国艺术教育特色,同时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新格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一条重要枢纽,新课程更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美术教育内容不断更新,美术教育评价也面临新的挑战,立足于素质教育的美术教育也更应重视对每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作出积极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研究动因
要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质量,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的落实,就离不开评价。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因此,如何进行作业评价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从评价标准看: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往往采取当堂评价的方式,如学生、师生共评,教师点评等,作为美术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当堂评价美术作业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作业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心理等意识问题,更难以做到深入的恰当的分析,只能泛泛地点到为止。尤其是面对一些大班额的具体情况,仅凭有限的课堂上三五分钟的作业评价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除了在课堂上的当堂评价外,在办公室批改学生的美术作业,是大多数老师所采用的对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属于静态的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结果的评价,由于离开了学生本人,多少带有一些教师的主观意识,因此在评价时,教师如何通过学生的作业来和学生进行客观的平等的意识上的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从评价结果上看,发现很多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往往重改不重批,有的甚至不改不批,打上一个分数就算完了,至于那个分数是怎么打的?为什么那样打,大多数老师都没在等级分数之外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交待,更有甚者,对一些自认为不好的作业竟一撕了之,有的甚至当着学生的面。毫无疑问,这种行为更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以这种缺乏沟通、缺乏理解、缺乏情感因素,缺乏明确指导的作业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劳动成果和学生本人的不尊重,是与《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相违背的。
三、课题界定
就当前情况看,提到“评价”,人们大都把它与“判断” “价值”等概念联系起来。本课题所提出的学生作业评价,就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学生学习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但要想把握它的准确涵义,还要结合几个具体问题,其中包括:学习计划、活动以及结果,即评价内容的问题;学习主体及其心理,即评价对象的问题;关于价值或特点的问题,即将涉及评价的标准;关于评价的方法、途径问题等等,而其中的具体问题既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出了“评语+等级学业评价体系”这一概念。
鉴于美术教学跨年级段多,我们主张应该视具体的学习任务评价,与其他的学习评价模式相互补充。事实上也是对当前学生美术学习评价领域发展趋势作一种全面的、整体的、合理的概括和总结,同时通过实践与研究诞生新的评价模式和方法等评价元素。(一)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这是美国认知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突出了多元化,认为人的智能结构由7种要素组成,不同组合使每人的智力结构各具特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教学论指出:评价是构成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布鲁姆曾对评价做出过精辟的论述:A评价是一种获得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的教育有效性的论证方法。B评价包括了一般期末考试更多种类的证据C评价用于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倡导把评价的过程与结果作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
3.乌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每个孩子都有归属、尊重、实现自我的需要。儿童的这种认同感来自于各方面对他的评价。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最优秀,如果他们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失望、情绪不振。(二)研究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本课题提出和建立,也是基于四种不同的需要:学生心理的需要、家长认识的需要、学校教学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它的现实意义具体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评语+等级”评价学生作业,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同时便于家长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子女的美术学习情况。
2.课题实践和研究过程,能促使我校美术教师在积极参与教改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教育、科研等各种能力均得以提高。-下一页
3.在此过程中,运用“评语+等级”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实践与研究,为教学决策提供科学、可操作性的依据。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经查阅大量文献等资料表明;教育界这对于“学业评价”“课程评价”等资料方面略有著述,但显现出“大教育”的迹象,对于“美术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目前还未领略。因此,关于新课程中小学美术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与研究方面的课题及论文专著在国内尚属冷门。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具体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分别是:(一)研究内容
1.构建多元化操行评语模式
操行评语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本身是一种操作过程,当然不可能方法单一,需要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正确性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多元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评语的改革与发展,评语的功能日渐突出。因此,在科学、正确的“指挥棒”的导向和推动下,对受教育者的评价不再是以往的学期末一段简单的生硬的定性文字,而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①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
所谓主观评价也叫做自我评价。学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学习、个性特长、与人交往等各方面进行主观的评估,完成相应的评价任务。主观评价应当是最重要最常用的评价手段。学生的主观自我评价是进行积极的自我反馈、自我鉴赏、自我总结、自我调整的有效手段。其次,主观评价没有外界压力,是在高度自觉、积极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保护和激发被评价者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学生的主观评价往往是比较深入、贴切的,但是自我评价往往受到评价者的同一性的局限,对评价的观点、内容、标准和效果,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缺少客观标准,如果主客观差异比较大,就难免会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因此,老师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基础上应组织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小组评价或老师综合评价,这样就弥补了自我评价的局限,使学生的操行评语既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又有同学及老师的客观评价。②相对评价与标准评价
相对评价指在接受评价的一个群体中,按照一定的评价要求,将每个学生的情况与评价的要求相比较,来确定每个被评价学生所达到的水平,实现评价目的。这种评价受益面大,能全面地评估每一个学生达到的高度,并确定其在群体中的位置,同时使学生可以客观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激发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此种评价方式可根据不同年级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该评价是有相对性,有很大的“相比较而言”的弱点。
标准评价是一种相对绝对评价,它告诉学生明确的客观标准,例如:“你是一位美术爱好者,美术成绩优秀,懂得在美术作品中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懂得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标准评价使被评价者只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达到某种标准,而并不清楚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③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其特点在对学生学习的表象进行全面的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进而揭示一个学生的基本特点、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和学习效果。定性评价多用评语的形式表述,反映学生学习的质的既定性。好处是方法较简捷,由评价者根据平时学习的直觉和理性分析予以评定,但它完全局限于评价者的教学经验和洞察力,主观性强,客观依据不足。
定量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运用统计学原理,考察学生的学习有个量的搜集和积累。虽然操作起来较复杂,但有具体的数据作基础,作为分析、评价依据,就比较客观,也比较科学。④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评价,指的是不单纯依靠对学生结果的测定来进行评价,而是重视对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进展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来评定每个学习时期或学习步骤本身的优缺点。如某位学生,刚开学一段时间学习很努力,且学习效果很好,但后期学习松懈,效果较差,这样在评价时应体现他的这一学习的过程体现
结果评价主要依靠学生的最终的学习效果的测定成绩,这个测定结果虽然很重要,但不能作为我们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因为我们要考察学生好的成绩是怎么得来的,同时,也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所获得的结果如何。在实践中,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为了提高评价质量,使学生的操行评语是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各种情况,就必须建立科学、公正、多元的现代评价体系,我们必须用好评价这一杠杆,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如何就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解剖、收集和运用有关信息,对他们的学习效能和质量作出准确判断和评价,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深感任重而道远,我愿在此课题不断探索和研究。
2.评语具体化研究 ①抓住时机,点拨思路
“等级+评语”的批改方式,不仅注意学生画面效果,而且注意了学生的构思与想象,适时点拨,以帮助他们拓宽思路,发展智能。
②善用技巧、评点问题:当学生作业中出现构图、色彩、创造等方面的问题时,宜用评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如何进行再创作,学生构图不饱满,主题不明确等问题时,他们自己往往很难发现。所以教师在点评时可采用:你看这样画是不是更好点,现在主题还不够突出,你看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评语。③启发诱导。学生对一个物体的理解往往是比较定性的。据此,我们也要用评语诱导他们去思考,去大胆创作。如:一只靴子,告诉小朋友们,他不仅仅只是穿在脚上的靴子,你可以把它往大的方向去想,把它想象成一棵树桩,可以在上面画一些茂盛的树枝和叶子,也可把它想象成一个游泳池。天热时有很多男男女女都过来游泳……除了这些,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可用什么方法来作画类似这样的评语。不仅可促进学生的思路发展而且可诱导他们潜心于美术创作。
④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情趣、学习习惯、学习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端正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内在动力,积极开展这方面的评价,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和主动性,小学生天性爱受表扬,老师几句鼓励的话语,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适时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⑤适时合理评价。
3.构建课后美术作业评价研究
本课题所建立体系主要是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来体现学生的作业成绩,设置美术学习档案袋,通过评价活动做好美术学习过程中各阶段的评估记录,是美术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有效手段:如果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学生就能自然对照教学要求和教师各阶段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找出自己的差距和成绩,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袋,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活动所作的内在心理是定位和评判,便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的个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说,美术学习档案袋建立,促进了美术教学与评价更加紧密的结合,它全面展示了学生的学习二)预期目标
通过课题实践和研究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情感,形成自信,体验成功,为学生在美术乃至其他学科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素养。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和条件分析
任何一项课题的提出、试验和研究,都需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和相应的研究条件 1.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和责任,形成课题研究脉络,做到有组织、有保障。
2.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总结前阶段实验工作;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和课题研究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整个研究过程,保证了课题实施的科学性和规范性。4.具有优越的学校研究环境,学校学习氛围浓厚,具有特定优势的学生群体,具有一支结构优势的美术师资队伍。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 准备阶段(2006年9月—12月)1.组建课题小组,并形成课题研究脉络,健全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2.收集相干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理论学习,形成理论综述。3.制定其可行性方案。
4.提出课题申请,进行实验前期调查、分析、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7年2月)《阶段性研究报告》报告
《中期成果展》 主要展示教案、学生个案作品、以及教学和片断案例 * 总结阶段(2007年7月—2007年10月)①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论文、报告、学生作品、教案、案例等资料。②集结本课题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八、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小学美术教学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寻找理论支撑,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一年级学生的调查,摸清我校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情况、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3.个案分析法:组建学习小组,定好组长,充分发挥学生小组长的作用,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身边的几个学生共同进步。同时,对重点帮困学生个别配好学习对子,随时记录情况,进行个案分析。
4.经验总结法:组织美术教师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及时分析总结。
九、研究对象 一年级段小朋友: 实验班:一(5)、一(6)班 对照班:一(7)、一(8)班
十、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