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现状及对策

2024-06-16

反倾销现状及对策(精选8篇)

1.反倾销现状及对策 篇一

开题报告

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高。在中国加入了WTO以后,中国的外贸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继续升温。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不仅增长速度加快,而且发达国家对华启动贸易摩擦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问题.。而我国也成为该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根据上述背景,我将我的论文题目定为: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我将会分四个部分来论证主题。

第一部分我将介绍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强调反倾销对我国外贸的有着较严重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的双边贸易有了迅猛发展。不少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认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基本处于顺差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外有关竞争者利用反倾销法,频频指控我国出品商品倾销。

从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盐类和闹钟发起第一宗反倾销调查,至2000年底,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调查,不能超过2000年底,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已达412起,涉及我国出口商品二十多个大类中的绝大部分类别,总金额至少有100多亿美元。我国已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我国的出口贸易正面临着 外反倾销的严峻威胁。

第二部分我将会去探寻国外反倾销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三小点:第一,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严重削弱了我国企业产品竞争力。第二,损害我国企业产品的市场形象。第三,阻碍了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

第三部分,研究我国企业屡遭反倾销的原因。主要原因分为四点:第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近些年国际经济持续低迷,西方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受“9·11”事件打击更是雪上加霜,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第二,对我国实施歧视性反倾销政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十五条关于反倾销价值可比性问题是这样规定的:中国出口企业能明确证明自己的产品是在市场化条件下生产、销售的,那么中国产品的国内价格就是可比价格。第三,不应诉或应诉不力纵容反倾销。第四,“非市场经济”问题。

第四部分,讨论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措施。主要有四个措施。第一,政府要努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第二,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第三,配合反倾销调查.积极应诉及时抗辩。第四,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待遇”

根据以上对四大部分的内容,我将拟好提纲,查找资料去充实自己的论文。

2.反倾销现状及对策 篇二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对策

一、反倾销概述

(一) 倾销的概念

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规定: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一国的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此外, WTO《反倾销协议》第二条第一款进一步规定:如果是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 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 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 即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市场, 该产品则视为倾销。可见, 倾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为地使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售价不同。这种人为的差价并不是指出口产品的价格低于相同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销售价格, 而是指出口产品的价格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只要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就构成倾销。

(二) 反倾销的概念

反倾销, 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相同产业的利益免受损害, 为了有效遏制出口商向进口国倾销其商品的行为, 进口国针对出口商的倾销产品而采取的措施。一般情况下, 反倾销措施多以针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为手段,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倾销产品在进口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抵销损害, 以达到保护进口国本国相同产业的目的。反倾销在本质上是贸易摩擦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一国或地区的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它是WTO所规定的一种合法的贸易救济措施, 其目的是为了抵制倾销以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和公平贸易。但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反倾销措施日益成为积极的贸易保护武器, 一些国家甚至滥用反倾销措施来达到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

(三) 反倾销的特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 为了打开国外市场,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开始滥用倾销。为了保护本国经济, 遭受倾销的国家举起了反倾销的旗帜。然而, 在现实中, 反倾销法的目的和实践结果出现了偏离, 更多的反倾销被贸易保护主义所滥用, 反倾销的根本目标并未彻底解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迅猛发展, 并出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反倾销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激增现象。

2、反倾销案件数量逐渐增加, 参与国众多。

3、反倾销发起国家比较集中, 被诉讼国家分散, 亚洲国家受到影响最大。

4、反倾销力度加强, 成功率高, 影响大, 成为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一)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进出口贸易量也急剧增长。据统计, 20世纪70年代国际反倾销案年均40起, 而80年代以来却急剧增加, 自1985年以后, 年均约160起。而1996年到2006年年均更高达435件。而对我国提起的反倾销截至2008年12月31日,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总数已达1253起, 涉及我国出口商品20多个大类中的绝大部分类别。我国已成了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 我国的出口贸易正面临着严重的反倾销威胁。

(二) 对华反倾销产品种类增多

自从1979年8月中国糖精、纳盐和闹钟等产品首次被当时的欧共体控告反倾销以来, 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指控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华反倾销所涉商品已达千余种, 从最初的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 到目前的钢材、电器产品、纺织品、计算机软盘等工业制成品、甚至高技术产品。国外对华的反倾销产品从最初的几种产品扩大到目前几千种产品, 涉及包括化工、五矿、轻工、钢铁、机电、机械、建材、食品、医疗保健、纺织等在内的十多个行业, 4000多种商品。

(三) 涉案金额趋大, 连锁效应极强

在20世纪80年代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中, 没有一件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 涉案金额超过一千万美元的也不足10件。但进入90年代以后, 涉案金额不断增大, 超过一千万美元的案件几十件, 超过1亿美元的案件也已达数十件。另外, 一件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 常常引发进口国对我国产品的一系列反倾销诉讼以及我国产品在一国遭受反倾销调查后, 相继在其他一系列国家被投诉。

(四) 对华反倾销的国家不断增多。

在20世纪80年代, 对华提起反倾销的国家只有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4个发达国家和地区, 但截至2008年, 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54个。由此可见, 反倾销的连锁效应越来越大,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加入到反倾销行列中。阿根廷、印度、南非、巴西和秘鲁等是对华反倾销的主要新生力量, 且其地位上升很快, 应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对象。

三、我国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一) 充分利用WTO规则, 加强中国政府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与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在应对国外反倾销时, 应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对于美方不合理的滥用反倾销进行贸易保护的做法, 中国政府可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起申诉, 以维护中国对美贸易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 以便在今后WTO规则的评价及修改中充分利用中国在WTO多边贸易体系中的发言权, 争取早日修改国际反倾销规则, 取消对中国的歧视性规定, 尽快得到公正待遇。

(二) 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努力扭转“非市场经济地位”

“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最大障碍。尽管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15年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问题提出异议, 但“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而是经济问题政治化。而政治化的问题就必须用政治手段加以解决。而且是否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待遇, 可以由各国自行决定。这就意味着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双边或多边外交谈判来解决我国的“非市场经济”问题。一方面政府在国际贸易谈判中, 应尽量争取主动, 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磋商和制订, 遇到歧视性的待遇, 要坚决还击。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在互访过程中不但要加强政治外交, 还要加强经济外交, 向外国政府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介绍我国经济体制、外贸体制改革的进展, 阐述我国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的理由, 使对方能够认识我国的现状, 从而减少国外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

(三) 政府引导和规范出口企业的经营活动

政府应加强出口企业经营活动的引导,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帮助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改变出口市场过分集中的不合理分布状况。规范企业之间的竞争, 加强外贸监督, 严格控制低价竞争行为。通过制定相关法律, 明确规定对低价倾销行为的处理办法, 对于为了自身利益而低价出口的企业予以坚决打击和严厉处罚。加强对出口数量的宏观管理, 保持出口价格和数量均衡发展, 维护正常、有序、公平的出口秩序。

(四) 完善行业协会组织建设, 加速高素质复合型反倾销人才培养

政府要大力扶持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发展, 重视其建设,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协调作用与服务职能, 以便更好地整合我国出口企业的实力, 提高企业竞争力。反倾销涉及的是国内相关的整个行业, 如果企业各自为战, 不仅实力分散, 不易取胜, 而且容易引发内部矛盾。这时就需要行业协会的协调与组织, 使企业在反倾销调查和诉讼中统一立场, 并肩作战, 提高效率。反倾销工作技术性强, 需要掌握法律、外贸、财务、外语等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应从战略角度出发, 培养一批法律、经贸和外语等方面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人员, 加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反倾销应诉队伍, 尽快扭转中国反倾销专业人才匮乏的不利局面。

(五) 建立反倾销应诉激励机制

通过应诉与收益对称的机制提高企业应诉的积极性, 政府要坚决落实“谁应诉, 谁受益”的原则, 将反倾销应诉与出口管理手段相结合, 可采取积极应诉和胜诉企业享有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的优先权等激励方式。同时, 要强化应诉立法, 加大奖惩力度, 彻底改变“一家应诉, 多家收益”的“搭便车”现象。另外, 设立反倾销应诉基金, 用以支付企业应诉的相关费用。基金可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收取, 如依据企业出口量的大小确定一定比例的份额, 也可从出口企业的年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抽取。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应诉时, 可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由应诉基金支付应诉费用。

(六) 企业转换市场营销理念与模式, 提高产品竞争力

出口企业要正确规划企业发展战略和科学进行经营决策, 选择市场空间较大的项目, 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出口产品价格, 树立“以质量取胜”的经营理念。既要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低廉的优势, 又要提高质量档次、增加科技含量、改善外观包装、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形象、拓展售后服务等。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外市场, 增强产品的可持续竞争力。有能力的企业还可改变经营模式, 实施“走出去”战略, 实行生产本土化经营, 由间接投资转变为直接投资, 绕过反倾销等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于永达, 戴天宇.反倾销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朱海浩.反倾销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7, (3) .

[3]、胡艳.浅析我国面临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7) .

3.反倾销现状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反倾销;调查;现状

中图分类号:F75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8-01

一、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

从1979年6月中国出口到欧共体(欧盟)的糖精钠被控倾销开始,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企业发起过反倾销调查,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截至2010年初,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件已达2000余起,其中以美国和欧盟为主,涉案的出口金额达到数千亿美元之多。

除了反倾销案的数量和金额,我国所面临的反倾销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涉案的出口商品品种不断变化,涉案金额迅速增加;(2)反倾销税税率的变化也非常明显,由上世纪的百分之四十,迅速提高到现在的百分之百以上,税率在百分之三百以上的涉案数量也与日俱增;(3)一些国家和地区将我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在确定产品价值时采用“替代国”的办法;(4)我国某一出口产品在一个国家遭受反倾销诉讼后,其他一些国家也会迅速效仿。

二、国际对华反倾销给中国企业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首先,反倾销调查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其次,国外反倾销会对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产生很大影响。由于许多国家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样中国企业被裁定倾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第三,反倾销还会引起失业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社会问题。在我国出口产品构成上,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品占很大比例,一旦这些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而出口下降,必将导致广大农民收入下降和大量产业工人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会受到很大影响。第四,国外对我国实施反倾销会产生连锁反应,包括产品反倾销连锁反应、国家反倾销连锁反应和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和行业发展产生连锁反应。

三、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一)我国政府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第一,认真对待“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有时候反倾销并非简单的贸易问题,必要时政府应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争取对我方有利的位置。第二,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支持体系,使政府在国家贸易中的作用变干预为引导。第三,应谨慎实施出口补贴政策。国家应逐步减少出口退税,能够促使企业提高商品出口价格,主动减少贸易摩擦。第四,建立国家反倾销咨询机构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强化预警机制。第五,调整出口导向政策,实施市场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六,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第七,加强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抗辩能力和技巧,并熟练掌握国外的相关法律。第八,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在出台专门的反倾销条例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行业协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对策

首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行业协会要主动做好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及时全面地掌握相关信息,建立和健全信息反馈和信息共享机制,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起到信息传递的桥梁作用,从而有效地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行为。

其次,倡导并规范出口商品的合理定价,加强企业自律行为。行业协会不仅要监督和促进出口企业优化商品结构,提高商品质量,还要提醒企业及时调整出口战略,尤其是对于反倾销率较高的纺织类产品、化工和轻工业品以及金属、陶瓷、矿产类产品,要特别注意它们出口市场的结构问题。

再者,要及时搜集和整理对华反倾销案例的材料信息,并对出口企业进行宣传,使它们增强反倾销的防范意识。一方面,提醒出口企业重视反倾销案终裁的复审,为再次进入目标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可以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监控出口市场,关注国外的同行类企业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应,对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提前做出预警,并及时出台对策,最大程度和尽可能快地帮助会员化解境外的反倾销危机。

第四,在企业应诉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中,行业协会应起到协调作用。

第五,行业协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反倾销力量的培养和反倾销队伍的建设,深入学习和理解反倾销的法律程序和内容,不断分析反倾销的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抓住处理和化解案情的关键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会员对反倾销诉讼的应变能力。

第六,我国应该建立最广泛的海外盟友 。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最好能在起诉国寻找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大同盟军,包括舆论制造者和进口商团体,从而增强我们对付保护主义的力量。

(三)出口企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对策

1.出口产品避免依赖退税

这一措施主要希望促使企业提高出口价格,主动减少贸易摩擦。减少或取消出口退税,短期内可能会减少陶瓷企业出口市场份额,长远来看将促进商品出口的资源整合和市场秩序回归,有利于行业整体经营环境的改善。取消对产品出口补贴,也向欧盟以及其他实施反倾销国家表示一种姿态,使得国际贸易更为公平公正,减少海外贸易风险。

2.树立自主品牌应对竞争

我国出口企业要想真正打入国际市场,应该更好的树立品牌意识,加大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以及品牌建设的投入,增强商品附加值,大力开发自身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实现技术创新,促进商品结构升级。同时企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各种重要的国际标准,如ISO14000,ISO9000,SA8000族系等,保证出口产品在安全、技术、环保、卫生等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真正把自主品牌推向国际化。

3.多元化产品开拓贸易市场

出口企业产品应倡导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当某一类产品遭遇反倾销时不会带给企业致命的打击。另外,出口企业需要开拓更多的国外市场,在增加出口地区和国家的数量,在增加国外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分散遭受贸易壁垒的风险。

4.企业要不断加快跨国经营的步伐,规范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财务制度

一方面,我国出口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比较稳定的市场分额,就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借鉴国外的经营策略——由“贸易立国”转向“海外投资立国”。另一方面,在应诉反倾销案时,证明出口价格未低于“正常价值”是主要的关键。

5.企业应当积极应诉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在欧美等国的反倾销诉讼比较积极,但并不平衡。我国出口企业在面对国外反倾销案的诉讼时,只要提前捕捉和收集信息,了解状况,例如向行业协会、中外律师和商务部门进行咨询,主动与上诉国有关部进行沟通,尽可能多地掌握对方国家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拒理力争,就有胜诉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苑涛.反倾销的经济影响:对中国的分析[M].人民出版社,2009.

[2]杨艳红.WTO制度、贸易不对称与国外对华反倾销——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研究,2009,5.

4.作文现状及对策 篇四

横山中心小学罗兴荣

一、问题的提出及现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教学难点。我校地处水乡,地域文化底蕴不深厚。受农村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学生的生活面不广而且生活单调,学生家长知识水平偏低,以及应试教育等原因影响,我校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和积累习惯。

2、不会从生活中撷取材料进行习作。作文“假”、“大”、“空”的居多,没有表达真情实感。

3、思维不够开阔,习作的构思、立意水平不高,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4、不少班级有近30%的学生对作文还存在畏惧或抗拒心理,提起作文就头疼,写起作文只是三言两语。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学生的阅读量太少,积累的素材、词语太少。阅读是语文素养的积累过程,是写作的前提。只有通过大量的自主阅读,学生才能领会文中词语的意思,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才能灵活运用词语进行习作。

2、作文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现在的作文课堂还有很多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 1

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如开头法、结尾法等)象公式一样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如同学作文或优秀作文)。这种公式化的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忽视了学生对社会和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培养,也窒息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学生又怎么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3、教师的评价方法单一,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据了解,还有许多教师的作文评价方法单一落后,作文评价由教师一人承担,每次作文都精批细改,总批眉批力求详尽贴切,结果是“教师改得呕心沥血,学生随手一扔了事”,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对作文后的讲评也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诸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等不痛不痒的评语,把作文本发给学生就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作文讲评。这种评价方式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并不能和真正学生互动起来,可想而知,这种结果自然是“高耗低效”。

4、应试教育对作文教学的冲击太大。为了保证学生在考场上取得较好的分数,不少教师过于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和作文的结构与技巧,至于学生作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是否真实,表达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则全然不顾,使得学生的作文表达的是老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失却了童心的纯洁无邪。一写作文自然就一大堆“假”、“大”、“空”的话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探索

(一)解决问题的对策

面对学校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良局面,我们做过不少尝试,努力改变

这一不利情况。主要做法如下:

1、扩大阅读量,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该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让他们从阅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体会。学生学会了阅读,语文素养自然就能随之提高。因此,甚至有人说:“语文其实就是教会学生读书”,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围绕这一方向,我校在新学期开展了多项读书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如举办读书节,课前轮流介绍一本好书,每周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等,效果还是不错的。

2、改革小学作文教学的课型结构,关注学生的习作过程。

将传统的“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评讲”五步改为“放胆试作——指导再作——评讲修改——教师批改——总结评讲”五环节。放胆试作是在学完一组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单元训练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拟题选材,审题立意,完成单元基础训练的写作练习。指导再作,是复习本单元重点课文的写作方法,然后听听学生有什么看不懂或某个方面有疑问,有的放矢地作重点指导,让学生将自己的初作与教师的重点指导进行比较对照,找出不足和欠妥之处,作一定的增删调整,重新抄正,或放弃原文重作。评讲修改,就是根据指导的内容选中上水平的文章去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的结果,由学生再改作文,可由学生互改、自改或分组讨论改。教师批改,可侧重于批,改时可用符号以提高效率。总结评讲是根据教师改后的发现,结合学生实际,抓住学生作文中带有共性的问题,联系学生的有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努力方向。

3、以“说”导“写”,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说,也能拓宽学生的思维,为“写”做好充分的铺垫。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小学生的口语训练。我们非常重视这一点,经常在口语交际课中渗透写作的内容,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新课标第九册第三单元要求写介绍物品的说明文。由于学生没写过说明文,这对学生是个难点,但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课《我是小小推销员》后,学生基本上就会写了。另外,学校还通过举行集体性的活动,创造机会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比赛,口头编故事等等,确实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为人际交往和书面作文服务。

4、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作文讲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的信息反馈。作文讲评是学生作文和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作文前的指导更重要,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更有帮助。为此,我们要正确把握“指导与讲评”的关系,评改结合。

首先,要多元评价。即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合作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结合起来。

其次,要评改结合。作文讲评和修改要结合起来进行,不能截然分开。一是教师批改要为讲评做好准备,教师边批改边做好批改记载,写出情况分析,找准原因,切中要害,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评;二是应边评边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要“趁热打铁”,随时改正,有共性的问题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集体修改。

第三,要适时表扬。教师讲评时要客观分析,一分为二,不能一味否定。要用中肯的语言指出要害,指出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引导他们接受教训积累经验不断前进。即便是很差的作文,教师也应肯定点滴成功之处,适时进行表扬鼓励。存在的问题可用和蔼的语气个别面评面改。这样,就会树起后进生的信心,增进写作兴趣,以便迎头赶上。

(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1、活动作文。如《踩气球》、《感受黑暗》等作文课,课堂上通过开展全部学生都积极参与的现场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在活动中观察,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的自主性,学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逐渐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拓宽观察面。在这种充满情趣、活泼生动的课堂中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收集写作素材的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逐步改变说空话、假话的现象。

2、实践作文。把学生带到课外,指导学生观察,进行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如六年级的建议书等,一定要布置或组织学生走进生活去调查、去发现,进而形成一项合理的建议。这样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内容充实。

3、快乐作文。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熟悉的事物,从教师为中心的师授作文转到以学生为主的自能作文上来,从过高的文学性作文转移到实用性作文,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写自己有感受的想写又喜欢写的东西,做到教师定范围,学生自我命题、定中心、选材料、写作和自改互评等。并且内容不限,文体不拘,长短随意,把学生从教师授题、授意、授材、授改的束搏下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办“手抄报”、“黑板报”、“学习园地”等,把作文教学搞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作文。

4、口述作文。

一、二年级学生由于识字较少,我们让他们进行口述作文。每周布置一到两次,要求学生面对家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讲述给父母听,父母把它记录下来,第二天交给老师检查批阅。目的是从低年级就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等能力,为中高年级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满分作文。教师可以根据训练重点,有侧重地给予评点打分,给有特色的作文打高分,甚至满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其他作文,在批改时要找出学生写得好的地方,一句话,一个词都可以,并做好摘录。然后在习作展示课上进行表扬激励,如“佳句欣赏”、“我最满意的一个句子或段落”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改变怕写作文的思想。

5.反倾销现状及对策 篇五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专稿速递 1999年第 3期 北京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现状 北京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 于春全 张伟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市区现有各类机动车停车位约 48万

个, 其中公共停车位仅 7万个, 其余 41万个为单位、居民自用停车位,且近70%分布在单位院内,很难 供私人车辆或无停车位的其它单位车辆停放。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作为道路交通管理行政执法 机关负责道路停车管理,凡属对社会开放的收费停 车场均由市交管局负责审批。经批准的收费停车场 由工商管理机关核发营业执照,按物价部门规定收 取停车费。非社会停车场由产权单位自己管理。占 路停车位由市交管局统一规划、统一设置,停车收 费由市有关单位负责。大中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区 配套停车场(库在规划时,由市交管局和市规划 局负责审定,并确定车位数量。

现行停车管理法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现行停车管理法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88年国务院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交通管理条例》。

97年北京市发布的 《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 规定》。

89年北京市制定的 《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 筑停车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 并附发了 《北京市大 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标准》。

最近经市政府办公厅发文对住宅小区配建 指标修订为:每 10户配建 3-5个停车位,高档住宅 和公寓每户配建一个停车位。

根据《北京市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员管理 办法》 的有关规定, 市交管局先后发出两个 《通告》 , 在北京市城八区开始实施停车泊位证明制度。

二、停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机动车停车场地及设施严重不足

基本停车位(即自用停车位严重短缺。市区自用停车位只占车辆拥有量的不足 60%。占全 市 68万辆小客车 54%的私人小客车自己真正有停 车位的廖廖无几。

市区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在仅有的 7万 个公共停车位中,还有 1万多个是占路临时车位。

客货运输系统、汽修服务行业等缺少基本 的经营条件。城八区 800多家出租汽车公司拥有 5.7万辆车,只有不足 10%的出租车夜间停在公司停车 场内。公共汽车也有相当一部分占用道路停放。

现有停车场(库被挪用。

(二 停车管理力度不够, 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管理失控问题较为突出。

管理力量严重不足。交管局警力主要还是以 控制路口为主, 巡逻警力也只局限于一些主要干道, 并以纠正处理车辆行驶违法行为为主。

管理执法力度不够。目前违规停车处罚对象 是驾驶员,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往往难以找到当 时驾驶车辆的驾驶员。而对车辆所有人的处罚尚无 法律依据,造成执法效率大大降低。

对于违反管理法规,私自占用、改变停车场性 质的单位, 处罚力度明显不够, 只是罚单位 2000元, 法人 200元,远远起不到法律的约束作用。

规划建设执行缺乏必要监督管理。规划审批 的公共建筑、居民小区停车指标,由于建设过程中 不能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竣工后又没有有效 的验收手续,造成停车位指标不能完全落实。

专业运输部门、汽修行业等单位在申请执照 前,按规定应对本身应配置的停车场在市交管局进 行审批后,再到有关部门办理执照,但一些主管部 门未能认真履行法律手续,造成事后被动局面。

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目前, 住宅小区、居 民大院、单位大院对停车的管理较为混乱。(三停车意识及法制观念差

相当多的市民现代交通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如许多市民头脑中依然保留着非机动车“门到门” 的传统观念,开车外出办事或购物,为了图自己便 利,随意乱停车。部分单位对内部或配建的停车设 施没有依法使用,反而违法随意占用、挪用。(四停车法规体系尚未健全

缺乏统一的停车管理法规,停车主管机关 在法律上应有的职责和权力未被有效确认。

管理不到位。由于没有法规规定,公安交 通管理机关对住宅小区、单位大院的停车管理,难 于统一掌握,只局限于政策的咨询和协调,不能很 好地发挥指导、监督、检查的职能。

因住宅小区、单位大院的停车主管部门不 明确,管理不规范,造成停车混乱。停车场的审批和建设一体化在现行法规中 没有明确规定。造成部分建设单位在配建停车设施

城市交通 专稿速递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1999年 第 3期 11 时,主管部门无法有效地参与监督、验收,致使一 些公共建筑停车设施不足或流于形式。

(五停车收费标准低,道路资源浪费,停车 场建设未形成产业化。

北京市现行的机动车停车场收费标准,是 91年经市物价局批准执行的,目前已不能适应经济发 展需要。偏低的停车场收费标准,不仅使国家投巨 资修建的道路及停车设施,由于停车者无偿或低偿 占用,导致国有资源流失。而且,由于停车周转率 低,也造成了这些基础设施资源的浪费。同时,偏 低的收费标准也妨碍了停车场的建设与发展。(六停车无序造成治安秩序混乱 夜间许多机动车随意停在路边、居民楼下等处, 缺乏看管而造成车辆丢失,引发了治安、刑事案件 增多。

三、停车管理基本对策(一加快停车设施规划建设

应遵循布局合理、满足需求、保留用地、落实地域的原则,保证城市停车发展的必要空间。

市政府应给予停车场建设优惠政策,将其 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扶植停车场建设走 产业化的道路。形成政府、集体、个人投资一齐上, 使市区规划的社会停车场逐步予以实施。

(二加大停车管理力度

逐步规范停车。对市区街道进行停车规范 化管理;对未经批准在道路上划设停车位的,坚决 取缔,对违法停车严格管理;对有条件的繁华大街 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适当划设一些停车位及设 立准许停车的标志解决购物停车难的矛盾。

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地区的做 法, 组建正规的道路交通协管员队伍参与交通管理, 协助交通民警维护停车秩序。目前,市交管局聘用近1000名以下岗职工为主的交通协管员, 协助民警 维护停车秩序,同时也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就业问 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些交通协管员的职 责和法律作用还需通过市政府正式授权,同时,这 支队伍的日常经费,应由市政府在收取的占路停车 费中,以收支两条线的形式予以拨付。

严格按规范要求配建停车场,凡规划审批 的停车场不能随意改变性质。规划、公安交通等部 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已建成停车场使用的监督检查, 并与产权单位签定责任书,凡改变性质的要予以严 肃处理,与此同时,对公共建筑及居民区在投入使

用前,应在建委的统一组织下有公安交管部门参加 验收。凡未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能投入使用。

为实现“车有其位”的目标,坚持停车泊 位证明的做法。

专业客运、货运、汽车维修等行业,在申 报营业执照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对其是否具 备滞留车辆的停车能力进行资格审查。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要坚持先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停车设施予 以审验把关,再办理营业执照的原则。

各单位要按新实施的“门前三包”责任制 要求,将门前停车秩序纳入“三包”范围,并落到 实处,这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三健全停车管理法规

1、有关法规应尽快补充和明确停车管理主管机 关职责和权限;明确交通协管员的职责;明确占路 停车的性质;加大对违法停车车主的执法力度。

2、修改 《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建设管 理暂行规定》 ,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应补充的主要内 容:一是除大中型公共建筑外其他影响交通严重的 公共建筑(如餐厅、娱乐场所等 ,也需确定配建停 车位指标;二是配建标准应予相应提高;三是对违 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四是对确无条件配建且经依 法审批的公共建筑, 对缺额部分收取停车位差额费, 以用于公共停车场的建设。

3、对居民住宅小区配建停车位应尽快立法, 不 能只是作为一般的技术性规范来要求。

(四调整停车收费标准

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停车管理经验表明,依靠经 济杠杆,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对缓解停车难有着 积极的作用。具体收费标准中要体现占路停车收费 高,以减少占路停车行为,保护国有资产的收益;不同地段的停车费用,按地级差价也应相应不同。(五利用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管理

目前,北京市使用的停车计时收费系统,使北 京市停车管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变化:通过规范停车 收费区域,以静制动,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由过 去单一的收费型向管理型转变, 停车秩序得以改善;规范了停车收费行为和收费标准;提高了停车周转 率,缓解了部分地区停车难的问题。

(六关于停车经营管理

停车场的经营管理应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 则,按市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予以合法经营,在经 营前应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对停车场经营条件予以

城市交通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专稿速递

1999年第 3期 审批后,再由有关部门进行审批。

占路停车收费理论上应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 分,经营单位可以是市、区政府授权一个部门统一 组织收取;也可由市、区政府指定一个单位作为业 主(政府的代表 , 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规划 设定的道路停车位,采取市场竞标的方式分路或分 片公开向社会单位招标,所收取费用除支付日常管 理费用及微利外,一律上交同级财政,以防止国有 资产的流失。住宅小区的停车管理,产权单位应确 定物业管理部门并纳入安全文明小区建设中,统一

规划,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管理。现有居民区,有 条件停车的要统一规划对居民开放,凡条件不具备 的,可结合部分绿地或区内道路开辟停车场地。(七加强宣传教育

停车秩序是城市管理和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车辆拥有者

“车有其位”、“停车入位”和“有偿停车”的意识, 改变随意停车的陋习,提高现代化交通意识和遵守 法制的观念,从而改善首都交通整体环境。

学会工作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199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在兰州市政府、兰州市规划土地局的大力支持 和协助下,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于 9月 13~15日在兰州组织召开了 199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 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98名委员及代表参加了会议, 建设部原副部长廉仲、国家设计大师任震英、甘肃 省建委主任屠锦敏、兰州市副市长宋乃娴、兰州市 人大副主任丁克勤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是在学委会成立二十周 年之际召开的,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交通行业的 学术发展和技术进步,探索二十一世纪城市交通的 发展道路,促进相互交流和理论研究,学术委员会 在会前组织了以 “迈向 21世纪的中国城市交通” 为 主题的论文征集活动, 从应征的 70余篇论文中评选 出 35篇论文收

录到论文集,并评选出 10篇青年优 秀论文。学术委员会将在年内正式出版题为“迈向 21世纪的中国城市交通”学术论文集。

会议期间,张启成主任委员作了题为“努力探 索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规律”的主题报告,回顾了 20年来学委会走过的历程,对下一阶段学委会的学 术工作提出了要求。来自各地的 20余位委员和代表 交流了近年来完成的交通规划项目和建设实施项 目;香港的 3名特邀委员介绍了香港的城市交通发 展,以及政府、企业和学术团体在香港交通发展中 的作用及协调机制;兰州市规划土地局李曙光局长 全面介绍了兰州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的编制情 况;会议还组织考察了兰州市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建 设。

世纪之交召开的本次会议具有两个明显的特

点,一是精心组织会议交流的项目和论文,突出了 交流内容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增加了项目实施后的 效果评价;二是项目交流采用了多媒体演示,交流 方式直观、新颖,具有吸引力。与会代表认为,本 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把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活动推上 了一个新的台阶,拓展了新世纪城市交通研究的思 路。

会议期间,还分组讨论了学委会的自身建设, 以及对兰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的建议。同时, 也对 “关 于城市交通发展与交通规划的建议”初稿进行了认 真的讨论和修改。会议通过了增补两名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的决议。

应南京市规划局的盛情邀请, 学术委员会 2000年的年会将于明年秋季在南京召开。

(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 马林 资料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领导机构名单

6.烟草专卖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六

【摘要】:随着近年来舟山烟草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快速发展,基层烟草专卖管理队伍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在新形势专卖管理精细化工作中,面对日益复杂的卷烟市场环境和“打假破网”的工作压力,目前的基层专卖管理队伍建设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本人通过实地走访市场、数据采集比对等措施,对当前岱山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现状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打假破网能力和水平,为保增长提供规范的市场环境有了初步设想。

【关键词】:现状 难点 解决措施

一、专卖管理工作现状

岱山现有专卖所2个,检查队1个,编制专卖执法人员18人。从学历上来看,高中、中专及以下2人,大专及以上4人,其中法律专业3人,并有8人大专在读。从职称来看,有2名同志取得中级烟草专卖管理员资格,3名同志具有烟草质量鉴定资格证书。从年龄来看,50岁以上4人,40-50岁4人,30-40岁6人,30岁以下4人。从参加专卖执法年限来讲,3年以下的有3人,5年以上的有15人。2007年—2008年,全县人均查处各类案件8起。

岱山现有零售户1505户(截止到3月底),暂时停业6户,有无证经营户14户,无证经营率0.93%,其中高亭城区11户,衢山3户,均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取缔方面存在较大社会压力。重点大户12家,其中高亭9家,衢山3家;

2007年—2008年全县共处理各类案件145起(包括2006年年底结余案件):从案件性质来看,假冒烟35起,走私烟8起,非法渠道烟52起,其中 1

持证户案件84起,占64.12%,无证户案件45起;从案件处理主体来看,自行处理92起,移送工商处理53起

从岱山查处案件规模来看,涉案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有24起,案件性质分别为无证运输12起、乱渠道8起、销售非法生产卷烟4起;1000元—5000元的有33起,案件性质分别为乱渠道15起、无证运输3起、无证经营15起;1000元以下的案件88起,案件性质分别为销售非法生产卷烟32起、无证经营34起、乱渠道17起、经营无标志外国卷烟5起。

从引发案件原因来看,当事人以赢利目的而主动违法经营的有116起,占88.55%,其中有8起案件系因人情关系引发的寄售,占6.11%,因货源短缺引发的案件为7起;从案件来源来看,举报案件27起,市场检查案件105起;从货源地来讲,涉案卷烟系当事人从县域外采购的有43起,占32.58%,在县域内采购的占67.42%;从涉案卷烟来讲,涉及中华烟案件86起、涉及双喜烟31起;从涉案卷烟来源来讲,当事人自行采购的有114起,占87.02%,送货上门的11起,占8.4%,他人赠送的5起,另有1起为托运查处。

2007年—2008年岱山共查处涉案当事人115人:从情节来看,初犯107人,累犯8人;从籍贯来讲,本地人130起,占89.66%,外地人15起,占10.34%。外地人基本上都集中在4家“两籍”人员上,也有少量背包作案人员。

法律法规的宣传情况良好,经烟户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和举报投诉电话来相当的了解,通过实地走访,经烟户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较为了解,知道哪些行为违反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并且知道现在的举报电话为12313,在经烟户的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均张贴了片区客户经理、专卖管理员的联系电话和12313举报电话。但商人逐利的本性使得违法经营的情况还是大量存在。据统计,因逐利而导致的违法案件占全部案件总数的88.55%以上。

二、凸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分析来看,在当前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中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一)无证户的监管是个难点。

从案件情况来看,无证户发案率居高不下。特别是经过长期联合工商部门打击无证经营,现在存活下来的均是社会弱势群体时,烟草专卖管理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难以平衡。

(二)假冒烟依然是监管的重点对象。

从数据可以看出,假冒烟案件占全部案件数的将近四分之一。

(三)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传帮带作用体现不明显,老员工多年的执法经验与新员工理论知识的结合尚显不够,办理大要案能力欠缺。

(四)许可证管理监管情况复杂。

许可证管理后续监管存在借证经营取证难问题和夫妻老婆店在违法经营时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影响许可证管理的严肃性。

(五)情报网络建设不够完善。

尽管岱山烟草在2007查获了省标网络案,但情报网络总体上讲尚处于薄弱环节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改观,举报案件总体上偏少。

(六)涉案卷烟以沪产烟为主。

岱山所查处的案件中,沪产烟案件达117起,占全部案件数的88.6%。根据走访调查,并结合历年来专卖管理工作的总结,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大致如下:(1)无证户问题。

其一,由于客观上办理烟草专卖许可证有合理布局等条件的限制,申办者不符合条件又想经营卷烟,产生了一部分无证零售户;其二,部分无证经营户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经营卷烟须办理烟草证或自认为有进货渠道而不办证;其三,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无证经营由工商部门负责处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对无证户的管理;其四,社会弱势群体。这部分自认为属于社会帮扶对象的经营户,为谋生而无证经营卷烟。

(2)假冒烟问题。

其一,由于货源供应矛盾,导致在岱山市场出现了中华、双喜等假冒卷烟;其二,消费者的识假、防假意识不高,误购买假冒烟,从案件查处情况来看,岱山市场的假冒烟主要集中在中华、双喜和三五上;其三,假冒烟危害性宣传不够,使得部分消费者有高档的假冒烟比一般的低档烟危害性更小的错误观念。其四,存在外来背包兜售假冒烟的现象,特别是在部分休闲娱乐场所不同程度的发现假冒烟。

(3)人员素质问题。

其一,针对性教育培训缺乏。表现为“上面要求什么,下面抓什么”,“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对于烟草行政执法向刑事侦察的转化,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措施;其二,激励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其三,骨干带头作用不明显。

(4)许可证管理问题。

其一,夫妻老婆店许可证存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情形,丈夫许可证被查处由妻子接着申请,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此类现象并未禁止;其二,许可证合理布局的施行,使得实质上的许可证转让情形增加,而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往往由于调查取证的困难,导致无法对此类现象作出有效处理;其三,烟草专卖行政管理手段的缺乏,对部分违法零售户难以造成威慑力,导致累犯现象屡有所闻,影响许可证管理的严肃性。

(5)情报网络建设问题。

其一,岱山卷烟市场净化率高,客观上影响了情报线索的发展;其二,而持续的高压态势,使得非法运输往往采取“少批量多批次”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国家局旅客异地随身携带规定的出台,更是加大岱山这种消费终端市场查处的难度;其三,现行的违法卷烟奖励制度,使得象岱山这样的消费终端,非法卷烟数量较少而导致奖励不多,即使有情报线人,也往往由于情报 4

价值不大,对线人吸引力不足,导致网络建设不能有很好的突破,缺乏情报网络建设的连续性与长效性。

(6)涉案卷烟品牌集中的原因。

其一,地理原因。由于岱山与上海的地缘关系,导致沪产的中华、双喜烟在岱山发案率较高;其二,品牌原因。从数据和对零售户的调研来看,中华、双喜品牌在岱山拥有众多的消费群体;其三,货源分配问题,由于该品牌一直属于紧俏烟和人为的货源分配,导致“大户”不够卖,“小户”卖不光,在调查中发现了有大户向偏远小户购进中华、双喜的现象,甚至不惜以零售价购进平价售出。

三、拟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措施,加大对无证户的监管。

无证户往往是私假非烟销售的重灾区,部分不法分子往往会通过无证户来销售违法卷烟,这就为“非法销售大户、‘第二烟草公司’、‘二传手’”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因此通过强化对无证户的管理,能够为卷烟打假破网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注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是向普通的消费者群体倾斜,充分利用现有的“专卖宣传进渔农村、进重点工程、进社区”、“客户在线”、社区墙报等载体,切实加强烟草专卖许可证知识的宣传,破除部分群众心目中存在的“无证经营真烟没事”的心理,使得部分经营户“不想为无证户”;注重社会困难群体的帮扶,在烟草部门可能的范围内,为社会弱势群体在经营卷烟、开办小店上开辟一条谋生的道路,减少此类人员的无证经营现象,并加强对其的帮扶,切实履行烟草的社会责任,使得部分经营户“不愿为无证户”; 5

注重与对应工商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工商驻烟草联络室的职责,在监管无证户上达成共识,使烟草部门移送工商处理的无证经营案件能够从重从快处理,达到处理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使得部分经营户“不敢为无证户”;注重三线互控,加大对客户走访,并及时在专卖人员、客户经理和配送员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做到无证经营一经发现即进行查处,使得部分经营户“不能为无证户”。

(二)监管与宣传并重,严格市场监管。

专卖执法守土有责,规范的辖区市场是保增长的基础,在当前环境下,尤其要注重对本地市场的监管力度,密切关注本地卷烟市场动态。

要重视价格差大或畅销卷烟品牌的监管,如老版利群、中华和双喜等,密切注意大户进货情况,防止出现此类卷烟倒流;要突出对重点对象的监管,特别是有过“前科”的经烟户、“两籍”从员和无证户的监管,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入手,查清其基本情况、经营辐射范围和活动规律,适时予以打击;要突出重点部位的临管,岱山地处海岛,岛际交通依靠船只。这就要加强对客货轮船的停靠点的卡口建设,有侧重地在各主要交通道口设置卡点,借助公安、交警的力量适时开展联合检查,采取错时检查制度,严密监控非法渠道卷烟回流动向,严厉打击非法渠道卷烟倒流、乱渠道购进卷烟等违法情况;要加大违法经营的处罚力度,利用工商、质监的行政处罚权,使得部分案件移送处理,加大处罚力度,使经烟户不敢违法经营;要加大对零售户的宣传,使其知道违法经营卷烟后果,知道哪些行为不能为;要特别注重假冒烟危害性宣传,精心制作假冒烟危害性的宣传资料,利用各种宣传载体,使得假冒烟对身体的危害性宣传做到图文并茂,对普通消费者具有吸引力,提高普通消费者对假冒烟危害性的认识;要强化真假卷烟鉴别培训,开展不同层次的真假卷烟鉴别培训,适当向卷烟经营户和消费者介绍卷烟鉴别知识,提高普通社会群体对假冒烟的“免疫力”。

(三)拓宽渠道,转变观念强化情报网络建设。

要致力于解决“谁在涉烟犯罪”、“怎样在涉烟犯罪”、和“怎么样查处涉烟犯罪”的问题,关于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开拓渠道,收集信息,拓展情报网络建设。

要注重以往信息渠道的再次开发和利用,适当满足信息提供的合理需求,形成稳定的信息来源。要关注海运中转运输违法卷烟的可能性,特别是岱山外岛的私人运输船只是否从事海路的假冒烟中转运输业务;要加强数据分析利用,从市场查找线索,建立完善“累犯”档案库、潜在违法户档案库、无证户档案库和“两籍”违法经营档案库,强化对此类重点户的数据分析,不断增强信息收集、分析、甄别能力,合理区分不同信息的价值,向市场要大要案;要注重经营理念,善于从案件中查找线索。市场监管不是为了简单的零售户监管,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岱山卷烟市场相对净化的基础上,对于少量假冒烟,不应“露头就打”,而应分析研究该案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着眼长远,树立案件经营理念,争取将小案办成大案,个案办成网络案;要加强协作,善于从信息中发现线索。要加强地区之间的情况共享与交换,形成全市性的情报交流机制,做情报信息的有心人,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善于通过情报共享来丰富自身的信息网络建设,扩大情报来源,善于以小见大破案件。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员结构。

从人力资源理论来讲,同质化绝对不利于一个团队的成长,也不利于其出成绩。要以人为本,引导培养员工,充分发挥新老员工的聪明才智,形成打假合力,为保增长服务。

要搭建员工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赛马选马”的机制,让优秀的员工能够展示自我的才华;要完善人员进出机制,使得优秀的员工向专卖执法岗位倾斜,同时让部分不能满足执法需求的人员退出执法队伍,确保专卖执法 7

人员满足当前的执法需要;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涉烟犯罪培训,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证据意识和办案技巧,确保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对接,减少举报案件办成无主案的概率;要加大对专卖尖子、骨干的培训力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不求全面提高但愿一点突破,选好骨干苗子,注重培训提高,在专卖所队中形成所队长有一技之长,骨干能切实发挥带头作用的良好局面;要加强经验总结和案情分析,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示范作用,普及案件经营理念,通过对现有重大案件的经验教训总结与提炼,提高执法骨干人员在查处大要案时的处置能力;要完善带教人制度,充分挖掘老员工的执法经验,使得老员工的经验与新员工的理论知识能有机的结合,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你追我赶”氛围,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要切实加强法规员队伍建设,尽可能地将法律专业员工调整到案件办理岗位或法规员岗位,实行法规员的案件办理提前介入机制,强化对案件办理的把关,提高案件办理质量;要进一步完善专卖考核导向和激励作用机制,使得绩效考核向打假破网倾斜、向情报网络倾斜、向大要案倾斜,引导员工向这方面发展、朝这方面努力。

(五)严格监管,强化许可证管理。

要加强法律法规研究,尝试从个体工商户夫妻共同经营的角度,破解在许可证管理中夫妻老婆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不利局面,严肃许可证管理;要在提高许可证含金量的同时,丰富许可证管理手段,大力推行停供、停业整顿、取消资格等许可证管理措施的应用,并不断评估这些措施的效果和可操作性;要严格许可证的后续管理,开展许可证的实时监管,确保许可证的有效性,符合内管要求;要注重调查摸底,把好换证关,形成专业化的监管模式。借助三线互控、零售户举报和走访调查,加强对经营户的调查摸底,对存在一证多店、转让许可证、店址不符等情况的经营户要登记在册。在换 8

证时,根据经营户的主观恶意及许可证申办条件,分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要强化许可证知识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载体与形式,开展烟草专卖行政许可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得经烟户能够严格做到持证经营,不私自关、转、停、歇业,规范许可证的管理。

(六)加大品牌培育,不断完善供应标准。

某个价位的卷烟集中在一两个品牌上,对品牌而言具有很大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中华、双喜价位的卷烟来讲,除开地理的原因,单就品牌来讲,应当重点培育与之相竞争的品牌,引入或培育具有喜庆因素的卷烟品牌,从总体上提高此类卷烟的供应数量,使得因这两个品牌的卷烟因供应数量问题导致的违法经营降到最低点;不断加大客户服务水平,细分客户属性,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使得货源分配方案能真实反映客户的需求,消除当前存在的“大户向小户进货”的情形。

参 考 文 献

7.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现状和对策 篇七

许多出口企业一听说国外反倾销就紧张, 其实用不着紧张。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鼓励公平贸易, 所以绝大部分的出口商品不会引发反倾销, 或者其他的贸易纠纷。比如资源性的, 不可再生的产品出口, 一般就不会引起反倾销。

一、反倾销概述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 再增收附加税, 使其不能廉价出售, 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如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商品刚到岸价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 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对反倾销问题做了明确规定, 但实际上各国各行其是, 仍把反倾销作为贸易战的主要手段之一。

自1979年8月, 发达国家频繁对华启动反倾销措施, 到2004年6月底, 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案累计高达584起, 直接影响国内500亿美元的出口。对华反倾销所涉及的商品类别也不断扩展, 涉及产品约有4000多种, 涉案金额不断攀升, 到目前为止, 超过1亿美元的大案共约20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连续9年成为世界头号反倾销目标国。

美国商务部于2008年1月初步裁定, 对来自中国和阿联酋的部分钢钉品种征收反倾销税, 反倾销额度分别为20.77%至118.04%和4.47%。此外, 对部分中国公司的反倾销税将追溯90天前执行。

除了传统的发起反倾销的发达国家外,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了对华反倾销的行列。自1979年第一例对华反倾销案开始后的十年中, 只有美国、欧共体、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进入20世纪90年代, 对华反倾销的国家增至26个, 除欧盟、美国仍然保持对华反倾销最高比例外, 印度、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将反倾销的矛头对准了中国, 成为对华反倾销的另一支需重点防范的新生力量。

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直接原因和我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中胜诉率低的原因后,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应诉不力和应诉能力差。1997年3月我国首次颁布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 并在同年1 2月对进口新闻纸发起了首例反倾销调查。1997-2007年十年间, 我国完善了反倾销法律制度, 组建了反倾销调查机构, 并开始了反倾销实践。

二、中国屡遭外国反倾销投诉的原因

(1) 低价倾销的客观存在成为反倾销诉讼的导火线

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尚不合理, 行业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只注重眼前利益。一旦某个企业在国外哪个国家或地区销售不错, 其他同类企业马上蜂拥而上。中国企业数量众多, 行业管理和协调力度不够, 经常出现自相压价的现象, 最终导致反倾销案件的发生。市场上因而出现了大量过剩产品, 企业为了生存在其国内和出口的销售策略上竟相采取低价倾销策略。在出口价格上, 香港某刊物对我国160种出口产品的调查中发现, 有1 2 0种商品价格比应有的价格低20%。由此可见以低于正常价格向外国销售我国产品的现象的确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出口商的低价销售给进口国的国内同类产品工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2) 外国对中国的歧视性政策

长期以来, 西方一些国家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或市场经济转型国家, 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 不是以我国国内的价格为依据, 而往往由进口国采用“替代国”标准计算倾销幅度, 并且在选择替代国时一度故意选择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甚巨的国家。国外对中国的歧视性反倾性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一国一税”政策, 无分别裁决。通常说来, 在确定倾销产品的反倾销税时, 应以同一商品的不同企业的实际出口价格征收不同的反倾销税率。其结果是我国被认定为高幅倾销, 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我国商品不得不退出该市场。值得注意的是, 替代国标准的确立, 不仅影响我国商品的出口, 而且也制约我国外资的引进, 外资企业对其出口商品无法得到市场经济待遇, 甚至被征收巨额反倾销税, 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

(3) 我国企业对国外倾销指控的应诉不力

反倾销法规定, 在被提起反倾销调查时, 被控方有申辩权和诉讼权, 如果能够积极应诉, 尚有可能挽回败局。一个普遍现象是, 我国涉诉企业大多只是消极等待, 而不愿意积极应诉。从而带来的结果是以“不合作条款”为由单方判输, 不战自败。遭受反倾销诉讼后, 中国的一部分企业采取消极应诉。其主要原因如下:其一是面对国外的反倾销没有胜诉的信心, 所以只能听之任之;其二是高昂的应诉成本, 一个企业的反倾销应诉成本在400万至800万人民币之间。比如2003年美国对中国28个省、市的253家轴承企业, 提起反倾销调查, 对此我国200多家轴承企业拒绝应诉, 唯有浙江慈兴公司积极应诉。

三、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1) 要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

当一家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准备进入一个成熟的市场, 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个时候就要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对对方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都要做好准备。我国应尽快建立起以外经贸部-我驻外经商机构-外国律师事务所-中介组织-进口商为主渠道的预警机制, 驻外机构对于国外市场的供需状况要跟踪掌握, 如有异常要及时反馈到国内, 外经贸部要及时把信息传达到各企业。对于企业自身来说, 应建立专门的部门, 搜集和接收与所在行业有关的进出口情况及国内外法律法规的变动情况。

(2) 完善反倾销专门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于1997年3月25日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这是我国关于反倾销的第一部专门法规。针对我国进口反倾销的专门立法比较粗疏的不足, 在具体制定法律条款时, 应采取“宜细不宜粗”的立法原则。关于“公共利益”条款的完善、反倾销时效的完善、“反倾销规避”条款的完善、“司法审查”条款的完善都应予以具体的考虑。实践表明, 通过依法、公正、合理地实施反倾销措施, 遏制了境外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维护了公平竞争的贸易秩序, 大部分受损害产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 产业竞争力迅速提升。

(3) 被诉企业要积极应诉

一旦遭到反倾销起诉, 企业应立即行动起来, 搜集材料, 努力获取充足的信息, 充分准备好应诉材料。如放弃, 进口国主管当局有权使用“最佳可获得信息”来直接裁决反倾销税, 原告便可轻松赢得此案。应诉企业所做出的关于产品价格、成本、产出、销售、投资以及包括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在内的投入的决策必须反映市场供求信息, 此类决策没有受到任何明显的政府干预, 并且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主要投入能够实质上反映市场价值。

企业应该建立自有品牌, 提高利润空间。年出口欧洲2000万美元的奥康集团于2006年在美国注册了国际化商标, 将加大开拓美洲、中东等新市场, 由于主动应变, 尽管对欧出口份额下降, 但奥康整体贸易额仍有所上升。

摘要:国外针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摩擦不断升温, 成为贸易纠纷中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频繁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反倾销,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白光.WTO壁垒漏洞与争端案例.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

[2]、王磊.中国产品被反倾销的几个深层次问题.WTO经济导刊.2003

8.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现状及动因研究 篇八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反倾销 现状 动因

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导致贸易摩擦日渐增多,美国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来阻碍中国产品向美国的出口。其中反倾销调查是被最频繁使用的方法。美国对我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和滥用,使我國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甚至是产业面临着愈加恶化的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众多阻滞。

一、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

(一)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数量

1978-1991年这14年中,美国对中国厂商的32种商品提起了反倾销调查,年均2.3起。该阶段美国对华的反倾销立案件数较少,每年的立案起数波动较大。1992-2000年这9年间,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数量直线上升,共高达48起,年均5.3起。这一阶段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年均是第一阶段的两倍还多。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每年的立案数除个别年份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二)美国对中国反倾销强度

美国对华反倾销不仅规模不断扩大,且力度也不断加强。最初美国对华的反倾销个案是为了抵消倾销带来的影响。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经济危机对美国国内造成了极严重的影响,美国反倾销的力度明显加强,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不断提高。八十年代,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税率几乎没有超过100%,进入九十年代后,美国对华裁定的反倾销税率常超过100%。

(三)美国对中国反倾销产品结构

美国对华反倾销针对的主要是我国出口的主导优势产业,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多为劳动密集型制成品。1980年美国对中国产品首次进行反倾销调查——化学品薄荷醇事例,其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最终措施涉及的行业产品分布不断扩大,从1980-2012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已经涉及了数十个行业。

二、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动因

(一)美国国内经济衰退

近十几年美国国内的经济增速放缓特别近几年更出现经济萧条迹象。这一方面使美国国内厂商减产,生产设备闲置,利润降低甚至出现亏损,从而倾向于向政府寻求保护,采取反倾销诉讼手段。另一方面,美国经济衰退使国内需求下降,引起国内产品价格下降,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也低于经过汇率调整的进口产品的国外价格,其倾销被认定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二)中美之间巨额的贸易逆差

反倾销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受来自倾销国出口产品的损害。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从70年代开始,美国商品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美国产品正受到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威胁。巨额的贸易逆差使美国政府更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保证其外贸收支平衡。

(三)我国对外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每年的出口量都极大,但我国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这些产品的售价不高销量大很容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价倾销的错觉。美国为了缓解本国的就业压力而保护本国传统制造行业,而加强贸易保护的力度,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国的产品将首当其冲,面临反倾销威胁。

(四)报复性反倾销能力不对称

WTO规定其成员国可借助反倾销来维护本国合法利益,且不要求对受影响国提供补偿关税削减,受影响国也不能报复。美国对中国出口比重较低,导致中国对美国反倾销报复能力有限,必然增强美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此外中国反倾销法律机制不完善,反倾销机构设置不合理,权责界定不明确,造成中美反倾销能力的不对称,导致美国对中国进行肆无忌惮的反倾销调查。

三、对策建议

(一)充分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应充分利用WTO的游戏规则,利用西方国家间的矛盾,对美国乃至WTO规则施加影响。目前WTO部分相关条款的规定比较模糊,这种模糊的条款易遭到质疑,但也为对华反倾销案件诉诸于WTO争端解决时留下了很大的辩解空间。我国政府应积极利用这种漏洞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同时通过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将那些不明确的规则予以明确,主动参与到WTO反倾销规则的修订中。

(二)提高出口产品结构,促进竞争和有效保护

我国的出口产品由于层次低,附加值低,具有比较价格优势,长期维持较高的初级产品市场占有率,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导致我们难以进入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领域,成为制约我国产品竞争力的巨大原因。企业应在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的同时,加强产品技术创新,不断完善研发、生产体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高技术、高价值产品的比重,增强产品竞争力。

(三)积极应诉,发挥行业作用,完善反倾销机制

反倾销行为与报复威胁之间是一种博弈策略的体现,一旦放弃了应诉则势必增强反倾销,因此中国企业应当首先树立正确的应诉观,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借助行业协会和政府力量进行集体行动。政府也应该完善反倾销的机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各个机构的优势和作用,以有效应对反倾销。

参考文献:

[1]谢建国.经济影响、政治分歧与制度摩擦——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12):8-17.

[2]沈国兵.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现时格局与贸易效应[J].世界经济情况,2010(8):4-13.

[3]黄晓凤.贸易模式的转型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化解[J].国际经贸探索,2010(3):33-39.

上一篇:产品委托加工合同下一篇:体育研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