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2024-08-09

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精选17篇)

1.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一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二,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三,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五,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制度

一、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未取得前述有效证件的人员不得上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二、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否则,不得继续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并按要求调离其工作岗位。

四、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五、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对德、能、勤、纪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2.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二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调查南通市1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7家, 民营医院4家, 11家单位均取得了江苏省卫生厅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资质。

1.2 方法

对1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采取随机抽取档案资料和对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江苏省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调查表的内容设计了南通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调查表”, 由检查人员对表格进行填写, 并且制作了专业人员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知识考卷, 检查时随机抽取5名专业人员进行考试。检查的主要内容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性, 在批准服务范围内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的情况;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有关档案是否健全;工作程序和内容是否按照法规标准要求进行, 出具的报告是否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管理、技术、质量控制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档案资料建立和完善情况;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有效运行;是否依法履行职业病报告义务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 南通市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分医疗机构相继取得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 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服务。截至2012年11月南通市取得江苏省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有11家, 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7家, 民营机构4家, 较2011年新增了2家民营机构。在这次检查活动中, 10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批准证书”核定的范围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只有1家民营医院超过资质证书批准的项目范围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管理制度和有关档案基本健全;工作程序和内容能按照法规标准要求进行, 出具的报告基本规范;仪器设备完善、运行正常, 建立完善了仪器设备档案, 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强检仪器设备进行计量认证;均能依法履行职业病报告义务;职业健康检查的主检、评价工作由取得资质的职业病诊断医师或职业病主检医师承担, 并能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职业并诊断医师、主检医师资格培训, 以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2 存在的问题

2.2.1 专业人员缺乏, 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

南通市职业性体检机构共有125名职业健康检查专业人员中, 大中专以上学历占56.5%, 取得中高级职称者占44.6%。启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中心只有3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这3名医务人员不仅负责职业性体检工作, 而且还负责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的体检工作, 医务人员精力有限, 导致职业性体检的质量不高。据了解该中心最近已有3名专业人员因觉得从事职业性体检工作责任大、繁琐、辛苦、待遇低等原因已经改行, 调离了该单位。各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中,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职业性体检的专业人员90%以上为预防医学专业的公共卫生医师, 而医疗机构从事职业性体检的专业人员均为临床医学专业人员。

2.2.2 对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清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不够严谨, 仅为格式文本, 仅表现为走过场, 缺乏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内容, 在协议中对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模糊, 不明确。

2.2.3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不全面

重视检查项目的检查, 忽视对劳动者职业史、劳动现场作业环境等流行病学调查, 导致体检项目有漏项。有些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 仅凭用人单位提供的工种, 确定体检项目, 没有到现场进行调查, 导致体检项目不全, 例如在船舶制造行业电焊工, 在作业过程中, 不仅接触到电焊烟尘, 还接触到噪声, 而有些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在确定体检项目的时候, 只根据“电焊烟尘”确定体检项目, 而忽视了针对“噪声”的体检项目。部分机构不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必检项目和指定的服务范围开展工作, 相互争夺市场, 对用人单位造成不良影响。

2.2.4 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不规范

重视对个体检查结果的评价, 忽视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状况的综合评价;重定期的健康检查, 忽视上岗前和离岗时的检查;重检查过程, 忽视健康检查资料收集整理、统计汇总等基础性的工作。职业健康检查信息不完整、不系统。

2.2.5出具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不严谨、不规范

在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中, 包括个人体检报告和体检汇总报告, 各单位出具的报告五花八门, 未采用《职业健康检查技术规范》中规定使用规范性评价格式和用语。对于体检结果异常的人员报告中没有明确复查的必要性和复查具体的时间安排, 出具的报告过多的使用专业性语言。对职业性体检发现的职业禁忌证和职业性损伤后续处理不规范。

2.2.6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薄弱

部分健康检查机构的听力测试场所不符合要求, 听力检测受环境干扰严重, 结果不准确;主检医师和审核医师签名不齐全等。

2.2.7 掌握法律法规不够

各个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学习与掌握不足, 检查中发现不少机构缺乏这种意识, 不清楚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

3 对策

3.1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 完善职业健康检查服务网络, 使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人员结构进一步改善学历是医务人员水平的综合反映。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一定的工作经验。目前南通市各县区大中专以下学历占56.5%, 取得高中级职称者占44.6%, 低于上海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2]。职业性体检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学历偏低及中高级技术人员缺乏, 难免会影响职业健康检查服务质量。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技术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完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尽快提高基层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3]。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专业人员的学历和技术职称,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发挥其一技之长, 使其有用武之地, 尤其是使高水平、高素质技术人才安下心、留得住、用得好。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注重从事专业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积极引进从事职业病临床、职业健康监护或临床工作的人才, 以弥补公共卫生医师职业病及相关知识不足。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该引进从事预防医学的公共卫生医师以弥补临床医生对职业卫生现场知识不足的问题。

3.2 准确掌握职业接触史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原则上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的体检项目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严禁擅自增加、删减体检项目。在实际劳动现场, 劳动者混岗作业、流动作业、换岗作业现象较为常见, 企业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的工种很难和实际情况相符, 劳动者接触不会是单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往往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存。南通市最多的船舶修造业, 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者的工种是电焊工, 因为对于船舶修造业来讲, 电焊烟尘、噪声、高温等有害因素往往同时存在, 如果仅凭用人单位提供的电焊工工种, 按照“电焊烟尘”来确定体检项目, 那么其物理因素的体检项目就会被忽略掉了, 这样的健康监护室不全面的, 不能真实地反映劳动者受到的职业危害水平, 职业健康检查就不能切实为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服务。因此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体检过程中加强对劳动者职业史部分的问询, 并到作业现场对生产过程中工人活动情况深入的进行了解。这样的职业检查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漏项、缺项。

3.3 加强职业病医疗体系建设, 扩充职业体检机构

目前, 南通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数、专业人员数虽有一定的提高, 但从全市从业人员数、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来看, 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目前南通市市区仅有一家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取得职业性体检机构的资质, 而辖区内的各种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有4 000余家, 这样势必造成职业性体检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以及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企业与劳动者对职业性体检的需求。因此南通市卫生行政部门应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 以专业机构为主导, 发挥各自的优势, 高尖设备资源共享。大力发展综合医疗和社会医疗机构从事职业性体检工作是一种值得探索推广的新思路、新模式, 是解决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人员不足的重要途径[3]。加快推进职业病医疗体系建设, 鼓励更多的医疗机构投入到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行列, 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 特别是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建设, 以利于适应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日益增多的需要, 也有利于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还要加大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管力度, 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3.4 加大投入

加大对部分落后县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投入, 配置应有的仪器设备, 提升该地区的职业健康检查服务能力, 在对部分落后县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投入, 配置应有的仪器设备, 如在南通市比较突出的部分健康检查机构的听力测试场所不符合要求, 听力检测受环境干扰严重, 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提升该地区的职业健康检查服务能力。

3.5 加强培训

加强对职业性体检机构的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卫生标准的培训, 不断提高其法律意识以及业务水平。我国每年都有职业卫生新的标准、新规范颁布实施, 国家相关卫生部门对新的标准、规范进行公告。作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该注意这些公告, 尽可能快的获得新标准、新规范, 进行学习并使用, 关键是要建立主动更新标准和规范的意识、并将此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但在检查中发现不少机构缺乏这种意识, 不清楚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

3.6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设立卫生行政部门建立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体系, 由各个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成立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部门组成, 各个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部门专门负责本机构的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工作。市级质量控制组织定期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质量考核, 对影响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以保证取得预期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总之, 职业健康检查不同于一般的健康检查, 具有更强的政治性、专业性和政策性, 各个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法制意识、完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服务工作程序和质量管理体系, 不断加大仪器设备的投入,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规范化管理, 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刘英涛, 刘向阳, 张震巍, 等.上海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2011, 18 (3) :89-90.

[2]李伟均, 陈仲宜, 徐绮庆, 等.广东46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人力资源与能力建设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2010, 10 (8) :1036-1037.

3.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53-01

职业健康检查是我国法定的专项体检项目,是法律赋予我国劳动者依法应享有的权益,主要作为预防诊断职业病的依据。临床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一般体征、化验及其他检查,具体的检查项目包括:脉率、血压、五官科的视力、晶体、眼底、外耳、听力、鼻、口腔、咽喉、内科的心脏、肺、肝、脾等,外科包括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皮肤黏膜等、神经系统的皮肤划纹症、膝反射、跟腱反射、肌力、股张力等,化验检查主要包括血、尿、肝功能、胸部X射线检查、心电图、B超、脑电图等检查。职业健康的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应该是由省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1、2]。近些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升,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工商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的颁布,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重视职业健康的检查,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的增多,再加之个人因素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的促使,对体检的质量的提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3]。职业健康的检查一方面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同时,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挑战。因此,回顾分析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工作中的问题惊醒总结汇总积极寻找改进措施对于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我市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治疗

选取我市或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13家,对医疗机构的建设、从业人员的配备情况等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2012年~2014年进行的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加以统计分析。

1.2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作流程

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作流程主要有缴费、检查人员登记照相、登记职业史、化验检查、进行内外科、视力、血压等基本体征的检查、胸片检查、肺功能的检查、最后录入检查数据,制作检查报告。检查原始资料要存档备案。

2结果

2.1我市医疗机构情况调查

2.1.1基本情况统计

到2014年,我市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批准证书的医疗机构总共有9家,其中甲级职业健康审查机构有2家,乙级职业健康审查机构有7家。其中能够进行化学因素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卫生机构有3家,具备粉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有1家,具备物理因素职业健康检查的有1家,具备放射职业健康检查的有2家。

2.1.2人员配备情况统计

2014年我市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共270人,年龄范围在24~55岁之间,平均年龄(38.7±3.32)岁。在270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中,男性90人,占总人数33.3%,女性180人,占总人数的66.7%。在对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调查中显示,270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有80人,占总人数的29.62%;本科以上学历的101人,占37.41%。在从业人员专业分布的调查中显示,15人为公共卫生专业,占5.6%,82人为临床专业的,占30.37%,170人为医学检验。影响专业的,占62.96%。

2.2我市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统计

从对2012年~2014年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统计得出,每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在这些职业健康检查中,由用人单位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在减少,劳动者主动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比例在逐年上升,详见表2。

表2我是2012~2014年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统计(×10-2)

3结论

3.1风险来源

3.1.1资质问题

现如今,虽然未取得从业许可擅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已经被杜绝,可对于那些已经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如何保证其医疗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确实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会出现工作懈怠等一系列问题。

3.1.2人员结构状况

从事检验人员的学历层次反应了医务人员理论水平,专业人员的分布也体现了医疗资源是否合理的配备。调查显示,目前中专以下的从业人员占29.62%,本科以上学历的占37.41%。职业健康检查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学历偏低,高学历的技术人员的缺乏,会对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造成影响。

3.1.3身份核查问题

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应该真实、客观,所以每项检查、样品采集都应对受试者的身份进行核实,冒名顶替的现象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一些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向或者劳动机会或者单位为了骗取工伤保险的赔偿等。

3.1.4职业史的认定

职业史也是职业健康监护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职业病防治法》中对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无条件向职工提供职业史证明,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这对职业健康检查档案资料的整理带来极大的阻碍。

3.2应对措施

3.2.1加强对劳动者风险意识教育

职业健康检查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实际利益有密切的关系,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使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便发生问题后责任划分等事宜更加明确。

3.2.2推进持续改进质量的措施

很多通过资质认证的单位,卫生部门应定期对这些单位进行评估检查,包括人员配备,设备的配备等诸多因素,以确保每次检查结果都能准确可靠。

3.2.3规范体检流程,严格执业责任人的分布

在体检的过程中,对体检的流程和责任分工要细化,每一步都要严格进行受检者身份核对,检验结果的校准签字等。最后出具的检测报告也应该由医院相关责任人签字盖章,方能生效。且各部门检验人员应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承担责任。

3.2.4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

加强职业健康检查系统的建立及联网,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职业健康检查的效率,并且应推行相关电子档案的建立,实行“一人一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 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S].2002.

4.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四

为了规范公司员工健康检查工作,加强健康档案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本制度主要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

一、公司须每年组织从事食品加工及相关工作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公司不得支配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二、公司应当组织接触食品生产及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由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员工,应及时原工作岗位。

三、公司须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保证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对从业人员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并设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四、公司须按规定妥善保存员工健康档案,由专人进行保存并随时更新,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

五、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流通经营活动,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六、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化脓性或溢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从业人员工作时不准吸烟、吃食物或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个人的衣服、药品、化妆品等不得存放在食品经营区内。

八、公司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一般为一年。

九、公司应当及时将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北京紫嘉如一商贸有限公司

5.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五

一、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制度。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所有健康检查档案装订成册,健康档案必须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检查。

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位操作。

三、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四、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等有碍于食品卫生安全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从业人员必须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做到:

(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中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申请单位(盖章):

申请人(签名):

6.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篇六

一、目的

为建立本院职业健康检查管理体系,确保职业健康检查的科学、公正、优质、高效、便民,同时考虑本院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形成以下制度,加以保持和实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省卫生厅批准我院职业健康检查范围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三、组织机构

体检科为本院对外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设办事机构;成立“职业病综合诊断专家小组”,当主检医生不能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做出明确诊断时,由综合诊断小组集体讨论后再做出检查结论和处理意见。

四、职责

体检科医护人员及职业健康体检医生主要职责为:对外受理职业健康检查申请;核对职业健康检查人员、、工种,确定检查项目;组织体检;体检资料汇总、分析、体检报告的出具。

五、业务管理

(一)职业健康检查的原则

1、体检科独立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干扰。

2、职业健康检查应当遵循科学、公正、优质、高效、便民的原则。

3、疑似职业病诊断必须由“职业病综合诊断专家小组”集体诊断。

(二)职业健康检查要求

1、职业健康检查必须严格依照“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程序”进行。

2、职业健康检查内容应当结合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依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附件1(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进行。

3、职业健康检查记录应规范、详实,健康检查诊断报告规范,并由诊断医师签名。

4、对重大疑难病例或者国家还没有颁布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病例,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时,应当向患者及用人单位说明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转诊至省级具备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确诊。

5、对不能确诊的疑似职业病病人和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病人,应当提出必要的医学观察或住院观察建议,提出会诊建议,并向患者和用人单位说明情况。

6、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应在体检结束1月内送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

(三)相关业务管理

1、与职业病诊断相关检验、检查、检测必须采用职业病诊断标准或其他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2、为鉴别诊断或其它原因需将患者转诊其他医疗机构检查时,应当考察其资质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六、疑似职业病转诊和报告制度

1、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报告,同时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建议转诊至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

2、发现疑似急性职业中毒三人以上或发生死亡的疑似急性职业病时,应立即电话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及用人单位,同时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建议将疑似急性职业病患者转诊至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

七、设备管理制度

1、加强检验、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检验、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与职业健康检查、诊断相关的检验、检查设备必须通过计量检定或规定程序的自检,同时做好自检记录。

7.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查对象为全县2976例接触粉尘的在岗工作人员, 年龄22~58岁, 平均40岁, 其中煤炭企业接触粉尘工作人员2024例, 水泥企业接触粉尘工作人员563例, 冶金化工企业接触粉尘工作人员389例;工龄5年以下的1236例, 5年以上10年以下的613例, 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765例, 20年以上的362例;男2840例, 女136例。

1.2 检查项目

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2007) 的要求, 包括职业史, 既往史, 急慢性职业病史,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 也可有喘息、咯血等症状, 使用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 , 内科常规检查 (重点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 心电图, 血常规, 尿常规, 肝功能, 胸部高千伏X线后前位摄片, 肺功能测定。职业禁忌证判定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2007) , 疑似尘肺病判定依据《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70-2009) 。

2 结果

2.1 异常检出项目情况

共体检2976例, 体检结果异常329例, 未检出疑似职业病, 总检出率11.05%。其中:检出职业性禁忌证37例, 检出率1.24%, 分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例, 慢性肺间质性疾病11例, 肺结核7例;非职业性异常292例, 检出率9.81%, 见表1。

2.2 粉尘作业人员年龄与检查结果异常比较

随着年龄的增高, 检查结果异常率也随之增加, 见表2。

2.3 粉尘作业人员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与工龄的关系

本次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作业人员2976例, 共检出职业禁忌证37例, 其中工龄5年以下的未检出职业禁忌证, 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检出职业禁忌证6例, 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检出职业禁忌证13例, 20年以上的检出职业禁忌证18例。

3讨论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充分说明, 粉尘作业人员接尘工龄越长、年龄越大, 体检项目异常率越高, 接尘工龄越长, 职业禁忌证的检出率越高。因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了解粉尘作业人员健康状况, 早期发现职业健康损害, 防止出现严重职业病, 保护职业人群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粉尘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与接尘工龄、作业环境、防护措施及个体因素等有直接关系[1]。对于已罹患职业禁忌证的人员, 要尽快调换工作岗位, 定期随访观察,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以及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 人们对职业病的危害认识不断增强。作为粉尘作业人员, 增强防护意识, 做好个人防护是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关键[2,3]。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业主, 应认真履行职责, 切实加强管理,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管理, 不断完善粉尘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 规范和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做好作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真正维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4,5]。

摘要:目的:了解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 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方法:采取调查询问、内科常规检查、胸部高千伏X线摄片、实验室检查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对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检异常329例, 异常率11.05%, 50岁以上检查结果异常率最高, 为4.77%。职业禁忌证检出37例, 检出率1.24%, 工龄20年以上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最高, 为18例。结论: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早期发现职业健康损害, 保护职业人群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1]吕惠中.深圳宝安区1150名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09, 16 (3) :762-76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GBZ188-2007.

[3]梁友信.金泰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83.

[4]李丽.比较两种不同职业健康人的血脂、转氨酶的水平和脂肪肝发病情况[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1) :123-125.

8.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 职业健康 检查结果 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98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种类与数量的化工企业异军突起,且现代社会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加,职业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职业健康检查与普通体检不同,职业健康检查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针对性和特殊性。实施职业健康检查的单位只能是政府卫生部门通过审核批准的制定医疗机构,其检查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其出具的检查结果报告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企业必须为单位职工做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全部检查费用,其检查结果必须如实告知职工,以分清日后职工健康损害方面的法律责任[1]。为了保持职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预防因不良工作环境导致的疾病,并有效遏制原有职业病的恶化,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2]。现对2011年我地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3家企业内至我院行职业健康检查的3536位职工的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分析结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2011年我地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3家企业内至我院行职业健康检查的3536位职工的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该3536位职工均来自化工、橡塑、印刷、医药、汽车制造或噪声作业的企业场所,他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龄12个月~31年,平均接触工龄6.1年。其中男2793人,女743人;年龄19~57岁,平均37.6岁。

13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上述13家企业内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类、氯气和含氯化合物以及振动与噪声三大类。其中,上述3536位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总接触粉尘的人数最多,达2752人,占总检查职工数的77.8%;接触氯气和含氯化合物的人数其次,达703人,占总检查职工数的19.9%。

方法[3,4]:按照BG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基础检查有血尿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接触粉尘的职工要加做高仟伏X胸片和肺功能;接触氯气和含氯化合物的职工要加做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和肝脾超声。

结 果

上述13家企业内至我院行职业健康检查的3536位职工的检查结果中,其中698人有1项或多项检查结果显示出异常,异常检出率达19.7%。接触粉尘作业的职工中,有12人属于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不宜从事接触粉尘作业,占接触粉尘作业人员的0.43%;有1人可疑职业病,建议调离。见表1。

讨 论

从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看,石河子市某区2011年13家企业内至我院行职业健康检查的3536位职工主要分布于化工、橡塑、印刷、医药、汽车制造或噪声作业的企业,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类、氯气和含氯化合物以及振动与噪声三大类。且接触粉尘的人數最多,达2752人,占总检查职工数的77.8%。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的疾病,病变发展可合并肺部感染出现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法定传染病为尘肺[5]。因此,用人单位应加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人员的自我防护,共同做好各项预防工作,规范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和医学筛查,则尘肺病是可以预防的。

今后,应使企业和个人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在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的同时还需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少脂肪摄入,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等,全面维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保障劳动人群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6],促进我市职业卫生工作持续改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胜贵,陈丽,钱芳,等.2008年~2010年某市部分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12):956-958.

9.职业健康检查告知制度 篇九

1. 在职业健康体检工作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过了办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有关规定与用人单位签署协议,前台人员对每一位职业健康检查者要签署职业史,详细询问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接触史,总检医师出具科学严谨的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

2. 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应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及时调离原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每季度上报给医政科,医政科按要求上报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3. 对检查中发现的未确定的,为疑似职业禁忌证或未确定为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应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尽快安排复查,明确诊断。对此次检查总结报告中判定的疑似职业病者应安排其到职业病诊断门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按要求上报医政科,医政科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4. 对体检中发现的其他异常体检结果的,应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尽快安排复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检验科、心电室和总检医师等岗位发现急性病症及时上报科主任,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尽快安排进一步检查。

10.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评价制度 篇十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2016年9月1日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2016年9月1日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

1、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履行项目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责任,规范安全检查工作,促进安全检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助于及时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有助于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防范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规范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2、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类型

(1)定期性检查。由项目经理带队,每月下旬对施工现场组织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要面广、有深度,能发现问题,并制定整改方法、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及时整改完毕。

(2)经常性检查。各级管理人员根据生产情况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经常性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检查中要狠抓易发生和可能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3)这类检查通常有:作业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岗位安全检查,专职安全员巡回安全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同时检查安全。

(4)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生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这种检查可提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5)专业性检查。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根据各专业特点,而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此类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部位。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进行技术改造,及时消除隐患。

3、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一般检查法和安全检查表。

(1)一般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看、听、闻、问、查、测、析。

看:看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条件,看实物和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做的记录和资料,看施工安全设施等。听:听汇报、听介绍、听反应、听意见或批评、听建议、听机械设备的运转响声或承重物发出的微弱声等。

闻: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包括油漆、化学材料、腐蚀物等的泄漏或挥发引起的有毒气体进行辨别。

问:向项目经理部的某项工作和作业有经验的人询问工作中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对影响安全的问题进行详细询问、寻根问底。

查:在现场查明问题、查出隐患、查对数据、查清原因、追查责任。在项目部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与不利因素。

测:对重要的施工控制点进行测量,对重要的施工机械、安全防护设施以及重要的附件进行测试,对重要的物资进行检测以及必要的试验或化验。

析:实事求是地分析安全事故的隐患、原因,弄清楚事故的时间、地点;研究事故受害者的工作环境、本人的情况,包括身体思想状况,作业中的工具、材料、机具设备情况,技术交底情况,对操作规程是否熟悉,是否持证上岗,现场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哪些不安全因素,是如何诱发事故的等等。

(2)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的项目:应列出所有检查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要求的写明“符合要求”等字样;不符合要求的,写出问题所在。

(3)安全检查后总结

安全检查后必须进行总结,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被检施工队应立即组织整改。对于检查中发现重大隐患,不能够立即解决的,应下达停工指令。被检施工队接到停工指令,必须定人员、定措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经安保部复验合格才能继续施工。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内容

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整改落实、查事故处理。

a)查思想:应检查项目领导的思想路线,检查他们对安全生产是否重视,是否把员工和工人的安全健康放在了第一位。

b)查管理和制度:认真检查安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规定,规章制度是否齐全,执行是否到位,重点检查:三级安全教育、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安全技术管理(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的制订与执行情况);日常管理工作以及班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情况

11.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十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职员工共833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其中男性468人,女365人;年龄23~55岁。

1.2 方法

根据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规定的检查项目及方法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应检查人数879人,实际检查人数833人,体检率94.76%。其中检出229人有1项或多项的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27.49%。

2.2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滑石尘、煤尘)、甲醛、氨、氢氧化钠、酸(盐酸、硫酸)、硫化氢、锰等。接触各危害因素人员的构成比见表1。

注:体检率为94.76%(833/879)。

2.3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3.1 职业禁忌证(或观察对象)检出情况

所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均未发现疑似职业病者;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有6人为噪声观察对象,占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3.10%;接触高温作业人员中有3人为高血压Ⅱ期,1人为糖尿病,占接触高温作业人员的2.23%;接触粉尘(滑石尘、煤尘)作业人员中有2人为活动性肺结核,占接触粉尘作业人员的1.81%;接触甲醛作业人员中有1人为支气管哮喘,占接触甲醛作业人员的1.00%,见表2。

2.3.2 电测听异常检出情况

193名接触噪声的职工接受电测听检查,有29人听力有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5.20%。其中高频听阈提高占11.91%,高频听阈≥40 dB的占3.1%,见表3。

2.3.3 与职业损害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主要疾病检出情况

在本次受检的833人中,检出其他主要疾病229人。见表4。

3 讨 论

制药过程可分为原料药生产和制剂生产2大步骤,动力车间起到生产保障作用。原料药生产过程用到的原辅料众多,原料、中间体、溶剂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由于其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工艺步骤繁多、生产周期较长等特点,其生产过程是一个高污染的过程;制剂生产中的药物活性粉尘污染、噪声等污染较严重;动力车间主要存在噪声及粉尘有害因素。该制药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粉尘、甲醛、氨、氢氧化钠、盐酸和硫酸、硫化氢及锰等。

生产过程中接触噪声、高温、粉尘、甲醛、氨的人员较多,虽未发现疑似职业病者,但体检中职业禁忌证检出率较高。接触高温作业人员中有3人为高血压Ⅱ期,1人为糖尿病,均属于职业禁忌证,不宜从事高温作业;接触粉尘(滑石尘、煤尘)作业人员中有2人为活动性肺结核,属职业禁忌证,不宜从事粉尘作业;接触甲醛作业人员中有1人为支气管哮喘,属职业禁忌证,不宜从事甲醛作业。这些情况均反映了这些有害因素是该制药企业职业卫生防护的重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噪声对机体的影响已有大量报道,听觉系统损伤是对机体的特异性危害。本次体检共有193人检查听力,23人出现不同程度高频听阈提高,有6人为噪声观察对象,对观察对象应暂时调离原作业岗位,对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一定要做好个人听力防护,应完善个体防护用品管理措施,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检查耳护器使用情况,确保听力保护效果,并按国家规定定期进行听力测试。

与职业损害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主要疾病是脂肪肝、高血压、胆囊炎及胆结石、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而与之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及健康教育相对滞后等因素有关。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预防措施:①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通风措施,减少作业人员与有害物质的接触;②规范和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培训,增强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③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和健康监护工作;④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进行现场检测;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纠正职工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生活行为,坚持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最终把各种疾病的预防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章明辉,郭志伟,徐聪兵,等.深圳市罗湖区35家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23):103-104.

[2]陈丁喜,钟六珍,黄永柏.某厂286名噪声作业工人职工体检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7,23(9):700-701.

[3]黄旭,范秀红,黄世旗,等.清远市某制药厂职工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3):478-479.

[4]尹万琼.旺苍县煤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疾病,2009,2(6):351-352.

12.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十二

一、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综合办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承担。

二、任何部门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三、综合办应当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员工离开公司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办公室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13.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篇十三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1997年10月29日卫生部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保障劳动者健康,根据《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第41号部长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系指对从事有职业危害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所进行的医学检查。

第四条 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由卫生部领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

第五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负责。

第六条 用人单位凡安排人员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时,必须对其进行上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排从事上述有关作业。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对下列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一)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者;

(二)从事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者;

(三)曾从事过粉尘作业的离岗者或退休者;

对曾从事过有害作业的职工离岗前或退休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第八条 职业性健康检查的项目和检查的周期按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患有禁忌症的人员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对已发现受到职业性损害的人员,应及时安排治疗或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

第十条 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是一项政策、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凡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必须熟悉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

(一)技术人员的考核培训与技术指导;

(二)质量控制和抽查、抽检;

(三)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报告;

(四)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它事宜。

第十二条 从事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统计报告制度,除向被检查单位发出体检结果和处理意见外,还必须按《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对怀疑可能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按《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确诊。

14.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十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延安市9家煤矿2 975名煤尘作业的在岗职工, 年龄18~57岁, 平均年龄41.53岁, 均为男性。其中采煤工1 563人, 掘进工789人, 混合工623人。

1.2 检查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和要求。

1.2.2 检查内容

1.2.2. 1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

1.2.2. 2 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 重点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1.2.2. 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血脂、血糖心电图、B超、肺功能、高仟伏后前位胸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03录入统计分析煤矿职工各种疾病和单项指标异常的检出人数和检出率。

2 结果

2.1 检查概述

2012年共检查煤矿职工2 975人, 查出各类疾病和单项指标异常人数1 319人, 检出率为44.33%。其中疑似尘肺11人, 检出率0.37%;职业禁忌证8人 (肺结核1人, 慢性阻塞性肺病4人, 慢性间质性肺病3人) , 检出率为0.27%;肺功能异常75人, 检出率为2.52%;高血压203人, 检出率为6.82%;心电图异常127人, 检出率为4.27%;B超异常224人, 检出率为7.53%;血清ALT活力异常118人, 检出率为3.97%;血脂异常309人, 检出率为10.39%;血糖异常45人, 检出率为1.51%;血常规异常29人, 检出率为0.97%;尿常规异常37人, 检出率为1.24%;其他疾患133人, 检出率为4.47%。

2.2 分年龄统计情况

分为18~30、31~40、41~50、51岁~4个年龄组, 查出各种疾病和单项指标检出率分别为25.98%、39.78%、56.86%、66.07%。见表1。

2.3 分工龄统计情况

分为≤5、6~15、16~25和≥26 a 4个工龄段, 查出各种疾病和单项指标检出率分别为22.94%、40.94%、57.83%、61.06%。见表2。

2.4 胸片异常情况

在检查的2 975名职工中, 查出疑似尘肺11人, 检出率为0.37%;职业禁忌证8人, 检出率为0.27%。X线表现为肺纹理紊乱、增粗、致密、网状改变、类圆形或不规则型小结节影;肋间隙增宽、胸膜黏连增厚等。

3 讨论

在2 975名煤矿职工中, 查出各类疾病和单项指标异常者1 319人, 检出率44.33%, 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B超 (主要是脂肪肝, 胆囊疾病) 异常检出率较高, 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普遍存在于各个年龄和工龄段, 并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相应增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患脂肪肝、高血脂的患者明显增加[1]。再加上轮班制度、职业紧张及个人体质等因素都可导致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产生。因此, 我们要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 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2]。

这次检查中查出疑似尘肺11人, 检出率为0.37%;职业禁忌证8人, 检出率为0.27%;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和9 a工龄以上的职工中, 他们的平均年龄42.18 (30~57) 岁, 平均工龄18.21 (9~32) a。原因与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关[3], 说明尘肺的发病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 机体防御机制受到抑制, 排异功能低下, 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量的累计增加, 以及较大的劳动强度和不良的工作环境都可诱发本病。肺功能异常75人, 检出率为2.52%;以小气道阻塞限制为主, 各个年龄组和工龄段均有发生, 提示煤矿生产作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坚持实行劳动防护措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4]。

注:ALT—丙氨酸转氨酶。

注:ALT—丙氨酸转氨酶。

用人单位应加强对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提高职工职业卫生法制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严格执行国家企业关于防尘监测和接尘工人个人防护规定, 努力创造安全、健康、高效的作业环境, 更好地改善劳动者的健康状况, 提高职业生命质量[5],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宗旨。检查中发现患有目标性疾病的职工, 应及时告知本人, 做进一步相关检查, 以便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广大职工应认真学习和熟悉掌握职业健康相关知识, 重视自我保健和防护, 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6]。积极配合支持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降低职业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

摘要:目的 了解和掌握延安市煤矿职工的健康状况和动态发展情况, 有利于早期发现目标性疾病,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根据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调查。结果 在检查的2 975名煤矿职工中, 查出各类疾病和单项指标异常者1 319人, 检出率为44.33%。其中疑似尘肺11人, 检出率0.37%;职业禁忌证8人, 检出率为0.27%;肺功能异常75人, 检出率为2.52%;高血压203人, 检出率为6.82%;心电图异常127人, 检出率为4.27%;B超异常224人, 检出率为7.53%;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升高118人, 检出率为3.97%;血脂增高309人, 检出率为10.39%;血糖增高45人, 检出率为1.51%;其他疾患133人, 检出率4.47%。各种疾病和单项指标异常的检出率, 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有相应的增高趋势。结论 延安煤矿职工的健康状况问题较为严峻, 应引起高度重视。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应提高职业卫生法制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 严格遵守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规定,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疾病,指标异常,检出率

参考文献

[1]徐晓丽, 田莉荣.530例施工人员体检中脂肪肝发生情况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8, 24 (5) :479-480.

[2]卫生部2012-34号.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 (2012-2015) [Z].

[3]焦晓丽.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3) :127-128.

[4]符海洋, 何仁尧.衢州市77例新发尘肺病例特点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2, 38 (5) :266-268.

[5]金泰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

15.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4-20

一、《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修订背景情况

根据200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原卫生部于2002年制定发布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第23号),其对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承担的职责任务,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修订为《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做好《办法》的修订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多次组织专家进行研讨论证,在广泛征求各部门及各地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并进行了实地调研。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后,《办法》于2015年3月26日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二、为什么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是为了解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时的健康状况,以便分清健康损害的责任。

三、职业健康检查如何进行?费用由谁承担?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由用人单位统一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也可以由劳动者持单位介绍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四、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具备哪些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涉及放射检查项目的还应当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

(二)具有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场所、候检场所和检验室,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三)具有与批准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执业医师、护士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四)至少具有1名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

(五)具有与批准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要具有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仪器、设备、专用车辆等条件;

(六)建立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符合以上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后颁发《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批准证书》,并注明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

五、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工作要求是什么?

(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经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并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在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范围内依法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依据相关技术规范,结合用人单位提交的资料,明确用人单位应当检查的项目和周期;

(四)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五)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尊重、关心、爱护劳动者,保护劳动者的知情权及个人隐私;

(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同时向所在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现职业禁忌的应及时告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指定主检医师,其条件和职责是什么?

(一)具有执业医师证书;

(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

(四)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工作三年以上,熟悉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主检医师负责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对职业健康检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审核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七、职业健康检查分几类?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的依据是?

职业健康检查按照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接触粉尘类、接触化学因素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接触放射因素类及特殊作业等六类。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周期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执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235)等规定执行。

八、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何处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结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包括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面告知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将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等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九、如何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管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做好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设区的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对本辖区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按照批准类别和项目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

(三)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

(四)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情况;

(五)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疑似职业病报告与告知情况;

(六)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情况等。

十、职业健康检查与一般健康体检的区别?

16.职业健康检查培训制度 篇十六

为进一步加强体检中心的基础管理,提高体检中心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促进体检中心服务质量的提高,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体检中心培训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思想教育、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典型事故教育。

一、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包括思想认识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

思想认识教育主要是通过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规方面的教育,提高中心人员的政策水平,正确理解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严肃认真地执行职业健康检查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不违规检查。

劳动纪律教育主要是职工懂得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对实现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提高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

二、职业健康检查业务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检查是为了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禁忌和职业性健康损害,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体检称为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实际意义就是看你有没有职业病或者不适合从事哪些工作。体检中心有计划合理安排职业健康检查医师到省、市级参加相关的培训,体检中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所有参加健康检查医务人员对职业健康检查法律、法规与国家职业病卫生标准的学习,包括基本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等。

以上培训制度可根据实际工作开展逐渐修订完善。

17.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篇十七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为某大型水泥厂4 5 6例接触水泥粉尘、石灰石粉尘等作业的在岗职工及退休人员的职业体检资料。年龄分布在2 0~6 0岁之间, 接尘工龄在1~3 8年之间。

1.2 方法

采用标准化问卷对该水泥厂职工进行病史调查以及症状询问, 按照G B Z 1 8 8的要求, 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体检项目均为必检项目, 并将测定结果按年龄和工龄分层对比。

2 结果

本次体检应检人数4 7 6人, 实检4 5 6人, 体检率为9 5.8%。各检查项目异常合计1 4 4人次, 总检出率3 1.6%。各体检项目异常检出情况, 见表1~3。心电图异常占1 6.0 1%;X线异常主要表现有肺区可见圆形密度增高影, 双肺纹理增粗以及肺部陈旧性结核灶等;低血压2例, 高血压3 3例。

通过对表2和表3的汇总分析, 发现随着工人的接尘工龄增加, 心电图、X线胸片、血压异常检出率增加;随着工人的年龄增加, 心电图、X线胸片、血压异常检出率亦增加。

3 讨论

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 血压异常的检出率升高。3 0岁以下年龄组检出率为1.0 4%, 3 0~3 9岁年龄组为3.1 6%, 4 0~4 9岁年龄组为1 2.4 0%, 4 9岁以上年龄组为1 0.1 0%;工龄在1 0年以下检出率为1.4 0%, 1 1~2 0年为4.7 6%, 2 1~3 0年为1 1.1 6%, 3 0年以上工龄组为1 3.1 6%。由此可见, 原发性高血压并不常见, 但4 0岁以上年龄组以及2 1年以上工龄组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原因可能与年龄、工龄的增长而引起的体内生理、心理变化有关。

后前位高千伏X线胸片异常随着年龄增加及工龄增长而升高。3 0岁以下年龄组检出率为0.0 0%, 3 0~3 9岁年龄组为1.0 2%, 4 0~4 9岁年龄组为2.5 0%, 4 9岁以上年龄组为2.7 3%;1 0年以下工龄组检出率为0.0 0%, 11~20年工龄组为0.0 0%, 21~30年工龄组为2.58%, 30年以上工龄组为5.26%。由此可见, 与石灰石粉尘、水泥粉尘的长期接触, 可能对40岁以后年龄组以及21年以上工龄组2人的后前位高千伏X线胸片结果产生影响。虽然该水泥厂防尘措施比较完善, 在生产中严格落实粉尘治理的“八字方针”, 但部分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仍有超标, 有些职工的防尘意识很差, 在生产活动中不能规范佩带防护用品。随着年龄的增长, 机体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减弱, 引起肺组织病变, 并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

本次体检疑似职业病发病率为0.1%, 较20 11年的发病率下降了1%, 这与企业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很大的关系。该水泥厂还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的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了符合实际, 可操作性强, 并且严谨规范的职业健康检查计划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还定期邀请我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该水泥厂的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培训。但在各项职业卫生制度的落实上, 还存在执行不到位, 监管不全面的地方, 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加强。

参考文献

[1]张建芳, 孙治平, 奚定虎, 等.年龄、工种及接尘工龄对煤工尘肺肺部感染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 2007, 23 (20) :1807-1809.

[2]徐勇, 彭茜.矽肺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9, 24 (1) :33-35.

上一篇:《怎样上出好课——数学卷》读后感下一篇:技术性岗位简历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