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采访提纲(精选8篇)
1.新闻采访写作采访提纲 篇一
采访提纲
采访主题:大一学生对大学期末考试的看法 采访对象:大一学生(1—2名)采访方式:校园现场采访
采访背景:临近期末考试,大一学生对大学的考试方式看法不一 设计问题:
1、与高中考试相比,大一学生更喜欢哪种考试方式,理由。
2、两种考试模式有何不同,其优缺点。
3、学校实行的绩点制度因老师标准不一,会不会有损公平。
4、如果绩点导致的不公平发生在受采访者本人身上,他(她)作何感想。
5、绩点不公对学生的影响。
6、如何正确对待绩点可能导致的不公等。整理采访资料:完成写作 工作人员安排:
记者:XX
采访提纲:XX
采访记录:XX
道具师:XX
采访记录
记者:同学你好,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同学甲:好,行。
记者:现在临近期末考试,同我们以前的考试相比,大学考试有它自己的特点,那么你是喜欢以前的考试模式还是喜欢现在的呢?
同学甲: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现在的考试模式。记者:能具体谈一谈为什么吗?
同学甲:因为现在考试和以前相比,它少了很多压力,没什么期中考试和月考,就一个期末考试。你只要最后努努力,就行了。记者:那你就是说“临阵磨枪”也管用是吗?那么这样的知识你认为是牢固的吗?
同学甲:首先我得声明一下,这也不是你说的什么“临阵磨枪”,它还有一个平时积累的过程,最后是一个冲刺阶段,需要抓紧复习。这样的考试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相比较高中而言,知识可能没那时记得牢固。但是我觉得,大学重要的是能力培养,知识都是次要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积累的。记者:对大一新生而言,我们学校的绩点制度是一个新事物。那么你认为绩点制度会不会有损公平呢? 同学甲:我觉得有点。记者:为什么?
同学甲:因为有学长就说,你拿到的分数、绩点是看你选什么老师。比如说,同样的一门课,你选的老师不一样,可能有的老师给的分高,有的老师给的分低,老师存在不公平。他给大三的学长学姐分高,给我们大一的分就比较低。我有的同学选那个管理之类的课,那老师给的分都比较低。
记者:如果这种不公平发生在你身上,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同学甲:说实话,肯定会有点打击我的学习积极性的,因为我会觉得白付出了,有点不公平。
记者:那你是怎样看待这种不公平的呢?
同学甲: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只要你付出了,回报肯定还是会有的。当然这个绩点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呼吁一下,对绩点制度做一些改革。让学校在培养我们能力的同时,也考虑一下我们学生的公平。最好不要让我们心里感到不平衡。
记者:谢谢你的建议,好的,谢谢。
记者:同学你好,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同学乙:好的。
记者:据我们了解,你平时还是挺努力的,也并不缺课,而你的选修课得分却比较低,那么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同学乙:我觉得这个整个的大学教学体制有点不公平,主要是这个绩点制度,它完全由老师决定。那些平时和老师走的近的学生、交流比较多的学生,老师就可能给他们的分比较高。而一些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学生得分就比较低。老师看不见他们的努力。这样就会造成不公平,打击像我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记者: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善,那么你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继续努力吗?
同学乙:这个看以后的情况吧。在搞学习的同时,我应该多注意和老师同学交流这一块。
记者:那么你认为与别人搞好关系比搞学习更重要吗? 同学乙:那也没有,因为毕竟大学还是以学习为主,当然,在这个很现实的社会中,搞好人际关系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走上社会后人脉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衡量我们能力的标准之一。俗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记者:你说的很精辟呀,好的,谢谢。
2.新闻采访写作采访提纲 篇二
1 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定义
1.1 新闻采访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闻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由于新闻广泛的传播性,干预了人们的生活,因而新闻采访必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也只有新闻采访的实践性,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1.2 新闻写作的定义及其特点
所谓新闻写作,就是以新闻采访为前提,对新闻信息进行后期整理加工,向社会大众客观真实的反映正在发生且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过程,具有客观事实、广泛传播、新闻价值的特征。
2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在关系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采访是新闻写作必经的“第一道工序”。离开了采访,新闻写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新闻写作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采”多于“写”。只有新闻记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收集到丰富生动、题材新颖的新闻题材,才能为后期的写作提供素材。有了前期采访的准备,后期的精心加工和认真思索组稿,才会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供受众共享。二者的关系是唯物辩证,相互作用的关系。
2.1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唯物主义认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只是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记者如果下乡采访时马马虎虎,回到单位写稿时才发现有的材料没有采访,就想当然乱写一通,闭门造车。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新闻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最基本的原则。不仅没有客观正确的反映新闻事实,更没有很好的达到传播效果。
比如,就在2014年央视报道了广东东莞黄毒猖獗的新闻,记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乔妆成嫖客进入各大酒店暗访,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充分论证了该地黄毒严重的事实。新闻报道后,引起地方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黄浪潮,净化了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试想,如果没有央视记者的乔装暗访,就没有这篇好题材新闻报道,就不会让政府引起重视。
2.2 新闻采访制约新闻写作方式
由于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写作受制约前期采访的深入与否,题材收集是否全面。记得有个同事在采访当地公安消防大队在一个山洞解救被困老人时,由于救援时间长、道路崎岖、路途遥远,随行采访的记者缺乏吃苦精神和新闻敏感,采访中只是随意拍摄了消防战士救援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就回单位。当编辑修改稿件时,发现该新闻题材新颖,可以充分展现驻地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时,需要记者提供一些消防战士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救援被困老人的一些细节。由于记者不在现场,没有捕捉到这些感人情节,最终这篇只能以资讯(短消息)的方式进行报道,导致新闻报道方式单一、内容粗浅,没有到达很好的传播效益。
有的资深记者,在采访类似时间新闻时,会以观察为主的视觉新闻或现场特写,或以访谈为主的专访,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进行报道,把新闻事件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受众的冲击力较强。不仅满足了受众对事件信息量的需求,提高了报道效果和品位,也在社会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敢于奉献的良好风气。
2.3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相互产生影响
从新闻实践看,采访实际上是写作的第一道工序,不做任何采访就关起门来写稿,那就是不懂得记者的起码常识。在采访中,记者必须用脑子读生活这本书,用脑子“写”新闻稿。例如,有的记者不仅在采访中想到在写作中要用哪些事例,怎样结构,用什么样的标题,而且把主要的用词都想到了,到写作时,胸有成竹水到渠成。有的急稿,记者没等起完草稿就挂电话发稿,就是因为在采访中已经有了腹稿,否则他就无法“出口成章”了。
2.4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归宿和升华
新闻采访的成果只有通过新闻写作传播开去,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先从感性开始,然后上升到理性。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记者在采访阶段所搜集到的材料,大部分还属于感性的东西,是花粉还不是蜜,只有等到写作阶段,通过对材料的全面分析研究,比较鉴别,去伪存真,才能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加工成新闻。这实际上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是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对于这一点,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新闻稿件首先是真实,不要过分,再就是全面、深刻。应该说,不深刻就不会全面,提不到理论高度,是不会全面的,那只是零碎的、现象的、无系统的。全面就是要综合、要总结、要提高到政策理论的高度。提不到理论高度,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3 提高新闻采访和写作水平的途径
3.1 培养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敏感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言而喻,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灵魂,这就决定我们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培养政治敏锐性,这样的新闻传播才符合国家的国情和意志,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利益,为人民大众服务。另外,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新闻写作的基础。新闻界前辈把新闻敏感形象地比喻为新闻“鼻”和新闻“眼”,意思是说,记者靠灵敏的嗅觉和锐利的眼光来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新闻,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练就的业务技能。
3.2 要善于、勤于学习
新闻采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好自己的头脑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才能更好的去指导实践。同时,只有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总结,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趋利避害,少走弯路的效果。一个不肯学习,又不勇于实践和善于总结的人,怎么能会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成为一个优胜者。
3.3 将创新理论观点进行拓展应用
想要发掘新闻采访写作视角,就必须具备独特性与创新性,特别是要营造与读者心理相呼应的良好平台,使得新闻事件达到一定震撼性。这就必须加入求异思维的应用。求异思维的应用能够加大新闻采访者的思考方位,在实施全方位思考的同时,创造出他人所联想不到的新闻价值点,特别是在题材选用方面,更加需要标新立异,最后做到自己的“独家报道”。而在写作手法的应用方面,同样可以追求异于他人的风格,现如今的新闻采访写作必须要标新立异,在尊重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善于借用多种写作手法,描写、抒情、叙事、议论等,尽量写出新闻事件的独到性,最后形成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风格。在细节的刻画方面,更是可以进行求异思维,通过对新闻事件细节的描述,在细节讲述中运用个性化语言。不过所讲述细节不能盖过主要内容的风头,不然报道会有失客观真实性。
只有在新闻采写和写作中,具备了这三种基本素质,记者在采访中才能深入客观,写作中才素材丰富、主题突出,传播方式灵活多样,效果显著。由此可见,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对采访具有能动作用。在具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只有将学习新闻理论和研究新闻采写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做到原理和方法并用,持之以恒参加采写实践;做到读书、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这是提高采写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才是采写能力提高的根本保证,自己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传播者。
摘要: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和通讯员,为从事新闻传播而进行的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材料的特殊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传播的首要环节,直接决定新闻传播的成败。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结果和归宿,是信息传播产生效应的最终体现,二者是唯物辩证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传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参考文献
[1].裴显生.方延明.新闻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闻采访写作课教学改革初探 篇三
关键词:采访写作 作品 教学 改革
讨论新闻学教学改革,首先要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准确定位。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大学中新闻学后备人才的培养重心是:实战与实践。
源于这个认识,我认为在《新闻采访写作》课上实施教学改革时,应尽量采用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高质量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团队合作力。在《新闻采访写作》课上,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做课堂主角。因此,我们的课堂既有教室里,也有教室外。教学的方式有:讨论式教学法、作品剖析、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写作训练。
一.讨论式教学
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是,通过讨论学生不再单一的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授,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消化、吸收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新闻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捕捉新闻事件中最生动、最鲜活的素材,可听、可见、可感的事实。
课堂讨论时要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诚实开放。在课堂上当教师想要讲解一个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先不说出它的正确定义。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来定义,不能用教科书上的解释。学生广泛开展讨论,但是不能偏离教学的主题。当学生对教师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敢于和学生的观点发生思想碰撞。老师也可以故意和书本上的某些理论知识唱反调,提出不同意见,然后引发学生讨论。最后老师再总结正确答案。讨论的关键在于鼓励学生思考、联想、对比,敢于打破常规。
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写新闻就是讲故事,讲生动的故事。只是新闻故事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文学作品可以虚构,但是新闻必须真实,不能虚构。讨论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围绕新闻六个要素展开讨论。谁?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读者最想要知道什么?读者需要知道什么?导语怎么样写才能立刻吸引读者?第二阶段怎样的讲述形式才能更吸引人?可听、可见、可感、可闻的素材有没有?富有冲突性、戏剧性的直接引语有没有?你要采访什么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第三阶段写作练习,通过写作验证第一、二阶段成效。检验学生是否清晰地掌握了新闻价值判断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第四阶段互评练习,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先点评自己的习作,然后请其他同学问他几个问题,你的报道主题是什么?你对你的导语满意么?你的直接引语具有典型性么?让学生提出修改方案,教师可以适当点评,经过比较,选出最好一种修改方法。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要做笔记,教师也要做笔记。纪录学生的观点、问题和表现。
二.作品剖析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刨分析各种新闻作品。教师选出一件新闻作品,比如一条三分钟的电视新闻报道,再把它解剖成十几个小部分,逐一分析。分析它的报道主题、报道角度、报道框架、提问技巧、新闻背景、信源来源、语言表达等。总结出同类报道题材的鲜活共性采写规律,避免单调、乏味的写作套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中外新闻,每周末精选出本周阅读到的优秀中外新闻作品,剖析这些作品的优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采写规律。学生阅读时应该用不同颜色的笔对新闻作品中重要的内容、精彩之处、疑难之处标出来。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标注记号:点、圈、划线、批注、评论等。这种标注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而且方便课上师生点评。在这种案例教学中,通过阅读和点评,一方面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学生;另一方使学生既复习巩固已有旧知识,发现新知识,倾听他人见解,纠正自我理解偏差。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析学生自己制作的新闻作品,比如让学生拍摄制作一条三分钟的电视新闻报道,再解剖成小部分,逐一分析,先由学生提出意见,每个学生都要提出至少一条意见,写在纸上;然后随机抽取六个同学在课堂上阐述见解;请被点评的学生评出哪些意见对自己最有用;教师最后做点评。教师做点评时要褒贬都有,做的好的地方要及时地给与肯定,做的不好的地方要提出改正意见。教师做点评时要尽可能具体细微,主要用意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勤于思考。最后让学生修改作品。
三.实践教学
学生在校园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工作当中能灵活运用。不能付诸实践的学习都是无效的。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例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去采访一位在公园门口以卖草编为生的老太太。她的儿女都不愿意赡养她。当天晚上回来后,我立刻召集学生上课讨论,进行细节练习。问题有:老太太有多大年龄?老太太的头发是什么样的?手掌是什么样的?皮肤什么样?脸上皱纹多么?老太太中午吃午饭了么?吃的什么饭?是买的还是从家带来的?老太太一天能买多少草编?平时是几点出摊,几点收摊?她说的最令你难忘的一句话是什么?这些细节都可能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素材。学生在实践中训练找故事的敏感,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写作要素和新闻要素,这些实践会在他们心底形成采访范式,在他们每一次采访实践时,在他们未来的记者生涯中,都会在脑海中不定地问自己:“关于这个新闻事件,我的读者想要什么?我的读者需要什么?如何让事件有故事味?穿插什么样的背景信息?最好的直接引语是什么?新闻报道的意义在哪里?
教师可利用学校现有新闻传播实验室设备指导学生实践。学生们与教师每周一上午开选题会,共同讨论本周报道题材。教师带领学生或者学生自己组织社团用摄影摄像器材在校内、校外拍摄新闻影像。在从事新闻学教学三年多来,我指导学生完成了:学生春季运动会、新春联欢会、校庆、康百万庄园、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青龙山慈云寺、台湾行等一系列学在路上的新闻采访课。同学们在实践中领悟新闻采访写作学的核心原理,学生们表示,新闻采访写作是一门让人痴迷、兴奋、能发挥个人潜能、同时培养团队意识的课程。
四.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用最新、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去解释分析新闻报道中的理论原理。为什么要选用最新、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每周常规教学时间以外,要大量阅读国内、外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力求在课堂教学上选用的新闻案例都是新鲜的。对学生来说新奇的案例比老旧的案例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选用的案例大部分都是最新鲜的新闻事件,如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天津港爆炸,马航HM370飞机失踪等。在讲新闻报道均衡性原则时,教师选用了天津港爆炸,分析解剖中外媒体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比较清晰深刻的掌握什么叫报道的均衡性,如何在报道中做到均衡。
学生以真实的新闻案例为主题,展开提问、采访与写作。模拟训练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增加了学生的采访经验。模拟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召开记者招待会、人物专访、危机事件采访、突发事件采访等。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有时是采访者,有时是被采访者。无论学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都不敢松懈。学生在模拟训练之前要做大量功课,查找阅读各种与模拟主题相关的资料,与自己扮演角色相关的资料。模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采访技能与提问技巧,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调查研究的能力。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的训练中也坦言,作为记者就是千方百计地想要采访对象回答自己的问题,而作为采访对象要面对记者连番轰炸似地拷问,尤其是当问到一些不好回答的危机问题、情感炸弹问题、涉及到被采访者隐私的问题时却想回避回答或者拒绝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在未来的记者生涯中终身受益。比如,“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中学生扮演这位女科学家回答记者提问。模拟训练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增加了学生采访经验。
五.写作训练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写作基本功要扎实。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微博写作,字数140字。美国推特是最早推出微博的网站。2009年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教师将学生写作练习的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目的在于用尽可能少的字讲最多的内容。写作训练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在有限的字数内讲清楚事实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一条140字的微博信息需要反复修改,删减,剔除肥肉,保留最精华的部分。
微博是一种微笔记、微日记、微旅行记。微博的写作动力是好奇心驱动的,微博可以用来写读书笔记、旅行笔记和纪录思想点滴。用微博形式写的新闻同样需要具备五个W(谁who、时间when、地点where、发生了什么事what、为什么会发生why)。微博上必须具备人物、故事、画面、引语、背景、解释等要素。好的微博的判断标注是它是否具有故事性、知识性、生动性、可读性和思想性。学生用140字纪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和感受,但必须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人物。也可以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看到的新闻中寻找题材,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人物,就认真思考,找出一个新的报道角度、或者加上背景介绍、或者评价分析改写后再发表。140字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转载,不仅供日常生活的消遣娱乐,而且是能引起读者对当今社会深入思考。总之分为两类内容:一、写作者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到的事件。二对新闻媒体已经报道的事件通过增添新闻背景、新闻语境或者新闻分析重新整理改写。
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是开放、自由的。学生们在课堂上或者在社会实践中,大家都是相互合作、相互欣赏、相互鼓励,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我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李希光.
2.《教你如何策划微博》.李希光.
4.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 篇四
1、采访主题: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2、采访目的
通过采访,认清自己身边存在的隐私威胁和隐患,了解侵犯别人隐私带来的伤害,使大家对维护隐私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提高。让大家树立隐私意识,并且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
3、事件相关背景
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基本上属于一种“间接保护”。由于缺乏法律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程度。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许多人的生活秩序,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但是由于苦于凭个人力量难以抓住证据等原因,很多隐私遭到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到哪里去讨说法。很多公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些特别“关注”。自己的生活中时常有形形色色的人唐突闯入,他们对自己个人资料了如指掌,甚至比他们自己还了解自己,这样他们感觉自己如同生活在透明玻璃钢里的金鱼,一举一动都被人窥视着,丝毫没有隐私可言,面对这样的现状,加强立法,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体系已经迫在眉睫。4、采访对象(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2)参与者
(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4)私人信息来源的单位和个人(5)相关法律专家、采访形式:个别访问(五个以上采访对象,一对一采访)
6、问题设计(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
a、您是如何了解到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呢,当您知道后,反应是什么呢? b、您认为是什么人泄露了您的隐私呢,又是出于何种目的? c、隐私泄露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哪些困扰和伤害呢?(2)参与者
a、你是如何看待隐私被泄露的问题呢?
b、如果你的隐私被泄露了,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是选择沉默,还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c、你有没有有意或无意泄露别人的隐私呢?(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 a、你的这些个人信息资料的来源是哪里?
b、这些信息对购买者有什么用途,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获得多大利润?
c、有没有人购买这些资料,买得人多吗?
d、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买卖会给别人带来多大困扰和伤害呢? e、你知不知道这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是法律所不允许的?(4)把私人信息泄露出去的单位和个人
a、您为什么要把那些个人信息当商品出售呢?这对您有什么好处? b、您个人认为隐私和权益哪个更重要呢?
c、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里有没有允许私人信息买卖这种行为的存在呢?(5)相关法律专家
a、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隐私泄露行为呢?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b、隐私泄露和公民的知情权有什么界限和标准呢? c、目前法律条文是如何规范公民隐私不受侵犯的?
d、遇到隐私侵权事件,公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e、如何尊重和保护隐私,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新闻采访人物提纲
范美忠,一个中学教师,却因为在博客中批露自己地震时最先跑出教室,而成为网上的焦点人物,人称“范跑跑”,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个奇怪的教学疯子,特别想突出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眼中,他比其他老师看的远,在校长眼里他工作努力勤奋,从不迟到早退,正是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弃学生而不顾?而他博客中的言谈引众人纷纷议论。
陈浩,成都市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学生,5月12日下午地震来临他本可以达到安全地带,却发现一名同班女生还在旗台的高墙前。他想也没多想,转身向回跑,一把将女孩向外推去。就在这一瞬间,砖墙倒了下来,陈浩被埋在瓦砾中。他的事迹让所有人感动!
中国有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在千钧一发的生死线上,两个面对地震有各自不同的反应的人,我们拷问生命的本能,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在哪里? 采访大纲: 范跑跑:
1、第一次见到你,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怎么称呼你,非常直接的问题会对采访不利,让被采访者抵触,寻找采访的突破口,循序渐进的让被采访者说出对职业道德的看法,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
2、当现在有人问你的话你要怎么回答?还称自己是老师吗? 在这会舆论的压力下,他是否改变自己的观点,再次确认。
3、教师这个职业在你看来你觉得是什么工作?你对教师的称谓怎么认识?
4、你觉得你是个称职的老师吗?
5、在地震发生到现在,其实你还有另外一个角色,你也是个灾区的民众对吗,如果当初因为你没有喊学生一起跑,而有学生在地震中死了,你还会像现在这样坦然地讲这些吗?
找一些关于网上范跑跑的经典语录的文章,拿出来看
6、你说你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在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救女儿而不救自己的母亲跟你前面说你是自由公正的人相悖啊?
7、介意谈一下你的家人吗?
8、如果在来一次灾难,所有的人都象你一样抛家弃子,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你想过吗?
9、你爱你的女儿,但其他人也是别人的宝贝,你这做你认为是自私吗?
10、你的女儿知道你这样的做法,她会怎么想?
11、你觉得会对她的成长有影响吗?
12、我们在面对每一个灾区人民的时候都是带有人文关怀的,但你那你发表的那篇文章却恰恰相反,为什么写那篇文章?
13、过去这么多天了,有时候你会反思你在地震中的表现和这段时间的言行吗?
14、你说你在表达你最真实的想法,但事实上换来的是大家对你的质疑,你有没有觉得如果不发表这篇文章对你来说是不是好一点?
15、在那种举国悲痛的时刻,你当时发表那篇有点偏激的文章,你没想过后果吗?
16、反响之大是不是超乎你的意料?
17、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8、也许有很多跟你一样行为的老师,只不过你诚实了一点,坦白了自己,而他们没有说话没被指责,而你说真话的人却被人指责了,你后悔吗?
19、你为什么要选择用这种极端的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20、那你作为北大历史系的毕业生,你在学校中学到的的道德准则是什么?
21、那你怎么理解职业道德?
22、有网友说你没有职业道德,你是怎么看待的?
23、你的道德底线是什么?
24、你说跑是你的本能反应,你现在能回忆一下当时地震的场景吗?
25、当是在上什么课?有几个学生在上课?
26、你当时没有回头喊一下你的学生,你不担心他们吗?
27、你平日里对学生怎么样?
28、我们都上过学,从小上课如果老师不说下课我们是不会动的,你当时没有考虑学生吗。
29、不喊的原因是什么?是怕挡到你自己的路吗? 30、你不感到愧疚?
31、那这次事件对你刺激大吗?
32、你现在的很多说法做法,是因为面对众多指责,你只能如此为自己辩护,还是这些年来你一直如此?
33、你经常换工作,有没有想过原因是什么吗?是自身原因还是其他原因
34、你怎么评价你自己?
35、听说你被取消了教师资格,第一时间听到被取消教师资格,你是什么反应?
36、听说你以前经常被辞退?
37、你被辞退的原因是什么?
38、接下来那你准备怎么办?
39、学校方面有没有向你解释过你为什么被取消教师资格吗? 40、你认为你被取消教师资格的原因是什么?
41、但作为一名教师,你的做法造成了很大的反面影响。
42、你是在中国做教师,所谓教书育人,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你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你的学生,这次地震你对他们的德育教育达标吗?
43、你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是什么?
44、我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一种真实,你认为你说的这种真实残酷吗?
45、假如你以后不能做教师了,你后不后悔?
46、你认为你是人类的灵魂师吗?
47、在孩子和社会的眼里,你的职业是是教师,无论你认可还是不认可,中国已经把教师定型为这样的,你觉得你的力量能改变的了传统观念吗?
48、你认为你的言行改变了什么?
49、你给大家带来的影响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50、你认为现在改变了吗?
51、很多人认为你在出风头,在抄作,你认为呢?
52、引起争论等同与吵做吗?
53、没想过和大家活得一样?做一个平凡的人?
54、你对大家送给你的绰号“范跑跑”怎么看?
陈浩
1、第一次见你还是忍不住叫你小英雄,2、惯别人这样称呼你吗?
3、你今年多大了?
4、你被评选为抗震救灾少年,你怎么看待这个称号?
5、去北京参加抗震救灾的节目录制,是第一次去北京吗?喜欢北京吗?
6、平时上网吗?知道网上很多人都在称赞你,称你是英雄?
7、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子的?
8、你所认识的英雄中你认为谁最勇敢?为什么?
9、受到过这么多人的关注意外吗?有没有想过自己也能成为英雄?
10、你适应这个状态吗?习惯吗?
11、觉得对你以后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12、听别人说你是个特别有责任心的大男孩,在班级里担任班长是吗?
13、班长要有责任心,你是怎么理解责任心?
14、在学校里你是个热心的男孩吗?
15、在学校有几个好朋友?在地震后有联系到吗?
16、自己学习成绩怎么样?哪几课最好?
17、最近说你被温江中学破例录取了,这是你一直想去的学校,开心吗?
18、喜欢学校的生活吗?以后想考大学吗?
19、你将来的理想是什么?想干什么?
20、对自己未来有什么计划?你觉得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
21、在学校里有什么业余爱好?
22、听说你的偶像是姚明?喜欢打篮球?
23、第一次跟他通电话的时候紧张吗?
24、想过要亲眼见他吗?想对他说什么?
25、你个头挺高了,有没有想过以后当篮球运动员?
26、你们班多少同学?
27、那天发生的第一时间,有多少同学跑出来了?
28、地震发生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29、平时学校有这样的地震的演练吗?
30、你平时和同学有没有这样的危机意识?要在平时觉得地震这样的事情跟你们生活近吗?
31、你觉得你是个勇敢的人吗?
32、为什么要回去救自己同学?当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
33、当是怎么会想到要救同学,本来你可以安全的,你觉得这样值吗?
34、你转身回去的时候没有犹豫吗?
35、墙塌下来的那一刻,你身上哪个部位最痛?
36、回去救他时候你心里害不害怕?
37、假如你因为这件事情造成身体上的残损,你今后的生活会在痛苦中,你还会牺牲自己吗?
38、你非常勇敢,假如在有一次,你还会回去救你的同学吗?
39、原因是什么?
40、去医院的时候疼吗?你哭了没?〈坚强的人〉
41、现在身上的伤好了吗?
42、跟自己的以前的同学有联系上了?
43、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对这电视现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话吗?
44、你住院以后,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妈妈你是为救同学才受伤的?
45、你是怎么跟他们说的?
46、爸爸知道后说什么了吗?对你说什么了?
47、家人认为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吗?
48、你觉得家人是什么样的人?
49、你认为你是什么性格的人 50、家人对你性格有什么影响吗?
51、你觉得地震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坏
52、现在很多学校发起学习地震小英雄舍己救人的精神,在这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一位新闻学院学生的采访提纲
采访 提纲 采访题目:“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访记者采访者: 采访对象:《湖南广播电视报》记者 采访主题:一个记者,一段经历。
在这个繁杂的社会,他只是一个记者,平凡地与笔为伴:评报气势磅礴,做事亦脚踏实地;也许他并不是成功的,并不是亮眼的,却在方块间演绎着独属于他自己的精彩,守望着独属于他的精神家园。采访形式:QQ聊天 采访问题:
1、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才两年多吧,当初是怎么想起要报这个专业的呢?
做记者一直是我的理想,选择新闻专业也是顺理成章,做记者当然是我选择职业的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2、时喜欢看什么样的新闻刊物呢?文章中提到了《南方周末》? 为什么呢?觉得和你追求的真实,锐利有相似之处? <新闻记者>、《新闻写作》、《新闻传播》等。《南方周末》的办刊风格我很喜欢,因为他关注最底层人的声音。我同情弱势群体,作为记者要为他们鼓与呼。
3、较关注什么新闻类型?民生类吗?时政类。民生也关注,可以看到社会的另一面。
4、迷恋文字?自己的文字?我不会迷恋自己的文字,我不喜欢自己的文字。
5、了爱好文字外,你的书法也是值得称道的。书法曾获得了全国书法大赛银奖。
书法那是我小时候开始练习的,现在我把它当做一种修身养性而已。
6、为《湖南湖南广播电视报》的金牌房地产记者,我可以知道这个“金牌”是什么意思吗?
就象亚运会的金牌一样,要做最顶级的新闻记者。7、《湖南科教新报》采用的是采编合一制,而你的身份也由记者转换到记者编辑,适应这种变化吗?
这是很自然的一种规律,很快就会适应。
8、加入中国报业网是什么时候?2004年10月
9、怎么想加入的呢? 了解更多的行业咨询,学习新闻采编业务,和业界人士交流。
10、作为中国报业网“传媒合作与职场“的版主,已经有将近3个月了,还适应和干的顺手吗?
如果你是负责的斑竹,就要懂得付出。
11、学生,实习生,记者,编辑,一个网站的版主„„这些变化只在两年里。你觉得自己是怎么样做到这些转变的?
我本来就是一个行业内的人,做报纸和网站可以说大同小异。
12、你说你“希冀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因为看问题的起点太低,就很难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抓不到问题的本质,我期望在报业这一块能有自己的发言权,也能对别人有所启示!“。可以知道你所谓的”高度“到底是什么吗?
所谓高度就是你的视角要比别人站得高,对问题要有敏锐性和观察力。
13、你的文章,特别是涉及到当下传媒领域时,你总“觉得与实际相差甚远,尤其在记者的职业道德这一课中,我对记者职业道德产生深深的怀疑”。作为一个新闻学专业,还没有走出校园的我,也很想知道真正的传媒领域到底是什么。你怀疑什么?你觉得真正的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是一个有新闻理想的人,很想通过自己的笔为社会做点什么,但是当你进入这个行业以后,记者也有很多的约束,你没有发稿权,领导有权枪毙你的稿子,你的理想就会越来越远,最后你就会麻木。
14、中国是一个充满浓浓人情味的国家,在一些单位,裙带关系很严重。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有这种情况,而且很普遍,这就是社会的残酷。
15、在你的文章中,你分析《东方新报》停刊原因时说“能者上,庸者下,一些靠拉关系得来的工作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下的报纸都开始迈向市场化运作,如果没有按照市场的规律去运作,就会被市场抛弃”。这可以视为你对“这种裙带关系”的态度吗?
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一味地高裙带关系,那是没有前途的,报业也会走进死胡同。
16、QQ签名一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网名“天马行空”也极有气势。为什么起这样一个签名呢?
签名是因为一个人要有理想,首先要学会修炼自己,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网名在我看来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我希望我的思想天马行空。
17、是个“胸中有丘壑”的人? “渴望在报业界有一块自己的发言权?” 我想演绎报界风云,做一个有担当精神的报人。18、你的朋友说你“既不宜从商也不宜从政”。可以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吗?
这是由我自己的性格所决定的,我不圆滑,性格率直,容易得罪人。人很单纯,容易相信别人。
19、你有时好象觉得“生活平淡如水,没有潮起潮落”?
我想生活过得有激情,我不喜欢平淡的生活,我想在充实自己,忘却生
活的痛楚。
20、下面这个问题,是你的一位高校兼职教授问你的,我拿过来重新问你一下。
“你对自己是如何定位的? 我还是给自己定位在一个新闻人的角色。
你有什么人生规划?我只想在这个行业一步步的向前走。你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自己办一份报纸。
21、最后一个问题,“也许时间能磨平我桀骜不驯的棱角,为了生存,也许我会收敛我内心的傲慢与狂妄”。真的感觉自己傲慢和狂妄吗?
我内心很看不起一些人,但是我不会轻易的告诉别人,我为人很低调,不想出风头。
关于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与治理
——采访提纲
新闻线索:
一篇关于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的采访报道,来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今天借着此次的社会实践,有幸到老家漳平电视台实践学习,和记者一同报道此篇新闻报道。
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污染与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市领导早早关注了我市九龙江流域水资源的水质污染情况,深刻了解到如今许多生猪养殖已经严重污染了九龙江的水质,并在进一步的恶化,这引起了市里相关部门的重视。市里就此制定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整治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的办法条例,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借此,我也有机会对这一新闻线索进行采访报道。采访主题:
关于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与治理 采访目的、重点:
通过采访,深刻了解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与治理情况,认清事实以及针对这所采取的整治措施,另外了解通过市领导的正确引导与支持,一些养殖大户的生态养殖模式取得的成效,以及乡镇、城区中禁养户和散养户的情况,所存在的问题等。采访方向:
采访主要是围绕市相关部门领导对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与治理问题的引导以及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的。首先从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对我市环境、九龙江、城区生活的污染进行了解,再了解我市对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我市生猪养殖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市今后的生猪养殖业污染有何整治措施。采访方式: 面对面交谈
采访对象:
环保局局长、农业局局长、市人大主任、市城建主任、养殖大户、禁养散养户。
采访问题:
1、目前我市生猪养殖的情况,养殖的分布如何?哪里的养殖较多?
2、今天要到哪视察?此次视察的目的?通过视察要取得什么效果?
3、目前我市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与治理的进度、情况?
4、我市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针对此成立的治理工作小组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与我市的经济工作路线有何相关性?
5、我市存在的禁养区和适养区分布情况?是如何划分禁养区、适养区的?禁养区和散养户的养殖有何影响?
6、针对我市存在的较多的禁养户和散养户,政府有哪些政策?如面对一些禁养户和散养户的消极态度,要如何作好群众工作?
7、目前我市生猪养殖的总体情况?今后针对生猪养殖污染出台了什么政策?目标?
8、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生猪养殖的?规模?政府对你的养殖做了哪些支持引导工作?你主要采取什么养殖模式,效益如何?如何评价政府的工作?(养殖大户)
9、什么时候养殖的?规模?支不支持政府的工作?(禁养户不配合)
采访手记
今天一大早就来到了市人大城建主任的办公室,等待视察领导的出现。今天的任务就是到安排好的几个地点(桂林、芦芝、和平等乡镇(街道)),对我市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进行视察。一到那里,似乎来了早了点,但早到总比迟到好,可让我有些不自在。这是我第一次与市领导的近距离接触,坐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心理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家是领导,与领导交谈总觉得遥不可及,更别说采访,还好有老记者的陪伴。老记者毕竟是老记者,面对领导还能一如往常,有说有笑,看来领导也并非想象的那样严肃,我因为慢慢加入到了他们的交谈中,了解一些关于此次视察的情况,另外就上闲聊了,在闲聊中让我领略到了市人大主任的风采,讲话幽默、有条理,知识面广,涉猎领域宽,复杂问题简单清晰化,真不愧是人大主任啊!
出发了,今天的去向是一些养殖大户以及乡镇街道的禁养散养户。我们先坐车一路颠簸,到了一家养殖大户,深山啊!可苦了咱们领导了,差点没颠出脑震荡,这就是所谓的“山上养殖”,生态养殖吧。养殖户采用了“猪—沼—果(树)”的模式,种养结合,综合利用资源,既避免了污染,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视察中,与领导和养殖大户的交谈,我也了解到了许多市领导对生猪养殖污染的工作情况,早在2004年我市就已经对生猪养殖给以
了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专门的治理小组,另外还了解到了养殖大户如何做好生态养殖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效。成绩是可喜的,但问题还是存在的。视察完养殖大户的养殖以及污染治理情况,工作小组又到了位于我市广电大厦旁的一家私人养殖户,这是一家禁养户,严重污染了城区的生活环境。小组成员看到了那里脏乱的猪舍和到处的养殖污染,大为振叹,一个小小的猪圈竟然挤了七八头,密度大,真亏它们还能长这么大。小组成员在一旁视察交谈,而主人也在一旁喂养着猪仔们,对领导视而不见。领导们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劝导他们尽早停止养殖,可主人无视,还破口大骂,骂的我们不得不离开,那段话到现在还依然清晰。哎,看来领导的工作也难做啊!
视察完后,视察小组就此次视察情况展开了座谈,对视察的情况进行思考,总结成果,分析不足,认清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政策来规划我市的生猪养殖。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任重道远啊!!
新闻稿
市人大代表开展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视察
7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乐昌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桂林、芦芝、和平等乡镇(街道)视察,了解九龙江流域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5.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
2、学习新闻的写作。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新闻的基本特点
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4)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5)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1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二、学法指导 【拟标题方法】
1.简明扼要: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有特点最有价值的事实。2.爱憎分明:标题中要有明确的是非立场,鲜明的爱憎情感。
3.巧用修辞:标题中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仿拟等修辞,使标题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导语写作方法】
1.交代新闻的来源和根据,给人真实感。2.交代新闻的重要点,给人鲜明的印象。3.交代新闻的新鲜点,给人耳目一新。4.文字表达巧妙精练,给人形象感。
三、文题展示
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多方调查、采访,采集相关信息,写一则消息。不少于300字。
【点拨思路】审题:注意题目限定了文体——消息,也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材。
选材:可以选择班上或学校近期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体育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文艺会演活动等;社区、村镇等开展的各种特别的或有意思的活动等。
写法:按照消息的基本结构布局谋篇,结构要完整,中心事件要突出,语言要简洁,必要时可以交代一下背景。
【写法指导】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让别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
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让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
四、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
【附:板书设计】
学习写作消息
确定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
合理安排结构
语言要准确、简明
教学反思
6.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篇六
一、准备背景材料
1、背景材料
2、获取背景材料— 获取背景材料有四个途径,需要大家把握:首先,平时注重点滴积累。其次,建立自己的剪贴本。第三,到网上去打捞资料。第四,向周围的人了解。
二、采访提纲
1、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是对将要进行的采访活动的一个大致规划。它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保持我们清晰的思路,做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搞,快捷的完成任务。一般说,在采访提纲里,应该有以下几个内容: 首先,明确报道思想,也就是说采访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宣传要达到什么效果。其次,规划好行走路线和采访地点、时间。第三,采访步骤,比如说打算采访什么人,是一个还是两个、三个,谁先谁后。第四,采访要问的问题。总之,好的采访提纲要成为采访的“蓝图”,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当然,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这种写在纸上的采访提纲就可以写在心里了。
2、采访提纲的设计:采访提纲并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可粗可细。只要提前对即将进行采访有个大致的规划就行了,一般说包含报道思想的确立、采访顺序的安排、采访时间和打算撰写体裁的确定,也可以单独对采访时打算要提出的问题进行设计,等等。
三、准备采访物品— 采访前笑记者必备的物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证明身份的采访证。第二类:采访提纲。第三类:采访包
二、写作要点:
1、准确
2、具体
3、形象
4、简明
5、口语化
三、采访结束时,应多注意的问题:
1、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结束采访。(2h)
2、结束前回想是否得到想要的。
3、问下对方是否还有想说的。(多开几分钟机)
4、索取相关的资料。
5、道别时,多和其闲聊。(可以保持联系)
四、采访交流的心理吸引因素包括:
1、相似因素。(交流的双方有某些一致性和共同点)
2、需要因素。(补偿吸引律,要注意对方的故意夸大„„)
3、对等因素。(消除恐惧,相互尊重)
4、强迫因素。(强迫心里去„„,从而从心理上„„)
5、仪表。(第一印象:1自然诱发,2装饰,3行为)
6、能力因素。(晕轮效应)、(爱屋及乌,憎人及物)
7、刻板印象。(人的思想的惯性、习惯„„)
五、消息写作的基本结构及各个部分的作用:
(一)标题—
1、作用:表达内容,吸引观众;
2、原则:1准确概括2简明精炼3严肃得体
3、要求:1短标题多用2多用实题,少用虚题。(实:事实)3表达的内容要完整
(二)导语
1、含义:以简练生动的文字表达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具有启发性和诱惑力的开头,使受众对事件有宗的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2、步骤:1从大量的事实数据„„精炼出最恰当地表达事件的„„,所获材料的综述。
2用最能打动读者的方式将之行诸于文字。
3、类型:1直叙型2描写型3比喻型4拟人型5虚拟型6引典型7结论型8议论型9悬念型10对比型11引语型12“你”
4、(三)主体—
1、含义:对导语的具体的补充,解释,展开。
2、结构:事实的重要程度、时间、空间、逻辑。
(四)结尾
1、含义:对新闻事件的总结,概括,补充。
7.浅议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 篇七
一、新闻采访写作要选择合适的角度
写作角度的选择对于受众的阅读和新闻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写作时, 不仅要真实、客观地表达出整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还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 以写出价值性更高的新闻稿件, 提高受众对新闻的了解与认识程度, 增强新闻的影响力,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写作中, 要选择合适的角度, 通过独特角度的挖掘来写出更有价值性的新闻。在同样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 通过不同的写作角度写出价值和意义不同的新闻来。
常见的新闻采访写作角度主要有以小见大、由旧出新和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等方式, 在运用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还要敢于进行创新, 通过写作角度的合理选择和创新性思维的运用, 写出富有价值和特色的新闻来。生活中的新闻信息无处不在, 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通过对新闻线索的搜集和捕捉来找寻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新闻素材,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写作角度的选择上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倾向, 而不能为了扩大新闻的影响力而歪曲新闻事实。电视、广播以及报纸是党与政府指导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写作角度, 从社会事件中挖掘出新闻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涵义, 以提高新闻传播的价值, 同时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采访写作内容还需要坚持先进性的原则, 以便使我国的社会舆论更好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新闻采访写作需要重视语言的表达
新闻采访写作要重视语言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以保证新闻稿件内容的真实性。新闻除了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之外, 还要具有新奇性、独到性、评论性以及震撼性等特点, 因此新闻采访写作要在使用新闻语言的基础上, 适当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 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以保证新闻内容表达的全面性和生动性, 增强受众的接受度。新闻作品是借助于大众媒体进行传播的一种语言文体, 是符合大众思维的语言,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写作时, 涉及到新闻事件和主体人物语言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便获得更多的认可与肯定。
新闻传播并不是单纯地传播具体新闻事件, 也是向人们传播一种话语。传播话语涉及到很多问题, 关乎到话语语境、话语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 由于新闻针对的主要群体是大众, 所以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需要采用比较大众化的语言, 以便使受众更好地接受与认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恰当使用个性化语言, 这是新闻采访写作的要求所在。新闻写作的受众是人民群众, 要使新闻信息能够快速有效地传播给大众群体, 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写作中重视语言的表达, 以实现新闻信息广泛传播的目的。
三、新闻采访写作要善于运用模糊语言的表达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的概念也是一种语言现象, 它反映了客观性事物在内涵以及外延上的一种不确定性。在新闻采访报道当中, 很多人对于模糊语言的运用持否定的态度, 认为模糊性语言违背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有时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写作中不能将某一事件的真实情况准确地表达清楚, 而模糊语言的适当运用能够更准确地表述出某种事件的真实性,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此, 只要新闻工作者把握好模糊语言的运用技巧, 模糊语言就能为新闻语言提供良好的辅助效果。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总是出现很多的变数, 使用准确的词语和可靠的话语很难将真实的新闻事件表达出来, 而采用模糊性语言却能够更加完整、具体地呈现新闻事件。例如,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模糊的称谓、模糊的对象、模糊的标题、模糊的结论以及模糊的数字等, 这些模糊性语言的适时运用, 通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 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 应用模糊性的语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采访写作对语言的简练、准确以及真实具有较高的要求,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写作中不仅要采用准确、精炼的新闻语言, 还要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 以模糊语言的恰当运用来更好地表现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提高新闻价值。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要不断积累写作经验, 加强新闻写作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训练, 以促进新闻采访写作技巧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屠凤娥.新闻采访写作教学方法探索[J].新闻知识.2012 (10)
8.新闻采访写作采访提纲 篇八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体育新闻 采访与写作 实践指导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25-02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名体育新闻工作者最必要的一项基本功。学习这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采访与写作两大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训练有素的体育新闻采写“能手”。
当前,一方面实践指导性很强的体育新闻类精品教材稀缺;另一方面,教师普遍缺少行业一线经验,在组织实践环节时存在随意性,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设计和编制课程实践指导书,使实践课程有据可循,势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实践指导书编写的目标与要求
(一)学生掌握职业知识是编写实践指导书的目标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如何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的着力点都是之于“抽象”的理论知识。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提出,要使学生成为胜任新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仅靠理论知识这样的“感知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通过安排合理的实践课程,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发展到体验认识,进而上升到经验认识,最终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知识,是编写实践指导书的目标。
(二)学生具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编写实践指导书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体会、掌握、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渠道。经过教学改革,我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独立设置了一定学时的专项技能实践课。究其原因,就是为了使学生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针对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除了具有发现新闻、策划新闻、独立采写、编辑稿件等职业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意识等职业素养。这些都必须在编写实践指导书中得到满足和体现。
二、实践指导书的设计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共80学时,分跨第二、第三学期。经过教学团队和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的研讨,根据新闻采编人才的岗位需求,我们结合教学目标,将整门课程的实践部分分解为两大项目。即办一份体育新闻类报纸(月刊制)和办一份体育新闻类期刊(季刊制)。实践学时达到42学时,见表1。
我们还在独立的专项技能实训课中辅助增加了两个项目任务:完成一篇体育赛事新闻和完成一次新闻发布会活动。使整个实践教学内容既与理论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又与新闻实际岗位工作紧密结合,并且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在评分上,我们也充分借鉴了媒体的量化评分标准,采取媒体的评稿会形式,以教师评、组长评、企业专家评、自我评等多种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使用实践指导书的体会
(一)实践教学逐步规范
根据学校教学改革要求,目前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均突出实践教学,各门课程均实现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的一半及以上。因此,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步骤,在满足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实践教学内容编制成“说明书”,配有重要知识点说明和直观的图片、表格,不但能够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还能使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任务之时轻松掌握实训的内容与要求,有效推进项目教学法在课程中的贯穿。笔者学校新闻专业通过实施《实践指导书》,实践教学环节得到极大的改观,展现了较好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为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打下了基础。
(二)实践教学取得更好效果
根据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需要,实践教学环节就是建立生产新闻的“作坊”,实践项目既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又是一个真实的新闻业务工作。同时,整个项目实施流程也要尽量追求与媒体业务流程一致。为了达到设想效果,在编制实践指导书时,专业教学团队与专家、企业领导、一线兼职教师反复讨论,力求使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媒体工作模式,体现媒体工作环境,学生在实训中就是真实的记者和编辑。在实践中,开展与理论教学环节相对应的实践教学项目时,学生积极性高,对课程知识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领悟,还能提前感受媒体的工作规范和流程,积累实操能力和职业经验,为后期的顶岗实习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高专应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一方面,理论知识传授要不断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编制和实施实践指导书是实践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边做边学”这个最为理想的教育模式的基础。分阶段、统合优化、要点明确的实践教学项目,能够全面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并让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指导书,以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莫少红.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指导书的设计[J].大学教育,2014(6)
[2]王晓乐.回归与升华: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现实困境与路径变革[J].中国出版,2014(9)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一般B类项目(2013JGB294)
【新闻采访写作采访提纲】推荐阅读:
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09-03
新闻采访写作基础教案08-19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线作业_A(100分)08-04
新闻采访论文06-21
新闻采访内容10-07
新闻采访方式的变化08-07
新闻采访基础理论10-17
校园采访新闻稿范文07-25
新闻采访技巧基础知识08-22
论坛采访主要提纲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