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中心工作简报

2024-11-15

资助中心工作简报(共12篇)

1.资助中心工作简报 篇一

资助中心年终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弹指之间,2013年已接近尾声,过去的一年在主席团和本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本部门全体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本部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一年,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开学期间,本部门主要是针对大一的新生,给他们讲解如何办理贷款和什么是绿色通道,并且帮助他们办理。再开学的前期,我们部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开学的第一项工作顺利进行,而且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开学后的两个多周,主要是新生和老生信息的统计,由于数据比较多,需要本门的人员细心和耐心,而且大家都做的很好,信息的统计没有出现纰漏。

开学后的三个多周,主要是开始组织大家网上输入信息和申请贷款,由于人数过多,工作场面有点乱,需要以后做好准备,防止以后出现类似的状况。

第四周,部门招新。

十月一期间,在大家都回去过假期的时候,我们部门还在忙绿,主要是输入贷款学生和获的资助的学生的信息,信息量比较大,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全神贯注。大家做的都不错,信息的输入没有出现啥错误。

十月到十一月期间,主要是组织学生填写助学贷款审批表和奖学金申请表,由于人数比较大,我们采用分批填写的方式,效果还比错,以后还是要坚持这种方法。以后主要就是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发放。

以上就是我们部门整学期的主要的工作内容,其中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明年工作的时候注意。

工作总结:

人员分工明确,注重团队精神,是我部工作得以长盛不衰的两大法宝,许多任务的出色完成都是因为本部学生干部的通力合作。我部所取得的成绩得到老师的多次夸奖,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拚搏去弥补缺陷,使资助中心不断完善。在此,提出几点思考:

1、组织管理要明确,责任分工要清楚,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2、工作动机要端正,工作作风要扎实。要清楚记得服从整体工作大局,要时刻牢记学生会是为同学们服务的,要联系同学,讲实话,办实事。

工作展望

以上是我部对过去一年工作的简要汇报,部门工作是学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服务学生,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上,在丰富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上,在密切联系沟通广大学生和学校作用上有着重要作用。虽然我部在过去的一年里获得过夸奖,但不足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发生,考验我们这个集体,我们必将克服自身不足,向兄弟其他部门学习,借鉴其他部门优秀工作经验,勇于开拓,持之以恒,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全心全意地做好资助中心的学生会工作。

2.资助中心工作简报 篇二

为切实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我们转发了各级教育部门有关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方面的政策文件。同时各学校还开展以感恩政府、感恩社会为主题的班会, 让学生在感恩的同时, 树立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长大之后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的意识。请看学生获助感言: (平川区第二中学周家琪)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 父母靠种地养家。当我长大了一点, 父母便带着我和哥哥离开家乡, 到平川打工, 以供我们上学。初到这里, 妈妈租了一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子, 爸爸开着那辆破东风车外出运煤, 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上学后, 我渐渐体会到父母白手起家的艰辛。而唯一能安慰他们的就是我试卷上的高分, 金碧辉煌的奖状和体谅他们的心。

近年来, 国家颁布了一项“甘肃省万名优秀贫困生资助计划”的政策, 我有幸得到了资助。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 我很开心, 也很激动。当时就想长出一对翅膀, 飞回家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母亲已过不惑之年, 由于过度劳累, 明显比其他同龄女性苍老。谈起小时候, 母亲十分遗憾。母亲小时候学习很好, 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由于家里太贫穷的原因, 最终在高中辍学, 如果母亲当时也有资助, 那么家里就迥然不同了, 现在有了资助, 家里和学校对我抱有很大的期望, 我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殷切期望。

这些资助鼓励我认真学习, 激励着我更上一层楼, 我一定好好学习, 将来做有用的人, 为社会建设出力。

……

3.资助中心工作简报 篇三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贫困生 资助机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006-02

贫困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群体,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都是推动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力推进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明确人生目标,实现人生梦想,有助于促进高校校园和谐以及社会和谐。在校企合作日益成为高职院校主要办学模式的当下,很有必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新机制,促进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申请资助阶段:贫困生资格认定主体单一,认定工作缺乏科学性。在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环境下,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高职院校是贫困生资格认定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才是事实上的贫困生资格认定主体,其所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是认定贫困生资格的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实际上,在乡邻关系、裙带关系等因素影响下,这些证明材料也可能有不真实的内容。这就使得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缺乏科学性。事实上,“面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不完全的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信息,科学认定高校经济贫困生仍然是个难题”。

(二)资助阶段:资助资金来源渠道偏窄,贫困生资助缺乏公平透明。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资金主要来自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社会组织和个人资金,虽然资助资金的总数较大,但由于需资助的学生较多和资助时间较长,加上很多企业一般只与本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很少与高职院校合作,从而出现“僧多粥少”的状况,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一方面,一些学生凭借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带有不真实成分的材料获得资助资格,而那些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却未得到实际上的资助;另一方面,为了平衡贫困生资助工作,一些高职院校采取了今年资助甲、明年资助乙的方式来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整个工作过程缺乏透明。另外,一些贫困生在接受资助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参加社会兼职,但由于学校对贫困生缺乏动态管理和及时公开、更新贫困生数据库,即使他们摆脱了贫困状态,也依然接受着资助,而那些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而新成为贫困生的学生却难以得到资助。

(三)后资助阶段:缺乏监督,偿还机制不完善。这里说的后资助阶段是指贫困生接受资助到全部偿还清相应资助资金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缺乏对贫困生的监督,相应的偿还机制也不完善,直接影响到相关资助主体,如学校、政府有关部门、银行、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方面的资助积极性。缺乏监督,主要是缺乏对贫困生经济行为、学习行为、日常生活行为和勤工俭学行为的监督,难以有效促使贫困生经济、精神、心理等多方面“脱贫”。实际上,“贫困生享有接受各种资助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及时偿还相应资助资金即是“履行相应的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相应资助资金偿还机制不完善,一些学生在接受资助完成学业后,并不主动偿还相应资助资金,逃避偿还责任。

二、以校企合作为中心建立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新机制的必要性

(一)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必然需要。贫困生是家庭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的组合体,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的心智发展、个性发展、综合素质发展均有较大差距。目前,对贫困生的资助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有来自学校、社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伦理意蕴和价值尺度。”无疑,完善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机制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心智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科学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校企合作为中心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新机制,一方面能进一步扩大资助资金来源,增加资助资金,扩大贫困生受资助面;另一方面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让更多的贫困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同时,校企合作的推进,本身也能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无疑,这都将有利于促进贫困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效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距离。在校企合作创造的新平台上,活跃着贫困生,也活跃着其他学生,他们就在这一平台上交往、相互学习、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高校的科学和谐发展也就体现于其中。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本质需要。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而不能在资本驱动下走向社会责任的反面。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和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与高职院校进行广泛而紧密的合作包括贫困生资助合作,无疑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既可以把所掌握和研发的最新技术引入高职院校教学,改善高职教育,又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让高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技能,早日成长成才。校企合作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方式。

三、以校企合作为中心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新机制

(一)申请资助阶段。这一段应构建以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为主的贫困生资格认定主体,科学认定贫困生。

1.确立地方政府在贫困生资格认定中的主体地位。地方政府是认定贫困生资格最为重要的主体,其所出具的证明材料是贫困生认定的重要依据。应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设置专人,负责收集本区域即将就读于高校的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信息,以及就读高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消费水平,从而为确保贫困生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奠定基础。同时,要依托地方政府的监督机制,尤其要在地方人大和村委会的有效监督下,保证贫困生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一旦发现相关证明材料存在弄虚作假,即取消该生申请贫困生资助资格,并给予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2.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需下移。高职院校也是贫困生资格认定的重要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大多依据地方政府出具的证明材料开展贫困生资格认定,由于高职院校掌握的并非第一手资料,因而在最终确定何者为资助对象上有着一定的随意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下移至学生家庭居住地、学生家长工作所在地以及学生就读的高中学校,从而提高认定贫困生所需的相关材料的真实性

3.确立企业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企业为社会大众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是城镇居民主要的就业场所,企业支付的工资也往往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贫困生认定工作涉及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在相邻关系和裙带关系影响贫困生相关证明材料真实性的情况下,就很有必要确立企业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二)资助阶段。这一阶段应构建以政府、社会组织与个人、企业为主的资助资金来源渠道,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岗位。

1.继续发挥政府在贫困生资助中的主导作用。政府是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推动者,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力量。一方面,政府要逐年加大贫困资助资金的投入,保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普通高职院校等不同层级的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资金,既要保证贫困生资助资金分配的均等性,又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区别。另一方面,政府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适当照顾经济社会欠发达区域高职院校,以便适应这些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另外,政府要公开对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投入,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避免贫困生资助资金的不当使用,增强分配贫困生资助资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激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社会组织和个人是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力量,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组织和个人大多偏向于向本科院校投入资金而忽视了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投入。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社会组织和个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让其认识到高职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认识到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利用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服务于社会组织与个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增进双方的了解,为更紧密的合作建立良好基础。

3.推进校企合作,扩大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方式,必须依托经济发展机遇期,深化校企合作,扩大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并借助企业的力量增加勤工俭学岗位,促进勤工俭学岗位的多样化、技术化,使贫困生不仅在经济上得到资助,而且在技术技能上得到不断提高。要注意的是,在贫困生参加勤工俭学从事一定职业工作时,必须维护贫困生的合法权益,而不能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更不能以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去促进校企合作。

(三)后资助阶段。这一阶段应依托企业完善教育监督机制,推动贫困生加快偿还相关资助款。

1.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开设节俭课堂、励志课堂、感恩课堂和爱心课堂,推动节俭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爱心教育,开展相应的标兵评比,以身边的榜样带给贫困生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他们珍惜资助的机会,帮助他们始终怀着感恩的心正确看待贫困生资助,并努力完成学业。

2.继续发挥高职院校监督机制的作用,规范受资助贫困生的经济行为。接受资助使得贫困生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贫困状态,需要对其经济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使资助资金真正用于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而一旦发现其存在违纪现象,则取消其下一年度的资助资格。

3.借助企业薪酬机制推动贫困生加快偿还相关资助款。企业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他们的收入与还款必然与企业的薪酬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直接把已就业的贫困生的部分工资纳入还款计划,“强制”他们在参加工作后及时偿还相关资助款,而对那些逃避还款责任的部分学生,则可以处以一定的罚款,以督促他们及时偿还相关资助款。

【参考文献】

[1]肖彩霞,等.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优化研究[J].广西教育,2013(8)

[2]季枫.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13(5)

[3]薛深,刘慧婷.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

【作者简介】黄宦霖(1982- ),男,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讲师。

4.县资助中心工作总结 篇四

一、加强制度建设

在资助规范年活动中,对我校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一一梳理。根据国家和省里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增补了《学生资助工作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导出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修订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基本形成了适合学校情况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保障了我校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近几年,国家资助政策密集出台,资助政策的惠及面越来越大,资助政策的资助内容也越来越多,为了确保资助政策深入人心,大学生资助中心加大宣传力度,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多渠道进行宣传。开展暑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活动;在新生入学前随通知书给每位录取新生邮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学生资助 助你飞翔》宣传单、《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流程》宣传单;设置资助政策宣传板报、张贴相关文件;印发资助政策宣传材料、助学贷款宣传材料;建立咨询QQ群,开通了咨询热线,安排既懂政策又了解情况的专职人员值班,耐心解答。努力做到国家资助政策和贷款知识全覆盖,为精准资助工作奠定基础。

三、完成各项资助工作

完成国家和地方政府各项资助评定、发放、上报工作,指导学生办理年度生源地助学贷款,具体如下:

(1)评定发放国家奖学金5人次4万元;

(2)评定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 人次85.5万元;

(3)春季发放省政府奖学金27人共 万元,秋季评定发放29人次共5.8万元;

(4)春季发放国家助学金 人次 万元,秋季评定发放 人次 万元;

(5)完成本年度入伍教育资助工作;

(6)本年度我校共258名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金额达187.66万元;

同时完成资助高职、教育扶贫等各类系统的录入、审核,以及教育厅各项材料上报工作。

四、开展各项活动,强化资助育人成果

5.资助中心2011年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机制,整合各类资助资源,创新工作,强化服务,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平等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为我县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做好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的资金管理、人员核定和资金发放等工作。

2、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和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的管理及资金核准发放等工作,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制度,将校内的事业性收费的3——5%用于资助(奖励)贫困生。

3、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减免学费政策落实等工作,督促学校按照有关文件将事业性收费的3——5%用于资助(奖励)贫困生。

4、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网络和机制,做好申报办理、资金管理及本息催缴等方面的工作。

5、接受、处理、落实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各项捐赠。

6、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资助信息

上报力度,努力构建“平等、均衡、和谐、优质”的教育环境。

三、工作措施

加强领导,健全网络。为了切实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是保证。首先,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配齐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具体的工作人员。其次,阵地建设必须做到“三有”:有阵地、有牌子、有常设机构,实行挂牌办公。其三,机构建设必须实行“四专”:专班、专人、专室、专账。真正做到机构健全、网络齐全、整体联动、有序运作。

强化职能,规范程序。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各级人民政府落实惠民政策的民生工程、爱心工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强化职能,加强政策宣传,用好用足各项资助政策,明确受助范围、对象、条件,规范办理程序,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使贫困学生能真正受到“平等、均衡、优质”的良好教育。

建立资金管理系统,规范资金划拨程序。所属资助款项要通过专户划拨,专账反映资金流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要分年建立电子、纸质两套账簿,分学生建立个人贷款台账;普通高中资助、中职国家助学金在拨、管、用环节中要加大监管力度,直达学生账户,防止虚报、冒领、克扣现象发生;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要强化各初中和中心小学监管职能,敦促学校按时足额发到学生或家长手中,定期组织开展专项资助检查。

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资助效果。一是利用各类媒体加大政策

宣传力度,接受新闻舆论监督;二是各类资助必须在学校开辟公示栏,接受家长、学生、教师、社会监督;三是财政、审计参与各项资金拨付、审计,接受财政、审计监督;四是定期组织专项工作检查,接受资助管理监督,努力做到资助对象准,资助效果好,社会评价高。

2011-1-11

6.资助中心工作简报 篇六

一、工作思路

2008年学生资助工作总体思路:以县教育局工作总体要求为指导,以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抓好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实施。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以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推动我县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1、做好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1)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2)严把受理材料审查关,提高审批通过率。

(3)积极探索生源地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经验,建立健全贷后管理制度,加强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和诚信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对进入还款期学生贷款的催缴工作,提高履约率。

2、做好本息回收工作。

(1)多和学生沟通,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2)及时回收本息。

3、做好信息处理与上报工作。

(1)建立全县家庭经济困难普高学生信息库。(2)及时更新贷款学生信息。(4)及时上报各类数据。

4、大力加强学生资助宣传工作

(1)按照积极宣传、正面宣传、有效宣传的总体要求,抓住重要时点精心组织宣传活动。(2)、不定期对受助生进行电话回访,深入学生家庭走访宣传,切实提高社会知晓度、满意度。

5、做好归档工作

三、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工作流程

1、继续推行国家助学金的安全使用。杜绝双学籍、重复资助等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资助信息的真实、准确和有效,防止截留、挪用、套取资助经费的现象发生。

2、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学生资助工作。通过清点人数、电话回访、查阅档案资料、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时整改,促进资助工作的规范运行。

3、完善日常工作进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子洲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7.资助中心工作简报 篇七

目前, 在国家和高校的一共努力下,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奖、助、贷、补、免、勤”为主要方式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立体式多元资助体系, 较好的实现了不让一个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 基本能顺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但是, 从实际的资助育人效果生来看, 仅有物质资助方式是远远达不到育人的最终目的的。中央16号文件指出:“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也很容易的看出, 物质资助是方法, 育人才是最终目的。如何从单一的物质资助逐步转型成物质资助与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能力发展并进资助体系, 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物质脱贫到能力和精神脱贫,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偏重物质资助的实际困境

目前我国是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贫困生补助、学费健美、勤工助学为主要方式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帮扶工作。从方法上就能明显看出其在物质资助与能力和心理资助上的偏重性。

我国高校的资助体系主要是对经济困难学生予以经济救助, 仅以附带形式性的进行精神扶助, 较少关注学生的能力提高。在各项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受助学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是无法依仅仅靠物质资助手段解决的。

(一) 受资助学生自助意识相对薄弱

很大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各项资助后, 对资助政策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依赖心理, 具体表现为一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没有意愿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拿取奖学金, 也导致奖学金这一主要资助手段的实际作用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主体不能融合度不高。

受资助学生往往不愿意通过进行勤工助学活动来适度减轻经济压力, 逐渐地失去克服困难通过自身努力去创造条件改变条件的勇气和信心, 用一直十分消极心态等待国家、学校给予自己资助, 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他人的帮助上, 缺乏对生活学习的主动追求和动力。

(二) 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困境难以消除

大多数的高校家庭经济苦难学生在思想上是积极上进的, 由于他们主要都来自经济、文化、文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家庭, 无论是在知识视野、文体特长、现代化技术应用、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与其他同学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些在客观后天环境下造成的现实差距, 导致这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校园提集中表现为接受能力较弱、能力提高速度缓慢特征。因为家庭经济水平的穷迫, 在日常生活体现为比较寒酸, 而使他产生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 直接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产生上自我否定的心理现状, 对自己的人数前途比充满悲观主义, 对学习生活极度缺乏自信心。

(三) 受资助学生自身发展所需平台不足

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交、实践、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是比较欠缺, 他们在进入大学后也希望能再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教育体制下提供给他们提升其能力的资源和平台是相对有限的。在学校里很少能找到无偿的技能培训和实践项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去参加商业性的技能培训。在就业的出口问题上,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在与其他同学的竞争中很难脱颖而出。由于能力的相对欠缺, 在各种就业创业的机会也往往与他们擦肩而过,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四) 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缺乏

很大部分受资助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 归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资助模式除开勤工助学这一部分其他的资助形式都是以一种无偿性的形式发放的。在这种无偿性的资助模式下, 也直接导致了学生重权利而轻义务, 重获得感恩的思想。很少会有受资助学生会以具体形式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行为表示感谢, 部分所谓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将当前的物质资助活动看成是对贫困生的一种“施舍”, 在得到物质资助之后不但没有感激之心, 反而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认为只是自己应得的福利和补贴, 认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国家、政府和学校给予的资助是应得的, 受资助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这种思维严重偏离了资助育人工作的初衷, 导致学生缺乏感恩思想。在这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 高校的感恩意识教育也没有普遍开展起来, 很少有收资助学生得到过相关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是多方面因素产生的综合性问题, 即是社会经济问题一直以来给社会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 也有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也有学生个体能力、心理、文化差异上的问题。多方面的综合问题, 单纯依靠物质资助是远远不够的。

因而在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急需建立科学体系的大环境下, 科学有效的分析研究目前所运行的以物质资助为主的资助体制所产生的弊端是十分必要的。在进一步促进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的工作中, 结合物质资助、能力资助和心理资助, 注重学生个体能力个需求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索要明确的主线。

参考文献

[1]林娜.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8.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研究 篇八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全方位脱贫

一、前言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同时更指出要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贯彻到教育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更要重视育人功能,做到学生全方位“脱贫”。但“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不等于‘补助,资助工作也不是‘慈善行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帮困工作的关键是在资助的同时加强育人功能。”

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一直以来,国家都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教育机会均等。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接受教育成本的增加,同时受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影响,全国各大高校都出现了不同比例的贫困生群体。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确保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配合其他资助体系的奖、贷、助、补、减的多元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荒废学业。但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往往主要集中在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方面,在如何发挥育人功能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究在资助工作中如何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缺失的原因

1.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认定机制有效性不足

目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主要查看有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参考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及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学生日常表现及申请答辩等环节。但是,评定过程中依然存在认定漏洞,很多高校都存在着认定标准模糊不清、认定考核不严、认定程序不完善、认定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比如,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断定;评定贫困金额没有与时俱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出现虚假信息的填报;申请对象由于自尊心问题,对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同学隐瞒了真实的家庭情况等。认定机制的不足及资助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国家设置贫困资助的意义,不能真正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2.注重经济资助,忽视发展性成长

高校对受助学生的资助往往是直接的、无偿的,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缺乏全面认识,存在 “等、靠、要”等不劳而获的思想。部分贫困学生认为获得各项无偿资助是理所应当的,缺乏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意识。另外,贫困生个人信息不恰当地公开、隐私未被合理保护,造成贫困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贫困生除了需要基本的经济资助,还需要学业指导、能力拓展、就业实习帮扶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往往重经济保障而忽视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贫困学生往往没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身能力素质,这无疑弱化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三、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保障学生全方位脱贫

1.更新资助理念,优化资金分配

创新资助理念,注重宣传引导,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国家的奖助学金是用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因此,评选奖助学金时,学校要通过各个宣传渠道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宣扬先进学生优秀事迹,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建立学校与地方资助中心联网制度,学校要派专人实地走访、调研贫困生的情况,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处。增强学校资助资金灵活性和自主性,引入民间资助力量,优化资助资金分配,真正让贫困学生得到应有的资助。

2.加强人文关怀,全方面提升能力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解困和情感教育。要增加有偿资助,即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注重学生的自助和他助,挖掘资助资源,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和实习实训岗位,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加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借助主题团日、优秀事迹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榜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保证贫困生思想不掉队。同时,针对部分贫困生的自卑、消极心理,要充分利用团体辅导、广场咨询等活动引导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客观认识现实,摆脱心理困扰。

高校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要结合学校和地区实际,恰当地给予学生经济上、学习上、心理上、就业上的教育指导,做到全方位资助育人,使贫困生成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心理健康、奋发有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高丽芝.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历史与现状研究[J].思想战线,2015(41):62-65.

[2]李璐.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认定管理和人格教育的欠缺[J].华夏教师,2013(11):86-87.

[3]曾盈村.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后续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245-249.

9.金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总结 篇九

一年来,金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省、市学生资助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不断完善我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扎实推进我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学生资助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为每一位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了“绿色通道”。现将我县2009年学生资助中心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金塔县学生资助中心按照省、市学生资助中心的统一要求,认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受理、条件审核、合同签订、数据汇总、开行审批、贷款资金划拨、利息清缴等各项工作。据统计,今年我们共为428名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计贷出金额213.84万元。其中,2009年学生首贷315人,(高校新生贷款216人,省内在校生首贷89人,省外在校生首贷10人),贷款金额156.10万元;2008年续贷学生28人,贷款金额15.67万元;2007年续贷学生85人,贷款金额42.07万元。同时,今年还为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17名高校毕业生办理了利息偿还业务,偿还利息3459元,并为2人办理了提前偿还本金手续,提前偿还本金22400元。

二、具体工作及成效

(一)健全机构,提升效能,努力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基础能力建设

今年,为了更好地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规范操作,贷款资金按时、足额、准确发放,我们成立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和贫困学生认定工作小组,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落实了办公场所,配置了办公

设施,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运行长效机制。同时,我们重视加强资助中心的工作作风建设,认真组织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学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生源地助学贷款审核条件、工作流程,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并认真落实好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增强了资助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有力地提高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不断提升学生资助中心精细化管理水平

为了使资助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今年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创新举措,努力完善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运行机制。首先,根据全年工作计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金塔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办法》、《金塔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办法》、《金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制度》、《金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签订“五查三对两监督”制度》、《金塔县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人员服务守则》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增强了工作的严谨性,有效杜绝了工作中违章操作、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现象,确保学生资助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拓宽渠道,创新载体,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

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是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前提。今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加大政策宣传,深入高中向毕业班学生面对面宣传,深入初中及高中其它年级印发宣传材料10000份,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等多种有效途径,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使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及时知晓受助的权利和条件,努力使宣

传工作覆盖到所有困难家庭,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扩大了学生资助政策的影响力,增强了资助工作的社会透明度,确保了学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有序运行。

(四)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扎实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在省资助中心及开行省分行的业务指导下, 我们严格按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要求,认真开展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申请受理、条件审核、合同签订、数据汇总、开行审批、贷款资金划拨、利息清缴等各项工作,努力将学生信用助学贷款这项惠民工程做好做实。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根据申请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家庭必须具备的条件,认真做好了贫困学生的认定及合同签订工作。一丝不苟地录入并核对回执信息,严格按照开行省分行要求整理好贷款审批资料并绘制审批汇总表,确保助学贷款顺利通过开行省分行审批。及时与信用社取得联系,做好了贷款资金的划付工作,确保助学贷款资金及时到账。及时毕业学生及家长联系,做好助学贷款利息的清缴工作。同时,我们通过系统加强助学贷款台账管理,认真统计借款人自然信息、贷款发放信息、本息收回信息、合同变更信息等各类信息,加强了学生助学贷款的信贷管理,并按照开行省分行的要求,以“统一归档,经办人立卷,以借款学生为单位,分项目整理,工作人员各负其责,档案保管员集中保管”为基本工作原则,扎实开展了信贷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贷后监督缺乏有力的支撑,借款学生及家长的联系方式经常变更,贷款利息及本金偿还催缴难度较大。

(二)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与委托行农村信用联社沟通衔接不够,从2007年以来到现在,农村信用联社工作经费无着落,造

成农村信用联社助学贷款金额的划拨上与学生资助中心产生意见分歧,影响了助学贷款的迅速划转。

(三)助学贷款的审核还不够成熟规范,合同签订和相关证明材料的要求还不明确,操作中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序要求。

伴随着学生资助政策的深入实施,学生资助管理的日渐成熟,我们相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精心指导下,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必将步入更加规范有序的运行轨道,必将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公平入学机会,必将为推动我县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金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10.资助中心工作简报 篇十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个新的学年。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在过去的两年里一直担任班委为班集体服务。本学年课程量有所减少,我想把这些多出来的时间投入到学院的工作中,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这所培养我的学校做些事,同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争取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所以本学年我加入了学生资助中心的大家庭,隶属助学贷款部。现对本学年的工作、学习、生活做一个计划,内容如下:

一、工作问题

助学贷款部的本职工作是:

1.协助学生资助中心做好国家贫困生的材料收集、审核、助学金发放等工作;

2.组织开展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宣传咨询活动;

3.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助学档案及贫困生管理数据库;

4.协助资助中心做好特困生学费缓交的相关工作;

chazidian.com来源

11.如何改进大学生资助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扶贫助学;资助机构;健全制度;诚信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9.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高校招生规模就在不断的扩大,这不仅给我国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力量,还凸显出了另一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的扶贫助学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因此,党和政府也在不断地对大学生的资助进行探讨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各高校也积极的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奖、贷、勤、助、补”多元化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上的困难。

一、当前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意义

目前,我国对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也已成为体现教育公正公平、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因此许多高校积极的开展帮扶工作,利用多种渠道为困难学生做好各项资助工作。例如高校帮助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减轻还贷负担,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努力申请国家及学校的各项奖助学金。同时,高校方面,按照上级要求如实发放困难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各项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二、改进资助工作的措施

1.建设更加细化的帮扶机制

高校方面,应该实行自上而下的政策,开展帮扶资助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应该成立由院领导任组长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的资助工作进行统一指导;第二,各系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辅导员为成员的系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系贫困学生资助、教育和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第三,各班级成立由辅导员老师为组长,学生代表为成员的班级学生资助工作评议小组,具体负责本班级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工作,从而为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这样制定的三级协管机制会帮助资助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真正的将帮扶落实到贫困学生。

2.健全制度,贯彻执行

高校方面为了全面的对国家的帮扶政策进行贯彻落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除了在制度上做好合理科学制定外还要加强宣传,同时,有三方面的问题要引起注意:1.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和综合测评工作。这两项工作是我们做好各种奖助学金评定的基础和依据。学校在反复修订帮扶政策的基础之上,加强事前的调查、过程的抽查、结果的公示、事后的跟踪等环节,使资助结果更加科学、公平、合理;2.通过加强学生信息的采集、学生相关信息统计等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建档和更新工作,建立学生动态信息库,准确掌握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3.加强监督与管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这就要求,学校、院系均设立反映问题的意见箱和联系电话,随时接受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并反馈意见,另一方面我们对资助对象资格的确认、资金的管理、资金的发放和制度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公示和检查,同时,接受全校师生和纪委的监督检查。

3. 提升学生的诚信素质

教师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首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以身作则。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并领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进行自我教育,将诚信规范上升为做人的内在要求,成为自己行为的内在追求。学院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团日活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加强沟通和讨论,在活动中认识诚信的真挚意义。

三、促进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建议

1.贫困生认定工作要认真落实

3.1.1建好贫困生档案。每年新生入校后,我们想方设法多渠道主动收集贫困生信息,并在第一学期期末初步建好贫困生档案,同时把贫困生档案作为有贫困要求的各类奖、助学金等的主要依据,以避免推荐评选时产生过多的人为干扰因素。如:如果有吸烟酗酒或长期高消费现象的,则及时清除出档案,以确保档案的真实有效性。

3.1.2细化条件,严格程序。我们在吃透上级有关学生资助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联系学校和学生实际,将受资助学生的评选条件进行细化,如针对国家助学金,可附加申请对象必须无抽烟酗酒、无违纪行为等条件。

2.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高校在宣传资助政策的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应该结合到位,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示范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一是注重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获得者的感恩意识教育。二是注重发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获得者的典型示范教育。高校要选择有针对性的选取其中事迹感人、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典型,通过网络、橱窗等渠道,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模范教育作用,让学生充分了解新资助政策体系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影响,体会社会及国家的关怀,将此种力量转化成为学习和回报社会的动力。

总而言之,高校的帮扶工作不止是国家和社会重视的问题,各大院校要积极的开展和配合政策的落实实施。高校的帮扶工作要有校领导指出正确的指导方针,上下一心的贯彻执行,将正确的育人理念和“以生为本、帮困育人”的资助工作理念,认真的用心领会,才能真正的将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帮助在校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积极的促进了大学校风的建设,教书育人的理念才能真正的实现,高校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蕊.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朱海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内容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

[3]段铸,程颖慧. 大学生资助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 河北学刊,2011,01:194-197.

[4]马彦周. 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12.如何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篇十二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完成大学学业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与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与生活费用困难的学生。据统计, 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30%, 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 近几年该比例有所增加。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 高校贫困生已成为一个特殊群体。

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 逐步形成了“奖、助、补、免、贷”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校贫困生存在的经济问题。

1 高校贫困生目前的现状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从内心深入认为自己比别的同学低一等, 缺乏自信心, 慢慢形成自卑、焦虑、自闭的心理障碍,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自由散漫、不参加集体活动、独立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更有部分贫困生, 诚信意识淡薄, 享受到资助之后, 一味的盲目攀比, 追求过度消费, 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2 如何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笔者工作于西部某高校, 我院本专科生共计1747人, 2010年认定贫困生747人, 其中特困226人, 一般贫困521人。最终享受国家助学金同学为524人。2011年认定贫困生787人, 其中特困213人, 一般贫困574人, 最终享受国家助学金同学为533人。

不难发现, 贫困生比例已经接近全学院人数的50%, 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生认定工作不仔细, 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高年级学生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 小组认定时优先考虑给与自己关系好或者同宿舍的人投票, 这就造成了票数的集中; (2) 部分贫困生家庭经济很困难, 但是在平时生活中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 致使认定时票数较少; (3) 唯一可以判定学生是否贫困的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失去了意义。由于种种原因, 某些地区民政部门在这一环节把关不严格, 90%的学生都可以弄到这张表。这就导致认定中调查表的参考依据所占比例降低, 而且也提高了认定工作的难度。

同时, 从2010年与2011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 认定的贫困生人数增多。其中, 特困生人数下降, 一般贫困生人数提高。对于特困生的认定要严格把关, 要综合各方面因素, 如学习成绩、是否参加活动等。一般贫困生人数的增加是由于部分学生要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在贫困生小组认定时要给其认定贫困生资格, 否则这部分学生就无法贷款。

认定的贫困生人数与最后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人数相差较大, 这就导致在评选助学金的时候要大面积刷掉很多已经认定为贫困生的同学,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 在小组认定时要统一尺度, 严格把关。其次,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将矛盾逐一化解。最后, 重视感恩教育。

结合自己两年负责学院资助工作的经验与学校的实际情况, 以高校各学院为基础, 现提出一些粗略的看法:

2.1 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九月份开学以后, 学校相继要进行一系列资助工作, 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其他社会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学院为单位成立专门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是高质量、高效率的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

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的相关领导与各年级辅导员组成, 同时指定一位辅导员作为学院资助工作联络人。当评定各项奖助学金时, 资助联络员负责将学校的各项要求传达给领导小组各位成员, 通过会议讨论后, 确定出各年级的金额、名额分配。随后, 各年级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 最后将资料上交给资助联络员, 负责汇总、备份后将学院的各项材料上报给学校。同时, 在各项奖助学金评定时, 对出项的突发状况要及时上报给领导小组, 以会议的形式商讨处理方案, 及时、准确的处理好各个问题。

2.2 建章立制, 制定相关政策

各学院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资助政策。2010年我院颁布实施了《机械工程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条例》, 这样使得各项资助工作有章可循, 大大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 提升了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水平。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制定相关条例约束, 督促其在享受资助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贫困生认定时,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实很困难, 但是学习成绩很差。这些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认为这些贫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不应该享受资助。针对这种情况, 可制定一些条例, 如:给这些贫困生一定的积分, 根据平时上课考勤、参加义务劳动与公益活动情况、考试智育成绩等进行减分, 当积分扣完时可取消其认定资格;当积分过少时, 可调整其贫困等级, 这样可督促其努力学习、多与同学交流, 克服其自闭的心理障碍。

2.3 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

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是保证国家减、免、贷、补等各项资助落到实处的基础。此项工作的充分与否, 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定, 以及评定结果在学生当中的影响, 由于全国各省经济情况差异极大, 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 如何认定贫困生, 全国至今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 各校、甚至是各专业之间也难以做到统一。

目前, 国家资助力度逐步加大, 对于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可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为3500元, 而国家励志奖学金为5000元, 相差较小, 部分学生产生了投机的心理, 想尽一切办法认定为贫困生, 而忽视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 我认为工作原则是:将助学金发给生活最困难, 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小组认定时, 认定小组成员的组成是关键, 应包括:不同地区的学生、党员与非党员、普通同学与班干部、宿舍成员, 但前提是这些成员是不参加认定的非贫困同学, 他们朝夕生活在一起, 对申请认定同学的饮食起居了解, 最具有发言权。

在补助信息通知下来时, 首先通过班级QQ群、飞信群、公布栏等渠道对信息进行发布, 让所有的同学尽可能的都知道评定补助的事情, 然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 最后将名单公示, 通过辅导员了解、班委商议、同学监督后, 确定出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名单。

2.4 关注贫困生动态

在寒暑假结束之后, 要及时摸排学生中的情况, 部分学生原来不是贫困生, 但由于家庭受灾或者出现重大变故, 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同时, 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但是由于自卑等心理原因不愿参加贫困生认定, 从而没有享受到资助。对于这些情况, 要及时了解, 情况属实的各学院根基实际情况应给予相关的临时补助, 关注其思想动态, 对于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要及时解决,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2.5 重视感恩教育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 部分贫困生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 认为资助他们是应该的, 不能树立感恩社会、感恩学校的意识, 一味的只是想更多的享受资助。

上一篇:死魂灵读后感1500字下一篇: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