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2024-09-28

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8篇)

1.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篇一

我身边的科学发展观-垃圾分类回收调查报告

制作人:方涛1300502229 沈佳宸1300502223 毛鹏程1300502213

陈德钏1300502210

班级:13化学2班

一、问题提出

二、问卷设计

三、数据分析

四、调查意义

五、总结和建议

目录

一、问题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重要思想,做为为一名大学该如何去学习实践这一重要思想精神呢?在当下社会,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环境、道德、文化素养发展失衡等问题,在我们身边这样的问题更是不胜枚举,因此,本小组提出“垃圾分类回收”这一问题,并展开调查,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目的,从实践和生活小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二、问卷设计:

为了得到有效数据,本小组制作了电子问卷,通过qq、等手段、发送给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共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以下是我们采用的问卷: 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B、20岁到30岁; C、30岁到50岁; D、50岁以上

2、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3、您所在地区的垃圾是否分类? A、是; B、否

4、您平时垃圾的处理方式? A、整袋垃圾一起处理; B、分类后处理;

C、将可回收的垃圾分开处理; D、其他

5、您是否支持垃圾分类?

A、是;

B、否

6、你能清楚地分辨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吗?

A、能;

B、否

7、你认为在垃圾回收过程中,哪个群体扮演的角色最重要?

A、垃圾排放者;

B、环卫工人;

C、相关职能部门;

D、宣传媒体;

E、社区管理人员

8、你觉得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在于?

A、保护环境;

B、节约资源;

C、看起来整洁;

D、有利于管理;

E、其他

9、你认为目前实施垃圾分类回收还存在哪些困难?

A、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B、宣传力度太低;

C、制度不完善;

D、对垃圾分类回收了解太少;

E、设备不完善;

F、其他

10、谈谈目前垃圾分类回收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

三、数据分析:

选取一些重要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如下:

1、参与问卷作答的人群的年龄和性别:其中20到30岁为主,部分20岁以下;参与者男女比例较为均匀,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目前只有少部分地区垃圾不分类处理:

3、大部分人习惯于垃圾不分类处理:

4、绝大多数人不能明确区分那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

5、在问卷统计中绝大多数人认为垃圾排放者在垃圾分类回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6、大部分认为垃圾分类回收意义重大,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7、目前垃圾分类回收的困难很多,主要困难在于大家都保护环境意识淡薄,制度、设备不完善和了解太少也是主要原因:

四、调查意义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说,垃圾的分类回收对资源的回收利用来说意义重大,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被运往垃圾焚烧厂焚烧或者掩埋,然而焚烧的垃圾会产生大气污染,掩埋的垃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一些有害元素溶解在土壤里,更是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有些短期内不能降解的垃圾,造成的直接影响后果是垃圾围城。

据调查,我国城市仅生活垃圾人均年产量就·达440公斤,城市垃圾年产量达1.5亿吨,占世界垃圾产量的25.6%。城市垃圾历年堆存量高达60多亿吨,侵占土地5万多公顷,有2/3的大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向农村延伸,“清洁了城市,污染了农村”,这仅仅是2009年的调查结果,据目前来说,这个数据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因此,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意义不言而喻,有人将垃圾比喻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中的厨余垃圾是很好的堆肥材料,还有一些纸、塑料、铁制品,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一些可焚烧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发电厂原料,经过处理后可实现低排放,既缓解了能源问题,又节约了资源。本次调查报告,积极响应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实践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回收,为解决垃圾污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总结和建议:

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的主要困难来源于垃圾的分类,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给垃圾分类在成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源头上解决分类问题尤其重要,只有通过提高垃圾制造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大宣传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并且加大对垃圾分类回收的资金投入,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垃圾回收再利用问题,而我们每一个人所做的就是尽量将垃圾分类投放,以减少垃圾回收的压力,为我们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何波 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A]《西南名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4

2.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篇二

1 初步成效

2007年项目计划总投入5669万元,其中农业开发财政资金2000万元,整合其它支农财政资金2765万元,地方自筹904万元。姜堰和新沂两市在项目建设中,突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生态和环境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初步实现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保障。2007年,共开挖疏浚沟渠168km,砼渠3.99km,新建管道灌溉32hm2,半固定式喷灌20hm2。新建机耕路44km,桥梁59座。新建小型电灌站10座,输变电线路13km。建过路涵桥269座,渡槽6座,节制闸1座。新打机电井2眼,配套井房2间。新打轻型井250眼,改良土壤833.33hm2,营造生态林53.33hm2、防护林46.67hm2,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打好基础。项目区内清除露天粪坑300多个、建设公厕15座,改厕200户,清理疏浚河道10条、冲填沟塘土方13万m3,修建硬质道路19km、路灯166盏,修建村庄下水道3200m,建成了河道码头5处、桥梁2座,农贸市场2处,卫生室400m2,建设公共服务中心800m2,栽植村庄绿化苗木2万株。

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调整,打造了一批高效农业亮点。新建日光大棚100hm2,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个。建设了生态果蔬、有机水产、花卉苗木、特色养殖、观光农业等一批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基地。姜堰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当年实现带动旅游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84%,项目区亩效益4000元以上的超过400hm2,有效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新沂市瓦窖镇项目区吕庄村农民廖军宝,承包土地4hm2,投资35万元,新建45个温室大棚,成为吕庄村最大的设施瓜菜种植大户。目前,示范区已涌现出有5个以上设施大棚种植规模户23户,10个以上设施大棚种植大户12户。据初步调查,项目区农民年增纯收入总额1854万元,人均年增纯收入1630元。新扩的设施瓜菜大棚,两季亩均纯收益在7000元左右,有的高达1.2万元。农民高兴地说:“一季水稻一棚瓜,不愁吃来不愁花;家有两个温室棚,找个媳妇准能成;再种五棚瓜和菜,小楼准能盖起来”!2007年,姜堰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260元,较上年增长13.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000多元。对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4大类18项25个指标,示范区已实现22个指标,可望在2008年提前步入小康行列。

2 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规划,形成整体推进合力。新沂和姜堰两市非常珍惜国家立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的难得机遇,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涉农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并设立了高效精干的办事机构,负责对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指挥和协调。建立了严格的工作考核机制,把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的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位。项目所在镇也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负总责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于项目所在县(市)党委、政府的重视,形成了县(市)、镇、村三级联动,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为使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科学有序地进行,新沂和姜堰两市对新农村试点项目建设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确立了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思路以及分步实施的具体方案。规划包括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发展优势主导产业规划,科技扶持计划,村庄整治规划等主要建设内容。根据总体规划,结合各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性质和要求,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和目标。由此,各部门围绕规划,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二是宣传发动,积极引导,激发群众参与动力。新沂和姜堰两市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试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高效产业体系、农业生态环境、新村庄建设以及科技推广等内容,哪些是由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建设的,哪些是财政整合资金投入的,哪些需要群众出资投劳的,都一一向群众宣传清楚,把政策交给群众。为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建设中,新沂市先后组织300多能人大户、经纪人和群众代表到山东寿光、青州和徐州沛县、贾汪等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和新村庄建设成效明显的地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激发动力,提高农民建好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的信心。2007年9月8日,瓦窑镇还专门召开设施瓜菜种植总结表彰大会,对四季青农特品营销合作社等四家设施瓜菜建设特殊贡献单位、吕庄村等十家设施瓜菜建设先进单位、赵永泰等40名设施瓜菜建设规模大户及100名科技示范户、5名市场营销带头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发了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是强化管理,确保质量,加大项目建设推力。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要求,始终按照“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通过公开竞标。新沂市在土建工程招标中,市纪委派员对招投标和评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在土建工程质量上,按照“事前预检、事中监督、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要求,实行市、县、镇、户四级联动的监理制,业主、总监、旁站、群众代表共同监督,严把工程开工关、材料质量关、施工工序关、工程进度关和质量验收关,保障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工程效能得到了尽早发挥,充分体现出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的高标准、高速度和高效益。通过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的推动,在村庄建设方面,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集中抓好新农村试点项目区内新村庄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尽可能早的让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憧憬变为现实。

四是政技结合,示范带动,放大科技支撑效力。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科技水平,新沂和姜堰两市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负责整个示范区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和全程技术服务工作。新沂市在科技培训上,通过集中授课和现场培训指导等形式先后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1期,培训农民2500余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80户。南京农业大学、徐州农科院均派出专家蹲点指导,与当地干群吃住在一起,及时解决高效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在品种引进、技术推广上,四季青农特品营销合作社、巾帼合作社和正康食品集团,充分发挥项目扶持资金引导效应,筹措资金大力开展钢架大棚和寿光五代温室建设,在设施瓜菜方面起到了较大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项目扶持,引进了基质育苗、无公害栽培和全程质量控制等先进种植技术5项,并示范推广了哈密瓜、常香玉、长青、天橙等十余个瓜菜新品种,以及徐稻4号、徐稻6号等4个水稻新品种。姜堰市政府专门聘请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农学院张洪程院长为首席专家,成立了科技专家组,全面介入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在专家的参与指导下,示范区积极实施“十百千万”工程,通过培植10个科技示范核心户、扶持100个种养大户、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次、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10000人次,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和科技生产能力,为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进一步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

五是创新机制,健全体系,增强产销服务活力。在加强产业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加大营销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新沂市重点抓了四季青农特品营销合作社、巾帼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发挥合作社在设施瓜菜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民会员,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目前,合作社拥有紧密型会员户1472户,松散型会员3253户,专业技术人员28人,销售人员196人,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销售网络,协会总资产已达360万元。去年以来,合作社先后组织200多名经纪人在上海、南京、临沂、连云港等十多个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30多个,日均销售香甜瓜、芹菜、黄瓜等2万kg。

六是搭建平台,整合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引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面比较宽泛,内容也比较丰富,单靠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项目是难以全面实现的,必须按照规划,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这个平台,协调整合支农资金,优化组合各类项目,形成合力,才能提高财政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应,实现建设新农村的整体目标。2007年,新沂市以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为平台,在项目区内吸引其他各类资金达7741.535万元。在产业培植上:投入资金4055.46万元发展设施瓜菜大棚4323座,建设智能温室5000m2;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完成投入资金250.025万元,开挖疏浚土方48万m3;栽植村庄绿化苗木8.2万株;在新村庄建设上:完成投入3411.05万元,改水改厕115户,修建村庄下水道10.6km,新建吕庄、新圩村文化活动中心1600m2,铺设村庄户间路面8180m2,铺设村庄道路面3.75万m2,建设农民新居417户。

姜堰市在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区整合资金高达4830多万元,在环境整治、社会事业等方面配套建设了若干设施。首期建设农民生态新居109幢,形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生态小区,呈现出新农村的崭新风貌。洲城村以综合整治为重点,通过“拆、清、建、刷、栽、包”六着并举,全面清除“脏、乱、差”,使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在聚合资金的同时,姜堰市还大力招商引资,项目区引进了“溱湖湿地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首期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成31000m2连栋温室、40000m2日光钢架大棚、1200m2生产用房及配套设施。总投资1.15亿元、占地240hm2的“苏泰牧业有限公司”项目,已正式动工兴建,项目竣工后将形成10万头生猪、225万kg水产、13.33hm2蚯蚓、12万t饲料、8万t有机肥、66.67hm2林果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仅一年时间,姜堰市利用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平台,招商引资,创办了大棚西瓜、对虾养殖、植物油加工、农业旅游等12个农业项目,成为项目区高效农业的新亮点。目前,示范区已基本形成400hm2生态果蔬、200hm2特色水产、333.33hm2优质粮食的产业发展格局。

2 几点启示

新农村建设主要受益群体是广大农民,科学地认识和判断农民的现实需求,才能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科学和谐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陈益龙对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需求进行了调查,有60%的农民认为,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强烈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农业综合开发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的需求是一致的。由此说明,农业综合开发所做的工作就是新农村建设要做的基础工作,是广大农民直接得到实惠的工作,这也是20年来农业综合开发长盛不衰、蓬勃发展的秘诀。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的优势,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综合效益。农业综合开发坚持项目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扶持各类农民股份合作社的组建与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行为,目标明确,特色鲜明,有着不可替代的诸多优势,成为党和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必将发挥特殊的历史作用。

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综合开发有其特殊的政治优势。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战略目标,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程度如何,体现着农民这个群体生存境况,表明着中国现代化的真实水平。现阶段,党和政府把建设新农村当着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行为,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从生产领域入手,按照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围绕产业实施综合开发。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坚持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主要动力。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政府增加了对农业各种要素的投入,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了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农民收入得到逐步提高,党和政府的目标与农民的期望实现了有效的对接,党的政治纲领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到,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通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实践,农业综合开发正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涵紧紧结合起来。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项目区群众称农业综合开发为“民心工程”是出自内心的。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对“三农”的关心和重视,真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坚定了广大农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念,保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方向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综合开发有其不可替代的政策优势。市场经济是一种追求效益与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资本总是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向高回报率产业转移,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它是不会自发向农业这样一个传统产业转移的。如何制定有效政策,支持农业、扶持农民?切入点在哪儿?除了取消有关税费外,农业综合开发可谓是顺势而为,充分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需求,其决策的适时性和前瞻性突破了以往思维窠臼和政策瓶颈。农业综合开发采取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政策,改变了以往“国家拿钱,农民种田”的计划经济模式,充分调动了不同经济成份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成为转型经济中政府支持农业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农业综合开发从开始时就把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首先是解决农业生产必须的条件。如农田水利、土壤改良等。凡是立项进行开发的地区,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障碍因子的综合治理。做到开发一片、成功一片、收效一片,决不是以往那种效(率)益不高的单打一现象。另一方面,将投资重点主要放在小型农田水利配套和良种繁育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加强了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和农业机械设备投入,致力于改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基础设施状况。并将上述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金的重点投放予以保证。因此,农业综合开发抓住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初步实现了农业发展“瓶颈”的突破,农业综合开发成了政府对农业投入的主渠道。

在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中,国家明确对新农村试点项目有六条扶持政策:一是适当加大投入力度。每个试点项目连续三年进行扶持,每年投入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二是适当提高建设标准。试点项目的亩投资标准(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农民筹资投劳)提高到1000元。三是试点项目所在区域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同等情况下优先扶持。四是积极扶持试点项目所在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五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六是优先安排试点项目承担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农业综合开发各类试点工作,优先交由示范区承担。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扶持,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一定意义上讲,农业综合开发能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其政策效应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综合开发有其科学的管理优势。农业综合开发借鉴世界银行经验,实行项目管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理论、方法,对每个项目都按照申报、评估、筛选、审批、实施、验收、管护的程序进行严格管理,保证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特定目标的实现。

通过20年的实践,农业综合开发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做到了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较好地克服了以往农业投入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讲效益的倾向。农业综合开发以项目区为单位,按项目投资,克服了分散投入的不足,增进了各种投入、相关部门之间的整体协调。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效益定项目、以项目定投资的立项选项原则,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做到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规模开发,注重效益。农业综合开发在申报立项程序上,做到自下而上申请,自上而下审定。项目立项做到坚持条件,评估招标、竞争选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运行管护。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实行资金跟着项目走,专账专户,县级报账制;有偿放款,招标采购等。

农业综合开发不断创新项目运行机制,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在项目区实行区域化布局、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进行以“公司+农户+基地”、“专业市场+农户”等形式的产业化运作,科学地利用了农业资源和区域优势。在农业综合开发中,还注重不同项目有机结合,围绕市场建龙头、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依托基地组织农户发展生产,使产业化运作贯穿农业综合开发的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发展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起集中连片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培育出一批名特优新产品,从而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加工增值,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用于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这些科学的项目管理优势在建设新农村示范试点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4 政策建议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试点项目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调查也发现了一些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是要研究制定《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政策措施、建设内容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以保证项目建设取得应有成效,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是要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现代农业是重要任务,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必须科学地选择最具优势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扶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推广优良品种以及与优良品种相配套的种养技术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结合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与建设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民。

三是要适当拓宽项目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范围。由于新农村建设涉及面较广,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建议对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范围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再拓宽一些,比如可适当加大示范区清洁能源、村容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使其有别于常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在建设内容上还应特别重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相互结合,使得试点项目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基础设施保证,农民可持续增收有优势产业支撑。

四是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实践表明,新农村试点项目步子快、路子新、效果好,受到地方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把这个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建议认真总结新农村试点项目的经验,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积极做好下一年度项目的申报工作。

五是要深入开展调查调研。重点围绕“建设模式、运行机制、项目管理,以及建设内容,资金使用范围”等具体问题进行调研,从宏观上研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模式。特别要探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生产力与发展农村新型生产关系上的理论问题。在适当时候召开项目现场交流会或“新农村试点项目论坛”,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根据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室于2007年启动了“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通过公平竞争,江苏省徐州新沂市和泰州姜堰市获得建设新农村试点项目立项。试点项目效果如何,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结合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从一年多的实践看,这两个项目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的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

关键词:农业开发,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3.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 篇三

关键词:十八大;科学发展观;新思路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十八大以后科学发展观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第一,一个理论体系的行程是将各个领域与其包含各个方面,互相联系贯通,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而科学发展观由党政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国家创新型建设等新观点紧密融合在一起,并且系统回复了目前阶段下我们必须要着眼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其次,必须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发展其自身的现时性,不断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力。科学发展观着重提出要对思想进行解放,在发展中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而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最显著的精神源泉,都来自于它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实践后的成果。最后,着重强调理论在表述时具有内在强大的逻辑组织结构。马克思提出构建科学理论体系,而科学发展观正是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自身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由个人和发展作为起始范畴的基本概念,再根据“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拓宽发展出两大相对应的系列概念。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建立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其哲学基础,其哲学基础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坚持的理论根本是整体全面性,坚持协调和谐发展是其发展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象征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产物,并与其他的指导思想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发展中相辅相成。并且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原理,是展示矛盾普遍性存在的原因,是整体与部分相联系的原理,是人民群众是所以能创造历史的基础,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所以可以保持其理论与时俱进的根本。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认知来自于长期的实践,并且指导着实践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都来自于理论和广泛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是对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揭示。

十六大以来,经济的发展方式在实现快速的转变,国家着力于解决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深层次的矛盾,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时期,坚持强调以人为本的根本观点,强调着眼于发展成果给人民带来的普惠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全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并把促进对经济发展中人的发展落实到实处,实现在经济发展中人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坚持遵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良好的生态文明、丰富的物质文明和更加完善的社会管理文明,形成“五位一体”的新布局。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新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在长期漫长的发展、实践过程中经受住了现实的反复考验,其正确性在被反复验证的基础之上,并集中反映了党和人民的意愿,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认同,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其之所以能作为为党新的指导思想,是经过了长期实践后,党和人民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回溯历史的发展,在七大中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够脱引而出,成为我们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其反应了人民群众内心对于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其牢牢把握了人民群众对于国富民强内心深深的渴望,也仅仅把握住了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坚持强调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并强调经济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中之重,强调需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根本,强调以人为本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前提,强调发展的主体力量是人民,必须尊重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地位,在发展过程中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居于首要地位,充分体现必须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的核心价值观。

科学发展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和矛盾的现实要求。经过了漫长的实践考验,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也突出了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包括城乡差异、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人与自然环境问题突出、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滞后等。而要处理和解决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就要在推进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际的问题相结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三、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

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做了新的解释,拓展了新思路。首先,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畴,回顾十年历程,从天灾到金融危机,在多方面的重压之下,我们党和国家仍然取得了一定得历史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10.03亿元增加到47.3亿元,年均增长为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水平3.9%,并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一系列的成就都和我党在执政期间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十八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并强调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涵义,因为这是国家发展需遵循的路径,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前景,关乎我党的发展命脉,以及全体人民的幸福。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增加强调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强调我们需要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全体社会公平正义的协调发展,并加深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制度建立的认知程度。

其次,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恰是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段,不平衡、不和谐、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仍然存在。经济快速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示出来,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进一步强调居于优先突出地位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在发展中对于自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并将其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融合起来,强调要坚持以节约、保护的优先地位,和自然恢复为主的发展模式,同时要求加快实现发展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的目标,促进生产空间利用高效化、生态空间居住适宜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的自我修复和人为协助性修复的空间,为农业的持续发展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农田,为子孙万代留下适宜人类居住的美好家园。十八大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加深了在生态问题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明确深化党和国家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

除此以外,在发展过程中,城乡差异问题突出,推进城镇化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围绕城镇化,十八大提出了“四个同步”,强调征地制度改革的推进,提高农民土地收益,加快调整城乡收入的不协调,形成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发展模式。为了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城乡差异化问题,就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路线,实事求是,推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着眼于差异化中的布局

最后,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社会建设拓展出了新的思路。政治上强调从“民主、法治、廉洁、为民”四个方面进行理论上的创新。民主方面,着重于对于政府决算预算权的控制和审查,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民主制度上的全面发挥。法治方面,增加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党代会上第一次要求提高领导干部对于法治思想的全方位理解,以及推动改革的深化、发展的促进、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廉洁方面,强调“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为民方面,第一次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要求政府向职能合理科学化发展,要求合理优化政府结构,强调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以及工作效率的高效性,做到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目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社会科学管理化的发展,改善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模式,强调加快对保障全社会公平公正发展制度设立的重要作用,逐渐建设社会公平公正的保障体系,并强调以全社会均能获得公平正义为根本。努力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保证社会全体公民参与平等,发展平等,使发展的成果在更大程度上惠及全体公民。

参考文献:

[1] 吴德慧,《论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2013年3期

[2] 吴娟,《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地位的新提升》,2014年1期

[3] 姜秀华,《解读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2009年4期

4.思想报告(科学发展观) 篇四

尊敬的党组织: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前时期,科学发展观依然是一个热点的话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正式写入党章,与马克思李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一、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发展则是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更需要强大的人员力量来掌控科学技术和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所以培养、安置各个发展行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现今,我国的各大高校专业多样化,课程多样化,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多领域的人才。并且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中关于就业的部分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这样才能把我国的发展很好的推动起来,也能避免人才流失。作为新世纪的有志青年,我们也要紧跟时代脚步,紧跟社会发展,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全面发展自己,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以人为本是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群众。面对西南大旱灾,党的一切行动就是“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旱情传来的第一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赶赴灾区,肩扛重担坚守在抗旱救灾的最前线,带领群众度过难关,尽心尽力为灾区群众寻求水源。灾难无法避免,但是党给予群众温暖,党带给群众希望。我们的伟大的党,切实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归结到人,把发展的目标和利益落实到人,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人。在农村,国家为鼓励农民耕种,减轻农民负担,实施了土地补助制度;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我国已经实行了贫困最低保证制度,为贫困家庭提供生活的基本保障;还有一项最为实惠的政策是医疗保险制,很好的解决了人们畏惧生病看医花钱多的问题。这些实惠的制度使最广大群众受益,它们更表达着国家对人民的关心,体现着对人民根本利益的时刻关注。

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即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纵观近几年,全球变暖、冰岛火山喷发、酸雨、地震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正是为人类敲响警钟,维护自然十分紧迫。很幸运,我们醒了,不再忽略大自然的感受,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在努力奋斗。我们大力响应党的号召,坚持科学的方式,采用绿色环保的理念全力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创造我们的低碳节约型生活。正如今年清明期间,在国家的特别关注下及各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人们积极以鲜花祭扫、居家祭扫和社区公祭的文明方式,努力实现绿色和谐的清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实际行动实践好低碳环保。

对于个人,同样应该全面发展,树立独立完整的人格,不断的自我完善。作为一名有志大学生,我在认真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学习课外知识。我着重培养自己的多方面兴趣,积极参加多种活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入大学,我加入了吉他社团。虽然我没有弹奏的基础,对音乐也不是很擅长,但是我对吉他有着一种学习的热情。在那里,吉他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一起为这同一爱好奋斗!作为工科生,虽不能完全有文人的情操,但是我认为适当的向体内注入一些像音乐等艺术因素,也是对自己全面发展的一种必要补充。现在虽然我仍有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自身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但我会努力使自己较全面平衡发展,争做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才。

四、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以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学习生活中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应对以后的各种挑战,提高自己的应变力。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国发展得阶段性特征,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所以,生活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我,学习党的最新政治理论更是一项重要课程。我以后会更加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并努力体现于思想上和行动上,使自己能站在较高层面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上内容是我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后的心得,希望党组织给予批评与指正。

5.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篇五

各位领导,同志们: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大规模、广泛性、深层次的党内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党的肌体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创新过程。两个多月来,本人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论在思想还是实践工作中取得一定实际效果。根据学习提高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和剖析检查阶段的任务要求,我紧密联系个人实际,自查自纠,自觉剖析,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认真撰写个人自查剖析材料,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下面,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所做的努力、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整改的措施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地用以指导各项工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做了以下探索和努力。

(一)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和自学,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学习,本人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自身的思想境界,在言谈与行动、道德与情操的对比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把心思凝聚到了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

(二)坚持求真务实,认真贯彻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正确认识和把握具体工作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一切事物,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牢记奋斗目标,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用好的作风作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

(三)廉洁自律,筑牢了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从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坚持做到了“忠、正、勤、廉”,筑牢了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

二、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根源分析 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本人还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理论学习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全面系统。虽说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学习都能积极参加,并认真记录和思考,但平时拘于日常工作,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特别是学习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不够透彻,掌握和运用还不够好。在学习上侧重于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内容,强调学以致用,缺乏全面系统的知识升华。只满足完成本职工作,没有自觉地去学习,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的少,思想政治素质还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工作作风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深入细致。工作中在知人、知事、知情上还有一定差距。服务水平和质量不够高。主动服务不够,工作忙时有疲于应付的表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标准;对创新服务的钻研不够,思考不深。

(三)工作方法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统筹兼顾。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在整体工作的安排布置上,能尽量做到周密细致,有布置、有检查,但有时受一些阶段性工作的影响。

三、关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本人将以这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学好理论,努力形成思想更加解放,工作更加努力,学习更加主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局面。

(一)勤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面对新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政策理论的学习。

(二)促团结,以感情增进融洽,形成强大合力。

(三)力创新,在“谋”上狠下功夫,提升服务质量。

(四)强管理,做到“刚柔并济”,规范运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人事工作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和落实力度,严格制度约束,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五)转作风,增强“以人为本”理念,树立良好形象。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想着基层,用真心、用实劲为基层排忧解难,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要多深入基层,多做调查研究,从群众中了解真实情况,以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

6.残联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六

网免费公文网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展开及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使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有新的突破,寻找与发现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近期我县组织人员进行了残疾人生活就业情况调查摸底,以新形势下**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梳理出了“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并根据”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及残疾人事业

主体活动的逻辑总结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为今后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一)**县残疾人基本情况。我县各类残疾人47923人,涉及13万家庭人口,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其中视力残疾4560人,占我县残疾人总数%;听力残疾5040人,占%;言语残疾3504人,占%;智力残疾5731人,占%;肢体残疾25776人,占%;精神残疾3312人,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属一级重度残疾人占全部残疾人的16%;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属二级残疾的占33%;有一定劳动能力,可以就业的,属三、四级或聋哑残疾的占51%。

(二)**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目前,全县残联拥有十余名专职工作人员,分管组联部、康复部、就业部、教育部及办公室事务,各尽其职。为推进

康复工作,去年建成康复中心,进行专业残疾人康复训练,开办了聋儿语训班,聘任两名专业语训教师,很好地训练了聋儿的语言能力,对我县残疾人职业专业化、康复培训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县残联下分设15个乡镇残联,全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办公设施、通讯设备,配有专职干事、康复员,共同协调工作。县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今年来我县加大了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白内障无障碍县”工程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我县完成手术426余例,手术脱盲率100%,脱残率98%,基本实现无障碍县的目标要求;实施“助听工程”免费为74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耳膜制作、配发数字式助听器;实施“助行工程”,助残日期间,县残联组织5个小组将100辆轮椅、手摇三轮车分别赴十五个乡镇,直接送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实施“安居工程”,县残联本着“穷中选穷”的原则,确定

对马集、仲山、孟姑集、黄垓、梁宝寺5个乡镇的2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开展“短信助残,支持残奥”活动。完成捐款11万多元,对于踊跃捐款的个人和单位给予了通报表彰;实施“医保工程”,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残疾人就医难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通过福利企业(我县有2处,规模较小)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各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创业以及残疾人劳务输出等就业渠道,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按照市残联的工作安排,开展了残疾人就业生活状况和0—6岁各类残疾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情况,扎扎实实的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经过3个月认真细致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各项数据汇总、分类、存档、分析,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由于残疾人自身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于劣势,残疾人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残疾人在康复、就医、生活等方面需要救助人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与扶残助残的形式单

一、救助资金不足之间形成很大矛盾,造成残疾人奔康步伐较慢。200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中央开展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强调人权、人民的利益,残联的工作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同时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残联工作应该注重实践调研,了解基层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情况,分析残疾人需求,发现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寻找新环境、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十七大精神,努力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十七大的三民政策应辐射到农村的残疾人群体,并且这个群体应该得到特殊照顾和重视。可以说,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任重道远。经过调研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可以概括为“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

7.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篇七

一、研究起于问题——现象透视

传统上我们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解比较狭隘, 仅限于事实性知识的掌握。但是, 新课程提出了三大目标领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说明学业成就的范围大大扩展, 纸笔测试显得单一而不全面, 难于对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有学科进行全面评价。

我们进行过关于“学生学业评价”的调查问卷、座谈, 发现在一些学校、教师身上存在如下两大误区:

1.认识误区:把考试、评价的目光更多地集中于一次集中监控的最终分数, 认为过程性评价可有可无。

2.行为误区:部分学校、教师过分看中期末测试分数, 由于压力较大, 造成考试过程中有一些违规行为出现;我们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曾经以大学区为单位尝试期中阶段过程性监测与评价, 但是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师应付的行为。

另外, 结合全国很多地方学校的考试与评价工作现状, 我认为:多年来,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的重心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 忽视了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功能, 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体制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表现为:评价的内容更多的是关注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 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 更多的是以分数来评价, 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身心状况和个性特征。

二、改革基于思想——基本理念

(一) 值得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开始在教育领域运用“档案袋评价”, 收集和记录学生、教师、同伴作出评价的相关材料, 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二) 我国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支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 先后出台了一些改革考试与评价制度的相关文件。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的目的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也提出,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 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三) 确定研究问题

评价是导向, 是指挥棒。当今, 亟待建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机制, 形成基于课标的、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持久的动力。这就是我们的研究问题:“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

(四) 确定研究方法

采取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

(五)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学业:

指学生学习的结果。通过测验和评价衡量出来的学生个体所取得的学习结果。其内涵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更为广泛, 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 也体现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态度价值观”上。

2. 评价:

以往被界定为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 如今赋予了新的内涵:评价不是简单地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和比较, 不应将学生当作被动的参与者, 应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全过程中, 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成就, 还应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3.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

根据上述概念边界的确定, 我将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看作一个有目的地收集关于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所知和能做的证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非常关键:

第一, 学生应当到哪里?即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应知和能做的是什么?

第二, 学生在哪里?即学生相对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所处的位置, 或者说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过程中的状态。

第三, 学生当前的状态与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之间有多大差距?

三、方法成于行动——操作实践

(一)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原则

坚持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二)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

学习质量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体育健康、审美表现、个性发展。

根据上述内容的指标框架, 结合我区质量提升工作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科特点, 将监测与评价内容确定为以下三个部分:

1. 以知识+能力为主体的学科测试,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

2. 以能力+操作为主体的学科考核, 包括科学、思品、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四个学科;

3. 以知识+素质为主体的学科考察, 包括体育、音乐、美术三个学科。

(三)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 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采取分数评价、等级评价、评语评价、访谈评价、问卷评价、观察记录评价、情景测验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活动表现性评价和个性特长展示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要注重一些诊断性的、描述性的评价, 同时可以采用“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的方法, 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

(四)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

1. 申报确定试点学校

我们区按照学校自愿申报、教研室审核的原则确定了14所学业评价试点学校、学区。

2.深入一线大胆实践

各个学科教研员深入到自己的试点学校, 开始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具体研究工作。身为小学教研室主任的我, 带领全体教研员一起开展工作。我们先后召开试点学校任务分解会, 明确工作任务与职责;各个学科教研员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到对口试点学校参与、指导学校的学业评价工作;进行了一次全区集中寻访工作, 包括听课、查阅过程性档案、参与技能考核等。我们组织试点学校负责人走进其他学校, 互相了解, 互相借鉴, 不断完善此项工作。

3.实践带给我们的收获与思考

(1) 单项抽测是一种形成性评价的形式, 用于检测学生某一方面能力形成的情况。它反映这样的评价理念:不仅将学科知识作为重要的检测目标, 更要注重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2) 分项测试的形式, 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水平, 缓解一次性全面考试所带来的压力, 形成“人人有优势项目”的局面, 利于学生的差异发展, 促进其追求全面发展。

(3) 我们在非工具学科的测试上做了一些尝试, 是想体现面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理念, 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情况。

(4) 评价的形式追求多元, 分数与等级等评价相结合, 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测试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习效果。

4.科学制定评价标准

各个学科教研员都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制定了本学科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例如:

(五)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胆实践, 我们区在“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工作上有了可喜的变化。

1. 评价内容由分项走向了综合

学业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学习质量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所以, 我们的评价内容做到了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包括:书面测试与口头测试、动手操作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文化测试与特长发展相结合。

2. 评价形式由重结果走向了重全程

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突出评价的发展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即通过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关注和引导, 通过有目的的评价来改进教与学, 不断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我们把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评价主体由单边走向了多元

教育是服务。围绕教育服务, 我们可以找到评价的5个关键维度:

家长——教育服务的购买者 (家长满意) ;

学生——教育服务的享受者 (学生喜欢) ;

领导——教育服务的管理者 (领导称心) ;

同行——教育服务的协作者 (同行佩服) ;

自身——教育服务的实践者 (自我认同) 。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 更多的是由教师这个单一主体来评价, 主观性较强。如今我们探索转换主体、多边互动的评价方法, 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与互动性,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加到评价中, 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4.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多样走向了全面

评价结果体现多样化的标准评价。在遵循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同时, 关注个体差异, 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使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多样走向全面。

比如:除了纸笔测验以外, 还有等级评价、评语评价、访谈评价、问卷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和活动表现性评价等多种方式, 注重一些诊断性的、描述性的评价。

总之,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某个学习领域、某方面能力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作与表现的能力。

8.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科学调查;工作方法;研究发展

一、用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实现企业有质有量发展的定位

一是调查研究的思路科学化。即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以前,企业领导干部要用横向的、纵向的思路看待企业发展的问题,然后抓住一个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开始调查研究。

以中油运输公司的调查研究为例,该企业领导干部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企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为机关干部不了解基层的工作情况,这使他们的决策可能不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该企业提出两级机关人员下基层锻炼自己实践的能力的决策。

二是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化。即企业领导干部在开始调查研究的时候,不能在调查的时候随便看看、随便逛逛,用形式化的发展开始调查研究,而是要在思路科学化的前提下找到研究的对象、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调查的结构,使这一次的调查研究能真正的解决企业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调查研究的战略科学化。领导领导干部作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调查研究的成果,为企业提出一套可性的战略。这个战略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具有纲领性、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让中油运输公司两级机关人员能真正在基层得到锻炼,该次两级机关人员去基层锻炼时,需要学习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设备管理知识、生产运行知识、安全环保知识等。

四是调查研究的时间有序化。要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件事物,就需要足够的时间,如果使用急于求成的心态,在调查研究中只强调速度,那么就难以靠调查研究了解到事物的全貌。企业领导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需广泛的掌握调相研究资料、科学的分析调查研究中展现出来的问题、宏观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中油运输公司,企业领导干部为了了解两级机关人员下基层是否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就要求两级机关人员用两年的时间下基层,与一线人员同吃同住、倾听一线人员的心声。

二、用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实现企业有质有量发展的方法

一是应用调查研究的准确性掌握企业发展的现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企业的竞争力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果不能客观的看待企业发展的现状,那么分析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偏颇。要通过调查研究使企业有质有量的发展,就要求企业领导干部在做调查研究的时候,需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客观者观察者,企业领导干部需公平的选取调查研究的对象、冷静的完成整个调查研究。使用这种方法能准确的掌握企业发展的现状。

以两级机关人员下基层的调查研究为例,企业领导干部提出“三个一”活动,它要求公司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各运输单位机关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参加一次配送中心或车队出车前安全讲话的任务,以此方式检查两级机关干部是否掌握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理论知识;要求跟车执行一次押运任务,以此检验两级机关干部是否掌握了汽车运输工作的要点;要求进行一次服务质量回访工作,以此检验两级机关干部是否了解企业经营的现状。

通过该种方法,该企业领导能准确的了解到两级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这种调查结果将决定企业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该企业调查研究的结果能促使两级机关干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企业会因为两级机关人员素质的提高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是应用调查研究的深刻性找到企业问题的根本。在做调查研究的时候,企业领导干部不能仅仅只了解调查的数据,还要分析数据背后存在的原因。企业领导人员只有深入的看待调查研究的成果,分析调查研究成果背后的原因,才能了解到事物背后的规律。

依然以两级机关干部下基层中“三个一”活动为例,企业领导在制定调查研究以前就了解到两级机关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看待事物的方法不一样;对事物的理解不一样;所处的立场不一样。由于机关干部与基层人员已经形成明显的两个阶层,这使企业领导干部不得不重视两级机关人员的理论是否结合实际的问题。企业领导干部开展两级机关干部下基层的研究与“三个一”的活动,就是为了了解让两级机关干部能跳出理论看问题,培养他们实践的能力。两级机关人员下机层与“三个一”活动能让两级机关人员跳出理论,从实践的角度思考企业发展的问题,两级机关人员能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思考企业发展的问题,将会使企业发展的方向更科学。

三是应用调查研究的理论性提出企业问题的对策。在完成调查研究以后,人们可以得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等。然而这种结果只是理论性的,调查研究的理论是否能够应用于实践,还需要用结果来证实。由此可见,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推动企业有质有量的发展不是用静态的方式进行的,而是用动态的方式进行的。

上一篇:少年宫汇报材料下一篇:爱的味道-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