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热情

2024-09-23

写作热情(精选8篇)

1.写作热情 篇一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摘要: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使写出的文章有真情实感。这是小学生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是作文课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只有自己有情,才能写出笔下有情,文章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要真正促使学生写好文章,只有真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深刻又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培养起坚韧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勤写多练的写作热情,就能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积累;情感;素养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写作时的真情?

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一、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积累素材,这样才能使文章言之有物。日记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勾通的渠道。通过日记谈心,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实。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是积累素材的好办法。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中最有意义的记录下来,可以记一句,也可以写几百字。学生从写日记人手,每天记一点,日积月累,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能力会逐渐提高。同学之间也可以传阅日记,从中弥补不足,以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

(一)、在日记训练中,发展学生健康情感。

让学生每天写日记,可以成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为学生架起一座心灵之桥。”有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以及他们校内外的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对于开展德育工作也有巨大的帮助。

一开始,我也没有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我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科的教学工作,当时学校德育组要求每位班主任利用每周星期一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专题的思想品德

教育,我为了让学生能有深刻的印象,首先自己认真备好课,查找有关的学习资料,作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好思想、好品质,辨清是非,还要求他们作好记录,保存资料,以达到学而不忘的目的,因此就给他们发了一本新作业本,让他们把班会课的内容简单地记录下来,再布置作业:周末写一篇“周记”,小结自己一周的情况,并谈一谈上了班会课的心得体会,可以随心所欲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对班上好人好事的表扬,坏人坏事及不良现象的批评,或是写自己的开心事和烦恼事。这就是写“周记”的开始,让学生不觉得有写作文的压力,也不把它当成一篇作文来写,而是很自然地把自己想说的用笔写出来了。结果,从学生的周记里,我获到了许多信息,有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地总结自己本周做得好和做得不够好的方面,并且把班会课上老师的专题教育写下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有位学生写道:

在本周五的班会课老师说的主题是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认识„„老师还说到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学习他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好品质。我记得雷锋日记有一篇是这样说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我有限的生命,都奉献给人民,都要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也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无私奉献,心地善良的人。雷锋叔叔不仅乐于助人,还有一种“钉子”般的精神„„其实我们学习中也需要这种“钉子精神”,要不断地“钻”和“挤”才会成功,因为学习是没有捷径的,一定要靠自己的勤奋„„

这样从每个学生反馈的信息里,班主任不仅可以了解到他们接受思想教育的情况,而且还充分给了学生自主“写作”的平台。

还有一个男孩写到他这一周很不开心,因为有人给他取绰号,还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他想下个星期要“仇”,找自己的好朋友打他„„像这种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多言语,不敢与老师沟通,有了不开心的事就闷在心里,如果这种忧虑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那就会影响他的学习和与同学正常的交往。面对这种情况我就认真地写下批语:“老师非常理解你的不开心,那位同学随便给你取外号,他做得不对,到时候老师会去理解情况,对他进行教育,关于他背后说你坏话的事,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处理,不必用‘打和骂’来对待同学,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再用最好的方法来解决,好吗?”这样,通过日记的形式,使老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与他进行了恰到好处的交流,使他的心理得到了健康发展。作为班主任,对于班上发生的事情是非常“敏感”的,从这位学生的“周记”中,我感受到了班上存在的问题:“随便给同学取难听的外号,有伤同学自尊心,是不是不利于团结?”、“背后说同学坏话,这是不是光明磊落的行为?同学有了缺点,你应该怎么做?”于是就在当天,我要学生写一篇日记,内容是对以上两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

法,并让他们告诉老师,自己有没有叫同学的外号,或者同学有没有给自己取外号。然后对学生写的看法进行评论,借此机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指正:为同学取外号并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要取一些积极向上的,同学乐于接受的外号„„学生写了几个星期的周记,我每次都认真地阅读,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一起分担“喜和优”,有时帮助他们解答一些“困难”,有时写上“赞赏性”的评语,从而不仅让学生体味到了“写的乐趣”,而且使每周的思想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落实,还增进了师生感情,渐渐培养了学生的“情商”,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势利导,我趁机又进一步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了。

让学生每天写日记,自然地写出心理话,这正是符合新课标的作文目的“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样就可以逐渐提高她们的语文能力,如写字、用词造句、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在日记中积累写作材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在日记交流中,铸造学生的积极情感

刚开始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不乐意每天写日记的,他们都愁眉苦脸地说:“老师呀,别让我天天写,好吗?我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是的,从他们交上来的日记来看,确实不如人意,有的写“今天,没什么事发生,无话可说”,或“今天我很高兴”,有的写短短的两句话,里面就有好几个错别字,有的学生是用本地方言来写,读起来根本就不通顺,还有的从早上起床写到晚上睡觉,完全成了毫无意义的“流水帐”。面对这种情况,真让我哭笑不得,心烦意乱,甚至也想,算了,不要他们写了,“眼不见为净”吧。但是,躲避现实,是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怎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呢?每当我读到那几个优秀学生的日记时,我就喜笑颜开,爱不释手了。于是,我找他们商量,希望他们同意把自己的日记公开,树立榜样,让大家来学习。结果,她们都很乐意,并用电脑打印出来,编成了一本书,供全班交流。而我也打印了一篇文章《浅谈——日记》,交给他们一些写日记的知识和方法。还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写日记的感人事迹,并且把我自己曾经写的一本日记选读给他们听,大力宣传写日记的好处,告诉学生,当你把快乐记下来,就变成永远的快乐,当你把烦恼写出来,就可以减轻或消除烦恼。这样就激起了他们写日记的兴趣。例如有一个学生写:在今天,已经是第五周的星期四,我们都像往常一样上课,但使我最开心的是今天的体育课,我们在做游戏——“大象捉人”:看,那六个笨重的大象,正捉着我们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大家都你碰我撞,东

奔西跑,尽力不让大象捉到我们,但那些大象是不甘示弱的,你越想逃走,他就越要捉住你,非常好玩,大家都玩得汗流浃背„„今天我真的好开心。

看了这篇日记,我写上评语:看了你的描写,老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写作进步了,因为你善于观察,而且热爱生活,把一节普通的体育课“写活”了!

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学生有了一些进步,我还注意不时出一些话题让学生去写,从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你觉得应该怎样回父母”、“你有零用钱吗?你怎样处理零用钱?”、你说过‘粗口’吗?别人讲‘粗口’时,你怎样面对?”、“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怎样环保”、“评评同学的优点、缺点”等等。就这样,学生感觉到每天都有了东西可以写了,再也不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了。作为班主任,这样也巧妙地把“德育”渗入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利用一点课堂的时间,对他们写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评论,大力表扬“优秀作品”的同时,也就是对那些思想先进的孩子给予了赞赏,有效地引导了全班学生拥有端正的思想和正确的言行。

通过几个月的坚持,我惊喜地发现,不用我再出“话题”给他们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写得“像模像样”了,有的是“长篇大论”,有的是“寥寥几笔”,但都能扣住日记的主题,写清楚当天值得记忆的事或自己的思想状况,并且在用词造句、语言组织和表达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师生通过长时间的交流,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许多孩子与我成了知心朋友,不仅乐意告诉我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向我倾诉家庭生活的喜与优,甚至连父母之间的矛盾也告诉我,使我更多地了解了他们,并且及时处理各种情况。这在教书和育人方面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通过培养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的教学实践,使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虽然有时加大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但是我坚信:“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从“日记”——自由作文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语文能力日益进步,这正是就是咱们当老师最大的快乐!

(三)、在日记这个宽松的平台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新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勾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作心灵处于自由的状态,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就会敏感的关闭。通过周记谈心,就不一样,因为谈心时大家的心灵都处于同一种放松状态,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实。

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你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在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接近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个体方式的成长的愉快和满足,会在积沉下来,在作文不时表露。

积累素材还可以做读书摘记。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把书中的那些重要材料、重要论点,自己最为欣赏感受最深的语句段落,以及名言警句等,抄录下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这样一来,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促进了语言词汇的积累。

二、每天一个小故事,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

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淌至今依旧熠熠发光的金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露、白发、杜鹃等融合的乡愁,如阳光、春天、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如梅、兰、菊、竹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的氤氲、美妙的意境对于积累学生情感作用很大。

除此之外,一个人名垂至今,为我们提供了教材,那一个个鲜活的学习楷模:如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意气豪迈又浓郁冷峭的陆游、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的杜甫„„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教师觉得这样会让作文教学失去“主心骨”,会让学生在历史的淹没、文化的阴影中失去自己的声音,实践证明:不会。

十二、三岁的青少年,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个性的张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历史洪流中流失,而往往能撷取一瓢或与之交流、畅谈。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不是简单的抄袭、搬用、套用,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是在历史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如有的学生为了弄清《诗经》中黄河的清

浊,学生会上网翻找史料,如学生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与现代的表达手法进行区别„„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滤,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深沉而有内涵。

三、精心创设条件,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一)、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读书方法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做最基本指导,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读书,来进一步深化情感。动情朗读。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既能训练标准语音、积累词汇,又能陶冶情操。如在教《黄继光》一课时有这样一段话:“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使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验,自然而然地达到情感的激发。适当美读。借助美读,可以解放学生心灵,释放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所以美读是培育人文精神、孕育创造力的最好的途径之一。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观察桂林山水画的同时,让学生美读课文,并正确处理课文中高昂、婉转、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抓住关键字眼,注意“啊”的语气,从而真切感受桂林水的静、清、绿,山......通过阅读,放飞学生灵性翅膀,感悟真理、感悟真情、感悟文化,启迪他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如在教学《妈妈的帐单》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他们非常熟悉的歌曲《我的好妈妈》,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话题———妈妈和彼得的不同帐单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文本。在将彼得和妈妈的帐单比较后,启发学生:“尽管彼得的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但帐单上却都是0芬尼,我们是否能够从中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呢?”接着,笔者饱含激情地告诉学生:“天底下的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不仅小彼得的妈妈,我们在座所有同学的妈妈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我们长大的。如果此时此刻,日夜为我们操劳的妈妈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最想干什么?”同学们的情感被激发出。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从而突破难点,使平时非常难以讲授的内容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接受,显示出巨大生命力。

(二)、利用教材的理解进行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的情感培养素材,教师的责任在于有意识地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激发情感,悄悄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让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课文“角色”,通过人文熏陶,感受美,体味美,弘扬美。从而培养优良的品格情操。如《长城和运河》介绍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中的两颗璀璨明珠———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本课是一首长诗,语言比较深奥、凝练、抽象,这给学生的情感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长城和运河的视频,在轻悠的音乐中朗诵全诗,用真实、震撼的情景引导学生感悟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壮丽景象、雄伟气势,刺激学生感官,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意境,撩拨起学生内心的萌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在心灵深处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民族自豪感。进而很容易地体会到“长城和运河”是一段历史,也是一种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有许多描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篇章,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着力帮助学生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开展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对话,通过持久而深广的熏陶浸染,在学生的精神领域形成由景观转化为情感的文化底蕴。要实现上述转化,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其人文理念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观察就没有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情感的激发。只有使学生具有了从满目青山绿水中发现美,感受美的习惯和素质,学生的情感才能由情入境。如《桂林山水》一文教学中,笔者围绕“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中心句,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去桂林“游山玩水”。面对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同学们情趣盎然,沉浸在有声有色的画面中。在学生兴致勃勃的“游玩”中,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桂林的山哪里表现出了“奇”、“秀”、“险”,漓江的水如何体现了“静”、“清”、“绿”,同时开展议论和情感抒发。观察和想象诱发了学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陶醉在美的意境之中,引起了大家心灵上的共鸣。同学们纷纷议论:“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啊!”“课文描写得太美妙了!”“我太想亲自去看一看。”„„课堂上充溢着无拘无束的神驰,学生的情感在情景交融中得到激发和升华。

(三)、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

用苏丹大灾荒的图片来引导他们体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赛”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美妙的花草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阳光下傲然的小草,田野间盛开的杜鹃,山谷里飘过的悠悠白云);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当然这些图片或影片也不仅仅为了看而看,结合诗句和成语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那么学生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和理解就不会限于生硬的文字。

四、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强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到自尊心很强,采取激励措施,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励的措施有多种,如经常进行作文评比,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进行竞赛,设名次和奖级,进步快的合作文有特色的,都分别给与奖励,最后把班上的佳作张贴在“作文专栏”,并加上作者简介和教师的评语。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与日俱增。

实践表明,讲评作文同样也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作文的方式要有所创新,可以是教师讲评,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内互评;可以全批、眉批,也可以面批。但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无论选择何种评阅形式,都要注意用激励性语言,这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对文章的畏难情绪,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评语不仅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同时也要用真情对学生进行鼓励。一次讲评《献一份爱心给妈妈》的作文时,我为班里一个有轻微心理障碍,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写道:“你的文章感情真挚,条理清晰,字迹又是那么工整,老师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为自己对妈妈发脾气感到内疚,为自己没能考出好成绩而伤心,老师为你的懂事感到欣慰。其实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你给妈妈读读,她会理解你的。” 后来,在我有意的、不间断的鼓励下,这个学生的自信心明显的增强了,在随后的月考中,她进步明显,作文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讲评作文不仅是语文教师的专利,也是全班学生互相激励即每个学生自我激励的重要手段。我常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鉴赏、评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每组都澳将评语以书面形式写出来,同时还要将评阅人姓名签上,这样,写、评双方都能做到态度认真、评价谨慎。学生的评语往往比较全面、具体,有的学生能够提出几套修改方案,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思维和智慧。可见,讲评作文既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是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章,以便吸取他人的优点,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在兴趣培养中体味创作的快乐。

此外,我还注重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注意进行激励性评价。我常用红笔把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画出来注上批语并提到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见到教师充满爱心的评语感到很受鼓舞,写作兴趣就更浓,写起来就会更认真、更努力。不仅如此,我还注意作文批改的速度。小学生写完作文后,有一种期待的心情,他们希望马上能见到教师的反馈,想知道老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自己哪些地方写得好受到老师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所以,教师尽快批改也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激励,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修改作文。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同时应该以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作文训练的新方法、新途径,克服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努力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教者有心,在语文课堂里,以作文教学为载体,真情教育得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爱国情、责任感、革命英雄主义、爱父母、爱他人等情感锤炼,最终成就了一颗颗善良的心。可以预想,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刘国正《作文·真话·生活》 选自《作文教学和实和活》

2、张建师《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 动感网络

3、王本陆《时代挑战与教学问题》 《中国教育报》2000/10/7/4版

2.写作热情 篇二

一、创造良好条件,培养 作文兴趣

学生写作文兴趣的形成,常常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视野不开阔,觉得没有东西可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方面是创造外部条件。带领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如日出、日落、刮风、下雨等,告诉他们观察事物要细致,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的早晨天气: 有的阳光灿烂,朝霞满天;有的雾霭茫茫,红日高挂;有的天气如铅 , 细雨蒙蒙;有的狂暴雨,电闪雷鸣。对这些不同景色的仔细观察,使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写起晨景,就会胸中有数,言之有物,而不会无从下手。在写“我们的校园”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学会移步换景的观察方法,先在校门口观察,接着站在校园的中心花坛环视,再登上教学楼的最高层鸟瞰。多角度的观察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此外,我们以语文教研组为主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结合写作的有的放矢的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击鼓传花等。指导场面写作,写后进行讲评。这样,从直观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有意把这种兴趣引到课堂的语文学习中来。另一方面是创设良好的内部条件。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观察体验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增加知识储备, 提高思维能力,教会写作方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技能,在讲授每篇课文时,不定时进行课文中的词语听写。积累语言,咀嚼名篇,吸收养料。有的文章要求背诵,加强对写作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每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例如:记叙文要交代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按一定顺序说明,议论文要注意起承转合。并且对每种文体的文章加强写作训练,注重讲评,以鼓励为主。这样,调动了大批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同学们也有了写有所获的欢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由怕写、不愿写转为自愿写了。

二、探索指导方式,培养 写作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需要教师认真上好指导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如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作文“模式”,让学生仿写,大胆地鼓励学生模仿和借鉴,不要轻易斥之为“抄袭”而使学生失去借鉴学习的热情,如果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一些“东施效颦”式的笑话,也不足为怪。只要不是“克隆”, 模仿痕迹的轻重是不必深究的,这是因为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作文也不例外。借鉴他人的作品的布局谋篇, 遣词造句经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作品来,这是古今中外一切作家的必经之路。模仿的特点在于有章可循,有针对性,自然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

如学习《高大的皂荚树》一文,教师可指导学生先通过“读、想”,领悟“皂荚树”随着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显现出的特点,然后体会“皂荚树”四季给同学们提供的各种方便,启发学生“读、想”。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学习作者怎样观察,怎样联想,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议、写”训练。又如写自己熟悉的山、水、路、桥等, 关键是仔细观察这些事物随着季节变换而显出的各种特点,并由此展开恰当的联想,再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通过引导,使同学们明确了写作并不难,写好也不难,从而对写作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了仿写,才有创造。模仿和创造是相伴发展的。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的方法灵活多变,可让学生在掌握中产生新鲜感。如教完《黄山奇石》一文后,根据奇石的名称,训练学生想象画面写片段,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旷无边际的思维天地中自由翱翔。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情境:伴随一曲优美的《风光曲》, 教师随着课件屏幕展示出的一幅幅黄山风景图进行动情的介绍讲述。学生们边听边欣赏这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兴趣盎然。然后出示“天狗望月”“仙女弹琴”……这些奇石名称, 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如“仙女弹琴”,有的学生说:“这块巨石像一位美丽的仙女,穿着华丽的衣裙,抱着琴,坐在石崖上,用那纤细的手指,拨动着琴弦,动情地弹奏着优美的曲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活跃了思维,脑海中的一幅幅画面也就跃然纸上了。这无形之中又帮助学生解决了觉得写想象类文章无从下手的难题。

其实,写作文是需要一点联想, 甚至是幻想的。语文教材中就有“我梦见……”“三十年后的聚会”“假如我当X长”等作文题目,这就是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有的同学在“三十年后的聚会”中写道:三十年后, “我”是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长,邀请昔日学友,共同为学校捐资筹款以报师恩。虽然学生的阅历不深,但写出的东西也在情理之中。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穷人》一文写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同情、关心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把她两个孩子收养的事,歌颂了穷人这个群体的高尚品德。课文以“‘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为结尾,十分耐人寻味。教学后,教师便安排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写符合情节发展的文章。有的同学这样设想:西蒙的两个孩子在渔夫和桑娜的精心抚养下长大成人,不仅勤劳能干, 还明理懂事,懂得知恩图报,对渔夫和桑娜这对再生父母孝顺有加……虽然学生的想象角度不尽相同,续写内容也不一样,但符合想象的要求,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可能。

三、多鼓励,少批评,培 养写作兴趣

不管是写作水平高的还是水平低的学生,他们大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表扬。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激发兴趣,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基础差的学生的培养。因此,平时作文不宜采用“横向比较,同一标准”的方法,以免造成基础好的学生总得高分,基础差的学生总是落后,时间长了,基础差的学生就会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就是不行,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工夫。而应采用“纵向比较,因人而异”的评分方法,重点看进步大小,特别是对学困生的作文更要多找优点,只要某一段甚至几个句子、几个词用得好,就及时肯定,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例如,在一篇学生的作文里, 笔者不但给了他较高的分数,还写了这样的评语:在我的记忆里,你的作文功底不是很厚实,但从这个学期的几篇文章来看,水平几乎是直线上升,由较差到了中等,这篇文章如能克服详略不当的毛病,就可以引入中上等了。笔者把文章的不足放在他作文的进步过程中进行评价,使他看到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进步,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多写点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增强自信,作文效果就会显而易见。

3.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写作实效 篇三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一些学生怕写作文,一些教师怕批改作文。这些问题一直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进程。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应摆脱批改作文的抵触心理,创新作文教学手段。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从素材积累、课后阅读、写作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写作实效。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参加写作训练。

【关键词】

写作热情 阅读面 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

写作其实是将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的事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承担着思考与表达的重任。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思想可表达,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增加作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学生由被动写作到主动写作,以此提高小学生写作的质量和水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1.提高素材积累的趣味性

素材是作文的基础,小学生的写作活动必须从积累素材开始,只有掌握一定的素材才不会“无病呻吟”,写出有内容的文章。为了增强学生素材积累的趣味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积累素材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真正将素材积累作为写作的前期工作。教师除了在课上渗透素材积累的理念,还应从课下观察学生的学习行动。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较差,他们在课下积累素材时很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所以,教师应该教授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让学生有选择的,正确的积累素材。

对小学生来讲,家庭与学校是他们汲取经验和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他们应从生活中、家庭中以及学校中搜集写作素材,用发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身边发生的事物,“以小见大”,用精炼以及生动的语言概括这些“小事”,并将其融入作文。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合理积累素材的技能,语文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让学生抽出时间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当然,教师还应建议学生在外出旅游游玩时,多尝试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并将尝试后的感受写下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建议学生多记日记、周记等,用日记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学生的旅游经历便会富有意义,不单纯是欣赏风光,吃喝玩乐。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逐渐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使其感受写作前期准备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由被动积累逐渐转化为主动尝试。

2.拓宽阅读范围的广泛性

阅读活动与写作活动在一定意义上是同步的。学生的写作过程其实是再阅读过程,他们的阅读过程其实是为写作打基础的过程。为了促使学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同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教师应帮助学生拓宽阅读面,让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将视野延伸到课外读物和室外活动中。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中信息,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应用阅读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有选择的阅读书籍,如名著系列、文学系列和散文系列。这些书籍会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与名人先贤对话之后感受文字的魅力。当然,教师还应该偶尔为学生提供一些以娱乐信息、笑话等为主的书籍,用这些书籍放松学生,让学生劳逸结合。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书籍,并将阅读的感受在班级分享。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书籍,不再受教师的束缚。教师用这种方式无形之间便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将阅读作为放松心灵,丰富知识面的一种途径,而不是被动阅读。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语文教师要适时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从中掌握一些修辞的手法和表达方式,掌握表达技巧,为之后的写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教学方法的多元性

小学生初学作文,尝试写作的过程是艰难的。就像刚开始学步,需要有人搀扶一样。教师需要做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搀扶者,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开始写作,如何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传授写作的理念不教授学生写作的方法。那样只会降低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厌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写作活动,教师需要循序渐进,逐渐传授学生具体的写作方法。

以记叙文为例,教师在讲授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时,首先应告诉学生记叙文的几要素,让学生先掌握分辨记叙文的能力,再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记叙文,让学生从中分析这些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模仿这些文章的写作方法,在模仿之后逐渐过渡到创新,循序渐进,提升技能。再比如人物描写的文章,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了解任务描写的具体方法,如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并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写出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让别人能在看过文章之后知道这个人是谁。当然,人物描写的重点并不在这个人的外貌,而在这个人的灵魂,如何写出人物的感情和内心才是最重要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由外貌描写逐步过渡到人物的内心和感情描写。这样,学生便会掌握写作的方法,从一次次的借鉴和练习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4.写作热情 篇四

【拼音】rè qíng yáng yì

【简拼】rqyy

【近义词】满腔热忱

【反义词】阴阳怪气、冷言冷语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成语出处】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赵本山热情洋溢的表演赢得观众的好评。

【英文翻译】ebullience

【成语正音】溢,不能读作“ài”。

【成语辩形】洋,不能写作“扬”。

【产生年代】现代

5.炙热的工作热情 篇五

记104空压机维修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体车间的动能输送又面临着新一轮的考验,对于气体车间机电维修班来说同样也要调整好心态和状态准备面对一次次的战斗。为保质保量的完成2012夏季总厂的生产任务,班组提前开会并且和组员沟通,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挥“能吃苦,能战斗”的气体车间维修班精神,认真严谨的完成夏季的工作。

由于夏季温度高,因此要提前做好冷却器的保养工作,以防意外情况发生。104综合动力工段的空压机组经过长时间的运行空压机组的冷却器冷却效果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应该进行有效的检修和保养工作。5月8日技术员下工作票对104站1#及4#空压机进行冷却器的维修和清洗工作。因为高压空气用量大,空压机备机少,因此班组和广大组员一致决定,本次工作何时干完,何时下班。

接到了这条死命令,大家迅速的开始了工作,将班组人员分成两组人马,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分别带领年轻有活力的青工。做为一名新人,我很期待的这次的检修,希望好好学习,有所收获。两个小组经验丰富的主修师傅,在领取配件和工具时,让我看到了老一代彩虹人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也看到了他们丰富的检修经验。在拆卸机壳时需要什么工具,需要什么样材质的密封垫来进行更换,那些部件需要更换新螺母了等等,师傅们都掌握的有条理且十分透彻。

初夏的太阳已经显得毒辣,厂房内其他设备运行时发出尖锐的噪音,湿热的空气,这些都组织不了大家工作的热情,十几个人在厂房内干的热火朝天。大家配合默契娴熟,你拧螺丝他拆阀,维修进度进行的很快且十分顺利。你的衣服全都被汗水浸透了,他的手套甚至衣服都油了,但大家没有一个人退缩,中午洗洗手,穿着布满油迹的工作服就进了饭堂,吃完饭继续干。

同时大家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令我十分钦佩,每一个螺丝拧平、拧紧,每一个死角都清理干净,对于设备零部件轻拿轻放,小心操作。坚决按工艺要求处理,不偷巧。我想从自身看起,先不说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这样敬人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精神更是我们年轻人值得学习和一生受用的。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最终我们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老师傅经常身先士卒不怕苦不怕累奋战在第一线,激发了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每次工作检修任务,这种炙热的工作热情,团队合作的精神我想更值得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借鉴和发扬。

6.热情奉献 踏实耕耘 篇六

----记巩留县东买里镇莫因古则村小学优秀校长亚库甫江·亚森同志

亚库甫江·亚森同志,男,维吾尔族,现年44 岁,中共党员,工作多年来,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和优异成绩。

走进东买里镇莫因古则村小学的校园,你会经常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我校的校长——亚库甫江·亚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情注教育,作为一位校长,他率先垂范。他给自己定下的座右铭是: 以勤精业,辛勤耕耘。为此,亚校长在2016中工作成绩突出,被巩留县委评定《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大家有目共睹,正是亚校长在东买里镇莫因古则村小学两年的时间里,学校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一、政治坚定 旗帜鲜明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特别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遵纪守法,讲原则、讲团结、讲稳定,识大体,顾大局,能够时时处处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和团结各民族干部群众,牢固树 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能够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反对一切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祖国统一。做到了言行一致,在工作中善于发挥成绩,纠正不足,不断提高,干一行爱一行,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多年来,在多个岗位上都做出了非凡的成绩。

在开展“两学一做”、“对党绝对忠诚”等一系列活动中,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在学校教职工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让大家认识到只有在安定的环境下,大家才可以安心的学习、工作、生活。他师德高尚,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政策意识、事业心、责任心强烈。个性坦诚磊落,工作与生活中与人为善、讲大局、讲集体、做表率,在全体教职工中口碑甚佳。2016、2017年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纳吾肉孜节”为契机,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及全校师生参加活动,对参加人员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去极端化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从教以来,亚库甫江·亚森同志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关心时政,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师德,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各岗位职责。

他能注重学习,向一个学习型的管理者靠拢;能勤于思考,做一个思考型的管理者;能积极修炼业务,做一个业务型的管理者。在注重政治思想素质提高的同时,不忘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在职培训提高,各类培训学习也从不落下。工作阅历丰富,自参加工作以来,根据上级肯定和学校工作需要,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教务主任、副校长、支部书记等职务,熟悉并胜任相应工作岗位,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更加成熟。

三、角色定位准确,发挥表率作用

随着工作岗位的调整,能把握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把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工作准则。各项工作中身先士卒,发挥表率作用。能抓住学校领导分工协作与同心协力的关键点,明确所任岗位的角色与职责,努力营造与书记、与中层、与老师之间融洽的工作关系,对待好每一个老师和孩子。

在工作中敢于尝试、形成用制度来管理学校,让大家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释放自己的能力,把学校的工作做的更好,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两年来,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团结班子成员,当好校长和教师的桥梁纽带,踏踏实实地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做”的过程中,发扬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各项工作能高效高质量完成。

在他的影响下,在所任教的学校带动了一批教师的成长,特别是引导年轻教师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十年规划、五年规划、三年规划、一年规划、一月规划等等;同时创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促使教师一步一步走上自己的成功之路。目前,许多年轻人都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或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

四、尽心尽职,做好各类工作

两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他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抓学校日常管理、安全管理,教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落实,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高效运行。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能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坚持扎根教学第一线,与全体教职工一起一心一意做好教育工作。广泛联系教师,了解实际情况,经常和教师、学生座谈,深入课堂推门听课,同时也及时收集信息,共同分析原因,商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科学管理,加强素质教育的落实

在学校管理上亚校长有一整套经验。他对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是“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他还拟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德育工作管理上他能够处于高屋建瓴的势态,强调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实效性。在学校管理上,亚校长能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一次,亚校长由于家事而上班迟到了,学校教师都不以为然,可他却在考勤本上登记,并在教师例会上公开道歉。学期结束时,按制度扣了自己考核分。正是亚校长这种严于律自的做法,感召着学校的全体师生。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兢兢业业,连续两年获得绩效考核优秀。

六、甘为孺子牛,全心全意服务师生不言怨

亚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亚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亚校长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次,努尔买买提老师身患重病入住县城医院,亚校长不顾劳累亲身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工会、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在今年的值班备勤中,由于本校李冬莲身体原因,半夜突发心脏病,亚校长知道后,马上穿上衣服把她送到县医院,待到回家时已经是深夜4时多了。还有……类似例子真是太多了,容不一一枚举。

七、“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如今身为教学校长的他更是将教师专业化成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制定了一系列培养措施,出台各类教师培养方案,提出了“四自”(自由、自主、自然、自学)教学策略,让人人享受温暖的爱心,人人获得学习的满足,人人散发生命的光彩,人人享有快乐的心境,达到乐教者自学,乐学者自教的境界。通过“六个一”——一颗博大的爱心,一份执著的追求、一张亲切的笑脸、一套过硬的技能、一身得体的服饰、一种儒雅的风度,打造充满快乐、好学向上、互助共享的教师团队文化,为东买里镇莫因古则村小学每一位教师的卓越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真正发挥着县级教师的引领、示范、标杆作用。

我县把2016年作为教育质量提升年,亚库甫江·亚森同志及时召开班子会议、教职工大会,讨论研究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出台适合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计划。并付诸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两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其中2015、2016年我校取得了6名学生考入区内初中班的好成绩。

亚校长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他总会耐心教育。学校几位学生家庭十分困难,亚校长了解情况后,给学生们申请了困难补助,自己带头捐款、并且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进行帮困,使这些学生的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因而亚校长贏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贏得了领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使全校呈现出一派校风正、学风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逐步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跨越,从粗放管理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迈进。

总之,该同志多年来,能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工作,在思想上,能努力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认真执行上级方针政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在学习上,能注意自身的学习提高,把握教改的脉搏;在工作作风方面,能够尊重教师,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在学校管理上,有强烈的事业心,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有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上,能够恪尽职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乐于奉献。已经完全具备推荐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条件。

7.加强生活体验 激发写作热情 篇七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指导,生活体验,作文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 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总体上看, 现阶段的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如人意。他们的作文不是三言两语, 草草完成任务, 就是全部“借鉴”别人的佳作。而对于老师来说也正苦于“难教”。这“两难”境地似乎已成为小学写作教学的困境。其实, 我们从学生的“生命”本体考察, 每个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 每个孩于天生就是诗人, 对万物有他们自己至纯的独特体验。因此, 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旧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作文课堂教学, 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观念, 是目前作文教学的新的发展趋势。

一、作文材料来源于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 文童犹如溪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所以作文教学要为学生接触生活的源泉,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引导学生投入生活, 感受生活, 改变课堂模式, 体现学生自主, 把作文课延伸到课堂之外,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准备作文的内容。只有留心观察生活, 发现事物的特点, 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 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 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

生活是个大课堂, 我们走在大街上, 广告标牌处处有;我们接待客人或到别人家做客时的情景;我们看电视或动画片带来的启示;我们与他人接触交谈的感受;一次事故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等等。这些唾手可得的作文教学的良好资源, 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因为他们有亲身的感受和体验。

1. 引导学生认识习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以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习作与生命的关系, 深入理解习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而日记, 就是一种写作, 这种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旋律的流转。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并自觉地付诸实施, 那么他们便有可能认识到习作是自己的事情, 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事。因此我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 记叙下一天中发生的有意义的, 印象深刻的事, 或是对某种现象的看法、感触。但不要求学生每天一定要写一篇完整的日记, 有时几句话也行。

2. 引导学生体验习作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

习作是什么, 习作就是交流, 是以文学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 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我要千方百计创设真实的交流场景, 比如让他们举办影展, 为影展的海报写前言, 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宣传, 教师和学生之间开辟心灵交流的信箱, 书信来往, 让学生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倾吐;学生要参与干部竞选, 我指导他们写演讲稿, 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一种提炼。

二、作文丰富于日常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 作文就犹如“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所以, 我认为, 要让孩子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感可发, 让孩子的习作反映他们自己的真情实感, 体现童真童趣, 就必须让学生走进生活, 在各科, 与生活密切接触的活动中, 教师要做一个启发者、点拔者。帮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 体验生活, 丰富脑海中的生活积累。

1. 写好“两记”, 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两记”包括日记 (周记) 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 行文自由, 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 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的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天天动笔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积累了大量词汇、语言素材, 作文时再选择使用, 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在作文上的进步了。

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也可以是摘抄, 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语句, 或是精彩片断。现在我班学生每人都有一个图文并茂、精美的摘抄本, 上面都是他们自己摘抄到的好词好句, 还配上了自己画的彩色画;同学们还主动到图书馆借阅书刊、自己订阅报刊杂志, 一有时间就看书, 全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增加阅读, 提高阅读的鉴赏能力

“凡作文, 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根柢”。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 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 广征博引, 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大文豪鲁迅说得好:“文章怎么做, 我说不出, 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新课程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 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书读多了, 胸中列书万卷, 视野随之开阔, 在写作时, 就会构思, 就会遣词造句, 语言就会如“万斛泉水, 滔滔汩汩, 不择而出”。

8.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篇八

【关键词】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学生“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

1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新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作心灵处于自由的状态,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就会敏感的关闭。通过周记谈心,就不一样,因为谈心时大家的心灵都处于同一种放松状态,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实。

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你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一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接近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个体方式的成长的愉快和满足,会在积沉下来,在作文不时表露。

2每天一个小故事。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淌至今依旧熠熠发光的金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露、白发等融合的乡愁,如阳光、春天、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如梅、兰、菊、竹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的氤氲、美妙的意境对于积累学生情感作用很大。

3精心创设条件,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用苏丹大灾荒的图片来引导他们体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赛”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美妙的花草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4教师“下水”。促进学生思维扩展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浓缩提炼,有穿透力和心灵辐射的效果,运用起来就能克服写作中常见的抒情议论空洞疲软,获得自然贴切的效果,而这些感受对于学生却是一种别样的感受。这能促进学生感情的激发,思维的扩展。

上一篇:污染控制工程论文下一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