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学热点问题(共8篇)
1.政治社会学热点问题 篇一
热点小专题 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历程
●热点问题关注:
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政治现代化的推进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动法治社会的进程,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国策;二是逐步完善民主政治化的各种制度,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的保证;三是建立健全平等社会的机制,缩短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基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是一大热点,与此相关的法制建设史、中共党史以及近代社会民主平等而奋斗的过程或成果的内容,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重点关注:
(1)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及其历史影响;政治现代化与经济、思想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全面认识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
(2)孙中山为建立民主共和国、捍卫和重建民主政治、促成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所作的努力。
(3)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孙中山和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促进或阻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史实,并对他们作出正确的评价。
(4)我国政治现代化历程的特点,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增强民主意识和公民的参政意识;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
●知识整合
1、中国近代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1)君主立宪制:①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的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缺乏完整理论,且没有付诸实施)。
②19世纪末,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发展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提出把挽救民族危亡同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救国方案,掀起了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但因其阶级局限性而失败)。
③20世纪初,清政府为缓和矛盾,进行“预备立宪”,使一部分立宪派分化出来,成为革命的一支力量。
(2)民主共和制:
①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民报》中把同盟会纲领中的“创立民国”阐发为民权主义,认为君主专制政体是中国长期落后和被侵略的根源,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责任内阁制,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的确立。
③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实际上在政治体现为民主共和制。
④1928年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实行“训政”,以党治国,蒋介石集党政军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
2、民国时期捍卫民主政治的斗争:(1)“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原因、结果及宋教仁实行政党政治的努力);(2)国共两党所形成的新三民主义和民主革命纲领;(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背景、内容与结果);(4)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5)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归纳】孙中山从1905年创立同盟会到1925年逝世,其民主政治斗争可分为三个时期:
①1915~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912~1922年: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③1923~1925年:促成国共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运动。
3、中共的民主政治建设:
(1)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2)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3)北平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参与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政权机构,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
(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5)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使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6)新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粉碎“四人帮”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1978年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强调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任务。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并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政治纲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中国近代化
▲具体层面(派别及主张)(1)经济(工业化)
①洋务派提倡“求富”,兴办民用工业;
②维新派提出设立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发展; ③清末新政:奖励实业
④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鼓励、保护工商业和人民创办实业,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的机械生产。
⑤19世纪60、70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
⑥甲午战后,中国出现兴办工业的高潮,到19世纪末才有显著发展。戊戌变法试图推进经济的近代化,但很快失败。
⑦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民族资本主义才得到进一步发展。
⑧中华民国鼓励和保护工商业和人民办实业,一战时期,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高潮。(2)政治(民主化):
①维新时期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开国会,对旧制度进行改革。②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设立总理衙门(外交近代化)④百日维新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⑤清末立宪,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
⑥辛亥革命确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3)军事近代化:
①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 ②百日维新实行征兵制; ③清末新政编练新军;
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的变化
(4)思想“西化”(参见“传统儒家思想向民主思想的嬗变”)▲发展过程:
1、经济领域(即工业化进程)
(1)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化艰难起步。②19世纪末由于外国资本输出和清政府放宽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③民国初年,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④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日益萎缩。30年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活动”工业有了发展,但获益最大的是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抗战以后,四大家族加强对工业的垄断。☆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发展 ①建国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1956年通过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使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②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年执行以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基础为目标的一五计划。③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使工业化建设受挫。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思想领域(传统儒家思想向民主思想的嬗变)
(1)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三部曲(阶段特征)
①第一阶段:自雅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20多年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
②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70年代以前主要是围绕军事技术,70年代以后开始超出军事技术的范围。其主要原因是洋务派为了制器不得不翻译西学,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的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
③第三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学习“西政”,此后革命派也主张如此,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更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次。
(2)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时代特点 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中国人看世界的开端。
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③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④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⑤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⑥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以此为指导发起了辛亥革命运动。
⑦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彻底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⑧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最终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3)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
②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上多有反映,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
③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
④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如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3、近现代民主法制建设
(1)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伟大尝试。(2)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显示“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
(3)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为其复辟帝制铺平道路。
(5)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明确了新生红色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
(6)1946年,国民党伪国大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7)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该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
●基本认识:
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现代化,是指政治生活及其结构从传统的君主专制集权形态向现代化的民主形态转换的历史过程,其基本目标是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原因、目标、方式、依靠力量与阻碍力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原因和进程来看,欧美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幅度发展的基础上,用了几百年时间才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政治再到民主政治的过渡;而中国是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政治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跨越,呈现出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对称、跳跃式的政治发展走势。从方式来看,欧美国家的革命与改良同时并行;而中国是通过20世纪前半期持续的革命斗争完成的。从依靠力量来看,欧美的政治现代化主要依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中国,农民阶级成为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国民革命运动和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而又不同的政治角色。从进程中的障碍来看,欧美国家主要是封建势力;而中国则是封建势力与外国殖民主义势力同时并存。此外,在中国近代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政治的目标始终与独立、统一和富强的目标相伴随,民主政治的斗争往往与民族救亡运动相联系。
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独特之处,我们应从华夏文明在政治领域显示出来的相对停滞状态的历史、国民的国家观念极为薄弱的国情以及中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发展阶段等方面去理解。
2.政治社会学热点问题 篇二
一、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
现时期, 大学生普遍生于80、90后, 正处于人生认知的活跃期, 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敏锐力, 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较大的影响。
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方式主要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是大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教学途径、社区和家庭、各种新媒体、社会实践、人脉交流等途径, 感受和体验着许多社会热点问题, 但是这些热点问题在网络信息昌达的时代和网络监管还不完备的情况下, 心智发展、社会阅历及认知等方面还不成熟大学生群体正确引导。间接影响主要是指大学生具体感受社会心理气氛特别是社会情绪的途径如人际关系、群体心理气氛、周围人群处理公务或外部事物的态度和活动规则、社会公共活动秩序、网民情绪、民间舆论与牢骚等等。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心理状态基本一致。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直以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难点, 其前提就是努力做到“三贴近”, 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今大学生早已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 社会的现实性和多样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选择, 社会热点问题更是紧紧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教育者如能清醒认识到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入社会热点问题, 引来大家的广泛关注及讨论, 教师就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水到渠成、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鉴别和分辨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 是个体“钟摆式地寻求自我”的特殊时期。其心理还不成熟, 易感情用事, 思想观念理想化, 在面对一些消极的社会热点问题时, 极易产生矛盾、偏激的思想, 甚至丧失正确的是非判断力。利用一些典型的社会事件是最好的“现身说法”, 通过正反面典型的引导和教育, 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法制观, 促使他们重新审视事件, “进得去, 出得来”, 进一步提高社会分辨能力。
3.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能够很好地反映时代焦点。这些复杂的热点问题能够促使公众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社会道德、利益、公平等的意愿和思考。大学生也是公众, 社会热点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社会、思考人生, 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进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求真务实、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爱国热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帮助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4.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 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思想教育, 这个阶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方面的要求。社会热点问题“知名度”很高的, 学生乐于探讨, 教师可带领学生挖掘其中包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浅显化, 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 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他们踏入社会、规划人生、规避风险等做好准备。
三、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在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一个正确认识之后, 我们考虑如何将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1.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教师除了扎实搞好课堂教学之外, 也要理论联系实际, 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认真设计教学, 通过讲座、BBS、演讲、辩论、调研、参观、撰写小论文、问卷调查等探究式活动进行交流、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2.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结合社会热点, 利用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实习及公益类活动,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社会现实问题, 在实践中敢于批判, 坚持真理, 锻炼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 提升胆略和勇气。学校需完善现有的评价考核体系和方式, 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再是成绩优先, 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 从长远来看, 思想教育对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着更深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他们心智的健康成长, 增长阅历, 增强社会防腐拒变的能力。
总之,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入, 为大学生提供观察社会、了解自身、思考未来的“窗口”, 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大学生对于社会的正确认识, 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与价值。在培养学生如何认知社会的教育中, 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把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是非的鉴别能力, 更能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6) .
[2]黄金柱, 鹿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8.
[3]张萌.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 2012, (15) .
[4]曹国华, 黄俊化, 刘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热点事件相结合的有效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3) .
[5]刘树良.社会热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
[6]高凡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方法探究[J].中国市场, 2008, (26) :10-11.
[7]霍明勇.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08, (12) :20-21.
3.政治社会学热点问题 篇三
[关键词]社会热点政治论坛论题评论指点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56
如果你留心中学生的课余谈话,就会发现,社会已经悄悄影响课堂。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已使中学生忧心忡忡,社会腐败现象又会使他们扼腕叹息……社会不再遥远,现实撞击着理想,就像阵阵风雨,敲打着学生的心灵,不免让学生被动、盲目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色调,使学生产生一些零碎的、片面的、肤浅的看法。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这些年轻的心很容易迷失。而现实中很多家长谈论更多的往往是赚钱、生意、中奖、赌博等,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青少年,生活在这种氛围里,潜移默化,便抵消了思想政治课的正面教育。一些学生说:“政治老师上课讲的很有道理,但往往是课堂上听的一套,社会上见的另一套。遇到实际问题这些道理就好像行不通了。”这种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看到的社会现象相违背的情况,已成为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根本原因之一。如何在课堂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引入社会热点来设立思想品德课论坛的手段,并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征集论题
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征集热点论题。所谓“热点”,是指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像中学生与智能手机、“减负”等。热点论题的征集可以以一个电视新闻评说栏目(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时空报道》等)为核心,向身边的生活辐射。确立核心,把视角投向广阔的背景,既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吸收更多的信息,又能使学生了解其中评论的视角和基本观点。而关心身边的生活,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有更直接的体验和发言权。征集论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走向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征集论题的发动面要广,但进入评论的论题要集中。教师要对征集的论题进行删选,选取那些适合中学生讨论而又有争论价值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并从中得到启发。如近期備受社会关注的两则“救女”事
被网络舆论炒得沸沸扬扬的房祖名、柯震东、毛宁等明星吸毒的新闻事件。学生对这些新闻,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或多或少已有了一些了解,他们看到似曾相识的素材,顿时倍感亲切和新鲜,情绪高涨,封闭的思维被激活。通过积极的交流、探讨,学生很快明白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论是高官、名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要违法犯罪,必受法律惩罚,即违法必究的道理。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把握价值导向,彰显“正面性”
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会看到、听到、感受到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中不乏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感人事迹,也有反映当下社会消极冷漠、丑恶阴暗的人和事。而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容易对社会产生悲观消极乃至极端的看法和做法。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坚持以正面为主,反面为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想品德课堂传递给学生的应该是正面、积极、健康的信息。教师选用素材应把握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比如,选取“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感动中国人物”这类素材,让道德的力量浸润学生青春的灵魂,充分运用榜样示范的力量,去激励、感化学生,有利于教学产生正面的教育效果,更好地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思想品德教学中,如若缺乏良好的教学素材,就如汤中无盐,食之无味,思想品德教学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好的教学素材,是一堂好课的媒介和载体。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素材成千上万,来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于每时每刻,这就对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遴选教学素材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炼就一双“慧眼”,学会捕捉各类素材,并对素材进行精挑细选。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素材遴选得当,引导有方,定能点燃学生的思考热情,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定能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灵性”光芒!
4.政治社会学热点问题 篇四
2010年考研政治各学科分布情况
马基:其中单选 4道(4×1′=4 分) 多选3道(3×2′=6 分) 大题为第24题 ;
政经:单选6道(6×1′=6分) 多选 4道(4×2′=8 分) 大题 35 、37 题涉及部分;
邓三:单选1 道(1×1′=1分), 多选 1 道(1×2′=2 分);
历史 :单选1道(1×1′=1分), 多选 4 道(4×2′=8 分),大题 36涉及部分;
法律基础与思修 :单选2道(2×1′=2分),多选 3道(3×2′=6分),大题37涉及部分;
时政:单选2道(2×1′=2分),多选 2道(2×2′=4分),大题三道大题都涉及部分。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总体来说难度较低,没有偏难怪题出现,符合考试大纲要求,试题设置较为科学严谨,题目分布情况也比较合理,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核。
一、注重基础知识考查,侧重学科内关键知识点的掌握。
与前几年考题相比,2010年考研政治试题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干设问较为直接,备选答案模糊项较少,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题目难度,使考生能够比较容易做出最终判断。
二、突出社会热点,问题针对性较强。
政治理论考试每年都会围绕当年的热点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考查,但是有些年份是紧扣热点,有些年份是避开突出的焦点,因此每年的政治理论考试都是风云变幻莫测,让人难以把握揣摩。
三、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考查难度逐层递进。
政治理论考试的特点是不但要求学生对理论层面的`理解,更侧重对实际运用能力的把握。从2010年政治理论试题不难看出,出题者将2009生活中大事要事巧妙设计,与学科内知识点相结合,精心编排,合理组织成题,既考查了考生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洞察力,又将学科内知识点分布其中,要求学生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明确解释,既要知其然,又要说明其所以然,考核难度渐次加深。
5.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篇五
杨建华 姜方炳 尹鸽 发布时间: 2009-02-22 08:00 光明日报
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和谐社会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建设与社会质量研究。
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
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研究历来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在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新的社会利益关系格局也逐步形成。社会变迁及社会结构和利益的分化会不会导致社会不同群体的对立和冲突,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学界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研究
一般社会学的理论从古典学者那里开始,一直研究有限的几个基本问题:社会秩序是如何维持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变迁是如何实现的?社会成员如何为其生存和人类再生产获取资源?社会变迁理论就试图研究并确定社会的内部与外部变迁,社会变迁的实体、动力、规律、单元、层面,社会变迁的初始动因、基本前提、一般形式、实际过程、具体途径等。社会变迁理论还试图研究、确定社会变迁的维度,如速度、深度、方向和可控制性,以及能够改变原有制度的外部和内部的变革力量,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联。近几年,学界对这一问题关注较多的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国家和区域发展、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增长收益的分享、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等。一些中青年学者还从新的视角来研究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如从社会分化与整合的角度、非常规行动视域、社会化小生产理论框架建构等研究分析了社会变迁及中国现代化问题。
2、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分层的特有机制
对这一论题的探讨,相关研究在理论取向和解释逻辑上呈现出基于不同学术范式背景的差异。学者李强引入国家政策变量分析它对分层机制的作用,认为影响社会分层的具体机制有三个层次,依次是“基调理论”、“大的政策原则”、落实具体的政策。李路路认为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导致社会阶层结构的变革,由“决定性”转向“交易性”。孙立平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尤其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断裂”,同时,他还认为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形成成为社会变迁或社会转型过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他学者则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的规模、速度和流动机制等方面,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和阶层分化机制并非如此简单。
3、社会中间阶层的崛起、特征与社会功能
社会阶层结构的中间部分即中间阶层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关于中间阶层的社会学研究几乎都是围绕中间阶层的理论界定、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存在与发展及其构成特征等问题展开的。学者李培林、张翼以收入、职业和教育作为三个基本维度,对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中产阶级规模以及中等收入者的规模进行了测算,并比较了“客观中产”和“认同中产”在社会态度一致性上的差异。但这个所谓中产阶级,学界目前认为并不是一个具有统一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取向的“阶级”。一些学者认为分层研究在对当前中国的现实进行解释时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例如,学者冯仕政就从阶级分析和分层研究两种范式的内在逻辑出发,结合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形势的变迁,回答了为什么要重返阶级分析的问题。
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是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构,目前还处于翻译引进与研究并重阶段。近几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在费孝通先生倡导的“文化
自觉”思想的引导下,有关建构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愈益明显。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坐标里如何挖掘、总结“中国经验”,推进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学研究涉及的重要论题。
1、社会学理论上“中国经验”的挖掘与总结
在学界,“中国经验”最初只是一些文化学者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提出来的。真正把“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则是社会学者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的结果。李培林教授先后发表的《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现代性与中国经验》等多篇重要论文,对这个概念的理论特性做了明确界定,对其历史内涵也做了系统阐释,并且通过分析中国经验与东亚现代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中国经验的特殊性与世界现代化规律的普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他社会学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特定领域出发,注重挖掘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知识元素。
2、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倡导
本土性是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术科学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世界性的运动。所谓本土性的价值取向,其实质就是要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通过这种研究,能科学地描述和解释中国的社会现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预测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并能检验、修改、补充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丰富国际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学者大都坚持认为,从西方导入的社会学要在中国生根、发展,必须要将中国社会文化特征和民族性容纳到社会学里,必须创立与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相吻合的社会学,必须以服务于中国社会及中国社会大众为根本目的。这种价值取向保证了从西方导入的社会学在服务于社会需要中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它通过对社会现实迫切问题的思考或解决,结合到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并围绕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和实际需要而向前推进。
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反思与推进
社会学在中国属于舶来品,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现阶段中国社会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译介的方式从西方引入,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往往落入西方理论的窠臼,比附现象较为普遍。但综观近几年发表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学方法论研究的前沿已经推进到社会学研究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社会事实”的认知问题、在认识论层面如何正确把握社会学研究实质的问题,以及方法论立场反思等领域。这种推进实际上是通过对目前社会学研究普遍采用的一些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的反思来实现的。归纳起来,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问题上存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目前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普遍采用的问卷调查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这实际上是对自然科学及其研究范式的仿效,忽略了社会过程与自然过程之间的本质差异,因此具有局限性。我们在具体开展这种研究的过程中,确实不能把社会现象研究化约为自然现象研究。第二,深度访谈也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越来越多地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在收集研究资料的同时展开对访谈对象的言语及其在访谈语境中有意无意地表露的行为的真实意义进行理解的过程。为此,研究者需要暂时搁置自己的知识与立场,通过交谈进入被访者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随时保持反思性的观察力,以便能够发现并追问与被访谈者相关的问题与事件的真相。第三,我们的社会学研究往往是用西方的理论尺度裁剪中国的具体经验事实,这容易使研究陷入情景误置的陷阱,跳出陷阱的途径之一是寻找适合探索转型逻辑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
和谐社会研究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我国社会学界对和谐社会研究便给予了极大关注,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进行了认真探讨,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社会学者陈光金、吴忠民、周全德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学围绕着和谐社会的界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和谐社会研究的生长点等论题,展开了广泛研究。
1、对和谐社会内涵及特征的理论界定
学者们认为,社会学界主要是从其内涵和特征两种角度对和谐社会进行理论界定。在内涵界定方面,如今社会学界已达成共识,即社会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人自身关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其中人自身关系的和谐是其他两种关系和谐的基础。在特征方面,学者们有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社会结构合理、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公正有序、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完善、生活方式文明化、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等多种提法。从精神实质上看,所有这些提法与中央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相吻合的。
2、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必要性来说,学者们认为,我国社会达到初步小康水平后已进入一个矛盾凸显的高风险期,如何防止拉美陷阱及杜绝苏东危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可能性而论,陆学艺强调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已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认同,政府与公共社会的沟通与协调逐步加强,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等价值理念已逐步被融入社会决策主流,和谐社会将逐步从一个理论上的蓝图演变为生活中的现实。
3、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略
社会学界普遍认为,社会结构的不合理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社会制度改革与社会政策创新的滞后、社会失范和社会价值迷失这三者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对此,李强、陆学艺、周晓虹等学者主张以构造合理社会结构、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创新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作为手段,去化解和消除那些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负面因素。具体地讲,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调节好收入分配、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升弱势群体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机会,等等。
4、和谐社会研究的生长点
学者们认为,由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战略任务和一个历史过程,所以可以肯定,和谐社会研究将会在较长的时间里成为一门“显学”。就目前来看,和谐社会研究的重要生长点包括这样一些方面:社会整合机制研究,社会公正研究,社会管理研究,社会阶层研究,社会流动研究,劳资关系研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社会组织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会政策研究,民意表达机制研究,社会基本价值观研究,等等。
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研究
1、社会组织研究
社会组织是相对于国家政权组织与市场经济组织而言的,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形式,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发育成长的重要依托;对其进行恰当的社会定位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诞生了各类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理论和实务研究异常活跃。相关学者除了继续探讨社会组织的性质、作用等问题之外,还针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定位和功能展开具体研究。学界普遍认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是对国家社会管理的参与,起着在国家与公民之间传承社会政策、反映公民意见和需要的传导机制作用,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各种专业协会,一直是社会组织研究的重要对象。
2、社会政策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应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社会政策“摆脱了被动应付矛盾和问题的阶段,步入了在矛盾凸显的发展阶段而能引致和谐的佳境”,创造了在矛盾凸显中引致和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目前中国的社会政策研究包括应用社会政策研究与社会政策理论研究两大领域。
应用社会政策研究是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应用社会政策研究关注面更为开阔,分析视角也渐趋多维化。传统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向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等多领域拓展;政策过程、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与经济发展等都成为社会政策分析的重要视角。另外,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社会事业的改革目标和方向也是近两年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其中,核心问题是这些领域是否应当市场化,应当如何理解近年来这些领域出现的种种弊端。目前学界还未形成相对一致的观点,但总体说来,中国社会事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应当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确保社会公平与分配正义。
社会政策理论研究聚焦于社会政策范式与社会政策性质解释两个方面。关于社会政策的范式,资产建设成为主要的思考方向。关于这一点学界总体说来有两种观点:一是应将社会政策看成一种社会投资行为,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精髓;二是中国需要借鉴国际上资产建设型社会政策理论,以公共援助促进人们尤其是农民及其组织和社区形成并扩大其资产。关于社会政策性质的理论阐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取向:或者从文化和阶层视角进行社会性探讨,或者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进行功能性研究,等等。这些探讨丰富和拓宽了社会政策的理论思考和理论研究的方向。
社会建设与社会质量研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并把一系列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把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其中“一位”,这对中国的社会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目前学界对社会建设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1、社会建设的理论思想
学界在对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内容、原则与目的探讨上,普遍认为社会建设是从社会所处的现实发展阶段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其主体由政府、社会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及公民构成,其原则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其目标是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其内容包含了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建构、社会流动机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区建设、社会安全体制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等9个方面。
2、社会建设的实践进程
社会建设实践包括多个方面,其中,近年来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发展获得了难得的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中央政府先后实施的一系列支农惠农举措不仅对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引起了中国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学界对与新时期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社会资本、文化传统、乡村治理、村民自治及城乡关系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大关系上,即城乡关系、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社会质量虽然与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的研究紧密相关,甚至只是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研究的一个方面,但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社会学界关于社会质量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学者有所涉足。但是,从研究成果和学界的关注度来说,2004年以前有关社会质量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低迷状态,有所涉及的也大都是经济学界的学者。但是,从2004年开始,社会质量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社会质量的研究更是引人注目。
6.社会热点问题等比数列解决 篇六
阅读理解:读懂题意, 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 从背景中概括出问题的数学实质;
数学化: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
标准化:就是要转化为一个等差或等比数列问题来解决;
回归实际:即回答实际问题.
一、直接利用等比数列求解实际问题
例1某市确定汽车尾气减排目标为2020年机动车排放量降为2011年排放量a的60%.目前同时采用的减排手段有两种, 第一种是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使得每年的排放比上一年排放总量均减少x个百分点, 第二种是通过教育与宣传控制私家车的出行时间, 进而减少尾气排放.
1.若通过第二种方式, 每年的减排量均是一个常数a/100 , 求2012年该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
2.若全体国民齐心协力, 使第二种方式每年的减排量能够占上年的排放总量的y个百分点, 要保证完成减排目标, 求x+y满足的取值范围. (已知
由此不等式组可解得5.5≤x+y<100.
点评:通过构造数列项与项之间的递推关系式如该题中an+1=an (1-(x+y)/100) , 来获得数列中某一项的方法是一种数列中常用的技巧.这道题向我们展示了运用这一方法解题的完整过程,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掌握.
例2水土流失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最突出的问题, 某地确定今年要退耕还林面积为1000亩, 以后每年退耕土地面积递增10%. (参考数据1.14=1.46, 1.15=1.61)
1.今年为第一年, 试问, 5年后一共退耕还林面积为多少?
2.为支持退耕还林工作, 国家财政补助农民每亩300斤粮食, 每斤粮食按0.7元计算, 并且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20元, 五年内, 国家财政共需支付约多少元?
解:1. 每年退耕土地面积递增10%, 所以每年退耕的面积成等比数列, 依题意, 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求和等基本知识, 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题意可以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 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并且解答这一数学模型, 就可得出符合实际意义的解答.
二、构造等比数列求解实际问题
例3从盛满20升纯酒精容器里倒出1升然后用水填满, 再倒出1升混合溶液后又用水填满, 这样继续进行……
1.求前10次共倒出纯酒精多少升?
2.求第12次倒出多少升纯酒精?
7.多角度解读社会热点问题 篇七
材料一 杭州湾跨海大桥地理位置示意图。
(1)A图中与浙江省相邻省①为_____________省。
(2)B图区域内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是科学技术的结晶。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高峰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简要说明这个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
(4)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探索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方面仍取得了不少辉煌成就。请举出这个时期我国在科技上的重要成就名称,并举出研制该科技成就的著名科学家一位。
材料三 在杭州湾大桥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贷款利率上调,大桥建设投资多次追加。因资金紧张、投资回报期限过长等原因,部分民营企业选择了退出。大桥开工前后投资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情况如下:
专家指出,类似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些大型基本建设工程,投资量大,工程期限长,投资风险非常高。正是国有资本及时跟进,填补了部分民资退出的空缺,保证了大桥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关键时刻,还得靠“国”字号的“主导”作用。
(5)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具体包含哪些经济成分?
(6)从大桥建设投资构成的变化看,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试题分析】
本题是浙江省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2008年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试题中的一道材料分析题,它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一对本地乃至全国都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热点为载体,整合政治、历史和地理的相关知识,设计了简答、列举和材料分析等题型,形式新、立意高、设问活。第(1)、第(2)题考查地理知识,要求考生能读图、识图;第(3)、第(4)题考查历史知识;第(5)、第(6)题考查政治知识。
本题对我们的启示:(1)关注社会热点,有意识地用课本知识对时事热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用热点材料去印证、巩固课本知识。(2)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创新意识。(3)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
(1)江苏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凉少雨
(3)宋元时期。原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以及开放与交流的政策。
(4)研制出“两弹一星”(如能具体讲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中的一项即可得分)。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写出与科技成就相对应的一位即可)。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形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
8.政治社会学热点问题 篇八
专题
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知识点:
1、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相应变化,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初三P23)
2、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初三P59)
3、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党和政府从振兴中华的高度提出的伟大战略,是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伟大战略。(初三P106)
4、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初三P111)
5、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初三P117)
6、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国际社会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初三P124、125)
7、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各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初三P126)
8、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初三P128)
9、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三P128)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初三P136)
1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初三P133)练习题:
1、我国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科技人才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③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④只有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科技创新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有何重要意义?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分析说明党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技创新。
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2)第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答案见课本133---134页。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面临哪些机遇?又将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答案见课本128页一至三段5、2004年1月9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四次会议要求,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我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的认识。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和利用,都不能离开人才。只有把科技知识与人才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可见,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
我们广大青少年要立志成材,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6、新世纪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因此,只有加强人才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才能有效促
进生产力的发展。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只有大力实施
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
(3)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供求矛盾
日益突出。只有加强人才工作,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努力造就一大批开拓创新的专门人才,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未来的挑战。
(4)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
7、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答: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8、请分别从国家(社会)、青少年个人两个角度,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答:(1)国家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营造良好氛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科技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2)青少年要正确对待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树立公民意识。树立崇高远大理想,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9、青少年怎样才能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答案见时事小册子04年第一期第四页
10、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2月20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请你谈谈对上述论断的认识。
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使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本134第三段)
(3)国际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社会学热点问题】推荐阅读:
2010政治热点 积极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09-25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问卷09-20
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10-23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汇总整理07-10
政治社会公民文化10-16
经济社会与政治09-13
高二政治社会发展规律07-28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六课08-28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大纲10-28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