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观后感(精选15篇)
1.《末代皇帝》观后感 篇一
亡国之君总需要一个人去扮演,幸与不幸,历史选择了他。从生到死,是历史的牺牲品,命运之神的玩物。
三岁登基,六岁退位,十二岁复辟,十二岁退位,十九岁被逼离宫,二十六岁成为傀儡皇帝,三十九岁被苏联红军俘虏,五十三岁被特赦,六十一岁逝世。一直想要改变斗争,却从未改变的了什么。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深深感受到他被历史驱赶的无奈。想要的从未拥有,想实现的只是幻梦。
有些人评论说他不如早早死了的好,对于这样一个身份的人,似乎只能说死了的好,对于一个身患绝症的小孩,我们也许会想着不如多活几天,或许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但对于溥仪,从他三岁登基的那刻始,他就被强行推到了一条灰暗的历史轨道上,军权势力下,他的个人特征尽数淹没,从那刻始,真的不如早早死了好。但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他不同年龄段的特质,有他的欲望,一个人不到他所有欲望都实现或都幻灭的时候,总是想活着看看的。
是否人在出生伊始所处的时空已定义了其生命的原点,终生不得解脱?以此为原点,在往后的岁月与空间中不断扩张着自己的世界,却也始终只能在原点所限定的时空附近徘徊,并由此定义个体生命的价值。是否个体价值衡量的标准可定义为在其所延伸的时空中其在每一点所注入的能量的积分?
2.《末代皇帝》观后感 篇二
这些关于现象学的哲学考量也许并不是创作一部电影的初衷, 但是一部反映历史事件的电影一定会勾起观众的群体回忆, 或是反映出群体回忆在某一个历史问题上的断层, 从而用其“移动影像”的外衣来弥补这层“记忆”的视觉断片。从这个问题上看, 创作于1987年的史诗巨作《末代皇帝》, 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考验, 透过中西两大文化模块, 其意义仍然值得研究;也正因这二十多年来, 中国本土电影依旧没有能够产生出这样细节考究, 且反思深刻的历史题材电影, 我们当代艺术家更应该去思考如何实现电影作为人类文明之视觉影像的载体功用。
一.“门”的隐喻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 讲述的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传奇一生。他三岁登基, 成为天子, 经历时代变迁政治变革, 最终成为新中国的一位普通公民。这部电影在美术服装道具上成功地再现了清朝末年的历史风貌。制作者对于溥仪这个人物研究透彻, 且饱含同情。很难想象这位讲述中华民族复杂变迁的导演竟然是个红脸大鼻子的外国人。1987年, 英意中三国合作, 著名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来到中国北京, 挑选演员, 实地取景, 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和专业的电影技巧记录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开始了这部创作本身也富含传奇色彩的史诗电影。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获得中国政府的允许, 进入故宫实地拍摄的西方电影。该片当年获得了中国政府的全力合作, 以至于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还亲自上阵扮演了电影中的一角。在拍摄幼年溥仪登基大典时, 文武百官朝拜的镜头就动用了一万九千名群众演员, 制片方还请到了溥仪的弟弟溥杰担任电影的历史顾问。这是一次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门大开, 迎接西方艺术家和观众的行为。那时的我们向西方艺术批评界打开了一扇交流的门, 允许他人带着固有的意识形态进入到自己的土地, 讲述自己的帝王沦落, 评论自己的历史变更。这种豁达与自信是令今天的我们心生向往的。大门敞开后, 这部电影给西方世界带去的不仅是人物的传奇故事, 更有中国历史的复杂与文化底蕴的浓厚。我们的面貌与思想也伴随着电影艺术的魅力, 被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观众渐渐理解。1988年, 《末代皇帝》上映后在日本和西方都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和口碑, 在欧洲各大影展获奖无数, 并领跑第60届奥斯卡的九项大奖, 成为了当时最受关注的文化事件之一。
门, 作为一个最为普遍的能指符号, 所指着空间边界的连接通道, 寓意着内在与外在的隔阂, 包含着阻挡与关闭的功能。1987年, 贝尔托鲁奇打破了中西文化的阻隔, 走进中国历史原本关闭的大门, 从一个“人”的角度去打量这个“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和“战犯”, 试图把溥仪还原到他的历史时刻而去解读他那被“门”所包围的困境:清朝末年, 光绪驾崩, 三岁的溥仪被迫离开母亲, 进入皇宫继位。在登基大典上, 年幼的溥仪根本无心理会自己的身份转变, 他的眼睛被殿堂上随风吹起的黄色门帘所吸引:薄薄的黄色帷幕上锈满了精致的皇家图腾, 上等的丝绸在风的附和下如蝴蝶般翩翩起舞。这轻如蝉翼的门帘是溥仪悲剧人生中的第一道门, 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门。门外, 文武百官, 皇天后土, 这一切都要由这个不懂事的孩童去承担。透过一个孩子的视角, 门帘外的千万脑袋齐刷刷倒下, 伴随着“跪——一叩首———”的声音, 众生膜拜, 这个镜头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故事的主线在贝尔托鲁奇精巧的场景设计下被道出:溥仪, 在他还没能明白事理之时, 就走进了皇帝身份的大门, 走进了自己被囚禁的一生。
如果说那块黄色的帷幕是溥仪人生中的一块隐性大门, 那么紫禁城的城门则是他前半生里最为熟悉的硬性大门了。三岁起他便受困门内, 直到1924年才得离开。“开门!”这句发自肺腑的呐喊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
电影里有三处“开门”的呼喊十分值得注意。第一处, 是他的乳娘被突然送出宫外, 溥仪心理和生理对她的依恋瞬间受到切断。溥仪一边奔跑一边呼喊着乳娘的名字, 最终还是被档在了皇城内部。这一次“开门”的失败, 是清朝遗老对这位少年皇帝上的成长第一课, 试图将他还未成熟的心从对母乳的依赖中抽离, 用分离的痛苦教会皇帝成长的滋味。第二处, 是溥仪的生母在城外服鸦片自杀后, 他来到城门口希望出门探望。透过层层看守, 溥仪看见外面热闹的街道和来往的人群, 他深感到自己的被困处境, 于是向看守怒喊“开门!开门!”但天子的一言九鼎在这里却毫无用处。愤怒和悲伤涌入心头, 少年的溥仪一怒之下将自己怀中偷养的宠物小白鼠狠狠摔死在朱红的城门上。那小白鼠好似他的象征, 终日受困于香囊之中不得脱身;此时此刻, 他摔碎了囚徒的脑袋, 仿佛是在意念中给受困的自己做出了一种极端的了结。第三处“开门”的呐喊发生在几十年后的伪满洲国。妻子婉容在生子之后被日本人强行转送到疯人院。皇家后人遭到毒杀, 皇后也面临迫害。溥仪得知后飞奔下楼, 追随到大门。历史又一次上演, 朱红的城门再一次被关闭。面对与家人的生死之隔, 溥仪心里已是翻江倒海, 但身体上只是颤抖地对守卫说了句, “开门———”, 便作罢。这一幕对溥仪来说太熟悉了, 熟悉得令他害怕。他知道无论他做出怎样激烈的斗争, 这扇禁闭的大门都是不会向他打开的。他只是城墙内的傀儡皇帝, 他甚至不能掌握开门关门的权力。
在“门”的对面, 隐藏着的是溥仪的欲望。这里有对于权力、皇位的欲望, 也有对于母亲、女人的渴望。从精神分析学上看, 溥仪在这三处呐喊里都表现出他对“母体”的欲望。一个永远在追赶, 但永远得不到的母亲形象:从乳娘到母亲, 再到自己的妻子。溥仪固执地希望回到那个他依恋的女性身边, 表现出了他对于孤独的极度恐惧, 对于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同时, 回归“母体”的欲望和他对祖上的依恋也是分不开的, 这表现在溥仪对皇家灵柩的重视, 对过去皇权帝位的反复回忆。这是溥仪奔向母体想象域的回归, 对于“母亲”是这样, 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也是如此。除此之外, 溥仪对于母体和“根”的寻求还源自于他对自我认识的渴望。在听闻城外的五四运动后, 溥仪感到的是无尽的困惑。面对城外有一个共和国总统的事实, 他不断默念, “我不明白, 我不明白。”他的不解源自于将他受困的门。这既有有形的“门”:紫禁城的城门, 阻隔了他对于外面世界的认知;这里还有无形的“门”:封建皇权对于天子“人”性的架空。由于没有一同长大和玩耍的同伴, 没有人可以穿戴天子专用的黄色, 没有其他男人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内, 溥仪在成长时看不到任何“自我”的再现。他从未在其他颜色的衣着中看到过自己, 也从未在他人直视的眼光中看到过自身。这无形的门更加有效地导致了溥仪的受困, 同时也隐喻着一直存在于外界的那个令溥仪一无所知的真实世界。
二.记忆的画面
法国哲学家和解释学家保罗·利科 (PaulRicoeur) 在探讨历史与真相的关系时研究过关于回忆与画面的联系。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总是以移动画面的形式重现脑中, “纯回忆” (pure memory) 中关于过去的感知总会因眼前的视觉刺激而一遍遍光顾现在的自己。于是, 在“重复的回忆” (memorythatrepeats) 与“重现的回忆” (memorythat recalls) 的杂糅里, “回忆的画面” (memory-image) 就在人们的意识里产生了。那是一种混沌的存在, 虚实相间的画面, 真实与想象的共舞。
在人们的意识中, 回忆的画面总会不自觉地参与到眼前的行为和思考里,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会对事物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受。贝尔托鲁奇在《末代皇帝》的创作里, 用精心设计的电影场景与颇具内涵的叙事结构解释了这个看似虚无的现象学关系。“门”的视觉形象, 作为一种意义的“能指”反复出现在溥仪的听觉、视觉、感觉里, 将记忆的画面与眼前的现象相杂糅。
电影从中年溥仪被捕后开始。他以战犯的身份被押送回中俄边境的火车站。画面内烟雾缭绕, 战犯和押送战犯的士兵都是统一的铁灰色, 观众只能在那面巨幅毛泽东在井冈山的壁画上找到一丝色彩。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 身着西装大衣的溥仪显得无所适从, 面对几位前来下跪的“臣子”他感到手足无措。在对现实的怀疑与对未来的惶恐中, 溥仪逃到火车站的洗手间内试图割腕自杀。刷着绿色油漆的墙面把观众拉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 热水从装在网兜里的老式开水瓶内流出, 蒸汽袅袅。溥仪就决定在这个几近浪漫的画面里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 在洗脸池的热水里猩红的血渐渐绽放, 染红了这个被铁灰与墨绿包裹的叙述环境。这些讲究的细节, 平铺的节奏, 为观众呈现了溥仪私人回忆的“现在时”画面。在这一幕精心设计的开场里, 细节展现人物心理, 环境刻画叙事背景, 颜色渲染主题情绪。在几乎无声的铺陈里, 押送兵的锤门大喊打破了平静。“开门!”这熟悉的呐喊, 这似曾相识的声音电流般激起了溥仪对于自身经历的回忆。于是, 一声“开门”的呐喊将眼前的现实画面拉回到故事的起点, 溥仪的幼年登基。
本文作者苏也在美国
作为观影者, 看到这样的镜头转换是值得为之叫好的。我们在亲身经历里也一定有过相同的感受:一个似曾相识的事物, 声音, 场景都会让我们在现实的一瞬间内跌入回忆的深渊。这样的场景切换除了能让相同的感受启发观众的独立思考外, 电影“倒序”和“插叙”的叙述结构也生动地展现了溥仪那被“自我回忆”与“被迫回忆”占据的生命。
基于中国人骨子里“一日三省”的习惯, 溥仪面对“我不明白”时, 眼界和经验的封闭让他只能诉诸于对过去的回忆而寻求对现实的解释。在溥仪“从皇帝变成公民, 从困兽变成凡人”的过程中, 他是否能得到他期待的答案, 我们也不敢轻易猜测。人们把关乎真实的“纯回忆”变成脑海中的移动画面的过程是十分浑沌的, 犹如湿润大气遇到微尘颗粒最终凝结成雨水降落人间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云朵和大气的存在, 但我们看到、摸到、感到的都只是身边的雨点。
对于这一点, 电影中溥仪第一次走出紫禁城的画面让我感受颇深。1924年国民革命军占领北京, 进入故宫, 向溥仪一家下达了驱逐出宫的最后通牒。在溥仪戴着墨镜走出城门的那一刻, 城楼上升起了一面军旗。人们都在欢呼, 城楼上的旗帜宣告着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皇帝被彻底推翻。溥仪安静而贪婪地看着城门外的这一切, 他看到城墙根上趴着的几头骆驼在无聊地嚼着干草。那画面就跟他三岁进入城门时看到的一样:那几头瘦黄的骆驼似乎还是记忆里的模样, 只是这两幅画面间已相隔了几十年, 政治变革也发生了好几遍。溥仪在这一刻, 被回忆的雨点打湿。
三.追忆与读史
溥仪的一生都活在回忆的画面与现实所见的交织里。尤其是经过十年的牢狱生活, 在共产主义的劳动改造下, 溥仪一直在用回忆的方式对自己的前半生进行批判与否定。在意识形态的几次大扭转之后, 溥仪在回忆过去时还能否得到真实的画面呢?保罗·利科认为回忆的画面是人类最为形而上的存在状态, 是一种个人意识对外在世界的主观感受。关于溥仪私人回忆的画面, 到底有多少是真的“记忆”, 有多少是主观的“想象”, 我们不得而知。但关于这些画面的再现和收集, 无疑是让更多人快速了解那段历史的最好方式。
末代皇帝既是历史的主题又是历史的对象。影片对溥仪一生的叙述建立在他个人的追忆行为上, 再现了他回忆的主观画面。因此, 这部电影只是在用私人化的视角为观众提供了一条观察历史的特殊途径, 任何视此片为真理的观众都是天真的。
马克思在谈论历史人物时说过, “他们不能表述自己, 他们只能被别人表述”。溥仪就是这样一直生存在他者的世界中, 被其他旁观者不断建构与解构着。他的第一代监管者将他供养在清朝遗风的温室里, 期盼着有一天他们的皇帝不只是一个象征;而溥仪的第二位监管者英国绅士庄士敦, 以西方救世者的形象出现, 满足了西方观众的意识形态, 也寓言了众多东方国家现代化的历程:改变的只是表面的西方思想和现代革新, 如语言, 服饰, 生活方式等, 但真实世界的政治高墙并没有被打破。而抚顺战犯管理所成为了溥仪人生的第三位重要监管者, 所长训导他说:“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认为改造的唯一出路在于正视真理。”他教导溥仪去挣脱他人的监管, 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自己。可以说, 所长是溥仪最好的监管人。然而影片的结尾却让这位所长在文革中被无情地打到。溥仪面对这种结局, 依旧无能为力, 依旧感到“我不明白”。他试图为所长辩护, 却被象征着革命的年轻红卫兵粗暴地推倒在路旁, 再次成为了历史的旁观者。
历史究竟如何?我们该如何读史?溥仪的个人回忆录, 作为基于主观回忆的文字再现显然是不能完全相信的。历史教科书, 作为事件、地点、人物、数据的抽象集合, 本着一国意识形态的批评史观, 也是不能视为真理的。那么, 这部由外国人拍的中国电影对我们了解那段历史又有何帮助呢?
溥仪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 清朝灭亡, 五四运动, 军阀割据, 抗日战争, 文化大革命这些在我们看来都只是史书上名字的历史事件。中华文明是怎样从封建走向共和?怎样在全盘西化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文化礼仪和思想形态?这过程的复杂与艰辛现代人不能想象。电影中, 庄士敦在清朝老臣的带领下第一次进入故宫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画面里有穿着清朝官服的遗老, 有身着英式西装头带礼帽的洋人;街道上有抗议示威的大学生, 有一心向佛的喇嘛, 有挑着扁担的农民, 有大声吆喝的小贩;城墙外有玩耍的孩童, 有早期的福特汽车, 有骑马的军阀, 有做轿子的姨太, 有跑人力车的苦力, 还有骑自行车的长衫。这画面不曾在教科书里出现, 没有翻天覆地的史学意义, 但却大面积地覆盖着我们文明的推进和变迁。
如今, 我们的视觉文化已经走向了娱乐化的极端, 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是在讲述抗日神剧就是在描述清宫穿越的假象。历史的“模样”对于观众来说已经越来越模糊。史学真相要靠历史学家的研究, 但历史的外表也许是视觉艺术可以表达的。《末代皇帝》在这点上值得学习, 电影里的几处重要场景都向我们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服饰, 礼仪, 交通, 建筑, 政治的模样。例如结尾处, 导演克制地讲述了文化大革命里的政治批斗, 他没有用血腥暴力来渲染历史错误的残酷, 而是用红卫兵的口号, 女孩儿的舞蹈, 毛主席的壁画, 整齐的手风琴向我们传达了那个年代的样子。看完整部电影, 出生于1988年的我不禁感叹, 所谓的“历史”其实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并不那么遥远, 遥远的是我们的视觉感知。电影里关于慈禧的死, 皇帝剪辫子, 戴眼镜, 骑自行车, 再到打网球的细节多少有戏说的成份, 但至少让普通观众看懂了历史的衔接。回忆本身就是人类写史的重要方式, 那么用画面完成历史追忆的任务是不是可以弥补后人对于视觉感知的空白呢?
3.末代皇帝投稿记 篇三
到十三、四岁以后,溥仪看了大量的“闲书”,如明、清以来的笔记、野史,清末民初出版的历史演义、公案小说以及《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等古典文学作品,增长了不少见识。因此,他就仿照这些作品,按照自己的幻想,编造了不少传奇故事,并自绘插图,自编自看。
十五岁那年,溥仪从他的祖宗康熙、乾隆的诗文集中体会到,作为一个皇帝,虽不靠文章治天下,但如能舞文弄墨,增加几分风雅,亦可提高自己的威望。从此,溥仪不满足于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了,而对向报刊投稿发生了兴趣。在两年中,他用化名多次向报刊投稿,可是编辑先生并不买这位“真龙天子”的账,稿件寄出去后,如泥牛入海,影踪全无。多次投稿碰壁,溥仪不禁“龙颜大怒”,下决心要报复、捉弄编辑一下,最终想出了一条“妙计”,把一篇题为《鹦鹉》的“新作”,用“邓炯麟。的笔名,寄给一家小报——《游戏日报》。果然马到成功,皇帝的“诗作”终于“破天荒”地见报了,溥仪惊喜若狂。接着又寄出《浮月》、《荷月》两首“七言诗”,亦被该报采用了。据说,《游戏日报》编辑曾多次设法打听这位诗人是何许人也,但始终一无所获。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还把他的三首诗译成英文,收入自己的《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中,并在书中说:“这位化名邓炯麟的诗人作者,不是别人,而是清朝的皇帝,现在我将真相披露出来,可能中外人士都会为之惊讶的。”他还吹捧溥仪的所谓“非凡的诗人气质”。为此,溥仪特地为英文版《紫禁城的黄昏》作序。由此可见,庄士敦与溥仪对该书都是十分钟爱的。
最后,秘密终于被揭开了。溥仪在他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透露,他当年给《游戏日报》投稿用的那几首诗,原来是抄袭明代一位诗人的作品。可见庄士敦和《游戏日报》编辑一样,都被溥仪的恶作劇蒙在鼓里。
4.《末代皇帝》电影观后感 篇四
不知道为什么对这部经典感兴趣,但却是很精彩震撼,像是一部自传,把一个传奇的人生娓娓道来。最喜欢溥仪接受改造后,买票回故宫看的时候,那份安静平和。以及他面对红卫兵小将,也愿意勇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已经很不易。
不可能都能经历这样起伏的人生,但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光照进生活中,在平稳的色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影片几乎全部采用自然光,大量运用广角拍摄。任何一个想学习摄影或者摄像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看看如何运用光线表达人物的心情。贝托鲁奇说:在紫禁城,溥仪从未获得过阳光的直照,他总是处在阴影中。在这段生活中,他在思想上始终同外界隔绝的,稍后,当他从老师庄斯敦那儿学到的东西愈多,我们就愈来愈多地感到阳光照着他了。光与影的博斗也就逐渐展开了,就像意识和无意识在你身上展开了搏斗一样。在满洲国那部分故事中,当他被日本人充当傀儡皇帝,而他自己也梦想着重返自己的帝国时,阴影几乎又笼罩了整个画面,就像又回到了他童年时代一样,后来,在监狱中,他回想自己的一生。愈是他懂得许多事情时,光和影也愈来愈趋向平衡,他应该在光和影完美无缺的平衡中,在平稳的色调中了结你的一生。我只希望能够实现这一设想。在这里,光象征着开放、欢乐,而影象征着封闭、忧郁。
5.末代皇帝观后深情感 篇五
听叽里咕噜的英语述说泛黄的中国故事,有种古怪的感觉。看完末代皇帝,心生凄凉。当然,游鱼没有资格去怜悯末代皇帝。游鱼只是从一个皇帝的身上听到历史的长叹,看到命运的恶作剧。
有些评论说为什么中国拍不出这样史诗影片?游鱼认为,在讲究政治意识形态的中国,所有的导演都是不敢拍末代皇帝的。即使拍出来,也成为政治的解读,而不是人性的解剖。
欣赏电影,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对溥仪充满同情,导演的同情是艺术化的,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导演曾经说:“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
溥仪充满悲剧感的,仅仅末代一词足以让人唏嘘不止。面对历史的车轮,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抵制其前进,无法把握历史奔跑的方向。皇帝貌似威仪天下,手握天下人的生死大权,却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他和我们一样,只不过是历史马车上的一名可怜乘客。
童年时候,溥仪想做个快乐的孩子,人们却强迫他坐在皇位上。少年时候,他想做个真正的皇帝,却被告知自己只是一个符号象征。青年时候,他想创立一个国家,却成为民族的罪人。中年之后,他以为自己是个罪犯,却被赋予平民的身份。一次又一次,他被命运戏弄,由不得自己。他孤独,这些小动物正是他自己!影片中曾多次出现了颇有意味的一句话“open the door”!一句是小时候他想看看紫禁城以外的世界却被侍卫拦住,他捧着白鼠向逐渐关闭的大门跑去,门关上的前一刻我以为他会把手中的白鼠放出去替他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他却愤怒的将小白鼠摔死在门上,以此来宣泄他对这囚笼的控诉!第二次是文绣离他而去他追出门在冬日的雪地里说出,那时的“open the door”已是软弱无力了。
命运是不公平的,生旦净丑,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命运又是绝对公平的,每个人扮演角色时候都是被动的。
后人评价溥仪时候,用得最多的一词就是“傀儡”。不过,游鱼觉得,溥仪
更象是个“囚徒”!他是最尊贵的囚徒。溥仪曾经讲过一句话,我这一生啊就是高墙,在宫内,一生下来是王府,三岁就进宫当皇帝,一眼看到的就是高墙,紫禁城的高墙。在与他的外国教师庄士敦的对话中,庄说道“为什么措词重要。如果你不能说出你的本
意,皇上,那你就不会说话算数了。一个绅士应该永远说话算数”。而溥仪的回答是“朕不是绅士,朕被禁止说心里话,他们常告诉朕该说些什么”。听到这里真是无尽的悲凉与同情。成年后的溥仪图强改革整顿宫廷却被贼臣愚弄欺骗,直到后来被军队逼迫退位正式离开紫禁城,迎接他的是士兵们的欢呼和炫耀功德旗帜,他带着墨镜默默走出宫门,我看不出他的失望与痛苦,感觉溥仪一生的感情都是隐忍的,我会替他失落,我无法不同情他!
但是紫禁城的高墙,仅仅束缚了溥仪的身体自由,可是腐朽的不合时宜的皇权意识却筑起围困他一生的高墙。正是这种自我围困,使得溥仪答应日本人去做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成为民族罪人。这样的自我围困,不仅没有满足溥仪做皇帝的意淫,更摧毁了溥仪作为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溥仪的一生,是自我囚徒的一生。
电影最后,溥仪独自登上太和殿,告诉在故宫门卫的儿子说:“我是中国的皇帝”。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从宝座的座垫下掏出了50年前从陈宝琛那里取来的蝈蝈笼子。在红红的夕照下,一只蝈蝈从笼子里爬了出来。
游鱼看到这里,突然觉得,溥仪就是那只蝈蝈,本该在原野里,却被圈养在笼子里。蝈蝈是人的玩物,而溥仪是历史的玩物。
6.《末代皇帝》影评 篇六
——看《末代皇帝》有感
生活是一道门,当我们出生时,就已经被锁在里面了。溥仪一次次地去把那门叫开,但一次次的被拒绝。
其实,他的一生,是一次次想努力走出门而又无可奈何走回去的过程。电影中处处透露出他的无力感和无奈,从开始时被迫成为皇帝,到选妃选后,再到奶妈去留,再到“被离婚”,再到被立为傀儡,再到婉容被引诱吸毒、被带走,再到……他想要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却一次次的被逼得走投无路。到了最后被劳改后,想要在文革中救一下好老师“监狱长”都做不到。无力、无奈的感觉充斥着影片的始终。想说一下婉容,那个开始时特可爱,后来特可怜的女人。日本战败投降后,在溥仪准备逃跑时,被送走的她回来了,那一幕,我很难忘却。十几年未见了,心中的她终于回来了:她,也再次见到了一生钟爱的他。因吸食鸦片而枯瘦如柴的她不愿见到他,甚至要装作无视他。溥仪想要再去望她一眼,帮她理一下头发,给她说句“多年没见,你老多了”都没有机会。蓦然间,我想起了他俩刚结婚的那一夜,想起了那个可爱的女孩。突然发现,能和心爱的人平平静静地活到老是一种多大的幸福啊!这是许多人朝思暮想而又难以实现的美梦,这也是许多人难以体会的。
再说一下老年溥仪回宫吧。溥仪——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他的晚年,要回一次皇宫——故宫(也许只有对溥仪来说,故宫才是真正的“故宫”),却需要买票。我感到一份悲凉,青年离家白首回,而回家看看却是需要买票才能进门,这是人生中多大的悲哀啊!溥仪走在他的家里,走在他的童年里,或许在品味着他的一生,也或许仅仅是心情复杂地走着。当他走进了太和殿,又看到那张曾令无数人眼红的龙椅时,他笑了,笑得那样真,那样质朴,似乎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他一生的回应。也许这位老人想到了登基时站在龙椅上的胡闹,又或许是看透了龙椅背后的风风雨雨。他显得那样的洞悉明了,显得那样的淡看风雨红尘。在这个无人的宫殿中,在这个再也没有亲人的世界上,回到童年的世界里,回到童时的房间里,找回丢失很久的回忆,也许是件很美的事。真的很美,但在溥仪这儿,却真的很伤、很凉。
当那个门卫的儿子出现后,问溥仪拿什么来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一种凄凉就再次涌上心头。我是皇帝,哪需要什么理由?我就是!但是,如今却需要来证明!楚王台榭空山丘!历史啊,时间啊,难道你们就真的这么无情,要把我的一切都要掩盖、淹没吗?为了给那小孩一个证明,溥仪在龙椅下面拿出了登基那天得到的装蝈蝈的小罐。而那只蝈蝈,却又像穿越历史时空一样爬出了小罐。
蝈蝈啊,也许你在小罐之中只是茫然度日,不知过去了多久的时日。你只知道大约过去了很长的时间,你可知道,你的主人已经经历了一生的风雨,半世的沧桑。对溥仪来说,与其当个人,来过他这样无奈的一生,或许他更愿当一个蝈蝈。其实,许多人亦是如此。
最后,再添上我的一首杂诗吧。诗名呢,就叫《偶感·观溥仪回宫》吧!此诗所描绘的溥仪,纯属个人理解中那个的溥仪。仅供参考,聊以解慰。
《偶感·观溥仪回宫》
一十六年此门中,嫔娥婢奴躬身迎。四十二载城墙后,树倒猢散冷且清。一生风雨多变幻,半世沧桑几人经。无语笑眼望龙椅,天子应叹未为虫。
注:
①
②
③
7.访末代皇帝之弟 篇七
引自1986年版《统一战线工作手册》42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不认识溥杰的人,如果见到这位小老头,绝不相信他已近85周岁,还以为才60多岁呢!就是我们这些同他交往了30年的老朋友,也看不出这些年来溥杰在身体上有什么显著变化,不显衰老,还是那样年轻,那样健实。
如果说他这些年有过忧愁,使健康一度受到摧残,也就是前年他的妻子嵯峨浩在北京病逝,对他在精神上、肉体上都是一次打击。
嵯峨浩是日本侯爵嵯峨实胜的女儿。1937年溥杰30岁那年,侯爵看中了这位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把长女嵯峨浩许配给他。中国“满洲帝国皇帝”溥仪的御弟,又成为日本侯爵的长婿。婚后夫妇相亲相爱,感情非凡,同甘苦,共患难,生了两个女儿,一晃就是50多年。现在,嵯峨浩先他而去,怎不令他伤心不已呢!
随着时过境迁,溥杰的情绪和身体慢慢好起来。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又是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很多,忙得不可开交。就拿5月17日上午我去他家访问来说,前一天,即5月16日上午,他参加了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组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座谈会;17日上午,除接受我的采访外,又接待了4位台湾来的客人,还有大型纪录片《周恩来》摄制组的几位同志等在那里,要他谈1960年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并宴请溥仪、溥杰的往事。18日的日程,也已安排满了。
年纪这么大,活动这么多,身体还这么好,有什么养生之道?溥杰说:主要是心情舒畅,心底无私,生活清淡,适当锻炼。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在庭园中做一套自编的体操,约半个多小时,活动活动身子;洗漱之后,早餐吃得很简单,午晚餐吃得也较少,饮食很有节度。晚间一般不外出,看电视除了“新闻联播”是必看以外,只看京剧节目,这是他毕生的嗜好;有兴致时,还跟着哼几句,自得其乐。
我记得溥杰是吸烟的。上次我在他家时,他未吸烟。因为坐的时间较短,我未在意。这一次我发现他又未吸烟,问他是否戒了?这一问,引出一个故事来。
溥杰的母亲也是皇族出身,与摄政王载澧结婚后,过着异常优裕的生活。那时候,在贵族妇女中,极少有吸香烟的。但这位皇太后偏偏有这个嗜好,而且总是吸英美烟草公司出品听子装的“三炮台”香烟。1924年11月,溥仪被逐出紫禁城,但溥仪和他的亲属的生活没有大的改变,母亲还照旧吸“三炮台”香烟。溥杰就是从这年开始学会吸烟的。溥杰说: “那时我才14岁。母亲见我抽她的‘三炮台’,不但不制止,还夸奖我说,杰儿抽起烟来,还现象回事儿呢!从那时到今年,我吸了70年的香烟,甚至我被拘禁在苏联伯力收容所的日子里,吸烟也未停止过。”
溥杰停了停之后,自豪地说:“现在我是戒烟了,已经有半年多了。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戒烟,相信是能坚持下去的。”
8.《皇帝的新装》观后感 篇八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觉得那两个小偷非常坏,因为他们什么也没有织,就欺骗大臣、皇帝,还说“那是一块神奇的布,只有聪明人才能看见,看不见的都是蠢人”,利用这点欺骗了所有人。
电影中的皇帝也不算聪明,因为他不知道是非,也不能判断什么话是真,什么话是假,不过他很宽容大方,非常受人民的喜爱,不过在他妈妈的`影响下非常喜欢穿新衣服,提高自己的形象,几乎每一两个钟头就会换一次,爱干净,这一点我们可比不上他,因为我们一天也就只换一套衣服。我还想对皇帝说一句话:“世界上有许多谎言,你不能被那些花言巧语迷惑了心智,那样才能明辨是非呀!”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节目中最后的小男孩,因为他实事求是,看不见就是看不见,并说出了其他所有人都不敢说的实话!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不要为了一时虚荣的满足而放弃做人的原则,放弃那一颗真诚的心。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
9.乾隆皇帝读后感 篇九
和珅这个人不但很聪明,更是很精明,最了不起的当然是他打理财务的本事,每一条账目都可以整理的清清楚楚,办每一件事都可以省下钱来纳为己用,还让人看不出破绽。因此整个朝野没人斗得过他。而他每每对待乾隆,从来都是乾隆怎样欢心怎样顺着来,一副奴颜,让乾隆处处顺心,没有发现和珅的小伎俩。不过仔细想一想,乾隆似乎又是知道又是不知道,一对和珅谈起财务,就是夸奖,但是在字里行间又漏出一些警告。因为这毕竟是乾隆身边的军机大臣,乾隆不太好意思把这样一个贴身的军机大臣揭发出来,这毕竟很丢面子,跟了乾隆这么久,况且权倾朝野,要说出乾隆没察觉,还如此重用,到最后才发现,这能好意思说出去吗?他就像一个随时的银行,只要一抄家,朝廷就有钱了,还很保险。嘿嘿,乾隆真是很聪明。后来当乾隆死后嘉庆皇帝继位,通过一定手段把和珅扳倒了,那钱多的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和珅倒,嘉庆饱。”
和珅虽然是一个贪官,但他也真的是很厉害,管账有方法,又会顺皇帝的心,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10.末代皇帝溥仪的晚年爱情 篇十
1959年,正值国庆10周年,溥仪被特赦,并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职,负责清末和北洋时代历史的撰写和编辑工作,过上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作为平民的溥仪特赦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溥仪一直过着单身生活。一次,毛泽东在颐年堂与溥仪共进晚餐时对他说:“皇上不能没有姑娘呦,可以再结婚嘛。”后来,经媒人介绍,溥仪与在医院做护士的李淑贤相识。1962年,38岁的李淑贤嫁给了时年57岁的溥仪。
溥仪非常珍惜这人生最后一段感情,对李淑贤疼爱有加。无论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夫妻之间发生什么口角,溥仪总能表现出大哥哥般的宽容与谅解。溥仪有一次与外宾谈话时情不自禁地说:“1962年五一节,我和李淑贤建立了我们温暖的家,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家。”
李淑贤1924年生于杭州西子湖畔,8岁便失去了母亲。李父是上海中国银行的普通职员。14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凶狠刁蛮的继母对李淑贤百般虐待。为反抗继母将其卖给阔佬作妾,她只身逃到北京,后来到护士专修班学习护理业务,成了北京市朝阳区关厢医院的一名护士。
年过半百的溥仪非常同情李淑贤的悲苦境遇,并把晚年全部感情都给了李淑贤。在这之前,溥仪从不知道爱情为何物,和李淑贤在一起后,让他过上了普通人的二人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与温馨。
晚年的溥仪既热爱生活,也很懂得体贴人。做皇帝时,他没有机会照顾别人,但和李淑贤一起生活后,他爱说爱笑,差不多每天都要给她说几个笑话。溥仪与李淑贤生活了五年多时间,他视李为晚年的情感寄托,尽量给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其实,长期生活在宫廷中的他非常缺乏生活经验,甚至连最简单的家务事都做不来,但溥仪一直在积极改造和学习。平凡的夫妻生活让溥仪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他尽量与人为善,溥仪长春伪皇宫学着照顾他人。他陪李淑贤逛街,送李淑贤去上班;下班时,他早早就在车站等着她,若是逢李淑贤晚上加班,溥仪还会打电话到医院来,有时拿件衣服、送把伞或买点吃的东西送来,往往要到赶末班车的时候才肯回家。夫妻俩生活在一起,难免发生口角,有一回吵架,连周总理都知道了,总理语重心长地对溥仪说:“你的身份很特殊,是新中国改造旧民成功的典范,所以要做好榜样,否则将给外国记者不好的印象。”溥仪听后,备感惭愧。
1963年夏天下了一场暴雨,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深深的积水。匆匆忙忙拿了把伞赶到医院,没有看到李淑贤,溥仪焦急万分,心想千万别出事。在往回走的路上,他忽然发现一处没有盖的下水道口已被雨水漫过,他知道这是李淑贤每天上、下班必经之地,怕她走到这里不注意而滑下去,于是,便打着伞守在旁边。等李淑贤找到溥仪后,他早已淋成了落汤鸡了。憨厚若此,常人不及。
“我心中明白,我快要离开人世了,这么长时间我不愿和你讲这件事,是怕伤你的心,我的病本是难以治愈的绝症。”
1967年,正值“文革”大动荡时期,溥仪最后一次肾病发作。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了。他住在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里,看东西非常吃力,经常需要李淑贤读书信给他听。他的记忆力严重衰退,很多次上厕所都忘了带手纸,吃饭时不拿饭碗就去盛菜。住院期间,几乎没有亲朋好友来探望,只靠李淑贤一人照顾着。恰恰是这个溥仪去世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平凡女人,给了他最后一缕温情。1967年10月17日,末代皇帝溥仪在凄凉中离开了人世。
溥仪逝世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5元的骨灰盒,是溥仪最后的栖息地。中国的末代皇帝,一生经历无数家国大事,死后还原为一介布衣。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傀儡,其实亦有难言的苦衷。这些,只有溥仪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人世,同时又有很多人、很多事难以割舍。当生命的亮光即将熄灭,这样的苦却难以回避。溥仪同样不能。
( 据《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11.《皇帝新衣》读后感 篇十一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并没有写完,其实后面还有许多。让我们跟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脚步往下去了解剩下的事情吧!
皇上被人指指点,得知自己上当后,只好硬着头皮走。民众没有像侍卫、大臣那样接受训练,想不到咬一咬嘴唇。大家都对皇上说着说那“哈哈,好丑!”“疯了,连皇上都不穿衣服了!”“真不害臊!”……皇帝再也无法忍受,又羞又恼,他命令属下,把他们都抓起来,就地行刑……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杀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再也无法忍受他了。再一次游行中,大家都冲上去撕掉皇上空虚的衣服……
在故事中,皇帝自以为自己最聪明,为了让人民接受虚假的事实,不惜动用武力……故事告诉我们,当自己做错的时候,不能一错再错,要改正错误。
12.《皇帝的新衣》读后感 篇十二
我读了这则童话,从这小小的一则童话里似乎明白了更多!
我又再一次的陷入了深思……
今天,我突然想重新读一读安徒生写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回味一下那美妙场景,那是多么的有趣呀!
“哈哈”真好笑啊,想知道我为什么要笑吗?那就听我慢慢给你道来吧:从前,有一位皇帝他特别喜欢穿新衣服,一天城里有两个骗子,对皇帝假惺惺说:“他们会做天底下最漂亮的衣服。”结果,皇帝果然就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钱,让他们为他做一件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衣服做好后两个骗子叫皇帝把身上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披上他们为他量身定做的“隐身衣”,而且皇帝还披上了“隐身衣”在皇城里巡游,让他的全体城民欣赏,取得了众人的“赞美”。
当我再次读完了这篇文章,脑子浮现出两个概念:1、皇帝很傻;2、两个骗子的技术太高明。同时,也对那两个骗子的贪婪、不劳而获而憎恨;对皇帝的虚荣、愚昧以至于被骗子耍弄而叹息;对那些大臣、官员及随从附和、缺乏自信的表现而感到遗憾。不过,最使我震惊的是那些平民百姓,在大典上,他们为什么也不说实话?他们为什么还说浑身赤条条的皇帝美不可喻?我认为,平民百姓之所以如此,有三个原因:1、由于骗子事先声称,凡是看不见这件衣服的人,都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这一来,大家都死要面子,就本能地赞美起皇帝的新装;2、他们知道一旦揭开了皇帝赤膊游行的事实,会给皇帝难堪的局面,万一得罪了一国之君总归是没好处;3、他们都有“随大流”的意识,人家说什么,我也说什么,反正到时候对了,那最好,错了,大家也一起错。
《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吧。这个故事是讲从前有一个皇帝非常喜欢穿漂亮的衣服,他把所有的钱和时间都花在衣服上,一点都不关心国家大事。
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说能够缝出有特异作用的衣服,如果不称职或愚蠢的人是看不见这衣服的。皇帝听后竟然答应骗子为他做新衣。并接二连三地将最好的生丝和金子交给骗子,骗子却在空织布机上假忙碌起来。后来心急如焚的皇帝派出几名诚实的大臣去看看织出来的布料怎么样。大臣们都看不见布料,但不想被别人说自己不称职和愚蠢,只好对皇帝讲布料很漂亮,皇帝很高兴、很满意。衣服做好了,皇帝就穿着这件看不见的衣服进行游行大典。为了不承认自己是不称职和愚蠢,皇帝和大家都说这件衣服很漂亮,只有两个小男孩说:“为什么皇帝不穿衣服呢?”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自欺欺人的人,是天下最愚蠢的人;只有诚实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皇帝之前被人骗了,害自己出丑,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说是来给皇帝做新衣的。
皇帝对那个人说你要是敢骗我,我就杀你全家。那个人说我怎么会骗你呢,我只要一袋黄金就可以了,我给你做又轻又薄的金衣。皇帝还亲自看那个人做手脚没有,皇帝看了那个人做的金衣拍手叫好,又给了那个人几箱黄金等第二天,皇帝去巡查,行人看了赞不绝口,不巧下雨了皇帝的衣服就成了碎片了,原来那个人晚上回去用纸做了件新衣,在外面贴了点金纸。皇帝派人去抓他的时候,早就跑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学到了做人不能像皇帝一样骄奢浪费,更不能像他们一样虚荣、虚伪,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心,就劳民伤财。
《皇帝的新衣》主要讲了有一个皇帝爱穿新衣服,被两个骗子骗了,说他们做的衣服很神奇,愚笨的人就看不见。国王信以为真了。新衣服做好的一天,皇帝穿上新衣服,裸体出去了。皇帝出去后,被民众讥笑,才知道上当了,但是为了虚荣,只好让士兵把没穿衣服的人都抓起来,最后,士兵和大臣都反对,皇帝才认错。我读了这个故事,觉得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不应该有虚荣心;
二、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分清是非。
好看的东西不一定好用,像皇帝的新衣的新衣。
皇帝太爱美了,结果上了两个骗子的当,害得他在大家面前出丑,幸好有一个小孩说出了事实。
13.末代皇帝之死与血尿 篇十三
1964年6月,刚从西北和中原参观回来的溥仪不顾旅途疲劳,第二天一早便去上班。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引起了病情的突然恶化,血尿频发,不得不住入医院。住院后,始被疑为“前列腺炎”,治了两个多月,血尿更为严重。就在这时,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得知了他的病情,特意嘱告有关单位,组织以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为主的会诊小组,给溥仪会诊,结果确诊为肾癌,并发现已转移至膀胱,失去了手术时机。此后,虽经多方精心治疗,但终因癌症已至晚期,未能挽救他的生命。
从上可见,血尿在溥仪的生命后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的是,断断续续的血尿并未引起他的足够重视。其实,血尿是临床上既常见又十分重要的症状,特别是一些突然而来的、原因不明的无痛性血尿,常是一些严重疾患的早期信号,千万轻视不得。那么,发生了血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血尿?①在显微镜下,每个高倍视野里红细胞数日超过0~3个;②尿液3小时细胞排泄率测定,每小时排出的红细胞数量大于6万个;③尿液12小时细胞计数,红细胞数量在50万个以上。如果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符合以上三项指标,就可定为血尿。但要排除女性月经期尿内混进的经血和尿道损伤引起的尿道滴血。
其次。应该知道有哪些疾病会引起血尿。引起血尿的疾病很多,主要有三类:
1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有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和肾肿瘤,还有肾下垂、肾畸开;肾损伤、多囊肾、输尿管结石、膀胱炎、膀胱肿瘤、膀胱憩室、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尿道炎等。这类疾患占血尿的大部分,是由于泌尿系统某个部位有1病灶,破坏1毛细血管面引起的出血。
2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主要有子宫颈癌、阴道癌、直肠癌、急性输卵管炎、盆腔脓肿和急性阑尾炎等。这些病变可向泌尿系统蔓延,造成损害而导致血尿。
3全身性疾病:主要有血液系统疾病和其它全身性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病、紫癜、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再次,血尿者自己可以初步判断一下血尿的病因,请结合以下情况来判断:
1年龄与性别:儿童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青年人血尿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和结核‘中年以上血尿者应重点考虑泌尿系统早期肿瘤。
2伴发症状:伴有排尿疼痛或腰痛,要想到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而无痛性血尿则应先考虑泌尿系统肿瘤或结核;如伴有尿频、尿痛、尿急、全身发热、畏寒,以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核为多见。结核患者多为低热,并可有盗汗、两颊潮红等表现。
3既往病史:如患过结核病,应首先想到泌尿系统结核;患过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或膀胱炎,则应先考虑这些疾病复发。若腰部、下腹部受外伤后出现血尿,应考虑泌尿系统某个部位有了桶伤;在剧烈运动后发生血尿,则运动性血尿的可能性大。
最后,病人还可以通过对血尿的肉眼观察,来判断血尿出自泌尿道的哪一部位。如果血尿中混杂的血块是细条索状或细丝状,出血部位可能在肾脏或输尿管;血块较大像圆球,要考虑为膀胱病变。血尿若为紫褐色,或出现烟雾状,出血部位在输尿管水平以上可能性大;若色淡红或鲜红,则表示出血部位较低,病变多在膀胱。
14.《中国皇帝全传》读后感 篇十四
今天看了刘禅和曹丕,竟然发现皇帝也有许多种活法,有的聪明机敏,而有的也非常地懦弱悲哀,身居高位,也有很多的无奈。
原来《七步诗》不是四句,而是六句,是“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首诗救了曹植一命。
15.“末日皇帝”观后感 篇十五
电影“末代皇帝”对比现代观后感
今天和小组的小伙伴们一起观看了电影《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用高妙的叙事手法,将末代皇帝的一生,以历史作为背景,铺展在了一张巨大的政治帷幕上。整部电影,张力十足,发人省醒。
爱新觉罗·溥仪: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从小自我尊大,没人管教。三岁登基当了宣统皇帝。辛亥革命被废。也曾经是被日本军国主义扶持上台的“傀儡”,1945年,溥仪成了苏联红军的俘虏。最后又被改造成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
1950年,在解放军战士的监视下,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同犯人一起走下开进站台的一列闷罐火车。溥仪走进洗手间,用刀片割开血管。战犯管理所所长的推门喊叫声把溥仪带回到42年前。当时不足三岁的他,按照慈禧太后的懿旨,进宫登基,当了宣统皇帝。溥仪从小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长大,孤独而缺少管教。辛亥革命后,他被废除。1922年,溥仪结婚,皇后婉容,淑妃文秀。1924年,做着复辟梦的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到天津做了寓公。1934年,日本吞并中国东北,扶植溥仪当了伪满州国的皇帝,虽然他只是从属于日本关东军的“儿皇帝”。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溥仪成了苏联红军的囚犯。溥仪押送回国路上的自杀未成,进了战犯管理所。他学会了生活,还学会了解剖自己的思想,改变了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59年,溥仪获特赦回到北京,成为一个公民,过着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1967年,文革中,他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为当年的管理所所长辩护。同年,溥仪因病谢世。
或许世人都将一个王朝的没落归根结底怪罪在他的身上,但是事实上甲午战争的战败和百日维新的失败早已奠定了清王朝的腐败。他只不过在不合适的年纪不合适的时期不合适的环境迫不得已担此大任。或许没有人会记得当建立伪满洲国之后他因为要求自己的国民受到与日本人一样的待遇而遭受冷眼和无视,或许世人都觉得他是公认的叛徒,而我们觉得他有点像三国时期汉献帝被曹操玩弄于掌心挟天子以令诸侯。
人真的有自由么?高处不胜寒,溥仪,作为一个皇帝。从他登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失去了自由。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被人利用,被政治利用,被权力利用。他也曾经想做自己的主人,和一个普通人那样拥有天真浪漫的性情,拥有自在无忧的童年。但是他只是一个傀儡,一个被操控的象征物。他后来,彻底变了,为了权力,为了满洲国,他不择手段,不惜卖国,他差点毁掉了自己。最后,我觉得不是政治饶恕了他,而是他自己救赎了自己。“要是我对溥仪没有同情,我就不会拍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欢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爱摄影机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们是恶劣的,我也设法使他们具有某种悲剧性,从而产生一点高贵感。„„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末代皇帝》以一个西方人视角和手法,讲述了一个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也许称不上传奇,但从称帝伊始的清朝从衰败步入灭亡,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民国,以及最终被疯狂的文化大革命审判的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罕见的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人物,更重要的,他曾经是一位被四万万中国人信仰和膜拜的皇帝。而这个无权选择的特殊身份使得溥仪自从见到慈禧太后那一刻起便成为了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和牺牲品。一生功过,自有公益,但以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人的角度来看,溥仪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唏嘘。因为,他首先是一个人。贝托鲁奇将溥仪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拆解,组成了彼此交替错综的篇章。从蹒跚学步时被迫登基,到风烛残年时步履蹒跚地最后一次坐上皇座,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是大清王朝大势已去的黄昏,同时也是中华民国充满希冀的黎明,他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参与了一个国家在剧变中改朝换代的重要过程。人们对于溥仪有着种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他是背叛国家的卖国贼,有人则同情他作为一个被剥夺权力的君主颠沛流离的命运。但在“历史”与“故事”之间,贝托鲁奇选择了后者。
为了展现紫禁城的宏大和壮阔,贝托鲁奇使用了大量的广角镜头:“在紫禁城,溥仪从未获得过阳光的直照,他总是处在阴影中。在这段生活中,他在思想上始终同外界隔绝的,稍后,当他从老师庄斯敦那儿学到的东西愈多,我们就愈来愈多地感到阳光照着他了。光与影的博斗也就逐渐展开了,就像意识和无意识在你身上展开了搏斗一样。” 而最终,随着溥仪带着恐惧被迫离开自己穷尽一生想要逃离的紫禁城之后,光线如同命运之神的无常一般又逐渐变得吝惜起来:“在满洲国那部分故事中,当他被日本人充当傀儡皇帝,而他自己也梦想着重返自己的帝国时,阴影几乎又笼罩了整个画面,就像又回到了他童年时代一样,后来,在监狱中,他回想自己的一生。愈是他懂得许多事情时,光和影也愈来愈趋向平衡,他应该在光和影完美无缺的平衡中,在平稳的色调中了结你的一生。”
权力究竟是好是坏?没错,权力可以让人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可以让人被所有人顶礼膜拜,但是对于溥仪来说,权力更像是一把沉重的枷锁,压得他这辈子几乎都喘不过气来。他始终不愿意放弃权力,最终可以说是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权力,却让他拥有了轻松自在的生活。他成为了园丁,不再被政治裹挟,不再成为一个无辜的牺牲品。他自由了,他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究竟是权力不再需要他,还是他不再需要权力?大家觉得呢?
国家究竟是什么?我觉得溥仪之所以会犯下大错,是因为他被封建君主专治的思想荼毒太深,他始终放不下家天下的旧梦。始终忘不掉自己的满洲国,始终放不下自己皇帝的身份。他错误地,狭隘地理解了国家的概念。国家真的不仅仅是土地,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属于公众的价值。爱国,不仅仅是要守住国土啊。每个人都是活在许许多多的无可奈何之中的。这部电影,很有深度,有哲学深思的。什么哲学深思?就是,其实,溥仪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许多人都会面临的悲剧。就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我们除了妥协和服从,几乎没有别的道路。面临这种无可奈何的人生状态,溥仪一开始的选择是愤怒,是压抑,是几乎偏执的局限自己的人生。后来,他彻悟了,他之所以活得这么无可奈何,是因为他不懂得放弃。最后,他选择了放弃。却收获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独立。
最后的战犯生活,可以说是溥仪的觉悟期。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受人棒喝的囚犯,不仅对生理对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囚犯生活也算是彻底改造了他。最后他成为一名花匠,过着平静的生活。褪去君王的虚幻浮华,重获精神之自由,扯断木偶线,做回真自我。真是人生的美好收关。
回顾新时代,新中国已成立许久,十九大的也顺利召开完毕,习近平主席也做出了强调: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注意把握蕴含其中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前进。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落实责任,结合自身实际,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推出改革方案的要狠抓落实,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紧抓快干,已经落实方案的还要巩固改革成果。
相比而言我们是幸运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已步入正轨,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再没有了战乱,再没有了侵略。祖国也成为了当代强国,列强再不敢进犯。而我们也在党的关怀下,在祖国的怀抱中滋润成长讨论起历史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力!
【《末代皇帝》观后感】推荐阅读:
末代皇帝电影影评10-24
皇帝的新衣读后感10-05
皇帝的新装故事06-30
人教版皇帝的新装07-07
皇帝的新装学案07-16
乾隆皇帝的三个长寿秘诀07-17
《皇帝的新装》的读书心得07-15
中国古代的皇帝故事600字09-07
《皇帝的新装》续写400字10-16
漫画作文:小皇帝和老奴隶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