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

2024-09-14

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9篇)

1.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 篇一

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引导资金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武发[2008]11号),市财政设立循环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强引导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引导资金(含节能专项资金)是市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节能降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预算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科学管理、讲求效益、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四条 引导资金由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管理,按照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项目的申报、会同市财政局组织评审,编制年度项目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验收,会同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市财政局负责引导资金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参与项目管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下达资金使用计划,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对项目进行验收,办理资金拨付,监督检查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制定实施计划,组织项目按进度实施,筹措落实项目所需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按要求提供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有关财务资料。

第二章 资金的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六条 引导资金的支持范围是:

(一)循环经济示范区类:包括国家、省、市级循环经济视点园区

(二)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类: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开发利用等;

(三)重点行业、重点流域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四)水循环利用类:包括列入国家、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的中水回用等项目;

(五)重大循环经济科技开发和应用推广项目类:包括能源替代与梯级利用技术、再生水回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六)节能项目类:包括燃煤工业锅炉(炉窑)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项目,高效节能产品技术的推广及节能环保设备的生产等。

(七)其他列入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市政府要求须重点支持的循环经济项目

第七条 引导资金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的方式,在项目进攻投产后,按照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贴息或奖励,单项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第三章 项目资金的申请

第八条 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根据引导资金安排计划,于每年10月份向社会公布下一年度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发布引导资金申报的有关事项,项目承担单位可于次年4月底前在武汉市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平台( )上申报项目。

第九条 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具备以下条件,均可申请引导资金。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有规范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管理制度,能及时向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报送信息,信用状况良好,诚信纳税,经济效益良好及发展前景良好。

(二)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我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总投资应达到一定的规模。

第十条 申请引导资金的企业和单位应提供一下资料:

(一)循环经济发展引导资金申请报告,并附报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文件;

(二)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年度企业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情况说明材料、预算及发生费用的有关凭证;

(四)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一个企业在同一年度内,原则上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同一项目本年或上年度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同级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四章 资金的申报、审核与拨付

第十二条 各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负责组织本辖区内企业的资金申请,并对申请企业的资格条件及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审核,由区发改、财政部门汇总上报市发展改革委

和财政局。市有关单位和我市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企业申报引导资金,可直接向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申报。

第十三条 市发展改革委对项目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后,将根据年度引导资金支持重点方向,编制年度项目计划和资金预算安排计划。

第十四条 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建立中介机构的评估论证制度,组织专业机构或相关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及当年度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对申请项目进行评估或评审。

第十五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依据专家评审意见或专业中介机构的评估意见,确定拟支持的项目,对拟支持的项目评审结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在核定项目资金使用方案后,确定资金支持范围与额度,联合下达年度资金计划。

第十六条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将对项目组织专项验收,对补助和贴息资金单项达到150万元或以上的项目,验收时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项目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局直接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

第五章 资金的监督与检查

第十七条 市财政局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在检查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

(一)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含项目重复申报);

(二)不按要求报送企业有关数据、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的;

第十八条 建立项目定期报告制度。各项目单位须在每年年底向所在地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报告本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各地应将每年引导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汇总汇报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

第十九条 建立项目跟踪管理制度。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现场检查,了解引导资金扶持项目的执行情况、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完成后的实际效果,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

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对主管部门的专项检查,应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一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专项资金的单位,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罚,相关单位三年内不得申报相应专项。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 篇二

1957年,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次提出大都市圈概念, 用以概括一些国家出现的大城市群现象:区域内城市高度密集, 人口规模巨大, 城市间具有建立在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密切的经济联系,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最活跃、最重要的区域。

有专家预言, “21世纪将是城市圈的世纪, 经济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源于城市圈特别是大都市圈。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 决定新的世界经济格局”。2003年3月4日,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武汉城市圈建设问题”调研活动的通知》, 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建设由理论研究进入实证操作阶段。[1]

武汉城市圈即“1+8”城市圈, 是以武汉为中心、半径100公里内的城市群落, 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9个城市, 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 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是以武汉为核心的多个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经济一体化格局。

有专家认为, 较之于长三角、珠三角跨行政区域发展, 武汉经济圈在省辖范围内能够发挥省一级政府协调功能, 大力解决行政区划造成的利益分割问题。有经济界人士展望, 武汉城市圈有望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之后中国城市圈的第四极。

区域媒体:“1+8”思维的媒体辐射

区域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区域媒体作为与之对应的大众媒介变化, 意在通过与地方媒体之间开展联合合作来实现互利共赢。[2]当区域内外经济分工合作增强、增多, 地域壁垒逐渐被打破, 形成区域集聚, 大众媒介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进行新层面上的融合合作。[2]

武汉城市圈概念的提出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协同合作, 还迫切需要一个驾驭全局的大型媒体机构如区域媒体来助力造势, 为城市圈建设提供一个庞大的舆论宣传、信息服务与形象展示平台。

长期以来, 中国媒体普遍呈现小、散、滥、乱的无序局面, 武汉城市圈媒体的现行格局是小而全、资源分散和独立发展, 这显然不能适应大城市圈的要求。2006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家批准后, 圈内城市间的合作交流大大加强, 媒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也成为发展的趋势。

2008年1月, 《武汉晚报》、《东楚晚报》等九报总编辑共同签订《武汉城市圈九报联盟协议》, 秉承“新闻互通、广告互利、发行互促、活动互帮、品牌互推”的主旨, 探索联合共赢的合作模式, 期望产生“1+8>9”的聚合效应, 以推动圈内各市、各媒体的协同发展。[3]

2008年4月, 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9市党委机关报、网站共同发表《武汉城市圈新闻宣传合作协议》[4], 意在共享新闻宣传资源, 组织同题采访和新闻业务研讨, 筹建省记协武汉城市圈新闻宣传专业委员会, 在广告经营、报刊发行、社会公关和耗材集中采购等方面探索互惠共赢之路。

同年4月, 首届“1+8”城市圈媒体联谊会召开, 9家媒体负责人重点讨论了城市圈媒体新闻共享、联合采访、广告合作、人才业务交流、开辟城市圈报道专栏等事宜, 以推动圈内媒体合作与资源共享。[5]

此外, 各市媒体也积极响应, 相继推出武汉城市圈专题专栏报道和各种社会活动, 如黄石电视台的“1+8”报道、“信合”杯欢歌热舞“1+8”武汉城市圈电视舞蹈声乐大赛等。

综合以上媒体的变化, 无非是人才资金技术资源上的一些简单合作, 并没有涉及深层的融合与合作, 有的节目开办不久便很快销声匿迹了, 区域媒体仍然雏形未现。

整合与创新:营造大城市圈区域媒体

要想营造大城市圈区域媒体, 必须从全局进行改革, 而改革无非是对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创新。

区域媒体是当今世界传媒业发展的设定目标, 在信息传播和舆论造势方面动力无限。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战略六大城市群之一, 信息沟通和宣传力量环节不容小觑, 所在区域的媒体应瞄准城市圈建设并为之充当舆论宣传, 但从目前圈内媒体经营现状来看还不足以承担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 需要在各种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推出一个跨城市圈经营的区域媒体, 面向城市圈而放眼国内外, 打破城市界限, 整合各地信息服务资源, 以振兴中部经济, 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 向全世界动态地展示城市圈的发展进程。

区域媒体不应是简单的规模扩大和机构组合, 还应具备一方霸主的气概, 把持区域竞争理念, 集圈内各市媒体力量, 构建一个巨大的跨城市圈媒体网络, 以迎接来自其他区域媒体的冲击和竞争。2008年11月9日, 武汉城市圈“1+8”城市圈电视台协作体正式成立[6], 拟设立城市圈频道, 为各台搭建新闻节目交流平台, 以扩大覆盖面, 这是区域合作的浅层次尝试。

按照当前中国传媒资本政策, 区域媒体的掌控权必然以党办媒体操纵为好。在武汉城市圈, 具备这种全局号召力的传媒单位首先是省级媒体, 必要时可以恰当的民间资本投资。前者可以挟政策、资源、地理和级别优势召集各市成立大型区域媒体集团, 后者更能以理性的经营唤醒媒体沉睡的力量。如全国第一个企业性质的传媒集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已发展为一家横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音像出版、网站等多种媒体, 涵盖广告、影视、网络、印务、出版发行、传媒教育、旅游、国际贸易等多种业务领域的全媒体集团。[7]

区域媒体虽然毫不例外于体制内的宣传职责, 但在业务运行上应该跳脱政府的绳索, 不管是利用媒体力量还是业外资本, 都应以媒体经营的理念和方法来具体操作。武汉城市圈门户网站是九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宣传城市圈建设的龙头媒体, 信息内容来自各市政府网站, 目的是通过信息发布、信息联播、信息报送、网站链接等方式构建武汉城市圈门户式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由于网站的政府主办性质, 缺乏媒体信息传播的大视野与大气概, 存在着内容简单、信息陈旧、官样文章多和宣传调子压倒一切等问题, 并没有发挥出区域媒体促进城市圈建设与发展的全局性与前瞻性作用, 这种官方操办的弊端显而易见, 应该予以合法的、恰如其分的部分剔除。

要想真正发挥区域媒体中心的优势, 区域媒体应向社会提供足够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产品与服务。在媒体种类和产品类别上应逐渐走向立体综合多样化之路, 力求做到各种媒体种类兼收、各种内容并举和产品、服务类别齐全, 经营范围涵盖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 经营对象指向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一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立体交叉传媒网络。

媒体融合时代, 媒体上网、资源利用和信息共享是关键词。在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信息内容的生成与共享上, 应努力整合各媒体的力量, 成立一个综合媒体编辑部, 实现信息资源在不同传播平台的统一协调和分配, 促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协调发展与交叉营销, 以最大化地发挥媒体优势, 提升传播效果。

传播力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影响力。区域媒体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其强大的宣传实力和完整的整合营销体系, 尤其是传播渠道的拓展更能增强媒体的发布力和影响力。卫视的诞生使广播电视突破区域界限, 实际上促成了某些类似于区域媒体中心的媒体集团的形成, 例如湖南广电、安徽卫视等多年来把传媒触角不断向外省和全国延伸, 同时借此发挥品牌影响力。同样, 创办一个大型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媒体, 以无线、有线、卫星、网络和手机传播方式打开各种媒体通道, 面向全国和世界播出, 定能大大提高武汉城市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武汉城市圈各媒体之间仍然处于浅层和局部合作的现状, 由于各种牵制力量的存在和各方利益的相互羁绊, 区域媒体的形成有待时日。在当前形势下, 不妨以优先发展内容产业作为媒体经营的方向, 同时注重品牌的经营, 这种媒体合作比较容易操作, 短期内也更容易看到收益, 尽管过程可能是缓慢和渐进的, 可由目前的内容合作、人才合作、技术合作逐步过渡到资本、资金合作, 甚至涉及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关于武汉城市圈的提出、论证和规划编制[EB/OL].http://www.hb-sky58.net/pages/contentshow.asp?id=4245.湖北天空网.

[2]宋红梅.中国区域媒体发展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3]武汉城市圈九报联盟总编辑精彩感言[EB/OL].http://news.cnhubei.com/news/hbxw/ezxw/200801/t203426.shtml.荆楚网, 2008-01-13.

[4]陈书华.湖北日报携手武汉城市圈媒体共进[EB/OL].人民网-中华新闻报, 2008-04-16.

[5]“1+8”如何大于“9”?[EB/OL].http://cjsb.cnxianzai.com/hubei/wuhan/2008/0415/89311.html.现在网, 2008-04-15.

[6]http://www.hsgd.net.cn/Article/HuangShiNews/szyw/200811/20081110152925_58712.html.黄石声屏网, 2008-11-10.

3.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 篇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区域金融中心 武汉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网络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结合后,诞生出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刚刚兴起,关于其概念界定、运行模式、运行安全等问题并没有统一标准或现成经验,各领域创新层出不穷,对金融市场运行、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生态建设、金融机构竞争力、金融监管等都造成了一定冲击。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和特点出发,就金融市场建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生态建设、金融机构竞争等金融视角,分析在互联网金融发酵升温、传统金融受到威胁的年代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应对策略。

二、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如何界定互联网金融目前理论界尚没有统一的定论。从狭义上理解,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互联网企业在金融界的业务和技术创新。广义上讲,互联网金融就是没有实体中介机构参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以互联网提供的虚拟平台进行在线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实现了资本高效率流动和配置的金融模式。

根据互联网金融依托主体的不同,高杨、罗亚南(2014)将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依托传统金融载体,以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服务的延伸,即传统互联网金融。另一类是互联往企业主导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例如搜索引擎、云计算等所提供的包括支付、结算、融资等金融服务,以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型互联网金融。

(一)传统互联网金融模式

理论界普遍认为传统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就是网上银行。传统金融机构借助个人电脑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无界性和便利性,将传统金融服务在网上进行扩展和延伸,为客户提供更加广泛和便利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的业务不仅涵盖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基本服务,而且突破了银行业务的经营范畴,深入到证券、保险等业务领域。为了提供了一站式和保姆式服务,打造“金融超市”,网上银行逐渐开办了理财、第三方存管、保险和股票等业务。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提供了包括理财、第三方存管、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黄金等服务,真正实现了综合式金融服务。

(二)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

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利用在线支付、云计算等技术所形成的新的金融模式。目前,主要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有三种: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信贷、众筹。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存在买卖双方之间的一种非金融机构,提供网络支付中介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支付宝。网络信贷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真空”地带,有利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例如广州本土的一家知名P2P平台——盛荣在线,为有投资理财需要的客户提供信贷平台,将资金贷给有资金需求的借款人,贷款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同时,盛荣在线对借助该平台投资的个人或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从中收取账户管理费和中介费。众筹模式在国内最早于2011年兴起,主要是为有创意者或小微企业提供平台,向投资人介绍项目并为项目募集资金。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一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将推动区域内金融业资金融通与集散能力加强,金融业务辐射半径远超出区域范围的经济中心城市。互联网是一个无国界的自由王国,许多信息和资源是免费的,作为一个平等自由的信息沟通平台,信息的流动和交互也是双向式的,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产生互联网金融,将会加大对周边地区扩散效应的速度和深度,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二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将加速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互联网的方便、快速、无障碍性将会加速资金、财务中心、采购中心向信息交流快捷、失真最小的区域集中,而制造中心则向周边城市转移。三是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传统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推动了传统金融机构改革创新,这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公开透明的服务模式,能够全面了解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情况,改善产品、服务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传统金融机构搜集个人和企业信息成本较高,信息不对称严重。

(二)挑战

一是传统金融机构发展受到挤压。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造成一定冲击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传统金融机构中介角色弱化,产生“脱媒”现象,金融机构客户基础受到动摇,威胁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而金融机构发展数量、质量与服务水平是衡量区域金融中心完善与否的标准。二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适用的法律法规甚少,监管约束不到位,为整个金融市场发展与完善留下安全隐患。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与发展需要一个健康健全的金融市场与之相匹配,互联网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丰富了金融市场发展。但是互联网金融出现时间尚短,一切处在摸索阶段,很难做到监管无漏洞。2015年初,广州著名P2P企业——盛荣在线出现线上提现困难的局面,部分原因在于盛荣在线长期通过平台进行自融,而P2P平台一度被认为是游走在灰色地带,对其监管甚少。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要求。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金融属性与科技属性,然而现阶段传统金融机构员工出身经济金融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缺乏熟悉金融机构业务运行与计算机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而人才是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需要大量专业和复合型人才。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推动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建议

(一)鼓励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武汉发展

互联网金融拥有开放的服务平台、别具一格的金融创新产品以及简洁的操作流程,引起了大量的客户,导致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互联网金融带来理念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服务模式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完善金融市场,具有强大的扩散效应和集聚效应。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尚不完善,但互联网金融已是未来发展趋势,应加强政府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扶持,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同时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和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关注互联网金融可疑风险点,审慎监管新的创新工具和创新产品。

(二)推进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进程

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金融机构种类丰富,这也是吸引资金流动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武汉大力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新形势下,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应推动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共同发展。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并非纯粹的竞争,彼此是能够合作的。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传统金融机构不能忽视互联网金融发展,逃避竞争,也不能一味排挤打压。互联网金融拥有电子商务平台,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而传统金融机构历史悠久,与各行各业在业务上展开合作,具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鼓励和促进金融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就是创新发展的结果,为投资者提高了避险能力,增加了利润来源,也为筹资者扩宽了融资渠道,加速了资金流动。过去,武汉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创新成果丰富。但是由于区位、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武汉很难有自主创新,大部分创新都是简单模仿或改良,很难满足实际需要。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下,首先应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不能因为出现少量倒闭、经营不善等情况就因噎废食。其次重视传统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传统金融机构应借助智能化和多样化手段,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进行融合,实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等一系列创新。

(四)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武汉科教综合实力雄厚,目前,武汉有八十多所高等院校、750家科研设计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万名,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一。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武汉目前已经具备人才和科教优势,但是缺乏具有既懂金融和又懂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员工金融业务知识、互联网工具运用的综合能力。同时,出台吸引复合型人才优惠方案,为人才长期留用解决后顾之忧,在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另外,加强与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重点开设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技能课程,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业务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将武汉真正打造为复合型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王桂堂,闫盼盼.互联网金融、诚信与征信体系建设问题探讨[J].征信,2014(4).

[2]徐晶梦.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思考[J].财政金融,128-129.

[3]王国刚.从互联网金融看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新趋势[J].红旗文稿,2014(8):9-13.

[4]郭明顺,陈航,敖海燕.产业金融视角下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8):309-314.

[5]赵静.构建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意义[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42-43.

[6]王吉发,徐泽栋,鲍隐涛,李昊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与对策[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8):315-3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014年院级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探析。编号:2014K10)研究成果。

4.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重庆发展 篇四

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重庆发展近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在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多措并举促进增收致富。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新兴直辖市,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小马”拉“大车”一直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难题。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庆市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发展区域经济。打造了以主城区为核心的 “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构建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实行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的战略抉择。其中:“一小时经济圈”着眼于“领头领跑”,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渝东北地区”着眼于“提速提档”,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地区”着眼于“做特做优”,努力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

重庆市通过区域经济板块互动,通过“一圈两翼”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互利双赢。探索出了一条区域协调、统筹城乡的新路,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 篇五

在2011洪湖(武汉)经济发展促进会

新春联谊会上的致辞

2011·1·16

幸 敬 华 同 志

在2011洪湖(武汉)经济发展促进会

新春联谊会上的致辞

(2011年1月1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元旦刚过,春节将临。在这辞旧迎新、喜气醉人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在省城武汉,隆重举行2011洪湖(武汉)经济发展促进会新春联谊活动,共叙乡情,共话桑梓,共谋发展,感到无比高兴。这既是一次交流思想、交融感情的联谊会,也是一次宣传家乡、发展家乡的恳谈会。我们相信,这次活动的举办,对增进与在汉同乡的团结协作,促进家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共洪湖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莅临今天联谊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福!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亲人致以新年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6.丽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六

丽水市是一个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南与温州市接壤,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距温州126公里,距金华市1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上海512公里。下辖7县1市1区,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人口248万。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丽水经济属于欠发达地区,据2004年统计数据,近年来,丽水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其经济发展的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总的来说,是走过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政府的三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进程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高潮。浙江经济出现了浙南和浙北两个不同的发展模式,浙南地区如温州、义乌等地形成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大潮,浙北地区走的是大力发展乡镇集体经济的“苏南模式”。尽管浙江经济南北两地不同,但是两在经济都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然而,丽水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1995年,丽水市政府提出了“在山上再造一个丽水”的口号,在农业经济上大做文章。“在山上再造一个丽水”的战略实施了四五年,尽管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区域整体经济则被发达地区甩出了一大截。

丽水市发展经济过程中是走过弯路的。对丽水来说,要全面发展经济,走农业立市之路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丽水山多平地少,人均耕地少得可怜,我们缺乏的是最基本的发展规模农业或机械化农业条件。要走旅游立市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显赫得足以发展致富的旅游资源。要说商业兴市,我们的商业还没有发展到相当程度,没有工业作支撑,商业兴市成为空中楼阁,成为一句空话。

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人类社会的经济从当初的自然经济发展到当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期间经历了英国工业革命,正是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从手工劳动快速发展到机械工业时代,从此,工业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不要逾越的阶段。工业化的大生产带来了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

从绍兴、义乌、金华等地的经济发展实践上看,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十分重视工业化建设,把工业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并坚定不移地一以贯之。其中义乌提出“以商兴工,贸工联动”战略,是基于义乌商业贸易已相当发达为前提条件的,即便如此,该市还是没有把工业置于次要地位,而是着力发展工业,以商业带动工业,贸工联动发展。

7.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七

关键词:循环经济,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1 武汉市发展循环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

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历程, 总的来说共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起源于18世纪的传统模式, 即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第二种是以“先污染, 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 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环形循环过程。

回顾武汉的工业发展, 幸运的是汲取了第一种模式的教训, 然而仍没有跳出第二种模式的套路。武汉市现行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1.1 从土地资源利用来看

一方面, 武汉市人均耕地资源压力巨大。

另一方面,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增加了耕地资源压力。武汉市建设土地资源利用存在土地批租过量, 土地出让计划缺乏整体性安排的问题。

由于市场容量与承载能力有限, 造成房地产空置率高涨的局面, 土地资源的应有价值不能及时转为社会共享的财富, 形成城市土地资源显性浪费或隐性浪费。从而影响城市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 从能源利用来看

和全国19个省级及以上城市相比, 武汉市单位GDP能耗偏高。

和单位GDP能耗较小的城市相比, 单位GDP能耗最少的深圳市仅相当于武汉的42.8%, 厦门相当于47.8%、广州则为56.5%、北京为58.0%、上海为63.8%。从经济发展质量上看, 武汉经济发展还较“粗放”;从能源利用形势上看, 武汉节能的降耗形势还很“严峻”。

1.3 从环境污染来看

武汉市废气主要来自燃煤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武汉市年耗煤1000万吨以上, 是一个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每年排放的废气总量约为1000多亿立方米 (不包括汽车尾气) 。

在水体污染方面, 工业废水, 生活废水和城市地面径流, 是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方面。武汉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污水, 100万吨生活污水排入江河, 其中只有约100万吨工业污水得到了治理。在废渣污染上主要是煤渣、生活垃圾和其它固体废弃物。每年仅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就达515.78万吨, 综合利用量为459万吨, 历年累计堆存量较达1644万吨。

综上所述, 武汉的资源形势和环境状况都已十分严峻, 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必须的发展模式。

2 武汉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 武汉市积极倡导并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不同领域、行业、企业开展了有效的试点工作, 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已取得一定成绩。

一是在政府支持与政策体系方面。为加快我市循环经济发展, 2007年底, 国家批准武汉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 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 将其列为近期“两型社会”建设的十二项重点工作之首。市发改委按照“项目化、资金化、政策化”要求, 细化了实施方案, 建立了我市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库, 共收录项目678个, 总投资1342亿元, 进一步夯实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

二是在资源利用方面。武汉市充分发挥科教优势, 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 开发和推广了一批对行业有带动作用的关键链接技术, 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绿色照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节能产品标准以及节能检测等一批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一批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在农村也逐步推广。重点建设了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分散式污水处理, 垃圾堆肥技术应用、风能发电、节能照明、农村污水处理、农业生产节能示范工程等。

三是在园区建设方面。东西湖区和青山区先后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东风鸿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家汽车再制造试点, 阳逻开发区成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市级循环试点也开始启动。在试点的基础上, 武汉市初步探索形成了企业、企业间或园区、废物回收及社会四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在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不同工艺流程的企业, 在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四是在立法体系建设方面。结合“两型社会”建设, 全面启动了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 武汉市发改委拟订了《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大纲》《武汉市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试验区规划编制大纲》。为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促进作用, 制定了《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和《武汉市清洁生产审核管理办法》。

毋庸讳言, 武汉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不足, 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对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间的关系及其矛盾了解不够, 对循环经济缺乏足够的认识,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干部和市民意识不强。一些部门仍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 把节能减排当作软指标, 循环利用资源和生态文明的意识不强。

二是科技支撑作用不够。武汉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资源利用率、回收利用率和废物处理率都比较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技术的研发还比较薄弱, 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先进适用的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亟待加强。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尚未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的运行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 尚未统一规划, 形成统一的组织管理, 政府各部门职责不明确, 行动缺乏协调性。一些资源性产品和价格形成机制还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应关系,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完全落实, 资源循环利用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

四是法制建设不完善, 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 相关配套法规和标准还不健全。如在企业层面, 武汉关于废物品处理、产品缺陷召回、工艺标准及技术性规范、产品信息公开等问题, 还有待进一步立法规制。

3 对武汉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研究和开发的力度, 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要重视资源循环产业中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通过科技降低生产成本, 开拓市场空间,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为此, 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投入, 加大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力度, 积极推广生态设计, 加强区域性循环经济合作, 以及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二是加强法制建设, 构建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体系。为此, 应该尽快出台《武汉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用法律形式约束政府机关、企业和市民必须履行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义务, 推动武汉市循环经济向前发展。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市民意识, 着力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为此, 应该通过加强媒体宣传, 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鼓励公众参与。武汉市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社会宣传, 以提高市民对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社会意识。

参考文献

8.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 篇八

关键词:飞地经济;武汉城市圈; SWOT分析

1 武汉城市圈发展飞地经济的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s)

首先,拥有较完善的交通优势。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形成快速高效流通的市场一体化提供了优良的硬环境。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发展最快的就是交通设施的建设。目前规划和建设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项目将使武汉市到达各主要城市的时间都在0.5至1小时,到达各县市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周边城市间的高速公路网使城市间的联系效率显著提高。城市圈的交通运载能力和通达能力的明显提升,将大大提高城市圈的空间效率,使各地市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为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和市场体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其次,武汉和周边城市产业体系的差异性、互补性特色鲜明。

武汉作为特大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高度。即较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较高层次的消费品市场和服务业为主要特色。如电子信息产业、汽车特别是整车制造、高附加值钢材、家电、医药等等,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层级有明显的差别。城市圈制造业中资本、技术较为密集的产业和产品主要集中在武汉市。武汉目前正在加快向高技术、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升级的步伐,一般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和土地密集的产业正在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同时,企业的“前店后厂”式分工也明显增加,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将总部和研发中心放到武汉,生产基地放在周边城市的情况不断增加。

再次,卓越的教育研究环境。

武汉城市圈内圈层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资源,没有人才谈发展无疑是空中楼阁。武汉城市圈以高校、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等为支撑, 培育了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拥有大批先进的技术和现代人才。一些学校的特色科目优势明显, 可以利用其科教资源和独特优势发展飞地高新技术产业。

1.2 劣势(Weaknesses)

一是圈内发展差距较大,经济融合度较低, 武汉城市圈圈域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 圈域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重点。与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 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发挥, 特别是除武汉市外的 8 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缺乏交流与合作, 没有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二是行政干预、思维滞后。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已有三年,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与圈内人民的迫切希望、与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相比,进展不能令人满意。虽然不少地方建立城市圈合作共赢的思维模式, 遇到事情还是算本地小帐的多, 算城市圈大帐的少, 其结果是口头支持多, 项目进展少; 对本地直接有利的积极, 对难以立竿见影的冷淡; 产业转移与合理分工进展不大。

1.3 机遇(Opportunities)

首先, 武汉城市圈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可以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会议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己愈来愈成为国家或地区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城市经济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其次,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是东、西部地区资源、信息、技术等交流和交换的战略结点。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可以充分利用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扩散功能,形成一个极化带,通过聚散效应,带动湖北及我国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更好地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特殊作用,推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对于湖北、武汉的振兴,对于整个中部地区的腾飞,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4 挑战(Threats)

武汉城市圈与中部地区的几大城市群如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相比, 差距也相当明显。虽然在三个核心城市之间, 武汉市还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各项指标的差距也呈缩小之势,而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经济规模比其他两个城市群的相应城市明显偏小,延缓了武汉城市圈的总体发展步伐。因此,武汉城市圈必须发挥区域特色,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结合区域特点发展优势产业,争取实现互补和双赢。

2 武汉城市圈 “飞地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结合上述对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的分析, 选择四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武汉城市圈的优势和机遇, 并使劣势和挑战的影响减到最小的有效策略, 具体如下:

重视发展跨地区的省级飞地经济建设。通过发展省级专业飞地经济落实国家治理污染、减排节能等政策,促使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相对集中,通过规模优势形成便于治理、便于管理、便于发展的专项工业基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发达地区用更多的精力发展新型工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积极提升传统工业。另外,在发展飞地经济的过程中还要落实发展基金、加强工商服务、完善基础设施,以保障飞地经济的各项发展措施落在实处,形成政策到位、责任到人、资金到项、管理到底的飞地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把武汉城市圈建设得更加美好。

提倡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发展飞地经济的内容上,要考虑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关系,不但要发展飞地工业经济,也要发展飞地现代服务业经济,同时适当地发展飞地农业经济。在发展流向上, 提倡双飞,不但鼓励武汉市到周边城市建设传统工业飞地,示范、带动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也要引导周边城市到武汉市建设高新技术飞地, 为本地区积累产业升级的技术、人才和经验。

将发展飞地经济与发展总部经济相结合。总部经济是推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提升产业能级的一条重要渠道, 而飞地经济和总部经济的总部基地与生产基地分开发展的经营模式有天然的联系。因此, 要鼓励发达地区的企业, 将总部留在飞出地, 而将生产基地转移到飞入地, 形成互利共赢的经济格局。

加强华中科教中心的地位,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从而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为飞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及智力方面的支持,为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企业提供技术以及高端人才资源的支撑,为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保障,为武汉城市圈吸引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产业创造发展条件。武汉的众多高校在教育、科研、培训方面所具有的潜力为武汉城市圈飞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可以利用其科教资源发展飞地高新技术产业。

9.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 篇九

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3]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1).

[4]李本和.区域文化心理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建设,(01).

上一篇:热血下一篇:邻居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