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辩论赛工作总结

2024-09-19

新生辩论赛工作总结(精选10篇)

1.新生辩论赛工作总结 篇一

新生辩论赛总结

复赛总结

辩题:善行是真善还是善心是真善

正方观点:善行是真善

反方观点:善心是真善

1·立论环节。

正反双方对于破题和论点的确立,都很明确,没有明显的偏题或歪论的出现。反方在立论开头,先反驳了正方观点,再引出己方观点,先声夺人,值得肯定。

2·质询环节。

正方双方没有很好的设置问题,几乎都是在阐述问题,质询方或被质询方没有很好的交流,呈现“个打个”的状态。

正方提出“行不等于外表”,提出真善的本质,以及运用马哲立论证明己方观点。将善行列为社会主流,易引起观众共鸣。

反方避过回答正方“伪善”的问题,转而攻善心不是一时的想法,而是内在本质的存在。

但在质询环节,反方渐渐偏离一辩立论稿的论点。提出“伪善行不是善行”的观点,开始偏离辩题。

正方发现反方这一漏洞,提出对于善行的种种表现和对社会的作用,将辩题升华。二辩在质询环节,出现一些规则上的运用错误,显得咄咄逼人,太过强势。

3·质询小结。

在这一阶段,双方的总结都有就对方在立论以及质询时出现的漏洞给予提出并反驳,但对于辩题的升华还存在不足。攻守不平衡,出现只攻不守的局面。

4·自由辩论。

在这一阶段,双方都出现相当的漏洞。正方能比较及时抓住反方出现的漏洞,也能很好的守住己方的立场。

不过双方对于时间的把握都不是很理想。每位辩手起身发言时间几乎都超过30秒。这对于自由辩论环节显得过于长篇大论了。而且,反方在起身回答问题之后,没有很好的继续抛出问题,进行攻辩。对于“伪善行”这一观点,也没有做出很好的解释。

5·总结陈词。

双方都很好的再述了己方论点,也举出相当数量的名人名言和事例证明己方观点。正方四辩的辩风更为落落大方且抑扬顿挫的朗读了四辩稿。反方四辩则显得在复述一辩稿,升华不足,声音较响亮,举止较僵硬。

6·胜负:正方胜出

7·总体:双方材料准备过多,没有进行材料的塞选。以至于在比赛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不熟

悉,导致出现多次停滞和冷场。起身发言时,材料太大张,影响美观,也不便于寻找有用资料。

双方成员没有服装的统一。

对于海峡赛制的规则依旧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不足,导致时间的掌握和规则的运用不是很熟练。

双方成员整场比赛的语速偏快。和评委、观众的交流偏少。

决赛总结

辩题:维系人际关系主要靠互信还是互利。

正方观点:维系人际关系主要靠互信

反方观点:维系人际关系主要靠互利

1·立论环节。

正方提出互信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具有稳定和长期性且符合社会发展观。

反方提出人之本性趋利避害,互利为客观存在易弥补的特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一轮立论环节,正方时间把握更为自如。反方剩余时间过多。

2·质询环节。

正方就一辩立论稿提出的长期性特征进行很好的攻守。不过正方在质询时,由于材料准备不熟悉,出现临场找不到资料的冷场时间。且对于设置好的问题,没有进行比较深入的攻辩。

质询环节双方都出现阐述问题,而没有问问题的状况。反方没有很好的抓住己方一辩立论稿进行攻辩,出现较大漏洞。承认小部分人际关系靠互信的理论。

3·质询小结。

质询小结阶段,双方都没有就对方主线的漏洞进行有效的总结,正方出现剩余时长超过30秒的场面。

不过反方在小结阶段对于正方提出的“拜金主义”等论点予以反击。时间掌握较好。4·自由辩论。

自由辩环节并不精彩。反方浪费过多时间用于阐述己方观点,陈述累赘,并无重点。只守不攻,给正方留下可乘之机。

正方在本环节攻守自如,即使发现反方将互信划入互利范围的偷换概念并指出,对于互信的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都进行很好的解释,对于反方提出的除知己这类亲密关系外的人际关系主要靠互利的概念即使反攻,并距离反驳了反方的互利长期性的观点。

最后剩余98秒之多的时间,正方四位辩手轮番上阵、,字字珠玑,环环紧扣,毫不留情的攻打反方阵营。

5·总结陈词。

陈词阶段,反方的时间掌握剩余过多,四辩与观众交流良好,笑容可掬。虽然再次论述了一辩立论中的论点,但还是提出“除知己这类亲密关系外的人际关系主要靠互利的概念”,出现较严重的偏题现象。

正方四辩在陈词阶段,一个个提出反方在自由辩时出现的漏洞。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并将辩题很好的上升到了人际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更高层面,使得本场辩论辩题有所升华。

6·胜负:正方胜出

7·总体:双方都做到了服装的统一及端正坐姿。也都与评委观众有适当的交流。对于规则的掌握和时间的把握有所进步。

不足之处在于,质询环节问题设置不够简洁,自由辩环节问题准备不充足。

2.新生辩论赛工作总结 篇二

一、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深入开展新生入学筹备工作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新生入学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涉及事务千头万绪, 需要精心筹备。新生辅导员必须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设身处地做好新生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 系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迎新工作小组, 负责迎新工作的巡视、管理和协调工作[2]。

系领导亲力亲为, 最大限度地解决新生入学报到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 新生辅导员应坚守迎新工作前线, 做好新生入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接待任务, 及时解决了迎新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新生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有:对新生数据按专业进行分班;安排好新生宿舍床位、贴好宿舍门贴以及分配好宿舍钥匙;制作新生入学报到须知、系学生安全守则、系入学工作日程安排表等;领取校园一卡通、学生手册、体检表和医疗手册等新生相关材料和物品。

(三) 新生入学之前, 挑选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责任感, 品学

兼优的高年级的学生或学生干部或学生党员担任助理班主任, 提前进行培训, 协助新生辅导员、新生班主任开展迎新工作。

(四) 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生志愿者等各股力量, 通力协作, 热心竭诚为下一届的师弟师妹服务。

由于他们与新生年龄相仿, 有着共同的成长环境, 相似的经历, 便于与新生沟通和交流, 在新生的筹备工作以及迎接新生工作中, 完成了大量具体工作。

(五)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建立学生档案, 迅速了解学生。

在新生到来之前, 通过阅览档案, 做好记录, 尽快能多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长和家庭背景等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生档案, 以便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 把握学生特点, 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 这样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去关心他们。

(六) 在新生入学之前, 新生辅导员自身要充分做好准备, 不断充实自己。

由于在高校的新生辅导员队伍中, 有很多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 与老辅导员相比, 在理论基础上相对薄弱、工作经验较欠缺。因此, 要虚心向身边同事请教, 吸取宝贵经验, 更好地开展迎新工作。

二、充分调动多方人力, 热忱细致开展新生入学后的各项工作

(一) 走访新生宿舍, 关心新生生活。

新生报到当天晚上, 新生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走访新生宿舍, 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生的各种动态, 特别是对贫困生的情况,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在走访过程中, 要非常重视新生们刚入校遇到的困难并承诺一定会及时帮忙解决。对待新生, 既要做到热情关怀, 又要严格要求, 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尽快走上正轨。

(二)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

入学教育内容包括开学典礼、入学教育专题讲座 (其中有安全教育、学籍管理、医疗保险、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 、校园文化场馆参观、军训等。新生初来乍到, 新生辅导员要引领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 及时进行入学教育。同时要利用军训为契机, 通过组织化和纪律化训练,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每年我系在新生入学后, 都会召开新生入学教育大会, 让大一新生更加了解学院、系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自己所在系的基本情况;让新生知道自己未来三年要学什么、怎么学, 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三) 注重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 提高班级凝聚力。

按照我系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协同工作规程, 新生辅导员与新生班主任沟通交流后, 任命班干部, 组建班委会, 开展班级工作。要切实抓好班级管理工作, 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提高班级凝聚力;要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 指导他们开展好各项工作。

(四) 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 开展各种活动来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比如, 恰逢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开展“感念师恩”主题教育活动, 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组织召开新老生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 邀请在学习和工作上表现较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对新生进行“传、帮、带”, 以帮助大一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帮助新生尽早地树立目标, 规划好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为将来工作做好准备。

(五) 要认真、细致、谨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以及奖、助、贷等学生资助工作。

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 每一项资助工作都按照我系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协同工作规程, 对名额进行班级分配, 先由班主任及各班评议小组评选出符合条件的人选, 再由系学生资助评审领导小组进行评定并报系务会通过后公示, 再把评定结果反馈给班主任。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要本着“公平, 公开, 公正”的原则, 争取将学校的每一项助贫政策能切实地落实到每一位贫困生身上, 也尽力为未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争取资助机会, 确保学生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补助。

综上所述, 新生入学工作量大且内容多, 要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需要新生辅导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高校新生辅导员应当进一步总结新情况、新经验, 探索新途径,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切实做好新生辅导员工作, 全方位、多角度得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新生入学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结合笔者担任新生辅导员期间的工作经验, 从新生入学前的筹备工作、新生入学后所开展的入学教育等各项工作, 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初步探讨新生辅导员如何做好新生入学工作

关键词:新生,辅导员,入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门淑云, 孔令宏.浅谈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0:166-175.

[2]王虎挺, 成斌, 毕新胜, 张金.浅谈高校辅导员做好新生入学工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商界, 2010, 196:152-153.

3.中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篇三

【摘要】中职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开启中职生活的新起点,其目的在于帮助新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并围绕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指导性活动。全面而规范的入学教育无论是对于学生的适应,还是对于学校的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一、中职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生毕业进入中职后,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变化,诸如环境发生了变化,来了一个新奇而又陌生的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很多同学第一次住集体宿舍,第一次处理生活日常事务;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同学打交道;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在悄然无声地发生了变化,比如身体、心理、角色等。在面临这些变化时,很多学生难免会产生彷徨、焦虑、紧张、失落、孤独感。比如有的学生在入学初,选择了打退堂鼓;有的学生被学校劝退;有的学生违反了校规等。因此,能否通过入学教育使他们正确认知学校,认知其所学专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中职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规划新的生活,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中职生涯。

二、中职新生入学教育的设计

中职生源具有多元性、广泛性的特点,因为学生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加上学习基础差,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自律意识淡薄,自我控制能力较落等,这些都为新生入学教育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校自身和生源的特点,做好统一部署,建立学校统一指挥,学工部门为主体,以系为单位,各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各司其职,同时统一协调,多层次、多方位的为入校新生提供全面、周到而细致的服务。比如后勤部门负责的食堂,食堂的卫生、饭菜品种口味价格、工作人员态度会影响新生入学;也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影响新生对学校和老师的看法,例如工作人员不小心把学生的名字打错了或者念错了。因此,我们要让参与新生入学教育的各部门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内容设计上主要有入学面试笔试、军训教育、校情校史教育、校规校纪和常规管理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启蒙教育。

三、中职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入学试和笔试

在新生入学时,通过大规模的笔试和面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学校的管理理念,提前明确作为中职生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2、军训教育

军训教育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科目训练等。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军事科目训的形式主要有队列训练、内务知识、军事常识等。通过军训教育,目的在于迅速将一个散乱的新生群体组织为一个统一的集体,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生活意识,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到新奇而陌生的集体中,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另外,军训教育中,通过教官和班主任老师的观察,再辅以一些文化活动,例如拉歌、联欢活动等,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班干部,为日后的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奠定良好的开端。

3、校情校史教育

学校的发展史是一个永恒的教育题材,可以通过讲座、橱窗展览、校内电子屏幕、参观等形式让学生直接、全面地获知学校的基本概况、发展历史、软硬件配套设施、师资力量,了解学校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发展前景,了解学校已经毕业学生的去向,了解学校目前现任领导班级成员等重要信息,加深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印象,从而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另外,需让学生了解学校各区域的功能,了解与自己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部门。

4、校规校纪和常规管理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些学生在初中有着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抽烟、生活无规律、染发等,如果在中职入学时不加以规范和约束,会给学生本人和周围同学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有必要在入学教育时使新生全面了解学校校规校纪,让新生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避免出现违反校规校纪现象,努力做一个合格文明的中职生,主要内容有:中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同时明确告知新生学校会常抓不懈得加强校纪校规的教育和监督。此外,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日常管理,比如学生操行评定办法、奖学金评定办法、资助政策、宿舍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管理、学生会管理等。

5、安全法制教育

中职生入学的年龄大都集中在15-16岁之间,他们大多数人缺乏社会阅历,容易轻易地相信他人,比如相信推销的产品、大街上张贴的招聘广告、诈骗短信等。因此,有必要开展以防骗、防盗、防火、网络安全、交通安全、卫生食品安全为内容的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各种求助渠道和方式,同时梳理在校园生活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向学生讲述校园的伤害事故案例及处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组织新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会遵纪守法,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并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受到来自外部的伤害。

6、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变化,新生容易产生心理不适应。为了让新生身心愉悦地生活和学习,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不适应现象、容易产生哪些心理问题、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如何寻求帮助等。

7、专业启蒙教育

中职生毕业之后直接面向社会,从入学初,就开始朝着“职业人”方向努力。因此通过讲座、新老生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学教育的区别及其优势所在,同时摆正自己的心态,不沉浸在中考失落的阴影下,明确不论从事任何职业,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过得充实快乐;同时帮助新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基本状况,比如课程有哪些、如何学好专业课程、专业前景、未来要从事的工作等问题,了解企业对目前中职生在知识、技能和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使得新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三年中职生活进行较早的规划。另外介绍学校课堂外的特色活动,比如第二课堂、晚自习兴趣班、职业技能大赛等,鼓励学生在学习掌握好本专业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素养同时,多参加活动,锻炼胆量,积累经验,多阅读一些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总之,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集中的入学教育,更需要我们结合自己本校学生的特点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常抓不懈地对新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度过入学适应期,身心愉悦得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王少,刘张晓.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探讨[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6.24

[2]黄政月,李耀宏.大学新生第一课——关于我院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5.06

[3]吴晓进.中职校学生安全教育调研分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J].2015.10

4.八院“新生杯”辩论赛总结 篇四

航空自动化学院邓研会联合工程学院等八大学院共同举办了一次大型辩论赛,总体来说,此次比赛顺利圆满。从今年4月底,八大学院的社团便开始筹划举办该次辩论赛活动,经过充分准备,周密策划,于5月17日正式开赛,并于6月2日成功举行了最后的决赛。各院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相当火爆,受到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与肯定。

从组织方面来看,各项工作都有序进行,并没有重大失误出现。因为,八大社团的会长及其社团成员都尽心尽力,全身心投入,丝毫不敢懈怠,活动的成功举办也是对他们的付出的一种肯定。

但是,由于活动级别的限制,活动规模和影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上经费、场地的限制,活动其实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还可以办得更加完美。

5.迎校庆新生辩论赛活动总结 篇五

为喜迎校庆,提升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使同学们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和思维方法,促进同学们拓宽视野,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展示同学们的实力和风采,我院特举办“迎校庆新生”辩论赛。

本次活动于2011年10月在院一楼会议室室举行初赛、复赛。于11月在行政楼211举行决赛。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按照计划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现将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情况

本次辩论赛由大一5个新生班级派出队伍参加,经过三周紧张激烈的比赛,选出最后两支队伍,在行政楼211进行了决赛,最后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一队,17位最佳辩手,获得圆满结束。

在辩论赛中,我们也很荣幸的邀请到了学生会各部门部长,本院及外院的辩论队领队及优秀辩手,主席团分别作为比赛的评委,强大的评委阵营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公正。

(二)成绩经验

1、此次活动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给参赛队伍留下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学生会的工作人员也早已制定了的详细的策划并付诸于行动,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部门内部分工明确,确保通知及时下达,也保证了部门整体的高效运转。

3、整个比赛过程中,赛场纪律良好,使比赛有序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和教训

1、在比赛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宣传工作力度不强,各班派队参赛后,前来观赛的同学较少,没能激起广大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本届辩论赛中的积极性。

2、虽然在赛前已经宣布了规则,也给各班级的参赛选手说明了比赛秩序和规则,但在比赛过程中仍贯彻执行的不是很好,可能是各选手没有熟悉比赛细则,导致在预赛是辩论过程中出现混乱的现象。

3、工作人员对比赛用的计时软件使用不够熟练,导致主持人在要求播放提示音时无法播放。

4、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只是对自己的工作比较了解,当有个别人临时有事时,对工作进行重新安排的过程效率较低。

(四)活动建议

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并结合往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对做好本项活动提出以下建议:

1、精心策划,重视细节。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必须认真而细心地做好活动的策划工作,并就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策划工作一旦完成,必须及时付之行动,否则可能会影响整个计划的实施。与此同时,活动过程中得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仔细分析策划漏洞及时补救和预防的,因此应重视细节,力求完美。

2、重视宣传,加强沟通。我们必须做好大家的交流沟通工作。到位的宣

传工作无疑是举办一项活动的前提之一,同时也应该与有过类似活动组织经验的组织多多沟通,相互学习,使活动办得更好。

3、完善学生会内部各部门互助机制。不管是哪个部门的事都是学生会的事,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仍仅仅停留在靠各位部长的关系,来请其他部门提供帮助,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周全的互助方案。此次活动总体来说是很成功的,不仅展示了资环学院各个新生班级的活力,参赛同学也在辩论赛中收获了友谊,提高了辩论能力,为院辩论队选拔新队员提供了有力依据。我们作为组织者也得到了许多锻炼,在今后的活动中一定会做得更好。

资源环境学院学生会

6.新生辩论赛工作总结 篇六

——响辩明德 逐梦青春

在这样春暖花开的四月里,为了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口才和思辨能力,同时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增强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教师教育学院团学会学习部特地举办了主题为“响辩明德,逐梦青春”的第四届新生辩论赛。经过一个月的激烈角逐,现已成功落下帷幕。现对此辩论赛做以下总结。

在辩论赛开始前,我们做足了准备工作。首先,我们在学校醒目的位置拉了横幅、挂出海报,以此扩大宣传,让更多的同学能参加到这项活动中。其次,在辩题的选择上,我们尽量选择既贴近生活,又具有永恒探讨性的辩题。比如“保护环境重要还是经济发展重要”和“经典翻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辩题的选择为这次辩论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届辩论赛的程序主要由开篇立论、攻辩、对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共五个部分组成。整个比赛程序的设置兼顾了“辩”与“论”两个方面,既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让辩论双方进行精彩的论述,展示己方缜密的逻辑框架,又给双方提供了进行正面交锋的舞台。此外,在对赛制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淘汰制。先由五个班级进行抽签,余下的一个班与初赛中输的班级进行复活赛,选出4个班级进入决赛,接下来由进入到决赛的四个班级,分成两场,决出前两名班级争夺冠亚军和后两名班级争夺季军和第四名。各个班级的辩手对比赛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满怀热情,他们收集了大量的理论依据、事实材料等来支撑己方的观点,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辩论赛,决赛时,辩手们衣着整齐统一,很好的展现了团队风貌。最终,由12小教1、2班的代表队获得冠军,12级学前3,4班的代表对获得亚军,12学前1,2班获得季军,由12小教1、2班的姚文泽和12小教3,4班的金璐,12学前1,2班的陈颖和12学前3,4班的杜旭获得本届辩论赛的最佳辩手称号。至此,本届辩论赛在一片欢呼声中落画上圆满的句号。在辩论赛中,我们也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教师教育学院的领导、辅导员以及老师和团学会各部部长,副部长等分别作为比赛决赛、复活赛和初赛的评委,强大的评委阵营保证了本次比赛的公平、公正。从初赛到复活赛、再到决赛,参赛选手大胆辩论,语言流畅且极具个性化,能引经据典,妙语横飞,唇枪舌战,让观众感受到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辩论盛宴,并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次辩论赛也使得各个班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崭新的良好面貌,增加了老师对学生的认识,此外,这次辩论赛也增强了学生的整体辨别能力,提升了学院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氛围。

整体而言,此次辩论赛还是比较成功的,氛围很浓,但是也暴露出了些许的不足:首先,在决赛开始前投影仪突然出现故障,虽经多方努力,但由于无法联系值班老师等等各种原因,最终很遗憾的投影没有恢复正常。我们由于没有应急方案仓促中辩论赛就在大屏幕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进行。其次,虽然事先通知各班班长告知广大同学可以前来听辩论赛,但没有下硬性要求必须到场多少人数,导致现场来看辩论赛的同学较少有点冷场,而以后这种问题完全可以避免。最后也是最深刻的问题,部分参赛选手的言语出现些许混乱,逻辑思维和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部分四辩在总结陈词时却在反复辩驳先前对方辩友的一些话语,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应该是做一个总结性的陈词。在以后的辩论赛开展前可以对各个辩手进行培训,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避免这种认识性的错误。在比赛前这次的辩论赛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探索,为我们以后举行此等相关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这次活动也在同学们枯燥的课余学习生活中带来了一缕活跃的清风,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最重要的是这次活动极大的锻炼了同学们的自主思考辨析能力。虽然这次辩论赛在筹备和进行中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但我们从不足中反思.从失败中、挫折中成长,寻求属于适合我们自己的做事方式.因此我们真诚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老师能够及时给予批评指正,各兄弟部门能给更好的团结合作,使系部的每一个活动都能够办得有声有色.“响辩明德,逐梦青春”!为建设更好的教师教育学院而共同奋斗!我们期待下一次的辩论赛大赛再会„

7.新生辩论赛工作总结 篇七

大多数学生都是满怀着期待、兴奋和焦急的心情来到大学校园。他们在接触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学习新课程、面临新挑战并且拥有新体验的过程中, 绝大部分在入校三个月后就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但近两年的调查显示还有近10%的学生仍然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自理能力、学习方法和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如果长时间的不能改变这种状况, 心理上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 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这就需要辅导员认真对待新生入校后的各项工作, 仔细观察、努力发现并全面分析新生的相关问题, 保证学生能完整地翻开大学生活的第一页。

一、理解和接纳学生

从中学时代走来的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方法, 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环境的变化, 青春期还未结束。知音难觅的孤独、中心地位的失落和强烈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大学新生适应困难的重要因素。

作为辅导员, 应以预防为主, 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充分理解新生的状况, 认识到一些不适应状况是在中学或更长时间内养成的, 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要接纳由于历史和在新环境里的不适应所表现出来的偏常行为和言语。

新生对大学生活都很好奇, 模仿的也很快, 有些不良的作风和习惯一旦蔓延会很快影响全班。所以要想做好新生的工作, 就要充分接纳各类学生, 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针对个别新生的具体问题要分别进行辅导, 千万不能一概而论。

在此基础上, 要从生活方面帮助新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摆脱人际关系紧张、由小事产生的攻击行为、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封闭自己等等的窘迫局面。从学习方面帮助新生调整学习方法, 使得新生能够清楚认识各门课的重要程度和合理调整学习时间。跳出老想着在老师的严管下学习的习惯, 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规律。

二、学会识别不适应的学生

新生出现不适应现象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按照容易出现问题的范围, 注意和寻找不适应的新生, 能及时使辅导员伸出援助和温暖之手。结合自己工作的亲身体验和部分高校的调查, 本人有侧重点地从学生的智商、性格特征、生活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职业、依赖父母的强弱、是否当过学生干部、业余爱好的程度、身体状况、对学校环境的满意度、对现在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未来的打算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

调查显示, 不同背景和经历的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大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性格内向、在家依赖性强、在中学里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和没有当过班干部、上的专业和自己理想的专业不相符的等等因素。有一种因素和几种因素在同一人身上的, 就容易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 有的甚至半年后才能轻松和自然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想家和得不到及时的开导是不适应的导火索。农村生比城镇生、男生比女生、性格内向比外向、家庭条件好依赖性强的比家庭条件较差的更容易出现不适应。

所以, 我们在鉴别不适应的新生时, 就要着重在不喜欢讲话、不喜欢表露自己、家庭条件好依赖性强离家又远、学习生活不投入、性格内向的学生中了解。可以通过一些调查表格个别谈心和团体成长的活动来了解每个学生的背景情况,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帮助要点、面结合及时到位

目前, 辅导员一般都是在办公室等待学生干部和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来谈问题。很少有主动深入到学生宿舍和班级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的。很多学生的细节问题感受不到。辅导员一定要做到点、面结合。在调查了解中, 发现问题要具体分析, 分清是普遍存在的还是个别拥有的。对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可以利用不同宣传工具和讲座的形式, 让大家了解如何面对新环境, 如何克服想家的困扰, 如何增强独立意识, 提高自理能力, 使新生及时转变角色等等。对于个别新生身上出现的偏常现象, 作为一个点来对待。点上的问题就是对于有个性和有特别爱好的学生的不正常的习惯, 要具体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切记不要以全代点, 用看待大众心理的角度来对待有个性的学生。防止没有针对性说教, 使这些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不信任的心理。需要辅导员关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项:

(一) 对于有些新生要引导他们明确社会角色意识。有些新生将辅导员看成中小学的班主任, 这首先在角色上就把自己等同于中小学生。因此, 大学生要转变意识, 认识到在适应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参与, 走出寝室, 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学校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二) 对于有些新生要逐步转变依靠别人的习惯。高中生时, 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 生活上的事情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打理, 有的家长甚至每天给孩子收拾床被、打洗脸水等。等上了大学, 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孩子没有了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 许多事情要开始学会独自处理了。可以说, 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要学会准时起床、运动, 学会自己料理床铺, 收拾房间, 学会自己洗衣服, 缝补衣服, 学会自己照料自己。

(三) 对于有些新生要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进入大学后, 面对新的师生、同学关系, 加之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 原来的生活习惯及语言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因而, 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新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以及思想的稳定。只有帮助新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别人的反馈中修正自己的一些想法。只有学生们在正确的沟通技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才能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调适

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 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而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事业奋斗的自信心。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通过客观的一些自我测量表和互动活动可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

刚刚跨入校门的大学新生, 就像一名运动员, 可能在省队里面是第一名, 后来进了国家队可能变成第三、第四名了。但是, 能进国家队, 本身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优秀运动员了。所以, 辅导员要根据新生入校的阶段分别组织各类活动,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适当地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放松捆绑自己精神的绳索。以开朗的心情和正向的学习态度投入大学生活, 体会丰富多彩的人生感受。

在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后, 角色也随着转变, 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等也都会有所变化。就拿学习上来说, 正确把握了大学的学习特点, 逐步摸索与自己学习状况、基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会管理支配时间, 学会应用工具书、图书馆等条件自学。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 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8.如何做好初中新生的转化工作 篇八

关键词:过渡;初中新生;角色转化;集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41-01

在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个性和性格的形成关键时期,对于学生在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到最为直接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好这一时期的过渡问题,给学生所带来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刚步入到初中的学生,教师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为他们在这一阶段的过渡做好指导工作。

一、做好心态的调整

在初中一年级,重点工作就是要做好关于刚入学的新生的过渡阶段的引导,所以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尽快的调整心态,迅速投入到学习中。

首先做好班集体内部班会的指导,比如以“初中的开始”,“在我心中的初中”等等主题性质的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中畅所欲言,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内心上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中学生。而且这种集体班会活性质的活动对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也拉近了距离,让班级成为彼此的大家庭;其次,请几位初二年级的学生来为初一的学生介绍经验,如何能够更快速的适应初中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看到先例,这样在学习的道路上也就有了风向标;最后就是需要各个任课教师的配合,记录下在课堂中不适应的学生,通过单独交流的方式进行指导,让学生逐渐摆脱小学式的学习,过渡到初中阶段。总之就是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中学生了,认识到角色的转变,逐渐的减轻压力,投入到初中的学习中。

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学校中,人际关系的存在主要的是指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同窗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过渡的阶段过程中,应当指导学生正确的处理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代表着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与教室的亲密程度可以直接的在师生关系中表现出来。很多的学生对于教师都有一种畏惧之感,他们害怕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教师的批评,所以很少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成为师生之间交流的最大阻碍,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比如民意调查啊,鼓励发言啊,写信提建议等等,只有当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频繁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内心情感就可以大致的了解,从而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顺利的渡过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

其次,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和进行,也可以让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紧密。师生的共同活动,可以极大的促进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和维系,让学生在情感上和心理上都能够迅速的接受教师,这也是进行接下来的教育的基础。如何能够让学生觉得教师平易近人,最主要的是多多的和学生进行接触,对于他们所关心的,所喜欢的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迅速的走进学生的内心。

三、促进集体意识的养成

集体意识在对于初一的刚组建的班级中是非常的重要的。在开学初始,就要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的教育,首先要爱集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只有学风强、班风正的班集体才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更大的乐趣。

所以,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合适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刻的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班训和班规,为班集体在未来的发展目标做出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将知识的教育落实下来,还是对于德育的一种渗透,为整个班级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

班级集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展开,比如在板报的设计上,在一些运动比赛上等等,让每一个同学都意识到集体的力量。特别是在集体活动的时候,绝不可以任何一个同学无故缺席,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必须都要参加,保持集体的一致性活动。总之,教师并非是要特意的对于初一的新生们进行培训或强调,只需要对其进行细小的指引,仅仅的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集体意识出发,就可以构建起团结良好的班集体。

四、正面激励能够促使学生尽快的适应初中生活

正面激励,其实就是对于学生进行表扬,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使用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从而获得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对于初一刚来的新生来说,他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就是所谓的人生地不熟,所以希望将自己的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尤其希望获得同学和教师的肯定,这种渴望无论是在之前还是在之后都是无法可比的。所以,教师对于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一方面能够对于学生起到鼓舞作用,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对于教师更加的亲近和敬重。

如果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教师就进行批评,那么学生自己就会认为自己是个不好的学生,老师都不喜欢自己,自此之后可能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抵制上进的动力和情绪。所以,教师需要对于学生进行经常性的鼓励,会让学生在内心深处长出自信的种子。

榜样的力量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教师当着众多同学的面前表扬了别人,那么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激励。对于初一的新生来讲,他们对于别的人或事的模仿性会更强一些,因为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教师对于典型的人或事进行表扬,就是为其他的学生定制了一个榜样,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对于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来讲,周围环境和人的陌生会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滋生自卑的情绪,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的渡过这一时期,让学生好的适应初中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袁政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新生辩论赛 篇九

经过前几轮的层层筛选,机电学院新生辩论赛决赛于12月10日19:00在西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精彩展开。参加比赛的双方为由12级新生组成的“天王盖地虎”和“小鸡炖蘑菇”两个小队。

双方以“当今社会男性和女性谁更烦恼”为辩题展开激烈角逐。你来我往,精彩纷呈。各自从自己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了男性与女性肩负的不同责任和理想。赢得了场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10.新生辩论赛重点 篇十

2006年10月12日

一、宗旨与目的

宗旨: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思辨精神

古墨子有云:“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是乎辩论自古便为思想碰撞的一种方式,苏秦身挂六国相印、孔明舌战群儒,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体现的正是博学、智慧与辩才。现今社会思辨口才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小则明事理,大则于各类场合彰显辩才。

目的:为充分展示我院新生的青春风貌和综合素质,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并为百灵鸟辩论赛选拔院辩论队队员。

二、组织原则:

1、参赛单位:06级全体班级

2、各个参赛班级组织一支辩论队,共八支队伍参赛。各队由一名指导员,一名领队和六名队员组成。辩论队成员一经组委会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辩论赛举行期间,各队领队处理与该队有关的一切事务,以及和组委会的联络工作。各队领队不得上场比赛。

3、组队:要求各班在动员大会后,由各班领队负责在班级内部组织辩论赛,在指导员和组委会指导下进行选人组队。建议各班自主进行联谊赛。

三、比赛方式及日程安排:

1、采取淘汰制,共9场比赛,第一轮4场,第二轮2场,决赛一场。

2、日程安排:

(1)10月15日晚上7点在南山阶梯教室召开动员大会,安排各班指导员下班组队,下发命题。要求:各班认真组织参加,严格签到。

(2)主持人选拔:赛前在06级新生中公开选拔辩论赛主持人、计时员和吹哨员并进行培训。

(3)赛前海选:各班在组委会和指导员指导下自主进行选拔,要求各班在内部举行至少一次辩论,并建议与兄弟班进行友谊赛。(4)第一轮时间:(等待具体通知)(5)第二轮时间:(等待具体通知)

(6)决赛时间:(等待具体通知)决赛举行的同时,邀请兄弟院系辩手组队进行表演赛。

注:前两轮比赛地点安排在一教,具体待定。决赛地点在逸夫楼二报告厅。

三、比赛流程:

1、主席致开场辞;

2、主席介绍到场嘉宾和评委;

3、请参赛队员入场,主席讲解比赛规则并介绍正反方队员、立场;

4、正式比赛:

5、评委填评分表

6、计分与终场答辩

(1)计分工作人员收集评分表,计算该比赛得分,并将结果提交主席

(2)场内进行终场答辩,原则上由评委、嘉宾向场上辩方或辩手提问,该阶段在主席获得评分结果以前进行。

7、主席宣布结果及优秀辩手名单

8、开始下一场比赛

9、比赛结束前评判发言

10、主席致谢辞,宣布比赛结束,退场

四、奖项: 冠亚军各一名 总决赛最佳辩手一名 每场比赛选出优秀辩手一名 优秀组织奖

五、有关规则:

1、各队有参加组委会组织的要求其参加的会议的义务。

2、如有事不能参加比赛或会议,需提前请假,以便组委会及时安排时间。无故迟到半小时或缺席者以弃权轮,对手直接胜出进入下一轮。

3、开会缺席的队伍和迟到队伍,对于当次会议作出的决议,不得提出异议。

4、各组队班级均需于冠军赛时到场观赏比赛,缺席者除向组委会说明理由并经组委会核准外,视为该队放弃评奖资格,涉及该队及队员的一切奖项不予颁发。

5、对所受处罚有所不服者,得以书面形式提出异议并陈述理由,提交组委会。若组委会认为有申诉理由则撤消处罚;如认为申诉无理,驳回申诉并说明驳回理由。对组委会的驳回不得再提出申诉。

6、对比赛有疑义或建议者,可在决赛以前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以便活动的不断进步与成熟。如方便在本届比赛中更改的,将对规则予以修改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各个比赛队伍。

7、对比赛中表现积极的班级,将颁发“优秀组织奖”。

六、评判团成员:由辩论队成员、组委会请来的有辩论经验的嘉宾或者老师担任。

七、宣传

每轮比赛在联建张贴海报两张

决赛在逸夫楼二报告厅挂喷绘(或海报)一张。

八、组委会名单 顾问: 陈幸华

指导老师: 欧阳珊娜 唐文娟 主任: 周振兴 吴志伟 执行主任: 伍 华 张一华 宣传: 蒋 悦 甘 真 公关: 谢伟鑫 曾 敏 卢禹成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第三届新生辩论赛比赛规则及评判规则

一、比赛赛制:

1、主席致开场辞;

2、主席介绍到场嘉宾和评委;

3、请参赛队员入场,主席讲解比赛规则并介绍正反方队员、立场;

4、正式比赛:

1)正方一辩陈词:时间3分钟,2分30秒时哨声提示一声,时间届满哨声提示两声;

反方一辩陈词:时间3分钟,2分30秒时哨声提示一声,时间届满哨声提示两声。

2)攻辩:提问方直接提问,不进行立论陈述;回答方不回避问题,不反问,不单方面陈述己方观点。

反方二辩首先发问时间30秒,正方任一辩手回答,时间1分30秒;

然后正方二辩发问,时间30秒,反方任一辩手回答时间1分30秒;共两轮,两轮攻辩每方回答辩手不得相同。

3)攻辩小结:反方先开始,时间每方各2分钟,由二辩完成。1分30秒时哨声提示一声,时间届满哨声提示两声;

4)对辩:由正反双方的三辩各自独立并站立完成,双方交替发言,正方先开始,时间各2分钟。1分半时哨声提示一声,时间届满哨声提示两声。5)自由辩论:双方交替发言,任一辩手均可,反方先开始,时间各五分钟。4分半时哨声提示一声,时间届满哨声提示两声。

6)评委和观众提问环节:评委向正反双方各提一个问题。观众向正反双方各提两

个问题(需要评委示意问题有效后方可回答)。

7)结辩:正方先开始,时间各3分30秒。3分钟时哨声提示一声,时间届满哨声提示两

声。

8)点评嘉宾发言。

9)主席宣布比赛结果和优秀辩手。

10)主席致谢辞,宣布比赛结束,退场或开始下一场比赛,两场比赛间隔时间为10分钟

注:每场比赛由评委根据评分细则对比赛进行评判,得分高者胜出,并评选出本场比赛的优秀辩手。若有评分相同者,组委会将组织评委团进行投票决出胜者。

二、评判规则:

(一)评判规则

1、每场比赛由五位评委组成评判团。

2、评分方法:

(1)评分包括团体分和个人分两部分;

(2)团体分得分项及分值分配 审题 10分 展开 20分 辩驳 20分 配合 20分 辩风 10分 印象 10分 满分 100分

(3)个人满分50分(个人分与团体分不相干涉)(4)扣分

凡审题、展开、辩驳、辩风、项目中,不符合评判要求和违反规则的,均应酌情扣分。因参赛队自身原因造成的比赛停止或比赛终止等影响比赛进程的后果,由评判团决定,在其累计总分中扣除20%。

(二)评判标准依据

1、团体部分:(1)审题 10分

对所持立场是否能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是否明晰。(2)展开 20分

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辩题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否充分展开,事实引用是否得当,对本方的难点是否有有效的处理方法。(3)辩驳 20分

提问是否能抓住对方的要害,问题简单明了,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是否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能否给人以有理有据的感觉,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问题的应该相应给予扣分。(4)配合 20分

是否具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辩论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问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5)辩风 20分

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得体,是否尊重对方辩友、尊重评委、尊重观众;表演是否得当,落落大方。(6)印象 20分

一般 1——5分 好 6——10分

2、个人得分部分:

由评委根据每位辩手在整场比赛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可参考:(1)陈词是否流畅,说理是否透畅,逻辑性是否强,引用实例是否得当。(2)提问是否合适,回答是否中肯,反驳是否有力,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

(3)台风与辩风

(三)胜负判定

1、将五位评委的评分结果抄录于“评判团评分统计表”(见附表)

2、按评分项目在五个小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将其余的三个分数相加,为该团队的单项得分。

3、三个单项得分的总和,为该队的“总计得分”。

4、参赛两队中“总计得分”高的一队取胜。

5、如果两队得分相同,则由五位评委另行投票,决定胜负。

(四)辩手个人得分

1、只作为评选优秀辩手和本届最佳辩手的依据。

2、每场比赛按辩手在五位评委的给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将其余的三个分数相加得其累计分,累计分最高者为本场比赛优秀辩手。若有两个相同分数为最高分,由评委另投票决定。

(五)点评

1、每场比赛评委团有五名评委,另有一名嘉宾评委做现场点评,点评嘉宾不参与评分。

2、五位评委应将自己的观感告知点评嘉宾,点评嘉宾将自己的观点和五位评委的 观点综合整理后进行点评。点评嘉宾只对自己的观点负责,不影响辩论队的积分。

3、现场点评的内容一般为:(1)辩题的内涵及其意义;(2)双方辩论的基本脉络及其焦点;(3)双方在辩论中的得失分析;

(4)对辩手的辩风、团队配合及整体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团委学生会 2006年10月12日

关于举办2006级新生辩论赛的通知

为了丰富新生课余生活,充分展示我院新生青春风貌,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并为院辩论队选拔队员,备战校“百灵鸟”杯辩论赛,我院特举办面向2006级新生辩论赛。

一、活动规则 1、组队:

1)10月15日晚7点在南山阶梯教室召开动员大会,请各班认真组织。

2)动员大会后各班在组委会和指导员的指导下自主安排辩论赛进行选拔并组队,要求各班发动每位成员积极参与。

3)新生八个班共组八队,各队成员:领队一名,指导员一名,队员六名,队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需更改得在赛前一天通知组委会,获准后更改的队员方可上场;比赛期间,领队负责该队一切事务并与组委会联系。

4)组队前各班班委选一人负责,并把名单交至刘志战(联建103 TEL:***)处。组队后各个领队对该队的事务全权负责。

5)如对比赛由任何意见或建议,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以便比赛的不断完善。2、赛制:

八队随机分为四个组,两队对决,胜出队继续分成两组比赛,两组胜出队参加总决赛,角逐冠亚军。辩论正反方辩题均由抽签决定。(比赛规则见附件)

3、奖项:

冠军 亚军 最佳辩手一名

每次比赛评优秀辩手一名

优秀组织奖两名、评委五名,另点评嘉宾一名。二、日程安排(见附件)

三、活动有关事宜可以咨询:

伍 华 联建208 2374681 张一华 联建201 ***

上一篇:通风机技术交底下一篇:八一建军节致军人的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