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2024-10-07

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共10篇)

1.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篇一

今年以来,XX围绕“2+2”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企业科技创新和数智赋能产业转型行动,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四大工程,激发企业转型升级活力。

一是实施创新平台增量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构建高能级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重塑产业创新力、竞争力。二是实施创新生态营造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X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才聚朝歌·兴县计划”,通过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引才引智机制,为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实施创新载体重构工程。深化开发区改革,6月底前完成“三化三制”和“管委会+公司”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新动能。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机制,探索X场化融资模式,提升公司运行效率。

二、强化四项措施,挖掘企业转型升级潜力。

一是积极进行“全链条”筹建。建立以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尼龙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成果全部转化、孵化成产业项目后,直接入驻XX镇,形成上下游贯通、左右岸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是邀请科研院所帮建。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鼓励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三是组织企业加强自建。促成企业与“万人计划”学者合作,企业选派骨干力量赴XX科学院、XX大学深造,助力打造本土企业创新平台,目前已建成XX研发中心。年内对20%以上工业企业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创建X级智能工厂(车间)。四是创新招商引智联建。实施“招商+引智”新模式,把产业引进目标前移到实验室,鼓励有创业意愿、有研发成果的研究员来XX创业,将成果落地XX,实现引智引资双赢。

三、提升服务效能,激活企业转型升级动力。

一是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完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创新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政策措施,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补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等扶持力度,重点支持XX技术研发中心、XX重点实验室、XX研发中心创建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力争实现国字号研发中心“零的突破”。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程,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压茬推进“小升高,高变强”,力争3年内建立X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50家,其中X级以上20家。二是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建立“1+5+N”综合服务体系,即每个项目均派驻一名科技服务管家,提供首席服务官、金融服务官、营商环境观察员、法律专员和警务专员“五位一体”服务包,确保建成的研究院、中试基地及相关项目迅速完成孵化、落地。推行“容缺办理”制度,容缺办理各项手续,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手续“一站式”办结。三是以法制保护企业创新。开展“以案说法”、法律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增强公众维护创新成果的意识,同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障科研人员权益,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衡南县发展绿色经济经验典型材料 篇二

——衡南县推动循环经济建设经验典型材料

近年来,衡南县委、县政府通过开展绿色宣传、建设绿色项目、严格绿色执法,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为建设“碧水蓝天新衡南”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开展绿色宣传,树立绿色理念。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衡南县委、县政府把建设绿色衡南、生态衡南作为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实际行动,积极开展环保宣传工作。一是以专题宣传为契机,让绿色知识走进群众。我县始终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教育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每年,我们都采取集中宣传与常年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借助“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9〃16”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等环境保护重大节日,通过广播电视、横幅标语、流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环保书画赛等多种形式,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县环保局还创办了环保专刊《绿盾快讯》,大力宣扬国家环保政策,刊载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动态,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支持环保。该刊物的出版得到省、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群众的好评。二是以中心工作为抓手,让环保理念走进企业。我县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加强对企业的宣传。紧扣“三湘环保世纪行”、“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整治活动”、“清查放射源,让群众放心”等专项行动,重点面向企业,发动全县社会各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宣教活动。仅2009年,我县就制作了600多副永久性环保知识宣传栏和环保标语宣传牌发放到全县的骨干企业,在企业中形成人人讲环保,处处有环保的良好局面。三是以舆论宣传为导向,让环保工作深入人心。我县十分重视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环保征文和环境信息报送工作。近年来,我县累计被省、市媒体刊登环保新闻稿件和有关论文数十篇,县委、县政府主办刊物还开辟了环保工作专栏。通过一系列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热情,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环保法的自觉性,全民支持环保、爱护环保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筑牢绿色防线,建设绿色项目。在项目建设上,我县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的同时,十分重视绿色项目的引进,坚持守好环保“第一道门”,坚决将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垃圾工厂拒之门外。一是坚决将污染企业拒之门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环保审查把关的程序前移,规定建设项目在立项之前,都必须坚持先评价、后建设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县内各类建设项目都能按照环境影响审批要求,落实环保措施。这样既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污染企业拒之门外,又为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衡南打开了方便之门。近年来,我县审批或报批的13个工业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率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为100%,其中否决2个不符合环保产业政策的项目,纠正1个选址不当的项目,为衡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守好了第一道防线。二是积极为优秀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针对一些项目因环评手续办理难而迟迟不能落户的问题,我们积极争取省、市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尽全力在项目环评手续办理上开辟“绿色通道”,让项目尽快落户衡南、开工投产。近年,我县到省局争取审批下来大的环评项目有洪鑫源矿业、湘浙水泥、海雁水泥、隆丰冶炼等;其中湘浙水泥项目,我们三次请市局领导到省局协调,最终为该项目取得环评审批文件。特别是今年,隆丰粗铅冶炼项目审批权已收归环保部。我们请市局主要领导和县政府领导一起到省厅有关部门汇报,最终搭上了省批的末班车,取得了环评审批文件。三是努力为安家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对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已建成投产或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县委、县政府积极主动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湖南旺华萤石矿业有限公司是我县的纳税大户,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两年企业效益不理想,而公司的尾砂库又被列入危险库。我们从大局着想,每年为该公司减征排污费20多万元,让公司腾出资金用于尾砂库建设,并在2009年通过省级验收。同样,为了让2007年因环保问题被关闭的衡阳隆丰冶炼化工有限公司起死回生,我们积极为其在省、市协调,争取了50万元的治污资金,并为其在银行贷款提供了详细的环评资料,支持该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将一转一吸成功改为二转二吸生产工艺,投产后,公司SO2回收率达98%以上,工业废水基本能做到循环利用。

3.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篇三

正安县位于贵州地处黔北边陲,襟连重庆市前沿北距重庆220公里、南距遵义130公里、贵阳295公里,辖2596平方公里,沃土津奇诱人。正安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特别是在农作物生产旺盛期正值高温多雨时节,热量和水分的有效性高,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由于地势高差较大,立体农业气候明显,温凉、温和、温暖气候均兼有。年平均温度为16.14℃,极端最高温度38.8℃,极端最低温度零下6.2℃,绝大部分地区在14一16℃。无霜期平均290天,最长337天(1973年),最短246天(1990年)。平均年降雨量1076毫米,多数地区在l000一1200毫米。

正安县水资源十分发达,大小河流 393 条,水域面积 4 万亩,河网密度 0.68 千米/平方公里,阴河暗泉流水、洞穴较多,硅质含量极为丰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域,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为众多水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场所。不但有鲤鱼、鲫鱼、倒刺鲃、大口鲶、泥鳅、黄鳝、石蛙等名贵经济水生动物类,还生长有国家二级动物大鲵、山瑞鳖、虎纹蛙等。事实证明,正安县是水生动物的天然宝库。经正安县畜产办2011年对项目实施地点的水质进行全面化验分析,证明全部符合大鲵养殖用水标准。

正安县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正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把大鲵养殖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并把大鲵养殖产业确定为特色产业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县特色养殖产业龙头。

一、发展现状

正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十分适宜大鲵养殖,县内谢坝乡谢坝河自古以来就有大鲵分布,并且是黔北地区唯一出产大鲵的原产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谢坝乡野生大鲵资源还相当丰富,每年的端午节期间都有许多村民亲眼目睹上千尾大鲵从谢坝河沿岸的泉眼中随水流出。据当地村民介绍,即使进入本世纪以来,每年只要到清明节后,当地一些村民还会经常在谢坝河及其沿岸的泉眼捕获到3~5斤以上的野生大鲵。谢坝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个别农民出于好奇,开始驯养大鲵,并养殖成功。2004年,谢坝乡建立了大鲵养殖场,并探索大鲵生活习性,研究大鲵的人工繁育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大鲵饲养、繁殖经验。2011年,又在谢坝乡建有吉昌大鲵驯养繁殖场、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宝莱大鲵养殖有限公司、大鲵养殖保护协会,安场镇建有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凤仪镇建有梨坝大鲵实验基地等规模养殖企业。正安县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干部领养”等发展模式,干部群众养殖积极性高,养殖效果显著。大鲵养殖产业已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发展目标

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腮鲵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是生存了约3亿年的物种,是现存两栖类中个体最大的动物。资料记载最大个体可逾100公斤,体长近2米。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濒临灭绝的珍贵稀有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是我国二类保护动物。主要分布黔、湘、鄂、川、秦的狭长弓形地域及长江下游部分地域的石灰质山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天性好静、昼伏夜出,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护卵。大鲵是传统的名贵药用和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有记载,有提高智力、美容、益肤的显著功能。现代临床观察,大鲵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大鲵体内富含丰富的金属硫蛋白,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金属离子,可调节人体微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大鲵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大鲵又因其体形奇特,体色多样是动物园里用作观赏的特殊动物,1995年被国家定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的珍品。大鲵是国际公认和前景看好的绿色食品。市场价格高,销量越来越大,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大鲵养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发展大鲵养殖产业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正安已先后建成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县,贵州省优质肉牛基地县,贵州省优质肉猪基地县。从2009年起,已被省政府列为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贵州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发展机遇,确立了把正安建成生态畜牧业强县的目标,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设立了专项发展资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呈现了畜牧产品产量连年增大,质量连年提高,畜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猪牛羊禽及特色养殖飞速发

展的良好势头。正安水产养殖有着深厚的科技基础,水产特色品种养殖正蓬勃发展,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民间就有群众养殖野生大鲵;八十年代正安县水产公司在贵州省内首家人工繁殖埃及胡仔鲶成功;九十年代人工繁殖南方大口鲶技术填补了贵州省内空白;二OO一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大口鲶稻田养殖技术开发”在正安实施;二OO八年正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实施的“棘胸蛙仿生态养殖技术”通过遵义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组的鉴定,该技术填补了贵州省内空白。二O一O年至二O一一年,正安建成有四家规模化、标准化的大鲵养殖基地,为省内外众多大鲵养殖单位和个人提供了学习、参观和交流的平台,另有数家大鲵养殖单位正在积极注册入驻正安。

经过多方考查论证,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这一品牌优势和大鲵产品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在全县大力发展大鲵养殖特色产业,把正安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大鲵养殖生产基地。

2010年,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切实抓好特种(大鲵)养殖产业的意见》“正府发[2010]23号文件及《正安县大鲵养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着力大鲵良繁体系建设,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繁育技术创新,使大鲵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达到70%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商品大鲵养殖,加强商品大鲵养殖技术的创新,到2015年,全县建成商品大鲵养殖基地20个以上,带动发展大鲵养殖2000户以上,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以上,全县大鲵产值突破4亿元。以后逐步扩大规模及发展范围,成为我县的品牌产业。

三、效益分析

根据正安县近几年养殖大鲵的实际经验表明:

1、购买0.1公斤/尾的鲵苗饲养2年可以长到1.5公斤/尾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两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15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24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可创产值为:10万尾×1.5公斤/尾×2800元/公斤=4.2亿元(纯收入为10万尾×2475元/尾=2.475亿元)。

2、购买0.25公斤/尾的鲵苗饲养1年可以长到1.5公斤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一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20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19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可创产值为:10万尾×1.5公斤/尾×2800元/公斤=4.2亿元(纯收入为10万尾×1975元/尾=1.975亿元)。

四、具体作法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正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鲵养殖产业建设,为了加强对大鲵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的正确引导和高效服务,政府依据产业发展实际,成立了正安县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畜产办、扶贫办等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大鲵养殖产业的规划发展、发动宣传、技术推广,协调搞好大鲵养殖产业

示范建设和进行业务指导等工作,并为各乡镇养殖户提供组织保障措施。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大鲵养殖产业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二)狠抓龙头,推动技术革新

为进一步促进大鲵养殖产业上档次、上规模,实现大鲵养殖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全县积极鼓励引导大鲵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正安县畜产办印制了《大鲵养殖技术》小册子发放给广大养殖企业或农户,并邀请有关大鲵养殖专家现场进行培训。到2011年底,在全县扶持发展有谢坝乡建有吉昌大鲵驯养繁殖场、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宝莱大鲵养殖有限公司、大鲵养殖保护协会,安场镇建有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凤仪镇建有梨坝大鲵实验基地等规模养殖企业。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各重点公司和合作社的设施设备日臻完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大大增强。比如,我县畜产办从贵州大学引进专业大学生1名,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引进了目前全国最先进的人工繁殖生产系统,于2011年10月突破人工繁殖大鲵技术难关,首次实现人工繁殖大鲵并获鲵苗100余尾。全县大鲵养殖总体生产格局逐步由小规模分散养殖转向集中规模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产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大鲵养殖生产效率,规模效益进一步得到体现。

(三)培养典型,实现园区化带动

为进一步加强大鲵养殖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全县加快了大鲵养殖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谢坝乡建设了大鲵养殖生态园区,按照正安县大鲵养殖发展总体规划,打造谢坝大鲵养殖生态园区(即谢坝乡、流渡镇、市坪乡)为核心,辐射带动

安场、凤仪、中观、碧丰、新洲、俭坪、和溪等乡镇的总体思路。在园区的引导下,通过企业运作,辐射带动养殖户70余户(分别在谢坝、安场、凤仪、俭坪、和溪、新州、市坪),建养殖池837口2865平方米,大鲵养殖总量9280余尾。全县现在已累计投入各种大鲵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目前全县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较快,群众积极性高正在成为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焦聚的新亮点。

(四)规模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践证明,在大鲵养殖生产发展中,适度的规模经营既能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又能避免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生产盲目性和产品结构上的趋向性,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全县的大鲵养殖产业发展中,我们注重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干部领养”、“社会人士领养”等经营模式得到多样化发展,这样,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更加紧密,实现了企业、养殖农户、在职干部及社会人士多边“双赢”,实现了产业发展模式新的拓展。

(五)技术创新,养殖生产模式多元化发展

为了探索大鲵养殖生产发展的有效模式,东方大鲵养殖公司建有溶洞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373.8立方米(747.7平方米),建生态繁殖池600平方米,孵化池1300平方米,饵料池2600平方。吉昌大鲵养殖公司建有室内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201.4立方米(402.8平方米),饵料池8000余平方米。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建有废弃煤洞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330立方米(660平方米),繁殖池24平方米。

通过以上多种大鲵养殖生产模式的探索,我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有新突破,为正安县大力发展大鲵养殖生产发展开拓了空间。

(六)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扶持

正安县政府在《关于切实抓好特种(大鲵)养殖产业的意见》“正府发[2010]23号”文件中,明确了发展大鲵 养殖产业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在资金协调、项目补贴、土地租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和引导大鲵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确保财政投入,从2011年起,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大鲵养殖发展基金,以后视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二是解决养殖用地,各级党委政府要优先安排大鲵养殖用地,将大鲵规模养殖场(小区)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是发展模式,鼓励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或科技干部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承包、租赁、入股兴办大鲵养殖和产品加工;四是引资机制,对投资发展大鲵产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各有关单位要全程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在承诺的时间内办完有关手续;五是激励奖惩机制,(1)养殖贴息补助,根据养殖户养殖数量给予相应的贷款贴息。(2)种苗、养殖设施补助。对单位及个人领办大鲵养殖产业的,给予大鲵苗种和养殖池等基础设施补助。(3)定期评选表彰奖励对大鲵养殖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4)将大鲵养殖发展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养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察考核。正安县人民政府按照“一事一论,特事特办”的原则,具体制定项目优惠措施,并与企业及广大养殖农户协商解决所有建设和生产运营中的一切问题,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及广大养殖农户 8

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4.县发展畜牧产业经验材料 篇四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近年来,——县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初步形成了

“政策是发动机、技术作减震器、中介组织为推进剂”的畜牧业发展格局。截至2005年9月底,全县黄牛、生猪、山羊、家禽存栏分别为15.5万头、56.7万头、68.6万只和560.3万只;出栏分别为5.3万头、63.6万头、58.8万只和520.4万只。新增规模养殖场300多个,存栏1000只以上的养鸡场789户,存栏50头以上的养猪场1147户。全县畜牧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24.7%;畜牧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3%。

一、立足实际,理清思路

我县受传统农业格局和种粮比较效益低的影响,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还比较缓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县委、县政府潜心研究的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畜牧业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收益高,适宜于千家万户。发展畜牧养殖业,既能转化丰富的粮食资源,又能带动饲料加工、交通运输、畜产品购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决定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畜牧养殖业上台阶。

二、正确引导,示范带动

为把发展思路变为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自觉行动,我们一是抓好宣传发动。为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和广播、电视、标语等形式,深入宣传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宣传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格局,把发展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和经济效益等情况印成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乡村组干部和农民代表先后到山东诸城、江苏东台、河南中牟、唐河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从而更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迅速在全县形成了“一户上、多户跟、多户带全村”的发展局面。

二是抓好干部带头。农村有句老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我们要求乡村组干部必须当好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凡是有条件的乡村组干部都要带头搞好养殖业。据统计,全县13000多名乡村组干部中,已有6000余名办起了各类养殖场。城郊乡郑小楼行政村村委会主任王兆明率先办起养鸡场后又与村民联办了现代化的自动给水养猪场。目前,该村13名村组干部全部搞起了养殖业。在干部的带动下,这个村百头以上的养殖户达到100家,年出栏商品猪2万多头,创产值2000多万元。张庄行政村马侯庄村民组长马建军与人联办良种肉牛育肥场,2004年出栏肉牛1000多头,创产值5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张庄行政村已建成良种肉牛育肥场20多个,还有一批正在规划中。

三、更新观念,强化服务

一是环境服务。县政府成立了发展畜牧业领导组,使畜牧工作有人管,具体事情有人问。同时,对专业养殖大户优先办理土地使用证,实行奖励机制。为切实保障广大养殖户的生产安全,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轮流站岗放哨,抓好群防群治工作,严厉打击破坏畜牧业发展的犯罪活动,使广大养殖户有了切实的安全感。

二是资金服务。为解决发展畜牧业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县政府积极出面与金融部门协调,帮助养殖户贷款。同时组织农民群众积极自筹资金,联合办场,增加投入。三年来,组织群众自筹资金5亿多元,为养殖户争取贷款近1亿元。

三是技术服务。县政府聘请河南农大教授为发展畜牧业的常年顾问,县畜牧局抽调50名技术人员定期到乡进行技术指导。2005年9月前,全县共举办养殖培训班4000多场次,编印技术资料20万份,购买养殖技术光碟2000多张,把畜牧养殖技术送到每个养殖户手中,培训了一批养殖技术能手和农民自己的“土专家”。同时,县畜牧局组织专门力量,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信息咨询、饲料供应、良种普及、疫病防治服务,做到“技术跟得上,防疫到场舍,饲料送上门,销售不出村”。县政府还组织各乡镇成立了各类养殖协会,请专业养殖户介绍经验,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效地解决了畜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

5.中国亚麻城发展亚麻产业经验材料 篇五

规模推进集群发展全力打造“中国亚麻城”

兰西从亚麻产业集群发展入手,建设“中国亚麻城”,规模推进了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扩张。到目前,全县“麻”字号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小规模、大群体”是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模式。2005年,亚麻产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占GDP26.7,实

现税金1850万元,对财政贡献率达到31.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活思路,抓根本,推进产业链条首尾相连。几年来,我们把亚麻产业开发作为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载体,无大企、做大产,有效推进了亚麻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一是把进入颓势的亚麻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突出出来。用发展的眼光理性对待亚麻产业,不以一时的荣辱兴衰做取舍。2001年,受自然灾害、市场变化和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亚麻产业跌入低谷。在困境中,我们从经营“中国亚麻之乡”无形资产切入,力挖亚麻产业工农关联度大、劳动力密集、既富民又富县的比较优势,力挽产业断档、粗放低效的被动局面,力求亚麻产业支柱地位,顶着压力,咬住不放,举全县之力壮大亚麻产业规模,提升层次。规划并实施了总投资25亿元的“中国亚麻城”项目,31个子项目陆续启动,完成投资13亿元。三和、朝阳、兰亚、绿地等民营企业应运而生。一业兴带动百业旺,2005年,亚麻产业拉动电力、旅游、商贸业增收5000多万元,拉动社会就业4万多人,增加民众工资性收入3亿元。二是变就企业抓企业为强产业带企业。摆脱把产业开发维系于单个企业的惯势,向植根于民众的亚麻产业要前途。在扩大纺纱、织布规模基础上,把编织业作为亚麻产业新的增长点,“正规军”和“游击队”齐上,产业集群态势迅速形成。全县亚麻原茎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纺纱规模达到4万锭,织布能力达到2000万米,分别比2001年增长2倍、3.5倍和4倍;编织能力突破500万套(件),比2001年翻了10番。三是变产加销的链式连结为营销牵动。以贸促工,贸工联动,以有形市场建设和无形市场开发带动民营兴业。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用市场化手段建起了黑龙江亚麻市场和宗正物流中心,搭建起了全国的亚麻产品交易平台,拓展了亚麻产业集群发展空间。总投资4000万元的“中国亚麻市场”项目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复,今年10月末完成项目建设,在兰西建起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功能完备、国内最大的现代化亚麻专业大市场。高起点对接无形市场,推介造势,炒热商机,亚麻营销网络遍布全国,编织品市场份额达80以上。去年9月份,我县被国家纺织工业总会命名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被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命名为“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兰西已经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亚麻编织业“龙头老大”。民营企业自主开发的6大类150多种亚麻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2、集民智,聚民力,推进全民做麻。兰西的麻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我们把激活发展主体、撬动民间资本作为牵动亚麻产业集群发展的切入点,重点突破。一是利益直接。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是我们引导民众投资亚麻产业的关键所在。亚麻编织是我县亚麻产业链中的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我们就把编织业定位在户型经济上,在兰西很快培育起了一大批做麻的“小老板”,民众投资亚麻产业开发的热情空前高涨。初步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采取“滚雪球”的办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聚少成多,靠民众的力量推动了产业集团快速扩张。兰亚公司就是从手工编织起步的,到目前,总资产已超过5000万元,织绳机已发展到1100台,年生产汽车坐垫20万套,微电脑自控坐垫倍受市场青睐。吸纳1500人就业。绿地集团也是从小工厂发展成为现代集团企业的,新开发的“四季宝”空调坐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二是机制吸纳。以市场化手段激活发展主体,汇聚民众自发的、分散的、有创造性的智慧成果,做大产业集群规模。以政策投入吸纳。把农业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向种麻企业、种麻大户倾斜,巩固了原料“第一车间”。2005年,域内外种麻达到35万亩。以资产整合吸纳。对闲置存量采取剥离分立、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额承债等办法,让民营经济“唱主角”,增强发展活力。几年来,全县累计盘活存量3.6亿元,使兰松公司、玻璃纤维厂、米厂、亚麻厂等企业改制再生,增加纺锭2.6万锭,增加织布能力1500万米。行业自律吸纳。成立了兰西县亚麻行业协会,已有200多家民营企业入会。通过产业信息、技术的共享与互通,推动中小企业生产流程标准化,提升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质量。三是典型引带。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带作用,发展规模经济,是我们走出“小规模、大群体”之路的又一成功之举。在兰亚、绿源、绿地、博艺、精美等私企大户的带动下,产业集群、联动城乡,成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农民家庭收入构成的内动力。随着亚麻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亚麻企业遍布城乡,已有48个村屯成为编织基地。农民变工人,民房变厂房,打仗的不打的,耍钱的不耍了,出现了“一时房贵、纺工难求”的局面。全民做麻已成为兰西加快脱贫解困、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主旋律。

3、给空间,搭平台,推进有所为、有所不为。建好环境、搞好服务,为亚麻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出台政策支持。在政

策支持上,我们以规定性和无规定性要求塑造产业集群发展新空间。在规定性环境建设上,我们出台了《“中国亚麻城”建设促进办法》、《兴办亚麻企业优惠政策》和《促进亚麻产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吸引域内外投资企业落地兰西。几年来,我们不因大而怯,不嫌小而弃,引进香港纺织企业集团和哈尔滨阳光纺织公司投资1亿多元盘活了黑兰麻纺企业,带动域内企业大小齐上,形成了“千军万马”齐上阵的发展态势。在无规定性环境建设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容许新生事物存在的社会氛围。坚持实践不争论,服务不掣肘,先扶持后收益,先发展后规范。亚麻编织蓬勃兴起,三年多时间,编织机增加了2万多台。我们采取这种“放水养鱼”的办法,在亚麻产业中涵养税源2000多万元。二是营造氛围推进。我们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突出宣传造势,放大亚麻产业“名片效应”。开通了国际域名的“中国亚麻城网站”,举办了首届“中国(兰西)亚麻好范文版权所有节”和两次“全国亚麻编织品订货会”,搭建会展经济平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注入新动力。仅去年和今年两届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全县亚麻产品签约额就达10亿元,极大地增强了亚麻产业集群发展的吸引力。三是强化基础保障。我们把强化硬环境保障紧紧抓在手上,破解“水、路”制约难题。筹资2775万元完成了城镇应急供水工程,铺供水主管线33.6公里,改造了水处理厂,日供水能力增加到1.5万吨,为扩大亚麻企业生产规模提供了有力保障。五年改造城乡道路312公里,为做大商品集散规模创造了条件。改造供电网络,用电量由“九五”期末的6000万度增加到1.2亿度,满足了企业数量集群扩张的需要。好范文版权所有

现在,兰西每个星期都有新的亚麻企业诞生,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下一步,我们要按照规划全力推进“中国亚麻城”建设,实施产业产品升级战略,研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下移编织车间,在村屯、农好范文版权所有户建基地,城乡联动,壮大产业集群阵容;以品牌化经营、产业化推进、集团化扩张,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层次,集聚、整合、优化全国亚麻产业发展要素,打造国际知名的亚麻行业中心。到2010年,亚麻原茎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纺纱规模达到10万锭,织布能力达到5000万米,编织能力达到5000万套(件),拉动社会就业8万人,使兰西的非公有制经济更具特色,更富生机,更有牵动力,为早日实现脱贫解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篇六

势。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论证调研,该县提出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发展理念,将山区乡镇的生态环境优势与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结合起来,在保护了绿水青山的同时,又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有机农业生产乡镇由最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9个,有机耕地面积达6.5万亩,有30多个产品通过德国欧格耳有机保证公司(bcs)和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ecocert)的有机认证,有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有机农业项目区的农民人均每年可从中增收300多元,有机农业正逐渐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该县通过示范引导、科技创新以及龙头企业的拉动,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由单一靠政府扶贫救助向依靠有机农业产业化脱贫致富的转变。

一、依托示范引导,强化制度约束,推动传统耕作型农业向标准化农业转变

有机农业是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监测跟踪体系、检测检验体系为一体的标准化农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操作标准。但有机农业在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土壤转换期内,由于不能使用化学肥料、农药以及转基因产品,在一定程度会造成减产,群众对发展有机农业存在较强的抵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该县没有搞强迫命令、强行推广,而是在加大宣传的同时,通过三个步骤,逐渐转变了群众的观念,实现了有机农业生产操作的标准化。第一步是典型示范引导。政府出资创建了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功能集科研、示范、旅游为一体,为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试验、示范作用。同时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茭湖乡作为首个推广示范点,对全乡实行土壤转换,有机操作。经过几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有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特别是通过与江西金佳谷物有限公司合作,以140元/百斤的价格收购有机水稻,让群众尝到了发展有机农业的甜头,产生了强大的宣传示范作用。在有机农业逐渐被群众了解、接受后,开始第二步工作——编制操作标准。该县先后向省质量监督局申报了有机水稻、有机木姜、有机毛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在通过省级验收以后,立即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小册,免费发放给有机农业项目乡镇的农民,让农民群众可以按照标准规范生产。在有机农业生产之初,虽然大部分群众都能按照标准要求操作,但也有少许群众图方便省事,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产品通不过有机认证,使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受损。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始标准化生产的第三步——强化监控,一方面成立了县、乡两级的监控队伍,实行全天候巡回监控,严堵化肥、农药供应源头,在发展有机农业的乡镇或村,严禁销售化肥、农药,做到统一供应有机肥、生物农药或自制有机肥,一旦发现农户施用化肥、农药,严肃处理,并当场记录在案;另一方面将有机农业乡镇的每十户农户组成协作小组,民主选举有机农业监督员,建立有机农业监控卡,监控卡上标明田块、面积等内容,从而形成农户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

二、依托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科技化农业转变

现代有机农业是一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只有依靠现代高科技,依靠一批懂技术新型农民,才能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该县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中,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在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县校、县院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机质及生物肥料开发、替代化学制剂的病虫害及杂草生物防治技术、土壤水体生态培肥技术、畜禽水产有机养殖技术等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有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产品品质。通过与南昌大学合作建立南昌大学××有机食品研发中心,重点解决有机食品开发中的技术难题,与省农科院合作,就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有机肥开发、良种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地进行了生产与科技的对接;另一方面是建立了为有机农业服务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县有机农业办公室组建了有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小组由省级专家、乡土专家、专业大学生组成,常年下到有机农业基地,分片包干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技术咨询服务。在村一级通过培育有机农业种植示范户,形成以产业

技术小组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推广网络,有效提升了有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同时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有机农业项目乡镇的农民进行免费培训,重点讲授有机农业发展前景、有机农业操作标准、认证标准等专业知识,对有机农业种植品种的选择、病虫害的防治等栽种技术进行指导培训,不断提高农户发

展有机农业的信心与能力。

三、依托产业拉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推动传统“提篮小卖型”农业向产业化农业转变

7.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篇七

xxxx成立于2xx5年,位于xxxxxxxxxxxxx,地处xxxx西北角,为进出xxxx交通要道,新xxxx国道与老xxxx国道位于市场南北两侧,交通方便。市场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促进xxxx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公司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为xxxx农产品贸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xx7年被批准为xxxxxxx “xxxxxxxx定点市场” 和“xxxxxxxxxx龙头企业”。2xx9年被xxxxxxxx批准为“xxxx市场工程”项目单位,被xxxx批准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现有员工39名,占地面积53333平方米,计划投资1.53亿元,建设分为两期。

一期项目于2xx6年3月投入运营。投入资金xxxxx万元,建有xxxxxx平方米的交易大厅一个,蔬菜零售商铺xxxxx个,xxx平方米;门面商铺xxx个,xxxxx平方米;专业蔬菜批发场地xxxxx平方米;冷藏保鲜库xx间,xxxxxx立方米;全封闭禽类屠宰厂房xxxxxx平方米。一期项目的运营,极大地缓解了xxxx及周边农牧民“买难卖难”的矛盾,促进了周边地区以农产品为龙头的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现有固定经营户xxxxx户,临时经营户xxxxxxx余户,直接、间接地解决了xxxxx余人的就业,每日市场营业额xxxxx余万元。带动了xxxxxx余户,xxxxxxx余名农民,通过种植农产品增收。市场自运营以来,场内交易一直处 于饱和状态。

二期项目建设总投资12xxx万元。总建筑面积8.x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市场摊位xxx个,xxx平方米,地下市场372xx平方米,沿街商铺6x43平方米,监控、检测中心4xx平方米,冷库及周转库8xxx平方米,规划停车位146个,建筑密度36.5%,容积率1.42,完善市场生活服务、卫生保洁系统设施等配套建设项目。市场二期项目建成后,可以增加固定经营户7xx余户,增加临时经营户12xx余户。直接、间接地解决45xx余人的就业,每日增加市场营业额1xx余万元。带动18xxx余户,45xxx余名农民,通过种植农产品增收。

一、重视产销结合,促进农民增收,发挥龙头作用 作为xxxx目前最大的销地市场和农产品集散中心,我们在引导当地农村有计划地科学种植、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在工作中,我们以建立种植基地为突破口,通过建设果蔬生产基地,促进农户和市场经营大户的紧密结合,使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合作社方向发展,同时,积极组织经营大户与种菜农民有效地对接,把农户的种植和经营户的销售联结到一起,使农户种植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订单农业有一定的成效,突出了市场流通型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的强大作用。

二、建立制度,加强监督,科学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 市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颁布的《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农副产品销售现场危害管理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坚持规范管理。同时,市场始终坚持以各项制度进行科学管理的理念。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借鉴内地成熟市场的管理经验,研究制定了一套市场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其中规范市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17项,规范市场经营户的14项。

通过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市场向正规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管理效益,为把市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市场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和完善了xxxx地区农村瓜果、蔬菜流通服务网络。通过建立覆盖范围更广的市场体系,完善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和完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信息共享、发布系统,完善各类产品价格发布体系,为xxxx地区的农牧民和消费者提供更细、更周到的服务,为市场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通过服务网络的建设,解决了xxxx地区瓜果、蔬菜供需矛盾。随着xxxx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种类设施、流通服务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解决了困扰xxxx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买难卖难”问题,解决了农产品供需矛盾。随着企业的运行,给农牧民 提供更多、更高效、更快捷的销售、收购信息,把一地量多价低的产品,通过流通服务体系,运到量少价高的另一地,确实为农牧民销售农产品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快xxxx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稳定xxxx地区农产品价格,提高农牧民种植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解决目前成熟旺季大量的农产品烂在田间、果园的困境,有效地降低、化解市场风险,提高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

四、培养流通服务人才,完善农产品安全服务体系。在建立和完善流通服务硬件的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流通服务人才的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优秀流通服务企业的先进的成功经验,培养流通服务专门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加快企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建立了农产品安全服务体系。市场通过建设检验、检测系统,促进了xxxx农产品安全服务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xxxx优质农产品的质量,为具有xxxx地方特色的瓜果、蔬菜走向全省、全国市场打下基础。

我们在培养专门人才,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完善各类制度。通过学习国家市场管理规范,借鉴外企业的科学管理制度,建立本企业的科学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提高用科学制度规范企业的水平,为企业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xxxxxxxx农产品批发市场投入运行以来,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在运营中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完善管理制度,把xxxx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成为xxxx地区一流的、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xxxx地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健康发展。

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8.党建典型经验材料 篇八

一、抓组织建设,为打造一支好的队伍奠定基础。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确保厅党组的决定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根据省厅《关于河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设立党委会的批复》(冀民直[]4号)和组织部门关于产生党委委员的规定,于206月27日召开了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军休二所第一届党委会,对七名党委委员明确了分工,从而组织、宣传、纪律、党风廉政等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将原先总支升格为党委,从组织构建上强化了组织领导。党政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集体领导作用,保证了厅党组各项决定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充分调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把军休二所建设成文明窗口单位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充分发挥着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和促进和谐的作用,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党支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一届党委成立后,对原有支部进行了充实加强,调整配齐了支部委员,保证了党委抓支部,支部抓党员干部,这些环节的顺畅。为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增强党员业务能力,举办了工作人员“我为党旗添光彩”主题演讲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先进职工中发展党员,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列入重点发展对象,评选和表彰军队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员,今年我所有两名优秀党员受到厅机关大会表彰,激发了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通过民主生活会,进一步营造民主讨论氛围,提供民主建议平台,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了工作人员的了解和团结。在抗击雪灾斗争中,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委会议,成立抗击雪灾工作领导小组。由所领导亲自挂帅,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冒着严寒,清除冰雪。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同时深入到所服务站,联系各军休支部书记组织军休干部抗灾自救,确保了老干部开展文体活动及出行安全。此次活动中,有的同志带病奋战在第一线;有的年轻女同志从没干过重活,但在除雪中十分投入;还有的同志没有工具,就用双手搬运冰块。工作人员用热心和真心赢得了休干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严峻考验。

二、抓思想政治建设,夯实服务休干的宗旨观念。

我所领导班子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安厅党组的有关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所中心工作,先后制定了《2009年下半年理论学习实践活动方案》、《读书学习活动方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以及《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等,组织开展了“严纪律、正作风、促廉洁”警示教育活动,制定了学习计划,充实增加了相关学习内容。6月4日,省民政厅在我所举办读书活动现场观摩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保珍出席读书观摩会并作重要讲话,对我所的读书活动表示充分肯定。通过确定 “理论学习实践月”和“每日一读”新形式,切实提高了职工们的政治理论修养、业务知识水平,扩大了知识涉猎范围,队伍素质建设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抓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做好工作的能力。

一是我所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狠抓了干部队伍建设。我所成立虽然短短两年的时间,已成功地渡过了艰难期,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军休干部的一致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广大工作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更与所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和决策息息相关。两年工作实践证明,我所的领导班子是一个讲团结、谋发展、干实事的班子。班子成员能够在政治上互相信任,较好地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做到了有问题互相提醒,有优点互相学习,有经验互相吸收,有建议互相采纳;在工作上互相支持,有了成绩不争功,出了问题不推诿,发生失误不责备;在职能分工上,做到了分工不分家;在重大问题上多商议,大项开支都是通过会议研究决定,比如,我们新所的房屋整修,从预算到施工、从工程监理到验收、从决算到审计,都严格按照规程去办,堵塞了漏洞和非必要开支。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带动和影响了广大干部职工,推动了我所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是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切实解决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好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是干休所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所按照省委、省厅要求,把优化军休服务环境和发展环境作为我所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讲究服务效果,创新服务手段,积极应对措施,促进我所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每月召开由党委、各党支部书记、管委会委员和所领导班子参加的党政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情况,研究问题,制定解决的办法;加强对口联系,坚持走访慰问,及时听取休干意见;利用设立的意见箱,坚持每季度收集整理各类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所内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随时接听休干来电,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我们从关心休干、理解休干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休干的实际心理需求,不断活跃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七一前夕开展“颂党恩、看发展、去世博”活动,组织军休干部到上海世博会参观学习,了解各国风情和当地文化。还组织军休干部进行了“手拉手,帮战友”为贫困地区的回乡老复员军人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捐款8910元。举办了军休干部双升比赛,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休干为本,对服务站的部分功能,针对服务站安全、学习、娱乐、环境美化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维修改造和提升。不断努力解决休干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休干存在的医疗和工资待遇问题,工作人员做到了及时解答。对休干的困难,工作人员当成自己的的困难,积极解决。休干王培志家属与和平医院产生医疗纠纷,在屡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希望军休所出面帮助解决,所领导多次与和平医院领导沟通协调,令休干十分感动。

四、抓制度建设,规范全体职工的工作操守。

为了做好各项工作,我们首先抓了制度建设,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分别制定出台了所长、书记、副所长、办公室、财务科、服务管理科、人事(社工)科等人员和科室的具体职责,使各科室工作人员做到了有章可循,职责分明,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党务工作制度,包括党委会议制度、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十三项制度和党委职责及党委委员工作职责,完善了请销假规定、首问责任制度、逐级管理问责制度、岗位责任制考核试行办法、量化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规范行为,按程序公开透明,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切实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明确职责、责任到人,逐步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杜绝了自由散漫、敷衍塞责的情况,使军休所服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了全面部署,我所各科室副科级以上干部实行职位竞聘上岗制度,在省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中是首个试点。省厅和人事处领导非常重视,从竞职演说、面试、民主推荐、确定人员、任前公示,规范了竞聘程序,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这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途径,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事业心、责任感,为军休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抓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保持队伍的生机活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加强党的队伍建设的需要。因此,所党委高度重视,将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放在突出位置,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根据我所实际情况,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惩防体制建设,制定了行政权力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运行办法,绘制了操作流程图,并划分了风险等级,明确了人员分工,做到以惩防为主,努力将行政权力运行风险降至最低,进一步加大了监督工作的力度,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组织党委委员、各支部委员及党员代表到唐山潘家峪惨案遗址、李大钊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和宗旨观念教育,激发党员爱国报国之志,积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宣传党的廉政政策,今年七一举办了工休人员《廉政准则》知识竞赛,内容涉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52不准、十个严禁等廉政政策,分三个代表队共15人参加了比赛,大家掌握熟练、对答如流,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确保了每次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在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切实教育和引导我所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创先争优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现实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廉洁守法,从行为上防微杜渐。

军休二所是个年轻的单位,虽然我们在党建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服务休干的宗旨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同志对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自身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今后,我所会继续按照省厅有关部署要求,以这次会议为动力,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措施,将加强党建工作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军休所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9.课改典型经验材料论文 篇九

默默耕耘,潜心钻研。匆忙中,伴随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坚持在“改中学,学中改”,既稳扎稳打,又大胆开拓,勇于尝试。这期间有着许多硕果和迷惘,也有着许多汗水与困惑,可这一切都增添了我的信心——做21世纪的快乐轻松的语文教师。现将课改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而不厌,走在新课改第一线。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知道,只有自己真正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才能更好的参与教学实践。为此我翻遍所有能找到的教育报刊,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浏览使自己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更进步。

新课程所需理论和观念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应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联系起来,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重视学生实践,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中应转变两种人的观念,一是领导的观念,二是教师的观念。教师的观念转变主要表现在怎样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不重在教师的“教”。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法改革,以实际行动来推动新课程改革。

二、亲历亲为,大胆摸索特色教学。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年来,本人身处教研第一线,大胆摸索,实践理论知识和先进经验。总结出了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1、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严重存在着“重文轻语”,“有文无语”的现象。新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我把每节语文课的头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进行“发出我的声音”系列活动。具体举例如下:

(1)、自我介绍: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来自哪里、特长、理想等。

(2)、讲成语故事。要求语言简明,有条理。

(3)、讲述见闻与经历。内容不限,可以是“班风新风尚”“第一次炒菜”“系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要求有中心有条理。

(4)、介绍环境、事物、说明事理。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功能、性质,环境的特征等方面进行说明。

(5)、一事一议,针对某一观点,某一现象进行评议。要求能简述事情经过,发表个人看法,力求连贯、严密,如针对“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让学生发表议论。

(6)、进行口头作文。可先让学生进行片断练习,先叙述或议论一件事,再进行整篇训练。要求做到中心明确。

2、重视朗读。汉语语音有它所特有的显著韵律感——声音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朗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它的音乐性,应该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生动、形象、立体的再现文学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朗读方法进行指导。

文章可范读,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人一种艺术的氛围。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朗读技巧远远不够。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等,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如《紫藤萝瀑布》,文中大量的描写、抒情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中宜范读为佳,把文中积极含蓄、婉曲有致的感情读出来,创造艺术氛围,再让学生去学读。

文章还可个别读、齐声读、分组读、对比读、轮读、伴读等方法。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和鲜活生命的个体,由于知识积累、情感体验、思维水平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差异,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上也会有所不同。就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有同学读出的是难以抹去的对父亲的眷恋;有同学读出的是追悔、痛楚的心情,对自己谴责盈在心间。我们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朗诵家,但我们要肯定学生在朗读中的个人体验,有的学生开朗活泼、敢于表现,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寡言少语,课堂上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想把书读好的欲望。

3、开阔学生思路,趋向自由个性写作。

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评价学生的作文习惯于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评价,用成人的处世哲学和经验,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当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共性,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形式,是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写作指导中不要设下太多的框框去束缚学生思维。教师的责任在于同学生一起分析作文要求,研究不同的写作方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时不拘一格。比如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确定一个“话

题”让学生有宽阔的思维空间去表现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从而表现对写作角度的新颖创新。具体做法如下:(1)、模仿之中求创新。

仿写是学生作文的必由之路,教学中要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重视仿写训练,就补上了技能形成的必要环节。(2)、强化口头作文训练。

我在作文教学中,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联系生活给学生做口头作文,然后让学生放心的、随心所欲的、自由的、大胆的去说,又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评去改,互相启发,“先放后收”。(3)、作文题目的选择。

我认为学生之所以害怕作文的原因之一就在与教师往往出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的题目。作文教学应解除学生害怕和厌倦的心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情绪、兴趣、爱好相关的题材,不要限制文体、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作文就能事半功倍。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也许就趋向于这一点罢。

(4)、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

教师把个别作文批改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批改同学的作文中显示自己的才能,在评语中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同学之间还会互相争论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个性,在评改中交流,讨论,互补。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个性的发展。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增强了表现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

三、展望未来,带着成绩继续努力。

10.非煤产业发展经验总结材料 篇十

抓住机遇加快非煤产业发展

**实业公司(原多种经营服务公司),成立于1985年,通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查庄煤矿非煤产业集体经济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由安置型向效益型的转变,随着企业不断改革改制工作的深入和形势的不断发展,**实业公司以形成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加快了非煤产业的发展。

一、**实业公司发展及现状:

近年来,公司朝着有利于发挥矿区优势和稳定发展的方向前进,形成了以矿区生产.生活服务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利用矿区市场需求,加工直接为原煤生产所必须的产成品及材料,小型设备及零配件,开展对外加工业务,经营以矿山和职工、家属生活服务的商业、饮食业等。到2004年底已发展成下属十余个厂队,拥有员工1500余人,年总产值3800余万元的多种经营公司。

公司坚持“以煤为主,加快发展非煤产业”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废弃煤矸石的利用。煤矸石历来是人们头痛的污染源,多少年来无法解决这个问题,2003年集团公司抓住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机遇在查庄矿投资新建了矸石热电厂项目。**公司拣选厂充分利用了煤矸石废弃物资源。为电厂加工生产低热值能源,2004年投资100余万元资金,购进了设备,提高了煤矸石粉碎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2004年实现产值1300万元,销售收入1256万元,新安置富余人员100人。年人均工资7500元,成为公司的骨干项目。**公司圆环链厂成立于1992年,并于当年投产,以生产Φ18×64矿用高强度圆环链为主,同时生产Φ12×73铁鞋链及部分水泥用链条,现有对焊机、压力机等大型设备十余台,年产Φ18×64圆环链条55000条,Φ12×73铁鞋链10000条,年经营收入580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矿区产品销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社会外部市场,把产品销至平阴、肥城等地,2004年打开辽宁阜新市场,同时,该厂已取得《煤炭安全标志证书》,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非煤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为矿山及其职工提供广泛的服务,而且方便了生产,方便了生活,保证了矿山的稳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措施

**公司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经营基础,由于规模比较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差,依赖思想较大,创新意识不强,员工素质较低等不利因素,几年来,经营活动始终离不开矿区,外部市场占有率很低,产品很难打入社会市场。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公司圆环链厂现设备老化,产品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受到一定限制,据调查了解兖州矿区和新汶矿区的圆环链厂生产规模、效益相当于我们圆环链厂的十倍,仅从市场调查统计的数字来看,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为更快的发展企业就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多种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和提高劳动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占有率上来,转到实现规模经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对煤炭企业的宏观调控,关闭了一些小煤矿,煤炭需求矛盾加大,造成煤炭价格升高,大中型企业生产蒸蒸日上,一些大中型企业扩产增加设备,圆环链作为采掘运输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圆环链需求将进一步加大,集团公司梁宝寺矿井投产后,采用综采系统,曹庄煤矿、白庄煤矿部分采用综采系统,将使用Φ22以上的圆环链,以及外部市场的轮船、港口使用的锚链也为Φ22以上的圆环链。今年我省将安排煤炭建设项目37个,总投资60.4亿元。年内梁宝寺、唐口、湖西等11对矿井按期建成投产,新增煤炭900万吨,另外造楼、郭屯、龙固等26对矿井的续建工作,以及万福、郓城等大中型矿井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以上信息,**公司圆环链厂抓住这一有力时机,2005年将扩大规模,上新品种,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这一举措公司已申请技改可行性报告报集团公司。为搞好该项目的经营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要向高技术、集约化经营发展

1、公司自上而下建立经济技术信息网络,增强技术手段。

2、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使多种经营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

3、制定发展规划,有领导、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分步骤的促进公司向高技术、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4、强化销售网络管理,充实专业人才,建立工作责任制,实行承包销售,提高销售人员的地位,奖励销售有功人员。

5、抓质量、上水平、发展高技术产品,创优质名牌,提高企业对产品商标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商标在创名牌商品过程中的作用。

6、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开发人才,引进智力资源,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二)要把公司推向市场,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由单位安置型向效益型转变;

二是由传统的为职工生活服务,为煤炭基础建设服务,向社会服务和打入国际市场方向转变;

三是发展骨干项目和拳头产品,将小而全、大而全的厂点向着小而专、大而强的方向转变,生产高、精、尖的产品,走短、平、快之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四个转变,公司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靠煤吃煤、靠矿吃矿的依附状态,独立自主的驰骋于广阔的市场。

(三)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市场竞争就是企业竞争,市场竞争包括:品种、质量、价格、遵守交货期和服务五个方面,竞争策略是以争取更大的销售量、争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产品质量、产品销售影响着市场开发及经济效益。好范文版权所有

加强以质量为核心,效益为目标,搞好全面质量管理规划,方针、目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搞好质量职能分配,抓好工序控制和生产流程的监控,把质量标准七条线的工程质量管理,引伸到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经营管理等方面,延深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系统和部门,以保证企业实现优质、安全、高效、低耗的经营目标,打开市场大门。

以质量占领市场,以质量开拓市场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能力行为原则,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力,就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质量低劣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大大加剧了国内外市场商品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要发展外向型经济,质量是产品能否占领社会市场的通行证。

上一篇:县委组织部创先争优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图书馆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