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述职报告详细版

2024-08-08

城管述职报告详细版(共6篇)

1.城管述职报告详细版 篇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本人曾终日而思,考虑再三,决意就此辞去此职另谋他途,希望予以准许。

我在xx公司工作xx月有余,赖xx总相携,谋事顺遂,感念不尽,即今从辞,亦不敢忘。另如井区及矿其他同事,平时虽相言不多,交情不深,但处事时时如履薄冰不敢懈怠。今辞职原因有四: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此其一也;二十年困守一岗,身心疲惫,此其二,xx至xx路途遥远,通勤劳苦此为三;劳碌数月,东奔西顾,未曾少安,绩或无表,无功亦苦,薪给微薄,无可奈何,此为四。除此之外,不可言尽。

此时离开深感愧疚,因xx正是秣兵厉马大展宏图之时,改扩建成功指日可待,我不能成为你们中的一员实感遗憾,愧对上下对我的信任与错爱。最大的遗憾是不能亲身经历公司轰轰烈烈的发展和以后的辉煌,不能分享同仁们的甘苦,不能聆听各位的教诲。因为身体欠佳等诸多原因,我需要休养两年,若现在不辞职我就是在其位不能圆满做其事,不可能为矿做太多的贡献还要累及他人。考虑到矿在人员安排上的合性,本着对矿负责的态度,我郑重向矿提出辞职。

恰象xx的诗写的那样:轻轻的我走了,恰似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彩。我将悄悄的离开这里,结束我的这份工作。

最后,衷心祝愿xx公司健康成长,事业蒸蒸日上,祝愿井区各位领导与同事健康快乐,平安幸福。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2.支教策划(详细版) 篇二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广西大学思源社于2011年4月26号成立以来,秉着“自强不息,提升自我;感恩于心,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宗旨,陆陆续续地开展了许多爱心活动。为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了许多关怀和温暖,也同时为在校的贫困受助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回报社会以及提升自我的平台。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帮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也同时为了扩大社团的影响力,在学校乃至社会上营造更加浓厚“自强不息,提升自我;感恩于心,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提供更多的、更广的感恩社会的平台,给更多的贫困受助在校生有机会充分展现自我,在感恩中提升锻炼自我,我社积极组织开展爱心支教的活动。

二、活动主题和口号

传递爱心,让温暖近在咫尺;

播种希望,让梦想触手可及。

三、活动简介:

本次支教的时间为:5月31日—6月1日。地点:XXXXXXXXX(待定),全校共有XXX学生,教师有:XXX。学生几乎都是来自贫困家庭以及留守儿童或者孤儿。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例如:武术,魔术,口才,速记等),为孩子们带来一些精神上的温暖,鼓励孩子们积极努力学习,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跟他们分享我们贫困大学生的一些经历,激励孩子们更加上进。并且,我们会组织一批心理辅导员,对孩子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进行聊天式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们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向,以及发现孩子们的一些缺点和不足。进而跟学校相关老师提供我们的想法和建议,更好地帮助孩子们乐观面对生活。并且,通过此次活动,广西大学思源社的支教志愿团队的努力,将这项支教活动发展成为我社的一个有创新特色的公益项目。使得每年广西大学思源社的新成员,都能在这项活动中体验感恩回报社会的快乐,以及锻炼提升自身能力,并以加入思源社为豪。在此次支教活动中,我们除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对孩子们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我们此次心理辅导的形式大概是:以哥哥或者姐姐的角色交流,帮助孩子积极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以聊天的形式跟孩子们交流,发现孩子在生活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且想办法帮助孩子们,临走时,把联系方式(QQ、电子邮箱、或者学校的信箱地址)给孩子们,如果需要,孩子们可以用他们可行的方式,长期跟志愿者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以跟当地老师反映,积极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回到学校,开一次支教总结大会,分享成果,总结好处与不足,写成报告,交由负责人。

四、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12年5月31日—2012年6月1号 活动地点:

活动参与成员:广西大学爱心支教团队

五、活动意义

1、担当起社会赋予当代大学生感恩于心的责任,传承以及发扬我国优秀文

化传统,让爱心火炬持续地传下去。

2、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知识资源,拓宽教育贫困地区孩子的视野。

3、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先锋队作用,引导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

度,以及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勇于挑战困难。让孩子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所给予的温暖,点燃心中的希望。

4、充分挑起当代大学生的回报社会的积极性,努力帮助孩子们营造更加有

效学习方法,找到孩子们现存的问题,并且寻求解决方案。

5、充分发挥大学生榜样作用,引导孩子们积极上进,奉献自我,开创美好的未来。

6、秉承广西大学思源社“自强不息,提升自我;感恩于心,以实际行动回

报社会”的宗旨,为更多受助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

7、通过参与体验的方式,让贫困生在参与实践、参与奉献、参与创造中锻

炼能力、提高认识、培养人格,使得贫困生在感恩、回报社会中提高思想品质,在快乐公益中成长。

六、活动前期工作安排

1、确定参加活动的具体人数。

2、联系好XXXX学校,和XXX学校的负责人就具体活动做好沟通。

3、准备好教学用具和要捐献的物品(图书、文具、体育用品等)

4、利用空谷和雨无声等校园网以及传单摆抬等形式宣传我们的活动,在学

生中发起义务捐赠,为孩子们筹集更多的学习生活用品。

5、如果有机会,可以外出找商家拉点赞助。

6、做好具体的教学计划,以及成员分组情况。(教学,后勤,心理辅导等小

组)

7、做好具体的行程安排和经费预算,联系好包车等。

8、对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培训核查(包括教学方法、游戏介绍、组织纪律、注意事项等)

七、活动内容以及流程

附:

分组情况:

1、教学组:主要负责教学,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拓展孩子的视野。

2、心理辅导组:主要负责作为辅助教学,帮助以及引导孩子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性,分享志愿者自己的见解。作为谈心的对象,帮助孩子们积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3、后勤组:主要负责摄影,布置场地,以及后勤所有的工作。

分队原则:分成五个小队,分别为:魔术小队、武术小队、演讲与口才小队、励志小队、速记小队。每个小队必须有教学组成员(1—2名)、心理辅导组(3—4名)、后勤组(1—2名)。并且要求男女比例均匀。

八、活动期间工作安排

主要负责人:马宽猷、王倩倩、、、、(主要负责活动策划、活动组织、人员调配等)

魔术小队:XXX(队长)、XXX、、、、、、、(负责魔术基本小魔术教学,以及心理辅导,增加孩子们的娱乐)

武术小队:XXX(队长)、XXX、、、、、、、(负责武术基本动作教学,以及心理辅导,帮助孩子们强身健体)

演讲与口才小队:XXX(队长)、XXX、、、、、、、(负责演讲与口才方面的教学,以及心理辅导,增强孩子的一项技能)

励志小队:XXX(队长)、XXX、、、、、、、(负责激励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以及心理辅导,鼓励孩子们勇于挑战自我)

速记小队:XXX(队长)、XXX、、、、、、、(负责速记的一些基本技能,以及心理辅导,为孩子们在学习上提供帮助)

附:各个组别以及小队负责人的联系方式:XXXXXXXXX

九、活动经费预算

总经费:3200

3.花卉租赁合同(详细版) 篇三

承租方:(以下简称甲方)出租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美化场所,改善绿化环境,增强景观氛围,提高工作效率,花卉方专业提供用户的所需花卉,并承担租赁后的系列服务。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协商的原则。现就有关花卉租赁达成如下合同。

一、甲方根据要求,委托乙方将本单位办公(经营)场所的环境,用花卉给予布置装点,其需盆花数量为 盆,合同期间花卉数量可以增加;不可减少。

二、租赁花卉时间:甲方租赁乙方花卉,租赁期定为一年,即 年 月 至___年 月 日,每盆花租赁价见后面附录。共计每月 元,年总费用 元。

三、付款方式:乙方将甲方所需盆花定位后,甲方预付 月租金,协议生效后,甲方应按预付方式结算。

四、甲方权利及义务

1、甲方负责提供摆放场地,无偿提供绿植花卉养护用水源、电源等。

2、甲方为乙方提供养护管理上的方便条件,并保证不丢失不损坏。

3、甲方在合同范围以外需增加租赁数量的,应及时同乙方协商签订补充合同。

4、甲方如需要迁移绿植花卉摆放位置或迁移地址,必须先通知乙方协商解决。所产生费用由甲方承担,私自搬动或变更位置所造成损失应由甲方按市场价向乙方赔付。

5、甲方不得将租赁的绿植花卉转租第三方。

6、甲方场所和环境不适合绿植花卉生长造成绿植花卉短期突然大量死亡时,甲方应按市场价,全额赔偿乙方死亡的绿植花卉(对冬季突然停用暖气等)。

五、乙方权力及义务

1、乙方负责为甲方提供室内环境绿化设计,并告知甲方的需要的绿植花卉品种及数量规格。

2、乙方的日常养护时间段必须服从甲方,在摆放植物及日常维护时应注意安全,不得损坏甲方设施,保证现场清洁卫生,做到人走净场。

3、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绿植花卉的日常管理(浇水,施肥、修剪),做到无病虫害,定期对所出租的绿植花卉进行调换,保持绿植花卉的新鲜美观。

4、甲方如需增加租摆的绿植花卉,乙方应优先服务,相关事项另行约定。

5、为节省甲方费用,甲方原有绿植花卉由乙方负责代养,数量最多不超过 盆,代养绿植花卉出现自然死亡及状况不好时乙方不负责任,超出部分养护费另计。

六、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如需终止合同,应提前30天告知,否则需支付对方违约金,违约金为合同总额的20%。

七、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都可以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八、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做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有同等效力。

九、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签字或盖章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经 办 人: 经 办 人:

4.详细版货物买卖合同 篇四

买方: 美国科威有限公司 (下称甲方)

卖方: 河北强久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下称乙方)

甲乙双方经过协商,本着自愿及平等互利的原则,就甲方向乙方出卖本合同约定的货物事宜,达成如下一致:

第一条 产品的名称、品种、规格和质量

1.产品的名称:强久自行车QJ-20_32 。

2.产品的技术标准(包括质量要求),按(1)执行。

(1)按照标准执行(须注明按国家标准或部颁或企业具体标准,如标准代号、编号和标准名称等)。

(2)按样本,样本作为合同的附件。

(3)按双方商定要求执行,具体为:____(应具体约定产品质量要求)。

第二条 产品的数量和计量单位、计量方法。

1.产品的数量:200。

2.计量单位、计量方法:辆。

第三条 产品的交货单位、交货方法、运输方式、到货地点

1.产品的交货单位:河北强久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2.交货方法,按下列第(2)项执行:

(1)甲方送货。

(2)乙方代运。

(3)买受人自提自运

3.运输方式:公路运输。

4.到货地点和接货单位(或接货人):强久自行车公司_号库房。

5.交货日期:20_年12月05日

第四条:包装方式和包装品的处理

包装方式:

第五条 产品的价格与货款的结算

1. 单价:57美元;总价:11400美元。

2. 货款支付:

(1)货款的支付时间: ____;

(2)货款的支付方式:_______;

(3)运杂费和其他费用的支付时间及方式________:。

3. 预付货款:________。

第六条 对产品提出异议的时间和办法

1.甲方在验收中,如发现产品的品种、型号、规格、花色和质量不合规定,

应在妥善保管货物的同时,自收到货物后_10__天内向乙方提出书面异议;在托收承付期内,甲方有权拒付不符合合同规定部分的货款。

2.甲方未按规定期限提出书面异议的,视为所交产品符合合同规定。

3.甲方因使用、保管、保养不善等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不得提出异议。

4.甲方在接到买受人书面异议后,应在_10_天内负责处理,否则,即视为默认买受人提出的异议和处理意见。

第七条 甲方的违约责任

1.甲方中途退货,应向乙方偿付退货部分货款10%的违约金。

2.甲方逾期付款的,应按逾期付款金额每日万分之_1.5___计算,向乙方支付逾期付款的违约金

3.甲方违反合同规定拒绝接受货物的,应承担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

4.甲方如错填到货地点或接货或对乙方提出错误异议,应承担乙方因此所受的损失。

第八条 乙方的违约责任

1.乙方不能交货的,应向甲方偿付不能交货部分货款的__10_%的违约金。

2.乙方所交产品品种、型号、规格、花色、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如果买受人同意利用,应当按质论价;如果买受人不能利用的,应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由乙方负责包换或包修,并承担修理、调换或退货而支付的实际费用。出卖人不能修理或者不能调换的,按不能交货处理。

3.乙方因产品包装不符合合同规定,必须返修或重新包装的,乙方应负责返修或重新包装,并承担支付的费用。甲方不要求返修或重新包装而要求赔偿损失的,乙方应当偿付甲方该不合格包装物低于合格包装物的价值部分。因包装不符合规定造成货物损坏或灭失的,乙方应当负责赔偿。

4.乙方逾期交货的,应按照逾期交货金额每日万分之__1.5__计算,向甲方支付逾期交货的违约金,并赔偿甲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如逾期超过____日,甲方有权终止合同并可就遭受的损失向乙方索赔。

5.乙方提前交货的产品、多交的产品和品种、型号、规格、花色、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产品,甲方在代保管期内实际支付的保管、保养等费用以及非因买受人保管不善而发生的损失,应当由乙方承担。

6.货物错发到货地点或接货人的,乙方除应负责运到合同规定的到货地点或接货人外,还应承担甲方因此多支付的实际合理费用和逾期交货的违约金。

7.乙方提前交货的,甲方接到货物后,仍可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付款;合同约定自提的,甲方可拒绝提货。乙方逾期交货的,乙方应在发货前与甲方协商,甲方仍需要货物的,乙方应按数补交,并承担逾期交货责任;甲方不再需要货物的,应在接到乙方通知后____日内通知乙方,办理解除合同手续,逾期不答复的,视为同意乙方发货。

第九条 不可抗力

当事人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通通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理由,并应在 7 天内提供证明,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者不履行合同,并根据情况可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2_种方式解决:

1.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合同自20_年12月05日起生效,合同履行期内,当事人双方均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须经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合同副本一式 2 份,分送银行等单位各留存一份。

甲方:美国科威有限公司(章)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地址: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邮编:_____

乙方:河北强久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章)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地址: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

帐号:_______

电话:________

5.职称申报流程(2016详细版) 篇五

申报评审条件:可参考职称网的政策法规栏目,各专业职称申报条件,或者至各专业主管局官网查看条件要求。

一、网上申报要求:

1、个人送材料去市人才:在市各级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均须通过南京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网()进行网上申报。(在送材料之前完成)

2、单位集体送材料去专业主管局:各职称主管部门经审核管辖范围内的各专业技术人员的书面申报材料后,以远程方式通过南京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网()进行网上团体申报。

二、书面申报要求:

1、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1)职称计算机、职称外语(外语部分专业不作要求)考核通过(相关免试规定可查阅职称网);

(2)继续教育学时审验单;(按照南京市公共学习网记录学时,满足条件人社局会出一份学时学时审验单,以此为准。2016年评定累计需要学时量:中级80学时)

(3)《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一式两份,网上下载,规格A4, 两面印制);

(4)《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十五份, 网上下载,规格A4,两面印制);

(5)《任期考核表》(一式二份, 网上下载,规格A4,两面印制);(6)有效论文两篇(系专业论文、初级资格至中级资格申报年上一年年底);论文封面、目录、论文页复印件,知网(或万方、维普)检索论文页面打印出来。

(7)社保记录单(送材料之前去社保中心打印社保记录单,必须近一年在南京缴社保才可以)

(8)初级职称的原申报评审表一份(原件)。学信网学历备案表(有效期为送材料之后6个月)、学历证书复印件、学位证书复印件、身份证正反复印件、职称计算机(外语)原件。(在送材料时候,带上以上原件备查)

(9)聘书原件、复印件(必须是满足4年聘期以上,加盖单位公章或人事处公章)

(10)业绩材料、获奖材料、工作总结(与本专业相关的业绩材料,尽量以重大项目为主)

2、副高专业技术资格

(1)职称计算机、职称外语(外语部分专业不作要求)考核通过(相关免试规定可查阅职称网);

(2)继续教育学时审验单;(按照南京市公共学习网记录学时,满足条件人社局会出一份学时学时审验单,以此为准。2016年评定累计需要学时量:副高216学时)

(3)《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一式三份,网上下载,规格A4, 两面印制);

(4)《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二十份, 网上下载,规格A4,两面印制);

(5)《任期考核表》(一式三份, 网上下载,规格A4,两面印制);(6)有效论文两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时间为中级资格取得后至高级资格申报年的上一年年底);论文封面、目录、论文页复印件,知网(或万方、维普)检索论文页面打印出来。(7)社保记录单(送材料之前去社保中心打印社保记录单,必须近一年在南京缴社保才可以)

(8)中级职称的原申报评审表一份(原件)。学信网学历备案表(有效期为送材料之后6个月)、学历证书复印件、学位证书复印件、身份证正反复印件、职称计算机(外语)原件。(在送材料时候,带上以上原件备查)

(9)聘书原件、复印件(必须是满足5年聘期以上,加盖单位公章或人事处公章)

(10)业绩材料、获奖材料、工作总结(与本专业相关的业绩材料,尽量以重大项目为主)

三、中、高级书面申报材料装订要求

报送中、高级申报材料可使用《便捷式插页册》(报省评审材料除外)。中高级职称申报材料要求订成两个分册,第一分册为各类证明材料,第二分册为任现职以来反映本人工作业绩、技术水平的有关材料。各分册内所列复印件应在复印后由单位主管部门审核,签上“与原件无异”,并加盖公章。

一、第一分册装订顺序:

1、目录;

2、任期考核表;

3、学历备案表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4、《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原件;

5、学时学时审验单(原件);

6、《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原件;

7、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一份;

8、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书复印件一份;

9、各种获奖证书复印件各一份;

10、社保记录;

11、身份证复印件。

二、第二分册材料的装订顺序:

1、目录;

2、规定提交本专业方面的论文、论著、译著、技术报告、工作总结等,论文复印件和检索页面[中级2篇、高级2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以上];

3、现职称的原申报评审表一份(原件)。

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中级的2份,高级的3份)和《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简介表》(中级的15份,高级的20份)。这两种表不装订。

四、书面申报材料报送要求

6.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篇六

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各专业本科生,人文学院、外语系各专业必修课、学校其他专业公共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求:

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除课堂口头讲授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有条件时,学校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我们既要对它的来龙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因此要将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读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学生开出有关书目,必要时在课堂上加以导读。此外,中国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很有必要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遗址。

4.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贤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教学中,要在文化素质“内化”上下功夫,要在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上进行大胆探索,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重点

本课程整部教材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其中上、中、下三编,共涉及十九章内容。

绪论部分重点介绍较有影响的有关“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上编部分除介绍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外,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纵向的了解。

中编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和成就进行介绍,除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外,重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艺术。

下编部分,是从总体上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核心特点的概括,具有总结性意义。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另一方面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向近代、现代的转变,着力探讨如何创新当代文化,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各章教学重点详见各章安排。

五、课时安排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2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3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2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4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3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4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3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4

第十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观系统

第十六章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2 总学时 51

六、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哲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与经济类专业课程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课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认识和把握文化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基础,德育、美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经济类课程为学习本课程提供了众多材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加以提练和深化,提高文化修养。

本课程和以上课程又有明显的分工,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获得的哲学及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门课程提供的材料,着重学习文化常识,提高文化素质。

七、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及建议

可根据条件,适当安排1——2次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文化艺术节,观赏演出,参观展览等),使课堂教学上的理论讲授通过学生的文化艺术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八、本课程在书面练习方面的要求

1.每章课后布置思考题(详见每章所附思考题)。

2.主要作业形式:论文。一般安排三次,要求把学习的有关内容与个人的见解结合起来,并有理论上的深度。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对“文化”一词的来源发展进行阐述。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深入理解“文化是自然人化”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教学效果

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讲解充分。

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

一、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界说

1.“文化”的字源学考察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看看 “文化”这个概念是怎样形成的。(1)“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

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另外,《礼记·乐记》记载:“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都是指纹理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

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在这些引申义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2)化:“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改易,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渐进性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3)文、化:“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说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而且,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内涵不同的词,它们的相同之处:二者皆是针对人类群体生活而言。不同之处:文化侧重人内在的精神层面,是由人类群体内部的精神积累而产生,比如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文明则侧重于社会的物质层面,包括生产力、政治制度等等,文明可以向外传播或被人接受,如近代欧美的工业文明。文明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并且有一些具体的特征把它们分为先进或落后,比如说生产力水平、社会政治制度优劣。文化是不能进行比较的,我们无法说那一个文化先进或那一个文化落后,这是特定社会群体内部自发产生的,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国度性。比如说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你如何区别它们谁更先进

2.文化的定义。

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一词经历了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

(1)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2)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3)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4)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教材上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教材3页)“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页)”。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并与之相对立的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各种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比如人脑具有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人类运用发达的头脑,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创造了文化,也改善了人类本身。比如说,一块粘土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类烧制,并且绘上图案,成了彩陶,注入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劳动技能就成为彩陶文化。又如一个山洞,人类钻进去只是为了遮风避雨,繁衍后代,似乎这个山洞算不上有什么文化味。但一座建筑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建筑人员的精心施工,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通过石头,木头和沙子体现出来了,那么这座建筑物就可称作体现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

文化的定义: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文化的本质就是“自然的人化”。” “自然人化”是文化的哲学概括,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自然的人化”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其二是人类自身的进步。体质的发展,精神领域的丰富,文化逐步积累导致人类不断进步,文化的积累在某些方面是不可逆的。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一)广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称“大文化”。这一文化领域最简单的分法为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层。

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

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组成文化统一体。比如,建造宫殿,是先设计后建造的。设计建筑物时,表现为精神文化;当建成这一建筑时,表现为物质文化,同时这个建筑物体现了这个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工程,又是艺术。所以说,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影视先是实体,后是虚体,最终成为欺骗眼睛的艺术。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我们把广义的文化它们分为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

是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大运会上有传统服饰表演,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制度文化层

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它规定了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科举制度也属制度文化层。中国古代的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一夫多妻均属于制度文化层。新颁布的《婚姻法》、《户籍改革规定》也属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

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

如宋代至清代的聘礼,男方给女方送茶,用茶不能移植来寓意一女不嫁二夫。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如春节、五月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如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端五节包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三是时间上代代相传。好的风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开来,而有些陋风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被逐渐淘汰掉。如开始于宋朝的妇女缠足的习惯,到了近代被彻底改变了。

(4)心态文化层: 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还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第一,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社会心理是暂时的,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如要求、愿望、情绪、风尚。如唐代以肥为美,魏晋时期以清瘦为美,古代诗词中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都反映了某种社会心理。

第二,社会意识形态: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门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比如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等,都深刻、持久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二)狭义文化

狭义文化是指“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它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也称“小文化”。这是本课的重点,观念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有时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具有强大的惯性力量。

我们正在学习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以小文化为主要论述范畴,也就是说主要讨论涉及精神领域的文化现象,主要论述文化结构四层次中的心态文化层,包括历史,文学,哲学,教育,戏剧,音乐,美术,书法,考古,科技,宗教。

需要强调的是,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研究精神文化现象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的基础和决定作用。在研究有关心态文化的问题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制约。不能把小文化与大文化割裂开来,不能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割裂开来。

三、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和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文化功能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录功能

(二)认知功能

(三)传播功能

(四)教化功能

(五)凝聚功能

(六)调控功能

四、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是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1.中华民族: “中”意思是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民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由六大部分组成。

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

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

三是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 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

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以上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从彩陶文化算起到现在,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积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1.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2)中国传统文化是连续性与变革性的对立统一。(3)中国传统文化又是独立性与通融性的统一。2.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应遵循的原则

(1)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摒弃的态度。

(2)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的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依据,批判的予以继承。

(3)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目的和意义

1.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完美的人格特征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需要中国文化的氤氲化育。而且,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的联系,各科知识门类之间互相交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又相辅相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工具,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我们与古人交流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给我们以无穷无尽的美的启迪和享受,成就斐然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对这片古老而又日日常新的国土心生敬意。中国文化需要更新和建设,但决不能消失。

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走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所以深刻认识和了解文化的历史及其现状,仍然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积极因素,我们吸取得还很不充分,但其负面影响已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忧虑。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才能谈得上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是我们认清国情,加快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工作。

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所谓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美好未来。因为中国文化概论包含着德育,智育,美育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继承传统是我们每个人起码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化是我们的目的。

(二)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方法:

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历史梳理就是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按时代先后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梳理,对每一门类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历史梳理就是纵向梳理,逻辑分析则是横向梳理,要求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比如中国文化的几个棱面:语言文字和典籍,科技,哲学,教育,史学,传统伦理道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文学,额对,音韵,诗律,绘画,书法,碑刻,京剧艺术,园林艺术,石窟艺术,古代建筑艺术),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应当是学习的重点。比较生僻的文化门类,如瓷器,青铜器,也应有意识的有所接触。总之,要善于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进行分析和归纳、梳理。

2.典籍研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

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把研习阅读优秀典籍作为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比如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应当研读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研究中国古代史学,你应当阅读流传后世的优秀经典。除了阅读书籍以外,学习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进行社会考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出门旅游。因为中国文化中很大的一块是实体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体。比如我们在旅游中国名胜古迹的同时,观赏了古代的宫殿、寺庙、塔刹、亭台、楼阁、牌坊、华表,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熏陶。即使你没有机会和能力出门旅游进行社会考察,也应当注意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的有关知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关注介绍中国文化的有关内容。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因为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精湛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肯定一切,把传统文化当作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开拓创新。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3.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

4.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

5.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怎么才能学好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收,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延续和多样性有何影响。

三、教学效果

1.介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时,可引导学生对以往学过以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以及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可展开讨论。

3.地理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应探讨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华文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是和它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诸多方面,其中,对文化影响较大的是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一、疆域、政区

(一)疆域:我国历史上从秦统一到清乾隆年间的疆域状况:

中国历史悠久,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疆域广大的政治实体,周朝进一步巩固,经春秋战国的动荡与整合,到秦始皇时期形成了一个历代比较稳定的疆域核心。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前221年立国,前206年被汉刘邦所灭,传2代,历15年,建都咸阳。它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

经过历代发展,到清朝时期形成了目前中国疆域的基础。

清朝(公元1644——1911年),从皇太极到溥仪,传11帝,历267年,建都北京。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的疆域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到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西到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临太平洋,东至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二)政区

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属于人文地理环境范畴。研究政区应当探讨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机构组织及权利分配。中国古代政区的划分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二级制与三级制交替出现。其二是行省的出现及演变,其中元朝是一个转折点。

1.商周时期是地方分权的分封制。相传夏朝开始按地区划分居民,史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尚书禹贡》)。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西周实行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各封国尊周王为天下共王,承担守疆土,卫王室,纳贡税的义务,诸侯在封国之内,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权,兼可分封下属为卿大夫。春秋时期,列国兵争,晋、楚、秦等在边地先后设立县和郡,至战国,郡县两级制,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总的来看,第一个时期,商周时期是地方分权的分封制。县以下置乡、亭、里等基层政权组织。郡、县两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实行年终考核,依任职情况决定升降留免(类似于今天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西汉时期,采用“郡国并行制”。长安及附近地区实行郡县制,长官有太守和都尉。其余地区是分封制。同姓子弟分封为王,功臣和亲属外戚分封为列侯。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封地分割缩小,治民之权被取消,王国变成和郡一样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另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郡,每州由皇帝派刺史一人监察郡国。东汉取消郡尉,固定刺史为州级长官,地方行政机构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3.魏晋南北朝时,地方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但一个州所管的郡县越来越少。

总的来看,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4.隋唐:恢复郡县两级制。隋初取消郡,只存州、县;隋末改州为郡,实行军政分权。唐代再改郡为州,州有剌史,县有县令。并分立“道”(镇),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这就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另外,唐在边疆设节度使,集数州的军事、财政、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逐渐膨胀。“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遍设到内地。实际上节度使就是方镇,或称道。

总的来看,隋唐基本上是郡、县二级制,唐代后期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5.宋朝实行“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其行政长官由京官带原衔出任,简称“知府”、“知州”、“知县”。府县之上,设“路”为监察区,路设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总称监司,分掌军事、财政、刑狱等职。这样一来,宋朝就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6.元朝:由于疆域辽阔,确立了行省制度。全国除了西藏归宣政院外。其余地方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长官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等。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在此时开始出现。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7.明朝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省,奠定了现行省级政区的基础)。每省设左右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合称“三司”。三司互不相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机构。省下设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府里的长官为知府,县里的长官为知县。

明朝:省、府、县。

8.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府、县三级。全国划分为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内外蒙古旗盟。省里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一省或数省设一总督,各省均设巡抚。府长官为知府。府下设县县里的长官为知县。另外历代在少数地区设过特殊机构。

9.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行省、县二级制。但在30年代又在省和县之间设立了行政监察专员。

10.现代:1949年建国后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地(包括自治州、盟)县(包括自治县、旗、自治旗)。1986年开始废除地区,专区,实行市管县。因此形成了省、市(不包括县级市)县三级制。我国现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二、民族、人口

(一)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统称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一个渐次融合与演化的过程,可以说是“多元一体”。

历史上曾经在中国范围内居住活动的民族非常之多,除月支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世纪迁到中亚以外,其他各民族几乎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在今天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俄罗斯、朝鲜、塔塔尔族等几个是在以往的一、二个世纪中从境外迁入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的,或者说己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许多少数民族还在中原建立过政权,其中蒙古族和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但无论是汉族还是非汉族建立的政权,都包容其他民族,都是由多民族共同构成的统一体,也即多元一体。

1.中华民族是指多种民族、多种来源。上古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民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如北狄、西戎、南蛮、东夷等之间在长年的互相冲突、互相交流中逐渐融混成为难解难分的一体,形成了华夏族的前身。(比如巴蜀地区的三星堆文明、江浙一带的屈家岭文化)

2.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原各民族继续发展和状大,而生活在其他边陲地区的民族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明,比如巴蜀地区的三星堆文明、江浙一带的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云、贵、川等地的少数民族也创造了发达的文明,但是所有这些民族都以中原民族为一体向心之力,认为他们的民族亦是炎黄子孙,例如鲜卑族就认为他们是黄帝的第25子的后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以华夏诸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且通过书同文、行同伦、度同制、车同轨等一系列政治文化措施,使华夏族开始成为一个基本稳定的族体,为汉民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3.秦汉以后,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在战争或经济交流中继续融合,比如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南北朝时的五胡乱华,唐代的安史之乱,使当时的许多少数民族如匈奴、契丹、鲜卑、氐、羯等,都先后消溶在华夏族的肌体里,并且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以华夏族为宗族,团结、统一从此成为华夏族各民族的共同心愿。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特别是外敌入侵的灾难面前,一些仁人志士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群起响应,从此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一直延用至今,成为全世界炎黄子孙的精神寄托和殷切期盼。(台湾问题)

4.中国文化也是各民族不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从夏朝到秦汉时期,当华夏族,苗瑶族、百越族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疆。比如,东北部和北部的东胡、乌桓、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及华北北部的广大地区;西域的乌孙、月氏、龟滋等民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百越各民族开发了今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等地。

总之,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二)人口

中国历史上人口变化的特点有三个

1.人口众多。汉代、北宋、清朝人口数量一直占世界三分之一。

2.人口分布不均衡。在历史上人口分布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3.人口迁徙频繁。人口迁徙带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人口迁移主要受战争、宗教、经济的影响,同时人口迁移又带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

从15世纪以来,中国人不断移居海外,当时以移居东南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再次大规模不断移居海外,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主。如今,在中国,没有四川人的县不多;在世界,没有中国人的国家不多。人口过多是最大的生态失衡,双胞胎多,男孩多则是人类自身失衡。

三、地形、地貌

(一)地形(略)

中国地形复杂,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交错,形成了多样的、丰富的资源分布状况。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多种多样。多元的地形必然会形成多元性的文化。

(二)地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较明显的有:

1.湖泊的发育和消亡。比如有些著名的湖泊改变了形状和面积,或者完全消亡了;一些新的湖泊产生并继续演变。

2.水道和水系的变迁。流经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河下游一般都发生过变化,其中黄河和海河水系的变迁尤为剧烈。

3.海陆变迁。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也有些陆地重新沦入大海。

4.黄土高原的变迁。水土流失使原来的“塬”日渐缩小,地形破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

5.沙漠的变迁。沙漠面积扩大,吞没了一些绿洲和城市。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漕渠等。

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创造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实体文化。

四、气候(教材23页)

(一)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

1.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国土的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

2.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刮北风,夏季多刮南风,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3.大陆气候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差较大。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地理环境”的内涵。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愈是远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

(二)地理环境发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远古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决定性的作用。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类普遍使用石头、青铜、或铁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这是人类能动地利用环境的开始。

到了近代、现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程度越来越大,“人化自然”的能力加强了。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比如天不下雨,人类可以进行人工增雨,北方缺水,我们可以南水北调;地球拥挤,人类可以探讨到月球、南极居住,甚至建立海上城市。当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开发是以不违背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为条件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游目当前,恩格斯的真知灼见已经成为事实。由于高度工业化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威胁日益严重,联合国公布:当今世界面临十大环境问题是

(1)世界气候变暖

(2)森林面积日益缩小(3)物种的灭绝速度在加快(4)水资源不足(5)大气污染严重(6)土地面积减少(7)垃圾废物成灾(8)资源再减少(9)农用药害严重。(10)人口膨胀

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不适当的人化自然产生的恶果。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水灾,主要原因是气候环境变化所致,人类过度采伐森林使植被遭到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土的肥沃性与易开发性哺育了中华文明。

(二)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范围。

(三)相对自足、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上。延续性是指文化无突变、中断的稳定性。

(1)幅员辽阔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缓冲的空间

(2)高山、戈壁、大海使中国文化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内成长。(3)欧洲文化、南亚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系统的冲击不大。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国土辽阔,面积广大,所以,在中国内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和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各区域间的差异非常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主要农业区与周围地区之间,也表现在主要农业区内部。马克思曾经说:“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在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性。”这句话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的作用是非常有益的。

(一)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使中国文化在社会制度层面表现出多样性。除了农业以外,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存在着牧业、狩猎、养殖、捕捞、采集、冶炼、手工业、林业等各种产业,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与此相适应,各地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社会、政治和行政制度。

(二)辽阔的疆域面积,使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物质条件下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强烈的地域色彩。在衣食住行方面,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各地历来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比如河北一带的燕赵文化、山东一带的齐鲁文化,湖北一带的楚文化和陕西一带的秦文化等等。在边疆地区,既有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又有西北部的拓荒者。还有西南部的主人。这些不同地域的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民族、宗教、语言、风俗习惯。仅以丧葬为例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回族,不用棺材而用白布包尸,实行土葬,藏族则通行天葬,又称鸟葬,即将尸体送到山间切成小块,然后放在高台上让秃鹫吃掉,他们认为这样死者可以升天。这说明,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同样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三)地理障碍使文化的传播速度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程度上的各不相同。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如秦岭一带,在道路没有开辟之关,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非常困难,而他们与西南境外的联系却很早就开通了。东南沿海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极其艰险,所以他们的海上交通比内陆地区要发达的多。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开放、对国与国的交流确实有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迈着比内地更强有力的步伐得到了飞速发展便是例证。深圳、上海的开发,就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那么,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应该结合地理环境做具体的分析。

(一)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中国的西北、西南固然是高原、平原和戈壁沙漠,但东南却有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可以通向世界各地。即使在西北和西南,也存在着多处与外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即使生产力提高了,地理障碍依然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交通确实比华北平原困难的多。

(三)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标准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东汉班超重开丝绸之路,使西域南道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景象,三是唐玄奘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取经,这些人所行路线都是从长安取道西行而直达国外的,同样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当然也有沿海而行的人。比如唐代的高僧鉴真四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另外,明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也是沿海而行的,所以说,海洋并非开放的唯一途径,地理环境并非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

事实上,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人的长久以来的优越感和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中国在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之前,确实是东亚乃至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足的国家,所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无需外求,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这与中国近代已经处于落后地位时的夜朗自大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应该是这种思想观念,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大陆地形。

复习题:

1.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作用? 3.简述历代疆域及行政区域的变化情况。

思考题:

1.中国是否从来就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清代的闭关锁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3学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经济及其长期延续的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长期束缚于封建肌体、其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事实,进而对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和两种形态 2.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长期以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一)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原人口的南迁,江南得到开发。

第一,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耕作,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的水平,使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第二,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逐渐有了向土壤肥沃的长江流域扩展的能力。

第三,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更为中国农耕区向南部转移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第四,魏晋南北朝,北方边患丛生,战乱频繁,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了逃避战火,纷纷南下,寻找新的安身之地,他们的迁徒,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观念,而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

(二)唐安史之乱之后,北方为藩镇所控制,赋税不入中央,江淮地区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区。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有谚语为证:“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都证明了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赋”与“西北兵甲”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三)宋代以来,南方已经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从柳永《望海潮》词可见宋代江南繁荣之一斑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一)世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从公元前3000千年开始,一直到公元15、16世纪止,人类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都是在这两大世界的对立之中过来的,也就是说,在15世纪这个世界重要的分水岭到来之前,人类的文明主要就是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冲突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垒与融合的特点。1.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扰和农耕民族的防守

世界文明的演变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着自己的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北部和西北部以游牧经济为主,而其他地区则以农耕经济为主。东北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体魄健壮,勇猛善战,依靠放牧为生,加之地理环境的恶劣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经常南下掠夺。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此时,少数民族迁移到中原定居的达几百万人。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强悍,他们在入主中原之后都毫无例外地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成为农耕民族的一个成员,共同参与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和壮大。这一点和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一样的。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

我们仅仅看到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征服中原显然也是片面的。我们也应当看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争锋从根本上讲是不同于外族的侵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为结局。比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再比如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通婚,促进了西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再比如十七世纪以来满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清帝国。满族统治中国近300年,八旗驻防全国各地,满族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遍播海内。满族男人留发梳辫,穿马蹄袖袍,系腰带。随着满族统治的巩固与拓展,其文化习俗也影响到全国,男人的服饰,并留长辫子。满族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筒旗袍。于是各族妇女都穿旗袍。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具有世界影响。

此外,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乃至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无一例外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如果细作考证,你就会发现文化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痕迹(教材118页)。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农耕文明以农耕经济为主体,但并非只有农耕经济一种成分。而是农耕经济和多元化经济成份并存。但中国的商业、手工业在西汉前期的发展,以及汉武帝的盐铁官营等官方垄断重要商品的制度,使得商业被完全束缚在封建政府的肌体之上,因而形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商业运作模式。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自然经济占主体,小农经济力量突出。

(二)西汉以前商品经济发达,但汉武帝实行主要的商品国家垄断之后,商品经济失去了它的个性,难以起到解体自然经济的作用。

(三)国家对土地等主要经济成分控制能力很大。

(四)伴随着政治的治乱,经济显示出突出的周期性破坏与复苏的循环。

(五)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一)和平而非殖民的贸易形式。

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并没有形成一种拓展海外市场并进行殖民的机制,而是满足于这种内敛性的贸易架构。但它主要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着。

(二)朝贡贸易体制下的一种自足自大的心态。稳定的农业经济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的理念之中,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互市在政治上的意义远远大于经济上的意义。

(三)海外贸易服从于政治而不是政治为贸易开道。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海外贸易,但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在以形式上的政治服从为前提的朝贡贸易体制之下。

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贸易,比如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满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到外国后,都是把这些特产“赐”给当地的国王,同时接受该国的所谓“贡品”,比如象牙、香料、珊瑚、珠宝等特产,并不计较经济得失,属于一种“货换货,二头乐”的友好交往,其政治上互相往来的意义远比经济上的意义重大。

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东海沿海私人海上贸易有了一定发展,但私人的海洋商业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歧视,因此其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气候。这种状况是中国农耕经济内向型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农耕经济体制的不断自我调节,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呈现出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远古时期,土地属氏族村社共有,劳动者在家长的带领下,共同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共同占有。

(二)殷商西周时期,是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商朝是发达的奴隶社会,土地归奴隶主贵族国家所有,耕地划分为方块田,称为井田。较典型的井田上面纵横着道路和渠道,在一定数量的井田外围挖掘壕沟,并将掘出的土堆在沟边形成“封疆”。

西周建立后,仍保持了“井田制”,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全国土地归周天子所有。周王把土地和奴隶赐给诸侯和臣下,并可以随时将土地和奴隶赐给或转赐给别人。各级奴隶主贵族采用井田的方法,把土地分配给自己的奴隶集体耕种。土地不得随便买卖。到了西周后期,逐渐出现了土地交换、转让的现象。总的来看殷商西周时期,属于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这一时期的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当时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制度。

(三)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逐渐形成。

东周以后,特别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和荒地大量被开垦,各诸侯国贵族的私田数量不断增加,贵族间争夺公田的斗争也逐渐激烈起来。各国实行了变法和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奴隶主变成了地主;而奴隶和平民则转变为佃农、半自耕农;土地也允许自由买卖。地主则依靠他们的权势,兼并农民的土地。如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买卖,”以致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与此同时,除了地主、官僚的私有土地外,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了一部分土地,数量也很大,管理和使用的形式各个时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这种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个体生产家庭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大一统国家政体的坚实基础。随着土地的日益私有化和个体家庭经济的成长,地主和农民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互为盈缩,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农耕经济运作的基本特色。

总之,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二、地主、自耕农、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地主与皇帝在特权、地位上的相互依赖与对地租的争夺。

皇帝与地主阶级既存在着政治上的相互依赖,又存在着赋税收入的矛盾。地主阶级是一个流动性极强的群体,有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皇帝也时常根据国家的需要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土地的行为。

(二)自耕农与地主的矛盾主要在于对土地的控制。

土地的兼并、控制,使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维持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多的流民极易引发社会**和战争。

(三)自耕农与皇帝的矛盾与相互依赖。

让步政策、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的制度。自耕农对皇帝的依赖,是传统社会中人人期盼“清官好皇帝”的经济根源。

(四)三种力量的平衡与失衡是造成周期性治乱的原因所在。

(五)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就是在这种力量的动态平衡中实现的。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

(一)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多样的自然条件是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汉武帝的垄断政策与商品经济的萎缩。

(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

(一)商品经济始终伴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二)商品经济补充了农耕经济的不足。

(三)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

(四)商品经济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征。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具有依附性,缺乏独立性。因此商品经济的变迁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现列举几个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的时期,这就是商品经济的高峰。

第一,西汉的文景之治:当时国家粮仓堆得满满的,朝廷积存在京师的钱有几百万万贯,因多年不动用,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

第二,唐贞观之治:贞观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在这一时期,监狱常常是空的。人们即使外出好几个月也不用锁门。行旅往来各地,不必自带干粮,随时可以在路上得到供应。连年的农业丰收,使国家极为富裕,国力极为强盛(天降白面,稻子两头结米的故事)。

第三,唐开元之治。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杜甫有诗描绘了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独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年间,物资供应十分丰富,粮价又低廉又稳定。道旁客店林立,招待过往客人食宿。此时的大唐还吸引了大批亚洲及欧洲的商人云集在长安、广州等大城市。

第四,清康乾盛世。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是在康乾盛世基本奠定的。中国的人口也是在康乾盛世突破四亿大关的。在康乾盛世,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首先是耕地面积迅速增加,至雍正时已达到九亿多亩,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农业空前发达。同时,商品经济也有较大的发展,全国兴起了许多新的城镇。当然,康乾盛世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阻滞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当西方的近代工业文明风起云涌之时,中国的统治者仍然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延缓了中国文明的进程,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由以上几个盛世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商品经济是波浪式前进的。盛世、治世是几个高峰,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反之,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发生战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破坏。如历史上的东周列国混战、魏晋时的八王之乱、侯景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宋代的靖康之变、明代的三藩之乱,明末清初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以及历代的改朝换代等时期都是经济的低谷期。

五、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围绕着农耕经济,中国传统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品贸易三个方面:

(一)在农业方面,经过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比如发明农具、发明织布机、兴修水利、培育良种,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蚕桑和茶叶经过历代劳动,不断得到改进,至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特产。

(二)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漆器、青铜器长期风靡于世界市场,造船业和冶炼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果。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鲜为人知的“木牛流马”实际上也证明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制造方面达到的水平。它是以四条活动腿为特征的、自动行走的木制运输工具。

(三)在货币经济方面,中国也曾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夏商时代,在都邑设有市井,是供人们交易的场所。市一般设在有墙堡重门防卫的邑内。另外交易一般设在邑中的水井旁进行,井水可供交易的人畜饮用。战国时期 交易活动频繁,城市人口增多,市上人来人往。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等都是文明世界的大城市,明清时期的工商业集镇遍布全国各地,各个府内都有专业商行、米行、屠行、肉行、油行、炭行、染行、绢行、杂货行等遍布各集镇。在各种交易中,大量使用货币。夏朝用贝币,秦以后使用铜钱。各个朝铸造的铜钱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汉“五珠”、唐“开元通宝”是很有名的。其中,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总之,中国古代,国内交易是相当发达的。但“重农抑商”意识较强烈,使得货币经济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一、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特征

(一)江南商品经济在数量上的繁荣。如“松江的纺织品衣被天下”;粮食“苏湖熟、天下足”。

(二)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商人集团,如徽商、晋商、陕商、江右商,相应的钱庄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三)东南的丝织业、西南的矿业都达到相当规模,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迂缓的原因

既然中国十六七世纪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那么,为什么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倍受挫折?为什么当时中国没有跟随同时代的西方文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

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社会既早熟而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说它早熟是指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了,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也在汉唐时期就达到了相当繁荣的程度,作为经济剥削的地租形态,象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也一直长期并存,以上各种现象都比西欧国家要早得多,所以说具有早熟的特点。

所谓不成熟是指中国农耕经济受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影响,始终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却凝固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也就是说,中国社会那些早熟的商品经济因素,并不是作为封建经济的对立面而是作为一种经济补充形态出现的,这就使得商品经济这种较活跃的经济因素,往往在成长到一定程度后被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所化解或吸收。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僚、地主与富商大贾的三位一体和相互转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表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是纯粹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没有走上成熟的道路。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所以,中国王朝的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基本上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规律。中国的农耕经济随着王权的更替而出现周而复始的特征也成了一条规律。依附于农耕封建经济肌体的商品经济自然也随之出现相应的高潮和低谷现象。这种恶性的周期性循环不能不严重地制约社会经济顺利发展,使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处于迟缓的状态。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1.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2.科学技术发达,却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意识形态的保守性,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自古以来,各朝代的官僚知识分子信奉的是“重农轻商”、“崇本抑末”,历代王朝包括明清两代,一直认为只有农业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商业活动不能直接生产人所必需的衣食住行,所以从来没有得到过国家的扶持和鼓励。

3.封建专制的政治布局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的生产因素的成长。中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发展商品的需要,这和西欧中世纪末期的城市经济又不同。另外,我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社会里,汉武帝以前的商品贸易基本上还属于自由的商品经济,国家干预的程度相对要小的多,但汉武帝以后,国家凭借君主专制制度垄断了大宗的商品贸易,象盐、铁等主要生活资料的经营权都具有官营的性质,商业已经完全被束缚到农耕自然经济的肌体之上,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导致了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商业在中国传统社会从来没有发展成为与农耕经济分庭抗礼的经济形式,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萌芽虽然出现很早,却始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4.城乡关系不协调也使得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正是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性失调、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箝制,特别是“重农轻商”的思想限制,才使得中国萌芽于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终于未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展形成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主流。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一)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承受力。

(二)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愈合力。

(三)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同化力。

(四)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五千年来,王朝不断更替,战乱时有发生,(汉时吴楚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中国文化也历经战乱与分裂的洗礼,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升华。然而,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瞻后”式的思维方式,所谓“圣人设教,为万世不易之法”,什么都是越古老越好,动不动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式的叹息,这种文化思维模式,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文化守旧性格,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严重桎梏。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一)诸子并存,百家争鸣。

在思想上,中国文化在创始之初包容百家学说: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还有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况,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韩非,唯物论者王充,无神论者范缜,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二)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

在区域上,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比如,陕西的秦文化,湖北的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教育等等,都被包容在中国文化里,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如京剧就是融合了多种戏剧的产物,京剧吸引了传统的南北各地的戏曲形式,如南戏、昆曲、高腔等。

(三)吸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效法。盛唐长安胡骑胡音极盛一时;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在全国各地流行。同时,满族也逐渐被汉化,以至后来连自己的文字也消亡了。

(四)吸收外域传播进来的优秀文化。

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中国的佛教既有儒道文化的成分,又有外来佛教文化的痕迹。特别是明清之际(十六世纪)的耶酥会来华,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也能扬弃吸收。清政府利用耶酥会士的技术与知识,让他们在宫廷服务,为朝廷官员画像、治病,但清政府不接受他们的宗教。这些传教士在中国除传播宗教外,还暗中从事测绘地图、调查中国物产等活动,为西方侵华作准备。但他们也介绍了一些有关历算、水利、机械、火炮、地理、测量、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中国人能够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一)启蒙思想得不到营养和发展。

(二)科技发明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盲目排斥外族文化。

(四)农耕文化缺乏创新精神。

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既早熟又不成熟,农耕经济的这一特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回顾上下五千年,汉唐、宋都曾有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时代。元朝在统一全国的同时,就开始恢复海外贸易,但一直处于时禁时开的局面。明代嘉庆年间,沿海屡遭倭寇骚扰,以后葡萄牙海盗商人又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掠夺。明朝政府曾一度封锁全部通商口岸,禁止客商往来。清兵入关后,也实行过“海禁”政策,并三令五申,严禁商民下海贸易,康熙24年,宣布废除海禁,指定澳门、漳州、宁波、六台山四处为通商口岸。乾隆二十二年,又规定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直到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才被打破。由此可见,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中国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闭关锁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显然这种局面与传统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是紧密相关的。这种多年积累沉淀下来的凝重的保守文化,在建国以后很长时期内,仍然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建国后,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并无经济来往,毛泽东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仍然延续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贸易方式——“赐贡”贸易,这些都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沉重阻力。应该说,中国真正的商品经济开始于八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但我们直到加入WTO后,才会在世界范围内有平等的贸易机会。

总之,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同样,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一面。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2.结合史例,说明古代商品经济波浪式前进的过程。3.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5.经济发达与文化繁荣有何内在联系? 6.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迟滞不前?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介绍“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

二、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两大特点: 一是宗法制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重点探讨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三、教学效果追记

本章开始可就前两章的内容作个简单的回顾,并由此引出本章题目,以便学生对影响文化发展的地理,经济,政治三大要素进行整体把握。

课堂上重点介绍宗法制度及专制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前两章我们分析了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和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除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影响外,同时还受到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西周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中国古代的宗法制一般认为产生于商代后期,但也有人认为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宗法制的萌芽。宗法制度的完备和确立,是西周建立以后的事情。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二、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周公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这是一种始于商代末期的一种法定的王位继承方式。即规定了要由嫡妻的长子继承王位。周王室从成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兄弟之间的王位争夺,还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在于定名分,即王位早有归属,嫡长子只有一个,只有他有权占据王位,这就杜绝了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嫡长子继承王位是天经地义,他的贤与不贤不在考虑之列。比如公元20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傻儿子司马衷依照嫡长子继承制当了皇帝,称为晋惠帝。惠帝非常傻。有一次,他在花园里听见蛤蟆叫,就问随从这蛤蟆,是属于官家的,还是属于私家的?有一年发生灾荒,百姓饿死的很多。惠帝知道后问道:他们为什么非等着饿死,他们挨饿的时候为何不吃肉粥?喝点肉粥不就饿不死了吗?这样的皇帝自然无法掌管朝政,只能由别人代管,于是便引出了八个宗室亲王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连年混战,史称“八王之乱”。由此可见,嫡长子继承制也有太多的弊端无法克服,太多的矛盾无法解决,矛盾激化一定程度,就是为了争夺王位兄弟相残。历史上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嫡长子,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建成,强迫高祖李渊让位,通过弑兄篡夺王位。

这些嫡长子继承制的反叛者,都证明了嫡长子继承制原本想制止兄弟间为争王位而残杀的初衷都没有实现。

(二)封邦建国制

即分封制。是古代国君分封诸侯、巩固政权的制度,这种制度也是周代创立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表里,构成了封建君主制度的坚实基础。宗法制在商代就已经出现,最初只是宗氏家族的组织方法,当家族上升为国家形态时,家族的这种组织形式便外化为国家的政治组织制度,也就是宗法制,主要是针对权力的继承方法而言,分封制是在宗法制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宗法制确立了王位的继承权,没有王位继承权的王室宗亲便被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诸侯其实就是王室的陪臣,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和天子一样的分封权力,他们分封自己的家臣做卿大夫,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级分封制,这种制度在西周时达到了最完备、最成熟的形态,秦汉以后的君主集权制是宗法制度的变体和延续,但已不同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

周王室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把王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使他们“受民受疆土”,对地方进行分区管理。诸侯在分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天子承担服从王命,定期朝贡,提供军赋,护卫周室等义务。诸侯又按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依此比例分封士。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一个阶层,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这就形成了王封诸侯、诸侯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的分封制。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但以后历代王朝还有不同程度分封,只是性质不尽相同罢了。同嫡长子继承制一样,分封制也是企图以血缘纽带巩固政权。实际上,分封制往往是造成诸侯割据,连年征战不止。如东周列国。

(三)宗庙祭祀制

宗庙是包括天子在内的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场所。宗庙祭祀制度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据史书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郑玄注说:周制,七庙包括太祖庙一,文王和武王庙二,亲庙四。(亲庙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四庙)天子祭祀七代祖宗。

宗庙祭祀制度,即祭祀几代祖宗的制度,自周代开始,经过秦汉,曹魏至清代基本上保持了下来。只是有些朝代的宗庙的数量有增减。如王莽祭九庙。唐开元十年立九室——祭九代祖先。

这种宗庙祭祀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祭祀时有严格的程序和隆重的仪式,乐队兴师动众,人员众多)。它对维护宗族团结、维护宗法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宗族观念。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还有祈年殿、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明清皇帝祭祖的地方。中国传统的宗庙祭祀制度不仅世代相传,影响到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宗族意识,而且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日本人、新加坡人、香港人也很讲究祭祖。大户人家现在仍然设堂室祭祖。近几年港台人到陕西黄陵县皇帝陵祭祖。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不论政权怎样交替,战乱如何频繁;不管是汉人统治全国,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统一全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宗法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各朝各代宗法制度的模式基本上循而未改,世代相传。在相传几千年的宗教制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家天下的延续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政治化。它的特点是:

(一)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二)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三)统治权之争决定着社会秩序的平衡与否

(四)人情大于国法

二、封国制度不断

封国制度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废分封,建立郡县。汉代却又采纳分封制。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仍然沿用了分封制,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分封制的主要特点:

(一)分封制成为传统社会的政治格局

(二)分封制成为传统社会一项基本行政区划制度

(三)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家族是中国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确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家族制度的特点:

(一)家族是封建社会结构的基石

(二)社会动荡并不影响家族制度的发展

(三)家族拥有各种特权

(四)家族内部等级森严

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共同性。特征如下:

(一)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大致相同

(二)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

(三)家国同构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之中,使国家结构也打上了家族结构的烙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分配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这种宗法关系的长期存在,导致了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的格局,家族的权力掌握在家长手中,国家的权力掌握在君主手中,国家的政治首领其实就是家长的化身,所谓 “忠孝相通”、“家国一体”都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在国有君、有臣,君为上,臣为下,君为臣纲,后人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之说;在家有父、有子,父为上,子为下,父为子纲,后人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之说,二者在结构上基本一致。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谓一语中的,他把对家长的孝和对国家的忠相提并论。孝敬父母就是忠顺皇帝,忠顺皇帝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这样,皇帝通过国家行政机构的层层管理,间接实现了一统天下的目的。

这种宗法制度下的产物使得许多中华民族上许多爱国英雄以忠于皇帝为初衷,以忠孝国家为结果。齐国管仲,汉朝誓灭匈奴的霍去病。蜀国诸葛亮、唐赤心平叛的郭子仪,抗金名将岳飞„„,都是在“家国同构”的社会里,成为既孝忠皇帝又热爱祖国的英雄,他们的所作所为,既是为国捐驱,又是为皇家献身。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专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首先把中国与欧洲的同时期的政治体制加以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专制制度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所谓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是与一定的国体相适应的,比如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多采用君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古代政治类型基本上分为两类,即民主制与君主专制,但专制的特点又各有不同,古代中国与欧洲政体有以下差异(区别):

第一,欧洲王权一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势力与之抗衡,从古代埃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宗教势力对王权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中国的神职人员只是统治者的奴仆,宗教常常为统治者服务。因此,中国的王权没有与之相抗衡的阻力,所以能够长期延续。

第二,欧洲多元经济结构,如城市经济、商品生产、土地买卖、货币地租,尤其是工商业海上贸易等作为封建庄园制度的冲击力量,迅速瓦解了西欧中世纪封闭式的庄园自然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人们的眼界开阔,民主意识强,因此冲击了王权专制,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使专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第三,欧洲的等级君主专制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同时,也鼓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中国的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制工商业发展。“重农抑商”发展农业,抑制商业。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不同,使得中国的君主专制能延续数千年。中国历史从踏入文明门槛的那一天就进入了专制社会,这种专制社会的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态度,“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我们明白了中国与欧洲政体的不同,有助于把握专制主义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特点如下:

(一)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它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延续到清末。它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宗法制度,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集权的皇帝制度。它的支柱是庞大的官僚集团和军队,以及宣扬君主神化和君主至上的宗教势力。在武力的征服下,中国的宗教势力不得不沦为君主专制制度的附佣。宗教往往不得不为君主专制服务,宗教的教义必须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三武灭佛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与佛教的斗争。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兴起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繁荣于隋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几个皇帝灭佛的事件。最早的是北魏初期的魏太武帝,他自以为是皇帝的子孙,不相信“胡神”(佛),在经济上为了与寺院争夺榨取对象于公元446年下令灭佛,杀和尚、捣毁寺、塔、烧毁佛经、佛像,并严禁佛教流传。但他死后佛教又复活了。到了北周即后周武帝时,又下令灭佛。北周武帝吸取了魏太武帝灭佛的教训,在灭佛前,亲自主持召开了七次会议,为禁佛灭佛大造舆论。公元574年下令禁佛、灭佛。宣传“佛不净”,命令和尚一律还俗。没收寺院的土地和财产。当时僧尼还俗达二百万多万人。951—958年北周(后周)废佛寺3336所,毁佛像铸铜钱。俗传此钱能治病助产,算卦机灵(“周元通宝”)。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又重新繁荣起来。唐王朝中后期,有些寺院的方丈拥有众多的庄园,养了大量奴婢。比如河南少林寺,有个柏谷码庄,是少林和尚经营的庄园,占良田四十顷,还有水碾一座,简直成了地主庄园。唐武宗为了恢复专制主义,反对割据,于公元845年下令灭佛。捣毁大小寺院四万四千六百多所,给寺院庄园经济以沉重打击。还俗僧尼六十六万零五百余人。从此佛教在中国逐渐衰落。在武力的征服下,佛教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三武灭佛的事例,说明古代皇帝往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二)经济基础稳定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曾进行过一系列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如

1.商周井田制 2.曹魏屯田制 3.西晋占田制 4.北魏均田制

5.唐朝租庸调和两税法 6.明朝一条鞭法 7.清朝摊丁入亩

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农耕经济。君主专制依赖于农耕经济,君主专制在农耕经济下愈演愈烈。

(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经历过不同的形式。

1.秦始皇设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辅助皇帝料理国事。2.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建立,三公九卿的权力逐渐被代替和分割。

3.隋唐三省六部取代了三公九卿的权力,成为实际的行政部门。4.明代实行内阁制度。

5.清代在中央设置军机大臣。

从秦代的三公九卿到清代的军机处,国家的权力机构不断变化,主要是为了实行皇权专制统治,一旦原有的办事机构失去控制,皇帝为了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另外更换机构,并委之以亲信。

作为对君主专制的补充,我国古代的办事制度也是采取回避制度,也就是在办理案件时,涉及到的亲属不得参与,这种制度对西方的文官制度曾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弊大于利,权力绝对集中,重人制轻法制,缺乏必要的民主机制。

(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人身控制主要是通过严密的户籍制度和颁布有关法令来实现的。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开始有了户口和土地管理制度。西周金文中在记载人民臣仆奴隶数量时,除了以“人”和“夫”为计量单位外,还出现了以“家”为单位的统计法。公元前548年,楚国对管辖的土地、兵卒、车马数量进行过统计调查,并编成册籍。战国时各国普遍采用了以25家为一社的“书社制度”。秦献公时,建立了“户籍相伍”的制度,商鞅变法时,实行“什伍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保,十家为连,一家有罪,如不检举,十家连坐。汉代公元206年刘邦率军队入咸阳,萧何先收取秦的户籍地图,从而掌握了境内的户口,土地的基本情况。唐代规定居民自报年龄及田地面积,由官府编成薄册,“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元明清时期的户籍制度又进一步,户口的类别更为复杂,根据居民的职业、民族、宗教、阶级身份以及所纳贡赋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户别。以此来平均徭役负担,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

历代户籍制度和法令,使居民失去了流动的可能,国家便可以按郡县、乡里、什伍系统来征收税赋、摊派、徭役、和兵役。帝王的指令很畅通的达到每一个家庭,对每一个人身的控制就轻而易举的实现了。于是世世代代的百姓就成了世世代代不离故土的顺民。所以说,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的原因就在于此,不能或不愿出门闯世界。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型范式。

这种范式所带来的正面意义是使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但它的负面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人情大于国法的弊端,正是由此而形成的,所谓“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曲中矣”。

2.社会政治结构的专制型范式,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政治型范式。

其积极影响是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它的消极影响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过分迷信,形成了中国社会“官本位”的现象和个人的奴性意识,这是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在严密的人身控制之下,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内,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成为人一生中的主要任务。

(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1.在伦理政治的束缚和限制下,人们一生下来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因而极易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奴性人格。

2.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机制。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3.“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桎梏了人的个性发展。

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表现为知识分子 “内圣外王”的心态。中国文化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范式从“内圣外王”的矛盾统一体中获得了坚韧的理论架构,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作为牢固的基础,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严密体系,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牢不可破的堡垒,把人们禁锢在了一个狭窄的天地里,因此,在这样的中国政治环境中生活,一方面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加强了,国家利益、君主利益至上的观念被强化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了传统社会中一个人人可行的政治标榜,另一方面,“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枷锁使人的个性解放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阻碍。狭隘的自身自利的小农意识又使得中国人缺乏进取意识,自我满足,妄自尊大。这些都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以上三章介绍了中国文化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发展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三个方面,研究这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了解我们自身存在的缺陷、劣根性以及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思考:

1.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那些特征?

2.宗法制度包括那些内容?

3.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那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那些特点?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 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是指原始社会人化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文化。我们可以把原始物质文化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加以介绍:

(一)旧石器时代:是指从人类开始使用简单加工过的石块开始。1.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质文化。

从元谋人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相当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时期。共经历了大约二三百万年。主要特征是猿人使用的工具是简单加工的石块。中国猿人在那个时代的工具主要是用石英岩和燧石制成的大型砍砸器、小型尖状器和刮削器。

2.火的使用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北京猿人已经熟练的使用火。能使用天然火,这是北京猿人征服自然、人化自然的重要本领。火能用来躯寒照明,围捕猎物,还可以烧烤食物,熟食能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明。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3.农业、畜牧业的发明使原始物质文化更为丰富。

(二)新石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七八千处,其中最著名有以下几个。

1.仰韶文化:最早发现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渑池县。公元前5000年至前4000年,1921年发现,发掘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仰韶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后泛指中原的同时期的文化。

2.大汶口文化:最早发现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泰安市。新石器时代氏族公共墓地,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发掘年代:1959年。大汶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遗存,遗址总面积约82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

3.红山文化:大约与仰韶文化同期,最早的遗址发现于辽宁。4.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至2600年,最早的遗址发现于浙江。5.龙山文化:公元前2800年至2300年,最早的遗址发现于山东。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一)原始宗教

原始先民的观念文化主要可以从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和原始艺术上看出来。通过先民遗留下来的崇拜物和艺术品可以看出原始先民的观念文化。在原始先民宗教崇拜的对象方面,大致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1.自然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不少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也有以动植物和自然物形象为纹饰内容的。这些反映的就是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另外,太阳、土地之外的自然物,也为中华先民所崇拜:“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礼记·祭法》)自然崇拜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2.生殖—祖先崇拜。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帜热的生殖崇拜。而且,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的崇拜。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3.图腾崇拜: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二)原始艺术

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原始艺术也有长足发展,其主要艺术形式是原始彩陶、陶绘、原始雕刻,原始岩画。

四、原始社会组织

(一)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婚姻关系,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

1.就婚姻关系而言,在原始社会,中华先民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血亲杂交(群居杂婚,母子、父女也可能有性关系、导致人口繁殖能力和体质低下)

其次是:血缘群婚(形成血缘家族的婚姻关系称血缘婚)

再次是族外婚(禁止族群婚,本族的人必须同别人的氏族公社实行族外群婚。在母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男子嫁到另外的氏族姐妹的家中,在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群外族姐妹嫁到本族的男子家中)

婚姻关系的不断变化,证明人类逐步走向文明。

2.就氏族关系而言,经过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

母系氏族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大致说来,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氏、庖牺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都是母系时期中华先民创造的神,其中后代称谓的三皇,即地皇神农氏、人皇伏羲氏、天皇燧人氏,即生活于这一时期。

父系氏族社会是以父亲的血缘关系为中心结成的原始社会晚期的基本单位。随着男子劳动地位的改变,使他们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在父系氏族社会里,人们按照父亲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父系氏族社会大约产生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

(二)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致就生活在父系氏族时期。尧舜禅让是这一时期制度文化的折光。

禹的时代开始了“夏文化”的进程,其特征是: 1.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器; 2.农业生产己有相当发展; 3.私有制确立;

4.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

五、上古文化分布

(一)文献资料所反映的三大集团。

我们依据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及神话传说将上古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划归为三个文化集团:

1.华夏文化集团。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它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黄帝、炎帝就生活在这个区域。黄帝和炎帝是传说中的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两个部落首领。他们的部落原先都居住在今天的陕西境内,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到达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共同祖先。黄帝墓在今陕西黄陵县。中国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经常到华夏文化区拜谒。

2.东夷文化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这个生活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后人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日日心”的诗句)。蚩尤也生活在东夷文化区域内(涿鹿大战,炎帝、黄帝合战蚩尤)。

3.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在湖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创制的。

以上三个文化集团经过多年征战,最后由华夏文化集团占据了统治地位,华夏族的最终形成大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几百次的兼并战争,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方面,其他区域的文化与华夏文化趋与一致。就文化区域分布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不存在上古时期的东夷、苗蛮文化区域,华夏文化集团在中华大地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这些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考古学上的六大区域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在远古时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它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共传16代16王,历时约500年。夏朝的社会组织结构方式、婚姻演进方式,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包括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巫术等精神生活,都和其它民族的原始文化大体一致。故此,夏朝的文化发展历程不作专门介绍。此外,夏朝人生活的确切年代尚在考证之中,夏朝的历史大事也无准确的史料可考。

一、殷商神本文化的特色

商朝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凭借商代的甲骨文,人们能够对商朝的历史进行更多的了解。

(一)商代人尊神重巫。

商朝的文化观念,集中体现在“尊神重巫”,表现出强烈的巫觋文化的特色。比如,国家大事都要由巫师占卜决定,并常常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来表示对鬼神的敬意。

(二)神秘性和笼统性是商代文化的思维特征。

殷人观念中的最高神是上帝或帝。商王是政治首领,同时也是最大的祭司。祭祀时要用许多牲畜,在上古还有用活人祭祀的现象。商周之际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了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度。

(三)甲骨文的成熟是商代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四)文字、典籍、青铜器是商代的主要文化成就。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部落原来活动在渭河流域,周的始祖是姬弃,后经周文王姬昌广求人才,四面征战,统一了一些部落,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在河南孟津与800诸侯会盟,兴兵灭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存世约800年,共传30代37王。商周的分界是公元前1046年。电视剧《封神榜》就是在武王灭商的史实基础上演义而成的。

周王朝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文化维新。

(一)宗法分封制度。

这是西周建立后,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国家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范式正是肇始于此。

1.分封姬姓贵族子弟 2.分封伐纣灭商的功臣 3.分封殷商后代

据荀子的说法,西周初年一共分封了70多个诸侯,其中姬姓的达53个之多,但实际的数目恐怕比这个还要多。另外,规定周天子的王位和诸侯的封爵由嫡长子继承。

(二)礼乐制度。

1.礼:周人之礼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周礼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君臣的礼仪原则。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强调父子、兄弟关系来维系宗族,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分清君臣上下的等级。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又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论,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上》)这些行为规范主要见于《礼记》、《仪礼》等书。

2.乐:是周礼的表现形式,即在各种礼节和仪式上,依照周礼所规定的各级贵族在祭祀、用兵、朝聘、婚丧等方面所使用的音乐。

周代的礼制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当时各级人士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绳。它为后世各朝各代的统治阶级所推崇,特别是到了后世,儒家对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光大,使其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模式和是非观念。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即创制于西周。周人推行的种种典制,实质上无不渗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其要旨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团体。”他们提出的“天命靡常,唯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的最根本的源薮。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但是,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有关专家总结了中国历史,发现动荡与变革时期,既是人们的精神发生变化的时期,也是社会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夏金元时期都曾产生了辉煌的文化。而安逸、舒适的生活可能意味着思想的僵化,文学和艺术的衰退,文化的堕落。

一、轴心时代

我们在这里称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文化史家借用了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他提出的轴心时代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指,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600多年的时间内,经过千年之久的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冲击,东西方几大文明体系在这个同一的时间段内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一次深呼吸,其结果直接导致了东西方文明的更新换代,西方进入了古希腊文明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以思辩哲学为其特点的人文学者,他们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数学、天文学诸方面进行研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西方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中国而言,其主要含义是指通过诸子百家这样一个独步古今的文化学术思想大论辩,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从此基本确立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格局和主动脉。其主要依据有

(一)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

(二)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三)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宗法制度破坏,社会各阶层的力量都在寻找社会重新走向秩序化的道路,这是百家争鸣产生的必要条件。

周代末年,周天子失去了统领诸侯的权力。诸侯间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连年进行战争,有的诸侯在战争中衰败了,也有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各个集团都在寻找自身发展壮大的新思想、新学说。原来由诸侯列国畜养的家庭文人、武士、乐师纷纷流落四方,这些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直接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这就使百家争鸣的主体——诸子百家的形成成为可能。

(二)社会全方位的急剧变革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提供了可能,许多人从原始宗教迷信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开始用理性的眼光来研究、认识社会,这是中国“哲学突破”的客观基础。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文化学术应运而生。当时的天子、诸侯和新崛起的政治势力集团,在社会的巨变面前,探讨如何走上富国强民成为最迫切的问题,这使得各种流派和各种学说应运而生,社会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三)“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大批知识分子游离于政权之外,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士阶层”,为百家争鸣的产生提供了主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近百个政治主权,他们割地而治,谁都没有控制整个社会的力量,这就使得士阶层迅速崛起,那些自以为掌握了治国之术的“士”,为了名利地位,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发挥才干的地方,他们东奔西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有“朝秦暮楚”之说。这种情形在春秋战国之间、之后都是不可能的。在前是周天子的一统天下,在后是政治统治越来越严密的秦汉帝国,都不允许各种社会思潮的存在。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

(四)统一政权不复存在,列国竟雄,争夺人才,使知识分子有一个相对自由的思想空间,为百家争鸣提供了社会保障。

春秋战国独特的政治局面为百家争鸣的形成提供了社会保障。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战国“四君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在当时都是以培养贤士,用人所长而闻名。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参考教材第83-84页)。

三、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所谓诸子百家,“诸”是指各个;“子”是对“士”的尊称,百家是指学派林立的现象。西汉史学家司马谈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西汉末刘歆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各学派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观点和学派特征,我们主要介绍其中最有影响的四家。

(一)儒家、道、法、墨、阴阳等各学派的思想特征 1.儒家学派

《汉书·艺文志》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执掌民政和教育的官员)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可见,孔子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

(1)以“仁”为内在的思想核心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人生哲学的最高概括和总结。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把仁由一个具体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抽象上升到了一个道德哲学概念,这是孔子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关于仁的内容我们在第十四章中细讲。

(2)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3)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4)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 儒家思想的学派特征:儒家学说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是一种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的具有二重性的严密的、关于人伦道德的学说,他们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及修身论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为巩固封建国家政权体制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正统的思想意识。

第一,在天道观方面,儒家继承了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想,把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生的从属地位。

第二,在历史观方面,他们将捍卫三代的典章文物当作自己神圣的使命,同时也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修改。

第三,在社会伦理方面,他们以“仁”释“礼”,试图把社会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个人内在的、自觉的道德伦理意识。

第四,在修身论方面,他们设计出一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邦定国的方案,为巩固封建政权体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也就是说,儒家思想学说,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为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未艾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2.道家学派

《汉书·艺文志》记载:“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重要的东西)执本(根本的东西),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认为道家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史官和帝王经验。总的说来,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的、以探究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之内在关系为对象的文化学派,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先秦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

(1)“道”是万物的本源

(2)“自然”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3)“无为而治”的思想,“无”必须与“有”相对才有意义。(4)“贵柔守雌”的辩证法 道家思想的学派特征:

第一,道家是先秦诸子中最哲学化的一个学派。

第二,道家在关注世俗人生的同时,为自己在精神上找到了一个绝对自由的“逍遥”之境。

第三,道家的“任运自然”和“清静无为”对儒家的过于事功是一个有力的制衡。

*纵观以上儒道两家学说,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他们的异同。

从同中求异看:

第一,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第二,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第三,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

第四,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从异中求同看,道家和儒家既相互接近、又相互沟通。

第一,在天人关系上,儒家虽然有“天人合一”之说,但其主调仍然是宗法伦理,所以天人谐调还是要归结为人际谐调。道家有所不同,它既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作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这就使天人谐调从人际谐调的从属地位独立出来而成为人生的“第一义”。而且,道家所谓的“自然”决不等同于儒家的天命或天理,它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补救儒家思想过于事功的缺陷,给局限于人伦道德的儒家学说打开一个新的天地。

第二,儒家在济世无门,壮志难酬的困境中,发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妙谛,而这恰恰是通往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之门径,由“独善”而至超脱了功名利禄,这样,儒、道两家从这里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3.法家学派的思想内容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后有所谓的齐法家、晋法家、秦法家之称,此派与儒家的礼治相对立,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有李悝、慎到、申不害、和商鞅等。在他以前,法家有三派,各有自己的思想路线。一派以慎到为首。慎到与孟子同时,他以“势”即权势为政治和治术的最重要因素。一派以申不害为首。申不害强调“术”(办事、用人的方法艺术,也即政治手段)是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派以商鞅为首。他最重视法(法令、法制)。法家的思想对封建君主集权国家的建立及其政策有重大影响。

(1)法:就是法令

(2)术:就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3)势:就是国君的权位。

法家学派特征:法家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矛盾不可和而解”的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其特点有二:其一,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其二,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战国时期,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的学说适应了当时由诸侯割据过渡到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它起到了巩固新兴封建制度的作用,促进了秦政权的统一。但是韩非基于人性恶的理论,反对儒家的仁义爱惠,实际上是主张对人民进行残酷的镇压,这是法家不及儒家高明的地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于实行极端的专制独裁,刑法严苛,甚至焚书坑儒,对农民实行繁重的赋役和残酷的剥削,结果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矛盾的激化,秦末暴发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的暴政。汉以后,统治者大多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霸王道而杂之”,也就是仁义和刑罚并重的统治策略进行国家治理,这就是被称做“儒表法里”或“阳儒阴法”的政治统治术。

4.墨家学派的思想内容

(1)主张“尚力”,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提供“节用”,反对除生存基本需要之外的消费。

(3)实行“兼爱”,希望用普遍的爱来停止战争、取得太平。他设想如果诸侯相爱,兼爱各国之人,就不会打仗了。

(4)尊崇“天志”,认为有鬼神存在。

(5)鼓吹“尚同”。认为专制统治是消灭战争的最好方法。

(6)非攻。他反对不义之战。

墨家学派特征:墨子的信徒多系直接从事劳动的下层群众,尤以手工业者为多,故墨家学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对生存基本需要以外的消费(节用),企图以“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兼爱),同时,墨家学派尊崇鬼神(天志),鼓吹专制主义(尚同),典型地反映了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秦汉以后,渐成绝响。

墨子主张兼爱,这与儒家的仁爱有明显的区别。墨家的兼爱不分等差,不分亲疏,不分先后,他们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爱人之道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爱人的理论,正是造成天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先秦诸子中有许多人非难他的学说,但不论是他的同情者,还是他的论敌,大都赞佩他见义勇为,劳身苦志以救天下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就连激烈辟墨的孟子,尽管骂他“无父”,但也承认他“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是个绝对的利他主义者。《庄子·天下》篇中也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5.阴阳家学派的思想内容

比起儒、道、墨、法等家,阴阳家的影响要小的多。此派源于远古时代的天文历算之学。

(1)阴阳:阴阳最初的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从西周末年开始,一些思想家把阴阳看做是自然界两种基本的、互相对立和此消彼长和物质力量,把阴阴阳交替看做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和普遍法则。西周伯阳父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也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在阴阳消长中变化的。《易传》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的概念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2)五行:“五行”是当时社会盛行的另一哲学概念,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属性。中国古代有些思想家在探索宇宙生成变化的时候,认为这五种元素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元素,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性的统一。

上一篇:卫生应急技术工作方案下一篇:竞选学习部部长演讲稿-演讲稿